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范文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2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

篇1

[关键词]微广告 新媒体 自媒体 自迭代

21世纪10年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广告面临严峻挑战,广告产业面临着自印刷技术普及以来最大的变化。互联网最有用的营销手段集合为:微博营销、SNS营销、视频营销、新闻营销、论坛营销、问答营销、微信营销……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载体的变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称,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发展到393.1亿元,同比增长97.5%。同时,移动互联网在多网多制式共存的外部环境上,改善了核心处理网元的稳定性,优化了速度。此外,迅速增长的智能手机用户扩大了使用规模与应用范围,使“无线城市”逐渐崛起。2012年,增长率达到148.3%,移动互联网将迎来一个新的转折点。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81.2%,移动互联网市场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同比增速111.8%,如此迅速的发展与变化,带动了移动互联网各个领域的商业化进程,同时也衍生出许多生机勃勃的创新领域。2015年移动广告市场进入成熟化发展阶段,市场占行业结构比为13.4%,移动互联网整体结构趋近稳定,各细分领域加速商业化进程,微广告①等形式兴起。1.微信朋友圈广告大幅提升微信商业化进程根据中商情报网资讯,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第一批广告—宝马汽车、VIVO智能手机、可口可乐饮料,这三项看来毫无关联的产品针对朋友圈阶级分层(土豪或屌丝),分别投放了各自的广告,由此引发全民狂热刷屏,以及关于阶级矛盾的舆论热议。可见,好的广告营销,无论是“投机取巧”,还是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引发广泛关注而自发传播才是硬道理。近两年,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一个完整而庞大的广告系统。其中,联盟广告、朋友圈信息流广告,同时服务于品牌广告主和效果广告主,深度开发了微信不同模块的媒体价值,此趋势对于同类行业媒体甚至其他类别的媒体来说亦是一种冲击与启发,势将进一步带动其他移动媒体的商业化进程。2.手机移动端广告大幅提升移动互联网商业化进程2015年,智能手机的普及,智能硬件的更新换代,传媒广告在移动端不断延伸的创新应用,将推动整个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近30年来,从电视传媒到电视传媒与互联网并存,再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此进化过程,互联网的技术驱动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下,“互联网+”的新理念又为电视广告传播创新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互联网对电视广告的颠覆不仅是在内容生成上,还是传输上的拓展和延伸,更在于传播对象从受众到用户的转变过程中,广告产品服务意识的建立。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只是一种客观存在,一种信息传播的载体,笔者以为,研究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的起点与根本在于其内容的时代化、品质化、专业化。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的创意设计

1.原创与集成配置

喻国明在《“渠道霸权”时代的结束》中提到:在广告传播渠道规模扩张和爆炸式的增长后,传统传媒产业对于传播渠道的拥有和掌控能力越来越小,由此形成传媒竞争力的关键转化为传播内容的原创能力以及内容的集成配置能力。如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白酒广告设计包括:具有时代性特征的原创背景音乐;特效文字配图片;附加的“推广”标志;可点击进入的“查看详情”的H5链接……拟泸州老窖微信广告内容:以“向生活致敬”为创意主题,放上李白的将进酒诗词、百年老窖、地方戏剧、青绿山水等创意画面,分别对应“自由”“经典”“极致”“天人合一”四大主题,契合的是泸州川剧一贯主打的音乐,数十支不同的锣鼓牌子和唢呐曲牌,张弛有度,抑扬得体,朝王鼓—摧军鼓—更鼓—升摧卷鼓—杀场鼓,快如万马奔腾,细似雨打芭蕉……至于泸州老窖的H5页面就显得非常简洁,点击进去之后是一张由青绿山水素材勾勒出的“国窖1573”的剪影,青绿山水和酒瓶的交错试图传达一种“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感觉。

2.时效传播

移动互联网资讯的强大性和及时性,手机的便携性为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传播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与对手的竞争中,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需重视内容的时效性,例如在农历春节即将来临之际,通过李白《将进酒》诗词、百年老窖、地方戏剧、青绿山水四张图片拼出“国窖1573”,而国窖1573包装上的紫赤金色与中国红色也和这种氛围有天然的契合度,在其广告文案中直接打出了“窖香浓郁,年年有—泸州老窖”的字样,走“时效情境配置”路线。从这些广告细节可以看出,资讯的强大性和及时性在每一次广告传播中表现得出色才能获得用户的青睐。

