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1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山洪灾害防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组织指挥机构
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政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1)、县气象局负责诱发山洪灾害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2)、县矿管办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域,分析标明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及影响范围,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村、户,并加强监测预警,切实做好我县矿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和技术指导。
(3)、水务部门要做好山区洪水预报及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山区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4)、建设部门要全面掌握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对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使各类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5)、民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6)、农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群众籽种供应工作。
(7)、交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道路的抢修疏通工作。
(8)、财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资金扶持工作。
(9)、林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林木的抢护工作。
(10)、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处理突发的山洪灾害。
(11)、县粮食局、电力局、人武部、公安局、供销联社、商业局、物资局、卫生局、广电局、发改委、电信局、移动公司、教育局、经贸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职责执行。
2、乡镇工作职责:
(1)乡镇长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全面广泛深入宣传防汛知识法律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抢险救灾组织动员工作。
(2)及时组建抢险队伍抢险抗灾,落实防汛职责和任务。
(3)积极筹措防汛抢险所需物资。
(4)加强防汛值班,固定防汛专用电话,确保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快速传递和防汛抢险指令的执行。
(5)及时如实统计,快速上报洪涝、地质灾情。
三、山洪灾害报告和处理程序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所在乡镇政府应在6小时内,同时迅速上报县防汛办、县矿管办;如果发生山洪灾害,山区乡镇政府应在4小时内、平原乡镇应在2小时内迅速报县防汛办。防汛办、矿管办、城镇防汛办在1小时内按程序报县防汛指挥部领导和上级部门,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四、监测预报
各乡镇政府要建立严格的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领导手机要全天待机,保证防汛通讯联络畅通,并及时处理雨、水、险情警报。凡接到强降雨预报,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迅速通知受威胁地区群众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凡30分钟内降雨超过10mm的地区,做好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准备,派员监测重点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域的险情;凡1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的地区,要适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预警信号方式
(1)、当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报警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规定的报警方式执行。
(2)、山区乡镇山洪暴发时采取鸣锣报警方式。
六、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的同时,当地应急抢险队要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落实专人进行监测、防御。
3当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5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卫生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七、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要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限期处理,消除隐患问题,该搬迁的要及早搬迁,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向社会公布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范围和相应的防御措施,要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如遇险情,做到防、撤、抢有序进行。并采用签发明白卡、张贴公示、培训宣讲等方式广泛向可能受灾群众预先交底告知。
**年10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要求各地要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批复》中明确了气象部门负责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实施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履行气象部门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职责,现将《批复》转发给你们,请各市气象局、省局有关直属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浙江省山丘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因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小流域山洪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已占全省整个洪水、台风灾害伤亡人数的80%以上。