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交焦虑治疗范文

社交焦虑治疗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社交焦虑治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社交焦虑治疗

篇1

[关键词]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DM等[1]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1。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EH等[2]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100ms、500ms、1250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100ms、500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1250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MJ等[3]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7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50%。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W等[4]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A等[5]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M等[6]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SM等[7]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紧张和担心。WellsA等[8]通过8例案例研究,发现暴露加注意外化实际上导致从域内视角朝域外视角的转化,比单独采取暴露疗法,更加有效的减低了社交焦虑。焦虑障碍的认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客观了解评测社交焦虑患者的心态,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取得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ClarkDM,WellsA.Acognitivemodelofsocialphobia.InRGHeimberg,MRLiebowitz,DAHope,FRSchneier(Eds.),SocialPhobia:Diagnosis,assessment,andtreatment.NewYork:GuilfordPress,1995,69-93.

2KosterEH,VerschuereB,CrombezG,etal.Time-courseofattentionforthreateningpicturesinhighandlowtraitanxiety.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5,43(8):1087-1098.

3GarnerMJ,MoggK,BradleyBP.Orientingandmaintenanceofattentiontofacialexpressionsinsocialanxiety:Eyemovementstudy.Prague:theAnnualConferenceoftheEuropeanAssociationofBehaviouralandCognitivePsychotherapies,2003,200.

4MansellW,ClarkDM,EhlersA.Internalrersusexternalattentioninsocialanxiey:Aninvestigationusinganovelparadigm.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555-572.

5WellA,PapageorgiouC.Theobserverperspective:biasedimageryinsocialphobia,agoraphobia,andblood/injuryphobia.BehavResTher,1999,37(7):653-658.

6JaneM.Spurr,LusiaStopa.Theobserverperspective:effectsonsocialanxietyandperformance.BehaviourResearchandTherapy,2003,41:1009-1028.

篇2

〔关键词〕社交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20-0004-04

一、前言

社交焦虑障碍指对社交场合或在人前表演(操作)存在显著的、持续的担忧或恐惧,是一种常见并具有潜在致残性的精神疾病。社交隔绝和社交技巧贫乏可导致青春期的多种问题,其中包括抑郁、消极的自我评价以及孤独(Rubin & Stewart,1996)。其他可能结果有物质滥用、持续的学习和就业困难,日渐贫乏的人际关系等。

社交焦虑障碍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率高,危害大。但社交焦虑障碍通常会被误认为是“害羞”问题而被忽视,再加上社交焦虑障碍者本身就具有回避陌生人和害羞这一特点,不能主动寻求帮助,从而导致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诊断治疗被延误。因此,对儿童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诊断

社交焦虑障碍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对社交场合存在持续恐惧,当患者暴露于公共场合时会感到极度焦虑;另一个是患者本人能够认识到这种恐惧是不合理的,但是却无法控制。一般说来,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在与自己认识的人相处时社交功能良好,但当他们与陌生人交往或处于自己认为会得到负面评价、会丢脸或困窘的场合中时,就会出现惊恐症状。如患有社交焦虑障碍的儿童在有陌生人的场合会哭叫、发脾气、发冷或退缩等[1]。有学者研究发现,患有社交焦虑的儿童几乎不能参与传统的课堂和学校活动,在课堂上会拒绝回答问题或提出问题,拒绝在同学面前讲话,拒绝使用公共盥洗室以及在食堂吃饭;避免与同伴交谈,拒绝与同学通电话,拒绝参加团体活动,也不愿意邀请朋友一起玩耍;患有社交焦虑的青少年则会拒绝与异性的约会、参加同龄人的社交活动,甚至不愿寻求工作[2-3]。社交焦虑通常有泛化和未泛化两种形式。社交焦虑未泛化者只有经历典型性情境时才会感到焦虑,通常只对操作性事件产生恐惧,如害怕或逃避在公众前的演讲等。而社交焦虑泛化者即使在独处或未被他注视或评论时都会感到痛苦,如参加正常的聚会、维持交谈等[4]。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为:(1)处于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表演场合,如暴露于不熟悉的群体或者有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时,就会产生显著而持续的恐惧,认为自己可能会做出一些使人难堪的行为,并为此感到害怕或显示出焦虑症状;(2)处于特定的恐惧场合几乎总能引起焦虑,可能表现为情境相关型或情境易感型恐惧发作;(3)求助者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的或者不合理的;(4)求助者总是回避处于这些社交或者表演场合,如果无法回避则极度焦虑和苦恼;(5)对于这些社交或表演场合所表现出来的回避、焦虑和苦恼,显著影响求助者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社会关系,求助者为自己有这种恐惧症而感到显著痛苦和烦恼;(6)年龄小于18岁的求助者,病程持续时间至少六个月以上;(7)这种恐惧或回避的症状不是由于某种物质(如药物滥用、药物治疗)或者某种一般性躯体情况所直接造成的生理作用,也不能归结于其他精神障碍;(8)如果患有某种生理性疾病或另外一种精神障碍,那么(1)中所表述的恐惧症状与生理性疾病或这种精神障碍无关;如果是泛化型则需要满足绝大部分的社交场合都会引发恐惧(同时可以考虑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5]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诊断标准(CCMD-3)认为,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为主的神经症。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求助者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的特点。[6]

三、社交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

社交焦虑障碍作为一种抑制儿童社会交往活动的精神障碍,会损害病人的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如果儿童在早期没有对之进行有效的治疗,会延续到成人期,对个体的身心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目前认知治疗技术、行为治疗技术、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

(一)认知治疗(CT)

认知治疗理论认为认知抑制是社交焦虑的核心因素。社交焦虑症患者常常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并且设想别人会给自己负面的评价。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这种特征在长期实践中相对稳定下来,形成了条件反射式的认知模式。通过认知治疗可以帮助患者辨认并纠正顽固存在于头脑中的错误的、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帮助患者建立交往信心、减轻对交往情境或交往对象的恐惧和担忧。

1.理性情绪疗法(REBT)

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基础是情绪ABC理论。治疗师根据ABC理论对社交焦虑患者的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和诊断,找出其情绪困扰和行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性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的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通过分析让患者意识到自己社交焦虑的根源不在于社交情境或交往对象,而在于患者头脑中对于社交情境或对象的非理性、不合理的认识。然后通过阐释证明、引导领悟、与不合理信念辩论、RET自助表和合理自我分析报告等技术,改变社交焦虑患者头脑中歪曲的、不合理的认知,建立起较为正确的、合理的理性信念,从而调节和改善患者的交往行为。

