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36: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旅游理论基础,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引 言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村人文活动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等各种消费需求。该类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尤为依赖,由于无节制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农村的环保一向投入甚少,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投入。在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开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的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但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目前我国关于旅游环境的法律非常欠缺。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是以“市场失灵”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多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规制,以期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私利,在保护与治理环境上总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政府,有着更为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单纯发展农业在大多数农村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如乡镇企业),就成为乡镇政府的优先选择。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政府往往会选择牺牲环境而发展经济,这就是所谓“政府失灵”。现有的法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冲突,需要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和谐问题。
构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传统环保法律制度的弊端。在我国,在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更谈不上将之作为资本来看待。长期以来,中国资源行业的发展一直是以行政权力为内生变量的,包括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也大多是通过无偿的行政委授实现的。从法律上来说,自然资源只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其自身的价值或是资本属性无从谈起。①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环境只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造资本的最大化,并以此实现经济在总量上的增长,环境要素在此仅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市场机制在对人造资本最大化推进的同时,也意味着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无限扩张。由此也形成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天然排斥”的普遍观念。对应到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也同样如此:旅游开发程度越高的地方,往往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破环越严重。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市场主体不愿意付出成本进行环境保护。不仅如此,由于使用自然资源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再加上监管不力,经营者往往无节制地消耗环境。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行政监管也显得力不从心。
环境资源资本化的转变。人类发展到今日,面临着资源紧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峻环境局势。对此,有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理论”。②在该理论下,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经济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子系统,而将环境保护提到比经济发展更优越的地位,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下,要求立法将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资本的基本构成,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通过投资扩大供给。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法律应将生态环境等资源纳入到物权理论框架中。在传统的物权理论框架中,土地和海域早已纳入到物权中,对除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构建的较为完善。其他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可以按照使用权等他物权的创设,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的权利,按照物权制度,将这些权利市场化,通过拍卖,由经济实力强、开发最为合理者获得使用或开发的权利。旅游环境资源不再是无偿的公共资源,而成为“自然资本”。③如果要获得自然资本的使用权或利用权,就需要通过市场交易。
通过环境资源的资本化设计,将原来视为公共产品的自然资源等环境资源“内部化”,使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一旦环境资源权利成为资本,纳入到投资者的成本之中,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利用权的拍卖而获得资金,将此专款专用于当地旅游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在环保上资金投入不足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可以真正实现“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对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制度框架的构建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其面临的与环保发生冲突的困境,基于环境资源资本化的制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相关法律制度:
制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法规。目前有不少地方盲目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无序经营,没有对环境污染的评估,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要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发展,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制定符合旅游与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法规应制定乡村旅游的目标和宗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手段;禁止;法律责任等。在地方法规的指引下,地方各级旅游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进投资及项目开发应符合规划要求。
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对于自然资源,可以根据其所有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利,如开发利用权,使用权等。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有两类:国家所有权和农村集体所有权。而经营者也有两类:外来旅游企业和本地农户。将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就是要求乡村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有偿使用青山、绿水等传统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资源。对于旅游企业,如果使用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自然资源使用费,这个制度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应与该地的农村集体组织签订承包协议,有偿使用。而经营者是当地农户的,由于经济能力弱,他们经营旅游也是在其传统的生活习惯基础上进行的,原则上不需要像旅游企业一样付费,但应当缴纳适当的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保证金。
将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农民有效纳入到旅游产业中。合理有效地将旅游目的地的农民纳入到旅游业中,既能使当地居民摆脱贫困,又可以更有效地防范环境污染。这需要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时,要求旅游经营者做好规划,将当地农民作为其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双方的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一、通过村委会等集体组织与经营者签订协议,以其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入股。这要求首先将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他物权划分成股份,并且作价转化成资本。通过自然资本入股,农民成为股东,可以参与开发与经营决策,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表决权,这也遵循了环保民主原则。
二、以其他方式加入到旅游服务甚至经营管理行业之中去。当地农民世代居住在本地,与当地资源形成天然一体,他们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民俗资源作为开发旅游的重点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主要是苗族风情,消费者除了欣赏秀美的山水风景之外,更想要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可以将当地农民的生活和民俗,通过旅游企业的良性包装,呈现给消费者,使当地农民可以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和习俗,在不离开家门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生活。参与的方式有二:第一,受雇于旅游经营企业;第二,与旅游经营企业签订协议,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承包给农户或农户联合体。协议中明确约定承包项目与范围,由旅游经营企业统一管理,制定服务标准,由经营者就农户经营项目对消费者承担责任。
三、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劳动资源的农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分享利益:第一,通过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自然资源入股方式获得分红;第二,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按照与经营者的协议,从旅游经营者处获得补偿款。该补偿款是用于弥补因开发乡村旅游使其遭受到对原有安宁生活破坏的损失或容忍。
成立专门的监管组织。通过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环境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得以有效利用与保护,政府的环保压力大大减轻。但并不是说政府对此就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要转变职能,从执行者变为监管者,保证市场良性有序运行。针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政府监管组织要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监管自然资本权利交易过程;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要依法采取行政手段;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
在进行行政监管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行政权的过分膨胀。立法就是要使政府回归本位,成为市场的监管者,防止恶性竞争或破坏竞争的行为。对于难以资本化的、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资源,难以用市场手段调节的,需要政府投入加以保护。(作者单位: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立项项目《旅游环境的法律保护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803LX168)
关键字:休闲旅游;美丽乡村;乡村建设;规划;保障机制
1研究背景
1.1 生态文明对农村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完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土壤、水源和食品等均受到严重的污染,甚至还发生了重大环境公害事件。在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影响下,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环境问题倍受关注。我国在世界上率先把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乡村”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先后制定一系列的措施,寻求使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三农”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关系着国家的繁荣稳定;农民全面小康才能真正带动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主席曾指出农村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他表示即使将来城镇化达到 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城镇化要发展,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也要发展,同步发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1.3 建设和谐社会、美丽安康的需要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长行村位于安康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自然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结合现有条件,具备建成休闲旅游型特色村的条件。
综上,“美丽乡村”的建设迫在眉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和重要载体。高度重视农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加快生态文明进程,进而维护农村的稳定与和谐。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概论源于生态学,后随着新的内涵不断引入,该概论逐渐成为一个综合动态概念。农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日益凸显的如:农产品过剩、经济增长缓慢、自然环境的破坏的问题,随之出现了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相关理论,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自然农业”、“三生农业”等农业相关模式,可持续发展观念已被社会所接纳。而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的布局、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2.2 城乡统筹发展的相关研究
城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始终是贯穿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的主线,具体体现在人口、资源、资金和信息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城乡关系与农村发展成为二战以后兴起的“发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重要领域之一。“城市和乡村有同等的生活条件”作为城乡融合并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对于城乡关系的研究,国外专家学者分别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领进行了较为广泛深入。
2.3 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
新农村建设中,各国对“农村”、“乡村”等含义的理解不同,美国学者 R.比勒尔认为:“‘乡村’是指人口稀少、绝对面积不大、比较隔绝、以农业为主要经济基础、人民生活基本相似而与社会其他部分尤其是城市不同的地方”。社会学家使用“乡土”一词,称之为“乡土社会”。乡村社会学家杨懋春认为:“一个完整的农村社会需包括一群农民家庭、数个至十余个的村、一个集镇及集镇与其周围各村所形成的集镇区。这样一个农村社会就是乡村社区”。
3 研究区概况
规划区域位于恒口示范区南部,处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处东南方,与恒口镇镇区隔月河相望,其余三面为山地。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受十天高速交通辐射影响明显;同时因基地紧邻恒口镇区,可受到镇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配套设施的辐射覆盖,基地区位优势明显。基地呈不规则多边形,最长边约371米,最窄边约82米,总面积约87144平方米 。
3.1 现状概况
长行村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恒口镇月河以南,村落坐落于凤凰山山脉东段。基地北临包茂高速和十天高速。正北面向月河及恒口镇总体规划核心区域“恒口之心”,“恒口之心”由文化中心、商业核心及休闲中心构成。基地南侧毗邻千亩生态林及玉皇庙。东有规划的石家营特产产业园,西临凤凰山森林公园和李家沟水库。基地能有一条现状路,由南向北贯穿其中。
3.2资源条件分析
规划区处于十天高速恒口出口西面,紧邻恒口镇区,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规划区位于十天高速与包茂高速交叉口,内有一条现状盘山道路,道路状况良好。区域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森林植被茂盛,民风淳朴。
3.3 主要制约因素
(1)村庄面积小,人口少。村域总面积为0.72平方公里。其中农林地面积680.8亩,仅是山区村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村庄总人口973人,为普通村庄人口总量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2)耕地面积小,人均少全村耕地总面积345.3亩,绝对量少,人均耕地面积0.36亩,户均耕地面积1.34亩。耕地难以成片整改,农业“五新”难以连片推广,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程度低。
(3)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缓慢长行村以种植为主,主导产业是一产,无加工业,结构单一,大部分村民就近到镇区打工,人均年收入约2000元,其中农业收入占30%、打工收入占70%,增收缓慢。村财年收入不足5万,增收后劲不足。
4 长行新农村建设现状
4.1 形象定位
古村坐田园、清水绕长行。
4.2 功能布局定位
确定长行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心、三区、一带”
一心:综合服务中心(长行乡村旅游服务区);
三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
一带:滨水景观休闲带。
5 长行美丽乡村规划提升策略
5.1 总体目标
主题形象:安康古村、美丽长行
围绕“安康古村、美丽长行”这一主题形象,打造文化浓郁、田园优美的“安康乡村桃源”。
5.2 结构布局
根据安康特色村建设培育的指导思想和性质、结合长行村的资源特色及市场开发目标,确定美丽乡村建设的结构布局为“一带、四区”。一带:渠畔垂钓休闲带。四区:历史文化展示区、亲子农耕体验区、生态景观区;滨水景观休闲区。
5.3 结构布局的规划设想
1 渠畔垂钓休闲带
渠畔垂钓休闲带范围: 从长行村入口大门水渠起,沿渠两侧及月河。
规划设想: 以“水景观”为链条,在沿渠两侧及小湖畔营造渠畔垂钓休闲带。
2 农耕采摘体验区
农耕采摘体验区范围:长行村与漏头村相邻的300农田。
功能设想:泥土芬、稻花香、蛙声鸣、瓜果俏的采摘体验。
3 乡村旅游生活区
乡村旅游生活区范围:长行村入口至村部居住群落。
功能设置:方便村民及游客出入及停车,小吃品尝、旅游购物。
5.4 保障机制
1 自我管理机制
成立长行村“美丽乡村”建设管委会,以群众自主管理为主,村委会监督管理为辅,开展村庄日常事务管理活动。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实现长行村的美丽农村目标。
2 基础建设机制
有计划、有步骤地搞好长行村与周边城区的基础设施对接。主要包括对接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供气、广电通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构建区域快速交通网络,增强道路的日常流通能力和非常情况下的应急能力,保证用水、用电达到要求,保证排污工程达标,完善医疗卫生、商业金融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
