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畜牧业现代化范文

畜牧业现代化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畜牧业现代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2015年畜牧业形势

关于2015 年的畜牧业形势,马有祥用“在平稳中调整,在调整中优化”这样一句话进行了概括。

在平稳中调整主要体现在:畜产品市场较为平稳,畜产品的供应有保障,价格波动大体在可承受范围之内,各种产品基本都处在赢利状态;质量安全平稳,各种产品的抽检合格率都很高;草原生态较为平稳,草原生态逐步好转。同时,畜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规模结构的调整稳步推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2015 年,大约有500 万养殖散户退出养殖业, 全国养猪户减少到4000 万户以下。

在调整中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素质提高;产能增加;生产效率提高。产业化发展较为迅速,生猪、肉鸡过剩的产能去化成效明显,生产效率和畜禽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生猪的出栏率、出栏体重、每头母猪提供的商品猪的头数均有提高。2015 年生猪的出栏体重达到118 公斤,较去年增加0.5 公斤,全国猪肉产量增加35 万吨。能繁母猪平均提供的出栏仔猪为14.96 头。育肥猪的平均整群死亡率为1.23%,是历史上最低的数据。

关键词:现代化和可持续

马有祥表示,“十三五”期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农业现代化要取得明显进展。畜牧业同样如此。而且畜牧业要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前列,率先实现现代化,任务很艰巨!回顾历史,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经历了这样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进入新世纪之前的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增产”;第二个阶段是2001 年~2015 年,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产量与质量并重”,在重视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对质量的重视。展望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我国畜牧业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词是“现代化和可持续”。

但是在畜牧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现代畜牧业与农民的关系渐行渐远,资本进入的多了,规模场多了,散户少了,这是发展的大趋势。需要强调的是,畜牧业现代化发展中,不会落下农民,不会对农民存在“挤出”效应。相反,这是促进农民进一步致富增收的必由之路。二是当前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与种植业渐行渐远,规模场常年产生大量的粪污,种植业需要的肥料却有季节性限制,想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道路,需要通过新的组织形式和经济联系让农牧重新结合起来。

4个关注点

马有祥指出,“十三五”期间,畜牧业发展的关注点有以下四个:

一是需求增长放缓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减速使得需求增长放缓,再加上人口老龄化导致肉蛋奶等畜产品的消费量减少,虽然“二孩”政策放开能增加一部分消费需求,但总体来说不容乐观。

二是环境约束的问题。目前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畜牧业对环境问题的负面影响较大,COD 排放量占全社会的45%,氮氧化物占25%,因此,这一问题亟须解决。

三是国际竞争的问题。一方面,自由贸易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目前我们的畜产品竞争力还不高,比如价格等。

四是生态效率的问题。目前,我国畜牧业整体的饲养水平、管理水平较低。比如,我国的生猪生产,一头能繁母猪仅能提供仔猪十几头,而欧美等国家,一头母猪能提供二十几头甚至三十头。

10项重点工作

马有祥介绍说,“十三五”期间,畜牧业的重点工作包括以下10项:

第一,积极推动粮改饲工作。调整实现“粮―经―饲”或“粮―经―饲―草”产业结构。力争“十三五”期间粮改饲工作覆盖全国500个县,实现2500万亩的饲用玉米种植。同时,继续实施振兴奶业苜蓿行动计划,扩大种植规模,解决牛吃草的问题。

第二,粪污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粪污共计38亿吨。“十三五”期间计划将粪污作成产业,将粪污利用率由目前的不到50%提高到70%以上,更多的支持和采取PPP模式(公私合营模式)。

第三,秸秆饲料化利用。目前,我国8 亿吨秸秆中有2.2 亿吨实现了饲料化利用。“十三五”期间力争将秸秆的饲料化利用比例由目前的27.5%提高到34%以上。

第四,规模化养殖。这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标志。目前,在整个畜牧行业中,蛋鸡、肉鸡的规模养殖比例最高。2015 年,整个畜牧业的规模化率为39.6%,“十三五”期间要突破50%,力争实现6500家规模养殖场的目标。

