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有机化工溶剂范文

有机化工溶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有机化工溶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有机化工溶剂

篇1

关键词:三端子电容器;大功率;工艺优化

近年,市场的电子设备都以便携及多功能为目标发展(如智能手机)。目前智能手机除电话功能外,还增加了数码相机、游戏、浏览网页和音乐播放多项功能,使电子产品对高速处理器及高速通讯技术的依赖性提高,伴随着就是高耗电量,大电池的引入使得搭载元器件的主板体积出现减少,并且电子产品的高性能会增加电子元器件的使用数量,所以市场上对复合型贴装电子元器件和低感抗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需求会逐渐提高[1-2]。三端子电容器因其特殊的内部设计,其等效串联电感(ESL)远低于传统同规格MLCC,并且内部等效电路是T型滤波器,滤波性能高于传统MLCC,可达到一个三端子电容器替代多个MLCC的效果,但由于三端子的电容器长轴AB两个端子(如图1所示),所以需要对三端子电容器的直流电阻进行管控,三端子电容器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应用中需要通过最大的电流为10A,在这个应用环境中需要将三端子电容器AB两个端子的直流电阻控制在1.5mΩ的标准范围内,以控制三端子电容器的功率达到减少电容器的工作温度提高可靠性的效果,所以本文针对10A电流规格的大功率三端子电容器的内部设计进行研究,探究如何通过调整产品的内部设计和工艺使三端子电容器满足大功率的工作需求。

1试验

1.1试验材料

X7R特性瓷粉(国产),镍内电极浆料(国产),铜端电极浆料(国产)。

1.2试验方法

工艺流程为:瓷浆制备→流延→丝印→叠层→切割→高温烧结→封端→烧端→电镀。制备得到1206尺寸、电容为15nF、额定电压为100V,AB端贯通电极直流电阻为≤1.5mΩ、额定工作电流为10A工作电流的三端子电容器。

2结果与分析

2.1镍电极层数的影响

三端子电容器面向的是10A大电流的应用条件,产品需要满足AB端贯通电极直流电阻≤1.5mΩ的标准。根据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层与层之间为并联结构,所以需要增加产品的内部电极层数降低贯穿电极的直流电阻。根据1206尺寸电容器的内部容积,利用4μm的陶瓷生坯介质在电容内部设计243层贯通电极和2层GND电极制作15nF的三端子电容器内部结构如图3所示。可见,制作的产品直流电阻可满足10A电流的工作要求,但因内部开裂只能检测贯穿电极的直流电阻,无法检测其电性能。

2.2电容器内部开裂的分析与解决

根据以上产品的设计,分析产品开裂的原因为内部电极过于集中,导致电容器在高温烧成时内部收缩应力过大[3]。为缓解电容内部金属电极过于密集导致产品内部开裂的问题,在产品内部减少内电极金属层数,并利用此空间作为金属电极层之间不设置电极的缓冲区间(如图4所示),从而解决产品内部开裂的问题。根据图3的内部结构在贯穿电极层中间增加陶瓷缓冲层,现以去掉10层贯通电极使用一个陶瓷缓冲层进行替代,以图3的设计为设计基础进行改进,采用以下四种内部设计方案对三端子电容器进行改进,具体为:1)1个陶瓷缓冲层,233层贯通电极;2)2个陶瓷缓冲层,223层贯通电极;3)3个陶瓷缓冲层,213层贯通电极;4)4个陶瓷缓冲层,203层贯通电极。所制作样品的具体电性能数据见表2。可见,在电容内部增加3个及以上的陶瓷缓冲层后可避免产品的开裂问题,可测试产品的具体电性能情况,但因金属电极层数的减少导致产品的直流电阻值增加,无法满足10A大电流的工作要求。

2.3镍电极连续性的影响

三端子电容器在高温烧结后内部金属电极会形成网状不连续的结构,增加镍金属电极的连续性可有效降低单层金属电极的电阻率,从而降低三端子电容器的直流电阻,分析影响金属电极连续性的主要原因有:1)印刷时电极浆料的厚度。因MLCC生产时所使用的电极浆料含有机添加物,在高温烧结时会使浆料内的有机添加物挥发,如印刷的电极浆料厚度过薄会使金属电极层的金属含量不足,导致高温烧结后金属电极层出现严重的不连续网状结构。2)升温速度。高温烧结时,烧结窑炉的升温速度会影响MLCC的金属内电极在高温下熔融状态的时间,金属电极在熔融状态时会导致金属电极的收缩,如金属在熔融状态的时间过长会造成金属电极连续性差的问题(如图5所示)。使用以上三端子电容器缓冲陶瓷层的第三方案,即3个陶瓷缓冲层和213层贯通电极的设计为基础进行内电极连续性的改进,具体方案为:1)使用2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印刷,使用升温速度为2℃/min的普通窑炉进行高温烧结。2)使用2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印刷,使用升温速度为25℃/min的快速窑炉进行高温烧结。3)使用7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印刷,使用升温速度为2℃/min的普通窑炉进行高温烧结。4)使用7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印刷,使用升温速度为25℃/min的快速窑炉进行高温烧结。所制作样品的具体电性能数据见表3。在相同的内部设计情况下使用快速窑炉烧成可比普通窑炉烧成的产品直流电阻值下降10%,这是因为快速窑炉烧成的升温速度快,在较短时间内实现陶瓷的烧结,缩短了金属电极在熔融状态的时间;使用7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镍电极印刷,可比使用2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镍电极印刷时直流电阻下降16%,因为随着乳胶厚度的增加,印刷的镍电极层厚度越大,并且印刷外观缺陷减少[4],这些都有利于改善电极连续性,降低其直流电阻率。伴随着镍电极层连续性的改善,电容器的容量也随之上升。

2.4端电极铜层厚度的影响

使用内部结构为3个陶瓷缓冲层、213层贯通电极的设计,以及7μm乳胶厚度的丝网进行印刷,升温速度为25℃/min的快速窑炉进行高温烧结,对不同端电极铜层厚度的电容器进行直流电阻参数的对比,具体方案为:1)对电容器的端头使用一次浸封铜浆后,以高温烧结固化的方式进行外电极铜层的制作。2)对电容器的端头使用二次浸封铜浆后,以高温烧结固化的方式进行加厚型外电极铜层的制作。所制作样品的具体电性能数据见表4。使用二次浸封制作方式相对于一次浸封制作方式可增加电容器端头铜层的厚度,但此方式没有使三端子电容器的直流电阻参数得到有效下降,并不能满足直流电阻≤1.5mΩ的标准。分析原因为端电极铜层在烧结过程中因浆料中有机物的排出,会导致烧结后铜层内部形成多孔不致密的结构(如图6所示),所以在铜浆成分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二次浸封制作方式增加铜层厚度,不改变铜层内部的结构无法使电容器的直流电阻参数得到大幅度的下降。根据以上分析的原理对方案2二次浸封铜层的方式进行改进,先对电容器的铜层进行一次浸封,并进行高温烧结,第一层铜层制作完成后再进行第二次铜浆浸封,二次浸封完成后再对铜层进行高温烧结。这样可在二次浸封铜浆时将第一层铜层中的孔洞利用铜浆进行填充,改善铜层烧结后疏松多孔的结构,减低铜层电阻率(如图7所示)。具体方案及流程为:一次浸封铜浆→高温烧结固化铜层→二次浸封铜浆→二次高温烧结固化铜层。所制作样品的具体电性能数据见表5。在增加端电极铜层的厚度的同时也需要将铜层的致密性进行改善,才能降低铜层的电阻率,降低产品的直流电阻。

3结论

1)在高层数MLCC的内部适当加入陶瓷缓冲层,可解决MLCC在高温烧结后的瓷体开裂问题。2)使用厚乳剂丝网对镍浆进行印刷,并且搭配快速烧结窑炉可改善电容器镍电极的连续性,降低三端子电容器的直流电阻。3)使用二次浸封铜浆的工艺,对烧结后的铜层表面孔洞使用铜浆进行二次填充,改善铜层烧结后的疏松多孔结构,降低三端子电容器的直流电阻。

参考文献

[1]邓丽云,薛赵茹.小尺寸高容量MLCC寿命性能改善[J].电子工艺技术,2019,40(3):175.

[2]陈长云,李筱瑜,刘新.MLCC内电极厚度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J].电子工艺技术,2011,32(2):105.

[3]刘新,李筱瑜,陈长云.MLCC制作过程中分层开裂原因分析[J].电子工艺技术,2011,32(6):335.

篇2

关键词:农户融资 小额贷款 体系优化

农户融资供给制度变迁

我国农户融资来源主要是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农业银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和民间借贷。本文分析正规农村金融机构的农户融资供给安排。

(一)农业银行农户融资供给制度变迁

亚洲金融危机后,各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以业务流程为核心的重组,收缩县级及县级以下机构,据统计,从1998-2002年初,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共撤并311万个县级及县级以下机构。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截至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8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3.1万亿元,仅占5.6%。由于工行、中行、建行股份制改造上市后主要面向城市和企业,本文着重分析农业银行的农户贷款。

自1979年以来,我国农业银行农户融资制度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农业银行的重建及与农户融资关系的建立(1979年)。1979年3月,中国农业银行正式恢复建立。1980年初,农业银行首次提出对承包到户的农民发放贷款,开始对单个农户家庭进行融资。

第二阶段:农业银行的专业化改造及农村信贷体制的建立(1980-1993年)。1980年8月,农业银行实行专业化与企业化改造,可以根据国家宏观信贷政策,自主决策信贷数量、对象、结构与期限。在农村信贷管理体制上,形成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存贷挂钩、差额包干”的农村信贷管理办法。1986年,农业银行开始承办扶贫贴息贷款政策性业务。

第三阶段: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及农户融资的淡出(1994-2006年)。1993年1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农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走上了商业化的改革道路。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各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后,农业银行逐步精简或撤销了业务量小、长期亏损的县(市)支行及营业网点,与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展开城市信贷业务的竞争,农户融资制度的供给出现了明显的短缺。

第四阶段:农业银行的“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及农户融资的重新提出(2007年至今)。2007年以来农业银行把服务“三农”重新提上日程,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模式与路径,致力于开拓“三农”和县域“蓝海”市场,以“三农”金融事业部为组织保障,以惠农卡为载体,开始了服务农户融资的新起点。截至2010年末,农行“三农”贷款在全行占比提升到30.4%,惠农卡发卡总量6186万张,惠及2.4亿农民,农户小额贷款余额973亿元,为573万农户提供资金支持,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户贷款难问题。

(二)农村信用社农户融资制度变迁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目前我国农户金融供给的主力军。截至2011年9月,全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2.4万亿元,占银行业农户贷款余额的77.4%(新华网,2011)。2001年,国家以农村信用社为载体,专门针对农户制定了小额信用信贷政策—《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自此农户有了正式的融资供给制度,在此基础上,2012年7月,银监会制定了《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三)邮政储蓄银行农户融资制度变迁

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前,邮政储蓄只办理储蓄业务而不发放农户贷款,成为农村资金净流出的重要渠道。目前,邮政储蓄银行推出的农户贷款业务是农户小额贷款,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保证贷款两种形式。其中,农户联保贷款是指三到五名农户组成一个联保小组,不再需要其他担保,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农户保证贷款是指农户只需有两位有固定职业和稳定收入的人做其贷款担保人,每个农户的最高贷款额暂为5万元。截至2010年年底,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已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及主要的乡镇,拥有储蓄网点3.6万个,汇兑网点4.5万个,其中在农村地区分布有近60%的储蓄网点和近70%的汇兑网点。从业务开办至2010年底,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累计发放贷款1500多亿元,占全部小额贷款累计发放金额的70%(何学松,2012)。

