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机械与工业工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工程设计企业;营销特点;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设计企业作为智力服务型科技企业,其产品科技含量高,它的服务过程是对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提供服务。工程设计企业提供的产品不仅仅是设计图纸,还包括相应的服务,包括施工全过程各个分部分项的验收配合、施工中问题的再优化以及设计回访等。工程设计企业提供的核心产品是对业主需求的满足。这种产品与社会中的一般流通商品不大一样,既不能现场交易又不能重复生产。他的表现形式通常是为委托方提供知识和技术的服务,包含咨询报告、工程规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随着工程设计行业的开放度加大,工程设计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工程设计企业要深入剖析自己的产品特点,制定企业切合实际的市场营销策略和计划,完成既定预期目标。
一、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简单的讲:就是把企业的产品特定形象通过某种手段深刻地映入消费者的心中。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简单地讲是指消费者对产品及产品系列的认知程度。对于工程设计企业来讲,就是自身综合实力水平的体现,表征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波音飞机、福特汽车你会联想到美国,奔驰、宝马你会联想到德国,看到松下的相机,索尼的电气你会想到日本,看到了万里长城,你就会知道那是中国。无疑,一个知名的品牌会大大提升国家的形象。同样,一个知名的品牌对一个地方的经济推动作用也是相当明显的,例如少林寺这个品牌创造了登封市的在全国的影响力,支持者该市旅游业的发展。
一个好的、优秀的品牌不会是轻而易举、一朝一夕就能够成功的,对于工程设计企业来讲,他需要几代人的精心打造,逐渐的才在社会上树立起来的。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工业工程、民用工程、市政与环境工程的咨询、设计、监理、项目管理和总承包的国家大型综合甲级设计院。建院60多年来,立足本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项目遍及全国各地(不含港澳台地区),特别是在机床工具、风电机械、烟草工程等行业的工程设计得到了业主方一致的高度评价,美誉度、知名度较高。这些实实在在的业绩,均是在长期的实践中打造的,使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这个品牌的无形资产大大提高。
品牌的价值综合体现在工程设计企业的人才优势、信誉优势、质量优势、技术优势和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这些因素综合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因此,品牌的价值和作用至关重要。
二、技术营销
工程设计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企业,自身的技术水平必须过硬,俗语有云: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设计的业务量。一个合理的设计方案,最优化的施工图设计,最完备的后期服务配合,这些是业主方能够选择将设计工作委托与你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技术至关重要。
技术产品的生产创造者是人,只有有了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才有可能设计出高水平、引领行业发展的好的工程设计项目。在面对业主方或者甲方时,给业主方或者甲方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专业技术人员,他们的学历、学术水平、职称、承担过的业绩、以及获过的奖项等。因此说工程设计企业人才是根本。
除了人才外,工程设计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也是向业主客户展示自身实力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客户或业主方还有可能会对企业进行考察。花园式的办公环境,高档大气的装修风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以及计算机、彩色绘图仪、工程扫描仪、工程复印机等工程设备都会给甲方一种最直接的震撼和说服力。
工程设计企业要迅速占领市场,关键要突出技术创新的优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消耗和能源短缺成了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危及国家安全和现代化进程的重大问题。绿色建筑的概念应运而生。他在节能、减少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基础上还要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这就要求工程设计企业要在设计上有创新思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对于业主或客户来说,技术上的创新也许就需要前期的投入会加大,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些投入还是相当值得的。如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精心设计的阿尔斯通水电设备(中国)有限公司的屋顶太阳能发电的一期工程,就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贯穿到工程设计中去。该项目位于天津空港经济区,年发电量可达50万千瓦时,并可年减排二氧化碳约500吨。该项目入选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使企业本身和设计单位获得了双赢,行业知名度大大提升。可见,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契机。
三、质量营销
通过有关设计企业数据并结合自身经验得出,在质量问题中绝大部分原因是质量意识的问题、是认真不认真的问题。如前期的设计资料收集不全、方案考虑不细,工作深度不够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产品施工工期加长、施工困难、投资的增多等。
工程设计人员要树立起质量意识,遵循“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教育员工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无条件服从质量第一的原则。要取得高质量的设计成果———设计蓝图,就需要深入现场进行踏勘,加强前期设计资料的收集和设计成果的审核;设计文件达到应有的设计深度,设计方案进行比选,不迁就或者迎合不合理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全面推进ISO9001:2008的质量体系标准,层层把关,确保工程设计成果质量。
四、关系营销
关系营销是把营销活动看成是一个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其他公众发生互动作用的过程,其核心是建立和发展与这些公众的良好关系。工程设计企业虽是以提供工程知识、技术服务的企业,但关系营销同样十分重要。这种关系主要是指工程设计企业和委托方、竞争者、员工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保持工程设计企业与委托方之间的关系呢?首先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工程设计成果,产品是链接企业和客户的核心。工程设计企业在与委托方签订设计合同后,要充分与业主沟通,把握业主的整体思路,在满足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业主的需求;其次健全服务体系,工程设计成果的提交并不意味着工程设计的结束,相反,这恰恰是一个新的开始。工程设计企业的后续服务以及技术交底,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配合,对已完成的项目进行回访,征求意见,为接下来的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指导意义;最后,提升与客户的关系,对于有长期业务往来的客户需要定期的进行沟通、回访,推动客户满意度的提高,客户满意度的提高会增加企业与客户的关系强度,最终实现工程设计企业和业主方的双赢。在与竞争者的关系中若双方能够合作,可使合作各方获得更多的利益,也避免了两败俱伤的局面。与竞争者之间的合作可以是双方共同组成联合体进行投标、可以进行优势互补,最终使双方获得更多的优势和利益。工程设计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并不仅仅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要把员工当成客户好好关心,建立积极的奖惩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结束语: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程设计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使用品牌营销、技术营销、质量营销、关系营销等策略,最终获得更多的优势和地位,使企业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维护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engineering mechanical hydraulic system maintenance of the improper and the damage,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to properly maintained hydraulic system.
Keywords: engineering machinery; Hydraulic system;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V2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就液压传动的工程机械而言,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是其良好技术状况的一个主要标志。合格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保障,正确的维护是液压系统可靠运行的根本。为此,本人根据工作实践,就一般作业环境中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维护作一粗略的探讨。
1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确保油质良好和液压系统清洁
液压油在液压系统中起着传递压力、、冷却、密封的作用液压系统产生故障原因80%左右是由于液压油受污染引起的,液压油选择不恰当是液压系统早期故障和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按随机《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牌号选择液压油,特殊情况需要使用代用油时,应力求其性能与原牌号性能相同。不同牌号的液压油不能混合使用,以防液压油产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变化。 深褐色、乳白色、有异味的液压油是变质油,不能使用。
2防止杂质、空气和水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生命。 液压系统中有许多精密偶件,有的有阻尼小孔、有的有缝隙等。若固体杂质入侵将造成精密偶件拉伤、发卡、油道堵塞等,危及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一般固体杂质入侵液压系统的途径有:液压油不洁;加油工具不洁;加油和维修、保养不慎;液压元件脱屑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防止固体杂质入侵系统:
2.1油的贮存
所有的油桶、虑油机、油漏斗、油管等应放置在清洁的库房内,油桶要专用,不要与其他油混用。
2.2加油时
液压油必须过滤加注,加油工具应可靠清洁。不能为了提高加油速度而去掉油箱加油口处的过滤器。加油人员应使用干净的手套和工作服,以防固体杂质和纤维杂质掉入油中。
2.3保养时
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滤清器盖、检测孔、液压油管等部位,造成系统油道暴露时要避开扬尘,拆卸部位要先彻底清洁后才能打开。如拆卸液压油箱加油盖时,先除去油箱盖四周的泥土,拧松油箱盖后,清除残留在接合部位的杂物(不能用水冲洗以免水渗入油箱),确认清洁后才能打开油箱盖。如需使用擦拭材料和铁锤时,应选择不掉纤维杂质的擦拭材料和击打面附着橡胶的专用铁锤。
2.4在正常工况下,液压油中含有6%~8%的空气,压力降低时会游离出来,在工作时如果液压油内空气过多,气泡在较高的压力和温度下会破裂产对液压元件产生“气蚀”现象,造成工作不稳定,并加速油液变质。
2.5防止水的侵入
液压油含有过量水分会使油液元件锈蚀,液压油乳化变质,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磨损,因此储存液压油时要把盖拧紧,不要露天放置,最好倒置。
3作业中注意事项
3.1机械作业要柔和平顺
机械作业应避免粗暴,否则必然产生冲击负荷,使机械故障频发,大大缩短使用寿命。作业时产生的冲击负荷,一方面使机械结构件早期磨损、断裂、破碎,一方面使液压系统中产生冲击压力,冲击压力又会使液压元件损坏、油封和高压油管接头与胶管的压合处过早失效漏油或爆管、溢流阀频繁动作油温上升。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操作手要保持稳定。因为每台设备操纵系统的自由间隙都有一定差异,连接部位的磨损程度不同因而其间隙也不同,发动机及液压系统出力的大小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赋予了设备的个性。只有使用该设备的操作手认真摸索,修正自己的操纵动作以适应设备的个性,经过长期作业后,才能养成符合设备个性的良好操作习惯。一般机械行业坚持定人定机制度,这也是因素之一。
3.2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
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经排气后不能消除,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才能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3.3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交班司机停放机械时,要保证接班司机检查时的安全和检查到准确的油位。系统是否渗漏、连接是否松动、活塞杆和液压胶管是否撞伤、液压泵的低压进油管连接是否可靠、油箱油位是否正确等,是接班司机对液压系统检查的重点。
3.4保持适宜的油温
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一般控制在30~80℃之间为宜(危险温度≥100℃)。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
为了避免温度过高:不要长期过载;注意散热器散热片不要被油污染,以防尘土附着影响散热效果;保持足够的油量以利于油的循环散热;炎热的夏季不要全天作业,要避开中午高温时间。油温过低时,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起动发动机,空载怠速运转3~5min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置的任何一个动作(如挖掘机张斗)至极限位置,保持3~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如果油温更低则需要适当增加暖机运转时间。
3.6液压油箱气压和油量的控制
压力式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油箱气压,其压力必须保持在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压力过低,油泵吸油不足易损坏,压力过高,会使液压系统漏油,容易造成低压油路爆管。对维修和换油后的设备,排尽系统中的空气后,要按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检查油位状态,将机器停在平整的地方,发动机熄火15min后重新检查油位,必要时予以补充。
3.6其他注意事项
作业中要防止飞落石块打击液压油缸、活塞杆、液压油管等部件。活塞杆上如果有小点击伤,要及时用油石将小点周围棱边磨去,以防破坏活塞杆的密封装置,在不漏油的情况下可继续使用。连续停机在24h以上的设备,在启动前,要向液压泵中注油,以防液压泵干磨而损坏。
4定期保养注意事项
目前有的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设置了智能装置,该装置对液压系统某些隐患有警示功能,但其监测范围和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液压系统的检查保养应将智能装置监测结果与定期检查保养相结合。
4.1 250h检查保养
检查滤清器滤网上的附着物,如金属粉末过多,往往标志着油泵磨损或油缸拉缸,对此,必须确诊并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开机。如发现滤网损坏、污垢积聚,要及时更换,必要时同时换油。
4.2 500h检查保养
不管滤芯状况如何均应更换,因为凭肉眼难以察觉滤芯的细小损坏情况,如果长时间高温作业还应适当提前更换滤芯。
4. 3 5000h和10000h检查维护
液压系统需由专业人员检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维修。根据实践,进口液压泵、液压马达工作10000h后必须大修,否则液压泵、马达因失修可能损坏,对液压系统是至命性的破坏。
参考文献
