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史范文

电力工业发展史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电力工业发展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电力工业发展史

篇1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电力工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十五”时期,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全区发电装机总容量由2000年的901万千瓦,增加到2006年的3019万千瓦;发电量由2000年的439亿千瓦时,增加到2006年的1413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由2000年的254.7亿千瓦时,增加到2006年的878.12亿千瓦时。全区百万千瓦装机以上电厂达到9座,分别是:大唐托克托发电厂(8×60万千瓦);达拉特发电厂(6×33+1×60万千瓦);元宝山发电厂(1×30+2×60万千瓦);海渤湾发电厂(2×10万千瓦+2×20万千瓦+2×33万千瓦);丰镇发电厂(6×20万千瓦);华能伊敏发电厂(2×50万千瓦);岱海发电厂(2×60万千瓦);上都发电厂(2×60万千瓦)。

电网主网架由220千伏向500千伏过渡;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供电可靠率和电力技术档次都有了关键性的提高;自治区电网形成了向西延伸至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向东经由兴安盟扎赉特旗、扎兰屯市、海拉尔市,连接到满洲里市,实现了自治区东西联网。内蒙古已经建成的向区外送电通道主要有七条:丰镇至万全至顺义500千伏线路、托克托至安定500千伏线路、岱海至万全500千伏线路、元宝山至辽宁500千伏线路、通辽至吉林220千伏线路、伊敏至黑龙江500千伏线路、锡盟上都至河北500千伏线路。

自治区电力工业已经开始步入布局较为合理、产业衔接比较有序、速度明显加快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将电力工业作为第一优势产业来抓的正确决策;得益于自治区实施的产权重组战略、市场开放战略和产业延伸战略;得益于自治区电力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改革、加快发展的机遇意识和真抓实干、力求实效的工作干劲。

二、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进入“十一五”规划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充分发挥自治区电力工业的优势,保持“十五”时期电力工业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做强做大内蒙古电力工业,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其它省区,特别是毗邻省区相比,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发展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区位优势

位于祖国北疆,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大的区域,与京津冀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和东北经济区毗邻,输电距离较近,输电成本较之运煤成本有较大优势。例如:元宝山发电厂、通辽发电厂、伊敏发电厂、达拉特发电厂、丰镇发电厂、托克托发电厂、岱海发电厂和上都发电厂,这些发电厂的建设和不断扩建,主要得益于其区位优势,其所发电量的60%以上、有的甚至是全部向区外送电。加之京津冀、辽宁、吉林等省份煤炭资源原来并不是特别丰富,而建国后随着开采强度的逐年加大,其后续资源已经日渐枯竭。但是这些地区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其经济发展中心的地位越来越明显,经济总量和用电量均呈逐年增大态势,其中很大一部分新增用电量将主要靠外部供给。这就进一步巩固了自治区境内火力发电厂的区位优势。随着国家特高压输电技术(750千伏至1000千伏交流或直流输电技术)的不断成熟,输电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自治区发电企业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显现。

二是资源优势

内蒙古煤炭资源丰富,预测储量达1.23万亿吨,占全国的22%,仅次于新疆,位居全国第二位。保有储量达2300亿吨,占全国的22%,仅次于山西,位居全国第二位。

2006年,内蒙古生产原煤2.98亿吨。原煤产量仅次于山西省,位居全国第二位。内蒙古原煤产量6年增长了2.5倍。

自治区煤炭工业的发展,为电力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风能总蕴藏量达10.1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01亿千瓦,位居全国之首。截至2006年底,内蒙古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50.89万千瓦,总装机容量列全国第一位。

内蒙古土地资源广阔,土地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仅占4.4%,建设火力发电厂地价相对低廉,建厂条件比较好。

三是行业优势

内蒙古电力行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史。近些年的高速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发展建设经验,推动了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培养了大批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为“十一五”时期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电力工业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蒙古向区外送电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内蒙古电力工业的壮大不仅有力地支持了东北、华北地区毗邻省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同时也与毗邻省份建立起了长期友好的协作关系,为内蒙古电力工业的继续发展构建了稳固的区外用电市场。自治区党委、政府制定的支持鼓励配套政策,各级政府服务意识的增强,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将继续有力地促进自治区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

同时还必须看到,加快内蒙古电力工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一是外送电和区内的用电电价仍然偏低。煤炭价格和排污收费的不断快速上涨与电价的小幅较慢上涨,使得发、供电企业收益减少过多,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二是水资源日渐缺乏严重制约着火力发电的发展。尽管采取了空冷节水新技术,但是火力发电机组的耗水量依然偏大,火力发电的继续发展将受到水资源缺乏的严重制约。

三是区内电力市场及后续产业的开发不足。由于电力行业的这种发、供、用电同时完成的特点,使得用电市场及用电结构对发电和供电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影响很大。培育用电市场、改善用电结构、开发后续产业,已经显得愈来愈迫切。

三、对策建议

(一)深化改革,加强协调,促进区域电力市场形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资源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改变目前电价偏低现状的可靠办法,是依靠市场。自治区向区外送电的电价普遍偏低,而送电目的地的电价却较高,大部分收益流向了区外。区域电力市场的形成,将使各方面收益趋于合理。

首先,由于煤炭资源的丰富以及煤炭运输距离较近等因素,自治区境内电厂具有明显的竞价上网优势。这样将使发电厂的机组年利用小时数以及上网电价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发电厂收益也会得到较好的保障。

其次,区域电力市场的形成,将进一步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资源的稀缺性将得到充分体现。内蒙古是资源输出大区,资源价格的逐步提升,将使包括电力企业在内的资源产品生产企业普遍受益。

第三,区域电力市场的形成,将使风力发电上网电价高于火力发电上网电价差额的分摊范围,由区内扩大到东北区域和华北区域,减轻内蒙古电力公司和工业用电大户的分摊压力。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优化用水结构,节约用水,充分发挥自治区现有水资源的作用

一是新建、改建火力发电机组均应采用空冷节水新技术,努力降低火力发电机组度电耗水量,使现有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二是充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中水,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保障居民和其它更加重要的企业、事业单位的用水。

三是提高地表水的利用效率,多次循环利用,使得火力发电厂在现有水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更多地发出电能。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好自治区电力工业的优势,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内蒙古电力工业

第一,要由目前的以推进新建、改建电力项目为重点向搞好现有发电厂经营管理、提高效益转变,促进自治区电力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二,要由注重增加装机容量、发电量,向发电与消耗指标并重,突出控制煤耗、水耗、厂用电率等消耗指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篇2

关键词:电力建设 施工企业

进入2009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增长速度也进一步减缓,这些因素导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重大影响。因此在2008年11月,中央正式出台了关于宏观调控的“4万亿”的调整计划,加大了对投资的力度,特别是基础建设的投资。在此契机下,为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为了承担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企业就要思变,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基础上,要努力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开拓新的市场,发展生存下去。

一、保持在主业中求发展战略

1. 管理创新战略

电力施工企业应该实现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这是施工企业在今后的激烈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头,也是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企业管理应以项目管理为主线,项目管理应以贯标和成本控制为切入点,走质量效益型之路。要积极推行成本核算制,优化企业劳动定额,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目标考核、监督体系,使目标成本处于受控状态,严格管理,努力实现按期、优质、安全、高效的项目管理目标,最终是完成企业管理模式由生产经营型向创新型转变。

2. 科技为本、人才战略

施工企业应积极推行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经营范围尽量采用先进的设备,生产工艺和施工方法,从而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提高技术含量,加快工程进度,改善劳动条件,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企业灵活、高效的管理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高新技术的运用需要掌握高科技的人才。企业应把科技、管理方面人才的培养提高到战略高度予以重视,根据近期和长远的发展目标,按照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制定科技奖励办法,引导鼓励员工学科学、用科学,积极开展科技攻关,解决生产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一是要加大投入,完善教培体系,多出人才、多出精品;二是要下决心培养高层次、多技能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经验丰富、才德学识俱佳、懂行能干的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三是开展基础培训,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造就一个高、中、低各层次合理配置,知识结构齐全的宝塔人才结构。另外,企业还应改善用人机制,在各方面创造良好的环境,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生活待遇,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使之为企业做出贡献。

