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气象灾害防治范文

气象灾害防治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气象灾害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气象灾害防治

篇1

【关键词】:汛前;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治措施;

[Abstract]: the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 as one of important signs. Improving th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meteorological modernization, is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needs. This article on how to do well the preparation work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presented working target, and on this important preparation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to enhance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before the flood seas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measures;

引言

根据中国气象局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种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000万公顷,受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人口达4亿人次,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1%-3%,因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0%在农村。因此,做好汛期前气象服务准备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然而,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气象工作人员对气象服务工作应当准备充分,充分并及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气象灾害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后果。

一、做好汛前各项业务检查和准备工作

(一)组织准备

成立局汛期气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值、带班制度和岗位职责;制定各岗位的值、守班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及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服务、应急值班工作制度;落实汛期气象服务各岗位的责任人和分管领导;要求全体员工确保电话24小时畅通,坚决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

(二)人员准备

一是业务骨干人员全部在汛期气象服务第一线上。二是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解除一线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上来。三是遇重大过程,全体人员将全力以赴地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去。

(三)物质准备

对宽带网、电话、计算机网络、区域自动站、电子显示屏等进行检测、维护,确保了信息传输畅通无阻;各种仪器、备份仪器、器材完备无缺,对超检仪器进行了清理;为了确保安全渡汛,照明电路得到了安全可靠地落实,各种后勤供给也已落到实处。

(四)技术准备

1、预报服务。针对重大性、转折性、突发性天气形势的特点进行交流学习,并对气候状况、产生降水的环流特点及影响系统进行查阅和收集,对汛期所用的业务系统、预报方法、技术指标等进行学习、演练,做到牢记气象灾害天气发生的背景和分布状况;为汛期决策服务打好基础。

2、监测。认真检查所有仪器的安装、性能、储备、鉴定情况,尤其是自动站采集器和区域站设备不能有带病现象存在,并把自动站设备巡视、区域站网页监视作为每个值班员常规工作内容固定下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迅速解决,保证做到万无一失;强化提高测报人员对业务规范和汛期业务制度的掌握以及观测员对自动化设备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发报的能力;

3.防雷检测。汛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精力对全市易燃易爆场所、企事业单位的防雷安全隐患进行检测排查。建立健全防雷检测排查的长效机制,有力的保障安全渡过汛期万无一失。

二、汛期重点工作目标及措施

(一)高度负责,把决策服务放在首位

对防汛防旱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把水库、河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旅游景区、海上运输等做为防汛工程的重点,因此,气象部门要安排周密,准备充分,能参善谋,做好及时主动向领导提供领导想要知道的天气问题。并将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平稳发展和社会稳定,做为汛期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二)遵章守纪,做好天气监测工作

汛期间,测报的发报种类和发报数量将明显增加,工作任务加重。因此,为切实做好汛期测报工作,首先要做好技术准备到位,测报人员要做好重要天气报、地面天气报、即使天气报的编发,充分掌握本地天气变化的特征现象,提高应变能力。

要切实加强自动站场地、仪器设备的维护、故障处理和在应急情况下人工补测和编发报能力等方面的学习。

要严守工作岗位,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保证记录的真实、有效,确保测报准确无误,坚决杜绝责任性错情和事故。

(三)加强气象信息传播和灾情收集上报工作

在汛期气象服务工作中,要充分调动全体气象助理员和气象信息员的积极性,做好气象预报预警的传播和收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气象局和市局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灾情和气象情报的收集上报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增强情报信息收集的敏锐性,凡观测到灾害性天气或雷达监测到所辖区域出现强回波,或其它任何信息反映有可能出现灾情,均应立即联想到灾情收集;二是要将观测和收集到的气象灾情、气象情报通过灾情直报系统、电话、传真、网络等渠道上报上级部门和当地政府,提供决策分析。

(四)加强网络维护,确保信息畅通

实时对网络设备、各自动气象站、电视会商等系统设备及软件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业务人员能迅速接收上级台站的气象预报预警产品、上传数据、灾情,为各级领导和部门工作决策提供保障。

(五)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是汛期气象服务中一项重要工作,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水利、农业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水情、旱情,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科学地做好人工增雨作业和防雹作业。

在工作中,要严格执行各项人影工作制度,熟练掌握工作程序和作业方法;始终牢记“安全第一”,确保人影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三、增强气象服务,防治气象灾害

(一)、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群众,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加快国家与地方各级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增强对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强台风、暴雨(雪)、大雾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龙卷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分析和预警预测。完善和扩充气象频道、气象手机短信预警系统、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训,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功能,制定台风、暴雨(雪)、大雾等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号及简明的防灾避灾办法。

篇2

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预报预警工作,建立长期、稳定、可靠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感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对于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根据任务分工,进一步明确责任,周密安排,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各镇(街道、开发区)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分管领导要认真负责,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新局面。

二、协调联动,全面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制机制

(一)建立事故灾害预警信息机制。各镇(街道、开发区)各有关部门及时向气象部门传送相关气象灾害信息,气象部门接到信息经核实无误后,按照预定流程,通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进行。

(二)建立安全隐患联合排查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联合排查,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做到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以便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重大责任性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气象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气象部门要在第一时间以电话、传真、短信等方式,向各镇(街道、开发区)各相关部门通报预警信息。预警信息主要包括气象灾情的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发展趋势。各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接到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根据《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职责分工,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行动,尽全力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直至警报解除。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向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提出预警措施和应对方案,气象部门要为事故抢险救援提供及时可靠的气象应急保障。

(四)建立气象灾害调查分析及灾情评估制度。气象灾害出现后,各镇(街道、开发区)各部门要认真开展调查分析、灾情评估工作。仔细查找应急处置工作和应急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处置能力。

三、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一)明确责任分工。为切实落实气象灾害防御各项机制,实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交换与共享,各相关单位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工作,确保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

国土局:负责提供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情况和由气象灾害引发的灾情信息。

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受灾信息的收集、分析、评估、审核、上报和工作。

水务局:负责提供全市重点防汛部位水文资料,地下水文变化和气象灾害引发的灾情信息。

气象局:负责向各部门提供天气预报、预警、森林火险预报、地质灾害预报等各类气象信息。

安监局:负责提供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相关情况。

篇3

关键词灾害性气候;种植业;影响;防灾减灾;江苏海门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160-03

海门市地处中纬地带,属北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季风环流是支配境内气候的主要因素。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门特定的地理位置的共同作用下,海门市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光能充足、热量富余。年平均气温15.2℃,自1960年有记录以来,极端最高气温为38.0℃,出现在1966年8月7日和1992年7月31日,极端最低气温为-9.3℃,出现在1977年1月31日;年均日照时数2 122.5h,年最多日照时数2 529h(1967年),年最少日照时数1 821h(1988年);年平均降水量1 033.3mm,年最大降水量1 500.7mm(1975年),年最小降水量654.6mm(1978年);年均蒸发量1 278.3 mm,年最大蒸发量1 466.3mm,年最少蒸发量1 127.2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月际变化呈夏半年高于冬半年,最大月平均相对湿度为85%(8月),最小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5%(12月)。

1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海门市优越的气候资源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地处中纬度地带,是海陆相和气候的过渡带,是典型气象灾害的频发区。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连阴雨、热带气旋(台风)、高温、冰雹与龙卷、雷暴、寒潮、低温、大雾、大(暴)雪等,其中对海门地区农业生产(种植业)常年造成一定损失的农业气象灾害主要有常发性的旱灾、涝灾、连阴雨、台风、寒潮(冻害),另外,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间歇性灾害性天气。据农业受灾记录资料不完全统计显示,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常发性灾害造成农作物受灾面积累计达到了2.30万公顷,农作物成灾面积累计7 793.12hm2,农作物绝收面积累计59.19 hm2,农业经济损失5.77亿万元。

2主要灾害性气候对种植业的影响

2.1旱灾

旱灾指由干旱性气候引起种植业在田作物因为缺乏必需的水分而产生生理性破坏,对农作物产质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以降水距平百分率为标准划分成偏旱、大旱及特旱,依此划分,海门地区1960~2008年大旱年份有1年(1978年),偏旱年份有13年。资料显示,海门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干旱性天气出现,从发生时间上可以分为春旱、伏旱、秋旱和干冬4种类型。

2.1.1春旱。春旱主要发生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影响春玉米播种与出苗,设施瓜蔬作物的开花、坐果以及油菜、蚕豆、马铃薯等生长。1960~2008年历年气象资料显示:春旱年发生率25%,其中最严重年份为2005年。

2.1.2伏旱。伏旱一般发生于盛夏7~8月,资料显示,海门历史上伏旱最严重的为1967年、1978年及2005年。1967年7月23日至9月20日,历时60d总雨量仅20.3mm;1978年出现空梅现象,初夏干旱连伏旱,6月1日至7月12日,只有6月24日下雨18mm;2005年也出现空梅,春旱连着伏旱,自5月1日至7月4日,历时65d降雨量仅25.6mm。伏旱对种植业影响较大,主要影响夏茬玉米、棉花、水稻、花生、大豆、瓜果、蔬菜的生长,造成受害作物萎蔫、产量减少、品质降低,并且伏旱能导致棉花等作物红蜘蛛大发生。

2.1.3秋旱。秋旱发生在秋季9~11月,一般在海门地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影响棉花结铃与吐絮,水稻灌溉,油菜育秧及移栽活棵,蚕豆、三麦和部分秋露地蔬菜播种与培管。尽管如此,秋旱有时也利于棉花铃裂吐絮,并且对秋季作物成熟收获也较为有利。