[1]张铁.工程建设机械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诊断.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公路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直接关系到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的顺利,同时又是衡量公路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的工程机械的管理和维修,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一、目前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特飞猛进,大量的高等级公路有效提高了路网密度。保障和改善公路交通环境必须要有高水平的公路养护技术,而先进的养护机械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前提条件。但目前不少地区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程度仍然较低,依靠于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养护机械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比较低,劳动效率和养护质量都难以适应高等级公路行车的要求,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始终处于一种不容易被重视的尴尬状况,设备管理水平不能满足现代施工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无法保证公路施工过程中的高效性和连续性要求。机械设备更新缓慢,设备管理人员缺乏,致使待修机械增多,一些设备甚至带病作业。专业人员管理意识淡薄,设备配备不合理,设备的利用效率较低。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对设备的管理工作实际上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忽视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超负荷连续施工,导致机械磨损严重,故障率增高。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培养,机械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在目前的公路工程施工中主要是依靠机械设备,只有科学的管理和维护机械,才能提高施工效率,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通过实际应用状况的调研,将先进的管理经验与科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为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施工环境恶劣
公路工程一般都是野外施工,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环境比较恶劣,机械设备行走道路都是临时搭建的便道崎岖不平,机械行驶时振动剧烈,加速了机械磨损和损坏。野外施工的气候条件恶劣,夏季气温较高,机械设备各部件系统易产生高温发热,设备达不到需求的效果,加剧磨损,机械的效率下降。冬季气温严寒,发动机启动困难,机械由于摩擦造成的功率损失增大,降低了效率。
2、超负荷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过度追求进度,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忽视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超负荷连续施工,没有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盲目地抢工期、赶工期,突击作业。增强了机械强度和运转时间,不能及时保养,作业机械带病施工,部件超限磨损,加剧机械设备的过早损坏,设备故障增加,使用寿命缩短,降低了经济效益。
3、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缺乏
设备管理技术人员以计划和组织工作为前提,是做好控制工作的关键,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就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工作人员来说,既掌握理论知识、又理解维修技能的人才很少,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单一,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普通操作型人才居多。而在施工过程中,过分强调施工技术的重要,不注重机械操作人员培养,机械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
4、体制不完善
目前,在公路施工企业针对工程机械的管理不健全,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模式贯彻和执行力度不够,不能适应目前公路工程建设高速化发展的步伐。公路施工企业领导看重工程进度,机械管理和维护的意识淡薄,以至于工程施工和工程机械的管理与维修脱节现象比较严重,各个环节自成体系,难以实现工程施工和机械设备的管理协调一致。
重使用轻养护很多企业迫于工期压力,不顾设备运行状态和施工环境等因素而超负荷连续施工,导致机械磨损严重,故障率增高。加之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 设备维修管理常局限于施工完成之后的普通检查,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及早发觉、预防和修理,以致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必要的浪费。
6、维护保养不到位
设备的维护保养根据设备的规律,经常搞好设备维护保养,延长零件的正常使用阶段;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时掌握设备情况,以便在零件进入设备问题前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修理。但目前我们好多单位对设备的维护保养意识淡薄,经常出现机械设备维护不到位或者超过检修期却未检修,导致设备加剧磨损,过早损坏,耽误了正常施工延误了作业时间,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只有按时按期按照设备要求进行维护保养,才能正常发挥设备效能,延缓设备的使用寿命,才能不断提高工程机械的完好率、作业率和工作效率,才能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维修管理过程中防治措施和技术手段
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企业规章制度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所在,设备的维护工作是大量的复杂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相关的设备使用和维护规程,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制定设备的日常检查制度、岗位责任制和设备制度,确保定人定机,做好交接班手续和记录,做到专人负责保养,管好、用好、修好机械设备。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新员工上岗必须经过教育,使之了解设备的结构性能、安全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知识和实际操作技术,要做到会使用、会维护、会修理、会排除故障。通过各种途径引进机械设备维护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加强专业技术技能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学习场所,开展各项科研活动和技能竞赛,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培养一支人员稳定、技术精湛的专业维修队伍。
做好设备的档案记录与保管
设备档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设备的变化情况、运行时间、维修记录和技术状况,合理的安排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使其在优势条件下发挥最大的效能,同时也可以为以后的维修提供比较科学有效的依据。所以应当及时的填写机械设备的档案和交接维修记录,做到档案随机移动,严禁抽换、涂改和损坏。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维护
机械设备的科学合理维护是完好率、利用率、工作效率的根本保证。设备维护应严格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科学的进行,避免盲目维护带来的危害。应该树立合理使用、加强维护的思想,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管理水平,对违章操作、重用轻管、拼设备冒险作业等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严厉制止。
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支柱,加大管理力度,明确管理责任,合理使用设备,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通过技术、经济的措施对设备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坚持维护与检修结合,修理与更新结合,以达到最经济的使用价值和最大的经济效益。
坚持先维护后使用、预防为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技术素质,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状态监测,提高设备的维修技能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有效控制故障发生。在管理过程中找出设备本身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检修到位
检修是机械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部分,是消除设备故障、恢复和提高设备功能的有效管理办法,在检修的过程中,认真检查设备输出是否达到要求,紧固接头是否牢固,油温、声音是否正常,各连接部件是否平稳等等,采用各种有效的检测办法和监测手段进行检查和判断,做到故障不明不放过,故障不清不放过,对存在的隐患和缺陷,积极研究对策,及时排除和修复,努力提高维修质量,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提高维修的经济效益。
总结
工程机械管理和维修是公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安排,准备周全,态度端正,注重细节,始终以先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就会形成一套正确的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才能加大工程机械的利用率,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增加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公路建设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崔巍.筑路机械的使用与管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8)
[2] 高峰.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与维护[J].公路交通技术,2009年05期
工程机械智能化系统涉及到各项复杂的工艺技术,拥有着多种用途各异的功能,能够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这种智能自动化结合了总线控制技术、无线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等多方面的技术。具体来说,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的结构主要包含以下部分: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信号采集执行层;中央控制层;人机沟通界面层。
1)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它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控制信号来满足控制系统的要求。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在市场上挑选出匹配的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或者亲自参照现场环境的要求开发制作新的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来满足系统信号采集的需求。
2)信号采集执行层和中央控制层。信号采集执行层充当着智能自动化系统和工程机械设备连接桥梁的角色,该接口层由专门的控制器组成,这些控制器彼此独立,互不干涉,呈分散式状态,并统一由通用中央控制器来完成信号的采集控制。中央控制层是一个集监控、诊断、控制为一体的控制单元,它是整个信号采集执行的总控制平台。
3)人机沟通界面层。所谓人机沟通界面层就是把监视器当作是操作人员和应用系统之间的人机接口,实现工程机械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和终端用户操作员间的人机交互活动。通过这样一个由传感发射器和接收执行器、信号采集执行层、中央控制层、人机沟通界面层所共同组成的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再结合网络信息化平台、内嵌控制策略以及相关的智能计算方法,就可以成功地做到对工程机械的状态监控、指令以及故障诊断检修。
二、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关键技术
2.1单机一体化操作和智能控制技术
单机一体化操作和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分为自动换挡变速器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两个方面:1)自动换挡变速器技术在工程机械智能化中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它在提升工程机械的使用效率和工作质量有着较为突出的天然优势,有助于减轻机械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换挡技术又分为液压式和电液式:前者是将汽车的行驶状态参数(如车辆的行驶速度、驾驶员踩油门的深度等)转化为油压信号,该信号自动传送给换挡阀实现自动换挡;后者则是将参数转化为电信号,由接受电子信号的电子换挡控制器装置控制换挡阀实施自动换挡。目前,电液式自动换挡技术能够很好地适应工程机械控制智能化的需要,是实现机电液一体化操作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2)无人驾驶技术同样是工程机械智能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它需要带有自动遥控装置并采用高智能集成化的工程机械。目前这项技术还处于研究开发阶段,随着自动控制、通信网络、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驾驶正在尝试着利用定向导航和位置引导等原理,基于通讯网络、自动化机械操作以及监控反馈处理系统为核心,自动控制和计算出汽车的驾驶和行驶路线。
2.2智能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
顾名思义,智能监控和故障诊断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的智能远程监控和检测,及时察觉出工程机械存在的故障问题,最终实现故障诊断的自动智能化。其中,传感器是整个智能监控和故障诊断技术的核心部件,传感器制作科技的进步也就意味着故障诊断智能化技术的进步。在世界范围内,传感器市场已经日趋发展成熟,这为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其中以多传感器技术最为先进。多传感器融合技术是把多个信息源数据统一收集起来,获得数量和质量方面最多最优的信息,它具体应用到诊断系统当中是用来探测出工程机械部件在自身振动、外部环境温度、外部施加外力作用等物理条件下所发生的磨损、断裂、变形等缺陷。
三、结束语
关键词:电子液压技术;工程机械;智能化
前言: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功能和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而直接促进了工程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和提高。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工程机械的控制要求,逐渐实现了由开环控制向闭环控制,由时域控制向频域控制,由人工控制向自动控制,由实地控制向远程控制等多方面的转变,逐步实现了工程机械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更使工程机械的智能化有了实现的可能。本文以力士乐公司生产的RC控制器为例,对当前市场中的液压电子产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一、RC控制器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行业对于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功能已经无法满足电子液压控制以及工程机械智能化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RC控制器得到了发展和普及。