2.贝克(Beck)的认知疗法

贝克的认知疗法认为,人们如何感觉和行动取决于他们如何感知和建构自己的经验,要想理解某种具体的情绪体验或困扰的实质,就必须关注个体对不良事件的想法、假设和信念。同时,他认为个体关于事件的认知是多层次的,存在“认知结构”,从表面到核心依次为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

贝克认为改变功能失调的情绪和行为的最直接方式就是修改不正确的、功能失调的思维。咨询师教给求助者如何通过一种评价过程来确认这些歪曲的、功能性的认知,尤其是那些消极的自动思维。然后治疗师开始训练他们用现实来检验这些自动思维,并评估和修正其自动思维及背后的中间与核心信念。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注意力放在求助者没有意识到的思维和信念体系的障碍性偏差上,通过矫正这些认知偏差来改变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

后来贝克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具体的认知治疗技术:(1)识别自动化思维,这种思维往往是患者意识不到的、在出现不良情绪反应以前就存在的思想;(2)识别认知性错误,指患者在概念和抽象性上常犯的错误,如任意的推断、过分概括化、全或无思维等,这些错误比自动化思维更难识别;(3)真实性验证,即将患者的自动性思维和错误观念视为假设,然后鼓励求助者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这些假设进行验证,这一过程是认知疗法的核心;(4)去中心化,咨询师通过创设交往情境,引导和帮助患者记录他人不良反应的次数,通过客观事实让患者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别人注意的中心;(5)忧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鼓励患者对自己的忧郁和焦虑情绪加以自我监控,让患者意识到情绪有一个开始、高峰和消退的过程,人的焦虑水平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从而增强患者信心。[7]

3.自我指导训练

梅臣鲍姆(Meichenbaum)认为个体的自我陈述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其行为,求助者必须注意自己是如何想的、如何感受的和行动的以及自己对别人的影响,这是行为改变的先决条件。要发生改变,求助者就需要打破行为的刻板定势,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评价自己的行为。梅臣鲍姆也认为痛苦的情绪通常来源于适应不良的想法,但是与REBT不同的是,自我指导训练更注重帮助求助者察觉他们的自我谈话。

自我指导训练治疗过程包括教会求助者进行自我表述以及训练他们矫正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他们能更有效地应对所遇到的情境。自我指导训练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自我观察,这一过程主要是求助者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尤其是适应不良的行为,要让来访者愿意和有能力自我倾听。第二,开始新的内部对话,引导和帮助来访者察觉他们的自我谈话,鼓励来访者将他们的内部对话外化,然后改变这些内部对话对他们自己的指导作用。通过增加对适应性自我对话的应用,使社交焦虑患者消极的自我对话内容变得积极,能够识别和处理对自己的负性判断。第三,学习新的技能,教给求助者一些更有效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的技能,并且观察和评估它们的结果。

此外,治疗师还要鼓励患者经常使用正性的自我表达和评价陈述,并使用积极的自我指导来促进自己的社交表现。

(二)行为疗法

无论是经典条件作用原理还是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都认为,强烈恐惧和焦虑的过敏反应是求助者习得的结果。按照行为主义的解释,求助者最初产生社交焦虑是因为在特定的社交场合对与人交往感到不能应付、不能控制时发生的。由于条件刺激的泛化作用,其他与最初社交刺激没有明显联系的情境也能诱发社交焦虑,这就形成广泛性社交焦虑障碍[8]。因此,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来消除已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行为。常见的行为疗法有:暴露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应用性放松。

1.社交技能训练(SST)

社交技能训练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焦虑干预手段。其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一是儿童青少年之所以表现出社交焦虑,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如果帮助儿童掌握这些技能,就可以有效改善社交焦虑(Greco & Morris,2001)。另外,也可能由于社交焦虑患者回避社会交往,从而缺乏社交技巧,这又反过来加重了对社会交往的恐惧,形成了恶性循环。通过进行社交技巧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建立友谊,从而打破这种恶性循环。[9]

社交技能训练主要是对言语、非言语沟通手段及情绪表现和识别能力进行培养,让社交焦虑患者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社交恐惧的基本社交技巧。具体内容包括如何积极倾听,如何开始、继续和结束谈话,如何提出和回应他人的批评与拒绝及如何表达情感和观点等。常用的社交技能训练方法有示范、练习、指导、小组讨论、反馈与强化等。社交技能训练的具体内容和开展形式在不同研究中各不相同。但无论具体训练程序如何,都要包含两点:一是直接教授社会技能,并经常提供练习机会;二是当个体正确运用这些技能时,要给予及时强化(Christensen,Young & Marchant,2007)。

2.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是建立在行为理论基础上的,是用来治疗恐惧和其他负性情绪反应的一类行为方法。暴露疗法认为条件性焦虑是社交焦虑症的根源,是习得的反应,重复的暴露练习可以使个体逐渐适应或减轻对社交情境的焦虑程度。它通过严格的环境控制,引导求助者进入有助于问题解决的情境中,使之逐渐耐受并适应的治疗方法。暴露疗法的实施程序包括:首先,让患者暴露于能引发其焦虑的社交情境中,让患者不回避自己的痛苦而进入所恐惧的情境并坚持下来,以使其体验到的焦虑自然缓解(习惯化);其次,暴露提供给患者一个机会,练习一些社交情境中所需要的行为技巧;最后,暴露可以让患者检验他们的非理性信念是否真实。

(三)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疗法(CBT)被证明是用于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最好的心理治疗方法,其疗效优于单独的认知治疗、教育支持治疗和药物安慰剂。它包括很多不同的技术,如应用性放松和社交技能训练等。其理论假设焦虑中有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成分,认知过程决定着行为的产生,同时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改变。认知和行为相互作用的关系在一些人身上常表现出了恶性循环,即错误的认知观念会导致不适应的情绪和行为,而这些情绪和行为也会反过来影响认知过程,给原来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之更加巩固和隐蔽,使问题越来越严重。[10]

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治疗策略如下:(1)介绍社交焦虑认知行为模式和治疗原理,让患者认识到焦虑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体验,是健康的反应;同时,还要帮助患者了解社交焦虑障碍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暴露练习的机制及其如何进行。(2)进行低生理唤醒和身体症状的放松训练,如肌肉群、呼吸的调整和放松。(3)认知重组,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情绪问题源于自己的认知建构方式,学会用正确、理智的观念来代替头脑中不现实和非逻辑的认知。(4)针对社交回避行为进行系统的分级暴露训练。通过让社交恐惧症患者暴露于引发焦虑反应的情境,使其运用已经学会的交往技能、放松技巧和认知策略。(5)进行在学校和家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社会技能训练。(6)进行提高应激能力的意外事件管理训练。(7)进行在家中和学校的巩固训练,制定详实的防御计划并将治疗中习得的技能概念化形成系统的结构以应对未来实际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在治疗结束之前,治疗师还将采取一些措施,以帮助患者应对可能的复发,包括再次评估患者症状,确定对于患者而言的“危险”情境,逐步减少指导,让患者制定一份自助计划。[11]