(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融资制度变迁

为解决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问题,2006年中国银监会推出了在农村地区增设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的金融改革。截至2011年末,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726家,累计向37.7万户农户发放贷款88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435.5亿元(史纪良,2012);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贷款余额3915亿元(王培伟,2012);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农户贷款的主要形式为小额贷款。

农户融资供给体系优化的总体构想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制度变迁路径背道而驰。内生于农村金融中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是农村金融组织诞生壮大的重要制度之源,政府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结果是农村金融市场融资制度供给严重不足,农村融资制度缺乏效率,农户的融资利益和需求被严重忽视。不过,新一轮的农村金融改革中,政府逐步重视诱致性制度变迁的重要性,允许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到农村地区新设银行,开放农村金融市场。新的改革思路能够为创新农村金融组织,构建以小额信贷为基础,进而满足广大农户融资需求的新农村金融体系框架提供政策背景,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与农户融资制度供给的现实,决定了小额贷款应当成为农户融资金融体系的基础。但小额贷款与银行商业化经营原则不相吻合,小额贷款特别时小额信用贷款运行中存在着天然的低效率,且农户与银行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该金融产品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发挥小额贷款的基础作用,一方面要借鉴国外小额信贷的微观运行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要创新农村小额信贷机构,提高小额信贷量的支持作用,同时,政府的保障作用不容忽视,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财政税收的激励作用以及农村物权、土地流转的支持作用,构建起农村地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鉴于当前存在农村信用社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垄断地位,处于竞争和效率角度考虑,适当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农作用,有利于培育有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提高整个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优化的空间,应当建立起“以小额信贷为基础,以政策性金融为保障,以商业性金融为支撑,以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为支持”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农户融资供给体系优化的对策

(一)整合小额信贷资源,充分发挥小额信贷的基础作用

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应该包括: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扶贫小额信贷(赵德旺,2012)。其中,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主要服务合作社内的农户,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小额贷款公司主要服务非合作社内农户和农业大户,扶贫小额信贷主要服务贫困农户。

1.构建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今后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形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生产资金+资金合作”的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在生产合作的同时加强资金合作,一方面促进农业生产,一方面扶持真正的互助合作金融,进行资金互助,有效解决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难题。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相比,生产资金互助合作社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服务对象直接定位为农户。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村中小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资金需求量大的个体生产经营户,而生产资金互助社服务对象就是社内农户。二是管理成本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外生于农村经济不同,生产资金互助社内生于农村经济,借贷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三是机制灵活,手续简便。与农村信用社相比,生产资金互助社是建立在合作制原则之上的农民自己的农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现在的农村信用社,没有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机制,没有一人一票的决策机制和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盈余返还的分配办法,实质上是一个官办的商业金融机构。而生产资金互助社完全符合“进退自由、一人一票、盈余返还”的原则,更受农户欢迎,更具市场生命力。

2.积极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作为农村金融组织,能够发挥小额信贷作用,满足农户“小额、分散”资金需求特点,解决农户融资难题。一是坚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面向农户和微型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三农”贷款的比例不低于70%。但在实际运营中,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结构大多达不到这个比例,多用于满足城市居民和非农小企业小额信贷需求,脱离了农村金融组织属性,甚至有的小额贷款公司直接设立在地级市内,如河南省信阳市万家灯火小额贷款公司。因此,促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首要任务在于还原小额贷款公司是农村金融组织的本质,服务对象限定于“三农”,且“三农贷款”比例不得低于规定的70%。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在批准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时,要坚持其农村金融本质,要求其设立在县及以下区域,同时出台相关监管措施保证贷款结构达到要求(廖翔翔等,2012)。二是政府出台扶持措施。对小额贷款公司发放的“三农贷款”给予一定比例的税收返还,对于扶持“三农”效果好的公司给予奖励,用市场引导的方式鼓励小额贷款公司明确市场定位,坚持服务三农的方向。三是开辟后续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小额贷款公司从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吸收社会捐赠资金和扶贫资金,鼓励股东扩大投资,以进一步增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实力,提高其服务三农的能力。

3.在农村的国有大银行设立专门为“三农”服务的小额信贷专营机构或建立农村发展专项基金。鼓励在农村设有分支机构的国有大银行设立小额信贷专营机构,明确其支农服务方向,可以进一步弥补现有小额信贷支持力度弱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农户融资需求。为防止资金脱离三农,要规定专营机构涉农小额贷款余额不得低于总贷款余额的一定比例。

4.完善扶贫贴息小额贷款制度,满足贫困农户资金需求。小额信贷扶贫是面向贫困农户的政府扶贫贷款项目,是解决贫困农户贷款难的重要手段。一是要改革信贷扶贫机制。发展壮大小额信贷机构,以小额信贷扶贫。二是引导小额扶贫贷款坚持商业化、可持续性经营的方向,减少行政干预。坚持市场化的利率定价模式,有效覆盖风险和成本。三是将贷款贴息转为贷款担保。以财政贴息资金为基础,以地方政府、金融机构支持为辅助,在扶贫开发重点县(市)建立小额农贷担保基金,用于贫困农户贷款担保和贷款风险损失补偿。

(二)拓宽政策性金融支持范围,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保障作用

1.拓宽政策性金融内涵。我国农业发展银行进行了多次的调整与改革,但其政策性的作用还主要体现在粮、棉、油流通企业的支持和补贴方面,对于政策性银行应从事的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业务尚未开展,难以体现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农业发展银行应着力发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经营条件,为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

2.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范围。与美国等其他国家不同,我国只有一个农业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不仅要从事粮棉油收购贷款,还要从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目前,农村土地承包已经从30年不变进一步明确为长久不变,随着土地流转制度的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价值逐步体现,农业发展银行可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长期贷款,为农户生产提供长期资金支持。

(三)改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发挥商业性金融的支撑作用

1.加快农业银行“三农事业部”的改革。农业银行作为一家发轫于农村的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三农”和县域都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蕴藏着巨量的金融需求。积极抢占“三农” 和县域金融市场是农业银行建立独特竞争优势的必然要求。农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增强农业发展支撑能力、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发展等任务,制定专门服务方案,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不断加大“三农”信贷投放,确保“三农”和县域的新增贷款占其新增存款的比例持续保持在50%以上。推进内部体制机制改革,尽快在农业银行县级机构设立“三农事业部”,保障有专门的组织、机构、人员、资源,专注于服务“三农”,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形成完整的、单独的“三农”信贷政策制度体系,简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2.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方向—社区银行。目前,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有很多争论。有些官员和学者指出,农村信用社应该组建省级银行模式,建立起“大型区域银行+分支行”的经营模式,有些主张设立农村商业银行,然后做大做强。本文认为,目前大型银行和区域性银行市场相对饱和,农村信用社如果组建大型银行,现有的经营管理能力无法与成熟的大型银行竞争,必将面临较为突出的市场竞争压力。目前,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问题较为突出,急需小银行的支持。基于此,笔者认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应该是立足小型银行,专职于服务地方经济和农村经济,既不要重组为大型区域银行,也不要立足于做大做强,要借鉴美国社区银行模式,鼓励农信社成为服务所属农村地区的社区银行。

3.规范和扶持村镇银行发展。一是废除对民间资本入股村镇银行的比例限制。为鼓励民间资本积极设立村镇银行,应放宽村镇银行中法人银行最低出资比例的限制,允许非银行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或控股村镇银行。二是村镇银行设立区域限定在乡镇及以下地区。现有的村镇银行大多设立在县及县以上城市,脱离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轨道。因此,设立村镇银行时,监管当局要限定其在乡镇及以下地区。三是村镇银行应办成单一制银行。如果村镇银行建立总分制银行体系,随着资本和地域的扩大,就不会热衷于支农,也不会热衷于小额贷款。四是政府扶持。首先是在法律中明确规定村镇银行可以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其次是政府积极推动服务村镇银行的设立。政府在村镇银行设立初期直接参与,能起到示范引导和鼓舞投资者信心的作用。当前,政府在村镇银行的设立上并没有提供有效的服务,仅是提供一些原则性与方向性的指导意见,不利于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五是明确支农义务。本文建议,单笔流出农村的贷款达到一定比例、同一非农贷款人贷款达到一定比例、非农贷款总量达到一定比例的需要报告监管部门备案,监管部门以此作为评价村镇银行的依据。监管部门应制定出详细的评估标准和相应的奖惩机制,资金流出农村过多的机构要受到处罚,甚至勒令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六是完善融资机制。当前,村镇银行资金实力不足,制约着其支农能力。应建立起大型商业银行与村镇银行之间的融资机制,一方面可以解决村镇银行资金不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大型银行参与农村金融服务与开辟新的信贷业务提供平台。

(四)改善农村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发挥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作用

1.完善和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农村地区的信息征信和使用范围,改善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二是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体系。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组建和发展政策性、商业性和互等多元化的贷款担保机构和担保组织。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参股、做大做强政府主导组建的政策性农村信用担保机构。大力推动农户联保、互保、保证等担保方式,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三是加强农村诚信宣传和诚信建设。积极推进“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建设。各级政府应在保护银行债权方面营造有利环境,严厉打击逃废债行为,提高失信成本,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增强服务功能,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的社会环境。一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改革。依法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规范流转行为。搭建流转平台,在县域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培育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建立土地流转价值评估机构,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价值评估。丰富流转方式,鼓励引导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二是深化林权及流转制度改革。政府部门要做好森林资源的勘察、确权、登记工作,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建立林权流转交易中心,推进林业专业评估机构建设,为林权抵押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费用。三是推进农村宅基地和房屋流转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宅基地、房屋有偿流转制度。通过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明晰宅基地产权,但要注意杜绝把耕地转为宅基地进行抵押的行为。建立规范的农村宅基地流转市场,在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能够依法规范流转的前提下,作为贷款担保物进行抵押贷款。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协会.2011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EB/OL].http://.cn/china/20120619/181512354323.shtml

2.新华网.农信社涉农贷款达4.6万亿元[EB/OL].http:/// fortune/2011-11/23/c_122324337.htm

3.何学松.农户融资供给制度变迁及评价[J].中国市场,2012(35)

4.史纪良.总结探索 进一步推进村镇银行稳健发展[EB/OL].http:///show.asp?id=2012829153112&l=b

5.王培伟.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4282家[EB/OL].http:///index/gdbb/201202/1854226.htm

篇3

Abstract: High-tech SMEs is an important force in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but the high risk and asset-light features make the most of such enterprises exist the "financing bottleneck" problem.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nancing status of high-tech SMEs and the limitations of the existing service platform.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imperfect construction of existing service platform are the key reasons lead to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hen,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finance service platform, analysises the reasons of its small volume, low degree of platform us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measures. Finally, based on the openness and ease-of-use design concept, a full-life-cycle functional structure framework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core of "own repository & vertical search".

