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互联网经济环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以运营商为主导的第一阶段
2002年到2006年。主要特征是产品先后经由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和电信服务商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属于传统移动增值服务产业链。
(2)以平台商为主导第二阶段
2007年到2009年。该阶段相比传统移动增值服务产业链,具有较强的革新性,它以平台整合为基础,打破了运营商对产品的垄断经营,平台整体势头极强。
(3)以终端商为主导的第三阶段
2008年到2012年,主要特征是产品先后经由应用开发商、终端厂商、电信或支付提供商最终到达用户手中。这个阶段,终端厂商采用了商店模式的经营手法,通过产品多样化来主导互联网市场,初步体现了互联网经济的优越性。
(4)以服务提供商为主导的第四阶段
从2012年开始,预计到2017年,主要特征是产品先后经由应用开发或服务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电信或支付提供商最终到达用户手中。该阶段各商家开始寻求多元化的合作模式,而服务提供商作为主导方对资源进行整合,促进各商家的合作。目前,我国互联网的金融业态主要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手机银行等传统金融交易方式的电子化、网络化业态;二是第三方支付、P2P和众筹等由互联网企业推广的金融业务;三是由电子商务企业、金融机构等合作推出的新型业态,近年来火爆全国获得巨大成功的余额宝即属于此。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给传统金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2.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业带来的变革
(1)推动金融业的快捷、高效、大众和脱媒化进程
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特点便是快捷。互联网技术、软件开发技术以及智能手机技术不断发展,将传统金融的线下交易方式转变为线上交易。典型的案例如支付宝第三方交易,改变了中国几亿人的购物方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人们只需要在PC端或手机客户端输入支付密码,便可完成交易。目前还存在部分要求线下交易的开户业务,从当前趋势来看,其交易方式未来也将逐步转变为线上交易。此外,智能手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使交易方便快捷的手机终端逐渐取代PC端,成为未来线上交易的主要方式。互联网金融还将使金融业的资源配置更加高效、合理。在当今这个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这些新兴的信息技术使得市场的供需交易信息及时而准确地出现在企业人的眼前,人们通过互联网相互联络,处于一种“被透明”的状态,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此外,这些新兴信息技术还直观反映了市场的投资与融资需求,使金融业资源得到高效配置。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使投资、融资趋于大众化,这主要得益于P2P业务的广泛开展。此外,最近较为火热的众筹模式使个人风险投资具备了更大的可能性。互联网金融还有使金融交易脱媒的能力。传统的金融交易过程中,交易双方需要通过金融媒介进行交易,而互联网金融可使交易双方直接在金融平台上进行交易,摆脱了对金融媒介的依赖。
(2)促进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传统金融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然而专家对此进行了预测,表示传统金融将会逐步与互联网金融融合,从而缓解和消除互联网金融对其产生的不利影响。确实,互联网金融部分业务与传统金融业务存在合作或互补的内容。例如第三方支付业务,它由第三方企业与银行共同参与合作推广,完美地融合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又如P2P业务,它面向的对象是银行不愿服务的小微企业与个人。作为传统的金融机构,银行需要承担借贷所带来的风险,因此银行更加愿意与大企业进行合作,以降低资金回收的风险。而基于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借助大量交易数据来对小微企业或个人进行资金的风险评估,成本较低且方便快捷,同时鉴于我国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基数较大,故互联网企业是乐意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帮助的。这样,P2P业务便与银行方形成了业务互补关系,对于整个金融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能全部被转化、消除,例如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余额宝理财业务,它的年利率高于银行两倍以上,对银行的融资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一状况下,传统金融机构只能见招拆招,跟随时代潮流推陈出新,积极应战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例如广发银行与易方达联合推出的“智能金账户”,该业务与余额宝业务类似,对银行资金外流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3)促进金融业的市场化改革
最为直观的市场化改革体现在银行利率的提高上,由于余额宝、招财宝等金融理财业务的推广,银行若维持原先利率不变,必将导致银行的资金外流、融资能力下降,因此,适当提高利率是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挑战不得不采取的措施,同时,这也将导致金融监管部门逐渐放松对银行利率的管制。其次,互联网虚拟的一体化世界将带动全球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趋势,并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因此,传统的以行政区域划分的金融管理体制将逐步消亡,不复存在。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将促进金融业从分业体制向混业体制转变。这是由于互联网金融致力于跨行跨业的产品及服务融合、转化与无缝衔接的创新突破,传统分业体制难以满足其要求,需要混业体制的支持。最后,互联网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体,民营企业已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站稳了脚跟,打破了国有银行的垄断局势,其在未来将创造出一种更为公平、健全和自由竞争的金融市场。同时,这对于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也具有一定意义。
