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2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文化经济融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全球化;经济;文化;融合
一、哲学关于经济与文化及其关系的论述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将社会分成三大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那么文化处于哪一层结构中呢?而对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决定了有不同答案。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是文化,即文化史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包括哲学、宗教、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等观念形态的东西。文化不是经济的附属物,而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结晶,是人的外化、对象化和具体化,从而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侧重于文化狭义的理解,由此可以获得两点启示。首先,经济决定文化的性质、状态及发展;不仅如此,文化对经济发展起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精动力和智力支持,还为其提供文化资源和整合量。因此,和谐文化的建设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其次,经济的转型势必带动文化的转型。没有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文化的进步,而文化等滞后,势必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更何况文化作为社会的产物,作为人的精神生活,只有成为群众的行为才有生命力。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语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冷战的结束,两德的统一,苏联的解体,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东西方之间,不同体制的国家之间,都加速了融合。可以说,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全球化时代以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为主要标志。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中的经济穿透力不断提高,文化与经济的内在关系逐步深化,越来越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达到部分重合,即经济文化、文化经济、经济与文化一体化。
何谓经济文化?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正如学者们对文化的界定因各自的学术背景等原因而无法统一一样,人们在什么是经济文化的问题上也难以取得一致意见。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教授药师寺泰藏认为,经济文化就是为使经济得到发展,组织和个人行为的总和。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文化是指那些对个人、单位及其他机构的经济活动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然而,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统一的定义,而是关于经济文化的某种基本共识。首先,应该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去界定经济文化。这是符合经济文化概念提出的背景和历史逻辑的。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其次,只有尽可能将影响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独立出来,才能确定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文化的这个特点表明,只有那些其影响能够相对独立地加以测量或考察的文化,才属于经济文化范畴;第三,构成经济文化的各个要素是一个整体,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实现的。因此,对各个经济文化要素实际影响的考察,必须以经济文化的整体为基础,重点是考察那些核心要素的影响。因此,应将经济文化主要限定在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这些核心方面;第四,就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言,文化既可以作为一个直接因素,也可以作为一个渗透性因素:前者就是文化产业,它的存在和发展直接就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后者则是通过与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的相互作用,实现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
根据经济文化的这几个特点,我们认为所谓经济文化就是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信念、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经济文化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因为经济文化既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也能够阻碍经济发展。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而当经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时,就会对经济发展起阻碍作用。正是基于对经济文化的认识,现存的经济实体表现出重视创建企业文化。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商品意识和营销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注意吸收和借鉴国外的营销文化,发展各种营销艺术、橱窗艺术、牌匾艺术、广告艺术、柜台艺术,促销艺术不断发展。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文化产品和服务日益具有经济功能和市场效益,文化生产和管理中越来越多地渗透各种经济要素,文化进入市场,不断增加经济成分,运用市场手段,增强自身实力,将商品属性解放出来,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良性循环。这些发展现象就是理论界提出的文化经济。文化经济的涵义主要包括:一是文化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不仅文化产品和服务成为重要的消费内容,而且文化也成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要素,精神文化领域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空间;二是文化和经济加快融合,呈现一体化趋势,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产品都包含着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文化成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经济借助文化的力量迅速扩张,生产力在文化的支撑下获得质的提高;三是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文化的形式不断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精神要素与技术要素,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成为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加速了知识、技术之外的文化要素进入社会生产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五是文化在政治运行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政治理念融入大众文化之中,政治内容越来越多地通过文化形式来表达,一些范围更广,渗透力更强。文化经济的内容构成不仅包含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而且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它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有效地把弘扬科学理念和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的能动作用。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创造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理念作用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文化的生产、消费、传播与创新推动和引导着经济、政治的发展。经济发展领域中处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文化经济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精神为先导,以科学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是对当今时代越来越突出的文化形态与经济形态日益交融,彼此渗透相互促进现象的深刻反映。经济与文化互相融合,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兴的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化最直接的表现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包括教育产业、高新产业、传媒产业、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休闲产业等等,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导力量。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经济和文化进一步加快融合,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一体化趋势。
三、新语境的时代要求
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并形成具有广泛效应的发展模式。步入21世纪,知识经济推动的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都看到了经济与文化互动的新发展,并将文化竞争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领域,采取相应政策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发展与经济建设同步。
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要求人们,一方面按照自己的文化观念从事经济活动,以文化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活动和市场方式自主选择适合的精神文化消费,满足文化需求。在价值取向上,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必然促进物质、精神产品的丰富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而物质和文化对人们的极大满足又反过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因而这一切充分体现出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立足于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全面、更科学、高质量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在强调物质增长的同时突出人的价值,在GDP的构成中突出文化因素。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与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经济文化也不会是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文化的差异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成为世界经济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受制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逻辑,受制于全球性的游戏规则,在学习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模式过程中,必须使之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制度相融合,进而发展出一套新的适合本国国情的制度模式和管理模式,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道路和经济发展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先进的东西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消化,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亨廷顿、哈里森主编,2002年,《文化的重要作用》,新华出版社。
[2]药师寺泰藏,2004年,《要重视经济文化》。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
[4]郝立新主编,2002年,《哲学研究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高朝明、高静文主编,2000年,《经典著作导读》,新疆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跨界融合;经济转型;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组织创新;产业互联体系;经济集约化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3029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一个取向,产业融合是产业进化的必然趋向,并带动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调整,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动力和发展态势是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见,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叠加动力,更好地促进经济升级提质增效。
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一个新路径,表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转型、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集约发展等方面,从而促进了经济转型(见图1)。
图1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是经济转型的新路径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是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使经济增长走向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增长模式,同时依托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带动经济整体增长,并注重经济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创意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直接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催发传统产业的升级,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业形态,引导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创意推动城市创新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丰富城市发展内涵,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生态系统,使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者,文化具有精神价值性和道德引导性,能够激发人们积极的精神动力和健康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完善现代治理体系,为经济增长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可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发展,将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生动力。
(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文化跨界融合,一是把无限性的文化创意资源植入到产业体系中,提升了可配置的资源数量和质量;二是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文化创意推动传统产业创新商业模式,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能力;三是产业融合催生的竞争效应使得资源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二) 促进消费提升
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为提供精神产品而发展的,这就使得消费从物质性产品需求升级到精神性产品享受,促进了消费层次的提升,拓展了市场消费的空间。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是遵循供给创造需求的经济逻辑,通过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不断创新创造的文化产品充满并扩容了精神消费的空间,使得文化市场成为一张无限发展的经济网。此外,文化创意深入渗透到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带动了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尤其是数字技术应用及产业融合的快速普及,正快速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文化消费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于文化生产具有更强的导向性,消费者完全可能成为文化生产要素的一部分,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消融为一体,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创意性消费扩展了产品的多样化生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使得文化创意在生产方和消费方都发挥了价值增值的作用。
(三)促进就业创业增长
产业融合丰富了产业形态,增加了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产品融合往往需要多种技能的综合,也能够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就业增长以及高技能的就业结构提升,必然会带来收入增加。
当前,我国鼓励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多的是为知识阶层的创新创业提供支持,他们的很多创业项目都是融合文化创意于新兴业态,随着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全域拓展,会诞生出更多的创意创新创业项目,打造出更为广阔的创客空间。
(四)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普遍融合性将带动产业融合更广泛的发展。而产业融合会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加强区域资源流动,提升经济效益,推动经济一体化发展。产业融合要求企业之间要建立更广泛更密切的联系,互通有无,共享共赢。企业可以通过契约链接、产权链接、关系链接、模块化链接、集聚链接、互联网链接等链接机制构建紧密合作的企业网络组织,探索新产品的生产、新市场的开发、新的商业模式的打造(洪振挺,2013)。产业融合带来了企业网络组织的发展,打破了区域之间的壁垒和障碍,这就拓展了资源的配置领域,使得企业资源在不用区域不同部门之间优化配置,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催生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诞生一系列新兴的“文化创意+”业态,形成一个新型的产业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一)适应产业链解构、重构,引领产业链融合增值
随着分工的细化、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传统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出现分离并发展为独立产业的趋势,同时进行的是产业链环节的进一步细化、新增和重新衔接,使得产业链的解构与重构并存成为一种产业演化的新常态。
产业链的解构即价值创造活动不断地外部化。在价值链的外部化过程中,很多产业环节将发展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出现了很多配套性的新业态;产业链的解构伴随着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促使产业价值链的融合,导致产业的边界模糊化,融合后的产业比原有产业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大的利润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较高的产业关联性,与其他的传统行业的关联性强,并且涉及产业链各环节,对产业链具有重要的增值意义,将文化创意融合于相关产业,能提升产业链的附加值,能有效推动相关产业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上移,获取较高的行业价值分配。同时,文化创意产业还会极大刺激产业链的延伸,融合形成新的价值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 促进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文化跨界融合的理念引领更多产业的创新发展,改变传统产业的生产和服务方式,增加企业经营的文化内涵,促进产品与业务结构升级和更新换代。一方面,在产品研发上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促使产品创新、产品种类增多,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使消费者获得更多更新的物质体验和多样化消费选择,提高产业附加值。另一方面,在服务提供上增加传统服务业的文化体验,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使消费者获得愉悦的精神体验,由此实现服务的价值提升,促使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的升级,从而推动了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因此,促使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价值、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等向其他相关产业渗入,可以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并推动产业升级。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创意生产,把文化创意植入到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提供,可以适应和引领人们生活方式,创造持续的消费需求,促进消费规模扩张和需求结构升级。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一是通过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提升居民服务消费水平;二是通过“一意多用”提供个性商品,促进居民个性消费增长;三是通过品牌授权,促进居民高档消费增长(见图2)(任旺兵等,2013)。[1]
