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5: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企业市场风险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T公司在电力市场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和采取的措施
1.1市场政策风险
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EMA)作为电力市场监管部门,在电力市场中拥有非常强势的地位,其出台的政策对发电商经营将造成深远影响。近年来,新加坡经济增速减缓,经济发展压力较大,为降低潜在投资者的投资成本,提高新加坡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投资吸引力,能源市场管理局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最终目的都是要加强市场竞争,打压市场电价。近年来快速降低的固定合同比例,以及固定合同招标的政策,损害了发电商的利益。面对不利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T公司积极与能源市场管理局沟通,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反映,同时进一步开拓零售市场,提高零售合同量,以应对逐渐降低的固定合同比例,锁定发电利润。
1.2市场竞争加剧
电力作为同质化商品,价格是最主要的竞争因素。所以对于零售市场(retail)和现货市场(Pool),激烈的价格竞争是其最大风险。当市场中出现激进的发电商低价竞争或者新发电商进入挤占市场份额时,市场整体价格将被压低,影响发电商的毛利水平。而且随着固定合同比例的降低、零售市场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的关联性日渐提高,维持较高的现货市场价格成为零售合同取得高毛利的基础。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T公司客观分析各发电商竞争力,根据自身具有竞争力的机组所占市场份额,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电量市场占有率目标,收集、分析其他发电商的市场信息,并通过对不同零售客户的取舍、电子竞标报价等市场行为向其他发电商释放市场信号,尽量达成共识,避免陷入恶性竞争。
1.3现货市场风险
现货市场出清电价和机组间电量分配由市场清算系统(MCE)根据各发电商每时段(半小时)报价计算得出,由市场供需关系和各发电商市场报价行为决定,事前无法准确预测。为降低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T公司在与政府公营的零售商(MSSL)签订固定合同(vesting)的基础上,积极开拓零售业务,通过增大合同电量比例,抵消部分市场风险。
1.4零售合同风险
固定定价产品(fixed)根据当前燃料价格情况确定一个固定的电价,并与客户签订一定期限的合同,一般合同期为1~3年。合同确认后,根据合同预测电量对燃料、汇率做套期保值。商业客户一般用电量比较稳定,而中小企业客户由于客户分散,一般总用电量也比较稳定,所以风险较小。但是对于大工业客户,用电量随生产情况波动,且单个客户用电量大,如果油价上涨,同时客户用电量高于预测或者油价下跌,同时客户用电量低于预测,T公司的毛利就会低于预期。为应对该风险,T公司与大工业客户的固定价格零售合同中签订了客户每月的用电量,要求客户每月用电量在合同电量的±10%内,尽量降低固定价格合同的风险。
1.5客户信用风险
面对电改,我们要认真研读现有电改政策,积极参与电力市场政策制定,向对公司有利方向引导。尽量避免电网企业参与售电市场竞争,电网的参与将增加发电企业发展零售新客户的难度和成本。提高调度和交易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减少电网企业对市场交易的影响和干预,以利于信息公开、公平交易和市场监管。争取发电企业容量电价,以弥补部分固定成本,避免因发电企业以短期边际成本制定电价参与竞争而造成利益损失。
2国内电力市场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建议
2.1市场政策风险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走向不明朗,电力市场建设、交易体制改革、发用电计划改革、输配电价改革和售电侧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文件尚未落地。售电市场开放程度、电力市场交易形式、电网公司是否参与售电、调度及交易机构独立程度等问题都将影响公司的竞争力。
2.2市场竞争风险
在目前电力供需总体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电力市场放开后,电价可能有较大幅度变动。发电成本高的机组市场竞争力将下降,各类型机组之间利用小时差距将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部分区域在大用户直供和替电方面已呈现恶性竞争态势,若市场放开,竞争可能进一步加剧。同时特高压的建设进一步扩大了市场竞争的范围,使西南水电直接参与了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等公司传统利润中心区域的竞争。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发电企业,总装机容量在全国电力市场占有优势,但是在各省装机分布比较平均,在部分省市,地方发电企业在省内装机占比高,具有较强的市场力。为应对市场竞争,需要进一步加强电厂生产队伍建设,提高机组效率,降低边际成本,使机组在电能市场具有竞争力;提高设备可调性,使机组在辅助服务市场具有竞争力,尤其是燃气机组,要发挥性能优势,通过辅助服务市场赚取利润。同时,做好设备维护,提升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非计划停运及降出力次数,尽量避免跳机引起的损失。同时,积极拓展供热、供汽等业务,最大化利用现有资产,通过多元化应对市场风险。在地方发电公司具有市场力的省份,建议政府制定限制市场力的政策。同时特高压输电容量一般较大,对电网安全性影响大,建议政府合理设计备用费用。
2.3现货市场风险
电价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各发电商的报价,各时间段发生变化,电价水平很难预测。交易人员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快速做出判断,任何操作失误都有可能使公司利益受到重大损失。而且现货市场对机组的稳定运行要求很高,非计划停运可能造成无法预测的损失。为应对现货市场可能带来的风险,建议成立风险管理相关组织机构,对交易部门和交易人员合理授权,并做好IT系统权限设置,在保证交易人员能及时应对市场变化的前提下,控制交易人员不理性操作或操作失误引发的风险。加强信息化建设,开发相关市场数据分析系统,通过IT系统对现货市场历史数据进行记录、管理和分析,为交易人员快速、准确地预测市场变化提供条件。同时,开拓电力零售市场,通过与客户签订售电合同,将合同电量提高到一定水平,降低电力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保证稳定的收益。加快交易人员和市场人员的培养,适时引进市场营销方面的人才。
2.4燃料市场风险
目前公司装机容量煤机占比90%左右,而燃料成本是煤机发电成本中最大的部分。国内煤炭价格根据市场情况剧烈波动,燃料成本无法精确预测,给公司实现利润目标带来较大的风险。为应对燃料市场风险,建议公司签订根据指数结算的煤炭供应合约,研究国内动力煤期货市场,对冲燃料价格波动风险。
2.5客户信用风险
公司参与售电市场后,将直接与电力用户发生合同关系,与原来面对电网这个单一稳定客户不同,零售业务客户数量众多、行业广泛、参差不齐,客户信用风险将从电网公司转移到零售公司。部分企业和个人信用意识较差,可能会发生欠费、坏账等问题。对于零售客户,零售公司需要建立电费保证金制度,要求客户按照电费结算周期缴纳保证金,规避客户信用风险,也可以通过给予预付电费客户一定折扣的方式,引导客户预付电费。建议零售公司引入客户信用管理,事先收集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进行整理和分析,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解。通过对零售客户的信用评估和信用分级,建立客户信用档案。
2.6思想转变风险
长期以来,电网是发电企业的唯一买方,发电企业不与电力终端用户直接接触。电力市场开放后,各发电企业的竞争除了价格竞争外就是服务的竞争,企业员工可能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形势的需要,所以需要在公司内部加强电力市场化改革方面的宣传,使员工逐步了解电力体制改革的形势,强化员工市场意识。
作者:万常洪 单位:华能江西分公司市场营销部
参考文献:
[1]马国庆,李伟.电力企业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价值工程,2008,(8).
[2]张文泉,张爱军,胡庆辉.电力企业定量风险评估理论方法探讨[J].电力技术经济,2007,(3).
[3]代丽萍.关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6,(31).
[4]王玎,韩易娜.移动互联网在电力企业应用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探讨[J].电子世界,2016,(22).
关键词:市场风险;石油企业;战略管理
一般战略管理指的是企业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其程度从根本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站在战略管理的层面,持续整合减少风险危害成为了当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1石油企业所面对的一些风险
11通胀风险
是有虽然也是属于商品范围,不过在通胀里却有着其他商品所不可比拟的特殊性。按照相关学者的理论就是,通胀的形式有需求促进、成本徐金以及固有型通货膨胀等几种类型。其中成本促进通胀,就是因为油价提高所导致的。
12战争风险
近年来国际局势不稳定,而石油对战争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这对于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发展造成了潜在的风险。相关报道指出,2011年的利比亚战争,我国企业的经济损失为300亿人民币,当然这还不涵盖后续的经济损失。因此这种局势的动荡对我国企业的能源战略进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大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风险随时会威胁着企业,不过风险的出现不同于一般业务,它因为其有较强的偶然性。此特性让风险的管理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获得经验的机会较少,谐音词管理水平偏低。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体系、措施以及人员等方面都十分完善,不过自风险管理系统与人员到岗后,却没有出现过一次风险,弄得更部门及岗位都十分无言。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包括:
21企业外部风险
(1) 国际政治风险
目前而言,石油已作为战略投资的模式从一种较为简单的经济商品逐步演变成政治商品形式,石油公司作为能源的特殊性已然成为了国家之间的经济较量。能源的逐渐稀缺也将导致我国的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济经营过程中将会面临更多的障碍,其所面临的政治风险日益增大。
(2)价格波动风险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石油其勘探技术较为复杂、开采成本较高,长期以往都将导致石油的价格逐步上升且浮动不定,石油价格波动成为目前我国石油行业刻不容缓的问题。
(3)油源竞争风险
多国对石油油源的竞争则会导致全世界对石油的争夺成为众所周知的市场特色,各国都纷纷争夺石油资源,例如美国年进口的石油量高达到7亿多吨,日本年进口的石油产量高达26亿吨,另外韩国、德国、法国等国的年进口石油量都高达1亿吨以上。在此情况下,中国石油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4)运输中断风险
目前,中国石油的运输航道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与日本的石油运输航道一样,由于该区域的海盗猖獗,随时会导致石油运输航道的异常拥堵,甚至会造成运输线路的中断。
(5)环境污染风险
石油虽是能源资源,却也是污染源。随着石油工业的广泛运用,由于石油污染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以及对环境的污染也将导致我国石油行业面临更多的风险。
2、2企业内部风险
(1)安全生产风险
石油的勘探与开发过程是艰难而富有风险因素的,不安全因素众多,作业人员的不安全意思、设备的不合格都将会导致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财产损失等。管理带来了诸多风险。
(2)财务经营风险
中国三大石油企业虽然已在美国上市,但是由于其发展尚未走向成熟导致其仍然面临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成熟、财务内部控制不全面等管理风险。
(3)法律规范风险
中国石油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导致其所面临的法律问题日益增多,然后由于在中国企业的法律风险保护意识薄弱。
3战略管理策略
31构建观念降险
企业一定按照持续变化的市场动向,从战略上积极的调整与避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在风险出现后,要避免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同时也要避免盲目乐观的心理。换而言之,要在报酬面前构建一根风险的弦,坚决防范为了一点小利舍掉了本,不过夜不可以将企业管得丧失了活力,最为合理的措施就是在风险和报酬中求得一种制衡,在安全效益的体系中谋求最高的效益。
32 从深层次进行降险
若从国际背景去分析,对于通胀风险最有效措施就是减少欲望。站在油田企业层面去说,通胀风险是国家大环境中的一种经济映射,自然没有办法改变,只可以被动的去应对。其余措施就是做好挖潜。若以一个油田企业每年产油两百万吨计算,那么降本增效两亿元就等于吨油成本减少了三点三六个百分点。所以,用“节约就是省钱,挖潜就是增效,增效就是应对通胀”的模式,在财务进行中主动的做好挖潜增效,全面延伸利润空间,才可以减少通胀风险,更为深入的推动油田的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33 引进风险管理系统
顺应中国石油的全面长远发展,需要引进一套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建立完善中国石油企业的管理机制,通过采集各部门、各模块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统计并综合分析风险数据库管理。通过风险管理系统的运用,从根本上排除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问题,通过VAR数据库分析、压力测试以及对石油产品的动态模拟方案的分析,有效的提高企业避免市场风险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周四新,张晋慧,张来浅谈战略管理在煤炭企业发展中的应用[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10辑)——第十一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10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0,12(06):341-342。
[2]迟克莲战略管理中的资源论[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10,21(11):634-635。
[3]张意翔基于ARMA预测方法的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价格风险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3(12):218-219。
[4]张意翔,胥朝阳,成金华基于VaR方法的中国石油企业跨国并购的价格风险评价[J]管理学报2010,(03):302-303。
[5]周桂桢,董纪昌,高鹏我国石油企业国际化进入策略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11(05):211-213。