3. 市场优先和全国化战略

市场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市场的开发与占领是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市场,在市场开发上下功夫。企业除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强项,以自身的技术优势站稳已有市场外,还应积极开发相关领域,拓宽经营领域,形成以电力行业建设为主,相关产业多业并举的多元经营格局,特别是技术含量较高,产品附加值较大的上下游产业,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效益增长点,而且还可以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省内、省外两个市场,遵循电力建设行业规则,参与国内竞争,将成为对国内电力建筑企业的基本要求。

4. 创精品工程战略

由于电力施工企业产品的特殊性(先交易,后出产品),建筑市场上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企业信誉的较量。随着建筑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信誉越来越重要,信誉不良的企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其中工程质量的高低,是企业信誉的首要标志,创优质工程应成为建筑企业经营的指导思想。建筑企业应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信誉意识、精品意识和效益意识,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使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思想,进一步摆正质量与进度、效益、企业发展的关系。

二、积极涉足其它领域

公司1000多名员工中,除了专业的汽机、锅炉、电气这三个行业特有工种外,还有很多社会通用工种,比如起重作业、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作业、高处作业等,这些工种在社会中的可用之处非常多。而且公司为了自身发展还配备了许多大型机具,完全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给企业减负,为员工解忧。

1. 成立商品砼公司

作为电力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离不开电厂房屋建筑的基础浇筑,而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砼来完成。从模块的检验、试验合格到砼的生产、浇筑,公司具备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能力,所以在当今国家大力加强基础建设投资的有利条件下,完全可以发挥这个优势成立一家商品砼供应公司。这样不但解决了大量的建筑专业处的员工的待工状态,也为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路径。

2. 组建物流公司

物流公司的发展在当今社会是日新月异,特别随着国家公路交通的改善,高速公路网的建设,物资的运输已经大量地依靠公路这一块了。我们公司的运输部门在几十年的工作历程中,不但有着丰富的运载大型设备的工作经验,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很多运输任务,而且还具备车辆维修的能力,这些都是成立物流公司的有利条件。

3. 对外进行设备租赁

由于工作的需要,公司目前配备了许多大型机械设备,但在工作量减少的情况下,设备的使用率就大幅减少。而社会中很多企业由于各种原因没有配备相应的起重机械设备,与其让这些设备在家赋闲,不如将它们进行对外租赁,这样既不会让设备由于长期不用而导致毁损,又提高了利用率,公司得到了经济效益。

4. 向房地产进军

篇3

【关键词】工会;电力企业;发展;作用

1 引言

由于经济的高速运转,对电力施工企业提出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了让我国的电力施工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我们就要在电力施工企业里创建工会,透过工会的协调与领导能够提升企业的向心力,并激发出员工对工作的激情,如此企业才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发展当中。

2 企业内化的内涵与重要性

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由于企业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个新型管理理念。企业文化指的是由于各类社会环境的影响,企业的所有领导和所有员工透过相同的创造以及实践,逐步构成的一个富有企业色彩的行为标准、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等。

良好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激发企业健康化运转的前进力量,企业透过进行不同的文化活动,开拓员工的思路,丰富员工的文化生活,进而激发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员工和员工之间更加富有合作力与凝聚力,让企业更加具有活力。

2.2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在目前复杂的环境下,加大企业的文化建设,对于电力施工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企业形象都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

其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加快,企业同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激烈。这种竞争就是比拼综合实力,创建富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以及整体素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还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进而令企业获得健康、快速的发展。

再次,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接班人,为企业的发展给予智力支持、思想保障、舆论环境以及精神食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对于建立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十分有利,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职业素养的建设,而且对于创建健康的社会风气也十分有利,加快社会稳定团结,成为了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最后,企业文化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在注重企业管理的方法以及技术方面,更加关注企业的精神环境,重视人对于企业起到的主导作用。提高企业的文化建设,不但可以全面激发人的道德观、情感观、价值观等精神层面,还可以将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调动起来,以此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

3 当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 通过员工群体分化后使得员工之间的收入距离逐渐拉大,加大了工会维权工作的难度

为了顺应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我国对于电力施工企业采取了深层次的改革,而且创建了富有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这就令电力施工企业的员工团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于员工群体的不同,使得收入和政治地位都具有较大的距离。企业员工可以分为经营管理群体、文职员工群体和一线员工群体,因为本身所处的地位不同,员工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区别,这就提高了企业工会的工作难度。为了达成员工的要求,企业工会应当及时改变自身在管理方面的措施以及工作的重心,如此才可以更加积极的贯彻工会工作。并且,当前在电力施工企业里执行的是现代管理制度,所选择的分配方法也十分多样,例如经营者年薪制、员工岗位级别制、企业内部分配制等。

3.2 以往工会工作形式已经无法符合企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执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的经济体制下,电力施工企业也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发展速度较快。可是当前我国的电力施工企业,工会依旧通过以往的管理模式,不论是对于管理方法还是管理思维方面都无法顺应企业的发展,这样的管理方式太过古板,没有创新性且缺乏活力,管理方式无法真正表现出员工的所需,没有时效性。如果员工自身利益被侵害,就要通过工会进行维权,工会如果无力帮助,就会丧失员工的信任。当前属于知识型时代,电力施工企业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这需要工会的领导一定要持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素养,改变工会的管理方法,让工会真正变成保护员工利益的部门。

4 工会在电力施工企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

4.1 维护员工利益

工会最基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员工的利益。一个好的工会不仅可以凝聚人心,还能够集结人气,可以成为员工的有效后盾,能够调节电力施工企业的矛盾,加快员工团结,维护企业稳定。员工利益成为了员工最重视以及企业较敏感的话题,员工的利益成为了企业没有真正落实的主要问题,工会组织一定要认真面对员工的利益问题。只有员工的利益获得了保障,才可以让企业的内部关系更加和谐。

4.2 加快电力施工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的建立管理思想以及管理理念等方面具有沉淀的作用,能够集中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观,引导企业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工会工作以及电力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工会组织可以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丰富的活动,在企业内部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企业文化建设给工会带来了发展的机会,并且也给工会的相关工作给予了活力。工会对于电力文化宣传来讲十分重要,对于企业文化的构成、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向心力以及企业文化氛围均十分有利。

4.3 执行管理民主化、人性化

为了确保企业管理的人性化与民主化,应当实行职代会以及司务公开制度。这是因为职代会同司务公开制度属于企业管理民主化以及人性化的主要表现,也属于企业的治本政策。这不仅会对依靠广大员工为企业发展而服务的基本制度的创建有所影响,还会对企业工会工作对企业基层之间民主建设的根本性工作造成影响,对于工会而言,成为了体现企业和谐发展的有效作用。所以企业不但要实行职代会,还要落实职代会的权利。而推行司务公开制度,是对企业管理民主化和人性化的深层次体现。

4.4 加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

加强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沟通,就要改变以往在节日里集中送温暖的方法,而是把关心困难员工变成常态化机制。建立扶贫小组,募集帮困资金,救助困难员工,创建特困员工档案,确保帮困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5 结束语

工会作为员工利益的保护者,在维护员工利益方面还要继续努力,创建正确的企业文化,加快电力企业民主化管理,加大员工的责任感,激发员工对企业发展的能动性,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为我国的电力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健杰.加强企业工会建设发挥企业工会作用――访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组织建设部副部长杨洪林[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05).

