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范文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护理学生实习小结,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护理学生实习小结

篇1

见习周,感受最深刻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临床的实地见闻,实地操练,让我重现在校学习那些枯燥又顽固的知识时提出的种种问题。例如:嘛要读这些药理病理?背了对我有什么用?好像知道了以后还是一点儿意义也没有,知识是统揽了,但学过后总的感觉是,一直只为考试而学习,没有几分属于我自己。在学校里,没有人问我这些药吃了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即使我知道有这些不良反应,但是我从来没有真正见到过,我不知道一种药用错后有多么严重,没有人问我这种病有什么临床表现,我也没有真正见到过这些临床表现,到底是怎样的呢?是不是就是书本上的一样呢?等等…… 半个多月的见习生活也对我在将来工作时做到医护配合大有帮助。医生和护士的职责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给病人解决生理和心理的痛苦。只有当医护做到密切配合,才能给病人带来最大的利益。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工作和对方的工作。作为将来的一名护士,必须了解护士的工作,所以这次见习我觉得既起到了早期接触临床的桥梁作用,又增进了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信心。

第一周的见习使我重新认识了护士这个职业的崇高。

在我以前的印象中,护士就是耐心和细心的代名词。我一直以为,她们的工作很轻松、很简单,只需要执行医生的医嘱,“照方抓药”就行了,其他的工作也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情。这一次我通过护理见习,第一次深入到护士的日常工作中,亲身体会了一回做护士的苦辣酸甜,才发现原来做护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护士的工作就是一个字“累”,我每天跟着他们跑都累得不行,而他们不但要不停的在病房间走动,还要给病人扎针换药,实际上比医生累多了,但他们一句怨言也没有。一名护士,只要在工作岗位上,她就充满了力量。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在一场战斗中:把自己的活力完全展现在病房内外;把自己的能量连同微笑毫无保留的奉献给病人。

交—班一般在早晨8点,护士医生都要参加,当然我也不例外。科室主任站在最前面,昨晚值夜班的护士开始做他们的护理病理交—班报告,然后是值班医生,另外各位医生还要说一下自己管辖的危重病人的情况,最后两位主任和护士长进行总结便结束了每天必做的交—班。我个人认为交—班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对医生和护士的一种纪律的约束,让我们医护人员明白,病人的生命在我们手中,我们必须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做一名认真负责的医护工作者。

第二,一周的见习使我开拓了眼界,增加了见识。

见习期间,我跟随老师,细心听取讲解与指导,了解了许多医疗设备的基本操作,观摩并实践了许多种医疗操作,比如生命体征测定体重、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等。有许多专业仪器我都是第一次见到。有许多看似简单的护理操作,真正做起来才知道并非如此。在医院的短短五周,新鲜事物接踵而至,时时给我带来兴奋的冲击。我充满好奇,留心观察,积极提问,护士们耐心的给我讲解,使我了解到了一些医疗仪器的使用方法、基本掌握了护理操作的要领和注意事项。她们生动的分析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操作,并且在规章制度允许的前提下给我很多实践的机会,让我有机会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实践护理操作。这些都使我对将来从事的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篇2

1.设置的问题难易适度

教师设计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启动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而互动递进的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切入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分层递进.

案例1:注重问题创设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提升概念认识.

苏教版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①第一章《§2.3函数的奇偶性》第一节课,(在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后)为使学生更深理解函数的奇偶性,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常会碰到有疑问的内容,往往看上去有难度,但引导学生通过层层解剖,把问题分层,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这要求化难为易,举重若轻,课堂提问要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思考的欲望,刺激和诱发学生探索不断深入.

3.注意加强反馈性

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它必须通过信息反馈,才能有效实现控制与调节.同样的,课堂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通过汇报反馈和巡回观察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点拨或引导小组讨论或引导全班一起探索研究解决问题.

案例3:苏教版新课程高中数学必修①第一章《§2.2函数的表示法》第一节课函数是高中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中函数的表示法是既重要又抽象,也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对高一学生来说,要正确而又深刻理解这一概念有非常大的困难.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情境1:如图,把截面半径为25cm的圆形木头锯成矩形木料,如果矩形的一边长为x,面积为y.

问题1:根据你对圆内接矩形已有的知识和函数的概念,请把y表示为x的函数.

情境2:矩形的面积为10cm,如图矩形的长为x,宽为y,对角线为d,周长为l.

问题2:你能获得关于这些量的哪些函数?

(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函数式后,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上述问题一提出,出乎我的意料,每位同学都在他们的小纸条上写了至少3个表达式.

然后全班同学交流讨论哪些是函数式,课堂非常活跃,几乎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

教学反思:该问题入口浅,思想深,直击函数概念和函数表示法的本质,可以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概念理解.课堂上学生反响热烈,兴趣盎然,人人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讨论中,从而对函数表示法的概念理解入木三分,从问题的解决中领悟数学的本质.

篇3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 优质护理服务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学生经过系统的医学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及相关学科的学习之后,为其提供一个把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1]。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开展以来,在护理安全、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在其中的护理学生是否也能感受到优质护理服务的理念,形成优质护理服务的思维是很重要的,因为护理学生是我们护理的未来,从幼苗开始抓起,我们的优质护理服务才能不断壮大。下面就如何将优质护理服务植入我们的临床护理教学,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对护理实习学生的综合评估

护理实习学生来自不同的院校,且包括中专生、大专生和本科生。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学习兴趣、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有所不同,对临床护理带教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可以在实习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对其进行评估,包括其心理状态,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理解能力,沟通能力,个性特征,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设想,期望值等并设置临床教学环境量表包括个性化、创新性、专注性、人性化、任务明确性、满意度六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制定个性化的实习计划,最大程度地调动实习学生的积极性。

2.规范系统的临床教学目标的制定

现代教育重视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临床护理要着重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即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施护理程序时与病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及理解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其成为独立、有创造性、可持续发展的个体。所以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要有规范系统的教学目标,带教老师要有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经验,使实习学生了解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学习中的重要性,老师带教有依据,学生实习有方向,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综合、全面、系统的培养。临床教学是将现代教育理念具体化的过程。临床教学目标应将优质护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与不同层次、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习场所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并使师生共同以此为依据,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3. 创新临床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活动方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可以采用示范教学法,学生看老师如何对病人进行优质服务。

临床护理教学以逻辑的严谨性来体现科学的严肃性,而护理实践则在大量的现实变量中自我变通,创造性发挥教学的规范化和虚拟化,在实践中被经验和应用型操作所改变。因此,临床教师的带教模式应将护理学理论与教育学理论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激发同学兴趣;开座谈会,学生主动发言,分享优质护理服务的心得和感受;PBL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辩证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优质护理服务中有哪些是做得比较好的,哪些方面是需要改进的。

4.临床带教老师的重要作用及要求

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临床带教老师是关键。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优质护士是临床带教老师的首选,合格的带教老师能以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良好的人格魅力包括品格因素、才能因素、知识因素和感情因素。品格因素包括道德、品行、人格和作风等。护理教师优秀的品格可影响和感染每位护生。是激发和调动他们积极性的一种潜在的无形的手段,可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才能的临床带教老师能解决各种难题,使人产生敬佩感。掌握丰富知识和技术的临床带教老师更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和配合,因为由知识构成的影响力可增加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生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过程,因此选择合格的临床带教老师在优质护理服务的教学中显得异常重要。同时老师要对对临床护理学生给予人性化关怀,了解其个人的感受,对提出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2],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

5.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

临床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分为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和对护理学生的评价。对临床带教老师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及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价,目标是建立临床护理带教老师对持续改进的承诺。具体包括关注护理实习生的强度,护理临床教学中每项工作(带教态度、带教内容、带教方法、带教效果)的质量,对实习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肯定临床带教成绩,纠正失误,找出差距,使护理教学质量呈阶梯式上升。

对护理学生的评价采用多种方式多种层面,包括书面考试、技术操作、优质护理服务的评价,以及自我批评,老师评价,患者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沟通能力的评价。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需要改进努力的方向。

6.临床护理教学的反馈

对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反馈采取积极的措施,著名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的戴明循环(PDCA循环)中即强调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如不处理,一切都成为徒劳。对护理实习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进行全程督导,对于提出的反馈意见及时讨论,找到解决方案,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中。开展临床护理教学老师座谈会,学生出科小结会,加强老师与学生的沟通,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护理实习生和临床护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临床带教工作得到双赢。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有利保证,是护理学生临床实习取得成功的保证,通过对护理学生的综合全面的评估,合理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优秀称职的带教老师的培养,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护理实习生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方面的培养会不断得到提升,真正了解护理工作是“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工作[3]。

参 考 文 献

[1] 刘义兰,王桂兰,赵光红.现代护理教育 [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65.