3.动态表情植入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广告推广将继续沿用传统媒体,拓展应用新媒体②。对于任何行业来说,品牌效应都是没有边界限制的,这个时代玩的就是跨界。如果能够使不太了解移动互联网或是手机电视的人根据品牌效应也能尝试这个品牌,成为其用户,那么这个产品就在市场上获得了50%的成功。在针对泸州老窖的移动互联网微信广告设计中,H5页面上拟加入品牌推广动态图形—泸州老窖专属的微信表情,在这套专属的微信表情里巧妙地包含了泸州老窖商标或产品的植入。产品元素与整体广告形式叠加得巧妙紧凑,通过字意图形、字画图形、Q版吉祥人小白与小月与特定的节日联系起来,并在以后不断推出各个节气的泸州老窖专属的微信表情(见图)。整个泸州老窖品牌推广方案之一—微表情设计思路是:硬植入的平面商标或产品的植入会使消费者产生反感,而用微信表情,作为品牌推广图形,既具有动态特效,又具有亲和力,男女老少都会喜欢,看到微信表情与传统节气的契合,更体现了每个时节人们对于自然的认识,微信表情与受众的互动接触,使人们像是听到吉祥的祝福,贴上辟邪的门神一样,产生被关注、被祈福的满意感。这种情感的层面沟通,没有直接提及产品本身,只是隐含在表情包里,而且和时节祈福相关,所以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会很强。

4.互动平台

此外,移动互联网“微广告”互动平台,实现了用户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成为产品体验的另一重要渠道。例如,通过广告产品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细节革新,微调广告方向和内容,体现广告服务的细致关怀,用户因其体验的新鲜感,不断地将每一次良好的感受通过移动互联网传递到亲友圈里。在这里,移动互联网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形成了“N对N点”的互动。泸州老窖微信广告拟利用移动互联网点对点的传输特性,建立用户自己的运营模式,为用户提供一个主题为“窖香浓郁,年年有—泸州老窖”互动平台,用户可自己拍摄饮食聚会视频,记录有关白酒体验的真实经历、想法、趣事等,然后上传到手机上与全世界一起分享。移动广告主根据视频点击量对该用户进行积分奖励,在购买泸州老窖时会即时产生货币抵扣。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的实现途径

20世纪80年代,在物质匮乏的经济条件下,基于食物性需要,白酒广告更重视情感沟通与价格大战;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传统广告媒体时期,电视传媒与互联网并存,此时期的白酒广告业界已经完成品牌白酒文化定位与市场细分;21世纪10年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是改变还是墨守成规,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选择。目前,4G平台给移动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未来的4G生活将加速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发展;无限网络技术的进步使得移动互联网白酒广告的推广途径更为宽广,多种个性化白酒广告实施功能成为可能;传统广告业的发展遭遇瓶颈,白酒广告商急于找到新的更有效率的投放平台;移动运营商有推广增值业务的热情。同时,存在的现实诟病是:央视标王的白酒行业,作为传统营销的代名词,必须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白酒行业营销的多重打击。其一,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价格趋于透明。电商的价格战更使白酒行业的利润大减,由此影响了广告费的投入。其二,品牌塑造的方式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如小米没有类似四大名酒的耀眼头衔,却凭借海量粉丝在消费者中有口皆碑。而泸州老窖塑造的像1573这样的高端品牌,由于不确定的消费者层(高端品牌多用于送礼,非实际购买),很难得到实际的消费反馈。同时,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社会化媒体传播,受众多是年轻人,白酒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对于他们并不适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营销的方式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广泛传播。每个用户通常会形成一个辐射一百至一千人不等的小型自媒体③。依附这些小而美的自媒体,广告营销通过提供有趣的内容,提供一定的利益(送红包、送优惠券、送小礼品等),将原先的广告费转变为吸引用户的诱饵,在人群中产生共鸣,可逐步实现移动互联网无限发散的传播效力,快速而直接地获取真实用户。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应该在原有白酒广告的多年积淀中,顺应新媒体的强大效应,进行跨媒体整合广告投放;开发白酒广告创意,以提升白酒广告的品质化、专业化特长;利用新媒体广告的“自迭代④特性”精准投放广告;不局限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传统模式(底部的文字链、Banner广告点击等),利用移动平台互动活动释放网络这个社交媒体的想象力,打造品牌白酒的良好口碑。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白酒专项项目“互联网时代白酒广告设计与创新研究”(编号:SC14BJ04)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微广告,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上看,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面向大数据的、即时交互的、智能的广告,即数字交互广告。它是面向大数据时代的多维逻辑智能广告,具有鲜明的智能化特征:移动化、互动化、分众化、多维化及迭代性。

