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畜牧业的发展范文

畜牧业的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畜牧业的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畜牧业的发展

篇1

1苏州市畜牧业基本情况

2014年度,全市共栏存生猪73.84万头,其中母猪5.03万头,出栏肉猪101.76万头;共栏存家禽605.43万羽,上市1903.58万羽;栏存羊11.58万头,上市肉羊11.00万头;栏存奶牛24476头,产鲜奶10.34万t。

2014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92.49亿元,其中畜牧业产值38.82亿元。全市现有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的规模场有2659个,共上市生猪90.99万头,占年上市总数的89%;上市家禽2000羽以上的规模禽场有360个,共上市家禽1616.98万羽,占上市总数的97%;栏存500羽以上蛋禽的规模场有441个,共栏存蛋禽269.81万羽,占栏存总数的91%;全市栏存20头以上奶牛的规模场60个,共栏存奶牛25263头,占栏存总数的近100%。全市现有太仓广东温氏家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梁丰集团、苏州市创元双喜公司、苏太集团等一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和一些特色品牌,“藏书羊肉”、“苏太”猪肉等鲜活畜禽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知名度,深受百姓的喜爱。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大力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现有部级标准化示范场6家,省级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85家,10多个畜牧业地方标准通过省、市技术质量监督局认定。对于一些生产规模小、设施差、对环境造成影响的畜禽养殖场加大综合整治力度,采取关、停、搬等措施,全市已累计拆除规模养殖场2030家,近几年还计划将对516家中小畜禽养殖场开展综合整治。这些大大促进了全市畜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2苏州市畜牧业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2.1畜牧业发展空间受制约。作为经济发达地区,苏州人多地少,人均资源占有率低,土地、饲料资源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资源、环境对畜牧业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突出,造成了畜牧生产量逐年下降,地产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

2.2动物疫病压力在增大。现阶段,动物疫情日趋复杂,H7N9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一些已感染人类,对人民群众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这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2.3养殖效益低迷。2015年以来,生猪、肉羊、生奶、禽蛋等畜产品价格下跌,养殖效益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其中养猪生产普遍亏200元/头,奶牛养殖已接近盈亏平衡点)。畜牧养殖效益的低迷对畜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3下一步苏州畜牧业的发展思路

3.1苏州是我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近10多年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畜产品的消费量也大幅上升。然而,我市畜牧业受资源和环境的制约,生产量逐渐萎缩,地产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在外地畜禽产品大量进入苏州市场的同时,畜产品的质量安全事件也在增多。多年来,在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全市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监管力度日益加大,地产畜禽产品无疑是最为安全的放心产品。为此,全市应保持适度的畜牧生产和畜产品市场占有率,这有利于保证苏州放心肉工程的实施及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发生时畜产品的市场供求平衡,确保社会稳定。对于苏州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因考虑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因素,参照国际上一些大城市的普遍做法即应对各种突发事件3个月计算,苏州应保持畜产品的市场占有量以1/3左右为妥,畜产品需求量的缺口,可通过订单和市场准入制解决。

3.2根据苏州畜牧业的现状、特点,结合苏州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应树立大畜牧、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做好各市(区)间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市内与市外畜牧业的协调发展、畜牧业与其它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与增长方式的转变,用现代技术和手段装备畜牧业,提高畜禽养殖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效益;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施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畜牧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3.3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近年来,随着大流通以及域外畜产品的大量涌入,苏州畜禽产品生产成本高、竞争力差的劣势突现,畜产品价格低迷,走产业化之路,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已势在必行。(1)扶持发展畜牧龙头企业。畜牧龙头企业是联结生产和市场的纽带,对稳定畜牧生产、增加农民收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重点培育、扶持和发展一批有竞争优势、有带动能力、经济效益好的龙头企业,使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畜牧龙头企业要注重引进高科技,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积极引进、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打出品牌。(2)加快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一是调优畜牧产业结构。稳定发展生猪、奶牛生产;加快发展优质家禽生产,特别是生态型的草鸡散养、种草养鹅等;大力发展羊、兔及特色畜禽的生产,形成区域特色。二是加快推进畜牧业适度规模生产,逐步限制和消灭零星分散养殖。适度规模以办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猪场以年出栏商品肉猪2000~5000头,奶牛群体以300~500头为宜。三是鼓励和扶持规模场开展生态养殖,建立生态养殖基地,按绿色食品标准、无公害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四是在重点畜禽产区探索成立各具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加强引导和扶持,促进合作组织发展壮大,打造品牌,实现共赢。

3.4发展地方特色品种,形成优势特色产业。苏州有着较为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辖区内现有太湖猪、湖羊、太湖鹅、鹿苑鸡、昆山麻鸭等8个地方畜禽品种(其中太湖猪、湖羊、太湖鹅、鹿苑鸡被列入国家级遗传资源保护品种),其共同特点是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适应性强,且肉质鲜美,非常适宜开发利用;但这些地方品种也存在生长速度偏慢等缺点,在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发展特色畜禽的生产,有利于防止产业趋同,形成错位竞争的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品牌优势。例如苏太集团,利用新培育的苏太猪种,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已形成自已的独特品牌,产品已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认可。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对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上加大了扶持力度,不但保存了品种基因库,而且品种选育工作争取进展。今后的工作是要在构建与畜牧业发展相适应的良种繁育、推广、利用体系上下功夫。一要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行产、学、研的联合育种协作,推进育种进程,并发展种畜禽业,提升种畜禽品质与著名度。二要充分发挥我市种质的优势,加强地方品种畜禽扩繁能力建设,抓好畜牧业发展的“源头”。三要抓好这些地方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开拓市场、打出品牌,使我市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3.5发展生态型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崇尚绿色消费,讲究环境质量,对我市畜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行农牧结合、林牧结合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吴江东之田木农业生态园,饲养香猪母猪120头,年上市肉香猪1500头,配套果树107亩,实行果牧结合。通过猪粪为果树施肥,树下种草喂猪,并配备沼气、粪便发酵池、田间喷管设施,循环渠种水生植物、养水生动物等,田间废水经以上处理后再进入净化塘,已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6落实畜禽养殖用地政策。各级政府应当像重视粮食生产一样重视畜产品生产,因为饲料需求将是粮食需求的主要方面,通过发展现代畜牧业节省粮食与增加粮食生产至少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为此,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土部门“关于促进规模化畜禽养殖有关用地政策的通知”精神,落实畜牧养殖用地政策。各市(区)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时,应按畜牧业发展需要,将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纳入规划,并按农用地进行管理。在土地整理和新农村建设中,应充分考虑畜禽规模养殖的用地需要,预留一定的用地空间,提供用地条件。同时,对于规模畜禽养殖用地的规划、选址,因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禁止在国家或地方规定的禁养区内建场,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不得改变土地的建设用途。

3.7加大扶持力度,制定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一是各级财政应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建立畜牧业发展风险基金和畜禽政策性保险,分化因疫病、市场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促进畜牧生产、加工和市场的平稳发展。二是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信贷支持,扩大信贷范围和金额,延长还款年限,为养殖户与加工企业提供中长期低息或无息贷款。三是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重点是地方畜禽品种的保护与开发、畜禽良繁体系建设、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并将畜牧业机械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四是按国家的良种补贴政策,各级财政应安排相应的资金,对养殖户进行补贴。

篇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作为农业中的主要产业———畜牧业,它的发展尤为重要,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农村来说,可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成为一个农村的特色发展产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作为农业产业中重要部分的畜牧业,它的发展更是标志着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对于现代农业发达国家来说,畜牧业的产值几乎占到了整个农业产值的一半以上,所以畜牧业的发展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而且畜牧业既与种植业相关,又与加工企业相关,它的发展带动着其他产业的发展,所以畜牧业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状况;发展对策

我省自古以来畜牧业就相对发达,温和的气候和天然的地理位置,给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这里水源丰富,阳光充足,草木茂盛,对于畜牧业的发展是及其重要的,现在畜牧业已经成为我省农业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我镇的重要产业,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有了天然的屏障,但是在某些方面畜牧业的发展也被当地的地理条件制约着,比如山高地不平的环境,使得当地的畜牧业不能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同时当地的资金问题也在某些层面制约着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我县的工业不发达,相对的乡镇企业的的发展也比较低下,畜牧业作为当地主要经济支柱产业。

