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疗市场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医疗市场;博弈模型;信息不对称
Abstract: In current medical market, because medical trouble both sides are at the information highly asymmetrical condition, cuts the medical market efficiency enormously. The article in analyzes the hospital to the patient “the instruction” in the function foundation,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gambling model, the medical trouble both sides' gambling process and the balanced result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information not symmetry under.
key word: Medical market; Gambling model; The information is asymmetrical
前言
一般而言,患者都缺乏医疗服务知识,在医疗过程中往往是被动接受服务,医院对患者的决策有很强“指导”作用。在医疗市场中医疗服务质量之间存在差别。如果医院将医疗服务低质量的真实信息掩盖起来,或者夸大服务质量水平,来“指导”患者决策,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无法进行正确判断,于是只能根据自己主观判断进行决策,按照平均质量支付价格。当不同质量医疗服务被患者以同样态度对待时,低质量的医疗服务由于成本优势,可能会占据上风。当患者发现实际医疗服务并没有预期好时,就会逐渐降低对整个市场中医疗质量的估计水平,降低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如此循环反复,就有可能出现医疗服务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一、医院对患者的“指导”作用分析
我们假定在医疗市场存在着医院、患者与监管机构。医院可以通过对患者的“指导”来对患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指导”可以分为正确指导与“误导”。监管机构对医院的宣传“指导”进行监督、根据患者的投诉进行查处。假设医院的服务成本为可以反映服务质量,医院也知道自己服务的质量即。患者不知道,但凭经验可以知道的分布密度。医院提供的服务价格为,患者可以选择就医或替代。这里的替代并不意味着患者不治疗,而是选择其它方式替代到医院就医。比如对于感冒患者选择不去门诊而是自己买药等等。假定与分别为患者与医院对医院提供服务的评价,且有>0,>0。则如果患者选择去医院就医则效用为,而医院的效用为。显然如果患者不上医院就医,则双方的效用均为0。在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认为==。但是在医患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由于医院的“指导”作用,患者可能产生虚幻效用,对服务的看法是的倍,其中≥1为医院的“指导”系数。此时如果患者如果就医,那么患者的效用即可表示为=-,此时医院的效用为=-。
我们可以用需求曲线来表示患者在医院的“指导”下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市场上平均服务质量的关系:
①
我们也可用供给曲线表示市场服务平均质量与价格的关系,如下式②所示:
,∈[,]
②
其中与分别是医院提供服务的最低和最高价。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假设患者凭经验能知道的分布密度,为了便于讨论并不失一般性,假设在区间[,]上服从均匀分布。从②我们可以得到:
③
由①和③得均衡时的价格为:
④
可知 ⑤。此时1≤≤,否则。
如果=1,则有==。这和完全信息条件下情形是一致的。
对于所有>1,由④和⑤我们可以看出均衡价格和均衡服务质量都是“指导”系数的增函数,且此时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比完全信息条件下高。但同时我们可以从③中看出,平均服务质量虽然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及价格。为了得到具体的数字,我们可以令医院的服务价格最低=10,最高价=50。当“指导”系数为1时,可得===10;当=1.2时,=15,=12.5;当=1.5时,=30,=20。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即使医院不“误导”患者,但由于“指导”系数不同,患者付出的边际价格实际上是大于医院提高的边际服务质量的。如果医院的“指导”是带有“误导”性质的话,那么消费者的损失会更大。
二、医疗市场的博弈模型与分析
该模型中的参与人为医院与患者。医院在向患者提供服务时可以选择正确指导,即提供服务时真实地告知患者实情;也可以“误导”患者,即夸大低质量服务,使患者获得的服务与付出的价格有不相符。在正确“指导”患者时,高质量的服务价格为,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医院在“误导”患者时低质量的服务价格也为。假定医院“指导”患者的成本为0,高质量服务的成本为,低质量服务的成本为,显然>。患者选择就医购买服务时,医院正确“指导”患者时获得的利润为,“误导”患者时获得的利润为,显然>。患者如果不就医而选择替代,则医院利润为0。
患者知道医院有正确“指导”和“误导”两种战略。患者估计如果“指导”是正确的,则购买高质量服务的效用为=-;如果是“误导”,患者花高价买到低质量服务,则其还将因为延误了就医而损失购买其它高质量服务的机会成本,此时患者的效用为=--,显然>。如果患者选择替代,则无论是否医院“误导”,其效用均为0。
转贴于
医院由监管机构监督,医院根据经验估计监管机构的查处状况。如果“误导”患者投诉被查实,那么医院将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设为,即医院此时的支付为。假设医院与患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追求各自的效用最大化。
由前面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指导”系数>1的条件下,医院的平均服务质量的提升幅度是小于价格提升幅度的,这就为医院“误导”患者提供了空间。于是该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博弈可以做如下分析:
⑴当>时,模型有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即(就医,正确指导)。这种情况是由于监管机构的处罚威胁使得医院认识到,“误导”患者的收益不及正确指导患者高,所以医院会采用高质量的服务,来促使患者就医。
⑵当>0且>时,模型也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既(就医,“误导”)。分析=--我们就可以知道,只要足够大,那么患者的效用仍会大于0。由于患者的期望效用本身是一个心理问题,难以衡量。例如重病患者会不惜重金四处求医,反正“死马当作活马医”,即使花高价患者仍会“病急乱投医”。而只要处罚金额<-,医院也会有积极性“误导”患者。
⑶当<0且>时,模型没有纯战略纳什均衡解。我们考虑这是一个混合战略博弈。假设患者以概率选择就医,以概率选择替代;而医院以概率选择正确指导,以概率选择“误导”,显然1≥,≥0。我们可以得到患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应用一阶化条件,则有。可解得,分别将,带入,则得到。 ⑥
由于⑥的成立前提是<0,我们可以从⑥可以看出,医院选择正确指导的概率是患者对服务的评价与服务价格之差的的减函数,是患者效用损失的增函数。结合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患者对服务的评价与价格的差越大,这时价格提升的空间也越大,医院正确指导患者的积极性就越小,也就越不会去提高服务质量而只是“误导”患者决策而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当一定时,患者的效用损失越大,医院选择正确指导的概率越大,这是因为此时患者的效用已经为负值,损失越大,患者越有可能找医院“讨说法”。而如果患者的效用损失较小时,往往不愿意“多事”去找医院“讨说法”,于是也就放弃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就是在患者治疗的单据上莫名多出很少量的费用上,如没有使用过的药品收费或者输液针具费等小额费用计算。此时患者多半不会太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因为金额不是很大,所以很少有人会向监管机构反映。这反映了现实医疗市场的真实情况。
我们再考虑医院的期望利润函数:
,由利润函数一阶化条件得,则可解得⑥。
显然患者选择就医的概率与监管机构对“误导”患者的医院所做的处罚成正比,与医院提供高质量和低质量服务的成本之差成反比。也就是说,对“误导”患者的医院处罚越重,那么患者也越愿意进入医院就医;如果提供医院不同服务的成本差越小,提供低质量服务与高质量服务成本相差不大,提供低质量服务被查实后还会被处罚,医院显然会选择高质量服务,而患者也会更多地上医院看病。这个推断也与现实生活是一致的。
三、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
由于监管机构的监督和处罚力度直接关系到医院是否“误导”患者的积极性,所以加大监督和处罚的力度是根除医院“误导”患者的首要措施。考虑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⑴种均衡,即在(就医,正确指导)下,由>可得到>。对于该不等式我们可以认为,当处罚的金额大于医院因为“误导”患者而获得的超额利润时,理性的医院将减少“误导”患者,而是“自觉”地正确指导患者就诊。而从我国当前的医疗市场看,处罚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可以假设当医院将处罚也看作“成本”的时候,那么既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为什么不去“误导”患者呢?所以说提高处罚,让这部分成本大大的高于医院可能获得的高额利润,让试图 “误导”患者的医院感到无利可图,转而诚信经营创造品牌,才能获得长期收益。
事实上,患者选择就医的效用也会对医院是否正确指导患者产生影响。考虑在第二部分中的第⑵种均衡,当>0且>时,模型仍存在唯一的纳什均衡解(就医,“误导”)。如前所述,重病患者会不惜重金四处求医,即使花高价购买到低质量服务,患者也会四处投医。由于地位特殊,医院的指导往往让患者奉为圣旨,所以人们的心理效用往往都很大,即使真是“误导”,患者也会自愿掏腰包接受治疗。而且效用问题由于个人偏好不同很难控制和衡量。于是我们只能考虑从另一个方面来控制,即将>变为<,减少医院“误导”患者获得的利润。实际上这就回到了上面(一)的分析情况,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结语
针对老人、孩子、孕妇等不同人群,我们分别编排了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例,就正确和错误的急救方法进行演示。如:学生在课外运动时,常常会由于各种意外和环境因素造成脊柱骨折、中暑等,老人常见的突发事件则是心脑血管意外等自身慢性疾病引发的伤害。下面是我们编排的脊柱骨折和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演习。
脊柱骨折
故事情节体育课上,小王和小张正在操场上打羽毛球,天空突然下起瓢泼大雨,同学们都急着往教室跑。小王刚跑出几步,脚下一不留神,重重地跌坐在地上。顿时,腰背部强烈的疼痛向小王袭来,她坐在地上怎么也爬不起来了。两位同学见状,赶紧将小王扶起来坐在操场边的长凳上休息。可疼痛有增无减,小王忍不住侧躺在长凳上。有同学立即拿出手机拨打120急救电话,10分钟后救护人员赶到现场。还没等救护人员下车,两位好心的同学就迫不及待地将小王一头一脚地往救护车方向抬。
话外音 小王摔了一跤,腰背疼痛,爬不起来,很可能发生了脊柱骨折。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能随便搬动伤者。
正确急救演示(略)
脑血管意外
故事情节 适逢球赛转播,老先生一早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比赛了。中午吃饭时,老婆婆吃完后,催促着老先生:“快点吃,早上降压药忘了吃,吃完饭快点把药吃掉。”老先生正一面喝酒、一面兴致勃勃地看球赛,在老伴的一再催促下,老先生一口气将剩余的半杯酒都喝完了。没过多长时间,一个精彩的进球让老先生异常兴奋。突然,他感到一侧肢体无力而倒地,并出现喷射状呕吐。老婆婆闻声赶到,被眼前的情形吓坏了,她扶起老先生到床上躺下,将老先生的头摆正,立即打电话通知女儿。在女儿的提醒下才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话外音老先生患有高血压,当天早上又忘了吃药,加上过于兴奋,很可能发生了脑血管意外。出现心脑血管意外,该如何处理呢?