②新媒体,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

③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④自迭代,新媒体广告的自适应特征,体现用户点击浏览、反馈数据回送、广告内容智能调整三部分组成的“自迭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极冰.孙妍彦.刘蕊.“微广告”—广告产业的革命.传媒,2014.2

2.刘忠.中国移动商务技术发展现状分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7

3.张成良.多媒体融合—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传媒,2010.7

4.黄升民.广告的巫师时代.传媒,2014.4

篇2

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在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传统媒体已经出现逐渐败落的趋势。比如,2013年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最负盛名的报纸之一《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旗下的《波士顿环球报》被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新闻周刊》也正式告别了纸质时代。我们已经可以预见未来的报纸终将摆脱纸质时代,最终以电子媒介的形式呈现给受众。我国的传统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纸媒的衰落越来越明显且迅速,许多传统媒体除了运营自身的专业媒体平台以外,还开辟了网络媒体平台,寻求其他的生存道路。比如我国一些纸媒都开辟了自己的微博号、微信公众号,利用本身已有的受众新闻信息或广告信息,谋得生存之路。

但传统媒体发展到今天,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高质量的新闻仍然要依靠专业的媒体人员,就新闻的专业性来说,传统媒体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传统媒体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更新信息传播方式,抓住时代变革的契机,以求得更大的发展。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传播新方式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重视的是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的时效性,重视以多种形式展现信息,与传统新闻传播方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新闻传播增加了社交要素,重视与网民的沟通,更受受众的欢迎。互联网时代突显并强化了情境的意义,将内容、形式、社交和情境要素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传播方面,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的优势都被充分利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已经成为与情境时代为基础的服务,重视感知环境和适配信息。移动互联网基于空间和情境,以满足用户个体偏好为目的,重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相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媒体的盈利可以利用大数据,创造更加个性化、互动性和可选择性的营销策略,发展更多的盈利手段,顺应当今社会发展趋势。在创新方面,新闻传播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使传播手段更加多样化,拓展互动空间,丰富资讯内容,与传统媒介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传播不仅可以对内容进行创新诠释,还可以创新信息服务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新闻的优势

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在组网上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念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移动互联网具有极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使用的便捷性、传输的即时性、定位的精准性和数据的移动性和其他层面的独特性,这些优势都是传统互联网不可比拟的。并且,基于移动终端和移动智能产品的日益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新闻传播的优势更加明显了。

(1)传播的便利性。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有两大特点,方便和快捷。在信息传输上表现出了极大的便利性,特别是移动网络和智能产品的普及,使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

(2)信息的实时性。受众使用移动终端设备通过互联网获取最新资讯,这是获取信息的实时性,同样的,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信息,实时享受移动互联网服务。

(3)信息传播的融合性。移动互联网不仅可以综合各类信息,还可以组合各类信息传播渠道,利用移动终端和各类通讯产品,比如微博、微信等实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等综合信息。

(4)信息传播的私密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一般为一对一定向传播,具有很强的私密性,能更加精准、高效地传递信息,更好地保密个人信息。

四、移动互联网催生了自媒体

目前,科技发展和革新的速度日益加快,移动终端设备比如智能手机的普及范围日益扩大,再加上各种通讯工具的产生,自媒体似乎成为了一种潮流。目前存在新闻传播的五大媒体依次是纸媒、无线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微博、微信等通讯工具。利用微博、微信等信息平台,公众可以随时随地信息,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自媒体的发展非常依赖各类型的媒体,它无法单独存在,但同时又具有传播范围广、精准高效、互动性强等等优势。目前自媒体的发展还不是很强盛,但鉴于手机等移动工具的普及和受众对信息的实效性要求越来越高,自媒体必会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3

雷军在前几天的一次采访中说:“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是一种考虑问题的方法。用这种思维武装传统产业将获得的成绩可能也是颠覆性的,因而“互联网+传统产业”会极大的推进中国传统经济的转型升级,会巨大的提高整个运作效率,会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全球化竞争力。”

