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渔业文化范文

渔业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渔业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渔业文化

篇1

这次全市海洋与渔业暨“十百千万”工程工作会议是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题是:贯彻市委五届四次五次全会、市两会和全市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研究部署今年和今后几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任务。刚才,*同志作了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报告,总结了20*年工作,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部署了2009年具体任务,我都表示同意。会议还通报表彰了去年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各类先进单位,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代表*区政府、*镇政府、*乡政府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我很受启发。会上还签订了2009年渔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希望各县(区)政府和*认真抓好落实。

对于海洋管理工作,今后的工作重点,就是要抓好国家海洋局《关于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的贯彻落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措施,提高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就不展开了。下面,着重围绕现代渔业发展,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认清现代渔业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渔业对于*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渔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建国以来很长一个时期的支柱产业;现在来看,依然是重要的优势产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是不可替代的民生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发展出现了两个新的趋势,一是海洋开发全面推进,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产业快速发展,特别是船舶工业迅速崛起,其经济规模超越渔业,成为全市经济第一支柱产业。二是渔业经济受到作业空间、渔业资源、海洋环境、宏观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进入了产量“零增长”的发展新阶段,渔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在出现两大趋势的同时,在具体工作思路上,我们也经历了从“渔港景”到“港景渔”的变化。当然,这是我们对海洋资源优势的认识和价值取向的判断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向前的必然趋势。但这绝不是我们忽视和放弃渔业工作和渔业发展的理由,更不能说明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下降和作用的弱化。虽然,我们已经告别了单纯依赖渔业资源的“渔兴则兴、渔衰则衰”的历史,但渔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依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当前建设“*”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渔业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渔业在全国的独特优势和影响力。

首先,从文化力上看,渔业是*城市对外形象的金字招牌。*是一块福地,大自然赋予了*独特的地理位置,把*造化成了世界著名的“海上鱼仓”。*5000年的渔业史积淀了深厚的渔业文化,孕育了世界三大群众渔港之一的沈家门渔港,铸就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渔都”和“中国海鲜之都”。渔业已经成为*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具有不可估量的无形价值,成为推动*发展进步的文化力量。可以说,*就是这个城市,就是“城因渔名、渔因城兴”,渔业和岛城交互辉映、相得益彰。*渔业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中止,*渔业的美誉必须再继续发扬光大。

其次,从民生观上说,渔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支撑。全市现有渔业人口*万,占总人口的比重仍在20%以上。现有的渔业规模创造了*万个就业岗位,解决了近*万渔民的生产就业问题,目前全市的渔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渔业,仅捕捞收入占渔民总收入的比例就高达*以上。因此说,渔业仍然是渔民最主要的就业门路,是渔民最可靠的生计产业。渔业还是粮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品是“菜蓝子”不可或缺的特色品种,对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动物蛋白供应、改善居民膳食结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渔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没有渔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市的稳定,渔业是稳社会、安天下的基础产业。

第三,从经济学上论,渔业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渔业已经从过去一种纯粹的生产方式,逐步演化为一种消费方式、运动方式、休闲方式,甚至文化方式。现在的渔业,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产业,它已经逐步衍生出了许多新的产业类型,如休闲渔业、游钓渔业、观赏渔业、美食渔业、渔家乐等,这些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成为了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渔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与此同时,渔业与全市二、三产业的融合性、关联度也更加凸现,对水产加工和出口贸易、海洋休闲旅游、港口发展、城镇建设、商贸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带动和贡献也更加突出。渔业不仅是一个传统产业门类,而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现代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

第四,从生态论上讲,渔业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对于*城市建设,我们提出了*目标,这都有赖于拥有一个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由于*地处长江入海口的特殊区位,再加上这几年我们自身以及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市海洋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加重。渔业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投放人工鱼礁,实施增殖放流,建设海上牧场等手段,科学利用和合理养护渔业资源,不仅有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提高海洋净化功能,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总之,渔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可以借用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扩大市内需求,最大潜力在渔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渔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渔民。今年的市“两会”上,一些代表和委员对进一步重视*渔业发展提出了意见建议。代表、委员的呼声,就是群众的心声。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角度、长远的深度重新审视和认识渔业,坚持渔业在*的基础地位不动摇,坚持发展现代渔业的信心不动摇,坚持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不动摇。

二、进一步把握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渔业工作的主要任务

刚才,*同志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渔业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想,*渔业发展必须明确一个总的目标,这就是要继续巩固和提升*渔业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坚持发挥优势、错位竞争,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推进渔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里,我就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几项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全面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

“十百千万”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根据新阶段*渔业发展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渔业工作的总抓手。实施“十百千万”工程,就是要在本届政府任期内创建十个渔业特色强镇(乡),培育百名渔业发展领头人,打造千艘捕捞示范带头船,建设万亩生态高效养殖示范基地。“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市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对于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渔区稳定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实施这项工程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凝聚到工程建设的目标上来,认真组织实施,努力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为全面推动“十百千万”工程的组织实施,市里将采取一系列重要举措。一是成立渔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评比等工作。市里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办公室挂靠在市海洋与渔业局。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二是建立领导专家联系制度,每个渔业强镇(乡)要有一名市、县(区)领导和渔业部门领导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渔业发展领头人有一名市、县(区)的渔业部门和乡镇干部作为直接联系人,每个养殖示范基地有一名市、县(区)渔业部门的科技专家作为直接联系人。三是加强资金、政策重点扶持,市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以及各类资源要素要向“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倾斜,并实行“一乡一策”、“一镇一策”。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从今年起,市里将建立“十百千万”工程建设目标责任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表彰奖励成绩突出的渔业特色强镇(乡)、养殖示范基地、渔业发展领头人、捕捞示范带头船,以及其他作出特殊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希望通过多措并举、上下努力,在本届政府任期结束后,渔业“十百千万”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渔业经济转型升级初显成效,为我市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切实抓好渔业三大安全建设

渔业生产安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和渔业生态安全是渔业工作基本的保障,也是最重要的任务。渔业生产安全事关渔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水产品质量安全是群众关心、领导关注、进口国关切的重大敏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渔业生态安全是海洋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是我们打造港口宜居城市、海上花园城市的重要基础。对于水产品质量安全,群众有反映、代表委员有建议提案,市里还要专门召开会议强调部署,这里不展开了,就讲一句话,水产品质量安全决不能出问题,哪里出问题追究哪里的责任。今天着重强调渔业生产安全问题。

渔业是高风险产业,是安全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是全市安全生产的重点行业。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全市上下一直都是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工作成效尤为明显,我市渔业安全主要指标已连续多年控制在省控渔业安全指标内。但是也不可否认,我市的渔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各类渔业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渔业安全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因此,渔业安全生产的警钟要始终长鸣,抓渔业安全生产的弦要始终绷紧,安全生产作为渔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始终长抓不懈。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20*〕113号),各级政府和渔业部门要根据各地渔业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真正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特别要重点围绕“三基”抓好落实。去年,衢山镇接二连三发生渔业生产安全事故,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但主要的原因是“三基”工作没有抓到位。一要抓基层,就是要健全基层管理网络。渔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困难和问题也主要在基层。今年要大力开展渔业安全生产“基层建设年”活动,全面推广嵊泗黄龙渔业安全生产社会化管理经验,重点在完善乡镇、村级渔业管理机构和强化管理责任下功夫,做到“人员、经费、设备、责任”四到位,争取通过1—2年的努力,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运转协调、管理高效的基层渔业安全管理组织和运行体系。二要抓基础,就是要提高渔民船员的整体素质。渔业安全生产关键在渔船“老大”。衢山发生事故多,事实证明对“老大”教育管理不到位,不良的社会氛围又助长了“老大”违规作业的风气。因此,我们要切实加强渔船“老大”队伍建设,围绕渔船“老大”抓安全,把对渔船“老大”的教育、培训、管理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真正坚持好针对渔船“老大”的面对面安全教育制度。要严格落实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触犯刑法,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同时,要研究制定外来劳力培训、使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外来劳力技能素质,规范外来劳力用工管理。三是抓基本,就是要完善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制度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是渔业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必须继续抓紧抓实抓好。比如,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渔船动态报告制度、渔业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渔政船巡航护渔制度、渔船自救互救制度等等,这些都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制度,我们要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此外,对于渔业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涉外渔船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等,我们要不断完善,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实战能力。对于渔船签证制度、渔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等,我们要逐步建立并全面实施。要通过建立健全渔业管理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渔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三)加快推进渔业基础设施建设

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去年的渔港建设工作会议上,我作过强调,在我们*,渔港是最重要的渔业基础设施,要把加快渔港建设摆在首要的位置,重点加以推进。近年来,我市渔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渔业防灾减灾、服务渔业发展、促进渔民增收、繁荣渔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渔港设施薄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与现代渔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当前一个阶段是渔港建设的重要机遇期,中央和省政府对渔港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我们一定要用足用活用好政策,加快渔港建设步伐,力争经过几年努力,全面完成本届政府任期内渔港建设规划任务,初步建立起与现代渔业发展相适应的渔港保障体系。一是要进一步落实渔港建设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各县(区)政府要把渔港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乡镇和相关部门,细化任务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实行考核奖惩,确保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工作到位。二是要切实抓好渔港建设要素保障。要优先保障建设资金,重点保障建设用地,科学保障技术力量,确保渔港建设进度。同时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坚决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生产事故。三是要积极探索渔港建设管理机制创新。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渔港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对一些配套设施项目尝试实行市场化运作,吸纳社会民间资本投入建设,缓解政府财政资金压力。

(四)进一步深化渔业经营体制改革

生产经营体制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渔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渔业现行的生产经营制度是在渔船股份合作基础上的家庭分散经营,是上世纪90年代初对集体渔业经济实施股份合作制改革后的重大成果。经过近20年的发展,渔船股份合作制在有效解决效率问题后,逐步出现了公平的矛盾,主要是大股东侵占小股东权益问题呈普遍化、严重化趋势,若任其发展下去将反过来影响效率问题,从而丧失渔船股份合作的制度优势。家庭分散经营则愈来愈显现出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渔业发展、渔民增收的瓶颈制约,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现代渔业的发展要求。因此,推进渔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是摆在我

们面前一项十分紧迫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在思想上切实加以重视,在政策上强化支持力度,在工作上把握正确方向,努力推动建立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新要求的新型渔业经营体制。一是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渔船股份合作制。要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出台渔船股份合作规范化意见,强化渔船内部的分配结构、财务支出、民主决策等制度,着力解决效率与公平矛盾,保持并焕发渔船股份合作制的生命力。渔船股份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已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今年我们一定要有突破,切实予以解决。二是大力支持发展渔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以产品或服务为纽带,以相同作业方式为对象或以社区(村社)为单位,联合渔运船只,组建渔业专业合作社。鼓励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与专业合作社的紧密联结,形成“水产加工龙头企业或水产贸易市场+专业合作社+渔船”的一体化经营模式。要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构建一体化经营模式,大力提高渔业的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渔业和水产加工是渔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托、共荣共衰,但现在分属不同口子管理,要多加强沟通衔接和统筹协调。我个人考虑,也可以在管理体制上作一些探索。三是积极引导培育公司制渔业企业。要根据渔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市场竞争的外部需要,对有条件有愿望的,要引导组建公司制渔业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要加大对公司制渔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使之逐步成为我市渔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要加强渔业行业协会建设,支持、鼓励建立各类专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在产业发展、行业自律等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五)不断规范渔业基础管理