图2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消费升级的机制
(三)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出现,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
日本经济学家植草益(2001)曾指出:“产业融合为企业提供了扩大规模,扩大视野范围,开发新产品、新服务等巨大商机,企业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仅催生出新产品和新服务,还催生出新业态,比如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催生出文化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与农业融合发展了创意农业,还有文化地产、互联网文化产业等,这些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并且在不断地推进与传统产业的相互融合,引发传统产业的分化、解体和重组。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还可以孕育出新的经营模式。例如旅游业和农业的融合所孕育出来的观光农业,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模式,将蔬果采摘融入农家乐不仅为农民创收、扩展农业产业链以及改变农产品结构开辟了道路,同时也带来了旅游业以及宾馆、交通、餐饮等相关服务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把产业链与价值链匹配起来,为客户提供更加人性化的问题解决方案,将重新整合与划分产业结构,建构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盈利空间。
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还可以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以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比如北京定福庄的发展模式就是构建文化创意产业综合体,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创意空间,引领一种生态化的文化新生活,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态合一”的产业发展新体系。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就是在制度创新、文创集聚、生态增效、多元协同、区域联动的条件下,以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为动力,围绕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而构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见图3)。
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一方面包含文化创意对新型城镇化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存在影响作用。具体来说,城镇化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文化创意资源、科技、资金、人才这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从而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依赖于一定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如图4所示,文化创意和新型城镇化之间通过内层要素圈和外层发展圈的动态耦合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
图3 文化创意驱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2]
图4 文化和新型城镇化耦合发展[2]
三、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是适应产业融合发展的新常态,在不断地技术更新、要素提升、市场创新和消费升级等动态产业环境下,产业处在一种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加强,由文化创意产业引领的新一轮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带动更多的传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通道;另一方面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要求,经济转型的方向是集约化、低碳化、绿色化发展,这需要更多地依靠创意创新驱动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最具有创意色彩和创新意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产业渗透性和融合性,文化创意具有创意资源无限性、创意生产无污染、创意消费无极限等产业特征,文创产业融合将为经济发展带来一个新的高增长点,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一条新路径。这种融合发展将带来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进而构建经济发展的新范式。
(一)促进产业组织变动,形成新竞合关系
产业融合促进了产业组织关系的变化,同时改变了产业竞争格局。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使得融合产业内的企业处于相互竞争的状态中,随着产业融合的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参与到竞争中来,从而促进了更大范围的竞争。同时,发生融合的企业间开展的广泛合作,也是另一种形式的竞争,产生一种新的竞合关系,这是一种企业建立在合作中的新型的竞争模式。
产业融合伴随着企业网络的出现,使得产业竞争表现为一种基于企业网络的竞争状态。企业网络强化了市场竞争,并使得竞争更加多样化,表现为企业网络中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网络中的企业与外部企业的竞争、企业网络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网络与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等多种竞争类型(洪振挺,2013)。
产业融合中的竞争与合作,催生更多种类的融合新产品和新的服务模式。竞争效应促使产品价格下降和服务质量提升,增加产品差异性和服务多样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合作效应促使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企业成本,增加文化内涵,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构建产业互联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改变了产业组织关系,新的产业组织关系要求新的产业组织模式与之相适应,从而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产业融合促使企业和产业边界的变化,将形成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并逐渐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是一个交互创新的过程,创新产生的盈利激励不断扩散,使得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产业融合中来,并通过价值链联系起来,从而构成一个网络型组织。网络型组织是信息化动态环境中与产业融合相适应的一种组织形式。网络组织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信息经济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环境变化(周振华,201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环境,并产生了基于文化创意与科技融合基础上的多种业态的融合发展,尤其是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物联网使商品互联,网商平台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生产领域的创意设计来,文化创意的融合还是一种思维的互联;因此,建立在商品互联、人的互联和思维互联基础上的产业互联成为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常态组织形式,推动了产业组织的创新发展,传统的产业组织模式向网络型组织发展,产业互联体系得以构建并迅速发展,进而产业结构也相应地调整。
(三) 创新产业空间组织,促进产业融合性集聚化发展
从理论上说,产业的演进具有空间集聚发展的规律,从实践上看,产业集群发展表现为空间的集聚,在政策推动下,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文化园区的规划发展都是要促使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聚集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产业链的衔接,提高经济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产业集聚也会促使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协同经济和融合经济。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是在现有的文化创意园区的集聚发展和工业园区的集群发展基础上的更进一步的融合性集聚化发展,顺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创造产业发展新模式,使经济效应得到最大化发挥。
四、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推进经济集约化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增值性和低消耗、低污染等特征,其本身就是一种集约型产业,通过把文化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的各个产业链环节或者延伸发展新的产业环节,可以促进创意设计、绿色生产、文化营销、高端发展,提高融合产业的附加值和集约化程度。
(一) 提供大众创业战场,发展创造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大众业创提供了新战场,为知识经济融入提升传统产业开辟新的市场空间。当前的大众创业,更多的是在新兴领域的创造活动,而巨大的市场空间是在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市场融合领域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的主要阵地。产业融合提供的广阔市场空间为大众创业提供了可能性,进而为创造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二)营造万众创新氛围,发展创新型经济
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及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营造一种创意创新氛围,让创意创新变成直接生产力,引领新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创意创新型经济。鼓励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就是要推动创意设计在传统产业环节的创新创造作用,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产品结构,建立新的生产体系和服务模式,引领新生需求,发展创新型经济。
(三)发掘文化创意资源,发展人文型经济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发展载体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使文化创意资源得到高价值的体现。随着融合发展的深植入和广覆盖,越来越多的文化创意资源将得到发掘和充分利用,真正使文化创意资源成为重要的产业要素,不断提高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比例,推进人文型经济的发展。
(四)推进低碳环保生产,发展绿色经济
文化创意的低消耗、低污染特征,使得其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可以推进清洁生产、节能设计、环保消费等产业链的低碳化,促进经济的绿色化发展。此外,产业融合发展带来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环境的建设和文化生态的发展,为绿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关键要素,有利于绿色经济的构建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旺兵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课题组文化驱动新型城镇化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4
[3]陈柳钦产业融合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应对措施[J].经济前沿,2007(5)
[4]洪振挺基于企业网络的市场结构分析[J].中国市场,2015(48)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版画;民间艺术
Abstract: "cultural diversity" is the basic feature of human society, and the progress of human civilization important motivation. These in the main body in the face of changing into the "ecological - economic -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improve to adapt to the situation, strengthen the main body own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main body and the" ecological - economic - social "the balance of the system environment. Chinese culture is a fus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culture.
Key words: cultural diversity; Prints; Folk art
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文化多样性”的綦江农民版画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綦江农民版画“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綦江是巴、僰、濮、獠等少数民族的融合与交流,在此过程中不仅增加了各民族的共同文化因素,而且保存了巴、僰、濮、獠原始文化中若干中原文化的东西,就是这种融合与交流的结果,在綦江岩画木刻版画中体现出来。一个地区想要发展物质文化,回顾历史总结本地区各种历史经历、经验、教训,使得自己的物质文化、特点、特长从中获得发展推动力,看到的綦江岩画、木刻、版画袭承而再现的是綦江农民版画。
二、发展綦江地域经济的文化融合
綦江高度重视繁荣发展文化,积极致力于农民版画等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品牌培育、民间优秀文化弘扬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綦江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农民版画之乡,又是中国齿轮协会命名的中国西部齿轮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綦江农民版画顺利完成了从草根艺术向重庆文化名片的嬗变,创作出了成千上万件优秀的版画作品,其题材丰富,技艺独特,生动朴实,鲜活灵动,在当今绘画和群体版画中有自己的艺术特色,成为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010年綦江全县农民版画及其各类产值和带动投入达8930余万元。其中2010年版画直接销售产值670万元;开发的衍生品产值达1100多万元(包括文化衫、雨伞、折扇等各类轻工产品、各类手绘陶艺、家居饰品、手工艺品、食品包装、版画装裱服务、艺术培训等方面);版画相关建筑和装修类产值达7160万元(包括县城城市风貌建设、版画广场建设、版画艺术一条街建设、巴渝新居建设、滨江沿河版画景观打造、古剑山旅游开发版画村和版画风貌建设、各类版画标志物等)。
三、民间艺术保护与市场开发措施
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生产,利用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生产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为生态系统也是由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具备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三大特性。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由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环境因素、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大基本要素构成。
为了提高系统的总体生产力,还需要建立系统内各个种群之间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高效能转化系统。一个种群常常只利用整个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资源的一部分,而不同种群的合理组合,则能使系统内物质和能量在其循环、转化过程中得到多层次、多途径的利用,通过彼此间的相互调剂、相互补偿和相互促进,产生整合作用,其综合效果往往大于种群各个分项效果的总和。这种合理的生态结构,在中国民间艺术产品中随处可见。因此,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的提高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投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投入量增加可使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品量增加。
四、推动地方经济稳固发展
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具有以下一些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的特点:
1.社会性。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作为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同人类的社会经济领域密切不可分割。由此决定了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的社会性,它不仅受自然规律,而且受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
2.高产性。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是在人类的干预下发展的。而人类干预的目的是为了从系统取得尽可能多的产物,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种特性也决定了系统需要有物质和能量的不断补充投入,以保持投入与产出的基本平衡。
3.波动性。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本位生态系统的种群构成,是人类选择的结果。通常只有符合人类经济要求的优秀种类性状诸如被保留和发展,并只能在特定的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下才能得到表现。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对系统进行调节、控制,以减少这种波动性。
如何维护好生态系统的相对、动态平衡及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以便有效地利用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自然资源,通常包括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两种方式。直接调节如种文化业、工商业、旅游业和农林业等产业部门之间的结构调整和产业部门内部,如文化业中民间戏剧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结构调整,以及进行社区建设、民间艺术创新改良、营造文化休闲农业旅游、环境治理等。间接调节包括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品的运销、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投资、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科研和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教育等有关措施。
五、结束语
发展我国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业,满足市场需求的总体思路:确立正确的目标,确立正确的目标价值取向,合理优化创意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业结构,正确的市场化导向,主体产业能力的提升与环境关系的处理,改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过程,建立符合适应我国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业链,拓宽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业路径,建立完善的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产业运行机制与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以国家为主导、市场化运行调节的机制等。这些对处进主体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环境中,改善适应状况,增强主体自身生存与发展,实现主体与“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冯骥才等.什么是“文化自觉”,怎样做到“文化自觉”——学者四人谈N.北京日报,2011.11.14(18)
2.论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01
3綦江农民版画进藏市今年以来价格在飙升N.重庆晚报,2011.11.05
4朱耀先.以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N.人民日报,2012.02.22(07)