2.1.4干冬。干冬指发生在冬季的旱象,一般以12月至翌年2月为主,如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遍布中国北部区域的干旱就是典型的干冬,造成农田浅土层土壤湿度下降,如再遇冷空气侵袭,则易使油菜、小麦等越冬作物遭受冻害致死。海门地区对越冬农作物威胁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就是干冬。

2.2涝灾

涝灾主要是由于短时降雨量超过一定程度使得农田积水被淹,作物根系土壤郁闭程度加大,致使在田农作物根系吸收营养物质受抑制,大大削弱作物长势,出现叶片枯黄、落花、落铃落荚甚至作物植株萎蔫死亡,形成严重的产质量损失。暴雨或者持续大雨是涝灾的成因,而暴雨是主要诱发因子,暴雨依据划分标准分为暴雨、大暴雨以及特大暴雨3种。海门地区由于滨江临海且地势平坦,地表平均海拔高度仅4.96m,最低处仅3.8m,频降暴雨时江海出现位,积水难以排泄,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据海门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出现大涝年份均为暴雨较多年份,如1991年7月1~2日,受台风倒槽影响,出现连续暴雨甚至大暴雨,造成海门境内河水水位急速上涨,85%以上农田被淹,造成巨大的农业经济损失。从涝灾发生时间看,海门地区暴雨量与频次月际变化表现为6~7月暴雨全年最多,至10月暴雨日显著减少。因此,涝灾主要发生于6~10月。

2.3连阴雨

与暴雨造成涝灾不同,连阴雨(连续性降雨)对农作物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是急速的,而是迟缓发生的。根据连阴雨划分标准,7d以上连续阴雨过程且日雨量≥0.1mm的天数达到或超过70%,若含无雨日,则该日日照时数少于5h视为连阴雨;此外,一次过程的总雨量在10mm以上,连续5~10d为短连阴雨,连续11~15d为中连阴雨,连续16d以上则为长连阴雨。当连续3d无0.1mm或者以上降水则视为连阴雨结束。按照发生时间连阴雨又可以分为春季连阴雨、初夏连阴雨及秋季连阴雨。

2.3.1春季连阴雨。海门地区春季绝大多数年份易出现连阴雨,最多年份出现4次,平均每年出现1.5次,而其中以短连阴雨居多,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3年4月27日至6月3日累计38d连阴雨。从发生月份看,主要在3~5月,其中4月居多,占57%。春季连阴雨期间田间湿度大、渍害重,造成三麦赤霉病、蚕豆赤斑病、油菜菌核病以及保护地设施瓜蔬灰霉病、菌核病等普遍加重发生,导致露地小麦、油菜等作物大面积倒伏受灾、产量减少、品质降低。

2.3.2初夏连阴雨(梅雨)。初夏连阴雨主要指梅雨期,一般年份均有发生,仅个别年份出现空梅现象。初夏连阴雨或梅雨季节在海门地区主要集中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此时连续性阴雨天气常常造成在田露地农作物及保护地设施内瓜蔬作物病害加重发生,田间杂草生长旺盛,削弱目标作物的生长优势,同样会造成农产品、瓜蔬的产质量损失。

2.3.3秋季连阴雨。秋季连阴雨一般出现在9~10月,11~12月偶发。海门地区年平均1.5次,最多年份出现5次,并且仅6年未出现连阴雨,在出现的秋季连阴雨中也以短连阴雨为主,占59%;16d以上的长连阴雨较少,最长1次为1968年11月27日至12月20日,累计24d连阴雨。秋季连续阴雨常造成秋季露地种植的西甜瓜、大白菜等感染软腐病菌而出现腐烂症状,在田棉花亦大量出现烂铃烂桃现象,水稻因连续阴雨而易发稻曲病,秋玉米、大豆、花生等发芽霉烂,造成农作物大大减产,品质降低。

2.4台风(热带气旋)

台风是历年来影响农业生产最为频繁的灾害性气候,据历年气象资料显示,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主要有登陆北上型、登陆消失型、正面登陆型、近海活动型和南海穿出型五大类型。从台风影响海门时间看,每年5月中旬至11月上旬均有可能出现强度不等、类型不同的热带气旋,但7月上旬至9月中旬相对集中,为其多发期,而8月则为热带气旋影响海门地区最为频繁和严重的月份;从数量上看,影响海门地区的热带气旋年均2.7个,最多年份达到7个(1985年),其中影响时间最早的台风为2006年1号台风珍珠(2006年5月19日),最迟的则为1972年20号台风(1972年11月8日)。台风过境对海门造成影响主要表现为2种类型:一是热带气旋本身环流影响;二是热带气旋和西风带共同影响。影响的天气主要表现为7~9月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与8级以上大风,常常引发花生等矮型农作物被水淹没、玉米等高秆农作物大量倒伏、保护地大棚等设施被吹垮倒塌,使种植户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5寒潮(低温冻害)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海门市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当冷空气影响后48h内最低气温降温≥10℃,同时最低气温≤4℃,陆上平均风力5~7级(海区平均风力7级以上)即为1次寒潮过程。寒潮侵袭时不仅有偏北大风、剧烈降温,还常伴有雨雪和冻害,影响海门的寒潮按照季节可以划分为秋季寒潮(10~11月)、冬季寒潮(12月至翌年2月)和春季寒潮(3~4月),其中,春季还常发生倒春寒。寒潮侵袭多以低温冻害形式伤害在田农作物,越冬农作物在遇到0℃以下的低温,使植株体结冰或者丧失一切生理活力,造成作物植株死亡或者部分死亡。伴随寒潮低温的霜冻主要有秋霜冻和春霜冻,其对农作物造成的伤害也十分严重。春霜冻对拔节后的三麦、抽薹的油菜、露地蔬菜表现出极大的杀伤性,原因在于拔节期三麦、抽薹油菜正处于低温敏感期;并且随着近年暖冬现象的出现,越冬三麦及油菜生长势渐强,生育期提前,可以说春寒潮出现越晚对农作物影响越大。而秋霜冻则出现越早对秋季在田作物影响越大,一旦发生秋霜冻,未吐絮的棉桃棉绒变黄,出现烂桃,产量减少,品质下降;山芋等其他喜温作物后期成熟受到抑制,秋玉米易失收,部分露地叶菜类蔬菜也常被冻伤萎蔫枯死。

2.6偶发性农业气象灾害

相对于上述5类主要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冰雹、龙卷、雪灾等则属于偶发性或者年度间间歇发生的灾害性气候,前两者突发性大、破坏力重,但是影响范围小;而雪灾在海门地区发生概率更小,近年来只有2008年中国南方各省出现的持续冰雪灾害波及海门全境。目前,对海门种植业影响巨大的主要为冰雹与龙卷。冰雹与龙卷均是局地性天气,影响范围都不大,持续时间短,气象观测难以记录,预测预报更有难度,但是一旦小范围发生则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灾害,对保护地大棚设施、林果树木等造成严重损坏。据海门气象资料显示,自1960年至今海门地区龙卷风(包括飑线)、冰雹记载共有49次,其中4月、5月、9月各4次,占比8.2%;6月为8次,占比16.3%;8月10次,占比20.4%;7月19次,占比38.8%,可见海门地区冰雹、龙卷发生活跃期为6~8月,7月为发生高峰期。而雪灾则主要由于强降雪、持续大雪对农作物造成机械伤害、低温冻害等。海门市年平均降雪日5.2d,平均积雪日3.8d,历史上海门地区冬季最多降雪日为17d(1976~1977年),最多积雪日为14d(1968~1969年),累年平均降雪初日为1月28日,最早初日11月27日,最迟初日3月18日;累年平均降雪终日为3月2日,最早终日1月5日,最迟终日为4月2日。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中,雪灾造成危害主要集中在3~4月,但是作物越冬期出现持续暴雪或大雪也能造成农作物严重受害。如3~4月正值三麦拔节抽穗、油菜抽薹开花期,耐寒性下降,此时若春雪迟到,加上大雪融化使气温进一步下降,则直接导致夏粮作物减产;而冬季若出现类似持续的强降雪,也同样对种植业生产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2008年海门地区遭遇了“1月25日夜间至29日”与“2月1日午后至3日”2次大范围强降雪天气,累计持续7d,过程雨雪量近41.9mm,农田最大积雪深度超过23cm,造成油菜出现机械伤口与茎杆裂缝,融雪出现的低温冻害加重油菜的受灾程度,使得当年海门地区油菜生长势与抗逆性削弱;加之种植的油菜品种抗病性普遍较差,最终导致当年油菜菌核病呈现大发生至个别品种局部特大暴发成灾,使广大油菜种植户蒙受了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此外,强降雪还造成众多保护地大棚设施被严重压塌压坏。当然,强降雪后出现的持续冰雪严寒天气冻死了大量农业害虫,尤其使2007年在海门地区达到大发生至局部暴发的外来入侵害虫烟粉虱种群激增与扩散危害态势受到了明显抑制,2008年至2009年入春以来烟粉虱在海门地区的发生都呈现中等偏轻趋势。

3预防措施

3.1在气象上加强预测预报

针对海门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在统计分析历年气象观测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常发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报着眼点,做好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中长期及短期预测。争取更多的政府资金和科研项目资金支持,开展对当地农业种植业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课题研究,提高预报准确程度;并将准确的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当地农林种植业部门,以起到事前防备的作用,增强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性的主动性。加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警,以尽早在龙卷、冰雹出现之前开展好一系列防范工作。