第五,培育畜禽良种。尽管我国现有1.3万家良种场,但良种进口量仍然很大。同时,由于投资大、风险高,企业对于育种工作积极性不高。另外,目前我国良种科研生产水平不高,商业化程度低、缺乏良好的育种机制、育种基础性工作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畜禽良种的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加强联合育种。

第六,奶业发展问题。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养好牛、种好草、抓好奶”。首先,通过奶牛的良种化实现高产目标。其次,通过振兴奶业苜蓿行动计划,扩大奶牛饲料产量。再其次,加强运输、监管工作,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第七,发展饲料工业。目前,我国饲料占粮食消费的40%,产量接近2 亿吨,饲料产业集聚度提升。“十三五”期间要抓好饲料质量关,加强技术创新以及新型饲料研发。

第八,草原生态问题。“十三五”期间草原生态补奖将继续实施,经费投入增加,5 年内补偿资金预计投入共800亿元~900亿元,并将河北省张家口市及承德市纳入补奖体系中。同时,不断推进草原生态立法工作,如红线制度,审计制度,政策的实施等。

篇2

政策引领,强力推进

如何有效地提高畜牧业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已经成为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关注民生,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潍坊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制定一切策略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他率先动员带领大家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提出:要想富民,必须换位,必须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列为主导产业之一,努力做大做强。

通过强农惠农扶持政策的强力推动,畜牧养殖场(户)信心倍增,全市规模化、标准化畜牧养殖业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明显提高,畜牧业收入已成为当地农户现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产业在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显著增强。

因地制宜,创先争优

在明确把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后,针对如何推动畜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王承策局长坚持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核心是科学化,本质是市场化,方向是集约化,途径是产业化,产品是无害化,鼓励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机制创新,建基地,创品牌,向规模化、产业化、园区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竞争力。健全加工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组织、养殖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结合潍坊集“三区”建设于一身,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王承策局长全面系统的分析了潍坊市畜牧业发展实际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确立了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等食草动物,狐狸、水貂等特种动物和临朐黑山羊、寿光慈伦大鸡等地方特色禽畜品种;帮助企业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和设施设备,搞好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兽药、饲料生产企业,采取重组、兼并等有效形式,整合现有的资源,减少数量,提高档次,组织有关企业产业技术升级,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等一些列有效措施,打造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

身先士卒,布兵点将

在落实上级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的同时,王承策局长还身先士卒,以他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布兵点将”,统筹全市资源,策划全新战略,结合各乡、镇、县的特色,系统的划分出了畜牧养殖业、畜产品及畜牧投入品加工业、畜牧服务业三大块,且对这三大块进行了细化、量化,建立大型兽药饲料配送中心、畜牧产品物流中心和畜牧产品电子商务中心,规范完善优质畜产品和兽药饲料经销网点。

有效的把以往畜牧业中零散的、不便于管理的产业变成了现在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规模,树立了城市品牌。各县市区之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养殖户赚足了钱。

抓住龙头,引导发展

市场解决出路,技术解决服务。为清楚的掌握和了解市场需求,王承策局长多次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以及各县镇的领导一起,到全国各地对畜牧专业合作社工作和下步发展问题进行调研,形成以农民为核心,以畜牧合作社为主体,扶持培育100个畜牧合作社典型,逐步建立起“龙头企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养殖基地”的新型产业化经营模式。

同时,为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充分发挥惠民作用,市畜牧局局长王承策经常带领检查组到各县就现代畜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检查指导。检查组先后到畜产品加工企业、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养殖场(户)、基层畜牧兽医管理站等进行了反复调研,督促畜牧部门及相关实体把发展畜牧业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市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科技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随着畜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现代化畜牧业发展进程的加速推进,迫切需要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畜牧业科学发展已进入了新一轮的战略发展时期。