关键词: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结构;全生命周期;垂直搜索

Key word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finance;service platform;functional structure;full life cycle;vertical search

中图分类号:F832;G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1-0004-03

0 引言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网络时代为科技金融提供线上服务的平台工具,是通过有效聚集、整合、优化各类科技金融资源来满足平台使用各方的信息共享、资源对接需求的载体。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作为科技金融信息的集散地,可以提供从项目申请直至最后签约的全流程服务,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投资各方提供了一个涵盖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的对接渠道,能够有效克服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对接成功率,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不仅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起到服务和导向作用,而且也能对完善技术贸易市场机制,推动技术市场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规模小,类型单一,能够提供的服务品种少,服务质量低,科学、高效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缺乏,特别是能够实现科技金融在线“一站式服务”的中介平台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已有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普遍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功能架构不完善的问题,使得信息不能有效沟通与对接,导致平台的交易量小、工作效率相对比较低下。

从1993年深圳市科技局提出“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发展”,首次正式运用“科技金融”概念以来,国内对于科技金融的研究日益升温[2]。以“科技金融”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出40多万篇相关文献,内容涉及科技金融概念阐述、制度安排、发展机制、实证研究等方方面面,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而作为科技金融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畅通渠道,对应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研究则显得相对空白[1-6]。以“科技金融”和“平台”同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仅能检索出100多篇文献,而且绝大部分是研究平台架构和数据库建设等底层设计的,极少有涉及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功能结构研究,偶有涉及也只是提到了部分功能,而未就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探讨。如谢文静(2011)[7]在《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创新》中研究了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创业孵化服务子系统的既有功能和功能创新,但只是涉及到了科技金融相关的部分功能,并不全面。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系统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结构框架,为后期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基础。

1 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国各省(市、区)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典型平台主要有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国科技金融网、北京中关村科技创业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等。其他诸如团贷网、众贷网、红岭创投、合力投资等只提供科技金融某一细分产品服务或是只提供信息服务而没有相应在线申报平台的不纳入典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范畴。

分析这些典型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可以发现存在以下主要共性问题:

①提供的金融产品的品种不全。如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只提供创业孵化服务,而忽略了科技金融领域中其他组成部分,如“风险投资”、“私募”、“债权投资”等。

②在各平台现有的金融产品中资源的覆盖面很小,只依靠于自身积累的资源,而没有积极向外扩展,且地域性很强。如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中的科技项目只包括“省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省创新资金项目”和“国家创新基金项目”,局限于江苏省内和国家级的项目,而并未兼顾到其他省市的项目;而且不提供科技项目的主动申报,不能满足更多中小企业的项目申报需求。

③大部分平台只提供供需信息,流程覆盖面比较窄,很少有从信息、供求双方接洽、调查、合约签订的全流程服务,尤其在合约签订后的后续服务、多方协调等方面更是缺乏。如江苏省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只了相关供求信息,而没有提供后续的服务,平台的功能只限于信息和查找,缺乏一站式的管理。

④大部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都没有考虑到处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其资金需求结构有着很大区别,如风险投资比较适用于企业的种子期和初创期,而在企业的成熟期比较适用主板市场或二板市场融资。现有科技金融平台并未对融资产品进行细致划分,导致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中小企业难以找到适合的融资产品。如中国科技金融网在项目仓库中按照“投资期限”、“投资金额”、“投资收益”对投资产品进行了分类,而未区分资金来源,导致融资企业需花费较多的洽谈成本才能找到合适的融资产品。

⑤几乎所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都未设计出清晰的商业模式,运营成本主要来自政府补贴,不具有自我生存能力。

2 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的思路

综合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

①结合科技金融理论,考虑多种融资方式,对融资产品进行细分,其中内源融资属于企业自有资金融资,不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考虑范畴;外源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中的多层级资本市场融资国家已经有相应比较成熟的规章制度,因此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只提供相关知识,而并不作为中介平台参与。因此,平台应主要服务于直接融资中的风险投资和包括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融资租赁和民间融资在内的间接融资。具体划分如图1所示。

②确保平台的开放性与易用性,获取更多资源,提高科技项目与融资产品的匹配率。现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基本都是封闭式的,只能提供平台自有信息,而不能搜索到其他平台的信息。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近百个带有科技金融服务功能的平台,均为独立运作,每一家的信息量都不大,但平台布局和结构不一,用户很难一一注册并适应每一家平台,因此现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使用率不高,很多平台的信息更新还停留在几个月之前。通过确保平台的开放性和易用性,一方面可以丰富平台的自有资源,另一方面可以运用垂直搜索技术[9-11]集成其他省(市、区)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信息,增强用户体验,提高平台使用率,实现良性循环。

③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实现从项目申请直至最后签约、签约后跟踪的全流程服务,增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作为第三方中介在项目接洽和开展过程中协调作用,实现服务平台的增值作用。

④改进平台的信息搜索功能,按照科技型中小企业所处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进行融资产品的推荐与匹配,防止双方的盲目寻找,减少接洽成本。

⑤考虑集成的概念。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对科技金融方面有所需求的同时可能还有技术转移或技术交易等方面的需求,因此,需要集成多种服务,为企业提供“一揽子”中介服务;即便企业只对科技金融有所需求,在项目申报和后期审核过程中也需要集成其他系统的信息,避免重复验证,增加时间成本。

3 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优化

根据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流程,对服务平台功能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对接服务、合同管理、项目执行、后评估及其他服务六大功能模块。其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3.1 基本信息管理 基本信息管理系统为会员提供注册和需求服务。其中会员又可分为投资方、融资方和中介机构。系统提供类别选择,但不划分独立子系统分别管理。首先由会员提供营业执照等证明文件给平台,通过平台确认无误后进行基本信息填写完成注册。经过注册的会员,可提交需求信息进行需求,但为了确保信息的真实性,需在需求提交的同时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等证明文件。同时,考虑到科技型中小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不同融资需求,我们将科技型中小企业按照所处阶段的不同进行细分;将投资方的投资资金按照风险投资、私募等来源不同进行细分,争取做到多维度的精确匹配,降低搜索成本。

3.2 对接服务 对接服务是指由投资方、融资方或平台三者任意一方发起的信息查找对接服务,一方在平台数据库中进行检索,若有符合条件的项目则通过平系另一方,并进行双方洽谈,对接服务发起的业务流程以双方或三方签订合同为终结。对接服务是整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核心板块,是平台使用者真正进行沟通、实现交易的关键步骤。

对接服务可细分为对接服务(一级交易)――投资方发起、对接服务(一级交易)――融资方发起、对接服务(一级交易)――平台发起和对接服务(二级交易)――投资方发起四部分。

一级交易是指项目的发行过程,涉及项目从发起到完结的全过程,起到的是科技项目与金融资产的对接作用;二级交易是指金融资产的转让,二级交易的实施能够使资金真正融通起来。对接服务无论是哪一方发起都会涉及信息检索过程,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匹配,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将充分发挥开放性和易用性特质,在建立自有信息系统的同时提供垂直搜索功能[9-11]。用户的信息检索首先将在平台自有信息系统中完成,若不符合要求将通过垂直搜索集成其他平台信息,提高用户的检索匹配度。

3.3 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系统提供半自动化服务,包括线下合同签订、线上合同更新和抵押质押物管理三部分,需线上和线下配合完成。其中合同的洽谈与签约过程主要由平台工作人员配合交易各方在线下完成;而线上合同更新则是对合同进度的线上跟踪服务,主要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抵押质押物管理是指对交易过程涉及的抵押物与质押物进行查询、跟踪的过程。

3.4 项目执行管理 项目执行管理系统包括常态化跟踪和冲突解决两部分,常态化跟踪是指平台对于合作项目的日常跟踪调查,冲突解决是指平台作为中介协助解决合作各方存在的冲突问题。常态化跟踪由平台定期发起,需合作各方定期上报项目进展与相关材料,平台工作人员负责维护与审核。冲突解决由合作方不定期发起,主要发生在项目合作出现问题时,由合作各方沟通解决,平台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协助。

3.5 后评估流程 后评估发起于合作的结束阶段,主要包括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评估;对投资方、融资方、中介机构的评估;以及平台的自评估。评估结果以评估报告的形式给出。对合作各方的评估主要包括对各方的诚信度、配合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为后续合作提供依据。平台的自评估能够分析整个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平台的后续运营提供支持。评估结果将存入平台数据库,供后期项目开展参考。

3.6 其他服务 除了针对科技金融全生命周期的跟踪管理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还将提供其他相关服务,具体包括会员服务、信息资讯、成功案例和内参报告等。会员服务板块将为平台用户提供入会指引和平台介绍等帮助信息;信息资讯则主要有关科技金融的媒体报道、政策法规等资讯信息;成功案例提供平台过去的项目对接成功案例;内参报告是对平台累积的信息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研究报告,能够为平台用户提供投资方向、行业现状等指导意见。

4 结论

本文首先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提出了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实施完善、运行良好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投资各方提供有效的对接渠道,克服交易各方的信息不对称,提高成果转化率和对接成功率,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最后基于平台开放性和易用性的设计理念,建立了以全生命周期为基础、“自有信息库+垂直搜索”为核心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功能结构框架。

该平台拟采用的盈利模式为广告位收入以及自有信息库项目的佣金收入和垂直搜索项目的精准营销点击费,但由于国内现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大都为公益性免费网站,由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而垂直搜索功能又较少应用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因此需要一定的时间改变平台用户的消费观念,平台实现收支平衡直至盈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的后续研究方向将是对科技金融平台盈利能力的持续探讨。

参考文献:

[1]李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大学,2005.

[2]王晓莉.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杨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机制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4]周运兰.中小企业股权融资和股权再融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5]曹颢,尤建新,卢锐等.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实证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11,19(3):134-140.

[6]王海,叶元煦.科技金融结合效益的评价研究[J].管理科学, 2003,16(2):67-72.

[7]谢文静.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功能创新[D].东华大学, 2012.

[8]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9.

[9]肖冬梅.垂直搜索引擎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3,2:87-89.

篇4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篇5

[关键词]低压系统 电容 无功补偿 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TM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011-01

1.概述

永煤集团城郊选煤厂主厂房三楼配电室变压器低压侧主回路所安装无功补偿电容器为自愈式低电压并联电容器,型号为BKMJ0.4-30-3,30kvar,品牌有桂林电力容器、威斯康电容器。变压器低压主回路并联4组电容器,每组6个,容量合计为720kvar。目前经过长期的运行,系统补偿柜电容器出现老化现象,容值衰减,电容器投入后,系统电流下降不明显,电容无功补偿量不足,使得功率因数处于较低数值区域,针对T31变压器来说,目前功率因数降低到0.88左右。同时电容器时常出现过热、噪音大、鼓包、崩裂等故障,更换新电容器后,经过一段时间,还是故障易发,使用寿命较短,接触器及开关也常出现烧坏现象。当前,电容无功补偿情况影响到整个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增大了系统的无功消耗,影响了供电质量,增大设备故障率。

2.系统现状及分析

2.1 测试数据

联系有关厂家对城郊选煤厂的供电质量进行测试,由测试数据看出系统谐波含量较大,电流畸变率很高,有变频器非线性负荷,主要谐波阶次为5次及以上阶次的谐波。

2.2 原因分析

1.随着变频器、电焊机、开关电源等非线性负载的增多,供配电系统中产生的谐波量较大。

2.城郊选煤厂电容补偿柜内,电容器前端无串联电抗器造成谐波放大,开关元件电容器耐流不足造成故障易发。谐波对补偿电容器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影响。

(1)造成电容器过电流。电容器额定电流(I1)及流入电容器的谐波电流(Ih),电容器运行时满载电流I1=100%,加上外来谐波电流时,若运行电流大于1.3倍额定电流时,电容器将迅速故障。

(2)与系统产生并联谐振。输电及配电系统设计运行在频率恒定的正弦波电压和电流下,当大量的非线性负荷挂网运行时,将在电网产生严重的电压畸变和电流畸变。此时的谐波源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流源,其产生的谐波电流加在系统感抗和电容器的容抗之间,形成并联回路。当电网系统感抗等于电容器容抗时,将形成并联谐振。此时并联回路总阻抗等于无穷大,谐波电流流经阻抗无限大的回路时,将产生无限大的谐波电压,无限大的谐波电压将于电网与电容器间产生大电流,造成电容器迅速故障。

(3)与系统产生串联谐振。如果在上一级电网系统存在严重谐波源,电压产生的谐波畸变相当严重时。此时谐波源相当于一个很大的电压源,背景谐波电压将在变压器的短路电感和电容器的容抗形成串联回路。当串联回路总阻抗等于零时,将形成串联谐振。此时谐波电压将在串联回路上形成强大的电流直接流经补偿电容器组,使电容器因过电流而迅速故障,同时增大谐波对电网的影响。

