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渔业养殖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水库管理;生态渔业;特色渔业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5-0322-01
一.生态渔业的发展
生态渔业,就是利用水库优越的产地环境、优质的水、生产优质的水产品。要求按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标准进行生产。以水库优美的、无污染的库周环境及优良的水质,主打健康的优质的水库鱼类品牌来提升水库渔业的效益。如山东省潍坊市峡山水库是该省最大内陆水库,是一座饮用水源的水库,2010年水库所生产的鱼类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后,该库鱼价近乎天价被抢一空,鱼肉质嫩滑、味道鲜美、很少有泥腥味,鱼鳞鲜亮、发青,被人们所认可,水库渔业取得较好的效益。千岛湖是获得有机认证的鱼产品,鱼的美味、鱼的效益更是闻名全国。因此水库的自然环境条件最优越,如果加以自然环境的保护,控制污染源,定能产出优质的健康的绿色水产品和有机水产品,以鱼的质量、色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也就是走生态渔业之路。必须要对影响水库水质的污染源进行控制,严格水资源的管理,严禁“三废”污染源进入水库。对已经富营养化的水体,要利用生态修复技术进行改善,确保水库的水质符合绿色水产品或有机水产品的养殖标准。注重产地环境的保护,注重库区生态林的建设,利用良好的环境生产优质鱼类,以鱼的品牌来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要求按无公害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强投入品的监管,严格按标准化进行操作,切实把好鱼种的进购质量安全关,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或者绿色水产品的标准,积极挖掘水库优质鱼的不同水库的水产品地理标志,完善水产品的商品注册,提高水库优质鱼的知名度。这样才能达到安全、优质、高效的生态渔业之路。目前走生态渔业之路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清江鱼、丹江白鱼、千岛湖鳙鱼、峡山鱼等等。
关键点:优质的水库环境,优良的水质,标准化的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水产品质量。
控制技术:
1、要达到无公害或绿色、有机水产品的产地环境要求,水质养殖标准的要求。
2、要制定好优质的水产品标准化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3、要建立好质量追溯保证体系,加强对水产品养殖过程的质量安全监管。
二.技术渔业的发展
结合市场、结合水库渔业快速发展的成熟操作技术,在走生态渔业之路情况下,提高水库渔业的效益。一是利用现在成熟的水库养殖技术,在不投饵不施肥确保环境优良的情况下,生产无公害优质水产品,或绿色水产品、有机水产晶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水库的资源,投足投放好鱼种,产出质优量多的成鱼二是如何结合市场的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操作技术及时向市场提供质量保证的优质鱼类。
关键点:
如何建立适合该库的养殖结构和养殖模式,如何完成起捕的问题.如何利用水产养殖来调控好水库的水质,保护好水库水质环境的问题。
控制技术:
1、养殖模式的确立,生产计划的制定,鱼种投放规格、投放比例以及投放量的确定。
2、成热的捕捞技术能达到与市场相适应的与水库水体空间相对应的捕捞计划及其实现。
3、要达到以养殖来保护水库水体环境的目的。
三.特色渔业的发展
特色渔业,就是利用水库鱼类资源的生物多样性,天然鱼类丰富的特点,生产优质的凶猛性鱼类及其它杂食性鱼类。这些具有特色的能在水库自然产卵形成种群增殖的鱼类,过去我们为了追求放养的花白鲢鱼类,而对它们进行清除,现在这些鱼类的经济价值都比较高,也是水库渔业的一大特色,应该积极进行挖掘,进行种群增殖。主要是优势的种群建立或改良。有的水库以翘嘴鲇鱼为优势种群,有的水库以红尾(蒙古红)为优势种群,有的水库鳜鱼丰富,有的水库黄颡鱼资源多,还有黄尾密鲴等鲴类杂食性鱼类,有的水库有资源,投有形成种群,另常见的鲤、鲫品种水库较多,可以进行优质鲤、鲫鱼的投放进行品种的改良,有的还可以引进银鱼、沼池公鱼等等,这些特色鱼类,也是水库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源。关键点及控制技术:一是形成特色优势鱼类资源,建立自然增殖的种群;二是严格控制取水规格及产卵期间的自然保护措施:三是提高特色鱼类的起捕技术;四是加工成特色风味的鱼产品。
【关键词】水库;渔业;养殖技术
一、创造良好的渔业养殖环境
作为渔业养殖使用的水库,水库的温度应维持在0-28℃之间,水库中水质应满足渔业的养殖标准,维持稳定的,无污染的水源环境。水库表面的风力应在0-6级范围内,养殖的水库应具有良好的植被环境和养殖环境,具有较好的降水数量,同时应具备便利的交通和开阔的水面,保证充足的光线和安静的环境,从而为养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所选择养殖的水库坝体以及坝基应保持不漏水。溢洪道和输水管处应设置拦鱼栅,应经常清理水库底部的树木树桩等杂物。对于可能引发农田与水库养殖纷争的水库,应保证水库中具有最低的渔业养殖的水位线。应定期检查水库堤岸、溢洪道以及水闸,若发现险情时应加固加牢。水库在春季时应修整溢洪道,建立好排水沟,清除溢洪道内部以及防水口部分的大型植物以及其他的障碍物质。还应加强对水库的定期检查,致使汛期十分洪水能及时排出。由此提高了水库的抗洪能力。水库溢洪道以及水闸处应设置相应的设备,防止所养殖鱼在汛期时逃走。同时,鱼苗的放养之前还应捕杀凶猛类型的鱼类,从而防止体态和规格较小的鱼遭到捕食。放养前还应严格消毒水库,从而消灭水库潜在病害。改良水库水质。
二、养殖合适的鱼种
1选择所养殖鱼的种类
在选择了水库养殖种类的前提下,应通过不同种类的鱼数量的协调和匹配达到最佳的养殖效率。可根据水库具体的水质条件在水库中逐渐增加草鱼、鳊鱼、鲤鱼的放养数量,这些草食性鱼类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具有较高的食物转换率,同时也能清理水库中的水质,鱼类的分粪便还可重复养殖花白鲢,草食性鱼类的饲料可通过利用水库周边的空地解决,也可与科研部门合作,引进新的渔业养殖品种,提高养殖的收益。
2控制好养殖密度
水库的渔业养殖应注意鱼苗的投放密度,根据水库的条件以及养殖管理的水平进行灵活掌握。投放的鱼苗一般以鲢、鳙鱼为主。若是水库中的青草资源丰富则可搭配一定数量的草鱼,水库底部栖息物丰富则可搭配青鱼和大规格的鲤鱼。
3掌控放养时间
水库渔业养殖应在春季或秋季放养,一般选在每年的4月末或10月初。鱼苗的放养时应选择晴好的天气,在水库的上游向阳避风的浅水处进行放养。有条件可采取伦捕论放的方法。
4鱼种消毒
水库面积较大,在发生鱼病后难以有效治疗,由此,鱼种放养前应进行鱼种消毒,从而防止病害的产生。消毒方法一般采用硫酸铜溶液浸洗20min-30min,或是用1%的小苏打和3%的食盐合剂浸洗。严禁投施任何肥料或渔药。作好养殖全过程的记载,建立好生产操作规程,严把水库养殖的水质检测关,以及鱼的质量安全检测。提高养殖过程的技术操作,确保鱼的皮毛、鱼的体质、鱼的规格达到优质的无公害水产品标准
三 合理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为了提高淡水养殖的经济效益,保证绿色生态养殖,渔民需要正确的、科学的选择养殖的种类和细菌。
3.1 对于养殖的种类
养殖者需要选择一些生长速度快,耐密度、能够混养的,食性和饵料利用率高的,具有抗病特质的品种。
3.2 对于细菌
一方面可以从天然水域中捕捞;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正规菌种培育场中的人工菌种。但是要注意,在选择人工菌种时,其必须经过病菌检验的。
四 饲料的选用