加强渔业管理是政府及渔业部门的基本职责。规划是宏观的管理和引领,当前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抓紧调整、完善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全市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结合实施渔业“十百千万”工程,按照“有保有弃、助强削弱”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聚要素、整合资源”要求,重新明确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优势产业,要加强捕捞主体地位,突出海水养殖特色,做大休闲渔业产业,提高海洋渔业综合发展能力。在具体的渔业管理工作中,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加强“渔船双控”管理。“渔船双控”是渔业的基本政策,自实施以来,我市一直实行市级统筹调控。实践证明是有效果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县以下没有自,缺乏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形成合力,提高双控效果,适应“十百千万”工程建设实际需要,今年起“渔船双控”指标下达到县(区)政府,由县(区)政府直接实施管理,市里负责调剂平衡和监督考核。与此同时,要以换发新版捕捞许可证为契机,探索建立渔船规范管理新制度,如建立渔船即时申报制度,及时掌握渔船变化动态。二是要加强渔业信息化管理。要尽快完成渔业安全监控、渔船防碰撞、渔港实时监控、渔业视频会商、渔业环境预报、海上应急救助系统和渔业信息库的“一库六系统”建设,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渔业规范管理和“平安渔业”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强执法监督管理。要突出资源与环境保护、渔业安全生产、渔场生产秩序、水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坚持执法与服务相统一,强化公开、公平、公正执法,保障渔业健康发展。

三、切实加强领导,把渔业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级各部门重视渔业、关心渔业、支持渔业,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渔业发展的重要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对渔业工作的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要加大对渔业工作的领导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渔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体现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各县(区)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渔业工作,经常听取渔业工作汇报,定期研究渔业发展问题;分管领导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渔业工作上。重点渔业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专心致志、全力以赴抓渔业工作。各部门各单位要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渔业工作,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合力兴渔”的良好氛围。要完善政府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将有关渔业重点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实行渔业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要建立各级领导定点联系渔业制度,经常深入渔区基层调查研究,破解难题,总结经验,推动面上发展。

二是要加大对渔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各地要进一步增加对渔业的资金投入,财政专项支渔资金要逐年有所增加,支渔资金占各级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要逐年有所增加。重点保障渔业重点建设工程、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标准渔港建设、渔船安全设施设备配备和“十百千万”工程等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要确保落实到位。要强化科技对渔业的支持力度,加强与教育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关键领域、重要产品、核心技术的攻关,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研究开发渔业节能高效、水产品保鲜保活以及良种繁育、病害防治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进一步提高渔业的质量和效益。

篇2

一、渔业安全“双基”工作建设行动

建立完善全市渔业四级安全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渔民自律管理、委托管理管理模式。对中小型渔船集中的地区,推广建立渔业协会等自律组织;对捕捞生产单位密集地区,引导联户个体(承包)渔船挂靠大渔业公司,实行委托管理;对渔船停泊分散、渔港安全条件较差的地区,全面建立县级渔业行政执法联系点和联络员制度,增强渔民渔船安全管理的可控性,努力实现安全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相协调,正规化、规范化管理渔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二、“平安渔业示范县、示范单位”创建行动

按照农业部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县”评选标准,全省渔业创建“平安渔业示范单位”评选标准,会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积极推动全市“平安渔业”创建行动,以评选标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营造我安全、他安全、大家安全的安全生产氛围和环境,推动渔业生产的安全发展和渔业经济的科学发展。

三、落实渔船船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

通过与船长签订责任书并在每一艘渔船驾驶室悬挂“省渔船船长安全生产责任书”形式,明确渔船船长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严格遵守国家、省和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教育,积极参加安全培训,规范安全生产行为,杜绝违章作业,保证渔民生命安全和渔船航行、停泊和作业的安全。造成渔船较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依法追究事故责任。

四、文明渔港与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行动

积极推进农业部开展的文明渔港与执法文明窗口单位创建行动,学典型、树形象、强素质、严法纪,文明执法、热情服务、严格管理,规范程序,积极做好服务渔民群众的工作,依法保障渔民渔船生产安全。

五、评选安全贤内助保障安全行动

积极开展安全贤内助评选活动,将渔业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深化到渔民家属的群体中,充分调动渔民家属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积极性,利用千叮咛、万嘱咐、常唠叨的做法,提醒并督促渔民特别是船长严格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认真搞好安全生产。

初步确定:每年评选20名全市渔业安全生产贤内助,以此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带动渔民家属进一步做好保障渔业生产安全的工作。

六、渔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行动

一是严格培训机构认定制度,建立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完善以人为本的规范化安全教育与培训机制。强化渔业船员实际操作能力培训,职务船员、远洋及涉外渔业船员实行特殊安全强制培训。

二是严格渔业船员考试发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加强渔业用工和准入管理,确保渔业船员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适应渔业生产发展需要。

三是积极推进渔民安全生产“三种意识”和“三个能力”的建设,即:“人人珍惜生命、人人重视安全意识,学法守法、安全行为意识,从我做起、相互关爱意识”和“遵章作业、规范操作能力,自主保安、相互保安能力,紧急避险、应急处置能力”,切实提高渔民安全生产的整体素质。

七、渔业安全装备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建设行动

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稳步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渔船船型和网具设计标准化建设,对木质渔船进行玻璃钢化改造,大型渔船冷冻化改造,提高渔船安全质量。大力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渔业安全生产上的应用,60马力以下渔船CDMA(手机)通信终端,60马力以上渔船AIS(自动识别避碰仪)和北斗卫星定位通信终端配备,渔船RFID(射频识别)系统建设,规范渔船标识,构建以CDMA网络、AIS网络和卫星网络“三网”为主体,以渔船基础信息管理(IC卡)、近海渔业通讯、渔船射频识别与渔港视频监控“四大系统”为辅助,省、市、县、镇四级共享的海洋渔船安全管理与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实现对海洋渔船和渔港全海域、无缝隙的动态监管。

篇3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文化产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08-0031-03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08.0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陆地可供开发资源的减少,世界各国之间在海洋经济、科技、资源、海权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同的海洋思维、海洋意识、海洋观念、海洋理论、海洋战略等海洋文化因素,决定着竞争的格局和态势,决定着竞争的成败。然而,种种激烈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海洋文化的竞争。对海南而言,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巨大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与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相比,海南海洋文化的竞争力、影响力还不够强,缺乏自己的海洋文化品牌,在建设、开发和研究探索上还有很大差距,海洋文化研究总体发展水平不高。

一、海洋文化的定义

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海洋文化是人类认识、把握、开发、利用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在开发利用海洋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具体表现为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观念、思想、意识、心态,以及由此而生成的生活方式,包括经济结构、法规制度、衣食住行、民间习俗和语言文学艺术等形态。“海洋文化,就是和海洋有关的文化,就是缘于海洋而生成的文化,也即人类对海洋本身的认识、利用和因有海洋而创造出的精神的、行为的、社会的和物质的文明生活内涵。海洋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类与海洋的互动关系及其产物。”[1]海洋文化的内涵可分为四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物质存在与物质生产;二是精神层面,一切与海有关的意识形态;三是社会层面,一切因时因地制宜的社会典章制度、组织形式、生产方式与风俗习惯;四是行为层面,一切受海洋大环境制约与影响的生产活动与行为方式。在这个概念中要强调的一点就是海洋文化的划分并不是以地域作为划分的标准,并不是所有海滨城市的文化都是海洋文化,只有源于海洋的文化才能归属海洋文化的序列。

二、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其与海洋产业的关系

作为一个海洋大省,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就是海南的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海南应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经济,形成南海蓝色经济区。

1.海洋文化产业的概念。海洋文化产业属于文化产业中的一个特殊领域。以文化产业的概念为参照,“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涉海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涉海文化服务的行业,”其本质就在于海洋文化的产业化[2]。这个概念具有以下几层含义:从性质上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生产和提供海洋文化产品、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的;从产业过程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按照产业化的方式和手段经营文化,并将海洋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纳入到产业运行的轨道中;就其产业功能而言,海洋文化产业以满足消费者及市场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的功能。可以说,海洋文化产业是由海洋文化和产业化两大要素构成,其中海洋文化是基础性要素,它是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动力;产业化是结构性要素,它决定了海洋文化产业的经济构成。

2.海洋文化产业的分类。海洋文化产业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根据产业的内容和性质,按照行业分类法,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产业类别:

海洋旅游文化产业: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对其它的海洋文化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还能推动饮食、商业、交通、住宿业等相关配套部门的发展,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因此在整个海洋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海洋节庆会展业:海洋节庆会展业包括海洋文化节庆业和海洋文化会展业,是以海洋文化产业为主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展览和展销以及会议等,提升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获得更为优质和广泛的资源。它具有高收益、无污染以及对相关产业的极强带动力等特点。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海洋节庆会展业己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和运作模式。在我国海洋节庆会展示业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因其经济效益高和经济拉动作用大而备受关注,成为海洋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

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海洋休闲体育产业是文化产业与海洋休闲活动相结合的产业类型,既可以满足消费者疗养、度假、娱乐的愉悦享受,也可以使消费者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刺激性和挑战性。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将人们的活动空间扩展到无限的海面上,带给消费者以更为丰富多彩的感官体验,这也是海洋体闲体育产业特有的魅力。在一些经济发达的沿海国家和地区,海洋休闲体育产业因其自然、健康、时尚的特征成为热门产业,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

海洋文艺产业:海洋文艺是长期与海为伴,从事海洋生产和实践的人们所创造出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海洋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海洋艺术产业就是将海洋艺术进行产业化的运作,生产出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海洋艺术产品。

也有学者采取集群列举法,将海洋文化产业细分为以下类别:涉海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体验渔业、观赏性专门养殖;涉海休闲体育业:水上项目、水下项目、沙滩项目;涉海庆典会展业:海洋文化节、珍珠文化节、博览会、旅游文化节、开渔节等;涉海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业:饮食起居、服饰、传统节日、婚俗、信仰的产业化开发;涉海工艺品业:珊瑚、贝类、珍珠工艺品;涉海对策研究与新闻业:广播电视、书报刊、网络、咨询服务;涉海艺术业:文学、艺术、音乐、戏剧曲艺、电影电视剧[3]。

