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实用管理范文

实用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实用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实用管理

篇1

巨桉(Eucalypts grandis)属桃金娘科桉树属,热带常绿乔木,自然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岸。巨桉属深根性树种,生长快,萌芽性强,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可耐-5℃的低温。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能在沼泽地生长,但能耐短期积水。巨桉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等领域,是优良的纸浆原料,其枝叶能蒸馏桉叶油,桉叶油的主要成分桉叶油素可作杀虫、灭菌及防腐剂。巨桉已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栽培,主要栽培国家有巴西、南非、津巴布韦、印度等。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巨桉,80年代中期开展了区域试验和推广,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福建、江西和湖南等省,四川省推广面积已过百万亩。

2 材料与方法

2.1 苗木选择

要选择符合标准的Ⅰ级苗,最好选择巨桉组培苗(苗木长势整齐,分化小),其次是选择种子营养袋育苗。

2.2 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海拔在600m以下,坡度0°以下的宜林地,土壤以壤土为宜,土层厚度在80cm以上,石砾(~10mm)含量低于15%,pH值(酸碱度)45~60之间,光照条件好,水源充足,肥力较高。

2. 整地时间

如果在春季造林,选择在前一年的秋冬季整地最好,其他季节造林,则必须在造林前完成整地任务。

2.4 整地方式

根据不同地块选择不同的整地方式。土壤如果较为板结,肥力不高的地块宜选择大穴块状整地,在耕地或土壤比较疏松的地块宜选择块状整地。一般要求穴深40cm,穴长宽在60~80cm。

2.5 造林密度的选择

巨桉属于强阳性树种,喜光不耐荫,顶端优势强,早起生长迅速,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造林密度,地势平缓,土壤条件好的用2m×4m;山坡地、土壤瘠薄的2m×m。造林时间选在春季,以透雨后造林,效果最好。

2.6 栽植方法

第一次回填表土。要将整地挖穴时堆在穴周围的表土回填入植苗穴内,回填深度为穴深的1/2,然后将土块打碎。基肥以磷肥为主,条件许可的话可施有机肥,施肥后将肥料与穴内土壤充分搅拌。第2次回填表土,将植苗穴周围的表土全部回填到穴内,回土堆积高度略高于地面。植苗时将苗木营养袋用双手握住并轻压,使苗木根系与营养袋内的土紧密成团,然后去掉营养袋,将苗木植于事先在植苗穴内挖好的小坑内,再壅上细土,栽植苗木的深度应高于苗木根茎处原土痕2cm,再将苗木袋土周围的土壤用力压紧,栽植的树苗基部略高于造林地平面,在下雨后确保树苗基部高度与地面相平。

浇足定根水,苗木栽植完后每穴浇水约kg,以保证苗木成活。查苗补苗,栽植苗木后在15d左右进行查苗补苗,补植的苗木应该选用与先前栽植的苗木是同一期的预留苗木,保证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

2.7 幼林抚育管理

2.7.1 松土、除草

在每年的6月、9月各松土、除草1次,一般可同时进行,以不让杂草遮住幼树阳光和滋生病虫为准,一般采取穴状抚育,即在幼树半径50cm以内除草和松土。

2.7.2 肥水管理

巨桉具有早期速生特性,造林20d左右即能恢复生长,故水肥条件要跟上,如果幼林阶段缺乏养分或养分比例失调,将会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形成“小老头树”,后期再追肥也难以纠正,所以肥水管理是培育巨桉林的重要措施。造林半年和第2、年,各施1次肥。施肥时间一般在雨季到来前的春末夏初。施肥量可以采取每株施过磷酸钙和尿素(和粪水)250g,以氮肥为主,年后逐渐增加肥量。有条件的可以施有机复合肥。施肥方法为在离树基部40cm左右开深20cm的环状沟或者在坡面的上方开沟,将肥料均匀地撒施在沟内,在用土盖至开沟前的高度。对干旱瘠薄的地块要及时浇水,保证林木正常生长所需。 造林地内不宜种植高秆和藤蔓作物,最好不间种农作物,以免与林木争肥,影响林木生长。幼林保护、防火、防病虫,当年造林后预防白蚁和蚂蚁啃食幼苗基部。

后期培育技术

.1 整枝

整枝能提高木材的材质,消灭木材死节,减少活节,增加木材中的无节部分,提高树干的圆满度;整枝可以提高林木生长量,能改善林内通风透光状况及林木生长条件,整枝还能提供燃料、饮料、肥料,增加收益种类。

整枝时间以林分充分郁闭,林冠下部出现枯枝时为开始整枝的标志。整枝季节选择在晚秋或早春,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之时进行。整枝高度一般修到5m左右为宜。年后视生长状况,可适度修枝。一般修枝强度高不超过树高1/。

.2 桉树的主要病虫害防治

(1)白蚁的防治。种植后发生白蚁危害时,可于造林地内投放灭蚁灵诱饵诱杀,根据白蚁的虫口密度,每公顷均匀投放195~495包。投放点挖深15cm的,穴内放些枯枝落叶和1~2包灭蚁灵诱饵,再在其上覆盖泥土。也可以用除虫菌液喷杀。

(2)桉小卷叶蛾的防治。幼虫取食桉树的叶片,并将叶片卷成筒状作巢,1年内多代危害,大量发生时,可选择50%巴丹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甲胺磷乳油1 200~1 500倍液喷杀。

()青枯病的防治。桉树感染该病后叶片急剧失水凋萎,不脱落而悬挂于树枝上。防治方法是及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用石灰对病穴消毒或用1 000倍托布津或苯骈咪唑淋洗杀菌。

. 萌芽更新方法

巨桉萌芽能力强,可利用第2代萌芽造林。更新季节以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前砍伐最好,其次为初夏。用斧头砍伐林木,伐蔸离地面高度5cm左右,保持伐桩树皮不开裂。采伐后及时松土,并将林地内的杂草铲除干净,松土深度在20cm左右。除萌、定苗。当萌芽条达0.5m高时进行第1次除萌、定苗,去弱留强,每个伐蔸只留2~株萌芽条;当萌芽条达1.5m高时进行第2次除萌、定苗,每个伐蔸留1~2株萌芽条,一般每公顷留1 50株。第1次除萌、定苗后及时壅土施肥,在树桩上方或两侧开沟施肥,沟深20cm,施肥后用土覆盖,一般每株施肥200g左右。可适当施加有机复合肥。巨桉一般在5~8年可以采伐利用,如果培养大径级用材可在10年以上采伐利用。

参考文献:

篇2

苹果套袋是当前果树生产上最常见的管理措施之一,给苹果套袋能防止病虫害、减轻污染、避免灾害损伤、提高果品质量、增加果园经济效益。观察,套袋的红富士苹果好果率达95―98%,不套袋的红富士苹果烂果率在30%以上,一些管理差的果园,烂果率在40%以上。

套袋苹果的管理技术要点主要有:

1 套袋前准备

1.1 疏花:合理按间距疏花,中型果15-20cm,大果型25-30cm,选留花序,每花序留包括中心花在内的强旺花两朵为宜。

1.2 疏果:在落花后一周,从选留的花序中留发育良好,果型端正的幼果,尽可能保留中心果,其余除去。

1.3 套袋材料:按品种要求选择袋子,纸袋为主,膜袋为副。对生长在树冠底部果实,长技尖端部果实及下垂枝接近地面果实,不宜套袋,套袋时,要严封袋口,不能让害虫及雨水进入袋内、过紧却碰伤果苔,让果实处于鼓袋中央,不贴袋壁。

2 树体管理

套袋的果树尽量不要环剥、环割,尽量避免树体营养和水分流通,从而影响果品质量。透光度差是影响果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苹果套袋以后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及时清除过密枝、徒长枝、竞争枝。层间内的辅养枝要当年疏除,控制横向生长,增强纵向生长,使每个枝叶都受光均匀,保证每个果实都能充分均匀着光,使树冠透光度保持在30%以上。

3 定期检查

发现袋的卡口有松开、漏袋、掉袋等现象,应及时修正。每逢刮风、下雨、喷药后更要仔细检查,以防止纸袋紧贴果面,影响通气、排水,避免发生日灼。

4 摘叶与转果

4.1 摘叶

摘除影响果实受光的叶片,能增加着色指数15%以上,除去果实附近影响光照的叶片,先摘除黄叶、小叶以及薄叶,然后摘去遮光的大叶、秋梢叶。一般从采收前一个月开始,连续3次。首先要摘除果梗部位直接影响果实着色的叶片,其次再把果实周围5~10厘米的叶片摘除,最后摘除果实附近及影响到内膛果实受光的叶片。自9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依次进行。

4.2 转果

转果一般在去袋后10―15天进行,根据向阳面着色程度的不同情况然后转变果实的向阳部位。转果时,用右手托住果实,左手捏住果柄基部,把果实的向阳面转为背阴面,必要时用透明胶带固定果实。对于下垂果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没有能让转过的果实有固定的地方,一般不进行转果。

5 病虫害防治

果实套袋后,生长期要喷洒具有保叶和保果作用的杀菌剂,以防病菌随雨水进入袋内危害果实。此间可选择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苹果轮纹病、褐斑病、霉心病等病害可以用甲基托布津、阿维菌素、多菌灵等杀菌剂交替使用。蚜虫、红蜘蛛食心虫等苹果害虫,可使用阿维菌素粉剂、吡虫啉粉剂、灭幼脲悬浮剂等防治。果树去袋后喷洒甲基托布津内吸性杀菌剂,防止果实上潜伏病菌引发轮纹烂果病。摘袋后忌喷波尔多液。果实进入上色期,不宜喷施膨大剂类药物。

6 肥水管理

6.1 套袋的果园施肥时间以9月上旬为好,此时施肥有利于肥料分解和微生物的活动 ,有利于断根愈合和再生新根,有利于吸取养分补充树体。

6.2 施基肥时最好用有机肥和适量的氮、磷、钾、硼等微量元素肥混施,主要是为了防止果实发生豆斑病、苦痘病等缺素症病害和其他生理病害。施肥时应在根系密集层施入,于树冠下环状开沟,沟宽20-30厘米,深30-40厘米,肥料入沟后掺土调匀,踏实后封土将沟填平。施肥量每亩盛果期数树不少于5000公斤。

6.3 及时进行叶面追肥 ,改善叶片营养促进有机物形成。果实生长后期控制使用速效氮肥,可叶面喷洒2―3次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7―8月份为果实膨大期,苦痘病、痘斑病容易发生,通过叶面追肥补充营养,提高果品质量,以磷钾肥为主,有利于果个增大和果实着色。叶面肥以花后至套袋前这一时期喷施为主。

6.4 墒情不足时及时灌水,果实进入上色期不宜浇水。

7 果实去袋与采收

果实去袋一般应在果实充分成熟后,果实表面着色80%以上,果实颜色比较鲜艳,果实达到一定硬度,糖度达到12度以上就可以开始采摘了。采摘过早,颜色浅,易褪色;采收过晚,颜色太深,影响商品性能。一般树冠、上部的果实成熟早,上色好,可以先采先上市。下部果实成熟晚,着色差可以晚采,促其上色。分批采收可使果实充分着色,又可抢占市场。

篇3

    1.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进行成本管理的宗旨都是使成本降低的同时保证效益的最大化。衡量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也同样如此,如果学校能够利用好有限的资金与资源,控制与节约成本,同时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的促进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那这个学校的成本管理工作就算成功了。目前,我国在进行告知院校财政拨款以及制定收费细则时,主要是借鉴约翰斯顿曾在1986年提出的“成本分担”理论,以实现教育成本的支出在政府、企业以及学生之间的合理分摊。针对各大高职院校在进行成本管理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在国家高度重视并做出相应改革的同时,学校自身也应当分析问题,以成本分担理论为指导,合理规划教育经费、优化教学资源,以改变管理困境,让资金、资源用在刀刃上,避免之前的管理不当造成的经费流失浪费、滥用资源等现象再次发生,从而提高办学质量与效率。

    2.除了理论支持外,国家近年来所做的相关改革工作也给高职院校进行成本管理提供了可能。财政部在1997年就已经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针对之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弊端,对记账方法、基本核算账户、资金平衡等方面都做了大改动,很多处理方法开始逐渐与企业会计准则相吻合。这便从制度上保证了高校成本管理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发展,高职院校内部的组织机构划分越来越明确,在日常管理中开始重视责任制度的落实,实现了校级、院级以及系级各部门的协调合作,通过权利、责任、利益的平衡统一作用规范了工作准则流程。这些都给高校进行教育成本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

    3.构建高职院校成本管理体系,是符合教育教学目标以及管理宗旨的。在高校,不管是做行政工作还是做服务后勤工作、一线教学工作,都离不开好的管理方法。教育管理旨在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教育资金,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益。因此,高校进行成本管理能促进总体管理工作的开展,也只有做好了成本管理,才能进一步实现教育管理工作目标。