3.电容器温度级别为B级,温度等级低,加之无轴流风机等散热装置,温度高时电容器容值衰减较快,容值衰减后谐振点偏移,易产生谐振,这样补偿回路成为低阻抗,谐波电流的流入,造成补偿回路元件的损坏。

3.改造方案及实施

3.1 方案概述

对T31变压器无功补偿柜进行改造,撤除原补偿柜元件,改造为调谐滤波器即电容器串联电抗器组的方式,可完全满足系统功率因数需求,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此方案影响供电系统和生产的时间有限,在停机条件允许情况可以适时进行改造。

3.2 补偿电容器串接电抗器选择

在无功补偿系统中,由于电网系统以感抗为主,电容器回路以容抗为主。在工频条件下,并联电容器的容抗比系统的感抗大的多,补偿电容器对电网发出无功功率,对电网系统进行无功补偿,提高系统功率因数。但在有谐波背景的系统中,大量的非线性负荷会产生大量的谐波电流注入电网,引起电压及电流的波形畸变。对谐波频率而言,电网系统感抗大大增加而补偿系统容抗大大减小,其调谐频率可能与电网中存在的谐波频率接近,如果电网中存在该特定频率的谐波电流源,则该频率的谐波电流可以被放大到正常的许多倍。导致电压畸变率和电流畸变更为严重。由以上分析可见,如在补偿系统中单独使用电容器进行补偿,系统谐波或背景谐波将对补偿电容器造成很大影响,如果满足并联谐振或串联谐振条件,并联电容器组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滤波器,谐波电流将几乎全部流入电容器组中使其过负荷。

因此,在有谐波背景的系统中时,不可能采用常规的电容器组来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必须采用串联调谐电抗器的补偿方案。在谐波比较严重的系统中,可以选择谐波滤波器。

3.3 补偿电容器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的选择

带调谐电抗器的电容器组设计时应为:在基波频率下显容性,即电容器起主导,这样可以进行功率因数补偿;在谐波频率下显感性,调谐电抗器起主导,不存在谐波放大。带调谐电抗器的电容器组可以起到谐波滤波器的作用,从电网中吸收部分谐波含量。其电抗率的选择可以根据系统背景谐波含量进行选择。这样调谐电抗器和电容器回路的谐振点计算可以避开系统的特定谐波频率,使补偿电容器组在该次谐波频率及以上不会产生谐振。

由测试数据可知,系统背景谐波以五次及以上为主,因此,选择在电容器前串联6%调谐电抗器,谐振点为204HZ,可避免大于第五次谐波250HZ的谐振,因为谐振产生的前提条件是回路中必须同时有电感和电容,在五次谐波(250HZ)频率下,电抗电容器组显感性,不会与电网发生谐振,而在基波频率下,电抗电容器组显容性,可进行无功补偿。电抗电容器组可吸收15-50%的谐波,避免大于第五次谐波250HZ的谐振,同时可抑制系统的开关涌流,保证补偿装置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3.4 电容器和电抗器选型及配置

1.选用诺基亚品牌电容器和电抗器。NokianCapacitors低压电容器,使用最先进的技术设计、制造,全金属化聚丙烯膜的电容器元件为干式自愈性。每一电容器元件都配备有各自的专利型内附熔丝保护(内含过电流、过压力、过温度的保护)。内附电子式放电装置,以节省放电电阻损耗及降低周围温度。NOKIAN低压电容器具有耗损低、重量轻之特点,并符合世界各国及国际标准认证。根据计算和柜体容量情况,选用诺基亚SL2D480V80Kvar型电容器。

2.诺基亚所生产的铁芯或空气芯电抗器严格按照VDE0532及IEC-6076及欧洲标准制造,其制造工艺及技术的先进性决定了其在正常运转过程中,噪音低、振动小、运行平稳,因电抗器原因而造成的串联电容器故障率明显降低。诺基亚的调谐电抗器为铁心电抗器,其绕组为铜线(或方行线)或铝片,接线端子由铝制成。调谐电抗器至少为F等级,本身温升加环境温度可以承受155℃。选用电抗器型号为XKIB59/400/6。

4.效果评价

4.1 节约能源

提高功率因数,节省由于无功消耗多造成的电能浪费;减少变压器及线路损耗;增加变压器使用裕度;减少视在电流;提高端电压,减少谐波电流引起的损失。改造前T31变压器低压侧功率因数为0.88,改造后达到0.95,年可节约电能40多万度。

4.2 改善电力品质

系统吸收一部分谐波电流,减少谐波电流引起的损失;改善电力品质之电压畸变率;降低电容器故障率,提高用电设备使用寿命。

篇6

一、融资权衡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对跨国公司最优融资结构的分析

融资结构又称资本结构,指公司在筹集资金时,以不同渠道取得的资金之间有机构成及比重关系。典型的融资方式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权益融资是通过扩大公司的所有权益,如吸引新投资者、发行新股、追加投资来实现。债务融资指公司通过向个人或者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等筹集资金的方式,向债权人提供还本付息的承诺。通常公司会采取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的组合形式构成不同的融资结构。

融资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可以为公司带来税收利益,然而各种负债成本也会随着负债比率的增大而上升,当负债比率达到某一程度时,税收利益会下降,同时公司负担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概率会增加,从而降低公司的市场价值。因此,公司融资应当是在负债价值最大及债务上升伴随的财务拮据成本与成本之间选择最佳点。

权衡理论的公式为:

V(a)=Vu+TD(a)-C(a)

其中,V表示有负债的公司价值,Vu表示无负债的公司价值,TD表示负债公司的税收利益,C是破产成本,a是负债公司的负债权益比资本结构。Vu为常量,TD和C都是a的增函数。在a较小时,TD的增量速度高于C的增量速度,此时公司继续举债仍是有利的;但随着a的增加,TD增量速度恰好等于C的增量速度时,公司负债比例便达到临界点,形成了最优融资结构,此时公司价值最大。

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公司倾向于内源融资,如果需要外部融资,公司将首先发行最安全的证券,按照融资优序理论组合融资结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

1、留存收益融资成本为:Ke=Id/p+g,其中Id表示优先股利,p表示融资总额,g表示股利的年增长率。

2、发行股票融资成本为:Ks=Id/p(1-f)+g,其中f表示股票融资费用,其他因子和留存收益代表一致。

3、负债融资成本,计量模型为:Ki=i(l-t)/(l-f),其中i表示银行借款利率,f表示融资费用率,t表示所得税税率。

4、、跨国公司总的融资成本为上述三种融资成本的组合,计量表示为:Kw=6KjWj,其中Kj表示第j种融资方式的单一融资成本,Wj表示采用第j种单一融资方式所筹集的资金占融资总额的比例。

跨国公司要形成最优融资结构的,必须要在Kw 值最小时,即融资成本最小时,才能达到。留存收益的融资成本明显小于股票融资和负债融资,股票没有负债融资的税收利益并且需要支付股利,所以成本高于负债融资。

二、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现状

(一)我国跨国公司的样本选取说明

我国跨国公司的样本范围为2010年《财富中国》上市公司100强,数据来源于各公司2010年财务报表及资产负债表等,主要从网易财经网站、各公司年度报告、搜狐证券网站搜集。在100强上市公司中剔除了包括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4家保险公司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内的10家银行,因这14家公司属于金融业,而金融行业自由基金比率很低,具有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因此会影响融资结构的整体分析。入选的跨国公司均属于采掘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技术业这四大类,最后得到34家跨国公司。

(二)样本跨国公司内、外源融资现状

内源融资主要是指公司利用自身的折旧基金与留存收益进行融资。相对于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有一系列的好处:首先,能够让上市公司在使用时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批准即可,不需要受外界的制约;其次,利用内源融资中的未分配利润无需支付发行股票或者债券的成本和费用;再次,未分配利润增加的资本不会稀释原来股东的每股收益和控制权;最后,内源融资还能使股东获得税收上的好处。融资优序理论认为公司融资一般是遵循内源融资考虑在先,外源融资考虑在后的原则。

表1通过对34家我国跨国公司2010年的折旧基金、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股本融资和长期负债做出统计,计算出各个公司的融资总额、内源融资总额、外源融资总额、内源融资占外源融资比重。我国跨国公司内源融资大部分公司都处在50%以上,内源融资的高比例能够提高我国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资信水平,同时可以促进外部融资的发展。但是,在看到此客观比例的同时还需考虑到我国跨国公司融资能力的问题。融资能力反映在一个公司能否利用多渠道、低成本、国内和国外的融资。

(三)样本跨国公司股权和债务融资现状

股权融资是指公司的股东愿意出让部分公司所有权,通过增资方式引进新股东的融资方式。而债务融资是指公司通过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筹集资金的融资方式。与股权融资相比,债务融资可以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激励经营者努力工作。主要包括:银行信贷、公司债券、商业信用和租赁融资。

表1将34个样本跨国公司的发行股本(代表股权融资)和长期负债(代表债务融资)情况分别做统计。总体来说我国跨国公司债务融资比例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有些甚至超过了典型发达国家的比例。但是,我们看到在利用高债务融资比例体现节税效应的同时,需吸取这次西方发达国家在金融海啸中得到的教训,过高的债务融资在金融危机下会给跨国公司带来沉重的负债压力,容易面临破产危机,也有损信誉度和国际形象。

四、我国跨国公司融资结构优化建议

(一)节约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

我国跨国公司在进行融资时应该站在全球的角度考虑和权衡适合自身的融资结构,基本实现公司总体融资成本最低化、融资风险最小化和公司价值最大化三大目标。第一,应该注重融资成本的影响,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利用不同组合下融资成本的公示来确定最佳融资结构,首先考虑内源融资,其次考虑负债融资,最后为股权融资,保证融资成本最小化;依据权衡理论,融资时需要充分考虑公司负债的税收利益与破产成本之间的权衡,只有达到临界值时,我国跨国公司融资成本才会最小。第二,我国跨国公司要在保证足够的内源融资比例的同时,拓宽融资渠道,不能单一依赖内源融资,造成内源融资倾向问题。例如,积极开展国际债券和国际租赁业务,吸收国外的资本,带来财务效应和税收优惠。

(二)提高对融资结构影响因素重要性的认识

我国跨国公司要形成合理的融资结构,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产业差异因素以及公司自身因素对融资结构的影响。一是环境因素上,应该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政治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开展融资,子公司在建立融资结构时应该与母公司的全球目标保持一致,帮助母公司规避政府的税收管制。二是产业差异上,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业的特点和行业总体水平,不能仅依据自身因素盲目融资。三是在公司自身影响因素上,公司规模、资产结构和经营风险都会影响到我国跨国公司的信誉度问题,直接关系到能够在国际上顺利地展开债务融资;公司盈利能力和公司成长性对公司的债务融资比率也造成影响,应该注意到他们之间的关联性;最后要充分发挥起子公司在海外避税的优势,降低母公司税盾价值。

(三)促进融资优序化,形成最佳融资结构

篇7

我国各行业领域的生产都离不开石油化工装置压力容器,国家也对其设计标准颁布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设计工作,促进石油化工行业的进步。就我国当前的设计现状来看,虽然同其他先进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但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两种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方法,即为:以应力分析为标准的设计方法和以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的设计方法。不同的设计方法具有各自的弊端和优势,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状况和用途,在设计原则的约束和限制下,站在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考虑,使设计方法达到最优化。

在生产设计压力容器时,人们应用最多的一种设计方法为常规设计法,弹性失效准则是该方法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主要思想,该方法要求设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较深的资质,实际操作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能力较高,需要对生产材料性能进行研究和计算,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方便、可行性高。而以应力分析为标准的设计方法要求应用一致性的许用应力,对各项承受应力进行统一和限制,提高设计安全系数,完善压力容器在应力设计方面的缺陷。