另外,诸多研究证明,家庭环境与社交焦虑的病因和症状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父母的一些做法和态度会导致儿童回避社交活动,父母的焦虑障碍会妨碍儿童社交焦虑治疗的进展[12]。因此,在社交焦虑的心理治疗过程中,父母的参与也很重要。治疗师要鼓励社交焦虑患者的父母改善自己的行为,并就如何引导儿童交往对父母进行培训,以改善他们对孩子症状的不良影响。父母还要注意在儿童的成长早期用心照顾和抚养孩子,建立安全的亲子依恋;尊重和关爱孩子,及时满足孩子心理和情感上的需求,培养儿童对人际交往的信任、勇气,以预防和减少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卡尼.儿童行为障碍个案集[M].孟译,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20.

[2]Beidel D C,Turner SM,Morris T L.Psychopathology of childhood social phobia[J].J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6:643-650.

[3]La Creca AM & Lopez N.Social anxiety among adolescents:linkages with peer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J].J Abnorm Child psychology.1998,2:83-94.

[4]郑海燕,张姝.儿童社交恐惧症的评估与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2005(12):75-78.

[5]BarlowD.H. & Durand,V.M..异常心理学[M].杨霞,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6]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分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7]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93-95.

[8]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211.

[9]李元吉,汤宜朗.社交焦虑障碍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15).

[10]许若兰.论认知行为疗法的理论研究与应用[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4(14):64.

[11]Kendall P C,Ellsas T E,Kane M T,et al.Anxietydisorders in youth: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M].Boston:Allyn & Bacon,1992:39-46

篇3

关键词:社交焦虑症;帕罗西汀;临床疗效

社交焦虑症(social anxiety,SAD)是指对任何社交或公共场合而感到强烈的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此类患者在陌生人面前或者在可能被仔细观察的表演场合,有一种持久的恐惧,由于紧张或者害羞而引起的难堪等。据数据的不完全统计[1],社交焦虑症的发病率高达2.6%~6.5%,临床中常利用选择性5- 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治疗社交焦虑症患者,并取得显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以来收治的48例(男29例,女19例)社交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DSM-IV关于社交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年龄21~49岁,平均(35±14)岁,病程0.5~3年,平均(1.75±1.25)年。在2w内均未使用苯二氮卓类、三环类抗抑郁剂及其他SSRI类药物,排除有严重药物依赖者、哺乳期者、妊娠者及躯体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口服帕罗西汀,晨起餐后服用,起始剂量10mg/d,2w内可加至20~35mg/d,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酌情加减药物剂量,禁止与其他药物合用,连续用药8w。

1.3疗效评定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LSAS、HAMA评分,对治疗后2、4、6及8w的LSAS、HAMA评分进行记录,根据两组评分对药物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分为痊愈、显效、好转及无效。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减分率超过75%;显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减分率为50%~75%;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减分率为25%~50%;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减分率小于25%。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调查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LSAS总分、HAMA总分均采用x±s表示,用t检验,临床疗效率、不良反应率均采用%表示,用χ2检验,当P

2 结果

2.1 4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LSAS、HAMA评分情况 48例患者治疗后的LSA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其评分越来越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48例患者临床疗效 48例患者中痊愈12例,占25.00%;显效20例,占41.67%;好转13例,占27.08%;无效3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45/48)。

2.3 48例患者不良反应 48例患者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占6.25%,其中1例表现为头昏、1例为便秘、1例为恶心,检查其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监测无异常。

3 讨论

社交焦虑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的损害社会功能慢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为过分害怕在公共场合及他人面前进行社交活动,若暴露在公共场合极易恐惧及害怕等[2]。近几年来,众多医学者纷纷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表明:社交焦虑症是脑的疾病,5-HT、NE等神经质均参与到该病的发病机理。学者袁丽品[3]等选取41例社交焦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临床治愈率为49%,显效率达83%,其不良反应较轻,得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具有显著疗效。

帕罗西汀能够选择性的抑制中枢神经元对5-HT的摄取,促进其传递,对毒蕈碱受体具有较小的亲和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率、血压等,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本研究中,48例社交抑郁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3.75%,不良反应率仅仅为6.2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4-5]。

综上所述,社交焦虑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治疗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汤瑜,张梓刚,范涛,等.帕罗西汀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伴焦虑症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3):66-67.

[2]张宏耕,张雪花,程明,等.九味镇心颗粒和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2,22(12):37-40.

[3]袁丽品,马建军,李学,等.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症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1):87-88.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的青年学生52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且排除其他的器质性病变和严重的躯体疾患,年龄18~25岁,病程3个月~2年。随机分为集体心理治疗加药物治疗组(试验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及诊断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抗焦虑、抑郁药物——米氮平治疗,2周后逐渐加至有效治疗剂量;试验组用药物种类及给药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集体心理疗法,每周1次。集体心理疗法的主要步骤[1]: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冥想放松训练;正确面对自我,主要以病人为主体,要求进行相互交流,加深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讨论和参与自己面对的问题,如生活方式,集体活动等;投入活动,释放自我:用游戏或集体活动,激发和调动他们的参与兴趣。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自信心,敢于面对现实,正视自我,重新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并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方式。两组患者分别于就诊时、治疗第2、4、6、8周末利用汉密顿焦虑表(HAMA)评分[2]评定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以HAMA减分率计算。痊愈:HAMA减分率≥75%;显着进步:HAMA减分率50%~74%;进步:HAMA减分率30%~49%;无效:HAMA减分率<30%。以痊愈、显着进步、进步例数计算总有效率,以痊愈、显着进步例数计算显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6周后疗效结果对比见表1。表1 治疗6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  2.2 HAMA评分比较见表2 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均与治疗前比较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第2、4、6、8周末两组HAMA评分检测值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HAMA评分检测值

    3 讨论

    社交焦虑症是个人对可被他人观察到的公众场合,预先感到的一种持久的、非理性的恐惧,害怕自己会做出令人难堪的举止。其意识到了这种恐惧其实是多余的,没有理由的,但还是逃避恐惧所控制,要逃避那些可能有公众监视的场合。其发生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3]。心理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社交焦虑症的常见心理问题,并促进成功应对方式,掌握自我调节方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药物治疗该症,就是抗抑郁、抗焦虑治疗,氯氮平、氯丙咪嗪、米氮平等药物对该症均有一定的疗效。药物治疗结合集体心理疗法,对社交焦虑症的治疗效果显着,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显着高于单纯药物治疗。HAMA评分治疗后第2、4、6、8周末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金英,甘露春,冯冬梅,等.青少年社交焦虑集体心理治疗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06,28(11):17361737.

