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加强市场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市场价格;监督;改进策略;研究
一、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新常态阶段,在新常态经济形势下,市场的价格监督与价格机制是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二者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市场机制的存在着决定着市场价格监督也必然会存在,而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市场价格监督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对自身进行必要的改进。我国的市场价格监督自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在我国得以明确之后就已经建立起来了,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的市场价格监督在多个方面也得得以完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此外现阶段的市场价格监督机制与现阶段的市场发展之间还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地方,以上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需要在实践中对现阶段的市场价格监督机制进行必要的完善[1]。
二、现阶段市场价格行为监管所面临的新形势分析
所谓的市场价格监管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政府部门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对商品交易过程当中的价格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约束。当前阶段我国的市场价格主体与环境已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市场价格行为监督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认识到这一点,也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对市场价格行为监管进行必要的改进,现阶段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所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
(一)市场价格违法隐蔽性不断增强,侦查难度不断加大
现阶段我国的市场竞争呈现出逐渐激烈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多种交易方式不断出现,许多行业的价格竞争也变得更加的复杂。同时随着价格监管的不断完善,许多商家都不干明目张胆的进行涨价,而是采用一些具有一定隐蔽性的手段来破坏市场秩序并获得不法利益。当前我国关于市场价价格行为的法律法规对于价格行为的正当性的规定还较为模糊,在实际的市场行为当中很那对行为的正当性进行合理的评判,这就使得许多商家都使用钻法律的空子以及打球的方式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例如,由于目前的法律当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合理涨价与不合理涨价之间的界限,许多商家往往带头涨价、超成本涨价[3]。另一方面许多企业还会采取多种措施来掩盖自己的违法价格行为,例如部分商家会通过口头约定、行业协会等方式来进行串通涨价。还有部分经营者会在媒体上提前相关商品的涨价行为,并对市场进行试探,并引诱其他商家涨价。由于现阶段大部分的市场价格行为都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就使得监督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基于此种情况,监管部门应该转变自己的监管方式,探索新的监管方法。
(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增加,价格行为违法现象频发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市场经济的环境逐渐变得更加的复杂,这就导致各种价格行为违法的现象不断发生。首先从市场价格违法的范围来看,市场价格违法的范围不断增加,价格违法的主体不仅存在于个体户与中小企业当中,许多大公司也存在着价格违法的行为。此外,市场价格违法所涉及到的商品种类也不断增加,不仅包含食品、服饰、药品等传统商品,还涉及到了旅游、金融以及通讯等多种商品。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价格欺诈行为,在部分行业当中串通涨价等垄断行为不断出现,这些现象都对市场的稳定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4]。此外,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日益多发,部分经营者往往利用自然灾害或者重大事件的影响,进行具有一定误导性的宣传,从而使得市场价格在短期内呈现出明显的异常波动,例如在2003年的“非典”事件以及2008年的汶川地震当中,食盐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在短期内都发生了明显的价格波动。
(三)社会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加,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工作压力增大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不断推广,法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的维权意识也不断增加,各大媒体都各种市场价格违法行为也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能在短期内形成较大的舆论效应,人们迫切的要求保证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希望政府监管部门能够及时提供价格政策咨询和消费信息服务,进一步畅通价格投诉渠道,依法查处不正当价格行为和价格垄断行为。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在自媒体出现之后,人人都可以在网络当中相关的信息,并在短时间内在网络当中广泛传播,并迅速形成一定的舆论效应,这就对市场价格监管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市场价格行为监管的工作压力不断增大[5]。
三、现阶段市场价格行为监管改进策略总结
(一)创新监管理念