为了保障绿色生态养殖,在给淡水产品投喂饲料时,其可以含有腐殖酸,肉毒碱、虾青素、甜菜碱、几丁聚糖等各种生态类饲料添加剂,但要杜绝含有多种激素的、抗生素等饲料。同时,要坚持每天使用天然绿色的鱼料。对于某些特养的品种,还要依据特种的天然食性投喂仿天然饲料。利用生物手段防治鱼病。绿色生态养殖的重要一点就是在鱼病的防治上是否是绿色、环保、无残留。
4.1 植物同鱼共生
试验证明,将鱼和植物共同的放养在水中,鱼的生病几率比单纯的养鱼降低了很多。这是因为植物能够吸收鱼类的粪便和残留的饲料,帮助鱼类清除病菌生繁殖的场所。同时由于植物能够在光合作用下,释放氧气,从而增加了水体中氧气的含量,净化水质,降低了鱼类生病的几率。
4.2 混合养鱼法
实践证明,水库中养殖的品种较少,常常容易导致鱼类的生病,反之水库中的生物种类越多,根据生态机理,其生态系统就相应的越健全,鱼类的抵抗病菌的能力就相应的越强,从而使得复杂生态系统下的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降低。例如,鲫鱼寻食时会掘池底,从而能够毁坏病原体的繁殖环境。由于食物链的存在,发病的或者体弱的鱼类往往由于行动的迟缓被一些肉食类的鱼类吃掉,从而切断了病原体的传播。由于生态系统的这种自动防病机能,使得品种越多越复杂的水库中鱼类的发病率大大的减低了。
同时,由于不同品种在水中生长的位置不同,混合饲养还能够极大的提高水库的空间利用率。
4.3 无污染防治鱼病
为了保证水库养殖的生态化,养殖者需要对养殖物种进行无污染防病。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中规定,渔业用户要杜绝使用磺胺咪、红霉素、痢特灵等多种抗菌素药物;严禁将抗菌素类药物直接投撒到养殖水域中。同时也要杜绝长期的给养物种食用含抗菌素的药物。
在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养殖者需要树立科学的、健康的养殖理念,尽可能的使用免疫疫苗、抗菌肽制剂等有益生物的制剂。如果不得已必须使用抗菌素药物,则要科学的,有针对性的使用一些专一性的抗菌素。从而保证其他物种的安全。此外,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天然的、具有高药性的、无毒副作用或者毒副作用少的草药进行鱼病的防治。这要不仅环保,保证水产品的药物残留少,还能够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水库淡水养殖的生态化,需要不断的提高生态意识,不断的加强水产品的育种,培育出更多的抗病、抗逆的新品种,推进水产品养殖用药的合理性,尽可能多的利用生态系统自身的强大的防病和保护作用,提高水产品的质量。 近些年来,我国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实行了严格的禁渔期和禁渔期制度,对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还加大对电、炸、鱼等非法作业方式的查处力度,加大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同时,各地还积极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和人工鱼礁建设;对养护渔业资源、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只有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水库水域资源,才能使淡水渔业进入一个正常的良性循环,达到持续、稳定、生态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锐全.推进淡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渔业经济.2010,(5):94.
[2] 曾令旗.绿色水产大板块-洪湖渔家生态鱼[J].渔业致富指南.2010,(19):22.
以往在学校内部常常会有定期的体育运动会,但是在体育运动会之后,往往由于后续宣传工作没能及时跟进而使得学生们无法对体育锻炼抱有持续性的热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需要对体育教学工作制定详尽的月工作计划和周工作计划,使得各类体育运动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期,让学生们的锻炼意识和体育精神在每天的体育活动中都得以强化。
2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形式的多元化发展
以往的体育教学之所以无法激发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往往是由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导致的,所以,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将当前流行的、学生们易于接受的体育项目和传统的民间活动融入到阳光体育教学中,为学生们提供各式各样的集趣味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们能够乐在其中,并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心里认可阳光体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们以往对体育教学的抵触情绪,切实保证阳光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3增强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作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靠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上的锻炼,是无法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体育技能的,长此以往,还会让学生们丧失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最重要的除了锻炼学生的体魄之外,还需要完成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让体育锻炼能够贯穿到学生的一生当中。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学生的成才阶段,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自身的不同特性,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各类体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点所在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和学习方法,调动起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在阳光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时刻谨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为学生们营造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体育环境,将课堂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出学生们在课堂的创造力以及对阳光体育教学的兴趣,从而让学生们的潜力得到不断挖掘,同时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自信心,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喜欢上体育锻炼并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4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锻炼环境