3.2在农业种植业生产上加强防范

3.2.1提高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认识程度。农业气象灾害事关农业种植业生产安全,必须得到当地政府与农林部门高度重视,以主动加强与气象部门的信息交流,尽早了解与掌握每一年度、每一季、每一茬作物不同区域范围内可能出现的灾害性气候特征;尽可能做到事前介入防范,启动相应的防御措施,形成政府引导、部门宣传、农民参与的农业气象灾害群防群治运行机制,让规避灾害、防灾减灾的行动成为一种自觉防范行为。

3.2.2各项防范措施运作到位,起到实效。一是应对旱灾防范措施。为了应对春旱在春玉米、马铃薯播种时可以采取地膜覆盖,不仅可以增温、保墒,而且有利于作物提早近10d上市,增产10%;在保护地设施条件下,栽培大棚西甜瓜时使用膜下滴灌,控制水滴流量;喷施叶面肥,提高作物植株的抗旱能力。应对伏旱,在玉米摆果肥、棉花花铃肥上可加大施肥的对水量。应对秋旱,可对秋熟作物施足基肥,特别对棉花、水稻等作物早期施好钾肥,可以大大提高其抗逆性;油菜育苗、三麦播种时,可以采取前天上水,第2天播种,下籽播种时可以适当深播。此外,应对旱灾,可以引进新栽培技术,如西北农大新近研发的保水剂,确保旱期作物根系始终有必需水分吸收。当发生旱情后,必须尽快组织群众采取多种方式抗旱。注意利用早晚抗旱;避免漫灌;加大田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机电抗旱机械设备;对于棉田等作物上由干旱导致的红蜘蛛普遍大发生,要及时选用杀螨剂喷雾防治,以减少次生害虫危害。二是应对涝灾防范措施。应对暴雨等强降雨造成的涝灾,可以事前选择地势较高的田块种植,搞好田间一套沟建设,深挖排水通畅的沟渠,做到能排能灌;在汛期、暴雨来前开闸降低内河水位。当发生涝灾后,及时组织群众排干田间积水,确保在田作物不淹水,对于根系吸收受影响较轻的作物及时喷施叶面肥,增强生长势。三是应对连阴雨防范措施。应对连阴雨,部分作物可以采用高垄栽培,此外要开挖田间一套沟,确保田间与保护地内不积水。对棉花苗床则要抬高床位,防止烂种。当出现连阴雨后,要利用晴好天气及时对玉米等春播作物进行松土、施肥,以提高抗逆性。对于田间由于连阴雨滋生的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需要及时加以必要防治。尤其在大棚等保护地设施内,瓜蔬类病害防治在阴雨季节应该换用施药方法,改原先喷雾法为棚内烟熏剂熏蒸防治,以免再度增加棚内相对湿度而加重病害发生。四是应对台风防范措施。由于台风来势迅猛,事前对农作物无法进行防范,只能对一些保护地大棚设施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当台风侵袭过后,则要及时扶理倒伏的玉米、棉花等作物,排除田间积水,施好补伤肥,对折断严重的田块则立即改(重)种。五是应对寒潮防范措施。应对春寒(包括倒春寒),对玉米、棉花春播作物采用地膜覆盖;对春播四青作物、瓜蔬则利用小棚、大中棚设施栽培;适当推迟和提前每天早、晚开关棚门时间;对露地作物利用晴好天气松土,以提高作物根系土壤温度。为了应对秋播低温冻害,应严格掌握秋季收青玉米的播种期,最迟不得迟于8月10日;推广早、中熟棉花品种,按照“早增、早发、早收”进行相应培管,以提高优质铃比例;适当提早大棚草莓、越冬蔬菜的地膜及大棚棚膜的覆盖时间。应对冬季寒潮,在寒潮来临之前,对露地越冬蔬菜采用作物秸秆、地膜等覆盖,在冷暖尾头天气搞好露地其他作物的中耕,不断提高地温;对保护地设施蔬菜,及时抓好大棚棚门管理,在大棚内采取多层膜覆盖,夜晚在大棚外加盖草帘御寒;采用电热丝育苗,提早早春瓜蔬作物苗的移栽期,并提高秧苗质量。应对霜冻,在早秋霜冻发生前,及时收获秋熟作物,对越冬作物,特别是瓜蔬秧苗,及时采用地膜覆盖,大棚盖严棚膜;在春霜冻之前,对春玉米、棉花苗及时施好苗肥,提高其抗寒能力,对所有苗床覆盖好地膜;春季霜冻之后对三麦、蚕豆、油菜等夏熟作物迅速喷施好叶面肥,以增强生长势。六是应对偶发性气象灾害防范措施。由于小区域范围内冰雹、龙卷风等偶发性气象灾害(雪灾除外)无法及时准确预测,所以事前的防范工作不能发挥作用,而只有在偶发性气象灾害突发后,第一时间采取抢险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降低和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如发生冰雹、龙卷风之后,应该迅速组织群众扶理倒伏作物,喷施叶面肥,对受害严重作物田块则拔除改种或重种,以减少经济损失。

4参考文献

[1]吴富宁,刘洪伟.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J].中国水利,2009(3):45-46.

[2] 邵末兰,谢萍.2004年湖北省主要气象灾害的影响评价[J].湖北气象,2005(3):36-38.

篇4

关键词 大枣种植;气候条件;对策;河南新郑

中图分类号 S66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97-01

新郑大枣以皮薄、核小、味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河南新郑特产。新郑市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是财政部扶持的“大枣保护基地”。通过分析新郑市种植大枣的气候条件,以期为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升大枣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1 新郑市大枣种植气候条件

1.1 温度

大枣喜温,萌芽较晚、落叶早,整个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较高。当平均气温为7~9 ℃时,大枣根系活动加强,当平均气温为10~20 ℃时缓慢生长,平均气温达22~25 ℃时大枣生长速度加快,在21 ℃以下时,大生长速度减缓至停止。平均气温达到13~15 ℃,枣树开始萌芽,温度17~18 ℃时抽枝展叶;日平均气温>20 ℃时进入始花期,温度达22~25 ℃时进入盛花期;当平均气温为24~26 ℃时有利于花粉发芽,平均气温38 ℃均影响枣树正常生长。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日平均气温

新郑市年平均气温14.5 ℃,4月上旬平均温度12.4 ℃,此时枣树开始萌芽;5月中旬,新郑市温度开始回升,平均温度在22 ℃左右,枣树进入开花期;6月上旬温度在23.9 ℃左右,温度适宜红枣授粉、坐果。7月、8月平均温度分别达26.0、24.6 ℃,枣树果实发育至成熟期平均温度日较差>15 ℃。总的看来新郑市气温可满足枣树生长期对温度的需求。

1.2 降水

枣树对降水量的要求不高,在年平均降水量为100~1 200 mm的地方都能正常生长,特别是年均降水量为400~700 mm的地区适宜种植。大枣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需求也有很大差异。大枣花期水分需求较大,授粉受精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在70%~85%之间,相对湿度低于40%不利于大枣授粉受精,加速落花落果,对大枣的产量和品质产生影响[2-3]。大枣生长后期适宜多晴少雨天气,利于大枣糖分积累和着色。

新郑市年平均降水量662 mm,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达515.9 mm,占年平均降水量的77.9%。8月、9月平均降水量分别为136.6、84.4 mm,有利于大枣成熟期到晚熟期内对水分的需求。

1.3 日照时数

大枣喜光性强,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 500~1 800 h的地区种植较为适宜[4]。光照强度和日照时数长短直接影响枣树光合作用,光照时间充足增加枣树坐果率,提升红枣品质。多年监测资料分析,大枣从芽膨大到成熟期间日照时数>1 450 h的地方,特别是大枣脆熟期到晚熟期日平均日照时数>9 h能确保大枣高产丰收。

新郑市年平均日照时数2 114.2 h,4―10月平均日照时数1 541 h,且年际变化较为平稳,日照百分率59%,日平均日照时数7.2 h。可见新郑市日照条件可以很好地满足大枣种植对光照的需求。

2 大枣种植过程中的不利气象条件

2.1 连阴雨

大枣开花期内对外界条件敏感,若遇持续阴雨天气,气温下降,影响花粉正常发芽,不利于开花授粉,成花穗也极易腐烂脱落,对坐果率产生影响。此外,阴雨寡照天气会使空气相对湿度增加,极易引发病虫害。

2.2 暴雨洪涝

新郑市暴雨天气主要集中在汛期6―8月,此时正值枣树开花到果实膨大期。此期间若出现暴雨、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枣树会落花落果。若枣园内出现积水,土壤空隙被雨水填满,会因缺氧影响根系的生理活动,降低枣树的开花坐果率。再加上光照时间不足,枣树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不足,影响大枣的产量和品质。

2.3 低温冻害

冬季的低温天气影响枣树能否安全越冬,因而正确防御低温冻害十分重要。进入10月上旬后枣树开始落叶,11月后枣树进入到休眠期,此时的枣树可以抵御-26 ℃以下的低温天气。新郑市极端最低气温为-17.9 ℃,低温天气可以确保枣树安全越冬。

3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3.1 连阴雨天气

持续性的阴雨天气出现时,会使外界温度降低,枣农应做好中耕除草工作,降低土壤含水量;连阴雨天气出现的过程中还会引发病虫害,新郑市气象部门应将枣树病虫害的预测和预防工作做好;其次是要做好枣树的短尖抹梢、合理修剪工作,控制树高和冠径,最终达到促花促果的目的;连阴雨天气结束后,为了提升枣树的抗病能力,注意及时喷洒叶面肥[5]。

3.2 暴雨洪涝

在汛期,枣农应及时对枣园进行清沟排水,避免枣园内出现积水,影响枣树根系的正常生理活动;在降水天气结束后应及时查看枣园内是否出现积水,为枣树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提升枣树的抗逆性能;为了避免因强降水天气的出现而滋生病虫害,果农应及时检查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3 低温冻害

对于枣农来说,应加强枣树的综合管理,在枣树上抹芽、摘心、涂白,增施有机肥、钾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枣树抗寒能力;应做好枣园的秋翻工作,增加地面温度,降低土壤内的含水量,提升枣树的抗冻害能力。

4 参考文献

[1] 卓世新,魏根成.哈密市种植大枣适宜气象条件分析[J].宁夏农林科技,2013,54(7):64-65.