篇5

中图分类号:R749.72、R749.0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06-0460-02

本文采用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对高一社交焦虑学生进行干预实验,以探索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共501人,其中男生264人,女生237人,平均年龄16岁,按照极端分组法,选取在社交焦虑量表(总分24分为高社交焦虑者)上总分最高的27%为被试(其他两个量表的得分作为参考,在惧怕否认评价量表上总分接近或等于60分,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上总分接近或等于28分者),再进行访谈抽取被试,并把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6人)、自学组(6人)和对照组(6人)。

1.2干预方法

实验组采用暴露演练(角色扮演)、认知重构、家庭作业三种方法。共干预12次,每周一次,每次2.5小时;自学组采用自学认知行为疗法材料的形式,每周发一次自学材料,共发放12次,每周五下午上交自学作业;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1.3工具

1.3.1 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ubscale of th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1] 共6个条目,按0-3级记分,得分为0表示焦虑程度低,24分表示焦虑程度高。

1.3.2 惧怕否认评价量表(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scale, FNE)[2] 共30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体验到更高的焦虑并更多地为可能的否定评价而烦恼。

1.3.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3] 共28个条目,分为回避和焦虑两个分量表。采用1-5级评分,得分越高,回避及苦恼程度越高。

1. 4统计方法 采用平衡组实验设计。干预分前测(2006年9月14日)、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和后测(2006年12月25日)三个阶段进行。延时后测于2007年4月25日进行。进行t检验和方差分析。鉴于本研究被试例样过少,统计检验有阳性结果,但统计错误的可能性大,所以没有列出检验值。

2 结果

前测结果显示三组具有同质性。经过三个月干预实验,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有降低趋势,自学组在惧怕否认方面有所降低,延时后测显示,实验组的社交焦虑水平相对于其他两组有降低趋势,见表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降低了高一学生的社交焦虑水平,进一步的延时后测也显示干预效果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说明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干预对降低高一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效果并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期持续的;而自学方法单一,不适应学生实际状况和社交焦虑的复杂性。

以往研究[4-6]大多是针对成人与大学生的,而专门针对高中生进行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团体干预少见。本文以系统的认知行为理论与社会学习理论为基础,在前人干预大纲的基础上,运用了认知行为团体疗法的典型方法,并且把认知行为团体干预的对象扩大到了高中生。同时,在实验设计上补充了以往认知行为团体疗法干预的单一模式。这样结果更具有对照性。但本文存在以下局限:(1)在实验设计上考察的内容较为单一,只考察学生社交焦虑水平的降低与否,没有考察存在社交焦虑的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是否随焦虑程度的降低而更加趋于健康等方面;(2)样本量过少,结果缺乏说服力;(3)实验过程中干扰因素较多,如学校日常教学和活动的安排以及家庭等因素,无法有效控制,制约了实验的效果。所以本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马弘.社交焦虑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4-246.

[2] 马弘.惧怕否认评价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28-230.

[3] 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3-244.

[4] 张新凯,吴文源,张明园.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上海精神医学,2005,17(4):200-202.

[5] 刘兴华,钱铭怡.社交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案例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6):431-435.

篇6

**市司法局在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坚持创新工作理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的各项职能作用,为社区提供便捷、

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营造了良好的法制氛围和法治环境,促进了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一、整合资源,创新理念,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市辖四区三县,总人口226万人。其中市内所辖四区,共计31个街道,328个社区。随着法律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工作中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一是缺乏统一领导,形不成合力。法律进社区工作,文明办、综治办、司法局等部门都抓,但主管部门不明确,动作不统一,因而缺乏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形成合力。二是力量分散,形不成规模。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司法局主要业务部门都参与,但缺乏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各干各的,资源没有合理配置,人员没有有效组合,形不成规模,使法律进社区工作针对性不强,时效性不大,法律服务质量不高,居民的法律需求不能方便快捷地得到满足。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建立科学的法律进社区运行机制。

为了建立科学的法律进社区运行机制,**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市“法律进社区”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职责,规定了工作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使各职能部门在法律进社区中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工作内容中提出了五支队伍进社区,即:法制宣传进社区;律师服务进社区;公证业务进社区;基层法律服务进社区;法律援助进社区。使法律进社区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二)加大领导力度,建立四级组织网络。市司法局成立了法律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自任组长,成员由相关职能处室领导组成。各县区也成立了法律进社区领导小组,由主管副书记或副区长担任组长,宣传部、文明办、司法局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街道建成法律进社区指导委员会;社区建立了法律综合服务站,配备了社区法制办副主任,做到层层有人抓、有人管,使法律进社区在组织上得到了保证。

(三)搞好对接,加强培训。市司法局各个律师事务所同市区各个街道建立了对口单位,将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人员分到全市的328个社区,分别召开了法律进社区服务人员同社区干部对接大会,建立了工作联系。为提高社区干部对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认识,市局组织了有关部门领导深入到各个市区,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共培训了600余名社区干部,使社区干部对司法行政职能有了全面了解,激发了他们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的积极性。

(四)选派干部蹲点指导。今年初,市司法局从机关干部中抽出能力强、业务精的9名人员,分成四个组到区里蹲点,组长担任街道法制副主任,明确规定了蹲点人员同机关工作脱钩,全部精力投入到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去,具体负责沟通、组织、协调、指导法律进社区工作。这样,在居民和法律服务人员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起到了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的作用。并在业务上具体指导社区干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使法律进社区工作在各个区有2个以上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

(五)建立严格考核制度。为了确保法律进社区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司法局、依法治市办公室制定了《**市“法律进社区”工作考核细则》。对法制宣传、律师服务、公证服务、基层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及县区法律进社区工作进行了规范,并以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考核,从而促进了法律进社区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二、立足社区,强化管理,夯实法律进社区工作基础

(一)完善制度,规范法律进社区工作。**市先后制定了法制教育制度、义务担任社区法律顾问制度、定期开展法律咨询制度、公证便民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制度、法援培训制度、法援网络制度等。从制度上规范制约各个职能部门及其有关人员,使他们正确处理业务工作同法律进社区工作的关系,从而保证了法律进社区工作人员、时间、内容的落实。

(二)扩大基层民主,依法保障社区自治。长期以来,城市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行政化管理倾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程度不高。随着改革的深化和民民对社区事务的日益关注,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保证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是不断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需要。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市注意克服以往工作中单纯强调公民遵纪守法,忽视公民权利;只强调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不注重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倾向,注意帮助居民树立自我意识、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积极性。同时强化社区依法管理,逐步使社区干部从过去“家长式”的管理模式向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模式转变。