3 生态保障机制
各种开发建设项目必须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旅游项目,要加强保护,避免盲目开发或无序开发;制定安全防火措施,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禁止违章乱占土地,禁止滥建旅游服务设施;对村内生态环境脆弱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实现环境保护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4 资金保障机制
创新资金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民众参与、社会投资等多渠道多形式的资金筹措渠道。制定出台农村宅基地及其建筑物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实施方案,拓展项目融资方式,创新金融机构涉农信贷产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市场化运作试验,探索引进资源整合能力强、具有专业开发运营经验、能为地方导入特色产业的“城镇运营商”。争取上级政府有关部门(农业、旅游等)的专项资金和财政支持。
6 研究结论
第一,本文研究过程中经过大量文献的查阅、归纳与总结,研究了国内外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现状以及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国际上有英国、美国、日本等较为成熟的发展模式,而国内有苏南、珠江、温州等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为安康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奠定理论基础与成功经验借鉴。
第二,主要运用实地调研法,对长行村的农村建设发展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以及现有基础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为长行村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结合现代设计理念与技术,根据长行村的实际情况、区位以及资源条件,对长行村进行休闲旅游的规划提升设计,包含总体目标与形象设计、结构布局与角色定位、村庄系统的功能构成及提升设想、建设序时、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史育龙.Desakota 模式及其对我国城乡经济组织方式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1998,(5):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
一、引言
广西的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资源,如桂林山水就是享誉国内外的旅游胜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特别是城市人口,越来约追求精神享受,把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欣赏田园风光作为逃避城市紧张生活的替代。广西是农业大省,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地域风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跨境旅游资源,以及历史遗迹,这些正符合了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因此,近些年广西的旅游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最初的自发性的、小规模的经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化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使广西的旅游业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主要依托农村的自然风光与农村人文活动等资源,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满足消费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购物等各种消费需求。该类旅游活动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尤为重要,由于无节制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严重,因此,环境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而农村的环保一向投入甚少,很多地方甚至没有投入。在自然资源变得越来越紧缺,开始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的情况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乡村旅游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但我们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目前我国关于旅游环境的法律非常欠缺。当前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是以“市场失灵”①作为理论基础的,因此相关法律法规多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规制,以期通过政府干预的手段解决环境保护的“外部性”问题。但是,由于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私利,在保护与治理环境上总显得动力不足,特别是乡镇政府,有着更为强烈的脱贫致富的愿望,单纯发展农业在大多数农村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吸引外资,发展工业,如乡镇企业就成为乡镇政府的优先选择。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发生冲突时,政府肯定会牺牲环境而选择发展经济。尽管有人建议把环境保护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可是官员们除了有谋求政绩外,更有谋求经济利益的愿望。这就是所谓“政府失灵”。现有的法律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发展旅游与环境的矛盾冲突,需要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乡村旅游与环境保护的和谐问题。
二、广西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与主要问题
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得到较好地发展,截止2009年底,广西建成常态性经营的乡村旅游点达300多个,“农家乐”500多家,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192个,分布在广西14个市80多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4个,广西创建的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排全国第9位,西部省区第2位。广西旅游局与农业、建设等部门合力打造了15条农业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培育了一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目前广西主要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有以下几种:1.农家乐(渔家乐等);2.现代农业新村;3.民俗(族)文化寨或古村落;4.集观光、体验、购物于一体的农园;5.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6.依托乡村名胜开展乡村旅游;7.乡村红色旅游。
虽然广西的乡村生态旅游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缺乏整体科学规划,暴露出很多问题,制约了广西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本质、内涵、资源条件和客源市场认识不足,不能够准确把握和认识自由资源,及资源的开发,也没有很好地针对目标客源进行开发。
2.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缺乏整体规划,体现为分散、小规模无序经营。
3.基础设施较差,如交通不便,卫生条件较差等,影响乡村生态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4.旅游服务整体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5.由于法律缺位,监管不力,规划欠缺,出现生态环境质量下降,人文环境特色弱化甚至恶化等问题。
广西已提出将旅游也作为广西的支柱产业,打造旅游大省的口号,而乡村旅游又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对于当前已出现的问题,已对方兴未艾的乡村旅游造成阻碍作用,使乡村旅游处于较低层面的发展,而消费者对旅游服务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要解决这样的矛盾,以及上文谈到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现象,我们需要重新设计符合当今经济与环境关系发展规律的法律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而且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和谐发展,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构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环境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一)当前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自然资源是最为重要的条件,特别是对于乡村旅游更多地依重农村或山区自然资源。可是现实是,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几乎全部投入到城市,对农村几乎没有投入。虽然自去年起,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甚至中央财政安排了10亿元的专项资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奖促治”政策的实施,但是在具体的防治工作当中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目前我们的环境管理体系基本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的,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适用性不强;同时由于我们在开展农村环保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工程、轻制度的现象,使得农村环境治理政策措施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程等。再加上农村地广人稀,污染太过繁杂分散,农村环境保护的机构队伍薄弱、基础能力薄弱、法规制度薄弱、管理手段薄弱、技术支持薄弱,农村环保问题严重。
(二)传统环保法律制度的弊端
在我国,在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影响下,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更谈不上将之作为资本来看待。长期以来,中国资源行业的发展一直是行政权力为内生变量的,包括对自然资源的配置,也大多是通过无偿的行政委授实现的。从法律上来说,自然资源只是行政管理的附属,其自身的价值或是资本属性无从谈起。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环境只是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市场机制的目标是人造资本的最大化,并以此实现经济在总量上的增长,环境要素在此仅是作为生产对象存在,市场机制对人造资本最大化的推进同时意味着对自然资源消耗的无限扩张。由此也形成了“环境保护与市场机制天然排斥”的普遍观念。对应到旅游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也同样如此:旅游开发程度越高的地方,往往自然环境,乃至人文环境破环越严重。就是由于传统理论下,自然资源等环境要素是排斥在市场之外的公共资源,没有资本化,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运作。由于公共产品的“外部性”,市场主体不愿意付出成本进行环境保护。不仅如此,由于使用自然资源不用付出任何成本,再加上监管不力,经营者往往无节制的地消耗环境。对于行政监管,由于认识上的不足等原因,也显得力不从心。
(三)环境资源资本化的转变
人类发展到今日,人类已面临着资源紧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峻环境局势。因此,有学者提出“生态经济理论”。在该理论下,宏观经济被视为一个包含内容更多,更有支撑能力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经济只是生态经济的一个子系统,而将环境保护提到比经济发展更优越的地位。以生态规律影响和支配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下,要求立法将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资本的基本构成,并不断提高其生产效率和通过投资扩大供给。
基于生态经济理论,法律应将生态环境等资源纳入到物权理论框架中。在传统的物权理论框架中,土地和海域早已纳入物权中,对除所有权以外的他物权构建的较为完善。其他的生态旅游资源,也可以按照使用权等他物权的创设②,赋予自然资源一定的权利,按照物权制度,将这些权利市场化,通过拍卖,由经济实力强,开发最为合理者获得使用或开发的权利。旅游环境资源不再是无偿的公共资源,而成为“自然资本”。如果要获得自然资本的使用权或利用权,需要通过市场交易。
通过环境资源的资本化设计,将原来视为公共产品的自然资源等环境资源“内部化”,使环境资源的利用不再是“免费的午餐”。一旦环境资源权利成为资本,纳入到投资者的成本之中,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或利用权的拍卖,而获得资金,专款专用与当地旅游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在环保上资金投入不足和“政府失灵”的问题,也可以真正实现“谁使用谁治理”的原则。
四、对广西乡村旅游环境保护制度框架的构建
针对广西乡村旅游发展的特点及所面临的与环保发生冲突的困境,基于环境资源资本化的制度设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相关法律制度:
(一)制定地方乡村旅游发展法规
目前有不少地方盲目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无序经营,没有对环境污染的评估,造成环境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要避免这样的恶性循环继续发展,应根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制定符合旅游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地方法规。法规应制定当地乡村旅游的目标和宗旨,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手段;禁止;法律责任等。在地方法规的指引下,地方各级旅游部门应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引进投资及项目开发应符合规划要求。
(二)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
对于自然资源,可以根据其所有权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权利,如开发利用权,使用权等。乡村旅游所依托的自然资源所有权有两类:国家所有权和农村集体所有权。而经营者也有两类:外来旅游企业和本地农户。将旅游环境资源资本化,就是要经营乡村旅游服务的经营者有偿使用青山、绿水等传统上属于公共产品的资源。对于旅游企业,如果使用属于国家所有的资源,应按照法律的规定支付自然资源使用费,这个制度可以按照土地使用权的制度设计;对于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应与该地的农村集体组织签订承包协议,有偿使用。而经营者是当地农户的,由于经济能力弱,他们经营旅游也是在其传统的生活习惯基础上进行的,原则上不需要象旅游企业一样付费,但应当缴纳适当的,相当于环境保护的保证金。
(三)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
目前广西的农村生态旅游规模化经营的不多,很多都是当地农民自行个体经营。分散式、小规模经营往往经济实力较弱,没有长远规划,比较急功近利,带有较强的“靠山吃山”的心态,很少关注环境问题。对此,应制定地方法规,规定较高的进入门槛,引进具有先进开发与管理经验的旅游经营企业进行整体性开发。这样可以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较为有效、协调的利用。地方政府在进行招标引进旅游项目时,应重点考核其对当地环境保护的措施的可行性,使环境资源合理利用及环保纳入经营企业的运营成本之中,从而达到旅游开发与环境和谐发展、经济发展与环保双赢的局面。
设置较高的进入门槛并非指仅投资多的旅游企业才能经营乡村旅游产业,而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之外。这里所指的高门槛,更大程度上是指对环保的贡献。对于当地农户经营旅游行为,更多的要靠行政力的约束,如收取排污费等。
(四)有效地将农村生态旅游目的地农民纳入旅游产业中
对于风光秀丽的生态旅游景区,往往也是相对贫困的地区,如广西的大化县、田东县、东兰县、巴马县都是有名的贫困地区,近几年由于大力发展旅游业,当地的经济与农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如果鼓励当地农民从事旅游,农民分散的、小规模可能对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都不利。引进外来投资,又可能将当地农民排除在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之外,而他们还很有可能要承受因为开发而带来的负面效应。如何让当地农民参与旅游业,享受到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所带来的实惠,同时又不会造成不经济、不环保的效果呢?
这需要当地政府在引进投资时,要求旅游经营者做好规划,将当地农民作为其经营的有机组成部分。双方的合作可以是多种形式的:
1.农民可以通过村委会等集体组织与经营者签订协议,以他们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入股。这要求首先将集体所有的自然资源他物权利划分成股份,并且作价,转化成资本。这种方式的合作,恰恰与上述制度设计相吻合,也是当地农民最深的参与旅游开发的一种方式。通过自然资本入股,农民成为股东,可以参与开发与经营决策,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表决权,这也遵循了环保民主原则。
2.无论当地农民是否有自然资本入股参与,都可以加入旅游服务、甚至经营管理行业之中去。当地农民世代居住在本地,与当地资源形成天然一体,其实他们也是当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民俗资源作为开发旅游的重点的地区,显得尤为突出。例如,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主要是苗族风情,消费者除了欣赏秀美的山水风景之外,更是想要体验当地的民族风情。当地农民的生活和民俗,通过旅游企业的良性包装,呈现给消费者。而当地农民可以在保持自己的生活传统和习俗,同时又不离开家门的情况下,改善自己的生活。参与的方式有二:第一,受雇于旅游经营企业;第二,与旅游经营企业签订协议,将具有当地特色的旅游项目承包给农户或农户联合体。协议中明确约定承包项目与范围,旅游经营企业统一管理,指定服务标准,由经营者就农户经营项目对消费者承担责任。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发民俗资源的时候,法规应做适当的引导,避免将民俗风情展示舞台化、商品化。在开发的同时,注意外来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的破坏与冲击。经营者应配合文化部门对当地的民俗文化的研究与保护。
3.对于不愿意或者没有劳动资源的农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分享利益:第一,通过所在农村集体组织所有的自然资源入股方式获得分红;第二,在当地政府的协调下,按照与经营者的协议,从旅游经营者处获得补偿款。该补偿款是用于弥补因开发乡村旅游使其遭受到对原有安宁生活破环的损失或容忍。
(五)当地政府成立专门的监管组织
通过将自然资源资本化后,环境与资源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得以有效利用与保护,政府的环保压力大大减轻。但并不是说政府对此就可以无所作为,而是要转变职能,从执行者变为监管者,保证市场的良性、有序运行。针对农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特点,政府监管组织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制定乡村旅游服务标准;2.按照相关法规,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引进旅游开发经营企业;3.监管自然资本权利交易过程;4.监管经营企业与农户的行为,如果他们有破坏环境与资源的行为,依法采取行政手段;5.对农户分散经营进行必要的组织与培训。
在进行行政监管时,要特别注意防止行政权的过分膨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常常喜欢当场上的“运动员”而不是“裁判员”,因为直接参与经济,可能会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立法就是要政府回归本位,成为市场的监管者,防止恶性竞争或破坏竞争的行为。对于难以资本化的,具有较强公益性的公共资源,难以用市场手段调节的,需要政府投入加以保护。
关键词:国内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5-3029-03
Review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LIAO Jun-hua1,2
(1.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Guiyang 550025, China;
2.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regulation in ethnic region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sperously developed; and research o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had been attached with great importance. Based on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thnic village tourism was provided.