关键词: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来源;控制策略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之下,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而企业往往由于对市场信息把握不全面,以及企业内部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造成企业决策的判断出现失误,引发企业风险。企业风险无所不在,每一个行为或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带来风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生存环境变得日趋激烈,从而企业市场营销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企业近几年开始注重市场营销风险。营销风险管理是营销风险和风险管理两个独立学科的结合体,它既是风险管理在营销领域的运用,又是风险管理理论的延伸和拓展。目前有关营销风险管理的探讨比较少,相关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本文作者在一定的实践基础之上,结合现有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二、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概述
1.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涵义
风险管理的实践和理论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保险业,于50年展成为一门管理科学。随着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风险管理先后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步普及到许多的企业。企业风险管理是对企业内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企业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生产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企业能力的有限性而导致企业的实际收益达不到预期收益,甚至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失败的可能性。
市场营销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内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而存在于市场营销各环节及其管理过程的各种风险,它主要来自市场的变化。据调查,目前营销风险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到营销风险,并对各种风险实施有效的管理。
2.探讨营销风险管理的意义
企业目前面临的社会环境、市场环境与以往相比是极其复杂的,在运营中难免会因种种原因而陷入困境,从而导致企业承受诸多风险。导致企业面临风险的因素很多,比如宏观环境的多变、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企业自身的能力等,哪方面处理不当都会使企业面临危机。因此,加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作为企业营销管理一部分的营销风险管理,其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发展和变革,直接体现到企业营销管理的实际行为当中,而风险管理也成为企业营销管理在新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加强企业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分析营销管理的风险和问题,规避在营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从而保证企业整体营销活动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企业营销风险管理,也可以促进企业整体的经营管理实力,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1.主观原因
目前情况来看,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由于造成一些企业发展经营理念没有紧跟信息化、网络化发展趋势,营销观念落后,“以市场为中心”的市场定位不明确,导致企业经营与市场状况不协调,产生风险。第二,企业经营者对市场的判断主要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缺少科学的分析方法。一旦判断失误做出错误决策就会诱发营销风险。第三,企业危机意识不足,很多企业在市场营销风险管理上认识不足,不够重视,营销人员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警惕性,从而失去了很多营销机会。第四,面对目前高度信息化的市场环境,企业缺乏必要科学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对市场信息的掌握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对营销活动的了解不充分,往往也会导致判断失误引发决策性错误。
2.客观原因
市场营销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法律环境、自然环境等。首先,自然环境是人类不可抵抗的,自然界的发展运动过程中会给人类带来各种自然灾害,它使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从而阻扰营销过程和营销目标的实现。其次,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不受经济政治活动的影响。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宏观政策一旦发生变化就必然会引发企业的管理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给企业营销活动带来风险。第二方面是消费者市场的变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消费方式、消费能力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企业的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企业不能及时调整快速反应,就会带来市场风险。
四、企业市场营销的风险来源
1.来自企业产品本身的风险
企业的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所以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性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认可度和美誉度都是至关重要的。据资料显示,由于对市场调研不深入、对消费者了解不全面等因素造成很多企业在产品方面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营销风险。比如食品质量问题,由于企业采购人员所购原材料不合格导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保证质量,投放到市场上造成消费者食物中毒,在市场上引起恐慌和对企业的负面影响;企业由于对市场把握不准备,导致产品定价过高,造成投放到市场上无人问津的局面,从而使企业陷入营销风险;产品的更新率过低,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求新求异的心理,造成生产出来的大量产品积压,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带企业带来风险。产品本身是企业生存的关键,但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产品本身给企业带来的营销风险,当企业面临困难时更多的是从外部找原因,这是很多企业需要纠正的问题。
2.来自企业自身市场定位的风险
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可以向所有人提供所有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上选择适合企业自身的细分市场进行服务是必要的。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市场划分的标准有很多,比如以女装为例,按照款式可以划分为职业装、休闲装,休闲装又可以根据消费能力划分为中高低档,企业在女装市场中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女性对服装的需求,只能有针对性的选择细分市场服务,这就要求企业有灵敏的市场嗅觉,可以选择出有潜力的市场进入,一旦选择不当,势必会使企业经营陷入风险之中。
3.来自营销渠道的控制风险
营销渠道是实现企业营销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因此,加强对企业营销渠道的风险控制,对于防范企业的营销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在营销渠道风险控制中,主要的风险有:一是分销商的风险。一部分分销商由于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市场营销缺乏新意等原因造成产品销售出现问题;二是产品的储运风险,目前很多企业的储运都委托物流公司承担,由物流公司负责储运,虽然为企业节省了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但企业往往没有办法掌控产品的运输过程和储存过程,在运输过程中一旦发生风险也难以得到及时处理;三是产品销售后的收款风险。
4.企业开展促销活动的风险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日益认识到与现有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性。通过各种类型的促销来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偏好,说服购买产品,使客户对产品和企业留下良好的形象。通过一系列有效沟通的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接近产品,完成企业的目标。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是营销战略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前期由于企业营销策划和市场调研问题不准确,导致促销活动没有收到一定的效果,将会对企业的声誉以及资金造成一定的损失。在促销环节的风险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广告带来的风险,比如投放内容没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投放媒体不合适等;二是人力推销带来的风险;比如人力成本问题、推销方法问题和推销人员技能技巧等。三是企业营销推广的风险;四是由公共关系带来的风险。比如在营销过程中没有做好预案,出现了突况,给企业的声誉造成影响,而没有能够及时处理导致的风险。
五、企业市场营销风险的控制策略
1.提升企业应变市场的能力
当今市场环境变化莫测,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是企业能力的反映。企业应该做好市场调研和前期的市场预测,不断捕捉市场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提炼出对企业有用的信息进行研究,这样能提前预测市场变化,对于市场突况也会有较好的防御措施,可以减少企业营销风险。比如:企业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需求及国家相关的形势政策,这样才能增强企业对环境多变的适应能力。另外,企业也可以进行必要的风险模拟演练来提升企业的自身防范意识。
2.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和处理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市场环境,加强企业风险控制必须努力构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来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此前一些知名企业在风险处理上值得很多企业学习,他们在面对风险时可以较好的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企业目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企业当下应该怎么做,从而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这点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的。在风险防范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企业规章制度,约束不规范的企业行为,贯彻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有效开展。
3.摆正心态,正确及时处理营销风险
风险既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作为企业首先要将自身心态摆正,通过分析风险,提出解决的途径,确保将损失降至最低。在营销风险处理方面,作为企业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依法办事、当机立断, 通过有效的法律途径来缓解企业面临的风险。其二, 面对市场营销风险, 企业要以诚相待,诚恳承认错误,勇于担当所要承担的责任。
4.强化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
加强企业员工的技能和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范企业市场营销的风险能力,对于企业防范各类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员工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但当前一些企业不太注重员工的培养和教育,没有长远发展规划,留不住人才,造成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同时也会在企业的市场战略的制定上出现偏差,给企业营销的实现带来阻碍。因此,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考虑,应加强企业员工基本技能、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将员工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同时,在对企业营销人员进行考核时,要将员工的营销业绩与其自身的态度和责任心进行统一,全面从企业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上来实现对企业营销战略的有力支撑。
六、结论
总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市场营销在企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对于企业而言,市场营销风险管理是企业目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在营销过程中面对的来自于产品本身、营销渠道和促销活动的风险,实际上都可以通过一系列先进的风险管理策略加以规避。希望能够为企业营销管理风险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参考文献:
[1]刘艳梅.企业市场营销危机管理策略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03).
[2]杜薇.市场营销的风险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11).
[3]任伟霞.市场营销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预测策略[J].市场研究,2014(10).
[4]李清政,白戈,于建原,李永强.营销能力与创新关系实证研究口[J].中国软科学,2011(01).