阳光体育教学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教师与学生的认可,是因为伴随着阳光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在课外开展的阳光体育运动还是日常的体育课都为学校以往单调的学校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校园的文化氛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所以,在今后的阳光体育教学工作中,还需要为学生们营造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文化环境,让体育锻炼从以往枯燥无味的田径以及球类运动中释放出来,根据学生们的需要,大力推进各类体育社团和协会,诸如乒乓球社团、篮球社团、游泳社团、滑板协会等的建设工作,让校园体育锻炼文化氛围不断活跃起来,使学生们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各种体育活动中获得更多的自我展现机会,让自己的运动潜力得到不断的挖掘。
5增强资金投入与体育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许多高等职业院校相关的体育运动设施并未能充分满足体育课堂以及学生锻炼的需求,而相关部门也未能对此给予充分的关注。因此,要想增强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需要从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学校的管理层出发,提高政府和学校在体育经费上的投入资金,对体育设施进行改革。而在对体育设施重新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爱好兴趣的基础之上,对体育场馆进行有针对性的扩建。除此之外,许多省市大型的体育场馆还需要对学生采取各类优惠免费政策,并对体育运动设施定期开展安全检查与问题维修工作,保证无论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大型体育设施都能够良好的服务于学生,让我国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得到稳步提升。
6加大体育教师的素质培养
作为阳光体育教学内容的设定者与课堂环节的引导人,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将对阳光教育的教学效果产生直观影响。所以,学校需要专门针对体育教师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体系,根据教师的实际工作效果进行绩效考核,并根据最终的结果予以一定的奖励,从而不断激发体育教师们的工作热情,大幅度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与课堂教学质量。不仅如此,还需要对教师们定期开展培训课程,保证体育教师们的专业知识能够得到及时更新,不断开阔教师们的视野,从而让教师们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堂创新模式,提高学生们投入到体育锻炼中的热情。
7结语
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各种压力,有些学校只注重培养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的不重视就会产生一系列的恶性循环,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匮乏以及学校的管理等都会影响到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薄弱的师资力量会加重各个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有些教师往往无暇顾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或者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埋下了隐患。如果不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就很难达到高职体育教学的目标。
2、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我国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发展学生的身体活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工作。随着就业形势逐渐严峻,社会竞争也越激烈,现代企业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企业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专业的职业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还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这就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学校就要重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提高。这个过程是长期、缓慢的,不能一蹴而就。学校要在重视专业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德育和智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将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了解和实践“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高职体育教学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参加比赛,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残酷,磨炼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团体运动项目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集体意识,学会团结互助,互相协作,协调学生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1)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
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更新教育观念。要根据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来改革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专业设置和职业特点,积极开展职业性体育教程,为未来的职业岗位需求服务,以合格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真正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在思想上引起重视,认识到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落实到实践中,要提高体育教学中职业素养培养的比重。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企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将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盲目效仿普通高校,要将体育教学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强学生职业工作和体育教学共同性方面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中,体育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体育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起来,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在运动的过程中培养了自身的职业素养。在保证学生提高体育实践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更好的将体育知识与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以后职业生涯的影响力,和对职业素养培养和提高的重要意义,从而做到积极参加,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才能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快的适应工作生活。