(4)促进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互联网金融首先是建立在遍及世界的互联网系统之上的,也就是说,互联网系统的安全与正常运营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存在与发展具有决定意义。因此,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推广到对互联网系统安全和稳定的监管,监督的广度将有所扩张,各监管部门也将采用联合监管的方式对互联网系统和互联网金融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管,以保证互联网经济环境下金融业的稳定发展。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传统的金融业以企业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而互联网主要以消费者为服务对象。因此,未来的金融监管也将更加重视对消费者利益相关内容的监管。3.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互联网与传统金融融合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趋势,企业应依托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优势,同时要掌握大数据信息处理的能力,抓住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机遇,兼收并蓄、合作共赢,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我们应清楚,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将对传统金融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在对其乐观预测和享受其发展成果的同时,也要谨防其带来的风险。此外,就P2P金融业务而言,需要建立更加适用的互联网征信系统和信息共享系统。P2P金融业务由于难以建立抵押物担保机制,借款方受约束不足,因而具有一定的风险,目前市场上出现的一些违约事件也反映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监管部门应尽快着手建立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和信息共享系统,为P2P金融业务提供保障。
一、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中表现出的问题
1.财务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的情况
互联网已经遍布各个区域,人们已经将互联网作为其办公的主要工具,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现如今的财务会计中,也应用到了互联网,互联网的应用,使得财务会计的处理更加的方便。但是同时的,互联网的应用也使得相关的财务信息出现了失真的问题。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信息的传递是采用的无纸质媒介的传递,对这样的信息传递,很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而出现错误的情况,一旦信息出现错误,那么财务会计也会出现失真的情况。另外,由于互联网的应用,一些数据也可能被任意的修改。原有的一些保障财务会计真实性的手段也都逐渐的消失,在没有保障手段的前提下,会计信息接受方对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会出现怀疑,同时,信息的传递方也会对所传递的信息是否能够被对方有效的接受而产生怀疑。
2.财务会计中的一些机密信息安全性受到威胁
一般来说,企业的财务会计信息很多都涉及到商业机密,而这样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互联网中存在的漏洞,就可能出现泄密的情况,这样就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计的负面影响。在互联网经济环境背景下,机密信息的安全性的确值得深思,由于互联网还不够完善,这就使得财务会计的相关机密信息承受着安全上的巨大威胁。
3.财务会计信息出现被篡改的情况
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财务会计均采用网络来实施信息的传递以及核算,而在对财务会计进行核算以及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黑客或者是恶意软件的侵害,这样就会使得会计信息出现被更改的情况,财务会计的准确性降低,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安全也会受到威胁。
二、相关的应对措施
1.要注重对信息输入的控制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中的数据有很多都是交错的,要是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就会使得系统中录入的财务会计信息出现混乱的局面,在查找相关信息的时候,也会十分的麻烦。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合理的构建相应的管理制度,针对财务会计信息进行严密的输入把关,确保会计信息的精确性和完整性。所有需要输入的财务会计信息都需要进行严密的审核,所输入的信息都需要通过校验,这样可以有效的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合理性和真实性。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将财务会计信息按照序号进行排列,方便查找。
2.要重视对数据处理的管理
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要想保障财务会计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及时针对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处理,可以采用授权与分散两种方式来对财务会计进行控制。所谓的分散控制就是由一台互联网机器对所有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然后分散进行财务会计信息的传递,从而使得各个分站可以针对性的进行业务的处理。最后将处理完的信息再统一的传送回互联网机器中心。而所谓的授权管理,就是指代的在对互联网中的数据信息进行访问的时候,需要一定的授权,不然就不允许访问。
3.加大对互联网经济环境的内部控制力度
互联网经济环境背景条件下,财务会计在核算以及处理上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为解决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会计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合理的建构相应的职能分工机制,使得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从而减少失误的发生。在具体操作的时候,也严格的依照相应的制度进行操作,严谨出现越权操作的现象。合理的对数据和程序进行控制,减少数据丢失情况的出现次数,确保财务会计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注意修补网络漏洞,依据加密技术来对互联网实施加密处理,在财务会计处理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好相应的把控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财务会计的安全。