[2] 曹永祥,张伊林,陶勇,等.石楼县种植红枣的气候条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6):142-143.

[3] 魏秀梅,王淑云,王剑芳,等.黄骅冬枣优质丰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32-7033.

篇5

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今年极端天气频发的实际,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旗县区、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要按照《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明确工作任务和应急管理职责,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个环节无漏洞,共同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主动性,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用,提升气象服务能力,推进气象服务工作的深层次发展,使气象服务工作能够满足本地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各旗县区乡镇要建立气象传输渠道,乡镇各设一名气象服务兼职助理员(或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预警信息接收,灾情住处的反馈工作,当出现气象灾情时,及时向当地气象部门反馈灾情信息。

二、各旗县区气象部门要加强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工作,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率。要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渠道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住处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气象预警后,要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性公众发送。各级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在第一时间,即预警信息之后15分钟内播报有关信息;各地通信运营商要予以大力支持,及时向移动通讯用户预警短信,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即时采取措施进行防御。

三、各旗县区及相关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普及工作,使气象防灾科普知识进农村牧区,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让广大公众掌握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特别要加强防御局地山洪的知识和意识,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

篇6

关键词:樱桃;主要气象灾害指标;防御措施

中图分类号:S6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208

1 樱桃的生物学特征

樱桃喜光,需要在特定的低温条件下才能停止休眠,特定温度一般在0~7℃范围内,在樱桃的生长期间需要充裕的阳光,樱桃生长地区的平均温度一般在10~15℃的范围内,降雨量一般大于600mm,海拔范围在600~1500m的范围内,樱桃生长需要对气候具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樱桃对于土壤的要求较低,避免使用黏性较大的土壤,并且对于盐碱化的土地完全不适合樱桃的种植。

2 樱桃主要气象灾害指标

2.1 成熟期连阴雨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气候灾害对于樱桃的产量、质量等因素具有不容小觑的打击,因此,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气候灾害对樱桃的打击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2.2 花期低温寡照

樱桃在一般情况下,雄花与雌花同时绽放,并且雄花的数量要远比雌花多,花期在10~16d范围内,根据相关信息表示,樱桃的花期一般在3月份,在花期时间,需要有一定的温度条件,若温度过低,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花朵的开放与传粉,甚至会导致花朵柱头的受伤等;若遇上多日的阴雨天气,不仅会导致气温降低,还会导致樱桃生长所需的日照不足,这同样会影响樱桃的产量,甚至会导致樱桃颗粒无收。

2.3 幼果硬核期干旱

在4月份的上旬,一般是樱桃的幼果硬核期,在该段期间,樱桃的果实成长较快,因此,该段期间的樱桃生长需要大量的的水分,若产生干旱,就会导致樱桃的果实发育较小,果实干瘪,果核无法正常硬化,在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果实发黄脱落,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当年樱桃的产量。

3 樱桃主要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

3.1 搭建防雨棚

若在樱桃的成熟期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就必须对樱桃采取必要的防雨措施,可以搭设临时的遮雨棚,降低雨水对樱桃的危害;可以在阴雨天气的隔隙及时对樱桃提前摘取,在最大范围内降低阴雨天气对樱桃果实造成的损害。而对于已经受到危害的果树,应该防止积水,并将果树的根据土壤扒开,增强土地的通透性,达到对于果树抢救的目的。

3.2 加强保温

在樱桃面临低温寡照问题时,做好樱桃的保温防冻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对于大规模的樱桃种植地,可以通过烟熏的方法对樱桃达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对于规模较小的樱桃果园,可以通过薄膜包裹以及石灰刷树干的保温措施,且以上措施的成本较低,操作难度不高。

3.3 加强灌溉

在樱桃的幼果硬核期,水分对于樱桃的正常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避免干旱对樱桃产量的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若樱桃在幼果硬核期产生干旱,就务必需要采取一定的补水措施,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使用沟灌或者畦灌的方式,而在部分先进地区则采取喷灌技术,有效提升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少了水源浪费。

3.4 加强对于灾害的防御建设

气象灾害对于樱桃的生长而言具有较大的危害,大部分的气象灾害主要包括降温、干旱以及阴雨天气等,这些气象灾害对于樱桃的花期、果实形成等都存在一定的威胁,因此,加强对于气象灾害的防御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例如建设自动站,加强对于天气的预测,尤其在樱桃生长的重要时期,果农更应该密切关注气象的最新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关的防范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损失,提升樱桃带点的经济效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于樱桃的正常生长具有不可预估的危害,因此,对于樱桃主要气象灾害的指标以及防御措施的研究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樱桃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简单介绍,并系统分析了樱桃主要气象灾害指标,例如成熟期连阴雨、花期低温寡照以及幼果硬核期干旱等,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搭建防雨棚、加强保温、加强灌溉以及加强对于灾害的防御建设等,希望能为我国农户的樱桃种植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建议,提升我国樱桃的产量与质量,降低气候灾害对樱桃生长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7

二、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

气象灾害普查是编制《防御规划》前提。只有摸清本区域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影响程度,才能制定科学合理的防御规划》为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提供切实有效的气象灾害防御服务。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广,涉及各行各业,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加强协调,精心组织。气象部门要牵头抓总,统计、民政、农牧、林业、水务、国土、地震等部门和各乡镇要积极配合,各乡镇政府要给予大力支持。

1普查时间:

2普查种类:一是气象灾害资料普查主要包括:暴雨洪涝、大风、冰雹、雷电、干旱、雪灾、低温冻害、高温、地质灾害、林业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等。二是社会经济资料普查主要包括:全县人口数量、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生产总值、行政区面积、耕地面积、水利设施、河网分布、作物布局、植被覆盖、城防设施、交通路网等。

3普查方式:普查以乡镇为调查大单元,以行政村、社为调查小单元。各乡镇要根据历史记载发生的气象灾害,按照气象灾害的种类、出现时间、灾害损失等,向县气象部门上报气象灾害详细资料。统计、民政、水务、国土、林业、农牧、地震等有关部门要立足部门实际,向县气象部门提供全县有关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的详细资料气象部门在查阅有关气象灾害记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深入实地进行调查,确保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乡镇和部门的普查资料必须于20日前报县气象局。

三、切实做好气象灾害影响分析和风险性评估

要在做好灾害普查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部门要按气象灾害种类分析各类气象灾害影响区域、影响行业、损失情况、原因等,通过解剖典型个例,具体分析气象灾害对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等的影响。同时,要对城乡规划和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农牧业产业布局、市政设施建设等气象灾害进行风险性评估。

四、认真做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写工作

县气象部门要根据乡镇和部门上报的具体资料,组织业务人员,认真编写全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总的要求是普查资料要全面,影响分析要准确,数据图表要详实,规划方法要科学,防御措施要切合实际,确保《防御规划》科学可行,成为指导全县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依据。

篇8

[关键词]天然气 输气管道 地质灾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361-01

引言

辽宁省海城市天然气输气管道综合利用项目输气主干线线路起点为位于海城市感王镇马圈子村大沈线A18#分输阀室东侧的海城1#门站,管线向东敷设,穿越省道322、哈大高架铁路客运专线、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国道202、在毛祁镇商家台预留DN150 的分支阀门,为将来毛祁镇用气考虑,之后管线穿越京丹高速、沿毛祁―八里铁路线敷设,在八里镇建调压站一座,并沿铁路线继续敷设,穿过丹锡高速公路,并向东南敷设,至牌楼镇菱镁制品工业园处(代家沟口)再建牌楼调压站一座,线路全长30.2Km。

1 地质环境

1.1 气象水文

全境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9.5℃,降雨量624.2mm,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发展工农业生产极为有利的自然条件。区内沿线河流为毛祁河、八里河、杨柳河、王家坎水库分支河流。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基岩裂隙水。

1.2 地形地貌

区内地貌以构造剥蚀低丘、丘间谷地、冲洪积平原为主,地势总体北低南高。地面标高为10.5~200.5m,高差为190m。

1.3 地层岩性

区内沿线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下元古界辽河群里尔峪组、高家峪组、大石桥组、第四系上更新系统坡洪积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侵入岩主要岩性为变辉绿岩,主要分布于HC30-HC35管道干线的北侧,岩体受北东向构造控制,多呈北东展布。评估区地层岩性复杂

1.4 地质构造及地震

根据《辽宁省区域地质志》及《辽宁省构造体系图》,区内在大地构造处于中朝准地台(Ⅰ)、胶辽台隆(Ⅰ1)、营口-宽甸台拱(Ⅰ13)、凤城红凸(Ⅰ11-3)起之上。区域断裂为海城-草河口岩石圈断裂、海城析木城-岫岩断裂。