2李韵.冯骥才:目标是文化自觉,知识分子应是文化先觉者N.光明日报,2012.09.18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0YBRW8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思想文化 产业融合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发展良好,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因此,讨论如何促进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
1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协同理论分析
1.1生态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生态经济学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生态经济学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在1966年首次提出的,1988年成立的国际生态学会(ISEE)标志着生态经济学作为探索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规律的一门学科进入科学范畴。生态经济是站在经济学立场上,对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结合的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方式的研究,其内容包括能量传递、物质交换、价值增加和信息沟通在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体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愈加突出,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并统一于现代化建设,成为学术界的崭新课题。
1.2思想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经济增长点
思想文化产业既与思想文化相联系,又与经济相结合,在当今世界,思想文化产业日益重要,思想文化已成为国际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不到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思想文化产业概念,由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其著作《启蒙辩证法》(1947年)首次提出的(Culture Industry)。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解释,思想文化产业思想文化产品就是生产、再生产、分配、储存思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这一活动在工业标准下进行。我国提出思想文化产业一词是在国家《思想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2004年)中确定的,其中对思想文化产业做了详细阐述。思想文化产业是为人民群众提供思想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以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内容。
1.3协同理论
物理学家哈肯,于1971年提出了协同理论,依据这一方法,规模化、差异化的子系统在开放环境下,相互之间以复杂的方式交互活动,从而产生新的复合系统,由于各个系统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使得整个开放系统有杂乱无章变得整齐有序,也正是由于这种非线性关系,两个子系统的交互作用产生的综合效用增大,产生了“1+1>2”的协同效应。因此,我们应借鉴以上理论,统筹协调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两个正外部性系统结合产生的放大效应。
2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对国际环境的适应性不强。参与国际市场后,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相关监管没有同步到位。在专心工作对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进行监督等,其机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仅停留在表面。当前国内公司之间、业务之间现行体制没有理顺,没有完善的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业务货币供给、转移渠道的可控制监管,根据政府政策、市场调节的反映速度慢。经济发展快速时,对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滥投资,也客观给建设中的洗钱创造了温床。
(2)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投资管理不够完善。市场经济逐步放开后,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对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建设中,所得投资汇算清缴的理解偏差,对自身经营的理解情况,直接影响了投资者的各种风险。企业绞尽脑汁多方吸取投资者资金,但往往通过不记或少记利润、多计虚报成本等“对策”,以逃避利润分红。这些方式及时在一定的时期中,能够让企业减少分红、多多吸金,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然而从长远看,是无法真正的让企业有效建设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反而伤害了我国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声誉。
(3)人才的匮乏与制约因素。如今,互联网教育的加速发发展,许多部门的待遇有了保障,例如现在有的大学生宁愿到北上广做简单工作,也不愿进“生态气度”。加上许多思想文化产业于生态经济地区属于贫困地区,地形复杂、工作相对艰苦,在引进人才方面,就没有竞争力。加之目前教育体制改革,人才引进的程序较以前复杂了很多,按事业单位进人的程序引进人才,各方限制因素较多,例如空编数的核定等处于严格监管,对教育部门又作出了清晰的限制,而教育机构在进人和待遇方面都缺乏自,以及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收益见效慢,客观造成了人才缺乏。
3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注意之处
(1)与自身经济结构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以此,我们从谈两点:第一,投资者价值纳入生态经济之上,思想文化产业纳入经济价值当中,综合“经济生态思想文化”价值,使其统一体协同进步;第二,是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中,使投资者对建设项目目标综合思考,遵照循着资源投入产出最优的模式,利用各种管理方法,先进科学技术提高投资者的投资产出。
(2)建立健全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经济风险评估机制。本世纪以来,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建设被人们关注,并最终在各地遍地开花,但许多属于盲目建设,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在具体投资中,投资者要依据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市场的运行情况、业务、行业等相关信息做好风险等级和程度等级评估。对于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信息应该从全方位考虑,规避投资的主观盲目性。
(3)多方引进优秀人才。目前许多生态经济于思想文化产业地区的工作较为辛苦、待遇比较欠缺是现实,拥有良好技能并具有相当研究开发能力的毕业生还不满足新疆许多地区的现状,更别提认真从事工作,再者拥有资深教学经验的教师更是人心思动。因此,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待遇问题以留住人才值得探讨。首先,从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说,要积极与各大专业院校联络招收人才;其次,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要提高相应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完备基础管理设施,尽量做到设备齐全,保证设备的高效利用。
4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析
4.1多种方式发展生态经济,奠定生态思想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思想文化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其形态取决于特定经济基础,伴随着这一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工业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为工业思想文化转变到生态思想文化奠定经济基础。顺应时代要求,生态经济要走循环化、低碳化之路。要依据各地生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密切结合本地优势产业,调整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制定本地生态经济规划,发挥其指导扶持作用,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能源集约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推动产业经济循环发展,重点培育壮大低碳产业集群(如新能源设备制造业等);推广生态循环型农业,积极研究生态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制定农业产业化标准,引导节能与环保产业发展。通过以上途径,推动生态经济发展,奠定生态思想文化基础。
4.2发展生态思想文化产业,构建生态思想文化发展的产业载体
随着生态思想文化的发展,生态思想文化逐渐形成一项产业,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正逐步引导经济形成新的增长点,因此,各地应大力发展生态思想文化产业,以此促进生态思想文化建设和发展。一要立足各地地域思想文化资源优势,加强地域生态思想文化产品宣传和推广。挖掘地域思想文化中的特色元素、生态元素,把各地区域特色思想文化多样化地融入各项基础设施设计中,融入餐饮、商贸、会议等项目中,打造标签化的地区生态思想文化产业;二要建立标志性生态思想文化产业群、节约型优势生态思想文化产业群、旅游服务型生态思想文化产业群等三大生态思想文化产业群。加快生态思想文化旅游业、休闲业、广告生态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各地的自然条件,推动生态经济,打造更多有机品牌,并努力提高有机产品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水平。挖掘各地生态环境优势,利用体现各地地理、人文特色和普及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产品,也要努力发展娱乐、演出、展览等精神思想文化产业,还要加快发展生态思想文化软件、通讯、计算机等信息思想文化产业。
4.3创新生态思想文化品牌,培育生态思想文化特色
创新是思想文化的关键,是推动思想文化发展的力量,要创新生态思想文化的品牌,创新生态思想文化,应该选择合适的载体。一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创建时代华、特色化的生态思想文化名城,发挥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优势和特色。在加快推进生态化进程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要打造好生态思想文化名城效应。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学习并推广,以取得更大的生态效应;二要以生态家园建设为载体,打造农村生态思想文化发展品牌。“恭城模式”、“大新模式”等在生态家园建设方面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农村生态家园建设推动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三要实施生态思想文化精品战略。创新生态思想文化品牌数量固然重要,品位和质量更加重要,实施精品战略尤为重要。为此,要保障生态思想文化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推出一批体现时代精神和生态特色、水平较高的生态思想文化产品。在思想文化特色中,要避免一味求新求洋,要注意挖掘我国的思想文化宝库。
鉴于此,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是我国经济、思想文化与民生发展的基础,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多年来,我国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市场资金保持较快增长。未来,要综合各种方法来打造我国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建设的助力,初步出现国内一批先进的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单位。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股的大潮中,只有充分利用好多方面助力,处理好各种管理情况,才能保障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合力建设。但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建设具有长久性,不是一蹴而就。真正让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场为我国经济、民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李正.生态经济的发展新编[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 .谈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J].上海科技教育,1999(1).
[3] 刘保正.从地域角度谈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企业家天地,2003(1).
[4] 李江.生态经济与思想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规划[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相对于经济力而言,文化力包含了精神因素、智力因素和娱乐因素等几方面。精神因素包括理想信念、价值规范、道德情操和审美追求等;智力因素包括科学和技术、教育、信息、知识和制度等;娱乐和健身因素包括体育、保健和休闲等等。经济力则主要指自然资源、市场机制、经济资本、物质利益等物质性因素。张德江同志在谈到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时曾深刻指出:“经济活动中注入的文化内涵越多,物质生产中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竞争力就越强,效益就越好;文化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文化与经济互动,构成了新时代全新的生产形态和发展模式。
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日益趋同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文化生产的本质就是精神生产。当代的社会生产已经很难分清哪些是纯粹的物质生产,哪些是纯粹的精神生产,两者叠加的部分越来越大,而且精神生产所占份额明显加大。从当代社会发展态势看,经济和社会发展愈向纵深演化,人的需求层次就愈高,相应也愈需要在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和物质产品中融入更多的文化要素,增加精神资源的成分,文化因素更多地参与到物质生产活动之中去,从而推动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出现趋同的态势。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推动文化生产与物质生产的互动,用文化要素增加物质生产以及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的人文内涵,是提高企业素质和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永不衰竭的动力。而把文化因素注入经济活动之中,既可以提升生产过程的科学技术含量和档次,减少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消耗、提高企业素质和调动员工积极性,还可以通过激活文化因素,增加物质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创新成为生产的永恒追求。
文化力与经济力融合构成新的生产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发展,文化力和经济力的融合正在孕育和产生人类新的生产方式。在我国,随着全方位开放态势的形成,文化优势已经逐步取代政策、地缘优势,成为地区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指标。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和市场优势,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国内许多省市更是把文化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显示出文化自身的经济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开发,文化力与经济力一起构成了新的生产方式。通过文化力与经济力的互动,用文化资源开辟新的产业群,不仅可以扩大经济发展总量,创造新的财富源泉,还能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张和辐射,以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一系列环节,带动物质生产领域其他产业的发展,为物质生产部门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
这是文化与经济互动在消费领域的必然反映。千百年来,人类的消费始终由物质生产所决定,而且物质消费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当代,随着精神产品所创价值逐步超过物质产品所创价值,人们的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亦渐趋平衡且呈递增态势。学习和教育业更是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导方式。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尤显突出。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投资的主要选择领地,从而催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在广东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发展型转化,高新科技产品和包括娱乐、教育、服务、健身、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开始形成新的消费潮流,家庭消费结构中教育、服务、娱乐等包含享受和发展的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消费已不仅仅是产品使用功能的消费,还包括了产品文化品味的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趋向统一。
培育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为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历史机遇,发挥好“桥头堡”作用,在“十四五”中展现新作为,作好“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为主的非遗文化产业文章,建议发展壮大我区非遗产业良好基础,依托位于安富街道的**陶文化创意产业园、**高新区广富工业园将我区打造成为文、产、旅融合发展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通过做大做强“一片陶、一匹布、一把扇”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吸引、辐射带动泸、内、荣、永及川渝周边等地非遗资源集聚,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首个以弘扬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传统工艺美术、现代创意产业等协同发展的百亿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推动我区逐步打造成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展示交流中心、人才集聚中心、非遗传承中心、文旅集散中心,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建立一条文化连接纽带,持续推动双城经济圈传统文化产业提档升级,不断提升成渝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互联互通水平。
一、文创产业相关背景
(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创意产业作为知识密集的新兴领域,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重要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是以文化根基的新园区
创意产业中心作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具体载体,其形成包括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二要有鲜明的文化形象,三要有包括生产、发行、消费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四要有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种功能。
(三)发展理念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文化性、创意性、产业性三个基本特点。根据**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建设文创产业中心路径的发展理念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即: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精神,遵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围绕上述基本要求,**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理念为:绿色、智慧、活力。
绿色主要是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始终要保护好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走生态优美、节能低碳之路。
智慧主要是指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时代潮流与传统技术的有机结合,在项目的设置和开发上注重搭建创意经济的平台,把集聚创意人才和产业作为发展的方向和重点。
活力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遵循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形成和壮大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形成新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群,为**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型升级打造新的发展引擎。
二、**打造双城经济圈文创产业中心发展优势
我区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别是安富境内陶产业和陶文化在全市乃至川渝两地范围内一枝独秀,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良好条件。