Key words: ethnic village tourism at home and abroad; development path;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ethnic village tourism
1国内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迅速,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国内有关民族村寨旅游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基础性理论、旅游影响、旅游市场和社区参与旅游等,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省区,研究运用的学科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旅游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生态学和民俗学等。
1.1民族村寨旅游基础性理论研究
在基础性理论研究方面,我国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研究。罗永常[1]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定义进行了界定,指出民族村寨旅游是将民族村寨作为旅游目的地,以村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原生态民族文化,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金颖若[2]对民族村寨旅游资源进行了探讨,认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物质载体是民族文化村寨,民族村寨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它是全面、系统、集中、原生态的民俗展示。钟洁[3]认为民族村寨旅游主要有原生态文化村寨型和主题公园型两大类。罗永常[4]以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状况为划分依据,得出民族村寨旅游有盛名热点型、新兴热点型、重点文物型和待开发型4种类型。虽然我国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基础性理论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层次还比较低,不够深入和成熟。
1.2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道路研究
在发展道路研究方面,许多学者认为保护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提倡走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为此,学者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是研究民族生态旅游的价值。杨桂华[5]通过香格里拉霞给村案例,研究了民族生态旅游村的多维度价值,得出民族生态村对不同的客体具有相异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是对民族生态旅游发展策略和路径进行的研究。黄萍等[6]以四川省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为例,对民族生态旅游的发展道路进行了研究,指出四川省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同时提出了创建民族文化生态村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黄亮等[7]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研究案例,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入研究。
1.3民族村寨旅游规划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许多学者对民族村寨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黄惠琨[8]对西双版纳曼景兰新村旅游规划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曼景兰新村旅游发展目标,对曼景兰新村的形象进行了定位,明确了村落的文化构成,认为策划应从传统与现代的高度面对新世纪,为西双版纳村寨建设和村寨旅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模式。江晓云[9]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从多方面对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规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当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颇具参考价值的建议。
1.4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
民族村寨旅游市场研究是国内学者研究较为活跃的领域,许多学者在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鄢杰[10]提出“两会(村委会和行业协会)+农户”、“公司+农户”和“政府+公司+移民工程”等发展村寨旅游的3种经营管理模式。陈国兰[11]通过对泸沽湖落水村家庭旅馆的个案研究,提出民族村寨家庭旅馆的有效管理模式――“政府+行业协会+接待户”管理模式。吴忠军等[12]通过对广西龙胜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研究,探寻了该景点国内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时间与空间的分布和旅游需求与旅游消费行为,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旅游者行为分析提供了方法借鉴。钟洁[3]以西双版纳傣族园和云南民族村为案例,对不同民族村寨旅游目的地的游客体验度做了比较研究。
1.5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研究
社区参与能够有效促进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张洁等[13]以云南古州野林彝族村寨和大槟榔园花腰傣族村寨为例,研究了影响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主要因素。黄华[14]通过对当前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困境的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制度机制和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措施。罗永常[15]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该村社区参与旅游的现状,提出郎德村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建议:①借助外界力量,做好旅游发展规划;②成立相关组织促进旅游发展(如建立郎德村旅游发展基金、成立村旅游管理委员会等);③在“工分制”的基础上,切实调整收入分配方案,使收入分配趋于合理;④引入奖励制度和补偿制度;⑤扩大村寨居民参与面,提高参与层次。
1.6民族村寨旅游影响及感知研究
我国学者从多维度对民族村寨旅游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维度。付保红等[16]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村寨旅游开发为例,研究了该村村民由于受旅游开发的影响使社会角色所发生的变化,指出村寨旅游使居民社会角色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通过家庭经济收入的变化、传统产业中的变化、家庭消费观念的变化、村民人际关系的变化、思想意识的变化以及家庭劳动分工的变化等来体现。唐雪琼等[17]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从村寨经济状况、村民思想意识、村寨人际关系和村寨妇女地位等方面分析了旅游开发给村寨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仇学琴[18]以云南玉溪新平县大沐浴村为例,研究了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指出民族村寨旅游对民族村寨的现代化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李志飞[19]以湖北省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对少数民族村寨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进行了相关研究,这方面的研究目前国内还比较少见。
2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进展
国外学者关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而且与此紧密联系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2.1乡村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Martin[20]通过对德国南部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指出乡村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包括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改变乡村传统观念等方面,在结论中指出,由于规模小和季节性的限制,乡村旅游贡献不大,并对以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Christopher[21]认为乡村旅游既能给乡村带来极大的商业机会,同时能够让村民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意义,因此乡村旅游也是一种生活方式。Per[22]指出乡村旅游是一种综合型的旅游方式,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生态旅游。
2.2民族旅游研究
Yiping[23]以Wanuskewin遗产公园为案例地,指出体验异域文化并参与其中的亲身经历是民族旅游的内涵所在,民族旅游能给游客提供原真的体验,并分析了旅游发展困境,提出了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特别强调旅游规划与文化保护对发展民族旅游的重要性。Susan[24]以Wales为案例对民族旅游在民族迁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指出民族旅游可为民族迁移提供动力支撑。Robey[25]以 Shetland为案例,指出民族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同一性,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的民族现象。
2.3乡村文化旅游研究
Robert等[26]以加拿大东部Acadian地区为例,对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5个基本原则,分析了促进乡村发展的3个基本因素(即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有利于实现乡村社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乡村文化旅游中各方的合作对实现社区目标意义重大),这对于指导我国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十分有益。Moya[27]对乡村文化旅游中村民参与旅游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了乡村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关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庸俗化。Jenny等[28]以南非为例对乡村旅游进行了研究,指出社区合作与乡村旅游目的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对于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乡村旅游中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
Michael等[29]研究了美国4个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状况,得出由于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不同,导致不同发展阶段的乡村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各异。有学者通过对西班牙两个乡村旅游地的研究,得出乡村旅游有利于女性地位的提高,并增加了经济收入[30]。笔者认为妇女的工作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Jeannie等[31]研究了旅游低度发展、旅游中度发展和旅游高度发展3类不同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得出女性旅游感知在不同发展状况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差别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旅游发展水平对其不会造成影响,但是不同性别居民的旅游感知在旅游收益方面体现出了差异。
3民族村寨旅游研究评述
总体而言,国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成熟。相比之下,国外学者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并不多见,在已有的研究中主要是有关民族旅游方面的。与此联系密切的是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国外民族村寨旅游研究文献主要是关于乡村旅游发展问题、乡村旅游中的居民感知和态度问题以及乡村文化旅游研究。特别是关于乡村文化旅游的研究,对于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国内外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由于概念界定的差异及其他一些原因,研究内容有所差别。但国外学者和国内学者都比较关注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道路和民族村寨旅游对当地居民带来的影响,并倡导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这些观点及论断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罗永常.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3,23(2):102-107.
[2] 金颖若.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贵州民族研究,2002,22(1):61-65.
[3] 钟洁.民族村寨旅游的游客体验度对比研究――以云南民族村和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4] 罗永常.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24(3):118-121.
[5] 杨桂华.民族生态旅游接待村多维价值的研究:以香格里拉霞给村为例[J].旅游学刊,2003,18(4):76-79.
[6] 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8):177-180.
[7] 黄亮,陆林,丁雨莲.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J]. 旅游学刊,2006,21(5):53-56.
[8] 黄惠琨.西双版纳曼景兰旅游新村总策划[J].思想战线――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1(5):53-62.
[9] 江晓云.少数民族村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临桂东宅江瑶寨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4):564-567.
[10] 鄢杰.西部民族地区民居接待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制约因素及模式选择[J].探索,2003(6):120-122.
[11] 陈国兰.民族地区家庭旅馆经营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宁蒗县泸沽湖景区落水村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06.
[12] 吴忠军,唐晓云.民族旅游地国内游客行为研究及其应用――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J].经济地理,2004,24(1):139-143.
[13] 张洁,杨桂华.社区居民参与旅游积极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生态旅游,2005(10):303-306.
[14] 黄华.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15]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4):108-110.
[16] 付保红,徐旌.曼春满村寨民族旅游中村民社会角色变化调查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2(1):43-49.
[17] 唐雪琼,车震宇.哈尼村寨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的初步研究――以元阳县箐口村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04,2(3):79-82.
[18] 仇学琴.乡村旅游开发对少数民族村寨现代化的作用与和谐乡村文化构建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10):133-137.
[19] 李志飞.少数民族山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以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2):21-25.
[20] MARTIN O. Rural tourism in southern Germany[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6,23(1):86-102.
[21] CHRISTOPHER S. Thompson.host produced rural tourism towa′s Tokyo an-tenna shop[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2004,3:580-600.
[22] PER A N.Staying on farms an ideological background[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2002,1:7-24.
[23] YIPING L.Ethnic tourism a Canadian experienc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0,1:115-131.
[24] SUSAN R P. Ethnic tourism and nationalism in wal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5,1:35-52.
[25] ROBEY C. Ethnic politics and tourism a british case stud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8,4:818-836.
[26] ROBERT M D, LEE J. Cultural rural tourism evidence from Canada[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3,2:307-322.
[27] MOYA K. 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783.
[28] JENNY B, EUGENIA W. Tourism routes as a too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vibrant hope or impossible dream[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71-79.
[29] MICHAEL D, RICHARD S K. Tourism dependence and resident attitude[J]. Annals of Tourism of Research, 1998,4:783-802.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互动发展
(一)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关系
1、新农村建设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机会。
新农村的建设从2005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到2012年十对新农村建设的深化,说明新农村的建设一直深受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因此我国对新农村的建设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地增大,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政府一直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对于新农村建设中的紧张局面得到了有效地缓解作用。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乡村的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幸存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地深入为乡村的生态旅游提供了有力地科学技术和制度上的保障,在乡村的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乡村生态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乡村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直接受益的是当地农民,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农民可以通过推销生态农产品,加盟生态旅游项目等方式增加收入。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可有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水平。乡村的生态旅游建设可以把生态文明的先进理念传递给农民,提高农民对生态旅游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素养。乡村的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的改变农民以土地为生的传统理念,促使农民产业的变革,增加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也可以在农民中形成生态文明的良好风尚。