关键词:互联网经济 建筑企业 财务管理模式 创新原则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10-03
一、前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经济已经发展到互联网经济时代。企业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组织结构等都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被深刻地改变,财务管理模式创新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方式、财务运行机制和财务组织管理结构,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其财务管理目标服务。本文就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作用及功能
(一)财务管理的功能
1.管理监督功能。建筑企业若想实现正常、稳定地运转,那么就必须要有一整套健全的管理监督体系。财务管理的管理监督功能能够确保企业对自身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予以最大程度的优化,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对自身产能予以最大程度的挖掘,能够确保建筑企业对内部资源予以最大程度的利用,确保建筑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2.资金管理功能。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流动,资金在建筑企业中就相当于“血液”在人体中的作用,无论是建筑企业发展,还是建筑企业经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收益,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就具备了资金管理功能,财务管理人员通过对比、分析、核算,能够将各种财务信息数据予以综合,任何的资金流动都需要在健全的财务管理的约束之下进行,这样一来,就能够大大地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能够让有限的资金投入带来最大的产出。
3.财务管理功能。财务管理人员利用财务管理,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能够对不合理的成本支出予以严格控制,这样一来,既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够增加建筑企业的利润,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功能也是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功能之一。
(二)财务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其中求发展、求生存,那么就需要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来对分配收益、使用资金和筹措资金等,而这些都离不开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才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才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2.有利于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众所周知,建筑企业开展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都是财务管理,企业通常都会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中心来对企业各种事物予以管理和控制,财务管理贯穿于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建筑企业内部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在使用资金时都会受到财务管理制度的约束,只有符合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资金流动才是被允许的。实践证明,财务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既能够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能够确保有序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够纠正、发现、防止舞弊行为及会计失真行为,确保会计信息的完整、合法和真实,进而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大量的实践表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与财务管理健全与否成正比,由此可见,建筑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在于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这不仅是建筑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于建筑企业的要求。
三、互联网经济环境对企业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
财务管理主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指在社会经济形态下所形成的相对稳定、有形的经济实体;但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企业形式可为虚拟化形式,只需要通过电子商务技术、互联网技术即可完成交易,一旦交易结束,随时都可解散,这样一来,就导致财务管理的主体由实体化转向虚拟化。
(二)财务管理的目标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息息相关,并且不断深化。财务管理的目标先后经历了“超利润目标管理”、“股东财富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变更,但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如商誉、专利权、商标、专有技术等)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发挥出了较大的作用,对资本结构进行了改变,对资本范围,也予以了扩展。企业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的经济利益应该要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而不再局限于原有的股东范围内。再加上知识具有可转移性、可流动性、可共享性的特点,这使得企业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日益紧密,这样一来,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中也应该纳入社会责任目标。
(三)企业分配方式与生存环境的变化