虽然以行业标准规范为依据的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产品的功能,但如果遇到因为温度不同而承受应力,且还出现容器局部受到较大应力的情况时,局部较大的应力接近极限值,然而容器其余部位在承受应力方面还保留一定的弹性,压力容器依然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应用以应力分析为标准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现代先进电子信息技术和软件在设计领域的优势,使压力容器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但要注意这种设计方法流程比较复杂,包括多项内容,但其优点在于具有极高的安全、可靠性。

传统设计方法对弹性失效理论的运用不够完善,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分析。在现代化生产的过程中,石油化工装置压力容器的各项参数的设置标准越来越高,这也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需求,为了更好的迎合这种发展趋势,要对承受应力进行科学、系统的计算,优化设计方法中的不足之处,运用计算机技术和试验检测技术,提高容器结构的设计合理性,保障压力容器能够安全、稳定的高效运行。承受应力的重要程度分析、类别分析是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的关键,要全面的考虑容器因应力而发生的变化,进一步调整压力容器产品能的参数设计,降低设计成本,利用计算机设计软件,保障设计的科学性。

二、结语

篇8

2013年5月27日,平安银行等机构在深圳《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总结2012年中国供应链管理的“六大发现”,呼吁各界关注供应链管理的“成本、融资与供应稳定”等关键问题,并就加速中国供应链管理行动提出了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培养和储备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快供应链电子商务的应用和加大对信息化技术投入等建议。

供应链融资前景广阔

金融海啸过后,国内企业尤其是众多的中小民营企业仍面临着流动性短缺的问题。2012年发生在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老板跑路潮就折射出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调查发现,面对资金压力,企业目前融资方式主要还是以信用借款为主,其次分别是担保借款和供应链融资。

三类融资方式的获取渠道仍以银行为主,民间个人和机构方式获取融资占有一定比例,但远非主流,而通过物流公司和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更微。中小型企业通过民间个人和机构、物流公司及网络平台等方式获取融资的比例相比大型企业要高,这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传统的银行信贷资源对中小型企业来说还是相对稀缺。除了银行等金融机构之外,也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延展或缩短账期、提供预付款、赊销等方式帮助上下游解决资金短缺问题,这种互助方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供应链社区的稳定和长远发展。

调查同时显示,我国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体环境已具备,发展前景广阔:以大型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上下游社区规模大,并且合作稳定;同时,在上下游开展合作共赢方面,大部分企业已形成共识。75%的受访企业认为公司建立的上下游供应链体系需合作共赢;同时在产品设计和业务流程设计上都希望与供应链合作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

体制是根本制约

阻碍供应链管理水平提升的因素很多,而体制性因素是首因,这其中包括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供应链管理组织的设置;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及专项资金的投入。

调查显示,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一般。79%的受访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停留在熟悉或比较熟悉两个状态,而只有10%的企业高层对供应链管理非常熟悉。汽车行业的高层管理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熟悉程度相对较高。

多数企业(72%)没有在企业内部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这一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缺乏统一协调和组织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等活动的专职部门,以快速应对客户需求。大型企业已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的比例占受访大型企业的44%,该比例比中小企业高出一倍。

另外,90%的企业缺少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暗示我国在供应链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有待加强。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有专门的资金与拨款的受访企业仅占14%,必要时才投入或资金不足的占了53%。大型企业相对中小企业在专业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上较为领先。

从三方面修炼内功

中国企业无论在供应链管理组织、人才培养,还是供应链的可视化、风险管理及供应链金融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我们从本次供应链管理调查中看到了国内企业在组织、成本、融资、风险、可视化、外包等方面的现状和困境,建议从组织建制、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加以强化。

第一,建立和健全供应链管理组织。建议核心企业设立首席供应链管理官和专业的供应链管理部门,面向市场统筹协同计划、采购、生产、销售、物流等供应链管理目标与活动,推动企业与上下游之间的协同作业,放眼供应链全局优化供应链,以系统最优替代个体最优,创造各方共赢的局面。

篇9

关键词:加工贸易企业;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我国对外贸易连续48个月出现顺差,与各主要出口市场贸易摩擦不断,这与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贸易有密切关系。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劳动力成本逐步提高,贸易壁垒日益频繁,国际竞争更加激烈,我国传统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日益增大的压力。因此,在保持数量增长的同时,切实提高加工贸易的质量和效益,及时引导加工贸易转型非常迫切。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政策,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众多加工贸易企业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怎样帮助加工贸易企业摆脱困境,顺利转型成为当下重要的任务。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取得巨大成绩,1980~2007年的26年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7亿美元增加到9860.5亿美元,增长约590倍,年均增长25.6%;从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不足5%跃升到占一半以上;加工贸易企业数从几家发展到约10万家。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要方式。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工贸易企业面临严峻考验,全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达1.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9%,增速大幅回落。由于出口缩减和国内成本抬升,加工贸易企业陷入困境,许多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倒闭。通过对加工贸易企业进行转型和升级是当前其应对危机影响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一)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含量不高、加工层次低

近几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生产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上升,但由于先进技术设备和一些重要的中间投资产品没有实现国内自给,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还较低,处于全球生产价值链的低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缺乏产品开发能力、承接的加工贸易大部分只是零部件和原辅材料的初级加工、装配等低水平的劳动密集型环节,加工的深度不高。加工的产品虽然大量出口却并没有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贸易收益,反而是更多的贸易摩擦。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加工贸易企业纷纷倒闭。

(二)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多是中小企业,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老问题,而在2008年融资难的问题又变得十分突出。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元持续贬值、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工贸易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下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外市场需求不足,出口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客户付款和赎单也不积极,拖欠货款的情况增加,资金紧张成为加工贸易企业的普遍现象。国内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又更为谨慎,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困难度骤升。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困难,有些企业甚至停产。不解决加工贸易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将制约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是以来自港澳、日本、韩国、台湾、东盟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为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我国开展加工贸易主要销往欧美等国家。加工贸易对外依存度高,其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出口市场过于集中不利于加工贸易企业降低风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由于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受危机影响较大的欧美国家,所以出口下降辐度较大。自2008年8月以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速连续3个月停留在个位数,11月还出现下降,12月份跌幅进一步加大。

(四)企业营销能力普遍弱化

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的营销能力普遍较差,甚至不具备营销职能。企业不研究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不掌握新产品的开发能力,也没有自己的市场营销网络。企业所从事的多是按订单委托进行加工制造,设计和销售受控于海外环节,就容易造成企业缺乏自主性。不仅如此,许多加工贸易企业即便拥有自有品牌,因其开拓市场能力不强,在外销时也宁愿贴牌出口,这就阻碍了企业的升级脚步。

(五)加工贸易发展的产业配套体系还不完善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大部分还是以“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形式从事加工生产活动,在国内采购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很少,产业链条也显得相对过短,对国内经济发展带动力较小。如,以加工贸易为特色的浙江省平湖市,其第一大产业服装产业95%以上依赖出口,且大多为来料加工或进料加工;第二大支柱产业光机电产业也是“两头在外”,甚至有的日资光机电企业只是把产业链的制造环节建在平湖,零部件全部依赖进口,根本没有什么产业带动可言。近些年,加工贸易国内采购部分虽有所增加,但绝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方面是由于现行的有关税收政策限制加工贸易使用国产原材料,另一方面,我国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的设计制造能力严重不足,没有相应的企业为其配套生产。

(六)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

随着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增加,加大了对其监管的难度。尤其是加工贸易的监管政策缺乏,难以满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需要。首先,我国加工贸易政策主要针对加工制造环节,而针对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相对不足。其次,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已滞后于加工贸易发展要求,制约了加工贸易企业进行国内采购,引发大量的国货复进口,也制约加工贸易产业链的延伸和转型升级。

三、我国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

1、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我国加工贸易升级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服务作用。第一,要根据我国经济及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现有的加工贸易产业指导目录。同时,要稳步推出各项政策,给企业调整的空间。第二,积极完善加工贸易的相关政策,尤其是涉及加工贸易研发、测试、维修、营销等高增值环节的管理和鼓励政策;改变现行的出口退税、深加工结转政策对实行国内采购和实现加工贸易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的制约;简化手续支持加工贸易内销。第三,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汇率政策,通过稳定汇率保障加工贸易企业的正常经营。

2、进一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我国加工贸易要不断从现有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过渡。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简单加工装配向中高端的研发、设计、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过渡,而这个过程中必须重视技术创新。国家应通过建立健全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来促使我国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积极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完善鼓励高技术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鼓励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高技术产业化,鼓励创新要素向产业流入,用高新技术来改造加工贸易。

3、大力扶持国内中小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的配套。加工贸易企业主体外资化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的现实。为促使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可充分发挥这一现象的有利因素,即建立与外资企业的产业关联,为其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等中间投入品,从而替代部分加工贸易中进口的中间投入品。这样既可在配套过程中充分挖掘外资加工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又可增加加工贸易企业在国内采购的比重,延伸加工贸易在国内的产业链。为此,我国政府尤其是加工贸易企业集聚的地区应通过制定政策,积极培育和支持本土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在高端原材料、零部件和高端设备等设计制造环节的生产能力,并为其创造条件鼓励其与外资企业及国内其它加工企业进行产业配套。让国内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中不断发展壮大,从而逐渐实现加工贸易主体结构过渡到以本国企业为主。

4、积极拓展加工贸易企业融资渠道。我国各级政府还应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积极构建专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不断拓展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和资源帮助中小型加工贸易企业融资。如,成立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企业联保协会及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服务。此外,各商业银行还可针对中小企业设立直接贷款计划、贷款担保支持计划、贷款贴息计划方便中小企业融资。

(二)微观层面

1、努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加工层次。加工贸易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改造与研发,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以技术改造为突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逐渐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另外,在技术创新支撑下,现有的贴牌生产企业应积极实施品牌战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差异产品创立自有品牌,逐步从简单的OEM(贴牌加工)向OBM(委托设计生产)和ODM(自有品牌营销)转变。如,广东东莞伟易达公司,最初仅从事简单代工,后取得美国AT&T品牌特许使用权、制造及销售该品牌有绳电话和配件后,迅速打开市场。同时,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创立了自主品牌,并将年销售收入的7.8%投入品牌设计推广中。目前,公司自主品牌产品销售额占企业所有产品比重的75%,品牌效应得到显著增强。

篇10

关键词:有机化学;石油化工;煤化工;职业教育;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29-02

0 引言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成为影响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一件大事。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的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与普通高等教育等量齐观的地步,来势迅猛,发人深思。高职教育围绕知识的应用,注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工作过程体系,培养的是在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必须、够用”的课程内容选取,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应用能力为主的特色。

《有机化学》是高职院校化工技术类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有机化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相关理论和方法学问题等。显而易见,专业方向和就业倾向不同,对于《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内容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为了改善我院目前《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课题组拟将《有机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学内容,拓展模块则根据在相关化工企业调研的结果,针对专业方向、就业倾向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选择性组合,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岗位任务要求。

本调查通过走访我省部分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咨询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部门负责人、回访在企业工作的我院毕业生等形式,对企业人才结构与知识需求状况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教学现状,收集不同专业方向、职业倾向学生对《有机化学》课程的知识技能要求,旨在获得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职工日常工作“必须、够用”的《有机化学》课程知识与技能的基本要求,以便于制定出更加符合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学生就业需要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进而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高端技能型人才。

1 调查情况介绍

1.1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重点走访和发放问卷两种主要途径进行。

重点走访对象包括省内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企业人事部门主管5人,企业技术人员5人,省内石油化工专业职教专家1人。