篇4

1考试形式分析

1.1考试内容的变化201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打破学科界限,对各专业课知识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大模块,划分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个模块。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考试由原来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一次通过两个科目考试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由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转向整体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查,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1.2考试题型的变化根据护士执业活动中常见的7类护理知识(即照顾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与协助治疗相关的任务、沟通/协调活动、评估/评价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指导、伦理/法律活动),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提出考试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取消了B1型题,主要为A2、A3、A4型题,其中最佳选择题即记忆性A1型题由50%减少到20%,而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即A2型题则由30%增加到了60%,病例分析A3、A4型题占20%。考试题型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临床护理经验。

2教学改革

2.1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把教学大纲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把握授课内容及难易度,避免各专业课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内科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很多重叠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肺癌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内外科教师应明确分工,以减少重复。

2.2调整教学内容新考试大纲对相关科目内容进行了增减,如外科护理学部分,增加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犬和毒蛇咬伤、颅内肿瘤、肝脓肿、骨盆骨折、骨与关节化脓感染、骨质疏松症、骨肉瘤、腰腿痛和颈肩痛9种疾病,删除了外科护理总论内容。但是,删除的章节并不意味着不考,只是更加贴近临床,如外科总论中的休克,会在腹部内脏损伤、腹部感染等具体疾病中考查。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寻找每年考试大纲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考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与添加,归纳每年或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与知识点,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认真讲解,做到讲透学透,确保学生掌握,次要内容则可一带而过。

2.3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考试大纲的变化,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要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涉及的知识要以护士临床工作任务为基础,这就要求大力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各专业课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授课方法。如在讲解内科护理学慢性支气管炎时,让学生扮演患者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他学生根据情况做出护理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再辅以临床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侧重其发病机制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外科护理学则侧重外科表现及外科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授课之余要充分利用章节同步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寻找知识点,然后总结各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展了解题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考前集中辅导奠定基础。

2.4增加实训机会为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各专业课的实验课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要提前开设。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增强实训指导力度,除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把模拟人看成真实患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做沟通、解释,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调整临床实习时间,将下实习点时间由原来的6月改为4月,增加两个月的临床实践机会。鉴于多数实习医院只注重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而不注重理论学习,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医院管理部门的联系,安排教师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在出科理论考试中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促使学生将各专业课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考前集中辅导实习结束后是学生整合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学校每年组织两个月的考前集中辅导。首先,精选辅导材料。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护理专用教材及辅导资料。其次,教师在辅导中应注重传授考试技巧,详细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串讲,抓住考试重点。知识点中“最”“首先”“常见”“主要”等绝对性描述,重要的数据、绝对禁忌证、相似或关联内容都应作为辅导的重点。再次,强化题库训练,以往年考试真题为主线,多次仿真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可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又能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最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许多学生在辅导阶段心理压力大,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减压。

3小结

篇5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部分,时间长、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约90%的患者处理由护士完成。护理安全是指在护理工作中减轻患者以及自身伤害所采取的措施。护理安全教育是护生培养的必要内容。本次研究探讨基于护理安全教育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改革对策。

一、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开展护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1.护理安全问题直接关系护士与患方人身安全。医疗安全问题关系人类的健康发展,有报道显示,护士职业伤害率较高,一线临床护士针刺发生率高达68%~84%,污染针刺伤率达到78%~80%,年人均刺伤2~3次,手术室、治疗室甚至达到100%。另外,约3.5%~16.6%的住院患者接受过不恰当治疗,约1/10的患者受过不当医疗操作的伤害。在我国医疗纠纷年索赔总额约5~6亿元。安全是人类基本需要,是护理的基本要求,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医疗行业是高风险行业,调查显示,6~7成的医疗安全差错发生在护士身上,医疗护理安全是医院服务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管理的核心便是管人,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护士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构建安全文化是开展安全管理的关键。

2.护理安全教育现状令人担忧。过去,国外许多卫生机构开展了护理安全文化构建,包括互联安全事件主动报告、安全护理教育等,编制了大量的用于护士的安全文化测评量表。在我国,护理安全文化构建工作方兴未艾。新入职的护士是不安全事件的高危人群,入职后开展的安全教育效果差强人意,直接影响护士熟悉临床活动,影响工作效率。在校内开展护理安全教育正当其时,护生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进行系统性学习,外界压力相对较小,学习效率高。遗憾的是,我国绝大多数校园安全教育水平欠佳,特别是中专职业院校安全培训水平更低。

3.护生安全意识不足。我国在校护生护理安全意识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法律观念不强,自我保护意识差;护理操作技能不熟练;知识面狭窄,沟通能力不足;礼仪缺失。

二、护理安全教育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改革

1.规范教师选拔。安全教育观念的培养与教师水平密切相关。护生初入校园或参加实习,充满新鲜好奇,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保护患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可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并能够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高度的责任心、积极的工作态度、科学的管理技巧等进行风险管理,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过程安全。

2.强化法律意识教学。近年来的调查显示,实习护生是事故的高发群体,应重点培训,强化法律意识教学。在入门前,加强岗前培训关,深入学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结合报纸、网络等媒体案例报道,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案例,将法规法律融入教学中,让护生理论结合实际。带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如知情权、隐私保护权、医疗安全相关规定等。

3.增加礼仪培训。教师应以身作则,培养学生文明语言、规范举止、仪表整洁意识,并加强护理美学知识的培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求护生尽量向理想的状态靠近。学校可开设礼仪培训课程,作为选修课让学生选修,将课程与化妆学等结合起来,吸引护生的兴趣。

4.注重操作与沟通能力培训。护生实践经验不足,在实习过程中与患者或家属沟通较困难,大部分护士在操作中只会就事论事,不会变通,语言不委婉。因此应注意护生沟通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比重,编写《操作前沟通交流与评估》等教材,强化学习。

5.注重院内感染知识教学。护士行为直接影响感染风险,因此,医院感染是护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护理过程中感染防控方法多而杂,所以应制订学习内容,包括洗手制度、针刺伤预防等。教师要注重实践教学,不断强化培训,培养护士慎独的工作精神。

三、小结

总之,护理安全教育应贯穿于基础护理学的始终,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注重法律意识、礼仪培训、操作与沟通能力和院内感染知识教学。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在外校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方法 对24名外校实习生实行分阶段目标教学,根据教学目标设立导师负责制,设立分阶段教学目标,每 阶段进行考核、评价。结果 24名外校实习生考核全部达标,患者对外校实习生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操作考核平均92.56±2.81分,外校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满意度达98.5%以上,护士长关心带教工作全院排名第二,教学物品齐全全院排名第二,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全院排名第四,护理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明显提高。结论 对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外校实习生实行分阶段目标教学管理,能提高其专科素质和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  目标教学 外校实习生 带教

        护理临床教育作为学生理论与实际转换的一个转折点和联结点[1-2],是护生将基本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是使护生获得专业护士所必需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我区自2005年开始,接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实习护生,实施分阶段目标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带教经验。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接受外校护生24名,均为女性,实习时间48周,年龄21~23岁,来自全国各大院校。实习一个轮回为九周,实施病区护士长总负责,分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三阶段进行。

        1.2 方法

        1.2.1能力评估 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设立导师负责制,对护生进行专科理论和基础操作能力评估。目前我院的护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教学水平的院校,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给带教带来一定的难度。为此,我们在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一次能力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内科护理学,肾专科相关理论,免疫抑制剂应用原理,肾组织活检术前、术后患者的护理等进行综合评估。

        1.2.2 设立分阶段教学目标 导师根据护生的理论水平和专科操作能力评估情况,设立理论与技能分阶段教学目标与总目标,制定周目标具体实施方法与实习周程表。

        1.2.2.1第一、二周:辅助阶段 制定辅助阶段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通过操作示范、临床小课等教学活动,使护生能熟悉、掌握该阶段目标。在此阶段鼓励护生多深入病房,多接触患者,重视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克服重治疗、轻基础护理的观念和现象,利用她们较扎实的理论收集本学科护理的新知识、新技能,更好地为护理工作服务。临床带教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有严谨的科学学风,严格的工作作风和奉献精神,以身作则,以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引导护生尽快进入护士角色。

        1.2.2.2第三、四、五周:执行阶段 制定执行阶段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通过教学查房、操作示范、临床小课教学活动,使护生能熟悉、掌握该阶段目标。此阶段加强护生岗位责任感培养,增强护生职业意识和责任意识;教会学生科学、合理、有计划、正确地执行医嘱,懂得分辨工作中的轻、重、缓、急,懂得在抢救危重病患时的积极配合及应急处理,让她们知道每一项护理工作都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并懂得如何有计划有条理地安排繁忙而琐碎的护理工作;指导护生从细微之处着手,一招一式练操作、一点一滴抓养成,严防差错事故发生,把好带教质量关。 

        1.2.2.3第六、七、八、九周:责任阶段 制定责任阶段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通过教学查房、操作示范、临床小课教学活动,使护生能熟悉、掌握该阶段目标。此阶段重视护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按整体护理要求学生,从学生负责护理的患者中抽考一例患者,以提高学生运用护理程序护理患者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水平逐步示范和学生练习,学生在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熟练操作步骤。