1.企业分配方式的变化。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企业的分配方式长期都是基于资本分配制度;但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知识却成为了重要的资源。很多高新企业、IT企业都对核心技术人员实行“股票期权制”。
2.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互联网经济环境下,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更为自由,交流信息的速度更为快捷,“本土公司”和“全球公司”只需要单击鼠标即可实现沟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相互竞争方式变为了“联盟竞争”和“合作双赢”。
(四)企业投资决策和竞争力要素的变化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了企业的主要资产,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态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据统计,科学技术在欧美发达国家的GDP增长中会作出60%~80%的贡献率,从目前来看,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和竞争力要素就是无形资产。
(五)企业财务管理手段的变化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科学决策逐步取代了经验决策,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日益柔性化,投资管理和投资决策日益知识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发展出现灵活的工作时间、时间场所和报酬制度,企业更强调知识、信息的收集、传播和利用,并通过网络在企业内部分享、重组和创新,整个企业发展成为一个网络化的信息结构。
四、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原则
(一)节点管理取代部门管理
节点是网络的最为基础的构成要素,众多的节点组成了网络。互联网经济环境将传统的金字塔管理结构用扁平网络结构来取代。无论是建筑企业的财务监控对象,还是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都变为了网络节点。
(二)财务管理职能逐步分解到业务层和决策层
对于已经实施了网络型组织结构的建筑企业而言,节点之间的多边联系大大减少了原有的中间层次,让执行层和决策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决策层可直接管理基层员工,可利用网络程序来进行财务监控、财务信息加工、财务信息采集,这样一来,势必会打破原有的财务管理结构,会导致财务管理职能逐步分解到业务层和决策层。
(三)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一体化
建筑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实质上是在反映业务部门、财务机构、决策部门三者之间的关系,财务部门在加工业务部门提供的信息之后会传递给决策部门,而决策部门的信息也会利用财务部门作为监控中介来控制业务实施。但是在互联网经济环境下,财务管理与业务、决策基本实现了一体化。
五、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如何创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创新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关键就在于要及时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建筑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学习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思想,学会用创造性思维来看待财务管理新模式。
(二)确立新型财务管理目标
互联网经济环境下,知识资本的作用和意义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凸显,而知识是掌握在人手上的,人力资本已经成为了决定建筑企业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筑企业务必要将企业发展与员工的薪酬水平、职业发展密切相关。此外,建筑企业对知识的应用和要求又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的财务目标体系中要注意纳入社会责任目标,如赞助慈善事业、支持福利事业发展、防止公害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这样一来,既能够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能够利于建筑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
(三)加快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进程
一是从精益管理入手,抓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建筑企业务必要做好信息化制度的废、改、立,逐步搭建“以制度管人、用程序管事”的信息化工作管理平台,完善信息化工作流程,深化信息化基础管理,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抓好安全运维管理,建立统一的信息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和响应联动机制,提高应急事件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各业务和办公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二是从信息化科学规划入手,抓好规划落实和水平提升。建筑企业应该要学习先进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科学方法和典型经验,注重统筹设计与项目带动,科学系统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确保规划方向的一致性、目标的合理性、技术的可行性和结构的完整性,提高信息化工作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同时,严格落实年度计划,抓好规划的落地实施,确保信息化工作取得实效。
三是从信息化基础建设入手,抓好机房管理和网络建设工作。建筑企业应该本着统筹兼顾“建、管、用”的原则,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投入力度,做好信息化网络升级改造工作;做好机房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故障隐患消除,降低运维成本。
参考文献:
[1] 黄德红,贺铭.网络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内容及方法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7(03):131-135
[2] 黎明,程颖.网络经济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思路与对策[J].商业经济研究.2015,16(03):145-148
[3] 于桂平.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J].现代经济信息.2013,16(16):178-183