(三)不断丰富社区自治内容,规范社区民主形式和程序。普遍建立健全了社区管理规章制度,如《社区自治章程》、《社区管理工作程序》和《社区服务公约》等,使社区法制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社区低保问题是一个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以前在低保管理方面不够规范,居民有意见。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制定了低保发放管理制度,实行了居民代表会、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干部会“三会审核”制度,保证了低保发放的公平、公正、公开,基本上达到了居民满意。同时,通过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形式,不断加快了社区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进程。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法律进社区工作领域

(一)把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法律进社区工作的重点

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往往都是涉及居民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问题。如企业转制、下岗职工再就业、供暖供热、低保发放等。**市将这些问题作为工作重点,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各方面关系,解决好各种矛盾,使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二)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法律进社区工作的亮点

**经济开发区近年来出现的如出租转让、租赁、占用土地等诸多问题引起了当地农民多次上访、告状,严重影响了地区的经济发展。辽宁绿茵律师事务所同开发区联合开展法律咨询宣传周活动,利用每天晚上时间,向广大居民、农民宣传土地法等法律法规。通过律师耐心的讲解,他们纷纷表示:只要政府补偿,安置合理,符合国家规定,我们保证不闹事、不上访。同时,律师积极向政府建议,使问题得到了合理解决,促进了开发区经济的发展。

(三)把维护社区稳定作为法律进社会工作的落脚点

**是老工业基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在开展法律进社区工作中,许多社会矛盾和不利于稳定的因素都发生、来源于基层。因此,他们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法律进社区工作的落脚点。市局明确要求,要把法律服务送进社区,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把稳定工作做到社区。做到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地区。建立了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并做到“四个到位”。即:司法人员到位、法制宣传到位、法律服务到位、法律保障到位。从而实现了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的最佳结合,有力地维护了社区稳定。

四、运用载体,引导群众,营造法律进社区工作氛围

(一)组建社区普法电影放映队。

辽宁绿茵律师事务所购置了全套露天电影放映设备,于2002年6月正式成立了义务普法电影放映队,除放映故事片外,从电影公司自费购进法制教育纪录片给观众放映。同时利用放电影前,开展法律咨询,解答居民提出的法律问题,帮助居民解决涉法事务。在咨询中,有的出租汽车司机提出亟需法律保护。事务所主任林波积极同有关部门联系、协商,终于同**市个体私营运输协会,联合成立了**市个体私营运输业协会会员法律维权中心,依法维护运输业业主的权益。同时明确提出,运输业主在正常经营中所发生的各类行政案件、交通肇事案件、民事赔偿案件及相关的刑事案件,维权中心律师减免费用受理。一年来共为运输业主减免费案件5起,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辽宁绿茵律师所义务放映队共放映电影270余场,现场向公民义务解答法律咨询1万余人(次),受理各种案件20件。

(二)建立热线服务渠道。

市局在市区示范点建立了法律进社区公示板,将法律进社区的内容、职责向社区居民公示。公证处为全市328个社区制作了公证服务进社区宣传板,各个社区法律服务人员都制作了“便民卡”发放到居民手中,有了问题打个电话就能及时联系到律师和公证人员。同时,市公证处、法援中心、各律师事务所都开办了热线电话,以满足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使许多法律问题不出社区就能得到解决。

(三)建立法律志愿者服务队。

针对力量不足问题,**市把一些退下来的“老法官、老公安、老政法”组织起来,成立了法律志愿者队伍,负责社区日常的法律咨询、法律服务、人民调解、治安防范等法律事务。新抚区南台社区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由原市法院院长张明学同志负责,他们针对本社区有关遗产、继承、动迁纠纷、老年人再婚等问题开展法律服务。目前,全市有80%的社区成立了法律志愿者队伍,为广大居民及时提供法律服务,是法律进社区工作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篇7

[关键词] 焦虑症;冠状动脉疾病;舍曲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52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18-01

近年来,随着对心理疾病的认识,冠心病人群中焦虑症的发病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流行病学调查,在冠心病人群中,有较高的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的发生率,共病率高。显而易见,如要更好的治疗冠心病,应同时关注心理疾病。本观察采用常规用药基础上加用舍曲林治疗冠心病伴有焦虑症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心内科病房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按焦虑自评分量表(SAS)评分[1]进行评定,150例中有90例合并焦虑症(发病率60%)。焦虑症状为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焦虑不安等程度不同。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给予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用药,B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商品名左洛复),1次/天,同时给予心理治疗,观察12周。观察患者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及失眠等症状。

1.3 疗效评定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按SAS评分评定,SAS评分70分为重度焦虑。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各评定1次。

1.4 疗效判定 显效:同等体力水平下,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及失眠减少70%以上,SAS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A组显效24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5%(43/45);B组显效17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5.55%(34/45),A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B组(P≤0.05)。

2.2 治疗前后两组SAS评分比较 治疗前A组和B组SAS评分为(68.59±5.70)分和(69.21±5.4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A组和B组SAS评分为(46.31±9.49)分和(60.01±8.4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S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SA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其发生发展与焦虑及抑郁有密切关系。循证医学已经证实了在冠心病的各种类型合并焦虑、抑郁的确是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疾病。焦虑症是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在冠心病患者当中,其患病率约为40%-70%[2]。致命性冠脉事件伴发的危险程度随焦虑程度的提高而增加,有明显焦虑的患者发生致命性冠脉事件的危险度明显增高[3]。目前国内外关于焦虑引起胸闷胸痛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过分的焦虑容易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及内分泌系统紊乱有关。在临床诊疗中,据统计90%以上的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被漏诊,这样不但造成过度检查和治疗,而且会严重影响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由此可见,冠心病和焦虑症互为因果,互为影响,导致病情恶化。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患者伴有的心理疾病,采取适当的干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盐酸舍曲林是一种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药物,其可产生强大的抗焦虑抑郁作用,由于舍曲林并不增加儿茶酚胺活性,对胆碱能受体、5-羟色胺受体、多巴胺受体、肾上腺素能受体、组胺受体等均无亲和性,不影响肝肾功能,不成瘾,具有较好的心血管系统安全性,因此被推荐为治疗冠心病伴发焦虑症、抑郁症的首选药物。

本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常规二级预防用药联合舍曲林可明显改善冠心病病人的临床症状,效果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可以长期维持治疗。所以,对于合并焦虑症的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早期给予心理治疗和抗焦虑药物治疗。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2001:83-114.