思路决定出路,现代畜牧业能不能快速的成长,就看能不能找到新的思路。

新思路在哪里?结合自己多年对国内外畜牧业的观察和了解,王承策提出了三年打造销售收入千亿级畜牧产业链、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他认为,要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必须一二三次产业全面抓。畜牧养殖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生态化、园区化;畜产品加工和兽药饲料生产,要整合现有资源,依靠科技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打造高端畜牧产业集群;畜牧服务业要突出加强畜牧投融资、科技研发推广、电子信息、仓储物流和畜牧市场网络化建设,帮助畜牧企业将服务业从一、二次产业中剥离出来,使其聚集发展、做大做强。建立各类“科技示范园”,把畜牧业及相关产业做专、做精,强力推进畜牧业及相关产业链式发展。为加快畜牧业现代化进程,王承策提出了建设“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打造“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战略构想,并为之付诸不懈努力。

潍坊市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规划面积1236.5亩,总投资5亿元,以山东寿光慈伦大鸡有限公司为依托,由潍坊市畜牧检测协会牵头组织有关项目的规划和开发建设。建设生态畜牧养殖示范园区、优质畜产品供应示范园区、肉鸡和生猪示范园区、寿光慈伦大鸡保种扩繁基地、生态兽药饲料研发及生产基地等10大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区,构筑了一个千亿级畜牧产业链的缩影。为加快畜牧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畜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通过生态畜牧科技示范园建设,引进良种、良法和优秀畜牧兽医人才,促使畜牧经济增长由原来的靠人力、靠资源、靠数量,向靠人才、靠科技、靠质量转变,大大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3

畜牧业逐步取代种植业在农业中的主导地位,是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发展到一定水平,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今天,世界发达国家的畜牧业产值都超过了种植业,已经成为现代化农业的主导。像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畜牧业已占农业总产值的65%以上,澳大利亚、丹麦和荷兰则高达80%―90%。在这些国家,发达的畜牧业支撑着食品工业,拉动着饲料、兽药、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及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完整地现代化农业经济产业链。

改革开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对畜产品的需求明显增加。未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镇转移,对畜产品的需求还将进一步持续增加。以牛奶为例,1993年我国的消费总量为521万吨,到2003年增加到1746万吨,人均消费量也从4.4公斤增加到13.5公斤,10年间分别增长了3.3倍和3.1倍。国外农业发展进程表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使种植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下降,畜牧业比重不断上升。

近年来,黑龙江农村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新路子,提出了“做大做强畜牧业”,实施种植业与畜牧业的“主辅换位”战略。2003年全省畜牧业增长了15.3%,比上年提高了4.7个百分点,畜牧业完成总产值294亿元,已经占到农业总产值的35.2%,农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455元,占农民人均增收的43%。

二、以乳业为主导的畜产品加工业推动着农业现代化进程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和气候条件都适合畜牧业发展,有753万公顷草地,又地处世界玉米带和奶牛饲养带(北纬43―48度),饲养奶牛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国十大重点牧区之一,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越自然环境。同时每年还有180亿公斤商品粮可用于牲畜“过腹增值”,为畜牧业发展尤其是乳业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2003年黑龙江鲜奶产量达到30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居全国首位。作为国内奶源主基地,黑龙江吸引了雀巢、伊利、蒙牛、上海光明、北京三元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乳品企业落户松嫩平原寻求发展,原有乳品企业经过重组、并购提高了集约度,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投资黑龙江农业,开发黑龙江乳业,已经成为全省农业的热点。乳品企业推动黑龙江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表现为“四高二强”:

一是投资起点高,生产规模大。乳品加工企业进入黑龙江农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投入建设基地,投资规模都在亿元以上。北亚集团投资19.7亿元,在大庆建设的北亚乳业公司拥有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工厂,年处理鲜奶达50万吨;双城雀巢先后经三次改造扩建,总投资已达6亿元,日处理鲜奶能力已由最初的150吨增加到530吨;伊利集团在黑龙江开发乳业已整体投资达8亿元;中日合资兴办的森永公司投资2000万美元,在哈尔滨建厂开发乳业。目前全省乳品企业日处理鲜奶能力已达9300吨。