[4] 宋永利.基于网络经济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2,15(03):109-114
[5] 马莹.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6,19(01):161-164
[6] 尹运丰.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及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分析[J].知识经济.2016,15(04):156-159
在当今互联网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贸易等行为。在当今时代,网络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购物、娱乐、理财等,决策者依靠网络数据进行预测,进而进行下一步决策。很多的经济行为还直接依靠网络进行。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传统生活方式,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思维,也给传统的理论和会计实务带来了很大影响。
一、互联网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一)互联网对会计职能的影响。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带动很多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会计的互联网也是必然趋势。传统会计主要依靠账本、会计工作人员等要素实现会计实务,承担相应的智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会计系统的各项资料和核算都可以自动地在企业内部流通和传输,操作方便,安全准确。同时,由于整个会计行为的许多操作都是网络自动完成,所以决策就显得更加重要。会计的核算和监督都依赖于互联网,依赖于网络的大数据完成,决策者需要根据强大的决策系统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互联网对会计假设的影响。会计假设是指对于会计信息系统运行环境的假设,它主要包括对会计主体假设的影响、对主体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和对货币计量假设的影响。会计假设是人们对客观经济环境中人们会计活动的最基本总结,传统的会计需要基于传统的会计活动做出一些合理判断,如对资金、收入和支出等假设都是基于当时的条件做出的判断。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周围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相应的会计假设也会发生变化。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相对于传统会计,是一个新的大环境,传统会计的一些基础要素也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的充斥下,传统会计假设就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互联网对会计对象的影响。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经济下,人们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可能只用考虑资金方面的因素即可,很少涉及到信息处理方面。在新的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大,网络也变得越发重要。作为会计的专业人士,不仅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互联网的发展。综合这些方面,才可以对重要的工作做出实时、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四)互联网对会计确认的影响。会计确认主要是解决经济业务是否应该做,还有能不能在会计实务中反映,以及应该在什么样的项目中反映。所谓会计确认,就是依照标准,确认哪些数据可以输入以及什么时候输入会计系统,然后生成相应报告的过程。会计确认的过程,包括了会计记录的确认和相应报表的确认。在20世纪会计确认就成为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的基本点,也是整个会计理论重要的一部分。但随着互联网大环境的变化,研究的重点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会计确认也有了一些变化。
在以前商品经济不太发达、企业规模相对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当企业规模发展到一定量时,权责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就需要采用权责发生制。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许多新的会计业务、金融衍生物相继诞生,在会计确认方面也遇到了传统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
二、保障互联网环境下会计有效实施的建议
面对互联网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迈向互联网时代,如何将互联网与财务及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推动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构建互联网会计系统的对策:
(一)搭建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发展的良好环境。互联网是新生事物,与传统会计的管理模式会有一定冲突。我国现在正在大力推行互联网产业,各行各业都受到互联网的影响。但现在互联网产业还存在一些信息安全和人们意识的问题。有一些企业是没有对网络化的会计模式产生很大兴趣,所以加强互联网基础建设和信息安全建设就显得很重要。没有基础建设,搞互联网就是一句空话。参考互联网推行比较成功的国家可以发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
(二)提高互联网会计系统的安全性。互联网会计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由于网络中所有计算机都处于互联状态,各个子系统之间可以互相访问,这是非常高效的,但同时也带来很大的安全性。由于操作的失误和一些网络黑客的攻击,企业的网络数据可能受到很大打击,企业也可能受到很大损失。所以,网络的安全性格外重要,企业需要花费精力和财力提升企业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自家的数据安全,各个系统之间可以实现有效的沟通,才可以促进企业安全、有序地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系统的安全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性促使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发展又对安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改进和完善会计软件。在会计软件问题上,我们也要力求应用国际领先的技术,采用大型数据库的技术,满足当下我国数据集中、信息量大的要求。要不断地对相应的产品软件升级和更新,保证软件的使用便捷和安全运行,系统的升级主要是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上升级。