(3)改革教学模式,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就要将体育教育与职业素养培养结合起来,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职业素养的培养要求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所以,体育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运动项目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赛,让学生在输赢中学会如何面对成败得失,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外,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提前感知职业环境,了解自身的不足,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职场环境的适应力,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合作项目的小游戏,让不同专业特点和身体素质的学生一组进行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保证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学生的领路者。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体育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学习,加强对职业素养的认识和了解,采用丰富多彩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
(5)让学生树立职业素养教育的观念
学校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职业理想,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有意识的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和监督的作用,最重要的还在于学生自己。如果学生能够自发的将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教学、生活结合起来,那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体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学生还要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从小事做起,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3、结论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情况出现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走访调查实践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旨在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教育工作提出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质 对策分析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求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但是通过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教研课题对学院学生的研究调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训现状和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还是有差距的。如何满足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成为高职院校的焦点问题。本文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职业素质培养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现状及方法对策。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的不足
1.缺乏职业规划
高职学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从中学到大学,学习环境的改变需要他们适应新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要在大学里适应社会,掌握职业技能,对他们的适应能力是一个挑战。一般来说,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较薄弱,进入大学后降低学习要求,仅仅满足于应付老师的日常课程教学任务。虽然在就业指导课程上学习了职业规划的方法,但是大多流于形式,不能对目标规划投入主动学习时间,这就必然影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2.对职业认同不足
学生对自己职业认同无疑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但是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由于受到社会部分人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的影响,某些学生并不认同自己的职业发展,对以后的就业岗位不感兴趣,普遍缺乏职业认同感。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形成恶性循环。大三找工作时自我评价偏低,表现为对复杂工作岗位的畏难情绪和待人接物的不自信。学生普遍偏爱简单轻松的工作,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工作岗位。
1.教育观念滞后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教师都源于本科院校,不自觉地就会应用本科教学,重理论而忽视实践操作。这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很难学会一门职业技能,所学理论知识脱离实践操作也会在考试后迅速忘记。高职学生若既不能掌握理论知识,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在走上就业岗位时无法具备必需的职业质素,即使通过岗位培训学会一项基本专业技能也无法很好地融会贯通,只能进行简单的、重复性的劳动。