二是科技含量高,品牌名气大。雀巢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公司,在世界各地设有20个食品和营养品技术研发中心,双城雀巢依托集团总公司雄厚的科技实力和强大的技术支持,生产的奶粉系列产品多达十几种;伊利集团在杜蒙县建成的现代奶粉生产基地,按照GMP药物生产环境标准设计,采用全封闭生产工艺流程,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程无菌化生产,打破了国内高档奶粉长期被进口产品垄断的局面;北亚乳业公司同美国蓝多湖乳业公司合资在建的年产一万吨奶酪生产线,采用了美国设备技术和品牌。这些乳品加工企业都是依靠享誉国内外的品牌、完善的市场服务网络和强大的资金实力进入农业,站在市场前沿,不断开发出系列新产品,引领消费潮流。在国家公布的乳品行业8个“中国名牌”产品中,黑龙江本省三个品牌榜上有名,占1/3强,还有三个产品被评为国内知名品牌。

三是管理水平高,发展机制新。在黑龙江开发乳品的企业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上市公司多,像伊利、北亚、蒙牛、光明等一批乳品企业都是国内上市的知名公司,飞鹤乳业更是一家由国有转为民营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第一家乳品股份公司。这些公司从成立之初就着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生产上从鲜奶自动榨取、密封运输到乳品加工,全部实行标准化作业;在经营管理和资金运做上程序规范,定期向证监部门和社会公布公司财务报告,接受监督和检查。

四是资源转化率高,贡献份额大。双城雀巢公司经过三次扩产改造,带动双城市奶牛饲养从最初的5万头发展到16.3万头,年转化玉米5亿斤,转化玉米秸秆75万亩。形成了以乳业加工带养殖,养殖带转化,养殖、转化促乳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使双城市农业走上了大玉米―大奶牛―品为结构的产业化发展格局。2003年公司上缴税金2.7亿元,占双城市财政收入的58%,相当于黑龙江省两个中等县(市)的全年财政收入。为了加快全省畜牧业的发展,2003年全省种植青贮玉米和饲料作物440万亩,仅奶牛吃青贮玉米饲料多产奶一项,农民每亩地就能增收100元。杜蒙县2003年仅种植青贮玉米作物就使农民直接增收3000万元。以乳业为主导的畜牧业大发展,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2003年全省粮、经、饲比重由上年的73.1:23.9:3调整到72.5:24.3:3.2。

五是带动能力强,农民受益大。乳品企业的突出特点是对周围农村奶牛饲养业带动面广、农民受益大。乳品企业带动周围奶牛饲养业少则是几个乡、十几个村,多则是整个县。大庆市的几家乳品企业就带起了万头奶牛乡5个,千头奶牛村21个,带动全市奶牛饲养达20多万头。杜蒙县与伊利集团组建股份公司后,投资2.8亿元兴建了目前亚洲单线生产能力最大的高档奶粉生产基地,在全县建设了63个自动榨奶站,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全县奶牛存栏就由2.7万头发展到9万头,年均以82%的速度增长。在仅有193户,817口人的克尔台乡克尔台屯,全屯奶牛存栏达1021头,平均每户有5.3头。2003年该屯交售鲜奶2300吨,实现收入370万元,户均收入19000元,人均收入超过4500元,使农民迅速脱贫致富,有30户农民搬进了自己掏钱建起的楼房。在乳业发展较早的双城市,2003年全市奶牛饲养户奶资收入达6亿元,饲养奶牛已经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增长点。

六是产业辐射力强,吸纳劳动力数量大。黑龙江乳品业的大发展带动了草原改良、牧草种植、饲料加工业、包装印刷、物流和服务等诸多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大庆市近两年新增草业公司、青贮公司、饲料公司和包装公司16家,2003年仅牧草、饲料业产值达到4.6亿元。2003年在全省畜牧业的带动下,饲料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3亿元;改良“三化”(荒漠化、盐碱化、退化)草地面积200万亩,增产牧草10万吨;过腹转化粮食达95亿公斤,相当于全省商品粮的一半;带动相关产业创产值近400亿元。

乳品加工业、奶牛饲养以及牵动的相关产业又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全省已吸纳了剩余劳动力30万人,占全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6.7%,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压力。