3.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产业的关系。如前所述,海洋文化产业是指人类在与海洋的互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了无形的语言、习俗、信仰、艺术等精神财富,也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资源和物质财富。海洋产业是一切与海洋相关的经济活动,所以单从两者与海洋的依存关系,就足以说明两者之间的紧密结合。海洋产业的开发,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可以对海洋文化产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给海洋产业提供丰富的资源,也会提高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尤其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海洋产业的支柱产业,它的发展将会带来海洋产业经济的增长,推动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也是实现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必须深度挖掘、利用好自然资源,与其他海洋文化产业大省相比,海南有具有巨大的自然资源优势。海南共有海岛(含礁和沙洲)280个。所辖海域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南北纵跨1800多公里,东西横跨1000公里,占全国海域总面积的2/3。海南岛海岸线总长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68个,海洋渔场面积16434公顷,海洋水产品在800种以上。在海南岛长达1528公里的海岸线上,沙岸约占50~60%,沙滩宽数百米至1000多米不等,向海面坡度一般为5°,缓缓延伸;海水温度一般为18~30℃,阳光充足明媚,一年中多数时候可进行海浴、日光浴、沙浴和风浴。海南的近海和外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其中,主要经济虾类17种,鱼类资源1064种,有经济价值的约40多种,约占全国150多种的26.7%。品种多、生长快和渔汛期长等特点,是全国发展热带海洋渔业的理想之地。海南岛东部、南部大陆架80~200米水深的外海渔场以及西、中、南沙渔场渔业资源丰富,资源可捕量约200万吨,目前尚未充分开发利用,开发潜力巨大。南海诸岛岛礁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诸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另外,南海诸岛岛礁上美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更是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

四、海南发展海洋文化产业路径探讨

《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海南省“十二五”发展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经济结构中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把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海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成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海南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极,争取到2015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4%。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应大力建设本土海洋文化,挖掘和利用好海洋文化资源,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海洋文化产业发展:

1.建立和完善海洋文化产业专项政策体系。政府要加强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扶持与引导。首先,要围绕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制定和实施海洋强省战略,科学规划发展海洋文化经济,构建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海南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要以海湾优势为依托,开发建设一批国际大型旅游区,发展休闲度假业、邮轮游艇产业。以海口、三亚等滨海城市为依托,培育发展海洋旅游、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贸服务等海洋服务业。其次,在产业政策上加强支持力度,完善财政、税收、投资、金融、土地、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知识产权等一系列产业政策。还应对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整合与规划给予科学的指导与监管,加大资金、技术、人才、宣传方面的投入。

2.推进海洋文化产业融资多元化。要提升对外对内开放水平,充分利用遍及五大洲的友好城市和侨务资源,加强与国内外海洋城市、海港城市的借鉴与合作。积极参与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合作,加强海洋文化产业合作与开发。鼓励和支持民资、外资的进入,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解决好海洋文化产业建设的融资问题。可采取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形式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样既可以解决产业建设融资难的瓶颈,又可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激发全社会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热情,提高项目开发建设效率。对于外资的进入,可以同时带来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设备设施和知名品牌影响力。政府应主动引导和争取,通过产业博览会、网上推广平台、成立专项开发小组等形式,积极寻求民资、外资合作者。

3.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示范带动效应。目前,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尽快策划并启动一批世界级海洋文化产业项目,打造海洋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示范带动效应。一是将海洋文化融入滨海旅游文化产业,深度研究开发海洋旅游,积极策划、设计、包装和推出具有海南特色的海洋旅游新产品,如海洋休闲渔业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热带海岛生态旅游、海洋体育竞技旅游、海洋夜生活旅游、温泉康乐度假旅游、高尔夫休闲旅游等;发展会展、邮轮游船、水上运动、文化艺术、海洋科普生态、海洋康疗保健等专项旅游,带动旅游业全面发展。二是发展游艇经济,将海南打造成中国游艇天堂。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加强与国际游艇行业的合作,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开发游艇旅游项目,兴建国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打造环海南岛的游艇经济圈。”[4]三是利用滨海城市海洋文化资源丰富而独特的优势,策划并建设世界级热带海洋文化主题公园重大项目,不断提升热带海洋旅游文化竞争力。

4.从战略高度培育和树立海洋文化意识。应充分认识海洋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和海南未来发展中的重大意义,引导公众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海洋价值观。要重新审视和科学论证海洋文化资源的巨大价值,将海洋文化建设作为海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新的城市文化特色和海洋文化新地标,切实增强海洋文化的发展活力。大力宣传普及海洋基础知识,提高全体市民的海洋意识,形成全社会关注海洋、保护海洋、开发海洋的良好文化氛围。依托涉海高等院校和专业研究机构,利用海洋文化座谈会、海洋文化论坛、海洋文化节等机会,深入研究、挖掘和宣传海南海洋文化资源,营造浓厚的海洋文化研究氛围,将海南打造为全国海洋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和窗口。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概论[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开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M].北京: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篇4

1.1现状

近年来,思南县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经济实体呈迅猛发展态势。2013年全县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农产品加工项目入省库数9个,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4家。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40家,县级以上龙头企业59家。

1.2特征分析

1.2.1紧紧围绕主导产业。思南县是传统农业大县,气候条件优越,农产品资源丰富,目前已形成一个基础产业(粮油)、三大主导产业(生态茶、果蔬、生态畜牧)和三个辅助产业(烤烟、中药材、油茶)主次分明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1.2.2不断创新经营体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重点在于激活农业经营体制,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经营体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展要求。

1.2.2.1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思南乌江利民木业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瓮溪镇投入5000万元流转商品林地2万亩,积极开展林地流转工作,通过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等模式,流转抵押林地面积1623hm2,涉及农户215户,1075人,兑现林地流转费3280万元,亩均价格1347元,户均收入7.02万元,最高达到44.28万元,目前公司正在双塘工业园区新建年产5万m3木材精深加工厂1座。2.2.2.2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紧密结合。本县积极探索产业化经济实体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有机结合,塘头青杠坝村,从2012年起先后成立了种植协会、养殖协会和用水协会,本村80%农户都加入了协会,“村支两委”以“三个协会”为立足点,分别对种植业、养殖业、用水业进行统筹管理,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1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92.8万元,2014年青杠坝村已成为铜仁市仅有的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村之一。

1.2.2.3走联合发展之路。2014年,由县财政补贴38万元,扶持常青、国礼、华康等3家专业合作社和贵州武陵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租赁贵阳龙福春茶文化广场门面,协同建设贵阳“梵净山茶城”思南茶叶营销专区。2013年9月县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以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宗旨,以联合和合作为纽带,积极为会员提供指导、协调、服务、维权等服务。

1.2.2.4整村流转土地。大坝场镇小德浩村“聚心农场”成立于2013年,按照每年田200元/667m2、土100元/667m2的价格,先期流转26.5hm2连片土地,建立农业园区,正逐步流转91.3hm2田土、21.3hm2荒山草地,全村土地流转率已达到100%。目前,农场已建成生态养羊场2个,完成存栏基础母羊260多只。建成养猪场1个,开办便民服务商店1个。种植辣椒23.3hm2、优质水稻2.7hm2。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散户种植辣椒13.3hm2,发展水产渔业1.3hm2、养鱼3万多尾。发展模式目前正在全市推广。

2、山区培育农业产业化对策与建议

加快培育和发展山区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激发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着力从以下方面推进:

2.1夯实产业基础,力争在基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着力抓好生态茶、果蔬、生态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和烤烟、中药材、油茶三个辅助产业基地建设,搞好产品深加工。

2.2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在增强带动能力上取得新突破按照“上规模、高水平、多层次、强带动”的要求,采取政府扶持、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和个人投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导、鼓励工商企业进入农业生产领域。

2.3发展专合组织,力争在提升组织化程度上取得新突破借鉴寿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成功模式,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促进龙头企业壮大,切实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组织、指导、协调和服务,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项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群众”目标。

2.4密切利益关系,力争在利益联结机制上取得新突破一是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和“农产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验,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创办或领办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培育经纪人队伍。二是健全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建立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

2.5强化服务保障,力争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2.5.1创新方式加快土地流转。一要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步伐,稳定农民土地预期,规避土地权属纠纷。二要赋予村级集体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调配权,探索由农户将承包地统一向村委集中再统一流转给新型农业经济实体的模式。三要建立土地流转专项资金,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租赁、互换、转让、入股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四要积极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促进土地有序健康流转。

2.5.2创新方式提高融资能力。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各类银行要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举措,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以本县瓮溪镇为代表的林权抵押贷款做法。二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保险机构应结合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的各自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优先扶持示范性新型农业经济实体建设。

2.5.3创新方式保障人才和农技供给。一是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为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开展技术服务,提高技术推广的有效性和覆盖率。二是加强农业人才的培养。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健全农业技能持证上岗制度。三要建立健全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四要营造农业创业和就业的良好环境。

2.6切实加大投入,力争在政策扶持方面取得突破

2.6.1出台财政扶持政策。建议设立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支持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兴建生产服务设施等项目。

2.6.2实行支农项目倾斜。扩大农村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农技推广等涉农项目由农业产业化主体承担的规模;整合各类支农项目,优先扶持农村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规模经济实体,涉农立项要向新型农业经济实体倾斜。

2.6.3实施特别用地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经济实体因生产、经营需要兴建的简易仓库、生产管理用房、晒场等农业生产配套设施用地,可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优先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专门用于新型农业经济实体的农产品仓储、加工、包装等永久性基础设施建设;对创建养殖小区、农产品临时性收购等用地,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篇5

【关键词】 西部 汉中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又是一种手段。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区域现代化,要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汉中属农业大市,农业发展条件和基础相对较好,历史上一直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粮食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近十几年来,汉中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2012年,汉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26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9.47亿元,增长5.8%,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65%,为汉中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总的来看,汉中农业的发展水平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起步阶段,发展水平大大滞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就目前汉中农业现代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

1、对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农业投入不足

陕西省委、省政府已作出陕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的战略部署。近年来,汉中市面临经济增长的压力,在“工业兴市”战略引导下,重点发展工业,加之国家对陕南在涵养水源方面的成本估算、生态补偿机制的缺位,对农业发展,尤其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重视不够,投入不足。2011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1.33亿元,增长30.2%,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6.42亿元,增长22.8%,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占21.98%,而投资仅占4%,对第一产业的投资偏少。公共财政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市级财政在生猪、茶叶、蔬菜、药材产业上的扶持资金少,同周边地市相比差距较大。

2、农村人力资本素质较低,农业技术指导不足,缺乏劳动力技能培训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人力资本素质较低,在主动获取技术、信息上处于弱势。与此相对应,针对农民的技术指导则呈现出如下特点:一是主体繁杂,农业局、农技站、材委会、公司(企业)、研究所、协会、大学等都参与指导;二是未形成常态化、定期化态势,次数较少,时间间隔较长,导致农民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往往不能得到有效、及时解决,影响最终收获;三是培训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种植领域,养殖、中草药、茶、蔬菜、林果等先进实用技术指导未完全开展。此外,近年来各村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多,但所从事的行业多集中在劳动力密集型的低端产业,劳动附加值和竞争力不强。而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基本处于空白,降低了其在城镇稳定生活和进一步流动以及在城市落户的可能性。

3、农业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从第一产业结构来看,各地基本能够依据环境特点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特色的农业品种进行生产,初步形成了以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油菜籽、中药材、茶叶、蔬菜水果等,以及生猪、禽类养殖等为主导的农业结构。但由于缺乏进一步政策支持和示范带动等,农林牧渔业及相应服务业发展较慢,农业生产还存在搞活、增产、增效的较大空间。传统粮食作物种植仍然是多数农户的首选品种,大棚瓜菜、经济作物、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等附加值较高和资金投入较大的产业主要由少数种养大户从事,没有在村域内全面开展,“一村一品”等项目尚未真正形成规模,对农民增收促进作用有限。同时,农户缺乏提升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的动力与能力。在实施标准化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建立等方面还未有实质性的构想与行动。农业生产缺乏广度和深度,农业结构仍然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深化。