3、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我国广泛的群众基础条件为新农村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条件。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成为了我国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它为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农村的旅游资源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支持,也有效地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有效地减缓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为农民致富增加了新的途径和发展的契机。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旅游业的本质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基础的有力的支撑,农村文化的开发有利于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文化建设方面的支撑,而且也有利于农村形成新的文明风尚。发展生态旅游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的经济意识和服务意识,进而成为文明卫生的公民。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生存环境的改善以及村容村貌的改变。旅游对于环境卫生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乡村的风貌,建设文明的新农村形象,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整个村庄的建设和发展。所以发展乡村的生态旅游业、改变了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传统面貌。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
1、系统理论。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系统的指导理论,它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系统理论将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两者的平衡与协调,注重两者之间的整体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把握两者而发展之间的切合点,强调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相互之间相互调节。第三个方面是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都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必须注意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发展的条件进行因地制宜的改变。
2、城乡一体化理论。
该理论要求从整体上看待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建设,并从整体上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发展的结果。在发展的过程总,逐渐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异,努力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以及居住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推进农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向城市一体化进程方面发展的进度,实现农村的城市化进程。
3、乘数效应理论。
该理论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中出现了乘数效应。乡村生态旅游的乘数效应的出现使得产业之间的结构合理化发展,并且能够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增加新的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作用让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分析
(一)构建理念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都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础理念。乡村生态旅游建设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融入其中,充分利用农村的生态环境,开发农村的生态资源的建设。开发生态的体验和教育的功能,保证游客的各种生态需求。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推动了新农村的建设,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在新农村的建设当中,为新农村的乡村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占到了一个有力的切合点。
(二)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方法
1、生态旅游建设要惠及所在社区的农民。
发展生态旅游和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惠及当地的农民,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使得农民得到最大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要将农民作为建设的主体,作为服务的主体以及开发的主体,最后发展为利益的主体,享受发展的成果。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兼顾农村的现实条件:农村的生产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多等方面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让广大农民通过参与乡村旅游业的建设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就业。要保证农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报酬的保障,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充分参与到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让农民可以利用生活资料来通过旅游经济来转化为生产资本,进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在旅游业和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加强农民的思想的引导,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利用本土的风俗文化为生态旅游和新农村的建设注入新的观念和良好的风尚。
2、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突出地方的特色。
乡村的生态旅游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活动和精神审美活动,提高农民的文化品位。我国农村的旅游资源丰富,规模宏大,而且品种多样。因此在发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应当突出乡村的自然风光的优势和特点,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旅游业,从而满足旅客的审美需求。以生态旅游为发展的中心,结合乡村的生态旅游资源,达到两者之间的充分的整合,以旅游业的发展引领当地的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乡村生态旅游中环境的重要作用,构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建设乡村的旅游品牌,发展品牌效应,从而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乡村的旅游资源单一,开发力度不够导致地区相对贫困的状态,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把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带动企业的发展,让村民参与其中,建立起新农村建与乡村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
三、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建设融合发展的保障
(一)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新农村建设和乡村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决策作用。政府在发展的过程中为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规范化的市场和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政府要协调好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两者之间的关系,引导旅游业向精品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也要保障新农村的建设稳步前进。
(二)做好科学的规划
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要遵循一定的环境规律,在开发农民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规划和设,处理好两者发展之间的规划,同时也要满足农民的发展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发展规划,发挥当地的特色,推动农村的建设在合理化的轨道上向前迈进。在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地区的差异以及发展的规律,对产业进行民缺德定位,对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设计开发的同行,应当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趋势,增强开发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得乡村的生态旅游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做好环境建设
引言
近年来,皇城相府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建筑风格,加之精英人物的推动作用,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顺风顺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同样拥有丰富文化资源的周边村落,出于对皇城成功的垂涎,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上庄村便属于其中之一。上庄村距皇城村三里之遥,位于其边缘位置,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皇城相府的客源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资源的互补性,因而本文认定上庄村为皇城相府景区的边缘型乡村,并对皇城相府对上庄旅游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皇城相府景区与上庄资源对比
(一)资源特征
上庄村与皇城相府地理距离仅三里之遥,地理位置接近,交通通达度并无差异;资源类型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同属人文类旅游景观,但皇城相府文化内涵知名度更高;上庄村相对皇城相府所获荣誉中多出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景观村落”、“中国明代第一村”等有关村落的荣誉称号,表明上庄村旅游开发的重点应关注古村落的活性与原真性。
(二)旅游发展
皇城相府在开发时间上早于上庄村,景区评级验收也相对较早,且等级更高;经济基础方面,皇城村在发展煤炭的同时开展服装产业,汽运产业等,经济来源,收入颇丰;配套设施上,两村都在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了改善,但皇城相府更为完善,上庄村相对薄弱;管理体制方面,皇城相府实施的是公司制的企业化管理,上庄村则由康辉实施专业化管理。
(三)皇城相府与上庄村旅游资源优劣势对比结果
资源优劣势对比显示,皇城相府在开发时间、发展程度及资源价值都更胜一筹,客源市场更为广阔,对于周边旅游及上庄村具有带动作用,但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尽管上庄相对皇城相府品质稍显不足,但也有其独特优势,不仅可以丰富当地旅游资源,而且可以分散客流,同时,其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成为巨大的潜在力量,会在不断完善发展后产生较大影响。
二、理论基础及影响分析
(一)理论基础
关于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研究硕果颇丰,阴影理论揭示的是一个著名的开发火爆的旅游地,使附近资源类似的旅游地冷清的现象,主要研究的是著名旅游地对于周边类似景点的不利影响;距离因子影响理论显示当旅游地之间的距离大于284km时,两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当大于142km小于284km时,异类型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同类型旅游地间由互补增强向替代竞争型转变,当距离小于142km时,异类型旅游地间互补增强,同类型旅游地间为替代竞争型;核心――边缘理论认为核心与边缘区域之间发展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是核心区对边缘区的控制阶段,接着表现为边缘区对核心区依赖关系的强化,最后是边缘获得效应阶段。文章主要从以上三个理论出发,探讨对上庄村旅游发展的启示意义。
(二)影响分析
边缘型古村落代表性生命周期,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阴影遮蔽阶段――单向影响阶段――双向影响阶段。目前上庄村的发展阶段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处于阴影遮蔽阶段,单向影响阶段势头凸显,但仍未进入双向影响阶段。
1.总体处于阴影遮蔽阶段
刚刚起步的上庄旅游,处于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相较于旅游发展如火如荼的皇城相府,缺少一定的知名度。依据阴影遮蔽理论,目前上庄旅游发展被皇城相府的知名度遮蔽,处于皇城相府旅游发展的阴影区。而距离因子影响理论表明,同类型旅游地在小于124KM范围内替代竞争增强。依据核心――边缘理论,上庄与皇城相府的游客关注峰值趋于一致,这说明上庄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皇城相府的旅游发展,皇城相府旅游高峰时,上庄旅游者数量也会出现小高峰。
2.单向影响阶段势头凸显
2015年起,上庄村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及宣传推广工作,推出了阳城鼓书、中庄秧歌、传统婚俗表演及打铁花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演节目,关注度大幅提升。这一发展势头预示着上庄村正在向景区边缘型旅游发展的第二阶段迈进,尽管关注度仍有差距,但已开始分散皇城相府的客源市场,发展势头十足。
三、发展对策
上庄村要实现旅游顺利发展,上庄不但需要从自身设施条件,文化潜力方面加强完善改造,而且需要改变形象定位,突出Y源特色,同时与周边景区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联动发展。
(一)改善设施,提升环境
上庄村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住宿、餐饮、购物和娱乐及公共设施,突出个性化住宿设施为吸引力,打造皇城村的“后花园”,以配套服务分散皇城客流,提高可进入性,进而促进上庄村旅游发展。
(二)形象错位,突出优势
首先,形象定位方面,改变与皇城相府定位相似的“天官王府”形象定位,逐渐转变为古村落旅游,进一步突出古村落发展与皇城相府景区的差异。其次,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于特色资源的发挥,挖掘文化的内涵,通过加入参与性、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娱乐项目,保留居民的生活氛围,进而丰富旅游内容,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区域合作,协调发展
本文主要提出了我国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缺陷,相对应地提出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从而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乡村景观;策略
在新时期,我国一直倡导必须把建设新农村作为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然而,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三农问题依旧是滞后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家也屡次颁布诸多关于规范乡村建设的文件及纲要,这在一定程度体现建设现代新农村是我国当代实现社会主义的核心。如今,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众多乡村民众追求的目标,其也是一项较为宏大的工程任务,因此,广大人民群众要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进行长期不断的奋斗。坚持城乡共同发展,努力做好建设乡村景观的保护工作,有效落实新农村建设。
1在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缺陷
1.1部分区域的领导只提倡急功近利的规划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未能准确地认识及把握国家提出的乡村改革目标和要求,并且没有调查乡村基层,因此,最终未能形成针对性的工作方式及工作步骤。诸多地方仅仅把新农村建设单纯地理解为实施工程建设,也有很多领导只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而一味地实行迫切的规划,在进行村落编制规划时,没有重视村庄的发展现状,使得乡村人民在欣赏城市文明发展时,没有看到自己价值连城的东西,从而使得传统的乡土文化逐渐消失。现在的农村有各类缺乏乡土气息的建筑设计,造成乡村建筑设计与乡村景观呈现一片混乱的情景。虽然也有部分地方充分认识到,但没有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而是主观臆断,这些片面的认识出现的差错都会影响乡村景观的发展。
1.2乡村景观建设没有“城市规划师”的主宰
由于乡村景观的规划量大,涉及的面积较广,加上相对繁重的任务,除此之外,还有时间及经济水平的束缚,已经有许多地方实施低价的方案,把乡村规划编制的重要任务转租给规划部门和私人,或者未毕业的学生。在实施编制时,一些乡村建设“规划师”因为经济因素未能实施全面的前期调查,这样所做出的规划不可避免有点粗糙。还有些参编人士缺乏乡村工作经验,几乎不了解乡村出现的实际难题和人们的真实需求,没有周全考虑乡村的发展,比如:部分地区在房屋设计、环境整治等诸多方面几乎按照城镇的标准,完全脱离自身的实际,没有显现出乡村及地域的特色。还有一些规划仅仅关心农民怎样建房,而对人民最为关心的增收问题,虽然制定了一定的目标,但是对增收的具体渠道缺乏可操作性。
2乡村景观建设的具体对策
2.1科学处理好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的难题
众所周知,以乡村景观为基础的乡村旅游能够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乡村旅游时,必须要合理有效地处理好乡村景观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进行乡村旅游场地景观的开发理所当然要结合该地区的生产及生活的实际情况,以达到旅游设施投入、所开发的项目与区域的景观、文化环境相融入。在保护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努力发展适合该地区,而又具有区域特色的相关产业,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活模式,只有以和谐发展为前提,才能使得乡村景观更具有长久的吸引力。
2.2合理制定相关政策及制度
目前,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依旧处在初始阶段,而乡村景观的规划主要是采纳村镇规划的较为规范的技术标准体系。面对在建设新农村中所呈现的一系列问题,并非通过村镇规划就能完全覆盖和解决,因此,亟需制定一些涉及乡村景观改造的政策及法律,并且制定一些实施乡村景观改造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促进乡村景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还需要适当地制定有关保护乡村景观的法规,让乡村景观的保护力度逐渐上升到法律阶层。
3结语
现代的乡村景观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成分,已经被广泛区域接受,并进行不断的改造和完善。乡村景观建设在发展过程中虽然也突出了一些问题,但也提高了乡村人民的生活环境质量和要求,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建设,因此,要充分发挥好乡村景观建设的作用,让其真正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14(15)
2苏少锋,刘维团.村庄规划过程中有关乡土景观保护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5(19)
3刘滨谊,陈威.关于中国目前乡村景观规划与建设的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5(19)