三、乳品企业进入农业给政府提出的紧迫任务

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引入新的技术、知识、资本等生产要素。没有外部生产要素的大量进入,就不会有农业的突破和飞跃。从目前看,发展现代农业,靠国家投入有限,靠银行贷款只能解燃眉之急,靠农业自我积累速度又太慢。当前,以乳品加工为先导的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开发农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建议黑龙江省各级政府应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作为解决农业投入不足、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件大事来抓好抓实。

第一,要把乳品企业进入农业作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是党的十六大在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大举措,其核心内容就是改革城乡不平等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打破城乡分割,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城带乡使城市和农村优势互补,各扬其长。以城带乡怎么带?除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外,主要是充分发挥城市在资本、人才、科技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带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靠行政拴对子的办法不行,靠一般的号召搞科技、资本、人才下乡效果也不理想,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促进更多的畜牧加工企业和资本进入农业、农村。

第二,要把政府宏观调控与吸引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有机结合起来。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是市场经济行为,但是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发展现代农业要从区域优势出发,搞好生产力布局规划,有目的地引进一批畜牧加工企业。政府要引导资金重点向农业上投放,扶持畜牧加工企业开发农业。第三,要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促进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的关键环节。市场经济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哪里环境适宜资本增值和人才创业,资本和人才就流向哪里。省政府应尽早拿出鼓励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各县(市)也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吸引畜牧加工企业开发农业的具体措施,鼓励、吸引畜牧加工企业进入农业。

篇4

为深化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现结合全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机制为轨道,以利益联结为核心,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优化结构、提质增效、适度规模、标准养殖”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实现“四个”转变(改变生产经营方式,努力实现从追求数量到提质增效的转变;改变传统养殖方式,努力实现由一家一户散养向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的转变;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努力实现从个体发展到组织化生产的转变;重视污染防治,推进循环发展,努力实现从注重发展向发展与生态整体推进的转变),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二、发展目标

年,全市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0%,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增加260元。奶牛存栏达到7.5万头,年产鲜奶2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比上年增加10万头以上,肉兔出栏比上年增加150万只以上,肉鸡出栏比上年增加450万只以上,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畜禽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1。无重大动物疫病和畜产品安全事件发生。

三、工作措施

(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结构。立足全市实际,稳定发展生猪,重点发展奶牛,大力发展肉鸡肉兔,全面发展肉牛、肉羊、鸭鹅鸽等,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殖结构。今年,重点发展林下养鸡,按照“龙头带动、订单生产、风险共担、利益均享”的发展原则,注重培育示范点,扩大辐射面,力争全年出栏林下养鸡1000万只。

(二)着力推进畜牧业提质增效。在畜禽品种改良、科学养殖、防疫治病、提升饲料品质、提高产仔率和存活率等方面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鼓励发展特色养殖,引导发展观光畜牧业,着力在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切实把畜牧业的发展转变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让农民群众在养殖链上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着力推进畜牧业适度规模养殖。大力支持农户发展年出栏生猪50—500头、肉牛15—50头、肉羊50—300只、肉鸡5000—20000只、林下养鸡1000—5000只,存栏蛋鸡1000—5000只、存栏奶牛5—20头的适度规模养殖。通过以点带面,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畜牧业,形成一大批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和养殖专业乡镇,不断提高畜牧业规模化水平,全市主要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56%。

(四)着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进标准化养殖。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要求,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根据不同畜禽品种的特点和生长发育阶段要求,严格执行饲养管理技术规范、标准,建立和完善饲养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全市畜牧业标准化养殖。扎实推进标准化示范场创建,推进养殖基础设施标准化、养殖技术模式化,做到树立一个示范场,带动一片场户,培训一批骨干,提升整体实力。结合产业特点,创新联结机制,通过协会、专业合作社与市场对接、与龙头企业联结,走市场化生产联结的路子,把畜牧业产、供、销各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切实解决农户在养殖链上的弱势地位,实现养殖业生产关系的再造。