1畜牧业的发展状况

1.1资源优势畜牧业作为当地的主要主要产业支柱,与它的资源优势密不可分,首先是它的畜禽品种多种多样,几乎很多品种在云南省都位居前几,尤其是猪、牛、羊,很多品种在这里应有尽有,比如撒坝猪、乌骨鸡、黑山羊等,这些稀有优良品种给当地的畜牧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次是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使得畜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天然的草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天然的”粮仓”,再加之当地的种植业的发展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这些秸秆便是很好的天然饲料;再有就是当地的气候条件温和湿润,给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2发展态势我镇地处我国南方地带,天然的牧场,温和的气候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主要依靠畜牧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当地牧民的经济收入,使得当地牧民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在近几年中,由于当地的地形复杂,大部分都是高山、丘陵,整个地形几乎呈现山区、半山区,人民生活的主要收入都依赖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所以大力重视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是提升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特点也在逐渐产生,比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畜产品的起点在逐步提升,各种畜产品的发展逐步在工业化进程中加快了脚步,增强了市场竞争性,使得农民的收入大大提高;同时畜牧业的发展大幅度带动了乳业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乳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加之当地有天然的牧场,使得乳制品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畜牧的科技程度在逐渐加深扩宽,极大地降低了畜禽的发病率,使得收益多一份保障;虽然有天然的牧场和作物秸秆等天然的饲料,但是这些远远不能满足庞大的畜牧业的发展需求,因而饲料生产也在逐渐趋于企业集团化,逐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线,这样既调动了企业的发展,又将成本缩短到最小,使得利益最大化。

2发展中的问题

2.1优良品种程度低没有充分的优良品种,在资源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浪费,虽然就目前看来,畜牧业发展的局势还是较为可观的,可是相比于一些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来说,这里的畜牧业还是比较落后的。

2.2在结构上,畜产品分布不合理畜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结构方面的不合理,很多时候这种不合理给市场需求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使得在加工畜产品方面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滞后问题,在供给方面,猪肉和蛋类供应充足,但是在牛肉、羊肉和奶方面供应不充足。

2.3产业化程度低要想最大效益提高农民的收入,产业化发展尤为重要,农村无法达到规模化发展,养殖户都是以分散的状态进行养殖,造成经济收入低下,无法提高效益。

2.4资金投入不足农村的经济基础本身就相对薄弱,很大程度上由于资金不足,造成了畜牧业的发展滞后,无法引进先进的技术,采取先进的养殖措施,在实现产业规模化方面受到了限制。

3发展对策

3.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向农民宣扬养殖的科学知识,介绍新的养殖技术,渗透规模化养殖的益处,将分散的畜牧业推向规模化、产业化,普及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的具体实施方法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3.2科学引进优良品种面对优良品种低下的问题,应该保证优良品种的数量上的充足,科学引进优良品种,使得当地的畜牧质量不断提高,随之带来畜产品质量的提高,加大经济效益。

3.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农民是一个弱势群体,如果在畜牧、生产过程中没有政府的支持,很难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入,政府应该切实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指导,优化产业结构,使得农民在投入过程中的风险降到最低,保证畜牧业的持续发展。畜牧业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重要经济支柱,其发展势必要顺应市场需求,利用当地现有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养殖,促使产业化发展,实现规模化发展,政府在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当给予充分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持,同时采取科学措施,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合理进行合理规划调整,满足市场需求,解决市场供应的不平衡。从长远利益来看,畜牧业将是当地未来发展前途光明的一个行业,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使得农民收益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孙燕,左福元.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推动城乡统筹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3):98100.

[2]郝玉宾.浅析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145147.

篇3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F3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6)32-25-1

畜牧业要想得到大力发展,必须抛弃原有粗放式的养殖结构,走集约化、规模化、规范化养殖之路,而这一切离不开畜牧技术的支撑。畜牧技术的发展不仅降低了牲畜患病的概率,极大地提高了生存率,还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可见,现代畜牧业发展离不开畜牧技术作用的发挥。

1畜牧技术发展现状

1.1畜牧技术实用性不够

主要体现在现代畜牧技术研究方向上,现阶段仍专注于对畜牧品种的改良,专注于单一品种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在一段时间内确实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缺陷也是非常显著的,比如技术单一,饲养和管理技术方面发展不够,在畜牧疾病预防上作用发挥也很有限,实用性不够,导致畜牧业发展非常有限。

1.2技术缺乏标准化

畜牧养殖技术必须规范化才能提高生产效益,而养殖规范必须从品种选择、卫生环境和管理技术等方面予以强化,这些技术实现不了规范化,根本谈不上畜牧技术的进步和提升。此外,对于畜牧污染处理技术的研究推广也要尤其重视。但是,目前各级还缺乏解决此污染的有效方案。

1.3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较差,人才较为匮乏

由于基层兽医站在政府投入和自身建设主动性等方面的原因,一线乡镇兽医站的基础设施、人才建设一直较为薄弱,有的缺少必要的医疗器材,有的基本药品配备不齐全,一些条件较差的乡镇吸引不了优秀的人才进行一线指导,畜牧兽医人才老化严重,积极性、主动性较差,导致畜牧技术提升和推广举步维艰。究其原因,既有政府重视不够、政策倾斜不够的原因,也有保障机制不完善,推广资金不足的原因,导致推广和科研工作面临诸多掣肘。

2畜牧技术提升及推广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

畜牧技术的提升和推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力合作、相互协调,环保、财政、畜牧和相关监督部门都要积极参与进来,要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畜牧部门设立常设机构,牵好头,抓好分工落实[1]。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机构运行管理制度,积极宣传国家畜牧惠农政策,并抓好贯彻落实。要积极主动展开畜牧技术的科研工作,促进科研水平上新的台阶。

2.2积极探索推广新模式

推广服务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基层一线实际情况确定,比如一些地区实行了包村联户机制,确保每家每户都可以从中受益,基层反响较好。要积极探索新的科学养殖方式,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技术升级活动,与技术行家展开合作,通过开设试验基地、示范先行、典型引路等方法促进技术推广。此外,还要看到技术的推广必须有其网络结构,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建立以畜牧兽医总站为核心,逐级分层的推广结构,形成市、县、乡、镇四级网络平台,信息共享,促进行业交流,健全运行体系[2]。

2.3深化改革,提升综合实力

笔者认为畜牧业技术的提升和推广离不开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等,软件主要包括推广服务网络建设、人才建设、团队建设等,这些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倾斜投入。在资金的来源方面,一方面是政府层面要给予照顾,争取国家的建设支持;另一方面是要敢于改革创新融资办法,拓宽融资渠道,比如与当地优秀企业展开合作,与院校构建产研学平台等。在人才建设上,将工作人员送出去学最新的专业技术,鼓励技术人员到基层一线工作。

3結语

随着畜牧技术在畜牧业发展中作用的提升,畜牧业在现代农业整个体系中的地位也必然不断提升,加上市场潜力巨大,必将迎来畜牧业发展的春天。如何提升和推广畜牧技术成为了各级特别是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除了笔者所探索的方法外,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找出适合自身的推广方法,进一步加强推广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罗贵标.绿色畜牧养殖技术的推广及其研究[J].当代畜牧,2015(29):24-25.

篇4

果洛州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主的统分相结合的生产经营体制。牲畜作价归户、分户经营,草场承包到户,实行“谁承包、谁建设、谁经营、谁收益”的经营机制,极大地提高了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发展中许多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这种经营体制的能量释放殆尽,当前生产力发展与生产关系已不相适应,严重危及畜牧业基础地位,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人口增加,草场生态退化,“两化三害”发展明显,承载力下降,管理利用粗放,畜草矛盾日益突出。(2)牲畜作价归户私有户养,牧民组织化程度低,劳动力素质不高,生产方式原始,经营方式粗放,科技含量低,畜种比例失调,畜群结构不合理,个体生产性能下降,畜牧业效益低下。(3)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繁,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靠天养畜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4)投入不足,服务体系不完善,可及性和覆盖面有限,科技推广能力弱,利用率低,难以满足产业化发展的需求。(5)草场承包到户,统一经营秩序被打乱,划区轮牧规模萎缩,草场利用不均匀,整体性被分割分化,草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恢复功能遭到破坏,加剧了草场退化速度,同时也限制了规模经营的发展。(6)社会发育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互补性差,畜牧业承载的社会发展压力巨大,牧业富余劳动力转产转业难,市场发育程度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缓慢。

果洛州发展生态畜牧业,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委推动“四个发展”和果洛州“生态立州”的战略决策,以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科学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建立草畜平衡机制为手段、组建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生态家庭牧场为切入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标,坚持分流牧业人口与减畜相结合,逐步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移民保障制度,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步伐,推进草原畜牧业跨越式发展,从体制、机制上闯出一条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新路子。

其具体做法有

1.组建牧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按照“程序合法、档案齐全、建设规范、运行健康、效果明显”的总体目标,果洛州计划利用两年的时间以行政村为单位完成全州6县44个乡镇188个牧委会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工作。