    二、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成本管理的几点建议

    1.高校应当重新梳理并规范财务流程,要以合理的经济运行方式为基础,做好民主管理及建设工作,从源头上管理控制好成本,尽量减少中间环节,避免降低工作效率、加大工作成本、引起铺张浪费。具体来说,每个学院的院长应当在会计年度结束后公开财务报告,让全院的师生以及社会公众了解经费使用情况、学院的财务状况等,实现学院财务工作的民主管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同时还能合理采纳来自外界的意见与建议,从而弥补工作中不足的地方。而只有在外界的监督作用下,高校才能将教育资源、教育资金等用到实处,让教育成本能切实起到改善教学环境、提升教育水平的作用。

    2.建立规范、合理、合法的教育成本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当尽快建立起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让相关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教育机构的成本管理工作不同于一般企业,成本所涉及到的项目比较多,在核算时应当注重其综合性特征,考虑到教育教学以及后勤服务部门所用到的资金及资源。另一方面,也不能一味偏重压低教育成本,毕竟教育行业属于公益事业,其本质还是与创造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有所不同的,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具体的数据可以做参考,但要衡量学校的效益——教育教学质量以及服务质量等,则较为抽象,而学校所产生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是滞后的、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这些,都需要高校在制定成本管理指标时做综合权衡与考虑,将教育成本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既不因为成本过低影响办学水平,又不能因为成本过高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篇4

关键词:农业机械;农业生产;高效实用

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作用毋庸置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但需要了解、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操作技巧等,还需要充分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如农业机械老化问题、闲置问题以及管理问题等[1]。在使农业机械潜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挥实质性的作业,进而使农业机械充分展现出高效性及实用性等优势。鉴于此,本文对“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和管理”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

1基于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多年的农业生产经验,发现农业机械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问题的存在会倒置农业生产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具体表现如下:

1.1农业机械老化速度快,维护保养昂贵

对于农业机械设备而言,大多数是大型化的设备,由于在使用时间方面较为集中,因此在过度使用的情况下,便会倒置部分零构件损坏严重,进而加快农业机械老化速度。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零构件费用高,进而造成维护保养费用昂贵。这些问题均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待解决的。

1.2农业机械闲置时间过长

在我国,农业生产集中在春、秋季节,而夏冬季节农业机械设备则得不到应用,在闲置时间过程的情况下,便可能导致机械设备一些性能减弱。从而在实际生产作业过程中,难以使机械设备的性能全面发挥出来,进而造成生产水平低下等状况。

1.3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方法

同样由于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的限制,导致农业机械设备在春秋2季使用过于频繁,并且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的情况下,使农业机械设备的作用能够有效展现出来。从整体层面分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农业机械管理不力,同时缺乏衔接性管理经验,进而使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

2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的有效策略探究

2.1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杜绝疲劳作业

由于农业机械的工作时间相对集中,所以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便非常重要。在合理安排过程中,需使农业生产的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确保农业机械具备充分的休息时间。在明确这些准则之后,便可实施间隙作业以及轮值作业的方法,以此使农业机械使用的强度得到有效降低,进而使农业机械超负荷作业等情况得到有效避免;本人认为,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疲劳作业现象需严厉杜绝。对于农业机械工作时间的安排,需以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而拟定合理、科学的安排计划。

2.2以农业生产特点为依据,对农业机械设备科学配置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由于本体结构单一化情况显著,从而倒置农业机械设备闲置时间过长,在部分功能丧失的情况下,便会影响农业机械整体性能的发挥。所以,需以农业生产特点为依据,进而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科学配置[2]。在掌握农业机械设备功能的基础上,尽可能选择功能多的农业机械设备,在闲置期间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从而使农业机械设备在投入应用时,各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进而使农业生产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3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

国内大多数学者[3]在研究农业机械合理使用过程中,均表明需做好管理方面的工作。因此,为了使农业机械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便需要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农业机械作业人员能够按照相关制度进行规范作业;制定合理、科学的使用计划,使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避免疲劳作业,进而使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得到有效延长;做好综合管理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配置管理人员,实施对“人”对“机”的双重管理模式,以此使农业机械的高效性、实用性得以有效展现,进一步为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奠定良机。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应用还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因此便需要对农业机械工作时间合理安排,杜绝疲劳作业、科学配置农业机械设备以及融入有效性高的管理方法等。本人认为还需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针对农业机械潜在问题及故障,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相信做好以上这些,农业机械将能够实现高效实用及管理,进一步为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娄承花.对加快七十六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建议[J].农业机械,2012(26):116-117.

[2]李坤.关于农业机械融资租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业会计,2011(02):24-25.

篇5

传统的模糊聚类算法也存在一些问题:①难以判断离群点的归属;②提前确定划分类别数目和权重因子;③因为FCM算法的收敛性,很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或者鞍点,从而得不到全局最小值.减少离群点的作用为了减小离群点对聚类中心的干扰,给隶属矩阵添加一个权重因子,让隶属度低的点对聚类中心起的作用比较小,把隶属度调整为Nik=μik-(1-μik)×μik/2.对划分类别书的确定人为确定划分类别不太准确,有可能让聚类过程很缓慢.我们把聚类的有效性函数添加到FCM算法中,利用有效性函数来决定划分类别数的值.

2案例分析

数据是采用随机抽取的50个样本信息,由于客户的数据有17个参数:公司年龄、行业、规模、公司性质、盈利情况、员工数量、信誉度、年销售量、产品市场定位、新产品数量、流动资金、平均订购规模、年采购量、购买渠道、主要客户、对待产品的态度、对待服务的态度,这些参数的量纲不同,或者量纲相同,而数量级不同,直接用原始数据计算会出现“大数吃小数”的现象,所以,在实验之前,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4].应用改进模糊聚类算法,设定加权参数为2,停止阈值为0.0001,差异度采用欧几里得距离公式计算.表1列出了聚类中心阵和聚类结果的检测指标.实验得到的划分矩阵表明用户对各个类别的隶属程度,对其中两组用户数据分析:用户1:0.0013,0.9263,0.0722,0.0002,0.0000;用户2:0.1475,0.8451,0.0001,0.0056,0.0017.隶属度矩阵的每列数据表示该客户对一个类别的隶属程度,每一列之和为1,表示该客户对所有类别的隶属度之和为1.根据样本判定的选择原理,该客户数据对某个类别的隶属度大,我们就认为该客户属于这个类别.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用户1对类别2的隶属度为0.9263,我们认为用户1属于第2类,样本2对类别2的隶属度为0.8451.我们认为用户2属于第2类,同时样本2对类别1有0.1475的隶属度,所以用户2还具有类别1的特征.