(一) 深厚的文化优势
**素来有“海棠香国”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产业方兴未艾,陶器、折扇、夏布等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且产业链相对完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 独特的品牌优势
安富是中国的三大陶都,是中国四大名陶的主产地,陶业发展历史悠久。数百年来陶文化从未间断,是川渝两地不可多得的陶文化重镇。2010年,**陶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陶列入重庆首届“巴渝十二品”。
安富作为川渝两地陆路要冲,是巴蜀文化的交流融合地,生态环境优美,人文资源丰富。辛亥文化、抗战文化、兰草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相互交织,五里长街、烧酒房、寨子山、鸦屿河、生态园等多种文化载体相辅相成,具有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先天优势。
(三) 蓬勃的产业优势
近年来,**把非遗文化产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而且实现良好的开发利用,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产业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成功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处,重庆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处、示范基地4处,重庆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处、非遗传承教育基地7处,区级非遗传承教育基地14处。
(四) 便捷的区位优势
**是重庆的“西大门”,正好处于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是成渝经济区腹心地带的一个重要战略支撑点,具有“东西传递”、“双向开发”的独特区位优势,是成渝合作的“桥头堡”,不仅可以直接辐射四川、重庆两地,还可间接辐射云南、贵州、陕西、湖北、湖南5个省市,辐射人口3.69亿人。成渝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客运专线贯穿境内,成渝客运专线建成通车后,大大缩短了**与成渝两大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至重庆20分钟、至成都40分钟)。
“潼荣高速公路”在**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内开设出口,**陶文化创意产业园距泸州深水港码头50公里,距四川第二大机场—云龙机场仅20公里,往北可融入陕西、山西高速公路网,往南可融入云南、贵州高速公路网,往东可融入湖南、湖北高速路网,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与此相对的是,川渝两地已进入文化消费井喷期,但相关产业或者说集聚产业群还未形成,周边城市也处于各自为政阶段,在打造文化中心工作方面还属于空白,具有异军突起的可操作性。
三、存在问题、现状
(一)现状
目前,全区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5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30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388名。吸引区外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设立工作室15个,吸引文化创意与经营管理人才1500余名,直接或间接从事文化产业共计7万余人。非遗文化产业初见雏形,2017年底,文化企业数2500余户,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其中三大国家级非遗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市级和区级非遗项目及关联产业产值近60亿元。
(二)问题:
一是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未进一步体现;二是文创产业体量小,产品体系单一,价格普遍偏高;三是集聚效应不明显,我区范围内的非遗产业分布都较为分散,未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四是人才培养、传承问题;五是文化多创意少,产品附加值低。
四、关于抢抓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意见建议
1.将“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或“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产、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我区“十四五规划”并争取纳入重庆市“十四五”规划。
2.加快实现文产旅融合发展。按照笔者的观点,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接二连三”的产业,既可以是狭义上的文化创意设计、知识版权等相关产业,又可以是将文化创意物化制造出来的相关实体制造业,是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要搭建政企共商新渠道,加大政府支持力度。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大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构建良好营商环境。一方面政府要鼓励**本土的企业走出去,组织非遗文化企业和产品亮相国际、国内的各大展会,并给予其一定的财政补贴。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创类的企业进驻**文创园区,吸引麻织品、陶器、折扇等“老字号”入驻,对入驻园区的企业给予各类补助。二是要创新城市形象传播方式,要重点考虑年轻化和时尚化的受众群体,结合年轻人喜爱的传播方式,利用“抖音”等平台策划打造非遗“网红”,同时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作用,探索事件营销、活动营销及渠道营销等旅游营销方式,增强**文创品牌的影响力。
3.打造双城经济圈特色主题活动。以活动为载体,策划组织周边市区来荣开展特色文旅活动,提升影响力和美誉度。例如把**陶文化艺术节上升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艺术节,并成为永久举办地,每两年常态化开展;同时用好国家级综合实践基地,常态化开展成渝两地文化交流、培训活动,整合现有文化相关技能比赛、交流活动等,将每年一次举办的**陶职业技能大赛上升为双城经济圈非遗职业技能大赛,持续吸引非遗人才、文化创业产业人才来荣交流、发展。
4.吸引文化创意人才入驻创业。争取川渝两地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评定机构落地**,评定资格、享受政策等互通互认。对标《**区人才兴陶十一条》制定实施非遗相关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激励政策,支持相关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入驻人才学习深造、支持人才团队参赛参展、支持非遗大师带徒传艺、支持人才参与职称评定、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等,吸引周边地区品牌非遗文化产业入驻**。
这两天,在宁波隆重开展的“青春中华”——第三届中国青年服装时尚周活动,为我们献上了一场充满时代气息的服饰盛宴,使我们置身于一片洋溢青春活力的文化海洋。服装是人类文化的第一层外壳。在这个青春盛会上,华丽多姿的服装时尚,向我们展示了创意的神奇力量;丰富多彩的文化节目,使我们领略到青年文化的非凡魅力。可以说,这次青年服装时尚周活动,就是一次创意经济与青年文化的生动汇集和碰撞。
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突出强调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要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为繁荣青年文化、发展创意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今天,我们举办这次论坛,就是要深入探讨青年文化与服装时尚等创意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和推动青年文化与创意经济的互动,促进青年文化与创意经济共同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借此机会,我就青年文化与创意经济的有关问题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关于青年与创意经济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把目光投向创意经济。创意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是推崇创新与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型经济形态。在物质财富极大涌流、人们越来越追求消费个性化及精神享受的今天,创意经济以其在新兴产业巨大的扩张能力,以及对传统产业强大的渗透、改造和提升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态势。据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统计,创意经济已经占全球GDP的7%,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的价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在英国,创意经济产业已经成为仅次于金融服务业的第二大产业,成为雇佣就业人口的第一大产业。在美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速度达14%,创意经济成为美国新经济的核心和引擎。在日本、澳大利亚、韩国、丹麦、荷兰、新加坡等,创意经济也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面对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的创意经济浪潮,有识之士甚至认为: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变革——从工业经济时代向创意经济时代的变革。在这场深刻变革中,正处于人生中最富于创造能力、最乐于追求新知和引领时尚的青年一代,必将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必将大有可为。
创意经济吸引青年,青年引领和推动创意经济。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求知欲、创造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具有追求新颖、追求表现、追求时尚、追求个性等特点,与创意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得益彰。追寻创意经济发展的足迹可以发现,伴随创意经济走在时代前列的,总是青年。首先,青年朝气蓬勃,不怕失败,敢于设想,善于创造,是创意设计人员的主体。有关调查显示,在各个创意行业中,20-30岁之间的青年,占创意设计人员总数的93%。其次,青年思想活跃,肯于思考,善于钻研,学习和吸收能力强,大多接受过系统的现代科学技术教育和培训,在掌握新技术、运用新技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创意经济从业人员的主体。以对创意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现代信息技术为例,今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上亿的网民大军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79.8%。再次,青年总是以其天性使然的对新奇事物的热爱、对高质量物质文化生活的追求、对时尚的追从,引领着大众消费的时代潮流,是创意经济十分庞大的消费大军。现实生活中,从服装时尚到数码装备,从家居装潢到办公工具……,许多创意产品都是围绕青年的需求来进行创造和改进,许多创意品牌都是因为青年消费人群的大量涌入而兴起的。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创意经济是以青年为主体的经济,创意事业主要是青年的事业。
当前,我国正致力于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促进经济社会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提供强大的科学技术支撑。发展创意经济,在这一背景下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在全国各地出台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创意产业普遍得到极大重视。我国当代青年成长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思想解放、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创造能力突出,必将在发展创意经济、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中一展雄姿,绽露出耀眼的青春风采。
二、关于文化与创意经济
创意经济的出现,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把文化融入到经济中去,使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使“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相互统一,创造了一个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崭新时代。
创意经济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经济、头脑经济。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充满智慧的头脑是我们这样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最富有的资源。文化是创意经济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一般认为,创意经济的诞生,建立在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满足,精神需求相应增长,更注重消费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有着深厚的文化心理基础,因此可以说,创意经济缘起于文化。创意经济把创意这种属于思想观念和文化层面的东西融入到生产过程,生产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烈文化色彩的产品,实质上就是在制造和生产文化。人们购买创意产品,接受创意服务,主要也不是因为产品或服务的物质功能,而是因为其精神和文化功能,这样的消费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消费。正是因为这样,创意经济所带动的产业,如美国的“核心版权产业”,英国称之为“创意产业”的广告、美术、设计、时尚、电影、表演艺术等行业,绝大多数都是文化产业,都以文化产品为主要产品,以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标。创意经济所推广的产品或服务,总是附着一定的思想信仰、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民族心理、生活习俗、审美情趣等文化方面的因素,将对消费者的精神塑造产生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创意经济对社会的文化影响,远大于其物质影响,这也是世界各国对创意经济刮目相看的一个重要原由。
创意经济根植于文化,又反过来为文化发展打开了新的广阔空间。创意经济把知识积累的结晶——创意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空前地突出了知识的重要性,空前地释放了文化的张力,空前地凸显了创新的价值,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人们学习知识、弘扬先进文化、推动文化创新,为文化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创意经济把文化内涵巧妙地灌注和渗透到经济活动、经济产品中去,使原本深奥、抽象甚至枯燥的文化内容变得鲜活,变得具体有形,变得可亲可近,极大地拉进了文化与现实、文化与大众的距离,提高了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创意经济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传媒手段,在迅速拓宽创意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拓展创意市场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递方式,提高了文化的传递速度。创意经济通过资本运作、公司运作等方式,把大规模的文化出口、文化输出与意识形态渗透等相结合,使世界不同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汇和较量更为激烈和复杂,以至于任何一个国家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固守住本国和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就不能不直面创意经济,不能不对创意经济飞速发展的潮流给予足够重视和有效回应。
面对当代世界文化与经济的深度互动,面对创意经济对国家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我们党和国家始终给予了高度关注。党的十六大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并对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提出明确要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逐步完善有利于文化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培育文化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纲要》还明确提出,国家将重点培育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创意群体,支持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形式,集聚各类文化创意人才。可以预见,在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必将迎来一个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必将对我国繁荣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三、关于青年文化与创意经济
青年兴则创意经济兴,文化盛则创意经济盛。由青年创造、在青年群体中盛行、富有青年特色的青年文化,集中了青年群体的优点和文化的精华,是社会文化中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部分。青年文化与创意经济的联系尤为紧密,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也尤为深刻。
青年文化为创意经济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发展大业,人才为本。尤其是发展创意经济,更是需要大批知识水平高、富有创造性的青年人才。我国的创意经济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缺少高端原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人才结构不尽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青年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就是培养青年人才。通过青年文化建设,大力倡导青年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提高青年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育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技能的创造性人才,将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青年追求时尚,总是要吸收时代变革中最前卫、最时尚的文化元素,形成独树一致、蔚为壮观的青年时尚文化,引领社会时尚潮流。社会时尚是创意经济发展的巨大商机。通过青年文化建设,发展青年时尚文化,扩大时尚对青年和社会的辐射面,将催生出大批创意经济的消费人群,对创意经济的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青年乐于接受新异事物,青年文化是高度开放、具有很大包容性的文化。不同传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文化,都可能反映到青年文化中来,或和谐共处,或融合成新的文化形态。青年文化宽松、包容的文化氛围,为鼓励创新、保护创新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推动创意涌现、促进创意经济发展的剂。
创意经济为青年文化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青年文化要发挥育人的作用,必须继承民族传统之精髓,吸收时展之精华,强壮青年精神之筋骨。创意经济高扬的创新创造精神,就是民族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是支撑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精神命脉。与创意经济的发展相融合,有助于促使青年文化大力弘扬创新创造精神,大力激发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和凝聚青年在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的奋斗中建功立业、成长成才。建设青年文化,必须根据青年的特点,适应科学技术的新进步和社会时尚的新发展,不断丰富青年文化的载体,不断拓展青年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手段。创意经济把手机通讯、互联网络、动漫制作、DV影像、数码声讯、电子软件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为青年文化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新载体,并形成了短信文化、网络文化、动漫文化、DV文化、MP3文化等新的文化形态,开辟了青年文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手段,极大地提高了青年文化对青年的吸引力和感召力。现代社会,面对人们急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面对思想文化领域的相互激荡,面对文化市场的激烈竞争,通过文化产业化来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各个地区、各个国家发展文化的普遍选择。创意经济的发展,为青年文化的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青年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关键词:绿地;景观设计; 客家文化;提炼;融合
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of the triangle green space of Wuping garden eastward was provided as a case in the paper. By exploring the way to refining the Hakka culture and taking certain creative approaches, combine the Hakka culture with landscape. Aim to Create the Urban Landscape with certain loc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also suits tastes of both the refined and the popular.