由于环境的变化,传统的制定与调整商品价格的监管理念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市场价格监管需求,因此,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监管理念。首先需要强化全局意识,充分认识到市场价价格监管的意义并不是只存在于市场秩序的维护,对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对于可以有效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市场价格监管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保o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需要服务于消费者与经营者,市场价格管理只有具有服务意识才能从大方向上确保监管的有效性。最后,还需要强化创新意识,现阶段的市场环境风云变化,如果没有创新意识,采用一成不变的监管理念,必然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从而使得监管的效率明显较低[6]。
(二)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督的法治建设
只有拥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才能被执行。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市场价格行为监督的法律体系,但是在相关法律的执行以及市场监管的缺失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同时在部分配套政策的法律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当前阶段市场价格行为监督的法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是需要实现不正当价格的法律界定,细化界定的规则。具体来说,需要明确价格哄抬、谋取暴利的量化标准,当前阶段我国现行的法律当中并没有对市场价格行为当中商品的囤积量、涨幅量以及暴利的定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其次还需要对各种新型的价格行为进行规制,如电子商务行业、房地产行业等。最后还需要制定对市场价格违法的处罚措施,我国目前对于市场 价格违法的处罚所采用的方法采用递进式的处罚金额根据违法行为的不同情节进行对应的处罚,但是在处罚的力度上还明显不够,从而导致部分经营者因为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宁愿违法也会进行各种市场价格违法行为[7]。现阶段首先需要制定针对不同违法行为的具体处罚措施,同时对于处罚的金额要加大,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加大违法的经济成本。
(三)完善监管机构
当前阶段在我国的市场价格监管当中,监管机构的不完善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我国目前的市场价格监管机构相对较多,不仅包括工商管理部门,还包括税务部门、质量监督部门等,多部门共同监管的一个重要缺陷就在于各个部门的监管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有利于本部门的地方就加大监管,而对本部门利益不利的地方就放松监管,这就造成了重复监管与监管漏洞的产生。基于此种情况,首先需要建立包含多个部门的联合监管机构,充分发挥不同部门的优势,将所有监管的监管资源结合到一起,可以有效提高监管的效率,同时避免监管漏洞的产生,同时还需要建立多部门之间的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信息的及时传输[8]。此外,还需要充分利用社会监督的力量,由于现阶段网络媒体较为发达,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对较快,可以对市场价格违法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管,我们可以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建立专业的网络检举网站,或者利用社交媒体等对市场价格行为进行监管。
四、结语
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市场价格监督对于维持市场经济的秩序,改善发展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当前的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各种问题不断被暴露出来。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分析了当前阶段我国市场价格行为监督所面临的一些新的形势,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对应的改革措施,希望能对现阶段我国市场价格行为的监督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天书. 关于完善价格监督检查权的思考――瑞士《价格监管法》借鉴与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05:46-50.
[2]许昆林.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切实加强市场价格行为监管工作――在全国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2,01:13-16.
[3]许昆林. 当前的r格形势和监督检查任务――在2011年全国价格监督检查领导干部中央党校培训班上的讲话[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1,06:6-12.
[4]许昆林. 在部分省区市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10,05:4-9.
[5]陈林尔,寿利峰. 构建和发展社会价格监督服务组织的途径探索――浙江省社会价格监督服务组织发展现状调查及思考[J]. 中国价格监管与反垄断,2014,10:49-52.
[6]李镭. 强化价格监管与优化价格服务并举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在2009年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会议上的书面总结[J]. 中国价格监督检查,2009,01:12-16.
【关键词】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措施
1 引言
当前,在信息技术时代,土地管理必须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土地市场信息化,这样才能满足土地管理的需要。然而,由于土地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土地管理人员还要不断提升信息技术水平,适应信息化的土地管理工作方式。因此,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是土地市场管理的发展趋势。
2 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发展现状