关键词:高校;乡村旅游;培训;体系;建设
基金项目: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重点课题,高校培训基地建设研究,编号:12SA058。
一、引言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在乡村旅游业初期,农民可以从事较为基础的旅游服务,但随着乡村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其高水平人才短缺的不足开始日渐凸显,人才缺口已成为限制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大多数从业者已经不能够适应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经过系统学习、有文化、懂经营和管理的专门人才,这就必须依靠高校等机构进行专门的培训。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要行使服务社会的功能,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体系的建设成效直接决定了今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因此,需要认真研究高校培训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体系建设问题,而培训体系的建设工作需要从功能定位、运行模式、培训原则与内容和保障措施四方面入手。
二、功能定位
高校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不同于传统的学历式教育,其重点在于培养乡村旅游在职人员的旅游经营管理、服务等实用性较强的能力。这就决定了培训体系的功能定位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
1、满足技能性实践教学需要
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工作,需要高校调整定位,将其区别于普通学历教育,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加强餐饮娱乐设备操作、旅游服务演练等实践性专业课程的教学。这类课程是培训学员从业基本技能的训练项目,也是乡村旅游服务业各个技能点的具体体现。通过环节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后,再加以实验实训加强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完成对培训学员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
2、满足综合性实践教学需要
综合性的实践教学是对各个技能点的全面整合,是解决乡村旅游操作的全面流程。部分实践教学可以在高校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有的则需要到企业实际顶岗完成。此类课程对高校校内实训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真实反映乡村旅游企业的实际环境,还能具备乡村旅游企业相同的社会服务功能。
3、满足培训学员技能发展和特长训练的要求
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一方面是在为乡村旅游业提供人才储备,另一方面也是在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素质。部分培训学员在专业领域有更强的技能需求或创新意识,也有部分培训学员今后并不从事乡村旅游业。因此,高校要为各种学员提供必要的实践和创新环境,在培训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实践水平、完成创新成果、提高高校和专业的知名度及声誉。
三、运行模式
当前高校培训体系的运行模式与市场化有很大的距离,行政化痕迹较为明显,自身造血和循环功能不佳,这对于高校培训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较为不利的,因此需要大胆探索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主要措施如下。
1、高校培训工作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培训实体
培训工作需要引入市场运作机制,采用多种组织形式建立相对独立的培训实体,政府和高校在开始阶段投入一定的资源外,还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使培训实体有较为灵活的运营体制和发展空间,从而为培训实体接入市场开展包括技术服务、技能鉴定和培训等业务。高校培训实体要积极面向市场,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开发出新的适合乡村旅游市场需要的培训项目,把开拓培训市场作为高校培训生存和发展的主线;要整合资源,积极开展智力服务,发挥高校的科研和师资优势,在培训市场占据一定的地位。
2、高校培训实体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
以项目制为核心,将培训项目按照市场化规律运作,自主运作培训项目、自负培训成本、自定培训效益分配方案,从而充分调动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和潜能。同时构建项目责任制,规范培训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使相关责任人在开展培训工作时按规定行使职权,并承担相对应的责任以及获取相应的收益。最后则是要打造目标考核制,在落实培训目标的前提下,形成考核办法并用以检查和督促培训工作,最终按照考核结果支付培训工作的各类福利待遇。
3、实现资金的多元化
培训工作的资金来源可分为三类,即政府、企业和高校。政府有义务关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问题,所以培训资金的来源主要以政府为主,高校机构是企业员工的培训方,企业是受益方,所以也有责任为员工培训分担相应的资金。政府可考虑通过财政拨付成立“高校乡村旅游培训专项基金”,并将之纳入预算体系,其中培训乡村旅游员工的费用应该以政府成立的专项基金为主;员工所在企业可以通过订单培训的方式,缴纳一定的培训费用给高校培训机构,以弥补高校培训工作的资金缺口。通过资金分流,能有效地解决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高校培训工作缺乏积极性的问题。
四、培训原则与内容
与普通学历教育相比,由于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同、教育的目的和性质也有所不同。目前,普遍认为乡村旅游人才应具备旅游职业道德、乡村历史文化知识、旅游现场服务技能等主要素质。高校培训体系在培训原则和内容方面都需要和普通学历教育有所区别。
1、培训原则
高校培训体系要制定针对乡村旅游人才培训的原则,以满足培训对象接受培训的目的。(1)实用性原则。从业者来参加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经验,因此需要在开展培训工作前,首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身的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尤其需要重点针对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或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2)阶段性原则。参加培训的农村学员其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文字的理解接受能力也较差。为此,对学员们的培训应该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的培训内容也应有所不同。(3)可操作性原则。要针对农村学员和其所在的乡村旅游企业类型和行业规模等情况,按照实用与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不同内容、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培训,使培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实际效果。(4)适用性原则。面向农村学员的培训要符合适用性原则。由于接受培训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知识背景等因素有所不同,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阶段和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情况也不同,不同时期人们的培训需求和整个社会对培训的要求都会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培训模式必须体现出所处时代的特点,要紧跟时代的脚步,需要注意对象的适用性、地区的适用性和时间的适用性。
2、培训内容
在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时,应按照乡村旅游发展的要求和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地构建培训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要有针对性,要有重点、有层次和阶段性。在形成相应的课程体系基础上,合理选择或自主编写与本地实际相符的培训教材,以利于将真实有效的信息通过课程和教材等媒介传递给基层管理部门的干部职工和广大的乡村旅游经营户,从而保证培训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我国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总体上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技能、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现代经营理念、仪容仪表、历史民俗知识、语言表达等。细化下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乡村旅游的基本理论。包括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和发展模式,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的历程及现状,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状况等。这一方面的培训旨在提高参与各方对乡村旅游的基本认识,并在部分重要的观念上达成共识。(2)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包括深入准确地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进行认知,保护与开发当地的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产品,协调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矛盾等。这可以调动当地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从而使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3)乡村旅游市场开拓问题。包括乡村旅游市场现状、市场的细分和定位、市场的开拓、区域内外的合作经营等。通过这方面的培训,使广大农村地区接受现代市场观念,并通过自主创新活动不断推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4)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法律与政策问题。包括与乡村旅游有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导向与具体扶持措施等。这是顺应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引导基层政权组织依法管理和市场经营主体依法经营的有效手段。(5)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问题。包括餐饮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住宿卫生和安全管理规范、消防安全管理规范、紧急救援管理规范、医疗卫生管理规范等。这方面的内容是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的必要措施,是提升乡村旅游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6)乡村旅游的操作技能。包括餐饮和客房服务、与游客沟通与交流、特色娱乐方式的操作、市场营销与开拓的技能、企业管理的理念与方式等。这方面的培训内容是最直接,也是效果最显著的,能够充分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同时也是最容易为培训对象认可和掌握并取得成效的部分。
五、保障措施
针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无法由单个高校独立完成,要将区域内的各高校纳入培训工作的整体体系中,需要行政机关、企业和社会团体共同为之提供完善的保障措施。
1、整合高校优质资源,建立有重点、分层次的区域乡村旅游培训体系
要结合各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条件等因素,对应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进度,以培训内容为分工标准,将各类高校整合为一个有机的培训体系。如农业类高校的农业种植和园林绿化;旅游类高校的景区管理、餐饮制作、客房服务;法律类高校的法律政策等。同时,根据各地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要求,改变目前一个地区的学员由同一所高校完成全部培训任务的现状,将培训对象按照培训体系的层次轮流接受各类高校的培训。制订并优化区域范围内乡村旅游培训对象的培训时间安排,并通过示范效应和帮扶机制的发挥,使当地乡村旅游培训对象都能获得相应的培训机会。
2、培养并共享区域内高校培训讲师资源,企业对应建立助理讲师团队
按照统一的标准,在区域内所有高校范围内遴选出优秀的乡村旅游培训讲师,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培训的核心讲师团队,而不仅限于少数高校,该团队内的讲师可按照培训工作的需要而实现共享。高校培训团队主要负责对乡村旅游业相关基层人员的培训,同时企业也可以在各地的行业企业内挑选、培养并形成遍及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助理讲师团队,作为培训讲师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高校培训团队和企业内部的助理讲师团队间建立起信息交流以及合作机制,对所在区域的乡村旅游从业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双方的合作,使乡村旅游的培训工作摆脱目前的运动式培训,形成一种长效的培训机制。
3、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
由于目前各高校分别承担培训任务,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不尽相同,对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对高校的培训工作实现有效监督,也无法对培训对象所在企业给予考核评价。因此,需要第三方机构统一制定完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和信息反馈机制,这是推动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的必要途径。要改变培训“管学不管考”的现状,就要利用考核来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从而认定各参与培训高校的工作业绩。建立培训考核体系,要根据所培训的内容和对象,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考核办法,以此推动培训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培训对象和游客对培训效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调整培训计划,使乡村旅游培训工作不断得以完善。乡村旅游业与社会福利事业有根本的区别,要让乡村旅游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做到从业人员的优胜劣汰,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要政府和协会会同相关机构,建立执业资格和从业标准。通过对执业资格的考核,彻底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层次,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陈幼君:试论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2).
[2]冯清: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发展[J].市场论坛,2010(7).
[3]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技术月刊,2008(9).
[4]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关键词:乡村旅游;道家养生;契合
乡村旅游是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的一种旅游方式。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人们享受着日益丰富、方便、快捷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承受着随之而来的巨大精神压力,这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弊病。为逃离这种生活状态, 都市人将视野投向广漠的乡村,试图回归乡野自然找寻正在失落的精神家园,寻求人地、人际、人自身的和谐与平衡,在虚静中体验农耕文化的宁静美,并最终找回身心健康,缓解人类社会的异化,这都成为现代社会众多城市居民内心的渴望,这些需求曾是道家先哲探索养生的重要内容,从此种意义上讲,道家养生思想是乡村旅游的合理内核。本文以道家的视野探索乡村生态旅游,既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处事智慧,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一、生态旅游与道教的结合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比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伊丽莎白•布(Elizabeth Boo)1990年生态旅游所做的定义是: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就是说,它必须涉及“为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特定目的而干扰比较少或没有受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英国著名旅游学家迈德里克(Medlik)在他的《旅游辞典》中将生态旅游限定为“为享受和欣赏大自然而从事的生态可持续的旅游活动,这些活动有助于促进大自然的保护,访客影响低,并有当地人参与。一般地说,生态旅游的重点是在有明显界定的区域中从事的小型活动,而这些活动往往置于某种保护形式之下,并能使当地传统经济作为主要的就业部门。”
从以上几个典型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是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和生态人文等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基础上。对崇尚人与自然的平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言,中国古代道家,道教对于人与自然关系也非常重视,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 了“天人全合一”的基本理论。这与现代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有着极其明显的相似性和互通性。作为道教经典的《道德真经》,讲“道大,天大,地大,人(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南华真经》即《庄子》,讲“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太平经》讲“天,地,人三统,相须而立,相形而成”,如此等等,把人与天地自然摆在同一个层面上,主张人与天地自然的相互和谐。道家,道教的这些观点与现代生态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显然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二、乡村生态旅游与道教的结合
(一)乡村生态旅游产生的背景
自从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然而,传统的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许多问题,如游客增多污染和破坏乡村生态环境,不良示范效应激发当地居民之间的矛盾、干扰社区正常生活,盲目开发造成资源破坏等,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困扰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所以,要想使乡村旅游健康、稳步地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一种新型的、强调人地和谐发展的旅游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应运而生。
(二)道教思想在乡村生态旅游中的元素分析
1.道教提倡的“小国寡民”是对乡村原始形态的回归
道家构筑的“小国寡民”是老子对乡村原始形态的刻画。因为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蓝图是“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展现出的完全是一幅原始、纯朴而又和谐、宁静的乡村图景,也是人们一直向往的“精神家园”另外,庄子崇尚“道”的原始生命力,希望回归“天下之母”的怀抱回归道的境界回归小国寡民的远古社会也就是回归大自然、回归原始素朴的乡村社会,也即当下人们对和谐、安宁、民风淳朴的乡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追寻。
2.在“天人和一”、“自然无为”的乡野之境实现道家的理想处事境界
道家,道教提出要人要顺应自然、因循无为,也即是找寻“天人和一”、“人际和谐”的理想之境。“人地和谐”指人们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来违背自然法则,不破坏人与自然间的和谐与平衡。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天人关系是和谐共生的,“十步一啄,百步一饮”就是对“人地和谐”状态下悠闲、祥和的乡村自然环境的刻画;“人际和谐”,指人与人之间要和谐共处,人们应保持“柔弱不争,清净寡欲”的处世之风,人与人便可形成纯朴友善、和平相处、互不干预的良性关系。因此,可以说老庄在“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里,刻画的出道家理想的处事境界。