正确急救演示(略)
以前,我们都是通过讲课的方式向群众普及急救常识,但这种形式不够形象,很难让人接受,而且印象不深,易遗忘。我院团总支采用真人现场表演的形式,生动再现了突发意外后的急救场景,还以竞猜的方式鼓励群众发现小品中的错误,再讲解和演示正确的急救措施,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熟悉和掌握意外伤害的处理措施及正确的急救逃生技能。
因为患有冠心病,长寿街道65岁的居民张阿姨是医疗演习的热心观众。她说,生动形象的医疗演习让她一下子就记住了那些看了好几遍宣传资料都记不住的急救步骤。不仅自己和老伴掌握了心脑血管意外的急救措施,她还回去表演给儿子看,让儿子也学了一招。
关键词:医疗市场;现状;对策
医疗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贸易联系的加强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外资的进入必然带来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对我国医疗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效应的,也有副效应的。正效应的影响必然促进国内医疗机构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而副效应的影响则会阻碍我国医疗市场的发展。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医疗市场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压力,医疗机构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改变我国医疗服务业不良的、低水平竞争的局面,如何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给我国医疗市场以正确引导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论题。
一、我国医疗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换,健康观念变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与独生子女增加,以及医疗服务消费支付能力提高,医疗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日渐突出。与之相适应,医疗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医疗服务结构的全方位调整,将有利于满足社会多层次医疗服务的需求,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健康相关产品与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为中国整体市场带来了机遇,为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日益良好的市场环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结果之一,就是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资本,提高素质和竞争力,丰富医疗服务的层次性,进而降低医疗成本和消费价格,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竞争力。
与之同时,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将促进医疗服务市场的发育和规范,尽快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医疗服务体系。进口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关税税率将比原来降低一半,进口许可证将逐步取消。这意味着:一批价格比原来低的先进医疗器械和药品涌入我国的医疗市场,使我们的医疗成本不断降低。在物质购置方面,将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规范操作,减少流通环节,使医疗用品的价格逐步降低。随着各种限制的取消,国外的财团、慈善机构、医疗集团及医疗保险机构将以不同形式进入我国的医疗服务市场,与我方合资合作举办医疗机构,使外资在我国医疗服务业中的比重有较大增加。这些都给我国政府对医疗市场的监管构成了巨大压力。另外,我国现行的医疗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经过多年的改革,至今仍然留有旧体制的烙印。我国的医疗市场,目前还属于“原始市场”。公立医院基本上还是政府的附属物,在人、财、物等方面还没有充分独立的决策权,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一市场主体。
二、对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改革的思路
1.我国医疗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专家预见,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医疗改革的深化,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变化,改变之强烈将让人耳目一新。下面是专家预见的我国医疗市场将出现的变革趋势:
(1)随着医院步步推向市场,财政统包的局面,将逐步退出,而医院企业化运作的趋势将成为现实。由此,引发经营管理模式的调整,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将出现医院院长职业化的趋势,职业经理人(MBA)进入医院高层管理队伍将成为可能。多年以来,我国医院推行国有化管理模式,财政统包的经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院业务的经营和拓展,而且医院院长的职业模式,无法激发管理者的开拓进取的积极性,普遍怀着一种“等、靠、要”的陈旧思想意识。随着医院经营管理机制的社会化和民营机制的进一步渗透,医院院长职业化成为未来医院经营管理的新趋势。
(2)医疗竞争将比想象的来得还要快。数量居于少数的民营医院和老百姓所谓的"洋医院"将率先从服务理念入手,抢占医疗卫生市场;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医疗市场潜力巨大,我国现在逐步成熟的医疗市场已成为国外资本觊觎之源,符合要求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在其竞争力上不可忽视,现有的公有制医疗机构将苦恼地面临着内外夹击、不得不变的竞争局面。
(3)医院院长由职业经理人出任,董事会管理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会出现在公有制医院中。原来医院院长专业当医生,业余当院长的现象将越来越少;连锁医疗管理集团将不限于目前的几个,新的医院管理集团将出现,旧的管理集团则将尽全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和领域;医院作为企业运作、MBA出现在医院管理队伍中将不足为奇。医院管理者将注意到医院流程的科学和简便,医院将设立品质管理、企业策划、危机公关等部门,以应付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
(4)卫生机构将出现倒闭现象。由于激烈的竞争,一些技术力量、医疗水平、服务质量跟不上要求的医院会不以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为转移,被患者无情地淘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区域卫生规划,将从原来的政府导向和学术导向,更多地向市场和民众需求导向倾斜。
(5)争夺出色卫生技术人员的竞争趋向白热化,高水平者被人抢、低能力者无饭吃的局面将出现。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民办医院等将以高薪、住房、国外进修机会等吸引骨干人才,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本土化趋向明显,国外医生、护士谋求中国国内就业机会。中国传统医药将吸引大批留学生来华学习,传统医药机构将试图走出国门,在境外开设更多的医疗机构。卫生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现在在岗的不合格专业卫生技术人员也将面临下岗局面。
(6)医院服务将向五星级饭店及航空公司服务靠拢。医院将改变潜意识中服务低人一等观念,大胆地承认自己就是服务部门,病人就是消费者,是医院的衣食父母。以人为本的医疗服务将成为主导,人的感情、隐私将被尊重。面对医疗市场激烈的竞争,医院将会抛弃“老子”的传统架子,从自己做起,跳出医患沟通渠道的传统框框,纷纷转向“以患者为轴心”的人性化医患沟通模式,将服务水准提升为星级标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轴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将成为主导,人性化管理意识将更为突出。
(7)医疗行业的职业培训将盛行,医院的职业化管理将成为管理者的必修之课,另一方面的培训将针对于医院的硬件、软件不相配现象,世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与气味难闻的厕所比邻而居的局面将被视为管理者的失职。
(8)医疗保险和健康保险的介入将缩短病人平均住院日,很可能出现上午腹腔镜手术下午出院的情况。医院将把眼睛从单纯的疑难杂症治疗放大至对老百姓延年益寿需求的重视上,由此,医院将盯住住院前和出院后潜在医疗人群,延伸视点,进行多元化医疗服务。
2.我国医疗市场改革的思路
改革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面对国际竞争日益加强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既要在宏观层面清除各种障碍,构建新的卫生管理体制;还要重视微观搞活,改革医疗机构特别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内部运行机制,提高效率和质量,使我国医疗服务业走上宏观调控有力、微观运行富有生机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要逐步扩大公立医疗机构的营运自,积极推行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把医院的经营目标、发展战略、技术进步、精神文明建设等,用责任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任期结束时,由有关部门审计、检验。在医院内部必须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技术服务标准,规范医疗行为,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其次要改革医疗机构分配制度。结合医疗工作知识密集,脑力与体力结合,高风险等特点,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根据按劳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精神,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体现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最后要建立自我约束机制,积极推进医疗机构后勤社会化,增强自我发展和抗御风险的能力。
改革医疗机构人事管理制度,优化医院队伍素质。第一,我们应结合当前主流,实行聘用制。单位与职工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单位与被聘人员的责、权、利,保证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各类不同人员的特点实行相应的聘用办法,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第二,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岗位设置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单位的发展、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等多种因素。第三,工勤人员实行合同制。工勤人员要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规范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提高素质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工种、技能等级、实际能力等条件,采用择优聘用、定期考核等办法,规范工勤人员进、管、出环节。第四,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和完善岗位考核制度,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
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卫生管理体制。卫生行政部门是卫生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尽快转变职能,通过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在对存量资源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增量资源(主要包括机构人员、床位及大型设备)运行有效的控制,促使卫生资源在区域内实现优化、合理的配置。同时通过建立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医疗技术运用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医疗工作规范、工作考核标准,严格执法等手段来实现全行业管理。同时建立健全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卫生法律、法规,尽快把对医疗服务贸易的投资、税收及优惠条件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比如,对中外合资合作办医的合作条件,审批与登记,变更、延期和终止,执业和监督等方面。
作者单位: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基础部
参考文献:
关键词: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实务;分析研究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推进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各类医患纠纷日益增加,所涉及的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相关民事案件也呈上升趋势。然而,在相关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制度中的内容和规定不统一、社会媒体舆论观点不一致、司法实践操作也是“五花八门”,加大了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案件的处理难度。医疗损害赔偿通过对医疗损害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确定医疗损害赔偿民事责任予以受害者赔偿,对于医方和患方的利益关系能够进行有效调整,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因此,要不断修正和完善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制度,推进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法律机制的公正与合理。
1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的概念
关于我国医疗损害赔偿,一般认为是指医疗单位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医务人员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过失,直接导致患者出现组织器官损伤、身体部位残废或有功能、甚至于出现死亡,患者和患者家属有权向医疗单位请求相应赔偿[1]。
对于医疗损害赔偿的发生,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存有医疗损害发生行为,也就是说,引起患者出现身体上或者是精神上的问题确实是医务人员的原因引起的;二是患者或患者家属确实提出了相应损害赔偿的要求,患者由于医疗行为的责任导致发生损害而提出具体的赔偿请求。
2 我国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鉴定模式的双向化
医疗损害赔偿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较高,特别是法律知识、医疗知识等方面,如果是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当事人那就很难用法律去解释整个医疗案件的发生。尽管我国相关法律部门有依据医疗损害赔偿制度设置了相关法律机构,并由该法律机构进行相应的医疗损害赔偿举证工作,对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确实起到了科学性和专业性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法律机构在设置过程中出现双向化的现象,司法鉴定机构、医学部门等鉴定数据会出现有混乱现象,使得法院对鉴定的数据和信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2.法律案由的不规范
当前我国相关部门对于医疗损害赔偿的问题会依据医疗事故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符合医疗损害赔偿的情形,则相应要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发生医疗损害赔偿情形作出相应的处理和解决方案;另一类不符合医疗损害赔偿的情形,那么可以依据民事诉讼法等内容作相应处理。然而,这种医疗损害赔偿法律案由的不规范性,最终结果会导致法律使用的两极化,特别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处理结果对于赔偿数量要求会更高,导致医疗损害赔偿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2]。
3.适用法律的不科学
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患者在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的过程中,有权对处理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进行详细的了解。由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都会有身体、精神上的功能,医务人员对于患者进行治疗是处于一种具有一定风险性的状态下工作的,难免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或者是意外状况的发生。在患者病情在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无法医治而出现身体或精神损害的这种情况下,和由于医疗单位在我国都属于公益性质,医院对于患者不存在选择权利,对于医疗损害赔偿的关系界定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特别是一些高危病重患者医治时间的不及时,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实践界定的难度也非常大[2]。
3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实务适用的具体体现
当前我国在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民法通则》、《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将对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实务的适用性进行相应探讨。
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我国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医疗事故的发生,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缓解医患矛盾,维持和谐社会关系,相继出台《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及《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其他的像《医疗机构病例管理规定》、《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于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损害的责任、医疗赔偿的范围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医疗损害的相关事项进行了重新诠释,扩大了患者的权利,更加体现了患者的权益维护[3]。而且《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较于《民法通则》,排除了故意造成医疗损害的赔偿责任,明确规定了只有医务人员的过失所造成患者的人身损害事故才属于医疗损害赔偿范围,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单位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民法通则》
在《民法通则》中有关于违反合同和不履行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侵害公民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和其他费用。在具体的处理过程中,由于《民法通则》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之间存在着内容上的冲突,二者之间的适用问题依然存在[4]。比如说,在实务操作中有由于医疗事故之外的原因所引起的其他医疗损害纠纷存在着理解上不统一的问题,有的认为构成医疗事故的则按照规定进行赔偿,没有构成医疗事故的适用《民法通则》确定赔偿标准;有的认为要依据《民法通则》的过错责任原则对是否有构成民事侵权责任进行确定,而在赔偿标准选择上则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进行界定;有的认为如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过低的话,那么就适应《民法通则》。
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规定,消费者所购买的产品和服务在使用过程受到法律的保护,经营者在提品和服务的过程中造成消费者出现身体伤害、精神伤害的需要承担医疗费用、误工费用、精神损失费用等,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5]。从目前医疗损害赔偿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医疗损害赔偿是否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还具有一定的争议性。有专家认为医疗损害赔偿适用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因为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也是购买了医疗单位的医疗服务,如果出现损害的话有权对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单位寻求赔偿,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患者才能获取更高的赔偿,更好地维护患者的权益;有的专家则认为医疗损害赔偿不适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毕竟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有些“假一赔十”的赔偿力度过于严重,不利于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从法律上来说,患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消费,而且从性质上来看,医疗单位是属于公益性质的机构,其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这与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是有着本质区别的[6]。当然,在未来,当医学技术进入美容、保健等生活领域中,一些美容整形医院、保健养生院性质的界定值得更深入探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有更广阔的研究空间。
4 结语
总而言之,医疗行为的对象是广大患者,医疗损害赔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所以说,要加强对医疗损害赔偿行为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法律机制的完善为保障广大患者权益、和谐医患关系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田华.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实务研究[D].郑州大学,2007.