进行问卷的企业除了要求专业针对性强外,考虑到目前学生就业实习需要,我们选择了一下三类大中型企业:①接收我院毕业生就业较多的企业;②我院的长期生产实习基地单位;③学生期望能够就业的单位。共选择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5家。问卷的五家大中型石油化工、煤化工企业分别为:延长油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长庆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延长石油北京化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咸阳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1.2 调查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表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高鸿宾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第二版)和周志高等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为基础素材,并进行了充实和完善。问卷调查内容分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部分按照有机物类型的不同进行划分,共18个教学项目,具体包括绪论、烷烃、环烷烃、烯烃、二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醇和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羧酸衍生物、含氮有机物、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对映异构等。实践部分包括安全教育、有机基本操作、有机合成、性质与鉴定、综合实验等5个项目。要求被问卷人在其认为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对应序号上做出标记,同时,如果认为还需要增加那些内容,一并添加在相关知识点附近。

1.3 问卷对象 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7份。按性别统计如下,男性76.92%,女生23.08%。按学历统计如下,硕士0.85%,本科11.97%,高职72.65%,中专1.17%,未填写12.82%。按第一学历专业统计如下,化工类专业75.21%,非化工类专业5.98%,未填写18.81%。

2 理论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2.1 项目整体调查结果与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各个教学项目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烯烃、绪论、烷烃、环烷烃、醇和酚、炔烃、芳香烃、醛和酮、氨基酸和蛋白质、含氮有机物、碳水化合物、二烯烃、卤代烃、醚和环氧化合物、羧酸衍生物、羧酸、杂环化合物、对映异构等。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对于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从业人员来说,使用频率较高的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有:烯烃、烷烃、环烷烃、醇和酚、炔烃、芳烃等。相对来说,烃的含氮衍生物、含卤衍生物、复杂含氧衍生物、碳水化合物等知识使用的频率较低。这一问卷结果和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学生从业岗位密切相关。其中,传统上将一个国家乙烯产量的高低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说明了乙烯在石油化工行业的重要性,反映在调查结果中,与烯烃相关的教学内容是此次问卷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有机化学课程知识。同样,石油以及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均是不同的烃类化合物,因此石油化工行业职工日常接触最多的也就是这些有机物,反映在问卷结果中,这些相关内容也被认为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对于烃的衍生物,相对来说,醇等简单含氧衍生物比较重要,这应该与当前能源不足,大量醇类被单独或者混合作为燃料使用,导致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的企业增多有关。

2.2 项目内部不同任务的调查与分析 以烯烃这一项目为例,不同任务的必要性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如下:烯烃的化学性质、烯烃的来源和制法、烯烃的鉴定、烯烃的物理学性质、乙烯的结构、烯烃的异构与命名。有机化学教材对于每一种类型的化合物,都分别从分类、异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源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从各种项目的统计结果来看,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在各个项目统计中均处于前列,说明有机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很重要,这一点显而易见。各种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和制法、鉴定与生产密切相关,从调查结果来看也靠前。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异构等深奥的理论知识,仅从调查结果来看,必要性不是特别强。

3 实践部分调查统计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有机化学实验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这三个项目比较重要。基本操作项目中,蒸馏、加热与冷却、萃取与洗涤等三个任务相对重要,这些都是石油化工、煤化工生产中的常见生产操作。基础知识项目中,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相对重要,因为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是危险行业,掌握必要的事故预防与处理常识就尤为必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项目中,未知物的常规鉴定方法、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与鉴定相对重要,这些是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常用的化学分析检验方法和操作。

4 对《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的一些建议

4.1 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的《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要有选择性 与精细化工行业调查结果不同(调查结果另文发表),石油化工、煤化工行业职工认为相对重要的教学内容是烃、烃的简单含氧衍生物,这就要求在石油化工、煤化工专业,要加强这些内容的教学,为学生毕业从事相关领域工作进行必须和够用的知识积累。

4.2 在教学中,要重视与生产实际以及科技前沿相结合 从调查可以看出,醇、醚等烃的简单含氧衍生物也相对比较重要。近年来,能源紧缺、环保要求提高,导致大量使用甲醇、甲基叔丁基醚等含氧化合物作为燃料、汽油抗爆剂,省内出现多家煤制甲醇、合成甲基叔丁基醚企业,这就要求在课程开发中要重视结合生产实际,加强开发相关教学题材。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机化学中的一些不完善的理论不断的被更新,这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科技前沿。

4.3 要重视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教学为中心,让学生理解、掌握以至于能够应用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为生产生活服务,这是有机化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将这些内容设计成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项目,按照“教学做”一体化的模式进行项目化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完成相应知识的构架。

4.4 在实践教学中,要重视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有机化学》实践课程教学中,要加强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必须的实验技能、必要的事故预防与处理常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强化基础操作的训练,譬如炼油工业中常用的常减压蒸馏、加热与冷却、分馏等,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熟悉这些操作。

4.5 要重视加强石油、煤、天然气化工安全教育 无论是问卷调查企业职工,还是重点走访专家,都一致认为要重视“实验室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化学危险品安全常识”教育。近年来,石油化工领域不断发生的危险事故,将石油化工安全推向人们的视野,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灭火防火模拟演练、事故危害分析、展示事故图片等手段加强化工安全教育。将厦门PX项目纷争、兰州石化公司爆炸着火事故、河南伊川煤矿爆炸事故、西安液化气爆炸事故等典型案例引入相应教学环节,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高鸿宾,王庆文,高振胜.有机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陈淑芬,汤长青.有机化学(理论篇)[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

[3]孙宾宾,王芳宁.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教学现状和改革探讨[J].甘肃科技,2008,24(7):170-171.

篇11

【摘要】

目的研究五味子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及参数的评价方法。方法用水提取醇沉法提取五味子多糖,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研究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对多糖得率的质量评价和含量评价方法进行探讨,同时进行了多糖的纯化研究。结果提取温度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最大,固液比、提取时间对五味子多糖得率影响较小。通过测定提取的多糖含量计算五味子多糖得率与单纯用多糖质量(所得沉淀)计算的五味子多糖得率的比较存在一定的差异,表明采用含量测定的方法比单纯的质量比所确立的条件更准确。结论五味子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提取3次。用活性炭与Sevage法联合使用纯化多糖,使提取的多糖纯度由43.48%提高到66.43%。

【关键词】 五味子 多糖 提取 纯化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因其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得名五味子。五味子是名贵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五味子益气主治,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养五脏,除热,止呕逆,补虚劳,明目,壮筋骨,除烦热,解酒毒,生津止渴,补元气不足等[1]。临床多用于久咳虚喘、津亏口渴、遗精、自汗、久泻、神经衰弱、肝炎等症[2]。近年来通过大量动物和临床实验发现,五味子还具有保肝、抗衰老、耐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力等活性[2,3]。

近年来研究发现活性多糖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解毒、抗辐射等功效[4~8],其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对环境无污染的水提取的方法,研究了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并进行了粗多糖的纯化及多糖含量的测定。在人们常采用的通过依据提取多糖质量的多少(所得的多糖沉淀的质量除以样品的质量)来判断提取工艺条件[9~11]的同时,本文又通过测定提取的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测得的多糖含量乘以提取多糖质量除以五味子的质量)来选择多糖的提取条件,并将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含量测定的方法比单纯的质量比所确立的最佳条件更可靠。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与试剂

WFJ2100型分光光度计(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UV-92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微型植物试样粉碎机(天津市泰新特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奥豪斯公司),恒温水浴锅(金北得工贸有限公司),TDL80-28台式离心机(上海安亭精密仪器厂),电热恒温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材料五味子:市购。

2 方法

2.1 材料的预处理

将五味子在65℃烘箱中烘干后用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于棕色磨口瓶中存放备用。

2.2 五味子粗多糖提取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五味子粉于具塞三角瓶中,按实验的设计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放入水浴中按一定的温度浸提。冷却后,以4 000 r/min离心20 min,所得提取液浓缩至原体积的约1/5,然后加入5倍体积的乙醇,摇匀后,在4℃冰箱中放置24 h,以4 200 r/min离心18 min。所得沉淀蒸干乙醇后,在70℃烘箱中烘至干燥,所得固体即为五味子多糖。

2.3 粗多糖的纯化方法

五味子预处理蒸馏水浸提离心浓缩Sevage法脱蛋白活性炭脱色醇沉离心干燥研磨干燥检测。

质量比多糖得率(%)=提取的多糖质量五味子试样质量×100%

为了便于区分这个得率以下称为质量比多糖得率。

2.4 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法,用葡萄糖作为标准测定多糖含量。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测定:准确称取0.10 000 g已干燥的标准葡萄糖,溶解后至100 ml容量瓶,用蒸馏水稀释到刻度。用移液管分别取上述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溶液1.0,2.0,3.0,4.0,5.0 ml,转移至100 ml容量瓶,并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分别为10,20,30,40,50μg/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

从上述已配制的葡萄糖标准溶液中分别取出0.6 ml于10 ml具塞试管中,再分别加入5%苯酚(W/V)溶液1.2 ml,迅速加入浓硫酸4.0 ml,摇匀,室温静置15 min,30℃水浴中放置15 min,在486 nm下测其吸光度。

样品溶液的配制及测定:准确称取0.01g粗多糖,用蒸馏水溶解后,分别转移至5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与标样测定相同的方法测定样品中多糖含量。

通过标准曲线测得样品浓度后带入以下公式可得到0.01 g粗多糖中多糖含量,再乘以粗多糖干燥后产量可得到2 g五味子中粗多糖量,最终可算出五味子多糖得率。

多糖含量(%)=样品浓度×稀释倍数×样品体积多糖试样质量×100%

五味子多糖得率(%)=粗多糖多糖含量×粗多糖质量五味子试样质量(2 g)×100%

2.5 单因素实验固液比(m/v)选用1∶10,1∶20,1∶30,1∶40,1∶50五个条件,提取温度采用75,80,85,90,95℃ 5个条件,提取时间为1,2,3,4,5 h 5个条件,提取次数为5次。

2.6 正交实验选L9(33)正交实验,以确定五味子中水溶性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水平因素见表1。表1 水平因素(略)

3 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含量的测定

经紫外光谱扫描确立多糖测定的最大吸收为486 nm,测得的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6,线性方程为Y=0.006 9X。

3.2 五味子多糖提取的单因素实验研究

为了更准确地反映出提取多糖的量,本文除了采用人们普遍使用的直接利用提取的多糖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的多糖得率计算方法来考察因素外,还利用定量分析提取的多糖中的多糖含量,继而换算出五味子试样中多糖得率的方法来指示各因素提取多糖的多寡,进而指示各因素的优劣。这样可以避免提取的多糖质量高,即提取的多糖质量与样品质量之比的多糖得率高但多糖含量不一定高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说明有的文献中出现的异常数据,使各因素考查的结果更具可信性。

3.2.1 固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提取温度为80℃,提取时间为3h条件下,进行固液比实验。结果见图1。

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固液比的增加,多糖得率逐渐增加,但当固液比达到1∶40后,质量比多糖得率却有所下降,但经过多糖含量测定计算的五味子多糖得率逐渐上升,由此可以看出单凭由质量比多糖得率来确立提取条件的不准确。这同时也说明了一些研究中随着固液比的增大,多糖得率反而减小的现象。由图1可以看出,当固液比达到30%以后,五味子多糖得率增加缓慢。

3.2.2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固液比为1∶30,提取时间为3 h条件下,进行提取温度实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在所选的5个提取温度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多糖的提取率随之升高,到达90℃时最大,而当温度95℃时提取率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在较高温度下提取使大分子多糖的糖苷键断裂造成了多糖的部分损失。提取温度考虑为90℃。质量比多糖得率与五味子多糖得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2.3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90℃条件下,进行提取时间实验。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看出随提取时间的增加多糖得率增加,到3 h后增加幅度缓慢。五味子多糖得率随时间增加缓慢增加,而质量比多糖得率当提取时间为5 h略有降低。

3.2.4 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在固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90℃条件下,提取时间为3h条件下,进行5次提取次数实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见,第1次提取多糖的得率最高,第2次次之,第3次以后多糖得率较小,实验提取次数3次为宜。质量比多糖得率与五味子多糖得率随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3.3 五味子多糖提取的正交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定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果见表2~3。表2 正交实验L9 (33)结果,表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略)。