篇4

关键词:电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方红梅(1964-),女,辽宁大连人,大连供电公司,政工师。(辽宁 大连 116011)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174-02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是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激励人们团结奋斗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而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职工出现暂时或局部的心理失衡,产生某些非主流、不健康的心态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关键是在于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紧紧围绕企业实际,结合职工思想现状和心理状态,采取有效对策,做好沟通、疏导工作,帮助职工克服心理上的障碍,以正确的心态和行为方式看待和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是现代思想政治工作最主要的特征。当前,由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上现代高新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影响,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势头日趋明显,人们的活动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理论、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以大连供电公司为例,从企业性质来讲,尽管主业从属于国有大型供电企业,即国家电网公司,但是电建集团公司、电器集团公司等多经企业也融进了大连供电公司,乃至成为半壁江山;从电网建设来讲,现代化电网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依靠“板子、钳子和螺丝刀”这老三件来从事供电工作显然已经很难适应;从人才需求来讲,肯出力能干活的人,固然是需要的,但是更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从职工思想来讲,再以朴素的自发的对党对人民的感情为基础,开展各项活动已经力不从心,必须根据新时期的职工队伍特点,着眼于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有的放矢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总之,思想政治工作者死守着老观念老做法不放,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但不能取得效果,相反还能引起职工的反感甚至抵触情绪。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决不是主观意志愿意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否则将失去思想阵地,导致各种不良思潮的泛滥。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二、寻求与现代企业管理的最佳结合点

现代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从两个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结合:

第一方面是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将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供电企业同样也不例外:一是来自用户的挑战。这是由于用电客户对电能这种特殊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二是来自竞争的挑战。供电企业竞争的范围变大,手段变多,竞争的结果越来越难以预测。三是来自变化的挑战。企业的经营环境是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当外界发生变化时,企业作为不断与其环境发生作用的开放系统,必然要进行不间断的调整与创新。供电企业必须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信息化为手段,运用企业再造、柔性管理、扁平化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用户关系等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重组业务流程,彻底改变多年来形成的结构设置、职能分工、业务流程等传统的管理模式,以适应竞争的需要。

管理上的任何变革都将涉及到人,都将是个体利益的再调整,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融入其中,全程跟踪,通过各种方式、方法,调动职工主动参与改革、创新和竞争的积极性。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第二方面是与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人本思想、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团队精神的培育等理论和方法的核心也是人,也是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的全局观念、归属感、荣誉感和凝聚力,所以两者完全可以结合起来,互相呼应,以发挥更大的效应,取得更好的效果。

大连供电公司近年来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具有这方面的特点,在争创国内一流企业、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质量管理认证、打造“一强三优”现代公司,乃至最近两年实施的“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等多项企业管理的活动中,都与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如大连供电公司在职代会上通过的核心理念,提出“创建中国最好的电能供应服务公司”,既是企业管理的精髓,又是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三、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

互联网作为人类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信息传播方式,自产生以来就一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互联网信息交流具有开放性、实时性、交互性、无中介性、费用低廉等特点,这种特点使它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和新的途径,扩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思想政治工作将因此而大大扩大了覆盖面,增强了时效性、辐射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互联网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以大连供电公司和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而言,借助信息平台即微机网络开展了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职工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各种信息资料,并利用电子信箱来沟通思想,保持了职工的稳定局面。

四、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企业员工由封闭的“单位人”向开放的“社会人”转变,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生活方式受社会各种思潮影响很大,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工作体系带来较大的冲击,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难以全方位地覆盖,存在着一定的死角。

大连供电公司和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对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的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近年来,已经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社会化、途径社会化、手段社会化和机制社会化的完整体系,即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将思想政治工作和资源重新组合,形成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净化企业员工的心灵,激发企业爱国、爱岗、敬业的精神。

五、重视人格教育

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必须统一和稳定,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和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人格是形成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是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的心理依据,就很难接受正确的观念;另外,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一旦形成,就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

大连供电公司和大连电力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重视对人格的教育,针对不同人的人格实施按人对号,或者称为开“小灶”,研究每个人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品德性格,开出不同的药方,决不搞思想政治工作的“一刀切”,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六、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管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是指随着经济领域、社会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为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而进行的思想政治工作总体性谋划。它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规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战略和企业战略是企业制定两个文明建设规划的基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的管理是静态的、个态的和近态的管理,只强调一时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整体的谋篇布局,缺乏长远的战略思考。这样,对于事物的矛盾发展和突发性事件常常估计不足,一遇到这种情况常常措手不及。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对工作对象的管理是动态的、系统的和前瞻的管理,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既注重眼前一城一池的得失,也关心长远江山社稷的兴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行战略管理,将避免遇事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七、思想政治工作者成为沟通的大师

思想政治工作者决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人员,企业的管理人员都应该肩负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大连供电公司的政工网络覆盖面特别广泛,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责无旁贷地承担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角色,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当成制定和实施工作计划的一个主要和重要的方面。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责无旁贷地成为沟通的大师。沟通的主要作用有:一是通过沟通,企业员工认清形势,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使企业员工既埋头拉车,又抬头看路;二是通过沟通,把握信息流,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有效;三是通过沟通,稳定员工的思想情绪,统一企业行动。沟通的原则主要有: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沟通是技术性的,但更为有意义的是相互之间建立的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

八、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为心理咨询的专家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学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沟通为求询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它借助语言、文字等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暗示和教育,使心理咨询对象在认识、情感和态度上有所变化,解决其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从而促进咨询对象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工作和生活。

篇5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创新;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4.164

1引言

思考企业内部信息化深化应用助推主业谋发展的思路,是提升资源整合、安全生产、服务品质等方面的关键。随着智能化电网、智能化办公等名词的出现,已然标志着信息化建设时代成为一种趋势。

2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意义

(1)战略意义。做为施工企业,将信息化建设纳入标准化建设体系,更是优化配置电网资源,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水平的必要前提。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工作方向,逐步提升公司软实力。(2)管理创新手段的提升。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特高压电网工程项目的启动,标志着电网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特高压工程全新的特点,高标准的管理,如何提高电网建设的科技管理创新力,如何保证特高压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成为特高压工程的重点。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管理及创新水平、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开发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远程管理的施工信息管理平台。探索施工方与其他参建单位的信息管理平台之间的有效衔接,可构建一个崭新的信息化工程建设企业,最终使基建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卓显成效。

3信息化深化应用推广阻隔分析

目前建设施工企业对使用计算机的范围尚停留在信息共享及写作工具的阶段,没有过多接触过更加广泛的信息化管理及信息化应用,这将给信息化深化应用的推广实施添加无形压力。(1)企业对信息化工作定位。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和实践表明:领导的主持和参与是信息化建设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2)技术进步带来的新旧更替形成的断层问题。信息化建设工作从早期的办公协同系统逐步过渡到知识应用阶段,但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及载体并不一致,以前一张财务报表为实现信息共享,而随着信息安全及与其他系统的可连接性需求以致出现java、linux等计算机语言的替换过程,其安全机制从编辑、编译阶段到解释执行阶段层层设置保护机制和它的可移植性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新的计算机语言无论在网络应用还是在商业应用领域,无论在嵌入式系统还是在企业级开发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3)做好并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连续不断改进的过程,因此应建立一个由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成员组成的决策管理机构。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分析需求,明确目标,细心听取多方意见,从而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流程

(1)推广计划。该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前期准备、制订会晤计划、培训计划。前期准备:项目资金落实、技术人员到位、设备到位;会晤计划:计划各个阶段的工作会,并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参会人员事先安排齐备;培训计划:对该项目系统所涉及的部门领导进行宣贯工作;对使用该项目系统的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2)工作会。工作会的目的是发现并解决问题,实现系统的使用价值。参会人员对每个实施阶段遇到的问题进行汇总交流,之后由本单位技术人员及软件开发公司或人员进行沟通。(3)组织培训。任何信息系统的推广都离不开各个项目启动中的各个环节,其中组织培训是关键,需要在系统已具备各项运行环境的前提下,开发技术人员对使用部门进行培训,在培训阶段,使用人员可以提出问题,不断改进功能。(4)试运行。与正式运行阶段的主要不同在于人员录入使用的后台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等均属备用,可以使用任何功能正常的硬件支持。主要针对数据录入工作人员进行培训讲解等,数据均采用真实数据录入并检测。(5)模拟运行。与试运行阶段的主要不同在于,模拟运行使用的后台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全部是正式运行时需要的硬件支持。目的是模拟正式运行,主要测试硬件系统的稳定性。(6)正式运行。正式运行阶段指经过培训、总结、测试等手段,工作人员已经可以在正式系统里录入数据,系统将在总结工作会中宣布正式启用,随即产生的数据录入规范、要求将即刻生效。

5结论

(1)施工企业信息化深化应用实施规划与建议。施工企业从管理上应通过更加快捷、灵活、全面、细化的方式了解一线生产状况,及时引导决策层的判断。在施工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中,可通过相应的业务系统,完成从前期到项目部成立将实际施工情况通过数据录入及时传达至决策层,使决策层发现问题,合理配置资源。(2)做好信息化建设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3)建立一支自己的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人才是关键,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大批精通专业知识的高层专门人才推动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范玉顺.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方法与实践,2007:78.