摘 要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环境的复杂化和生产的发展,诸多企业只刻意追求较高的收益,而忽视财务风险及投资决策失误,以致造成企业濒临破产倒闭,本文就在此背景下,着手企业应如何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才能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 财务风险 风险评价 风险预警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每个企业做为参与平等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崭新的环境中,企业面临的市场已复杂化,筹资渠道多样化,投资方面多元化,再加上又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各项经营活动无不与风险并存。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要求企业在考虑追求高收益的同时,还应客观估计、预测财务风险,为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笔者拟就企业当前应怎样认识财务风险,如何防范,控制和管理财务风险,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识。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特征及其表现
(一)财务风险的特征
风险是指企业发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用现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它具有以下特征 :
1、 不确定性。
2、 与负债经营相关。
3、 与投资相关。
4、 与流动资产相对应。
5、 与投资者相关。
(二)财务风险的表现。
财务风险一般包括市场风险、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其表现也不相同。总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汇率风险。
2、 投资风险。
3、 存货变现风险。
4、 应收帐款变现风险。
二、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评价
尽管财务风险无法准确预期,但也并不是说就是无法衡量,可以通过对企业有关财务指标的分析来评价风险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可通过下列指标来进行:
1、 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的意义在于揭示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对应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
2、 速动比率: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与流动负债的比率。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3、 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利用负债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并反映企业对债权人投入资本的保障程度。
4、 存货周转率:是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的比率。该指标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5、 应收帐款周转率:是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帐款的比率。该指标也是流动比率的补充。
6、 利息赚取信数:是企业经营业务收益与全部利息费用(包括财务费用和资本化的利息)的比率。利用这一比率,可以测试债权人投入资本的风险。
三、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有效地进行财务风险规避
(一)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为及时捕捉企业风险征兆,及时制定应对措施,企业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包括:
1、 建立起高效、灵敏、准确的信息监测系统,及时收集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处理,根据捕捉到的风险征兆,制定对策,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2、 借助外部力量,按内外结合原则,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企业财务与经营诊断,分析财务与经营状况,客观评价企业经营绩效,找出薄弱环节,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纠错措施。
3、 把财务风险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中,建立企业重要负责人亲自领导,由企业财务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组成风险预警组织,定期开展风险预测工作,分析风险信号,制定财务风险预防措施,使预警系统制度化。
(二)财务风险的规避
由于财务风险的存在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防范和规避风险,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财务风险的规避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着手。
1、 财务风险的宏观规避。
⑴、加强风险教育,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⑵、加大资本营运力度,实施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
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多元化资本市场。
⑷、继续进行财务会计改革,完善会计准则和企业信息披露。
2、 财务风险的微观规避。
⑴、保持资产流动性。
⑵、合理控制经营风险。
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
四、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方法。
财务风险的客观存在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必须研究风险的管理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去避免、预防和控制财务风险。一般说来可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
(一)降低风险法
降低风险法的一种策略是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如通过给予客户现金折扣的办法,或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以降低销售风险。
(二)分散风险法
分散风险法是指企业通过多方位、多元化经营来分散市场竞争风险的方法。具体来说,企业可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或可以多投资一些不相关的项目,多生产经营一些利润独立或不完全相关的商品,使高利和低利项目、旺季和淡季、畅销和滞销商品在时间上、数量上相补充或抵销,以期降低风险。
(三)转嫁风险法
转嫁风险法是指企业将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其他单位承担的方法。如风险保险,签订远期合同,转包法。
(四)缓冲风险法
缓冲风险法是按稳健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如偿债基金,以减缓一旦遭受风险损失对企业所造成的重大冲击。
(五)回避风险法
回避风险法是一种选择风险、避免损失的方法。若某项财务活动风险程度很大,而且很难准确把握经营业务活动,则要权衡利弊尽量回避,转而选择风险相对小的备选方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企业会遇到诸多风险,但只要企业能正视风险,树立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建立健全管理机制,选择适当的方法,防范风险,化解风险,就能将风险控制到最低水平,使企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法人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组织结构
一、企业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
长期股权投资面临的风险可分为投资决策风险、投资运营管理风险和投资清算风险。具体来说:
(一)投资决策风险
1.项目选择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单位所处行业和环境的风险,以及其本身的技术和市场风险。
2.项目论证的风险。主要是投资项目的尽职调查及可行性论证风险。
3.决策程序的风险。主要是程序不完善和程序执行不严的风险。
(二)投资运营管理风险
1.股权结构风险。包括:股东选择风险、公司治理结构风险、投资协议风险等。
2.委托经营中的道德风险。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必然会产生委托关系。委托制存在着所有者与经营者目标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的弊端,人可能会利用自身优势,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3.被投资方转移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存在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内部管理风险等会通过股权关系传递到投资方。
4.项目责任小组和外派管理人员风险。一方面,投资方选派项目责任小组或个人,对投资项目实行责任管理;另一方面,也向被投资方派驻董事、监事、副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小组与外派人员自身的知识、能力所限或是责任心不强,使管理的过程存在风险。
5.信息披露风险。被投资方管理层不严格遵照投资协议中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故意拖延、不及时报告财务和重大经营方面的信息,暗箱操作,对外部投资者提供已过滤的、不重要的甚至虚假的信息,令投资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使投资方处于严重的信息劣势之中,将严重影响投资方的管理。
(三)投资清理风险
1.来自被投资企业外部的风险。如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政策法律风险等。利率风险主要是利率变动导致投资收益率变动,从而对投资人收益产生影响。通货膨胀风险是物价上涨时,货币购买力下降,给投资人带来的风险。政策法律风险主要是政府指导经济工作时所作的突然性政策转变,或新法律法规的出台,对企业经营产生致命影响。
2.来自被投资企业内部的风险。主要是被投资企业内部的技术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的转移,给投资方带来退出风险。
3.投资退出时机与方式选择的风险。
二、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存在的问题
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在业务流程的各阶段都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这些问题根植于投资风险之中,最终导致投资损失。具体来说,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在投资决策阶段
1.长期股权投资盲目性较大,缺少战略规划。没有把长期股权投资提升至企业的战略层级,投资的过程充满盲目性。
2.股权尽职调查不充分,流于形式。不少企业委托外部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一些中介机构也作为投资双方的媒介,他们出于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尽量促成投资,使信息被粉饰。还有的企业自主进行尽职调查,惯常做法是组织几个部门到目标公司进行考察,但人员往往只是企业内部指派的职员,而缺少外部的专家顾问,过程流于形式,走马观花,缺少针对性,有时甚至把目标公司单方提供的资料作为考察成果,这样必然使调查成果失实。
3.可行性报告与投资方案制作不完善,内容过多注重出资环节。由于前期的调查不充分,后期的可行性研究、投资方案的制定也会不完善,风险是环环相扣的因果链条。另外,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使用大量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一些部门或人员图省事,草草应付。
4.高层决策者决策失误。企业的一些高层领导的个人意志和风险偏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明显的影响。一些决策者头脑发热,或决策层由少数人操纵,缺乏集体科学决策,亦或上级主管部门干预都会导致决策失误,进而导致投资损失。
(二)在投资营运管理阶段
1.项目的实施缺乏风险控制,随便找个范本就和对方签订协议,或者按照对方起草的协议和章程签订,没有根据自己的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
2.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全面的投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在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后,未能组建明确的项目责任小组,导致项目管理真空。
3.外派人员管理混乱。一些企在投资后没有或不重视向目标公司外派管理人员,任其“自主经营”、自由发展,待出现问题时,方知投资成为泡影。另一方面,派去的董事等高级管理人员不作为,没能起到维护投资人权益,沟通投资双方的作用。更恶劣的是一些外派人员在缺少监督的环境中与被投资公司的内部人员合谋掏空被投资公司的资产,最终祸及投资方。
4.项目跟踪评价和统计分析环节缺失。企业缺乏投资项目后的评价环节,也没有相应的部门进行绩效的统计分析,导致投资方不能及时推广有益的经验,也不能及时终止不良的项目。
(三)在投资清理阶段
1.未预先设置投资清算的触发点,没有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生促使投资退出的重大事件,往往被动开启退出机制,疲于应对。
2.没有成立专门的投资清理小组,没有设定退出目标,往往是“被动接招”,一路丧失主动权。不仅使退出的风险大增,还使事后无法进行奖惩,也不利于经验的总结。
3.投资退出时机和方式选择失误,使退出成本和投资损失大大增加。
三、建立全面的长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是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全面贯彻到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在整个企业层面构建制度大框架,并把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内部组织结构、内部控制等框架都涵盖其中。
(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在投资前和投资决策阶段,重点是把制度框架建立起来并使其正常运转,以将投资决策纳入框架的规范。
(2)在投资营运管理阶段和投资清理阶段,重点是通过对重大事件的动态管理,加强长期股权投资的过程管理,并保证退出渠道畅通。
(二)建立合理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我国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大多为塔型的职能式结构。从董事会到总经理,然后下设职能部门。对企业来说,长期股权投资绝不只是企业高层拿决策、项目部门跑执行这么简单,他往往需要各部门各层级的协调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打破僵化的组织机构,进行结构再设计,可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业务流程把现有的职能部门整合成几大系统,灵活调用。比如将企业的决策与计划部门整合成股权投资决策系统;将财务部、审计部等整合成股权投资核算监督系统。
(三)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1.健全内部控制的基本制度,形成内部控制网络,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投资风险。包括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授权审批制度、投资问责制度等。
2.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这是内部控制的重中之重,是贯穿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流程始终的关键控制手段。
(四)按长期股权投资业务流程进行风险防范
1.投资决策风险的防范
包括进行有效的项目选择,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进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进行严格的项目评审,领导层科学、透明的决策。
2.投资运营管理风险的防范
包括谨慎的谈判和签订协议,制定外派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实行项目责任小组对被投资公司实施全过程管理,及时开展投资项目后评价。
3.投资清算风险的防范
对长期股权投资清算风险的防范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股权投资退出机制,这不仅是以防万一,以备不时的必然要求,更是投资本身不断优化的内在需要。包括设定股权投资退出的触发点,设定合理的股权投资退出目标,制订完善的股权投资清理方案,对股权投资处置活动实施严格监控,做好总结和回顾工作。
[关键词]跨国并购 中国企业 现状分析 风险管理
一、跨国并购式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一般分析
跨国并购一般是指东道国境外投资者并购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或通过其已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企业并购其他东道国境内企业的股权或资产,以及其他获得东道国境内企业控制权的行为。与―般意义上的并购不同,跨国并购是从“母国(投资国)”与“东道国(被投资国)”的角度研究跨越国界的企业并购行为,是外国直接投资(FDI)在各国间流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就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动机而言,国际贸易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并购理论、外国直接投资理论等从多个角度给出了各自的解释。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机是以下10个方面的因素或其组合:追求规模经济;追求协同效应;获得价值被低估的目标公司或资产;解决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激励相容问题;追求市场势力;报复竞争对手;管理者过于自负的结果;增强企业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整合战略资源;突破产业壁垒。
此外,并购双方所在行业的发展状况影响并购的发生。当所在行业增长缓慢时,企业倾向于采取并购,以避免增加新的生产能力使得局面进一步恶化。例如,20世纪90年代末的许多跨国并购交易发生在一些生产能力过剩、价格下降与增长缓慢的行业;处于成熟行业的公司通过收购处于成长行业的公司可以提高前者的收益增长率;而销售增长率或总资产增长率高的公司具有更多的获利投资机会和增长潜力。更容易成为被收购的对象。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1、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
(1)并购活动日趋活跃。迄今为止,中国企业自1986年以来进行的并购总价值约为3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远低于印度、南非等其他迅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企业的并购规模扩展大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1997年之前为零星探索阶段,从1988年到1996年,跨国并购年均投资仅有3000多万美元;第二,1997年之后为探索性扩展阶段,从1997年至2002年间,年均并购投资额达到1亿美元左右;第三,2002年以来,可视为并购迅速发展的阶段,企业跨国并购案例与投资规模迅速增加。