        1.2.3带教老师的选定 根据不同层次护生的教学要求,选择不同职称、学历的护理人员进行临床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高度的责任心 。带教教师扮演着既是护士又是教师的双重角色。护士不但肩负着导师的专职,同时有着自身的职责,所以,应具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带教老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引导护生从思想上重视热爱护理专业,珍惜患者的身体及生命,让她们知道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和目的。同时指导护生对每一项护理内容都能做到及时、准确,不仅可以为医生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又把自己所学的理论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1.2.4阶段考核、评估、小结与反馈 护生每完成一个实习阶段,由导师负责对护生操作进行考核与评估,阶段小结与反馈,对存在问题进行总结,指导护生在下一阶段进行改进。

        2 结果 

        24名外校实习生考核全部达标,患者对外校实习生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操作考核平均92.56±2.81分,外校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满意度达98.5%以上,护士长关心带教工作全院排名第二,教学物品齐全全院排名第二,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全院排名第四,护理操作技能、沟通交流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等明显提高。

        3 讨论

        3.1目标管理就是在组织内管理人员与下属在具体和特定的目标上达成协议并写成书面文件,定期以共同指定的目标为依据来检查和评价目标达到情况的一种管理方法[3]。我区针对实习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教学水平的院校,根据实习生的实际情况设立分阶段目标进行管理,按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带教,确保学习质量,为临床输送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人才。

        3.2 实习生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给带教带来一定的难度。带教老师要多关心实习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实习生的学习动态和计划的完成情况,实行人性化管理,及时收集实习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带教计划,保证带教计划的落实,不断提高带教质量。

        4 小结

        临床带教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4]。我区的临床带教方法受到实习护生的喜爱和好评,患者对外校实习生的满意度达到96%以上,操作考核平均92.56±2.81分,外校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综合满意度达98.5%以上,护士长关心带教工作全院排名第二,教学物品齐全全院排名第二,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全院排名第四。对总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外校实习生实行分阶段目标教学管理,能提高其专科素质和综合能力,取得良好的实习效果。

参 考 文 献

[1]mcglothin w.j.patterns of professional nursing education.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1960.

[2]howkins e.j.ewens a. how students experience professional social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adies,1999,35(1):41-49.

篇7

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确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思想引领、学术为魂、育人为本、校企双赢。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是以企业对人才数量、岗位以及能力的需求为核心,以高等院校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实现企业对人才的最佳需求和高等院校学生的最佳就业,达到高等院校与企业的双赢。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以我校与企业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为教育平台,以我校的教学实验中心为载体,以资源整合为指导,双方共同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设置完善的课程体系承担教学工作(理论与实践),共同商讨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计划,定期邀请养老行业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讲座,企业作为专业实践基地,从而形成校企互动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五位一体即在实践教学体系中,以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为平台,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教师到企业进修、校企课程共建、学生到企业实习和企业专家进课堂的深度校企合作模式。

1.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2.1建立老年护理实践教学基地我校与鹤童养老集团、天津市养老院、天同医养院以及学府社区医院、天津大学社区等坚持互利互惠、多向互动的原则,签订合作协议,并于2013年10月13日在鹤童延安医院成立了“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附属护理院”,制定了符合培养目标的实践基地的建设标准,以此作为一切教学及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基准点。在社区医院和养老院精选3个单位,建立了校外老年护理教学实训基地,通过对带教队伍的培训,形成了具有校企共建特色的“双师型”临床带教型模式。

1.2.2“双师型”老年护理导师队伍建设我校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体现校企共建的专业特色。聘请养老机构行业及知名护理专家作为老年护理专业实训课教师,与校内专职教师共同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行业护理专家讲授操作技能,校内教师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将“双师型”师资队伍引入本科老年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校内外资源的互补。在养老机构临床见习及实习中,构建了“双师型”导师制,即每位实习护生都有校内、外的两位教师同时带教。各基地均有通过严格选聘的校外导师,经过进阶培训,校内教师到养老机构进修,不断进行“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通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解决了本专业方向自身“双师型”教师的不足,同时也弥补了目前高等护理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双师型”导师制可以取长补短,通过校内外教师的密切沟通合作,获得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提高老年护理实训教学环节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通过“学习项目”的完成,使教学更接近真实环境,营造浓郁的职业氛围,达到知识、能力与专业素质同步提高的目的。

2创新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新课程

2.1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课程设置特色:构筑“三位一体、四加强”的特色老年护理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三位一体”包括:整合相关课程,形成老年临床护理、老年人文社科及中医特色为一体的护理教学体系。“四加强”体现在:加强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与整合;加强基础护理学课程的教学;加强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加强中医护理学知识与能力的培养。主干或主要学科基础包括:护理学基础、老年医学基础、老年人文社会学科及康复保健等。主要课程分为:护理学基础、老年临床护理学、老年人文社会学科以及康复保健4个课程板块。

2.2以生态学为视角的课程设置改革与创新应用“生态学原理”研究人才培养机制,更加符合其发展规律。对于教育系统中的课程设置而言,有人指出它的“宏观布局和微观行动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

2.2.1“整体性”与“共生性”原则的应用老年护理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方向具有其自身的内涵,既有严谨的理学属性又有广博的人文属性,重点是要把目光放在“人”上,注重人的塑造与培养,进行“全人”教育。除了基础的护理学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课程还能够锻炼和加强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与融汇中外人文视野的思辨能力;通过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的开展,特别是隐形课程,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针对老年护理专业方向,无论是增加新课程还是缩减旧课程,抑或优化组合原有课程,均需要在整体上注意知识的广度,对个体注意研究的深度,以提升学生能力为中心,课程纵横衔接,所有课程都有铺垫与承接的关联。基于课程之间的共生性,在课程设置上以点带面,以核心课程带动其它课程,形成良性教学链。

2.2.2“互不干扰”与“互助互利”原则的应用“互不干扰”是指个体在实施利己行为时不应对其他个体和整体施加有意的干扰,这样才有利于群体竞争,才能使彼此都得到发展。将《老年临床护理学》进行重新整合,把临床护理课程的内容与之进行协调,将原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妇产科护理学中已有的老年常见病填充到《老年临床护理学》当中,使老年临床护理学课程板块更清晰,内容更丰富。这一原则看似与“互不干扰”相对,实则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即每个个体在独立的同时又能与其他个体互惠往来,共同获得健康持续发展。

2.2.3“动态平衡”原则的应用生态学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课程,在一定总量的课时下,其学时分配、内容选择、课程分布和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要保持动态平衡。增加老年人文社科类及实训实践课程的内容和比重等,均体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医学课程与人文类课程之间在课程建设中的动态发展轨迹。我校开展嵌入式实践模式,搭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在课堂教学为主的阶段,还突出老年护理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开设《老年临床护理学》、《社区与老年护理学》、《中医老年养生》、《老年院管理》以及《临终关怀护理》等课程,彰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特色。

3“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及实施

所谓“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在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建设创新老年护理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技能,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校企优势互补、互惠双赢机制。在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建设中,实行的是“嵌入式”与“集中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连续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均有2~4周的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养老机构见习、实习,使老年护理社会实践坚持4年不断线,实现了实践教学与养老机构需求的无缝对接。

3.1“嵌入式”课间见习在理论课程中嵌入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途径。每学期安排2周的“基础护理学见习”,内容是《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讲授的全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进行《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前和课程中,以志愿者和课程见习的形式,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见习。内容包括社区基础卫生保健服务、健康档案管理、慢病管理、围产期保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以及社区居家为老服务等。这是建立在“感性导入思维”前提之下的一种实践模式,学生带着新鲜和好奇的心理接触临床,并带着更多的问题回归课堂。嵌入老年护理技能实训,在第4学期开设时的《老年护理实训课》,内容主要包括: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清洁卫生、老年人常见疾病与意外伤害的护理等,与中级养老护理员的技能操作相对接,体现其职业教育的范畴。

3.2“嵌入式”老年护理技能大赛围绕老年护理综合训练,融孝道教育为一体,以情景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从2013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大赛”,内容涉及基本护理、老年常见疾病护理、老年康复护理、社区护理以及护患沟通等技能,于每年“5•12”护士节前在三年级老年护理专业学生中展开,从初赛到决赛做到学生人人参与,校企教师共同指导并担任评委。此赛事已成为我校“5•12”护士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学生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综合性渗透、触合性学习与训练。组织“老年护理技能操作大赛”,以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组织协调等综合性能力。3.3“集中式”临床实习“集中式”临床实习有两种:1)每学期18个教学周中,理论课为14周,实践课为4周,安排到各医院、养老机构或社区卫生机构实习;2)最后一年共9个月的临床实习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综合医院实习7个月,目的是达到培养目标中要求的综合实践能力的要求;第二阶段为安排老年护理专业定向或顶岗实习2个月,目的是达到老年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同时为专业就业搭建平台,提供方便。

4小结

篇8

【关键词】 个案护理; 护理学生; 教学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role of case study method on clinical instruction and teaching of nursing students.Methods 37 nursing students were enrolled in case study teaching team and 37 nursing students in routine teaching method team as contrast group, several differences such as appraisal of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satisfaction in the practice contents and self-study evaluation were collected.Results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nursing students in case study teaching team and the contrast team in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Besides it, their satisfaction in learning content and self-study valuation, have reached more than 90% degree.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ase study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quality in all aspects and has a great benefit for the students to have an overall clinical thinking ability.