4、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

汉中大部分县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生产收入和效益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为:一是龙头企业缺乏且带动作用不强。农户在生产品种选择、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方面基本呈现出各自为阵的分散状态,“公司+基地+农户”的利益模式尚未普遍建构,农民无法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价格预期并有效规避价格风险,也无法分享加工流通过程中的增值收益。二是农民合作组织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村尚未普及且数量偏少,主要集中在种植、养殖生产环节,涉足生产资料采购、农机使用、技术指导和培训、农民贷款、农产品销售、农产品加工储藏等领域的并不多,无法形成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未能产生规模效益。特别是农产品销售环节,由于农民合作组织没有有效运行,造成“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矛盾突出。农产品销售基本上采用农民直接到市场销售和通过商贩销售两种方式,造成销售价格偏低,农户只能处于被动接受价格的弱势地位,影响了其从事生产的积极性。

5、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

由于缺乏长效资金投入机制和产权不明晰等原因,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较差。村庄内生产道路尚未形成有效网络,硬化路面不足,特别是通向农民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生产道路”较为缺乏,导致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无法直接到达。农田水利设施老旧,设计标准低,管理粗放,技术落后,末级渠系零散、不畅,山区和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缺乏等现象较为普遍,制约了农业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6、农业保险缺失,生产风险加剧

由于气候异常和环境变化等原因,各地在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上普遍遭遇了各种灾害,主要包括:虫灾、气象灾害(风、冻、涝等)、饲料霉变、疫病、水体污染等。与此相对应,目前农业保险险种稀缺,仅在畜牧业中设立了能繁母猪险,实际赔付金额有限,进一步加剧了农业生产的风险。

二、促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1、实施“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

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重点涵养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3月13日陕西省政府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了面向2020年的《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规划,汉中市除汉台区、城固县是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外,南郑县、洋县、西乡县、勉县、佛坪县、宁强县、略阳县、留坝县、镇巴县等9个县是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是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其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主体功能是维护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提供生态产品。汉中只有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经济。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殊困难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汉中自己很难开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因此,汉中应抓住国家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争取将汉中成功确定为国家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先行试点区,如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享有特殊的产业、财政、投资等区域差别性扶持政策,扶持汉中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可以特殊政策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在汉中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汉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补偿等。因此,汉中应实施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加快汉中经济发展。另外,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尤其是地方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扶持农业发展。

2、以先进科技作为推进汉中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说是农业科技化。只有现代科技成果的不断开发和应用,才能实现汉中农业现代化,只有靠先进农业科技才能实现农业优质、高产、高效,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才能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1)政府农业投入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农业科研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者主要是农民,带来的社会效益性、公益性比较强。因此,在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增加农业投入的同时,政府应大力提高对农业科研的财政支持力度。

(2)将汉中农业技术应用开发和推广体系的重点逐步转向社会化。进一步深化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同时大力提倡和鼓励涉农企业的技术推广,逐步形成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各种产业化组织为主的多元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表明,只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才能够满足农业、农民的需求。对汉中这一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受地方财政实际能力所限,更应鼓励综合性社会技术推广应用服务体系的发展。

(3)加快汉中农业机械化发展。近年来,农业人工成本快速上升,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有利于降低成本。在加快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应协调推进经济作物、林果业、养殖业等的机械化,加强生产急需、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减排类型的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并大力扶持农机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进一步推广跨地区作业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政府应继续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力度,提高大型农机具补贴比例和补贴数额。

3、构建汉中农业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要加大汉中粮食主产区战略工程实施力度,稳定主要粮食播种面积,推进粮食核心产区和后备产区建设,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二是要积极推进汉中农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升高效经济作物、林果业和现代畜牧水产业等所占比重,加快形成各地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产业带;三是大力开展汉中具有优势、上规模的生猪、茶叶、中草药、疏菜等农产品标准化创建活动,加快发展受市场欢迎的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实行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汉中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四是抓好汉中农业招商引资,加快“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共赢机制,并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环节的利益增值;五是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积极参与各种农展会,扩大汉中名特优农产品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4、加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建设

一是汉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设施为重点,大幅度增加投入,进一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积极推进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工作,完善农业小微型水利设施,积极搞好抗旱水源工程建设,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二是把高标准粮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完善农田水利设施作为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并大力实施能提高保障支撑水平、增强发展后劲的农业重大项目,推进汉中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跨上新台阶;三是积极开展汉中土地整理复垦,进一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四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科学规划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公路、饮用水安全工程、通讯、沼气建设,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5、加大培训力度,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农业现代化同样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素质高的人员,但汉中农业目前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随着各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务工经商,有些村干部也长期在外打工,“村庄空心化、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问题逐步显现,农业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农忙季节农业用工难问题,农业面临后继乏人的危险。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大批引进和造就各种专门人才,必须下大功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1)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民科技带头人、农产品营销人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适合现代农业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利用农民工与农村、农业的天然联系,吸引大批农民工中的“能人”回到农业、农村,把资金、先进的理念、技术带回家乡,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使之成为新型农民的“种子”和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积极发展各种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强化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公共性,加大对农业职业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业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建立助学金动态调整机制,保证每一名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

(3)加大对高等院校农林专业学生的资助力度,吸引更多人报考农林专业,并鼓励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去发挥专长,施展才能,实现抱负。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范围,现阶段要特别加强粮食、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保险试点。各级财政对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应给予保费补贴,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探索建立各级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鼓励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帮助和资助农户参加农业保险。

(注:项目来源: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slgky13-3)。)

【参考文献】

[1] 汉中市人民政府:汉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13.

[2] 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R].2013.

篇6

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增长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型向现代的集约型转变,使农业的增长由依靠土地、资本、劳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主,转变为依靠科技进步、以促进全部生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为主,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质的飞跃。

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核心是知识和技术的集约,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科技与管理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生产与管理知识,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效益,才能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必须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没有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就不可能得到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就无法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就难以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低,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只有39%,每年2000多项能应用的科技成果推广不到1/3,其根本原因是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差,大部分劳动力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仍然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方法从事生产,加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足,致使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难以推广。另外,我国建国以来培养的104万农业科技人才,目前只有50万左右尚留在农业战线,平均每万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仅6.6人。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农业劳动者素质极为低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实现。因此,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量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人才的需求农业产业化以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促使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为基本特征,它注重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因而,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广泛,归纳起来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与操作技能,能运用新型农业机械从事农业生产,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农业生产者。

实现农业产业化,需要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效率,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农产品来满足社会需要。它有赖于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而这些应用离不开新型农业生产者。

2.能研究、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技术,能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与推广者。

我国农业生产基本上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规模较小,缺乏对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开发和应用能力,而农业产业化注重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非常需要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产前、产中环节提供有效的服务,这就离不开大量的农业技术指导与推广人才。

3.具有现代经营与管理知识,市场意识强,有开拓精神,懂经营、会管理的农业产业的经营者与管理者。

农业产业化强调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现状是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生产和经营,不利于农产品的销售,也影响生产效益与生产者的积极性,因此,需要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去做好产后服务、开拓市场、促进销售,从而带动农业生产。

4.能不断开发和应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与包装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农产品加工者。

实施农业产业化,要使农业产业由目前的低效益、弱质产业向着高效益产业转变,需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对农业初级产品进行保鲜、贮藏、加工和包装,而这些都需要农业职业教育为其培养大量的专门人才去完成。

搞好农业职业教育,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我国目前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文化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不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低,与现代农业相配套的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信息闭塞,农业生产管理落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大量的科技成果得不到推广应用,有限的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严重阻碍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农业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本身优势,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培养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经营人才,为提高农民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1.明确培养目标,调整专业设置。

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特别要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在农业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和新型农民。

农业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应围绕上述培养目标,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与优化,使之与农业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相联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总体上保证人才培养的适销对路,以更好地为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服务。

2.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逐步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观念,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3.加强实践教育,注重能力培养。

实践教学是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的主要手段。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师生共同承担实习基地的生产、经营任务,产教结合,教师既传授知识,又作为师傅传授技能,实地指导生产与经营;学生既学习知识,又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生产技能,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既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又培养和提高了生产经营能力。因此,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创造良好的实验实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去培养和训练实践技能,并加强考核,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4.推动教师深造,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农业职业教育中的教师,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设计者与执行者,还是联系实际的实践者和指导者。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保证。教师应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专业知识,树立素质教育新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农业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形式,积极参加农业生产实践与专业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开展农业科研活动,密切关注教学与专业发展新动向;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历和职业技能。

篇7

关键词 烟台文化旅游葡萄酒烟台

旅游业的涵义

1、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广义的:举凡旅游路线、旅游途中、旅游景点上一切有助于增长旅游者文化知识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二是狭义的:举凡一切能够使旅游者在途中舒适、愉快并能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也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这两个旅游文化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前者,我们要求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后者,我们要求加速旅游事业的现代化.

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结合,而是旅游主体(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情趣)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价值) 、旅游媒介(旅游业的文化意识和素质)三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具体地说,“潜在的旅游者由于受到旅游动机的冲击和旅游客体的吸引,在旅游业的介入下,实现了旅游,在旅游过程中产生欢快愉悦的心理状态和审美情趣,这种心态和情绪是旅游三要素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没有的,这就是旅游文化最初和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旅游者处于旅游文化的中心位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显示出来的特殊的欣赏取向、审美情绪、心理状态及其文字、形象的记载、构成了旅游文化的主要内容.