本实验把企业的客户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区别出不用种类的特点.对5类用户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如表2所示.对于表2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到采用进度、频率和金额度作为客户分类的参数,从划分出的类别能看出不同客户类别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利润的贡献大小和客户估计要流失的可能性.这次实验是根据客户的消费记录进行聚类的,客户最近的消费记录对结果的影响很大.

篇6

第一条为扩大先进实用水利科技成果的宣传,推动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指导水利行业积极采用先进实用技术,切实提高水利行业科技水平,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根据水利建设需求和科技发展水平,按照技术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遴选水利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编制、《水利先进实用技术重点推广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

第三条《指导目录》的产生、实施与管理,应公开、公正、公平,接受社会监督。

第四条《指导目录》每年一次。

第二章申报与评审

第五条凡与当前国民经济、社会和水利发展水平相适应,涉及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等领域的实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均可申请列入《指导目录》。

第六条受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委托,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以下简称推广中心)负责《指导目录》的组织管理工作。

第七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流域机构水利科技主管部门为申报技术的推荐单位,对所属单位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推荐。

水利部直属单位及水利行业外的国内外机构可直接申报。

第八条申报的技术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

(二)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三)具有国内应用实例,应用时间达一年以上;

(四)技术适应性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五)知识产权权属明确。

第九条申报单位应为具有独立企事业法人资格的技术持有单位。

第十条推广中心受理材料申报的截止时间为每年7月31日,材料要求一式五份,分别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一)申报书;

(二)专利证书或其它知识产权证明文件;

(三)具有相关资质的部门出具的技术性能、产品质量检测报告;

(四)验收报告、鉴定报告、获奖证明及其它必要的技术资料;

(五)申报单位工商营业执照或事业法人证书复印件。

第十一条《指导目录》实行专家评审制。

第十二条推广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并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评审。

专家委员会由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9人。

第十三条推广中心依据专家评审结果,于9月30日前通过中国水利科技网、中国水利科技服务网对《指导目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15个工作日。

第十四条推广中心在公示期内受理异议申诉,进行异议核查。

第十五条《指导目录》于10月31日前。

推广中心根据《指导目录》向技术持有单位颁发《水利先进实用技术推广证书》(以下简称《推广证书》)。

第十六条《指导目录》的信息包括技术名称、主要性能指标、适用范围以及技术持有单位名称等内容。

第三章实施与管理

第十七条《推广证书》有效期三年,有效期满后,技术持有单位可重新向推广中心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指导目录》与《推广证书》作为该项技术推广采用的重要依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引导推动工程业主、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选用列入《指导目录》的技术。

第十九条列入《指导目录》的技术将被优先推荐申报有关部门的推广计划。

第二十条用户采用列入《指导目录》的技术,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与技术持有单位签订合同。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取消该项技术列入《指导目录》的资格,收回《推广证书》,并予以公告:

(一)在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查中不合格的;

(二)技术持有单位不能按照合同规定的性能指标要求提供技术服务的;

(三)利用《指导目录》进行虚假宣传的;

(四)经查在申报材料中弄虚作假的;

(五)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二条伪造、假冒《指导目录》和《推广证书》的,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第二十三条从事《指导目录》组织管理的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附则

篇7

用电监察的重点工作是要对用户的安全经济用电提供保障,使用户能够放心的使用电力。只有用户用的放心安心,才会使供电企业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在平时,用电监察部门要时常对用户进行安全监察,定期的维护管理,保证用电设备是安全使用状态的。当发现用户在用电过程中有不安全因素的隐患时,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补救,不能由于工作的大意造成无法弥补的祸害。

2针对用电监察作用的几点建议

用电监察工作是用电管理部门的重点工作内容,用电监察既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人民大众的自身生产生活效益。用电监察工作贯穿于整个供电管理内容当中,因此,在具体的用电监察过程中,要注重处理好几个主要关系。主要是用电监察工作与监察人员素质的关系;用电监察与营业后报装的关系;用电监察与计划、节约、安全用电的关系。相信处理好以上关系,能够使用电监察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

1)建立和完善用电监察的法律制度,使用电监察工作逐步法制化。只有通过使用法律强制性的手段,才有可能坚决的制止盗电行为的发生,使盗电用户认识到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

2)设立专门的用电监察机构,对内部的用电监察人员进行集中的培训。每年对于不合格的用电监察人员要实行惩罚,对合格人员要进行奖励。对用电监察机构,要及时的补充高素质人才,对哪些技术素质较高,操作能力较好的员工要重用。另外,每年都要新进一些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来充实用电监察的队伍。

3)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对用电监察进行管理。建立健全用电监察的规则,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现代化的用电监察管理,使用电监察工作走向现代化。

4)对用电监察工作进行去行政化,责权分明。对于用电监察人员要进行权力与责任明晰的管理,不能模糊不清,等到事故发生的时候,难以追究到具体负责人,不利于用电监察的规范化管理。

3总结

篇8

薪酬设计―薪酬理论与政策环境

薪酬设计―工作评价与薪酬标准

薪酬设计―绩效考核与薪酬支付

薪酬设计―按要素分配设计实务

特点1:针对性

套图书针对各类企业薪酬管理和设计人员,每个分册相对独立,从不同侧面分别反映收入分配改革和薪酬设计所需要的理论、政策、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技巧。

特点2:实操性

本套图书内容丰富,其中有步骤、有模版、有案例,极具实际操作性。

特点3:对接性

特别强调了薪酬模块与工作评价、理等模块之间的对接,不同于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把薪酬管理孤立阐释的书籍。

第一分册《薪酬设计――薪酬理论与政策环境》,集中阐述薪酬理论和政府对收入分配的监

控指导体系。

第二分册《薪酬设计――工作评价与薪酬设计》,集中阐述工资等级、工资结构和工资标准

的设计。

第三分册《薪酬设计――绩效考核与薪酬支付》,集中阐述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计发的设计。

第四分册《薪酬设计――按要素分配设计实务》,重点阐述按管理要素、技术要素和资本要素分配方式的设计。

2.《薪酬管理师培训教程》

权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编写

专业――国家紧缺人才培训认证项目薪酬管理师教材

实用――提升专业水平,打造管理能力薪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从业人员开展薪酬调查、薪酬预测、薪酬战略、薪酬计划、薪酬方案设计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直接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对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行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职业名称不规范,分工不明确,影响了企业薪酬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从而影响企业薪酬管理乃至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薪酬管理师培训教程》从理论高度传授薪酬管理基本理论及概念,以实战角度讲述薪酬战略的制定、企业薪酬方案设计、绩效考核、企业福利制度。有助于推动企业薪酬管理向科学化方向发展,提升企业薪酬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3.《薪酬制度的制定与管理实务――成功导入平衡计分卡推动曲》