[Key words] case study; nursing students; teaching

随着护理专科的发展,临床护理由过去的功能性护理转变为整体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由注重三基理论、技能及专科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在注重对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运用系统思维对病人进行评估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需求。为了培养出适应临床需求的护理学生,各医学院校运用临床案例模拟、组织护理查房等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1~3]。但以上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临床上病人的病情是动态变化和有个体差异的,导致病人对护理的需求也各自不同,护理学生面对这种情况往往产生理论与实践脱节,找不到病人的护理重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我科从2008年6月-2010年2月对来我科实习的37名护理学生运用每人跟踪1个个案的方法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6月-2010年2月到我科实习的护理学生37名,平均年龄(22.03±0.52)岁,其中男3名,女34名;大专29名,本科8名。

2 方法

2.1 时间安排 第1周,熟悉病房基本情况,了解本科病人特点,包括病种、常规住院天数、年龄特点、常见专科病种的专科护理,为选取个案做准备。第2~4周选取个案,跟踪个案住院期间所有治疗及护理。第5周,完成个案护理书写,上交带教老师审阅、批改。第6周,交护士长审阅并一起分析讲解。

2.2 带教方法 第1周带教老师讲解个案护理要求,提供范例给予初步印象。第2~4周与学生一起选取新入院病例个案,从入院至出院参与个案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不断提问学生该病人的护理问题,学生如有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提出。个案的选取要求住院时间不要超过3周,使学生能了解病人整个住院过程。第5周,带教老师对学生上交的个案护理进行审阅、批改,最后给出评价意见。第6周护士长对每一个个案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整体思维方法找出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通过每一人的个案分析,让学生共享大家做得好的地方,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引起大家的重视,使大家在临床实践中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

2.3 个案护理要求 从介绍、目的、个案情况介绍(一般情况、病情概况)、相关病理生理解剖、护理、总结、主要药物、参考文献等8大方面介绍,清晰介绍出个案护理病人的护理重点及护理措施,体现出个案的特异性。

2.4 评价指标 实行个案护理带教组设为实验组,随机抽取2008年6月以前在我科实习的37名学生综合考试成绩作为对照组,37名学生其中大专31名,本科6名,平均年龄(21.68±0.16)岁,男2名,女35名,学历结构、年龄、男女比例与实验组相比,P>0.05,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从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及护理文书书写方面进行考核,并对实验组进行带教满意度调查。

2.5 统计学分析 考核成绩使用SPSS11.5进行统计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

3 结果

3.1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比较 见表1。研究结果表明:在基础理论、专科理论、基础操作、专科操作及护理文书书写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在显著性,P

3.2 对实验组学生实习及个案护理设置满意度进行调查 见表2、表3。研究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认为个案护理带教有助于其对专科知识掌握,有助于临床思维建立,有助于自我价值体现,且大多数对实习内容及测试内容的设置都比较满意。表1 两组学生综合能力考核的比较表2 学生对实习内容设置的满意度调查表3 个案护理对学生的帮调查

4 讨论

4.1 个案护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个案护理要求学生对所选个案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跟踪观察,在病人不同阶段找出护理重点给予护理措施。这需要学生对病人每天的病情进行动态观察,随时与病人沟通获取第一手资料,根据病人情况找出护理重点并提出可行的护理措施。为了获取病人的详细资料和病情变化,学生需与病人不断沟通,各种沟通技巧的运用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我们研究发现94.59%的学生认为个案护理有助于他们与患者的沟通,同时与病人的沟通也增强了病人对同学的信任度和亲和力,所有的学生都认为其有助于病人对其信任度的建立,促进了同学从学生向护理工作者角色的转换和激发了对护理工作的激情。在表3中可以看出,这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可。

4.2 个案护理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 在个案护理中需要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分析患者全部资料,寻找护理重点和提出护理措施,这促使学生临床整体思维的建立,91.89%的学生认为个案护理有助于其临床思维的建立。整体思维的建立也体现在护理文书中,资料显示他们能更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出病人的核心护理问题及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使个案护理组的护理文书书写成绩优于对照组。在带教中老师用临床思维引导学生找出病人护理问题,用系统的思维方式提出护理措施,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4.3 个案护理促进学生对专科知识的掌握 我们的研究发现,个案护理组学生不论是专科理论,还是专科操作,其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4.4 个案护理带教促进学生不断更新知识 以往临床带教注重书本理论知识在临床中的运用,这种复习巩固型带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生加强书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现代医学日新月异,护理专科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实习的过程是短暂的,所见病例也是有限的,这需要护理人员有灵活运用和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的能力。个案护理要求学生去查阅国内外相关专科发展、最新的治疗及护理进展,疾病的并发症及影响其治疗的相关疾病,从整体角度寻求最适合病人的护理方法,这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视野的扩大。

4.5 个案护理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表1中可以看到,实行个案护理带教组的学生临床基础护理与专科护理的操作能力均强于未实行个案护理的对照组学生,P

4.6 护理个案的设置增加护理学生实习的压力 从表2看到分别有2人及1人对增加个案护理满意度一般及不满意,占8.11%,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实习的内容及测试项目,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这无形中增加了实习的压力。但更多的学生认为,增加的压力更好地促进了他们学习的动力,在与病人的沟通过程中也得到了患者的更多信任,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到个案的护理中更让他们感到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

5 小结

临床带教是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的过程,使用有效的带教方法培养学生的临床整体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临床应对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培养综合型人才,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快、更好地适应不同的专科需要,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满意的人性化的整体护理。临床个案护理跟踪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护理工作的本质,从各方面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对临床带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教学相长的局面[4],也为临床带教老师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要求带教老师不仅要对专科护理熟练掌握,还要对专科疾病演变过程及相关疾病熟练掌握,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 骆翠媚,李岚.个案护理教学对提高护生护理程序运用的探讨.当代护士,2006,9(9):104-105.

2 黄春燕,马英,王桂荣.护生临床实习前个案护理强化训练的效果观察.卫生职业教育,2009,27(6):97-99.

篇9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综述文献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社区卫生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5)中指出,国家将持续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使更多社区居民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服务[1]。《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中指出,推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我国公共卫生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由此可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受国家政策的支持,也肩负全民保健的重任。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3],护士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人力保障,但目前社区护士配置不足[4]。因此,加强社区护理教学、培养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是当今高校护理教育面临的任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是保障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5],虽然社区护理学已作为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但其实践教学(包括实训课、见习、实习)尚缺乏系统的研究。基于此,借国家推动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契机,笔者系统检索并阅读相关文献,总结我国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的研究进展如下。

1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具有方向性的作用,指导教学内容的设定。但李焕等[6]调查国内社区护理方向硕士的培养目标发现,培养目标存在笼统、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提到本科《社区护理学》教学目标为: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阶段的临床实践后,学生能够进行社区评估和家庭健康评估,参与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管理工作,进行社区健康教育。该实习目标较具体,具有较好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但是未提及实训和见习的教学目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指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2]。因此,《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目标应为通过系列的实训、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具备独立完成上述11个项目中的护士角色工作内容的能力。关于实践教学内容,《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要求实习的内容应包括参与社区评估、家庭访视、社区慢性病管理、预防接种、社区健康教育5个项目各至少1次。然而这些实习内容相较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11项内容存在不一致。笔者认为实习内容应囊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11个项目,使学生基本具备完成上述11个项目的能力。而关于实训和见习的教学内容,我国尚无统一的文件或教材给出具体的意见[8],教学内容多为教师根据现有客观条件、技能项目的重要性自行决定,主要为健康教育、家庭访视、预防接种。因此,相关教育者有必要编写一部符合护理学本科专业认证要求,并配套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2]的社区护理实践教材,为护理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因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社区护理学实践课课时普遍较少,如南京中医药大学社区护理学实训学时为8学时(社区护理学总学时为36学时)[9]。《护理学本科专业规范》[7]给出的参考学时是实践教学最低6学时(理论学时18学时),最高27学时(理论学时27学时),实习1~4周。而西方国家院校的社区护理实践学时往往与理论学时相当[10-11]。我国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多而学时少,学生的见习和实习只能蜻蜓点水,不能深入了解社区护理服务项目。郑桃云等[12]研究比较了传统的28个理论学时加2个实践学时的对照组与10个理论学时加20个实践学时的观察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实践技能成绩优于对照组。孔令磷等[13]的研究结果同样支持增加实践学时。因此,多位学者呼吁增加社区护理实践课学时[9-12]。