(2)并购主体多为我国的龙头企业,且以国有企业为主,但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迄今为止,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角还是大型国企,如电子信息行业的海尔、TCL、京东方、联想;汽车行业的上汽;石油行业的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等。但是,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开始活跃,并产生了一些有较大影响的案例,如万向集团收购美国UAI公司,华立集团收购菲利普半导体公司之CDMA手机分部等。
(3)并购类型基本为水平并购和垂直并购,产业和行业分布比较集中。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涵盖了所有三次产业,但就并购金额来看,第一产业最多,该产业的石油、矿产等资源开发型行业的并购,涉及金额动辄达上亿美元。著名的如“中海油"2002年的三次跨国并购,涉及金额都在3亿美元以上,最大的一次近10亿美元;其次是第二产业,该产业的石油冶炼、化工、电气、网络、汽车制造以及家电等行业,都发生过几起较大规模的并购,著名的案例如TCL收购德国施奈德公司;第三产业最少。
(4)跨国并购的区位选择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2003年,罗兰・贝格公司曾经就中国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问题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的区位选择时,更注重宏观因素,其中法律完备性、市场规模、政治稳定性、汇率稳定性、外汇管制、人均国民收入和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被认为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微观因素中的竞争形态、行销渠道和现有客户同样没有被忽视。与之相对比的是,东道国的语言和文化被认为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与之相对应,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活动的全球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具体来说,第一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如石油行业的跨国并购主要发生在东南亚、俄罗斯等地,矿产行业主要发生在拉美、澳大利亚等地区;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贸易壁垒较高的区域,如海尔收购意大利迈尼盖蒂公司下属一家电冰箱厂,TCL收购德国施耐德公司等;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以及新兴市场经济实体,如中国网通收购亚洲环球电信公司,京东方收购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I=T-LCD业务等等。
(5)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来自企业内部。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与其他国家企业的跨国并购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比如,强强联合与横向并购是当前全球并购活动的主流,企业的目标在于增大在全球市场上的力量和分散市场风险,而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呈现出明显的资源、技术导向和市场导向;全球并购活动集中在第三产业,而我国的大额跨国并购主要来自第一产业;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跨国并购,以活跃的国内并购为基础,而大多数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之前,国内并购经验并不丰富。
这些差异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变化的结果。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外部宏观因素,如政策变化、政府指令等一直是中国企业海外扩张的主要动因,而当前大部分中国企业认为,企业内部因素是海外扩张的最主要动因,其次是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而外部竞争压力位居末位。也就是说,中国领先企业最关注企业内部的变化,而对外部竞争格局的变化最不敏感。这一点与同属东方文化圈的日、韩企业类似。
具体而言,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内部动因主要有三种:首先是确保资源供应,为摆脱供应短缺的局面并降低采购成本,中国自然资源依赖型的企业已开始通过跨国并购确保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如宝钢、中石油、中海油等;其次是获取核心技术、国际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与分批购买设备或许可证的形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比,一次性收购相关技术尽管可能需要大量投资,但同时也确保了公司能够获得知名的品牌价值、知识产权和完善的分销渠道;最后是为了避免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在国内产能过剩的情况下,通过跨国并购开拓海外市场,谋求公司进一步的发展。
(6)并购融资模式从单一支付向境外融资方向发展。前些年,我国企业由于并购规模小、资本市场尚不完善等原因,企业并购的交易主要以现金方式为主,加大了母体的资金负担和财
务风险。而国外通行的并购支付大多采取现金加股权方式,以降低对企业的资金占用。近年来,我国企业通过国际证券市场进行了间接并购,部分并购案的融资技巧达到了较高水准。例如,京东方并购使用了6家国际金融保险机构的混合贷款,网通并购则采取了组建国际财团和整体谈判的形式。2004年底,联想在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中,也引入了美国三家私人投资公司的战略投资。虽然实际交易额高达17.5亿美元,但现金支付的部分仅为1/3,其余2/3都是通过股票和债务收购。我国企业在并购活动中,还普遍引进了国际著名会计、财务、投行、法律顾问和公关公司,反映出企业成熟度有所提高。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分析
(1)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总规模将迅速扩大,“国家领军型”企业将成为跨国并购的主角。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强劲推动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很低。只有美国的3%,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使出口产品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极具竞争力,到2000年,中国首次取代日本成为对美贸易第一大顺差国,从此,美国由打压日本转向了打压中国。同时,中国作为主要贸易国家的崛起,遇上了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与战争相关的新一轮财政赤字以及由美国家庭的低储蓄而导致的庞大经常账户赤字,这双赤字加在―起目前已突破1万亿美元(这一背景与20世纪80年代日本所遇到的情况极为相似)。中国对美贸易顺差额急剧扩大,由此引发了美国威胁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并要求人民币升值。在2005年7月份中国放弃固定汇率机制之前,中国至少已承受了这一压力达4年之久。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机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96,目前已突破1:8的心理关口。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对企业产品的出口短期内虽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条件。可以预见,今后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而通过收购外国企业可以减轻汇率压力,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必将随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第二,中国通过跨国并购取得海外能源资产的压力长期存在。有关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经济的每单位GDP能耗一直居高不下,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缺口(主要指石油)将长期存在并不断扩大(见表1和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仅1991年至2000年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就增加了近一倍,而且综合各家机构的预测结果,中国的总石油需求量在本世纪初的20年内将以平均每10年50%的速度增长,到2020将年超过5亿吨(国内机构的预测值低,主要是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估计不同);另一:b-N,自1993年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净进口量持续增长,200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与国内石油总供给量之比为30%,2010年将达36%,2015年可能达40%以上。因此,通过各种手段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已经事关未来几十年的国家经济安全。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企业对海外能源资产的收购必将成为长期的国家战略。
第三,政府支持“国家领军型”企业的产生。随着中国企业的成长,许多大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和自身产生的现金流积累了大量现金储备,他们急于为这些资金找到出路。同时,中国政府也希望通过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推动一批“国家领军型”企业的产生,让中国企业从低成本制造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使之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而跨国并购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2)短期内,“纯市场”型的跨国并购不会全面爆发。本课题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兼并与收购在中国企业“海外市场进入方式的重要程度”方面排在最后,只有2.4%的企业认为比较重要;在对“未来5年海外经营方式的规划”方面,“从事兼并与收购”也排在最后―位。只有2.6%企业选择了这种经营方式。
这些数据表明:尽管未来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总体规模可能迅速增长,但是除去石油天然气、采矿、高科技、电信和部分制造业等少数几个重点行业外,其他类型的企业对于跨国并购还处于一种观望的状态,短期内不会有大的突破。
罗兰・贝格公司的调查也从侧面证明这一点:48%的中国领先企业进行海外经营时主要采取新建的进入方式;其次是战略联盟方式,占39%;收购兼并排在最后,仅为13%。而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最主要战略目标是“开拓海外市场”(56%),与跨国并购关系紧密的“确保资源供应”、“获取核心技术、国际品牌和国际市场渠道”只占到了20%和16%。
(3)制造业跨国并购将以技术导向为主。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市场,我国有大量适用的成熟技术,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非常适合那些市场容量较少、转让成本较低、技术要求层次低、就业压力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接受技术的能力有限,我国的成熟、适用技术对它们更有吸引力,我国所提供的中等水平的技术设备也更受欢迎。因此,通过跨国并购,将其转到国外,不仅在国外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也为解决国内生产能力过剩问题、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我国企业在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除了少数像华为这样的企业能够在本行业的局部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外,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掌握本行业的核心技术。而跨国并购国外企业、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拥有先进技术的企业,不失为获取核心技术的一条捷径。
三、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式的风险管理
1、当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
(1)国际政治风险。由于历史原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持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希望中国经济能够稳定发展,以带动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中国的迅速崛起超出了他们的掌控,会对自己的国家利益构成威胁。与其他国家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跨国并购往往要经历更为复杂的程序,不仅要获得企业股东和常规监管部门的批准,要通过包括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在内的高级别政府机构的审查,还要面临某些媒体别有用心的鼓噪和压力。面对这些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国企业还不习惯于通过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以争取所在国公众和政界支持,所以,国际政治风险是现阶段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企业规模风险与公司治理风险。企业规模是化解并购风险的重要保障。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计为11.75万亿元,只相当于世界500强企业总营业收入的8.7%;服务业排名第一的国家电网公司的营业收入只相当于沃尔玛公司的24.75%。中国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名列中国企业500强前100名的,绝大
多数是垄断行业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缺陷也会给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带来种种隐患。
(3)市场风险。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风险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企业海外经营经验的不足。我们可以对照一下20世纪80年代日本家电企业跨国并购兴起前的情况。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半期,为了规避贸易风险,日本家电企业就开始致力于在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施当地生产,并逐渐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产品知名度。进入70年代后半期,同样为了解决与欧美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日本家电企业又陆续在欧美建立了许多生产基地,虽然产品品种被限定在某些主打产品上,但海外生产规模得以大幅度提高。
也就是说,在80年代中后期的海外并购来临之前,日本企业已经有了20年的海外生产经验一日本企业的海外并购大多发生在先前的新建投资取得成功之后,或者对外投资的第一步是建厂,待取得成效后,才进行并购;相比之下,目前多数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却是其国际化战略的第一步,缺乏在国外投资建厂的经验。例如,TCL在并购法国汤姆逊和阿尔卡特之前,只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几个国家设有IV,从未在发达国家开展过生产经营,该公司对收购的债务未能作充分的尽职调查,也未能对不同的监管和文化环境作充分研究,使得TCL在法国裁员受到当地工会的强烈反对,导致运营与整合成本高昂而陷入亏损困境。这种现象警示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着比新建方式更多的风险和经营障碍,没有丰富的海外生产经验积累是不易掌控的。
另一个导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市场风险较大的原因在于相关支持体系的不完善(本课题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见表3),包括审批制度僵化,缺乏有效的监管体制;主管部门以行政规定、行政法规代替国家法律,迄今尚未形成一套有利于保护与规范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法律体系;金融信贷方面的约束很多,包括受国内贷款额度与特定外汇额度的限制,一方面限制了参与跨国并购企业的国内融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不少已经“走出去”的企业难以借助国内金融系统,对境外项目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缺乏成熟的中介机构尤其是非政府的中介系统,跨国并购可以利用与调动的外部资源有限等等。这些支持体系的局限之处严重影响了中国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跨国并购的操作风险。一般来说,企业跨国并购的操作风险包括决策风险、金融财务风险、资产评估风险、技术风险、整合风险等。
2、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管理
根据本课题对“企业跨国经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调查,“企业国际化经营人才的吸引和培养”、“企业的管理能力”、“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和相关的服务”、“改善海外投资管理体制”、“企业的技术水平”等是企业最关心的5项指标。与此对应,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对策与风险管理也应当围绕这些重点问题展开。
(1)积极完善支持体系。第一,健全政府针对企业跨国并购--的支持与服务务体系。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与完善有关跨国并购的法律体系;改善外汇管理体制;提供多样化的资金服务、提供完善的对外投资担保、保险服务;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提供各种财政资助,完善国际税收制度等等。还可以通过调查企业的海外投资计划,组织企业协调会等方式,从行政上进行事前的行业指导。
第,培育企业跨国并购的非政府支持体系。市场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在企业跨国并购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寻找和评价目标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财务安排到阶格谈判、达成交易、清算资产以及资产重组等一系列环节,中介机构的参与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鼓励和推动国内中介机构与国外有实力的中介_初构合作,充分利用对方的海外信息渠道和业务网络来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效率,降低学习成本。
