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渔业现代化范文

渔业现代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1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渔业现代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渔业现代化

篇1

英文名称:Fishery Modernization

主管单位:农业部

主办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7-9580

国内刊号:31-1737/S

邮发代号:4-230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3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2

一批产业化龙头企业也相继形成,目前,资产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已达5个,它们不仅起到了带农户、带基地、科技示范的作用,也推动了现代渔业的发展。近年来,已建成了天津市现代渔业工程技术中心、部级红鳍东方鲀保种基地、大银鱼受精卵生产基地6个市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一个无公害示范基地,还建成了市级良种场、示范场,争创了天津大银鱼、"海球"牌红鳍东方鲀等名牌产品,一批新的无公害基地正在申报中。

另外,通过技术培训、船员培训,在发展远海生产和入渔日、韩捕捞,发展休闲渔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保护了近海资源,增加了渔民的收入。

在发挥人才作用方面,我们注意了几个方面:

1、领导重视,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渔业要实现跨跃式发展,没有一支较强的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局领导班子非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并列入重要议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注重提高科技人员素质,关心他们的政治进步,及时研究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使他们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目前,水产局共有科技人员25名,其中:研究员1名(享受国务院特贴)、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13名、助理工程师6名,他们是塘沽渔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财富。

2、充分发挥老专家、科技带头人的决策和骨干作用。

我们有的老专家、科技带头人,有的本来就是引进的人才,有多年的实践经验,是享受国务院特贴的"拔尖人才",我们在发挥这些人才作用的问题上,不是仅仅把他们当做"工具",而是让他们深入基层、搞指导、搞服务、带学生、搞培训,在渔业结构调整和品种结构调整方面,在重大决策方面,让他们参与决策,给他们出国考察、外出学习的机会。天津沿海水质混浊、污染严重、盐度变化大、富营养程度高,夏季水温高,冬季有结冰,与青岛、大连等清水岩石海岸相比,不适合发?quot;工厂化"养殖。

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技术,根据塘沽的实际和优势,设计了利用沉淀过滤的海水、盐场高盐度海水勾兑恒温的可饮用机井或地热井作为水源,通过滚筒微滤、生物净化、臭氧消毒、调温充气、纯氧输入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内循环使用,日换水12遍,仅补充用水不足10%,不仅少占地、节能、节水、无污染、无公害,而且高产高效。每平米有效养殖水面,年产可达20-30公斤,产值20__元左右,纯益800元左右,相当于一亩养虾池的效益。这一模式为国内首创,三年来已发展到大小车间18座。并以此模式由专家亲自起草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申办了诺恩、金龙两个公司的项目,向市农委申办了金豚工厂化越冬车间以及青坨子等工厂化项目,已批准投资总额为2605万元。正在申办的海发热带品种项目1600万元,并制定了天津市海珍品现代化养殖科技园区建设规划,总投资2.66亿元,其中,新增投资1.66亿元。

在陪同领导外出考察的过程中,专家又从国内外筛选了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如英国大菱鲆、大西洋王鲷以及热带的名优品种。帮助企业组建了河鲀鱼繁养专业公司。

3、创造条件,不断培养新的科技力量。

在培养新的科技人才方面,我们采取了以下办法:

一是以老带新,一代接一代,在实践中帮助,在理论上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实践,帮助他们撰写论文、总结、报告,不断提高科技水平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是压担子,让年轻的科技人员参加试验、示范、承担科技项目,并且派他们到基层搞技术服务、技术承包,甚至到基层任职,有的担任了技术 经理、场长等职,有的担任了车间主任和技术负责人;有的还派到海南、成都、山东等地在工作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我们的技术服务已触及到黑龙江、内蒙、新疆、吉林、辽宁等多个省区,使他们联系面更广、独立工作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给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培训,使这些同志有更多的学习和提高的机会,知识不断更新和充实。

4、正确引导、关心爱护、完善制度、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

对于科技人员,我们定期谈心,不仅从技术上指导,也要从政治上关心,让他们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汇报深入基层的工作。

科技人员一般不在乎工作条件的好坏,但自尊心较强,领导们比较注意知识分子的这一特点,生活上关心,工作上鼓励,对于确有成绩的,及时表扬,并评定为优秀知识分子、先进工作者等荣誉;技术人员比较关心自己的职称晋升,我们按规定及时帮助他们申报、评定和聘任;在生活上注意关心,在基层工作的,年节慰问、工资照发、奖金照给、福利保障,并在制度允许的条件下,让他们在基层得到相当的技术服务收入和生活补贴,家庭中出现问题,机关帮助解决。

篇3

昨天,我们参观了滨州市的博兴县、滨城区和东营市的利津县、垦利县、东营区的现场,刚才又听了东营、滨州、威海、济宁四市和即墨、莱州两市的典型发言,感到很受鼓舞和启发。东营、滨州两市做资源开发增值的文章,变包袱为资源、变劣势为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有许多新亮点、好做法,值得大家很好学习借鉴。英民厅长对近年来全省渔业发展情况和今后工作打算讲了很好的意见,希望同志们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切实增强发展现代渔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我省是海洋大省、渔业大省,渔业资源丰富,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较好,渔业发展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具有战略意义。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海洋和渔业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渔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渔业作为优化经济结构,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品牌渔业,努力促进我省由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由渔业大省向渔业强省转变。2006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757万吨、渔业总产值1445亿元,渔民人均纯收入7520元,同比分别增长2.8%、12.4%和4.4%。全省始终保持了第一渔业大省的地位,水产品产量、产值、出口总量和贸易额等连续十三年居全国首位。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各地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养殖业,培育了海参、对虾、扇贝、大菱鲆、梭子蟹等10大主导品种,优质品种养殖率达70%以上。全省渔业企业发展到1700多家,其中省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40家。二是水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全省共建立省级渔业标准化基地42处,认定无公害水产品基地254个,面积发展到310多万亩,有387个水产品通过省级以上认定,共培育2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渔业知名品牌。三是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全省已建立6个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成150多处省市名优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和15个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人工育苗、健康养殖、疫病防控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为我省渔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保障。特别是海参、大菱鲆等养殖技术的新突破,都形成了大产业,海参年产值75亿元,大菱鲆30亿元。四是水产品市场日益扩大。2006年全省水产品出口110万吨,出口额32.4亿美元,水产品出口额占全国水产品出口总额的1/3,占全省农产品出口额的40%;全省已建成各类水产品批发市场128处,年交易量达370万吨。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渔业作为我省农业的优势产业,生产效益高,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空间大,发展潜力大,在沿海、沿河、沿湖、沿库地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一是渔业发展潜力大。我省管辖海域15万平方公里,与陆地面积相当,可用于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近2000万亩,目前利用不到六分之一,深海海域更有广阔的利用空间。内陆有近1000万亩淡水水面和盐碱涝洼地,利用率也较低。特别是黄河三角洲有近7800平方公里负10米浅海和330多万亩滩涂,渔业发展优势十分突出。这些都是我省渔业发展的宝贵资源和独特优势。二是渔业综合效益高。渔业是高效益产业,常有“一亩水面十亩田”的说法。目前,海上筏式养殖每亩平均纯收入2000元,底播养殖每亩平均纯收入4500元,网箱养殖收益更高。昨天我们参观的东营、滨州两市的池塘养殖,一亩水面的海参纯利润在8000元左右,对虾养殖的纯收入也在3000元左右,收入远远高于粮食作物和一般的经济作物。而且水面养殖可以充分利用煤矿塌陷区、盐碱涝洼地等废弃土地,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观光休闲渔业,进一步拓展了渔业功能,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三是渔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强。渔业的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链条较长,与之关联配套的上下游产业较多,涉及水产种苗、饲料药物、加工冷藏、休闲餐饮等20多个产业,容易形成强势产业集群,能够吸引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全省重点渔区当地劳力与外来劳力基本上是1:1。2006年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152元。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处于农业农村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渔业发展也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既面临着有利的环境条件、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和严峻的挑战。我们应当客观认识渔业工作出现的新情况,科学把握面对的新形势,努力适应渔业发展面临的新要求,与时俱进地发展现代渔业。

第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海洋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不断增多,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和安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当前陆源污染仍是水域污染的主要因素,渤海石油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局部水域环境污染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渔业资源的根本恢复尚需时日,渔业发展面临的市场行情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疫病疫情风险逐步加大。

第二,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更新,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的收入不断增加,用于改善食物消费的支出也随之增加,各收入阶层对水产品的购买力明显提高。全社会的食品安全、健康消费和绿色生态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不仅要求吃饱,而且要求吃得多样,吃得营养,吃得健康。以前逢年过节才能吃鱼,现在平常日子也要吃,以前偶尔消费的珍贵水产品,现在也走上了寻常百姓家的餐桌,“无鱼不成宴”在许多地方已经成为消费时尚,水产品已成为常年性消费食品。

第三,随着农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水产品流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使水产品的流通半径在扩大,交易方式在更新,以前主要靠就地就近供应,属于小半径、近距离流通,现在已发展为全球化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以前消费者主要到集贸市场购买,现在越来越习惯到超市购买;以前主要是简单加工贮运,现在是越来越多地采用冷藏低温仓储或精深加工为主的冷链系统。

第四,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渔业的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后,就会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样就为渔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以渔为载体的垂钓、观赏、美化、休闲、娱乐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渔业也由单一的养殖业,实现了多业并举的转变。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渔业提出的新要求和当前渔业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应当积极谋划新思路,认真研究新举措,以工作指导方式的转变,促进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从思想观念、工作方式等方面实行一系列适应性变革,坚持加快发展、注重安全和资源保护三位一体统筹兼顾,坚持两手抓,要从单纯抓开发、抓生产、抓数量,转向开发与保护并举、生产与市场并重、数量与质量同步增长的良性循环轨道,在新形势下寻求渔业产业的新突破,切实推进渔业增长方式的历史性转变,有力推动现代渔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转变增长方式,全面提升渔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加快渔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快工作指导思想转变的实际行动。长期以来,我省渔业发展主要靠产量的增长和规模的扩张,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对资源环境破坏也比较大。无论从渔业自身发展要求,还是从市场需求的方面来看,继续依靠传统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推进渔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生态型转变,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渔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渔业为目标,坚持“生态、高效、品牌”三个理念,突出“质量、安全、效益”三个重点,以建设**半岛渔业经济区为主体,优化产业布局,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提升渔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区域布局合理、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渔业经济强省。

主要任务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渔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渔业增加值达到112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4.2%和15.8%;水产品总产量达到850万吨,水产品出口160万吨,出口额4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2.9%、9.8%和10%;渔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年均增长8%左右。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植优势主导产业,努力打造**水产品牌。一个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规模,就不会有成熟的市场,没有成熟的市场就不会带来好的效益。对水产业发展来说,也是如此,要大力培育健康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

一是大力发展健康养殖业。要加快制订实施水域滩涂规划和养殖规划,科学合理地制定养殖区域、发展规模、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依法保护养殖水域滩涂,引导养殖业健康发展。要继续抓好10大主导品种发展,不断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力争到2010年,全省优势主导水产品和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65%以上,形成10大主导产业。各市也要确定具有地方特色主导品种,建立示范区,由点到面,扎实推进,把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二是深入挖掘渔业发展潜力。要依靠科技,实施渔业育种、繁育、推广等技术的科研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培育、引进一批水产良种,力争到2010年,渔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要充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大力发展滩涂养殖、浅海筏式养殖、底播增殖和深海网箱养殖,实施海洋农牧化工程,向海洋要食品、要效益。各地要结合省政府实施的“五百万亩标准化池塘整理工程”,迅速行动,积极开发,尽快在全省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现代渔业生产基地。

三是努力打造知名渔业品牌。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效益。要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尽快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叫得响、过得硬、占有率高的水产品知名品牌,靠品牌拓市场,向品牌要效益。如胶东海参、鲍鱼、海带、扇贝等,淡水的南美白对虾、乌鳢、大闸蟹等,完全可以叫响做大。要加大品牌整合、市场开拓和诚信体系建设力度,支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增强整体市场竞争能力。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通过展览、展销等形式,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加快资源优势向品牌优势、价格优势的转变。

(二)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因农产品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不仅造成严重的产业损失,还引起人民群众的消费恐慌。去年发生的“多宝鱼”事件,给我省大菱鲆业带来了负面影响,教训极为深刻。质量就是产品生命,市场决定出路,没有质量安全作保障的渔业产业,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一旦出了问题,损失也最为惨重。