3.道家的虚静的审美理念契合传统乡村文明的美学观
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致虚极,守静笃”(《老子》16章)。老子又提出 “清静为天下正”的话语,直接表达了他的“尚静”思想。庄子主张“静”,主要言心静。他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天地的基准,是“道”的最高境界。在庄子的“道”熏陶和影响下,其旅游自然也以虚静为纲,从而形成了庄子虚静的审美理念,即旅游审美中要抛弃世俗的功利,专心致志。因此被空灵、寂静与恬淡的氛围笼罩着的广漠的田园和乡村,是庄子虚静以审美的场所,在大自然中隐逸、散漫的个体旅游行为是庄子崇尚的虚静旅游方式。从此种意义上说,庄子的旅游审美是以田园风光和乡村文化为欣赏对象的审美行为,是以传统乡村文明的美学观为底蕴的。
三、乡村生态旅游与道教养生理念的契合
(一)道教养生观与旅游
“养生”一词源于道家书籍,最早出现在《庄子•内篇》上。养生,是根据人体生命过程规律所进行的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既包括生理层面的养生,注重身体机能的维护和康复;也包括心理层面的养生,强调内在精神的平衡与祥和。中国古代人对“养生之道”极为重视,道家就一直致力于追求“与天地同休,与日月同寿”的境界。如何保持健康、延长生命、颐养性情,道家先哲们曾作过众多探索与实践。然而,随着城市人口高度聚集,工业污染加重,导致众多城市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大气质量下降。寻找健康、绿色的生存空间,成为现代都市旅游者出游的重要动机。广漠的乡村原野森林覆盖率高,人口稀少,工业污染相对较少,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因此,到乡村去旅游成了相当数量的都市居民短暂逃避喧嚣压抑的大都市,寻求健康和绿色生存空间的普遍行为方式。
(二)乡村生态旅游与道教养生理念的结合
道教把人生命的价值放在首位,提倡贵生精神,敬重生命成为道教的一个重要原则。整个道教文化,都有一种强烈的贵己重生的倾向,这是由“道法自然”生命观所决定的。《老子》中说“贵生”、“摄生”、“自爱”“长生久视”,《庄子》中说“保生”、“尽年”、“全生”、“尊生”, “贵生”成为道家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道家提出了一整套养生思想和养生方法,体现了对生命的关爱精神。道家和道教提出养生的基本理念是性命双修,即身心俱炼,使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能健康发展,在今天仍具一定实际意义,这也是关爱生命的一种体现。如道家养生倡导“静以养神”,主张“致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与传统的养生文化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庄子的养生思想包括“食气”、“养形”、“修性”等内容。庄子就是在对自然山水和田园景物的爱恋中体现其养生思想,在“吸风饮露、吐故纳新”的行为中,在乡野人际和谐的环境下,获得内心的宁静、身心的平衡,最终达到“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的健康状态,达到养生的目的。而“吸风饮露、吐故纳新”的行气之法,须借助乡野民间良好的自然环境,乡村清新的空气以及悦心悦目、和谐安静的乡村大环境方能实现。“熊经鸟申”,也是模仿大自然动物、禽类的行为以行导引之术。良好的自然条件、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生活环境和相对和谐的人际氛围,与喧嚣中物欲横流的大都市相比显现出的淳朴友善、少私寡欲的居民态度等等,乡村成为了道家养生、修性的首选之地。
通过上述对道家养生理念与乡村生态旅游关系的简单分析,不难看到道教养生文化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关怀是为人的,是为人的发展,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老子思想所孕育出的道家关爱人的理念和养生文化,已成为中国人学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思想资源。道家重视养生,现代人渴望健康,而乡村具备了都市旅游者养生、保健所需要的大环境。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应在养生文化的大背景下, 重新审视,打造多元化、多功能、产业化的乡村生态旅游,为中国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营造全新氛围。
参考文献:
[1[乐爱国.道教生态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李燕琴.生态旅游游客行为与游客管理研究.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1.生态农业方向生态农业是指以生态学的理论为基础的新型综合集约化农业,其通过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充分利用农、林、牧、副、渔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内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生产活动,将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互结合起来,从而使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并达到农业生产活动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的目的。据相关研究显示,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20.39%,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7.49%,全省均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当前,在贵州很多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石漠化程度不断加深,极大的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活动,同时造成了大量的农用地资源流失。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是今后贵州省农用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
2.旅游农业方向旅游农业是以农业文化和农村生活文化为核心,依托农业生产内容、农业文化、现代天文科技、现代农业设施等,充分发挥各地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自然景观等优势,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吸引游客前来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的一种新型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形态。目前旅游农业的主要形式有庄园农业、农家乐等形式,它们充分考虑旅游的基本要求,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项目,结合新农村建设情况,打造一批精品线路,促进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森林旅游等快速发展。贵州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美,并由于贵州特殊的地形和独特的气候,吸引了大量来自重庆、四川、湖南等地的居民来此休闲避暑,成为了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据有关资料显示,贵州当地的农家乐、乡村旅游成为这部分游客的最终目的地,并且这种需求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而不断增强。因此,贵州省农用地的开发应用可以紧紧围绕旅游农业进行,充分吸纳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特色农业方向特色农业是指依据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将区域内将独特的农业资源进行加工或者采用独特的加工手段将共有的农业资源加工成特有的农业产品,进而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在特色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特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借鉴。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资源环境差异化程度大,立体农业气候十分明显,适宜不同作物生长。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贵州拥有丰富的优质农业资源,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种类的80%。如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大特色农业资源整合力度,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将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规模优势。因此,贵州农用地的开发应用应该坚持特色综合开发的方向,通过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提高农用地的多功能价值。
二、开发应用的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环保法律法规,合理控制农用地开发应用当前我国法律体系中有《农业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作出了相应的规定,但是由于各法律法规较为分散,并且对于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针对性不强。贵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主要以岩溶地形为主,其所面临严重的石漠化问题。因此,贵州省必须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法律法规对包括农用地在内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规范,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从而提高农用地的生态功能进而促进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发挥。
2.控制农业生产自身污染,有效提高农产品生态价值相关资料显示,贵州省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化肥、农药的依赖程度较高,使用量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用地土壤板结等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农用地经济功能价值的增长。因此,在农用地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积极的推广科学合理的施肥和施药技术,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搭配、生物防治的先进技术,达到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性状以及病虫害防治的目的,最大限度的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的旅游追求不仅仅局限于观光旅游,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原生态旅游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原生态旅游作为一项以保护性、观赏性、责任性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的今天,显示出越来越大的独特性,在目前的旅游市场,原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旅游爱好者的一种时尚的旅游业的热点,成为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研究原生态旅游所涉及的影响因素,对原生态旅游地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保护提供有益帮助,具有一定的研究现实意义。
旅游体验是一个过程,个人和外部世界之间为了调整自己心理结构的临时连接过程,是游客精神层面与客观旅游对象的交流活动,他们随时间发展相互影响、共同作用,借助观赏、游憩以及消费等旅游体验形式完成并达到丰富内心的旅游目的的过程。旅游体验的内容主要是以丰富内心世界、接触新事物、获取新知识为旅游体验目标的体验。
在立足于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深度访谈获取旅游者对原生态旅游地体验的文本资料,构建出反映旅游者原生态旅游地与体验真实两者间“主―客”平衡关系的Flow体验影响因素及其特征模型。
在社会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角度提出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实施价值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2.研究内容
以融合创新促进乡村原生态旅游发展 ,原生态旅游虽然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千村一面”就是其中之一。为防止其出现,原生态旅游发展要因地制宜发展不同特色的原生态旅游,这也是国家旅游局“515”战略中的要求。
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现在是网络时代,?樵?生态旅游的智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开发微博、微信、网络社区、易信等自媒体平台,可以提升原生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游客提供导游、导购、导览、导航等智慧化服务。原生态旅游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仅是信息的推送、新的营销推广平台,更要创新服务、产品、市场。
原生态旅游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原生态旅游的根本在于“原生态性”,要从旅游要素出发,深度挖掘并融合乡土文化、休闲文化、创意文化,突出生态、绿色、环保、休闲特色,抓住文化、资源、生态和生活差异,满足市场需求。契约管理原生态旅游环境,原生态旅游环境契约管理模式实际上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依法引入契约关系,在原生态旅游环境治理的各关系主体之间通过各种契约,就控制原生态旅游环境污染、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周边环境质量等事项进行规范,明确上述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并把原生态旅游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融入具体契约中的原生态旅游环保机制。
同时结合旅游的溢出性,只有当旅游圈内的旅游资源存在差异时才能对游客产生多样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虽然旅游圈内旅游资源的数量达到了要求,但是如果旅游资源部存在差异性,游客在游完一个景点之后就不会再去相同类型的其他景区去游览,导致旅游圈不足以支撑游客的旅游需求,这就是说差异性产生资源正向溢出。当然,溢出有一定的关键范围,特别是对旅游圈建设来说,互补的旅游资源可能在一次旅游活动中完成游览才可能发生溢出。
3.拟采取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
3.1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收集调查时间内样区游客对样区的心理情绪或体验感觉。以Flow概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对不同行业的受访对象进行访谈,发现这些人在从事本行业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令自身十分兴奋的体验感,尤其是在活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既定目标,自身技能充分满足于活动所需时,其畅快体验情绪感更强。Flow可以被看作为积极体验后的某种情绪,围绕这一核心要义,国内学者陈彦玮、任俊、曹新美等将其译为沉浸、流畅感、心流等概念。国外学者对于个体Flow体验所处的状态进行了界定,从界定共性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个体体验应具有以下特征:1)控制自身技能;2)控制自己的命运;3)深度愉悦的体验;4)自我意识的降低以及达到全面的满意。同时,学者们对于个体Flow体验产生应具备的条件进行了梳理,普遍认为挑战与技能的相关性是愉悦满足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从二者“平衡点论”上升为“环境高于论”,关于Flow体验影响条件、因素的研究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同时,Flow体验理论模型研究经历了由三通道模型向四通道模型再到八通道模型的过渡,Flow体验模型演绎始终围绕“挑战”“技能”两大维度,模型演绎前后差异主要体现为逐步将强度与难度分别引入作为挑战、技能的限定因素。
3.2预期旅游路线及样区现况(表1)
首发站贵阳――凯里西江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岜莎――――加榜梯田。
以旅游扶贫为发展路线,国家旅游局在“515战略”提出目标――旅游部门将与扶贫部门一道,每年共同完成1000个扶贫重点村、5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乡村旅游扶贫任务。
4.原生态旅游地旅游者体验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查询资料以及调查分析来看,西江苗寨、加榜梯田、从江岜莎、肇兴侗寨等4处中西江苗寨更容易产生畅爽感,达到Flow体验。综合这4处原生态旅游地共性可以看出,其旅游宣传力度较大,知名度较高,交通较为便捷。建立游客旅游体验及其满意程度评价体系(表2)通过绩效法,分别代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并用1-5分来分别为5个选项计分。将此部分的中每一项得分累计后占总分之比即可得出满意程度,它反映了游客对某体验要素的综合满意程度。
据调查统计得出,绝大部分游客首选西江苗寨为第一站,通过沟通了解80%以上的人认为民族传统文化应当作为原生态旅游景区的标杆。比对西江苗寨与其他原生态民族文化基地资源特征差异不难看出,西江苗寨地资源既包含原生态山水呼应的自然奇景,更有独一无二的人工资源。此外以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为基础,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围绕旅游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旅游发展民族产品加工业,实现一业带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聚集,让旅游者产生了忘我的Flow体验。文化资源与环境的融合度、资源独特性以及神圣感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旅游者原生态Flow体验的产生。从消费动机到消费过程,再到消费结果的评价及再次消费的可能性,总的来说包括旅游动机、旅游认知、旅游、旅游体验、重游意愿、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等内容。
5.问题与对策
5.1通过Flow视角下原生态旅游地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建立原生态旅游与flow“主―客”之间的平衡模型,发现、分析、归纳、总结原生态旅游地存在的问题,为原生态旅游地的旅游规划、建立旅游投资的效益评估体系和具有维持可持续发展功能的旅游管理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使原生态旅游发展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比重,成为样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5.2区域的模糊界线所带来的影响:多重边缘区和内部微边缘区
地域忽略了其与各区域之间源远流长的关系,产生了大量的异质形态,通常是碎片状或混合态。当前地域是一个大型的“零散星云”,为了采取相应行动,必须解释并理解这一现象。
一、理论基础
(一)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认为,2个地理区域间通过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流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1]。同一区域的城市和乡村属于不同地域单元,虽然在空间上紧密联系,但是城市与乡村各种资源的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职业结构要求、资金以及信息拥有量等存在差别,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互补,从而诱发城市和乡村之间货物、人口、货币和信息等要素不断流通和往来,对城市和乡村的不断融合起到重要作用。
(二)增长极理论
1950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在《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书中首次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在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增长极包含了三大涵义:第一,作为旅游经济空间上的推动型“制高点”;第二,作为旅游地理空间上的产业集聚中心;第三,作为旅游流集散单元。由于区域旅游发展的地区不平衡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区域旅游经济始终呈现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发展趋势。旅游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在开发条件的限制下,各地区总是集中力量优先培育高等级的增长极。在区域旅游空间的拓展阶段,有必要以重要节点为中心,有意识地选择交通线作为区域开发纽带和客流运行通道的生长轴,并沿着生长轴的方向进行旅游开发。在旅游增长极的基础上形成旅游发展轴,同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实现区域旅游空间重组,最终形成一个代表区域旅游整合体的新型空间战略格局[2]。
(三)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