2.积极推行以草定畜,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建立畜草平衡机制。我们在以往以草定畜前期各项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畜草平衡方案。随着各项生态建设项目和补偿政策的落实,努力使建设成果与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相衔接。几年来,退牧还草项目以草定畜和禁牧补偿资金规模年发放量达7093.20万元。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规模达1.674亿元,户均达到3430元。预计草原生态补偿资金规模将达到4亿元左右。通过各项补偿政策的落实,生态补偿资金收入必将成为今后我州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3.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好果洛州草场生态环境,对以冬虫夏草为主的中藏药材采集,果洛州连续十年实施严格的“内限外禁”政策,禁止外来人员到我州采集虫草,州内实行有计划有序采集,虫草资源贫富区劳动力有序配置,既保障了虫草产区群众的收益,又增加了非虫草产区群众的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此同时还加大草原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坚决禁止各种破坏草场的行为,规范各项建设用地的审批和施工方式,鼓励民间团体和群众组织自发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在此基础上还大力施行草原鼠虫害的防治、荒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十一五期间共灭治草原鼠害5681.9万亩,灭治草原毛虫430万亩,荒漠化土地治理34.5万亩,采金场恢复治理3.5万亩,对遏制草原生态的进一步恶化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4.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改善农牧业生产经营条件是生态畜牧业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狠抓以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和三江源综合治理等工程建设项目。在工程项目的布局和建设上,着眼于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几年来共完成游牧民定居15680户,实现定居率60%以上,其中集中定居6858户,占总建设户数的44%;建成草场围栏2672.95万亩,实施人工种草69.52万亩,黑土滩治理33.99万亩,实现禁牧转移3172户14704人;建成建设养畜畜棚5780户;每年落实圈窝子种草补助资金100万,购置燕麦种子70t,落实种植面积2.58万亩,生产当地草籽70t,收集野生草籽30t。所有这些项目的完成,对全州生态畜牧业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设施依托,极大地改善了牧民生产生活条件。

5.加大对农牧民的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畜牧业建设转人减畜的目的。因人口数量增加迅速,有限的草场难以承载无序发展的牲畜,这是导致草原畜牧业牲畜超载的根本原因,因此转人减畜,分流牧业富裕劳动力成为生态畜牧业建设链条上的重要一环。我们针对牧民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的现状,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自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全州共发放宣传材料25000余份,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363次,培训牧民6291人次,通过宣传培训,提高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促进了生态畜牧业建设工作。另外通过各种技能技术培训,促进牧民转产就业。目前,果洛州牧民转产的主要渠道有:一是针对我州草场禁牧,移民搬迁的现状,争取开发出了草场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1111人、人均收入4584元。并在玛沁和达日试行,通过一年多的试点工作,我们初步建立了一套草场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职能、管理、考核、评价、报酬支付等一整套管理体系,为今后草原生态保护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组织移民和非虫草产区牧民到虫草产区采集虫草,增加群众收入。2010年共采集虫草3800kg,人均收入929元,占牧民总收入的35%,取得了良好效益;第三是鼓励牧民和合作经济组织开办经济实体,利用当地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技能优势,大力兴办经济实体,如石板精雕、旅游服务、畜产品加工、建材开发、交通运输、服装加工、商业贸易、城镇保洁等,有效地转移了牧业富裕劳动力。

篇5

1.1畜牧业近年来发展快,但是畜牧业规模小、比较分散,大多数养殖场在农村,以散养为主,存在畜禽混合饲养,卫生环境条件差,畜禽舍简陋,管理技术水平低,主要是以小生活为主,很难形成大规模化养殖,不能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

1.2全州畜牧业的发展和收入还是低于经济作物种植的收入,农民还是以种植经济作物作为主要的生产,畜牧业只是作为副业发展。以畜牧业养殖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比较少,没有大规模和技术水平高的畜牧企业,在畜牧业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环节上没有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不能调动其他农户发展养殖的积极性。

1.3动物疫病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畜牧业的发展,流通的频繁,用药的不规范,使得动物疫病的种类增多,治疗也变得很困难。近年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流行,给畜牧业生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有一些地区防疫做的不到位,技术人员缺乏,应急预案几乎没有,经费紧张。还有与外国接壤的地方,贸易频繁,也从外地带来了疫病,也对畜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1.4市场体系还不完善,全州比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很少,有的地方虽然有,但是服务也跟不上,存在着的牲畜交易有场无市的现象。

2对策及前景规划

2.1加强领导工作,转变发展观念首先要做好对畜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力发展畜牧业,加大宣传的力度,推进健康的绿色养殖。加强畜牧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步伐,使养殖业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向生态化畜牧业养殖发展。

2.2推进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增加对养殖业的资金投入,吸引外资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到畜牧业中,加大政策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高科技的龙头企业,建立养殖业产业基地,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发展壮大。通过发展“订单牧业”、“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使企业和养殖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等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每年启动100多个新农村畜牧养殖示范村建设,根据每个村的具体情况,建成仔猪繁殖村、生猪肥育村、肉牛育肥村、肉牛养殖小区、茶花鸡养殖示范村、茶花鸡保种村等,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2.3做好畜禽品种改良和饲料基地的建设引进畜禽品种,来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性能,保留原来优良的特性,规范畜禽生产和经营。尤其是做好对版纳茶花鸡、版纳斗鸡、滇南小耳猪的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好保种区、保种场、基因库。建立婆罗门种牛繁育场,同时加强配种站建设,引进先进设备,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良种的覆盖率。做好饲料基地建设工作,根据当地的养殖畜禽数量,确定饲料饲草的种植面积,种植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做到饲草饲料和畜禽的供求平衡。

2.4完善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建立州、县、乡、村的4级服务网络,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功能,尤其是做好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品种改良、防疫和检疫、草地建设、科技培训等方面的服务,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篇6

1.1畜牧业生产技术要点牲畜饲养与管理以当地牧民当前采用的技术为基础进行完善,牲畜饲养以天然草地放牧为主,营养不足季节采用当地生产的饲草补饲,畜牧业生产整个过程中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品(包括化肥、药品)、转基因生物产品和非有机饲草料。实施牲畜标号制度,逐步实施以转移草场措施防止寄生虫感染。特别是牲畜内外驱虫药,需要由中、藏天然药物替代当前的化学药物,彻底解决兽药残留问题。

1.2有机饲草生产技术要点选择比较平坦地段通过补播、施肥措施,建立刈割草场。在牧草总营养量最高的季节收割贮藏。饲草加工贮藏主体方式为裹包青贮。

1.3有机肥料生产技术要点以牧民圈窝羊板粪为基础原料,添加当地不足的矿物元素,通过生物发酵,生产速效生物有机肥料。整个生产过程为:粉碎接种发酵拌入矿物肥制粒或制粉包装。

1.4有机牛、羊肉食品生产技术要点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首先,要保证原料必须来自于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其二是产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不能加入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与添加剂,防止生产环节中出现污染,确保牛、羊肉食品是真正源于自然、富营养、高品质的环保型安全食品。

2黄南州有机畜牧业发展现状

黄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地处青海省南部地区,辖同仁、尖扎、泽库、河南4县24乡8镇256个行政村,总人口26万人,有藏、汉、蒙古、回、土、撒拉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94%,其中,农村人口20.32万人,占总人口的77.94%。全州总面积1.89km2,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62%,全州现有耕地面积1.54万hm2,可利用草场面积157.8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95.66%。全州存栏牲畜279万(头只)。黄南地处国家级“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黄南南部的河曲大草原是青海省生态保护最好、风光最美的草原。牲畜品种优良,长期以来传统的游牧方式,使黄南州南部草原具有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得天独厚的有机畜牧业发展条件。为积极探索“三江源”区畜牧业科学发展之路,以保护环境为前提,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有机畜牧业发展课题摆上黄南州委、州政府的工作日程,经过认真研究、科学论证,2004年,黄南州率先在全省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牲畜建档立卡、环境评价、内部监督检查、可追溯体系建设等各项基础性工作,有机畜牧业实现较快发展。

2006年10月我州河南县在全省率先正式启动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工作,2007年7月取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中心认证的有机畜牧业基地,生产和贸易三个认证,公认证天然草场面积62.1万hm2,存栏牦牛、欧拉羊79万头(只),2008年6月,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为国家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经过几年不断的摸索和实践,河南县在发展有机畜牧业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全州有机畜牧业的发展作出了榜样。2012年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上,由雅克牧业推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阿米雪”有机牦牛酸奶荣获金奖,深受海内外客商的认可和青睐,对全州有机畜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2012年开始,我州泽库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努力探索适合县情的有机畜牧业发展路子,大力促进传统畜牧业向优质高效的现代畜牧业转型。经过扎实推进和积极争取,2013年3月,国家认监委、国家农业部向泽库县正式颁发有机畜牧业认证证书,认证范围涉及天然草场61.9万hm2,牦牛17.41万头,藏系羊64.76万只,这是国家出台新版的有机产品标准和有机产品认证舒适规则以来,青海省获得的第一个有机认证,也是迄今为止全国有机认证牦牛和藏系羊最多的县,标志着我州有机畜牧业建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特别是2011年,青海省委、省政府从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确定了四大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区,把黄南州列为全省有机畜牧业示范区,这是黄南州继打造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又一重点打造的产业品牌,对加快推进全州有机畜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我州有机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

2.1超载放牧大量超载放牧,给草原生态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平常认为牲畜数量越多经济收入就越高,并经济收入的增长与牲畜的数量有关,其实经济收入的增长与畜牧业发展之路有着直接的关系。发展有机畜牧业,并认定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之后,当地牛羊肉的价格比普通牛羊肉价格能提高到30%-40%,这样的发展之路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