与PLC相比,RC控制器同样是一种微型处理器,但是其功能更加齐全,更加适应工程机械智能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实现电子液压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化的重要工具。这里以博世集团力士乐公司生产的RC控制器为例,对其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
首先,应用了先进的电子技术。作为博世集团的子公司,力士乐生产的RC控制器在许多方面都具备博世汽车的特性,许多高端先进的电子技术被应用于汽车制造领域。同时,由于车载电子系统对于抗干扰能力和抗震、抗寒、抗高温等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结构设计方面,需要选择适当的材料制造外壳和接头,要求其必须符合EC60068―2和EN60528标准下的IP65IP69K保护等级。力士乐生产的RC控制器在设计和制造时,按照ISO9000标准的规定,合格率可以达到99.99999%,也就是说,不合格产品只有百万分之一。设备的抗干扰能力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使得RC控制器的功能和作用可以得到极大地提高,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普及。
其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力士乐RC控制器在生产时就充分考虑到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在内部设计安装了电位计监视和输出保护二极管,可以随时对控制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从而有效预防短路故障的发生,其自身具备极好的短路防护功能和反向极性保护功能,在使用时不需要设置其他的保护电路。力士乐RC控制器可以选择多种数据输入模式,也可以对数据、频率的输入进行自由定义,其左右输出通道可以独立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处理速度更加快捷。另外,设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可以应用于复杂领域。而在接线方面,无需进行电磁铁回线,使得安装工作更加便捷,这也是其自身的特点之一。而在设备的CAN接口配置方面,RC4-4、RC6-9、RC12-18三种型号都配备有双CAN接口,且具有40MHz的主频,可以有效满足工程机械智能化的需要,其运行时间也大大增加,满足相关机械制造方面的要求。
然后,无需单独进行供电。通常情况下,虽然控制器的规格和型号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一般都具有传感器供电系统,因此液压传感器无需单独进行供电,也避免了因设备的电源故障而导致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情况的发生。控制装置的特性和应用如下表所示:
最后,设备自身具备操作系统。RC控制器内部设计安装了操作系统,可以使用C语言以及BPDAS对相关的应用程序进行编写和修改,从而使控制器具备更多的计算机功能,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兼容性更强。另外,工程机械的另一个重要硬件D12图形显示器,对于控制器实现电子液压控制以及工程机械智能化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D12显示器拥有280×124的液晶显示屏,可以对图像进行相对清晰的显示,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同时D12图形显示器自身的安全防护等级较高,正面防护等级为IP69K,背面防护等级为IP65,对于控制器和设备的安全等级没有影响,可以正常进行安装,其可安装区域也大大增加,使得司机更容易看到。
二、电子液压控制及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实现平台
文中提到的工程机械智能化的实现,需要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平台,这里应用的是BODAS软件平台。在BODAS软件平台上创建出的应用软件,都可以自动生产BODEM,使得软件既可以在PC上稳定运行,也可以在BB-3DE手持控制器上正常运行,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兼容性更强。这个功能使得软件不需要利用原有的程序,就可以实现故障诊断、状态显示、参数设定以及自我学习等功能,更加方便简洁。同时,BODEM程序还附带检测功能,可以对系统故障进行硬件方面的诊断,而利用系统中输入的运行参数,则可以实现对于软件方面缺陷和故障的诊断。
此外,为了扩大设备的使用范围,方便使用人员对程序进行编写和修正,BODAS平台还具备常用的软件库,为使用人员和技术人员提供编写软件所必须的功能模块和命令模块,并在液压系统的控制方面,创建了15个基本然间模块,使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方式,创建出功能更加齐全、效果更好的软件,以适应不同设备的要求。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建筑功能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工程施工的安全性和实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机械逐渐向着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机械逐渐取代人工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速度,也可以减少施工中的误差,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将液压技术与计算机电子技术相互结合,已经成为未来液压工程的主要发展方向。液压RC控制器的出现,正是电子液压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化的重要成果,通过BODAS平台,液压RC控制器可以对液压设备进行故障诊断、运行状态显示、参数设定等操作,具有十分积极的工程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长江,宋金富,赵晓东.电子液压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化[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04,(11):112-115.
[2]赵阶林.电子液压技术与工程机械智能化[J].液压与气动,2012,(9):71-72.
[3]王国庆,刘洁,张宗涛.工程机械智能化控制器研究[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3):73-75.
关键词:实地考察;教学理念;创新能力;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3-0154-04
《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是我国工科院校最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之一,具有知识面宽,受益面大,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实践性、创新性强,要求会动手、能操作等特点,是工科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提高、加强通识、衔接社会、实现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该系列课程经历了缓慢而坚韧的“六五”至“八五”15年间(1981―1995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后来,教育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启动和实施,后期实施的“211工程”和“985工程”项目以及连续多年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使得该系列课程改革从工程实践教学基地的大跨度变革开始,逐步深入到系列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技术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此调研目的是找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长期发展后,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以形成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相应的措施。
一、调查方法和具体举措
调研范围为:华北地区7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华东地区8所高校,包括山东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北地区6所高校,包括吉林大学、长春工业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西北地区6所高校,包括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被考察对象既有“985”、“211”工程院校还有一般院校。调研方式采用了以实地考察,与所在高校教学院长和相关任课教师直接谈话交流,当场填写调研报告以及收集《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教学文件为主,以随后电话、邮件资料证实和补充为辅的形式进行。其中调研报告内容具体包括:系列课程的上课学期,系列课程的理论学时数,系列课程规划教材采用情况(包括“十五”、“十一五”以及“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在系列课程讲授内容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反映的比例,系列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数(包括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数)以及系列课程的建设情况等内容。
二、实地调查结果与分析
图1表示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具体上课学期。由图1(a)、(b)可知,各地区《工程材料》课程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的上课学期基本在第4学期或第5学期。个别院校把这两门课程开在了第6学期或是第3学期,甚至是第2学期或是第1学期。由图1(c)可知,各地区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基本是在第6学期上课,个别院校安排在第5或第4学期。众所周知,《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属于机械类专业基础课,应该以金属工艺学、大学物理、工程图学、机械工程导论以及金工实习等公共通识课程和金工实践课程为前期基础课程。这些先修课程是学生学好《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的核心和基础,而《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的学习又反过来从工程应用角度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安排在第4或第5学期符合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建构规律,而第6学期、第3学期,甚至是第2学期或是第1学期的课程安排就缺乏理论依据。而且,根据“认知实习―理论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探索性认知实践”这一工程知识认知和掌握的基本规律[1-3],《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理论课程也应该安排到金工实习(一般都在第2或第3学期进行)之后。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个别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工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还有一个原因是“各自为政”的教学管理体制约束课程设置。例如,一些院校机械专业的《工程材料》课程是由材料学院的材料学专业课教师讲授,《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课程是由材料加工专业的教师讲授。这样就产生了由于行政所属不同造成的课程设置缺乏统一和科学管理问题。
图2所示为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理论课学时数。由图2(a)、(b)可知,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课程的平均学时基本在30~40学时之间,而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这两门课程分散在22~50学时之间。另外,4个地区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平均学时基本维持在50~60学时。总之,各地区《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以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平均学时分别为37.6学时、37.2学时、49.5学时。与“十一五”之前相比,系列课程的理论课学时明显减少了,这与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学生“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要求下的缩减专业课学时、拓宽知识体系是相一致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解决“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不断增加,而学时却不断缩减的矛盾。这就要求每位任课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该系列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解决相关的矛盾。例如,如何处理好精讲与以点代面的关系、课内教师讲授与课外学生自学关系、MOOC与反转课堂的关系等。
图3所示为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规划教材采用情况。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工程材料》课程基本都采用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而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的《工程材料》课程少有采用国家级规划教材,图3(a)所示。在《材料成形工艺》课程上,全国各地采用国家级规划教材的比例相对要少,图3(b),在调查的16所高校中只有6所院校采用了国家级教材,仅占37%。另外,各地区《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基本都采用了国家级规划教材。因为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一环,所以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的高校基本都采用自编公开出版的规划教材或选用优秀的规划教材。部分高校没有采用规划教材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使用自编或一般教材,无论从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上,还是在编排顺序上都符合本校的实际状况。另外,《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教材种类与数量的快速增加,给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高校提供了优越的可选范围,也反映出不同院校的专业特色与侧重点的不同。
在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中反映“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比例的调查中可知(图4所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一部分西北地区的《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课程反映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比例较高,华北地区有3所、华东地区有2所高校在教学内容上注入的先进知识体系超过30%,而东北地区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一般低于10%。另外,在《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方面,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反映了一定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但华东地区高校的教学内容中,反映先进教学内容的比例在5%~10%,相对低一些。在调查的所有院校中,绝大多数院校《工程材料》和《材料成形工艺》的最新内容不足5%,图4(a)、(b),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最新内容只有5%~10%。这个结论与当前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大工程背景下,工程领域对工科人才的先导性知识和能力体系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未来工科人才的创新潜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低靡现象,需要工科院校的教务部门、相关的任课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要求。