薪酬设计需

要好的方法

薪酬设计需

要好的工具

篇9

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管理地理信息服务系统采用C/S模式和B/S模式相结合的复合型体系结构。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包括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编辑、综合管理、查询统计、专题分析、空间分析、自然灾害预案等。由于C/S模式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够满足对GIS图形数据的大量复杂操作和对系统响应时间的要求。因此,基于系统安全性、行业应用严谨性及速度要求,将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专题数据的录入编辑、自然灾害预案规划、空间分析等功能放到C/S模式下实现。B/S模式主要用于灾情信息数据的上报与。

2系统功能设计

2.1基础设施空间地理数据可视化表达与展示

采用不同颜色与样式的符号、线条、区域及填充图案等,表达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地图数据(各级行政区划、各级行政中心、公路、铁路、河流、居民地、房屋等),直观、形象。

2.2系统参数设置

系统参数设置功能包括当前用户登录系统密码修改、系统用户授权设置、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种类符号化定制、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里附属设施种类符号化定制、系统登录日志等。

2.3GIS地图操作

GIS基本图形操作功能包括单个选择地图实体、圆形选择地图实体、矩形选择地图实体、多边形选择地图实体、地图放大、地图缩小、地图漫游、浏览整个地图场景、返回前一视图窗口、改变地图视窗窗口、设置鼠标在地图窗口范围内外移动过程中是否自动切换显示区域、图层信息、信息标注、地图输出至图片文件等。

2.4GIS空间分析功能

GIS空间分析功能包括距离量算、面积量算、地理位置定位(主要地名定位、公路定位、居民地定位、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定位等)、空间搜索分析、自然灾情预案规划等。

2.5GIS专题分析功能

依据一项或者多项相关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指标数据,基于GIS地图数据可以制作多种方式专题图(范围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独立值专题图、饼图、直方图、格网专题图)显示,系统设计GIS专题分析功能包括基于三级行政区划专题分析、基于四级行政区划专题分析、综合灾情专题分析等。

2.6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地图数据更新维护

设计功能包括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专题地图数据更新、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附属设施专题地图维护等。

2.7数据导入与输出

系统设计基于多种格式文件外部批量数据导入数据库功能,查询统计数据输出至Excel表格文件或者直接输出至打印机,GIS图形数据输出至多种格式图形文件或者直接输出打印机。

2.8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主要包含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数据库、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附属设施数据库、自然地理资源数据库、其它资源数据库等。系统关键技术应用包括:①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信息数据和基础地理空间专题数据有效融合技术;②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的相关指标数据的空间地图可视化表达与展示技术;③基于GIS技术面向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管理应用系统领域的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与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专题空间数据库开发技术;④基于可视化程序设计开发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设计开发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管理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3示范应用系统开发

采用VisualC#2008可视化程序设计开发语言,基于SQLServer2008数据库平台及MapX5.02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组件完成黑龙江省望奎县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资源管理地理信息服务试验系统。系统各项指标依据上述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开发,实践证明,系统中强大的地理信息空间分析功能能够为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管理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直观、有效、科学的地图空间可视化技术支持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来自于《现代化农业》杂志。现代化农业杂志简介详见

4结语

篇10

1.15S活动

在仓储区域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最终让员工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素养。整理、整顿工作可以清除仓储现场不必要的物品,将经常使用的物品分类、有序摆放。清扫、清洁工作使得现场卫生保持良好,并将仓储现场的卫生维持要求标准化、制度化,通过长期的严格执行,最终使员工形成素养,自觉维护现场卫生环境。通过5S活动,仓储区域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为人员和设备运行良好的结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各类物品摆放有序,在需要使用时,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取得所需器具,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通过长期坚持,最终让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工作素养,为做好仓储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1.2“六源”查找、排除

危险源、污染源、缺陷源、浪费源、故障源以及清扫困难源统称六源。通过发动全体员工在仓储现场开展六源查找工作,让员工发现工作环境中的危险点、缺陷点等隐患,并落实解决此类问题。所有六源问题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查找并排除六源问题对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仓储工作安全开展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浅圆仓地下通廊皮带机下方积尘不易清扫,粉尘长期的积聚可能导致自燃事故的发生。通过改造,消除这一清扫困难源,可以极大降低粉尘自燃事故发生的几率,保证了仓储工作的安全开展。

1.3提案改善活动

由员工自发地用创新的方法,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提出改善的方法。这些方案的实施,可以对企业管理产生积极效果。在员工提出方案及实施产生效果后,企业均应给予员工一定的奖励。这种活动叫做提案改善活动。一线员工是最了解仓储现场的人,往往最能提出有效的、实用的改善意见,但积极主动提出改善意见的员工却寥寥无几。提案改善活动要与奖励机制相结合,以提高员工的参与程度,发挥出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完善仓储工作现场各种设备设施,有利于做好仓储管理工作。

1.4目视化管理

粮油仓储现场环境复杂,面积广、危险点多,现代化粮油企业设备设施也多,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仓储管理中的重点工作。目视化管理是通过对仓储现场的危险区域划出警戒线,危险空间做好警示标志,重点设备制定使用注意说明、操作流程、维护规程等,并张贴于使用现场,时刻对使用人进行一系列提醒,保障安全。目视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将仓储现场中所有的危险点“暴露”出来,让任何到达现场的人都能看见并明白危险点,确保现场人员及设备设施的安全。

2仓储TPM管理推行效果

2.1“六源”查找初见成效,现场环境的安全性显著提高

为切实做好TPM的推广应用工作,镇江直属库组织全体仓储员工开展“六源”查找活动。由库主任和分管领导带头实施,针对仓储工作现场、作业环境、设备工作状态、办公室办公用品等存在的“六源”问题进行查找、统计和分析,并对相关的“源”按照合理化建议的合理程度对提出人给予绩效奖励。每月由TPM专员对所发现的“源”按照紧急和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和制定整改措施,对于适合班组或者个人自己解决的问题,由班组长统一负责或者个人进行解决;对于班组或者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由TPM专员统一协调、共同攻关解决。

2.2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规范统一

在没有开展TPM管理以前,现场安装悬挂了不少的安全警示标志、标识,但是这些标识、标志多是员工自己设计的,没有系统性,有些标志甚至不符合安全管理标志、标识规范要求。针对这个问题,员工通过对日常工作容易出现危险或者需要强调小心的部位如:上下仓顶的爬梯、输送设备的重力张紧装置、输油管道的进出方向、参观通道和生产作业通道无区分、关键设备的操作流程未上墙等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按照安全管理标志、标识规范与要求,重新设计制作和张贴、悬挂安全警示标志或者标识、关键操作步骤上墙、划分人员通道、标识管道流向等使其规范统一。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使员工的安全知识得到了拓展,更使安全意识得到了强化。