一是建立健全渔业标准体系。逐步健全完善符合我省实际、与国际接轨的水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要把养殖全过程标准化作为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主攻方向,抓紧制(修)订品种繁育、健康养殖、病害检测、药物残留、饲料及添加剂等地方标准或操作规程,逐步实现水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相关标准的配套统一。要加快各类渔业标准化示范区、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应用水平,不断扩大渔业标准化生产规模。

二是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加大疫病防控力度,加强产地环境、投入品市场的监管。要先从工厂化养殖、苗种繁育入手,组织开展好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活动,加大重点环节、重点投入品(苗种、渔药、饲料)、重点管理对象的监管执法力度,尽快使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农产品取得了质量认证就是取得了市场通行证。各地要对生产比较规范、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生产(养殖)基地和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养殖GAP认证、加工领域HACCP认证和无公害水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水产品认证,不断扩大“三品”生产规模。

(三)积极促进产业化经营,提高渔业整体效益。产业化经营是转变渔业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和渔业主管部门要在渔业产业化经营上多下功夫,把渔业产业化作为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来抓,促进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有机连接,形成完整高效的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

一是加快培植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外向型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对渔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龙头企业往往可以带动起一个产业。要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以资本运营和优势品牌为纽带,整合资源,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联合与合作,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产业和优势区域集聚,构建渔业板块经济。要依靠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实施养殖产品加工出口推进行动,在稳步发展来料加工的同时,积极扩大本地水产品的加工出口。力争到“十一五”末,全省规模以上渔业龙头企业发展到40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10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100家,本地水产品加工出口数量占水产品出口总量的50%以上。

二是加快建设一批产出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水产品基地。各地要围绕优势品种,搞好规划指导,加快优势水产品基地建设,着力构建现代渔业的区域平台,引导现代渔业生产要素加速集聚,推进优势水产品产业带建设。力争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标准化水产品生产基地400万亩,认证无公害水产品基地300处、无公害产品500个。

三是加快发展一批有能力利用公海资源的远洋渔业企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这是发展现代渔业的重要标志。要依托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建立涉外生产加工基地,更好的利用和分享海洋资源与海外市场。海洋资源方面要从过洋性捕捞转向大洋性公海捕捞,重点海域是东西太平洋、西北印度洋、东中大西洋和东南大西洋。市场开拓方面重点是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市场。沿海各级要对发展远洋渔业在服务保障体系、政策扶持、依法维权等方面给予重视。省政府即将下发有关的政策性、指导性文件。

四是加快建立一批带动力强、机制完善、运营规范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推进渔业组织化建设,建立专业合作社,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需要,是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需要,也是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建设现代渔业的重要载体。今后要认真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鼓励龙头企业、养殖大户领办,养殖户联办渔业合作社。要按大宗水产品分类建立行业协会,逐步建立以同一产品为纽带、相互联系、上下贯通的合作组织网络体系。要发挥渔民合作社和渔业协会在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集约集聚功能,将分散经营的渔户组织起来,把渔业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环节链接起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好千家万户生产与千变万化市场对接问题。

(四)加快实施一批渔业技术创新和推广项目。渔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养殖业的每一次跨越都是科技突破的结果。必须高度重视渔业技术、特别是养殖技术的创新。一是加快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整合各级科技资源,加快建设符合渔业科技发展规律、适应现代渔业发展需要的新型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力争在水产主导品种培育、水产重大疫病防控、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健康养殖方式、新兴渔药和饲料、水生生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渔业节能技术等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二是完善水产养殖苗种繁育、饲料生产和疫病防控体系。重视和加强水产良种的选育和繁育,重点培育国家级、突出发展省级原良种场,带动区域性良种场和县级苗种繁育场上规模、上水平,不断提高我省水产良种自给率和覆盖率。把解决渔用饲料问题当成一项重大工程来抓,鼓励科研院所、饲料企业和生产单位开发高效、安全的新型环保饲料和疫苗,引导渔民使用全价颗粒饲料和配合饲料。三是搞好渔业技术推广服务。抓好科技入户,解决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是农技推广的瓶颈环节。要创新渔业技术推广的有效形式和运行机制,积极培育涉渔企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园区、科技示范户等新的技术转化主体,积极探索渔业科技服务体系向村级延伸的新模式,构建渔业科技进企入户的便捷通道,提高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四是加强对渔民的技能培训。要抓好对示范户、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等人员的专业培训,增强其致富能力、创业能力和带动能力。

三、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搞好海洋生态和安全基础建设

借此机会,讲讲加强海洋管理问题。当前,海洋管理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自2002年《海域法》实施以来,我省海洋管理工作沿着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海域使用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监察执法等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全省已累计确权发证的各类开放式用海、围海和填海造地项目8376个,用海面积381万亩。其中,依法由国务院和省政府审批的填海造地总面积达6.07万亩,保证了沿海地区217个建设项目落地,项目总投资额达3231亿元,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目前,我省海洋管理工作与海洋经济发展需要,与科学用海要求相比,还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一方面,我省的黄金海岸成为开发的热点,海洋经济发展升温;另一方面,我省海洋资源环境承载着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开发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科学用海、规范用海、依法管海,努力提高海洋管理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是积极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大局。要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坚持保护资源、保障发展、保护优先的原则,执行从严从紧的海域审批政策,把好建设用海“闸门”,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保证重点,合理用海,既要保护好海洋资源环境,又要为沿海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海保障。

二是坚持科学管海用海。严格执行海洋功能区划,防止管理随意性,维护区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切实搞好全省海岸线普查,摸清家底,科学编制全省海岸保护和利用规划,加快制定海域使用规划、海洋环境保护、海岛利用规划,进一步促进海洋开发利用转到科学、合理、有序上来。加强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依法对违法建设项目用海进行治理整顿,规范用海秩序。要尽快完成海域勘界工作,这是今年海洋管理工作的一项硬性任务,必须努力完成,省里负责勘定的7条市际界线已勘定6条,沿海市负责的27条县际界线已勘定25条,希望有关市县积极配合,尽快完成。

三是积极推进海洋生态安全和平安渔业建设。安全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生态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工作。在海洋生态安全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海洋生态环境分类管理和海洋环境准入制度,切实把好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环评关。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抓好海水养殖、海洋石油钻探、各类船舶、港口等海洋开发活动的污染防治,最大限度降低海洋自身污染。要建设和管理好各类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海洋生态补偿机制,依法确立生态补偿依据和标准。在渔业安全管理方面,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渔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一如既往地重视平安渔业建设,加快建立海洋渔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快速反应机制,健全防灾救灾体系,完善渔业安全法规制度,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推行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抓基层、打基础,将安全措施落实到船、落实到人,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及安全监督机构依法监管、渔业生产企业和渔船船东全面负责,渔民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生产新格局。要切实搞好渔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向渔民广泛宣传渔业安全生产知识。争取到“十一五”末,全省建成指挥有力、职责分明、规范有序、功能齐全的渔业灾害救助体系,确保渔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渔业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一)高度重视,切实把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各级政府要将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放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谋划,尽快制定完善渔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政策;在出台重大改革措施时,要切实维护渔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安排资金项目时,要注重考虑渔业发展要求;在考核政绩时,要把渔业发展成效作为检验一个地方领导班子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内容。

(二)加大投入,增强对现代渔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渔业是一个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积极探索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新机制,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商业资本和外资参与渔业资源开发。今后一段时间,省里将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健康养殖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和渔业资源修复。各级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更多地向这方面倾斜,逐步形成稳定长效的投入机制。要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在渔民减负、减船转产、民营经济发展、吸引外资等方面搞好研究,制定落实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为渔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篇4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a

(一)总体思路。按照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要求,以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强化改革创新、科技驱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推动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广泛应用,新型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健全,打造发展先进、创新活跃、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形成区域现代农业发展极,示范引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总体目标。到2020年,一半以上的示范区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初步形成一批区域代表性强、类型多样、路径清晰的建设模式。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面落实,耕地质量大幅提升,现代科技广泛应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平均达到80%左右,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平均超过60%。农业用水总量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农业废弃物(农膜、秸秆、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引领和带动各地现代农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二、改善生产条件,率先实现基础设施完备化

(三)集中连片建设主导产业核心片区。以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核心村镇为基础,健全统一规划、部门协调、程序规范的建设管理体制,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发挥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技术措施,整村整乡整建制推进核心片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示范区以核心片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促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产能建设有机结合,大规模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稳定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生态安全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鼓励运用以奖代补、以补促建等措施,支持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担核心片区项目建设任务,完善建后管护机制。

(四)分类打造特色产业园(基地)。坚持市场导向、规模合理、效益优先,结合“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统筹布局各类特色产业示范园(基地),有序推进高水平、网格化、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示范园(基地)建设,发挥比较优势,实现以点带面、错位发展。支持示范区按照程序和标准实施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工程,广泛开展园艺作物、热作标准园创建活动,以及园艺作物“三品提升”(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行动。

(五)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坚持推动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与区域土地消纳能力、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调整优化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布局,开展养殖标准化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鼓励优先利用未利用地发展养殖业。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养殖设备,建立科学、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机制。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配套建设畜禽粪污治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探索规模养殖用电按农业生产电价执行的具体实施办法。

三、强化科技支撑,率先实现技术应用集成化

(六)因地制宜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探索现代耕作技术与全程机械化融合的生产模式,支持示范区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促进粮食主产区的示范区率先实现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其他农产品优势区的示范区在机插秧、机采棉、甘蔗机收等薄弱环节上率先突破。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向示范区倾斜,培育壮大农机大户、农机合作组织,探索推广以信息化手段促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优先在示范区实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项目。

(七)率先普及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探索农业科研机构与新型经营主体合作集成熟化科技成果的有效途径,建立并完善“一个主导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示范基地、一套技术模式、一支服务团队”的农技推广机制,促进现代科技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创新拓展科技服务领域,建立新品种推荐、育秧供苗等综合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农业灾害预警防控与统防统治能力建设。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广使用产地质量证明,建立产地准出机制。有条件的示范区要率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加快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融合发展,推动物联网等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生产管理智能化平台和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四、激发发展活力,率先实现生产经营集约化

(八)构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格局。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农民采取互换、入股、托管、并地等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流转市场和县乡村服务网络,鼓励支持承包土地经营权更多地通过公开市场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探索建立自愿组合、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机制。支持国有农场参与农村土地流转。鼓励示范区率先建立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资格审查、项目审核、风险保障金制度。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围绕产前产中产后关键环节,为众多分散经营农户提供统一服务,以社会化服务带动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标准化。对落实政策好、激励措施实、推进成效显著的示范区,在组织申报相关项目、试点政策时给予适量加分或优先推荐奖励。

(九)倾斜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新型经营主体作为新增农业生产性补贴的支持重点,放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机库棚、仓储等设施的用地扶持政策。引导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联合与合作,探索鼓励科技特派员、大中专毕业生、基层农技人员领办或创办农民合作社的政策措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覆盖到所有示范区,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示范培训力度,培训对象以新型经营主体为主。

(十)全方位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健全农业公益经费保障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试行政府购买公益。创新搭建以公益为基础的综合平台,吸引农资配送、农机作业、工厂化育秧、病虫害统防统治、配方肥统配统施、设施维修等经营性、半经营有序集聚,促进公益与市场化服务优势互补、成龙配套,为各类主体提供保姆式、菜单式、超市式等多种形式系列化服务。探索制定重点行业、主要品种生产的具体规范和合同样本,健全服务标准和流程。

(十一)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支持示范区依托高产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基地,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产业集聚区集聚,建设与农业产业化集群相配套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完善鲜活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冷链物流体系,支持各地发展农社对接、农超对接、直销直供等现代流通新业态;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创建区域特色品牌,发展电商及连锁配送,探索创新服务农业生产营销的新方式。支持相关领域、相近环节、上下游产业间的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融合发展,通过“接二连三”、“隔二连三”,创新联动经营、协作服务的合作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组合型、群体化发展。

五、保护资源环境,率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十二)实行农业资源挂牌保护。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渔则渔,推进区域生产力布局优化,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率先在示范区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挂牌保护机制。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支持示范区构建耕地保护信息平台,建立公开公示机制。加强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促进免耕播种、深松整地、科学除草等技术广泛应用。加大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在示范区实施力度,优先在适宜示范区开展草原自然保护区建设。