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将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筑好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道防线。要积极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履行部门职责,了解服务需求,提供防治建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加强监测。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根据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需要,合理布局气象灾害地面监测网。同时,加强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以及闪电定位网对暴雨、山洪等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监测,加强通信保障,确保监测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三、努力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雨、山洪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暴雨、山洪的中、短期预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我省各地山洪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山洪灾害的气象诱发因素等,建立起综合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报模型。同时要大力完善气象灾害信息产品制作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产品系统,着力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与有关部门以及网络、通信等运行企业的合作,综合运用气象警报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手机短信、传真、互联网、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传送气象预警信息,当前要重点发挥手机短信、电话、计算机网络作用,进一步完善紧急异常气象短信平台,充实完善农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强化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不断完善关于山洪灾害的预案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梳理应急流程,充分发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各地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中的要求,加强实战演练,确保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反应迅速、处置有效。
五、各单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所取得的经验或提出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
附件:
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国函〔**〕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注重整合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和设施,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资源的效益。
要以近期规划项目为重点,以人员能及时转移、减少伤亡为目标,抓紧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进行试点,实施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案编制等见效快的非工程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群测群防体系。要结合易地扶贫,引导和帮助危险区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好搬迁避让。
三、省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投入,按照以地方自筹为主、中央投资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后实施。
关键词:牙克石市 山洪灾害 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4(b)-0113-01
牙克石市位于呼伦贝尔市中部,东经120°28′~122°29′,北纬47°39′~50°52′,市域沿大兴安岭主脉南北分布,市境南北长352 km,东西宽147 km,全市总面积27590 km2。牙克石市地处亚寒带山区,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6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2.6 ℃,多年平均降雨量385.8 mm,牙克石市现辖11个镇(办、便民服务中心),7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人口37.5万人。
牙克石市共有大小河流85条,分属嫩江、额尔古纳河两大水系。市境内较大河流有四条,其中:额尔古纳河水系有海拉尔河、图里河;嫩江水系有雅鲁河、绰尔河。牙克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26827万m3,其中: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425273万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补给量60417万m3,重复计算量58863万m3。地下水可利用量12620万m3。由于我市降雨量时空分布不均匀,汛期降雨比较集中,常常发生山洪。
1 山洪灾害类型、原因及特点
1.1 类型
(1)由突发暴雨引发的溪河洪水猛涨,造成山洪灾害。
(2)镇区附近荒山荒坡由于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引发坡洪、泥石流灾害。
(3)由于春季融雪导致溪河沟发生融雪性突发水灾(桃花汛)。
(4)由于降雨导致陡坡崩塌。
1.2 原因
(1)地形地貌因素。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地形往往是山高、陡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一遇到较强的地表冲击时,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2)气象水文因素。诱发山洪灾害的气象因素主要有强降雨和气温显著升高。当遇有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集成地表径流而引发的溪河洪水猛涨,造成山洪灾害。春季融雪导致溪河沟发生融雪性突发水灾。
(3)人类活动因素。山丘地区过度开发土地,陡坡开荒,工程建设对山体造成破坏,改变地形、地貌,破坏天然植被,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引发坡洪、泥石流灾害。
1.3 特点
(1)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由于暴雨发生的不确定性导致发生降雨或融水历时短,短时间内即可形成灾害。