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理论认为,区域内各个地区为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最佳状态,力争实现区域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旅游产品开发一体化、区域旅游形象一体化、旅游市场营销一体化、旅游服务一体化等理想状态的空间表现形式。在区域旅游空间一体化的过程中,区域内各个地区的旅游要素结构的空间组织和布局得到优化,这样既有利于保护各个地区的旅游优势,提升区域整体旅游特色,又能避免同质化恶性竞争,促进区域旅游业在一体化基础上的差异化发展[3]。
二、渭河流域旅游发展现状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在关中平原蜿蜒502km,自西向东流经陕西的宝鸡、杨凌、咸阳、西安、渭南。在陕西境内先后接纳黑河、涝河、沣河、灞河、泾河和石川河后,经由潼关县港口镇注入黄河,流域面积达到6.75×104km2,几乎覆盖了整个关中地区。渭河流域集中了陕西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对陕西省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渭河流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种类繁多,除了声名远扬的文物古迹外,还拥有高品质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农业旅游资源等,各类旅游资源相互交融,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化,已形成了独特的农耕旅游文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目前,渭河流域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些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条件,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由此制约着旅游产业主导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第一,旅游产品方面的问题。渭河流域的旅游产品以人文景观为主,结构单一。观光游产品处于初级型和粗放型阶段,原有的景点负荷过重,开发深度有限,新景点管理及开发呈粗放状态,品位不高,缺乏参与性和趣味性,观光过程乏味。度假产品类型不齐全,活动项目不丰富,难以长期吸引游客。观光农业产品内容单调,只是看农作物和养殖产品,尚未上升到“游”的程度。第二,旅游市场方面的问题。游客市场相对狭窄,市场容量较低,游客回游率低,游客停留时间较短。游客消费结构不尽完善,交通、住宿等硬性消费比重较高,娱乐、游览等软性消费较低。第三,旅游投入方面的问题。旅游投入不足,特别是市场开发经费的投入与国内同类旅游城市相比严重滞后,使得旅游市场开拓能力低,除了兵马俑、华清池等名牌产品外,其他旅游品牌的宣传、开发与其资源优势严重不符。第四,旅游业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纵向之间以及其与同级相关部门之间存在着责、权、利的不一致,使得属地化管理和专业化管理不能有效实施,相关部门发展旅游的合力优势尚未形成。
三、促使渭河流域旅游
发展的动力因素
(一)宏观环境因素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思路,从本质上讲,就是缩小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4]。城市和乡村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使城乡地域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5]。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标志着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体现了国家致力于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意图。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经济区的范围包括陕西西安、咸阳、铜川、渭南、宝鸡、商洛部分区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甘肃天水市,该经济区的定位是西北部内陆地区的“龙头区”。渭河流域所包含关中地区的5个市(区),正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渭河流域内各个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各具特色,地理上又彼此相邻,旅游业早已成为该区域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
(二)市场需求因素
陕西省内各城市旅游经济存在较大差异。西安作为首位城市,在省域旅游业发展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根据《陕西省统计年鉴》,2009年渭河流域5市(区)旅游收入及游客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各地区间如果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异,则会产生一种宏观的市场势力,这种势力在一个整体的经济体系中将造成社会福利部分的无谓损失,使总收益降低[6-7]。各地区内长期存在着过大差异,尤其是城市或边缘地区旅游发展长期滞后,则不利于该区域旅游总体竞争力的提高,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如旅游产品类型欠丰富、专项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区域旅游形象单一、给人以“有旅无游”之感等[7]。因此,陕西省有必要实施区域旅游合作,以丰富区域旅游产品体系,扩充旅游市场空间,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竞争力。
(三)产业因素
按照旅游经济理论,旅游产业具有收入效应、创汇效应、就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平衡效应等。旅游产业的发展又会直接或间接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财富,推动产品价值的实现,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经济增长。正是旅游产业庞大的乘数效应,使得旅游产业成为许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8]。
四、渭河流域的空间结构
综合陕西省的宏观地理区位、自然资源条件以及未来社会经济发展态势分析,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可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以西安市为核心,中心城镇为节点,快速骨架交通体系为依托,构建渭河流域城镇发展轴和关中农耕旅游文化区体系,形成“一城、一轴、多中心”的空间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一城”为西安市及其近郊精品旅游区,“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发展轴,“多中心”是以咸阳、宝鸡、渭南、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通过轴线式发展,利用渭河沿岸宽阔区域,建设田园休闲场所,并以此辐射沿岸村庄,开展富有当地特色的休闲项目,实现城乡旅游之间的优势互补,打造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渭河农耕旅游文化品牌。
(一)“一城”发展思路
“一城”即以超大城市西安为核心,发挥其旅游核心城市的作用,承担旅游组织、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以自身优势向周边城市扩散,进而推动渭河流域区域旅游发展。第一,在西安城区内构建包括明城墙内城区、城墙外沿环城路各景点在内的都市游憩商业区,通过提供西安特有的城市风貌、商业文化、商业氛围、商业建筑景观、各种服务设施等吸引源源不断的旅游者前来购物、娱乐、观光、休闲和游憩。第二,在西安市区南部和东部积极打造集观光、度假、休闲、现代都市农业为一体的生态观光度假旅游区。其中市区南部包括户县、长安区、蓝田县,这些地区自古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丰富,景观多样,应以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度假为主,重点发展观光采摘园、教育农园、租赁农园、垂钓乐园、高科技园等体验、休闲性项目。而市区东部,即临潼区,应以石榴种植区为基础,依山就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赏花、摘果、游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提升文化品位,使城乡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二)“一轴”发展思路
“一轴”是以渭河两岸沿线为主轴线,通过对渭河沿岸旅游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培育沿岸旅游点,形成旅游产业聚集带,实现现代都市和传统乡村的结合,最终带动渭河流域广大农村的旅游、经济、社会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第一,在渭河源头可开展“行走文化”旅游,挖掘秦汉时期先后修建的郑国渠、漕渠、龙首渠、六辅渠、白渠等遗迹项目,使旅游者不仅能领略关中平原的田园风光,还能了解古人建造的稳定关中农业发展基础的水利灌溉网。第二,在渭河两岸实现旅游业要素的整合协调及优化配置。如在渭河北岸,依托其优良的农业条件和丰富的民间文化优势,建立生态农业观光园区并开展民俗节庆旅游和以游客体验为主的观光副业游[9]。在渭河南岸,可以建立集各地民间风情、民间文化、建筑、饮食、农耕特色的休闲民俗文化园区,为那些利用周末走进乡村的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第三,拓展区域渭河水面,开展水上旅游项目。
(三)“多中心”发展思路
“多中心”为以咸阳、宝鸡、渭南和杨凌为中心的沿渭河田园观光带、古村镇文化旅游带和山岳民俗度假带。咸阳除了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外,还可利用传统医学和足疗产业这类独特优势进行旅游开发,同时可在礼泉县现有的万亩果园基础上开展果园观光、采摘等活动,实现城乡旅游资源互补。宝鸡应着力宣传和打造佛骨圣地法门寺、秦岭主峰太白山、青铜器之乡古周原、炎帝故里天台山、草原风光关山这五大品牌,以省内游客为目标人群,在发展农家乐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已经初步成型的乡村旅游,同时结合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新的乡村旅游模式。渭南应着重选取华阴为发展点,以避暑度假、休闲观光为主题,结合传统文化进行田园风光旅游业的开发。而华阴可依靠西岳华山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及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资源,通过策划、创意打造新概念旅游。杨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羊基地和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种的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以及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的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所以,杨凌应以农业文化为底蕴,以农业科技为手段,以各类农业产业园区为指导,以宾馆、酒店等服务业为载体,以文物旅游为辅助,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运用为主线,积极开发科技教育旅游、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游、会展和节事活动游等旅游产品序列,同时大力开发专项旅游与特种旅游产品。
五、促进渭河流域城乡一体化
旅游发展的策略
渭河流域关中农耕文化区的形成,必须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消费结构和客源结构,完善各级旅游中心城市功能,达到旅游国际国内品牌从单一化向多极化转变,观光客源市场向多元化客源市场转变,推动旅游产业从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的转变。
(一)坚持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
渭河流域的旅游业尚处于初级阶段,要使旅游业健康发展,政府的扶持是不可或缺的。各市(区)政府应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单赢思维”,强化整合意识和协作精神,从政府层面共同研究确定旅游合作战略、方针与机制,协调解决旅游合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共同建立“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享共生”的区域大旅游结构体系。
(二)加强区域内旅游合作
市场需求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各市(区)在开拓旅游市场时,应采用以政府与企业联合为主体的推荐-捆绑营销新模式,培育共同的客源市场,积极打造、开拓客源新市场。这样既有利于打造各地区特色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又有利于促进区域旅游市场持续良性发展,节约大量的营销成本[10],使区域内多方受益。通过鼓励区域间旅游企业加强合作,提供打破行政区划、实现无障碍旅游和统一标准、“一站式”便捷的设施和服务[11],如建立信息互动平台、旅游企业互送客源、建立联合优惠体系、设立绿色通道等,逐步消除区域间旅游壁垒和旅游障碍。
(三)共同培育精品旅游产品
各市(区)应通过区域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合作研讨会等形式,全面认识区域整体特色和独特优势,整合省内重要旅游资源,形成功能各异、优势互补、错位竞争的格局,构建区域城乡旅游发展互补空间。对于具有同质性的旅游产品,强化其共性,逐渐形成旅游精品产品。如依托西安大雁塔景区,宝鸡法门寺文化景区,铜川玉华宫遗址,咸阳彬县大佛寺、武功县报本寺、长武县昭仁寺等丰富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国际知名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对于差异性较大的旅游产品,则组合出一些资源种类丰富、景观反差大的精品旅游线路[12]。
(四)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
区域旅游交通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区域旅游合作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在原有交通路线的基础上重新进行交通规划,加大合作区域内交通建设,提高区域间交通的通达度,完善通往主要旅游客源地的各种交通通道的便捷度;深化现有交通资源的优势,推行公交“一卡多地制”工程,同时将城际公交结束时间与市内公交结束时间实行零距离对接。
(五)实施城乡旅游产品差异化
对城乡旅游产品应实施差异化定位,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满足城市居民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主题需求,利用渭河流域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和农业生产文化,打造精品农耕文化旅游品牌,开发中应选择部分有特色、成规模的村落和果菜园进行开发,尽量保持原貌,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类型旅游产品的开发模式,坚决避免开发中出现商业化、城市化倾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旅游业;理论;实践;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6-0120-05
随着我国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生产过程的劳动安全保护等以及SA8000认证的实践,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企业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旅游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愈发得到重视。“尽责旅游”、“善行旅游”、“公益旅游”、“社区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低碳旅游”等旅游理念或旅游产品也相继吸引旅游企业的关注与参与。旅游企业自身对CSR越来越重视,社会各界对企业,尤其是上市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日益提高,CSR渐次演化成为一种市场机制。如2011年《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2010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京,成为我国旅游企业首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同时,政府对CSR的兴趣与参与程度也有所增加,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CSR的领域也随之拓宽,如2011年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呀诺达景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推出“善行旅游促进遗产保护与人的发展”项目。可以预见,未来的旅游企业必将在自身发展与在社会责任的结合上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本文对近些年发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的关于旅游业CSR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旅游业中的CSR研究特点,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CSR研究综述
自1953年美国学者Bowen首次给出商人社会责任(Businessman Social Responsibility,BSR)的明确定义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开始显现(Carroll,1999)。20世纪中后期,伴随北美新大陆经济的急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单一追求利润的商人和企业家开始逐渐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弱势群体(唐更华,2008),而学术界也开始深入研究CSR问题。研究的视角包括经济学、伦理学、社会学、法学和政治学等等,在具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中,运用到的理论范式主要有企业公民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契约理论等(禹海慧、曾鹃,2010),还涉及公司治理理论、责任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CSR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董进才、黄玮,2011)。(1)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商人社会责任定义研究阶段。研究者认为,CSR是企业应为谋取社会利益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这时更强调将企业家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者,简单地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于商人的伦理观和价值观。(2)20世纪70年代初期,CSR研究初步成型。Davis指出,CSR是指企业在法律要求之外、从社会利益角度出发的一系列行为(Davis,1973)。此时的研究为CSR增加了一个新的分层——法律责任。(3)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CSR-CSP研究鼎盛时期。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学者们开始逐渐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绩效(social Responsibility Performance,以下简称CSP)结合起来进行思考,Carroll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CSP三维模型——企业社会责任观、企业社会响应观和企业社会价值观,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企业自由决定的责任(Carroll,1979)。他的定义得到了之后绝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因此,20世纪80年代后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研究相对减少了许多,研究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外延范畴。尤其是对CSP的模型构建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Wartick和Corhran的研究,他们指出,企业社会绩效是企业社会责任准则、社会响应过程和企业为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政策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Wartick,Cochran,1985)。此时,许多学者认识到在实践过程中CSR的内涵必须以原则或准则形式加以阐述。(4)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学者们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应用研究,研究范围更为广泛,研究内容更为丰富。Carroll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CSR的模型和定义,提出了CSR“金字塔”模型(见图-1)(Carroll,1991)。Lantos提出了由道德性责任、慈善性责任和战略性责任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Lantos,2001)。Schwa~z和Carroll在实证研究基础上对此前的“金字塔”模型进行更新,提出Ic(Intersecting Circles Mode)模型(见图-2)(Schwartz,Carroll,2003)。该模型得到了包括企业主和公司经理在内的实践者的广泛认同,并称这个理论的提出使他们能够根据组织资源状况和组织价值观去履行自己所认为的最具有意义的社会责任。Jamali则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3+2”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强制性的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自由决定的策略性责任、自由决定的慈善性责任)(Jama一1i,2007)。