(十三)推进农业环境长效治理。探索构建适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技术体系,加快改变大水、大肥、大药的技术模式,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建立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档案,探索农药可追溯体系。健全农业面源污染和农产品产地环境例行监测制度,鼓励开展高标准农膜推广和残膜回收利用示范,探索秸秆综合利用新模式新机制。加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探索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新途径。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重点在示范区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逐步实现示范区全覆盖,不断提高水肥一体化等农艺技术在示范区的应用水平。

(十四)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友好型农业。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衡量标准,净化产地环境,因地制宜建设高产高效生态农业基地。有条件的示范区应积极开展粮食作物改种饲料作物、粮草轮作、发展草牧业等试点,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积极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种养循环模式,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畜禽粪便、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立体养殖,积极推进稻鱼共生、林下放养等生态农业模式。

六、加大投入力度,率先实现支持保护系统化

(十五)加强涉农资金整合。强化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变、用途不变、管理权限不变、检查验收标准不变的前提下,打破行业界限、部门分割,以示范区为平台,以规划为依据,以核心片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功能配套要求,统筹衔接各类项目实施的资金计划和进度安排,建立健全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财政资金有序投放的整体效能和使用效率。中央财政对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大、现代农业发展成效好的示范区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并逐步扩大奖补范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相关涉农资金结合现有渠道对符合条件的示范区给予倾斜支持。

(十六)创新农业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推广以农业机械设备、水域滩涂养殖权、承包土地收益权、农业保险保单、订单仓单等为标的的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建立各类农业资产价值评估机制和流通变现渠道。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客户信用评定范围,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手续简化等正向激励措施。创新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建立农业金融风险补偿基金,组建政府出资为主、涉农服务为重点的融资性担保机构。选择有条件的示范区开展财政资金引导金融资本试点,优先建立农业信贷担保机构。

(十七)完善农业保险服务。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提高粮食作物保险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探索开展主要粮食作物、生猪目标价格保险和蔬菜价格指数保险,以及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开设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及适应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险种。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对设施农业、农机具、渔业养殖、制种、林果等保险保费予以补贴。

七、强化辐射带动,示范引领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十八)推动“产村城”协调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规划应纳入本地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引导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谐相融。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拓展农业功能、传承农耕文明,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型业态,实现产村相融,一体发展。鼓励有条件的示范区将农业生产作为城乡发展的生态本底,探索建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生态保护与补偿机制。

篇5

一、深人调查研究,切实加强领导。从1978年开始,我们就组织专人,深人广大农村,围绕教育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这个总题,目,开展调查研究。许多生动的事实充分说明,当前农村中等教育存在着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普通高中盲目发展。1965年前发展起来的五千多所农业中学,在“”中.几乎被摧残殆尽,造成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二是教育质量大幅度下降,又缺乏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学生极不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同时,在调查中也看到有少数农业中学十几年、二十年顶风逆浪,坚持办学,为农:业生产做出了显著贡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许多地方的公社、生产队的技术队伍,几乎全由农业中学的毕业生组成。掖县西由农业中学和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历届毕业生担任社队经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数,分别占现有同类人员总数的86.1%和85%。滕县吕坡农业中学建校16年来,为本大队培养了605名毕业生,大大提高了青年农民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使这个大队的粮食亩产由1964年的400斤提高到现在的1300多斤,其他副业生产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关键在于党委重视,加强领导。197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召开会议,研究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问题;组织交流办农业中学的经验;制订文件就改革工作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做出明确规定;有关领导同志还深人基层帮助解决改革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工作的开展。有些县委也十分重视这项工作。加祥县农业技术中学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校长,教育局、农业局各有一名副局长和驻地公社一名党委副书记任副校长,配备了两名专职副校长,组成了强有力的校务委员会。由于加强了领导,迅速配齐了专业课教师,解决了25亩地的实验农场和一所兽医院,学校越办越巩固,群众称之为“培养田状元的学校”。

二、坚持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正确方向,努力按照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需要办学,适应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后的新形势。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的办学方向端正不端正,办得好不好,主要看它为农业现代化培养的劳动后备力量是否优良,学生毕业后回到社队是否热爱农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是否做出贡献。因此,几年来我们始终注意抓了这一关键问题,努力端正办学方向,不断克服抛掉“农”字特点,同普通高中在升学问题上争高低的倾向。这类学校一定要学农,围绕专业技术课的学习,开设有关普通文化课。专业设置要适应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需要,因地制宜,开设群众最迫切需要的专业。目前,全省农中和农业技术中学开设的专业有农学、植保、农机、农经、农电、林果、蚕桑、蔬菜、畜牧、兽医、卫生、会计、木工、建筑、缝纫、编.织、刺绣、烹饪、无线电修理、钟表修理、文艺、幼师、渔业等二十多种。不少学校还设了必.修专业课和选修专业课。同时,有些地方并始试办四年制农业初中,以三年时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一年时间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为此,省和各地、市部分制订了二年制、三年制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以及四年制农业初中的教学计划,供各地参照执行。

三、“两条腿走路”,采取多种形式办学。在改革农村中等教育结构工作中,我们实行了教育部门与社队办学并举,全日制教育与半农半读教育并举,不搞“一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首先,每县拿出一所条件较好的普通高中改办为农业技术中学,面向全县或部分公社招生。从1979年开始,现已改办60所,计划1982年完成。其次,积极恢复、整顿、发展农业中学。我省现有农业中学,多是社、队集体举办,国家扶持。这是在当前条件下,较快地发展农业技术教育,适应农村建设需要的一个可行的办法。如肥城县1979年举办的14所农中,除原有校舍外,共新建98间房,国家仅补助了二万多元,其余都是社队集体解决的,群众积极性很高。不少社队都将其农场、科研实验园地并入农业中学,使农业中学顺利地解决了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办学形式坚持从实际出发,有社办几个大队联办,有条件的大村队也可单独举办,灵活多样,不强求一律,做到办一所,巩固一所。第三,结合调整中学布局,将公社高中或公社五七学校改办为农业中学。第四,在普通高中设职业技术班。

四、教學、科研、生产实习紧密结合。农业技术教育着眼于为农业现代化培养人才,就必须教给学生必须具备的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从事现代化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学研究的能力。因此,必须妥善地安排教学、科研、生产实习。目前多数学校实行五天教学,一天生产实习;少数学校实行四天教学,两天生产实习;也有的五天半教学,半天生产实习;科研结合教学和生产实习进行;生产实习根据专业课教学的情况灵活安排,有时集中有时分散。解决好专业教材问题,是农业技术教育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几年来,我们在省农业厅的协助下,先后编写了十本农业中学专业技术教育课本,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各地各个学校结合教学编写的教材、补充教材共三百多门类。科研方面,最普遍、最大量的是在地、县农科所的指导下,教师带领学生种实验田、种子田、丰产田。主要项目有:良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土壤改良、耕作方法改革、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试验,作物高产栽培措施实验等,为当地提供良种、提供经验,作出示范。如滕县官桥农业中学,他们在50亩地的校办农场上,除了完成教材要求的实验实习项目外,还根据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年年进行小麦、玉米的良种培育、引进良种试验和高产栽培等技术试验,使每届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参加一个或几个项目从种到收的全过程。几年来,在作物品种对比试验方面,先后提供了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34个,自己培育出小.麦、玉米亩产均在千斤以上的高产新品种各3个,为国家和集体提供作物良种40多万斤。掖县西由农中,结合教学开展科研,在教师指导下,气象组坚持天天观测大气候和田间小气候的变化,得出了气温、地温、积温、温度、雨量、寒流、霜冻、冻土、冰雹等影响作物生长的气象因子,为研究小麦生长的外界条件提供了数据。穗分化观察组,对七个小麦.品种和五个玉米品种从生长锥末伸长期就开始,一直到收获,连续几年记载了根、茎、叶等生长形态,绘制了720多张图片。田间实验组进行了品种、水肥、群体、叶面积、去叶、去雄、微量元素、低频电处理种子等78个项目的实验,总结探讨了小麦亩产千斤的栽培技术。当地群众称为农业生产的“参谋部”。

五、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农村教育的教师队伍。办好农业技术教育,必须有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特别需要.有一支专业课的教师队伍。几年来,我们是从以下几个渠道解决的:一是从现有教师中选拔有一定基础或专业相近的教师担任;二是从对口部门调配技术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三是从社会聘请部分退休、闲散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到学校代课;四是安排有关院校培训专业教师,三年来省地两级共培训专业教师六百人;五是从1981年起,适当分配部分农林大中专毕业生担任专业课教师。农业中学、农业技术中学的教师比普通中学的教师更为辛苦,既要搞好教学工作,又要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和科学研究,因此,在政治,上、生活上更应关心他们。几年来我们一直强调做好农中教师队伍的建党工作,特别注意发展骨干教师入党。他们做出成绩,及时表彰;对那些成绩突出,业务水平较高,具备特级教师条件的,同样晋升为特级教师。各地都选拔了一批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农业技术教育的优秀教师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对于他们的生活,各地都在住房、物质供应等方面给以应有的照顾,许多学校都从校办工厂、农场、科研等收益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教师的福利。对于教师的粮、菜也进行了补助。绝大部分农业中学的民办教师实行联教计酬教学责任制,待遇得到妥善解决。有的实行工资制;有的实行工分或实物报酬,略高于同等劳力。

六、多种渠道解决经费问题。由普通高中改办的农业技术中学、农业中学,原来的经费渠道不变,专业课教学和实验实习费用由地方财政补助。社队集体举办的农业中学由社队集体投资,国家以适当补助。同时,大力提倡勤工俭学。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勤工俭学,是农业中学能够鞏固发展的原因之一。现有办得好的农中,很多都是在当地党委领导下,由师生自己动手,从无到有,克服各种困难办起来的。如1958年创办的曹县梁堤头农业中学、掖县西由农中、滕县官桥农中,以及近几年举办的利津县徐集农中,建校时都一无所有,靠师生自己动手,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不仅培养了人才,也创造了一份雄厚的家业,改善了办学条件。据1980年底统计,全省农业中学共有校办工厂52个,年产值116.18万元;纯收入37.54万元;农林场22965亩,收粮236.11万斤,收入47.29万元;其他收入14.93万元,总计,纯收入99.76万元。这对于办好农中,是一个极其有利的物质基础。

我省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认识问题。有些地方受单纯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对农村中等教育结构改革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因此在这些地方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推广不开,落实不了,全省很不平衡。在办学方向上有些农中受单纯追求升学率影响,一味向普通中学看齐。

篇6

为了全面评价我国传统农业,还有必要从文化的视角对它作进一步的考察。研究我国传统文化的水者,把传统农业作为它的土壤或基础,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在农史界,从文化角度审视农业史的,已故石声汉先生是第一人。他的许多论断,至今仍是人们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近年来,注意研究农业文化史的人多了起来。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角》一文概述了农业文化的内容和范围,农业文化史研究的层次和功能,并能中国农业文化作了宏观的评估。邹德秀的《中国农业文化》,对中国农业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及其各方面的特点和影响,作了相当全面的论述,是第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农业文化史和农业文化理论的专着。[32d]李根蟠《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一文,也是从文化史的角度立论的。[29f]至于稻作文化.茶文化.烟文化等的专门研究,就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农业文化,这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这自然是对的。但从文化的基础看,西欧中世纪文化难道就不是农业文化吗?在欧洲语言中“文化”(Culture)一词,原来就是指“耕耘”.“栽培”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反映了不同时代而不是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区别。因此,笼统说农业文化,并不能确切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问题应归结为:1.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观察中国传统农业,它究竟有什么特点;2.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柢,传统农业究竟给予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影响,由此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哪些特性。

关于第一问题,除了广大农区以种植业为主.实行精耕细作外,不少人注意中国传统农业包含着不同类型的农业文化。如古非认为中国存在三大文化圈(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经济区,长江珠江流域水地或高山雨林带农业经济区.北方草原游牧经济区)和农耕游牧二元对峙格局。[15]汤晓芳也有类似观点[18]。邹德秀把我国农业文化划分为平原农耕文化.草原畜牧文化.山林采猎文化.江湖渔业文化等类型。[32d]李根蟠将我国农业文化区分为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两大系统,在农区中包含了北方旱作农业和南方水田农业两种主要类型,从东北西到南则存在广阔的农牧交错地带,并把这些不同类型农业文化的关系概括为“多元交汇”[29e],已如前述。不少人认为传统农业文化是封闭的保守的。从传统农业具有自然经济性质看,它比之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现代文化,确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从我国传统农业的多元格局盾,则不尽然。台湾学者杜维明认为,中国文化并不封闭,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受草原文化或畜牧文化的影响,在相互抗衡中增加了生命力。[63]邹德秀指出中国农业文化发生在辽阔的地域内,内部有较大异质性,可以互相交流.互相提高,对一个地方来说,经常有新因素的出现和新文化的引进和创造。但对中国农业文化是否封闭系统的问题,他采取了折衷提法,认为它经历了一个从开拓.开放到保守封闭的过程。[32a]李根蟠认为中国古代农业在多元交汇的体系中包含着各种异质文化,具有发展和创新的内在动力。并以作物的驯化.引种为例,论证我国古代农业存在着两种文化交流,即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以及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中国农业文化在这两种交流中不断提高,并对世界农业做出贡献。[29e]