[2]费圣英.电力企业信息化SOA实践,2007:148-151.

[3]谭卫:电子商务中安全技术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58-60.

[4]许小荣.VB网络与远程控制编程实例教程[S].北京:希望电脑公司书刊部,2002:119-121.

篇6

2006年和2007年电站项目,要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明确的规划(备选方案)安排建设,各地发展改革部门要按照规划有序安排项目前期工作,并做好项目申报和项目管理等工作。2008年及以后的电站项目建设,将根据规划以及市场发展实际情况进一步研究确定。

随着发电装机的不断增加,要高度重视电网建设,保持电源与电网、输电与配电的协调同步发展。加强区域网架、跨区输电线路和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的建设,继续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济,努力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间协调发展。加强城乡配网建设,抓紧解决大中型城市电网配电能力不足的问题,不断提高供电的可靠性。

问:近年来,全国电站建设出现无序建设现象,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来规范建设秩序?

答: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国家有关部门采取了加强规划、优先安排合规项目、通知或公告停工违规项目等一系列措施,并引入专家集中评议方式,开展违规项目清理工作。2005年,已消化(核准)违规项目4283万千瓦;另有4600万千瓦暂按缓建处理,纳入2006、2007年建设规划;剩余3400万千瓦按停建处理。总体上看,电力行业无序建设、盲目布点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违规电站清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虽然违规建设电站的势头得到遏制,但是部分地区的违规电站项目仍未按要求缓建或停建。有些地区和企业对国家清理违规电站项目工作不能正确认识,有抵触情绪。一些地方和企业仍在继续建设违规电站项目。

为保持电力工业的有序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消除违规电站项目带来的危害,各地区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意见的紧急通知》(国发〔2004〕32号)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电站项目清理及近期建设安排有关工作的通知》(〔2005〕8号)有关要求,各司其职,严格把关,加大执法监督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违规电站项目清理的后续工作,促使违规项目按照清理意见停建、缓建,维护正常电力建设秩序。各地国土、环保、交通和水利有关职能部门及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对未纳入规划和不在规划期内的违规项目,不予办理相关手续;银行及金融机构要停止对其发放贷款;各级银行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认真监督有关银行及金融机构对电力项目贷款审批及发放情况;电网企业不得为违规项目接入系统。

另外,各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及相关电力企业要研究具体措施,做好电站清理的善后工作,妥善处理违规电站建设的遗留问题。

问:国家要采取哪些措施解决目前电源结构不合理的现状?

答:由于近年来电力供应紧张,受需求拉动和利益驱动,各地燃煤机组大量建设,小机组关停步伐明显放缓,企业自建燃油机组现象增多,造成部分地区燃煤和燃油小机组比重增加,煤电比重进一步上升。另外,还有不少电力项目以供热或综合利用的名义建设小火电机组。2004年底,全国小机组总装机规模达8600多万千瓦,其中0.6―5万千瓦火电机组有3796台,共计4666万千瓦;单机0.6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近1500万千瓦,还有燃油机组约2500万千瓦,均呈上升趋势。这种状况不仅恶化了电源结构,增加今后调整优化电力结构的工作难度,而且也不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按照国家电力发展规划,要重点实施高效、清洁发电工程,加大清洁的水电、核电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力度,积极推进火电机组“上大压小、上煤压油”工程。

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电源情况,逐步关停并拆除能耗高的火电机组,在逐一落实关停机组的基础上,制订可行的关停实施方案。切实做好小机组关停后的有关工作,加快凝汽式小火电及燃油机组的关停步伐。“十一五”期间,力争完成关停5万千瓦及以下凝汽式燃煤小机组1500万千瓦,以及关停老小燃油机组700万千瓦的目标。各地发展改革委、国土、环保和水利部门要积极配合,采取必要的措施,推进小机组关停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对于已到关停期限的小机组,电网企业及相关单位不得再收购其发电量。

问:目前电网现状如何?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电力供需快速增长,加之违规电站项目盲目建设,电源电网建设不协调的问题再次显现。部分电网网架结构不够坚强,出现了窝电和缺电并存的现象。京津唐的冀北地区、辽宁的营口地区、浙江的台州、温州地区、河南的豫北地区、四川的川西地区等均出现了因网架结构原因、输电断面受限而拉限电的情况。配电网问题也十分突出,北京、广州、杭州和苏州等大城市,两年前实施的城网改造工程已不能满足用电需求增长的需要,线路、变压器超负荷运行时有发生。

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发通知,要求加快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各电网企业要抓紧开展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给予必要的支持和配合。各地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当地电网企业和主要用户,结合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出本地区电网,重点是城乡配电网的发展规划与近期电网的建设方案。

为提高输电资产利用效率,降低输电成本,针对电网运行中存在的实际情况,电网企业要加强管理,通过采用先进输电技术,努力提高现有输电设施的输电能力,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将现有各电压等级输电能力的平均水平提高15―20%。

问:当前电力设备生产能否满足电力建设需求?国家如何解决?

答:按基本立足国内组织生产计算,当前国内29家大中型发电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能力约为5000万千瓦,其中:水电1000万千瓦左右,火电4000万千瓦左右。通过扩大电站设备生产外包比例,2005年完成发电主机设备约870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长30.4%,全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已超负荷运转,大部分电站设备锻件靠进口解决。

据统计,2006年合同订货的发电设备多达1.41亿千瓦,2007年为6700万千瓦。由于合同订货过于集中,按目前的设备制造能力,今明两年大量发电设备的铸锻件和配套件仍将靠进口解决。受一些违规项目向设备制造企业催交设备影响,规划并核准项目的正常交货受到干扰。随着电站项目建设高峰过去,若不能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很有可能出现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订货不足,能力放空,大起大落的现象。

为保持发电设备生产和供应的稳定,避免出现设备制造企业生产运行的大起大落。电力设备制造企业要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妥善处理与违规项目签订的无效合同,并按照电力发展规划结合国家核准项目安排生产,有序供货。

问:当前电力建设质量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国家对此有何举措?

答:近年来,电站建设规模很大,项目赶工期、片面追求速度的现象比较普遍。电站设计、建设施工和设备制造,以及监理、监制队伍均超负荷运转,可能带来的各种隐患不容忽视。2005年以来,电力建设工程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安全事故多达12起,特别是一些违规项目为造成既成事实,脱离客观条件压缩工期,不顾国家三令五申,违反质量标准要求和安全规程规范,引发了重大安全事故,并可能为电站建设工程质量和发电设备投运安全带来潜在隐患。

在现阶段电力安全问题,集中反映在工程施工和设备质量等方面,投产后会引发电力设备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加上违规项目布局和结构上的不合理,势必影响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稳定水平,引发电力安全事故的风险增加。

电力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对此,国家给予高度重视。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国家安监总局和电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监管机构和企业,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积极排查质量与安全隐患,确保电力建设工程质量。各地有关部门要在国家的统一部署下,抓紧开展检查各地电力工程质量和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强化电力安全管理,确保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

问:对于节能20%的目标,电力行业在生产运行调度方面如何考虑?