比较3个因素的极差R值,RB>RA>RC,可看出温度对提取多糖得率影响最大,其次为固液比,最后为浸提时间。最佳工艺组合为A2B2C3,即固液比为1∶30,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 h。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提取,得每2 g五味子多糖高达到69.39 mg,五味子多糖得率为3.470%。

3.4 多糖的纯化采用活性炭与Sevage法联合纯化多糖。首先用活性炭处理。将提取液在水浴中加热至90℃,活性炭与提取液按1∶5(W/V)量加入,搅拌30 min,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活性炭层4次,合并滤液后,浓缩。然后用Sevage法脱蛋白,氯仿∶正丁醇比例为4∶1(V/V),与提取液的比例为1∶5(V/V),用力振摇30min,4 200 r/min离心15 min。醇沉后,得到精制多糖。

3.4.1 活性炭处理实验结果

用紫外光谱在280 nm下测定多糖提取液的紫外吸收,活性炭处理前后的吸光度见图5。

由图5可见,活性炭处理除掉了大部分的杂质。

3.4.2 Sevage法脱蛋白用Sevage法除蛋白,共做了5次,每次去除蛋白情况见图6。

由图6中可看出蛋白质含量在经过1次Sevage处理后的吸光度有所减少,但随着处理次数的增加,差异不明显。说明多糖中的大部分游离蛋白已去除,多糖中可能存在结合蛋白而不能单独去除。

3.4.3 纯化后多糖含量在优化后的最佳条件下提取的多糖用硫酸-苯酚法测得其糖中多糖含量为43.48%,纯化后的多糖含量为66.43%。

4 结论

在提取水溶性多糖过程中,因素水平对五味子多糖得率的影响顺序为温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30,温度为90℃,提取时间为4 h,提取3次。

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加硫酸后立即摇匀,室温静置15 min,30℃放置水浴15 min。在486 nm下测其吸光度。显色稳定,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6。

通过测定提取多糖中的多糖含量换算出五味子试样中多糖得率的方法来指示各因素提取多糖的多寡,比用单纯的质量比考察各因素的结果更具可信性。

通过活性炭与Sevage法联合使用纯化多糖,使提取的多糖纯度由43.48%提高到66.43%。

参考文献

[1]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二版)(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38.

[2]刘晓瑞.北五味子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2):1562.

[3]李晓光,高勤,翁文,等.五味子有效部位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5,28(2):156.

[4]韩果萍, 段玉峰. 我国天然活性多糖药理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03,26(2):138.

[5]韦巍, 李雪华. 多糖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2005,32(3):179.

[6]常改, 杨溢, 霍飞, 等. 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及保健功能[J]. 中国公共卫生, 2003,19(11):1394.

[7]吴梧桐, 高美凤, 吴文俊. 多糖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天然药物, 2003,1(3):182.

[8]王红英. 中药多糖研究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13(6):1021.

[9]夏秀华,王海鸥.银杏叶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206,27(1):69.

篇12

关键词:农村信用体系;公共金融服务;寿光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4-0039-04

一、引言

公共金融服务的内涵在于提供公共金融产品和促进公平。公共金融产品具有公共产品所具备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种性质决定了市场提供公共金融产品的低效率,这时由政府提供公共金融产品成为必然的选择。目前公共金融服务还存在许多欠缺,特别是县域范围内,农村信用体系不完善,信用利用程度低,支付结算体系相对落后。人民银行作为政府的代表应承担起提供公共金融产品的职责,应更加注重公众享有公共金融产品的公平性,将公共金融产品向农村、农民、涉农中小企业等公共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倾斜。人民银行寿光市支行(以下简称“寿光支行”)扎实推进公共金融产品创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全覆盖,构建了涉农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开展了文明信用联动联评活动,培育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寿光模式”,提升了金融服务水平,优化了金融生态环境。

二、农村信用体系与公共金融服务

农村信用体系是在农村经济、农村信用的环境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收集、整理、分析与农村、农民相关的信用资料,为客户提供当事人信用状况的证明材料的信用体系。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公共金融服务水平、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和融资环境、促进城乡居民平等享有信用体系建设带来的好处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信用自身特点

1. 以农户作为信用主体,而非单个的个人。这里所说的信用主要是指信用主体在参与现代经济活动中产生的借贷行为。在家族特征尚占据主要地位的农村,发生借贷行为往往是一个家庭共同做出的决策,而非单个的个人。这种农户作为信用主体的性质决定了,建立农村信用体系时要以农户作为信用基本单位。

2. 农村信用有无形的约束。企业是以其资产来承担债务,企业债务对管理者和所有者自身没有影响,而农户作为信用主体,在需要偿还债务时,会以自身的财力甚至家庭的全部财力进行偿还;农户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安土重迁,逃债成本巨大。这种无形的偿债约束机制为农村信用奠定了良好基础。

3. 农村信用重人情轻程序。目前农村信用社是活跃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干力量,而农户联络员长期为农信社业务开展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农户联络员实质上是农村信用社在村庄的业务员,他们熟稔本村风土人情,串家走户联络存贷款业务。受农村家族观念、人情观念和知识能力的限制,农户联络员开展金融服务必然会依赖熟人网络,而轻视程序规范,这不利于农村公共金融服务范围的扩大和信贷风险的防范。

4. 农村信用规模小而零散。在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和农村人口分布分散的现实条件下,农户和村镇企业所需的信用额度小并且分布不集中,同时农户和村镇企业的信用资料缺失现象普遍存在。每一笔小额度的放贷,银行都要付出对应的调研、分析、审查成本,积小成多,交易成本巨大。银行考虑到自身利益更愿意放贷给城市居民和大中型企业,这严重制约了银行向“三农”提供金融产品的积极性,也导致农村金融产品的供给不足。

(二)公共金融服务发展需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强有力的支持

1.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公共金融服务的范围扩大到农村。信用体系在城市中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形成企业征信和个人征信两大系统,供企业和个人来使用,为城市居民和企业提供公共金融服务。而在广大的农村,信用体系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这里是信用体系、也是公共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充分考虑到农村信用的自身特点,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让广大农民享有更多的公共金融服务。

2.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新型公共金融产品奠定基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使农村脱离了以人情网络为基础的农村信用,建立起农户信息征集、农户信用评价、农户信用档案管理为一体的农村信用体系,从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村公共金融服务,有效降低金融机构与农户的信息不对称,扩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

三、寿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

(一)寿光的经济社会环境提供了发展农村信用体系的土壤

寿光市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对建设农村信用体系提出了客观要求。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活动,如蔬菜的种植、销售,土地流转,林业生产,渔业养殖等,并立足蔬菜种植成立了几百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蔬菜产业链条上形成了储藏、加工、包装、运输、物流、会展、科研、旅游等一大批行业,也孕育了一大批涉农中小企业。寿光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要求信用环境的不断提升。这引起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推动信用村镇、信用户的评定活动。2006年寿光市就成立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领导小组,提出了建设“信用菜乡,诚信寿光”的目标,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推动寿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寿光支行坚持“小而有为”,追求创新,在社会有地位、在银行有权威,能够协调党委政府和商业银行共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二)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寿光模式”

寿光立足“菜乡”实际,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先试先行,构建了以农户信用创评为基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项建设”为平台、以涉农中小企业评级为引领、以信用示范工程为推进的农村信用体系“寿光模式”。

1. 打牢基础:持续开展农户信用创评。寿光农户信用创评经历了由起步到成熟的历程,2000年寿光开始进行试点农村信用户创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支农协理员、客户经理、农村信用社、农信联社‘四位一体’”的农村信用网络。2003年进行整村整镇大范围信用创评,并以此为依托推进“五户联保”,每户授信额5万,截至目前已组建五户联保小组3.6万个,参加农户16万户,贷款余额31亿元。2007年组建由农村商业银行、村委和农户一体的“大联保”,农户授信额由5万提升到10万,累计对44个村为759户农户发放大联保“2+1”贷款1.4亿元。2008年后,寿光支行组织辖内农商行进行信用流程再造,将户主年龄在18至65周岁的农户全部纳入评定范围,发放信易通卡,目前已对975个行政村20.7万户农民进行了信用评定,授信额度182.7亿元,信用村、信用户评定覆盖面全部达到了100%。

2. 创建平台:大力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项建设”。寿光市在实现信用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三项建设”,即由农村经济主管部门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人民银行负责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桥梁建设、金融机构跟进信贷服务建设。通过三项建设,寿光市燎原菜果、东方誉源等62家专业合作社被列为信用示范社,348家专业合作社被列为信用培植单位,并确定了10-15万的授信额度,现累计发放“农业龙头企业、担保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商行+农户”的“4+1”模式贷款8220万元,直接带动农户4.3万户。

3. 引领方向:发展涉农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到2008年,寿光市为1610家涉农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以此为延伸,寿光支行积极组织金融机构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贷后评级和商业承兑汇票评级。2009年农商行与评级机构签署对15家企业进行贷后评级的协议,并达成长期合作意向,2010年寿光贷后评级模式在潍坊农信社系统得到推广,目前参与贷后评级的涉农中小企业上百家。通过开展涉农中小企业商业承兑汇票评级,目前15家企业签发了商业承兑汇票并得到了贴现和再贴现。涉农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有效促进和规范了中小企业的财务行为和经营行为,进而使涉农中小企业获得了更多的信贷支持。

4. 信用再造:联合推进信用示范工程。2011年4月,寿光支行协同市委宣传部、农村商业银行开展了“文明信用联动联评”活动,此次活动从全市22万户中评选出了50000户“文明信用户”,1000户“文明信用个体工商户”,200户“文明信用小微企业”,100个“文明信用村”,10个“文明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选出的各类文明信用户贷款利率享有较一般农户少上浮10个百分点的优惠,文明信用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贷款利率享有较一般农户少上浮30个百分点的优惠。文明信用单位和农户可获得银行优先安排发放信贷资金,享有贷款“绿色通道”,获得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在此基础上农村商业银行逐步推进“富民理财”计划,为每个村的“文明信用户”逐一建立金融服务档案。2011年6月,寿光支行、市团委及金融机构联合组织了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及融资扶持试点工作,每村10个青年,全市1万个青年参加了活动,寿光农村商业银行在全市选定2018名青年创业者作为扶持对象,目前已有393个青年创业信用示范户获得贷款授信5756万元。

(三)寿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各方参与的动机

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信用宣传,具体组织开展信用评定,收集、整理信用资料,建立信用档案,担当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力军。同时,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金融机构也掌握了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降低了搜集信用信息的成本,拓展了放贷空间。农户通过参加信用评定、信用联保能够提升信用等级、获得金融机构更多的授信额度,并且信用等级越高所享有的贷款利率越优惠。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列入信用示范社可以获得一定的贷款授信或者为合作社的社员进行担保。涉农中小企业通过开展信用评级,有助于规范经营行为和财务行为、签发商业承兑汇票及进行集合票据融资。公共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满足水平是政府社会业绩指标之一,政府执政为民、提升政绩,有动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寿光金融生态环境,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给政府带来经济业绩。

四、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取得的成效

(一)扩展了社会信用体系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了公共金融服务体系

目前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发展比较成熟、实施全国联网的有个人征信系统和企业征信系统,这两大系统在城市中已被广泛认知。农村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但也有着自身特点,它是基于农村经济特征而建立的信用体系,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别,多以县为单位进行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广泛开展填补了社会信用体系在农村的空白,促使社会信用体系形成城乡均衡发展的态势,社会信用体系的覆盖范围得到扩展,公共金融服务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二)降低交易费用,节约公共金融服务成本