2.2草原鼠害严重,使用化学灭鼠法对有机畜牧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我省有很多鼠类,其中能对草原造成严重危害的像黄兔尾鼠,一年中能繁殖多次,一窝能下十几只崽,而幼鼠20余天即可性成熟参与繁殖。如此一算,年鼠患之烈就不难想象了。过去草原灭鼠多采用化学灭鼠方式。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弊大于利。化学药物投放之后,鼠群密度显著下降,但其残存个体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食物比较充分,为其种群恢复提供了条件。化学灭鼠刺激雌鼠的怀孕率提高,雄鼠的繁殖率增强,幼鼠的性成熟率提前。多年调查表明,药物灭鼠,害鼠种群能在短期内迅速恢复和超过原有水平。这一特性使灭鼠的难度和复杂性显著增加,甚至出现越灭越多的恶性循环。不仅如此,还造成环境污染愈益严重,为减少化学农药对草原环境的污染,新疆地区在推广“招鹰控鼠”及“狐狸抓鼠“等生物灭鼠方式。

2.3有机磷药物的选择与不良反应有机磷药物是近代农业上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之一,按其毒性有剧毒高毒和低毒之分.所有有机磷农药,除用于农药杀虫外,尚用于驱除蚊蝇治疗疥螨或胃肠道线虫,因此一旦使用不合理,或因饲草﹑饮水被其污染都可引起畜禽中毒.

3中草药在有机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畜产品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6-0081-02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世纪,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是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绿色畜牧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存在很多问题,比如从业人员素质尚不高、不科学的疫病防治、药物使用不规范、生产管理观念比较落后、生产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等,这些均无法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本文就绿色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以及畜牧兽医专业人才所肩负的责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 绿色畜牧业的意义

1.1 绿色畜牧业是保护人类健康的当务之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肉蛋奶的需求不断增加。在集约化畜牧业生产中,使用药物预防、控制、诊断、治疗畜禽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集约化养殖的同时,用于促进生长、同步等非治疗用途的药物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用作预防、治疗的兽药以及化学药品被广泛的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畜禽生长,控制生殖周期及繁殖性能,增进饲料的适口性和改善动物性食品的口味等。动物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对人类健康存在的潜在危害日趋严重,控制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绿色畜牧业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国际绿色食品的价格较普通同类商品价格高2~5倍,而国内绿色食品的价格比普通同类商品的价格也要高出几倍。如莱芜“黑猪”的生猪肉价格为100 元/kg,比普通猪肉高出4~5倍;并且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对出口畜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仅因为药残超标而被退货、销毁、索赔甚至禁止出口等造成的损失就非常严重,如1990年我国出口日本的1万t肉鸡,由于检测出抗球虫药物添加剂氯羟吡啶的残留量超过0.01 mg/kg,要求我国政府销毁所有产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生产绿色畜产品更加有利于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1.3 绿色畜牧业是跨越贸易“壁垒”的惟一途径

近年来,兽药残留引起食物中毒和影响畜产品出口的报道越来越多,兽药残留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肉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达6 000万~7 000万t,但出口量不超过200万t,占国内生产总量的3%~4%。另外,我国的活猪、活鸡、冻肉向日本、欧盟、美国出口非常困难的。其主要原因是兽医卫生质量不过关,畜禽疾病问题严重,兽医防治体系不健全,达不到国际兽医卫生组织要求的标准。畜禽疾病的复杂性,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成为畜产品出口的“壁垒”,因此,绿色养殖是跨越“壁垒”的惟一途径。

2 发展绿色畜牧业的措施

2.1 提高技能,用知识武装自己

近年来,畜牧行业不断地出现一些烈性传染病,如口蹄疫、禽流感等,使得养殖业一次又一次陷入低谷,畜牧兽医专业比较缺乏兽医、牧场管理者等专业人才,而他们是畜牧业生产的直接执行者,也是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主力军,其素质高低与绿色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一定要鼓励兽医行业的专业人员抓住机会,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专业技能。

2.2 呼吁社会,更新观念,付诸行动

2.2.1 保护环境也不失利益 环境的重要性,也许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是为什么不能做到保护环境呢?关键还是对利益的认识问题,注重了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利益。粪便的污染就很突出。据报道,一个万头猪场的年排污量至少在3万t以上。我国的生猪存栏数世界第一,仅2007年能繁母猪就达900万头,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粪便呢?畜禽粪便可以作为饲料、有机肥、能源等。投资建沼气池,用猪粪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的能源问题的同时,也减少了粪便污染、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燃煤的使用和污染。

2.2.2 要想高产出,就要高投入 经济利益的获得与投入一般有三种方式:低投入,低产出;高投入,低产出;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不会有高产出,要想高产出,必须有高投入。2006年,华东、华南许多省份的许多猪场爆发了高热病,霉变饲料在“无名高热症”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猪只长期摄入霉菌毒素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抵抗力降低发病。养殖户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饲料。饲养管理措施的缺失导致了疾病。高投入高产出是发展质量型畜牧业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2.2.3 树立养殖业是为人类生产食品的理念 养殖业养的是动物,可最终给人类生产的是食品。因此,为了人类健康,生产绿色畜产品,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少用抗生素类添加剂,多用一些对畜禽无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如益生素、中草药添加剂、酶制剂等。疾病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理念。

2.2.4 与国际观念接轨,提倡动物福利 国际贸易中,动物福利问题近年来被一些国家当作“道德壁垒”频繁利用。这就要求我国现有的畜牧生产方式和动物保健观念必须向国际标准看齐,不断改善畜禽的饲养方式和生存环境、善待畜禽、保证畜禽基本的生存福利、使动物福利和动物卫生观念贯穿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提高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这样就能减少动物发病、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动物、动物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打破国外贸易壁垒。

3 小结

为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运用绿色畜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绿色畜牧业,打造绿色畜产品,让无污染、无残留、无公害的绿色畜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打产品,推动畜牧业向高层次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发展绿色畜牧业,生产安全、卫生、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绿色畜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畜产品的需求将成为当前和今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流。

总之,畜牧兽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最大限度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量和质的要求,同时也应该担负起发展绿色畜牧业的重任,担负起为人类生产健康动物食品的重任,更是绿色畜牧业的执行者和绿色观念的播种机,绿色畜牧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朱锡龙.发展丽水市绿色畜牧业的浅见[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7(2):79.

[2] 于长才,王 非.我国发展绿色畜牧业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7):115-116.

篇8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把畜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工作内容。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生猪产业,大力发展牛羊,积极发展家禽和特色养殖。转变生产方式,加快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规模养殖为主要内容的基地建设步伐,推进畜牧产业化经营,做到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并重。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优质畜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把畜牧业建成我市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2、发展目标

到20*年末,生猪存栏61万头,出栏6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1.5%和12.2%;牛存栏14.5万头,出栏3.5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6%和14.5%;羊存栏18万只,出栏13.2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4.5%和16.6%;禽存栏160万羽,出栏195万羽,分别比上年增长3%和12.6%;冻配牛5500头、羊3800只,推广优质母猪7100头,推广杂交猪67万头,出栏三元杂交猪45万头。发展优质畜禽示范小区42个、示范养殖大户5000户以上,培植2家龙头企业。种植优质牧草2.2万亩,推广有机配合饲料2万吨。水产品产量950吨,禽蛋产量3800吨。肉类总产量达6.6*万吨,畜牧渔业总产值7.0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47%。

二、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

(一)重点工作

1、着力抓好示范养殖小区、养殖大户和养殖场建设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新发展2个示范养殖小区(书记抓1个,乡镇长抓1个),畜牧局抓4个。

示范养殖小区建设的指导原则: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科技为依托、保护和改善生态为前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项目捆绑、各记其功,政府引导、业主经营。

示范养殖小区建设要求:圈舍修建(或改造)科学合理,养殖规模达标,饲养品种优良,饲养方法科学,使用优质安全饲料,环境卫生良好,有消毒池,成立养殖协会并切实发挥作用。做到“六统一”,即:统一圈舍改造、统一优良品种、统一防疫消毒、统一新法饲养、统一使用工业饲料和种植优质牧草、统一销售,达到规范化程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养殖效益较好的要求。设置小区标志牌,载明小区名称、规模、饲养品种、协会、挂帮领导和技术干部等。

示范小区规模标准:⑴养猪小区15户以上,每户常年存栏猪20头以上,或年出栏育肥猪50头以上,或养外二元母猪5头以上。⑵养牛小区连片10户以上,每户养牛5头以上;⑶养羊小区连片10户以上,每户养羊20只以上;⑷养禽小区连片10户以上,每户年出栏禽200羽以上;⑸养鱼小区连片20户以上,每户发展稻田生态渔业2亩以上;⑹特种养殖小区15户以上,每户年收入1万元以上。

抓好养殖大户和养殖场建设。巩固和发展示范养殖大户5000户以上,加大对养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巩固现有规模养殖场的基础上,重点培植2个龙头企业,着力抓好2-3个规模养殖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发展畜牧业中的用木、用水、用电作为农业用木、农业用水、农业用电对待,各级各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