三、互联网环境下会计发展趋势
互联网不断克服各种观念和技术的障碍,正逐步走向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轨道,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网络的发展对会计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在我国,互联网的开展已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信息系统的技术环境以及会计信息系统所处的客观环境,并对会计的理论、实务提出相应的要求。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会计的很多方面将会发生很大变化,相比于传统会计,互联网环境下的会计将显现以下优势:(1)支付手段电子化。互联网发展越来越快,出现了多样化的支付手段,如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新出现的支付手段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便利程度,资金结算越来越便利。传统的会计更多的是以现金进行流通,货币作为储藏手段在交易中也逐渐趋向于观念的货币;(2)信息传递更加及时。在互联网时代,所有企业的信息都是通过信息技术传输,企业与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都可以随时获得信息;(3)财务管理更加灵活。互联网环境下,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各个企业之间,各级管理人员都可以随时获得相关财务信息,这样不管是监督还是分析、评价都更加便利,便于财务管理;(4)企业规模灵活,成本降低。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沟通更加实时,所以使得信息更加准确,从而可以实现货物少积存,甚至“零积存”,企业的规模也可大可小,这样企业也变得更加灵活,成本也相对降低。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新型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经济活动的新形势,改变了会计生存的外部环境,传统的会计处理方法和会计理论已不适应当前会计的发展要求。为了使会计发展符合外部环境的发展要求,就必要抓住互联网发展趋势,进行会计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机公关 互联网环境 解决方案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06-02
一、互联网环境对企业危机公关的影响
鉴于互联网本身存在与传统媒体差异较大的特点,也就使得危机公关在互联网环境下产生了新的特点。只有明确了解互联网对危机公关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才能对企业的危机公关做出最合理的决策。而互联网的新特点对企业危机公关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利用得好,将使企业更好的规避危机风险;利用不好,则会使企业一蹶不振。
1.公众的广泛参与扩大了危机
互联网的出现强化了公众的表达意识,极大的调动了公众参与社会事物的积极性。同时还有可能使大量的非公众人群向公众人群转变(非公众即公关学中的对企业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的人群,但是由于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台,他们的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转变为公众)。使企业危机扩大。一方面,通过网络公众可以主动参与讨论,寻找意见的统一的战线,一些小事情可以演变成难以控制的危机。另一方面,网络公众通过网络直接的表达各种意见和情感,对已在危机中的企业质询、谴责甚至攻击。不满的情绪会迅速的感染他人,使已发生的危机进一步放大,扩散和恶化。
2.信息的重复性使危机延续时间增长
由于互联的信息不像传统媒体那样单一传播,报纸看过了也许就扔了,忘记了。但是在互联网下,任何人只要喜欢,都可以在互联网里寻找到以往的企业危机事件。例如,当人们想要买奔驰轿车时,必然会在网上寻找有关大奔的信息,来加深自己对该产品的了解,通过网络的一系列链接,必然会发现了“砸奔事件”信息。这样无疑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阴影。从而改变购买的决策。所以信息的多次重复性传播,迫使企业必须在危机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关注网络上关于危机事件的报道。因此,尽管危机可能早已结束,但是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仍可能在不断的复制传播,从而误导到一些不知情的公众,造成危机的卷土重来。引起又一次危机的开始。麦当劳的署条危机就是这一类型的经典案例。
3.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减少了企业的危机反应时间
众所周知,在危机处理过程中,时间是危机公关成功与否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传统媒体占垄断地位的时代,危机的局部性特征明显,人们或许半年以后才知道原来某某省的某企业发生过假产品事件。但是在互联网上,几秒的时间可以让远在国外的潜在客户知道该危机事件。由于互联网的帮助,公众更快的了解到事件,大大减少了留给企业的危机放映时间。使得危机管理工作更加的复杂与困难。使地区性的危机很快久演变成全国性甚至全球性。
4.过大的信息容量影响决策者的判断
科学的决策往往需要信息的辅佐。在网络信息时代,企业的决策面临的问题将不是信息的闭塞和稀少,而是如何解决信息的过量问题。一方面,网上汇集了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真假难辨,使得信息处理小组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因此加重决策者在取舍方案时的困难,导致他们陷入误区,产生盲目的决策。另一方面,网络信息的过量带有个人感彩的加重。这些公众反馈信息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事件的本身就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对,这些混乱的消息会使信息收集小组疲与分辨,而对信息中可能存在的夸张成份,也将干扰小组的决策活动,导致决策者的贸然行动,而决策一旦产生了失误,将使危机升温更快,加大了危机的解决难度。
二、企业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解决方案
面对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企业危机公关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战,调整、改进危机公关工作,加强对危机事件是的事前、事中、事后处理是企业求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撇开了传统媒介与网络媒介下都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对待危机的态度问题,危机的隔离问题,只针对互联网环境下的特点来探讨其解决方案。