土地管理部门按照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土地市场管理应用了一些软件系统,例如:土地发证软件。土地管理部门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促进了土地行政部门的办事效率。而一些城市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打造了“数字城市”,方便了土地管理图件的要求。但是,一些地方的土地市场管理还处于低级阶段,还不能形成系统完整的土地市场信息系统。土地市场资源管理的土地图形和属性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结合管理,加快数据更新,这样才能真实实现土地市场资源管理信息化。一些城市的土地管理部门信息技术还没有得到有效应用,操作起来还不熟练。这就需要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采用新的信息技术来进行完善和替代。一些城市的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信息化发展的比较好,实现了对土地资源管理内容的分析和设计,落实了信息化的实施步骤,按照业务进行项目分类,逐一实现项目的信息化,并且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实现土地市场资源数据的动态化。根据国土资源部开展的“金土工程”,各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都应健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各地区土地市场管理的信息共享,形成我国的土地市场管理的信息系统。
2.2土地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各地区的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在实际土地市场管理业务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土地市场业务的信息化管理必须由既懂得土地管理业务,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土地管理部门的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需要提高。其次,土地市场的业务数据比较复杂,并且不够规范,还不能满足土地市场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要求。土地市场资源管理业务具有随意性和变化性,这给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困难。再次,土地市场管理行业缺乏各部门和相互关联业务的信息化标准体系,这就难以为各地区的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建立有效关系。最后,一些地区的土地市场资源管理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数据库的数据更新,导致不能实现OA和GIS应用的关联和融合[1]。
3 加强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我国各地区的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重点在于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图文一体化。日常的土地市场信息管理包括对土地项目的审核、制表、证件、以及制作或审阅各类方案图等。为此,土地市场管理人员需要在计算机的同一窗口完成图形资料与文字指标,实时进行图形与申报材料的比照,完成对土地市场图文数据的传递。土地市场信息管理的图文一体化需要信息技术GIS系统和OA、MIS等系统的集成。
3.1 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数据模型
为了解决土地市场业务数据的关联性和数据的复杂性问题,就必须选择和应用合适的数据模型。对此应重视的问题:正射影像、数字高程一般采用栅格数据模型,栅格的单元值表示属性[2]。基础地理图及各类专业图件采用矢量数据模型,其数据特征应当满足特定范式的要求。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需要连接和集成在统一的坐标参考系统中。二维关系表和矢量数据在土地信息管理系统中,应按照关键字建立联系,并且需要保持这种联系的拓扑一致性[31]。对土地市场各类业务之间的关系,在数据模型上将整个土地市场业务串起来。
3.2 构建土地市场管理的标准化体系
土地市场管理的基础信息的分层分类标准不一致,这是造成阻碍形成土地市场管理的标准化体系的最大原因。其问题产生的原因应是各地区土地市场资源管理部门对数据信息采集和统计的各自为政,这是行政管理的问题,应逐步改革才能解决。因此,为了能够建立一个独立的土地市场信息应用系统,必须设立统一的土地市场行业标准,以此制定满足土地市场信息化建设的行业规范。
3.3 土地市场管理数据的一致性和及时更新性
土地市场管理数据要做到一致性,就必须实现土地市场各类业务的数据的关联性、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致性。各地区对同一区域的土地管理的专业图件等数据存在着不同的数字化形式,难以保证土地数据的一致性,这就是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难点。另外,各地区的土地市场资源管理形成的属性数据与土地管理专业图形数据之间由于不规范也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这样就必须对这些数据进行核查,遵循的原则就是同一属性字段不允许其属性值具有二义性。土地市场管理数据的及时更新性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通过信息系统对数据实时更新,将土地市场业务数据的实时变化录入和显示在土地市场的数据库中,并且还应将这些土地市场业务变化的数据体现到关联业务项目的数据库中。
3.4 加强土地市场资源数据的管理
由于土地市场管理的行业特殊性,土地信息化管理系统必然要进行土地要素更新,并且土地市场的历史数据在土地权属纠纷处理、日常土地的变更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由此,土地市场管理部门应重视对历史数据的存储、追溯、分析、统计,这样才能发挥历史数据的作用。对土地市场资源历史数据的管理应包括历史图形数据的管理和历史业务数据的管理。土地市场资源数据信息化管理还应建立数据交换体系,实现好“金土工程”的政策要求,全面实现全国土地市场的信息化,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省级、市级的多层次土地市场资源管理信息交换中心。土地市场资源数据的管理交换体系的核心是交换中心网络数据库和在各级上的交换访问节点和协议包[4]。
4 结论
通过对一些地方的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土地市场管理部门为了适应土地市场对信息化要求,应积极建设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图文一体化的土地信息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真实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改善了土地管理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了服务质量,给土地需求用户带来了方便。因此,建设和完善土地市场信息化管理将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杰. 基于图文一体化的土地信息管理模式探讨[J]. 软科学.2008,2(9).
[2]陈士银,朱红波.浅论土地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3,( 4).