2、抓好基地项目建设

今年内完成优质肉猪基地和赤水河“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项目建设任务。抓好优质肉羊基地、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和酒糟过腹还田工程前期对比实验等相关建设项目,市财政按照上级要求匹配有关经费,畜牧局和有关乡镇认真组织实施。立足仁怀资源优势,做好生态畜牧业项目库建设,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

3、抓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中央、省、遵义市的要求落实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坚持“精减、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制、明确职责、理顺关系、稳定队伍,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行畜牧站定岗定编,把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畜牧系统,逐步实现畜牧系统干部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4、抓好动物防疫工作

一是各乡镇人民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落实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控制和扑灭措施,动物防疫经费全额纳入市乡财政预算。二是扎实推行“集团作战、整村推进”的动物防疫工作模式,落实行政部门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双保”责任制,春秋两防与常年月月补针相结合,使禽流感、五号病、猪瘟和鸡新城疫免疫率和猪牛羊防疫后的耳标卡注率达100%,对狂犬病、猪链球菌病、炭疽病等动物疫病因病设防。三是加强动物疫病监测,抓好种畜禽场免疫工作和开展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申报工作。四是加强对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监督,严厉打击经营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等违法行为,确保畜禽产品安全。

5、抓好畜禽品种改良

一是抓好1000头外二元母猪规模养殖推广和面上外二元母猪的发展。探索公司+农户的外二元母猪推广和营销公司与外三元猪养殖小区的订单销售模式。二是抓好示范小区建设的指导、引种、培训以及相关优质畜禽基地项目建设工作。三是巩固提高原有的品改点,抓好新建品改点,对品改点周围2—3公里范围内的劣质种畜进行强制淘汰,抓好“输精员”的培训工作,切实提高“三率”。四是抓好种畜禽场建设的指导、许可、登记和建档工作,切实做好良种工程。五是调整种猪场养殖行业结构,稳定生产外二元母猪,巩固发展外二元母猪规模养殖,大力推行外三元仔猪生产和外三元商品猪规模养殖。

6、抓好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

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地和产品认证申报工作,是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只有抓好无公害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才能切实打通销售渠道,提高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养殖效益。各乡镇要把申报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人负责,解决好必要经费抓好此项工作。实施优质畜禽养殖项目实施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今年要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

7、抓好渔业及水上安全工作

抓好春季禁渔工作,严厉打击电、炸、毒等违法捕捞行为。发展稻田生态渔业工程,加大名特优水产品的推广。抓好水上渔业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渔船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渔业发展规划,抓好天然水域的承包养殖。

8、抓好饲草饲料工作

积极引进饲料厂商进驻养殖小区,建立饲料厂商与小区养殖户的直销网络,降低饲养成本。抓好示范小区种草、秸秆氨化和青贮工作。加强饲料市场监管。

9、加大法制宣传和畜牧执法工作力度

加强畜牧法律法规的宣传,强化畜牧行政执法监督。加大屠宰执法工作力度,打击私屠滥宰和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兽药、饲料及其添加剂的市场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产品及违禁药品进入市场,切实抓好“放心肉”工程。二)、政策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党委、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集中精力抓,畜牧系统全力抓,相关部门协助抓的工作机制。落实任务,明确责任,严格奖惩,从人力、物力、财力和项目等重点向畜牧业倾斜。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安排、有检查、有结果。要切实落实好乡镇领导和技术干部包示范养殖小区责任制,各乡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各抓1个示范养殖小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2、严格考核奖惩。

一是对示范小区建设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完成建设任务,效果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行政挂帮领导予以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得力,年度畜牧考核分数在80分以下的乡镇和单位及有关人员,除市委、政府给予全市通报批评外,取消本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的评优评先资格。示范小区目标任务低于80%的,对挂帮该示范小区的行政领导予以惩罚。二是对示范小区建设任务完不成的乡镇,取消本年度畜牧工作的评优评先资格。完成80%以下的乡镇,取消本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的评优评先资格。三是畜牧干部负责包示范小区发展的技术指导,对工作负责,成绩突出,效果较好的进行奖励,反之给予惩罚。四是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和考核方式。考核分值向示范小区倾斜,注重考核小区发展效果、协会的运行、品种改良、订单生产与销售等情况,加大对领导抓重点、亮点和关键环节的考核力度。

3、增加经费投入。

继续实行畜牧养殖贷款贴息优惠政策,贴息贷款的发放重点向示范小区倾斜,全市发放贴息贷款2000万元,用于示范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对全市每个新建示范小区给予1万元的直接补贴,重点用于小区内大户的圈舍改造和购买外三元仔猪的补助。市级重点抓4个高标准的示范小区,每个小区投入3万元,对圈舍规范化改造、统一购买外三元仔猪和推广工业饲料给予一定补助。良种推广补助,实行直接补贴。扶贫资金重点投入畜牧业,各乡镇畜牧养殖扶贫项目实施方案必须报市畜牧局审查备案,规划、圈舍改造和引种情况要报市畜牧局,畜牧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和验收。建立20万元的市级养殖风险基金,由畜牧局专户管理,对养殖场、示范小区、规模养殖大户因灾损失严重的给予一定的补助。各乡镇示范养殖小区的规划,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四在农家”相结合,按照项目捆绑,各记其功的原则,将有关部门的项目进行捆绑实施。对取得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畜禽场给予一定补助。

4、强化技术培训。

一是聘请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畜牧专家作为我市畜牧养殖技术顾问。二是有针对性地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培训主要以乡镇组织为主,由市畜牧局提供师资力量,重点培训外二元母猪和外三元商品猪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和养殖节本增效等内容。市畜牧局重点负责组织专业性和针对性较强的课题进行集中培训。三是转变畜牧生产方式,示范小区内全面推行“六统一”。四是抓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把懂技术、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畜牧队伍,加强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五是推行畜牧专业人员包养殖场责任制,专业人员负责对养殖场的规划建设、经营理念、发展模式、疫病防治、市场营销等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

一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培植2家龙头企业。二是要抓好市场营销、关键技术等方面的调研,有针对性地组织必要的考察,根据市场需求来指导畜牧生产和经营。为畜牧养殖提供全程服务,做到生产发展有指导、生产过程有服务,产品销售有渠道。三是整合营销组织,壮大经营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要指导营销组织进行整合兼并,培植1-2家市场竞争力强,经营诚信度高的营销企业,促进畜产品的有序流通,打通销售渠道,解决养殖户畜禽销售困难的问题,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四是各乡镇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新建和完善好规范的畜禽营销交易市场,为畜禽流通提供必要的场所。五是在示范小区内推行统一购进仔猪,统一销售商品猪的订单产销合同,提高养殖比较利润。

6、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

篇9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 发展途径

一、充分认识生态畜牧业的重要地位

在鄂尔多斯地区,用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畜牧业已经走到尽头。这是无可置疑的现实。这里无霜期短,降雨量小,风沙大,自然灾害多,植物生长比较缓慢,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了植被,短时间内难以恢复。

长期以来,人们对土地的生产经营,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和眼前的利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长远利益兼顾不够,乱开垦,乱砍伐。超载放牧,滥挖野生植物等,远远超出了植物的再生能力和自然恢复的能力,严重损害了植物和生态环境。尤其是1998年到2000年,连续三年大早,草场退化。草原沙化。生态恶化日益加剧,使畜牧业受了严重损失。多年来,尽管采取过有效措施,在防沙治沙、防止水土流失,恢复植被方面做出不懈努力,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建设治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沙化、退化、水土流失的速度。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舍饲养畜后,草原山川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才有所好转。但也要看到,已经恶化了的生态环境在短时间内很难彻底改善。据第二次全国荒漠化监测。全国仍有262.2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7.29%;仍有174.31平方公里沙漠化土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8.2%。内蒙古的四大沙漠,四大沙地占到全区总面积的50%以上,生态环境不容乐观。鄂尔多斯市仍有毛乌素、库布齐两大沙漠没有彻底根治,丘陵山区、砒砂岩区水土流失还没有彻底控制,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难度很大。

现实表明,传统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再不会有大的作为,要巩固和加强畜牧业的基础地位,使之成为鄂尔多斯市农牧民致富增收的稳定产业,非走舍饲养畜,科学化规模发展的路子不可。河南、山东土地面积不大,人口稠密,人均耕地不多。更没有多少牧场。过去这两个省的畜牧业很弱,可在这十几年内,畜牧业的发展跃居全国的领先地位。这是什么原因,原因就是河南、山东发展了生态畜牧业。发展了科学化舍饲养殖,充分利用了当地农作物的秸秆,树枝树叶等草资源,加之人工种草。农区大面积养殖。形成了大产业和良性循环。国际上也是如此,凡是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大都采取舍饲半舍饲养殖、淘汰了单一的草原放牧方式,如鄂尔多斯市农业发达的沿黄河地区,村子连村子、人口集中、土地肥沃,村子周围全是耕地,没有草场,用放牧的方式。畜牧业就不能发展。舍饲养畜,为此地带来了畜牧业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在短短几年里,成为鄂尔多斯市畜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占据了全市畜牧业的领先地位。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