(五)着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和引进带动能力强、带动范围广、带动实效好的龙头企业和业主,使每个畜(禽)品种都有1个以上龙头企业带动。以金锣、新希望、玉泉、碧海等生猪加工企业为龙头,深化技改,不断发展精深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稳定生猪生产,推进生猪产业基地建设。鼓励蒙牛、新希望、菊乐等乳品加工企业,通过自建、参股、借支、垫支和托管等方式,建设可控奶源基地,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提高奶牛养殖效益。继续培育壮大温氏、强发、永祥等肉鸡龙头企业,增强幅射能力,促进肉鸡集约养殖和林下养鸡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九升等肉兔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使全市肉兔产业有一个更大发展。

(六)着力推进畜禽专业合作社建设。积极支持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组建的互专业合作社。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的原则,严格审批登记,严格清理规范专业合作社,防止由龙头企业(业主)主导操纵农民专业合作社而不代表农民利益的做法,防止为套取财政资金补助而成立“空壳合作社”、“挂牌合作社”、“翻牌合作社”,以规范促进发展。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机制,发挥专业合作社连龙头、接市场、带农户的作用,着力建构紧密的利益风险机制和产销联系机制,促进各主体利益共享、合作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七)着力推进畜牧业项目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紧紧围绕畜牧产业链招商,承接畜牧产业转移,推进畜牧业项目建设。增强服务意识,帮助企业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创造优良发展软环境,促进一批投资大、带动力强、效益好的畜牧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全年现代畜牧业建设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设面积达60万平方米。

(八)切实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坚持防疫优先原则,按照“应免尽免、监测监管、综合防控、促进发展”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国家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制度,畜禽应免密度达100%,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稳定控制。进一步推动动物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疫苗冷链体系建设和动物疫病防控标准化建设,加强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动物疫情应急管理与应急演练工作。强化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及防控技术的培训普及,实现重大动物疫病的依法防控、科学防控和群防群控。做好人畜共患病综合防控,认真开展狂犬病防制、动物血防和奶牛“两病”监测、净化工作,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积极推进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认证工作,不断提升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保障现代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

篇5

[关键词] 现代畜牧业 机械化特征 发展建议

所谓现代化畜牧业是把现代工程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完善的结合,通过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为社会提供丰富的、优质的、安全的畜产品,是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企业或农户得到显著的经济效益。

一、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机械化

实践证明:利用机械及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和农村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可实现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促进粮食增产、畜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据统计,2010年陕西全省加工玉米秸秆饲草大约800万吨,仅此一项直接为农民增收约8.5亿多元。

工作量:在自动饮水、人工投料、人工干清粪的生产水平下,一个熟练工人饲养250~300头、20kg~120kg的后备猪;在自动饮水、自动投料、水泡粪的生产水平下,一个熟练工人饲养500~800头、20kg`120kg的后备猪、并负责疾病治疗、按照防疫程序进行疫苗注射、驱虫保健、转群及统计工作,协助技术经理搞好种猪选择培育工作。对发病猪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显而易见,机械化可以改善畜牧养殖业的生产经营条件,提升生产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减轻从业者的劳动轻度,增加畜牧养殖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机械化广泛应用于畜牧养殖业,实现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推广应用成本、市场交易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出率,提高竞争率。

因而,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产业现代畜牧养殖业,选择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机械化应优先贯穿在生产经营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阶段。如:饲料生产加工与储备,良种的培育、饲养,畜产品的加工,检疫检测、消毒防病治病,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装备设施。实现现代工程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完善结合。

二、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模式

美国畜牧业机械化程度高。在养牛方面,从拌料、投料、挤奶到牛舍冲洗等几乎全部机械化;在养猪方面,从种猪、仔猪、饲料、育肥到销售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也都很高;养鸡方面机械化程度就更高了。

澳大利亚、新西兰是世界上最大的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澳、新两国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几百头牛的小型农场只需要1~2个人经营管理。

荷兰畜牧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牧场从饲料的耕种、收割、青贮到舍内供水、给料、温度、通风、挤奶、清粪等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饲养管理全部由电脑自动调控。畜禽粪便送到大田或草地。对于施入土壤中过剩粪肥脱水加工成颗粒状肥料。