Key words: Green space ; Landscape Design ;Hakka Culture ; Refine ; Combination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对于公园的文化内涵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重返乡村”、“重归传统”、“追求地域性”[1]的设计理念越来越被设计界所追捧。然而,文化的提炼及其与景观设计的融合,往往是实现这一理念的关键所在。但是,要将文化内涵加以提炼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并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景观并非易事。武平东门苑三角绿地景观设计在客家文化与景观设计这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和实践。
1 概述:现状概况与要点分析
1.1项目区位分析
武平县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福建省的西部,通称闽西。武平县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广东的蕉岭县、平远县,江西的寻乌县、会昌县均与武平县交界(见图1)。武平县系客家聚居地,境内山清水秀,风光迷人。
图1项目区位
1.2 项目现状条件分析
用地位于武平县东门苑、河东路与环城东路三叉口,于平川河的南岸。规划地及周边现为施工用地,四处堆积施工用砂石土堆,交通混乱,环境恶劣。规划地四周现已有居住区,施工地也将建成商住房,则规划地将是使用率较高的街头绿地,服务于周边居民(见图2)。
图2 东门苑三角绿地现状
1.3 项目性质定位及设计宗旨
设计考虑到周边的众多因素,将其打造成集商业、生态、休闲游憩为一体的城市公园绿地,设计宗旨为:
(1)首先是要打造满足周围居民的使用要求的街头绿地公园。
(2)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街头绿地公园,使公园富有客家文化内涵,将具有武平地域特色的客家元素融入公园,体现武平的文化底蕴,同时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重要门户。
(3)打造森林城市概念,将公园建设成为可供市民休闲游憩的生态游园。
2 构思:设计着力点及设计构思
本案意在打造一个安全的、通透的、现代的、开放的具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内涵的街头绿地游园,设计重点考虑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南侧的开发居住地产,二是地块处在道路交叉口区域,所以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地块南向的通透问题,二是考虑行车视线安全和人流安全问题。
对于上述几点问题来说,有一定经验的设计师是不难解决的,本案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如何将客家文化进行提炼并将其融入到景观之中,创造一个能够体现客家文化并且雅俗共赏的街头绿地游园。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到两点:
(1)首先是要对客家文化进行概括和提炼,选择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客家文化作为景观创作的源泉。
(2)客家文化与景观的融合。文化融合应该注重精神上的融合,而不仅仅是图文上的重复建设及历史典故的仿造建设[2],因此,客家文化要转变成景观,这期间有一个融合的过程。要设计出一个雅俗共赏的街头绿地景观,要使观赏者瞬间领会其中内涵,其作品才算成功。
3 提炼:客家文化的提炼
客家历史源远流长,客家文化是中原汉文化与南方的土著文化的融合的产物。客家文化特点是耕读传家,保留古代汉民族的特点,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客家精神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其核心在于团结和奋进。对于客家文化的提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客家谚语
客家谚语是客家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总结与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语言生动,内容丰富,韵味隽永,耐人寻味。
客家谚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①生产谚语。如“早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等。
②社会谚语。如“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等。
③生活谚语。如“两脚站得牢,不怕大风摇”等。
(2)客家童谣
客家是一个善于歌唱的民系,童谣甚多。这些童谣与客家民谣一样语句通俗,而且每句尾用同韵字,所以琅琅上口,小时念熟到老不忘。与客家民谣不同之处就是客家童谣只朗诵而不唱。客家童谣有排排坐、先生教我人之初等。
(3)客家建筑
客家民居建筑有圆寨、围龙屋、走马楼、四角楼等,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围龙屋。围龙屋隐含的文化精神:
第一、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
第二、客家围龙屋的风格是原始住宅风格的承传。
第三、围龙屋的建筑特色也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集中体现在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而合符“天人合一”的哲学道理。
第四、体现了传统的宗族观念。
4 融合:客家文化与景观设计的融合
客家文化与景观的融合,首先要对客家文化进行凝炼概括,然后通过创作手法,使其具象化,最终形成能够感染观赏者的,雅俗共赏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本案客家文化与景观的融合,在公园布局的设计、设计要素的选定、景观小品的创造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4.1 公园布局的设计
公园在布局上充分结合客家建筑围龙屋的建筑特色,围龙屋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园形。在本案的布局设计上结合了客家传统建筑围龙屋的整体布局形式,在广场及道路的布置上采用了半月形和圆形的形式,同时,在主次入口的设计上也充分与客家文化相融合,在主入口处设置入口小广场,在广场两侧设置了反映客家文化的写有客家童谣的景观灯柱,并在入口广场迎面设置反映客家民俗的浮雕景墙,使游人在一进入公园就感受到浓郁的客家文化。另外,在次入口处设置写有客家谚语的镂空景墙,与后面的景观形成框景的效果(见图3),在反映客家文化的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
图3东门苑三角绿地总体布局
根据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所签署的《京津冀演艺领域深化合作协议》,未来三地将从五个方面推进演艺领域合作:
――共同打造一个采购平台。在京津冀三地分别主办的各类展演活动中,相互采购演艺剧目,积极吸纳另外两地优秀舞台艺术精品;实施公益演出项目相互采购计划,今年相互采购剧目将达10台以上。
――共同培育一个演艺品牌。京津冀轮流举办“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活动,集中展示三地优秀剧目,今年5月至6月,“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将率先在北京举行,将有10部作品与首都观众见面。
――共同创作一部艺术作品。京津冀文化部门将联手向国家艺术基金申请共同委约创作一部以长城为主题的交响音乐作品,尝试统筹三地资源、深化院团合作,共同打造品牌演出剧目。
――共同搭建一个资讯推广平台。建立京津冀演艺资讯统一平台,通过媒体宣传、演艺项目推介会等方式推广三地优秀剧目。三地定期举办推介会,将优秀剧目整体打包推出;另外两地在本地举办演出活动时,由本地提供一定免费的媒体宣传支持
――共同组建一个资源统筹平台。组建京津冀演艺联盟,实现京津冀演艺资源的统筹协调。建设京津冀演艺网络平台,实现剧本推介、演出营销、人才交流等线上线下双向资源统筹。
5月29日,经京津冀三地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由三地演艺机构联手的京津冀演艺联盟在北京鸟巢文化艺术中心正式成立。
京津冀演艺联盟将以剧场为基础,以剧院和剧团为主体,以演出机构为纽带,拓展全服务领域。并将加大对三地演艺资源的统筹力度,推动京津冀演艺市场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作发展,塑造区域间良好发展的氛围和环境。
正如河北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桂岐所说,京津冀三地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也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比如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是深受三地观众喜爱的剧种。演艺联盟成立后,将促进学习交流,共享、引进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理念,形成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运营管理体制。三地优秀的艺术人才将打破地域界限,共同打造精品剧目,观众将看到三地优秀艺术家同台献艺。
当日,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的京津冀演艺项目交易会同时在鸟巢文化艺术中心举办,有200余家京津冀三地的优秀演艺机构、剧团参加展示交易,其中不仅有北京京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天津京剧院等老牌艺术团体,还有许多近些年来备受关注的民营艺术团体。我省的省京剧艺术研究院、河北交响乐团、省河北梆子剧院、省话剧院以及石家庄、唐山、邯郸、邢台、沧州等地的院团也都参加了交易会。各个院团推介的重点剧目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业界人士的目光。
此外,随着经典评剧《花为媒》在中国评剧大剧院的上演,由三地共同主办的京津冀精品剧展演正式拉开序幕。在接下来近半个月的时间里,着重展演经典传统剧目和近年来创作的优秀剧目,来自三地11家院团的11台精品剧目在中国评剧院、梅兰芳大剧院、长安大戏院和歌舞剧院上演,共计演出22场。随后,还在津、冀进行集中展演,共同培育区域性演出品牌。
据了解,一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在推进文化协调发展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形成区域联动机制。去年4月9日,召开了京津冀三地加强文化协同发展座谈会,建立了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二是以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为先声,迅速开展交流演出活动。2014年4月,三地率先推出了“三地同唱盛世曲 携手共筑中国梦――2014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北京站)”活动。活动首次将三地河北梆子优秀剧目作为整体打包推出,汇集了三地的四家河北梆子院团,其间还举办了学术研讨、展览等活动。11月,巡演活动走进河北石家庄,10场演出,场场爆满,共有近万名观众走进剧场。今年4月,在天津继续举办巡演活动。
三是深化合作,签署了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2014年8月,在第五届中国天津滨海文化创意展交会上,京津冀三省市文化厅局举行了京津冀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签约仪式,重点加强三地在动漫游戏、文艺演出、艺术品交易领域的合作对接,加强文化产业资源互通,为产业主体牵线搭桥,推动形成区域统一文化市场。三省市文化部门组织文化企业举办了项目对接洽谈会,并精选了40余个有代表性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进行了项目推介与合作洽谈。
四是推动形成非遗项目的共同保护机制,拓宽交流渠道。2015年6月,北京市文化局将联合天津、河北两地举办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展暨传统手工艺作品设计大赛。活动通过邀请三地有代表性的60个非遗项目、百余位传承人参加展览、展示和设计评比,集中展现三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打造一批具有京津冀文化特色的非遗文化品牌。
2015年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主要活动
京津冀旅游文化产业博览会在廊坊举行
5月1日至4日,由廊坊市旅游局联合北京市西城区旅游委、天津市西青区旅游局等单位主办的2015京津冀旅游文化产业暨茶叶茶文化博览会在廊坊开发区举行。
此次博览会首次把旅游和茶文化进行融合,开设京津冀旅游展和茶文化旅游展两个展区,全面展示京津冀旅游协同发展成果。北京西城、天津西青、河北廊坊三地旅游部门及辖区内的50余家旅游企业参会。此外有200余家茶商参展,30余名紫砂制作大师现场展示制砂技艺。
“2015京津冀游客河北名镇名村首游式”举办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文明历程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河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我省旅游业发展重要的资源支撑。为进一步加快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旅游业发展,加强宣传推广力度,特别是加大面向京津冀市场的推广,4月25日,河北省旅游局、廊坊市政府联合主办“游名村赏名镇触摸乡愁――2015京津冀游客河北名镇名村首游式”活动。首游式上将重点推介河北名镇名村旅游资源及精品线路,并举办河北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产品线路会、名镇名村绘画展、特色民俗展演等活动。
京津冀66家文化创意产业园着手协同发展
2015年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介会4月29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66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代表出席,共同发起并签署了《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
推介会上,京津冀三地代表围绕“互联网时代下京津冀未来园区发展模式”、“河北天津对于北京园区的合作需求”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在展示区参展的有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石家庄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创业孵化园、承德“二十一世纪避暑山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等18家代表性文创园区。
《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指出,三地要搭建合作平台,优化跨区域合作环境;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三地互补性对接;培育中小企业,筑牢文创园区产业基础;创新合作模式,加速跨界文创产业共赢;实现园区结对,打造三地文创品牌形象。
2015书香天津・春季书展开幕京津冀出版集团牵手
4月30日,“2015书香天津・春季书展”在天津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来自河北、天津、北京、江苏等省市的近百家出版发行单位集中亮相展会,为市民奉上了一场书香盛宴。作为展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河北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出版集团、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于开幕式上联合举办了战略合作意向签约仪式,三方将在内容生产、转型升级、市场共建、资源对接、走出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努力实现协同发展。
应天津之邀,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河北出版传媒集团组织河北人民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花山文艺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方圆电子音像出版社、河北大学出版社、燕山大学出版社、河北阅读传媒公司等省内10家出版传媒单位和河北省新华书店公司参展,重点展示冀版精品出版物1258种、2.6万余册(套)。本次书展期间,河北展团还邀请文化名人、知名作家莅临展会现场,举办新书、好书推介、作者签售等多场文化交流活动。
京津冀三地高校参加物流文化节
京津冀物流文化节5月7日在北京物资学院开幕,来自领域专家、京津冀三地高校和物流企业的代表参加了物流企业经营模拟赛、物流拣选大赛、物流企业招聘会、专业论坛等一系列活动。
物流文化节原本起源于北京物资学院的学生文化活动,今年已是第七届。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纲要》刚刚出台的大背景下,本届文化节邀请京津冀三地十余所高校师生参加,旨在加强三地高校之间的交流,推进京津冀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为京津冀物流的发展培养更多专业人才。
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在天津落幕
5月8日,由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主办的“三地同唱盛世曲,携手共筑中国梦”――2015年京津冀河北梆子优秀剧目巡演(天津站)在天津落幕。京津冀地域相连,文化同源。河北梆子作为三地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古朴的艺术风格、丰富的经典剧目、多彩的流派呈现,成为我国戏曲艺术的一朵奇葩,也是京津冀三地联系的纽带和独特的文化品牌。举办巡演活动是加大京津冀战略合作,推动三地在文化领域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巡演以“三地同唱盛世曲,携手共筑中国梦”为主题,以展示河北梆子最新艺术成果为内容,以“讴歌伟大时代,艺术奉献人民”为宗旨,搭建展示传播、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广大群众共享河北梆子艺术发展成果,推进三地演艺事业的共同发展。
2016唐山世园会倒计时一周年京津冀共献旅游礼包
4月29日,“迎世园・游唐山”2016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倒计时一周年启动仪式在河北唐山举行,北京昌平区旅游委、天津市东丽区旅游局和唐山市旅游局交换了三地旅游大礼包。2016年4月29日,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南湖盛大启幕。本次世园会展期6个月,园区总用地540公顷,主要分为国内园、国际园、专类园、设计师园、生态科教园、低碳生活园、少年世博园和未来低碳花园等8个园区,是首次利用采煤沉降区举办的一届前所未有的国际园艺盛会。
6月13日,主题为 “创新改变世界”的2015中国互联网+创新大会・河北峰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隆重开幕。
关键词:文化产业 跨界融合 路径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90-02
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最强音,《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明确提出了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使国民经济的文化附加值得到快速提升的任务;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但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优势不能很快地向产品优势转化,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而文化产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具有超强的产业渗透性,通过跨界融合,能够改善需求模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要素组成,实现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打破文化产业门类的边界,促进不同文化行业之间的联姻融合,整合各种资源,延伸文化产业链,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的相关理论,产业竞争力的成长阶段大致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属于产业竞争力的上升阶段,后一个属于衰落时期。对于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而言,大多还处于要素驱动阶段和投资驱动阶段,创新要素的缺乏使得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所以,当前我国亟待通过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 “旅游+山水实景演出”模式
山水实景演出实现了旅游业和演出业的跨界“联姻”,将民间神话传说与新型的山水实景舞台演出形式融合在一起;由以前的“白天爬山头,晚上卧炕头”向“白天赏美景,晚上看演出”转变,从而使传统的旅游业由单一的模式向多元的模式迈进,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案例:云南《云南印象》、《丽水金沙》。