二、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基础建设

舍饲半舍饲养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以饲草料为核心的基础建设。人以食为天,畜以草为本。如果没有充足的饲草料,舍饲半舍饲养畜是不可能实现的。要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快种草的步伐,选用优良草种。根据各地的土质和牲畜的多少,确定种草的品种和数量,千方百计解决牲畜的饲草问题,尽可能扩大牲畜的数量。同时要考虑旱年灾年,要把种草和种乔灌木搭配起来,乔灌木根系发达,抗旱抗灾的能力强,又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若遇到干旱之年,乔灌木的枝叶就是现成的饲草,养殖户就不会措手不及,畜牧业就不会大起大落。

加快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仅仅有群众的努力还不够。需要政府和各行业的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和良好的氛围,一方面要落实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禁牧、休牧、划区轮牧、舍饲养畜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一系列补贴政策,按政策规定给予全额补贴,另一方面建议地方政府制定种草种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地方性扶持政策,以优惠政策,调动农牧民种草种树发展生态畜牧业的积极性,拿出一定数量的切块资金。用于支持种植饲草料。建设棚圈,购置饲草料加工机具,牲畜饮水等工程建设。

三、加大生态畜牧业的科技含量

鄂尔多斯市注重提高畜牧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将科学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的生产经营之中。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畜种培育和改良方面,有重大的科技突破。当地培育起来的阿白山羊和鄂尔多斯细毛羊成为国家级最好的羊种之一,在全国广泛推广。实施舍饲半舍饲养畜之后,在科技方面赋予了新的内容,从畜种的培育改良,饲草料的种植配制,棚圈的建设,疫病的防治等都需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因此,要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改善科研条件,配备高层次的科研人员,建立高层次的科研机构和服务网站,不失时机地研究畜牧业的科研项目,不失时机地吸收转化外,址的科研成果,广泛地应用新科学、新技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吸收消化别国的科技成果速度很快,他们紧盯着国际新科技成果,一经发现新科技成果,不惜代价吸收消化。迅速应用于生产之中,成为新的生产力。所以他们总是占领科技的领先地位。在这方面,应该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抢占科学技术的制高点。为舍饲半舍饲养殖提供一流的科技服务。

在农牧区推广新技术难度很大,农牧民看不到成功的范例。就不会轻易行动,面对这种情况,应在农牧区布设舍饲养殖的示范点,以示范点成功的经验带动和吸引农牧民,推进舍饲半舍饲养殖的科学技术,逐步实现科学化、规模化、现代化舍饲养殖。

四、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关系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需要政府及有关部门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扶持服务。

(一)做出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各地饲草料的生产能力和草场的承载能力。制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畜牧业发展的目标,确定近期和今后一段时间各种牲畜发展的数量。要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以经济效益的高低确定饲养牲畜的品种,既要推动养殖大户的发展,又要推动大多数农牧民养殖业的发展,努力实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从目前情况看,奶牛、肉牛、长白猪、白绒山羊、小尾寒羊是当地最好的畜种,饲养这些畜种经济效益高,见效快,应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推进这些良种牲畜的发展。

(二)要合理调控投资方向和投资比例

要把国家和农牧民的资金投到点子上,要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草多畜少的沿河农业区重点投资扩大牲畜的数量;草少畜多,沙化严重的草原牧区重点投资种树种草;丘陵山区重点扶持种殖乔灌木,既要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又要解决牲畜的饲草问题:对戈壁沙漠要加大投资,集中力量种植围沙固沙植物。首先要四面包围,控制沙漠蔓延,然后分割治理、恢复植被。

篇10

关键字:山区,畜牧业,现状,发展对策

 

当前,山区的畜牧业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畜牧业发展正面临难得的机遇期。通过抢抓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使畜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即生产方式逐步转变、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畜牧经济持续增长。但也必须看到,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建设山区现代畜牧业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一、山区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畜牧生产仍处于家庭副业地位

山区畜牧生产社会效益较为显著,畜牧产值占整个农业产值的大部分,但没有畜枚生产的位置大多数乡村干部认为,山区应把主要精力放在一个“山”字,搞活一个“水”字上,忙于开山造林,兴办小水电。对发展山区畜牧生产吸引办不大。因此,几年来在领导的议事日程上畜收生产挂不上号,对农民伺养畜禽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2.山区的交通条件较落后

山区的交通条件有限, 乡镇配备的畜牧工作者不能利用有效的交通工具进行代步, 有时在进行两处畜牧工作指导之时, 要从一家到下一家的路程远、耗时长, 使得大量的工作时间被浪费, 山区畜牧业指导工作的效率也因此而降低。

3.山区畜牧养殖方式粗放

相对于先进的城市的集中式动物养殖方式来讲, 山区动物养殖方式相对来说比较。山区的动物养殖总量不多, 且每一位动物养殖户所养殖的动物规模较小, 分散性业较大,这为统一管理和规模化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山区的从业者主要习惯于传统饲养,水平偏低山区的畜牧主要靠千家万户饲养,基本上沿用传统的“喂猪一锅煮,喂鸡一把米, 放羊到处跑,有啥吃啥”的老办法,生产水平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如生猪出栏率,虽从1990年的  %提高到了2015年的  %,但是远远低于其他平原地区。基本上还处于“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的传统习惯

4.山区畜牧从业者的防疫意识不足

每一个畜牧从业者进行动物养殖的目的都是为了从中营利, 而一些山区的畜牧从业者将从动物养殖工作中取得经济效益作为从事畜牧业的唯一目标与要求, 这就使得其对于动物防疫工作不甚关注, 也不愿意浪费财务在动物防疫工作上, 这些畜牧从业者思想上的不配合给山区的动物防疫人员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些畜牧从业者对于动物防疫工作不了解和不理解,这就造成了他们在面对动物疫病的时候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

二、山区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1.拓宽思路,优化产业结构

一是要优化畜牧生产结构,在稳定生猪生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突破性发展草食畜牧业,保障市场供给,挖掘产业发展潜力,大力发展特色养殖,走特色化、差异化道路,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二是要优化产业链结构,一些山区乡镇的畜牧养殖到销售缺少统一的链条,主要依靠外来人员的整只收购来售卖养殖的动物,这种处于链条最初级的生产方式虽然简单,但是获取的利益相对来说也是最少的,所以要努力培育从生产到加工的一条产业链,增加畜产品附加值。

 2.打造亮点,突出地方特色

每个乡镇在畜牧业发展中都有各自的优劣势,强弱项,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定位,怎么突出特色打造亮点的问题。只要抓住整体畜牧业发展中的一个或几个亮点做实、做大、做强,使亮点更亮,把短板补强,就能做出特色,提高效益。

3.改变观念,打造大众品牌

山区乡镇地处偏远,村民相对来说思想较为落后,对品牌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即使有部分地区发展了品牌,但是品牌的名气不够大也会对整体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影响。作为山区而言,优越的自然环境是一个巨大的卖点,因此要主打发展绿色、生态、富硒、有机品牌。同时,更要加强对地方资源性品牌的推广,因为这种品牌的养殖经验丰富、货源多、运输方便,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整体成本。要利用自己的品牌、特色,通过品牌建设带动特色养殖和畜产品加工,为产业链建设提供活力。

篇11

关键词 高效畜牧业;发展现状;潜力;区域布局;措施;安徽颍上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303-02

颍上县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目标不动摇,着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信息化。进一步增强畜禽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在现代农业中率先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1-2]。

1 颍上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3年底,全县畜牧业生产的各项指标全面增长:全县大牲畜存栏7.01万头,同比增长2.79%,牛存栏7.02万头,同比增长2.79%,其中奶牛存栏1 060头;生猪存栏43.45万头,同比增长3.5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5.12万头,同比增长4.59%;山羊存栏17.49万只,同比增长5%;家禽存栏279.80万只,同比增长2.2%,其中蛋鸡存栏137.64万只,同比增长0.97%。期末累计出栏生猪91.97万头,同比增长5.22%,出栏肉牛7.39万头,同比增长6.96%;山羊出栏32万只,同比增长4.5%;出栏家禽522万只,同比下降2.93%;肉类总产10.02万t,同比增长2.2%。禽蛋产量2.87万t,同比下降0.4%,较大规模养殖场达到820个,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2%,畜牧业总产值29.36亿元,畜牧业产值比上年增加4.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比重为39%;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牧业产值2 110元。