3、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它是由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在旅游活动共同创造的,说得具体一点,就是旅游者或旅游服务者在旅游观赏中或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

这三类定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旅游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比较赞同“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一定义,因为它表述简洁明了,内涵具体,包含的内容也很宽广,避免了把对旅游事业有用的文化知识排除在外的消极后果.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旅游文化表述如下: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创造的与旅游关系密切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适、愉悦、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务者提高文化素质和技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属于旅游文化的范畴。

葡萄酒文化的独特涵义与旅游业的相互关联性

自1892年民族企业家张弼士创办张裕葡萄酒公司,从此揭开了中国葡萄酒文化的序幕,在一个多世纪以来,葡萄酒文化积累了浓厚的历史传奇故事,见证了民族工业的崛起,也是见证一座城市发展的博物馆。发展葡萄酒文化旅游具有天然的资源与地理优势,在文化传播方面,葡萄酒文化总是与生活的闲情逸致密切联系,醇厚的葡萄你顷刻间将生活的疲惫全然抛却,葡萄酒文化有着天然的历史文化优势,对于葡萄酒本身而言,不是仅仅是单纯的作为一种饮料,更是一种具有独特浪漫文化的沉淀,在圣经中,她被称为耶稣的血,在诗人的眼里,她是伟大思想的源泉,而在酒神巴克斯的眼里,生活中少了葡萄酒如同少了阳光。慢慢的去品尝葡萄酒带来的甘甜的同时,心灵也在畅想着毕加索跟木桐酒庄的故事,路易十六跟他的爱妾们之间的故事,面朝大海,品味酒香,品味人生,尽情的徜徉在的回味中……。

烟台葡萄酒文化拓展的途径

据笔者的亲身经历认为,可以着重规划一些葡萄酒小镇,建设具有葡萄酒文化的特色商业街,酒店跟美食一条街,布置浪漫气息且带有葡萄酒文化的影院,以及建设一些配置葡萄酒文化为主题的公园等等,都将带动着葡萄酒文化的升级。若是游客参观酒庄的时候,免不了要亲自的体验一下酿酒的过程,为此,可以多展现一些酿酒的器皿,尤其是古老的器具,年轻人的猎奇心理很强,现代的东西反而不能吸引目光。在观光的途中,具有纪念意义的装饰品亦很受欢迎,将葡萄酒文化的内涵深深嵌入到其中,对于发展葡萄酒文化也具有深远的意义。从2007年开始,一年一届的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就是拓展烟台葡萄酒品牌的重要渠道,对于加强与国际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到了弘扬烟台葡萄酒文化,做强了中国葡萄酒品牌,让中国制造真正的早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葡萄酒文化挖掘旅游业的收益所在

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地方经济的经济发展影响很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赚取外汇,改善地方的收支平衡。旅游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业的直接就业就是游客的直接消费产生的,即各种旅游企业中的就业人数,包括在各种接待设施、商店、旅馆、酒吧间、夜总会。运输及有管理部门在内的就业。同时也可相应的引起其他如建筑、渔业、制造业、轻工业食品、商业服务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队伍,但这种就业不是有旅游者直接消费创造的,称为间接就业。对于那些只需季节就业的人来说,如大学生、家庭妇女提供了就有机会。

参考资料

[1] 张裕公司.张裕往事[M]1992.35-37.

[2] 人文地理学 赵荣 王思涌(第二版)

[3] 李世泰.王庆.宋彦华 烟台市经济发展战略论[期刊杂文]-鲁东大学报(自然学报)2010(1)

[4] 潘建富.唐文龙 烟台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期刊杂文]-市场研究

[5] 王亚东.葡萄酒主题旅游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葡萄酒旅游网,2005

[6] 周一星.杨焕彩.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 [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4

篇8

①某些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与职业培养目标相去甚远,未能体现其职业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需求脱节。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具有一般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的共同特点,同时又有独自的特色,它需要融入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部分职业院校一味地复制和模仿普通高校的校园文化模式,导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严重脱节,在专业课教学中不能从职业、企业工作环境的角度出发,使得学生在毕业进入后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加重了企业的二次培训负担。

②某些职业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仅仅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招生、教学、就业、抓硬件条件建设等常规性工作之中,仅仅在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管理部门下功夫,却将专业教师和专业建设抛去不谈。这体现了职业院校对校园文化的内涵、目标、意义等认识不够深刻,建设校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不够深入。

2校企文化对接的方式方法

2.1培养“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同时要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二要像企业技术人员那样,有较深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把学生培养为企业所用的实践型人正是职业院校的方向。职业院校在教学中要注重与生产实践的密切联系,重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实用性。而双师型教师正能够满足职业院校的要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首先要走出去,积极地将专业教师送到企业一线锻炼或顶岗实习,增加专业老师实践经验;另一方面要请进来,即从企业招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充实到专业教师的队伍中来。学校自己的教师可以通过挂职锻炼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职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的,对校园文化有着较深的理解,又由于有了企业工作经验,在再次进入校园后进行教学、管理工作后,会无形中将企业的管理和工作态度带入到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中来,从而会进一步影响原有的院校办学思想、管理体系等,这种思想还会持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业方向等。

2.2将企业引入到校园

职业院校学生的最关键的竞争力主要在实践和动手能力上,因此,必须引企入校。一要加强学校实训设备建设。应尽可能将教学环境设计为教学工厂模式,建立理实一体化实训室,营造出尽可能真实的职业环境;或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促进校企物质文化的融合。二是参照企业需求建设实践课程。各专业在课程实践课程建设中要广泛采纳行业专业和企业专业的建议,课程的编制应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实用性,突出实训环节;在教学中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教学法等。要以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为导向,及时调整和更新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实时地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到课程中来,让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与企业社会零距离,使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深度融合。引企入校,更要把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和课堂,校企联合办学。定期邀请企业高级管理层或者技术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和技术以及规章制度教育,甚至可以外聘一部分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育。学生在校园的课堂中就可以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也可以尽早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和教育理念的紧密结合,营造了全新的校园育人环境,促进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良好交融和对接。

2.3工学交替加强企业文化认识

近些年来职业院校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其中工学交替是很受欢迎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使学生在一定的企业实践中去感悟企业文化。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带着从学校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对知识的疑惑去企业,企业给了学生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真实的职业环境,缔造了一个完整的职场氛围。学生通过在工学交替模式下的锻炼,吸收了企业文化,进一步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消化。职业院校应用工学交替模式,让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念培养和熏陶学生,为企业培养直接所用的高技能型人才。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在具体实践中,接受了企业一线人员的的教育和指导,学生通过企业的管理,无形的企业文化渗透,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自身的团队意识。在企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每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分工,从接受任务,到生产过程,到完成任务,所分担的部分都应当保质保量完成。能够保证总目标的顺利完成,是因为从事这项总任务的人都要具有团队意识。学生在工学交替模式中可以培养出良好的职业品质,从而更好地向职业人过渡。

3校企文化对接的意义

3.1校企文化对接为校企合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职业院校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摇篮,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的有效方式。所以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实施校企合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推行校企合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必然要经过校企文化对接这个过程,没有经过校企文化对接的过程和环节,急功近利而简单搭建的校企合作,没有牢实的根基,只有将校企合作上升到与校企文化对接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长效的合作机制。

3.2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企业文化氛围和企业当中激烈的竞争,体会到企业文化的内涵,认识到专业技能在企业的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能完全从传统教育方法中获得,但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交汇融化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因此,让学生在真正的企业文化环境中发展,使学生自身清晰地认识到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总结

篇9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一次全面的国家体系创新。它不仅将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和未来走向,制约着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且,也是更重要的,它正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新的存在性依据,成为当下中国行为的一种文化生态,影响和推动着中国全面的制度创新、路径改革和价值重建。胡惠林教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在这样一种宏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文化产业被赋予了新的责任:参与入世后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所必须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整体进程,接受改革成果和成本的转移,协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推进国家文化与文化产业创新系统建设。张晓明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指出,“入世”后的中国面对的是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对中国文化产业具有“不对称优势”。因此,入世后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发生的竞争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不对称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际性产业发展格局的不对称:以夕阳产业换我朝阳产业;(2)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对称:以产业实力搏我资源潜力;(3)已承诺开放领域竞争的不对称性:以产业高端对我产业低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将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张晓明认为,鉴于国际性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手段和内容的矛盾,在产业发展阶段上具有一种“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趋势,中国在制订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时应以实现可持续的、跨越式的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并遵循这样的原则:以文化艺术的原创带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以文化产业带动信息产业,以产业政策引导企业整合,以制度创新应对制度竞争。

发展文化产业需建立与之互补的文化艺术保护方式

新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将文化艺术分为经营性(以盈利为目标)和非经营性(以非盈利的文化艺术建设为目标)两大部类,在建立市场性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同时,还必须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对位性互补的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当代文化发展的合理架构。金元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认为,我国当前的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理顺下面几个关系:(1)文化遗产“救亡图存”与复兴光大的关系;(2)大规模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3)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遗产当代利用的关系;(4)文化遗产保护宏观整体规划与分档次、分阶段、分地区的具体策略实施的关系。金元浦认为,结合国情,我国文化艺术的保护方式应采取政府保护、法律保护、市场保护与社会支持等多重因素综合运作的方式。(1)加快政府保护方式的改革。改革和完善政府保护方式是文化艺术保护制度改革的关键环节。这种保护首先是逐步建立文化艺术的宏观调控机制,主要运用政策的倾斜来实施文化保护,并协助立法机关建立和完善文化保护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其次是逐步加大国家文化资金的实际投入与监督实施,保证文化艺术在国家投资预算中的实际增长。其三,政府保护方式还应包含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濒危艺术的特殊支持、对高雅艺术的大力资助,以及重点文化设施的建设、扩充与维修。(2)尽快建立完善的法律保护方式。当代艺术保护中依靠法律形式进行保护成为各国注意的焦点,法律方式保证了当代艺术保护的法律地位与运作程序,也保证了艺术保护的公众意识与社会责任。其根本意义是通过减免税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资,以达到文化艺术总投入的实际增长。(3)迅速建立市场保护体制。文化艺术的市场保护包含两大方面;其一,为努力发展上规模上档次的一批大型文化产业,依靠市场方式,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大与积累来改变我国过去文化保护中单一的输血模式,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其二,对于那些不能以产业形式发展的文化艺术则必须通过市场寻求企业资助的道路。从企业赞助保护方式来说,要想使其发展起来,必须保证企业投资能获得相应的回报。(4)争取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全民保护。当代艺术保护中的社会支持和全民保护具有最广泛最强大的力量。当代社会通过多种途径特别是现代传媒营造保护文化艺术的社会氛围与社会舆论,培育了一代代懂得艺术的文化大众,这是保护艺术的最深厚的社会基础与心理根源。

发展文化产业亟需改革文化体制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抓紧制定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国有文化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国有文化部门)进行战略性的改组。因为国有文化部门占有了我国文化资源,包括文化人力资源的绝大部分,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搞好国有文化部门的改组、改制和改造,实现国有文化存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文化产品生产机制的转变,是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步伐的关键所在。齐勇锋研究员(国务院体改办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指出,国有文化部门在进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应坚持“6个有利于”原则:(1)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保障国家的文化和信息安全;(2)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建立新型的投融资体制和国有资本的管理、监督与运营体制,使国有资本在保值增值的同时,布局更加合理,结构进一步优化;(3)有利于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4)有利于促进国有和国有控股的企、事业文化单位转换经营机制,调动经营者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其生机与活力;(5)有利于在国有文化部门改革中,调动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确保出资人、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害;(6)有利于国有文化部门改组、改制的平稳过渡和社会稳定。

具体到传媒体制,孟建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系)通过对美国文化体制的介绍给人以很大启发。他说,1996年2月8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1996年电信法》,彻底打通电信业、传媒业、娱乐业等行业壁垒,大大放宽了媒体经营范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媒体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石破天惊的变革:并购、联合、重组。经过近5年的实践,这种变革的巨大成功已让全世界为之瞩目,在机构重组、产业关联、资金融合、技术平台等方面形成了新兴的实力巨大的娱乐传讯业,并很快跃居美国出口榜首。美国的一系列政策大有可借鉴之处,如我国至今还将电视业与电信业割裂开来的做法,就根本无法实现战略上的大整合。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也指出,中国传媒业的改革,不是建立形式上的集团,而是建立现代的企业制度,因此,中国传媒改革的根本不是改革规模,而是改革体制,拆除纵向与横向的行政垄断的篱笆,分离政府管理职能和企业自主经营权力,将传媒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化为与市场体系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公平规范、竞争有序、优胜劣汰,充满活力的市场运作机制。