篇8

【关键词】 舍曲林;帕罗西汀;广泛性焦虑症

舍曲林是选择性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能快速抗抑郁和焦虑。帕罗西汀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常用药物,疗效确切。本研究就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作一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门诊的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广泛性焦虑症的诊断标准,入组前4周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排除严重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物质依赖及哺乳期妇女。共入组患者80例,年龄≥18岁,随机分为舍曲林组和帕罗西汀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35.7±10.2)岁。平均剂量100 mg/d。治疗前HAMA评分(25.5±4.8),HAMD评分(13.8±3.5)。对照组40例中男20例,女20例;平均(32.6±9.6)岁。平均剂量40 mg/d。治疗前HAMA评分(25.2±4.2),HAMD评分(13.2±3.0)。两组在年龄、性别、治疗前HAMA、HAMD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舍曲林初始剂量50 mg/d,7 d后加至100 mg/d,以后酌情加量,最高剂量150 mg/d。帕罗西汀初始剂量10 mg/d,3 d后加至20 mg/d,以后酌情加量,最高剂量50 mg/d。单一给药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及抗抑郁药,也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入组前,4周末及治疗8周结束时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各1次。量表采用HAMA、HAMD、SEll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各评定1次,其中疗效评定依次为HAMA减分率≥75%,为症状缓解;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好转,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主要统计方法: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症状缓解29例,显著进步7例,好转1例,无效3例;治愈率为72.5%,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分别为28、6 、2 、4例,治愈率为70%,有效率为90%。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治疗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在第1、2周末舍曲林组HAMA、HAMD总分减少较帕罗西汀组显著,第4、6、8周末减分率无显著性差异。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本研究中,舍曲林治疗组恶心、口干各5例,便秘、出汗各3例,思睡、失眠各2例,头痛、头晕各2例,保障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帕罗西汀组恶心、口干各5例,便秘3例,出汗2例,思睡、失眠各2例,头痛1例,障碍4例,排尿困难2例,震颤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篇9

【关键词】九味镇心颗粒;舍曲林;疗效;HAMD;SAS,TESS。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treatment results between nine taste heart particles and the Sertraline easing extensive panic disorder. Methods Collecting 68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with extensive panic disorder,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given nine taste heart particles and the other was given the,SertralineThey both wrote the Hamilton anxiety scale, anxiety from rating scale and the side effects scale of change, and then compare the two groups mark.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compared routine blood, the liver result and electrocardiogram after eight weeks since taking medicine.Results It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ffect,The side effects les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especially in gastrointestinal side effects aspects; such as the electrocardiogram and the others laboratory results have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Conclusion These two drugs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nine taste heart particles has less side effects than the latter,it has certain advantages.

【Key words】 nine taste heart particles;Sertraline;effect;HAMD; SAS,TESS.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92-02

广泛性焦虑障碍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出现的以焦虑、烦躁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同时伴有明显的躯体症状如出汗、心悸、呼吸急促、尿频、运动不安等。我国焦虑症发病率约7‰,多在青年和中年期发病,女性多与男性。本研究将九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两种缓解焦虑的药物做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就诊于我院精神科的焦虑障碍患者共68例,男性32例,女性36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为(34.4±4.9)岁,病程平均为(2.3±1.5)年。所有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别纳入实验组及对照组治疗。九味镇心颗粒治疗者为实验组,共34例,舍曲林治疗者为对照组,共34例。

1.2 研究材料

汉密顿焦虑量表(HAMD)主要包括14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法。各级的标准为:无症状;轻;中等;重;极重。评定标准:总分:能较好的反映病情严重程度。总分超过29分,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肯定有焦虑,超过7分可能有焦虑;小于6分,没有焦虑症状。

焦虑自评量表(SAS),让患者根据近一周的情况进行自我评定供医师参考。

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1分提示有不适,可予观察不需处理;评分>2分即可确定此条目有不良反应,且需处理。

1.3 研究方法

1.3.1 入组标准

诊断依据:①符合ICD-10中广泛性焦虑障碍之诊断标准,②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14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分,③排除抑郁症、强迫症、躯体疾病(脑血管、心血管等)所致焦虑。

1.3.2 具体方法

根据随机分组,分别给患者口服九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九味镇心颗粒服法:每日3次, 早、中、晚各服1袋(6g), 温开水冲服;舍曲林服法:50mg/日,早餐后顿服。于治疗0周、1周、2周、4周、8周后,分别重新评定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副反应量表,并于治疗0周、4周、8周时测定心电图、肝功能和血常规,比较数值的变化。

1.4. 疗效判断 痊愈:焦虑症状消失,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降至8分以下;显效:焦虑症状明显减轻,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前减少50%以上;有效: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降至25%~50%.无效:精神症状无明显改善,评分较前减少不足25%,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包完成,所有数据均采用卡方±标准差完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后进行性别和年龄及病程的比较,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口服九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按设计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等评定,据记录的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从表1得知,两组在治疗后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周观察结束时实验组痊愈9例,显效16例,好转7例,无效2例;对照组患者痊愈7例,显效17例,好转9例,无效1例,两组间疗效相近,无显著性差。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入组时有不同程度下降,也提示治疗有效,但个别患者分值下降不明显,可能与患者本人期望值较高有关。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0周、1周、2周、4周及8周的不良反应如表2所示,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行心电图检查,无一例出现心律失常、T波改变、Q-T间期延长等情况;血常规检查基本正常;肝功能异常者2例。实验组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胃部不适,其中恶心4例,呕吐2例;对照组主要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欲呕,食欲减退,头晕等,其中恶心6例,反胃5例,食欲减退2例,头晕1例,口干1例,肝功能异常者2例。

3 讨论

焦虑本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与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随着生活节奏的增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障碍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已成为精神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有研究报道这类疾病成为了21世纪人类的第二大杀手[1],发病率达到了2%以上[2],且中青年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人[3],可能与本年龄段社会的压力、学习的压力较大有关。焦虑障碍的病因目前还不太清楚,研究证实该疾病与遗传因素、个人素质、应激因素、精神压力等密切相关[4],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将导致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发生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出现焦虑等症状。焦虑症状产生的生物学基础,主要涉及到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抗焦虑药可使这些神经递质的释放趋于平衡,从而减轻焦虑症状[5]。如动物实验发现九味镇心颗粒能降低大鼠脑组织中的DA和NE含量,使大鼠的自主活动减少,可以使戊巴比妥钠导致的睡眠时间增加而产生一系列抗焦虑、抗应激、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对5-HT含量无明显影响[6]。舍曲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断了突触间隙5-HT的再摄取,使其与受体的亲和性降低,去甲肾上腺素受体下调而发挥抗焦虑作用[7]。

在我们研究中发现,九味镇心颗粒和舍曲林均有较好的缓解焦虑的疗效。通过HAMD分值变化我们发现,两种药物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药物在缓解焦虑、调节应激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心电图、血常规、肝功能等无明显影响,安全性高,尤其是九味镇心颗粒更有不良反应少,患者更容易接受的临床优势。因此,我们认为九味镇心颗粒系古方今用的纯中药制剂在治疗焦虑障碍方面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曾志强李顺兰. 文拉法辛、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药物与临床,2011,49(13):41-42.