>>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及措施研究 加强实践性教学,塑造地方商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综合改革 理工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研究 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研究 理工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农业院校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与课程体系建设探析 地方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医药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优势与不足 高等职业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定岗双元”人才培养研究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促销方案的教学研究 西部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顶岗实习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参考文献
1 沈勤、叶聚丰.地方工科院校创建特色的基本规律[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08(4):1~6
2 董秀春.市场营销专业特色与教学模式创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3):26~29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问题分析处理措施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1.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上由于工程项目的特点是线长面广、工程关键点多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验对新材料、新工艺掌握程度不够不熟悉图纸、缺乏责任心导致施工现场问题较多常常违规施工、不规范施工等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2.材料管理
在材料管理上项目部不能正确预见工程用大宗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往往是高价购进造成材料成本增加。材料用量估计不准材料组织供应不及时、短缺或进场材料不合格从而导致停工待料。在材料出库后无人管理施工时无故损耗严重。诸如此类的材料管理问题直接影响工程施工成本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
3.设备管理
在机械设备管理上项目部没有根据工程规模、工期要求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制定合理的机械设备需求计划出现机械设备配置不合理、进场时间不合适等问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不熟悉设备性能缺少保养意识让设备带病作业使设备的利用率低、功效差。其实质是管理部门管理机制不完善缺少对机械设备的成本管理意识。
4.安全管理
在安全管理上虽然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企业自身都强调要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但是安全事故仍屡有发生主要还是安全意识不强各级安全检查流于形式管理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条例不落实企业对安全不够重视安全投入不足。
5.资料管理
在资料管理上造假、编资料、修改原始数据现象严重资料缺失、不完整、收集不及时、不符合标准以致资料失真、重新整理现象屡有发生。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施工人员不注意及时收集整理原始资料、数据事后只能使用造假、修改等手段。
二、解决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措施
1.技术方面
对一个工程建设项目来说由于所包含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影响工程质量、进度的因素多施工管理、施工工艺往往比较复杂繁琐。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根据投标合同及施工现场的需要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方案。
(1)组织项目部全体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做好施工图纸会审工作领会设计意图完善设计优化工作在现有资源及气候环境条件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横道图或网络图表示进度计划从大到小、由线及点确保每一分项工程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
(2)做好技术交底进行业务培训让施工人员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熟悉新材料特性做到正确施工、规范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
(3)建立完善的质检制度确定科学的质检手段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每一道工序、每一施工工艺是否达到相应的质量验收标准。根据施工合同要求积极配合与接受监理、业主及省市质监站的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2.材料管理方面
工程施工所需材料种类多、用量大而且还经常有许多新材料、新产品出现。工程施工中要组织好材料的采购和供应加强材料管理有效地控制材料用量。
(1)材料供应
市场价格瞬息万变项目部材料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了解国内外建筑市场的材料变化动态。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材料用量统计并根据对材料市场的调查确定料源再根据施工进度组织材料进场确保现场材料供应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2)材料采购
材料部门应尽早进行市场调查广开材料进货渠道实行货比三家设法从厂家直接进货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材料成本。建立严密的计划和调度体系实行各项目之间材料统一调剂加速材料资金周转以确保正常施工。
(3)材料发放
项目部应制订材料出入库、领用登记台帐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检查避免材料丢失浪费特别要对钢材、水泥这两种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
3.机械设备管理方面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机械设备种类、数量多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办法势必引起混乱影响进度、拖延工期导致施工成本增加。只有加强设备管理减少设备闲置降低设备使用维修费用提高设备利用率才能降低施工成本使企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为此项目部必须做到
(1)加强施工设备的优化配置
在工程准备阶段应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参照工程量大小、工期长短合理确定所需设备的种类、规格、型号和数量制定出既符合该工程施工组织计划需要又能降低设备费用的使用计划和严格的进出场时间表。对于租赁设备更应加强租赁合同的管理避免租金浪费。
(2)加强施工设备的使用管理
设备进场后施工技术人员应了解设备性能、用途及特点合理地组织调配尽量提高设备利用率避免窝工。施工设备使用中要求设备操作人员正确操作科学保养精心维护增强安全和服务意识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坚决杜绝为赶工期不保养设备的做法。
(3)加强设备的成本核算
设备管理部门安排专人负责对各种设备运行台数、完成工作量、油耗及维修等数据做好收集整理、统计汇总工作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考察设备运行效果及时做出使用方案调整降低设备使用成本。
4.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方面
安全是效益之本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项很细致、艰巨的任务对工程的效益有着极大的影响。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项目部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岗位职责设立安全奖罚措施将有关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不可人浮于事要形成人人讲安全、重视安全的良好氛围。
(2)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可以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的安全程度使人们得出可供比较的概念。它能够准确地提示系统存在的危险性对危险进行大致的分类并针对系统的缺陷采取相应的措施完善规章制度。评价的主要指标有人的生物节律、人的精力、人的条件失误率、人的意识状态可靠系统、设备故障率以及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等。
(3)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安全监督检查是重要的防范手段除了旬检、月检、季检及年度大检查外还应经常进行专项检查和不定期突击检查。