在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开设实验项目数的调查中可知(图5所示),《工程材料》和《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实验项目基本在2~4项之间,但各地区《材料成形工艺》课程的实验项目数非常分散,如图5(b),有些地区高校的实验项目达到了4项或6项,有些高校根本未开设实验。另外,在被调查的东北地区4所工科院校中,无一所高校开设相关的实验项目。总之,各地区《工程材料》、《材料成形工艺》以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平均数分别为2.2项、1.7项以及2.6项。在开设的实验项目中,体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数就更少。具体来说,《工程材料》的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为1项、0项、0项、2项;《材料成形工艺》的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为0项、0项、0项、1项;《机械制造基础》的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分别为2项、2项、4项、0项。
清华大学基础工程训练中心傅水根教授在多次的报告中指出[4],直到今天,在我国的高等工科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设计轻工艺、重软件轻硬件”的传统习惯势力和偏见仍普遍存在。随着国家提出大工程背景下的“中国制造2025”,“教育回归工程,教学回归实践”成为当代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5-7]。因此,我们应当摈弃“以理论教学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的落后于时代的教学理念[8]。《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是工科专业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最具代表性的系列课程,因此,该系列课程应该大力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加强学生的亲自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的操作能力。但从目前的调查中可知,高校对工科院校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还没有达到国家对工科院校的期待水平。
图6所示为各地区《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的建设情况。由图可知,除了华东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材料成形工艺》课程还处于校级精品课或一般课程之外,全国范围内的《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建设情况喜忧参半,即有不少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一般课程,但从该系列课程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重中之重的基础地位来看,课程建设力度还需要不断加强。
三、结论
从以上实地调查中可知,尽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是工科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提高,加强通识,衔接社会,实现宽口径专业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但从以上各地区工科院校的实地调查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1.各地区部分院校的《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在学期安排上缺乏科学性。其主要原因是个别院校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工科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还有一个原因是“各自为政”的行政教学管理体制制约着课程设置的科学性。
2.针对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内容不断增加,而学时却不断缩减的矛盾,要求教学主管部门通过认真分析系列课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采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解决相关的矛盾。
3.必须扭转工科院校“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以理科的培养模式替代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错误思想,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
此外,调研还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此次调研是课题组在实地考查、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在调研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数据可靠性。但调研院校只有21所,从全国范围二百多所工科院校的角度来说,此次调研的数据还不够充分。因此,今后的工作方向是进一步扩大调研范围,把《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系列课程在全国范围的发展情况分析做到更加有理、有据、翔实、信服,为该系列课程的发展提供更加客观的数据。另外,有些调研内容的界定是课题组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可能缺乏专业认同性。例如,如何界定“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教学内容,如何认定设计型或综合型实验项目等。因此,调研结果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这也是今后与相关专家进行探讨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傅水根,武静.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全面促进可持续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7-11.
[2]刘思嘉,王冬.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与实施条件探究――于默会知识理论的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179-182
[3]孙康宁,张景德,李爱菊.高校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山东高等教育,2015,(1):38-43.
[4]傅水根,张学政,要家枢,张万昌.论“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课程的深化改革与发展方向[C].探索工程实践教育,2007:159-161.
[5]李志华,陈正伟,朱建华.德国“双元制”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9):172-174.
[6]周玲,孙艳丽,康小燕.回归工程 服务社会:美国大学工程教育的案例分析与思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6):117-124.
关键词:油工程机械 管理 维护
一、影响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的主要因素
1.设备管理力量薄弱,设备故障频繁, 影响正常施工秩序
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点多面广。机械设备人员调动比较频繁,部分项目由于管理人员缺乏,对现场设备管理不够重视,只是安排管理经验比较缺乏的人员代替,更有甚者安排没有几年操作经验的操作手来进行管理。现场设备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往往是设备出现问题后才进行修理,而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的正常使用情况记录,油水管理,故障预防诊断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开展实质性的工作。各项记录台帐、管理制度、现场检查情况更是一片空白。致使公司层设备管理和作业层现场设备管理严重脱节,造成现场使用设备问题频出,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施工生产。
2.设备点检、日常保养 、例行保养制度落实不到位,使设备完好率大大降低
没有必要有效的激励机制,设备操作人员注重使用,往往是“包用不保修”。对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另外,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维修时,维修人员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了事,不从根本上分析解决问题,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本质安全性能大大降低。
3.不能正确科学合理使用设备,使设备磨损老化加剧
部分项目设备管理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对施工技术、设备使用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目前由于人员紧缺,临时聘用社会人员较多,短期聘用的操作人员技术素质低,对设备性能掌握不够,野蛮操作设备。为了赶工期、抢进度,不惜拼设备,使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或带“病”作业状态,从而加剧了设备的磨损老化。
4.设备维修“滞后”浪费较严重
部分项目负责人不重视设备的正常维修保养,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强,对设备的故障及磨损现象没有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修理。致使设备故障扩大化,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再者,在设备维修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部分维修人员责任心差,不注重技术经验的积累,对设备出现问题后,不能准确分析判定,盲目地更换总成件和零部件,造成较大的浪费。
二、做好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的有效途径
1.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完善设备管理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工作
为了使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有效,必须加强设备管理力度,在人员力量上要加强。 必须树立全员管理思想,把所管理和使用设备当成私家财产来对待。首先选拔责任心强、有一定实践工作经验和一定专业理论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员从事公司、施工项目设备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健全完善设备的档案资料和各种记录资料。定人定岗,制定各种检查制度,实施量化考核标准。特别是在现场管理中,把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纳入项目负责人和作业机组长的业绩考核中。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实行“三定一包”制度,即定机、定人、定岗位、包维护,充分发挥设备管理、设备操作和设备检修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再次,不应经常变动设备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的工作岗位,保持一定时间的稳定性,以免影响这些人员对所管理设备性能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切实落实设备保养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众所周知,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使用三者是相互关联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故障。保养好坏是影响设备是否出现故障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设备管理人员要适时根据不同设备依据设备保养使用说明书制定切实有效的保养计划,项目负责人要在安排生产时给设备保养留出充足的时间保证,并且要检查督促进行认真实施。公司层设备管理员要随时抽查督导保养的落实情况,并授予其一定的处罚权利;建立奖惩机制,把机械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保养,安全运行,消耗费用等列入奖惩内容,以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对目前已经配备的具有先进技术水平、价格昂贵的机械设备,因其技术含量高,单凭以往的经验和普通工具很难对这些设备进行正确的保养和修理。因此,这些设备的维修保养必须采用现代修理手段,以经济合理的方法开展维修。改变以往的强制保养,而是实施“视情修理法”,即根据设备的性能,工作环境,故障大小,在充分了解和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程度,技术状况的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项目维修,必要时还可聘请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此项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设备的完好率,在确保正常使用的同时又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最大工作效率,避免了设备不坏不修,坏了又无法修的局面发生。
3.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着力提高专业队伍技术素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的项目负责人和设备管理人员,设备维修操作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科学合理地管理,使用维修设备。因此,作为石油施工企业要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集中培训”的方法,着力提高设备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以满足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同时,有侧重点地组织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参加设备操作、维修竞赛。形成学技术、比技术、钻技术的良好氛围,并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采用示范表演,技术知识讲座,观摩学习等形式,及时推广宣传有实效的经验体会,以点带面,逐步提高设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
4.强化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不仅是员工个人修养的问题,它与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人的需求无外乎三种,精神需求、物质需求和生理需求。而精神需求是最主要的,是根本。我们必须对员工进行素质教育,教育员工把爱护设备当成一种光荣,变成习惯,变成自觉行动。使其在设备管理、使用和维修中做出优秀成绩,在精神上得到升华和满足。当前项目施工现场在设备使用和管理上存在着野蛮操作,缺乏必要的保养,随意浪费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都是缺乏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因此,作为石油施工企业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员工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让广大员工树立爱惜设备的良好风气,使工程机械设备发挥最佳效能,为企业建设优质工程发挥好设备的特殊作用。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1.1通过国家行政手段进行农业机械化大力推行的阶段