关于第二个问题,则或褒或贬,见仁见智。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强调其保守落后一面的不乏其人。如姜义华等认为,乍一看五光十色.气象万千的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旧式农业文化.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生产文化.自然经济型文化。中国传统的整合意识,本质上乃是极端的分散的个别主义与高度集中的权威主义的结合。它植根于中国以小农经济为代表的自然经济的单一性,植根于这种经济结构的运动所固有的喜一(单一化)不喜多(多样化.多元化),喜静不喜动,喜定不喜变.喜稳不喜乱等秉性。所谓‘天人合一’,所谓‘大一统’,所谓‘内圣外王之道’,如此等等,都只不过是这严峻的社会实际的美学再现。[37]陈学凯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是以农耕的自然经济为基础,以氏族家庭为细胞的农业家族文化,其内在特征是永恒不变的基调——奉天法古:统一的天道.人伦.宇宙.社会模式论——一体主义精神,理论背离现实的传统观念意识——重体轻用[36]。至于视传统文化为封闭.停滞.愚昧.落后的代名词,视传统农业为祸根者,就不必说了。有些人没有也不愿意对传统农业作深入研究,而侈谈农业文化,仅仅根据某些先验的概念加以推导,不能不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

冯天瑜的立论比较持中。他认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可以归结到“耕作居于支配地位,社会分工不发达,生产过程周而复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农业文明礼貌范畴”。这种农业文明的特性,被概括为:“求实精神;循环论.恒久意识.变易观;中庸之道和注重自然节奏;尚农.重农;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成;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16] 。

另一些同志强调了传统农业对传统文化影响的积极一面。石声汉指出:“我们祖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一个先进的.丰富的.完备的科学知识体系,这个体系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有历史记载的几千年中,我国农业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天灾****的考验,始终没有出现过由于技术指导上的错误而引起的重大失败。这件事实,雄辩地证明了了这一科学知识体系的优越性。可以自豪地说,农业技术知识的这一优良传统,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创造的宝贵遗产之一。”他又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我国悠久的文化与历史经过多次严峻考验,始终没有中断过,正是由于农业基础稳定的缘故。[10a]这种观点,在农史界被普遍接受。如范楚玉把“持久性”列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之一。[42a]王利华认为传统农业的持续发展保证了中华文明的延绵不断和使它具有极大的承受力.愈合力.凝聚力。邹德秀认为中国早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导致中国文明的持续发展。[32cd]李根蟠指出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起源既早.成就又大,虽有起伏跌宕,但始终没有中断过的。以多元交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点的中国古代农业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29f]所有这些,都是以石声汉的论述为基础的。

传统农业影响到了中国传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这方面石声汉也有很好的论述。但文化的核心是观念形态,尤其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最能反映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特点,而这也正是传统农业对中国文化影响最为深远之所在。有的学者从这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述。例如张立文指出,中国人重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人“浑然与物同体”,“万物与吾一体”;西方重人对自然的超越,即人征服自然,强调人与物的异体或异在。这种差异根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不同。中国具有大陆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的政治体制。农业生产较之罗马的工商业更容易受风雨霜雪等自然现象的制约,五谷的播种.生长.收获都要与天时节气相适应,农民们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接触中为大自然所熏陶,感受着自然的生命力,人与自然培育了一种相亲.相近.相合.相融的关系。使客体与主体,自然与人凝聚为中国传统的整体形态。古代希腊,土地贫瘠,农业衰败,人们只得离开土地另谋生路。希腊人对土地失望,对海洋不可预测,人们对土地和海洋是恐惧而疏远的。人和自然产生一种相对.相斥.相离.相仇的关系,人的最大愿望是战胜自然.控制自然.征服自然。中西文化的这种差异并无绝对优劣之分。中国物我一体的价值观念,与宋元以前文明发展相适应,能对自然的挑战做出成功的回应,元明以后在自然与西方文化的挑战面前失去成功回应的能力,因为这种观念缺乏科学的求索精神。一体化导致浑沌.模糊的思维。凡此种种使中国仍处于农业社会。西方工业社会虽然在征服自然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只讲主体人对客体自然索取,不讲主体人同客体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导致资源危机.能源缺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应从中国的物我一体中得到启示,缩合东西方文化之长。[40]许苏民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赞天地之化育的,这和中华民族传统的与自然界作物质交换的特殊方式相适应。[17]

在这里还应提出的是台湾着名学者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一文。文章指出中国文化是一极深厚的农业文化,其许多特点根源于农业。农业的第一特征是一半赖自然,一半靠人力。而我国古人所称之天人相应.天人合一.正是十足道地的农村观念,实有纯真不可颠覆的道理。由此又派生“乐天知命”.“尽其在我”的农业人生观念。农业的另一特征是农业人生要从其他生物做朋友.做搭档。中国古人说:天地之大德曰生,万物一体.一视同仁。中国文化首先极看重自然,而又在自然别看重生命。“仁”指生命与生命之间呼吸相通.痛痒相关的极深微的情感,是中华文化精义所在。耶稣教把人类生命看作上帝对罪恶的一种惩罚,佛教主张四大皆空,要超脱生命。近代科学注重讲物理,把有生命的也并在无生命一边讲。中国讲理也讲性,把无生命的也并在有生命的一边讲,主张穷理尽性。赞天地之化育是中国文化中一项特殊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由此造成中国五千年文化而成为其一个主要的基础与中心。作者极力推崇中国“大农人生的文化传统”,认为它可以领导世界人类前进。[55]

最近季羡林先生再三论及东方文化体系(包括中国.印度.伊斯兰三大文化)和西方文化体系(欧美文化)的区别。他在钱穆天人合一论基础上写了《“天人合一”新解》,认为东西两大文化体系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模式。与西方重分析的思维模式不同,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观念和普遍联系,视人与自然万物为一整体。[45]这也就是李约瑟说的“有机统一的自然观”。[67]刘志一则称之为唯物辨证的宏观观控的有机统一观。[22]但他们所举的例证中很少涉及农业。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这种思维模式正是根源于传统农业,并在传统学中获得其典型的表现,“三才”理论就是这种思维模式的结晶。

最先强调“三才”观念在中国古代农学中突出地位的是石声汉。他指出,人们喜闻乐道的“天时.地利.人和”.“因时制宜”.“因时制宜”一类话,实质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和自然斗争中,所认识和总结出来的自然哲学宇宙观。它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知识中最中心的内蕴。[10b]此后农史界一些学者如范楚玉.郭文韬.梁家勉等对“三才”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均有所论述。[42b.50.7c]在此基础上,李根蟠明确地把“三才”理论与有机统一观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并分析了它所包含的整体观.联系观.动态观在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各方面的表现。他指出:“在‘三才’理论体系中,人不是以自然的主宰者的身份出现,他是自然过程的参与者;人和自然不是对抗的关系,而是协调的关系。”“这种理论,与其说是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移植到农业生产中来的。毋宁说是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的升华。”鉴于古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有唯物主义的理解,也有唯心主义的理解,他用“精耕细作.天人相参”概括中国传统农学体系。他又指出:“在有机统一观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农学比较注意农业生产的总体,比较注意适应和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业生物.自然环境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比较符合农业的本性。也因而能比较充分地发挥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作用,使用和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这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29f]

六.“有机农业”.“石油农业”与“持续农业”

在分别介绍了对中国传统农业认识与评价的讨论的各个方面以后,现在再回到传统农业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的问题上来。

上文谈到,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传统农业和小农经济曾被一些人大张挞伐,也正是在这时候,西方的现代化农业也正在受到批评。

1982年第1期的《世界农业》转载了旅美华裔学者任觉民.孔一士的文章,认为西方现代化农业,或称工业式农业,已暴露了许多破绽,严重的有如定时炸弹,将成为人类未来许多灾难的主要潜在因素。如化肥农药的使用使环境污染.土壤流失.水源短缺.虫灾愈加难以控制,是典型的科技鸦片。农业以至社会的不稳定性正在增加,它的高效率是用便宜的石油换来的,如从能量的投入产出比例,它的效率比旧式农业低,等等。欧美农业必然而且正在向“超工农业”(它主要采用有机肥.轮作间作等传统技术,同时对现代化科技作选择性应用)过渡。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的“缺点”已成为“优点”,符合“超工农业”的特性和要求。因而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应选择“超工农业”,而避免走西方现代化的弯路。[66]接着,《世界农业》又连载了美国农业部指定的一个有机农业考察小组的考察报告的摘译,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美国有机农业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文章在大陆的一些学者中引起共鸣。下面的介绍着重在农史界的反应。1983年第二期《中国农史》发表了郭文韬等人《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该文修改后收入《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化》一书中,该书曾被译成日文),其基本观点和思路与任文完全一致。文章称,西方现代的“无机农业”已危机四伏,走投无路;“有机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中国是“有机农业之母”,因此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必须把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同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相结合。[54]李凤岐.邹德秀也认为近三百年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走的是工业化道路,虽取得很大成绩,也存在环境污染和高能消耗两大问题。他们强调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的资源,合理地加以利用,可不断消耗,又不断恢复,形志良性循环,持续为人类提供越来越多的产品。工业式农业的根本问题是忽视农业的这一特点,因此作为一个普遍的体系是不可取的,其存在问题也不是这个体系本身所能解决,因此必须转移到“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上来。用生态农业的观点看,中国农业有许多值得发扬的有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国农业不应走工业式农业的弯路,而应该直接过渡到新的农业阶段;这种过渡不是抛弃传统农业,而是包含着使传统农业科学化的任务。[31]邓宏海对此有论述。

在生态农业热中,有的同志认为中国古代农业的精华正是生态思想,尤其是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有人从思想上和技术模式上探索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53]俞荣梁对《补农书》和《农桑经》进行了会析,认为明清时代已存在以多种经营构成生物间良性循环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特色的“生态农业”雏形,在经过三四百年考验后,今天仍具有不可低估的生命力,为中国未来农业提供了颇堪称道的模式。他把生态农业视为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的结合,认为一方面要总结发扬我国传统农业的优点,同时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装备农业,建立兼有古今农业特点的“生态型农业”。[47]孙声如总结了我国传统农业间套混作的经验,指出它不但是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当代立体农业的核心和基石。而立体农业则可能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精华的结合部和生长点。[24]

从有关文章看,各人对生态农业宣传的出发点并不相同。部分同志着眼于对传统农业(包括解放后三十年农业)破坏生态环境的批判,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否定传统农业相联系的;另一些同志则认为传统农业科技符合现代生态学原理,他们主张的生态农业是和肯定传统农业相一致的。同是肯定传统农业科技的同志中,也有人对“生态农业”持批评态度,他们的批评主要是针对前一部分同志,但也不满意后一部分同志“借洋风以取巧”的做法。方原认为,农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打破旧的平衡.重建新的平衡的历史;不应把所谓“生态平衡”的要求,驾凌于农业发展之上。他批评某些生态学者无视近代农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把它描写成地球末日。指出生态平衡之说与其说是一科学.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国家一股厌恶城市生活的紧张枯燥.企图返回恬适的大自然的思潮。他反对借“有机农业”的洋风来争传统农业的地位。“石油农业”与“有机农业”都有片面性,不宜各持一端,而应结合我国国情,发扬传统,合理利用先进技术(机械.化学),不用这些是难以前进的。[8c]刘巽浩指出,西方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牲畜饲料添加剂的制度”。我国有高度重视有机肥.豆科绿肥,广泛实行精耕细作和间套复种的传统,在目前和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有机能投入在农田总能量中占居多数。但中外农业历史表明,单靠“有机农业”本身的物质循环,农业难以有较大发展。他反对单提“有机农业”的口号,主张“以无机促有机,有机与无机相结合”,尤其强调要增加化肥的生产和使用。[20a.b]佟屏亚分析了西方生态农业思潮的缘起,是在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对石油农业的反思和否定。它把农业看成封闭的自然生态系统,否定外源能投入,把平衡绝对化。西方生态农业一类农扬能量投入减少劳动生产率下降,发展十分缓慢。我国当前的迫切需要,并不是什么确立有机农业战略,而是要扩大无机农业的基本物质条件。生态农业的宣传客观上导致了忽视农业基本建设和削弱物质能量的投入。中国农业要走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路,近年我国各地涌现的吨粮田,正是传统精耕细作农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38abc]