发展文化产业需实现理论创新

现今人们已经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文化不仅仅是饭后茶余的调料、愉悦人生的奢侈品,它更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缪其浩研究员(上海图书馆)认为,文化要成为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主角,必须实现“3个破壁”:(1)文化精神破壁。文化创意是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的原动力。源于人的创造力的创新才是附加值最高的。因此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中,文化产业和其它行业中的创意部分将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2)文化产业破壁。文化产业不仅自身要做大做强,还要与其他产业形成共栖、融合和衍生的良性互动关系。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上条块的分隔,以及某些政策的限制,这种良性互动的实际发展还远远落后于人们的预期,正在成为一个严重阻碍文化产业成长的瓶颈。(3)文化队伍破壁。目前承担21世纪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文化队伍出现严重的知识偏门和缺失。必须以更宽容的姿态重新定义文化人,在更宽广的视野里召集文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拥有一支适应新世纪使命的文化队伍。就文化产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陈少锋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有自己的见解。他指出,管理知识的匮乏以及与管理相关的商业意识、商业伦理、职业化管理、人力资源配置等等,是思考文化产业人力资源所面对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的突出问题是,专业艺术类、行政类出身而非管理类出身的人员所占比重过大,整体人群文化知识层次较低,专业化力量有余、经营管理能力不足等等。陈少锋认为,对其他产业的经理人实施有关文化产业的培训,或者对现有文化产业领域从业人员进行商业管理的教育,是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中一项重大的工程。李康化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则从发展文化产业的全局出发提出了“5个创新”:(1)理论制度创新。突破在文化产业制度改革上的路径依赖和政策瓶颈,以放松管制和透明化的政策供给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发展,以制度创新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防止和克服由于文化产业结构性矛盾和体制而可能导致的政策性衰退。(2)要素市场创新。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政策,放宽民营文化企业和民间金融资本市场准入的尺度,消除在这一领域内的歧视性政策,使民营民间文化产业和资本享有充分的国民待遇。(3)产业链条创新。进一步完善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整体配套,特别是加强文化产业的“上游”基础和“下游”通道。(4)产业结构创新。形成新的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机制。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已经构成现代社会互为依存、以高技术和高文化为共同特征的支柱产业群,信息产业的发展极大改变了文化产业的技术基础,带动了其产业结构的提升,但其下一阶段的发展必定是以文化产业为前提和发展动力。(5)社会结构创新。构建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文化行业制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协同发展的新体制。

文化产业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可持续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由之路。沈殿忠研究员(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指出,任何一种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两条线索,即横向线索与纵向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中国文化产业的横向发展线索与纵向发展线索都有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公平的状态;一种是不公平的状态。讲文化资源开发或文化产业发展的公平,主要讲规则的公平。中国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完整含义,不单纯是实现横向公平或纵向公平,而是要实现两种公平的统一。实现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的统一,关键在于把握一种分寸。这个分寸不仅是一个质的规定,同时也有量的规定。在这个规定的范围内,可以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人们利益的损害降到可以接受的降低程度,或把利益的满足提升到可以实现的最高的程度。

如果说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一种生态伦理,那么文化发展战略强调的就是一种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文化发展战略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与心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毛少莹(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认为,文化发展战略应有以下基本特征:(1)重视公平超过重视效率,控制贫富分化,寻求均衡发展。(2)全面注重不同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精神性的可再生能源替代物质性的不可再生能源;以“文化资本”替代“经济资本”;以精神消费填补物质消费无法满足的精神需求。(3)以慢节奏的“休闲娱乐型(精神消费型)社会”替代快节奏“工作消费型(物质浪费型)社会”。(4)确立更合理的发展指标,将社会文化发展纳入社会水平的衡量之中;将人类对幸福、快乐的追求——而非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病态拥有——恢复到自然健康的人性基础上;致力于保护精神健康,以价值理性管理人类社会,走人与自然、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之路。

文化产业应走高新技术之路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确定了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人力资本及相关的文化、技术等因素在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这使得愈来愈从尖端部门走向日常生活的高新技术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黄健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为,引导高新技术进入文化产业,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方面,在市场融资方面,都将产生重大的效应,获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人们也将看到文化产业的运作理念与其它产业运作理念的不同。因为随着科技与文化大发展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文化要求、审美要求也将愈来愈高标准。文化产业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新兴产业,作为以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生产、服务的新兴产业,其运作理念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生产、服务上,而是必须要实现产业的管理重心由常规的生产管理向技术创新和信息化的知识管理方向转变,整个产业的经营目标必须实现由以往的追求成本的最小化向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方向转变,以保持整个产业发展的创新性与发展活力。柳士发(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指出,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文化和网络文化。这些新兴文化的特点在于,利用网络特性拓展传播内容,不满意于简单复制传统媒体,而是走上了自主发展的新路。文化产业一旦与信息数字化、现代通讯技术等高科技结合起来,势必如虎添翼。对于我国来说,虽然在文化上网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不过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巨大的数字文化鸿沟。据统计,在整个互联网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流量中,我国所占比例不到1%。因此,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面铺开的同时,我们要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中国数字文化工程既要着力于公共文化建设,又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建立起照顾职能管理、社会公益服务和文化市场运营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国家文化信息服务体系。

传媒产业需实施“走出去”战略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有内需的拉动,而且也要有外需的拉动。然而,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文化贸易逆差。根据国家版权局2001年的不完全统计,我国版权贸易的输入输出比为10:1,在文化电子产品贸易中,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我国至今尚未拥有自己的核心标准和主打产品。而在一些西方主要国家中,以版权贸易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贸易,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实现文化产业发展从引进来向走出去的战略转变,不仅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而且也是克服贸易逆差的迫切需要。作为文化产业的排头兵,传媒产业如何利用本土资源,保持中国传媒的国内主体地位和提高国际影响力?尹鸿认为,对于目前的中国传媒介来说,走向国际市场至少具有4个有利条件:(1)从经济上看,媒介的低成本使中国传媒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的价格优势;(2)从文化上看,全球化环境下的东方文化提供了一种参照性的“还乡”意义而逐渐被西方人关注,中国传媒因而具有一定的文化优势;(3)从地域和文化的传统上看,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华语地区,日本、韩国等亚洲其他大中华文化地区,以及世界各国的华人群落等构成了一个具有共同性的接受中国传媒的文化交流空间,中国传媒具有市场潜力的优势;(4)从西方传媒来看,近年来由于片面地走上数字虚拟化、大制作、单纯追求商业价值最大化的道路,传媒的人文地位和社会公益品质都明显下降,为其他国家传媒文化的乘虚而入带来了契机。面对这些显在的和潜在的优势,中国传媒目前需要作5方面的努力,来开拓中国传媒的国际空间:(1)组建经过所有制改造的具有国际营销实力的国际性的传媒制作发行机构,形成规模适当的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规律的专业化、流水线化的国际性传媒企业;(2)积极从国外和国内一流大学以及其他企业吸收一批能够从事跨国经营的具有专业素质的传媒经营管理人才;(3)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生产一批按照国际市场需要制作的媒介产品,创造“中国制造”的媒介品牌;(4)要求国产的传媒产品在制作技术和艺术标准上而不是制作规模上与国际传媒产品接轨;(5)积极推进传媒的横向整合,开发多种媒体的媒介产品,实现整合营销。

中国广告业增量空间巨大

与会代表不仅从宏观上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把脉,而且对具体行业的发展前景做了预测。黄升民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广告学系)指出,在新的世纪,中国广告业有着不同寻常的表现:两极分化、业务分流、竞争激化、资本参与、创意衰退、政策多歧、媒介滑坡。据国家工商总局的统计数字,2001年全国广告经营额为794亿元,增长率为11.4%。值得注意的是,4大媒体之中,报纸、电视和杂志的广告增长率都低于平均水平。但对于中国广告业的前景,专家们还是充满信心。喻国明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指出,从1981年1.81亿元的经营额起步,到2001年达到了794.9亿元,年均增速40.2%,经历了21年增长的内地广告市场,它的“饱和”时代还远未到来,它的经营额还有3倍左右的增量空间。他预测,今后8年,中国内地广告业的发展速度至少不低于12%,到2003年,市场经营额有望突破1000亿大关,到2007-2008年,可能超过2000亿,到2010年估计达到2609亿元,3倍于2001年的水平。在未来的巨大增量空间里,报刊广告的增势将超过目前处在强势的电视广告。尽管在1983-2001年,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在同行中最为迅猛,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1.7%,但近年来,电视广告经营额的增速明显放慢,1997-2001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降至14.8%,低于报纸广告的15.6%、杂志广告的17.2%和广播广告的16.6%。专家们预测,报刊广告的年平均增长率在2010年前将保持在13-14%左右。到2010年,报刊广告经营额总量将从2001年的182.6亿元达到587亿元,其中报纸广告经营额约547亿元,杂志广告经营额约40亿元。喻国明还指出中国报刊广告业未来发展的机会点:(1)从时间上看,9月、12月、4月和8月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月份;(2)从地区上看,中南、华东以及华北地区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密集的地区;(3)从城市看,北京是报刊广告投放最多的城市,占整个报刊广告投放总量的1/4,广州、上海、深圳也是报刊广告投放量最为集中的城市,上述4个城市的报刊广告经营额占全国报刊广告经营额的“半壁江山”(51%)。从增长率上看,深圳、大连、南京、广州、青岛以及哈尔滨是报刊广告增量幅度最大的“明日之星”城市;(4)从行业上看,房地产、医药、计算机广告是报刊广告的三大支柱型行业,这3大行业广告的投放量占报刊广告总额的36.7%。从未来发展的潜质上看,金融保险、机动车、房地产则具有最大的增量空间。

发展文化产业促进西部大开发

篇10

关键词: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人力资源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企业文化是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竞争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经济中,要使企业顺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并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即包括企业内部大家共同认可的企业观念,也包括企业外在的,看得见的行为表现。一切有形的物品、设施、办公环境、企业产品、品牌形象等等都是企业文化所拥有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企业的创立和不断积累,每一家企业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理念,行为规范、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等等,这就是特定企业独特的企业内涵。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都有企业文化,不同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强弱不一样,内在的精神力量的强弱也不一样。若有几十年历史的企业,品牌理念就会非常明显,深入人心,问任何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推崇什么样的价值观,员工应该怎样工作,这种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就非常强,精神内涵也非常强。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分成两个层次的职能,一个是基础层次的职能,一个是深层次的职能。基础层次的职能也叫员工优化,包括员工招聘、员工培训、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的信息系统等,它的中心目的就是围绕整个职能的目标让企业拥有最优秀的员工,让员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深层次职能也叫组织优化,包括组织的设计、组织文化、组织变革与发展、管理层领导风格与技能等等。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都是在基础层面展开的,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价值观已成为企业能否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更大发展的前提,这就要求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向深层次职能展开。

三、人力资源倡导企业文化

若把企业文化看成企业的大系统,人力资源就是系统的建设者、捍卫者和辅导设计者。人力资源的组织优化管理,直接导致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发,导致企业文化的优化变革。