[2]张勇. 论医疗损害赔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3]王德堂.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
[4]郭蓓蕾. 论医疗损害赔偿举证责任分配[D].华东政法大学,2012.
[关键词]医疗事故;损害赔偿;医疗行为
[作者简介]阮丽娟,吉首大学法学院讲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袁晓文,吉首大学法学院2007级理论法学硕士研究生,湖南吉首416000
[中图分类号]D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8-0117-05
2009年6月的南平“医闹”事件让医卫界沸腾。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医闹事件的根源是法律对医患纠纷未妥善解决。由于现行的民法通则并没有具体规定解决医疗纠纷的条款,全国各级法院一直都按照国务院2002年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来审理医疗纠纷案。医疗纠纷数量逐年上升,迫切需要从法律上合理界定医疗损害责任,在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医疗事故的认定
医疗事故作为医疗损害赔偿的核心概念,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解读。在日本,医疗事故称为医疗过误,系指“医师在对患者实施诊疗行为时违反业务上必要的注意义务,从而引起对患者的生命、身体的侵害,导致死伤结果的情形”。在我国台湾地区,医疗事故是指“医疗过程中,由于医事人员诊疗护理过失造成疾患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者”。在我国大陆,根据《条例》第2条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它与日本学说上的医疗过误是同一概念,但比台湾学说上医疗事故的范围窄,不包括医事人员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已经尽到责任,并未违犯法令及技术操作规程,而系因医院设备条件的限制与专业知识不足,导致病人组织器官损伤、残疾或死亡之技术事故。
(一)医疗事故鉴定的作用
医疗事故的鉴定,是指对医疗事故作出技术审定,通过调查研究,以事实为依据,以医学科学为指导,判明纠纷性质,分析纠纷产生的原因,指出因果关系,并明确主要责任者和其他责任者的过程。多年来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两方面:
1、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受害人到法院,法院往往以有无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受理案件的前提条件。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介绍,司法实践中把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分为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一般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后者包括不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经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及不涉及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通知》,在处理上述两类纠纷时,前者适用《条例》有关规定,后者适用《民法通则》有关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意见》第149条规定,病员及其亲属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没有意见,仅要求医疗单位就医疗事故赔偿经济损失向人民法院提讼的,应予受理;反之,如果受害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意见或者根本没有鉴定结论的情况下,法院就不受理。
2、法院在处理医疗事故纠纷中,直接受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的影响。尽管受害人在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法院在处理中往往依据当事人在前所作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作为断案的根据。由于对如何采用鉴定结论,尤其是在鉴定人是否应当出庭的问题存在争议,导致诉讼过程中很难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进行全面的质证,再加上司法实践中法官医学知识的缺乏,鉴定结论在诉讼过程中直接主导着法官的思路。也就是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就已经决定了法院的判决结果。
(二)医疗事故鉴定机构的构成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所作出的鉴定结论是否客观、科学、公正直接影响着医疗事故纠纷的处理。而谁具有医疗事故鉴定权,是鉴定中的核心问题,它行使国家权力,其鉴定结果直接影响纠纷的性质,是医患双方关注的焦点。《条例》规定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由医学会组织,并明确了不同级别的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及再次鉴定工作,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工作。
《条例》还规定,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应当建立专家库。专家库由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的人员组成。专家库的建立给予组织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学会以很大的选择鉴定人员的空间,大大地满足了专项问题的鉴定需要,这种专家库具有长期性,对统一某一专业的鉴定标准,探讨某一专业技术的鉴定都大有裨益。为了保证专家库中专家的素质,医学会聘请专家可以不受行政区域的限制,打破了地方垄断,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地方对专家组技术鉴定工作的不正当干预。且在成立专家库的基础上,对每一项具体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规定了要由专家库中的专家鉴定组进行。在程序上,鉴定人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的主持下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由于专家鉴定组的人员构成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随机抽取的,这就使双方当事人更容易接受由他们自己选定的人员所进行的鉴定结论,使鉴定结论的公信度更高,更能体现公平的理念。
《条例》中规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的组成较之《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有了很大进步,但仍存在不足。由于医学会的编制、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启动经费和办公经费缺无,基本是在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内办公,在人员、财产上不独立。故在人、财、物上与卫生行政部门无法脱钩,其中立性与独立性也大打折扣。而专家鉴定组又是在医学会的组织下开展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专家鉴定组本身无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故这种鉴定中立的可信程度是令人置疑的。在我国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中,有大量的鉴定结论被,这不能不说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组织机构的构成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不无关系。新华社在20Q3年8月报道了贵州省医学会组织专家对《条例》实施一年来99例曾经被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得出不属于医疗事故的鉴定结论,重新进行鉴定,竟然有50例在重新鉴定中得以“翻案”。
二、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欲探讨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必须先确定该责任的归责原则。目前在医疗损害赔偿领域中可供选择的归责原则无非是两个,一为过错归责原则,二是无过错归责原则。前一个原则立
足于行为人的可非难性,后一个原则则强调不幸的合理分担,其考量的因素主要是谁最能有效地承担风险,将损害合理地分配出去。如采用无过错归责原则,则意味着即使医务人员尽了合理、谨慎的注意义务后,还要就患者存在与医疗行为有关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这显然不符合社会公平,且会阻碍医疗科学的发展,因为尝试新的诊断或治疗方法可能意味着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均主张采取过错归责原则。
关于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其包括医疗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发生了损害事实,医疗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且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具有过错,具体阐述如下。
(一)医疗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
医疗事故中的损害行为的违法性,是指医疗行为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违法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基本形式。作为是指行为人积极实施了某种法律所禁止的、对患者具有危害性的行为,如阑尾切除术却错伤了卵巢组织。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行为,而消极地不去实施该行为而致患者损害的行为,如输血前未化验患者血型致患者因血液不合而死亡。在界定不作为造成的损害时,应注意区分行为人虽有某种特定的义务,但由于客观原因不具备实际履行的可能时,而造成患者的损害,则不构成医疗事故。如某急诊室医生正在抢救一心脏病突发病人时,因自身突然患病昏倒而无法履行抢救病人的义务,造成病人死亡的后果,就不能认为该医生是不作为。
(二)发生了损害事实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它是自然人得以生存、从事活动的最基本的人格权和最高的人格利益,是享有其他合法权益的基础。发生损害事实是产生医疗事故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至于医疗事故损害事实的范围如何确定,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种意见认为,医疗事故的损害事实,是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的损害事件,因而只包括人身损害的事实。另一种意见认为,医疗过失造成的损害包括因医疗过失造成病员人身损害所产生的财产损失和因医疗过失造成病员人身损害而给病员及其家属带来的精神损害。特别是病员的人身损害事实不能仅限于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三类后果。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医疗事故损害范围不应仅限于患者的人身损害。医疗事故损害范围应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侵害了受害人的健康权或生命权,其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人身健康的损害或者生命的丧失;二是受害人的健康权、生命权受到损害之后所造成的财产利益损失;三是因人身损害所造成的受害人及其近亲属的精神痛苦这种无形损害。医疗事故造成患者及其近亲属精神创伤和精神痛苦,是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之一,也是精神损害慰抚金赔偿的客观基础。
(三)医疗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一种政策性考量,它主要决定侵权责任应该涵盖哪些由侵权行为实际造成的损失。无论是医疗事故的鉴定,还是医疗事故的民事诉讼,都必须解决因果关系问题。“确定因果关系是判定医疗事故的前提和核心问题,否则不能认定医疗事故,其定性分级更无从谈起。”
关于医疗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问因果关系如何认定,学界存在两种观点:一是必然因果关系说。必然因果关系说是我国的因果关系的传统理论,曾具有通说的地位。该说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时,才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外在的、偶然的联系时,则不能认为二者有因果关系,只有必然因果关系才是法律责任产生的根据。二是相当因果关系说。其与必然因果关系说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后者强调结果发生的必然性。且前者所强调的可能性,取决于社会一般见解,在通常情形下,依一般社会经验,认为有此可能性,即有相当因果关系;而后者强调的必然性是客观的存在,与人的认识无关。
医学作为一门尚处于经验科学阶段的人体科学,还缺乏缜密的系统的理论予以指导,加之又存在千千万万的个体差异,医学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实践性很强,因此,每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和验证,医疗行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风险的行业。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既能及时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能与当代医学的发展相适应,是公平公正地处理医疗侵权纠纷的最佳选择。
(四)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具有过错
医疗活动因其具有高度专业性、复杂性、探索性,使得这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如果只要造成患者损害就要承担赔偿责任,而不问其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过错,显然有失民法之公平原则,同时也会造成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因畏惧承担责任而怠于积极治疗患者。因此,在追究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之时,必须考虑医疗机构或其医务人员是否有过错。