关于这个问题,梁树春的意见也有一定代表性。他认为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物质能量的“低消耗.低投入,低产出的半封闭式的循环,虽然构造一个比较合理的内部循环机制,但这种优点是以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双重外部不经济性为代价的。石油农业则是“高投入.高产出的开放式循环”,从总体上克服了传统农业的缺点.把农业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级。它虽然在一些产业中带来能耗过高和环境食品污染问题,但这只是暂时现象,正在改进之中,石油农业不会走进死胡同,它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有机农业不能大规模取代常规农业。他虽然主张以生态农业为未来农业的模式,但这种生态农业是经过重新定义的,是以石油农业为基础,吸收传统农业优点,在现代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新模式。[51ab]

从上述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西方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是由于作为西方现代农业表现形态的“石油农业”暴露出高能耗和环境污染等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反思,从而提出的一些替代办法,故又被统称为“替代农业”。它的引进和关于我国在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讨论相激荡,引出了种种议论.理论和方案。其中关于“生态农业”的宣传声势很大,其为中国现代化农业模式似乎已被官方认可;但反对的声音也始终未断;事实上,我国一些学者的“生态农业”概念与西方差别颇大,并不断改变其形态。靳百根有专文论述《中国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古今农业》91.2)。中国学术界内部对“生态农业”的理解亦各不相同。撇开概念的争议,有两点是清楚的。一.我国传统农法中确定有不少珍贵品,可以构成未来农业的重要因素,不可予以蔑弃。其中最可宝贵的,是在经“三才”理论为标志的有机统一自然观的指导下形成的一套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注意农业生态系统各因素间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注意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永续利用,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协调和谐。二.传统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落后,再生产主要依靠农业系统内部能量的投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进一步增加受到很大限制,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因而,西方现代农业以现代化机械和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大量投入外源能来打破传统农业半封闭式的循环,使农业获得飞跃发展,这一历史功绩和发展方向不容否定。对有机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片面的。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精耕细作“天人相参”的优良传统与现代装备现代科技相结合.有机农法与无机农法相结合。

在西方,摒弃化肥.农药.除草剂等等的“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实验,由于产量的大幅度下降,一直推广不开。近年来,一种农业发展道路的新思路——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ulture)正在迅速兴起。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5届大会通过了有关持续性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89号决议。1991年4月,粮农组织又在荷兰召开国际会议,初步提出持续性农业发展的合作计划。对“持续农业”也有各种理解,而且整个理论和实践均在发展中,但其基本思路是明确的,即,既注意产品的效率的提高,又注意资源与环境的保护,不同于只强调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农业”。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出现,表明“石油农业”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靠取消现代科技成果,放弃满足全球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倒退到传统农业来解决。在我国,对“持续农业”研究的热潮正在兴起,“持续农业”的提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鉴于历史经验,对外来思潮应有分析,要根据我国国情决定取舍,从而确定我们的方针。有人认为,根据我国特点,似用“集约持续农业”或“精(精致)久(持久)农业”的提法更好些。[20cd]

引用文献

1.马克垚:中国和西欧封建制度比较研究 北大学报91.2

2.马孝劬:发扬我国农牧结合.用养结合的优良传统 中国农史83.1

3.千 里:过密型增长理论——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把钥匙,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4.王毓瑚:中国农业发展中的水和历史上的农田水利问题。北京农大科研资料 80.6

5.王星光.陈文华:试论我国传统农业的生命力 农业考古85.2

6.王利华:农业文化——农史研究的新视野 中国农史89.1

7.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 a.中国农学史上册 科学出版社59

b.中国农学史下册 科学出版社84

c.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简史 江苏科技出版社85

8.方 原: a.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业考古83.2

b.走强化和发展精耕细作传统的路 农史研究83.1

c.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 农业考古83.1

9.邓宏海:我国农业持续发展需要努力运用生态学和建立生态农业 农业考古88.1

10.石声汉:a.中国农业遗产要略 农业出版社81

b.中国古代农书评介 农业出版社80

11.宁 可:a.西汉农业生产漫谈 光明日报79.4.10

b.有关汉代农业生产的几个数字 北京师范学院80.3

12.田人隆整理:关于东方****主义座谈纪要载当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91

13.史志宏:a.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结构与农业发展 古今农业92.3

b.清代前期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14.卢 锋:a.若干朝代农业生产效率蠡测 人民大学学报89.1

b.近代农业的困境及其根源 中国农史89.3

15.古非:农耕与游牧——中国古代民族融合中文化二元对峙矛盾的格局 固原师专学报90.1

16.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第三章第三节 上海人民出版社90

17.许苏民: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福建论坛86.2

18.汤晓芳:我国古代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形成与交流 宁夏社会科学89.6

19.刘瑞龙:a.正确对待中国的农业遗产 中国农史81.1

b.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人民日报83.5.13

20.刘巽浩:a.以无机促有机,无机与有机结合——兼论有机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83.1

b.对生态与“生态农业”问题的看法 农业考古88.1

c.中国农业现代化与精久农业 农业现代化研究90.1

d.持续农业种种谈 世界农业92.3

21.刘建中: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的综合考察 历史教学92.1

22.刘志一:科学技术史新论 辽宁教育出版社88

23.刘国培:中国古代农业社会和传统文化 昆明师专学报87.1.2

24.孙声如:我国传统农业的间套混种与当代立体农业的新发展 古今农业90.7

25.吴承明:a.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的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88.2

b.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 中国经济史研究89.2

26.吴承明.侯方:评外国学者对旧中国经济不发达原因的分析 经济学动态81.9

27.吴 慧:a.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农业出版社85

b.清前期粮食的亩产量.人均占有量和劳动生产率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28.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农本与重商 历史研究84.1

29.李根蟠:a.试论中国古代农业史的分期和特点载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诸问题

福建人民出版社90

b.略论春秋以后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东岳论丛80.4

c.我国古代的农牧关系 平准学刊第一辑 商业出版社85

d.试论我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历史与现状 载现化农业论丛 农业出版社81

e.中国农业史上的“多元交汇”——关于中国传统农业特点的再思考 中国经济史研究93.1

f.中国古代农业 天津教育出版社91

30.李伯重:a.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4.1

b.“桑稻争田”与江南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中国农史85.1

31.李凤岐.邹德秀:从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看我国农业的优良传统

农史研究83.1 农业出版社出版

32.邹德秀:a.中国的传统农业技术对新农业改革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中国近代农业科学落后的原因 大自然探索83.2

c.中国古代农业与中国社会发展 农业考古89.2

d.中国农业文化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92

33.杨直民.董恺忱:集约农业发展过程和趋势的初步探讨 学习与探索80.1

34.陈 平:a.单一小农经济结构是我国两千年来动乱.贫穷.闭关自守的病根

学习与探索79.4

b.社会传统与经济结构的关系 学习与探索82.1

C.中国单一小农经济结构分析 学习与探索83.1

35.陈 江:清代经济增长轨迹试析 思想战线91.6

36.陈学凯:论中国特征的农业家族文化及其矛盾 湘潭大学学报88.1

37.姜义华等:《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前言 重庆出版社88

38.佟屏亚:a.在现代农业中发扬传统技术 农业考古85.1

b.试论“生态农业”思潮及其影响 中国农古88.4

c.我国吨粮田的实践与思考 农业考古90.2

39.张企曾: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考古83.1

40.张立文:传统学引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89

41.张沁文.王文德:生态农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农业考古86.2

42.范楚王:a.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古今农业88.1

b.中国古代农学对天时.地利.人力关系的论述

自然科学史研究集刊第三卷第三期84

43.孟庆琳.王朗玲:论水利农业与中国封建制度 学习与探索91.6

44.郑炎成:论中国传统农业技术及其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跃迁 农业考古89.1.2

45.季羡林:a.“天人合一”新解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创刊号93

b.神州文化集成丛书序 新华出版社

46.郝盛琦等:树立社会主义大农业经营思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经济研究80.3

47.俞荣梁:a.建立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补农书》的启示 农业考古85.1

b.生态农业的雏形——读《农桑经校注》琐记 农业考古86.1

48.席海鹰:论精耕细作和封建地主制经济 中国农史84.1

4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史稿 农业出版社89

50.梁家勉:a.从“三才”观到制天命而用之的人治观 农业考古89.2

b.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学术研究

51.梁树春:a.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模式的思考 农业现代化研究87.2

b.对石油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再认识 农业现代化研究88.3

52.唐启宇:中国农史稿 农业出版社86

53.唐德高:a.我国生态农业的历史渊源 农业现代化研究87.5

b.我国古代生态学思想和理论 农业考古90.2

54.郭文韬等:a.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兼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中国农史83.2

b.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86

55.钱 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于《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文集中

重庆出版社88

56.游修龄:a.清代农业的成就和问题 农业考古90.1

b.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历史启示——中国与日本的比较 古今农业93.1

57.章有义:近代东北地区农田单位面积产量下降的一个实证 中国经济史研究90.3

58.曹隆恭:试论我国农业的历史特点农史研究第二辑 农业出版社83

59.董恺忱:a.世界农业发展述略——兼论东西方农业的特点 世界农业80.3.4

b.从世界看我国的传统农业的历史成就 农业考古83.2

c.传统农业.精耕细作和集约农法词义辨析 平淮学刊第二辑,商业出版社90

60.董恺忱.杨直民:试论我国传统农法的形成和发展 农史研究第四辑,农业出版社84

61.程洪:美国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趋势与特点 历史研究88.4

62.薛国中:16-18世纪的中国农业革命 武汉大学学报90.2

63.薛涌:中国文化纵横谈——林维明教授采访记 社会科学86.8

64.许倬云:中华农业史导言 台湾商务书店79

65.天野元之助:中国农业史概论 载中华农业史 台湾商务书店79*

66.任觉民.孔一士:谈现化农业的困扰及出路,兼论中国农业前途的抉择 香港(抖擞)80.5

67.李约瑟:历史与对人的估评——中国人的世界科学技术观,载李约瑟文集

辽宁科技出版社86

68.熊代幸雄(董恺忱译):论中国旱地农法中精耕细作的基础 中国农史81.8

69.饭沼二郎(董恺忱译):古代旱农在世界农业史上的地位 平淮学刊第五辑上册,

光明日报出版社89

70.Wen Dazhong and Davld Pimenbel (1986)“Seventeenth Centrry Organic Agriclture in China:1.Cropping Systens in Jiaxing Region”Humam Ecology.14:2:15-28

转引自张瑞德: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危机——近人研究成果的评述,(打印稿)

71.帕金斯(伍丹戈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84

篇7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14-3800-05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6.14.065

Abstract:The article expanded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of “wuli”,“shili”,“renli” which was based on“Wuli-shili-renli” systemetical methodology. Then the author establishes the index system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Jiangsu provinc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level will be obtained by comprehensive scoring method.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basic role of physical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s well as human factors throughout the evaluation process. The article also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too much emphasis on physical factors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n three aspect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Wuli-shili-renli”(WSR) systemetical methodology;the evaluation of index system

“三农”问题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农业现代化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早在1949年总理就提出发展现代农业,1961年对农业现代化内涵做出了初步界定,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不断丰富[1]。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又是农业大省,全省人均占有耕地0.063 hm2,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此外,江苏省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农作物品种齐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经过三次扩大,已将江苏省大部分城市纳入其中。因此,研究江苏省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具有指导意义[2]。

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现代化是指狭义的农业领域,然而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并不应局限于此。本研究讨论的是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视角的广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物理”)、农业现代化(“事理”)以及农民现代化(“人理”)。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的概念,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统筹协调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否则农业现代化就不是真正的现代化。在三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要分别按三部分在农业现代化运行机制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分析。从现有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得知,指标设计偏重于“事理”方面,即农业的生产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对于农村现代化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农民的现代化仅仅侧重于收入指标,关注范围存在局限性。因此,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视角对广义农业现代化发展进行分析,突出了三方面发展缺一不可,对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为准确地监测农业现代化水平,需要一套兼具合理性与全局性的指标体系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量化分析。关于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制定一直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徐星明等[3]认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应涵盖现代农业生产子系统、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子系统以及农村社会经济与环境子系统三个层面的内容。辛岭等[4]从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投入产出率、农民收入、农田水利化、操作机械化、经营产业化、经营主体现代化、生态良性化等方面构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张淑英等[5]在《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根据五个原则构建了由农业产出效益、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经营、农业支持保障等组成的指标体系。就目前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来说,仍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指标数量偏多;部分指标数据获取困难,部分量化指标不能直接从相关统计资料里获得,只能通过复杂的计算过程得到;指标大多关注的是农业的生产发展水平,对于农村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农民的生活关注较少。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研究将基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建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使其更能体现全局性和合理性的特征。