答:为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节约能源作为基本国策,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20%的目标。

电力工业需加快结构调整,优化电力调度,改革电力市场交易模式和现行调度规则。首先,改变各类机组平均分配利用小时数的旧调度模式,优先安排可再生、节能、高效、低污染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大、违反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的机组发电。其次,重点对火电机组进行优化调度,鼓励煤耗低、排放少、节水型机组发电。第三,已到关停期限或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机组不准进入电力市场交易,不得调度发电;大电网覆盖范围内,13.5万千瓦及以下热电联产机组不带热负荷原则上不得调度发电。

当前,要根据上述原则,抓紧修订体现节能、环保、经济的调度规则和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并尽快实施。各区域电力监管机构要按照《电力监管条例》的有关规定,依照《跨地区电能交易指导意见》、《跨区跨省优化调度规则》和有关通知的要求,监督指导各级电力调度机构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

附:

电力行业总体情况

2002年6月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出现了新一轮电力供应紧张局面,为尽快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加快电力建设,全国电力开工和投产规模快速增加,电力供应能力明显提高,供需矛盾初步得到缓解。与此同时,电站无序建设、电源结构不合理、电力工程质量下降、施工安全事故增多、电网建设滞后等问题突出,发电设备生产与供应也极不均衡。目前电力行业的总体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电力供应能力保持较高水平。2004年底,全国发电装机4.42亿千瓦,比上年增长510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突破5亿千瓦。截至目前,全国已连续40多个月平均发电量增长速度超过两位数,“十五”以来平均电力弹性系数达1.5,电力增长高于GDP的增长速度。

随着发电装机的快速增长,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有所下降,2005年为5411小时,同比下降29小时。2005年,全国各主要河流来水好于往年,水电机组利用小时同比增长189小时;同比水电增发、火电增幅有所回落,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109小时。全国“西电东送”等跨区送电成效显著,累计交换电量12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4%。

(二)用电需求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05年全社会用电量246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5%。用电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占73.8%,增幅虽比上年回落3.2个百分点,但仍高达13.37%。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最快,达28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9%,比上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在电价上调和控制高耗能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后,高耗能产业盲目发展势头受到遏制,高耗能产业比较集中地区的用电负荷增速趋缓。

(三)电力项目建设继续得到加强。200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6602万千瓦,其中水电1128万千瓦,占17.1%,火电5465万千瓦,占82.8%,风电8万千瓦,占0.12%。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4000公里,变电容量13000万千伏安。灵宝背靠背直流输电工程、西北750千伏示范工程和贵广交流输电工程等一批重点电网工程陆续投产,全国六大电网已实现互联,电网输电能力进一步增强,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国家核准电站项目139个,总规模11800万千瓦。其中水电2705万千瓦,火电8715万千瓦,核电330万千瓦,风电50万千瓦。当年开工建设11410万千瓦,占核准规模的96.7%。

(四)电力供应紧张形势有所缓解。当前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较大改善,但部分地区季节性、时段性拉闸限电现象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华北、南方和华中的部分地区,华东紧张局势明显缓解,东北、西北地区电力供需基本可以平衡。2005年,全国电力供应总体呈现{“前紧后松”的状态,一季度有26个省(区、市)出现拉闸限电现象,二季度减少到18个,11月末减为5个。

篇7

关键词: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就业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47-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在2014年12月4日举行的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教育部透漏,2015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人,比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4年增加22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在近一段时期内,特别在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形势下,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不会有很大变化。因此,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饭碗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问题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作为一所地方性综合大学,黑龙江大学担负着国家和地方人才培养的重任。电子电气类学生是信息社会不可缺少的人才,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的电子电气类专业复合型人才的任务。

就电子电气类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两者之间应该是双向选择,可是现实情况却是“大学生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用人单位无法找到适合的人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就业需求出现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不足使得其就业形势格外严峻。其就业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当前的大多数大学生既希望得到舒适工作,又希望有较高收入,工作定位在一线城市、大企业。不愿去基层就业,不愿去条件相对艰苦的中西部地区就业;即使进入大城市,许多大学生又不愿去私有企业或非国企工作。就业后部分学生角色适应时间长、转换慢。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偏高,与社会大众化的就业需求互相矛盾,这是导致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2.大学生专业技能欠缺。专业技能是指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运用熟练程度的能力[1]。目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知识陈旧,亟待更新,学校培养模式单一,重专业轻基础,束缚了学生的视野,造成了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高校教学理念陈旧,不能够以市场为导向,使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脱钩于市场需求,致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不精。

3.大学生实践能力薄弱。大学生实践能力[2]包括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3]。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希望应聘者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希望新员工能马上工作,节约人力成本。但应届本科毕业生应聘时,几乎没有工作经验,最多参加过实习。由此,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不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又一重要的因素。

4.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不够。大学生职业适应能力[4]才刚刚起步,处于单纯的学生时代向社会时代转型的转折过渡。但是,当前社会的需求却不等待学生来过渡,职业适应能力是大学毕业生能否适应当前社会的一项核心内容,职业适应能力不但能够提升毕业生就业的成功率,而且影响就业后的发展前景。

5.缺乏整体意识,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当代大学生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从小家庭条件优越,没有经历过群居生活,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导致他们缺少在团体中应该具备的一些能力和特点,缺乏合作意识、交际能力有限、沟通组织协调能力欠缺等。

2013年12月,黑龙江大学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对10届参与实习的30余家毕业生实习单位进行的专项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关注的重点首先是实干精神和工作态度;其次是沟通能力,尤其是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判断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说服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调查还表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毕业生对未来职业的迅速适应和持续发展所需能力训练不足、专业性实习实训仍然不够、实践教学人均投入经费较少等。因此,着眼于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培养学生就业能力,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广泛研究,具有较大创新空间的重要课题。

二、电工电子基础实验中心就业能力培养的内容

1.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电子电气类专业强调应用型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共性问题,贯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长应用”[5]的十二字方针,构建和优化电子电气类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教学措施。使学生增强就业能力的教学体系更加合理,结合电子电气类的培养目标,联系社会实际的需要,构建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2.结合市场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系统分析知识传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的方式方法,研究理论传授、实验课程设置、实践活动设计、社会实践协调开展的措施,形成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多层次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实践教学内容得到优化,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篇8

关键词:电力企业;工会组织;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企业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是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如何为实现企业总目标服务,这是工会组织要考虑的新课题。

一、电力企业工会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第一,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凝聚力。企业通过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使企业的管理理念和优秀的传统深入广大员工之间,通过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一种上下和谐、内外一致的合力,促进了企业员工的团结和对企业的向心力,从而极大凝聚了企业发展的力量。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多项功能,加强企业内部的团结,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推动器,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精神保障。我们说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只有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引导企业整体和每个员工的价值与行为取向,有效地促成企业管理重要目标的实现。企业文化将企业价值的实现与员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通过生活中的先进的人和事传达给员工,将人们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及条件下的事业心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信条,为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指导大家的行为,使员工的意志和凝聚力不会因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而动摇。

第三,是提升企业形象,创造企业品牌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的形象资本,而良好的企业形象则是提升品牌价值的重要保证。同时,企业形象和品牌效应还会在社会公众、所在地区乃至国内国外都产生一定的影响,成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使企业在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更大、更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迫切要求企业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创造独特的企业品牌文化,让企业品牌成为凝聚着企业的营销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标志,成功发挥品牌效应,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进而提高企业对本地区甚至对整个国家的影响力。

二、发挥电力企业工会的作用的具体措施

(一)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企业职工管理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企业工会开展工作的重要准则。因此,工会在开展工作时,首先充分发挥职工大会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建立上情下达 、下情上递的信息管理机制,以职工大会为载体,拓宽民主参与渠道,及时反映职工心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领导了解职工参与企业管理、集中职工集体智慧搭建坚实平台。其次,还经常对吸纳新党员、任用干部等职工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进行公开,确保了厂务公开的真实性,增强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度,加强了厂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