二、旅游业中CSR研究综述
(一)对旅游业CSR的基础理论性研究
Holloway认为,CSR不仅仅是组织对于投资者及顾客的责任,还应包括对社会他人的责任(Holloway,2004)。Joan指出,CSR之所以受到关注是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运动有着必然联系.他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的泰国普吉岛旅馆业为例,认为他们在灾难应对中的表现是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CSR的承诺,但是,管理者需加大力度去缓解商业营利和更多的慈善活动之间的紧张关系(Joan,2007)。国内一些学者结合旅游业特点对CSR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冯守宇(2009)结合旅游业发展的实际,着重探讨了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并试图用经济学、社会学视角阐明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汪勤(2008)系统研究了中国旅游饭店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现状以及提升对策。夏汉军(2009)结合旅行神企业实际,集中对旅行社社会责任的对象和内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何立萍(2009)提出,面对金融危机,作为旅游企业应如何进一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断树立好旅游行业形象。叶奕、王烈炎(2011)以青海旅游业为例,强调旅游业要想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创造利润促进发展的同时,承担起对员工、游客、环境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的社会责任。
国内一些学者就CSR在旅游企业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和评价标准进行深入研究。过伟炯分析了影响乡村旅游企业社会责任承担的四个重要因素:国家政策方针、乡村旅游企业自身、利益相关者和乡村旅游业特性,构建了乡村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过伟炯,2010)。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些学者积极尝试定量及评价研究方法,如高建芳(2008)运用卡罗尔的利益相关者一责任矩阵对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并针对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内容设计了旅游企业的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苏志平(2010)采用AHP法构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与各类指标的判断矩阵,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
(二)对旅游业CSR的实践导向及应用研究
1.CSR的实现机制。王荣红(2007)针对民居客栈经营者对主体利益相关者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问题,提m构建丽江古城民居客栈经营者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包括构建外部监督体系和内部自律体系。与此类似,沈中印、王军(2011)在分析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及其演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旅游企业利益相关者合作可能性或威胁可能性的因素,并给出了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建立健全旅游企业的自律和他律体系。苏志平、顾平(2010)提出,旅游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是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关注员工权益、恪守诚信经营、引导旅游者行为、发展生态旅游、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广循环经济以及行业标准认证是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本途径。郭剑英(2009)阐述了旅游企业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环境责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构建应从明确旅游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关系、引导旅游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旅游企业文化的培育、推进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制化以及完善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谷慧敏等人将企业社会责任分成由顾客、当地政府、特殊群体、社会舆论和社区等承担的基础型社会责任和由业主和员工承担的升华型社会责任。这两类社会责任都是通过“动机-认知-行为-结果”的机制来实现,升华型社会责任的动机复杂性决定了其实现的难度较大。与一般企业相比,饭店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特殊性在于:一是国有饭店首先注重关注和解决员工就业,而民营饭店首先注重给业主带来回报;二是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作为对外交流平台和“形象窗口”方面,特定类型的饭店要比一般企业承担更多和更特殊的社会责任(谷慧敏、李彬等,2011)。李彬、谷慧敏等(2011)以制度理论为视角,通过对404家旅游企业高管的调研,对制度压力(规制、规范和认知)作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前因变量开展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制度压力对企业的社会责任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规范压力最大,认知压力次之,规制压力影响的统计结果不显著。政治关联在制度压力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规范压力和认知压力越大,越容易导致企业政治关联行为,而规制压力正相反。李彬、谷慧敏等的研究与前人相比更加深人而具体,且注重实证研究,在国内旅游业CSR领域的研究中独树一帜。
2.CSR管理。于丽丽(2005)提出,旅行社社会责任的承担,除了社会制度和法规的强制性约束外,更重要的还在于旅行社的自律意识。而旅行社的社会责任观念的建立,既体现在旅行社企业的管理文化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旅行社的管理者的社会责任观念上。童绍茂(2009)对国外知名饭店集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状况进行了描述。蒋术良(2009)对酒店社会责任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对不同星级酒店、不同盈利能力酒店、不同所有制酒店以及不同成长阶段酒店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检验和分析,并提出政府调节和干预管理、行业规范提升、酒店自律、社会评价与舆论导向四个方面的措施以强化酒店社会责任管理。秦绍林(2010)认为,旅行社应通过实施具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精神文化构建、行为文化建设和品牌文化创新,提高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品位,促进旅行社自身发展,构建和谐旅游环境。褚倍(2009)充分论证旅游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性,并在诠释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旅游企业实现社会责任的途径。
3.CSR与消费者。Helena(2010)将企业社会责任整合进忠诚计划中,认为社会责任忠诚计划应涵盖联合捐赠、环保计划和以人为本计划,这些计划又包括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旅游供应商和游客之间的心理上的和情感上的双重联系。唐慧(2011)根据消费者对饭店社会责任的评价来研究饭店社会责任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认为饭店社会责任包含慈善责任、员工责任、顾客责任、社区责任和环保责任五个因子,饭店社会责任和饭店能力是消费者产生购买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吕英、李亚兵等(2012)则证明了旅行社在游客责任、环境责任、旅游目的地社会和文化责任方面的表现与游客满意度、游客重复购买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沈鹏熠(2012)也论证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在目的地形象及游客忠诚度形成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经济责任、环境责任、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法律责任对认知形象有正向影响,游客责任、员工责任和慈善责任对情感形象有正向影响。田志龙、王瑞等(2011)通过调查研究,认为消费者企业社会责任态度(包括企业社会责任关注、企业社会责任信任和企业评价)在家电、旅游、食品、鞋服、金融和数码6个行业几乎不存在行业差异。
4.CSR与信息披露。杨江伟(2008)结合当前国外披露模式,构建出适合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可行模式及指标体系。并借助虚拟的“旅游卫星账户”技术平台,提出建立“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卫星账户”构想。胡淑琴(2011)则计算出了我国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数,通过实证统计分析找出了旅游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方式。王清(2011)在理清企业社会责任及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上,分析我国旅游饭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完善国内旅游饭店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对策。
5.CSR与企业绩效。贾永峰(2009)运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理论,以旅游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内容为视角,分析我国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并与国外上市旅游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比较。杨玲玲(2010)选取旅游上市公司2001-2008年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实证得出旅游上市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总体上能够积极影响经济绩效。并提出推动旅游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相关建议: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企业社会责任法制建设;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肖和华(2011)以沪深16家旅游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06-2009年连续四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旅游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结果显示,社会责任主要指标与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社会责任的不同维度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张钟方、赵君(2011)指出,当期社会责任指数与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前三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指数与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和总资产增长率也呈现正相关关系。
三、相关研究述评
以翻译理论家纽马克三种文本类型中的信息型和呼唤型为理论基础,以富平、西乡太白洞和黄陵的英译本为例,通过英汉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的对比,评析陕西旅游景点的汉英翻译,并归纳出相关翻译策略。
关键词:
旅游文本翻译;翻译策略;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0.034
1 引言
据《2015年陕西省旅游经济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5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38567.1万人次,接待外国人1941489人次,同比增长4.47%,占入境旅游总人数的66%,外国人市场仍然是我省入境旅游市场的主体。陕西具有悠久的历史,乡村旅游负载着历史文化,如果能把这种独特的乡村旅游文化介绍给国外游客,将有助于实现陕西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到的目标:到2020年,陕西整体上成为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因此,旅游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富平、西乡和黄陵的英译本为例,对陕西旅游景点翻译做相关探讨,指出其中翻译的策略,以期培养更多更合格的旅游翻译人才。
2 理论背景
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指出,翻译活动就是对文本的翻译,不同的文本类型应当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或交际翻译。他把文本分为三种类型: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表达型文本主要介绍源语文化,翻译时主要采用语义翻译,即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译文不仅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而信息型和呼唤型文本主要以目的语文化为目的,翻译时应采用交际翻译法。翻译过程中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为达到通顺易懂,允许译者不以原作为标准,甚至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呼唤型文本具有呼唤的功能,意在号召读者们按照作者的意图去行动、思考、感受或作出反应。学者们普遍认为,旅游翻译属于“信息型”、“呼唤型”文本,目的是传递旅游信息,诱导游客行动。如奈达所说,“职业翻译,重在有效传达意义,意义才是客户们想要和需要的东西。他们关心的不是文本的形式化特征,而是文本的内容”。
3 英汉旅游文本特点
中西方在各自特定的语言文化环境下,其语言使用者形成了一套不同的审美和欣赏的标准,这种标准有意或无意地制约着中西方读者使用语言的方式和对语言刺激的敏感度,这就意味着中西方旅游文本的语言表现手法及表现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标准。因此,在翻译旅游景点时,为了符合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标准,使信息更加有效地传达出去,译者要保持源语文本的形式,尽量和英语文本体裁一致,要尽量使用目的语游客熟悉的语言表达形式,尽可能大的吸引游客,满足国外游客的需求。通过对英汉旅游文本的分析,不难看出,英汉旅游文本的不同主要表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语言风格不同。英文文本在介绍景点时,行文简洁明了,用语直观通俗,追求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而汉语文本则用语夸张,词藻华丽,行文规整,注重使用多种修辞,从而使文本文字达到诗情画意之美,而对于景点的宣传介绍颇有失真的可能。第二,语言结构不同。英语属于“形和”语言,其语法规则非常严格,句式结构的逻辑层次十分讲究,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往往通过上下呼应、层层递进关联来增强语义,扩大信息,从而达到传达信息的目的。而汉语则属于“意合”语言,这就注定在描写景物时,不太注重句子结构的严谨性及前后的逻辑顺序,相反结构比较松散、自由,通过意境使语篇内容浑然一体。第三,侧重点不同。英文文本更加重视游客体验,常使用第二人称“you”来称呼读者,直接告诉游客,在某个景点中,“you”的所感所受,可以使游客感受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而中文文本则强调文本的规范性、严谨性、多使用第三人称对景点进行客观说明。第四,英文文本常常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暗喻、拟人等来增加文本的感染力,从而使旅游景点栩栩如生,传达的信息更加清晰、直观。而中文文本则缺少修辞,非常直白地、客观地对景点进行介绍,缺乏生动性。
4 旅游文本英译原则和策略
在对汉语文本进行英语翻译时,应该采用交际翻译法,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信息和呼唤功功能为宗旨,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翻译时采用的策略如下。
4.1 增补策略
增补是指译者在翻译时适当增加表示背景知识的词语。中英文旅游文本中所表达的文字背后都潜藏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特别是乡村旅游中蕴含着其本身具有的历史和政治背景,这时简单的直译就不能表述清楚,翻译时需要译者增加适当的背景词语,方能让译文清楚易懂,否则,英汉读者会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思维习惯而引起歧义。
例1:轩辕黄帝的陵墓位于陕西黄陵县城乔山山顶。
译文:Located on top of Qiaoshan Mountain of Huangling County in Shaanxi, Huangdi Mausoleumis the mausoleum of Xuanyuan Huangdi, the ancestor of the Chinese nation. It is the spiritual home of all Chinese peopl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national holy land to inherit and promote the Chinese culture.
例1中轩辕黄帝是传说中的中国古代伟大的帝王,国内读者比较理解,但国外读者未必知晓,如果译者仅仅采用直译的方法,国外读者无法理解轩辕黄帝这个人物。译文增加了对轩辕黄帝的解释,让目标语读者一目了然,通过译文读者就知道了轩辕黄帝的身份和相关的历史文化。
在陕西境内,许多旅游景点都蕴含着丰厚的历史典故,所以,翻译时适当使用增译法,能有效传达旅游文本所涵盖的信息,从而唤起读者的向往。
4.2 删减策略
删减策略是指在翻译旅游文本时,译者删去那些读者不需要的文字信息,删除后不影响读者对原文的理解,以及原文的信息量。汉语文本中可能会使用大量的名人名言,或文本中有大量的引经据典等。翻译时,如果保留这些引经据典或名人名言等,势必会引起目的语读者的不解,毕竟国外的游客大多对于中国的一些典故或名人名言并不懂。因此,在翻译时,适当把这些内容进行删除,有效传递旅游文本的信息。
例2从汉白公路130公里处,跨过一座飞越峡谷的双曲拱桥(太白桥),再沿峭壁间山道前行约百米,可见怪石嶙峋,如鬼斧神工,脚下深谷,流水淙淙,予人以神奇空蒙、高深莫测之感。
在这段文字中,汉语文本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如怪石嶙峋,如鬼斧神工,脚下深谷等等形象的语言对太白洞进行了渲染,意在引诱游客,但在翻译时成英语时,由于英语文本的特点,没有必要把这些华丽的词语逐一翻译出来。但译文要尽可能地表达出原文的含义,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传递出源语言的信息。
试译如下:From Han Bai Road 130 kilometers, crossing a fly over the canyon hyperbolic arch bridge (the white bridge), about hundred meters along the cliff path, you can find jagged like uncanny workmanship, and deep canyons with flowing water,which give a person the sense with magic, emptiness, and profound.
4.3 改译策略
改译是指,源语文化所表达的情形在目的语文化中不存在时,译者就要改变文化参照,以目的语读者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为目标,换一种说法的一种翻译策略。旅游文本属于呼唤型文本,其目的之一就是唤起游客的注意,旅游文本为了完成宣传目的,它所负载的源语文化词在目的语中就有可能不能一一对应,所以在翻译时可以改变文本的结构或形式,改变说法,尽可能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和接受。
旅游文本翻译属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西方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翻译景点时,译者必须了解并掌握这些差异,学习相关的翻译策略,通过两种语言符号的转换有效传递信息、召唤读者,使跨文化交际目的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