1.加强危机事前管理
加强危机前的管理,可以及早发现危机潜在因素,并且采用相应的方式消除这些因素,把危机化解在萌芽阶段。未雨绸缪,是企业解决危机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断。所有的危机公关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有良好的预测与控制方案,避免危机的发生。企业需要通过研究发现可能引发危机事件的线索与因素,估计可能遇到的问题,及事件的突发后的程度与方向,从而制定各种可供选择的应变措施。换言之,危机公关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要厚积薄发,以不变应万变。
(1)建立公关信息系统
面对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企业建立起公关信息系统,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信息公关系统不仅可以更好的发挥网络对危机处理的正面影响,而且可以克制其负面的影响。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监控各类行业、专业网站上的信息,通过对信息的分类评估,尤其是当发现不利于企业的舆论,能够马上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沟通,消除误解,维护企业的形象。在危机发生后,信息系统也能对相关消息进行分类排序,分析各类信息对危机处理效果的影响,抓住主要矛盾,使后期的行动有的放矢。在事后,企业如果拥有信息系统,也能够对该事件综合评价,分析危机的重复性发生的可能,避免再次发生,并能将该事件放入公司的公关资料库,对以后工作的开展起到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2)培养企业网络公关人员,建立机制,专人负责
公关人员是公关危机处理的主体,要想更好的通过网络处理危机,必须培养一批具备良好网络素质和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的公关人员,一旦网络危机发生,他们便能很快的投入到网络公关的工作中去,这些公关人员要掌握基本的网络礼仪,并能熟练的操作电脑网络来收集信息与交流。能熟练的使用WEB,E-MAIL,BBS,NEWROUP等工具,熟悉网络心理学。只有事前培养了可用的企业网络公关人员,才能在危机到来时临危不乱,做到专人专事的负责。
2.危机的事中控制
(1)主战场的开辟与推广
在网络上进行危机公关,重中之重是建立完备的危机公关网上新闻中心的主战场。主战场的开辟可以使企业在被动的危机中争取到主动。在内容上,至少应该包括危机的概述,公司声明,危机新闻稿等,在页面设计安排上,尽量注意色彩及用词的平和性。同时注意交互性问题和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对外推广工作,危机当头,各种适当的对外网络推广都是必要的。利用主战场,如自己公司的主页,还能够坐问卷调查等工作,对企业信息的收集也是很有意义的。主战场的设立还能使信息能够更快的传送到公众手中,避免了公共没有可靠的信息源而产生了误解和猜想,减少流言的产生。
(2)流言控制
对于网络时代下的危机公关,要从细节着手。所以不能轻视网络中流言可以波及的后果,关注网络上口碑的乘数效应、网络编辑等草根力量;要防止网络上危机的“非典”效应(小报新闻迅速上升为全国新闻)、“滚雪球”效应(不断衍生新的报道)、“野草”效应(网上的负面报道无法根除)。在对流言控制上,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公关人员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流言产生的根源地与流言产生的途径,对其严密控制。寻找流言的突破口,拆穿流言。同时流言控制的一个要领是要建立唯一可信的信息来源,阻止公众因为没有可信信息而受流言感染,进一步扩大流言范围。主战场的建立,即自己的网上新闻中心,就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可靠的信息来源站!正如盛大收购新浪事件,早在nauseas开市前,就传出流言,盛大要收购新浪,导致新浪股价降低,被盛大收购了20%的股权。但是新浪公司很快的建立其自己的信息来源,在自己的门户网站毫步避讳的全程跟踪报道盛大收购新浪事件。遏制流言,阻止事态进一步发展,稳住了股民的心,并成功实施毒丸计划,成功的实施了反击战,最终导致盛大收购计划失败。
(3)整合资源运用
在网络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危机公关,要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不仅要关注大型门户网站、还应关注社区类的网站、目标客户聚集的地方网站、专业性网站和传统有影响力媒体的网站,注意搜索类网站的力量;不仅要加强与传统新闻媒体的沟通,还应与网络媒体沟通;不仅要关注新闻类的资讯传播,还应关注虚拟社区、发言积极活跃的网友和版主的状况。除加强与媒体、消费者沟通外,还要加强与政府相关单位及权威机构及专家、协会的沟通。因为只有借助于政府、协会或专家,得到他们的认可,公众才会觉得这是可信的。同时还要积极与公司董事及股东、渠道、经销商沟通,获得他们的理解,维护他们的利益。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与自己的员工沟通,获得员工的理解,因为每个员工都可以代表公司。通过沟通可消除消费者的恐惧从而快速解除危机。只有多方位的,整合利用好企业的资源,才能在危机来临时,打出一组漂亮的组合拳,才能更好的、更有效的化解网络环境下的企业危机。
3.事后反馈
危机的事后管理同样重要,尤其是在毫无阻碍的网络环境下,危机卷土重来的可能性也大大加强。因此危机的事后管理是整个危机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绝不能掉以轻心,一旦该环节被忽视,企业之前所做的种种就有可能都白做了,因此危机事后企业还应该加强对事件的追踪和监控,可以充分利用搜索引擎等工具,在网上寻找是否还存在着对企业不利的信息,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一旦发现危机有死灰复燃的迹象就要加以控制。同时企业要利用好资源整合工具,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利用传统媒体来制造有利企业的信息,来引导公众心理,从而减少在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并且企业要做好对本次危机的评价的工作,并且将其列入自己企业危机事件的数据库,完善企业的公关信息系统,作为前车之鉴。
总之,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互联网给企业的公关人员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只有以最真诚的态度来面对公众,未雨绸缪,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反馈,才能避免在网络危机中一撅不振。
参考文献:
[1]谭小萍,吴本荣,胡菁惠,信息时代的危机管理[J].企业经济,2003年第四期
[2]全球品牌网,2008年上半年十大品牌危机公关[J].世界商业评论, 2009,8
[3]姚惠忠,徐志豪,台北捷运公司网络危机管理个案研究[J].营销论坛,2006年第8期
[4]吴宜蓁,网络公关教战守则系列 台北工商报-经营知识版
[5]第19次CNNIC报告
[6]潘黎,王其军,网络时代的公共危机[J].科技创新月刊, 2006 第8期
[7]李杰,熊子英,刍议网络环境下的危机公关.商业时代,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