关于过错的认定,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主观说,认为过错在本质上是一种应受非难的个人心理状态,过错就是指行为人在心理上本应注意而不注意,以致于在伦理上、道德上具有可非难性,所以,主观过错亦可称为人格过失或道德过失。二是客观说,是以某种行为标准来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该学说认为,过错并非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否具备应受非难性,而在于其行为具有应受非难性。行为人的行为若不符合某种行为标准即为过错。但因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属于专家责任,不同于一般的侵权责任,所以在实践中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过错,一般采客观说,即其过错是对法定注意义务的违反。医务人员的注意义务主要包括:遵守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操作规范;对急危患者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应当使用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除正当诊断治疗外。不得使用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对侵袭性医疗行为应当告知并取得同意;护士在执业中应当正确执行医嘱,观察病人的身心状态,对病人进行科学的护理等。当事人是否尽到法定的注意义务力应当根据当事医院的级别、当事人的职称和岗位等来判定。
考虑到在医疗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及其家属对医学知识可能知之甚少甚至是一无所知,只能完全依靠医生的判断。如果依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那么患者可能无法举证医生在诊疗时存在过错,因此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医护人员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就推定其存在过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条第(八)项的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侵权责任法》第58条规定:“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
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三、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实现
(一)赔偿权利人
一般来说,当医疗事故导致患者伤残时,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是患者本人,当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时,损害赔偿请求权就归属其近亲属。但是,在患者的身体遭受严重损害时,其近亲属也可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当医疗事故导致患者死亡时,关于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主体有两种观点:一是继承肯定说,即对于患者成立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由近亲属继承;二是继承否定说,该说认为,患者不能取得因死亡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请求权,不过其近亲属可以请求关于固有损害的赔偿。我国和美国基本上都是采纳继承否定说。该说认为在患者死亡后,其近亲属提起损害赔偿请求,是对其自身权利遭到侵害即其固有的损害请求赔偿,而不是继承死者的损害赔偿请求权。
(二)赔偿义务人
虽然实施医疗行为的通常是医师,但由于医师既可能是在医疗机构执业,也可能是自己开业,所以。在不同情况下发生医疗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的主体就随之不同。具体而言,如果医师是自己开业,则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由其本人承担;如果医师是在医疗机构中执业,则只能追究医疗机构的损害赔偿责任。
(三)赔偿范围
医疗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采用全面赔偿原则,即行为人无论是否已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也无论出于故意还是过失,都应根据行为人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财产损害的多少以及精神损害的程度,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其范围应包括行为人的行为造成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以及精神损害等损失。目前,医疗事故损害赔偿的项目和标准主要适用《条例》第5章第50至52条的规定。据此,医疗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以下内容:
1、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指患者因遭受医疗上的损害而造成的现有财产的实际减少。它是由人身损害直接引发的可计算的损失,主要包括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陪护费、丧葬费、交通费、住宿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等费用。
2、间接损失。间接损失是指当事人已经预见或能够预见的并可以期待、必然得到的利益损失。一般是指只要不发生医疗事故,患者即应获得的收益,如误工费、患者经营的企业停业造成的利润损失、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责任 新公共管理在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的适用性分析 价值投资策略在证券市场的适用性研究 REITs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奥肯定律在中国的适用性研究 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偏远地区提供流动性医疗卫生服务的必要性研究 粉喷桩与碎石桩在软土地基处理中的适用性研究 胜任力模型在金融学人才培养中的适用性研究 目标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适用性研究 研究不同色温LED光源在道路照明中的适用性 杜邦公式在企业绩效评价中的适用性研究 改性沥青混凝土在城市道路中的适用性研究 分层叠加技术在平衡区组正交表中的适用性研究 超弹性本构模型在隔震支座设计中的适用性研究 SOA架构在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中的适用性研究 河北省县级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差异的实证研究 贵阳市政府提升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对策研究 关于我国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中的政府责任思考 浅析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政府责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Alain C.Enthoven. Managed Competition:An Agenda for Action Health Affairs[J].1988,7,(3): 25-47.
[13]薛新东.分歧与共识:有关我国医改争论 的观点评述[J].人口与经济,2009,(3):79-82.
[14]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2015-03-16)[2015-04-11].http:///guowuyuan/2015-03/16/content_2835101.htm.
[15]2014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年度数据[EB/OL].(2015-02-26)[2015-04-1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社部,http:///SYrlzyhshbzb/zwgk/szrs/dtyjsu/201502/t20150226_152554.htm.
[16]2010-2014年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列示表[EB/OL]. (2015-02-26)[2015-0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http:// /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
[17]舍曼.富兰德(Sheman Folland), 艾伦.古德曼(Allen C. Good-man),迈伦.斯坦诺(Miron Stano).卫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8]俞炳匡.医疗改革的经济学[M].赵银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19]罗杰.勒罗伊.米勒(Roger LeRoy Miller),丹尼尔.K.本杰明(D-aniel K. Benjamin),道格拉斯.C.诺恩(Douglass C.North).公共问题经济学[M].冯文成,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 2013.
[20]吴筱.卫生服务市场中的需求、市场特征和政府干预原则[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2).
【关键词】 常规放疗;三维适形;脑转移瘤;护理
为了分析研究对脑转移瘤患者运用常规及三维适形放疗方式的科学护理方法, 文章选取了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6例, 对其进行观察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 女25例, 年龄33~77岁, 平均年龄(56.3±5.1)岁。56例患者在入院后均经相关检查确诊。56例患者中, 鳞癌28例, 腺癌18例, 小细胞肺癌10例。
1. 2 方法
1. 2. 1 放疗方法 对56例患者采用直线加速器发出射线进行外照射治疗, 之后再对患者给予常规全脑对穿照射治疗, 总剂量为40 Gy, 再对患者身上存在的部分转移病灶运用三维适形方法进行放疗。依照CT检查的图片结果将患者身体中存在的肿瘤具置进行勾画处理, 并在肿瘤的实际大小基础上进行2~3 mm的放大处理, 将其作为计划靶体积大小, 同时完成4个照射野的设置。90%的等剂量曲线需能够包含整个靶区, 每次使用的剂量为2 Gy, 总照射次数为5次, 总剂量应不少于50 Gy。
1. 2. 2 护理方法
1. 2. 2. 1 心理护理 脑转移瘤患者的心理状况将会对其治疗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1]。因此, 应着重关注心理护理。在对56例患者实施护理时, 应做到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对患者心理状况全面掌握, 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疏导缓解, 帮助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 从而有效增强治疗配合度。②帮助相关医师对患者的病情、护理状况全面了解, 与患者积极地沟通交流, 帮助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更好地适应治疗环境。
1. 2. 2. 2 饮食护理 对病患的日常饮食结构科学调整, 帮助其摄取更多营养[2, 3]。在日常饮食中, 尽可能地多食用一些蛋白质、热量高的, 并增强对蔬果的食用。在正式开始放疗前的半小时避免进食, 患者的就餐时间无需过分固定, 可遵循少量多餐原则。在治疗期间, 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多进行绿茶的饮用, 以尽可能地减轻治疗时所受到的辐射损伤。对排毒食物也应加大其摄取量, 如绿豆、冬瓜, 以此更好地促进体内毒物的排泄。对一些腌制品烧烤烟熏类食物严禁食用。若患者存在颅高压症状, 为了避免颅内压的增强, 则应限制盐分及水的食用。
1. 2. 2. 3 白细胞降低护理 脑转移瘤患者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的情况, 针对此种情况应先暂停放疗, 之后对患者给予粒细胞刺激因子的注射, 对其血常规进行查看, 适当进行营养支持, 补充患者身体能量。在放疗期间, 护理人员应定期对病房实行消毒清洁处理, 并确保病房每日通风时长达到30 min, 确保空气清新度。
1. 3 疗效判定标准 完全、部分缓解及病灶稳定属于治疗有效, 病灶进展则为无效。完全缓解:患者身体上存在的病灶彻底消除;部分缓解:患者身体上存在的病灶消除度达到50%以上, 或是存在瘤体囊性变;稳定:患者身体上的病灶消除度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参与治疗的56例患者均完成所制定的放疗计划, 其中属于完全缓解13例, 部分缓解22例, 病灶稳定15例, 其余6例病灶进展。护理总有效率为89.3%。
3 讨论
常规放疗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转移瘤治疗方式。而三维适形放疗则具有极高的精密度, 主要的应用作用是在虚拟显示图像的基础上对放疗的剂量分布实行全面监控, 之后再进行科学的优化, 以此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放疗相比, 三维适形的放射治疗法能够将治疗针对性进一步提升, 对患者体内的肿瘤区域以充分适度的治疗剂量, 以此达到有效控制肿瘤的目的。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对肿瘤进行最大化的照射, 对其周边的正常组织实行有效保护, 对肺癌具有极佳的治疗效果[4, 5]。将两种治疗方式完美融合, 能够帮助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 其放疗计划的实施顺利成功性除与相关医师、放疗技术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之外, 护理人员的积极配合也尤为重要。只有集齐了当方的力量帮助, 才能使得脑转移瘤患者获取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为其身体健康提供保障。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 在采取两种联合放疗基础上实行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 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了89.3%, 治疗效果较为优良。因此, 在对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采取科学治疗基础上实施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 能够帮助增强治疗效果。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帮助对患者身体上存在痛苦进行有效缓解, 改善其病症表现,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放疗期间, 放疗计划的顺利实施是离不开相关医师的努力及护理人员的帮助配合的。
参考文献
[1] 杨满红.常规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护理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2(3):338-339.