然而,对于很多创业者来说,选择一个怎样的切入口,并如何避开创业过程中的各种坑,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互联网创业已经红海一片,但我们可以从传统产业寻求一个突破点,再利用互联网工具和互联网的营销手段让这个点不断放大,这样的创业就有章有法了。

接下来,笔者将论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几大痛点”,希望这些痛点也能够帮助刚踏入互联网创业的朋友们。

痛点一:做好产品

明白自己到底在做什么样的产品,产品在互联网上又是怎样的定位。具体点说,就是它要让用户知道你的产品相较于传统产业的产品有什么不同?其次,是产品质量,互联网产品不同于传统产业的产品,只有做极致的产品才有可能在互联网中制胜,就像现在的小米,不要忘了,它再怎么怎么牛逼,也是基于他过硬的产品质量。试想如果有一天,小米手机做的和国内三流手机一样的时候,还会有这么多米粉继续追随小米吗?在产品的生产上,我们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考虑让用户提供建议和参与产品的设计,将大大提高用户对传统产业转变成互联网产品的一种亲切感。

除了这一款产品还有一款产品你不要忘了,就是你的网站,它也是一款至关重要的产品,一定要做出一个高质量的网站,无论是在网站运行速度、页面设计、产品展示上都要下足功夫,要让用户一用这个网站就知道你的产品对他是有意义,有帮助的。

痛点二:做好品牌

怎么让这么多人记住你?我们想一想,人们是怎么记住魅族的、是怎么记住乐视超级电视的?答案就只有一个,做互联网品牌,传统产业转型做互联网首先一定要做自己的品牌,而且是做互联网品牌。我们来看,传统产业的品牌路径是:先砸知名度,再做美誉度,最后是维护忠诚度。互联网是产品即品牌,它的路径是先做美誉度,然后再做知名度,而忠诚度往往却很难建立。所以我们首先应当考虑的是如何去做产品的忠诚度,让产品走进用户的内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我们再去做知名度,做品牌,这样才能在用户心中形成很强的品牌印象。最终要的一点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要让别人记住你的话,那就是做储你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痛点三:做好自媒体

互联网产品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渠道,用互联网与用户保持交流,所以一定要利用好社会化媒体,为自己的产品在互联网上做好营销。下面我们来看一张社会化媒体图,看我们做互联网产品时可以利用哪些社会化媒体,而这些,在传统产业一般是不使用的。

笔者认为,在众多社会化媒体中,最重要的是要用互联网思维做好自媒体,我们可以依托微博、微信、QQ空间、论坛等社会化媒体平台建立起自己产品的自媒体矩阵,微博和QQ空间都有很强的媒体属性,传播是一对多,很适合做事件传播;微信是基于通讯录的好友关系,是一对一的传播,适合做客服平台。但是建立起来后的自媒体,切记不要广告,一定要切记,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用户关注你的自媒体,是为了看你广告的,我们要做内容,可以做产品的内容,做自媒体运营的内容,同样,也可以让用户产生内容。久而久之,自媒体的建立可以让产品口碑得到扩散。

我们来看国内一家将传统产业转型成互联网产品的公司,在其产品在互联网首发的前一个月时间,借助微博、微信、QQ空间等新媒体进行营销,在上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个时代最好的卫生巾”、“一万盒午后卫生巾即将开抢”、“国内最贵的卫生巾是怎么诞生的”等消息在其官网和这些新媒体上频频出现,不断造势,并成功借助社交网络实现病毒式口碑传播。在其首发当天,一万盒午后卫生巾便在3分17秒之内宣告售罄,可见社会化媒体所带来的传播力量之大。

痛点四:做好口碑

互联网产品口碑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好的口碑可以成就一个品牌,而不好的口碑则无法让一个产品形成品牌。传统产业的产品如果在互联网上形成口碑后,其口碑的传播速度不亚于朝廷台广告的传播速度。我们知道,口碑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而口碑的本质是用户思维。在传统商业时期,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前提的,买的没有卖的精。以前你只要把东西忽悠出去,让客户购买就行了,但在互联网时代,环境变了,规则变了,再用原来跟客户打交道这套方法搬到互联网上,发现已经没用了。所以,一定要形成用户的概念,当传统产业进军互联网的时候,要想想谁是你的用户,因为你的口碑永远是你的用户在帮你传播,只有抓住你的用户,才能做好你的口碑。现在更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做用户更要做粉丝,让用户做你产品的粉丝,他们对于你产品的传播效果将会更好。