主要包括1949~1980年,利用计划经济体制的集中性,对农业机械化建设采取强有力的监控,实现国家投资建设、政策帮扶,历经开创、探索与调整、稳步发展三个时期,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理论建立与完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在开创时期,增添与补充了旧式的农业用具,积极对新型的农业用具进行推广,优先发展了农田排灌机械化,创办了国营性质的机械化农场,试办了国营性质的拖拉机站,并大量创办了农业机械生产工业。在探索与调整时期,阐明了我国农业的根本发展需要依靠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兴起了农具改革运动,国营拖拉机站下放与再次回收,农业机械化工业体系得到整改,建立起农机修配网。在稳步发展时期,提出了农业机械化基本建设目标,进一步增加农机投资,对农机与相关产品的价格进行调控,对农业机械产品的标准进行了统一规范,组建了农业保障体系,并改变了农业动力结构。
1.2国家放松农业机械化统管力度,转变农业机械发展机制的阶段主要是指
1981~1994年,由于我国经济改革,促使国家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管理工作上开始减少投资与管制要求,给广大农民群众在农业机械的购买与使用上放宽了空间,促使农业机械化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了更为广阔的舞台。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情况,合理的选择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向与发展内容,允许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可以自行购买与使用农业机械用具,可以经营农业机械产品;采用了集体农机站与经济承包责任制这两种方式,初步形成了“市场+计划”的运作模式,进一步扩展了农业机械的使用范围与应用深度,对农机管理工作进行了改革创新;通过发展小型农业机械化工程,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经济发展特色的农机产品,其中以农用运输车、新疆-2为代表的中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等为代表。
1.3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与农业机械化发展基本政策来优化改革我国农业机械化市场的阶段
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方向,始终围绕着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目标,科学合理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工程;规范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管理办法,加强了农机安全质量与使用安全方面的保障力度;通过农业机械化科研机构与农机技术推广,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优化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组成结构,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工程在理论与实践上加快发展。
2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形成条件
2.1国家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提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以新疆兵团为例)
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形成,必须得到国家农业部门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的政策扶持与建设规划,为农业机械工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奠定强大的国家基础。到2015年,新疆兵团农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420万kw,主要植棉师基本实现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建成现代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0个,农业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93%,基本建成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推广基地。
2.2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
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研究工作,要建立在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基础上。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完善与提高,在农业机械工程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上也加强了培养力度,具备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农业机械工程人才开始源源不断的投入到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工作中,为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线路的形成保障了人才基础。
2.3科学技术的提高带动了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农业机械工程在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发展过程中,要依靠国家在相关机械制造技术、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进步,才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进程。科学技术是我国实现高效率农业生产的核心技术,也是形成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的重要技术保障,为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3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的完善策略
3.1加强国家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在农业机械工程理论研究与实践生产工作
国家及地方农业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发展规划,对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做好理论指导与实践辅导工作,为农业机械工程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路线形成中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国家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体系,落实农业机械工程实践工作,统一规划安排各地方政府的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工作,通过资金、政策、人才等形式对农业机械工程建设提供帮助。另外,国家要建立专业的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团队,综合整理分析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发展情况,对农业机械工程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路线提出指导性建议。
3.2结合全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研究具体成果,完善该工程研究与管理模式
农业机械工程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需要充分了解与整理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根据实地考察与建设进度监督管理,作出合理的分析,并总结相关经验,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研究与管理模式。农业机械工程的研究与实践结合模式,需要对农业机械工程的专业理论进行全面了解、科学应用,使之在实践工作中发挥出最大化作用;对农业机械工程建设进行高效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模式顺利发展,并借助农业机械工程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模式,及时为农业机械工程的建设工作提供合理的意见。
3.3加深农业机械工程领域中人才交流与合作,借鉴与学习国外先进技术
农业机械工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通过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与管理人员的交流、合作,完善农业机械工程的理论、丰富实践经验;同时,农业机械工程还要向国外在相关方面的先进技术进行学习,弥补我国农业机械工程的不足。这两点内容,是我国农业机械工程建设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今后农业机械工程发展的趋势之一,因此需要各地区农业机械工程建设的理论研究者、实践管理者等通过当前先进的信息交流平台进行经验交流与合作。
4总结
关键词:工程机械,液压设备,保养,维护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目前大多数的机械施工企业采用的都是机电液一体化的施工机械,因此,保持机械液压系统的良好运行,不仅关系到机械的良好运行,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日常对工程机械液压系统进行有效及时的保养与维护是十分必要的。
1 常见的导致液压油受到影响的要素
据相关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液压体系的问题其中大约百分之七十的都是因为存在污染源而导致,大多是颗粒状的,它是导致体系无法正常活动的关键要素。而这种污染现象并非是单一原因导致的,比如,液压油发生问题导致黏度改变,同时酸值也发生改变;因为没有合理的管理,导致外在的污染源进入到需要使用的物质当中;组件中不慎进入杂质;因为部件本身的原因,其发生磨损或者是生锈亦或者是材料失去效力等;最后一个要素是因为在安装或者是维护的时候有灰尘或者是杂质进入到其中。
2 常见的影响
在液压体系中,我们如果只是从外表很难看出油液是否干净,因为它其中涵盖非常多的无法用肉眼清晰看到的杂质,而正是因为这些物质的存在,导致体系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常见的问题有以下的一些内容。
2.1 杂质会导致节流阀等出现堵塞现象,导致体系运作的时候会发生严重的压力或者是时速等的各种改变情况,导致体系无法正常运作。
2.2 导致液压泵或则还是阀组等部件出现磨损情况,导致内渗问题发生,最终使得部件无法长久地使用。
2.3 进入油中的水会对金属物质产生一定的侵蚀现象,而且会使得其以更好地速率发生变质现象。
2.4 杂质常会使得过滤器无法正常活动,使得液压泵无法正常运作,导致密封件出现过于严重的磨损现象,进而使得体系的性能受到影响。
2.5 如果杂质进到滑阀的空隙中的话,会使得其被堵塞。进而使得动作不正常或者是发生一些别的问题。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发现只有认真的处理液压体系中出现的存在杂质的问题,才可以确保设备能够长时间的使用,实现其自身的效益。
3 工程机械液压设备的维护
3.1 选择适合的液压油
液压油的使用在液压设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对压力的传递,并且对液压系统起到、冷却和密封的作用,如果液压油的选择使用不当,将会对液压设备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于液压油的选择使用应该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的型号执行,如果在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那么也要选择和说明书中规定的型号在性能上比较接近的液压油。对于不同性能的液压油是不可以混合使用的,以防其发生化学反应,性能发生了改变,影响到液压设备的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液压油的物理现状,发现变色和异味的情况,应该严禁使用。
3.2 注意定期保养等事项
在信息化时代,智能装置在机械设备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在液压系统中同样如此,这种智能化的装置可以对系统中存在的隐患有提前预警的功能,但是在检测范围和准确的程度方面还是不够完善。那么这就需要定期的对液压设备进行检测和保养,将智能装置的检测和人工检测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防止固体杂质混入液压系统
清洁的液压油是保证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在液压系统内部,存在很多精密的零部件,如果在液压油混入杂质,这些杂质可能会使零件发生堵塞或者是发卡现象,影响到了设备的正常运行。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液压油本身携带的杂质,加油工具不干净,在维修和保养的过程中,掉落到液压油中的杂质等等。
3.4 活动时要密切关注的问题
3.4.1 活动的时候要确保平顺进行,切忌过于粗劣的施工。这是因为如果不正当的施工会导致冲击力产生,导致设备频繁的出现各种不利状况,最终使得其无法长时间的运行。活动时带来的力,不仅会使得设备构造出现严重的磨损或者是断裂等状况发生。同时会导致体系中出现严重的力,而这种力又会导致部件受损。要有效地避免产生冲击负荷:必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液压阀开、闭不能过猛、过快;避免使工作装置构件运动到极限位置产生强烈击;没有冲击功能的液压设备不能用工作装置(如挖掘机的铲斗)猛烈冲击作业对象以达到破碎的目的。要注意气蚀和溢流噪声。在工程机械作业中要时刻注意液压泵和溢流阀的声音,如果液压泵出现“气蚀”噪声,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使用。如果某执行元件在没有负荷时动作缓慢,并伴有溢流阀溢流声响,应立即停机检修。
3.4.2一般在30℃~80℃之间为保持适宜的液压油温度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液压系统的油温过高会导致:液压油的粘度降低,容易引起泄漏,效率下降;油膜强度降低,加速机械的磨损;生成碳化物和淤碴;油液氧化加速,油质恶化;油封、高压胶管过早老化等。液压油温过低时,其粘度大,流动性差,阻力大,工作效率低;当油温低于20℃时,急转弯易损坏液压马达、阀、管道等。此时需要进行暖机运转,启动发动机后,空载匀速运转4min~5min,然后以中速油门提高发动机转速,操纵手柄使工作装 置 的 任 何 一 个 动 作 至 极 限 位 置 , 保持4min~5min使液压油通过溢流升温。另外压力式液压油箱在工作中要随时注意液压油箱气压,随机《使用说明书》规定的范围内,其压力一定保持在此范围。
3.5 确保水以及气体等不会进入到其中
首先,要确保气体不会入内。在正常的状态下,油中会有大约百分之六到八的气体存在,而当压力下降的时候其会从中跑出,而在此过程中就出现噪音现象。大量的空气进入油液中将使“气蚀”现象加剧,液压油压缩性增大,会影响到活动状态,而且对效率也有不利作用,并且使得部件发生爬行等恶劣的状态。其次,要确保水不会入内。如果其中有过多的水的话,会使得部件出现生锈等情况,常会使得油液状态受到影响,导致设备磨损情况发生。因此,我们要在保养的时候做好防水工作。
3.6 液压油的更换和液压系统的清洗
液压油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变质的液压油会对液压系统内部的零部件产生磨损和腐蚀现象,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正常使用,所以要对液压油及时的进行更换,保证液压油的质量可以使设备正常运行。在换取液压油方面也是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因为如果液压油变质后还在继续使用,那么会对液压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但是如果液压油还没有变质的时候就进行更换,是对液压油的浪费,并且还需要停止机器的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开支和产生效益的降低。所以说对于液压油的更换需要掌握好一个平衡点,在液压油临近变质前还可以使用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更换,这样既可以保证设备不受到损失,又会节省很大的成本。这就需要对液压油的质量有深入的掌握,对其化学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将可能影响其变质的因素全面的考虑到位,对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保证液压设备能够正常的运转,为工程的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只要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有效地完成对设备的保养、维护以及使用,那液压设备将会发挥出最大的效力,能真正为施工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并将施工成本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王福山.工程机械液压缸泄漏故障的诊断及维修[J].工程机械,2001,5.