[2] 陈章定.全脑照射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分析.基层医学论坛, 2014(7):2489-2490.
[3] 杨长滨, 延玲, 何若吉, 等.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10(36):46-47.
[4] 邢爱民, 赵静, 邢浩, 等.三维适形放疗肺癌脑转移瘤32例疗效分析.医学信息, 2011(7):4171-4172.
【关键词】自拟益气活血方;心律失常;临床研究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480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400-01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因多种疾病诱发,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可自行缓解,但对于发作较为频繁、临床症状较重的患者需及时治疗,避免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或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现代医学对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但多阵发性或慢性心律失常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且可药物本身有诱发心律失常的风险,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笔者近年来以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心律失常患者80例,疗效确切,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心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6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所有患者均根据常规心电图或24h动态心电图(Holter)参考7版《内科学》[1]确诊。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26-69岁,平均(53.6±9.4)岁;病史1d-17年,平均(3.2±1.5)年。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29-69岁,平均(54.1±9.6)岁;病程4d-15年,平均(3.6±1.3)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年龄
1.3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对原发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类型给予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基础方:人参15g、黄芪45g、桃仁15g、赤芍12g、红花12g、当归15g、桔梗12g、牛膝12g、川芎12g、枳壳12g、炙甘草9g;随症加减:舌红口干者加生地15g、麦冬15g,肢冷畏寒者加仙灵脾12g、桂枝12g,胸痛如刺者加延胡索12g、郁金12g,口干便秘者加栀子12g、芦荟15g,痰多纳呆者加瓜蒌12g、半夏9g、薤白12g;每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分两次温服。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症处理。
1.4疗效标准参考周均[2]学者研究制定: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olter或间断三次心电图未发现早搏或较前减少9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Holter或间断三次心电图未发现早搏或较前减少50%以上;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之和为总有效。
1.5统计学方法所得资料应用SPSSl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
2结果
2.1疗效对比具体数据见表1。
2.2不良反应对比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恶心、腹泻患者3例(3.75%),对照组出现低血压、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共16例(20.00%),所用药物减量后均改善,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933,P
3讨论
心律失常属中医学之“心悸”、“胸痹”等病,病位在心,但与其它四脏均密切相关。心居阳位,主血脉濡养全身,其气充沛则血行于脉,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营养全身,周流不息[3]。如心脏本身受损或患者久病或它脏传变致心气亏损,血行无力,脉道瘀阻,而现缓、结、促、代、数等脉搏异常之象,发为“心悸”、“胸痹”之病,故其发病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以益气活血为基。笔者自拟益气活血方以人参、黄芪大补元气为君,益气统血、通畅脉络;桃仁、赤芍、红花养活血、逐瘀通经为臣,君臣相助,复心气、逐瘀血并进,条畅气血,通经疏络,使心气得复,脉络得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相济而活,故以当归、川芎、枳壳共用,佐助君臣条畅气机、行气活血;桔梗宣肺理气、引药上行,牛膝活血通经、驱邪下出,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兼为佐使;再以辨证论治,随症加减,诸药共用,益心气、复脉律、通经络,可收标本兼治之效。本组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心律失常耐受性佳而疗效显著。
总之,自拟益气活血方治疗心律失常,益心气、复脉律、通经络,耐受性佳而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复律汤;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心律失常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表现,西医抗心律失常药多为化学合成药,虽疗效明显,但有严重毒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药复律汤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入选患者90例均符合2008年版《内科学》诊断标准[1],我院2005年3月至2008年6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43~72岁,中位年龄52.3岁,病程1~6年,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示早搏300~5000次/24h,(室上性早搏者28例,室性早搏者17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5~73岁,中位年龄53.2岁,病程1~6年,Holter示早搏300~5000次/24h,(室上性早搏者27例,室性早搏者18例),两组病例临床表现大致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明显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治疗:抗凝、降脂、扩冠,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20mg,2次/d,肠溶阿司匹林75mg,每晚1次,洛伐特丁20mg,每晚1次,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单硝酸异山梨酯20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复律汤,1剂/d,水煎,2次/d早晚温服,15d为1个疗程。复律汤组成:黄芪30g,麦冬10g,人参15g,丹参25g,五味子10g,当归20g。治疗前后均询问病史及查体,并做相关检查,包括心电图、Holter、胸部正位片、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出、凝血时间,治疗1个疗程后复查上述指标、判定疗效。
2结果
2.1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Holter示早搏消失或次数减少>75%;有效:临床症状改善,Holter显示早搏次数减少50%~75%;无效: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Holter显示早搏次数减少
2.2治疗结果见表1。
关键词:SAGD 高温脱水 化学沉降 破乳剂 净化原油
中图分类号:TE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03
辽河油田曙一区超稠油主要采用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超稠油脱水采用常规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随着开发的深入,逐渐进入产量递减阶段,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是蒸汽吞吐最为有效的接替方式,2007年以来,辽河油田在曙一区开展超稠油SAGD开采工业化推广,SAGD井口产出液温度140~170 ℃,本着充分利用热能的原则,结合辽河油田SAGD建设实际情况,引进、吸收加拿大高温脱水工艺,开展辽河油田SAGD采出液高温脱水中试试验,以期探索出一条SAGD采出液不掺稀油高温脱水工艺技术路线,同时,达到确定高温脱水流程、筛选药剂、试验高温脱水设备等预期目的。
1 室内试验
SAGD高温脱水中试试验以室内研究为基础,在室内研究中,分析了采出液基本性质,筛选了高效的脱水药剂,初步确定了适宜的脱水温度、加药浓度、脱水沉降时间及脱水压力等关键参数。
1.1 SAGD产出液基本性质
SAGD产出液基本性质见表1。
1.2 化学药剂筛选
1.2.1 破乳剂种类选择
由于SAGD原油脱水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因此破乳剂应具有高温稳定性,这是破乳剂能否应用于SAGD原油脱水试验的前提条件。室内破乳剂高温稳定性试验采用如下方法:将合成的系列破乳剂干剂分别装入自制的导热良好、耐温、耐压得密闭容器中,放入高温烘箱,在180 ℃恒温条件下24 hr后取出,优选失重最小的三种样品,将其冷却后配成干剂含量40%作为工业品,进行高温脱水试验。不同药剂对于脱水效果的影响见表2。
试验数据表明:破乳剂A的作用效果优于其他两种。
1.2.2 药剂加入量的确定
在实验室内,对于选定的药剂,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不同加药浓度对于脱水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见图1。
1.3 脱水温度与压力
假定原油进站温度分别是130~180 ℃,通过室内脱水试验,确定合理的高温脱水温度。由于高温脱水需采用密闭设备来完成,需要分析系统压力对于脱水效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见表3。
1.4 室内试验结语
通过室内试验,确定SAGD采出液高温脱水关键技术参数如下。
(1)适宜的脱水温度:160~170 ℃;
(2)适宜的脱水药剂:破乳剂A;
(3)适宜的加药浓度:350 mg/L;
(4)适宜的脱水沉降时间:2.5 hr;
(5)适宜的脱水压力:高于操作温度水蒸汽饱和蒸汽压0.15~0.2 MPa。
2 现场中试试验
2.1 试验进程
为实现SAGD产出液高温脱水工艺现场试验,辽河油田公司在曙一区杜84块建设高温脱水试验站一座。试验站处理液来自SAGD先导试验井口馆平11,原油进站温度150~170 ℃,设计处理液量480 m3/d。
2.2 工艺流程
现场试验首先采用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一段脱水温度为150 ℃,加药浓度300 mg/L,二段脱水温度180 ℃,加药浓度450 mg/L。原油升温采用换热器与SAGD注汽站生产的高温水换热来实现,高温水出站温度180~220 ℃,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工艺流程见图3。
2.3 关键设备
SAGD高温脱水试验站内关键设备为两台三相分离器,其中,一段三相分离器型号为:2.0~2800×10000,处理液量480 m3/d;进口/出口温度180/175 ℃;进口/出口压力:1.1/1.0 MPa;设备28t。二段三相分离器型号为2.0~2400×12600,处理液量130 m3/d;进口/出口温度190/180 ℃;进口/出口压力1.7/1.5 MPa;设备净重30 t。
2.4 试验方法
试验开始前,制定详细的试验大纲,并依一下步骤开展SAGD采出液高温脱水试验。
(1)调整一级进站换热器原油出口温度至150 ℃。
(2)调整一段加药系统,起始加药量为150 mg/L。
(3)操作条件稳定后每2 h在一段分离器出口取样分析原油含水率。
(4)依据(2)、(3)步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改变加药量至120 mg/L、100 mg/L、75 mg/L、50 mg/L。
(5)改变一级换热器原油出口温度至160 ℃。
(6)按照(2)、(3)、(4)步调整加药量并取样分析原油含水。
(7)按以上步骤分别试验170 ℃、180 ℃、190 ℃。
(8)分析一段分离器出口含水率≤30%稳定检测到4次时,降低加药浓度直至出口含水率达到30%。
(9)记录达到上述指标的操作参数。
二段热化学沉降脱水试验步骤与一段相同,试验温度分别取150 ℃、160 ℃、170 ℃、180 ℃、190 ℃,加药量分别为500 mg/L、450 mg/L、400 mg/L、350 mg/L、300 mg/L,取样分析二段分离器出口含水率≤5%稳定检测到4次时,降低加药浓度直至出口含水率达到5%。此时即可进行二段分离器脱水试验。
2.5 试验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的现场试验,累计取得有效试验数据313个,进站采出液含水与一段分离器出口原油含水关系见图4。
图4 原油一段热化学沉降试验成果曲线图
由图4可以看出,原油进站含水为70%~92%,一段脱水后原油含水在试验站投产初期为65%以上,经过工艺设备整改和参数调整后,原油含水最低可降至3%以下。
3 结语
(1)经过室内试验与现场中试结果相比较,可确定以下因素对脱水效果有影响即脱水温度、脱水设备结构、药浓度、油水停留时间及系统压力。(2)中试试验站流程设计合理,仅利用一段高温热化学脱水,SAGD高温采出液脱后净化油含水率已能分别达到≤5%的局内超稠油外输指标要求及出矿原油≤2%的指标要求。(3)研制、设计的三相分离器性能良好,能满足试验需要;(4)研制的高温破乳剂能性能优良,加药浓度300~350 mg/L,优于国外样品。(5)自控系统基本满足试验需要,但控制精度有待提高;(6)试验过程中形成的三相分离器脱水操作规程能够指导生产稳定
运行。
参考文献
[1] 钟宏.国内外SAGD开采技术知识产权专利统计分[J].内蒙古石油化
工,2011(9).