2.3库房管理显著改善

在实行TPM管理以前,库房由于机械设备、备品、备件、工具等种类繁多和淘汰、废弃物资的堆放,导致拥挤不堪,不能很好地利用库房空间,并降低了查找和领用设备工具的效率。实行TPM管理以后,首先,对库房的功能区域进行了重新划分,按照机械设备的类型分为谷冷机区、制氮机区、螺杆泵区、叉车区、装载车区、登高车区、货车区,并根据设备的使用频率安排存放区域;其次,对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资按照直属库规定整理后交综合部门统一处理,提高库房空间的利用率;第三,设置工具区,对日常保管工具涉及的8个大类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立单独的领用、借用记录,方便工具设备查找和追溯;第四,对所有规划的小区域按照使用频率分级别用不同颜色的线进行定位,同时在库房设置一块临时区域供科研实验、维修改造材料的临时堆放,对所有设备的朝向、摆放高度、位置、标识等进行规范和统一,整个库房的有效面积得到了高效利用,并大大提高了查找和取用归还设备的效率。

2.4员工素养得到提高、工作作风得到加强

经过近10个月的TPM管理推行,现场的作业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作业流程进一步的优化,员工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主人翁的意识不断加强。员工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随着TPM的开展,“六源”问题陆续被发现并得到了解决或者改善,隐患逐渐减少,这对于仓储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精细化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隐患不可能完全消失,旧的隐患解决,可能会发现新的隐患,这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TPM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持续改进,镇江直属库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以一线人员的小组活动为主开展5S、“六源”查找、目视化管理等活动,对各项设备设施的专业保全工作还没能落实到位。因此,计划利用2~3年时间,不断完善仓储TPM管理体系,并在前期工作不放松的基础上,加强设备设施的专业保全力量,继续将TPM管理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仓储管理的快速提升。

3结论

篇11

科研院所财务工作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隶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以预算管理为中心,以预算收支核算为重点。科研院所一方面接受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对科研经费的严格监管,一方面强调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这需要科研院所拥有较为完备的核心业务信息系统、财务信息系统、流程监控信息系统的支持,采用合理的管理方法降低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arp的应用正好提供了这样一种管理平台。通过arp系统的科研项目模块和预算管理模块,各研究中心的项目支出可以进行多维度、交互即时汇总。这些数据在不同角度的即时处理,可以使管理层快速得到需要的信息,实现对科研项目预算大类和预算总金额的控制,做到了对预算管理需求的快速响应;利用arp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功能,财务预算信息能够在得到授权的层级共享,使课题负责人、科研项目管理人员等的管理需求和信息供给完全一致,避免了决策的相互冲突,加强了行动的协同性;arp系统提供了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以价值链为基础,将科研院所的人力、资金、信息进行有效整合,为企业管理层制订、落实行动方案提供了有效支撑,使财务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成为现实,真正实现了预算会计的管控职能。

2有助于提高科研院所的内部控制,降低科研经费流失风险

随着国家科研经费投入的日益增大,科研经费流失风险问题突出,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根据科研活动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科研经费的过程监管”。arp本身就是一个控制系统,它为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支撑。首先,arp系统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传统信息系统下信息孤岛的问题,记录所有活动的相关数据,提供所有可能相关的信息。这样做出决策可依据的信息数据类型更广,更多维,数据重复更少,决策力更强,有助于实现全面控制活动过程。其次,arp系统有助于企业实现实时控制。arp系统的有效实施能够解决传统系统信息处理滞后的问题,自动记录业务直至产生报表,使科研院所能实时控制内部资源。再次,arp环境下,加强了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沟通,财务信息对相关课题负责人公开透明,并通过预算管理模块,限制预算大类超支,为国家审计节省了人力物力,保证了科研经费使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

3arp系统在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科学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科研院所由公益性角色逐步向市场竞争角色的转变,科研院所越来越重视对科学事业的管理,尤其是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管理。但是,还有很多的科研院所对arp系统的认识不足或者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了科研院所的总体经营绩效。arp系统在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下:

1对整个arp系统的认识不够,未能推动arp系统有效实施

部分科研院所缺乏对arp系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软件的认识,领导参与到arp系统中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将arp信息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归入技术问题之中,过分地看重信息功能,而忽视了其管理职能,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繁琐的和跨度周期过长的管理系统,持排斥心理。部分科研院所未能有效解决arp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比如arp的集成性与各部门的协调性之间的矛盾、arp的应用范围很广与数据收集量巨大之间的矛盾、科研院所管理人员的素质低下与arp信息系统的先进性之间的矛盾、arp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等。这些矛盾的存在和不断激化可能导致arp系统不能真正地为科研院所所用。

2arp系统功能使用不彻底,未能全部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各家科研院所在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上不尽统一,arp系统在某些方面难以通用。部分院所管理者观念上对系统功能认识不够,不愿意改变固有的管理模式,arp系统在科研院所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出不平衡的态势。部分科研院所未实现薪酬模块和总账模块的互联,未能通过工资薪金发放明细信息自动归集生成会计分录并导入总账模块,不能保证薪酬模块与总账模块数据的完全一致性。部分科研院所一再延迟预算管理模块的上线,不愿意受制于系统对预算大类的限制,存在会计科目与预算大类之间任意组合、随意调整的现象。另外,网上报销系统目前仅实现了网上提交报销单功能,未能将报销的原始单据等扫描入网上报销系统,从而未能实现完全的电子化签批,停留于电子报账和纸质签批并存的半自动化阶段;尚未启用合同管理系统,未与网上报销系统互联,无法实现合同经济条款对财务付款业务进度的控制;采购模块和库存模块待启用,对于一些大型的仪器设备等采购事项,无法从采购申请阶段即采集信息,未实现成本支出预测和资金统筹安排。对于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量大且部分价值较高的科研专用材料,无法真实反映收发存实物信息,从而做好科研材料的精细化管理。

3财务人员在arp系统建设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在项目建设前期,财务人员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影响,常常难以提供及时、合适、正确的流程设计思路。在arp系统上线后,又忙于财务系统的操作,不能成为系统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无法很好地驾驭财务系统管理职能,管理效率和成本管控并没有明显改善,反而苦于流程复杂,工作量增加。