1 WSR系统方法论基本原理

“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是一种东方传统的哲学方法论,当时的系统方法论只包含“物理”和“事理”两个方面[6]。此后,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许多问题都存在人的干扰因素,于是美国系统工程专家李耀滋提出建议,加上第三个方面“人理”[7]。WSR方法论的理论核心在于分析问题时,对于“物理-事理-人理”三方面应通盘思考,首先考虑“物理”方面,即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以及可以作为硬件为系统服务的基础设施;其次考虑“事理”方面,即怎样合理运用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现有的外部条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为人类服务,具体表现为现代科技的运用、提高效率的方法以及现代化经营理念等;而最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人理”方面,人类对于社会问题的影响贯穿于社会经济的始终,人类作用于客观事物以及运行机制所产生的影响,包括人与人的沟通协调,也包括人与事物的协调机制。

2 基于WSR视角的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过去人们普遍认同的农业现代化指的仅是“三农”中农业方面的现代化,是狭义的农业现代化,而非本研究的广义的农业现代化[8]。基于WSR视角将广义的农业现代化进行三个维度的划分。

2.1 物理―农村现代化

首先,农村的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耕地、水是农业生产的基础,需要对土壤、水资源等进行保护,同时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农膜等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农村的交通、通讯、住房、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指标[9]。再次,农村的社区环境以及村委会的服务效率是农村是否适宜居住的充分条件。最后,生活以及生产污染需要及时处理,以便农业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生产需要农村的现代化。

2.2 事理―农业现代化

狭义的农业现代化,是将现代工业产品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于农业生产,辅之以科学的管理办法,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及资源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农业产出最大化、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等。

2.3 人理―农民现代化

人是最积极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系统管理方法运用于农业的生产实践,需要劳动者具备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基础素质、专业技能、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及法律道德积累[10]。除了关注农民在生产方面的素质,农民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提升也是农民现代化的体现(图1)。

本研究将基于WSR三个维度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表1)。

3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测度

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3.1.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在深入分析广义农业现代化内涵之后,基于“物理”、“事理”、“人理”三个维度建立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将有关因素自上而下分成四个层次,分别是目标层――江苏省农业现代化U;维度层――“物理”Y1、“事理”Y2、“人理”维度Y3;准则层――主体指标U1至U7;方案层――群体指标u11至u74。

3.1.2 构造判断矩阵 邀请多位专家将主体指标中的群体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做出判断,建立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判断矩阵的标度采用常用的“1~9”标度法[11]。基于本研究的指标体系,共形成7个准则层相对于方案层的判断矩阵,1个目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1个维度层相对于准则层的判断矩阵。

3.1.3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根据矩阵理论对矩阵求特征根,利用判断矩阵特征根的变化来检验判断的一致性程度。

1)用CI=检查决策者思维的一致性。CI值越大,判断矩阵偏离一致性的程度越大,CI越小(接近于0),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越好。

2)利用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CR。当CR=

经计算可知矩阵特征根?姿max=3.038 5,经一致性检验可得CI=0.019 3,CR=0.033 2

W2=(0.117 8 0.055 0 0.563 8 0.263 4)

W3=(0.75 0.25)

W4=(0.3 0.3 0.3 0.1)

W5=(0.166 7 0.833 3)

W6=(0.637 0 0.104 7 0.258 3)

W7=(0.125 0.125 0.125 0.625)

W=(W1,W2,W3,W4,W5,W6,W7)

=(0.072 5 0.072 5 0.317 1 0.317 1 0.155 4 0.032 7 0.032 7)

Y1=(y1,y2)=(0.166 7 0.833 3)

Y2=(y3,y4,y5)=(0.428 6 0.428 6 0.142 8)

Y3=(y6,y7)=(0.25 0.75)

3.2 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由于指标量纲不同,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得数据便于分析比较。对于数值越高越好的正向指标,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式中,Vki表示标准化后数值;Xi表示第k个主体指标中第i个群体指标的实现值;Ui表示第k个主体指标中第i个群体指标的目标值。

对于一些越低越好的逆向指标,其标准化计算公式为:

3.3 评价指标综合得分法

1)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为:

式中,A为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Wki为第k个主体指标下的第i个群体指标的权重;Vki为第k个主体指标下的第i个群体指标的标准化数值,mk为第k个主体指标里的群体指标个数。

2)指标体系总得分为:

式中,Y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总得分;Wk为主体指标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Ak为每个主体指标的综合得分。经上述模型计算后,得出江苏省农业现代化结果(表3)。

3.4 评价结果分析

江苏省2013年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值为0.847 5,根据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标准参考值,江苏省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已基本具备全面推进现代化的社会经济条件和物质基础。

从表3可以看到,“人理”指标的分值最低,只达到了“物理”指标和“事理”指标的35.8%,处于严重落后状态。此类指标分值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专业素质均与农业现代化目标有很大差距。其中在农民生活水平方面,农民人均收入达标比例仅有10.2%。该指标较低的原因有多方面,耕地面积有限,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较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若想获得高额的利润,仅出售原料是远远不够的,在农民专业素质方面,农技人员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实际值仅达到目标值的5%,数量和质量均严重不足。农民属于风险规避者,尤其在单户农民自主经营的情况下,农业技术的推广存在巨大障碍。此外,由于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对于农业技术的重视度不足,导致农业技术需求不足,因此当前农业技术的推广仍然依靠基层农技人员。

“物理”指标分值高于“人理”指标,与“事理”指标不相上下。农村生活环境指标中,达标率最低的是农村信息化覆盖率。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首先在于农村信息化所需的基础设施落后,这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其次有关部门本身对于农业信息的采集能力及数据加工处理能力存在问题,这不仅降低了信息实用价值,也影响了运行效率;最后农民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素质的局限,对于信息的需求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在农村生态环境指标中,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居高不下,其施用量已经超过安全上限的1.93倍[12]。

“事理”指标分值较高。说明“三农”现代化中农业的现代化实现程度较高,然而此类指标中,粮食收储现代化水平仍然较低,只达到了53.7%。提高粮食收储水平包括提高粮食收购能力、储备水平、仓储水平、物联网粮库建设水平以及粮油质量监管能力。此外,单位农用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达标率低于90%。

4 结论

本研究阐述了在新形势下的广义农业现代化内涵,并基于WSR视角从三个维度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完整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与代表性。对江苏省2013年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测度结果表明“事理”指标实现程度最高,“物理”指标次之,“人理”指标最低。从“人理”角度,为提高农民人均收入,一方面要加快发展农业加工产业,增加利润空间;另一方面要利用生物技术增加单产以压低不断上升的成本;最后鼓励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向二、三产业流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12]。在提高农民纯收入的同时,也会使农村恩格尔系数进一步降低,有利于农民幸福感上升。为增加农技人员数量,必须解决他们的工作经费以及医疗待遇问题,以使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质量方面,政府也应将人才培训和知识更新纳入预算范围,健全培训机制,更新管理模式,打破重学历、轻贡献的传统观念,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才。从“物理”角度,为提高农村信息化覆盖率,首先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努力实现“村村通”;其次要加强信息加工处理能力,建立信息化系统平台,引进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带领农民学网用网,推动互联网在农村的直接应用。此外,应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有机肥料利用率,力争在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施用量实现零增长。从“事理”角度,需要在提高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同时减少中间消耗,而增加总产值的途径包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优化粮食品种结构以及提高单产等。减少中间消耗包括降低劳动力成本、依靠政府的减税增补等。为解决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的问题,首先要对农机的技术升级换代,同时加快生产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此外可建立农业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引导广大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集约化水平。

为做到“三农”现代化齐头并进,必须努力加快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的建设,早日实现真正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蒋和平,崔 凯.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算及发展水平评价[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31(6):646-651.

[2] 刘显清,李世民.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及发展趋势[J].现代化农业,2013,34(4):42-44.

[3] 徐星明,杨万江.沿海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0,15(1):26-34.

[4] 辛 岭,蒋和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四川省1006个农村劳动力的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09,27(6):19-25.

[5] 张淑英,夏心F.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调研世界,2012,24(7):41-47.

[6] 王先甲,张 熠.基于AHP和DEA的非均一化灰色关联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1,30(7):1222-1229.

[7] 姜长云.中国农民收入增长趋势的变化[J].中国农村经济,2008,23(9):4-12.

[8] 周雪松,刘 颖.中国农民收入结构演变及其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4):210-213.

[9] 刘润秋.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新视角:农村住房产权改革[J].经济体制改革,2006,23(2):114-118.

[10] 朱红波.我国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28(2):194-197.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农业发展;现代化农村水利

一、目前水利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一)原有水利工程形式较单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多样性逐渐显现出来。现在的农产品更包含了果蔬甚至景观花草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当下农业对灌溉和降渍等农业需求。

(二)水产品对水质要求。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的发展之迅猛毋庸置疑。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这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及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原有水利设施大多不能满足水质。

二、现代农村水利工程的要求

现代农村水利工程要达到水资源利用高效、多元化、增量化。使水利工程与防洪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而行。对防洪、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灌溉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尽力使农产品创收、安全性提高、环境美观度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增大。把防洪排涝、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灌溉、新技术开发利用作为现在农村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节约及农业成本的减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在当前农业水利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

(二)灌排标准的提高。对现代农业结构类型的探究,有利于现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改进,也有利于水利工程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现代农业对灌溉、排涝的标准要高于以往。这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灌溉保证率及排涝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农业耕作水环境的治理。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水质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四)小型城镇水利工程建设。有史以来,水利工程的两大重要任务就是防洪和利用。洪水对于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原有排洪设施是根据原有居民区规划建设,多数已不能满足防洪。所以,农村小型城镇的水利工程的重新建设或修建十分必要。

(五)防洪工程的管理。防洪工程从规划到竣工后的使用,都应有相关部门管理。投资需合理合法,不能浪费国家资金建设无用设施。规划及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应有相关部门审查或验收,对不合理的规划和不合格的设计及施工,审查部门应当不予批准或通过。因为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工程涉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应得到重视。

三、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措施

(一)从观念上认识现代化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是农业增产,稳定及多元化的基本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也是现代化中国的一个分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它的发展要与农业需求和农业经济相匹配。未来的农业是以先进的设施设备来武装。通过科学和现代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要加快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农村水利转型。农业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查缺补漏,找出原有农业设备设施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并且运用到现代化农业水利建设中。

(二)提高水利工作人员的水平。水利工作人员涉及诸多方面:水利工程的设计与规划、建设和管理,防汛抗旱,灌溉,排涝,水资源利用及管理,水行政执法、水资源费收缴,圩区建设和机电排灌站的运行管理,新技术研究及推广,水利工程设施的维护维修及安全保障,水利事业的宣传等。在各个岗位的水利工作人员,都应提高自己的业务及知识水平。设计者在设计方面应采用新且成熟的设计理念。符合现代化农业水利需求。管理部门也应改变和升级原有的管理模式,适应新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需求。新技术推广部门更应该多方面开阔思维,使新的水利技术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更易让人接受和理解。这样才有利于现代化水利工程的实施。水利工程维修维护人员也要学习新的技术,应对现代化水利工程设施的查修,检修及应急事件。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关键,现代化农业水利工程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提高。现代化水利工程要与现代化农业相匹配。水利专业人员及普通人民对现代化水利的认识也同样有利于现代化水利的发展。人提高并建设现代化水利工程,现代化水利服务于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与人。这是人与自然通过人造设施建立起来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昌明,何系吾.中国21世纪水问题[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6.