关键词:机械工程;专业英语;专业知识;兴趣;翻译
专业英语又称专业科技英语,随着科学技术和对外交流的发展,已逐渐形成一门重要的学科。机械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性质和要求是:“通过对学生进行阅读机械工程专业英文资料的训练,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了解科技应用常用的表达和科技英语的特点,能初步具备阅读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学生在学完基础英语后学习本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笔译速度为每小时250个左右单词,译文基本准确、通顺。”所以,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是一门深入学习机械工程知识的英语版的课程[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机械工程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用英语组织表达机械工程、机械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语句、描述专业英语语句的基本格式和主要的语法,通过课本中选编的原版教材的学习,了解机械工程的基本理论、机械工程专业发展的动态和方向,为将来阅读机械工程英语文献资料和书籍,进一步交流和学习国外机械工程先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习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1.岗位需要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随着我国机械行业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正在加速产品与设备的更新与改造,我国与其他国家在各技术领域也正在实现进一步的合作,许多企业引进了很多进口设备,大量资料是英文原版的。因此,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读懂这些资料就是摆在面前的一个严峻的问题,特别是在生产实际中碰到现场实际问题的时候,很可能需要查阅原版英文资料或与相关专家用英语交流专业技术来谋取解决途径,所以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掌握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教育部为使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适应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提出今后部分专业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2.进一步发展需要
社会迫切需要复合型、实用型和技术型的人才。目前,机械工程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非常紧缺,而懂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是个人读懂外文说明书、图纸以及其他资料,快速、准确地获取国外最新机械工程技术、动态信息的必备语言工具,所以学习这门学科是学生提高发展潜质、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谋求发展的需要。我们经常能听到毕业学生反馈回这方面的问题,从他们的工作经历和感叹可以看出,越往上走,对英语的要求就越高。所以,较高的专业英语水平对一个学生将来进一步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与推动作用[2]。
二、专业英语的特点
1.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多
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是专业英语这间大厦的砖瓦,掌握它们是学好专业英语的基础之一。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所涉及的大多是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能准确使用机械工程领域专业术语。有些词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但在专业领域内的含义却完全不同,比如spring,bearing,bar等等。并且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往往有不同的含义,而即使是同一个专业领域,也可能一个词出现在不同的地方而具有不用的含义。因此,判断某个词的词义时,必须根据文章想要阐述的内容、概念、知识点,以及上下文联系、专业特点和具体语境的来判断其确切含义。
2.大量使用名词性词汇
在基础英语中,多用名词是英语的一个特点,在专业英语中这方面的特点就更加突出。专业英语文献大多以以原理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来叙事说理,作者在遣词造句时力求见事见物,而名词正是表示人、事、物的词汇,而且在专业英语中,名词性词汇能使得句式简练,结构紧凑,表意清晰[3]。
3.长句多
为了阐述清楚,句意表达严谨准确,科技文献一般用陈述句,且长句较多,一句话可能要包含几个分句。长句中的定语多,从句多,包含的信息量大,翻译时不易处理,所以如何理顺逻辑关系,再恰当准确地表述出来,让读者获得原文的准确信息显得至关重要[3][4]。
4.被动语态多
机械工程英语使用被动语态的占l/3以上,在专业文献中,叙事推理强调的是客观准确,而第一、二人称使用过多,可能造成主观臆断的印象,并且有时叙事还不需要指出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无法指出动作执行者,所以通常以非人称的语气作客观陈述,从而较多地使用被动语态;还有,使用被动语态可以把需要强调的内容(受动者)前置于主语部分,这样可以使读者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广泛使用被动语态的主要原因,而专业英语的这个特点是与汉语言的的表述习惯截然不同的。
三、大学生学习机械专业英语面临的主要问题
1.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没必要
许多学生对专业英语重视不够,认为自己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一般用不上,学起来又不容易,不想花功夫去学习和加强专业英语方面的能力,即便有专业英语课程也是抱着及格万岁的思想,敷衍了事。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工作岗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即使作为一名操作工,也有很大可能要面对纯英文的说明书、加工图纸等专业文献,更无须说将来担任管理和领导岗位对专业英语的需求了。
2.感觉自己的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有排斥和畏惧心理
部分学生在高中英语成绩不理想,自述基础差。其实,事在人为,任何事情,肯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机械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老师带领下,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学习,逐步积累专业词汇。调动思考的积极性,并努力在其中寻找乐趣,使学习的过程愉快起来,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让自己取得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成功,你就会感觉其实一切并没有那么令人望而止步了,这样积极的心态也一定会引领你取得最后的成功。
3.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
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知识的缺乏是专业英语学习和翻译的一大障碍。只有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人才能适应全面的对外开放,
4.无法适应专业英语本身的特点
专业英语一般内容较为枯燥,阐述的是原理概念,结构严谨,不注重文字修饰,重在客观事实;专业词汇多,逻辑性强,理论推导多,有独特的文体形式和表达方式。部分学生可能不太适应,特别是初学者[5][6]。
四、大学生学好机械专业英语的方法
1.把握专业知识
必须将机械专业知识与英语知识相结合。缺乏专业知识,翻译专业文献就没有了根基,成了无本之末。也许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对翻译出来的东西拿捏不稳,或者自己都不明白,更不能保证对错了。所以,学生必须加强开设本课程前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为本课程的学习扫清这方面的阻碍,减轻负担。也有学生反映,专业英语学完以后,英语和专业两方面都有所巩固和加强,所以学生要做的仍旧是树立信心,保持良好积极的心态。
2.积累专业词汇和专业术语
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既要巩固基础词汇,也要学习专业词汇,更要注重基础词汇的习惯用法、含义和在专业英语中的特殊用法、含义,同时,学生还需要在识记专业词汇的同时,掌握一定量的词根、词缀[7]。提高专业英语资料的阅读能力必须扩大词汇量,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如果词汇量掌握得不够,阅读时就会感到生词多,障碍大,不但影响阅读的速度,而且影响理解的程度,从而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还容易使人产生挫败感。而学生要想扩大词汇量,就必须在阅读的同时进行识记,并扩大阅读范围。
3.加强阅读,掌握翻译技巧
要准确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必须对每个句子作出正确的语法分析,这是最基本的翻译方法。
(1)翻译的一般原则。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完整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包括原文的思想、精神和风格)。译文不得随意对原文的思想加以歪曲、删除,也不得有遗漏和篡改。译文语言必须符合规范、符合译文民族语言的习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言来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以求通顺、畅达。在翻译科技文献时,译文应力求逻辑正确、术语定名准确、语言简洁明确、数据无误。
(2)虽然被动语态经常出现在科技类英语文章当中,但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为了符合汉语言的习惯,便于理解,被动句往往不直译为被动式,而译成汉语的主动句。
(3)专业文献中长句一般较多,要做到长句译文准确,首先要弄清楚原文的句法结构,找出整个句子的中心内容,即找出句子的骨架,抓住最重要的主体成分,再将每一层意思分清,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再用中文表述出来。中文表述时,还要考虑到一些机械工程上的规范专业词汇和汉语言的习惯表达方式,但也不要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完全直译,这样翻译的内容看起来才一目了然,避免了直译可能造成的意思混乱或词不达意[7][8]。
对于长句翻译方法一般有三种:顺译法、逆译法、分译法。
其它还有许多翻译技巧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学生需要在巩固英语基本语法的基础上,掌握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
(4)联系生产实际。第一次全国高校教学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更加密切教学与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的联系”。“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新形势下教学与科研、生产劳动的结合”。专业英语的学习和翻译,也必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生产实习、实训是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的关键,所以学生必须紧紧抓住这些学习实机,提高自己的专业认知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机会还要多深入生产一线,理论联系实际,强化专业知识,这样才会使得专业英语的学习少走弯路,翻译的内容也更贴合生产现场和实际。
翻译举例:
例1:Machine steel and cold-rolled steel,which contain from 0.08 to 0.30 percent carbon,are the most common low-carbon steels.
全句可译为:含碳0.08%-0.3%的机件钢和冷轧钢是最常见的低碳钢。
*which引导一个非限制性的定语从句,修辞Machine steel and cold-rolled steel。
*全句为主语+名词性谓语的结构。
例2:The sizes and locations are all correct so that the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later to create a program to machine the part.
这些尺寸和定位都是准确的,这样这些信息随后可以被用来编制加工该零件的程序。
*so that引导一目的状语从句。
*machine:在这儿是动词,意为加工。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英语专业文献的翻译必须利用英语知识和专业知识,并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才能准确表述原文的含义。
4.培养浓厚兴趣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英语的巨大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喜欢的事,就容易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培养。必须要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英语学习,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习。多让自己去尝试,通过努力让自己体会成功的愉悦。
在实际的学习中,学习的过程就是巩固、复习和深化专业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愉快的经历。翻译专业文献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慢慢量变到质变,就会很轻松了。
需要说明的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是英语的一种,所以对于机械工程类专业大学生来说,在进行专业英语学习的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基础英语的学习,基础英语的听、说、读、写、练的训练同样不能放松和忽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五、结语
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是学习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最终目的。由于翻译过程是个创造性的、从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只有具备刻苦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一定的英语水平、专业水平和汉语表达水平,才能充分理解原专业文献的含义,把握原文的想要表述的实质内容,运用种种表达手段和翻译技巧,用准确流畅的符合汉语言习惯的语言生动地再现原文[8]。所以,为把自己培养成为复合型、有发展后劲的高技能人才,大学生必须把握机械工程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积累专业英语学习方法和基础知识,加强英文原始专业文献的阅读,扩大知识面,迅速而切实地提高自己的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为将来更好地适应高素质工作岗位和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钱丹,卢珊.基于学术英语的机械专业英语教学内容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8,(32):311-312.
[2] Orr,T..English language education for specific professional needs[C].IEEE Transactions on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2001,44(3):207-211.