2教学模式

我国社区护理教育者已开展较多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教学做模式、多位一体模式。

2.1教学做模式

教学做模式即先进行理论教学,然后学生确定具体项目、自主学习,再行实践。有2项研究探讨了该教学模式[14-15],认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健康教育能力。如针对“健康教育”这一技能,教师经理论授课后,在缩减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给出学生自学的时间,引导学生确定一个健康教育的主题,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校园同学的健康教育,引导学生自行分解任务、查找资料,确定讲稿,然后开展实际的健康教育活动,完成任务,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学做模式对学时、学生能力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文献检索能力、活动的组织策划能力,这样才能“学”、“做”,另外还需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时,否则占用学生大量课余时间会影响积极性和教学效果。此外,在开展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做”环节之前,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实践条件,如与实践基地协商准备。

2.2多位一体模式

多位一体模式即对学习、实践、科研、服务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连贯的训练获取技能。多所院校实施多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16-17]。学习-实践-科研-服务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运行方法为:学生在校内接受必要的理论和实训学习,然后去社区教学基地见习,再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进行科研训练,并以志愿者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进入社区、学校、养老结构为不同人群服务。田玉梅等[17]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由4个实践平台,即学校、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社会福利机构,以及4大实践模块,包括校内实训、校外见习、社区实习及社会服务组成,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四位一体”社区护理实践教学体系可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科研能力等社区护理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弥补传统单一的见习模式固定时间段、对社区了解不深入的缺点,有助于完善社区护理教学体系。林梅[8]也指出学校和社区的紧密合作实现了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教学要求,有助于造就贴合岗位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多位一体教学模式要求有足够数量的、成熟的实践基地,能够提供给所有学生充分的见习机会和进行科研调查、志愿服务的社区人群。另外,对教师的能力和数量要求也较高,在学生的课外科研训练和志愿服务活动中提供辅导。此外,该模式需要教师设计出合理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与之配套。

3实践教学方法

3.1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是按照教学内容,教师限定主题,给出案例,让学生设计剧本并扮演。期间,学生需要翻阅教材、文献或网络资源,组内探讨后形成剧本,间接促进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同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操练了技能[18-19]。卢小春[20]研究表明,在社区实践基地条件薄弱的欠发达地区,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可以克服客观条件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社区服务项目,但对学时要求高。

3.2任务驱动教学法

王娟等[21]在其社区护理见习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分步骤完成教学。第一步,教师给出总任务和要求;第二步,教师设置不同情境,要求学生完成子任务,如为完成“掌握儿童预防接种的方法”这个子任务,教师安排学生进入社区医院预防接种室的真实情景现场观察;第三步,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教师总结点评。研究显示该方法学生认可度高,知识掌握程度好。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不同的任务或目标去实践,学习目标明确,节省时间,可应用于见习和实习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任务不同,其实践学习的重点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学生会仅局限于学会自己的小任务,而对其他的内容不甚了解。因此,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组内、组间交流,在最后的总结中,强调让学生学习其他同学的任务汇报,保证所有学生掌握所有的实践内容。

3.3体验式教学法

李玉霞等[22]介绍了体验式教学在《社区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分为5个阶段,分别为感知阶段、体验阶段、分享交流阶段、整合阶段、实践与应用阶段,其中,感知阶段为理论学习,体验阶段是让学生依据所学知识,在节假日对朋友的家庭进行一次规范的访视。韩爱敏等[23]进行了社区护士岗位体验教学,收到较好的效果。体验式教学方法中“体验阶段”是关键,而为了保证学生“体验”顺利,教师应提前审核学生的“体验”计划,或者在学生“体验阶段”有教师随从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3.4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高校教学,部分教师也将其引入到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效果良好。但陈晓容等[24]总结在实施社区护理的PBL教学中,案例应该贴合教学内容、贴合实际,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教师除有充分的知识储备外,还应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巧妙引导学生的能力。另外,开展PBL教学需要学校提供足够的网络信息资源和教室。

3.5“标准化病人、标准化家庭”教学法

路陶生等[25]培训学生为“标准化病人”,用于社区护理实习教学,对开展情景模拟教学和技能考核提供了支持和便利。培训“标准化病人”、在社区家庭中建立“标准化家庭”,如新生儿家庭、慢性病患者家庭、空巢老人家庭,将极大便利于实训、见习和实习教学开展[26]。但是建立这些“标准化家庭”仅靠教师的力量不够,实施起来可能会存在居民不愿配合的困难,需要学校层面和社区层面相互协作,逐步建立起多类“标准化家庭”。

3.6反思性教学法

侯睿等[27]在社区医院实习教学中应用反思性教学法,护生每周记录1件最有感触的事,并分析自己的得失对错,每周末带教老师组织小组讨论,研究发现,学生成绩有所提高。但该方法对教师的带教水平,尤其是总结、点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学生记录的1周内最有感触的事,应提前予以限定为与社区护理专业技能相关,否则可能会偏离教学目标。另外,此种教学方法虽已普遍应用,但尚缺乏可量化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法,需要教师应用此法前进行设计。

4实践教学基地及带教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社区护理人才,必须开辟多类型的实践基地。国外的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囊括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中心、各级学校或企业的医务室、社区养老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可以满足各类实践教学需要。目前我国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多为单一的社区医院,因此积极构建多类型的社区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教学提供平台,是教育者的工作方向之一。社区实践基地的带教管理对保证教学质量同样重要。韦秋燕等[28]介绍其所在社区医院的带教管理,具体措施包括专人负责实习生的接收分配、遴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制定具体的实习计划、灵活实施教学和阶段性进行总结交流,通过这些带教管理措施,高质量地完成了社区实践教学。但汤丰榕等[29]指出社区护理实习中存在教学计划执行不充分、其他部门配合不佳、带教教师教学经验欠缺等问题。分析原因,一方面,社区护理实习管理未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相应的人财物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社区带教老师虽工作经验丰富,但学历相对低,教学能力较弱。因此可多与学校的专业教师加强交流,集体备课,相互学习,提高教学水平。

5社区实践教学的考核和评价

评估教学效果、督促师生学习,考核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向燕卿等[30]引入发展性评价,即针对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8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知识和技能分别采用试卷和技能评分标准量化评分,其他方面均采用5等级评价,然后量化;评价者由带教老师、社区人群代表、学生自己组成,评价时间为每个月1次(实习时间不详)。此评价方法注重过程,让学生参与评价,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同行借鉴。孔令磷等[13]在其教改项目中缩减《社区护理学》的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至16学时,实践能力评价由学校教师和社区带教教师共同完成,对每名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表现、书面作业质量三方面给予评分,比例为1∶5∶4。实践表现主要包括学生的沟通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面作业包括幻灯片、实验报告、健康教育计划书、居民健康档案。此评价方法也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考核还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笔者认为在实践教学中,发展性评价可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并对其量化,但过程略繁杂,如果学生数量大,实施起来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6小结

篇10

关键词:护理本科实践教学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是整个护理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内容,是培养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动手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的关键环节,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学到各种生活技能,例如沟通技巧、自我照顾等。所以,如何把好实践教学质量关,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我院对护理学本科实践教学进行三个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即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和终末过程质量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前馈控制

为了让护理学生能顺利进入临床实习,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前的教育,使学生做好心理、生理上的准备。

1.1选择实习基地护理学专业的实践性很强,规范化的实习基地对于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护理人才非常重要。我院的实习基地必须是教学医院或规模较大、科室齐全、设备精良、患者较多、教学经验丰富的二级甲等以上的综合性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便于学生就业,我院实践教学地点是由学校安排和自我联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我院严格按照学校《关于毕业实习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的若干规定》进行实习点的审核把关。

1.2重视实习前教育在护生实习前,我院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全方位对护生加强教育,着重对其进行思想品德、组织纪律、职业道德等教育。如开设护理伦理学、护士礼仪训练、沟通技巧、怎样当好实习生、如何撰写护理科研论文、如何防止医疗差错事故、如何防范临床医疗纠纷等专题讲座;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组织学习学校“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医院简介”、邀请附属医院的优秀护士介绍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举办往届优秀实习生的经验报告会、实会、“做合格实习生”讨论会等,使护生消除紧张的情绪,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有所了解,放下思想包袱,做好实习的充分准备,愉快地进入毕业实习。这些措施对护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

1.3强化护生实习前的技能训练为了保证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求,各家实习医院都将对实习学生进行上岗前考核。为了让护生能够迅速适应临床实践。在我校实训中心对护生实习前进行66学时的强化技能培训。实训项目有:血压测定和记录、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肌肉注射、静脉输液、铺床法、导尿术、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鼻导管吸氧法、鼻饲法、口腔护理、超声雾化疗法、生理反射检查法、肝脾触诊检查法、骨盆外测量、复苏术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注意动作的准确与规范、动作的熟练速度、动作的协调性,强化“三查七对”、无菌观念等医疗护理制度。教师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必要时进行示范。最后进行逐项考核,合格者才能获得实习资格,进入临床实习。