(4)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交底工作
施工进场后对所有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同时对操作人员实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做到不违章作业不违章指挥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发生。
(5)资料管理方面
任何工程项目验收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竣工资料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的永久性技术文件是进行竣工验收评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的重要依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注意资料的整理和收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和建设项目的投资效果而且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既能达到预定目标又可创造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如人、材、机以及环境、资金、能源、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目标,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安全、文明的生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呈现出工作量大、周期长、工期紧等特点,这些都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特点
现场管理在项目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总体来说是能够保证施工活动能高效率、有秩序地进行,现场出现的各种生产技术问题,有关施工人员在现场应该及时解决,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具体来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建筑工程现场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施工项目工程量浩大,施工项目复杂,材料多,在人员的安排上要求更加科学合理,这些都给施工现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高层建筑在建筑工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当前,其要求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也相对复杂,不仅具备一些基本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还得伴随着着巨大的工程量、复杂的工序以及相应的配合措施。当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一是施工组织设计不科学,操作性不强;二是工艺方法选用不当,使用不当;三是现场材料管理混乱,没有条理性;四是对每个操作人员难以实现有效控制;五是安全意识淡薄,未能将建筑施工现场安全工作摆到应有位置。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了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社会整体的和谐稳定,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
三、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措施探讨
1、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对工程管理特别是现场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能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至关重要,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甚至相差很大。因此,在施工前应组织技术、质量、施工、机械、材料、劳力等相关人员,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结构、施工复杂程度、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合理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人员、材料、机械设备优化配置方案,保障工程顺利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组织实施,及时跟踪各项施工指标和信息传递与处理实现最终施工目标的最优化。
2、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质量是工程项目管理永恒的主题,质量好可以减少工程施工返工,减少施工单位成本投入,减少建设单位的经常性维修,延长建设工程的使用年限,保证建设工程的稳定长效运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维护成本。特别是现代建筑科技含量和安装技术要求较高,所涉及到的特定技术要求也就较多,若是在技术上不能考虑周全,就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在进行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时应制定现场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明确质量控制工作的相关程序。同时要设置施工现场活动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重点分为实测、分析、判断、纠正或认可。实测:采用检测手段,如看、摸、敲、照、靠、吊、量、套或见证取样等,测定质量特性指标。分析:根据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与标准对比,判断该产品是否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纠正或认可:若发现质量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应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若达到规定标准,则给予认可。
3、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场施工的安全工作是关键到整个工程进程的工作,但是在许多工程管理工作中,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没有深入学习,而且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施工现场,导致施工人员安全生产知识淡薄。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全面落实安全员制度,项目部要配备专职安全员,班组要配备兼职安全员。由项目部项目经理或安全员牵头,定期组织各班组安全员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要加强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班前要进行安全交底并做好记录。特别是对特殊工种等关键人员要加强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对临边、洞口等关键部位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对大型机械设备,安全员要天天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患于未然。
4、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监管。材料是建筑施工中消耗资金最多的资源,也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措施。工程管理者需加强材料的现场管理,尤其是对于物资消耗更需全面控制。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等操作中更应该重点管理。遇到一些材料操作消耗过大的流程,则应该分配给项目经理直接承包。而设计的施工环节需要根据现场的情况具体布置,把一个大的项目划分成几个小的项目则更加容易施工。施工开始之前,需要根据工程量大小决定材料的使用量,把握好采购的数量以防购买过多而造成资金浪费。当一个小的工程项目结束后,需要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的具体运用情况,以审核好各个环节的材料消耗情况。
5、加强施工现场人员管理。人是管理的中心,是管理和的主体和客体。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将材料组织而建起来的,人员素质与管理的优劣程度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明确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权利,做到令出必行、禁出必止。只要有一支这样优秀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不论面对技术多么复杂,质量要求多高,工期紧迫的工程项目,才能按期保证完成施工任务。在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具体情况适当使用经济杠杆的手段,比如根据劳动定额计算用工量,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一定比例进行包干管理;比如实行合理的奖罚制度,加强技术教育的培训工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