(2)加强并购启动前的战略管理。首先,制定科学的并购方案。选择目标既是跨国并购的起点,也是跨国并购的终点,因此,在确定并购目标之前一定要审慎选择并购目标,多问几个为什么:第一,进行企业发展战略审计,确定并购行动的战略含义,是弥补管理、技术或品牌短板,是占有稀缺自然资源,还是扩大市场势力,打击竞争对手?第二,拟并购的对象能否符合既定战略目标?要考虑并购对象与本企业在产品组合、地域覆盖、潜在协同效应以及管理方面的匹配程度如何。第三,并购对象所在国的政策环境能否允许并购的实施?并购是否具备规模可行性?如果目标企业的规模太大,并购行动会给企业带来过大的财务压力,并购之后的整合管理也存在较大困难;而目标企业的规模过小则可能难以满足本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因此,目标企业在规模E应匹配本企业的现有能力。
如果以上审查可以通过,就可以组建专门的并购小组了。由于跨国并购涉及国际法、国际市场融资、跨文化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而现阶段中国企业的经验普遍不足,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具有丰富的跨国并购和处理国际业务经验的咨询公司、律师和顾问,并且安排专人自始至终参与操作,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把控整个过程。
并购小组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对目标企业进行尽责调查,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二是目标企业的客户资源的数量与质量;三是目标企业管理团队的稳定性和管理水平;四是考虑文化的可融合性。跨国并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包括民族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企业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复杂程度远远超出在单一国家经营可能遇到的情况,需要对其作出充分的评估。
并购小组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制定详尽的并购方案,包括目标企业、备选企业、收购条件、支付方式、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方案、计划实施的时机等。方案制定完毕,并购的先期准备工作就完成了。
其次,重视发挥战略联盟的作用。所谓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出于对整个市场的预期目标和企业自身总体经营目标的考虑,通过某种契约而结成的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组织松散结合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对战略联盟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往往重视不够。一方面,通过“强强联手”式的跨国并购,建立超大型的跨国战略联盟,是当今企业跨国并购的潮流,通过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或东道国企业建立战略同盟关系,可以利用同盟方的优势,获取并购所需的信息,减少并购障碍,极大地提高跨国并购成功的几率。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建立良好的战略联盟可以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防止在特定市场中竞争过度,避免“大企业病”,因此,跨国并购的目标不一定都是追求51%的控股权。在这方面,日本企业的观念值得我们借鉴:他们认为并购中起作用的是“和谐的合作关系”,如果通过拥有股权来获得控股权,居高临下地对待对方,那就会破坏并购成功的基石。对并购中的股权安排采取宽容的态度,坚持合作精神,将重点放在建立战略联盟以及合资企业上,而不是彻底的收购接管,可能有助于中国企业避开久拖不决的海外收购战,是中国
企业进行跨国并购时需要深思的问题。
最后,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水平。―般来讲,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能创造价值,隐性知识的挖掘和利用能力将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而在所有的知识中,集体隐性知识是最具有战略意义的知识。在这个意义上,被并购企业的价值,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技术开发能力、管理经验、对客户需求的理解等方面。如果不重视对这类集体隐性知识的管理,不能在并购前加强企业知识管理能力,不能在并购方案中制定明确的知识管理办法,任其在整合过程中流失、消散,那么并购活动成功的概率会非常低。
加强在跨国并购中的知识管理,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强有力的企业知识主管制度,负责制定企业整个并购过程中的知识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和帮助员工成长;二是建立切实可行的知识管理计划,包括战略实施时间、企业高层管理者的职责、知识管理者的职责、企业文化、信息技术、报酬制度、业绩考核系统以及培训制度等。
(3)科学实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普华永道国际会计公司曾在1992年深入调查了英国最大的100家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涉及50项并购交易超过130亿英磅的案例,结果表明,有54%的并购被认为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后期整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在收购兼并之前,只有不到20%的公司考虑到并购后如何将公司整合到一起;而并购后所能够产生的成本节约、销售增长则被大大地夸大了。”可见,并购后整合是决定企业并购行为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中国企业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科学实施跨国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制定和完善整合计划。根据美国科尼尔咨询公司13年来对1345家企业并购案的分析,―个公司只有两年时间来提升企业价值。新公司最严重的绩效停滞发生在并购后的3-6个月,在这个调整适应期,包括经营绩效、利润率、员工工作积极性、士气等方面都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经过9个月至一年以后,才开始呈现上升态势。而如果整合期超过12个月,风险会大大±曾力口。因此,企业在并购实施前的方案拟定阶段就应该考虑和制定初步的整合计划,然后根据并购的实施情况和对被收购企业了解的不断深入,对整合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计划的完善性和在收购完成后迅速启动整合工作。
第二,实施业务和技术整合。相比国内并购,企业的跨国并购会涉及到更多的利益主体,面临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常常使企业尤其是被并购企业的原有客户得不到及时的安抚,造成客户对企业产品供应的持续性以及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等的不满,导致新企业与原有客户的关系恶化;此外,企业的跨国并购行为一般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层人数增多和管理领域的扩大,往往引起沟通和协调效率、企业决策的效率以及内部控制能力的下降。这些负面效应最终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经营业绩,使并购的效果大打折扣,因而在法律意义上的并购完成后,企业首先要实施业务和技术整合。
业务整合的要点在于,在保持原有业务平稳运行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原有业务进行重新整合,可以考虑将不符合经营方向、无利可图的资产或部门分拆出售,将出售后所产生的财务、管理资源集中到企业最富竞争力的领域,以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技术整合的重要性在于,技术的获得不仅仅是实物资产和技术信息的转移,而且更是能力、价值和知识的转移,由于技术能力的因果关系中所存在的模糊性、环境决定性,致使技术能力的转移难度很大。这种技术上的整合,既包括硬件技术的整合,又包括软件技术的整合。企业必须从技术设备设施、技术人员、工艺水平及技术组织等方面进行整合,使之与业务整合配合起来,为业务整合的顺利完成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实施组织和人事整合。组织和人事整合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后整合的另一个重点。一般来讲,由于在并购活动中,并购企业为强势方,而并购目标企业为弱势群体。使得被并购企业员工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预期,出现角色模糊、对未来不确定感增加、员工之间权力斗争加剧、团队协作及工作责任心丧失、缺乏工作动力等问题,有可能造成大批关键岗位的人才纷纷跳槽。此外,有些东道国的法律对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安排有明文规定,有些东道国的工会势力非常强大,这些因素也需要从整体上予以考虑。
在操作上,协议签署后,企业必须采取细致、严谨的保障措施,严格遵守东道国法律,以灵活、平等和理解的方式处理好同目标企业员工及工会的关系。同时,并购企业需要按照既定的全球战略对被并购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使之与并购企业在组织结构、组织机制上相适应,裁减多余的或重复的组织机构,增加需要强化的业务机构。此时是按职能型、产品型、地域型还是混合型进行整合,需要综合考虑并购企业管理模式及被并购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如果两种管理模式相近,就可以并购企业的管理模式为主对被并购企业予以改造;如果两种管理模式相差太大,就应在充分尊重被并购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改造,以避免管理上出现不必要的冲突。
为了从组织上保障整合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应该重视培育和使用整合经理。整合经理既可是职业经理人,也可是整合项目团队,他们一般具有丰富的海外企业工作经验、卓越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明确自己的角色,了解自己的职责,具有高度的情商和敏锐的文化领悟力。其职责是运用专业性的知识和技能,发现并验证整合的机会,对整合措施进行优先排序和指导,在并购双方和企业内部之间建立强有力的职能纽带,使信息和资源畅通无阻;设计并监督变革管理流程,使整合工作的进度同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展相适应,以期快速实现整合的既定目标。
企业的财务状况与许多因素有关,按照导致财务风险产生的主题不同,把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一)主观因素企业内部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低,对财务风险没有一个具体的、客观的认识,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盛行将致使财务决策失误,不可避免地产生财务风险。另外,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淡薄、缺乏健全的财务风险预测和评价体系、对高层监督力度不足、产权结构不明晰等都将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二)客观因素合理的负债对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有一定的帮助,但若负债过多,企业因负债而支付的利息增加,企业所得利润大部分用于偿还利息,将导致企业利润减少、负担过重、竞争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企业因资不抵债而破产。外部条件变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建筑企业,其财务指标对外部条件的变化更为敏感,建筑材料价格水平、人工成本及市场利率的变化都会对工程的施工成本产生重大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财务指标产生影响。
二、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防范财务风险的形成,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能够可靠地预测未来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内部与外部相结合,应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制度是实现企业科学、独立、高效运行的前提条件。坚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首先必须制度上建立一套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财务风险分析、评价和预测机构,明确机构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职责,分工负责,各司其职,使之能够根据企业现今的财务状况,分析、评价和预测企业近期及长期内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并能够可靠、及时地化解财务风险。
(二)强化企业管理者及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与计划经济时代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有着非常激烈的竞争,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升应变能力,针对外部环境变化和企业内部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
(三)组织行之有效投标的策略有效的投标策略是建筑企业获得工程建设合同的可靠保证,只有获得工程建设合同企业才能够正常的运营并取得客观、稳定的利润,保障企业财务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在投标前,必须进行建设工程招标项目进行可靠、细致地调查研究,参加标前会议和现场勘查,对工程量进行复核,并对分包和生产要素进行询价,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的投标。
(四)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设工程实践证明,加强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有效处理索赔及降低施工成本,增加财务收入的有效措施。
(五)建立科学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科学合理的评价与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领域已经建立并运用了激励机制。在建筑企业中,引入了价值工程的模式,以最终要实现的功能即目标为目的,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管理从事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人员,激励他们努力工作,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效益。
三、结束语
关键词:中小企业 市场营销 风险管理 创新
0 引言
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企业。我国界定中小企业的标准是依据企业职工人数、销售额、资产总额等指标,并结合行业特点制定的。行业的差异性使得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也存有很大的差异性。
营销创新是企业市场竞争力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能结合自身的经营实力,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 应不断寻求营销因素的变革或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企业而言营销风险是客观存在的,要完全消除营销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营销风险究其成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主观因素造成的风险,另一种是市场环境的客观因素形成的风险,对此,中小企业在营销创新过程中应该采取对策来规避或减少营销风险所产生的损失,认真做好风险管理。
1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由于中小企业受生产规模、资金数量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必然存在有一些问题。
1.1 企业的营销理念与现实营销环境脱节
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卖方市场条件下的营销观念还在许多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发挥着主要作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企业营销活动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产品相对匮乏,在“需”大于“求”的环境下,企业营销是非常简单的工作,应该说该项工作对企业生产不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企业的中心仍然是生产环节。而在完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和销售已经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甚至说营销工作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变得更加重要。为了避免产生大量的产品积压和应收账款,企业需要及时转变观念,需要强化产品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需要倡导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以市场供给为企业生产方向的现代营销理念,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达到最满意的经营效果[1]。
1.2 对顾客的需求估计不足,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不透彻
许多中小企业的决策者没有对本企业产品的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使得本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不是供不应求就是供过于求,该赚的钱没有赚到,不该赚的钱却往里钻,造成产品积压和经济损失。现在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中小企业营销活动的决策层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能动地去适应营销环境,必须要对市场环境进行透彻的分析。决策者再也不能凭自己主观的想法、看法来断定现时的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企业经营中的风险。
1.3 企业的营销策略缺乏科学性,营销手段十分落后
很多中小企业经营者仍然把目光定位在传统的营销策略上――只重视价格策略、产品策略以及促销策略中的广告策略和人员策略,其实在制定营销策略时,还应考虑到社会文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还应重视在对营销策略进行组合时的一些新兴的营销策略,比如品牌营销策略、网络营销策略等。
目前,一些中小企业经营者已经开始十分重视市场营销的作用,但这其中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市场营销的认识还比较片面,对市场营销的理解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推销的阶段,许多中小企业在市场开拓、信息渠道构建等方面还显稚嫩、明显经验不足,这在现实的营销发展过程中直接导致营销手段的单一和落后。
1.4 营销人才数量不能满足需要