2过程控制

实践教学过程管理是事关整个护理教学教学的质量的关键环节,是重中之中的环节。护理学院领导就如何加强实习生管理多次开会研讨,制定了符合本院特点的管理办法。加强与临床各实习点联系是了解学生完成毕业实习情况,掌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改进完善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

2.1与临床各实习点保持紧密联系,强化医院的教学意识,共同完成实践教学工作在学生进入实习点前由实向实习医院呈递我校《普通本专科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计划与实纲》、《本科生学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实习学生名单,学校和医院就共同的责任要达成协议,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学习环境的标准、轮转计划及考核标准,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工作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从而为护生在临床学习阶段创造良好的条件。

2.2制定实习医院的巡查制度我院领导亲自带队,和教学管理人员及班主任一起到实习医院走访医教科、护理部,到科室对实习生进行检查和慰问。建立巡查记录本,记录各实习医院学生实习期间的出勤、表现情况和完成实践教学情况,包括在实习带教师生间的评价和出现的问题。因我院有大量在外地实习的学生,为了防止实习管理失控,我院对各散在实习医院通过、电话、个别实习点实地检查的形式进行跟踪检查,了解学生实习情况,确保外地学生保质保量完成实习计划。

2.3实习情况汇报制度实行实负责制,实每周向医院护理部进行一次工作汇报;每月向学校进行一次实习工作汇报。各医院实习指导教师(班主任)组织召开实习生及带教老师座谈会,并向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汇报实习生的实习情况,使学校能够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对前段时间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表扬先进,分析存在的问题,针对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让实习生讨论、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2.4严格执行请消假制度由于当前就业压力,许多学生在实习期间面临考研和找工作问题,以致部分学生不能安心实习,出现屡次请假、超假等现象。为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实习学生的请假由学校和医院共同执行,先由学校严格按照学校规定执行,再由医院按照本院情况酌情批假。对于个别违纪学生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违反校纪校规的按学校规定给予处分。

2.5加强护生的心理疏导临床场所是一个社会场所,在这里,学生经历了护理的社会化过程。相对于在学校学习的理想状况,临床学习使学生接触的是真实的护理实践。许多学生在实习中因为环境及角色的改变,思想和行为上常常会有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1)有一些学生存在重技术性操作轻基础性工作的思想,故在做基础护理工作时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2)觉得理想与现实落差太大,认为自己是本科生,不应该和低层次的护生做相同的事或者觉得自己做那些琐碎的基础护理工作很没面子。(3)临床实践与学校教育的不一致,不知该如何应对。老师要注意并重视这一变化,及时对护生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端正职业态度,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消除隐患,确保护理质量和圆满完成实习任务。面对学生出现的心理波动,要针对性地为其进行解惑。要让学生明白,基础护理工作是护理职业的最为根本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生没有毕业,没有取得护士资格和执照时是不能单独执行特殊工作的。但随着技能的提高,获得了护士资格和执照,及医院采取了分级使用护理人员时,高层次的护理人员就会大显身手了。

3终末质量控制

只有按照学校和医院共同制定的临床实习目标,严格各项考核制度,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护理人才。

3.1严格执行各项临床考核学校和医院合作制定出一系列临床考核制度,对护生的医德医风、劳动纪律、护理知识及技能进行严格考核,包括出科考核和毕业临床技能考核,以及按照要求完成两份护理病历。从而保证护生完成在临床学习任务。

3.2重视毕业论文的质量护理本科学生的学位论文是实践检查的重要考核之一。我院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由实习医院带教老师和我院安排的指导老师组成,指导老师要求是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担任。在学生下实习点之前就针对论文的选题、撰写等进行指导,并建立了学生与指导老师联系簿和管理办法,从选题、开题到指导过程都有时间和次数的要求,使学生实习期间能及时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以确保论文质量。

篇11

关键词:中医护理学基础;PDCA循环;实训教学

护理学是一门技能型的应用学科,实训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既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又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还是与临床紧密联系的纽带。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样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通过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中医基本护理操作技能,为进入临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奠定基础。PDCA循环是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程序,它代表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这是一个循环改进过程,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PDCA理论就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近几年来随着中医特色护理的不断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及[1],为进一步与临床开展的中医护理技术相结合,提高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技能的教学质量,我们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运用于2013级护理学专业的《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教学中,推动了实训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1研究方法

1.1计划阶段(P)

作为PDCA循环的起始阶段,首先要针对《中医护理学基础》目前实训教学的情况,组织教师对教学大纲进行讨论,并根据中医护理实训技能在临床实施的情况,了解其实际需求,同时结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实训教学条件等因素制定教学计划,确定实训教学内容、教师、授课方式,制定《中医护理学基础常用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见习和实纲,使师生明确实训教学的目的、方法、内容、重点和难点等,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项实训内容的课时数、难易程度等,进行有针对性、层次性的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实训技能,使技能教学管理质量循序渐进,初步形成《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技能教学管理工作的循环体系。

1.2实施阶段(D)

1.2.1课堂教学要求学生在示教课及实训课前都要对学习内容进行预习,课后均要进行复习、总结,即“两预”“两复”。示教课前通过预习,使学生对示教内容有一定认识,教师在示教课上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演示,引导学生逐步熟悉相关知识点、重点及难点,课后学生对示教内容进行记忆,探究不解之处。实训课前,在复习示教课内容的基础上,熟悉实训相关内容,进行自我练习、组内练习,教师可通过对学生实训情况的观察,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待共性问题,集中解决;对待个性问题,逐一解决;还可将临床病例引入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两人分饰“护士”“病人”,培养有效的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训知识紧密结合,使实训不仅仅停留在表浅的认识和机械性的模仿上。课后,学生对实训练习情况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1.2.2课外练习强调“三练”,指的是“开放练”“见习练”“实习练”。课堂教学的学时数相对较少,课外开放能有效地弥补这一不足,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培养个人的弱项环节,逐步掌握规律,进而使自己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我们应用“以学生为主,实训教师为辅”的团队管理模式[2],对实训室进行开放管理,学生在开放练中总结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和责任感,增强了团队协作精神。每学期组织两次课间见习,观察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运用的情况,如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法对肠炎患者进行治疗,运用耳穴埋豆技术减轻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运用中药熏洗法治疗皮肤病患者,加深同学们对中医护理技能的直观认识,并可与学习阶段存在的问题相对照,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之处并剖析原因,提高学习质量,为后期临床实习奠定基础。在临床实习阶段,通过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与临床病例相结合,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护,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懂得尊重、同情、关怀患者,能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护理服务,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又有利于完成护士职业角色的转换。

1.3检查阶段(C)

1.3.1课堂反演示通过在实训课上轮流抽取学生进行实训项目的反演示,结束后采取学生自行评价、实训室成员相互评价及教师总评三种方式结合评价,以反映学生对实训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进行及时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纠正和弥补。1.3.2实训技能竞赛每个实训项目结束后,进行实训技能竞赛,按照实训分组(2人一组),几个小组同时进行当次实训项目的考核,结合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批阅,记录为日常成绩。1.3.3期末考试每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实训技能考核,由学生抽取不同病例的考签,辨证,口述操作目的、穴位定位、穴位疗效,最后进行具体操作考核。1.3.4调查问卷期末考试后,发放调查问卷,从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四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共计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四个等级分别赋值4分、3分、2分、1分。

1.4处理阶段(A)

1.4.1课堂纠正学生实训课上的问题通过反演示呈现出来后,教师可立即针对问题予以指导,将容易出错的地方详细指出,使共性及个性问题得以及时解决。1.4.2阶段小结每次实训课、实训竞赛或每个学期完成实训课程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均进行认真分析,对实训技能完成质量高或完成步骤优的学生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完成质量低或步骤完成不佳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避免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对学生的实训报告进行详细认真地批阅,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及时总结分析和调整,不断完善,以提高中医护理学基础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013级护理学专业学生59人,课程结束时考核理论成绩86.75±8.55分,实训技能成绩87.73±9.60分。问卷评分结果辨证施护能力9.80±1.58分,知识运用能力10.01±1.63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9.68±1.70分,沟通协调能力9.42±1.49分。与往届比较学生的理论及实训技能成绩均有显著提升,新的教学管理模式利于学生各项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利于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感觉到教学更加充实,学到更多实用的东西。

3体会

3.1PDCA循环法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实训教学工作中,不断增加的责任及与时俱进的挑战在循环体系中逐步产生,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得以促进,更激发了不断学习新知识、理论、技能,吸收新思想、新教学方法的热情,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本次研究表明,PDCA循环法使学生辨证施护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它通过定期进行总结反馈,及时有效的效果评定,教学方法的循序改进,使教学质量持续提高,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PDCA循环法呈现的是阶梯式的渐进方式,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学习成效得以提高,进而推进实训成绩的稳步上升。由结果可知学生的理论及实训考试成绩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与邓璐璐等[3-4]的研究结果一致。实训教学使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教”与“学”,而是在真实的操作环境中体会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通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感受学习的乐趣,认识中医护理技能并自主地学习,逐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将临床病案引入实训教学,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习,在体会护患双重角色时,既掌握了中医护理实训技能,又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的真谛,有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实训技能竞赛引入实训教学,在锻炼思维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的同时,达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

3.2PDCA循环能促进校内外实训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使管理行为规范化,提升教学工作效率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制订与教学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教学计划,在实施阶段贯穿教师、学生、学校和医院环节,进行反复自查、自省和互查循环,不断发现问题,继而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推进护理技能教学工作,大环套小环,环环相扣,形成互助、促进的整体[5],实现学校学习和临床见习、实习有机结合。在PDCA循环模式下,师生都能准确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做到有的放矢。总之,《中医护理学基础》作为高等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训教学是其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动手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实训教学中不断探索提高学生中医护理实训技能水平的途径和方法,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的中医护理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幼文.PDCA循环在护士中医护理技能操作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4):670-671.