(二)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构建职工保障体系

为了及时掌握困难职工的生活情况,尽快采取措施帮助解决,我们在保障困难职工生活方面,首先,要积极争取资金,着力解决基层站所职工饮水、入厕等难题;其次,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强化日常管理,着力加强基层职工食堂管理;再次,加大基础健身设施建设,着力愉悦职工身心,陶冶职工情操;最后,建立并实时更新特困职工档案,坚持开展困难、伤病住院及家庭变故职工和离退休人员走访慰问活动。通过以上这些职工工作生活保障活动,将组织的关怀送到职工心坎,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企业大家庭的温暖。

(三)促进企业文化建设,丰富职工生活

不断满足员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工会维权的基本职责。工会要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不断创新员工文化的发展思路、活动载体、活动形式和激励机制,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这就要求工会组织跟紧时展的步伐,把握时代思想发展的脉络,密切关注社会文化发展方向,坚持企业管理与科技的相互渗透和联合,把企业文化建设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角落。首先企业文化的创新应加强对现代网络媒体的应用,发挥网站社会传播功能,加大网页更新频率,充实网站内容,通过举办企业文化发展专栏项目之间促进企业文化的传播,实现企业和员工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其次,加强企业的创造活力,应积极参与社会各类活动,全面展现公司回馈社会、关爱社会的责任感,借助社会传媒力量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四)加强工会组织自身建设

工会以办公信息网络、宣传橱窗、为载体,加强与各工会小组的信息交流,宣传报道一线生产工作员工的先进事迹,推广好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会工作技能。通过办公信息网络的平台,提高工会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工会干部政治意识、创新意识、群众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提高工会干部综合素质。

三、小结

总之,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工会组织的工作又有了新的内涵,因此,需要工会组织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促进自身的能力的前提下,树立全局发展观念,紧紧围绕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工作,并结合本企业的具体发展实际,把满腔的工作热情与科学的工作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真有作为、有真作为,努力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戴书君.企业工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2]张蕾.现代企业工会建设新趋势[J].东方企业文化,2014,(6).

[3]常红丽.企业工会建设的重要性及发展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4,(19).

篇9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省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逐步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源点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幅度下降,一些大型工程可能拖后或中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旧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被取缔,加上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来就僧多粥少的施工行业除面临完全的买方市场外,还必须承担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形势相当严峻。市场经济要求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并积极推进工程索赔的开展,最终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确定工程价格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施工企业参加竞争很不利,但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施工企业走向市场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a)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把现代管理思想和一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分配办法揉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分配制度有大转变,形成企业独特风格的员工分配制度。

b)对于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从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又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服务,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各级人员创造机会,稳定骨干队伍。

c)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d)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开拓市场

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凡属8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都必须到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这对施工企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国家在几年内不批电源点项目意味着全国63家电力施工企业,将有一半被社会淘汰,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电力施工企业之间将真正地在竞争中比成本、比质量、比安全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因此施工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成本控制,同时要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3重视价格资料积累,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工程在招标阶段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只能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投标报价。为此,如何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造价资料虽不具有法定性,但要真正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讲质量。资料积累工作不仅仅是原始资料的搜集,还必须经过加工、整理。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价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造价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4增加成本控制力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分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和质量水平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加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6发展其它产业

a)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提供电厂检修和技术改造服务,并利用资源优势向相关产业发展,为用户提供运输、吊装、机械修理、工业设备安装、土建等服务。从技术相关性分析,制造、检修、吊装等与核心业务是密切相关的,企业已有的资源包括管理、技术、人才和设备都是适用的;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看,由于安装业务对资源需求有峰有谷,相关产业发展对资源需求的峰谷合理地缓冲与分配,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b)相对而言,施工行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队伍庞大,负担很重,效益难以提高。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应向管理型企业发展,造就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及施工班组带头人,其他一般人员可逐步减少。针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电力施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深化企业内部制度改革,大力开拓市场,提高投标报价水平,增加成本控制力度,提高技术水平和发展其它产业等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之道。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省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逐步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源点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幅度下降,一些大型工程可能拖后或中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旧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被取缔,加上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来就僧多粥少的施工行业除面临完全的买方市场外,还必须承担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形势相当严峻。市场经济要求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并积极推进工程索赔的开展,最终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确定工程价格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施工企业参加竞争很不利,但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施工企业走向市场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a)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把现代管理思想和一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分配办法揉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分配制度有大转变,形成企业独特风格的员工分配制度。

b)对于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从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又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服务,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各级人员创造机会,稳定骨干队伍。

c)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d)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开拓市场

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凡属8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都必须到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这对施工企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国家在几年内不批电源点项目意味着全国63家电力施工企业,将有一半被社会淘汰,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电力施工企业之间将真正地在竞争中比成本、比质量、比安全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因此施工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成本控制,同时要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3重视价格资料积累,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工程在招标阶段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只能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投标报价。为此,如何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造价资料虽不具有法定性,但要真正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讲质量。资料积累工作不仅仅是原始资料的搜集,还必须经过加工、整理。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价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造价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4增加成本控制力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分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和质量水平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加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6发展其它产业

篇10

        【关键词】 电力施工企业;竞争 改革;途径

        【abstract】in this article, the power in a market economy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oblems faced by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as proposed to deepen the enterprise reform of the system, vigorously develop new markets, improve the tender offer, to tighten control over the city, improve the technical leve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means and paths of development .

        【key words】power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competition reform; way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各地均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工曾招标制的全面推行,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市场的需求趋紧,域网改造基本完成。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时期,旧得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被取缔,加上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来就僧多粥少的施工行业除面临完全的买方市场外,还必须承担不正当竞争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形式相当严峻。市场经济要求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并积极推进工程索赔的开展,最终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确定工程价格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施工企业参加竞争很不利,但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施工企业走向市场已经是 历史 的必然。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 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1.1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

        1.2对于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从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又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服务,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各级人员创造机会,稳定骨干队伍。

        1.3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1.4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 政治 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 教育 ,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增加忧患意识,大力开拓市场

        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凡属8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都必须到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这对施工企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国家在几年内不批电源点项目意味着全国63家电力施工企业,将有一半被社会淘汰,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电力施工企业之间将真正地在竞争中比成本、比质量、比安全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因此施工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成本控制,同时要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3. 重视价格资料积累,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对施工 企业 来说,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工程的招标阶段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职能根据工程的建筑规模、建筑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投标报价。为此,如何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造价资料虽不具有法定性,但要真正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讲质量。资料累计工作不仅仅是原始资料的搜集,还必须经过加工、〖jp2〗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 经济 考核字表、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真,使造价资料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4. 增加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财务部门通过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门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5.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和质量水平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 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足部从计划经济下和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 发展 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办法。更家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的原因, 总结 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6. 发展其它产业

        6.1电力施工企业可以提供电厂检修和技术改造服务,并利用资源优势向相关产业发展,为用户提供运输、吊装、机械修理、 工业 设备安装、土建等服务,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篇11

【关键词】电力企业;职工培训;可持续发展型;创新;模式

1 引言

在电力市场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电力企业在持续发展。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若想做到持续、稳定地发展,就要从自身入手,从提高员工素质入手。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的深入,对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市场支持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企业为了使得自身得到最大的效益,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的现状作出调整,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增强企业本身的市场竞争力。

2 电力企业传统的培训制度与方式

在电力企业中,针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的职工是应用不同的培训方式和制度的,以达到较为高效的效果。在制度方面,主要对员工的入场培训、实习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建立了较为全面的管理制度。

在培训方式上,企业根据职工的经验、职业性、应用性等特点,对职工采取较为合适的方式进行培训,比如技术报告会、技术讲座、技术问答、技术交流、技术比赛或是合作演练等,通过多种方式来使得员工在较为有趣的环境下,获取技术知识,达到培训的目的。