日本奶牛、肉牛饲养和养鸡、养猪业都实现了集约化与机械化。

进入20世纪以来,以工厂集成化栅(散)栏养殖技术、胚胎移植技术、性控技术、奶牛DHI测定技术、TMR技术、牧场电子管理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是提升现代畜牧养殖发展水平的新模式。

三、陕西现代畜牧业发展特征

1.家庭分散养殖逐步退出

据统计,全省养殖农户由2004年的868.3万户减少到2009年的335.1万户,减少了62%;以生猪饲养为例2009~2010年就有63%的散户退出。

2.规模养殖迅速发展。2010年全省共有规模养殖场4851个,其中2006年以来建设的2811个,占全省规模养殖场总数的57.9%。

3.社会资本成为投入主体。据调研2008年以来,全省新建的养殖场80%都是业外人士投资建设。80%的投资都是社会资本投资,全省新建种猪场的社会资本占投资总额的98%,新建奶牛场的社会资本投资占投资总额的88.7%。

4.畜牧业进入高投入高成本时代。就规模养殖来说,目前建设1个1000头规模的奶牛场需要投资2000万元,建设1个万头的肉猪自繁自育场需要投资1200万元。

5.现代高科技广泛应用。生猪集成栅栏养殖、奶牛散栏式饲养、DHI测定、TMR饲喂、奶牛性控、胚胎移植、电子管理等代表当今世界畜牧业生产最高科技水平的生产技术正在全省应用推广。

然而,全省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水平还很低,据统计,畜牧养殖机械、畜产品采集加工配套机械相对较少。“十一五”末,畜牧养殖机械拥有量为29.37万台,其中,饲草料加工机械28.57万台,畜牧饲养机械0.43万台,畜产品采集加工机械0.37万台,机械化加工饲草800万吨。当前的畜牧机械数量还远远不能适应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以挤奶设备为例,全省奶牛的总存栏量约为60.5万头,而机械化挤奶设备仅能满足约13万头奶牛的需要,缺口巨大;饲草(料)加工机械总体较少,加工数量明显不足,其它的饲料搅拌、自动饲喂、自动饮水、温湿度调控、粪便清理等机械数量与实际需求差距更大。

四、几点建议

1.我省各级农机和畜牧主管、专业技术部门应紧密协作,结合各地实际,按照“十二五”陕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以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为目标,积极采取加大补贴、项目扶持等措施,为畜牧养殖企业(农户)做好选型、宣传示范,力争畜牧养殖机械化装备水平实现重大突破。

2.应积极投入人力、财力研制和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畜牧养殖机械装备。应用于我省畜牧养殖业,促进畜牧养殖业现代化进程。

3.应抓住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机遇。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中,畜牧养殖机械分为十三类,从秸秆饲草(料)收获、加工,生猪产仔、禽蛋孵化繁育保育设施,自动饲(喂)料与饮水设施,畜禽舍温、湿控设施,畜禽养殖消毒、防疫设备,粪便清理脱水加工设备,畜产品的采集加工(剪羊毛机、挤奶、贮奶、冷藏)设备等,品目繁多。结合我省各地实际,加大宣传力度,选优推广适宜本地的畜牧养殖机械,落实好国家对畜牧养殖机械购置补贴这一惠民政策。

4.应强化现代畜牧养殖示范(点)区建设,针对畜牧养殖生产关键环节,大力发展适用机械。立足秸秆饲草收集、加工青贮机械、饲料粉碎机械、挤奶设备、自动饲喂机、粪便处理机械等新技术设备。实现奶牛、生猪的健康养殖、规模养殖、标准化养殖。

5.力争信贷政策的扶持,努力保障我省畜牧养殖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企业(农户)的健康快速发展,为社会提供更为丰富的、安全的、高质量的畜禽产品。在解决从业高投入、成本高、风险高的同时,达到提升全省畜牧养殖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中的机械化装配水平。使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促进我省农村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6.以提高畜牧养殖从业人员的管理养殖技能水平为目标,注重培训畜牧养殖机械操作使用技能人才,是畜牧养殖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能有效利用,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