[2]张歆,陈群,许瑛,等.开放式护理实训室的团队管理模式初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131-132.

[3]邓璐璐,范福玲,刘少鹏.PDCA循环法在《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1):100-101.

[4]李天一,柯庆,饶芳,等.PDCA循环在《医学机能实验学》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1):66-68.

篇12

【论文摘要】目的 总结急诊室带教工作经验,为护士的临床实习工作创造条件,打下坚实的岗位基础。方法 综合分析目前急诊室带教及护士临床实习体现出来的各种问题,通过深入讨论后制定科学措施处理。结果 经过对所面临的带教问题制定处理方法后,使得急诊带教及护生的实习能力明显加强,对护理学工作认识更加深刻。结论 护士、护士实习生均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对于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 

 

从医院的实际工作情况看,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过程,临床带教质量好坏对于护士人员的培养有着决定性作用,并影响了我国护理教育水平的提高。急诊室在护士实习计划里是涉及到最多的科室,也是实习的必经环节,在医院里属于跨科室的、综合性较强的临床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急诊实习,既能让学生体验理论知识,也能感悟到实践带来的教育价值。 

1急诊室带教面临的问题 

1.1兴趣不强护理临床实习本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显现出活跃的一面。而现实临床实习情况确是整个急诊室气氛十分沉闷,学生与教师之间缺少互动,整个实习环节都是教师在“主导”,这与护士带教教学要求明显不符。护理教育中的这些障碍直接造成了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不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 

1.2主动不够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优越的条件助长了学生“崇尚自我”的心理,导致了奉献精神和合作精神缺失。对于护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常常抱着无所谓的心态,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足够的责任心,其社会竞争意识薄弱,学习缺少必须的主动性。很多学生对临床护理工作都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仅能理解表面意思,而不知其所以然。 

1.3沟通不多大部分带教者在教育学生时,没有对学生掌握护理学专业知识的能力给予重视,使得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阻碍。特别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太多的互动,整个临床实习基本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从教学调查结果看,部分学生表示老师在言语沟通能力上的缺失造成了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减少,实习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言传身教”中只是身教是不行的,言谈则能在言语上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新时期的教学理念中强调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增加,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彼此之间互相促进学习,为今后的教学、实习创造条件。 

2正确处理带教问题的措施 

2.1带动实习热情面对学生参与实习积极性不强这一现象,教师则需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带动学生的热情。急症室护理带教时,教师可结合示范演示、启发讨论、知识问答等不同的方式开展教学,为学生获取知识创造不同的渠道。也可以结合多媒体设施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则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致产生刺激,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完成自己的临床实践工作。对于急救方面的实习,教师需利用情景模拟教学,如心肺复苏术等,安排学生根据现场模拟情况来参与实习演练,增强自己的实战经验。在情景演练中护士实习生能够体会到救护的难点与重点,自己总结积累各个方面的知识内容。 

2.2增强风险教导风险意识的增强能够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每一部操作都能高度重视,且可以约束学生的操作行为。吸氧、吸痰、心电监护等操作常会使用在情况危急的患者中,护士的各项操作都会给患者的病情产生影响,一旦操作失误则后果不堪设想。如:对昏迷严重的患者吸痰时,其会引起呼吸停止;对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操作会导致口鼻黏膜损伤;危重病人在转运时的不同管道,如输氧管、输液管、引流管等会出现扭曲、堵塞,对于这些高技术要求的操作环节,教师必须重点说明,引导学生掌握处理技术,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实习操作的技术水平。 

2.3添加示范环节急诊室带教老师不仅要把精力放在“带” 上,也要对“教”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能多添加示范环节,在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进行动作示范。并且随时对学生提问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考察其知识掌握能力,以及时调整实习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带教老师还要为护生提供更多的表现机会,让学生也能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每一项操作过程给予指导,引导护生在操作前做好不同的准备,学会和病人之间开展广泛的交流,以把握好准确的操作信息,对操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进调整。 

2.4开展沟通互动交流互动环节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顺利。急诊实习计划设计时需要把讨论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对待,只有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讨论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临床实践的积极性。急诊室带教老师要精心选择实习讨论题目,让学生在讨论中不知不觉地解决问题。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大家共同交流,促进每个学生的提高。 

3 小结 

综上所言,急诊护理带教方式改进后,急诊临床护理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与责任心明显增强,不仅使得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带教工作中,也使得带教人员的水平更上一个层次。在临床带教中可以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打造了理想的护理学学习平台,让实习护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素质,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了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中升本;护理;情况调查

辽宁省实行普通高等教育中升本考试是我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研究者所在单位也从2012年起开始招收护理学(中升本)专业的学生,但是“中专毕业生”身上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本科生”的一些特质,逐渐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日常管理等工作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势下,对中升本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深入剖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级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323例,2015级护理学(中升本)专业学生333例。

(二)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自我认知、家庭特点、学业困惑、求职就业等四个维度,38项内容。

(三)调查方法

采取自设调查问卷法。由研究人员向受试对象讲解调查的意义、方法后,由受试对象独自填写,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发放问卷656份,回收650份,回收率99%。

二、结果

(一)自我认知

这部分从自身欠缺的素质、日常表现等方面对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2014级与2015级之间无明显差异。受访者认为自我管理能力或学习能力是自身欠缺素质的达到60%以上,课堂纪律方面选择好的也不超过20%。具体见表一。

(二)家庭特点

第二维度从家庭基本情况、家庭经济情况等方面,四项内容,了解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情况。家庭基本情况的结果显示各年级现状基本趋同,家庭经济情况方面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中家庭贫困学生占1/3。具体见表二、三。

(三)学业困惑

学业困惑包括专业理论、临床技能、英语学习的感受、习惯及需要加强的课程教学等方面内容。在学习感受的三项内容中,表示对专业理论、英语学习感觉吃力高于临床技能。在复习考试这项中,有半数受访者选择期末突击复习这一不良学习习惯。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被排在需要加强的课程教学的第一位。具体见表四、五。

(四)求职就业

第四维度求职就业主要通过是否有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明确的实习意向、是否有明确的就业意向、是否了解本专业就业情况、求职定位等项目,对中升本护理专业的学生看法进行了解。在对中升本学生培养中,被认为最需要改进的是就业服务。非常明确有职业生涯规划、实习意向、就业意向均不足20%。具体见表六。

三、讨论

(一)在各维度调查中不同年级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基本趋同

两个年级的护生在自我认知、家庭特点、学业困惑、就业目标等四个维度,共38项内容的调查中的观点相近,说明这一群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相近,可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为他们做整体的规划和统一的目标。

(二)在自我认知方面得出的结果比较客观

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对课堂表现,有无迟到、旷课现象等问题的看法,2014级、2015级分别有90%和79%的学生认为有旷课、迟到现象,这与对中升本学生欠缺的素质的看法相互印证(两个年级认为中升本学生欠缺自我管理能力或学习能力的均已超过半数),由于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导致迟到旷课的情况发生,课堂表现也因此不太理想。因此,中升本学生的辅导员老师应重视日常管理,帮助学生提升自律意识。

(三)家庭特点

结果显示,2014级和2015级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中只有18%和15%的家庭父母双全,但是却分别有21%和24%的学生不同时与父母亲生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注意这部分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心理状态的情况。另外,两个年级共有30.5%的学生处于贫困家庭,这是一个较庞大的数字,提示我们应该重视帮扶助困工作,以引导贫困家庭的学子自立自强。

(四)学业问题突出

首先,知识结构不均衡。虽然在中专阶段学习过护理专业,但中等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理论”造成中升本的学生在技能方面能够比较轻松地驾驭,但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就显得比较吃力。再加上初中基础比较薄弱和高中阶段缺失,造成中升本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在文化课提别是英语学习方面的巨大困难。其次,学习习惯较差,缺少主动性。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只有7%的2014级学生和15%的2015级学生有上自习的习惯,而靠期末突击来应付考试的达到半数。在学习非常吃力的内容中,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将英语排在第一位,然而在加强英语学习过程中2014级和2015级分别有62%和54%的学生并没有采取措施,缺乏学习主动性。