[3] 颜科红,殷蕾.结合专业知识,提高英语应用能力――数控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探讨[J].广西轻工业,2009,(2):140-141.
[4] 秦艳.浅谈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翻译方法和技巧[J].陶瓷研究与职业教育,2005,(3):38-40.
[5] 郑勇,阚子振,吴传山.浅谈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翻译方法及技巧[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11):158-159.
[6]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Teaching Reform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
CHEN Sa MAI Yun fei LUO Yan jie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Abstract:Theteaching objectiv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nglishis that undergraduate students should have plenty of professional English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So the method of teaching reform is put forward,in order to resolve the problem of single teaching mode、dated teaching content and no balancing teachers and so on.In teaching process some resource of network and some skill about how to write scientific englishpaper are introduced, which will enhanc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The class is activity by using multimedia.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eaching reform is effective.
Key words:Mechanic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外技术交流和合作的不断加强,要求大学生不但具有一定的机械专业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1-2]。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将英语语言学习上升到将英语作为应用工具,即把英语最为本专业服务的工具来学,而不是把英语作为语言专业来学,这也是公共英语语言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本质区别[3]。
机械工程类专业涉及机械制造技术、机械设计、机械CAD/CAM、液压与气压技术、电气控制技术、数控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课程,不但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且知识更新快,这使得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的教学难度加大。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对人才的需求,因此该文从机械工程专业自身特点出发,探讨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方法。
1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性
中国在大学教育中一直都实行英语考级制度,这种制度的延续使得当代大学生毕业后都基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4]。但是机械工程专业英语除了具有基本语言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需要学生能够用英语来组织表达机械工程、机械理论和实践操作等等。
当前我国经济和科技水平高速发展,与其他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如何在专业方面对外交流,如何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都需要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英语基础。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对专业英语的需求更显得迫切。在机械行业中外合资及外商独资企业比比皆是,,即使是国有企业也在走向国际化,会大量进口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这些都需要能够读懂大量英语原版资料,能够和外国技术人员交流和合作,毕业后的大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否胜任这些工作,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专业英语也是进一步深造学习的需要。对于需要读的学生,要了解本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必须阅读大量的外文文献,文献中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词汇和专业知识。所以机械工程类专业英语的掌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 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单一的教学模式抹杀了学习的积极性
专业英语教学内容本身比较枯燥,专业词汇多逻辑性强,理论推导多,一般阐述的都是原理概念,而且英语文章中长句比较多,包含的信息量比较大,初接触者比较难以适应,学生会感觉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但由于教学方式受到传统英语长期教学的影响,老师在有限的教学时只是一味讲课,每次课的教学就是听写单词、翻译文章、课下作业、最后测验考试,周而复始一成不变形成了程序化的教学模式,甚至有的个别老师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是将课本上的文章语句逐一进行翻译,教学课堂没有生机和活力,严重抹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想要学习的积极性。
2.2 专业英语教学中师资力量难以平衡
针对教授专业英语的教师而言,一些工作较早的老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非常丰富,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教学方式也科学有效,但是在英语方面可能由于工作年限过长平时接触较少、使用频率不高,使得在专业英语授课的方面有一定的困难。而年轻教师刚毕业不久,一直在进行英语方面的学习,大量外文文献的阅读,使其专业英语水平较高,但大多数没有实际教学经验,课堂组织能力和对学生的驾驭能力有所欠缺,同时由于缺少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在专业知识熟练度和广阔度方面,以及将专业知识与英语更好结合起来能力上都有待提高,因此在上述两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是关系到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
3 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
3.1 教课内容的改革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尤其是学校图书馆中文和外文期刊全文数据库网络资源。常用的外文期刊数据库包括Elsevier公司的Science Direct电子期刊、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数据库、Springer Link全文电子期刊数据库等,学校图书馆网站都有。通过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数据库,如何查找自己需要的外文文献,来引导学生查找与每次上课内容相关的国外文献阅读,通过大量的阅读英文原始专业文献,扩大了学生在专业领域的知识面,同时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逐步积累了一定量的专业词语,潜移默化的锻炼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加入科技论文写作知识。撰写科技论文是科技工作者必须完成的工作之一,随着当前各个大学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学习用英语写作科技论文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的迫切需要。科技论文写作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科技论文写作的目的、意义、特点、写作方法及科技论文需要遵循的各种标准、规范和语言习惯等。在讲解过程中需要以标准的学术期刊论文模式为基础,详细介绍论文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如何撰写和相应的要求。使学生初步掌握论文相对固定的格式,包括提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
讲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实例分析,介绍写作过程中的技巧运用,使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不是理论上的泛泛之谈,而是能够使其结合所学专业,有所启发,并在写作中加以实践的。
3.2 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素质
针对上述专业英语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学院积极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即针对出国访学的老师,回国后必须要担当专业英语课的教课工作,这些做访问学者的老师,本身已经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强,通过一段时间的国外经历英语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他们担任专业英语的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介绍当前国外机械工程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使学生能及时了解世界前沿技术、开拓视野,同时还可以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兴趣
在教学实施环节还要做到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播放图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料,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活跃了教学氛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比如在每次课文内容讲解结束后,播放一些相关内容的科普性英语短片,比如介绍机床加工工艺、数控机床自动控制、切削加工工艺过程等。由于刚学完相关内容,所以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看、听、讲,也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实施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帮助、鼓励和引导学生,以树立学生的学习专业英语的自信心,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改变他们对教师讲解的依赖性,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主导,教师教学为引导。
1.1正确处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以工哺农的关系
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化进程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能否处理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以工哺农的关系。通过向城镇输入劳动力,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农民的收入增加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才有希望。以工补农能促进农村的基础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工业协调发展,但我们要认识到单纯地依靠工业反哺农业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并且,以工补农的方式和力度很难把握,方式不正确或者力度不够都能使实际的效果大打折扣,而过度地以工补农还会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延阻工业化进程,丧失战略发展机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裨益。因此,以工补农的的方式要科学、力度要适当,既要解决好农村的贫困人口,稳步推进农村基础建设,又不能妨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能使得劳动力成本上升过快,避免过度补贴造成的发展陷阱。
1.2有选择地支持农村
我们正处在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化进程中,也就是说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工补农既要不断加强力度,又不能损害到工业化的进程,所以要制定合理的以工补农的具体方案和目标,有步骤、有重点进行推进。在以工补农的过程中,可首先支持农村的重点人群、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在人群上,加大对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弱势群体的补贴力度;在产业上,重点支撑农村的基础建设工程,引导农业的结构调整,使农村的经济构成更加的合理;在区域上,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和收成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的地区。
1.3提高支农现金的使用效率
不能把以工补农简单地理解为直接向农村经济派发现金。实际上对“三农”的补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稍有不慎,补贴就会偏离其既定的目标,使有限的支农资金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一,完善补贴的方式和方法,合理运用各种补贴形式,对有限的支农资金进行集中管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贴方案和政策;二,调整各项补贴所占支农资金的比例,加大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公共品供给、农业科技的补贴力度;三,建立合理高效的“三农”补贴政策,整合支农资金,降低分管资金的成本,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减少流通环节,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1.4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
改变以往农村经济为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化进程提供支撑,而“三农”却不能从工业化进程中得到支持的现状。随着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的财政贡献将越来越大,继而实现从农业哺育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转变,使得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平衡好对对农民“取”与“予”的关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与国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由于我国的农民收入比较低,应继续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适当地提高农产品的最低价格,必要的情况下政府可以收购农民滞销的瓜果蔬菜。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对农业经济的支持并不局限在直接的财政投入,要在体制政策上“放活”农村经济,工业化重心下移,加大产业支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1.5加快县域工业化进程