云南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丰富的民俗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云南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其中引人瞩目的是云南以旅游产业为依托,同时发展演艺业,目前已打造了一批在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水上实景演出,如《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其中《云南印象》在演出队伍上,由具有“舞神”之称的著名舞蹈家杨丽萍领衔主演,通过对原有的国有院团进行改革成立新公司,立足宣传本土的优秀文化并瞄准本土以外广阔的旅游市场,这就形成了多维联动的积极效应,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跨界发展。
2 “旅游+影视”模式
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影视剧的拍摄基地往往会对观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进而带动影视基地的旅游热潮,实现影视与旅游的跨界联姻。影视旅游这样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最早起源于美国,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经济收益与文化传播效果,所以随后便在世界各地流行开来,其中尤以韩国的模式为代表。韩国的国土面积较小,旅游资源相对有限,但是韩国的观光部门努力发掘本国电视剧的后续经济价值,几乎每一部热播的电视剧都能使拍摄基地成为新的旅游景点。近些年来,我国也开始注重发展影视旅游,通过多方努力,我们也初步建立了数十个颇具规模的影视基地。
案例:浙江横店影视拍摄基地。
浙江横店影视基地自1996年开始建造地一个景区以来,历经13年,投资30多亿,建成了亚洲规模最大的影视基地。广州街、香港街、明清宫苑、秦王宫、清明上河图、梦幻谷、屏岩洞府、大智禅寺、明清民居博览城等13个跨越几千年历史时空的景区汇聚一堂,从塞北的飘雪小镇到江南的小桥流水,从西部的黄土高原到东部的大浪淘沙,横店影视城汇集各地地域特色,被美国《好莱坞》杂志称为“中国好莱坞”。从1996年至今,横店影视基地已诞生500多部影视剧作品。多年来,横店影视城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润。
3 “动漫+非遗”模式
“动漫+非遗”模式在国外的影视动漫作品中有较多体现,在我国这种模式的应用还不太受国人的重视。中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非物质遗产非常丰富。但是,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遗产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未能创造出应有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被美国、日本等拿来作为影视素材,服务于本国的文化产业并在全世界进行传播。但是由这些影视素材组合成的影视作品往往充斥着西方人的文化价值观,对我国的文化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巨大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代代延续的精神食粮,尤其对青少年有着弥足珍贵的教育作用,而青少年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的纽带和桥梁;同时,动漫对于青少年有着与生俱来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动漫+非遗”模式意义非凡。
关键词:职业院校 校企文化融合 途径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8-0042-03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从事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通过我们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虽然近几年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不断加强学生岗位所需的技能培养,在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并不能很快适应岗位的要求,也有不少企业管理者反映毕业生与企业氛围格格不入,学生的职业发展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所处的环境与进入企业后的工作环境存在巨大的反差,从而导致对企业文化缺乏必要的认同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学校必须加强校企文化融合研究,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互动融合,通过具有企业文化内涵的校园文化来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增强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认识,使学生逐步了解、习惯和自觉遵照相关职业的素质要求,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认同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并成为现代企业文化的参与者和建设者,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从而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一、校企文化融合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意义
1.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教育以毕业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为特点和优势,这也是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要求。要实现这样的人才培养要求,除了要培养学生较高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培养他们良好的职业素质。而职业素质的养成需要有相应文化的陶冶。因此,校园文化只有与企业文化实现融合与对接,才能有效缩短校企衔接过程,增强毕业生的适应能力,获得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
2.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目前,许多职业院校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日常教学、招生就业、硬件建设等常规性工作上,很难有精力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建设,致使校园文化没有特色,缺乏实践,与企业和社会脱节。虽然很多学校都提出了“零距离”就业的目标,但就业后的毕业生缺乏职场适应能力问题一直存在着。因此,仅仅依靠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无法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的,只有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亲近感,减少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使之能够很快接受先进的企业文化及价值理念,才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和校企无缝对接。
3.校企文化融合有利于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一所学校想要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而校园文化是构成学校最基本、最持久竞争优势的重要部分,是为学校提供创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只有不断吸收不同类型企业的优秀文化,构建具有独特魅力和个性的文化品牌,才能在众多同类学校中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和个性化发展。
二、校企文化融合的基本思路
校园文化是生长发展在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学校内部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守的文化形态的总和,从属于教育文化。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科学管理为基础,在组织物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文化行为模式,是社会文化与企业的组织管理制度相结合的产物,从属于管理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内涵、功能和发展历史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在市场服务性、统一规范性、人才技能性和变迁开放性等方面又存在相同的特质。因此,校企文化的融合与对接不是两者简单的叠加,而是校园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与企业文化相互冲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过程。笔者认为,学校在开展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的时候,应遵循以下思路:
1.抓好两个层级的文化融合。校园文化包括办学理念、学校精神、管理文化、人文文化和服务文化等,这些既是学校发展内涵之所在,也是校企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引入企业文化,既要着力于表层文化,更要着眼于深层文化。从表层来说,可以学习借鉴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的待人处事、言谈举止和着装仪表等等。从深层来说,可以引入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明确学校发展定位;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建立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引入创新管理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与企业的无缝对接等。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精神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学校的校风,包括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团队意识、敬业精神等,这些都是企业对毕业生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因而也是最重要的。
2.做好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企业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外部和内部整合过程中所学习到的、由自身创造并发展起来的普遍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共同信仰的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特定现象,有它自身的适应性和独特功能,既有层级上的上位与下位之分,也有品位上的文野之分。因此,学校在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发展规划时,要以整体综合性的思维,对企业文化进行必要的研究和评估,明确什么是学校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什么是适合的,什么是不适合的,把企业文化里好的、适用的东西提炼出来,应用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当中去,并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员工接受认同并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项目中来,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保证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
3.找准校企文化的对接角度。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扮演双重角色,校长应当既是教育家又是企业家,教师应当既是教员又是师傅,学生应当既是学员又是员工。学校的教学过程也应具有强烈的企业色彩,实训基地同时又是生产车间,实训作品同时又是产品,考核标准同时又是职业标准等。角色融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融合的过程,学校要确定精准的切入角度,使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而达到使企业文化陶冶与职业训练相统一的理想教育境界。
三、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途径
校企文化融合是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趋势,但也是一件少有借鉴模式、处于探索中的事物。本着打造特色职教文化、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目标,结合现有基础,笔者提出以下几种校企文化融合的实践途径:
1.营造基于校企文化互融的职业环境。所谓基于校企文化互融的职业环境,是指学校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教育作用,加强与专业相应的职业环境建设,尽力营造与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相一致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掌握技能、感受企业文化、并潜移默化地养成相应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这种职业环境的营造既包括真实或仿真的训练环境,也包括校园整体环境氛围的布置,既包括硬件建设,也包括软件建设。目前,许多职业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建设仿真职业环境的重要性,并开始着手或建成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仿真实训车间,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学校还应进一步加强校企文化互融的职业环境建设,加深融合程度,扩大融合范围,通过建设校企文化一条街、布置车间情景式实习环境、教室职业文化环境、实施CIS“学校品牌形象塑造”工程建设等方式,形成全方位的企业文化熏陶,使学生从进校之初就树立起良好的职业意识,在实践教学中感受现代工业精神影响和严格的职业素质训练,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2.搭建基于职业精神培养的文化桥梁。职业精神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是对职业的价值观和态度。据调查,企业普遍十分看重员工的职业精神。在中国,90%的企业家认为,制约企业发展的最大因素是缺乏高素质的职业化员工。在以往的职业院校教育体系中,专门针对职业精神的培养几乎是空白,学生一进入企业,这方面的缺陷往往就会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其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学校应借鉴和吸纳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学校精神的核心理念中去,构建富有特色的学校精神体系,并采用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开展丰富的校企文化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与企业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使他们在交流过程中了解企业所需的职业精神,从而有意识地培养起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精神。首先,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使企业参与并取得支持,必须大胆地采取“走出去”的方式,主动与企业联系,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下厂实习和请企业相关人士为学生现场讲解职业精神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使学生了解企业中的人才发展环境与要求,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学校也可以采用“请进来”的方式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组织开展“青年企业家与学子面对面”、“企业家谈创业”系列活动,拉近学生与企业间的距离,使学生较早地接触与了解企业文化,也可以通过邀请优秀企业冠名支持学生活动,并开展优秀企业文化展示,邀请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到学校座谈交流等活动,使师生能够有针对性地了解企业的价值理念、品牌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及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预测等情况,从而加深对职业精神的理解。
3.开展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素质教育。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相通性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学习和运用技术的能力、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事业心与责任感、社会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将这些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整合进各种学习计划里。通过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我们发现,它恰恰体现了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即为社会培养大批“技能型”职业技术人才。因此,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应该成为职业院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素质教育,如组织开展师生通用职业素质的教育培训,将先进的职业素质理念融合到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成为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等等。
4.组织基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专项研究。要实现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仅仅依靠上述方式还不够完善,学校必须开展全面系统的专项研究,对校企文化的内涵、特征、对接途径以及如何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探索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新方向、新发展,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的融合与对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在开展基于创设特色文化品牌的专项研究中,学校可以组织教师进行“校企文化对接”课题研究,探讨校企文化对接点,形成校企文化互融的思路,建构独特的校企文化互融模式;每年召开“校园文化建设研讨会”,邀请优秀企业家、文化专家等来校座谈,广泛听取各界专家的宝贵意见;形成《校园文化专项研究成果汇编》,收录学校视角独特、理念先进、具有推广价值和学校文化特色的科研成果等。
总之,校企文化的融合是对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对接点的探究与实践,它能够理顺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要求之间的关系,是校企合作的发展和深化。我们必须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和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在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同步持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地学习、研究和实践,使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区别于其他校园文化,并体现出其特有的职业文化特色,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提升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最为直接的途径和最为坚实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孙慧阳.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J].商业经济,2006,(1).