[2] 胡俊,吴军,林志坚,等.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四期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7(7),628-629.

[3] 黄淑贞,芦苓, 翟屹民,等.九味虑平颗粒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5,5 (2) :113-115.

[4] 谢相智,冯玮.养血安神、活血化瘀法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比较[J]. 中国民间疗法,2011,19(5):52-53.

[5] 羊健蓉. 帕罗西汀与舍曲林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8(2):141-142.

[6] 王媛,肖泽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的关联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8(10):623-626.

篇10

由于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增加,许多中老年会出现心律失常,而冠心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应用参麦注射液加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并与应用能量合剂组对照,观察到前者有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7例患者系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收住的住院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50~86岁,平均65.5岁;病程2.0~18.0年,平均9.5年;其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3例,房性心律失常17例,高血压病19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高脂血症14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6~87岁,平均67.0岁;病程5.5~21.0年,平均11.5年;其中并发房性心律失常15例,室性心律失常13例,高血压病17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高脂血症13例,糖尿病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1]确诊。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参松养心胶囊3粒,每日3次。对照组用能量合剂(肌苷0.4g,200U辅酶A,2g维生素C,200mg维生素B6,10%氯化钾5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均以15日为1个疗程,应用1个疗程。2组均根据病情配合使用抗心力衰竭药、降脂、降压、降糖等药物。

1.4 观察项目

用药前后观察患者血压、心率,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记录临床症状,并做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对病情需要患者检测心肌酶谱及行心脏超声检查。

1.5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采用199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参照1979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制定的心律失常疗效标准判定结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类[2]。

2 治疗结果

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3 讨 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而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是在该病基础上,因心肌组织营养障碍与萎缩,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补心复脉之功。它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并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3]。其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其机制可能是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其血流量,改善心肌血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趋于平衡;抑制平滑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影响Na+-K+和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增加心肌收缩力和传导性,使心肌功能改善;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心肌细胞膜中的蛋白激酶的活性,保护缺血的心肌[4]。

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麦冬、五味子、丹参、甘松等。参松养心胶囊对氯化钙、哇巴因、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心律失常程度,降低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及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加再灌注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可明显降低动脉血压、冠脉阻力、心肌耗氧量和耗氧指数,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实验依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具有调节心肌细胞钠、钾、钙离子通道的作用,能改善心肌细胞代谢,抑制折返激动,从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5]。其中丹参酮ⅡA磺酸钠有类似维拉帕米L型钙通道阻滞作用,能减慢家兔离体心脏的心率,而甘松抗房颤的作用强于或等同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本研究显示,参麦注射液与参松养心胶囊联合治疗冠心病30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2]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实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

[3]段玉柱.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50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7):693-694.

篇11

【关键词】室上性心律失常;美托洛尔;西地兰;心室率

室上性心律失常能对机体造成如低血压、脑、肾脏供血不足、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故需及时控制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率。室上性心律失常,是心内科急诊最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观察我院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96例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比较美托洛尔与西地兰静脉注射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为来我院就诊的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包括房颤、房扑、房速。除外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新近出现的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及心功能IV级的患者。共观察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9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龄20~71岁。随机分为两组,西地兰组48例,美托洛尔组48例,两组病例无统计学差异。

1.2 给药方法 ①西地兰组(48例):近1周未应用洋地黄的患者,开始治疗时给予西地兰0.4 mg静脉注射,如30 min后未见效者再给0.4 mg,再30 min后仍无效者再给予0.2 mg,总剂量不超过1.0 mg。近1周内已经口服地高辛治疗者,开始治疗时给予西地兰0.2 mg静脉注射,如果30 min仍无效者再给0.2 mg,再30 min后仍无效者再给予0.2 mg,总剂量0.6 mg;②美托洛尔组(48例):美托洛尔5 mg,用葡萄糖溶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如病情需要可相隔10 min重复注射,视病情而定,总剂量10 mg,如静脉注射后4~6 h,心律失常已经控制,用口服胶囊维持一日2~3次,每次剂量不超过50 mg。

1.3 监测方法 用药前及用药后30 min,持续心电监测和血压监测,记录心率、血压、及临床表现。所有患者用药前和治疗结束时再分别描记12导联心电图各1份。

1.4 疗效评定 按治疗后心率变化情况分为两种。①有效:患者心室率降至100次/分以下,或较治疗前基础值下降20%以上,或转复为窦性心率者;②无效:患者经治疗未达到上述要求者。

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卡方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心脏内科

检验。

2 结果

美托洛尔与西地兰用药前患者心室率分别为(140.98±13.97)/min、(141.86±14.13)/min,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心室率下降分别为(101.03±12.56)/min、(102.06±14.35)/min,两组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意义(P

3 讨论

临床上习惯应用西地兰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率,但在预激综合征伴房颤、肥厚型心肌病伴房颤、急性心肌梗死24 h内不用或慎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新近出现的完全性束支传导阻滞及心功能IV级的患者等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快速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患者体内循环及神经元中介的儿茶酚胺类的肾上腺素能活性相关,过度的β受体激活可使心率加速,血压升高。β受体阻滞剞能有效减弱肾上腺素能刺激的血流动力学及电生理效应。美托洛尔是一种β受体阻滞剞,主要在心肌通过竞争儿茶酚胺结合位点而抑制β1受体。研究结果表明,静脉用美托洛尔与西地兰均能有效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心室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5.42%(41/48)和77.08%(37/48)。有关文献报道,静脉用美托洛尔的不良反应最多见为低血压、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可耐受性低血压和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能与本次研究观察的患者例数少有关,需待临床工作中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结果,美托洛尔能有效、迅速、安全的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室率,具有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普遍推广使用,可以作为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之一。

篇12

关键词 青少年 人际关系 社交焦虑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及概念界定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人际关系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社交焦虑障碍又是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焦虑障碍,并已成为继抑郁症、酒精依赖之后的第三大精神疾病。保守估计,10个人中就有1人或多或少遭遇过社交障碍困扰。因此,对于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我们更应该予以关注和重视。