2.缺少企业参与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职业环境。高职院校应打破学校单独培养学生的传统观念,联合用人企业一起创造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培养模式,合作编写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组织企业班、订单班。学校引入企业教师,定期派出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还要在学校里引入职业教育氛围,用环境影响人,理论结合实际,教室结合现场,以培养具有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人才。
(三)社会家庭对职业素质培养的不良影响
1.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例如拜金主义等。这φ在成长的高职学生产生不利影响。
2.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通过调查,高职学生家庭教育情况是不容乐观的。首先,高职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父母都有过外出务工情况,这样就造成学生在成果过程中缺少父母的管教;其次,高职学生大都是“90后”,独生子女,受到长辈的溺爱,造成一些高职学生不能够也不愿意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
二、解决对策
职业素质包括职业道德、待人接物、创新能力等方面,职业素质水平直接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及之后的职业发展情况,因此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把职业素质培养融入教育教学
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将职业素质教育内容纳入课程标准,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课程标准要根据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职业发展要求设置。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职业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做规定,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调研等方式,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紧密结合,实现职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的融合,把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落实到具体课程中。
(二)深入开展校企联合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工作不能脱离企业职业要求,也不能完全依靠企业,等到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在进行培训学习。应该以学校为主体,采用企业参与的联合办学模式,邀请企业人员共同编制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岗位职业素质的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在培养模式中采用校企联合、工学交替等方法,把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做“职业人”,通过企业途径多下现场,了解企业和职业岗位要求,把职业素质的要求贯彻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三)推行职业素质考核
目前,大多数考核评定都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忽略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的考核,这样的考核体制是不利于职业素质培养的。职业素质考核要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职业素质、技能,考核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也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情况进行考核,既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又要包括校外实习、顶岗实习的表现。要体现综合性,引导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方向。
(四)高职学生的自我加强
1.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职学生应及早制定职业规划,充分认识自己的特色与优势,熟悉自己的职业路线。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要有信心,了解岗位发展及带来的工资待遇和对社会的贡献,并愿意积极进取,根据相应的企业岗位发展自己的职业素质能力。通过学校的教育教学和企业实习实践过程,逐渐增强自身能力,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
2.加强个体素质发展
部分高职学生虽然掌握了职业技能,但缺乏职业素质,表现为敬业精神不足,缺乏职业发展长远目光,与人交际能力不足等,以上种种都会对职业发展造成制约。学生应对自己的工作有中长期规划,仔细考虑工作岗位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干一行爱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干好工作。高职学生还要从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加强锻炼,在校期间多参加各种活动,锻炼自己,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勇于挑战、磨砺自己。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最主要途径是学生对自己的磨炼培养。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劳动者提出更高的职业素质要求,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必须体现职业特色,职业素质的培养与社会企业的各方面发展息息相关。高职院校对职业素质培养加以重视,才能培养出社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员工。
参考文献:
[1]彭英姿.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3.
[2]陈薇薇.对高职教育中非专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文教资料,2011(35):233-235.
[3]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8):43-44.
[4]陶大伟.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150-151.
[5]应晓清.试论就业导向视野下的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20):75-76.
[6]盖晓芬.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