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社交焦虑治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DM等[1]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1。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EH等[2]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100ms、500ms、1250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100ms、500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1250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MJ等[3]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7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50%。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W等[4]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A等[5]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M等[6]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SM等[7]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紧张和担心。WellsA等[8]通过8例案例研究,发现暴露加注意外化实际上导致从域内视角朝域外视角的转化,比单独采取暴露疗法,更加有效的减低了社交焦虑。焦虑障碍的认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客观了解评测社交焦虑患者的心态,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取得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InRGHeimberg,MRLiebowitz,DAHope,FRSchneier(Eds.),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NewYork:GuilfordPress,1995,69-93.
2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etal.Time-courseofattentionforthreateningpicturesinhighandlowtraitanxiety.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5,43(8):1087-1098.
3GarnerMJ,MoggK,BradleyBP.Orientingandmaintenanceofattentiontofacialexpressionsinsocialanxiety:Eyemovementstudy.Prague:theAnnualConference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ies,2003,200.
4MansellW,ClarkDM,EhlersA.Internalrersusexternalattentioninsocialanxiey:Aninvestigationusinganovelparadigm.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555-572.
5WellA,PapageorgiouC.Theobserverperspective:biasedimageryinsocialphobia,agoraphobia,andblood/injuryphobia.BehavResTher,1999,37(7):653-658.
6JaneM.Spurr,LusiaStopa.Theobserverperspective:effectsonsocialanxietyandperformance.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1009-1028.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04-04
一、前言
社交焦虑障碍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是一种常见并具有潜在致残性的精神疾病。社交隔绝和社交技巧贫乏可导致青春期的多种问题,其中包括抑郁、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孤独(Rubin & Stewart,1996)。其他可能结果有物质滥用、持续的学习和就业困难,日渐贫乏的人际关系等。
社交焦虑障碍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危害大。但社交焦虑障碍通常会被误认为是“害羞”问题而被忽视,再加上社交焦虑障碍者本身就具有回避陌生人和害羞这一特点,不能主动寻求帮助,从而导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被延误。因此,对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社交焦虑障碍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恐惧,当患者暴露于公共场合时会感到极度焦虑;另一个是患者本人能够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却无法控制。一般说来,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在与自己认识的人相处时社交功能良好,但当他们与陌生人交往或处于自己认为会得到负面评价、会丢脸或困窘的场合中时,就会出现惊恐症状。如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在有陌生人的场合会哭叫、发脾气、发冷或退缩等[1]。有学者研究发现,患有社交焦虑的儿童几乎不能参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活动,在课堂上会拒绝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拒绝在同学面前讲话,拒绝使用公共盥洗室以及在食堂吃饭;避免与同伴交谈,拒绝与同学通电话,拒绝参加团体活动,也不愿意邀请朋友一起玩耍;患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则会拒绝与异性的约会、参加同龄人的社交活动,甚至不愿寻求工作[2-3]。社交焦虑通常有泛化和未泛化两种形式。社交焦虑未泛化者只有经历典型性情境时才会感到焦虑,通常只对操作性事件产生恐惧,如害怕或逃避在公众前的演讲等。而社交焦虑泛化者即使在独处或未被他注视或评论时都会感到痛苦,如参加正常的聚会、维持交谈等[4]。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为:(1)处于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演场合,如暴露于不熟悉的群体或者有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时,就会产生显著而持续的恐惧,认为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并为此感到害怕或显示出焦虑症状;(2)处于特定的恐惧场合几乎总能引起焦虑,可能表现为情境相关型或情境易感型恐惧发作;(3)求助者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者不合理的;(4)求助者总是回避处于这些社交或者表演场合,如果无法回避则极度焦虑和苦恼;(5)对于这些社交或表演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回避、焦虑和苦恼,显著影响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会关系,求助者为自己有这种恐惧症而感到显著痛苦和烦恼;(6)年龄小于18岁的求助者,病程持续时间至少六个月以上;(7)这种恐惧或回避的症状不是由于某种物质(如药物滥用、药物治疗)或者某种一般性躯体情况所直接造成的生理作用,也不能归结于其他精神障碍;(8)如果患有某种生理性疾病或另外一种精神障碍,那么(1)中所表述的恐惧症状与生理性疾病或这种精神障碍无关;如果是泛化型则需要满足绝大部分的社交场合都会引发恐惧(同时可以考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5]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诊断标准(CCMD-3)认为,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求助者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的特点。[6]
三、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作为一种抑制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精神障碍,会损害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如果儿童在早期没有对之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延续到成人期,对个体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认知治疗技术、行为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
(一)认知治疗(CT)