能源化工基地的工业下移到县域不是反工业化,而是工业化的另一种形式,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降低能源化工基地的用工成本的同时,还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使得两者能协调发展。笔者认为县域工业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一,对城乡的工业发展进行统筹规划,把农村经济嵌入到能源化工基地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提高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吸引挽留各类人才,引导社会各界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加快农村的工业化、产业化进程;二,建立县域工业园区,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支持县域工业园的建设,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政策的扶持,逐步完善农村的担保体系,减少农村项目的信贷流程,放宽条件的限制,大力推进县域的工业化进程;三,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制度,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必要的情况下,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移,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四,落实工业化下移到县域的财政支持,使工业化下移的过程有章可循,制定新的产业政策,不断强化县域经济。
2结束语
关键词:工程机械 液压系统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3(a)-0097-01
随着工程机械的发展,液压系统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液压系统不像其他机械那样故障现象直观,液压系统的故障特性较为隐蔽、不确定性,这给我们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排查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在以往对于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方法更多的是依靠人工去巡查和定期的点检的方法去处理,伴随着检测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多的智能化故障检测方法在液压系统中得到应用,使液压系统故障检测更行之有效。
1 液压系统故障特征
1.1 试制液压设备调试阶段相关液压故障
在这个阶段其故障存在概率相对而言较高一些,故障所表现的相关特征现象较多并且复杂。造成故障的原因与设计、制造、装配有很大关联。在这个阶段其常见的系统故障有:(1)管路连接错误出现执行元件动作方向相反。(2)管路连接处漏油严重。(3)执行元件运行速度不稳定。(4)液压系统吸油不畅或系统存有较多空气的原因造成噪音较大。(5)调压阀等阻尼孔被赃物堵塞,使系统调压失灵。(6)液压元件选用不当,选用的阀压力等级及流量等级不够。(7)油箱容积不够或冷却器选用不当,造成油液升温较快。
1.2 液压设备在运行初期的相关液压故障
在这个阶段体系统故障现象主要有:(1)管路连接处及其阀体安装结合处由于设备震动出现松动的现象。(2)由于密封圈的质量不好及其在装配过程中不合理,使密封圈在较短的时间里出现损坏,出现接头连接处及其阀体安装结合处漏油。(3)液压管路中的一些毛刺、杂物、颗粒随液压油的流动,会出现小通径管路或者是阀体局部被堵塞,使之出现系统工作压力不稳以及运动速度发生相关变化。(4)在部分工况下因为负载高或环境散热的条件不佳引起油温升高,使工作介质的粘度发生了一定变化,引起局部泄漏、工作压力和速度不稳定。
1.3 液压设备运行中后期的相关液压故障
液压设备在此阶段故障率上升率较高,动力元件、控制元件及其执行元件磨损有所严重,内外泄漏量都有所增加,系统运行效率明显的降低。这个阶段,应该对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进行全面检查,需要对磨损严重的液压元件进行更换及其更换相关的密封元件,对相关的过滤器进行清洗或更换,并时常检测液压油的污染程度,并适时更换液压油,保证系统的清洁度。
2 故障诊断的步骤与方法
2.1 故障诊断步骤
(1)清楚设备运行的工况。对设备运行的特点顺序等工况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为以后的故障分析奠定基础。
(2)熟悉设备液压系统原理。在查找故障之前,要对液压原理充分了解,熟悉系统各部分相关参数。在得知液压故障时,能及时查找出该故障体现在液压系统原理的哪一部分,并进行初步分析。
(3)到现场了解情况。亲自到现场了解故障情况,向其他相关知情人员询问相关情况,了解产生故障部位及其现象。在允许操作或能操作情况下亲自试验,初步从系统压力、工作噪音及其表面泄露情况进行分析。
(4)故障分析诊断。根据对现场情况的了解,并综合液压原理进行分析,归纳出出现故障的可能性方面。
(5)组织实施。在制定完处理方案后,对设备故障进行处理实施。根据自己指定的方案尽量由简到难进行实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无用功付出,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提高效率。
(6)总结经验。对已经处理完的液压故障进行总结及其记录,以便在以后出现相类似的问题能够及时准确进行相关的处理1。
2.2 故障诊断方法
根据我长时期对液压方面知识的掌握和总结理,将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具体归纳为:看、问、听、摸的液压故障诊断方法。
(1)看。
①观察液压执行元件的相关运行现象是否异常。
②结合液压原理及结算所得的相关参数,观察压力表和各测压点所测得数值知否异常。
③观察油箱油位是否正常,油是否变质,油是否含有大量气泡,吸油、压力油路、回油路过滤器是否清洁
④观察各管接头连接处、油缸端盖处及阀体配合连接处是否有泄露。
⑤看液压缸活塞杆或工作台等相关运动部件在运行时有无跳动或者爬行等现象出现。
(2)问。
①问操作者是否按规定正常操作及故障发生时的状况。
②问之前是否调节过节流阀、减压阀、溢流阀及泵调节阀等液压原件。
③问吸油、回油、高压过滤器滤芯是否更换过,液压油污染程度怎样,是否定期进行更换
④问发生事故前对密封件或液压件是否更换过。
(3)听。
①听听液压系统在工作的时候是否有噪音或异常声音。
②听听在换向阀幻想的时候,是否有较大的冲击声音;油缸活塞是否有撞击缸底的声音。
③听液压设备部是否存在连续的液压油泄露声音。
④听油泵在运行时是否有敲打的声音。
(4)摸。
①用手触摸液压元件、泵外壳体及油箱表面温度感觉其温升状况。
②手摸运动部件和管子,感觉部件及管子是否高频率振动。
③当执行元件低速运动时,手触摸工作台,检验有无“爬行”现象。
2.3 查定故障部位的方法
为了尽可能的使得相关设备在实施了修理之后可以快速的参与工作安排,所以针对机械设备所开展的定期检修和故障排除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经常针对相关方面的常见故障现象以及排除方法进行搜集、整理以及积累方面的经验积累是十分必要的。
2.4 建立故障档案
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讲,“故障”档案的保存应当是作为设备维修工作的一种最原始的资料记载,这一档案的存在可以对于设备的整个运行以及故障的发生状况进行一个详实的记载,同时对于其在以后的使用中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更是开展相关方面故障管理的一种有力依据。
3 结语
总之,在开展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故障的检查与维修时,应本着先了解结构及原理,在思路清晰,确保无污染的前提下,按照“由简到难,先外后内”的原则有序进行。切忌盲目、无准备地大拆大卸。
参考文献
[1] 陆跃平,常德华,刘军.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液压系统模糊故障诊断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9(2).
[2] 赵亮培.基于故障树分析的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9(2).
[3] 许同乐,韩元杰.专家系统在液压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9(3).
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地方高校面向地方大中型企业,在机械工程领域已经招收了大量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一大批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但在培养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培养条件差异化较大对于地方高校而言,一方面,相当于国内一流高校和各种强大资源,其硬件条件(如实验条件、经费支持、信息资源等)和软件环境(师资力量、管理体系、研究氛围、校企合作、公共关系等)处于相对劣势。但另一方面,与重点大学相比,地方高校更为重视工程硕士培养,在导师选聘、学生待遇、学习环境上或能提供更有优越的条件,且政策层面更加灵活。以某地方高校2009届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为例,共29人,学院在授课方式、生活学习条件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并为每位研究生配备双导师,研究生论文全部来源于企业生产实践。因此,地方高校工程硕士培养条件往往呈现很大的差异性。
2.生员质量参差不齐(1)知识背景各异:由于机械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材料、机制、电气、测控、管理等诸多学科,生员专业差异性大、毕业院校也各自不同,因此该领域的生员背景知识差异较大。(2)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工程硕士研究生大多来自地方大中型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一线及管理部门,具有极为丰富的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但绝大部分人员离开高校较长时间,加之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精力学习本领域的前沿理论,存在一定知识陈旧现象,且英语、计算机等文化课基础较为薄弱。(3)学习积极性高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的学员绝大多数都是是单位的技术骨干和中层管理干部,甚至有些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往往很难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精力。
3.培养目标难以实现协调一致地方高校机械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高校、企业、研究生本人三方通力协作才能得以实现。然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1)企业迫切需要学校培养出创新能力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企业创造大量经济效益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往往很难将上述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培养方案并落实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2)大多高校在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受以往惯性影响,往往会倾向于更为重视研究生的理论及学术水准提升,未能有效与企业沟通,协调一致,从而难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3)绝大多数学员都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来学习的,但是往往低估了学习过程的艰苦性,加之家庭、工作方面的影响,往往会降低自己的要求,演变成为仅仅为了毕业证和学位证而学习,把获得更高层次的学位而有利于自身发展作为学习目的。
4.过程管理不够建全和完善工程硕士研究生往往是企业的技术、管理骨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生产、管理任务,而工程硕士培养过程又是“进校不离岗”,因此在硕士生培养阶段的学员往往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投入精力上会出现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此外,学习内容与学员自己的知识背景差距大,学习难度大;同时,导师往往在学校承担有其他教学科研任务,难以全身心投入。其次,在实际培养中往往沿用学术型培养模式,学院负责研究生的理论课教学、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工作,企业很少能参与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往往造成企业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与研究生的培养脱节。另外,“双导师制”是针对工程硕士特点而实施的,但由于学员是在职学习,大部分时间在企业,学校导师往往很难像指导学术型研究生那样细致指导,企业导师则往往是业务骨干或高层管理人员,难以抽出有效时间进行科学指导,从而使得工程硕士指导过程出现空档。
5.评价标准难以把握工程硕士培养是为工业企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内容侧重于应用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因此毕业论文中应强化解决工程问题的新思路、新设想、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而不一定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而校内指导老师往往沿袭以往惯例,重学术水平轻工程应用、重理论轻实践,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工程硕士论文质量仍需要进一步厘清,因此对工程硕士论文客观评价有一定难度。
二、提高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质量的探讨
针对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现状和区域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师情、生情、校情,湖南科技大学在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完善培养体系,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针对省情、校情、生情,依照“突出实践能力”、“强化应用能力”、“提高综合能力”及“夯实基本素质”原则,学校、企业单位、学员(导师)三方面结合协商制订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在具体实践中,开学前邀请研究生院主管领导、企业专家、部分导师和学员代表进行沟通,根据生产、开发、制造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经现场专家、导师的交流和学员的面谈后,学员可以结合自己从事的具体工作,选择合适的课程满足自身需要。
2.改革授课方式,强调灵活性和实用性湖南科技大学工程硕士大都来源于本地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任务繁重,学员无法脱产学习。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采取了以下措施:(1)确立班主任责任制,每个班级配备1名硕士生导师为固定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和联系。(2)多时段集中授课。由班主任提前调研,确定合适授课时间,然后提前通知各位学员。对于因特殊情况未能参加授课的学生则利用周末、节假日进行单独补课。(3)现场授课。对于部分距离较远的学员,湖南科技大学采用教师现场授课。如学校多次组织相关教师到学生较为集中的企业等进行集中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强化校企合作,深化“双导师制”湖南科技大学针对“双导师制”进行了以下改进:(1)师生双向选择:入学前组织师生见面会,加强交流,保证学员、校内导师、现场导师研究方向的一致性。(2)重视论文开题。由学位分委员会统一组织、集中管理、集中审核、严格把关。(3)加强中期考核。由校内导师和现场导师组成评议组,互相检查监督,保证论文质量。4.加强管理,保证质量为保证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湖南科技大学建立了研究生院、学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主要包括:(1)研究生院严把生源质量。在招生中全面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严把招生质量关。(2)学院负责日常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核心环节,课程设置、内容选择、教学方式上有效结合学员实际工作内容、突出个性,实行学分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考核方式采取读书笔记、笔试、研究报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式。(3)导师负责督促研究生学习、培养过程。由专家组集中组织学生开题、期中检查,答辩过程由导师初审、预答辩、匿名评审等环节组成,确保研究生论文质量。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