人才是现代企业资源结构中的“第一”资源,在竞争本质上,人才也是最具能动性的一种资源。而对于企业的营销人才来说,营销人才数量和企业运营规模相比明显不足,好的营销人才更是十分匮乏。另外,在营销人才相对匮乏的人才市场环境中,营销人才的流动性是非常大的,这也不利于企业营销战略的实施。客观地分析,广大中小企业营销人才缺乏最终原因是由于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的、可持续的人才建设机制,企业在营销人才的引进、培育和使用领域都存有问题。营销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2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创新的内容
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综合实力比较弱,在市场竞争中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生存压力要求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市场和客户的变化,需要通过营销创新策略把握生存机遇。其次,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层次简单、组织效率较高,以及决策的灵活性和快捷性也有利于营销创新策略的实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营销理念、方法和管理的创新。
2.1 营销理念的创新
理念创新是企业营销创新的灵魂,是指企业适应新的营销环境的客观变化而形成正确的理论和观念。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市场经营环境变化复杂,中小企业必须要企业营销思想与时代同步,必须应建立现代营销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2]。营销理念的创新包含的内容有:重视知识营销理念,崇尚科学性营销;重视亲情营销理念,要不断提高企业品牌的亲合力;重视发挥企业内部营销的作用;重视全球营销理念,创造性的利用营销工具等。
2.2 营销方法的创新
2.2.1 卫星营销战略。由于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等方面都存在某些不足,中小企业要善于借助大企业的优势来发展自己。许多大企业有着产品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大企业也不是万能的,也需要许多工程或生产配套,如非核心的零部件、部分服务等需要中小企业提供,中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为大企业提供部分代工和服务来获取发展的机会,通过大企业的配角不断发展壮大自己。这一战略模式中,大企业是“恒星”,中小企业就为“卫星”。
2.2.2 缝隙营销战略。中小企业势单力薄,竞争能力较弱,在能力壮大之前,最好不要和大企业进行正面的直接竞争和抗衡。中小企业应找到那些大企业没有发现或大企业不想干但并非没有前途和利润的市场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这样,可以避开大企业的巨大威胁,在自己实力增强、时机成熟之后再和大企业同台竞争,从而为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2.2.3 虚拟营销战略。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需要把有限的企业资源用在刀刃上,而虚拟经营就是一种克服资源缺乏的现代企业营销模式。虚拟经营是指企业只保护最关键、最核心的功能,而努力将其它功能虚拟化,其它功能都由企业外部提供。对于已经掌握核心资源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可以虚拟人员,借企业外部人力资源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3]。也可以虚拟企业功能,借企业外部力量来改善劣势的部门;也可以虚拟工厂,让企业生产委托人工成本较低地区的企业代工生产,自身则集中于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和营销领域。
2.2.4 共生营销战略。单个中小企业往往弱不禁风,毫无竞争能力可言,但如果让若干个中小企业联合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的力量就会强大许多倍。共生营销就是以契约为载体,通过若干家相互独立的中小企业的联合,实现企业在资源和项目竞争中的整体价值,进而实现中小企业的个体价值。与此同时,中小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还应注重:网络营销、事件营销和关系营销。
2.3 营销管理的创新
2.3.1 重视企业内外部关系的协调发展。营销管理缺乏内外协调是目前中小企业在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明显问题。中小企业既要重视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也要重视企业外部的营销管理,更应特别注意内外部管理的协调发展来提升企业营销层次和营销水准来实现营销战略目标,最终让企业价值和消费者需求得以共同实现。
2.3.2 重视整合营销管理的作用。整合营销是一种根据经营市场环境进行即时性动态调整,通过对多种营销手段和工具的优化结合,以使企业价值和消费者需求在交换中得以实现并实现价值增值的营销理论与方法,整合营销方式是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新趋势,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成败将决定于营销手段和工具的整合质量和科学性程度。
2.3.3 重视柔性管理的功能。传统营销管理模式使得营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双向的沟通,它只要是通过大量规章制度和硬性指标来强化对营销人员的管理,进而使得企业营销效率不高,组织绩效低下,在新经济模式下的该种营销模式很难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4]。在新经济时代,知识和信息在营销中应用成为现代营销管理的发展方向,由于中小企业知识型营销人员增多,知识型员工更需要与管理者的沟通,需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注重流水线式的、严密的分工组织和工艺流程了。
3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风险管理
中小企业的营销风险类型包括有产品风险、价格风险、分销渠道风险、促销风险等,企业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稍有不慎,就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何加强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防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是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
3.1 塑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增强全员风险意识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人文力量,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中小企业要塑造符合本企业特质的企业文化,通过文化环境的诱导、感染和约束去激发员工的内在潜能,让每个员工都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高质量、高品位的企业文化会让企业各种积极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能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有效的知识获取、交流、传输、共享机制,进而能降低企业因知识差异产生的风险,企业全员的风险意识也很自然的能得到强化,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也会得到加强[5]。
3.2 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激活企业人力资源
现代企业人才的数量、质量、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兴衰,人才是企业最宝贵、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人才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由于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的局限性,使得人才管理,特别高素质人才的管理压力巨大,骨干性人才流失严重,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激活企业的人力资源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急切需要建立切实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企业建立的人才激励机制要能把员工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此能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员工的潜能。
3.3 注重调查研究,认真操作每笔业务
营销业务的运作既是营销人员各种专业知识的体现,又有处理各种经济问题的艺术,是一项系统复杂的经济工程。在市场营销中,每笔营销业务都潜伏着意想不到的风险,要避免风险、减少损失,必须从每笔业务着手,认真操作好每笔业务的多个环节。首先,要做好对客户的考察摸底,这是发生业务与否的先决条件;其次,要把好经济合同以及相关协议,这是保证业务正常运作、履行双方承诺的依据,也是处理可能出现纠纷的法律依据;第三,要严把营销合同、协议的审批,这是层层把关、减少呆死账的关键;最后,要把好客户情况的变化,这是经办人员必须随时掌握的重要一环。处理好上述四种关系,能尽可能地把营销中存在的风险消化在发生之前。
4 结语
营销创新是我国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营销创新已成为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应对市场生存竞争的重要前提和必经之路。中小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特点, 抓住市场机会, 制订有效的营销创新策略, 不断提升营销创新能力,扎实做好企业营销创新的风险控制,才能实现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目标,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提出的新要求,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赵阳.谈我国企业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2):69-70.
[2]司家兰.关于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8,(17):63-64.
[3]刘喜红.我国中小企业营销创新策略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06,(3):54-55.
[4]徐俊.中小企业营销的优劣势分析及其营销战略的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8):131-132,150.
[5]邵冲.谈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防风险管理[J].化工管理,2010,(5):64-65.
第二条*县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建立县级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下简称“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在当地辖内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以下简称“金融机构”)所发生的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和损失补偿,以及对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在*县境内设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担保机构给予损失补偿。
第三条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规范使用程序,注重考核对财政的贡献率和使用效益;资金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国家限制性行业、大型企业、房地产企业的贷款项目,也不得用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基础设施项目。
第四条贴息的对象原则上为20*年11月1日以后金融机构直接向中小企业投放的1年期以下(含1年期)、贷款利率较同期贷款基准利率按国家规定上浮不超过30%的贷款。贴补的企业对象为:县属工业企业、外贸进出口企业、旅游企业和直接为“三农”服务的流通企业。
损失补偿的对象原则上为20*年11月1日以后金融机构直接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损失和担保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的损失。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按比例分担的,则按比例分别补偿损失,二者不重复计算。
第五条贴息和损失补偿的标准根据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直接发放的贷款情况及贷款损失情况,并考虑企业对财政的贡献情况综合确定。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损失情况,以其向县财政局报送并经审核确认的数据为准。其中贷款贴息补助标准以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50-80%予以补助;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损失补偿标准以报经审定的贷款损失额的5%予以补助。
第六条申请贷款贴息的金融机构必须提供如下材料:
1.向县财政局提出贴息的申请报告;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有效证明;
3.贷款合同、银行催缴利息通知单;
4.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七条申请贷款损失补偿的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必须提供如下材料:
1.向县财政局提出贷款损失补偿的申请报告;
2.贷款合同;
3.为企业担保的名单、担保公司担保贷款卡及担保收费结算清单;
4.有关贷款损失确认证明;
5.其他需提供的资料。
第八条县财政局在受理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申请后每季度组织县经贸局、县人行、县银监办等部门予以审核,并按照规定的用途、范围和对象,提出具体贴补资金数额意见,报经县政府审批后,直接拨付到相应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指定的帐户。
【关键词】场外期权;风险
一、场外期权交易风险识别
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交易受标的股票、利率、交易对手等多种因素影响,可能涉及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
市场风险指受政治制度、经济政策、行业趋势、公司基本面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标的证券价格剧烈波动使得期权卖方(一般为证券公司)的避险证券组合价值随之产生较大波动,最终无法向期权买方支付行权收益款项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指期权卖方避险持仓组合的流动性风险与业务整体的流动性风险。避险持仓组合的流动性风险指避险持仓品种变现时由于市场流动性缺乏、头寸持有集中度过大等原因导致无法在合理价位成交的风险,如果缺乏静态避险工具,期权卖方将主要依靠动态对冲方式对冲风险,这需要定期调整避险头寸,而在市场波动剧烈时经常会出现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从而造成风险对冲损失,影响期权卖方在行权日的支付。业务整体的流动性风险指当期权业务需支付资金规模大于证券公司可用资金头寸,导致证券公司违约或发生流动性危机的风险。另外,由于期权产品一般存在固定期限,发行期权之后发行人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实施对冲直至产品到期,因而可能对发行人正常经营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
信用风险指期权交易对手无法按时支付期权费或股票行权收益而导致的违约风险。作为证券公司期权交易的对手方,投资者违约将给证券公司期权业务带来直接损失。
操作风险指由不完善的内部流程、人为失误、系统故障等原因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包括信息系统故障或差错、人员差错或疏漏等。
二、场外期权交易风险管理措施
针对场外期权交易业务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逐一评估其出现的概率与影响程度,在业务不同环节设计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1、市场风险管理措施
事前:业务开展前证券公司应建立标的股票池,选择经营稳健、流动性充足的股票作为可接受的标的证券;建立公司内部交叉复核机制,由相互独立的部门分别建立相关定价模型、共同确定参数,部门对前台部门的定价模型与参数进行复核与校验,每日采取理论价格的方式对期权和衍生产品评估损益,以准确反映期权交易业务头寸风险。
事中:采取静态避险与动态避险对冲策略控制标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静态避险指通过反向操作以持有与已出售期权结构相同、但风险收益结构相反的期权或其他避险品种,以对冲期权的市场风险;动态避险策略则包括针对正股股价正常变动的Delta动态避险,针对正股股价异常变动的Gamma风险对冲以及针对正股波动率变动的Vega风险对冲策略,其中最主要的是delta动态避险策略。
事后: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定期生成风险评估报表并按流程报告。
2、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
事前:制订完备的资金预算,在每个产品设计阶段详细测算所需避险资金量,在大概率内确保资金充分合理使用;在设计期权产品时应选择成交活跃、流动性好的证券作为标的。如因投资者特定需要以至标的股票不符合上述要求,则应确保市场上有流动性良好的其他避险工具,否则应减小发行规模以控制避险头寸流动性风险;如果预估到避险工具可能存在流动性问题,则应在设计期权产品时置入回购或提前终止条款,以便及时购回或终止产品,从而控制流动性风险。
事中:对持有的单一证券多头或空头占其市场流通量的比例设置风险限额,每日进行监控,即将达到限额进行预警提示,如遇突况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须制定临时应对措施;如产品内嵌可赎回条款,则需根据赎回情况提前对避险证券进行平仓;日常资金调度使用和管理由专人负责,以控制资金流动性风险。
3、信用风险管理措施
事前:加强交易对手资质审核及适当性管理,根据交易对手风险等级进行相应等级的产品交易,以降低违约概率;对单一交易对手方、单笔交易、单个标的证券等最高交易额度加以限制,事前控制交易对手方违约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
事中:实时监控对手方资质变化,定期回访。交易存续期间仍应定期搜集对手方财务与信用状况数据、及时掌握其生产经营、重大投资等可能影响其履约资质的一手信息;逐日盯市调节履约保障,随标的资产以及履约担保品价格的变化对双方风险暴露进行定期评估,以此作为调整履约保障安排的依据。
事后:定期编制信用风险报告,按对手方与品种分类统计业务违约情况,计算业务集中度评估违约风险。
4、操作风险管理措施
事前:明确岗位职责与操作权限,建立业务复核机制;建立交易系统紧急故障处理预案,保证系统故障情况下存在另路机制;定期数据备份;加强业务培训、制作操作手册,确保业务执行人员对业务与自身职责有充分了解。
事中:确保信息准确传递、沟通顺畅。产品设计人员在产品价格正式报给销售人员前,应准备产品对冲方案,确保风险参数计算的准确性,并确保产品价格获得交易人员的认可;销售人员向投资者推介产品时,需有书面的产品说明,确保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传达准确,产品推介材料上涉及的数据需要经过产品设计和交易人员的确认;公司后台应保证文档和数据的及时准确、保证产品交割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事后:证券公司内部中后台执行部门定期对业务进行监管和审计,对业务的流程制度完备性、流程是否存在缺陷等进行评估。