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抑制是社交焦虑的核心因素。社交焦虑症患者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并且设想别人会给自己负面的评价。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这种特征在长期实践中相对稳定下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认知模式。通过认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辨认并纠正顽固存在于头脑中的错误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建立交往信心、减轻对交往情境或交往对象的恐惧和担忧。
1.理性情绪疗法(REBT)
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情绪ABC理论。治疗师根据ABC理论对社交焦虑患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的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分析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社交焦虑的根源不在于社交情境或交往对象,而在于患者头脑中对于社交情境或对象的非理性、不合理的认识。然后通过阐释证明、引导领悟、与不合理信念辩论、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等技术,改变社交焦虑患者头脑中歪曲的、不合理的认知,建立起较为正确的、合理的理性信念,从而调节和改善患者的交往行为。
2.贝克(Beck)的认知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认为,人们如何感觉和行动取决于他们如何感知和建构自己的经验,要想理解某种具体的情绪体验或困扰的实质,就必须关注个体对不良事件的想法、假设和信念。同时,他认为个体关于事件的认知是多层次的,存在“认知结构”,从表面到核心依次为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
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功能性的认知,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思维。然后治疗师开始训练他们用现实来检验这些自动思维,并评估和修正其自动思维及背后的中间与核心信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注意力放在求助者没有意识到的思维和信念体系的障碍性偏差上,通过矫正这些认知偏差来改变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
后来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化思维,这种思维往往是患者意识不到的、在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以前就存在的思想;(2)识别认知性错误,指患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如任意的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思维等,这些错误比自动化思维更难识别;(3)真实性验证,即将患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是认知疗法的核心;(4)去中心化,咨询师通过创设交往情境,引导和帮助患者记录他人不良反应的次数,通过客观事实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别人注意的中心;(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鼓励患者对自己的忧郁和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让患者意识到情绪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人的焦虑水平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从而增强患者信心。[7]
3.自我指导训练
梅臣鲍姆(Meichenbaum)认为个体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其行为,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梅臣鲍姆也认为痛苦的情绪通常来源于适应不良的想法,但是与REBT不同的是,自我指导训练更注重帮助求助者察觉他们的自我谈话。
自我指导训练治疗过程包括教会求助者进行自我表述以及训练他们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情境。自我指导训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自我观察,这一过程主要是求助者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适应不良的行为,要让来访者愿意和有能力自我倾听。第二,开始新的内部对话,引导和帮助来访者察觉他们的自我谈话,鼓励来访者将他们的内部对话外化,然后改变这些内部对话对他们自己的指导作用。通过增加对适应性自我对话的应用,使社交焦虑患者消极的自我对话内容变得积极,能够识别和处理对自己的负性判断。第三,学习新的技能,教给求助者一些更有效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技能,并且观察和评估它们的结果。
此外,治疗师还要鼓励患者经常使用正性的自我表达和评价陈述,并使用积极的自我指导来促进自己的社交表现。
(二)行为疗法
无论是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都认为,强烈恐惧和焦虑的过敏反应是求助者习得的结果。按照行为主义的解释,求助者最初产生社交焦虑是因为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对与人交往感到不能应付、不能控制时发生的。由于条件刺激的泛化作用,其他与最初社交刺激没有明显联系的情境也能诱发社交焦虑,这就形成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8]。因此,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已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行为。常见的行为疗法有: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应用性放松。
1.社交技能训练(SST)
社交技能训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焦虑干预手段。其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一是儿童青少年之所以表现出社交焦虑,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果帮助儿童掌握这些技能,就可以有效改善社交焦虑(Greco & Morris,2001)。另外,也可能由于社交焦虑患者回避社会交往,从而缺乏社交技巧,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对社会交往的恐惧,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过进行社交技巧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从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9]
社交技能训练主要是对言语、非言语沟通手段及情绪表现和识别能力进行培养,让社交焦虑患者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社交恐惧的基本社交技巧。具体内容包括如何积极倾听,如何开始、继续和结束谈话,如何提出和回应他人的批评与拒绝及如何表达情感和观点等。常用的社交技能训练方法有示范、练习、指导、小组讨论、反馈与强化等。社交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开展形式在不同研究中各不相同。但无论具体训练程序如何,都要包含两点:一是直接教授社会技能,并经常提供练习机会;二是当个体正确运用这些技能时,要给予及时强化(Christensen,Young & Marchant,2007)。
2.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是建立在行为理论基础上的,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方法。暴露疗法认为条件性焦虑是社交焦虑症的根源,是习得的反应,重复的暴露练习可以使个体逐渐适应或减轻对社交情境的焦虑程度。它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使之逐渐耐受并适应的治疗方法。暴露疗法的实施程序包括:首先,让患者暴露于能引发其焦虑的社交情境中,让患者不回避自己的痛苦而进入所恐惧的情境并坚持下来,以使其体验到的焦虑自然缓解(习惯化);其次,暴露提供给患者一个机会,练习一些社交情境中所需要的行为技巧;最后,暴露可以让患者检验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是否真实。
(三)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疗法(CBT)被证明是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最好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独的认知治疗、教育支持治疗和药物安慰剂。它包括很多不同的技术,如应用性放松和社交技能训练等。其理论假设焦虑中有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成分,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些人身上常表现出了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会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来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加巩固和隐蔽,使问题越来越严重。[10]