(2)灾害抢险救灾难度大,由于突发性强,对于组织抢险的应急反应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各种因素的复杂性,组织抢险进行人员撤离、财产转移等工作的难度很大。
(3)灾害发生具有区域性,相对集中的特点。洪灾相对集中,山洪灾害易发区域相对固定。
(4)灾害发生具有季节性,多发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2 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性
我市是山洪灾害多发区之一。汛期集中强降雨,突发性山洪时有发生,常常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田地被毁、交通通信中断等危害,严重影响了我市的经济增长、妨碍了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随着山区经济日益发展,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强,解决好山洪灾害问题已刻不容缓。
3 山洪灾害防治措施
牙克石市防灾工程措施主要有堤防、排洪沟、坡面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三类。这三类工程措施中城镇堤防100.746 km,其中防御标准以下的堤防有59.52 km。不达标准的排洪沟有37 km以及少量坡面水土保持工程。
山洪灾害防治要想依靠工程措施达到防御山洪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工程措施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防御山洪的目的。
牙克石市2012年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实施,总投资600万元。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简易监测雨量站7个、自动监测雨量站30个、自动土壤墒情监测站4个、自动监测水位站3个、无线预警广播36个、监测预警平台1个。
4 建议
4.1 编制山洪灾害预案
防灾预案是防御山洪灾害实施指挥决策、调度和抢险救灾的依据,是基层组织和人民群众防灾、救灾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分别编制全市、防治区所属乡镇和防治村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明确各级山洪灾害防御部门职责及责任人员,确定转移安置路线,拟定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各项措施。
4.2 做好宣传培训演练
(1)宣传。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宣传册、挂图、光碟及发放明白卡等方式宣传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做到进村、入户、到人,不断提高人们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增强人们的自救意识和自救能力。
(2)培训。对旗、乡(镇)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人员、责任人、监测人员、预警人员、片区负责人进行山洪灾害专业知识培训,明确各自职责,确保指挥系统正常、有效运转。对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及运行维护进行培训,保障系统有效运行。
(3)演练。在山洪灾害的严重的流域和村屯,每年汛前结合山洪灾害防御修编预案,及时组织开展一次山洪灾害避灾演练,使每位组织者、每位群众都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怎样避险撤离,清楚转移路线,安置地点,哪是安全区、哪是危险区,即使在电力、通讯等中断的情况下不乱阵脚,安全转移。
4.3 做好监测预警工作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以水雨情信息监测系统为数据基础,以预报决策系统为依托,提前预知山洪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最终实现及时下发预警信息,根据预警信息危急程度及山洪可能危害范围的不同,通过适宜的预警程序和方式,将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送到山洪可能危及区域,使接收预警区域人员根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流域 山洪灾害 防御对策
1、小流域山洪灾害的原因
导致小流域山洪的因素很多,大概分为自然和社会的两种属性。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危害程度由包括降雨和地形地质在内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共同造成的。
1.1地形条件影响
地形地质条件的好坏是影响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我国地势整体西高东低,山丘面积大,占总面积的高于2/3,而且呈阶梯状形态分布。在阶梯过渡地带以及山系边缘地带,山地坡度可以达到30°~50°,河床陡瀑布多,非常容易形成山洪灾害。此外,如此多的山丘区导致地质构造变得复杂,纵向构造以及歹字形构造非常多,对泥石流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小流域越多为源短坡陡或者水断面窄的地形,这就为洪水快速汇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地形条件,所以使得山洪更容易发生。
1.2水源条件影响
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就是降雨,山洪和降雨诱发的泥石流灾害与降雨量以及降雨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多数情况下降雨量大就是意味着降雨的激发能力强,容易产生泥石流、洪水灾害以及滑坡灾害等。雨水强度大的时候会迅速汇聚在地表形成径流从而引洪水,降雨时间多时径流量相对就大,因此雨水对岩体土壤的侵蚀就相对加强,山洪、滑坡以及泥石流产生就更加频繁。小流域洪水的量要在大量、快速的水源下才能发生,一般在降雨充沛、暴雨或特大暴雨出现频繁的地区容易产生灾害。
1.3植被条件
小流域山洪灾区一般处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就是山坡,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有的地方将植被废除从而改种收入好的经济果林,这样就造成了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山洪更容易产生。
1.4经济社会因素
为了发展经济,很多山丘区资源开发活动非常频繁,受人多地少的制约,人类活动已经剧烈扰动了地表环境,加剧山洪灾害。而山丘地区居民房屋一般在河滩边,遇到山洪滑坡或者泥石流暴发就极易给人员以及财产带来损失伤亡。而在山丘区的城镇同样也由于经济因素经常受淹损失严重。山丘区的水库虽然数量多,但是分布广标准低、质量低而且管理落后,很容易失事造成下游毁灭性的灾害。
2、小流域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
山洪灾害随着不同区域的降雨以及经济活动和地形的不同会表现出时间分布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很大的不同。我国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特点有下面几点:
2.1可预见性小,突发性强。山洪,泥石流以及滑坡等灾害突发性强而且预测预报的难度大,我国山丘区一般坡高谷深而且汇流较快,导致洪水暴涨暴落,降雨的高强度使得从降雨到山洪灾害形成一般只要几小时, 甚至小于一小时,再者短时暴雨没有分布地域性规律、科学设施的落后,给山洪预测预防预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2.2破坏性大。山丘区大多溪河密集,山高坡陡,人口和财产分布在一些较低平地上,这导致短时间的洪水过境就能造成很大的灾害产生。洪水汇流快使得产生的泥石流冲毁能力很强,当大中型的泥石流暴发时,所过的地方遭受的就是毁灭性打击。滑坡体的下滑尽管需要一定时间,有的一昼夜只有几厘米,有的几个月几厘米。但如果有外界条件的诱发,滑坡速度可能会突然增大,坡面径流快速汇集流速大,造成无法预料的巨大损失。
2.3分布广泛,发生频繁。我国降雨集中在夏秋季,加之我国人口众多地形地质复杂,人们居住相对分散,洪水、泥石流以及滑坡灾害分布范围广,发生也比较频繁。
3、小流域山洪防御的对策
3.1推进小流域山洪防御工程设施建设,有效防御山洪灾害、减少灾害损失。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御能力,增强工程措施力度。此外,要抓住大规模水利建设的机遇,加大山丘区水利建设的资本投入,突出山洪防治工程。提高小河流的防洪标准。由于山区经济较为落后,河道的护岸存在标准低以及质量差等很多问题,要根据防洪避洪的要求,进行加固,提高防洪避灾能力。
3.2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小单元、小流域的山洪灾害的预警体系。把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御重点转移到“自防自救”的建设上,建立村级预警系统。确定适当的预警员在降雨期负责观测雨情和水情,认真巡查可能出现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地段,遇有大暴雨或者台风等预警要及时发预警信号。定期检查周边山体,发现情况要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上报。村单元还要明确本村的危险地段,方便有灾害时的人员撤离。
3.3加强山丘区管理,建立科学防灾体系。除了针对灾害本身,提高山区群众的躲灾避灾意识、宣传山洪防御知识,指导山区居民摒除侥幸心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还要对重点防护地段做好汛前检查工作 ,对防洪设施以及机构设置的落实要全面检查,各部门的责任落实要到位,明确工作的目标任务。山丘区的各种社会活动一定要规范化,让山区居民适应自然的规律,避免因为不合理的活动而导致的山洪灾害。加强河道管理,加大山洪相关的执法力度,加强监控山洪灾害地区的土地开发管理,充分考虑山洪灾害可能带来的风险,控制人员财产继续向山洪灾害潜在区继续发展,已经开发的地区也要加强相关活动的监控管理,防止一切可能导致山洪灾害的活动。
3.4保持水土的综合治理。主要是减少地表径流,增加降水入渗程度,改变小地形,将坡地改成平地,改善地面糙度增加树冠的截留,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当降水抵达到地表后首先被地表的植被截留,然后再可能在产生径流,对流域的降雨起到缓冲作用,延长洪水的汇流时间。在一些流域可以实施了梯田林草措施,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增加了流域植被覆盖度,减轻了雨滴对地面的击溅,提高了蓄水保土能力,减轻了地表径流的冲刷作用,减轻和消除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现象,减少灾害发生。
建立水生态保护基金,保证水库在供水发电以及旅游渔业等方面的收入稳定,落实生态补偿政策,从这些资金中提取环境保护所需要的基金来进一步加强水生态的保护与修复。对水库水生态问题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广泛听取意见做好水库管理规划工作,将不同水生态环境问题划为不同的课题来研究,为水库发展做好基础理论以及技术支撑。
3.5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科普宣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的保证下,制定相应的小流域山洪灾害的防御发展规划。在政府的配合下,贯彻执行各种防御措施并严格监督检查,使山洪灾害的防御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的科普教育工作,强化群众在这方面的环境意识,利用电视广播以及报纸网络等媒体开展各种山洪灾害防御以及环境保护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防御措施。
4、结束语
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广,包括自然科学气象、水利、地质林业以及人文意识、等多个部门,所以小流域山洪防御工作要有一定的灾害防御管理体系,由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宇楠.嫩江县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成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4.05
[2]陈婧.北安市山洪灾害成因特点与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7
近日,华平股份与四川梓潼县水务部门携手,建设了从县到各个乡镇山洪灾害防御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与现有防汛会商视频会议系统的数字级联、无缝对接,实现省、市、县、 乡四级双向会商和互联互通,显著提高山了洪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的指挥决策和应急反应能力。
作为县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的补充和完善,此次项目建设主要实现县级平台到乡镇的延伸。建设县级到乡镇防汛部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视频会商系统,实现县与乡镇系统的互联互通,使乡镇防汛部门可直接使用县级平台的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同时,通过对乡镇进行视频会商系统部署,满足全县视频会商的需求。
项目建设在县级控制中心配置多点控制单元,每个乡镇防汛办公室配备视频会议终端、液晶电视、会议摄像头、数字会议麦克风等设备,利用乡镇网络专线,满足县级防汛办公室与各乡镇间视频会商的需求,同时与上级视频会议系统兼容对接,从而实现省、市、县和乡镇四级防汛视频会商系统的互联互通。
华平视频会议解决方案,完美匹配山洪灾害防治视频会商系统建设的需求,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如何与上级视频会议系统互联?
四川省山洪灾害防治项目此前已经建立了其他品牌的视频会议系统,因此新建设的视频会议系统需要与原有视频会议系统实现无缝融合。
华平视频会议系统全面支持H.323与SIP协议,与第三方标准H.323、SIP设备无缝融合,无需添加网关,无需额外配置,即可与四川省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的其他品牌的MCU、视讯终端对接和互通,实现多个品牌视讯系统综合集成和融合互通,完美将原有省-市-县视频会议网络延伸到乡镇会商室。
二.如何简化视频会议部署和操作?
本次视频会议设备主要部署在乡镇山洪灾害防治会商室,需要实现快速部署。并且主要是用于汛期山洪灾害防治快速应急,因此需要做到简单、易用,无需专业人员操作即可召开会议。
华平的视频会议系统配置简易,可实现快速部署。系统可智能化适应会议环境、网络带宽等,具有自适应分屏、掉线自动重邀、码流自适应等功能,使用者无需培训即能自如地操作系统。同时,系统界面具有良好的指引性和易用性,通过人性化的设计帮助用户在第一时间作出最正确的操作,在发生山洪灾害的应急场景下,可以快速入会,进行远程会商。
三.如何满足多种会议模式和开会场景需求?
全省的视频会商系统架构分为省-市-县-乡镇四级会场,可能有多种开会模式和会议场景需求,如:省-市-县-乡镇、省-市、市-县-乡镇、县-乡镇等,系统也必须适配不同场景开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