(五)求职缺乏计划,就业好高骛远

就业服务在本次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需要改进的,这说明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非常关注未来的就业去向,但是他们却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表现在对本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没有充分了解,实习与就业意向明确的学生均低于2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普遍对毕业后就业定位过高,选择三甲级以上医院的学生占到70%,这与整个就业市场对中升本护理专业学生的定位不符。以上均提示就业指导工作者应引导中升本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择业观,帮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特质的职业生业规划,鼓励学生用“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为自己的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结

篇14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 实习日记 护理教学

为了巩固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基础护理技能,使学生初步熟悉临床工作环境,了解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为学生的后续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指明方向,我院二年级护理本科生在基础护理学理论与实验教学完成后,进行为期两周的临床阶段实习。实习中要求每名学生书写实习日记,记录每日所闻、所见、所做、所想。通过阅读学生实习日记,反映出在护理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与改进的内容,并由此开通了一条有效的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途径。

一、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2010、2011级两届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共186人,男生28人,女生158人。每组4~5名学生,每位任课教师带3~4组。在进入阶段实习前,为学生做实习日记书写说明,书写形式不限制,基本内容包括每日的实习收获、自己的不足、有触动的事情、对某项操作的体会等其他想表达的内容。实习过程中,小组带教老师每周进入临床1次与学生及临床带教老师面对面交流,再集中交流沟通结果;实习结束后,任课教师阅读学生实习日记,归类、分析、总结,向学生做出反馈,并提出对教学的改进意见与措施。

考虑到周记内容可以是护生的真情流露,也可以是护生想要向教师表达的观点,教师从这扇心灵之窗看到的是作者想让你看到的部分,不想让你看到的内容不会出现在周记上。为此我们向学生说明教师一定会向他人保密其中的敏感或隐私内容,以消除其顾虑。

二、结果

经分析、归纳,学生对护理技术学习效果、未来自己从事的护理职业相关情况关注较高。186份实习日记主要内容及分布情况见表。

三、结果讨论

1.学生高度关注自身学习效果

180名(占97%)学生描述了临床实际操作的感受,“紧张,面对患者(真人)有压力”,认为与实验室模拟练习不同,在实验室并不把模型看作“患者”,不知“他/她”会有感觉,不知“他/她”的需求,不能真正感同身受;160名(占86%)学生认为自己的技术水平不高,“希望能像老师一样”,认为在今后实验课中应多练习;学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动手机会,有静脉输液经历的学生,穿刺成功能极大鼓舞学习的兴趣。

2.临床阶段实习可以让学生对护理工作有更深刻的认识

176名(占95%)学生在日记中记录通过两周的阶段实习,自己对护士这一职业相较于学校教师的介绍有了更直观、更真实的认识。切身体会后,对比护士素质的要求,部分同学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目标,但大部分学生只是提出问题,不知解决办法;有26名(占14%)学生流露出对护士这一职业的排斥,其中24名(占86%)为男生,这与面对面交流时男生表现出的状态一致;仅5名(占3%)学生认为护理工作非常有价值,崇尚护理职业,坚定从事护理职业。

3.书写实习日记可以增强学生思维能力

每天书写实习日记,将一天的点点滴滴变为文字,这是一个梳理、思考与沉淀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自己每一天的收获、不足、感受进行认真理性的思考,由此使自己不仅在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方面得到提高,还能起到提醒促进的作用,使自己再次面对类似情境与问题时,能够选择恰当有效的方式,能够呈现出更好的护理效果,由此良性循环,促进护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助于护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例如,学生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总结,印证了护理程序对实际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充分理解了收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也深刻意识到病情观察的重要性;将护理操作技术的临床实际应用与实验室练习相比,得出“护理操作技术的操作步骤并非一成不变,以患者病情为前提,结合实际物品等情况,可以变化操作方法,但同样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这些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的总结,必定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使其受益终生。

四、分析

1.教学中应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

两周的阶段实习后,在真切感受到护士的辛劳后,在护士巨大的劳动负荷的压力下,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偏低,由此出现了部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排斥。经调查,大部分学生选择护理专业,看中的是其“好就业、稳定”、“家长认为女生更适合”等现实因素,入学前对护士这一职业了解不多,工作内容大多只知道是“打针、输液”,部分同学喜欢优雅的护士形象等,而对于护士应具备的素质与职业精神,对于护理专业的内涵理解,自身是否适合护理专业未做认真分析。

在护理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将对护理专业的诠释寓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教师的言谈举止中,给予积极引导。尤其是对于护理本科男生的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有研究认为,对护理本科男生的教学可能因为以下的因素存在隐患:(1)男生专业认同感低。社会对男护士的专业认同感低,周围同学多为女生,使男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部分处于班级的“后进梯队”。(2)因为属于少数群体及护理工作内容影响,护理本科男生敏感羞涩。男生不愿学习生活护理内容,总是处于边缘游离状态。

但也有研究发现,认为最适合男护士参与的护理工作中,急诊患者的处理配合排第一位,手术中协助排第二位。且男生思维活跃,对机械类、电子化等新技术接受更快。这与我院其中一名男生的经历感受相符,这名男生安排在CCU监护室实习,两周的工作,临床带教老师给予了高度评价,其亦认为可以发挥自身作用。故可在教学中设置能够充分发挥男生优势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使其乐于融入,提高学习兴趣,获得正性评价,增强职业认同感。

2.改进教学中沟通能力的培养方法

62名(占33%)学生在日记中写到与患者沟通困难,“不知该说什么”,与实验课中学生表现出的交流状态有距离。临床带教老师也反映学生与患者沟通生硬,不能劝说过多的患者陪人离开病室。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与环境陌生、初次为患者独立操作紧张、专业知识不足等有关,也要求我们改进沟通能力培养的方法。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可增加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内容,运用“录像-反思”教学法,或引入标准化病人,增强学生沟通能力;根据操作内容与学生讨论可能出现的情景与沟通用语和沟通方式;进一步细化沟通能力评价标准,使评价内容除治疗性的必要沟通外,增加人文关怀内容,增加健康教育内容。然而仅通过试卷的形式难以反映出学生的实际人际沟通能力,可以借鉴高燕在研究中采用和定性相结合的考试、考核评估体系。在沟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还可提高学生的“爱商”,增加对患者的尊重、同情、诚实等职业精神的培养。

3.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的细节

(1)在适应临床病区环境中,学生对除锐器以外的医疗垃圾分类不熟悉,应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增加对棉签、输液瓶、各种引流管、吸氧管、包装盒/袋等分类的严格把握,并在实验室中设立污物室。

(2)增加对临床常用护理标识的教学内容,如分级护理标识、药物警示标识、提示类标识、区域标识、消毒隔离标识、患者身份标识、安全标识等,应在教学中增加这部分内容,并在实验室环境设置时增加醒目的标识,起到明示、提醒作用,加快学生对医院环境的适应。

(3)学生反映医院中一次性护理用物使用较多,且认为一次性物品使用更便捷。实验教学中可增加一次性护理用物的使用,也可由学生分析实验室用物与临床一次性护理用物的根本性区别,比较优缺点,比较使用方法,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在实验教学中增加护理职业防护内容,将理论内容更直观地反映出来,使学生意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以保护自身健康,避免损害。

4.书写实习日记可以成为教学反馈的有效途径

书写实习日记为反思教学法的一种形式。在此次总结分析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对教学有帮助的内容,也增进了对学生的理解与了解。实习日记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开辟了新的途径,相比于集体课程评教、集体开座谈会,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学生的实习日记获得更多的感性内容,学生可以将实习日记作为与老师一对一的交流,将不能面对面说出的困惑、感受、心得等付诸于文字,由此相互理解,共同进步。

5.阶段实习前应做出明确的实习计划

部分学生在阶段实习第二周即表现出已完全熟悉临床工作内容的态势,新奇感消失。这除了与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足有关,也与没有明确清晰的实习计划有关。在进入阶段实习前,教师应向学生详细介绍阶段实习的目的、内容、意义,根据学生情况,与学生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将目标具体化、量化,可实现、可测量、客观的目标可以使学生目标明确,动力延长,使阶段实习效果更突出。

小结

护理本科生临床阶段实习日记,向老师呈现出丰富的内容,对增进师生间沟通与了解,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均有很大益处,可以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其他课程教学与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谢金兰,朱金兰.师生对实习周记的看法调查.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2):32

[2]王欢,符冬梅,刘涛.对男护生心理特点及心理调适方法的探讨.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7):99~100

[3]丁美卿,蒲燕.手术室男护生临床带教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22

[4]龚国冠,赵娟娟,卜艳斌.住院病人对男护士认知和接受情况调查.护理学报,2009,16(7B):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