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治疗策略如下:(1)介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式和治疗原理,让患者认识到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是健康的反应;同时,还要帮助患者了解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暴露练习的机制及其如何进行。(2)进行低生理唤醒和身体症状的放松训练,如肌肉群、呼吸的调整和放松。(3)认知重组,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源于自己的认知建构方式,学会用正确、理智的观念来代替头脑中不现实和非逻辑的认知。(4)针对社交回避行为进行系统的分级暴露训练。通过让社交恐惧症患者暴露于引发焦虑反应的情境,使其运用已经学会的交往技能、放松技巧和认知策略。(5)进行在学校和家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训练。(6)进行提高应激能力的意外事件管理训练。(7)进行在家中和学校的巩固训练,制定详实的防御计划并将治疗中习得的技能概念化形成系统的结构以应对未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在治疗结束之前,治疗师还将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复发,包括再次评估患者症状,确定对于患者而言的“危险”情境,逐步减少指导,让患者制定一份自助计划。[11]
另外,诸多研究证明,家庭环境与社交焦虑的病因和症状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一些做法和态度会导致儿童回避社交活动,父母的焦虑障碍会妨碍儿童社交焦虑治疗的进展[12]。因此,在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父母的参与也很重要。治疗师要鼓励社交焦虑患者的父母改善自己的行为,并就如何引导儿童交往对父母进行培训,以改善他们对孩子症状的不良影响。父母还要注意在儿童的成长早期用心照顾和抚养孩子,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尊重和关爱孩子,及时满足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培养儿童对人际交往的信任、勇气,以预防和减少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卡尼.儿童行为障碍个案集[M].孟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0.
[2]Beidel D C,Turner SM,Morris T L.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6:643-650.
[3]La Creca AM & Lopez N.Social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linkages with peer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J].J Abnorm Child psychology.1998,2:83-94.
[4]郑海燕,张姝.儿童社交恐惧症的评估与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75-78.
[5]BarlowD.H. & Durand,V.M..异常心理学[M].杨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93-95.
[8]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11.
[9]李元吉,汤宜朗.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5).
[10]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14):64.
[11]Kendall P C,Ellsas T E,Kane M T,et al.Anxietydisorders in youth: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M].Boston:Allyn & Bacon,1992:39-46
关键词:社交焦虑症;帕罗西汀;临床疗效
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SAD)是指对任何社交或公共场合而感到强烈的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此类患者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可能被仔细观察的表演场合,有一种持久的恐惧,由于紧张或者害羞而引起的难堪等。据数据的不完全统计[1],社交焦虑症的发病率高达2.6%~6.5%,临床中常利用选择性5- 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治疗社交焦虑症患者,并取得显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48例(男29例,女19例)社交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DSM-IV关于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1~49岁,平均(35±14)岁,病程0.5~3年,平均(1.75±1.25)年。在2w内均未使用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其他SSRI类药物,排除有严重药物依赖者、哺乳期者、妊娠者及躯体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晨起餐后服用,起始剂量10mg/d,2w内可加至20~35mg/d,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酌情加减药物剂量,禁止与其他药物合用,连续用药8w。
1.3疗效评定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LSAS、HAMA评分,对治疗后2、4、6及8w的LSAS、HAMA评分进行记录,根据两组评分对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为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减分率超过75%;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减分率为50%~75%;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减分率为25%~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减分率小于25%。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LSAS总分、HAMA总分均采用x±s表示,用t检验,临床疗效率、不良反应率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4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LSAS、HAMA评分情况 48例患者治疗后的LSA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评分越来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48例患者临床疗效 48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25.00%;显效20例,占41.67%;好转13例,占27.08%;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45/48)。
2.3 48例患者不良反应 48例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6.25%,其中1例表现为头昏、1例为便秘、1例为恶心,检查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监测无异常。
3 讨论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的损害社会功能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过分害怕在公共场合及他人面前进行社交活动,若暴露在公共场合极易恐惧及害怕等[2]。近几年来,众多医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是脑的疾病,5-HT、NE等神经质均参与到该病的发病机理。学者袁丽品[3]等选取41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临床治愈率为49%,显效率达83%,其不良反应较轻,得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具有显著疗效。
帕罗西汀能够选择性的抑制中枢神经元对5-HT的摄取,促进其传递,对毒蕈碱受体具有较小的亲和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研究中,48例社交抑郁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不良反应率仅仅为6.2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4-5]。
综上所述,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瑜,张梓刚,范涛,等.帕罗西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症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66-67.