1.5 工程地质条件

区内地层、岩土体结构、类型、组合特征及其坚硬程度、稳定性等因素,将其分为岩体、土体两大类。

2 现状地质灾害

本次工程建设有遭受滑塌、岩溶塌陷、崩塌、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河岸坍塌、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2.1 滑塌

本次区内主要进行输气管线的建设,管线施工过程大开挖、顶管穿越基坑的边坡土质都较松散,工程建设有引发边坡滑塌的可能性,所以工程建设有遭受滑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对象为施工工人和设备,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的。

2.2 岩溶塌陷

区内部分区域有大理岩岩分布,主要分布在HCZ4-HCZ8管线支线东侧,HCZ9-HCZ14管线支线东侧,HCZ21-HCZ24管线支线两侧,HCZ17-HCZ21管线支线东侧。主要为白云质大理岩。根据参考区域资料,该岩性有残留的原生溶洞。根据区内可溶岩的化学组分、可溶岩的结构和构造,区内下伏的可溶岩会有小的岩溶发育。

所以工程建设有遭受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的危险性,主要危害对象是管线本身,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3 崩塌

根据现状调查,于管道支线HCZ11号拐点西侧80m有一王家坎水库,该水库兴利库容7.05×106 m3,防洪库容10.85×106 m3,死库容0.5×106 m3,总库容19.3×106 m3,养鱼水面2100亩,建小水电站两座。由于施工开挖及水库内水体的浸泡、冲刷破坏了地层原有的应力结构和坡面形态,成为岩体的不稳定因素,加剧了陡坡发生崩塌的危险性。管线于水库附近经过有遭受崩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2.4 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

根据现状调查,管道支线HCZ22拐点处,直接穿越普临矿业有限公司矿区范围,管线支线穿越距离为100m,而且管线穿越开采错动影响范围,穿越距离约140m,该公司开采的矿种为滑石、菱镁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但管线穿越范围内无矿山开采活动,工程建设有遭受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2.5 河岸坍塌

根据现状调查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管线穿越毛祁河2次,八里河1次,杨柳河3次,水库分支河流1次,其他河沟7次,河漫滩地表为中砂、卵石、砾岩覆盖,具有一定易冲蚀性,河床宽约20-30m,高差1-2m,未见强烈侧向或纵向侵蚀现象,遇雨季有受到冲蚀的危险。河岸垮塌会造成岸坡管线的暴露悬空,所以工程建设有遭受河岸坍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的。

2.6 砂土液化

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他外力作用下,受到了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称为砂土液化。根据海城市砂土液化图,本项目经过的区域为非液化区。所以工程建设遭受砂土液化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小,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为小的。

3 地质灾害的防治

将综合分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的为适宜于建筑,综合分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的为基本适宜于建筑。

3.1 滑塌防治措施

(一)施工过程中,建议采用适当放坡和必要支护措施。(二)施工过程中需采取降水措施,建议采用管井井点降水。

3.2 岩溶塌陷防治措施

(一)对可能发生岩溶的地区加强调查和勘探,查清岩溶的发育情况,尤其对管线分布的地段进行详细勘察。(二)对可能发生岩溶的区段,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对岩溶空洞进行灌砂注浆等加固处理措施。

3.3 崩塌防治措施

(一)对危险块体,并存在软弱夹层或软弱结构面的危岩区,首先清除部分松动块体,修建条石护壁支撑墙保护斜坡坡面。(二)利用预应力锚杆或锚索可对其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崩塌的发生。

3.4 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防治措施

(一)对可能发生地面塌陷及地裂缝的地区加强调查和勘探,查清浅部巷道、采空区分布情况,尤其对管线分布的地段进行详细勘察。(二)建议对管线通过的可能分布的浅部巷道、采空区进行回填。(三)建议与矿山达成协议,管线通过的区域不再进行开采。

3.5 冲蚀塌岸防治措施

可进行浆砌石护岸处理,加强防冲措施。

3.6 砂土液化防治措施

位于饱和砂土液化地基上的桥梁应采用桩基或沉井等深基础。当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的长度应按计算确定。

结语

滑塌、岩溶塌陷、崩塌、地面沉(塌)陷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是天然气输气管道项目建设中较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应加强项目区地质环境管理,严格规划、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把地质灾害的防治与项目区发展建设协调统一起来,使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及人类工程活动三者达到动态平衡,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向良性转化。施工阶段,应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建议管线采用抗变形设计。沿线中小型冲沟较为发育,应注意冲沟对管线的影响。建议穿越矿山沉陷影响区的管线做好监测和防治工作,必要时避让。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方法;江西省德安县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就是研究在某一降雨强度下作用于某一地质环境单元时所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小。[1]德安县地处江西省北部,地势总体为西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全县主要地貌类型是溶蚀峰丛洼地低山丘陵地形、侵蚀构造的低山地形、侵蚀剥蚀构造丘陵地形、构造剥蚀龙岗地形、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地形。

据县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县内历年来共发生规模较大的地质灾害点59个,其中滑坡点19个(含1个河岸滑坡点),崩塌点5个(含2个河岸崩塌点),泥石流点1个,地面塌陷点34个(其中4个采空塌陷),灾害点密度0.07个/平方公里。历年来因地质灾害共造成1人受伤,损毁房屋28间、农田162.15亩,破坏公路、河岸、渠道等多处,直接经济损失达322.75万元。德安县地质灾害危害潜在程度亦较大,县内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35个,其中危害等级较大的1个,一般级别的34个,受威胁的人口110人,威胁房150间、农田115.05亩,潜在经济损失总额327.25万元。因此,研究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德安县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1、地质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

据县级地质灾害调查资料,该县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季节性明显。在月份上,地质灾害高发月份为5~7月份,共有地质灾害点53个,占统计数的89%。其中6月份最为高发,共有地质灾害点36个,占统计数61%。而降水也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月,可见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降雨是引发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充分条件;大气降雨决定着地质灾害发生的速度和时间。近几年来,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建房修路等切坡增多,地质灾害具加剧趋势。

2、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德安县崩滑流地域分布总体上较均匀,以县境北部和西南部相对较集中,这不仅和降雨量分布相关,也与地形地貌、岩土体类型分布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密切相关。地貌上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岩性上看,主要为变质岩和碳酸盐岩类区,残坡积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碎石土,厚度较小,建房修路等切坡较多,因而崩滑流灾害较发育。从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县内滑坡多,崩塌及泥石流较少,泥石流分布于县内西北部低山区。

地面塌陷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呈北东向条带状展布,主要分布于县境北部与西北部沿线,共有地面塌陷点27个,占地面塌陷调查点总数的79.4%。受地形地貌、构造和岩土体类型及含水岩组分布影响较大。多分布于山间洼地,其展布多受北东向构造控制;从岩类上看,地面塌陷分布于碳酸盐岩类地层中,其中多为岩溶发育的型灰岩区,岩溶地下水位埋藏浅,水位波动大,地表水下渗使潜蚀作用加强,因而地面塌陷发育。县内地面塌陷以岩溶塌陷为主,采空塌陷较少,采空塌陷分布于矿山范围内的低山地区。

二、气象预警方法研究

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很多,分析德安县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发现,在35个隐患点中,危害程度为较大级的1个,一般级别的34个。均不同程度受到降雨的影响。因此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也就抓住了地质灾害预警的关键。

1、气象预警的思路和方法

德安县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思路是:第一,在对德安县已发生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影响地质灾害发生的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气象条件和人类活动,并且通过对各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编制出该县地质灾害区划图。第二,根据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图,考虑到德安县地形条件、气候特点和人类活动等,结合预警区的划分原则,确定德安县地质灾害预警区划图。第三,根据地质灾害发生与降雨量的关系,制作滑坡泥石流与不同时段临界降雨量关系散点图,发现散点集中成带分布,其上限可用β线表示,下界可用α线表示。因此,利用1日、2日、4日、7日、10日和15日等过程降雨量,可以建立地质灾害预警判据模式图。[2]第四,根据气象预报,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可以对地质灾害预警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报。

2、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

在对该县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影响因子,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值,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编制出该县地质灾害区划图。

3、德安县预警区的划分

预警对象为降雨诱发的区域突发性、群发性地质灾害:崩塌-滑坡等。根据德安县地质灾害调查资料,对德安县35个隐患点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德安县地质灾害发生具有分带性的特点,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可将德安县地质灾害划分为两个高易发区和两个较易发区(见图1),同时考虑到德安县地形条件、气候特点、降雨和人类活动,结合预警区的划分原则,可以将德安县统一划分为1个预警区,采用德安县气象局的气象资料,利用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资料,做出气象预警判据图,重点对划分出的 4个易发区进行预警。[3]

4、确定气象预警判据图

滑坡和崩塌的发生,在降雨量和降雨强度2项参数中,均存在着临界值,当一次降雨的过程降雨量或降雨强度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地质灾害即成群出现。对德安县的历史地质灾害事件与降雨过程的相关性统计分析,建立预警区地质灾害事件与临界过程降雨量关系图,确定地质灾害在一定区域暴发时不同降雨过程临界值,即上限值与下限值,作为预警判据。根据该县气象数据,确定出德安县地质灾害发生时降雨量上、下限拟合曲线(图2)。

根据上述预警判据图的结果,当接到德安县气象部门次日的降雨量预报数据以后,地质灾害防治主管部门就可以根据对所划分出的4个重点预警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预警预报,提醒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4]

三、结论

德安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泥石流灾害为主。要通过对本县历史上地质灾害多发年的降雨因素及地形地貌因素分析,建立德安县地质灾害区划图,根据德安县历史地质灾害发生时的降雨资料,建立德安县汛期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判据体系,对当地政府和人民防灾减灾具有指导意义,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参考文献】

[1] 周玉才,雷万荣等.江西省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12)67-70.