[2] SAGD平行水平井和直井连通钻井技术.石油机械[J].2011
(6).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乙型肝炎;肝硬化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defovir Dipivoxil on live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of reactive type B hepatitis YE Peng, SHI Bao-sheng. Hebi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Hebi 458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Adefovir Dipivoxil on live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of reactive type B hepatitis. Methods 78 cases with decompensated liver cirrhosis of reactive type B hepatitis were selected from October 2007 to August 2009, and divided into adefovir group and entecavir group. Adefovir treatment was used to adefovir group, and Entecavir was given to entecavir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treatment, the course was 48 weeks, the rate of HBV-DNA turn to negative was detecte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rate of HBV-DNA turn to negativet in adefovir group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with entecavir group,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 Compare with Entecavir,Adefovir Dipivoril can inhabit the copy of type Bhepatitis on live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Key words】 Adefovir Dipivoxil; Liver cirrhosis; Type B hepatitis;
作者单位:458000 鹤壁市传染病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CHB)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病毒的活动性复制在该病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研究证明,对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肝硬化患者积极开展抗病毒治疗,可促使病毒载量降低或阴转,从而阻止病情发展,维持稳定状态,甚至可完全避免原位肝移植手术。本文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失代偿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 2008年10月至2010年 10月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 78例,以上患者诊断符合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1]。 患者存在乙肝病毒复制,HBsAg(+)、HBeAg (-) 或者 (+),HBV-DNA 定量大于500IU/ml;以上患者对本试验均知情同意。 同时排除其他类型的干预病毒感染。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和恩替卡韦组。 其中阿德福韦酯组患者 42例,男 24例,女 18 例,年龄 37~69 岁,平均(43.6±9.7)岁;恩替卡韦组患者36 例,男 20例,女16 例,年龄 35~68 岁,平均(41.1±8.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调整,给予保肝、退黄等药物,应用血制品支持治疗,同时给予利尿、祛氨和抗感染等治疗。 在以上基础上阿德福韦酯组给予阿德福韦酯(名正,正大天晴公司),10 mg/d口服,恩替卡韦组给予恩替卡韦(博路定,施贵宝公司),0.5 mg/d口服。两组患者均治疗 48 周且均完成疗程。
1.3 观察指标 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 阴转率情况。
1.4 检测方法 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PCR仪采用美国通用ABI-7500扩增仪,试剂盒选自上海科华医学技术有限公司,检测下限参考值为<500IU/m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14.0 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阿德福韦酯组治疗后 HBV-DNA 转阴率和恩替卡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改变情况(例,%)
3 讨论
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并发症较多且比较严重,预后差,5年生存率低于20%,属于临床治疗的难题。 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HBV 复制仍比较活跃,并伴有明显的肝细胞炎症坏死,如果对这部分患者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肝组织坏死,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有效的延缓疾病的向前发展。对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给予核苷类药物能够改善治疗效果, 可以改善患者的肝脏组织学病变情况[2,3]。恩替卡韦在临床试验[4]及临床治疗[5]中显示对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已经作为乙肝抗病毒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其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阿德福韦酯是核苷类似代表性药物,在体内水解为阿德福韦发挥抗病毒作用,可以选择性地抑制DNA多聚酶和逆转录酶活性,也可掺入HBV-DNA而导致其合成终止。国内外随机双盲临床试验表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可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6,7]、促进ALT复常、改善肝组织炎症坏死和纤维化[8]。阿德福韦酯由于其耐药率分别为0%、1.6%和3.1%[8],可以满足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长期使用。虽然其抗病毒活性偏弱,但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HBV-DNA复制普遍较弱,病毒载量多数偏低,阿德福韦酯同样可以取得很好的抑制病毒的效果,进而达到治疗目的。在本研究中,与恩替卡韦组相比,阿德福韦酯组在HBV-DNA转阴率方面与恩替卡韦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德福韦酯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同样能够快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
由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阿德福韦酯治疗对远期生存率的影响还需要观察。治疗中未见明显的副作用发生,提示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有效和安全的。对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总结。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 年版).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1, 14(4):81-89.
[2] 高翔.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6(6):63-64.
[3] 李聪智,李铁刚,甘晓明.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性肝硬化 38 例临床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7,6(5):319-320.
[4] SchiffE, SimsekH, Lee WM,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tecavir in patients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advanced hepatic fibrosis or cirrhosis. Am J Gastroentero,2008, 103(11): 2776-2783.
[5] 杨兆辉,刘丽萍,于建武,等.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短期疗效观察.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0,44(6):583-585.
[6] 曾民德,茅益民,姚光弼,等.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的中国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2周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6):387-394.
关键词: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08-04
市场营销学理论诞生于19世纪末的美国,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一门独立学科。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医疗器械生产、销售的实际需要,市场营销学知识已逐渐渗透到医疗器械学科之中,形成一门专业性的市场营销分支学科,是一门内容涉及生物医学工程学、哲学、数学、经济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它将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医疗器械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管理而出现的机会与优势而产生和发展,并且有着在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医疗卫生行业、个人或家庭广泛的服务利用的需求,必将成为本世纪发展最快的管理学科之一。
一、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历史沿革
戚鹏等人认为,“教材建设工作在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教材内容、创新性的滞后,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相脱离,教材重复建设严重,缺乏对教材编写质量的监控”[1]。就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来讲,起步较晚,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从国外引进市场营销学编著、杂志和国外学者讲课的内容译稿。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更是黑洞,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高校只是近十年来的事,且并不多见.即使开设此课程的高校也没有教材,所用教材几乎都是教师自编,湖北科技学院与国内多数高校一样,采用自编自用教材。2011年7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医疗器械营销实务》十二五规划教材,供高职高专医疗器械类专业用,可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教材,它只为今后教材建设提供最初的式样和铺垫,也能为编著出版一部供医疗器械类专业使用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优质教材提供研究基础。
二、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体系的构架
(一)课程内容目标与体系设计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总体设计,在“管用、够用、实用”的整体设计指导思想和“边教学、边探索、边选材、边优化”的内容建设原则的影响下,探索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内容,本着以营销理论为主干线,融洽医疗器械知识特点,在市场领域中形成专业性营销学分支学科,突出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目标、任务为中心组织选择教学内容,以医疗器械营销对象为载体而设计营销知识点,达到以点带面,把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匹配、实践知识与岗位技术匹配、营销知识与管理能力匹配的关联性,并充分考虑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营销知识、技能的要求,完善课程内容构建体系。
(二)课程性质定位与适用专业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探索,实质是课程性质的择向。作为非营销类专业或医疗器械类专业使用,在其使用策略选择方面,它针对不同学科或专业来说,可以是一专业基础课,也可以是一专业的主干课;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可以作为医疗器械营销或其他专业的必修课程,也可以成为选修课。当然,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作为新学科、新课程的面世,依内容体系的整体设计,其课程性质应定论为是一门具有系统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适应什么专业用?课程性质的定位已阐明,它主要适用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维护)专业,药剂设备制造与维修(维护)专业、医学影像设备与管理专业、眼视光学专业使用;也可供医疗器械营销专业、药学营销专业及从事市场营销或销售管理人员参考。
(三)课程范畴教学要求与学时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属于管理学科范畴。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与讨论等教学方法与手段相结合,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牢固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观念,培养学生应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知识解决企业营销问题的基本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适应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于学时分配,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先修课程是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明确了这些课程,有了这些课程的知识,其营销学的学时配量也就有了基础和方向目标,一般要求是按其在专业课程体系中所占地位与实际需要而分配学时数,其课时量策划,医疗器械类本科专业必修课配量48学时,专科类专业以36学时为宜;如果作为本科专业选修课来开设,学时分配宜36学时为度;公共选修课就不用分专业,教学形式可多样化,分配18学时左右,当然这都是个商榷的课时量,仅是个参考的标准。
(四)课程内容体系的架构
四年多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的教学实践,探索课程内容与结构体系,以总结性概括出适合理工医类专业特点,体现出医疗器械行业开发生产、营销管理的思想方法,针对医疗器械类专业的差异,已将基本内容的精选与结构框架设计分为10个主体模块部分,并在每个模块后备用中英对照的关键词、模块思考题、典型案例与思考分析,以助知识认知、识记与保持,达到理解、掌握与应用知识、技能的目的。
1.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概述。(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营销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阶段特征、内涵及其外延,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掌握医疗器械营销的含义、内容,熟悉医疗器械营销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关系、医疗器械营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医疗器械营销学的意义。(2)教学内容:市场与市场营销概念,市场营销学的产生和发展,市场营销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方法,医疗器械营销的含义、内容与范围,医疗器械营销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关系,医疗器械营销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环境。(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环境对市场营销活动的影响,环境和企业营销行为的关系、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掌握市场营销环境的概念、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的主要构成,应用分析、评价市场机会与环境威胁的基本方法,分析企业面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所应采取的对策,熟练掌握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环境概念和特点,医疗器械市场宏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市场微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企业内外环境SWOT分析。