2 发展潜力

颍上县高效畜牧业发展潜力巨大,主要表现:①颍上县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县、省生猪改良体系建设项目县,国家、省每年安排省级肉牛生产大县奖补资金700万元以上,对全县养殖业将起到加速器作用。②颍上县水草资源丰盛,发展养殖业的基础得天独厚,加之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利用率不高,发展畜牧业的饲草资源有一定的扩展空间。③全县有2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4个省级和6个市级示范场,可起到一定的示范引领作用。④国际小母牛项目已落户垂岗乡,将扶持300户发展连片规模养牛生产。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新建扩建养殖场用地困难。适合建养殖场的不是基本农田的地块很少。二是养殖场贷款难。养殖场建设畜禽舍及购买种畜投资大,目前又不能作贷款抵押。三是畜产品加工企业少、档次低,不能使畜产品就地加工增值。四是养殖场的污染问题不易解决。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物处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政府项目投资少、养殖场自身难以承担治污设施的建设费用[3]。五是畜禽无害化处理需要一定的财政资金补贴。

4 畜牧业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做到“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质量安全与规模扩展并举、生产增长与市场开发同步、发展速度与产业效益同步”。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畜产品竞争力为核心。立足资源优势,稳生猪、保家禽、促牛羊、加快发展奶牛业[4]。

5 发展目标

2015年,肉蛋奶总产达16.5万t,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5%,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50%以上,农民人均牧业产值达2 500元。2018年,肉蛋奶总产达20万t,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45%,农民人均牧业产值达2 800元(表1)。

6 畜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

6.1 区域范围

开展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小区)创建活动,启动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创建,优化区域布局,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五大优势畜产品生产基地,即以慎城、六十铺、江店孜、新集、五十铺、建颍、十八里铺、西三十铺、耿棚、八里河、夏桥、王岗12个乡镇为主的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到2015年出栏优质猪50万头;以迪沟、陈桥、江口、谢桥、古城、黄桥、红星、盛堂、润河、十八里铺、江店孜、黄坝12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2015年出栏优质肉牛4万头;以南照、红星、盛堂、半岗、润河、关屯、王岗、垂岗、赛涧、杨湖、刘集、陈桥12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羊生产基地,2015年出栏优质肉羊18万只;以王岗、鲁口、慎城、古城、江口、杨湖、黄坝、迪沟、半岗、关屯、润河、南照12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禽、蛋禽生产基地,特别是利用谢桥、迪沟、古城等乡镇的塌陷区大水面大力扶持发展水禽生产,2015年出栏优质肉禽400万只,饲养蛋禽100万只;以迪沟、黄桥、谢桥、润河、建颍、杨湖、刘集、江口、陈桥等乡镇为主的兔生产基地(表2)。通过推进优势畜产品基地建设,搞好优质畜产品生产。到2015年,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1万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到80%以上;申报创建畜牧科技示范场,国家级5个、省级20个、市级60个;全县畜牧业优势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示范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

6.2 主攻方向

以县种公猪站为核心,全面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力争三元商品猪生产全覆盖;以苏皖良种奶牛繁养公司为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成存栏万头的奶牛生产基地;依靠沿淮的资源优势,借助项目辐射,建立优质肉羊生产集聚区,力争年出栏山羊占全县总量的50%以上;在现有60个规模牛场的基础上,使用项目资金奖补,新建扩建一批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实行科学化生产、标准化管理提升肉牛的出栏率和优质率;在与立华集团、六合集团、新希望集团合作的基础上,打造一批蛋鸡、肉鸡生产基地。

7 重点投资建设内容

在红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的六十铺镇,依托县种公猪站,从国外或国内核心育种场引进祖代种猪,以繁殖纯种母猪为主,满足本县及周边生产二元、三元杂交猪需要,项目总需投资1 000万元(含引种及自动生产设备、猪舍建造等),建成后争创国家级核心育种,填补阜阳市空白;建设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包括生猪屠宰场扩建、新建肉鸡屠宰加工厂和禽蛋加工厂;新希望集团投资5 000万元在六十铺镇新建5 000头奶牛场。

8 已执行的财政扶持政策

生猪调出大县奖补;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项目;“菜篮子”产品畜牧生产项目;安徽省肉牛生产大县奖补;安徽省振兴奶业计划奖补;生猪、肉牛良种补贴;动物强制免疫建设项目。

9 保障措施

9.1 加强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解决畜牧业发展中的用地、用电、贷款、环保、技术中的具体问题。

9.2 出台优惠政策

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争取中央、省政府支持和资金扶持,鼓励农民和外商投资发展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对其在信贷、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9.3 加大投资力度

县财政每年拿出180万元扶持资金支持规模养殖发展,并随着县财政收入的增加逐步增加;整合支农资金,统筹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通过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支持畜牧业发展。

9.4 加强融资服务

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肉羊产业投资的政策环境,积极引导农民和养殖业主利用自有资金建设养殖场、养殖小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引导民间等社会资金投入畜牧产业。引导金融部门提高对畜牧业的贷款额度[5],积极推广联户担保等各种有效的方式着力解决 “贷款难”问题。

9.5 落实用地政策

合理安排畜牧业生产用地,将规模养殖场(小区)生产和管理设施、附属建筑物建设用地视为农业用地,并将规模养殖用地纳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优先安排,养殖用电按农业用电计价。

9.6 强化指导服务

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营造良好发展氛围。深化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综合管理。积极开展科技进万家活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和推广。创新体制机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开展科技推广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科技水平。加强兽医实验室建设,强化疫病预防,严把生产场地、运输流通及产品的消毒检疫关,确保畜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0 参考文献

[1] 俞建奎.中卫市发展高效畜牧业的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2(12):125-126,178.

[2] 孔繁孝.海北州现代化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垦,2006(12):34-35.

[3] 索南.加快海晏县高效畜牧业发展的思路[J].中国畜禽种业,2011(12):20-21.

篇12

[关键词] 九台市 畜牧业 疾病预防 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 S85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5-0174-01

一、前言

九台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九台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发展旅游业前景广阔。因此,在人口密集的旅游区及其容易引发流行性疾病,所以,九台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对畜禽类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做了很大的努力与规划。

二、20世纪初畜牧业疾病的防治

九台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是重要的联通枢纽,连接了吉林省的两大重要城市,长春市和吉林市。九台市作为两个发展城市的连接城市,它不仅连接交通,更重要的是,它连接着两地的经济教育以及各方面的重要资源,九台市与它们的发展息息相关,而且作为长春吉林的中心加油站,九台市的贡献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就在九台市周围居住的人口已经超过几千万,所以,这一地区不仅是中心加油站,而且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消费区域,地理位置的优越和人口的密集造就了九台市。因此,由于特殊的地形以及人口稠密的因素,很容易有疾病的流传和发展,下面根据近几年国内畜禽疫病的流行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疾病流行的新的特点和在疾病控制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对今后疫病的诊断、防治等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养殖业的发展

20世纪初,在社会发展的脚步下,养殖业也成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选择,养殖业的发展越加普遍起来。当时所做的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养殖业所增加的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很大比例,更是在农业收入里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力量,改变了我国农业收入的萧条状况。应该加大科技投入,让畜牧业发展更加系统化,一体化,规模化。加大养殖业的投入资金,让养殖户尽可能获取更大的效益,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并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一系列的政府的补助措施以及加强牲畜禽类的免疫工作。

2.畜禽疾病的流行

俗话说得好,哪里有发展,哪里有有危害,正在养殖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些随之而产生的弊端也慢慢显露出来,因家禽而产生的疾病越发的凶猛,禽流感以及各种流行病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它制约着养殖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人们谈禽色变,因此,遏制因家禽而产生的疾病成为养殖业再次发展的首要突破口。研究报告显示,在20世纪初,我国因流行疾病,家禽的死亡率急速上升,与此相关的家禽的繁殖能力受损,和疾病所产生的各种费用,种种在流行疾病所产生的危害下,我国养殖业就因此而导致失去了上百亿的经济效益,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数字。

3.疾病的预防控制

依照社会的种种迹象表明,家禽类流行疾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相反,它们正呈着上升的趋势不断演变。二十世纪中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养殖业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家禽类的流行疾病阻碍了养殖业的发展,提出了家禽类流行疾病的发展,以及危害,希望今后能做出相关的治疗措施以及有效的控制。我们要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时刻警惕畜禽的疾病流行,要把防治疾病已经治疗流行性传染疾病的问题放在首位,为大家的生活安全更多的提供保障。

三、畜牧业对九台市的影响

由于长春和吉林的区域扩大和长春吉林的发展,九台市的发展必然随之而受到影响,这将对九台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九台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人口相对的密集便造就了九台与长吉不同的优势,大型的产业很容易落户,也便于带动九台的经济效益,城市化的进程也会日益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畜牧业的防治工作也将必定要提到工作日程上来。因为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湿润气候,这就对畜牧业的发展环境奠定了基础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畜牧业变得越发普及。

纵观90年代,畜牧业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收入都是非常可观的,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畜牧业因此带来的就业人数是非常庞大的,它也由家庭副业发展成为农业中最具活力的支柱型产业,它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尤其在一个以粮食为主要食品来源的大国,畜牧业所产生的乳源以及肉类食品都成为替代粮食的主要食品。