由于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原因,银行和农户、中小企业达成贷款协议需要耗费大量的交易费用。对于银行来说,其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贷前调查成本,贷中监督成本和客户违约损失,无论客户贷款额度大小,银行对每一笔交易都要付出对应的费用,由于农户、中小企业贷款笔数零散、违约风险较高,银行需付出大量交易费用。农户和中小企业在争取贷款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可能会面临寻租。农村信用体系为交易费用的降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是农村信用体系为银行、农户和中小企业搭建了信用资料的共享平台,有效化解了交易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可以全面快速掌握农户和中小企业的信用资料,辨别企业状况和优劣。这有助于减少银行的贷前调查成本和监督成本。农户和中小企业可以利用信用体系凭自身的信用优势获取资金支持。二是农村信用体系能够防范违约风险,进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失信惩戒机制,失信者的行为被广泛传播,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为其行为付出代价,进而违约现象大大减少。

(三)扩大三农公共金融服务范围,增加农民、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机会

长期以来农民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机会远远少于城市居民和大企业的融资机会,出现这种状况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村公共金融服务滞后。对于农户来说,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其打开了一扇融资的窗户,发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前,只有少数农户能够获取贷款,而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之后,金融机构能够掌握大量农户信用状况,同时给予这些农户相应的信用额度,从而使农民的融资机会大大提升。对于涉农中小企业来说,农村信用体系为涉农中小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在此基础上开展涉农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等,这样有助于企业规范自身经营行为和财务行为,向金融机构传递真实的信息,进而有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增加涉农中小企业融资机会。

五、政策建议

(一)树立合理科学的农村信用体系发展思路

首先,应该结合农村信用自身特点,开发信息结构合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其次,通过农户信用全覆盖、三信评定、文明信用联动联评、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等一系列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农户信用创评工作;最后,通过开展涉农中小企业信用档案建设、涉农中小企业信用评级等活动,促进涉农中小企业信用建设。

(二)各银行间信息共享

参与建设农村信用体系的往往是少数金融机构,如农村信用社、农行,而获得的农村信用信息尚未纳入统一的征信系统,这显然不利于信息最优化利用。从长期看农村信用信息会逐步纳入到统一的管理系统中,从而被更广泛的金融机构和农户所共享。目前可以尝试建立信息交易机制来促进农村信用信息在商业银行间共享,开拓涉农市场。

(三)加强对农村信用体系的利用

多数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申请银行贷款时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这决定了针对农户和涉农中小企业开发多种形式的信用贷款方式是客观选择。商业银行要利用农村信用体系的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开发适应市场主体特点的信贷产品,以此扩大信贷量,为广大农村提供金融服务。

(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信用的扩展要求更大程度的信息开放,这必然涉及到商业秘密、个人隐私问题,因此以法律形式将合理的信用数据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加以区分是十分有必要的。我国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掌握着大部分的信用信息,这些信息缺乏统一的管理,征信管理部门也很难获取这些信息,因此应制定相关法规将其逐步纳入信用体系中来。

参考文献:

[1]顾琴琳.信用评级收费机制研究[J].征信,2010.1.

2]卢钦.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D].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3]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课题组.二元结构下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1.2.

篇13

应用:

二甲苯是C8芳烃的主要成分,可作为高辛烷值汽油组分及溶剂,也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

二甲苯属于芳香烃类,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

二甲苯根据两个甲基在六碳环上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三种,是一种不饱和烃类有机化合物。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4

一、现状与问题

(一)经济较快发展但后劲略显不足

纵向比较,株洲市经济稳健较快发展。一是国民经济总量不断扩大。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910亿元,增长13.5%;人均GDP达到23950元,在我国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中居前。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388亿元,增长34.4%,为近6年来的次高增幅,投资额是2002年的近4倍。三是是财政收入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达82.1亿元,增长21.5%,从2002年24.4亿元,年均增长22.4%。但横向比较,后劲略显不足。2007年我市完成GDP为74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GDP年增长率为14.9%,与全省3+5城市群中的常德、益阳相当,低于长沙且不说,且低于岳阳、衡阳、湘潭和娄底。2008年我市虽然完成GDP 910亿元,增长13.4%,但增速下滑,全省排名第4,也不十分理想。具体显示于工业、出口和投资三块上面:工业增长后劲不足、增长速度放慢;出口份额相对滞后;固定资产投资趋降。

(二)金融健康发展但优势较之不大

近年来,株洲市金融业有了长足发展。一是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农村合作金融并存,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共同发展。全市现有市级银行金融机构15家,分支机构665家;23家保险公司在株洲市设立了分支机构;5家证券公司在辖内设立了营业部。二是存贷款规模持续增长,从2002年到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由278亿元增加到755亿元,增长3.09倍;各项贷款余额由180亿元增加到364亿元,增长2倍。三是金融运行质效提高,2008年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资产质量得到优化,经营效益大幅提高,各类金融机构实现全面盈利共9.78亿元。四是金融服务经济作用有所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虽有发展,然而优势不明显。一是金融总量不大并占比逐年下降。株洲市存款规模全省第三,列长沙、衡阳之后,且有较大差距,2008年末,存款余额占长株潭存款总量的比重为14.5%,比2002年末下降1.2个百分点;贷款规模全省第三,与常德、湘潭的优势极小,2008年贷款余额占长株潭贷款总量的比重为8.66%,比2002年末下降1.8个百分点。二是金融支持经济力度不大。存贷比较低,正常贷款余额占GDP比重较低,近6年来,金融机构存贷比由2002年末的62.9%下降到2008年末的48.2%。

二、成因与影响

(一)经济拉动作用问题制约了信贷投入力度

一是优势工程项目不足。近年来,株洲市国家重点项目落户较少,没有形成相应配套的信贷资金需求,信贷投放缺乏规模大、质量优的项目拉动和支撑。市委、市政府近几年在项目招商、项目建设、项目开发上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储备了大批项目,但项目启动仍处于劣势,如去年全市60个重点项目中的攸县煤电一体化、清水塘循环经济试点、株冶锌浸出渣直接炼铅、北汽控股、城市轨道交通、经仕锌品和硅橡胶等项目,有的待定,有的刚刚启动,有的进展缓慢,均限制了银行贷款的跟进投入。

二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不强。株洲市中小企业较快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融资比重偏小,融资效率偏低,融资成本偏高。全市近年中小企业贷款只占全市企业贷款的56%、全市各项贷款的46%左右,与沿海发达地区比明显偏低。银行贷款的前提是能获得企业的资信证明,而目前中小企业管理不规范现象突出,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又无规范化的符合银行审查要求的财务报表和资信证明材料,导致信用评级难;中小企业缺乏抵贷资产。抵押资产是银行贷款的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审慎经营的重要表现形式,抵押资产匮乏成为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以逾越的门槛;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整体相对较大。另外,有不少企业对金融政策以及银行信贷程序缺乏基本了解,导致银行信贷操作层面难度较大。

(二)金融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发展经济速度

一是社会信用环境整体欠佳。调查表明,株洲经过多年的治理,社会信用环境有所好转,但整体上看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现象较为严重,清收率较低,企业历年借改制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金额和户数占比较高。前些年株洲市部分企业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担保等方式骗取银行贷款,并借企业改制、破产之名,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损失和沉淀了银行部分信贷资产,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社会信用环境不佳,使银行放贷更加谨慎,商业银行上级行则对信贷进行限制甚至压缩规模,大大提高了信贷投放门槛,无疑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

二是金融案件执结率较低。调查反映,株洲市金融胜诉案件执结率总体相对较低,“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现象仍然比较严重存在。此外,案件执行费用较高,金融机构通过法律诉讼主张债权,除了立案、诉讼保全、执行等环节需要先行垫付费用外,在案件审判或执行阶段,往往还需要支付鉴定、评估、过户等费用,收费环节多且费率较高,且抵债资产回收效果差。这些都对金融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发展。

(三)金融机构自身问题增加了支持经济难度

一是管理体制问题。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对信贷投入总量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加了金融支持经济的难度。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集约式经营和垂直式管理,限制了地方分支机构信贷审批的权力、程序和效率。

在株洲市,除农村信用社、市商业银行和工商银行以外其他各行纷纷上收了全部或部分贷款审批权限。目前银行普遍要求企业信用级别在A或AA级以上,企业只有获得这个级别才有可能受信。同时,信贷办理“手续不简”。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繁杂而严格,耗时长,基层行反映,对新增贷款企业的贷款申请需开三次审贷会(信用等级评定、额度受信、实际贷款审批),一笔贷款从上报申报材料到审批发放下来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时间。

二是机构实力问题。株洲市金融运行质量不平衡,个别中小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状况较差,部分金融机构运行质量不高,金融资产质量不优,资产收益率较低,赢利能力不强,这些都制约了金融机构自身发展与经济支持效应。部分地方性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尽管存差较大,实际上其贷款质量较差,资金流动性低。他们在资金规模较小、资产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只能保持较低的存贷比和较强的资金流动性,留足充裕的备付资金和现金,以满足正常的业务需要,防范支付风险,这样的机构要想贷款支持经济实在是勉为其难。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夯实金融发展基础

一是全面落实工业主导地位的各项措施。株洲作为工业城市,要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中率先发展和实现“保二争一”目标,明确加快工业发展尤其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战略是重中之重。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加快工业发展的理念,在全社会形成抓工业、促工业、兴工业的浓厚氛围。

二是全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要改善株洲市长期形成的以有色冶金、基础化工、建材等上游产品为主的“三重一低”、“两高一资”的工业结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提升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帮助鼓励传统产业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壮大产业集群,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三是积极加大重点项目建设的力度。要建立促进项目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市重点企业在现有基础上积极主动开拓新项目,发展产业集群,跨越式地壮大全市支柱产业。重点抓好项目引进。培育地区优势建设项目,国家投入一部分,带动地方金融机构项目信贷支持,做大经济基础这一蛋糕。当前要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产业转移趋势,及时抓住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性和资本密集性产业正逐步向内陆地区转移机遇,充分运用好优惠政策和株洲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地争取一些好的项目能落户株洲。同时要抓好现有计划项目的银企对接。有关项目建设方和职能部门应努力创造条件促成项目尽快上马、见效。

(二)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发展和信贷投入

一是完善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一要完善创建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明确金融生态建设创建部门的职责,定期召开联系会议,加强部门协调沟通,理顺工作关系,多方联动,形成创建合力。二要完善创建工作监测评价机制。优化金融生态指标监测评价体系,综合、动态评价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情况,强化考核动态管理。三要建立创建工作示范机制。创建金融生态环境示范县市,形成示范效应,整体推进全市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四要建立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有关部门加强交流沟通,及时采集、整合相关数据,实现信息共享。

二是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一要进一步完善银行信贷、中小企业和农户三大信用平台。二要规范发展信用中介服务机构。三要加大征信产品推介应用力度。加快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制度建设,促进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广泛使用信用报告,提高市场主体的守信意识,有效约束失信行为,实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的目标。

三是大力优化金融运行和发展环境。首先要优化政策环境,支持金融改革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尊重和保障金融机构的经营自,积极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抵贷资产处置等问题,制定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会计制度,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二要整治信用环境,切实维护金融债权。建立由政府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维护金融债权工作体系,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组织等手段,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家公职人员拖欠银行贷款的清收力度,有效维护金融债权。三要强化金融监管,有效防化金融风险。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严厉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银监部门要严格依法监管,维护正常金融秩序,促进银行业的有序竞争;人民银行要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协调,强化金融风险监测分析,重点关注中小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状况,有效防范和化解区域系统金融风险;金融机构要强化内控建设,增强自我约束意识,规范经营行为,防范金融案件发生。

(三)加快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提升金融支持经济能力

一是加大金融改革力度,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要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督促金融机构改善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置有问题和高风险的金融机构,提高防范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的能力。金融机构要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法人治理,改善资本结构,严格内控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尽快转换经营机制,改善经营管理,大力提高市场研发能力,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增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和防化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