3.医疗器械市场购买行为分析。(1)目标与要求:了解消费者市场的含义、特点以及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掌握消费者购买一般行为模式和决策过程,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学会运用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分析中国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特征。了解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市场的含义和基本特征,市场营销组织的演变,掌握生产者购买决策的参与者,影响生产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因素和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的阶段特征,运用生产者、中间商和非营利组织的购买行为类型及其相关原理,分析中国组织市场购买行为的特殊性[2]。(2)教学内容:消费者市场的概述,医疗器械消费者市场购买行为分析及其购买决策过程,医疗器械组织市场购买行为分析。
4.医疗器械市场调查与预测。(1)目标与要求:了解医疗器械市场信息对企业法的重要性,掌握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含义与构成,掌握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过程和方法、步骤;预测市场的需求,应用市场营销调研和预测结论为企业市场营销决策服务。(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现况调查与分析,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预测[3]。
5.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织、计划与控制。(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营销组织的演变、组织形式及其对现在和将来的事务的具体安排职能,掌握营销计划内容与实施,市场占有率的主要指标及其意义,明确计划是企业进行营销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计划的制订与实施能够协调营销活动,掌握面向对象的营销技术,加强营销管理,从而实现营销目标;掌握营销控制,面对现在和将来,开展营销质量监控,实施营销质量评估[4]。(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织,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计划,面向个人或家庭消费者、经销商、医疗卫生机构推销医疗器械实务,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控制。
6.医疗器械目标市场营销战略。(1)目标与要求:了解市场细分、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战略各步骤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及其联系,理解市场细分的作用和依据,应用市场细分原理和市场定位方法,处理企业目标市场营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市场细分,医疗器械目标市场选择,医疗器械市场定位。
7.医疗器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5]。(1)目标与要求:了解产品的概念及其营销价值,掌握产品组合策略和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特征及其营销策略,学会应用新产品开发过程、新产品采用与扩散过程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决企业市场营销实践存在的各种问题;了解医疗器械定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定价的一般定价方法和基本策略,学会应用价格变动的反应及价格调整原理,分析医疗器械行业的价格大战及其利弊得失;熟悉分销渠道和物流的含义及作用,掌握分销渠道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分销渠道和物流管理,以及各类中间商的作用,并应用分销渠道理论来解决当前企业营销的现实问题。掌握促销的含义与作用,促销组合的基本内容以及各种促销方式的主要特点,理解广告的设计原则和人员推销的基本策略,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的主要活动方式,应用促销组合理论,分析中国企业促销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教学内容: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内涵、构成、特点与作用,医疗器械产品策略,医疗器械定价策略,医疗器械分销策略,医疗器械促销策略。
8.医疗器械招投标与融资租赁[6]。(1)目标和要求:了解医疗器械招投标、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形式、特点及其流程,掌握合同签约与履约的法律责任。(2)教学内容:招标、投标及其融资租赁的基本概念,经营租赁、金融租赁与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医疗器械招投标的种类、范围与形式,医疗器械融资租赁方案设计与实施,合同签约与履约。
9.医疗器械市场国际营销。(1)目标与要求:了解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掌握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及其在国际市场营销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国际目标市场的基本标准,揭示和分析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方式和基本营销策略。(2)教学内容: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概述及其演进,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比较,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宏观环境分析,医疗器械国际市场目标选择与进入方式、关税知识,医疗器械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与组织形式,我国医疗器械企业国际市场营销问题与对策。
10.创新理念与特色营销。(1)目标与要求:了解关系营销理论知识,掌握关系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关系;掌握绿色产品市场,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服务营销的定义、分类,服务营销组合策略,了解网络营销特点,运用网络营销策略;了解体验营销特点,学会让目标顾客观摩、聆听、尝试、试用等方式体验医疗器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让顾客实际感知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或性能。了解文化营销内涵,掌握文化营销特征。(2)教学内容:关系营销的概述及其运作;绿色营销的内涵及其特征;服务营销营销概念、分类及其服务特征,服务营销组合与质量管理;网络营销特点与运行方式;文化营销内涵及其特征,文化营销层次与功能;医疗器械体验营销的产生与发展,体验营销特点营销策略;水平营销的概念与传统营销的区别。
三、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设计的实践探索
(一)近几年课程教学实践成效
几年来,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的教学内容,在满足教学需要中选材,在不断充实内容中优化知识体系。已在2008级、2009级、2010级、2011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必修课)和2010级、2011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专选课)的教学中,通过课程试教、试改与内容精选的程序运行中,使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完善,积累了不少的教学经验。从理论教学上讲,仍采用课堂班级授课,辅导课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实践教学主要途径是每年参加一次区域性或省、市大型医疗仪器、设备展览会,5―6次医疗器械市场调研、营销案例分析,也有平时的课堂案例短时讨论。
(二)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主要教学方法。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教学鉴于目前还没有正式出版教材,书市上典型营销案例也较少,教学参考也处于短缺状态,教学仍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适量结合实践教学。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阅读有关医疗器械市场营销案例资料。讲授要求少而精,讲重点和难点,启发引导学生自学;也可运用医疗器械典型案例进行课堂讨论式学习;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营销多种形式的实践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主用教学手段。采用讲授与自学结合,案例分析与讲堂讨论结合的方式。基本策略是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计算机模拟、情景模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营销策划、营销咨询与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营销知识应用能力、营销决策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安排案例分析作业,给学生接触实际、运作分析的机会,达到实践操作的训练目的。
(三)课程考核目标与单科成绩计算法则
课程结业考核。实行试卷考核的传统模式,采用百分制计分。对于非营销学专业学生来讲,可以通过营销学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加深对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系统性认知,体察其课程内容的整体概貌。但这方法有引导学生死记硬背书本的基本概念、难以考量出掌握知识的实际水平的缺陷。
考核成绩计算。采用闭卷考试,卷面成绩占50%;医疗器械年展会和医疗器械营销案例分析是学生实践课考核的资料与标准,成绩占30%;平时上课考勤、课堂纪律等项占20%。综合计算单科结业成绩,满分100分。
(四)课程考核命题设计
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课程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开设的一门专选课、专业必修课程。课程考核试卷命题标准参照全日制普通高校同专业、同层次、同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结业水平,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所规定的知识内容和目标层次要求编制。试卷分大题型,以各大题学时分布与该门课程教学中所占的学时数对应,各大题考分分布以考试内容所占全卷的总分分值,体现教学时数的短长,体现知识单元在整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性。全卷知识考点涵盖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体系,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并保证多数考生能够在规定考核时间内完成全部试题回答,其试题难易度、期望考试质量与实际命题目标测试要求相符合。
(五)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实证分析
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实证分析,其实证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是多方面的,本例见证于采用课程内容选择与内容结构体系调研,课程教学考核的质量分析等手段举证比较。
1.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系实证分析。调研对象与方法,以调研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必要性、学时数、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系设计问卷调查表。2011年7月以来,先后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回校面谈等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向毕业生和在校生共发放调研问卷46份,实际收集有效电子版、纸质版问卷共37份,无效卷3份,有效卷回收率约占80%。
调查结果。对医疗器械类专业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必要性回答,有19人认为很有必要开设,14人认为可以开设,4人认为没有必要开设;对开设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时的回答,23人认为开设36学为好,10人认为54学时合适,4人认为36学时多了;对近三年开设医疗设备营销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知识含量与内容结构安排的认知,24人认为内容管用、够用、实用,13人认为内容基本上管用、实用,内容缺少不够用。
实证分析一。从教学学时看,认为36学时多了的观点认为,医疗器械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是医疗器械使用、维护与维修,做售后服务性技术工作,学点营销知识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深学;持36学时不够用的观点认为,医疗器械产业是关系人身安全与健康的“朝阳产业”发展迅猛,将会推动医疗器械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这个需求量就包括数量和质量,需要懂得医疗器械营销学专业知识,才能适应市场营销工作。最后的结论佐证了开设36学时比较合适,其点击36学时的人数也占多数(62%,23/37)。
实证分析二。从教学内容方面看,撇开认为内容基本管用、够用的观点而来讨论其认为内容不够用的说法。认为内容不够用是因为医疗器械行业是一个较大的支柱产业,营销学涉及的学科知识面宽阔,只有足够学时、丰富知识内容才能构成知识内容结构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的连贯性、实用性,才能更好地融入特色营销、家庭医疗保健仪器营销,体验营销知识内容。
结论,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内容知识的宽度、深度及其结构体系的科学性,是个漫长的建设与优化过程。对已持有的不同学说,可能是当时的问卷调查表没有把本专科分类设计而形成的调查自身误差,还有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2.课程考核与考试质量实证分析[7]。在医疗器械市场营销学课程内容探索研究,以教学实践为手段,并在教学实践中选材,2010年以来,对课程内容构建质量与效果的考核,用教学测量来举证分析。以2010级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专业医疗设备营销课程结业考核为例,考核资料来源于湖北科技学院课程考试质量软件录入医疗设备营销课程结业考核分数,自动生成考核结果及其成绩分析、质量分析数据。
考核结果,本专业共有35人参加考试,最高分92分, 最低分61分,平均分75.8分,标差8.37,偏差0.12,峰度2.18,区分度 0.23。
考试成绩分析,从成绩分数段分布频数看,高分或低分的学生数相差也不远,大约处于持平,频数曲线显示中间高、两边低状态,近似于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考试分数在均值75.8±8.37的范围内,考核结果与结论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系统掌握和理解程度。
考试质量分析,从试题总体上看,以偏度与峰度见证,偏度值为0.12,表明考试成绩的分配,属于正偏态,偏态程度属中下等。峰度值为2.18,本次考试成绩的分配曲线属于近似于正态曲线,为扁平而略带尖的顶峰度。再从区分度看,它是衡量、鉴别学生水平能力差异的指标,本次考试区分度值为 0.23,在区分范围 0.4~0.5之外的下限,表明考试质量没有较好地区分学生实际水平。
参考文献:
[1]戚鹏,邢鹏.高校教材建设工作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
校教育管理,2009,(4).
[2]蒋长顺,乔忠.安徽省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
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胡亚荣,金浩宇.把握企业需求提升医疗器械专业学生
就业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2,(18).
[4]王能河.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营销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研究[J].中国市场,2012,(5).
[5]吴锦.浅谈药店会员制创新营销策略研究[J].价值工
程,2012,(17).