3 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完善的培训体系和制度

在我国电力行业改革以前,我国具有较为完善的培训机制。但是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经过改革,将原有的机制打破,目前仍然没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使得电力企业中的培训出现无人管理的局面。由于很多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观念出现偏差,只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职工的培训,导致目前的电力企业中的职工培训机制成为空缺。

当然,在某些电力企业中,还是存在对职工的培训制度的。但是其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由于没有完整的机制,没有确定的方向,缺乏规范化。并且在培训时,不能很好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上培训的时效性较差等因素,导致对员工的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

当然,如果我国针对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具有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及时发展培训中出现的培训覆盖不全面、培训效果不佳等问题,并进行调整,也将会对培训体系的建立有所帮助,但是我国恰恰缺乏较为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将评价的重点放在培训的数量和人数上,这样的考核方式将不能真正检测出培训效果,反而会误导管理人员,使得他们误认为培训效果良好,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3.2 培训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

目前我国的电力企业中的培训还停留在较为被动的局面,很多企业的培训都只是形式,管理人员更加看重的是企业的经济效益,导致目前的培训大多都是策略陈旧、内容脱离实际情况的培训,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得员工反感,还浪费了时间。

培训流于形式的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培训内容无针对性,对培训的效果并不注重。培训,本身就是要在企业中根据职工的特点寻求最为适合的方式和内容,以求对职工进行影响和提升。但是很少有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往往都是由管理人员直接决定讲解的内容,使得很多职工重复地学习了很多知识或是学习了很多自身工作范围外的知识,导致培训的效率低,效果差。

4 电力企业职工培训的实施方略

4.1 建立较为完善的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体系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电力企业职工培训体系,就要树立员工的战略理念,要改变陈旧的观念,正视职工的培训工作。众所周知,企业中人才是提升其竞争力的要素之一,所以在人才的培养方面必须要重视起来。由此可见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在培训的过程中,电力企业并没有经济收益,反而是一个投入的过程,需要投入很多的费用,但是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并非纯粹的投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投资,这种投资和短浅的经济效益相比,培训的投资更具有实际意义,将为企业带来更大、更加长远的经济效益。

4.2 完善培训管理的制度模式

在电力企业中,培训工作的不规范化和缺乏针对性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加大对培训制度的建设力度,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才能真正起到培训的效果。首先,管理人员需要对职工做一个了解调查,考核职工真正需要接受培训的内容是什么,再根据职工的需要进行培训,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或是时间的浪费。对培训的需求进行分析基本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企业组织方面,需要根据企业的需要进行培训;第二是工作岗位方面,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安排不同的培训;第三是员工个体方面,需要针对员工程度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同时,对培训的过程的管理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的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培训前的准备过程和培训的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组织者对其有全面的计划和安排。首先,企业管理者需要在培训前对培训的内容、方式、教材等信息做较为具体的规划,对现场的情况有一个基本的设计。其次,对于培训的师资队伍也要要求严格,谨慎选择,包括培训的地点、设施等都应该在培训前做最具体细致的检查,以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也需要在现场进行现场评估,评测培训是否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并且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例如某电力公司采用了远程培训的方式,可以节省培训费,达到优化培训资源共享的目的。远程教育是企业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在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供电企业专业技术性强、下属单位分布广、员工分散不易组织集中等客观因素,远程教育系统能够很好地为供电企业员工提供学习、培训、考试、作业、交流、调查、统计评估等多功能服务,能够实现对电力知识进行自学、培训、练习、网上考试、调查、交流和资料查询等功能。

在员工个人方面,需要对员工采取激励制度。毕竟培训需要由员工进行配合学习,如果员工没有积极配合、认真学习,再优秀的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都是白费的。所以电力企业还需要对员工的积极性加大关注度,通过对员工的积极性进行考察,对其绩效、薪水等进行奖励或惩罚,将会对激励员工起到很好的效果,使得培训的效果得到提升。

在培训效果的考核方面,也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通过对学员的培训表现、知识积累、培训效果等进行考核,以评测出培训的效果。比如培训效果方面,如果在培训后,发现员工的满意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性提升,销售额上升等,都能说明培训的效果。

5 结语

文章根据对传统的培训模式进行分析,将理论研究与实践分析结合起来对培训模式的创新工作进行分析,提出了在电力企业的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新的培训体系及培训的制度模式进行细化分析,并且将不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地量化,以求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希望其中的制度模式可以为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工作有所裨益,可以得到可持续的、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忠.基于可持续发展型电力企业职工培训模式创新研究[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2).

篇12

随着建筑安装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目前各省已建立起有形建筑市场,逐步推行工程招投标制,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同时,随着国内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电源点的投资规模和速度都会大幅度下降,一些大型工程可能拖后或中断。大多数施工企业都不同程度面临任务不足、负担沉重的困境。

由于我国目前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旧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被取缔,加上法制不健全,市场经济管理体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本来就僧多粥少的施工行业除面临完全的买方市场外,还必须承担不正当竞争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冲击,形势相当严峻。市场经济要求施工企业在国家定额的指导下,依据自身技术和管理情况建立内部定额,提高投标报价的技巧和水平,并积极推进工程索赔的开展,最终实现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确定工程价格的管理体制。

尽管目前不规范的市场经济体制对施工企业参加竞争很不利,但从企业长远的发展方向来看,施工企业走向市场已经是历史的必然。因此,如何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在竞争中取胜就成了电力施工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的改革

a)电力施工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应学习集体企业、个体企业那些先进的、行之有效的人事分配制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把现代管理思想和一些集体企业、个体企业的分配办法揉合在一起,使企业的分配制度有大转变,形成企业独特风格的员工分配制度。

b)对于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施工企业要从其发展需要出发,制定合理的人力资源计划,既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又招聘一些高素质人才为企业服务,并建立良好的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各级人员创造机会,稳定骨干队伍。

c)积极开展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素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d)企业在提高员工技术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素质,重点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增强忧患意识,大力开拓市场

随着有形建筑市场的建立,凡属800万元以上工程项目都必须到有形建筑市场进行公开招标,这对施工企业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国家在几年内不批电源点项目意味着全国63家电力施工企业,将有一半被社会淘汰,市场就是这么残酷。电力施工企业之间将真正地在竞争中比成本、比质量、比安全以及市场的开拓能力。因此施工企业要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包括企业员工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成本控制,同时要大力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3重视价格资料积累,提高投标报价水平

对施工企业来讲,工程造价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对投标报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大多数工程在招标阶段还无法提供详细的工程量清单,投标单位只能根据工程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结构特征,借用以往类似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投标报价。为此,如何保证工程造价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工程造价资料虽不具有法定性,但要真正实现它的使用价值,就必须讲质量。资料积累工作不仅仅是原始资料的搜集,还必须经过加工、整理。为保证资料的真实性,资料的搜集就不能仅停留在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上,还必须立足于企业以往工程的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竣工决算等资料;为保证其合理性,就必须将竣工决算价与投标价、合同价、企业内部经济考核指标、预算价进行分析对比,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造价资料能真实反映企业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内部定额和单价。

4增加成本控制力度

施工企业要结合财务年度、月度预算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成本控制力度。财务部门通过分析各种费用支出情况,提出各种费用的使用计划数,努力降低管理费用。用盘活资金来降低财务费用。在加强人工费发放监督力度的基础上,建立人工费发放超支部分列入利润分成预提制度。加强班组定额划块管理,合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施工班组的工作效率。

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技和质量水平

企业要全面认识和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和学习《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迅速在企业内部倡导和鼓励全体员工学科学、用科学,钻研技术的良好风气;设立科技风险、奖励基金,制订科技奖励实施细则,调动广大技术工程人员和员工开展科技攻关的积极性。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逐步从计划经济下的生产型向市场经济下的经营开发型转变,从劳务型施工企业向施工管理型企业转变。努力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班组长的工程管理水平,把企业建设成为具备一流的工程管理水平、一流的施工技术、一流的机械装备、一流的工程质量和一流的售后服务的管理型企业。超级秘书网