[2]朱发仁.高职院校应建设企业化的校园文化[J].高等职业教育,2004,(4).
[3]刘大纶.论高职校园文化的企业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海峡两岸;金融合作;专项立法体系
一、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现状
(1)银行业的合作。随着两岸先后加入WTO以来,大量台资企业投资大陆,两岸均出台互设金融机构及开办相关业务的政策。近年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多家大陆银行表示将附台设立分支机构。这些大陆银行在台湾设立分支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两岸经济活动,包括两岸的贸易和项目的投资,主要从事发放信贷和贸易融资。而此时,岛内银行业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了办事处。(2)证券业的合作。自海协会和海基会恢复商谈以及达成两项重要的经济协议,为两岸证券业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台湾当局逐步开放大陆境内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台股,并可以从事证券投资和期货交易,还可以对台湾上市公司股票、金融债券、公司债券、基金等进行投资。而大陆方面也积极做出了回应,实现了“台股直通车”和“陆股直通车”。为了解决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活动中的融资问题,大陆允许台资企业在大陆发行A股并上市。到目前为止,已有多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沪、深两市成功上市,并有许多符合上市规则的台湾企业已在排队等待上市。(3)保险业的合作。随着大陆保险业的对外开放及2002年台湾公布的“两岸保险业务往来许可证”,两岸保险业的合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些台湾保险公司凭借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相同的优势,突破各种障碍进入了大陆市场,而大陆对外资保险业的市场准入条件也较高,因此符合在大陆设立分公司或合资子公司的仅仅有台湾国泰人寿、新光人寿和台湾人寿这几家台资保险公司。
二、影响两岸金融合作深化的主要障碍
(1)两岸金融合作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台湾的政策。尽管中国已经允许台湾地区金融机构来中国大陆设立分支机构,而且开放的限制和条件逐步降低,但到目前为止,台湾当局的政策规制依然不能做到对等互惠,两岸金融交流只能是“单向”、“间接”的形式。所谓的“单向”是指台湾当局依然不同意中国内地的金融机构到台湾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台湾当局对两岸金融往来一直采取禁止的态度。所谓的“间接”是指台湾金融机构和资金流动,不可能直接以台湾金融机构的名义进入内地,只能通过第三方。这种“单向”地,“间接”地金融合作模式使两岸的合作与发展受到相当的阻碍。(2)内地金融法规的不完善。目前内地在两岸金融合作方面没有专项立法,在金融市场上也没有对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汇率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内地方面看,依然缺乏两岸金融合作的法律保障。(3)两岸之间货币无法进行自由兑换。一直以来,海峡两岸的经济贸易往来主要是以美元作为支付和结算的手段,因此企业需要承担两次兑换的费用和汇率变化的风险,或通过第三地银行进行周转,不但费用高而且更浪费时间,还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率,也不利于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稳定发展。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大部分的人民币与新台币通过黑市兑换,这些地下金融活动缺乏有效的金融管理,有很高的交易风险,对两岸经济产生了不利的影响。(4)由于两岸金融监管体制的不统一,导致两岸金融业难以实现有效的监管。海峡两岸金融监管体制本身存在较大的区别。大陆从中国银监会成立后,建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理体制,即“一行三会”,“一行”即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实行功能监管;“三会”被业界称为“三驾马车”,对金融机构实行机构监管。台湾现行的有组织的金融体系由“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共同管理,其中“财政部”主要负责金融行政的监督管理,“中央银行”则完全致力于金融业务的监督管理。因此,两岸金融业在金融监管水平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监管,给两岸金融业的合作带来一定的不便。
三、进一步推进两岸金融合作的建议
(1)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通过金融机构的设立才能使两岸的金融合作更进一步的进行。因此要大力鼓励两岸金融机构到对方设立分支机构。2009年,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正式生效。在备忘录中规定了两岸双方金融市场的建立及优惠措施,为两岸酝酿已久的相互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其他业务打开了大门。而在2013年1月29日举行的两岸证券及期货监管合作首次会议中,台湾金管会也表示将对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2)建立对台湾金融机构的专项立法体系。由于大陆和台湾关系是非常特殊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把台资看做内资而不是外资,对台湾金融机构要进行专项的立法,在立法中要积极鼓励台湾投资者对大陆进行投资,通过专项立法,两岸金融监管部门在处理金融事件要协调一致,同时对台湾金融机构到大陆申办金融机构的条件要适当。(3)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在海峡两岸资金流动的规模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完善人民币与新台币的兑换和流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增加新台币的兑换业务,公开办理新台币兑换,加大对新台币兑换业务的宣传力度,使新台币的汇价更具有市场弹性。(4)建立两岸金融监管合作体系,推动两岸金融业实质性合作。首先应该促进两岸从业人员的交流和沟通,增进理解和信任,为进一步的扩大合作做好铺垫。其次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创立两岸金融监管信息网,及时更新两岸金融信息。还应该按照国际惯例进行监管,维护两岸金融稳定发展。
2013年1月29日,两岸证券期货监理合作平台首次会议在台北召开。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使两岸金融合作有了新的突破。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给台湾投资者送去了一份“大礼包”。大陆市场对台湾的开放幅度更大,出乎台湾金融业的预期。台湾投资者无须再借道香港“暗度陈仓”,可以名正言顺地直接进行人民币投资业务。大陆与台湾监管层将研究R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试点范围拓展至台湾,并增加1000亿的投资额度。大陆方面将允许符合条件的台资金融机构在大陆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台资持股比例将可以达到50%以上。作为礼尚往来,台湾金管会也针对大陆投资者关心的四个方面进行了监管“松绑”。包括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在台湾设立代表处的标准降低;提高大陆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机制的额度,从5亿美元增加到10亿美元;积极研究放宽大陆证券期货机构参股台湾证券期货机构的限制;研究允许大陆的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投资台湾资本市场关于大陆地区企业到台湾上市,中国证监会方面表示,目前这一问题并无法律障碍。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两岸就开始了经贸往来,但唯独敏感的金融业,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虽然从2009年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和《两岸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到2011年的《两岸货币清算合作备忘录》,两岸金融交流新气象频现,但离投资者期待中的开放尚有一段距离。
总之,海峡两岸的金融业合作是两岸经济贸易关系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两岸的金融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海峡两岸应该在《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的基础上,摒除一切人为的障碍,为两岸金融业的全面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美国经验借鉴;城乡移民;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4-0160-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移民(农民工进城)成为一个普遍社会现象。由于长期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原有城市居民的排斥,城乡观念转变的滞后以及文化融入机制的缺位,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问题尤为突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其移民的社会融合过程同样充斥着各种困境。在文化方面,美国既有文化同化运动,也有多元文化主义,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融合实践,美国最终形成了一体多元的文化格局。其移民文化建设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问题提供借鉴。
一、美国移民发展历程及文化融合实践
(一)美国移民发展历程
美国历史上有三次大的移民潮。第一次移民潮发生在1820―1880年间,其间移民数大概达到1 000万人。当时美国社会,特别是内战之后,出现了工业化,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需求旺盛。186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当时,自由开放的移民政策一方面吸引了欧洲熟练技术工人,大量西欧、北欧移民涌入,以爱尔兰人和德国人居多。另一方面,吸引了大量非熟练劳动力。华人劳工在修建中央太平洋铁路和开垦加州农田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美国西部的淘金热吸引了很多来美国淘金的华人,他们通过采矿为美国带来了巨大财富。这一时期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
第二次移民潮发生在1880―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 350万。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希腊、土耳其、俄国等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移民人数猛增。这一阶段,移民的大量涌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导致美国移民政策主题转向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限制。美国政府多次立法,限制欧洲移民,排斥亚洲移民。其开端是1882年的《排华法案》,接著是1917年划定的“亚洲”。同时,随着来自意大利、奥匈帝国、希腊、土耳其、俄国等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移民人数的猛增,1917年美国通过了一项旨在限制东南欧移民入境的“文化测验法案”。
随着美国限制性移民政策的实施,移民人数明显减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开始了移民政策有限松动和有限选择阶段。1943年美国废除了 “排华法”。 受民权运动的影响,1965年5月“移民和归化法”颁布完成了美国移民制度由民族来源限额制向全球限额制下的优先制的转变,该法案把教育水平作为移民的重要条件,废除了种族歧视条款。数百万计的东南亚难民和拉美国家的移民、难民和非法移民涌进美国,发生了1880年至今的第三次移民潮。
近些年来,特别是“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把国家安全作为其针对移民政策的第一要务,坚决抵制中东、穆斯林国家的公民。
(二)美国移民文化融合实践
1.美国化运动
20 世纪初,伴随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在思想文化上出现了以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为代表的一些知识分子鼓吹盎格鲁・撒克逊优越论。美国联邦政府主导了一场“自上而下”式的美国化运动,它是对美国移民文化融合过程的强制性和单一化模式的政策干预。1917年美国宣布参战后,为了应付各族裔移民由于国家背景与历史传统不同而引起的社会极大混乱,美国联邦政府深感树立“美国第一”信念的重要性,对移民的美国化运动发展到顶点,开始对所有外来移民群体实行所谓的“百分之百的美国化”政策。美国政府及各州政府都成立了“美国化委员会”,宣扬“美国第一”、“美式生活标准”等口号,并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强化“美国化”,排斥移民本族群文化。美国化运动为移民归化奠定了基础,但它缺少对移民族群个性的尊重。
2.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
1931年的美国“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开始实行限制移民准入的政策,美国移民数量大幅下降,“美国化”热潮消退,美国政府对移民的社会融合不再以强制性干预为主导。这一时期移民文化的融合更多依赖社区、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的帮助。1965年5月美国颁布了“移民和归化法”,开始把教育水平作为移民的重要条件,而各种准入和融合的优待政策则主要针对的是高层次的青年“技术移民”。这一阶段,美国开启了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目的在于通过教育使规章的外在硬性政治强力控制内化为个体自觉遵从。美国通过公立学校、夜校、移民培训机构、社区志愿者组织向移民及其子女提供语言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文化展示以及公民课程等服务,帮助其文化融入。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不仅有利于教化成俗还优化了美国移民质量,促使移民认同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融入美国社会,达到了归化的目的。