三、压力测试机制
证券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交易业务应建立压力测试机制,对极端情况下的风险进行事前评估、动态监控和处置。压力测试的风险因子包括股票市场价格波动、股票波动率变化、市场利率变化等因素,测试因子和场景应审慎选取。
压力测试分为定期压力测试和不定期压力测试。定期压力测试根据相关业务数据和压力测试模型,评估实际持仓在既定的压力测试场景下可能产生的极端损失;不定期压力测试在市场异动、交易对手资信发生重大变化等情况下,评估实际组合或拟授权规模可能的损失。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结合监管指标与财务压力确定潜在风险点和脆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
四、业务隔离制度
为防止风险的交叉传递与干扰,证券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交易业务应遵循业务隔离的原则,在机构与人员设置、业务流程设计、资金与账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独立运作、分开管理,确保场外期权交易业务与证券公司传统业务如投资银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其他自营业务等完全隔离。
机构与人员设置应实现前中后台分离。场外期权交易业务人员不得兼任普通证券自营业务职位,也不得兼任其他可能存在利益冲突的业务职位;公司的前、中、后部门也将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一)资金用途。此项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支持各市、县(区)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下简称“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对在当地辖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以下统称“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贷款给予贴息和损失补偿,以及对主要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给予损失补偿。
(二)使用原则。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和信贷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规范使用程序,注重使用效益;资金应专款专用,不得用于国家限制行业、大型企业、房地产或平衡预算。
二、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贴补对象与标准
(三)贴息的对象为金融机构当期直接向中小企业发放的1年期以下(含1年期)、贷款利率较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按国家规定上浮不超过30%的贷款。
损失补偿的对象为金融机构当期新增的中小企业直接贷款损失和担保机构当期新增的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损失。如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由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按比例分担的,则按分担比例分别补偿损失,二者不重复计算。
(四)具体的贴息和损失补偿标准由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自行确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直接发放的贷款情况及贷款损失情况等,以银监部门、政府金融办的数据为准。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情况及担保损失情况等,以其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并经审核确认的数据为准。
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使用
(五)各市、县(区)财政部门应设立专户,将省财政拨付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一并纳入专户,统一管理、统一审核、统一拨付、统一使用。
(六)各市、县(区)财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使用管理办法。要严格按照规定用途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或挪用,切实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
(七)市、县(区)财政部门应定期受理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贴补资金申请,并于收到申请10个工作日内予以审核。按照省定的用途、范围和对象,根据本地的具体使用管理办法,计算出具体贴补资金数额,在5个工作日内直接拨付到相应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指定的账户。
(八)金融机构应将财政拨付的贴息资金作为利息收入核算,将损失补偿资金用于充实贷款损失准备金。担保机构应将财政拨付的损失补偿资金用于充实担保风险准备金。
四、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九)省财政厅将通过财政监督部门或委托审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对资金的拨付、使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同时,建立以绩效评价为核心的跟踪问效制度,会同省政府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对各地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重点监督。
(十)各地财政部门应建立起资金使用的统计分析和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向省财政厅和省政府金融办报告资金使用情况、使用效果以及对获得贴补资金的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的整体评价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控制 策略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产生
一般认为,风险就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具有客观性、不确定性、可预测性、不利性以及和收益的对称性。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他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征。
随着现代商业银行的不断发展,银行所面对的风险对象和性质早已超越了最初的内涵。从对象上看,已经由单一的借贷产生的信用风险演变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多类型风险;从性质上看,从最初的局部风险演变为全球风险。尽管风险对象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总体上都可以纳入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范畴。系统性风险是指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承担的风险。非系统性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等,是银行自身面临的风险,成为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当然,无论如何划分风险的种类,有一点是肯定的,即风险存在于银行业务的每一个环节,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也就是承担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过程。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起对风险管理人员价值尊重的氛围,主动保持与其他机构和基层行的沟通、协调,使各级风险管理人员在物质上建立起强烈的价值归属感,在精神上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性处理好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明晰科学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坚持全面的风险管理;建立垂直化、扁平化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反映风险成本的绩效考核体系。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也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金融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交易对方(债务人)信用状况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债权人资产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
(一)银行信用风险形成的直接后果是出现坏账、呆账
分析银行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缺乏诚信道德、缺乏信息对称、缺乏完善体制、缺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技术。
(二)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分为四层:第层是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层是高级管理层,第三层是总部的风险管理部,第四层是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营销部门及后台支持部门。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信用风险管理原则
1.依法合规。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机构的规定,合规稳健经营是风险管理有效实施的前提。
2.收益匹配。通过主动地控制,收益平衡和损失,每类业务活动都应获得至少与其承担风险相匹配的收益。
3.相对收益。风险管理相对孤立于业务发展,有独立的机构、人员,以独立的视角,对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客观识别、度量和控制。
4.严格问责。通过严格的内部控制机制,明确岗位职责分工,清晰权责。
5.一致协调。确保风险管理的目标与业务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并保持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和控制策略。
6.充分披露。银行负有按照监管要求,向监管机构提供风险信息或向社会公众披露的责任。
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市场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的概述
1.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及体系
为有效贯彻市场风险管理目标,在国际活跃银行内部都形成了符合公司治理机制要求的、分工明确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主要的特点是:董事会负责确定的银行风险管理战略中包含了市场风险的内容,如董事会审议确定对市场风险的最大容忍程度,对市场风险管理负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必须确保市场风险被独立地测量、监控和报告,保证市场风险活动的透明度。在所有情况下,业务部门最终要为他们承担的市场风险负责,并保持在限定的额度内。
2.市场风险管理流程
在两种不同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下,管理流程会有差异。但总体上市场风险是“自上而下”的管理。银行的董事会在确定全年利润总量时,同时确定与之匹配的风险总量指标,并已正式书面文件交给高级管理层。风险总量指标都涵盖三大风险,如信用风险最大损失、操作风险容忍度等,与市场风险有关的指标,包括一般情况下各类承担市场风险的投资组合的最大损失及极端情况下最大损失等。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与利润指标,银行的高级管理层将其分解到各部门,各部门再进一步分解到各具体的业务单元。在层层分解中始终坚持风险目标与利润目标相匹配的原则。在需要调整某一部门的利润计划时,同时也要考虑对其风险指标的相应调整。
国际活跃银行中负责管理市场风险的职能部门必须通过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对各业务单位风险指标执行情况监控,自下而上汇总出集团每个业务层面银行整体的市场风险数量。每个业务单位对超过风险限额的业务需要向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进行汇报。若确定需要超限额授权,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申请。上一级有权审批的风险官可以对增加申请提出反对,并向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汇报。负责市场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根据集团风险总量状况判断是否可以增加业务单位的风险指标。重大交易的风险限额增加还必须向高级管理层申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高级管理层在判断需增加的风险限额对当年利润影响的基础上,做出是否同意增加风险限额的决策。
(二)市场风险管理的控制框架
就一般原则而言,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该包括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具体负责部门三个不同的层次。商业银行的董事会承担着对市场风险管理实施监控的最终责任,确保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定期查审和监督执行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以及具体的操作规程,及时了解市场风险水平及其管理状况,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人力、物力以及恰当的组织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和技术水平来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项业务所承担的各类市场风险。
为了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商业银行应当确保各职能部门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以及相关职能的适当分离。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管理职能与业务经营职能应当保持相对独立。
(三)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市场风险管理的原则和工具
1.市场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应遵循合规性原则、授权有限原则、内控优先原则、分离牵制原则、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
合规性原则指承担市场风险的业务必须依法合规,对于超过本级机构权限的业务必须得到上级有权机构的批准后才能办理,严禁超权限开展业务。
授权有限原则指通过严格岗位责任制,防止授权不清或过度授权而导致的内部管理失控现象。
内控优先原则要求内控规章制度必须渗透到承担市场风险的各个业务过程和环节,覆盖所有业务岗位。设立新机构,开办新业务,开发新产品必须保证内控措施先行到位。
分离牵制原则要求三分离,即前台交易、后台结算、监控、稽核检查相分离,交易额度、客户授信额度、操作权限在设置、使用、监控方面相分离,不同头寸相分离。
风险可接受前提下的效益最大化原则即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审批通过的风险限额对各交易单位和各投资组合的日常经营活动进行监控,确保各项业务在承担有限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效益最大化。
2.市场风险管理工具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风险管理中运用的工具包括:风险价值估算、敏感度分析、情景分析、压力测试、逐日盯市和限额控制。
五、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一)操作风险的概述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实际,操作风险被定义为:由于内部程序不完善、操作人员差错或舞弊、IT系统失灵和技术失误以及外部事件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原则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操作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1.全面管理原则:操作风险管理覆盖银行的各个部门,具有高度分散化的特点,所以必须要完善操作风险管理,建立相应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控制操作风险的损失。
2.及时调整原则:操作风险管理应同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环境(银行经营战略、方针和理念)和外部环境(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相适应,并具有前瞻性。
3.成本与收益匹配原则:操作风险管理措施与具体业务的规模、复杂程度和特点相适应,使用完善的管理机制将操作风险损失控制在银行经营所能承受的范围内,以合理的成本实现管理目标。
4.责任追究原则:操作流程的每个环节必须有明确的负责人,要严格按规定对违反的直接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追究。
(三)建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长效机制
1.建立有力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和框架
强化内控建设,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加强对风险数据的收集,通过对风险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正确评价风险的状态与程度。实施风险转移,缓释操作风险,培育操作风险文化,建立起共同的风险管理价值观,健全操作风险监控体系,重视日常监管检查,充分发挥稽核监督职能,建立循环的持续改进过程。
2.开展运行效果评估
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运行评估体系,对机制运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及时监督,评判其优劣,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改革、充实和完善,使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地趋于合理,始终处于良性运行状态。
参考文献
[1]曹廷求.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2]王韶峰.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3]肖芳,吴迪.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对策初探[J].现代金融,2010(06).
[4]姜连义.农信社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金融,2012(04).
[5]路晨蓉.强化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路径探讨[J].青海金融,2008(07).
[6]亢爱林.对当前基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 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12).