痛点五:做好服务

篇4

【关键词】WEB2.0;自媒体;微博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35-3

一、WEB2.0时代的媒介生态

(一)WEB2.0时代的信息变革

“WEB2.0”最早是由著名计算机图书出版公司O''Reilly Media的Dale Dougherty在2004年与Media Live国际公司之间的一次头脑风暴中首次提出的。《中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调查报告》中指出:“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①WEB2.0时代相较于WEB1.0时代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反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即从原来的“自上而下”的信息交流方式转变为“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方式。在WEB1.0时代,用户通过浏览器单向获取信息,用户只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而在WEB2.0时代,更注重的是与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在互联网发展的头十年里,行业内的发展重心被放在了互联网的后端基础架构上,即编程人员开发出的用来生成网页的HTTP协议和多种代码语言。大多数的普通大众对于互联网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对于互联网的使用仅局限于网页浏览和内容简单搜索,即当时流行的“冲浪”。网页HTTP协议和代码语言的专业性造就了编程人员及其背后的互联网站,甚至相关文化部门的权威性及“把关人”角色,他们制造并层层监控着网站的输出信息,决定着互联网这个供网民冲浪的大海每天的浪高、水温、洋流等各项信息。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方式中,普通用户所接收到的信息必定经过主流媒体的层层过滤,普通大众被动地生活在由传统媒介营造的媒介镜像中,而事件真实往往也“被把关”而消失于公众视野之外。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自身创新应用和创新思考的积累以及互联网用户强劲的个性独立和社会化需求共同促成了互联网质的变化,互联网升级换代势在必行,WEB2.0时代就此拉开帷幕。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在这信息变革的第二个十年中,产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前端,人们使用网页作为创建其他应用的平台。WEB1.0时代的单纯浏览器已经不能满足这时具有强劲个性的网民对于信息多源化的要求,各类浏览器,可以让任何人修改、的RSS阅读器迅猛发展。互联网信息量呈现出爆炸式的几何级数增长态势,主流传统媒体开始从鱼龙混杂的互联网信息中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信息传播方式呈现出变革性的“自下而上”的新特点。在这种新兴信息传播方式下,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变革。WEB1.0时代仅仅作为“读者”而存在的广大普通网民,如今也是“作者”,他们不仅“冲浪”,也制造“波浪”,互联网传播模式呈现由“读”到“写”再到“共同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WEB1.0到WEB2.0之间所产生的信息变革,WEB1.0就好比是图书馆,你可以把它当做信息来源来使用,但是无法以任何方式来添加或改动信息;WEB2.0则像是一个庞大的朋友和熟人圈子,虽然你仍可以用它来获得信息,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参与到由信息所构成的“会话”中,让“会话”变成一种更丰富的体验。

(二)媒体生态系统变迁,社会化媒体蔚然成风

邵培仁在《传播学》中指出:“媒介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机构在运作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气氛,是由大众传播活动全体参与者的行为方式聚合后形成的一种习惯模式。它的培养与形成……是媒介与社会在过去长期的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中逐步形成的。”②分为积极的媒介环境和消极的媒介环境。在积极的媒介环境中,物质、能量、信息三种基本资源能够有序流动、互动互助、功能衔接、共进共演,构成具有连锁性、流动性和衰减性的良性循环的媒介生态系统。

篇5

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网络信息更加碎片化,实时化,个人化。社会化媒体与电商的奇妙结合,颠覆了传统的营销模式,让营销更实效更精准。对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数字营销电子商务探究基础上,大胆提出数字营销拥抱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搭载社会化媒体的新兴营销模式,对未来的社会化媒体整合营销发展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营销;移动互联;自媒体;数字营销

1 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化媒体营销

1.1 社会化媒体营销基本含义

社会化媒体营销(Social Media),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方式,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交互和提炼实现信息的分享和广泛而深远的传播。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商业平台,利用时下最流行的互动沟通工具,使生意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之上,企业直接跟客户互动交流,将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营销工具一般包括论坛、微博、微信、SNS社区、twitter、博客、facebook和youtube等,通过自媒体平台或者组织媒体平台进行和传播。