二、美国移民文化建设的经验
(一)大力发展移民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公民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美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发展各个层面的移民教育培训机构,教英语,讲授美国文化,培训社会生活技能,生产技术技能,极大推动了移民教育的发展。美国的移民教育还将重点放在扫盲式的低水平教育援助和培养熟练劳动技术人员上面。一方面,成立许多社区组织,通过慈善捐款和志愿者向那些受教育程度低的移民群体开展教育服务;另一方面,着力于培养熟练劳动技术人员,强化移民的生产技术培训。美国针对移民的职业教育注重实用,课程设置多样化,对移民顺利就业和获得稳定生活及进入社会有关键性作用。除此之外,美国还将移民子女教育作为移民社会融合的最重要环节。一方面通过多次立法保障移民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在很多公立学校都开设有针对移民子女的公民教育课程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切实保护弱势移民群体利益,实行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制
美国历届总统也都把消除社会不平等和种族歧视作为努力方向,比如以肯定性行动为代表的一系列行政干预手段的实施,就是为了给美国弱势移民群体提供一个平等基础上的优先机会。这些灵活性的倾向性政策切实改善了少数移民族裔与妇女等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促进了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文化方面,由于美国化运动中以损害文化多样性为代价推动文化归化,导致了少数群体的抗拒。吸取这个教训后,美国采取了在国家政治法律的一体性和主流文化的普遍性的基础之上,允许移民保留本族群的传统文化的文化包容政策。在教育中推行多元文化,实行双语教育,逐渐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三)注重主流文化的教育与宣传,利用主流文化的吸引来促进文化融合
美国非常重视其本土主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美国化运动就是对“美国第一”“美式生活标准” 的强制性政策干预。虽然由于其缺少对移民族群个性的尊重而遭到了一些移民族群的抗拒,但它客观上促使移民了解了美国文化和价值观,起到了归化的目的。一方面,美国本土文化在继承和发展中兼收并蓄,其中关于自由、民主、美国梦的主流文化精髓对外来移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美国也重视本土文化的外宣,比如利用好莱坞出产的影片在全世界的巨大影响,来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和美国精神,让自己的主流文化成为现代文明的最典型代表。
三、美国移民经验借鉴下的我国城乡移民的文化融合对策
(一)借鉴美国经验,全面推进城乡移民及其子女的教育培训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教育主导下的个体自觉遵从文化融合实践模式,慕逃的角度出发,帮助城乡移民及其子女的自觉文化融合。一方面,针对受教育程度低的城乡移民群体,可以通过培训机构、夜校、社区志愿者组织推广普通话,展示城市生活内容及城市文化,培训城市生活技能,使他们具备在城市生活的基本必要条件;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移民的生产技术培训,促进他们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的文化融合提供基本的经济基础。目前,我国的此类培训大多是公益教育性质,没有强制力和监管机制,形同虚化。应借鉴美国移民培训机构经验,政府将专项补贴资金投向进城农民工培训机构,令其开设一些多样性实用性的技能培训课程并对其进行监管,保障其专门为农民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针对城乡移民子女,首先要保障其子女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另一方面学校可开设一些公民、市民教育课程和公民、市民教育实践活动。
(二)借鉴美国经验,切实保障弱势城乡移民的合法权利,采取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系
由于城乡移民在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下层,是弱势群体,应尊重他们对城市发展的贡献,出台切实可行的倾向性政策来维护这些弱势群里的利益,提高其社会福利,拒绝一切排斥与歧视态度。在文化方面,我们应该采取包容性的文化制度体系,农民工进城面临的不仅是单方向的文化融入问题,主流应为城乡文化的融合。我们应该尊重城乡移民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尊重城乡移民的文化特性,可以在农民工居住密集的社区开展一些乡村特色的文化活动。这些民俗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丰富城市文化,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当代中国城市实际上也是一个文化大熔炉,多样化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还会产生很多新的文化要素。
(三)借鉴美国经验,加强城市文化的吸引和宣传,建设文化融合机制来推进文化融合
首先,我们应增强城市文化对城乡移民的吸引力,加大其在城乡移民中的宣传。城市文化中民主、自由、对生活质量和品质的追求,城市生活的便捷化这些都对城乡移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我们应着力建设文化融合机制,随时随处宣传城市生活理念,宣传现代化便捷的城市生活方式。利用已有文化资源对城乡移民免费或低价开放,以提高城乡移民的文化层次,以达到一方面消除原有城市居民固有的对农民工的排斥和歧视,另一方面让城乡移民意识到作为一名城市建设者的自豪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付美榕.美国移民政策动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3,(4).
[2] 蓝强.论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关键词: 传统文化城市建筑 传统元素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伴随城市的变迁,技术的进步,文化的交融,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提升。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增添中国传统元素。渊源博大的传统文化,在不断地触动着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的灵魂。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建筑景观
1.传统文化元素的兴起
中国城市建筑景观中,多的是林林总总的符号,符号的含义却不尽相同,一种符号给予的元素含义也不尽相同。传统文化在城市景观建筑中也在不断的被引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师也在不断的借鉴。例如中国传统的剪纸,皮影,国画,水墨,中国结,京剧脸谱,青花瓷,扇子,兵马俑等。随着国际间文化的交融,国家关系的日益增进,传统文化元素又一次兴起。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中国符号也不断的重现历史舞台。
2.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包容性
城市建筑景观作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园林建筑,城市环卫,城市标志等等。城市建筑景观在不断的吸收城市的文化蕴含。一个城市的兴起,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衬托,也需要城市建筑景观的包容。另一方面,也需要城市给予城市建筑景观创新与包容的魄力。就普通意义上讲,所谓的建筑就是托转盖瓦,钢筋水泥,修房补砖,遮风挡雨,抵御严寒。诚然,现代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不仅仅的托转盖瓦那么简单,如今的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的昨天与今天,地标建筑,古香气息等等,需要保留城市独有的味道,又要体会建筑设计美观,考虑到受众的视觉享受等等方面。例如:成都的宽窄巷,庭院里,天井,或翠竹数杆,灵石如磐,或花妍草茂,盆景韶秀。整个建筑中,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多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1]。
3.城市建筑景观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的汇融。中国传统文化集成了儒,法,道,释等学说的优秀传统。传统中华元素的中国人文思想的载体,它质朴,和谐,安宁。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融合了传统文化的思想,借用传统文化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的建筑结构,例如栅栏,古塔,寺庙,牌坊,亭,檐等等。这些传统的中国式建筑,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朴实含蓄的性格特点。蝙蝠,祥云,龙凤等等纹饰,处处都体现了中国人的美好寓意。例如:在北京奥运上的火炬创意,就采用了寓意美满的祥云图案。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东方之冠”的构思吸引着世界各地人的眼球[2]。设计理念被概括为“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运用中国古代的小篆字体,印出中国历代朝代名称,象征中华民族的团结友善,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建筑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团结友善,这是传统文化的集汇,集成大家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元素也是处处可以体会到[3]。例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代表佛教。牡丹代表富贵荣华。秋季独开,代表隐士。太极图,一阴一阳之谓道,代表智慧。岁寒三友,松,竹,柏。兰花馨香,代表君子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符号被引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太极元素经常被应用到城市建筑景观建筑中,太极的一阴一阳,一真一实。刚好与城市的虚实特点相吻合。所以经常常被城市建筑景观采用。
2.城市景观设计师的传统文化设计理念
城市景观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景观时,多会先了解城市的人文文化特点,抓住城市人文文化中心,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工作。所以对城市建筑设计师来说,不断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文化背景,吸取文化中心内涵,对开展城市建筑景观设计十分的必要。比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采用了中国古代钱币的样式。在中国古代铜钱中放入一个“中”字,既有创意,也有意蕴。现在在很多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中国银行的标示,既是城市的一个风景,又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标志。
3.城市建筑景观所呈现的传统文化意蕴
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呈现的文化意蕴比比皆是。尤其是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园林建筑与城市景观设计照相呼应。各种传统文化在这里能够最大限度的得到伸展与保留。例如中国古典园林之典范,苏州园林。古典的园林风格,朴素的园林格局,现代的城市魅力。现代城市景观的营建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人的宜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4]。城市里的园林作为人文环境的产物,或多或少都会被现代的建筑风格所左右,但是能做到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共生,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共生,是非常有难度的。苏州园林中既保留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能够让苏州市依托苏州园林,增加城市影响力。由园林景观带动第三产业,增强了城市的竞争力。
三、传统文化与城市建筑景观的融合发展
在现代城市建筑景观中,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景观相容相交。越来越多的城市建筑景观添加了传统的文化元素。城市的发展也要求城市景观建筑设计倾向采用有传统元素的设计理念。中国结,大红灯笼,饺子,汉字等等。传统文化元素在不断的被采用到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去。在城市园林景观中,汉字是被运用最为频繁的一个中国传统元素。石刻,城市花卉设计摆设等等,各方面都会采用汉字来装点。其中“和”字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成都宽窄巷,长安城中,上至庙堂殿宇,下至富家庭院,都彰显着儒家艺术的主流。门楼、门道、下房、街房、中门、偏厢、上房,上下尊卑,理性秩序,规则严格[5]。特别是中轴对称,等级规划,体现了儒家气质。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时代的进步,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结语:
科技在进步,人们对于城市建筑景观设计的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设计理念的更新、建筑元素的多元化,必将给予城市建筑景观设计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意蕴。
参考文献:
[1]高莉;谈现代环境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1(2)
[2]李菲;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安徽文学.2010(5)
[3]余庆康;中国文化传统与现代城市建设[J];建筑学报.2013(6)
[4]孙,朴永吉,朱文倩.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