[2] 刘传正.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初步研究[J].地质通报,2004(4)35-8.

[3] 张晨辉,罗碧瑜等.梅州市地质灾害气象预报方法初探[J].广东水利水电,2008(1)19-21.

[4] 陈练武,邱勇.陕西省合阳县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气象预警方法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3)119-121.

篇10

关键词 居延蜜瓜;气候条件;气象灾害;防御对策;内蒙古额济纳

中图分类号 S16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91-01

额济纳旗地处中亚荒漠东南部,西、西南和北三面环山,属于内陆干燥气候,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日照时间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密瓜理想的生长地,所产密瓜个大、形美、色鲜、含糖量高、口味纯,而且蜜瓜整个生长过程污染少、病虫害少,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居延密瓜已经成为额济纳旗特色水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额济纳旗居延密瓜种植的气候条件,以期为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提升居延密瓜产量和品质提供科学依据。

1 居延密瓜种植的农业气象条件

1.1 湿度和水分

居延密瓜根系发达,植株生长旺盛,蒸腾速率较大,具有喜燥怕湿特性。居延密瓜苗期内对土壤水分要求较低,以土壤内最大持水量的60%~70%最适宜;果实发育期对水分需求最高,随着果实距离成熟期越来越近,水分需求逐渐降低。空气湿度和降水量过大易引发病虫害,严重时会使成熟的居延密瓜出现裂果。

1.2 温度

居延密瓜属喜温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温度达到28~30 ℃适宜种子萌芽,在最低温度为15 ℃、最高温度为30 ℃的环境下持续1 d,种子就会萌芽;外界环境温度越低,种子萌芽速度越慢,温度25 ℃,则会延迟花芽分化时间,节位增高且数量减少[1]。居延密瓜开花坐果期最适宜温度为25~30 ℃,果实膨大期以18~30 ℃最适宜,夜间温度过高不利于果实膨大,影响居延密瓜产量和品质。

1.3 光照

居延密瓜各生育期对光照条件要求都比较严格。长日照时数和强光照有利于植株生长,同时促进果实膨大期糖分积累。在年日照时数>3 000 h的地区可确保居延蜜瓜高产丰收。

2 额济纳旗农业气候条件

2.1 降水

额济纳旗夏季酷热、干燥少雨,光照时间长,年平均降水量37 mm左右,年极端最大降水量103.0 mm,最小降水量仅7.0 mm。年平均蒸发量高达3 396.6 mm,是年平均降水量的100倍,湿润度为0.01 mm。降水量较少,可以较好地满足居延蜜瓜果实发育的要求,避免因降水过多造成烂瓜、发病等降低果实品质,但遇干旱要及时浇灌[2-3]。

2.2 温度

额济纳旗蜜瓜全生育期140~150 d,每年5月底N植,9月收获。蜜瓜苗期为6月,此时额济纳旗日平均气温在24.7 ℃左右,7月进入花芽分化期和结果期,平均气温为26.7 ℃,白天平均气温为34.1 ℃,夜间平均气温为19.1 ℃,昼夜温差较大可减少夜间呼吸作用对糖分的消耗,有利于蜜瓜糖分积累。8月初到9月上旬平均气温为23.5 ℃,适宜果实膨大。

2.3 光照

额济纳旗年平均日照时数3 406.1 h,5―10月月平均日照时数318.8 h,日照百分率高达77%。白天太阳辐射较强,对积温积累有利,有利于成熟物质转化,改善果实品质。额济纳旗居延密瓜各生育期月平均总辐射量均高于7 000 MJ/m2,光照和辐射量条件对确保居延蜜瓜特色品质十分有利[4]。

3 气象灾害

3.1 干旱

额济纳旗地区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降水多以阵性为主,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会不同时期出现阶段性干旱,以夏旱概率较高,但对居延密瓜生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3.2 冰雹

冰雹对农作物危害较大,严重时可造成绝收。冰雹在损伤蜜瓜幼苗同时,又严重损坏地膜,破坏保墒、提温、抑草措施,对居延密瓜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3.3 大风

5―9月大风天气出现频率较高。播种到苗期出现大风天气会损坏瓜田地膜和瓜苗,严重时造成蜜瓜绝产[5]。

4 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4.1 干旱防御

在播种过程中选择增温保湿的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能提升居延密瓜产量和品质。积极研发抗旱品种,及时关注天气预报,了解干旱发生、发展趋势,并做好防御措施。

4.2 冰雹灾害防御

在冰雹灾害出现前,可选择加盖覆盖物或搭建防雹棚等保护措施,若是已经成熟的蜜瓜应及时抢收,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消雹作业。灾害发生后,联合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受灾瓜田指导农牧民及时补种、松土、喷施壮苗灵和生长素等进行生产自救,力争将瓜农损失降到最低。

4.3 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额济纳旗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宣传,提升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农民掌握基本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另外,气象部门应在关键农事季节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借助于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及时向人民群众发送气象灾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

5 参考文献

[1] 陈秀琴,张斯莲,孙志强,等.内蒙古额济纳旗哈密瓜种植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2012(8):70-71.

[2] 司地壳・买买提,依不拉音.伊吾县淖毛湖种植晚熟哈密瓜气象条件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5,5(2):40-41.

[3] 孔德胤,刘俊林,侯中权,等.基于气象条件的巴彦淖尔市河套蜜瓜的品质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07(1):64-66.

篇11

关键词 冻融侵蚀;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防御对策;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P642.14;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250-02

冻融侵蚀是土壤侵蚀类型的一种常见形式,指在松散堆积物组成的坡面上,土壤含水量大或有地下水渗出情况下冬季冻结,春季表层融化,而下部仍然冻结,形成了隔水层,上部被水浸润的土体呈流塑状态,形成泥流坡面或泥流沟。冻融侵蚀对工农业生产具有严重的破坏性,如地质滑坡、公路路面隆起、建筑物塌陷等。冻融侵蚀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高山地区、青藏高原地区、东北北部山区,其中以青藏高原地区更为常见,持续时间也为最长[1]。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冻融性作用与冻融侵蚀造成春季滑坡地质灾害高发区。据统计,全州共有34处春季地质滑坡灾害高发点,而每年因冻融侵蚀导致的地质滑坡灾害最多可达23起。2011年3月2日,甘肃省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县城撒尔塔文体广场西北面边坡发生大面积塌陷滑坡地质灾害,滑坡区长约100 m,滑坡土方量近18万m3,属典型的冻融侵蚀引发的特大型地质灾害。滑坡导致了县城2/3的地方供水、供暖、排水设施和道路、电网受到严重损毁;滑坡同时导致地面建筑物出现下陷、倾斜、开裂,700多名群众被紧急撤离,29家机关单位被疏散,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逾4亿元。

对甘肃省临夏州1982—2012年30年间出现的冻融侵蚀地质灾害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气象条件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御对策。

1 研究区概况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州内东北方为黄土高原沟壑,其余为冲积川谷台地,梁峁沟谷相间,丘陵起伏;境内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临夏州中北部土壤多发育在砂、粉砂含量高的黄土母质上,质地较黏、偏轻;南部土壤多发育在现代残积母质上,质地较粗。地貌条件具备了冻融侵蚀发生所需要的因子,地质结构条件也十分有利于冻土形成。气候方面,临夏州深居内陆,气候类型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和山地气候特征,夏短凉爽,长冬寒冷,雨热同季,干湿分明,气候复杂。临夏各地年平均气温位于5.2~9.4 ℃,四季为冬长夏短、春秋相连。年平均降水量在300~600 mm,境内降水分布呈现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递增趋势[2]。秋季降水量达到全年降水量的17%左右,具备了发生冻融侵蚀作用的条件。

2 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形成因素分析

根据临夏州1982—2012年30年冻融性地质灾害分布情况来看,主要有3条分布带。一是洮河支流广通河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的广河县、东乡县一带,以红层滑坡和黄土滑坡为主。二是黄河干流流域、湟水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内黄河干流临夏县、东乡县、永靖县、积石山县段境内和湟水与黄河交汇地带,以黄土滑坡为主。三是大夏河、牛津河、红水河流域集中分布带,主要分布于临夏州临夏县、临夏市、东乡县境内,属黄土滑坡。

2.1 气候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气候变化可导致地球表层土的冻结和融化作用,并在一定区域形成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成为影响土壤冻结和融化深度的主要因素。土壤冻结和融化深度不仅依赖于气候条件,同时与地层的岩性、地中热流、含水量以及影响地面温度变化进程的地面性质和地形特征有关,但气候条件尤其是气温与降水成为影响冻融作用与冻融侵蚀发生的最主要环境因素[3]。

临夏地区地表均有冻融作用发生。冻融作用程度与温度变化和降水量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秋季降水量越大,春季气温回升越快,则土壤受到的侵蚀越重;地球表层受冻结的时间越长、冻结温度越低,则冻结程度越重,土体所受到的机械破坏越严重。土壤的冻结与融化过程受土壤含水量影响。