1.2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现状和主要特征

1.2.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现状

社会化媒体营销方兴未艾,发展势头强劲。《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753.1亿,调研机构eMarketer的数据显示,美国有80%的企业参与社会化营销,facebook正准备把5亿用户转变为在线购物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应该把关系当作一笔重要的生意来做,越来越重视通过社会化媒体与潜在消费者互动,搭建社会化媒体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

1.2.2社会化媒体营销主要特征

(1)移动性与及时性

目前移动互联网已逐渐成为网民购物、社交、娱乐、媒体的综合性平台,企业社交、社会化电子商务等新兴社会化媒体平台不断崛起,而附身于手机媒体上的移动社交工具便有了移动性的特点。社交媒体的及时提醒服务,在离线状态下也可以及时接收,具有及时性特点。

(2)服务性与个性化

社会化媒体带给用户是全方位的服务体验,用户可以转发、评论、随意@,并且以社交关系为基础,消息开放,社会化营销是一种对话式的营销,它与传统营销最大的不同就是:互动。所以要结合具体用户的行为特点,有个性化针对性开展。

(3)自媒体化与整合性

自媒体是通过数字技术链接全球知识,从而提供一种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和分享自身经历和新闻的途径,即个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向他人传播。社会化媒体可以广泛分享用户体验,做到以个人为起点的传播。社会化媒体整合了各种社交工具的应用,使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 移动互联数字营销

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是数字营销趋势,在智能终端和移动网民规模的推动下,移动互联网经济快速增长,移动互联也相应推动商业价值变现以及许多新生事物的发展等。

2.1 推动数字化“超媒体”出现

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三个层次,最底层以产品为中心,其次以平台为中心,而最高层则是以社区为中心。每隔一百年,媒体就会发生一次变革,上一百年被定义为大众媒体的百年,而在下一百年里,信息将不仅是被推销给人们,而且是在人们所处的无数个链接中被分享,所以基于关系的“信任推荐”将是未来网络营销的圣杯。社会化媒体、社区网络建立的是关系搜索引擎,而移动互联则推动数字化“超媒体”的出现。它不仅解构了传统媒体,还重构了当代的媒体环境。

2.2 催生O2O商业模式

O2O就是生活消费领域通过线上虚拟世界和线下现实世界互动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即Offline to Online的离线商务模式(线上交易到线下消费体验、线下营销到线上交易)。AlexRampell在2010年首次提出O2O概念时指出: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O2O商务规模至少是目前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规模的10倍以上。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子商务规模达到5.4万亿元,增长38.5%。未来的十年,无论是线下的零售企业,还是线上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个“虚实互动的O2O新商业模式”引领下,将出现新商业时代的营销、支付和消费体验革命。

2.3 变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

在终端、应用、平台、管道等要素的轮番驱动下,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根据Gartner的报告,到2015年,企业的网络销售有一半是通过社会化网络和移动产生,预计到2015年,人们通过社会化电子商务的花费将达300亿美金。企业应该明白,移动互联和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的渠道,可以让他们直接接触到潜在或现有客户,直接跟他们进行互动交流,聆听他们的声音,把本来的弱关系转为强关系。在社会化媒体主流化的时代,需要把传播力转化为营销力,将虚拟的ID过滤为真实的个体,以实现社交关系链商业价值变现。

3 未来社会化媒体移动互联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爆发式增长的十年,而未来则将属于移动互联网,据EnfoDesk易观智库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00个亿。网民从个人电脑到移动端的迁移带动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

社会化媒体正在改变人与媒体、信息的创造传播模式,社会化的变革正在改变着营销环境。自媒体时代正在降临,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平台,通过人际传播的社会化营销逐渐瓦解旧有的营销格局。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足以改变每一个人和世界各行各业的行为方式。数字营销已经成为整个营销传播领域的主要趋势,未来营销和传播显现出数字化趋势。在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时代,让数字营销拥抱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社交网络搭载社会化媒体的新兴营销模式,打造全新数字营销平台,无疑将在数字营销的市场中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社会化媒体营销发展报告(2012-2013).2013.02.05

[2]社会化媒体营销,网络营销,企博网.2012.10.26.

[3]李高广.吕廷杰:电信运营商移动互联网运营模式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4]企业实施社会化媒体营销.中国广播网2013.10.20.

[5]胡世良、钮钢、谷海颖: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