篇9

Abstract: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history.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is that the agriculture is armed by modern equipment, is enhanced by modern technology, is operated by market-based instruments and is guaranteed by social services; high-quality personnel is engaged in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chieves industrialization,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s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national policies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i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process, and proposes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at this stage.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特征; 困难;方针;对策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characteristics;difficult;policy;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3-0320-03

0 引言

农业现代化内涵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具有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和提升农民收入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1.1 现代装备武装农业。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1.2 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

1.3 市场手段经营农业。依据市场化原则,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1.4 社会化服务保障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1.5 高素质人员从事农业。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懂管理会经营。

1.6 农业生产产业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1.7 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坚持生态良性循环和高品质发展,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资源持续利用。

2 目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安徽的情况说明)

2.1 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不相适应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大机械生产。鉴于中国农田的分散性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使用权,很难实行大机械生产。实现机械化大生产的困难在于:农村人多地少,改变现有的,建立大农庄后,无地农民如何安置,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哪里去?城市?似乎鸿沟重重。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现有城乡二元的结构上,乃至城市的承受力(软件:就业安置、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双方的心理观念上;硬件: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供给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国家在努力城市化,但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并且这还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问题,更是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若不能有效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化就失去了意义。

2.2 城市化程度滞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 按2003年安徽省从业人员总数3544.9万人计算,不考虑新增加的劳动力,要使全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到30%,则第一产业劳动力要减少到1063.5万人。而安徽省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为1860.6万人,即安徽省近年要从农业中转移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5亿到2亿,这些剩余劳动力是农业二、三产业所无法消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难其实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困难。因为解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便大农场模式中农民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出路,但现实是基数的过于庞大决定了不可能吸收大部分农民参与其中,若大量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益则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现代化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大锅饭!

2.3 农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仅以安徽省水利设施为例。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797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8%,机电灌溉面积仅占7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安徽省还有1.7%的村没有灌溉水源,仅有29.4%的村有排灌站,30.5%的村有机电井,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五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2200千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6%。由此暴露出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不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弱的矛盾,这是造成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在眉睫

2.4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形成成片规模,由于地块划分过小,即使几亩土地也要涉及很多农户,对于农民来说,耕地首先是“生存资料”,惜土意识越来越强(租金越来越高)。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更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受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由于分散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不具优势,从土地流转看,农民普遍不愿出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部分农户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安徽省农普资料显示,全省农户租出、包出过耕地的户62.6万户,占总户数的5.3%;租入、包入、转入过耕地的户101.8万户,占总户数的8.6%。

2.5 劳动力素质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相适应 现有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科技的意识,熟练劳动力较少,管理人员更是奇缺。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6%;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由于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粗放的耕作方式和打工形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不相适应。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

另外,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比较收益率的降低,农村劳动力供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调查显示,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种粮、养猪等传统的农业生产,而留在农业一线的大多为中老年和妇女以及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农民整体素质下降,导致大部分田间管理粗放。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安徽农村住户外出从业人员111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比达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9%,其中到省外868.9万人。强壮年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3 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方针政策:

①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施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②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③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④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⑤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⑥要以加强基础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建设为条件。⑦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 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是:①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②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调整。③因地制宜,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④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开发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地结构条件的农机具。⑤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3.2 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一是从全局出发对农村水系管网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治理江湖水患,扭转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被动局面;加大推进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抓好农村水毁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气象监测网,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防灾减灾和农业气候综合利用的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实施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国道、省道相配套的农村公路网;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发展小水电,搞好农电管理,提高农用电水平。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3.3 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目前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仅靠过去传统农业的简单外延性增加,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品质、效益和竞争力。

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外成功经验表明,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国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区域化、大物流、大发展的生产需要。现阶段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不适应,劳动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等矛盾,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较多,客观上具备了流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实践上有成功的典型经验。因此,要尽快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有重点的培育和辅助部分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

选择合理适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散经营模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曾经实施的集体所有集中经营的既有模式已被实践否定,土地私有集中经营又为国策所不许,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发挥民营和集中经营的双重优势,公有、民营、集中经营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

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应允许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并存。如果当地农产品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则可以考虑选择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如果当地生产的专业性较强,又有一定的企业作为依托,则可选择公司+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避免雷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建设现代信息、物流网络。主动参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使之成为开拓农产品市场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3.4 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步伐,使农户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户科学种、养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5 农村教育投资应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通过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6 创新城乡一体化体制,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根据安徽省财政的实际状况和中央的要求,必须抓住当前经济发展较快、财政增收较多的时机,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紧紧围绕支持现代农业加大投入力度。建立政府扶持农业发展的投入增长机制,提高财政支农比例,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和发放方式,扩大农业补贴规模,向农产品主要产区重点倾斜。同时要逐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努力改善农村环境。重点加强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切实解决好农民创业和农村发展资金不足的难题,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注重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积极拓宽资金渠道,引导农民和社会力量大力投入现代农业,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全民创业。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村的政策体系。

3.7 农业信息化。农业是利用光热水气土等自然资源从事有生命物质生产的一种产业,因而具有分散性、区域性、时变性、经验性,以及稳定程度和可控程度低的行业弱势。信息技术将成为克服农业行业弱势的有力武器。①农业专家系统(AES)。农业专家系统是把分散的、局部的单项农业技术综合集成起来,经过智能化信息处理,针对不同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条件,给出系统性和应变性强的各类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②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可以弥补农业分散与闭塞的弱势。③精确农业(PA)。精确农业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型农业,又称“3S”农业,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农业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叶普万,白跃世.农业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兼谈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当代经济科学,2002,(09).

[2]林伟.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兰州学刊,2004,(6).

[3]高布权.当前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态势[J].延安大学学报,2003,(6).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先进性;多样性;时代性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此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

一、办学理念的先进性

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要深入贯彻法律规定,按照“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以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组建“双主体”办学为特征的新型职教集团为突破口,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科学发展的路子。

二、专业建设的时代性

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按照“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等新兴专业,巩固加强传统优势专业建设,重点打造光电技术、物流管理、物联网等特色专业。按照高起点、高标准、有计划、超常规推进的原则,发挥优势专业示范带动作用,形成办好主干专业,突出特色专业,带动一般专业的局面,全面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建设体系。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以课程内容改革为核心,以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为重点,进一步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引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基础,形成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突出的课程体系。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按照“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和“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等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要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深化“以岗定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人才培养要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发挥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特点,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职业活动导向”和“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增强合作利益的实体性。走出一条以职业教育为主体,职业教育为基础,企业参与的双主体、紧密型、集团化办学新路子,满足学生快速成才、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要求,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四、师资队伍的现代化

职业教育的现代化离不开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要着力打造优秀教学团队。职业教育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名师工程和紧缺人才、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进一步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各种形式强化专业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到企业锻炼,探索新进专业教师具有行业企业经历的渠道,打造具有“双师”素质结构的教师队伍。把教学团队建设工作作为学院实施质量工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需要,吸收企业技术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入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稳定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

五、管理机制的先进性

管理现代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职业教育管理的现代化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代化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现代化,就是指职业教育要放弃传统的单一政府办职业学校的体制,而应以企业为主,形成企业、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实施办学多元体制,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是适应先进制造业、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六、结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依赖越来越强。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义更加深远,任务更加艰巨。只要我们坚决贯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鸿. 提高应用效能 建设教育现代化强校[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5).

篇11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1.1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本短缺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的短期贷款缺口很大,长期贷款更无着落。其中81%的企业认为一年内的流动资金仅能满足部分需要,60.5%的企业没有1~3年的中长期贷款,在我国停产的中小企业中,47%是因为资金短缺。融资难引起的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已制约和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与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极不相称。

1.2我国现行的融资体系——一种制度

我国现行的企业融资体系非常不健全,尤其对中小企业来说,存在两方面的制度,即融资渠道不畅并且单一和融资体系本身严重的非均衡发展。

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是现阶段我国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手段,但我国对企业拟上市发行股票和发行企业债券有着严格的规定,占绝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很难进入。同时,尚未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的、可信度较高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阻挡了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的道路。股票、债券融资这种强烈偏向国有企业和大型企业的倾向,使得中小企业要在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直接融资的其他主要方式包括自筹资金、集资或民间借贷、政府扶持等。对企业发展来说自筹资金显然是杯水车薪。向职工借债、内部股份募集等方式集资或从“地下钱庄”、“储金会”贷款等民间借贷途径大多属于政府限制的“非法集资”范畴。而政府扶持资金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厚此薄彼、僧多粥少。此外,各地实物型产权交易市场有场无市,无法真正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作用。

相对于直接融资,企业更“偏好”于间接融资。据统计,2004年上半年,在国内非企业的新增融资中,银行贷款比例高达89.5%,尽管我国银行信贷主要青睐大中型优质客户,但是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还是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但是,中小企业每年仅有5%~8%能获得银行贷款,大多数中小企业不能从银行获得贷款(见表1,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拒绝率是大型企业的2~3倍以上)。不仅国有商业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贷款,包括民营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都不乐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总的来说,我国投融资体系不发达,加上最初对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对金融体系的设计偏重于服务国有大中型企业,现有的融资体系适应不了多样化的需求主体,这种融资体系构成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制度。

1.3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经济学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世界性的,从经济学上讲存在两方面的主要原因。

(1)资金的出租或委托经营极易受到侵蚀,成为“坏账”而得不到归还或补偿,一般的资金所有者或金融机构在资金融通上都普遍采取谨慎性原则,甚至会出现“惜贷”现象。在资金稀缺时,投资必然会面临一定的信贷配给选择。

如图1所示,横轴Q表示资金需求(供给)量,纵轴r代表利率,由于较高的利率同时伴随较高的风险,所以资金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r0r是瓦尔拉斯均衡利率(需求等于供给),而社会上的实际利率是r1,这时存在(Qd1-Qs1)的借贷资金缺口。我国现行的利率又被人为低估和固定为r2,信贷资金缺口可能更大,如图1中的(Qd2-Qs1)。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银行贷款风险管理责任制的实施,银行将有限的信贷资金集中投向大中型企业,是商业银行一种必然的和理性的选择。这样,大量迫切得到信贷支持的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原因和社会上贷款担保和保险制度的缺失,必然难于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必要的信贷支持。2)中小融资过程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等,增加了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经营变数多、风险大,其自身基本上不能承担信息披露、公证等成本,导致投资者投资的信息成本过高。同时,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及存在着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在资金的使用上容易出现道德风险,从而伴随出现资金市场上的逆向选择。所以,从投资的成本和风险上来讲,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可以理解的。

本质上讲,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并没有差异,只是由于他们与投资者间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了解决其融资问题方式的差异。所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问题的实质就是要找到适应于不同类型和成长阶段企业融资需求特征并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融资方式和手段。

2构建我国的天使资本市场

天使投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金的个人或家庭对所选择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早期的、直接的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投资方式。天使投资的民间性、自发性、个体性和分散性使它独立于风险投资和其他投资形式,成为一种具有极大生命力的、特殊的个人投资方式。据统计,2004年美国大约22万个天使投资者将大约225亿美元投资到4.8万个启动项目上,其投资额和项目数大大超过了专业机构的风险投资,硅谷的创业投资中天使投资更是占了60%。

2.1我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

我国的天使投资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远没有形成天使资本市场,也没有真正发挥出它对中小企业应有的作用。我国天使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几个“缺乏”:缺乏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包括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政府的支持、完善的服务体系等等;缺乏一批既有专业背景又有雄厚资本的天使投资人,同时,社会也缺乏这种创新、冒险、合作的开放文化氛围;缺乏完善的退出机制和相关的交易市场。

2.2构建我国的天使资本市场已是当务之急

我国的民间资本达10万亿元人民币,已经出现一些拥有足够的资金却苦于找不到好的投资渠道的个人投资者,并且,近几年来高企业和网络企业的兴起也带来了一大批想自主创业却苦于找不到发展资金的创业者,天使投资这种民间资本投资方式恰恰是解决这种矛盾现状的很好方式。

天使投资人对被投资项目的考察和判断不像专业风险机构那么复杂,程序较简单,非常利于资金饥渴型的初创企业。天使投资人的行业背景和偏好十分广泛,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的融资要求,从而弥补了风险资本过于集中于高科技相关产业的不足。天使投资者不仅仅向创业企业提供资金,往往还利用其专业背景和自身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增值服务。此外,天使资本进入企业发展的早期,容易获得除投资权益外的部分企业控制权,投票权的重新分配和合同的严格约束很好地降低了投资中的委托—成本。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颁发了《中小企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等法规来鼓励、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投资的发展。然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重大的层次上缺陷,不能实现各个板块的分工与衔接,服务大中小各类企业。英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成熟的创业投资体系需要私募资本(主要是天使资本)、风险资本以及二板市场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其特点承担着创业企业各成长阶段的融资功能,体现创业投资市场的层次性。健康的天使资本市场对创业资本市场繁荣非常重要,它可以与风险资本很好的配合,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完善的资本市场,也有利于相关联的服务行业(如产权交易、技术评估、投资顾问等)的发展与壮大,形成一个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