依据临夏州30年(1982—2012年)的气温与降水气候资料,探索临夏地区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气候环境条件。经对临夏州30年34处春季地质灾害高发隐患点数据统计,每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在2~23起;当上年度秋季降水量在20 mm以下,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0起;降水量>20 mm或≤3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6起;降水量>30 mm或≤4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9起;降水量>40 mm或≤5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13起;降水量>50 mm或≤6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17起;降水量在>60 mm时,年平均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20起。连续5 d平均气温成为触发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导因素。据统计,在上年度秋季降水量符合一定条件时,连续5 d平均气温≥7 ℃时,就可导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因此,连续5 d平均气温≥7 ℃时,成为了导致冻融侵蚀地质灾害发生的阈值。

2.2 地形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地形坡度的大小、坡长、坡形等都对冻融地质灾害发生的程度有直接的影响,其中坡度的影响最大[4]。永靖县盐锅峡黑方台焦家崖和西可镇二房村山体坡度大,成为冻融侵蚀高发地。

2.3 土壤本身特性对冻融侵蚀造成的影响

土壤是侵蚀作用的主要对象,因而土壤本身的抗冲性、抗蚀性、透水性等特性对土壤侵蚀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对抗流水和风蚀等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5]。土壤抗蚀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它们分散和悬浮的能力。土壤的透水性与质地、结构、孔隙有关。

3 防御对策

3.1 加强监测,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

气象部门建立地质灾害多发区的气温、降水的监测工作,政府部门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科普宣传教育和冻融侵蚀地质灾害的防治,增强群众对冻融侵蚀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6]。

3.2 做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

积极开展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各广播电视部门要适当地增加播放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的时间,使人们及时了解地质灾害相关信息,做好防范工作;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演练,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8]。

3.3 做好春季险情巡查工作

在每年的2—4月,相关单位要认真组织开展冻融侵蚀地质灾害隐患点、危险点的排查工作[9-10]。对临夏州的34个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要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向受威胁的单位、群众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确定避险路线。

3.4 增强植被绿化覆盖面

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是植被的破坏。增加地表植物的覆盖、保护植被,对防治冻融侵蚀地质滑坡灾害有着重要的意义[11]。

4 参考文献

[1] 张洪江,吴发启,胡春元,等.土壤侵蚀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尹宪志.临夏气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1.

[3] 李述训,南卓铜,赵林.冻融作用对系统与环境间能量交换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2,24(2):109-115.

[4] 刘运河,唐德富.水土保持[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5] 徐学祖,王家澄,张立新.冻土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6] 郭冬梅,,郭炜.论内蒙古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4):14-15.

[7] 李宝林,石鑫,王学农.黑龙江垦区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10(5):297-299.

[8] 潘志龙,耿国荣.湖州市突发性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分析与防治对策[J].浙江国土资源,2013(8):53-55.

[9] 伊永强,哈斯其其格,康剑.新疆温泉县地质灾害分布及其防治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3,25(8):161-163,166.

篇12

一、进一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

(一)完善气象灾害综合观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与国家综合气象灾害监测网相衔接的、适合我省气候特点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气象灾害监测网络,重点加强山区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形成合理覆盖全省的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立和完善雷电、生态与农业、地质灾害、酸雨、大气成份、土壤墒情、海洋等专业的气象灾害观测网,尽快形成地面、高空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体系,提高我省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特别要做好农村、沿海、森林草原、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重要交通干线等的气象灾害监测工作。

(二)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能力。大力发展先进的气象灾害预报预测技术,加强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建设,建立暴雨洪涝、雷电等强对流天气和大风、大雾、高温热浪、大雪、寒潮、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预报业务系统,以及风暴潮、沙尘暴、道路交通、森林火险、公共卫生和空气质量等专业气象预报系统,着力提高重大气象灾害预报预测的准确率和时效性。加强对重大气象灾害事件的跨部门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过程的预报和趋势预测,重点加雨(雪)、大雾、低温冻害等灾害及其影响的中短期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冰雹、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实现对各种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实时动态诊断分析、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测。

(三)建立气象灾害信息服务渠道。要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工作列入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各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拓展信息系统功能。广播电视部门要做好中国气象频道在我省的接收落地工作。公共场所管理部门要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建立电子显示屏,明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部门要通过广播电视、公共场所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等形式,针对不同的群体及时各类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并提出适用的防灾避险措施。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固定网、移动网、因特网、电子显示屏使用管理部门,应当配合气象部门及时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范围。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加快农村大喇叭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系统建设,进一步畅通预警信息渠道,提高为农民群众防灾避险提供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时效。

二、切实增强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

(一)认真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县级以上政府要按照防灾减灾有关规划和要求,统筹考虑当地自然灾害特点,组织有关部门认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全面调查收集本行政区域历史上发生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以及可能引发气象灾害及次生衍生灾害的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风险数据库,了解气象灾害在本行政区域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为科学防御气象灾害提供依据。加强灾害分析评估,根据灾害分布情况、易发区域、主要致灾因子等,逐步建立分灾种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制订防洪涝、防风、防雷、防积涝、防雪灾、防台风、防浪、防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防御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建立不同气象灾害种类的防御方案,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完善防灾减灾措施。

(二)完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海堤、水库、防风林、城市排水设施、避风港口、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及时疏通河道,抓紧进行病险水库、堤防和海塘等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确保工程设施防灾抗灾作用的有效发挥。要按照国家规定的防雷标准和设计、施工规范,在各类建筑物、设施和场所安装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针对台风、风暴潮、沙尘暴等灾害强度增加、损失加重的实际,科学制订防风、防浪、防沙工程建设标准,切实提高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能力。

(三)全面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依法开展对城市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和项目立项中要统筹考虑气候可行性和气象灾害的风险性,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重要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影响。

(四)抓紧制订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灾种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建立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及播发、部门及社会公众防御指南、社会救助等协调联动机制,并针对气象灾害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灾害,进一步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形成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协作、统一有效的重大气象灾害应对体系。要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经常性地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强化城市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部位和山区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演练,促进各单位的协调配合和职责落实。

(五)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加快建设人工增雨、防雹、防雷、防汛抗旱、灾害救助等各类气象灾害防范应对专业队伍、专家队伍和应急志愿者队伍。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社区等公共场所要明确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确保能够及时准确地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组织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要加快建立乡(镇)、村气象灾害防御义务信息员队伍,及时接收传递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帮助群众做好防灾避灾工作。定期组织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六)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云水资源开发力度,在干旱缺水地区积极开展飞机、火箭等人工增雨(雪)作业,努力缓解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用水紧张状况。要加强人工防雹工作,进一步完善我省高炮防雹作业布局,切实做好经济作物主产区的雹灾预防。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条件,对森林草原火灾、污染物扩散、环境污染等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

(七)增强气象灾害抗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后,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本部门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太行山、燕山地区要高度重视气象灾害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查险排险,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要认真落实减灾救灾各项措施,全力做好气象灾害救助、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加快灾害保险和再保险等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充分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三、积极推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体系建设

(一)全面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按照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县级以上政府要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日常管理机构设在当地气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拟定当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对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进行论证等。同时要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使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工作经常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山区、社区、矿区、学校等气象灾害防御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二)加强气象灾害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报和防御科学技术的研究,深入开展气候变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研究,不断提高我省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

(三)完善气象灾害相关法规和标准建设。要加快完善与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及其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健全地方气象灾害以及防御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四)加大气象灾害防御资金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充分利用中央、地方和社会等多方面投资,将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抓紧组织实施“十一五”规划中有关气象防灾减灾项目的建设,加大对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应急处置、抗灾救助及防灾减灾工程、科普宣传、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投入。

篇13

关键词:气象灾害 应急管理 气象

十几年来我们观测的结果已经表明,由气候的变化所引起的极端天气如:干旱、洪涝、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和强度又明显的上升趋势,它直接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顺利发展。虽然我国已建立了气象灾害以及管理体系,但还不是很完善,各地区在突发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中,就经常能感觉到应急预案的实用性不强,使得救灾工作无处着手。所以本文通过气象灾害的特点和防治,阐述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原则,并对如何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对今后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评价体系有所帮助。

一、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防治

1、我国气象灾害的特点

我国的气象灾害的特点表现为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据统计自1990~2004年间,气象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约为1800亿元,这其中在1998年还高达2998亿元,约占了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6%。同时我国每年的受灾人口有4 亿人次以上,其中伤亡约3000~4000人。农作物的受灾面积达到了5000万hm2以上,使我国损失粮食约200亿kg,倒塌房屋200多万间。由此可见我国的气象灾害不仅对我国的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也威胁到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成为了我国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2、气象灾害防御对策

(1)健全我国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并依法发展我国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2)将气象防御体系纳入到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

(3)加强我国气象灾害的科研开发与信息共享,提高我国气象灾害的预警水平。

(4)增强合作与交流, 主动、积极的防御突发气象灾害。

(5)加大群众气象灾害防御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二、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十项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要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从我国在解决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都偏重于保护国家的财产安全,而忽视了对人民生命安全的保护;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应急管理工作也逐渐的向“以人为主”的方向转变。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当中这点就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依靠科学的原则

气象灾害的影响涉及到许多方面,任何一个错误的决策会使我们付惨重的代价。所以,气象灾害应急能力评估必须要有高度的科学性,让评估体现的标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的对突发的气象灾害做出正确的防御。

3、预防为主,预防与抗救结合的原则

国外相关研究表明,气象灾害的预防准备工作是否做好,对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活动的效率有重大的影响。所以我国在2007年1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第四条就规定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4、重视预警的原则

在气象灾害的防御工作中,若是提前几秒钟预警,也会极大的减少人员损失。所以,这就要求我们高度的重视气象灾害的预警系统,尽可能快的把各类预警信息在即将受灾地区,从而使当地政府和群众尽可能做好相关的应急措施。