1. 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的建立者。大量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要让文化经历从理念到行动、从抽象到具体、从口头到书面的过程。要得到员工的理解和认同,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这就要求人力资源要围绕企业文化,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始工作,广泛征求员工意见,共同探讨企业文化,然后再在各个层面征求意见,取得对原有文化糟粕和优势的认知,最后采取扬弃的办法,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部分,并广泛进行宣扬,让全体员工都知道公司的企业文化是怎么产生的,洞察把握企业已经形成的价值理念,提炼简化成文,使隐含的企业文化形成质的飞跃。

2.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捍卫者。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领导层应做一个有效沟通,确认企业文化是不是把握到位,把握准确。在形成了新的企业文化理念同时,高层领导者应是塑造企业文化的楷模,同人力资源部门一起用企业文化激励和约束员工,将企业文化导入工作中,也就是把理念转化为行动的过程,使自己的工作与文化相结合。

3.人力资源部门是企业文化的辅导设计者。一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有意识地用比较先进的理念来更新优化现有理念,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企业价值观实践管理的进一步深入,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及企业对于环境认知的变化,又会逐渐形成企业新的思想和理念。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随时深入企业内部,提炼新的理念,对原有价值观体系进行调整或者就原有价值观具体内涵进行更好地阐释,从而对整个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提出新的要求,确保企业始终能在市场中保持正确的航向。

四、企业文化指导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将反过来指导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使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

1.用企业文化优化企业的组织架构。最佳的组织架构有利于组织价值观的应用。一是总体的组织架构要适应企业的价值观;二是企业各个组成部分(某一部门或者某一岗位)的具体职责和胜任素质要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只有在价值观的作用下,企业才能把管理降到最少,把效果提高到最大。

2.把企业文化运用到招聘和培训体系。在招聘方面,应该对申请者进行两个方面的考察,即他们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与组织的价值观相吻合。比如,团队合作是软件开发最基础的价值理念,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招聘新的员工是就会考虑新员工团队意识强不强,有没有团队合作能力,进而招聘的成功率也提高了。在培训方面,一是针对成员进行广泛的企业价值观培训,重点是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以及价值观对于每一个员工的意义。二是针对公司的价值观进行相关的技能(包括领导力)方面的培训。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是企业最好的最强的凝聚力,员工若有了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就会自发地形成共同目标,形成和谐默契的团队合作,去争取最佳的团队绩效和企业绩效。

3.将企业文化引入绩效管理和薪酬体系。企业充分将企业文化管理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已有的绩效管理体系,最终与成员的晋升、培训、奖励、薪酬等有效对接,确保企业的各种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又有突出成果的行为,这样不但强化了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又可使企业文化来指导企业的业务,优化企业业务活动的结果。

综上,运用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效益是人力资源部门对企业最有成效的贡献,企业只有根据科学的方法坚持不懈地建设企业文化体系,才能实现依靠文化管理企业的管理之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王伶威.企业文化建设要着陆生根[J].新, 2008,(06)

[2]刘小峰,王维,刘建勋.企业文化建设“五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10)

[3]段启峰.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J].煤炭企业管理,2005,(06)

[4]刘子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1997,(03)

篇11

关键词:发展的动力;形象的灵魂;成功的保障

一、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精神、理想、道德、科技等。它渗透、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分配以及企业精神生活等各个领域。企业文化也是一种力,可称作“企业文化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生存的质量和发展的速度。它一旦确立,就会对企业发展形成一种内在的自我驱动。比如,制订和宣传企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就会激发员工在本职岗位上争一流、上水平、敢攀高峰的工作干劲,就会让员工充满信心,受到激励和鼓舞。如今《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向广大干部员工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4000万吨持续稳产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也使油田广大员工看到了油田发展的美好前景,从而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所以,企业的精神和理想,一旦融入融匠头脑,就会为企业发展注入一种持续性的文化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自觉的、永久、强大的企业发展的内驱力。

在构成企业诸要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企业文化力正是通过促进人的发展,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智力。大庆油田一贯坚持职工技术教育,以及近年来广泛开展外语和计算机培训等,都为油田长期稳产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环境,是提高企业文明程度,推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种好的风气,可以使员工在春风细雨中,培育品德,激励斗志,催人向上;一个清洁美丽的矿区区环境,可以使员工陶冶情操,锤炼性情。既感染着企业员工,又对社会形成强烈的吸引力。企业文化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明确的导向力。企业文化通过介导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宗旨等,能够让员工明确企业在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对企业发展形成了明确的导向力,引导企业向既定目标前进。比如“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美国麦当劳公司的“优质、服务、清洁、公道”精神,对引导企业员工的行为,推动企业的发展,都是比较成功的。

二、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形象的灵魂

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是良好的企业形象的体现和保证。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形象之魂,要塑造处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应造就出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优秀企业,诸如邯郸钢铁股公司、日本丰田公司等等,其良好的企业形象的确立,都展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卓越才敢。企业文化水帘出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必然是对企业拥有忠诚,并自觉以企业的价值为准绳,身体力行,更应是创业的先锋,开拓的闯将,实干的楷模。通过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价值观念和优秀精神的外化,企业的价值个理念就会转化为全体员工的不懈追求,从而共同塑造鲜明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为塑造企业形象培养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讲过:企业即人、经营及教育。企业员工的素质决定和展现了企业形象。60年代,大庆油田树立的铁人王进喜和90年代树立的新时期王启民,在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发挥了十分有效的榜样示范作用,向世人充分地展示了大庆人的形象、大庆油田的风采。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具体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条例,但必须反映企业文化的内涵。根据企业文化特性建立起来的企业规章制度、政策条例,以及企业的经营活动等,构成了企业内部的硬约束,对企业组织和员工行为实行硬性管理,在完成任务、赶超目标的过程中,做到配合有序,步调一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将企业精神具体细化为30条经营技巧,让员工遵照执行,使他们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因此,企业文化规范出来的运行机制,是约束企业行为、实现企业目标的保证,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关键。

三、有特色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功的保证

日本流行一句格言,“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公司是企业文化水准高的公司。”这句话证明了在企业成功的道路上,企业文化所处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在企业逐步走向市场的今天,就越加显示出企业文化对促进企业兴盛的重要保证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体现。企业深化改革的目的,也正是反映了企业共同利益的要求。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观念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起着凝聚人心、激励士气、约束行为的重要作用。当前,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改革中的保证作用,就应针对企业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关键问题,深入宣传改革的目的、意义,本企业的目标和重大举措,稳定人心,振奋精神,形成对企业改革的认同感。特别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爱国主义、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艰苦奋斗剑圣等,用以处理企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顺人心,化解矛盾,把企业文化具体化为员工的行为准则,规范行为,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保证企业改革的平稳运行。

在现代市场中,品牌的设计和营销,实际上是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认同。服务水平的好和坏,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层次,影响着一起与市场对接的成功率。对此,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确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经营指导思想和经营战略,努力培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经营风格,使其成为企业市场对接中的文化珍品。其次是积极发挥企业文化自身的吸纳和创新作用,充分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先进成果,在对接中展现优势,与融合中借鉴创新,不断地创造和探索新的境界。再次是继承和弘扬企业文化的传统文化,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剔除糟粕,取其精华,做到继承不失真,发扬不丢根,体现魅力,展示风采,是企业在市场对接中软着陆,畅行无阻。

成熟的企业文化,有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整合力。它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激发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群体合力。同时,又能以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企业内部形成家庭式的和谐、亲属式的团结和尊重人格,形成命运共同体。1929年至1933年年,日本松下公司陷入困境。当时松下公司的管理层,制订出裁“减员工,缩小业务”规模的方案,松下幸之助不但没采纳他们的意见,反而决定“不能裁员,设法推销”。这一做法,使企业员工与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结果,只用了三个月时间,不但推销了积压的产品,也使松下公司度过了难关。当前,在企业改革处于攻坚阶段,矛盾日趋突出,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势下,我们更应该积极倡导相信人、尊重人,和每个员工的人格和贡献的企业价值观,不仅靠天时地利,更要靠人和,形成苦难共担,团结一致,开拓创新的命运共同体,使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市场营销中具有强大的整合力和向心力,能够使企业在发展中长盛不衰。企业要实现这样的一种发展,除必须执行国家的法规、法令,走科技兴企的道路外,更需要的在于使企业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高瞻远瞩的胸怀,博大深远的眼光,不断塑造企业新的发展观和企业理念,做到理念长青,企业常盛。

篇12

[关键词] 企业文化 途径 和谐企业

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础。和谐的企业需要一个精神向上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宗旨是要把它的员工凝聚在企业未来的事业中,为企业的发展奉献它的团队作用。这个作用的凝聚力、向心力需要企业文化作保障,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员工团结奋进,不断开拓进取。这是实现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以说企业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企业文化及其功能

企业文化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又叫亚文化或子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功能就是企业文化的性能与作用,也就是企业文化发生作用的能力,即企业这一系统在企业文化导向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及企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使企业员工同心协力,自觉的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团结奋斗;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指的是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吸引力,具体说是指企业对职工的吸引力以及职工对企业的向心力;企业文化的协调功能。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使企业与社会和谐统一;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激励是指通过外部刺激,使个体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力量。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就是企业文化对文化行为主体能够产生激发、动员、鼓励和推动作用。这种文化功能作用的结果,往往可以起着某种放大(或缩小)的作用,使行为产生更剧烈,明显的效果;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企业的约束有两种:一种是硬约束,如企业的规章制度,企业责任制度等;另一种是软约束,即企业文化的无形约束;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企业文化的辐射功能是指企业文化的作用可以向外辐射,对企业周围的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发挥辐射作用,而且还会通过企业文化形象对企业外部以及社会发挥辐射作用。

二、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发挥作用的途径

“和谐企业”,简单地说就是指构成企业系统中的各部分和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平衡发展状态。它应该具有“依法治企、科学发展,公平协调、团结有序,诚信合作、安全效益,美化环境、服务社会”的基本特征,其核心是通过促进企业内外“和谐”,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协调发展。具体说,企业文化在构建和谐企业中有以下作用:

1.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结合点。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在企业自主发展中,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文化通过内外两个方面对经济发挥作用。它的外部作用集中体现在对经济环境氛围的效应上,即文化氛围协调经济意识、文化观念影响经济模式的运作,文化又可以诱导经济活动的方向。它的内部作用集中表现为可以形成一种综合的、复合的生产要素组合方式和经济活动的内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观念创新经济活动,智力投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经营文化塑造企业形象。新的经营思想可以使企业的产供销更加顺畅和谐,并有效地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物质与信息交流,从而推动企业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企业文化使经济与文化两个相互独立的领域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况,使经济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活动,而是融入了文化的指令,形成了持久的动力;也使文化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空论,而是找到了自己的坚实基础,使文化产业成为一种“朝阳产业”。所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向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2.企业文化可以使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素质有机结合。企业生产力是物的要素与人的要素构成的,物的要素只有在劳动者的支配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按人的意志和要求改变自己的结构,形成新的功能。同时,劳动者的人的要素也只有依靠物的要素,才能产生出能动的变革作用,使物的变化符合人的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使物的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如何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就成为管理学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任何管理都是在一定文化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在文化基础上去激励和鼓舞人的思想倾向和价值取向,充分调动生产力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劳动者的精神力量,使之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时,企业文化促进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第一生产力与劳动者这一能动生产要素相结合,使二者充分、和谐、有序地结合在一起,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使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同时,掌握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就不再是“经济人”,他们要求摆脱物的工具属性,把劳动过程变成素质发挥过程,通过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社会性劳动者。