2.3构建我国天使资本市场的政策选择

篇12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现状 对策

一、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商业化现状

当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在教育部统筹规划下,现代远程教育在系统建设、资源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上都提倡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公平竞争,支持校企合作,允许社会资金参与。通过国内高校几年的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吸引了大量社会资金,推动了现代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其次,大学为主体的现代远程教育发展势力强劲。大学在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享受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初步形成了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局面。这些政策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大学可以突破专业目录的限制,自主设置市场急需的专业;可以在学校办学思想和现有资源条件下,自主确定入学条件和招生规模;对于达到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何种文凭,可以由学校自行确定;在学费问题上,经地方物价部门批准,可参照教育成本收费。因此,大学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提供灵活安排教育服

务高校与企业合作已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种主要形式。

二、国内现代远程教育商业化的问题及分析

(一)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

我国许多学校现在都非常重视网上远程教育的发展,并已开始开展网上的远程教学,建设网上的教学资源。但各个学校在开展远程教学时,在网上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目前网上的远程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基本相似,如中小学的远程教学基本上是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主要学习科目为主,而高校开设的都是当前的热门类专业,如计算机、经济类,很多课程基本是相同的,适应这些课程的教学系统支持平台和教学管理系统也基本可以通过,因此没有必要每个学校都去各自开发自己的教学支持平台和管理系统,在同样的网络课程上花数倍的人力和财力。

(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利用率低

我国远程教育网络目前的利用率相对来说还比较低,就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网上教学资源缺乏。就我国目前远程教学的现状来看,其面临着“有锅无米”的难题。二是上网人数的限制。据2008年初的统计,我国上网人数已超过7000万,但这只是一个绝对数字,如果与我国总人口数相比,这个比例远小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三是应试教育带来的阻碍。尽管现在从上到下都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对中小学来说,面临升学的压力,应试教育的现象不可能马上改变,所以它必然影响到网络教学的开展。

(三)教师素质无法跟上现代远程教育的需求

在远程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仍然是很重要的,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也是难以进行的。一方面,对于许多教师,尤其是年纪较大的教师,长期进行的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已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面临网上远程教学首先从教学思想和观念上会不太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会从心理上排斥新的教学手段,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远程教育质量难以提高。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已大大超过教师,这与学校一味要求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注重给教师提供进修机会有关。许多学校很注重校园网络的建设,学生电脑知识的学习,但却忽视一般教师的计算机水平的提高,当计算机已成为其他行业的普通办公用品时,在一些中小学,教师仍是一张办公桌一把椅子,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进行网上远程教育当然是不可能的。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商业化发展对策

(一)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远程教育理论体系

现代远程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新事物,目前人们在观念上对远程教育的概念不清,以及对远程教育认识上的误区都迫切需要理论上的解释和指导,现有的教育理论难以指导远程教育这一“新生儿”的实践,而我们又不能停止远程教育的实践以等待教育理论的完善。因此在当前急需加强对远程教育基本理沦的研究,构建科学的远程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要从总体上确定远程教育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具体分析远程教育原则、方法、模式、网络师生、网络课程、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教育评价等问题,建构远程教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二)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统一管理,制订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尚处于低级阶段,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些缺陷,因而迫切需要远见卓识的政策引导,需要制定长远发展的规划。正是因为它相对薄弱而又前景看好,所以更需要政策上的适当倾斜。在此,我们建议政府部门根据我国目前基本国情与教育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远程教育发展规划,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原则,对远程教育适当放权,鼓励网络学校在国家宏观管理的规约下,在市场经济的调整下独立运营。此外,现代远程教育的质量认证应该建立一个统一有序的体系,这样人们才会认可和承认现代远程教育。目前在国内网络教育如何颁发学历证书,哪些部门拥有颁发学历证书的权力仍然十分不明确。

(三)加强教学软件的开发和深度应用,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商业化

针对目前教育软件之间数据兼容性不强,实用性和易用性不强,教育软件在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还不够深入等问题。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学软件开发商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网络教学软件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大胆创新,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厂商于学校的沟通与联系,各厂商之间要坚持在合作中竞争的原则,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来赢得市场效益,推动教育产业化进程。此外,各厂商在软件开发上需要注意:一是多样性、针对性;二是交互性、趣味性。

(四)加强远程教育的法制建设,引导我国远程教育走向法制化

制定完整的现代远程教育法律或者管理办法。对于经营网络教育的公司制订相关的标准和管理条例,定期对这些公司进行审查是否有能力经营合格的网络教育,从而把一些不合格的经营者清理出去,保持网络教育产业的信用度。规定网络教育经营者各自承担的不同角色,甚至明令高校不准涉及网络教育的具体经营,而公司不能涉及网络教育课件的制作,因为那样保证不了网络教育的质量。所有网络教育公司采用的课件及聘用的师资都必须由教育部或者相关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公司需要按标准支付高校网络教育课件相关的版权使用费。这些使用费可按学员数量收取,也可按照其他方法收取,从而保证高校高质量完成课件所需的资金。

总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非常有限,各个地区发展极不平衡。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克服我国现有的这些困难,满足信息社会终身教育、全民教育、个性化教育以及社会化教育的需求,加速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国宏等.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中国远程教育,2007(5).

篇1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进程;对策;扬州市江都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140-02

一、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发展进程分析

江苏省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监察结果显示,2011年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得分为78.54分。从近两年农业基本现代化的六大主体指标得分看,江都区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设施装备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方面的发展优势较为明显,而在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支持保障三方面,发展存在不足(见下表)。

1.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可持续发展态势基本形成。建设生态化现代农业农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近年来,江都区一直把现代生态农业作为生态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开展绿化造林工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观。2011年江都区农业生态环境类指标完成最好,实现目标值的95.9%。其中,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6.53%,已提前完成既定目标;认定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占耕地比重达88.24%,完成目标值的98.04 %;林木覆盖率达19.8%,完成目标值的86.9%。

2.农业设施装备持续改善,农田水利建设有待加强。基础设施和机械装备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江都不断加大农田水利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器具,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江都农业设施装备类指标得分为12.3分,完成目标值的87.8%,其中,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81%,完成目标值的95.29%;高标准农田比重为49.59%,完成目标值的82.65%;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为76.05%,完成目标值的84.5%。由于江都圩区众多,加之部分水利设施老化,2011年江都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指标值比2010年有所下降。

3.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有待加强。产业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重要标志。近年来,江都不断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载体,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升。2011年,江都农业产业经营类指标得分为13.21分,完成目标值的77.7%。其中,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比重为100%,已提前完成既定目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为71.27%,完成目标值的89.09%;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为72.47%,完成目标值的90.59%;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占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65,仅完成目标值的26%。可见,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将是提高江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关键所在。

4.农业产出效益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是反映农业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的重要指标。2011年,江都克服了秋冬春连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的历史性突破,农业生产效益全面提升。农业产出效益类指标得分为17.98分,完成目标值的74.9%。其中,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34.53亿元,完成目标值的73%;粮食亩产达594公斤,完成目标值的96.7%;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达18.1%,完成目标值的85.3%;农民人均纯收入11 998元,完成目标值的52.1%。可见,在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良好势头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仍将是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5.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稳步提升,农民技能培训任务艰巨。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江都通过实施农村人才工程、搭建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农业市场信息等措施,加快构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2011年,农业科技进步类指标得分为12.16分,完成目标值的71.5%。其中,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41%,完成目标值的79.2%;乡镇或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为86.9%,完成目标值的89.5%;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到83%,完成目标值的85.6%;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为10.1%,完成目标值的28.9%。由此不难看出,江都农民技能培训任务较为艰巨。

6.三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支持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现代农业离不开财政金融的大力支持与社会化服务的有效保障。近年来,江都一直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全面落实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对三农的投入。2011年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水稻、玉米、棉花、小麦、油菜良种补贴及机动鱼船柴油补贴资金10 041万元。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约,江都现代农业支持保障体系还很不完善,特别是社会化服务的发展还相当滞后。2011年,农业支持保障指标得分为9.46分,完成目标值的67.7%,尽管该指标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但在六大类指标中,得分和完成率都最低。

二、加快推进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几点建议

1.以推进服务社会化为重点,健全农业支持保障体系。当前江都农业基本现代化进程中的主要不足之一是农业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而其中最薄弱环节是社会化服务发展滞后。针对这一状况,要以政策为引导、市场为导向,完善农业资本投入体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一要构建政府财政投入、信贷资本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多方支持的农业投入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二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和农业投融资体制,加快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提高金融机构向农户放贷的积极性;三要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推进力度,引导农民参与各种农业保险,提高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四要按照“服务专业化、管理标准化、运作市场化”要求,鼓励农机、农资、植保、信息、技术、仓储、运输等与现代农业生产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2.以培养新型农民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要立足本土,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农业科技进步。一要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程,提升农民职业技能、管理能力和创业本领;二要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带动广大农业生产者提高科技素质和水平;三要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乡土人才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带动农民致富。

3.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大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农民是农业现代化的实践主体,也是农业现代化的价值主体。促进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也是农业现代化的核心目标。针对目前江都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现状,要切实抓好各项富民政策措施落实,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充分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全力推进农民收入倍增计划。

4.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针对江都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现状,要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件:加快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做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加规模以上企业数,鼓励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辐射能力;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生产力的提升;加快农业龙头企业集聚发展,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向蔬菜、花木、渔业等产业园区集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加工集中区。

5.以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大力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在农业设施装备方面,相对于农业机械化进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江都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针对这一状况,要坚持把水利作为江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实施好水利设施保障工程,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

6.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重点,不断优化农业生态环境。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一步巩固江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成果。一要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二要深入开展农村能源污染治理,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提高户用沼气管理服务水平;三要加快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行动计划,鼓励和引导生态观光农园、主题农庄和农家乐专业村的发展;四要以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生态景观效益增强为目标,拓展造林绿化空间,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乔玉洋.江苏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探讨[J].商业研究,2009,(12):152-155.

篇14

(一)原有水利工程形式较单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多样性逐渐显现出来。现在的农产品更包含了果蔬甚至景观花草这些变化使得原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当下农业对灌溉和降渍等农业需求。

(二)水产品对水质要求。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产的发展之迅猛毋庸置疑。随之而来的是对水质的高标准要求,这涉及到消费者的健康及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原有水利设施大多不能满足水质。

二、现代农村水利工程的要求

现代农村水利工程要达到水资源利用高效、多元化、增量化。使水利工程与防洪安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协调而行。对防洪、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及农业灌溉等诸多方面进行改进。尽力使农产品创收、安全性提高、环境美观度增加、水资源利用率增大。把防洪排涝、河道治理、水污染治理、资源保护、灌溉、新技术开发利用作为现在农村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

(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节约及农业成本的减少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节水灌溉在当前农业水利工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节水灌溉。

(二)灌排标准的提高。对现代农业结构类型的探究,有利于现在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改进,也有利于水利工程更高效地发挥其作用。现代农业对灌溉、排涝的标准要高于以往。这同时也对水利工程的灌溉保证率及排涝能力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三)农业耕作水环境的治理。随着工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居民生活垃圾的排放对水环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水质恶化、水土流失问题日趋严重。

(四)小型城镇水利工程建设。有史以来,水利工程的两大重要任务就是防洪和利用。洪水对于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原有排洪设施是根据原有居民区规划建设,多数已不能满足防洪。所以,农村小型城镇的水利工程的重新建设或修建十分必要。

(五)防洪工程的管理。防洪工程从规划到竣工后的使用,都应有相关部门管理。投资需合理合法,不能浪费国家资金建设无用设施。规划及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应有相关部门审查或验收,对不合理的规划和不合格的设计及施工,审查部门应当不予批准或通过。因为水利工程中的防洪工程涉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故应得到重视。

三、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的措施

(一)从观念上认识现代化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根基是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是农业增产,稳定及多元化的基本需求。农村水利工程现代化也是现代化中国的一个分子,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随着社会的经济和技术发展的。它的发展要与农业需求和农业经济相匹配。未来的农业是以先进的设施设备来武装。通过科学和现代的思维方式来指导。要加快农村水利向现代化农村水利转型。农业承载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责任。查缺补漏,找出原有农业设备设施的缺陷和不足,研究改进方案并且运用到现代化农业水利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