5、行政应急性原则

在应对突发的气象灾害时,由于事件紧急,政府必然要使用非常规的方法,迅速的做出应对措施,即使违反相关的法律也一定要采取。虽然短期内这些应急措施会损害公民个人的权利,但是从长远来讲,这些措施却最终维护了大多数公民的权利。在突发气象灾害解决后,会立即回复公民受限的权利,而被征用公民个人财产也会给予合理的补偿。

6、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原则

气象灾害的突发事件会涉及到我国民政、水文、农业、气象、交通、消防等各个不同的部门。所以必须要坚持“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同配合”的抢险救灾原则。否则若是多方领导,政出多门就会造成政策混乱,从而延误气象灾害的处置时间。

7、重视气候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的原则

目前我国对于气候评的价和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工作还不是很重视,许多人甚至还没有形成这个概念,所以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在建设公共设施、居民点等项目时,都必须要全面的考虑当地气候、气象条件,尽可能的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影响。

8、快速反应的原则

突发气象灾害发生快,扩散快,影响大,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快速反应”原则。政府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反应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应急管理的成败。

9、适度反应的原则

目前由于某些地方政府认为应急工作中怎么反应都不为过。这就就形成了过度反应,造成了人力、物力上的浪费,更有甚者还会造成新的混乱和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我们所指的适度反应原则就是要针对不同程度的突发气象灾害,采取不同级别的防御措施。这有助于节省我国宝贵的气象灾害防御资源。

10、依靠法制的原则

这点同前面所说的行政应急性并不矛盾,这两者的制定都是为了更好的完成防灾救灾工作。而法制依旧要高于行政应急性。行政应急性只是在应急救灾过程中,由于找不到明确的相关法律,或是法律规定程序会影响救灾工作的及时展开时,采用的权益之计;而在有法可依且不会影响救灾工作时,就必须要依法进行。

三、如何加强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能力

首先,按照2010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积极发挥各个相关部门在气象灾害应急工作中的作用。其次,大力加强突发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技术,充分的发挥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中的作用。再次,增强气象灾害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加强相关部门间的交流合作,拓展信息渠道,不断的提升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服务的能力。最后,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管理体系。积极推进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分工。

结论:

灾害管理是我国各级政府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由于我国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复杂,使得我们在防御气象灾害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也正因如此对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进行多角度、多手段的评价和研究,能够增强我国对气象灾害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军.浅析政府应急管理的八项指导原则.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10期.

篇14

我省地处长江上游,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差异大,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是气象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干旱、暴雨(雪)、寒潮、大风、高温热浪、低温冻害、雷电、冰雹、大雾、连阴雨等灾害时常发生。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也十分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近年来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不断加重。为进一步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气象灾害损失,确保社会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20**〕49号),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贯彻意见。

一、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订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切实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传播、综合防御、应急处置和救助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指挥协调机制。各级气象部门要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气象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传播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

(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将气象、水利、农业、林业、国土资源、民航、交通和地震等部门的气象观测站点纳入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网络总体布局,建立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共享机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公共信息平台,提高信息的综合处理和应用能力。在国家气象观测站网的基础上,结合防灾减灾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需要,在**平原、**、**北等城市群和地质灾害易发区、重点农牧区、重要生态保护区、主要江河流域建设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完善气象卫星应用业务系统建设;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站网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建立移动气象监测服务系统;构建雷电、大气成分、土壤湿度、水汽、酸雨和能见度等专业观测网,形成空基、天基和地基相结合,固定站网与移动观测相补充,常规要素观测与特种气象观测相配合的气象灾害综合监测体系,提高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二)加强气象灾害预测预报。气象部门要完善省市县三级气象灾害预测预报体系,建成灾害性天气中短期预警预报、突发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预报系统。改进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加强数值预报产品应用,改进乡镇天气预报、专业气象预警预报和旱涝气候趋势预测系统,提高预测预报准确率。重点加雨、寒潮、大雾等灾害性或高影响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冰雹、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建设分灾种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努力实现预警预报的定时、定点和定量,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和转折性天气的预警预报能力。

(三)强化气象灾害信息的与传播。依托气象综合业务服务系统,加快与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相配套的省级子系统建设,拓展气象预报信息系统功能,增加信息内容,建设针对不同群体的接收子系统。进一步丰富气象影视信息,提高气象影视节目的制作水平,加快中国气象频道落地和本地气象信息的插播。建立卫星广播预警系统与接收系统。

切实发挥公共媒体和公共通信网络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气象部门要加强对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监管,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及时性。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公共媒体要确保重大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在显著位置、第一时间传播。通信部门要确保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传输畅通。

各级人民政府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人口密集区、重点保护区和边远山区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的接收和传播工作。要充分利用城镇、学校、医院、机场、港口、车站、高速公路、旅游景点、大型工矿、体育场馆等场所的电子显示装置、广播、警报器等接收和传播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开展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警信息传输示范工程建设,提高偏远地区预警信息传播能力。加强**农经网建设,通过信息进村入户扩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进一步完善防灾减灾气象短信平台,充分发挥气象短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作用。基层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要确保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并及时传播到所辖单位和区域。

三、切实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一)建立健全气象灾害应急机制。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制订重大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规范主要气象灾种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应对措施和处置程序,形成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完善与气象灾害应急相适应的应急预案。气象部门要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制订和完善相应的气象保障服务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动态管理,开展预案演练,特别要加强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区和边远山区的气象灾害预案演练。

(二)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体系。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服务体系,加强省、市、县三级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建设。建立省级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基地,建设市(州)、县(市、区)标准化地面作业点,继续提高作业装备水平。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的作用,积极开展抗旱、防雹、森林草原灭火、应对突发环境污染等的应急性作业。积极开展增加河流流量、水库蓄水、降低森林火险等级等的资源性作业。

(三)加强气象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建立旱涝、雷电、冰雹和高温热浪等气象灾害防范和应对专业队伍和专家队伍;组织建立学校、医院、车站、码头、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队伍;组织建立乡村气象灾害义务信息员队伍;组织建立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提高队伍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培训和演练等多种方式提高队伍素质;通过提升装备水平提高队伍的防范和应对能力。充分发挥4支队伍的作用,确保气象灾害信息的有效收集和传播,确保社会公众有组织地防灾避险,确保社会公众有序地开展灾后重建。

(四)增强对气象灾害的抗灾救灾能力。建立和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做到思想到位、职责到位、指挥到位、措施到位。灾害性天气警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后,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及时分析对本地区、本行业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做好气象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尤其要做好干旱、暴雨、大中城市内涝、川西高原雪灾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衍生灾害的防范和应对工作。进一步落实与部队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人民和武警部队的突击队作用。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安排、实施好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工作,确保灾区生产生活秩序稳定。保险监管机构要依法做好灾区有关保险理赔和给付的监管,发挥金融保险行业在灾害救助和恢复重建工作中的作用。

四、全面做好气象灾害防范工作

(一)组织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和隐患排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按照普查标准和工作规范开展气象灾害普查工作,调查收集气象灾害的种类、频次、强度、造成的损失及致灾因素等,建立气象灾害数据库。气象部门要建立气象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开展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确定气象灾害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为防灾减灾提供支撑。有关部门要做好气象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深入查找防灾减灾工程设施、技术装备、物资储备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和防灾减灾组织体系、抢险队伍存在的薄弱环节,特别要加强对大中型水库、学校、医院、敬老院及其他公共场所、人群密集场所的隐患排查,存在的问题应及时整改。

(二)强化气象灾害防御基础。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开展气象灾害防御工程建设。强化防御高温、干旱、暴雨、冰雹、雷电、大风等气象灾害的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防御能力。重点建设和完善江河堤坝、大中型水库、城市排水设施、紧急避难场所等应急基础设施,切实抓好病险水库、堤防重要险段的除险加固;切实抓好建(构)筑物、设施和场所的防雷装置建设,落实好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建设和维护好重点行业、公共场所、易燃易爆场所和人群密集场所防雷设施。强化定期巡查检测制度,有效发挥工程设施的防灾抗灾作用,避免或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切实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在城乡规划、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工程建设、重点领域或区域发展建设规划、大中型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的立项前要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避免和减少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的影响。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等影响的趋利避害对策研究,加强气候变化应对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

(四)制订和实施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组织气象等部门结合当地气象灾害特点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流域建设开发利用规划以及农业、林业、水利、交通、旅游等发展规划时,应统筹考虑防御气象灾害的需求。

五、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保障体系建设

(一)落实气象灾害防御责任制。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加强对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责任制和应急处置责任制。完善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协作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范和应对气象灾害工作格局。

(二)加强气象灾害会商和部门联动。建立健全各级人民政府的自然灾害趋势会商制度,建立和完善气象、农业、水利、林业、国土资源、环保、民政、卫生、教育、交通、建设、旅游和安全监管等部门的灾害信息共享机制,建设省、市、县三级应急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防灾减灾工作合力。各级气象部门要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预报信息,同时通报有关部门并为应急工作提供气象保障服务。

(三)加强防御气象灾害的科技支撑能力建设。科技部门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为核心,支持相关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气象灾害发生机理、预测预报和防御技术等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不断增强气象灾害防御的科技支撑能力。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我省水资源、粮食生产、生态环境等的影响评估和应对措施的研究,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四)加大气象防灾减灾投入力度。气象灾害防御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要发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防御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和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组织实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气象灾害防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