一、财务公司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
国内财务公司目前在金融市场上主要从事本外币股票、债券、外汇即期等业务。大部分财务公司按照业务类型分部门管理上述交易,并就不同交易品种分别设立了交易限额、敞口限额及止损限额,初步建立了市场风险的授权与监控制度。随着财务公司所从事的交易品种的增加与交易规模的增大,目前的市场风险管理水平已滞后于商业银行,也不能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市场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较为松散
国内相当数量的财务公司并没有建立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市场风险政策和额度控制主要由公司董事会或投资委员会以及公司业务负责人承担;各业务部门既是业务执行者同时也是市场风险的日常管理者。这样比较松散的架构容易造成市场风险授权不清晰、责任不明确、业务部门隐藏风险等情况。
(二)市场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尚不完善
有关交易品种、交易额度的设定基本都是各业务部门采取事前一事一报的方式,市场风险管理程序主要停留在事前评估环节;另外,对交易没有明确划分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一些自营交易和代客交易也没有严格区分,因此对纳入市场风险评估的交易范围没有统一标准。
(三)市场风险管理方法手段较为粗放
对各项交易工具或组合的市场风险量化手段主要是各业务部门就各项工具或组合分别汇总的交易规模(名义金额)、外汇敞口以及浮动盈亏等,没有分风险因素分拆各项工具或组合,也没有进行公司整体的风险价值的测算。这样一是不能确切说明集中在汇率、利率等市场风险因素上的市场风险分别是多少,二是不能回答整个公司的潜在市场风险到底多大。
(四)市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非常薄弱。
国内大多财务公司对市场风险管理的薄弱之处最主要的体现就是没有一套适用的市场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多数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工具还停留在手工或半手工阶段,既缺乏效率也容易出错。
二、加强财务公司市场风险管理的建议
要建立与财务公司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从长远看,需要推进以下工作:
第一,要建立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公司高级管理层(风险总监)、风险管理部门以及业务经营部门职责明确的市场风险管理架构;第二,要制定与收益相匹配的风险限额管理政策,根据各业务部门的收益目标制定其应当承受的风险水平;第三,要建立明确的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报告的市场风险管理制度与程序;第四,要采用风险价值(VaR)、交易额度、盯市以及压力测试等全方位的计量方法,分因素识别、计量、汇总单一或组合工具的市场风险值;第五,要加大对市场风险管理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引进适合自身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并注重培养专业化的市场风险管理人员。
从近期看,在目前财务公司交易账户自营交易的种类和笔数都较少的情况下,可利用其现有资源对市场风险实行风险限额两级授权、分级汇报的管理程序。
限额(Limits)管理是目前各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进行控制的主要方法。风险限额主要包括交易限额、风险价值限额、止损限额和压力测试限额等。各个限额不仅可以分配到不同的层级和业务单元,还可以按照风险要素或金融工具类型分别设立。财务公司的风险限额管理的主要思路是:
(一)风险限额二级授权
第一级授权为公司对业务部门的授权,授权内容一是各业务部门可交易的产品品种和期限,二是各业务部门交易账户自营头寸的风险价值限额和止损限额(年)。限额大小主要考虑年初或年中对各业务部门的利润考核指标。
第二级授权为各业务部门对各交易团队的授权,授权内容一是各交易团队可交易的产品的品种和期限,二是各种产品交易账户自营头寸的交易限额和止损限额(日、年)。各部门负责人根据本部门每日市场风险汇总情况,随时调整对各交易团队的授权。
(二)分级汇报
各交易团队对需要超出交易额度的交易需事先汇报给部门负责人,经授权调整后方可进行交易,每日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向部门负责人汇报各交易团队对交易限额及止损限额的执行情况;各业务部门对授权范围外的产品或可能超出风险价值授权的交易需及时汇报给公司负责人,经授权后方可进行交易,每日部门向公司负责人汇报部门的风险价值限额及止损限额执行情况,对于超额情况需做出书面解释。
[关键词] 金融全球化;金融保险;应对策略
一、金融市场风险的管理策略
1.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在整个风险管理框架中,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委员会下属的一个执行部门,全面负责整个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执行总裁报告工作。该部在重点业务地区设有多个国际办公室,这些办公室均实行矩阵负责制。它们除了向全球风险经理报告工作外,还要向当地上一级非交易管理部门报告工作。
2.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撰写和报送风险报告,制和实施全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大纲。风险管理大纲向各业务单位、交易柜台经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的风险限额,并以此为参照对执行状况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同时报告风险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确认和公布管理当局的有关监管规定。这一风险管理大纲为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决策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
3.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定期对各业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整个风险评估的过程是在全球风险经理领导下由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各业务单位的高级交易员和风险经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级交易员的参与,风险评估本身为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4.为了正确评估各种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管理部门需要确认和计量各种市场风险。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测量是从确认相关市场风险因素开始的,这些风险因素随不同地区、不同市场而异。例如,在固定收入证券市场,风险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线斜率、信贷差和利率波动在股票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股票指数暴露、股价波动和股票指数差在外汇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是汇率和汇率波动对于商品市场,风险因素则包括价格水平、价格差和价格波动。金融机构既需要确认某一具体交易的风险因素,也要确定其作为一个整体的有关风险因素。
5.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不仅负责对各种市场风险暴露进行计量和评估,而且要负责制定风险确认、评估的标准和方法并报全球风险经理审批。确认和计量风险的方法有:VAR 分析法、应力分析法、场景分析法。
6.根据所确认和计量的风险暴露,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分别为其制定风险限额,该风险限额随交易水平变化而变化。同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合作为各业务单位制定适量的限额。通过与高级风险经理协商交流,市场风险管理部门力求使这些限额与公司总体风险管理目标一致。
二、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正负效应
1. 目前中国保险业硕士论文发展中存在着的不足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比如,在保险供给上,存在着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结构上的矛盾。这其中涉及到保险业自身的供给能力、保险的供给价格、保险的服务水准、产业的约束程度、潜在保险需求人群收入水平、社会安全网的覆盖范围及保险水准等方面。保险供给能力是指保险业可主动向社会提供的接受和承载保险风险的容量及满足社会不断增添的新保险需求的产品创新能力。中国的保险虽然是从西方传入的,但 1949 年后的保险发展却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即使是 1980 年后恢复的保险业也依然延用了原有的经营管理模式,保险的险种设置有限、费率结构简陋、保障范围不宽、管理高度集中,保险发展相当一段时间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加之保险公司本身的专业技术条件限制及欠缺创新能力,因而必然会对保险供给直接产生影响。时至今日,在西方一些保险市场已流行颇长时间的一些保险产品,在我国还被当作新险种来看待,在一些工业化国家中常见的保险作法,在我国要靠行政的力量在供需两方面来推动才可达成保险行为的建立,责任保险硕士论文领域也存在诸多空白。
2. 保险供给价格是保险人向保险购买人提供保险保障的对价条件,具体表现为保险费率的标准高低。保险费率包含两个构成因素:一是保险人依据大数法则原理计算出来的用以赔偿给付某一类风险损失的责任准备部分;二是维持保险人经营所需的行政费用及一定水准的利润。客观地讲,我国的保险费率虽因险种的不同各有高低,但就财产保险而言,其保险费率水平依然是较高的,而且导致保险费率较高的原因并不在于用以赔偿给付的那部分费率因素订得过高,而主要是在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之下,保险公司的行政费用因素占用过大。在保险公司资产构成中,固定资产所占的比例之高在全球保险公司中都是不多见的,人均消耗费用在国内第三产业中也属较高的水准。过高的费用支出必然会使保险服务价格居高不下。而那些确有保险需求、但又不得不为自己的日常生计精打细算的潜在保险购买人, 面对着那一幢幢豪华的保险大厦,面对着那些收入远高于自己的保险从业人员,面对着以收入的相当部分才可换得的保险服务标准不得不望而却步,有时更会产生逆反心理,这也势必会使保险的供给能力被相对削弱。
3.从直接反映保险公司效率的保险经营成果方面看,我国保险业的经营效率也是差强人意的。1999 年,在未按国际惯例提取 IBNP(发生但未报告索赔)的情况下,虽然国内保险公司在财产经营方面比上年盈利有所增加,但这样的盈利水准,无论是从保险公司的总资本规模衡量,还是与整个市场的业务规模比较都是极不相称的。如果把寿险业务的巨额实际亏损与之相抵,可以肯定地说,保险业全年的经营结果是令人难以确信的行业性亏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经营状况,也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国内的保险公司都先后重复着同样的一种经营模式:以市场规模大小论英雄。在这样的经营主导思想之下,各保险公司都采取了以拼成本换规模的业务发展模式, 竭力在降低保险费率、提高中间人佣金方面不惜血本展开原始性的争夺, 这样的恶性竞争会给保险业的经营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保险公司的边际利润下降也就不是什么匪夷所思之事了。其次,保险公司按规模比例提取费用的管理办法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忽视承保质量,为更多的提取、使用费用而不讲条件地接受一些不应接受的风险,保险公司总、分公司之间形成了一种准关系。这样的管理方式一方面造成了费用支出非合理的日趋增大, 另一方面则因承保质量的下降而造成了承保利润的日益下滑。
三、我国金融保险业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的应对策略
1.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制度性措施改革银行业。为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发展,必须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国内脆弱的金融体系,而重点在于切实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把国有银行办成真正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的现代金融企业,从根本上转换银行的经营机制。
2.改革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硕士论文体制,逐步转变为功能型监管硕士论文模式。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分业监管在混业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条件下,面临巨大的压力,无论是基本信息的及时、全面收集,还是对市场波动的随机应变,都因体制缺陷而可能导致风险事件,甚至冲击金融稳定性。国内金融机构因受分业经营的限制,在竞争中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尤其是在一些新兴业务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因此,在改革目标上,可借鉴英、日等国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逐步将分业监管模式转变为功能型监管模式硕士论文,从体制上解决现行监管结构和监管理念的矛盾。
3. 积极推进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和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步伐。但随着保险独家经营的解体,保险市场上多个竞争主体的出现及竞争的日益激烈化,各家公司的服务水平会在竞争中不断提高。保险公司要想吸引客户,只有更新保险营销观念,在认真研究市场、调查市场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根据企业自身优势及经营特点进行准确的保险市场定位,同时在选准并确定目标市场后,按照客户的需求开发新产品, 拓展保险产品线的长度和宽度,占领并不断巩固市场份额。
4.保险企业应建立企业文化来管理保险营销人员。人是有多方面、多层次需求的。当现代的科学技术创造了很高的生活标准, 充分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后,人们在追求自尊、交际、自我成就等更高层次需要时,报酬、允诺、刺激、威胁和其他强制手段就不会太起作用。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把人的精神属性和价值追求提到首位的管理方法,正好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就保险而言,它通过仪式、典礼、文化沙龙等一系列形式,把保险企业价值观念变成所在企业员工共有的价值观念,通过共有价值观念进行内在控制,使本企业成员以这种共有价值观念为准则来自觉监督和调整自己的日常行为,借以增强保险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齐心协力实现保险企业的目标。
综上所述,涉及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保险人市场行为、保险监管力度等等。要使问题真正得到解决并确实能达致提高我国保险业运行效率之目的,关键在于大力加快保险的市场化进程, 积极培育和完善保险市场体系,改善保险监管方式,调整保险监管目标,促进国内保险市场同国际保险市场的接轨,让市场真正成为汰弱留强的“生死场”通过保险经营方式的彻底改变,实现我国保险的有效率增长。
[参 考 文 献]
[1]石建勋.人民币的区域化和国际化机遇[J].西部论丛,2009(2)
[2]万建伟.金融全球化过程中我国金融业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J].河南社会科学,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