3.企业文化可以拓宽企业管理的视野。企业文化理论变革了传统的管理观念,对人的因素的重视又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了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这就可以实现管理观念创新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新的内容,提供了新的视角,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从而创造出社会主义企业特有的文化优势。

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和具体化。企业文化又开阔了管理的视野,充实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促使人们用现代经营观念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也就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赋予了管理观念以新的高度,变革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它主张在潜移默化中转变人们的观念,树立创新意识,从而也就克服了思想政治工作简单、枯燥、生硬的特点,使它具有新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新的观念的形成,既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检验,又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它使新的观念贯彻到企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就可以形成企业发展的精神优势。

4.企业文化可以使传统观念与现代精神相融合。企业文化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一方面,它可以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使它体现出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企业文化的主体又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决定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精神,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必然体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特点;同时,“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又可以发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可以使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持自己的生命力,体现出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中国特色。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应当以全新的视角和气魄,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把握时代的脉搏,把二者进行融合和提升,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经营管理文化,这包括:诚实守信、团结合作、遵纪守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以人为本等新观念。企业文化建设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更新,使民族文化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并且把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塑造出了经济发展的文化力。

5.企业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展需要构成危害的发展模式。经济可持续发展彻底打破了发展的周期性怪圈,企业文化使经济发展受理性的制约,以文明的方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也就可以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协调和统一,为后代人的发展创造条件。企业文化建设从人、自然、生态环境三者的协调出发,改变了传统的发展理论。它提倡人与自然和生态环境的文明,强调人类在追求健康而富有成果的生活权利时,坚持人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而不应当凭借手中的技术和投资,以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发展权利。企业文化倡导现代文明,主张当代人在今天发展的时候,应当努力创造条件,使自己的发展机会与后代人的发展机会平等,不允许当代人一味地、片面地、自私地为追求当前的利益而毫不留情地剥夺后代人发展的机会。企业文化建设从根本上树立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文明关系,解决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对抗,这就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三、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应当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体现时代精神。和谐的企业需要用企业文化做支撑,而企业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发扬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企业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企业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当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迅速向生产力转化,市场联系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出时代的要求,形成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科技观念、创新观念、开拓进取观念,注重经济发展文化力的培养,把我们民族的创造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为此,我们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需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企业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我们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企业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底蕴。

2.振奋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来就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凝聚全民族力量,是激发广大人民努力奋斗的精神基础。在新的时代下,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努力发掘自身的文化资源,根据企业实际,形成一种精神力量,并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带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和升华。

3.发挥职工的主人翁精神。社会主义企业不是一般地注重人的因素,而是把人的发展看成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发挥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人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的主人翁地位从制度上得到保证。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体现这一要求。

篇13

关键词:企业家;企业文化;建设

相关概念:

企业家

做企业的人,有三种人之分:有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生意人是完全的利益驱动者,为了钱他可以什么都做;商人“重利轻离别”,但有所为,有所不为,会遵守一定的原则;而企业家是带着使命感要完成某种社会价值的。阿里巴巴CEO马云“认为:商人的目标就是赚钱,企业家的目标是改善社会,赚钱只是一种技能。

法国政治经济学家萨伊从经济学上最初提出企业家的概念:企业家就是把劳动资本和土地等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的人,是一种经济人才。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企业家在经济上的冒险行为,企业就是企业家工作的组织。”企业家是一群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源泉、始终与时俱进,并能把握机会进行开拓的人;他们以发现价值、实现价值和创造价值为使命。更高境界的企业家则志存高远,终其一生追求伟大的事业,努力谋求立功、立德、立言。从文化的角度来说,企业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的决策者,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人格化代表。企业家处在企业的最高领导层,因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家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和道德标准、价值观等影响企业文化的走向和实质内容,因此,就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作用定位而言,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家的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定义较多,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企业文化的建设本身也是一种管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国内外的著名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上下有了共同的价值观或经营理念,会大大减低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成本,可以更好地在满足顾客需求、服务社会的同时,创造价值,企业也不断的做大做强,基业长青。

企业家都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在打造自己的企业文化,很多企业家都是企业文化的身体力行者,通过自己的价值观影响和决定了企业员工的价值观、管理风格、行为规范和文化的价值取向,几乎所有企业家都希望自身能更多地影响企业文化,按照自身意愿去塑造。但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企业家对于打造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在企业的诞生阶段:引导和决定作用

在企业的初创时期,企业家精神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且无法动摇的地位,具有强势的引导和决定性作用,是企业个性文化的形成时期。在企业文化的创立阶段,企业家是企业文化的奠基人。一种企业文化是由企业家首先提出并加以启动的,成为企业文化的根基。在初始阶段,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核心价值观与目标追求,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走向。以下就以两家著名企业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1987年,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打造了华为的“狼性文化”。华为在创业初期一直强调狼性精神,强调奋不顾身,不惜一切代价,置敌于死地。正是有这样的文化,正是靠狼的精神,在险恶的环境中华为诞生存活下来!华为研究专家程东升认为:任正非是中国最杰出的商业思想家、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是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任正非对华为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主导、推进、提炼的作用,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今天的文化。

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萨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创立。萨姆?沃尔顿为公司制定了三条座右铭:“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个员工”、“每天追求卓越”。这也可以说是沃尔玛企业文化的精华。萨姆?沃尔顿是沃尔玛的灵魂,实在毫不为过。萨姆不但亲手创造了沃尔玛,而且在将近30年的岁月里,一直亲自领导它的日常业务,决定着它的发展方向,并以自己的风格、个性、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它,使沃尔玛不仅创造了二战后美国零售业的最大奇迹,并且成为美国零售巨型公司中最有个性的公司。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在企业的处创时期,企业家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时企业的规模很小,企业家的带领指挥作用非常重要,企业制度的建立,规范日常管理,指明企业发展方向,使企业上下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住脚。这一时期,组织文化的形成,与企业创立人的经营思想、管理艺术、个人风格等有最为直接的关联。

在企业的成长和发展阶段:协调整合作用

当企业已经在市场中立足,就进入了发展时期。这时,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了,员工人数的增加,有些企业还有不少外来骨干的加盟,甚至有的企业还引入了职业经理人。新进的员工会有不同于原有文化的新的思想和行为理念,有些不同的理念和文化的碰撞对企业是有益的,有些可能是无益甚至有害的;此外,市场形势和经营环境也是时时在变。

这时对企业家来说重要的是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体系,要善于通过别人的努力来达成企业的目标,更多要发挥协调作用,整合企业文化,同时根据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实际情况,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实新的元素,提升文化力以促进增强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篇14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本质及其作用,本人于2014年6月至7月采取访问法和资料搜集法对广东省东莞市凤冈镇启盈电子厂进行调查。针对该企业的文化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一、广东启盈电子厂概况

我厂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竹塘浸校塘工业区内,属珠三角外贸加工经济贸易区是国家定点规划开发电子产业工业区,辟邻清溪镇、塘厦镇地理位置优越,与深圳特区相连,距香港特别行政区仅30公里,交通方便。

该厂为港资企业,最早成立于1979年,主要从事电子游戏机、电子钟、收音机、收放机、CD、MP3、功放、灯饰等电子产品生产和开发产品二十余年,生产规模较大,产品运销欧美日本地区。工厂拥有各种高科技生产设备和自动化流水线, 同已有各家要求。花园式厂区环境优美,住宿条件优越.宿舍独立卫生间、生活阳台,太阳能热水设备并特设探访宿舍方便家属探访,食堂实行分制,备有盘并经严格消毒,.厂内设有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图书室、放映室等娱乐设施;生产车间装有环保空调,工作环境舒适,无毒无害。

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 企业文化介绍

(一) 以品质为基础

公司逐步健全推行质量保证体系,在管理上坚持"优秀人才、优秀品质、优秀服务"。推行零缺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度。

(二) 以创意为发展

勇于创新,创新是高科技公司的灵魂,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取得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永远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责任。

(三) 以成果分享为共同目标

一个成功的企业,只有不断的分享,在此过程中也要不断的接受批评,改进自我,以优秀的成果造福客户。服务客户、服务社会。

对于该企业以上文化的分析,发现企业文化在管理方面的存在一些问题。

三、广东启盈电子厂企业文化管理问题及其原因

(一)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从企业文化中可以看出,对于企业利益与品质的保证较多,相对而言对与员工利益的保证就十分欠缺。比例只用现有的制度,执行起来不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小。由于市场发展迅速,而企业不能够与时俱进,完善相应的制度,会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动力,也使得许多员工抱着混口饭吃的态度工作。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在电子厂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虽然在企业文化中也提到了“优秀人才”,但是根据调查很多人都没有受企业任何专业的培训。这也暴露了企业文化体制不能体现企业精神的缺点。

(二) 员工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

很多电子厂员工认为企业文化,那是电子厂高层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也不会想花时间在这上面。更多是考虑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情。电子厂在企业文化上的宣传力度很欠缺,在调查过程中也有高层说到:现在工作繁忙,很难有时间去做文化建设的宣传和配合工作,对于如何宣传企业文化感到束手无策。还有些人认为企业只要效率好,企业文化就会自然形成。这也是现在阶段绝大多公司的想法。

(三)在建立企业文化上没有良好的沟通平台

电子厂自身对于企业文化的了解十分的欠缺,以利益为第一,员工对企业目标缺乏具体的了解,没有形成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危机感缺乏,企业的归属感不强,时常表现出持才傲物、工作上由于分工不太合理,出现了互相推诿工作的情况,经常以“很忙”来拒绝参加工厂内的文娱活动,同事间往往只存在工作关系。中层领导班子的管理能力问题突出,工厂中层领导班子成员大多是由专业技术拔尖的员工担任,他们的普遍特点是工作压力、工作责任越来越多,管理任务繁忙,对于管理上的知识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研究。所以导致了企业与员工矛盾重重。

四、完善广东启盈电子厂企业文化管理的建议

(一) 严格执行企业管理制度

涉及企业本身的利益以及员工的利益,管理制度要形式多样,机制灵活,却又不失威信。注重管理水平的提高,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要取得全体员工的一致认可,追踪全球最新技术、经营管理理念。给予员工不断的培训、深造机会,激发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坚持以人为本,广为接纳和储备具有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专长的科技人员,形成良好的人才知识结构,为企业创造更多财富。

(二) 加强企业文化宣传

明确了企业的奋斗目标,就要召集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共同学习,深入的了解企业文化。要不定期询问员工意见,同时创立企业文化特色。如: 人本文化特色、整体文化特色、创新文化特色、求实文化特色、服务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三) 建立双向沟通模式,搭建员工与企业间的沟通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