但是,如今因养殖家禽而带来的流行疾病肆意横行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想要突破因流行疾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首先得从家禽的来源控制,以防有疾病的家禽流入。其次,及时发现有疾病的家禽并做出处理,随时保持圈养家禽的环境干净和及时处理,以防疾病家禽流入市场。然后,对家禽类流行疾病研究出相应的防止疫苗,以免造成人们不必要的恐慌。最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应该培养大量的养殖性人才,去深入农村做科技示范,让畜牧业更加科技化。改变原有的传统的畜牧模式,另外,加大对畜牧业的投入,畜牧饲料的产品加工以及养殖环境严把关,严保畜牧乳制品等食品的安全。

九台市农副业资源非常丰富,在畜禽的饲养管理中, 必须要科学的制定饲养管理防范措施,在饲料的合理营养成分上, 要求饲料营养不仅要满足畜禽生产性能的需要, 而且还要满足机体获得最佳免疫力的需要, 以提高畜禽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四、结束语

经过上述的讲解,我们要知道在饲养条件下, 要时刻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的新特点、新动向、坚持以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的原则, 要求畜禽圈舍无病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也是舍饲条件下疾病防控中的一个首要问题;畜禽疾病与各种因素的关系, 对现代畜牧业的科学发展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2006 中国畜牧业年鉴编委会.2006 中国畜牧业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篇13

畜牧业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机械装备畜牧业,以机械动力替代人力操作的过程。随着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断增加。畜牧业逐渐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和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一个工业国家的人均畜产品量是反映国家发达程度和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由收集整理

1.我国畜牧机械的发展现状及总体趋势

畜牧机械工业在农机工业中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填补了一些国内产品的空白,产品品种显著增加。但是,我国的畜牧机械化总体水平还相当低。

我国畜牧机械发展的总体趋势是:(1)由生产单一机械发展到生产多品种、多系列以及不同生产环节的生产设备和成套化设备。(2)机械制造质量将进一步提高,设备性能基本稳定,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来提高产品性能,缩小与国际先进畜牧机械的差距。(3)产品结构以中小型为主,适合于现阶段个体散养和中小规模饲养需要,大型、集约化和规模化饲养成套设备经过引进和试用,正在得到完善。(4)与动物生命科学相融合的新型机械开始起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结合现代化电子、液压、气动及自动控制技术在提高畜牧机械的综合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作用。(5)畜牧机械与动物生产过程中的防疫、施药、微量元素添加、品种改良适应性等方面将结合得更为紧密。(6)畜牧机械的各项政策、法规与标准需要逐步完善。

2.机械化对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畜牧业还是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畜牧机械化可以将农民从养殖业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又促使畜牧养殖上水平,不断提高养殖业科技含量,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设施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减少单位产品的设施设备费用摊销,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畜牧业将会进入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设备,积极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加工业现代化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是连接生产和市场的桥梁,千家万户的农民家庭养殖必须依托龙头加工企业,才能更好地进入市场。同时,通过加工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畜产品的增值,为此,要按照现代化和国际化标准,引进、开发、研制、推广畜牧产后加工设备,为形成养殖、加工、销售环节利益共享的产业化链条打下基础,促进畜牧业生产环节向更加广泛的领域发展,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经济效益。

3.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畜牧业的高效益必须源于规模化与集约化的经

营方式,其快速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手段和装备。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对畜牧业的发展未予以高度重视,产业化投入严重不足,使得为畜牧业生产提供装备的企业纷纷转产,造成畜牧机械行业水平急剧下降,原来引进和仿制的一些国外先进机型也都中途夭折,导致我国畜牧机械产品结构极其不合理,几乎没有成熟产品。目前,我国畜牧机械化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畜牧机械产业化起步较晚、产品品种不全、成套性差、产品技术水平低以及经营规模小等原因限制了畜牧机械的发展。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联合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业机械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本文由收集为减少盲目投资、少走弯路,在现有基础上应加强同国外技术先进的农机制造公司进行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农机技术,结合国情及时转化生产,从而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的整体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走联合发展之路,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又适合我国的畜牧机械,是提高畜牧机械水平的捷径之一。

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任务是解决温饱问题,重点放在粮食作物的生产上,因而忽视了畜牧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畜牧机械的发展,导致机械的科技含量低,创新力度不够,产品更新换代缓慢。而我国目前畜牧业的发展需要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畜牧机械的支持。因此加强畜牧机械技术创新和提高畜牧机械科技含量,是今后一段时期农机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重点是研究畜牧机械新领域,推广一体化设备, 同时要加大畜牧机械工业标准和检测方法及检测力度。要重视对技术、标准和专利技术的应用和保护工作,更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篇14

关键词 畜牧业;规模养殖;动物疫病防控;云南永平;杉阳镇

中图分类号 F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323-01

近几年来,永平县杉阳镇畜牧业发展迅速,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杉阳镇畜牧业生产分散、规模小与市场变化多端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当前杉阳镇畜牧业以散养为主,规模养殖为辅,存在扩大规模难的现状,也加大了畜禽疾病防控的难度。为了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现分析杉阳镇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对策,以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1 杉阳镇畜牧业发展现状

1.1 领导重视,措施有力,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杉阳镇党委和政府将发展畜牧业放在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领导从根本上重视畜牧业的发展,积极制定扶持政策,为畜牧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2 调整思路,大胆创新,让畜牧业生产方式实现重大转变

“十二五”期间,在深入分析全镇农业农村优势和畜牧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提出“产业建设基础化,基地建设规模化,规模养殖园区化,园区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做大畜牧产业。目前全镇已建成规模养殖场3个,含养鸡场1个、养猪场1个、肉牛养殖场1个,这些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将对杉阳的畜牧业发展起到引领和辐射作用[1]。

1.3 内扶外引,扶持培育龙头,促进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

镇党委政府把培养和引进畜牧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2014年全镇完成生猪出栏76 538头,肉牛出栏5 629头,山羊出栏10 759只,完成肉类总产量7 812 t,畜牧业生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4 多措并举,依法治疗,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动物疫病一直是畜牧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一旦发生疫情将给养殖户造成非常大的损失。疫情不但会使养殖户经济蒙受损失,还会影响养殖户的信心。因此,镇、村2级党委、政府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将免疫和预防措施落到实处,实行“镇包村、村包租、组包户”的防疫责任制,严防死守,确保了畜牧业健康发展[2]。

2 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当前,全镇的畜牧养殖方式还是以户为主的散养,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与此同时,市场情况瞬息万变,小生产对大市场把握不准确,常常导致养殖户卖难的问题出现。

2.2 发展不平衡

受地理位置、养殖历史、养殖大户等因素的影响,全镇畜牧业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区畜牧业蓬勃发展,有的地区原地踏步[3]。

2.3 基础设施薄弱

当地畜牧养殖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养殖设施简陋,养殖观念落后,养殖过程随意,不能适应现代化、信息化的市场要求。

2.4 畜禽疾病防控形势严峻

由于当前畜牧养殖过程中与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威胁也越来越大,一旦发生,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畜禽疾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3 制约畜牧业发展的因素

3.1 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畜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只有投入资金,才能够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3.2 扶持政策不到位

畜牧业是一个投入大、风险大、利润薄弱且与国家民生密切相关的产业,虽然政府近年来对畜牧业给予了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和倾斜,但与现阶段畜牧业发展速度还不适应。

3.3 动物疫病防控情况复杂

动物疫病防控难度大,点多面广,预防注射的疫苗品种多,畜禽种类多,再加上防疫队伍的素质偏低,制约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4]。

3.4 养殖户素质不高

养殖户基本没有科学养畜的观念,文化水平低,总体素质低,以传统养殖方式养殖牲畜,导致牲畜出栏率低下,转化率低下,经济效益差。

4 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4.1 打造畜牧品牌

要树立大产业、大开放、大品牌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杉阳镇固有的优势,做到扬优成势,实现大跨步的发展,要以大开放来做活大产业。

4.2 激活民营资本对畜牧业的投资

要明确民营资本为主的投资方式,发展和壮大支柱产业,光靠政府扶持是不可行的,应激活民营资本对畜牧业的投资,确立产权,实现投资多元化。

4.3 成立合作经营组织

发展壮大杉阳镇畜牧业产值必须以理论上进行创新,转换经营方式,成立经营合作组织,形成规模优势,实施品牌战略,多管齐下形成发展畜牧业的合力。

4.4 建立和健全畜牧业的疾病防疫体系

加强防疫队伍和防疫设施的建设,形成畜牧业防疫的长效机制。改良现有品种,淘汰落后的养殖方式,加强领导,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畜牧业发展。

4.5 因地制宜选择养殖类型

杉阳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和坝区交错的乡镇,养殖经验丰富。根据杉阳镇实际情况,山区养殖草食畜为主,可以充分利用天然优势,节约饲养成本。坝区养殖生猪和肉牛,可以充分利用坝区的农副产品,变废为宝,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

4.6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进程

农业和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杉阳镇的优势,把畜产品加工流通和整个农业的协调发展作为一个整体对待,是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也是改造传统畜牧业、建设现代化畜牧业的必然要求。因此,要认真落实龙头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鼓励龙头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民收入。

5 参考文献

[1] 冯卫民.河南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2):44.

[2] 马虹.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