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国内大部分施工企业都获得了IS09002质量保证体系的认证。认证是一个起点,关键是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作,质量体系的定期审核和检查是促进工程管理的有效方法。更加重要的是全面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保证意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返工并杜绝质量事故,这样就可以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认真分析质量事故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强化员工的质量名牌意识、精品意识及工程达标意识。

6发展其它产业

篇13

【关键字】哈工大;电机学;课堂教学;专业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073―02

一 引言

在全国理工类高校中,多数都设置有电气工程系。电气工程系既为自己的学生讲授电类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也为其他的非电类院系讲授电工基础、电子学等技术基础课。其中,电机学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后续诸多专业课程的基础。它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本、专科生,讲授常见的几个种类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使学生能够较深入地了解电机内部的基本电磁关系和基本分析方法。当然,二级学科专业方向不同,侧重的内容可能也不同。以哈工大为例,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以及工作领域如图1所示。

很显然,电机学基础如何,电机理论扎实与否,对学生以后从事专业工作影响巨大而深远。本文简要介绍了哈工大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以及电机专业方向专业课的设置情况,希望能与兄弟院校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二 我校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

从年代上划分,我校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 五十年代的创建阶段

电机专业是我校最早建立的专业之一。1953年正式成立电机教研室,1954年开始有苏联专家来校讲学,并为本科生讲授电机学。1957年建立了完整的电机实验室。在此期间,翻译了苏联教材《电机学》作为课本,并在历届全国教学法会议上介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对全国兄弟院校电机学授课体系的建立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电机学授课教师有竺培熏、孔昌平、汤蕴等在全国久负盛名的教师。该阶段电机学分3学期授课,共240学时,除了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外,还包括大作业、课程设计和实验等内容。

(2) 六十年代的转变阶段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为了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哈工大电机专业向微电机方向转变,1962年成立了微电机研究室。与此对应的,电机学中关于微特电机部分大大简化,单独成立了微电机原理课程。在该阶段,电机学授课教师有王宗培、陆永平、顾其善等全国知名教师。该阶段电机学分3学期授课,共180学时,主要包括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等内容。

(3) 七八十年代的恢复与保持阶段

1977年恢复高考后,电机学课程体系基本参照六十年代进行,但学时进行了精简。电机学分2学期授课,共120学时,主要包括四大机种和共同问题等内容。在该阶段电机学授课教师有徐盘熹、郭庆吉、刘彦彬等教师。

(4) 九十年代以后的改革与发展阶段

九十年代以后,根据国家发展需要,我校电机学课程也陆续进行了知识体系改革。主要有:

1995年,电机学从电机专业必修课改为电气工程系全系必修课电机学I,共80学时,其中实验6学时。同步电机部分单独设立为电机学II,专门为电机专业及电力系统专业开设,总共20学时,实验4学时。

1998年,再次进行教学计划修订,本着内容精化突出实践的原则,电机学I总学时减为70学时,其中实验增加为12学时。

2004年,电机学被评为哈工大本科优秀课程。

2006年,电机学被建设为哈工大精品课程。

2007年,电机学为哈工大成人教育学院开设网上远程教育。

2008年,电机学成为哈工大首批开设全外语授课全校选修示范课程之一。

三 电机学课程的授课情况

电气工程系为非电类院系讲授的电机学内容包括在电工基础课程中。就电机学课程而言,我校电机学覆盖了本科生、专科生、成人教育等各个方面,授课形式也涵盖了课堂授课、函授、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随着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的进行,我校也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电机学教师队伍中体现的尤为明显。现在,哈工大电机与电器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电机学授课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如表3所示。

四 电机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授课情况

进入大三学年之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系本科生以导师制方式进入二级学科的专业方向,从而逐渐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电机专业方向的专业课基本情况如表4所示。由于突出微特电机特色,所以微特电机方面的课程占的比重相对比较大。

五 结束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哈工大电机专业和电机学课程的发展历史,本科生、专科生的电机学开课情况,教师队伍,以及电机专业方向专业课的设置情况。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选用的教材不同,可能课程的基本情况也不同,希望能与各兄弟院校互通有无,互相交流,促进我国高校电机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山,李勇伟,黄嵩.有限元软件在电机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2008,18(3):125-128.

篇14

 

一、目前输变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现状

 

输变电企业进行管理体系认证已经有多年的时间,认证的方法、模式已经相对成熟。越来越多的民企也参与到三体系认证中,同时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自觉要求。通过三体系的持续运行,企业的管理水平会不断的提升。

 

虽然三体系认证在输变电企业中越发成熟,但是从组织机构的建立、体系审核及企业内审员能力、意识和培训的锻炼到企业《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的编写也趋于固化,同时输变电企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也在不断的更新,这样就造成一个局面,输变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将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与国标、行标、企标进行有机的统一,并真正按照标准要求去实施,并做到持续改进。

 

二、输变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实例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模式和流程同上级要求不一致的示例较多,现就其中一项进行举例如下:

 

某输变电企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体系《程序文件》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控制环节《送电施工过程控制过程》中,施工过程控制分为若干个小节,从施工任务的划分和总体策划到合同保修期内服务及工程回访。过程控制中需要形成的文件共有十四项,包括《施工任务划分表》、《项目部成立审批表》、《施工生产月度计划》、《成立项目部审批表》、《图纸审核纪录》、《线路复测记录》、《材料备料计划》、《施工组织设计审核记录》、《技术资料审核记录》、《技术交底签证书》、《混凝土配合比审定表》、《工程开工报告》、《施工试点签证书》、《工程竣工报告》、《竣工验收签证书》、《工程质量回访单》。其中,《施工任务划分表》、《项目部成立审批表》、《施工生产月度计划》等文件的编写和报审流程在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工作手册中都有相关明确的规定。如《施工生产月度计划》的编制要求是:“工程开工前,根据业主项目部下达的《基建进度实施计划》和监理项目部编制的一级网络计划,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并报监理项目部和业主项目部审核(其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横道图形式表达)。这样一来,程序文件中的过程控制同上级企业和业主单位的要求就不相一致,施工项目部在进行进度计划编制时需要采用两个模板进行编制,其中程序文件要求的需要上报本公司,按照施工项目部标准化手册编制的则需要上报监理及业主项目部,两套文件内容相同,形式确不同,并且迎接相关专家检查时也不可以互相使用,对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有一定影响。

 

输变电企业施工过程中,迎接上级领导企业的检查频率远远大于迎接体系认证检查的频率,部分项目部逐渐就会忽略《程序文件》中文件的编制和报审工作。久而久之,《程序文件》中原本规定的要求就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持续改进也较为困难。

 

三、输变电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发展的思考

 

笔者根据输变电企业内部审核员的教育培训反馈和历年来参加审核中统计的问题,认为输变电企业程序文件需要按照国标、行标、企标新的要求,同时结合ISO9001文件的精髓,编制一套统一的程序文件,既能充分体现质量管理体系PDCA持续改进的精髓,又能有效的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施。做到《程序文件》体系持续有效运行,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和带头实施

 

输变电企业领导班子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中指标甚多,按照三体系中相关要求进行企业管理,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管理风险。

 

(二)组织机构进行优化配置

 

组织机构是企业开展管理工作的基石,输变电企业在上级部门要求搭建的整体架构下,需要尽量按照高效的业务流程去构造组织机构,并努力减少中间环节。在职能划分中,既不能出现遗漏,也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交叉管理,同时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接口问题。

 

(三)持续加强公司的能力、意识培训

 

目前输变电企业优秀管理人才出现较为严重的断档局面,在体系管理的推进过程中更需要加强人力资源教育工作。基于到位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企业就可以培养出一批胜任岗位,有创造力,认识到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并且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青年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