4arp系统在科研院所应用前景分析

随着科研院所arp系统使用的熟练和事业管理水平的提升,arp的系统功能将进一步扩展。

1arp系统的财务管理空间进一步拓展

随着arp系统对科研院所财务工作的“包揽”,财务人员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机会去开拓财务管理的空间,把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资源纳入财务管理。除传统的资金、材料、设备等资源的规划外,还将扩展至人力资源管理。结合科研院所知识型人才密集的特点,科研院所将利用arp系统进行人力资源价值管理,对人力资源进行评估,充分挖掘科技人才价值。

2arp系统将用于成本管理,提升绩效

随着科研院所转制工作的推进,科研院所逐步走向市场化经营。科研院所的成本管理问题将成为重点难点,需要一个能够协调所有计划、管理各种成本的全面且集成化的综合系统。arp系统将用于成本管理,对成本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和比较。此外,通过对所有成本的管理使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和体系,保证收集到的数据具有一致性,建立一个标准的成本体系。对所有物料的收、发、存进行标准的核算,把成本的费用控制在科研院所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提高科研绩效。

3arp系统将扩展外端接口功能

受项目资金性质限制,使用财政资金的科研设备等采购均须遵循《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要求。政府采购目录一般会定期更新,这就需要科研院所及时掌握最新数据,及时上报“政府采购计划”;当需要进口设备时,向财政部门申请变更采购方式。arp系统将实现采购模块与政府采购系统、财政部采购方式变更审批系统等的互联,从根本上规范采购方式的合理性。随着国家科研投入的日益增加,科研院所资金流量和存量额日益增大,财务工作结算任务重。通过开放网上报销系统与银行结算系统端口,实现银企互联功能,将大大减少银行支付系统的录入工作量和工作差错,降低财务人员资金支付压力。

4arp系统由管理信息系统向决策应用系统转变

arp系统将用于支撑服务中国科学院“创新2020战略”,进一步推进管理信息化的进程,根据技术发展的要求,建设中国科学院管理云环境,实施“信息化管理与决策支持工程”,实现由管理信息系统向决策应用系统的转变。

篇12

初中学校是中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校内管理工作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新时期教育部门对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给予了宏观性的指导,要求初中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及时调整现有的学生管理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校园学习与生活环境。初中学校作为中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课程知识,为中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保证了初中班级管理达到预期的成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提出之后,初中学校也开始对校内学生管理工作进行了调整,“以人为本”思想在初中班级管理改革阶段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1.“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

“国家发展靠人才”,教育是培养各类人才的主要方式,不断完善中等教育体系是加快人才培养的最佳路径。中学生是初中学校提供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只有学生参与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初中学校的教育价值,倡导“以人为本”是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思想。对于初中学校来说,“以人为本”则是“以学生为本”,学校一切的教育活动必须依赖于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便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未来初中学校教学改革的主要趋势。

2.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综合策略

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下,我国初中学校学生管理有了先进的技术为支撑,这为“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提供了诸多帮助。初中学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创新,应充分利用上述有利的条件,以校内学生管理实况为基础展开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佳的学习管理成效。我认为,初中学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策:

(1)秩序方面。

教育部门宏观指导下,学校文化课程教学开始进入新一轮的改革阶段,各类文化课程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教学调整,旨在为中学生提供更为优越的专业学习条件。学科评估是初中学校教改里的重要内容,经过学科教育评估创建多元化监督体系,督促教师时刻反省当前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朝着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向发展。

(2)培养方面。

初中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初中学校要全面推广技术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战略模式,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专业人才的职业价值得以实现。

(3)校规方面。

班级管理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教育机构共同提出的学科教改活动,安排专业教育研究人员或学者从事课程的评估活动,以获得最为公正、专业、可靠的班级管理结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倡导了“人”在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必须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导学生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公民道德规范,遵守《初中学校学生行为准则》,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

1.初中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新时期教育部对人才教育工程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要求各地初中学校拟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着重解决学生在初中教育期间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困扰中学生的难题,易受到多种因素干扰而出现异常心理状况,进而影响了其校园的正常生活。异常心理对于中学生而言,不仅是心理上的异常状态,更对学校生活及学业造成干扰,严重影响学生正常的课程学习。初中学校必须深入分析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重视和加强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

2.初中班级管理中心理辅导的对策

篇13

感情激励方式对于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学会,员工是企业运转的根本,而领导是企业运转的大脑。大脑思想的实现,需要员工的配合。领导应该经常的与员工沟通,给员工足够的尊重,使员工时刻都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状态。心情,对于工作效率的影响很大,员工能够时刻的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需要领导的感情方面激励。现今社会,激励模式多元化,同时激励也是一把双刃剑。企业需要激励的存在,但是不能过分的依赖。

二、企业管理引入激励模式的原因

激励理论是对于人们心里活动的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产生的。随着激励理论的不断发展,激励体系对于企业的管理的影响也在加大。激励理论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企业的发展需要激励模式的引入

激励理论是通过对员工的心里、感情、物质上的刺激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的方法。企业想要有良好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之间的竞争。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在激励体制中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价值,这对于建立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很重要。

2.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应用,需要有相关体系的支撑

激励体制在企业之中,是企业对于自身文化的一种改进。在进行激励体系相关建设过程中,企业管理成应该对公司的员工做出充分的调查了解,重视员工自身的观念,积极采纳员工的建设性想法,完善激励体系,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本文来自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企业改革与管理》杂志简介详见。)

3.企业采用激励理论,也是应目前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

现今中国已经跟世界接轨,市场经济全球化,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增大。企业想要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存,就必须跟紧时代的发展步法,展开创新,引进激励理论等先进的理论思想。

三、如何实现有效激励

1.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激励在企业管理中越来越重要员工的思想自由,大多数会比较自身付出的和得到的,同样也会比较别人所得自己的差异。因此在管理时,公平的原则起到至关的作用,对于激励系统,应该有公平的奖励制度。

2.物质与精神激励两相结合

物质方面的需求是民众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物质激励也是最基本的激励方法,通过对员工物质方面的奖励满足员工物质方面的需求。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有的人对于物质方面看待比较淡薄,那么就需要相应的精神激励,在精神激励之下,让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宿感,最大化企业的利益,所以企业物质和精神激励必须结合使用,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针对个体差异实施差别激励

激励的本身目的是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很多。因此在制定激励模式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对策。

4.多层次、多跑道进行有效激励

激励模式是一种灵活的刺激公司员工积极性的系统,要做到及时更新,收录员工的最新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