[6]金兴,乔忠,王能河.医疗器械营销实务[M].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2011:179-210.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1;2.安徽省中医院 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腹泻型(IBS-D)最多见。临床上健脾化湿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对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健脾化湿法;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作用机制;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045-02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是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和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功能性胃肠病RomeⅢ标准[1]依据粪便的性状将其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4型,我国以腹泻型(IBS-D) 最为多见[2]。IBS-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3],其发病涉及多方面因素包括精神[4]、遗传、感染[5]、饮食[6]、药物、个人体质等,然而近年来精神因素被认为是非常重要发病因素[7],抑郁、焦虑、忧虑等负面情绪刺激而生神郁,神郁则身病,故此属“因郁致病”[8]。IBS- D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景岳全书·泄泻》所谓“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又《医宗必读》 有“无湿不成泻”。可见脾虚湿盛是本病发病基础。目前,本病多以西药治疗为主[9],但效果尚不满意,大量研究报道表明中医治疗IBS的特色和优势,如张声生等[3]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和苏冬梅等[10]的系统评价都显示屮医药治疗IBS的疗效优于西药,其疗效和作用机制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肯定[11]。现将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1调节胃肠道激素
赵立波等[12]采用健脾化湿颗粒治疗腹泻型IBS 80例,并与采用匹维溴铵片治疗80例对照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5-HT及ET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5-HT水平降低,ET水平升高,健脾化湿颗粒可抑制血清中5-HT的过高表达,提高血清ET含量,减弱神经介导的胃肠道运动与分泌,从而有效改善IBS-D临床症状。万国靖等[13]采用番泻叶泻下法复制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中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蛋白表达,SP是十一肽,在肠道中发挥多种功能,对肠道平滑肌具有促进收缩、促进肠蠕动、调节水平衡等作用[14]。胃肠道分泌的VIP具有强烈的刺激结肠水和电解质分泌的作用[15-16],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可降低SP、VIP蛋白表达而达到治疗作用。
2调节肠道运动
王迎寒等[17]采用束缚应激刺激加灌服番泻叶煎剂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硝酸还原酶法测量结肠一氧化氮(NO)含量。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得舒特组、健脾化湿颗粒低剂量组、健脾化湿颗粒中剂量组和健脾化湿颗粒高剂量组,结果显示:脾虚型IBS大鼠结肠NO含量明显减少,健脾化湿颗粒中、高剂量可显著提高IBS大鼠结肠NO含量,从而减慢胃肠运动。万国靖等[13]采用番泻叶泻下法复制大鼠模型,小肠碳末推进率测定了解肠道运动,30只造模小鼠随机分为参苓白术散组、思密达组、腹泻模型组,结果显示:参苓白术散可抑制小肠推进,有抑制亢进的胃排空和肠蠕动作用。
3调节肠道敏感性
杜海燕等[18]采用番泻叶灌胃结合束缚应激法建立IBS-D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健脾化湿颗粒进行干预,观察其对IBS-D模型大鼠脑中CRF和CRF-R1mRNA 的影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中CRF和CRF-R1mRNA的表达升高,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脑中CRF和CRF-R1mRNA的表达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正常组相比,脑中CRF和CRF-R1mRNA的表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 05)。健脾化湿颗粒低剂量组与得舒特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健脾化湿颗粒中、高剂量组与得舒特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健脾化湿颗粒中、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得舒特组。实验结果提示健脾化湿颗粒对IBS-D模型大鼠内脏高敏感的治疗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中枢CRF和CRF-R1mRNA的表达产生的。
4调节免疫
陈朝元等[19]将60例IBS-D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设中药治疗组(加味参苓白术散组)和西药对照组(培菲康组)各30例,结肠镜取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黏膜采用SAP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IBS-D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致CD4+/CD8+比值显著降低,而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明显升高,CD8+T淋巴细胞数显著下降,且主要症状积分、总积分明显下降。从而推测加味参苓白术散可能通过改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数量来改善和调节细胞的免疫功能,激活肠黏膜的T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应答,从而改善IBS患者症状。唐旭东教授等[20-21]制定的肠安Ⅰ号方通过前期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肠安Ⅰ号通过调节促炎因子、抗炎因子水平增加大鼠体重、胸腺、脾脏指数,提高大鼠免疫功能。
5结语
脾虚湿阻是IBS-D常见证型,也是本病基本病机,临床治疗多以健脾化湿为主,且取得良好疗效。但中医对其病机认识有待更深入研究和突破,临床上缺乏统一的诊断、疗效判定标准。大量临床研究仅限于某方药或治疗方法对其治疗效果的验证。因此中医对IBS-D的研究还需系统化、规范化,应逐步确立科学的诊断标准、辨证分型和与之对应的有效方药。
参考文献
[1]Drossman DA.The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and the RomeⅢ process[J].Gastroenterology,2006,130(5) : 1377-1390.
[2]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 : 278-281.
[3]张声生,汪红兵,李振华,等. 中医药辨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30( 1) : 9-12.
[4]熊理守,陈旻湖,陈惠新,等.广东省社区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4,84(4): 278-281.
[5]Thabane M,Marshall JK. Post-infectiou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9,15(29) : 3591-3596.
[6]李定国,刘栋,许小幸,等.青少年儿童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05,25(5) : 266-269.
[7]刘鼎男,袁东兴,董新,等.个性、心理社会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的关系[J]. 医药产业资讯,2006,3(2) : 47-48.
[8]吕金仓.广义郁证论小议[J].河北中医,2012,34(12) :1809-1811.
[9]王生发,冀振旭.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23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9,37(7) : 40-41.
[10]苏冬梅,张声生,刘建平,等.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系统评价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4) : 468-471.
[11] Thompson DL. Complementary Healthcare Practices :East Meets West:The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 Gastroenterol Nurs,2003, 26: 266 -268.
[12]赵立波,刘彩双,按永红,等.健脾化湿颗粒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5-羟色胺及内皮素表达的影响[J].河北中医杂志,2014,36(7):1000-1001.
[13]万国靖,张守堂,车丽萍.参苓白术散对腹泻小鼠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探讨[J].山东医药杂志,2012,52(48):48-50.
[14]Washabau RJ,Holt DE,Brockman DJ.Mediation of acetycholine and substance P induced contractions by myosin light chain phospho-rylation in feline colonic smooth muscle[J].Am J Vet Res,2002,63(5) : 695-702.
[15]Kane MG,O’Dorisio TM,Krejs GJ,et al. Production of secretory diarrhea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vasp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J].N Engl J Med,1983,309(24) : 1482-1485.
[16]Kishimoto S,Kobaayashi H,Shimizu S,et al.Changes of colon-ic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and cholinergic activity in rat with-chemical colitis [J].Dig Dis sci,1992,37(11) : 1729-1737.
[17]王迎寒,陈光晖,刘玉玲,等.健脾化湿颗粒对IBS模型大鼠结肠NO和NOS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27(2):129-131.
[18]杜海燕,王迎寒,张晓峰,等.健脾化湿颗粒对D-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和脑中CRF及其受体的影响[J].实验动物科学杂志,2013,30(5):15-19.
[19]陈朝元,何顺勇,赖金枚.加味参苓白术散对D-IBS(脾胃虚弱证)结肠黏膜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杂志,2013,44(5):4-6.
[20]林媚,唐旭东,王凤云,等.肠安Ⅰ号及其低浓度原药安慰剂对腹泻型IBS大鼠血清TNF-α、IL-10的影响[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5):82-84.
Tips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缠绵,复发率很高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症状有腹泻或伴粘液脓血便,有的病人还可出现大量的鲜血便。病人常见腹痛、发热、腹胀、坠胀、大便不尽感、消瘦、乏力、皮肤出现红斑等,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肠梗阻、大出血、肠穿孔,与结肠癌的发生亦比较密切。
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目前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以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为主,对初发病人、急性期病人大多具有较好疗效。但本病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使用西药长期维持治疗往往会出现相关药物的不良反应,且维持治疗药费高昂。
我们采用调气行血、清热化湿、和络安肠的治疗原则,应用红藤、生地、枳壳、木香、黄连等中药以达到清肠、化湿、理气和络、调肝和脾的目标,临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些中药具有对多种细菌极敏感的抑制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调节胃肠道平滑肌功能以及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中医治疗除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外,还具有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随症灵活化裁的诊疗特色,能有效改善病人的相关症状。
合并症状和相关效药
腹胀,倦怠乏力:党参、淮山、茯苓
腹胀痛、大便粘滞不爽:青皮、陈皮、砂仁
久泄:赤石脂、芡实、补骨脂
合并口腔溃疡:当归、生熟地、百合
纳差厌食:焦楂曲、谷麦芽
中医治疗在改善症状、稳定病情、预防复发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维持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
偏方验方好不好?
“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藕节炭150克,分成8份,每日一份,分早晚两次水煎服,8日为一疗程……”这是从网上随机摘录的一些治溃疡性结肠炎偏方。类似的方子还有很多,但是我们不建议患者采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涉及遗传、免疫、精神等多因素的疾病,在中医诊治方面也存在湿热、气滞、血瘀等复杂的病理状况。网上流传的民间偏方,其组方来源不详、治疗原则不明,大多是一家之言或道听途说,疗效和安全性都没有得到科学的论证。因此,患者不要盲目选用。
艾灸治疗好不好?
不少病人听说艾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不错,打算自己尝试。临床研究确实证实了艾灸可以调节机体免疫、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对于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艾灸治疗也要根据病人的体质辨证取穴,并选用适合的艾灸手法,这些都是患者自己无法正确掌握的。
此外,艾灸治疗手法不当容易发生烫伤等意外。因此,建议希望尝试艾灸治疗的病人到正规医院的针灸科就诊、治疗。
食疗药膳好不好?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平时应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减少精神紧张与压力,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同时也要注意补充适当的营养,食用少渣饮食,若以便秘为主要表现则建议高渣饮食。一般不宜进食牛乳制品。如有缺铁性贫血或叶酸缺乏,应注意补充铁剂和叶酸。长期腹泻者要补充钙、镁、锌等微量元素。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气虚者,采用药膳辅助调理效果较好。这类病人一般多有腹泻、大便溏薄,伴有腹胀,食少纳差、神疲倦怠等症状,可用淮山药30克、米仁30克、芡实15克、莲肉15克,浸泡后加粳米若干,同煮熬粥,每日一次食用。此药粥有较好的健脾止泻功效,但是患者不可一味依赖药膳,还是应当以药物治疗为主,切忌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