[2]张宏耕,张雪花,程明,等.九味镇心颗粒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2):37-40.
[3]袁丽品,马建军,李学,等.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87-8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青年学生52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和严重的躯体疾患,年龄18~25岁,病程3个月~2年。随机分为集体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诊断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抗焦虑、抑郁药物——米氮平治疗,2周后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试验组用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集体心理疗法,每周1次。集体心理疗法的主要步骤[1]: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冥想放松训练;正确面对自我,主要以病人为主体,要求进行相互交流,加深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讨论和参与自己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集体活动等;投入活动,释放自我:用游戏或集体活动,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我,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并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方式。两组患者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2、4、6、8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表(HAMA)评分[2]评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HAMA减分率计算。痊愈:HAMA减分率≥75%;显着进步:HAMA减分率50%~74%;进步:HAMA减分率30%~49%;无效:HAMA减分率<30%。以痊愈、显着进步、进步例数计算总有效率,以痊愈、显着进步例数计算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6周后疗效结果对比见表1。表1 治疗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2.2 HAMA评分比较见表2 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检测值
3 讨论
社交焦虑症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其意识到了这种恐惧其实是多余的,没有理由的,但还是逃避恐惧所控制,要逃避那些可能有公众监视的场合。其发生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3]。心理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社交焦虑症的常见心理问题,并促进成功应对方式,掌握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药物治疗该症,就是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氯氮平、氯丙咪嗪、米氮平等药物对该症均有一定的疗效。药物治疗结合集体心理疗法,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着,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着高于单纯药物治疗。HAMA评分治疗后第2、4、6、8周末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金英,甘露春,冯冬梅,等.青少年社交焦虑集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6,28(11):17361737.
中图分类号:R749.72、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60-02
本文采用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进行干预实验,以探索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共501人,其中男生264人,女生237人,平均年龄16岁,按照极端分组法,选取在社交焦虑量表(总分24分为高社交焦虑者)上总分最高的27%为被试(其他两个量表的得分作为参考,在惧怕否认评价量表上总分接近或等于60分,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上总分接近或等于28分者),再进行访谈抽取被试,并把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6人)、自学组(6人)和对照组(6人)。
1.2干预方法
实验组采用暴露演练(角色扮演)、认知重构、家庭作业三种方法。共干预12次,每周一次,每次2.5小时;自学组采用自学认知行为疗法材料的形式,每周发一次自学材料,共发放12次,每周五下午上交自学作业;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1.3工具
1.3.1 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ubscale of th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1] 共6个条目,按0-3级记分,得分为0表示焦虑程度低,24分表示焦虑程度高。
1.3.2 惧怕否认评价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 FNE)[2] 共3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体验到更高的焦虑并更多地为可能的否定评价而烦恼。
1.3.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3] 共28个条目,分为回避和焦虑两个分量表。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回避及苦恼程度越高。
1. 4统计方法 采用平衡组实验设计。干预分前测(2006年9月14日)、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和后测(2006年12月25日)三个阶段进行。延时后测于2007年4月25日进行。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鉴于本研究被试例样过少,统计检验有阳性结果,但统计错误的可能性大,所以没有列出检验值。
2 结果
前测结果显示三组具有同质性。经过三个月干预实验,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有降低趋势,自学组在惧怕否认方面有所降低,延时后测显示,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相对于其他两组有降低趋势,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降低了高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一步的延时后测也显示干预效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说明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对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效果并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持续的;而自学方法单一,不适应学生实际状况和社交焦虑的复杂性。
以往研究[4-6]大多是针对成人与大学生的,而专门针对高中生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干预少见。本文以系统的认知行为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前人干预大纲的基础上,运用了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典型方法,并且把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对象扩大到了高中生。同时,在实验设计上补充了以往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单一模式。这样结果更具有对照性。但本文存在以下局限:(1)在实验设计上考察的内容较为单一,只考察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降低与否,没有考察存在社交焦虑的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否随焦虑程度的降低而更加趋于健康等方面;(2)样本量过少,结果缺乏说服力;(3)实验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如学校日常教学和活动的安排以及家庭等因素,无法有效控制,制约了实验的效果。所以本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弘.社交焦虑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4-246.
[2] 马弘.惧怕否认评价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8-230.
[3] 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3-244.
[4] 张新凯,吴文源,张明园.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00-202.
[5] 刘兴华,钱铭怡.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43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