四、结束语

篇14

1 优种核桃建园

1.1 选地

土层厚度在1.5m以上,质地疏松,保水、透气性良好的壤土、沙壤土,土壤pH值为6.5~8.0。立地条件应背风向阳,并具有灌溉条件。

1.2 定植密度

1.2.1 早实核桃: 56株/667m2,株行距为3m×4m。

1.2.2 晚实核桃:14株/667m2,株行距为6m×8m。

1.3 整地、施足底肥

定植前,按计划的密度挖定植穴,定植穴长宽各1m、深60~80cm。将挖出的表土与心土分开堆放,坑底每穴压入秸秆5kg,再将农家肥25kg与表土混合填入坑内,将心土覆盖其上。

1.4 选用壮苗

选用1~2年生的良种嫁接壮苗,壮苗标准是:苗高60cm以上,地径1.2cm以上,主根保留20cm以上,侧根15条以上,接口愈合良好,苗木充实健壮。

1.5 栽植

苗木栽埴前修剪苗木根系。栽植时,在前1年挖好的定植穴中央挖40~50cm见方的栽植坑,将苗放入坑内,放苗稍深些,填土后,向上轻轻提苗,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栽苗埋土深度以使根茎距地表以下6~8cm为宜,苗木嫁接口一定要露出地面。栽后立即灌透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最后修筑直径50cm长的圆形树盘。根据土壤的干湿状况,一般在1~3 天内必须浇水,每株树浇水20~40kg,水沉下去立即用土将浇水坑埋好,有条件机井水浇灌。以后视天气情况适时浇水。

1.6 埋土防寒

秋季新植的核桃树,枝条幼嫩、中空、髓心大,含水量高,冬季容易受冻抽条干缩,应进行防寒保护,在土壤封冻前的11月上、中旬,从距地面60cm左右截干,基部用土埋30cm高的土堆。低于30cm的可直接埋土。翌春3月中、下旬刨开,树干基部培一小堆土,修成四周稍低的树盘或修1m宽的树带,这样既解决了接口暴露易风干,又减少了接口处积水易腐烂的问题。

2 核桃幼树管理

2.1 施肥

2.1.1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时期最好在落叶前的秋季进行,对头年没有施有机肥的幼树,在春季萌芽前补施;施肥量:3年生以下树,每株施10kg左右优质腐熟的有机肥;施肥方法:采用环状沟施肥,距树干50cm处挖深40cm的环状沟,将肥施入沟底填平即可。

2.1.2 追肥:第1次追肥在发芽前后进行,以碳胺、尿素等速效氮肥为主,3年生以下幼树均匀地撒在树盘内,立即进行浇水,施肥量每株施入纯氮0.05kg左右。第2次追肥在新梢迅速生长期,以硝酸磷、磷酸二铵等复合性的肥料为主,方法同上。施肥量每株硝酸磷0.15kg或磷酸二铵0.05kg,施肥后立即浇水。

2.2 浇水

全年保证浇水3次,分别为发芽前后、新梢迅速生长期、土壤封冻前。

2.3 整形

河南店镇优种核桃主要培养开心型,在主干上部的整形带上选留不同方位的2~4个主枝,每主枝上均匀置3~4个侧枝,每个侧枝上留若干个结果枝组。对芽接已成活的核桃树在发芽前(3月20日~4月1日为好)进行定干整形。芽接树水浇地定干高度80~100cm,旱地定干高度在60~80cm。

2.4 修剪

早实品种分枝力强,成花率高,结果早,树势易早衰。为防止枝条大量结果后引起树势衰弱和产量下降,早实品种修剪应疏间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控制利用二次枝,短截改造徒长枝,剪除背下枝、下垂枝、干枯枝、细弱枝、病虫枝等;晚实核桃分枝力弱,修剪时,应短截发育枝,使其扩大树冠,剪除背下枝、下垂枝、细弱枝、病虫枝等。

幼树、初结果树修剪,主要是培养各级骨干枝,使其形成良好的树体骨架。要及时控制顶端优势和背后枝,调节各级骨干枝的长势,并及时处理过密枝、交叉枝、重叠枝、竞争枝、干枯枝、病虫枝等,以防内膛拥挤和背后下垂,造成主、从枝不分,树形紊乱。

2.5 合理间作

在幼树期间,可根据行间大小,在行间间种豆类、薯类、绿肥、浅根性中草药。当树大行间无空间时,可停止种植间作物。合理种植间作物,一方面,可促进了核桃树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做到以短养长。

3 成年核桃园的管理

3.1 施肥

有条件的核桃园可采取集中施肥的方法。基肥于核桃落叶后至土壤封冻施入,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放射状施肥、条状施肥等,每株施有机肥50kg、磷肥0.25~0.5kg,有灌溉条件的结合灌溉进行。追肥3~4次,主要是叶面喷肥,于核桃开花前、新梢速长期、花芽分化期及核桃坚果硬核期进行,前2次喷施0.3%~0.5%尿素,后2次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促进花芽分化;对于个别没有浇灌条件或暂时不能浇灌的核桃园,每年春季在树下1~1.5m宽的树带覆草10~15cm,其上压土以防风刮。于秋季结合施肥翻入地下。据调查,在整个核桃生长期,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12.4%,夏季地温比对照低2~3.2℃,冬季比对照高2~3℃,0~40cm土壤有机质可提高0.4%以上,可有效提高核桃的抗旱能力。

3.2 成年核桃树的修剪

主要是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此时期,早实核桃树树冠扩张明显减弱,二次枝抽生量减少且长势减弱,结果枝枯死更替现象明显,徒长枝时有发生。修剪主要是疏除细弱枝、雄花枝,回缩衰弱母枝,改造徒长枝,培养结果枝组;对树冠生长旺盛的二次枝进行短截或疏除;清除内膛过密枝、重叠枝、交叉枝,细弱枝,病虫枝。修剪时应注意必要时也疏除一些过密的大枝。通过短截、回缩和疏除,调整枝和骨干枝;通过不断更新复壮,有计划地培养结果枝组,保持丰产树势;对辅养枝的处理则以不影响主、侧枝生长为原则,消除长势强的背下枝。

3.3 花果管理

3.3.1 疏雄。在雄花芽萌动前人工掰除雄花芽。疏雄强度是在树冠不同部位留5%左右的健康雄花芽,其余全部疏除。

3.3.2 疏果。在盛花期后1个月内、生理性落果后进行。疏果强度根据立地条件和核桃树树势状况灵活掌握,一般中等偏上树势,树冠投影面积留果60~80个/m2;树势强的核桃树,树冠投影面积留果80~100个/m2。疏果时,先疏除病虫伤残果,再根据果实在树冠各部分均衡分布的原则决定取舍,同时尽可能留双果,去单果和三果。

3.3.3 人工辅助授粉。一般不进行人工授粉。在花期低温、阴雨等不利于授粉的气候条件下,在雌花盛开期用人工点弹或喷粉器喷授的方法进行人工授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