1.2 概念界定

社交焦虑障碍,是对暴露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注视个或多个社交场合产生持续、显著的畏惧,并且严重地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美国心理学教授艾瑞克逊认为,在青年期,发展关键是自我统合,容易出现的心理危机是角色混乱。青少年处于从儿童到成人的转变时期,尚未发展出固定的性格和身份定位,加上青春期带来的身体及交友模式的变化等,使青少年开始积极地寻求精神层面的自我,寻求与家庭的独立,但同时又在很多方面依赖父母的矛盾时刻。同时,同伴关系开始成为青少年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同伴冲突和压力、如何处理异性关系成为他们生活的关注点。

研究表明,患社交焦虑障碍者有对社交行为能力差的害怕,增加了焦虑感,比如说“我肯定会做不下去”“我肯定不行”等, 及他人的负性评价,包括“他们会不相信我”和不能控制的焦虑“我会一直发抖”等。因此,社交焦虑患者进入社交场合,如参加聚会,在公共场合讲话,与陌生人对视等时总是希望负性期待不要发生,并对此保持警惕,出现脸红、出汗、浑身不自在,甚至会并发抑郁、惊恐等其它精神障碍。

2成因探讨

2.1 社会人口学因素

在性别方面,普遍认为,女性由于社会期望与男性不同,更易形成社交焦虑障碍。在受教育程度和职业方面,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受教育程度低的个体比受教育程度高的个体更容易患焦虑症。在经济状况方面,家庭经济不佳的个体更易形成社交焦虑障碍。

2.2 环境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社交焦虑障碍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父母的教养特点不论拒绝或过度保护都与社交焦虑障碍的成因相关。孩子从幼年起就不断遭受各种不良精神刺激的侵袭,或经常受到家庭成员的惊吓,甚至打骂,都会严重阻碍儿童对正常社会交往的学习,破坏孩子的适应能力,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卑、敏感、逃避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特点很容易导致社交挫折,而社交挫折又进一步加重了逃避行为,最终形成社交敏感或社交焦虑症状。

同时,负性生活事件如围生期及儿童早期母亲的紧张性生活刺激,包括母亲产前压力过大、经济困难、离婚、儿童疾病等,能显著地预测儿童青春期的焦虑障碍。儿童中期同伴侵害中的关系侵害与身体侵害也与社交焦虑的发生显著正相关。

2.3 应对方式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程度对社交焦虑有重要影响,外显自尊对社交焦虑有缓冲作用。同时,当个体的内隐自尊高于外显自尊水平时,也可能会出现社交焦虑。

一项长期追踪研究发现,性格内向孩子更容易患分离焦虑,比例为9.1%,外向的孩子为5.3%。同时,据研究,社交焦虑的儿童对社交情境的负性评价非常普遍。

3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及干预方法

3.1 社交焦虑障碍的预防

3.1.1 转变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

社交恐惧症的形成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为预防社交焦虑症的发生,使子女心理健康的发展,应重视父母对子女早期的家庭教养方式,因此预防社交焦虑障碍要从改善家庭教养开始。国外曾有人这样表达社交恐怖症的发展历程:社交焦虑由「习得性焦虑、遗传因素、父母的过度保护-儿时缺乏适应能力的锻炼+「父母的排斥或批评、令人难堪或耻辱的特殊经历-预期性的焦虑得出。

3.1.2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就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等团体活动,使学生陶冶情操,使师生融洽关系,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同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学生差异地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1.3 重视培养儿童的社会交往

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都应加入组织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实践活动中,比如说创设有利于儿童与人交往的儿童乐园等,使广大儿童特别是独生儿童,在同小伙伴们的各种交往和游戏活动中,逐渐增强辨别、理解他人的情感,产生移情的能力,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解决同伴间的矛盾、冲突的能力,增强儿童的“群体性”功能。

3.2 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方法

对于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及社交技能训练。

3.2.1 认知行为治疗(CBT)

认知行为治疗(CBT)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有效心理治疗方法。其获得疗效的关键因素在于让社交焦虑障碍患者暴露于其所惧怕的环境中,通过适应、重复暴露躯体症状使患者逐渐适应环境,当他在现实中再遇此情景时,也能减轻焦虑程度。因此,CBT 包括提供信息、认知重建、逐步暴露或联合使用。

提供信息主要是帮助患者了解后续治疗干预的作用,使患者在合作治疗中发挥积极的参与作用,也就是使患者对自身的焦虑经历有一个概念性的了解。

在让患者学会识别在社交场合中的歪曲的认知和思维上的逻辑缺陷之后,思维自我监测在焦虑发作前、发作时及发作后的认知。这种认知重建提供了一种克服和减少负性期待和自我挫败的夸大性认知的手段。

接着,让患者进入小组实践, 逐步暴露。暴露干预的内容是帮助患者进入社交场合并通过恰当的行为和坚持呆在社交场合使害怕消除。

暴露疗法通过适应来达到治疗效果,让患者适应当前的情境,例如让患者在商店里试穿件衣服,然后一件也不买,在熙攘的街道上问路,在餐厅里要一杯桔子汁等。通过重复暴露, 病人学会了不管主观上的焦虑而去努力接近客观行为的目标。随着后续的暴露时信心的增加, 对负性期待和焦虑的激活也越来越小。成功的暴露可以产生良性的记忆并使患者在未来的人际交往中有恰当的期待。

反过来,认知重建也可以通过帮助患者更好地指导其注意力和认知能力使之用于关注相关的各种线索或暗示而不是关注于焦虑想法来增加暴露的疗效。

3.2.2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训练是为了培养社交焦虑患者所缺乏的相应的社交技能,包括治疗师的指导、示范,其重点在纠正社交行为的语言和非语言缺陷。

社交技能训练主要包括非语言技巧训练及语言技巧训练。非语言技巧训练主要是改善目光接触,提高音量等。语言技巧训练主要是要求障碍者积极倾听,学会如何开始、继续和结束谈话,在谈话中学会提出并接受批评,适当表达感情和观点等。同时在恰当的时候,扩展为难度更大的技巧,包括模仿、行为演练、反馈和角色扮演。

实验证明,认知行为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虽起效较晚,但疗效持久。认知行为治疗和社交技能训练,都有对社交情景的暴露和脱敏,认知行为治疗重于纠正错误认知,社交技能训练重于利用社会技能训练应付焦虑情境。两者如能配套进行,方可取得最好的疗效。同时要我们也要对青少年社交焦虑障碍提前做好预防工作,拒绝冷漠,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青少年的社交焦虑障碍问题。

4 案例分析

4.1案例

一位来访的2011级大三学生学生,身体健康。小学的时候曾受过3 次被人误会、冤枉的委屈,从此,性格敏感、自闭,消极。其家教严格,家长一心想他考出好成绩,不太愿意其和身边的同学尤有过多交往。2013年5月初和寝室同学发生争执,从此和寝室同学相处时便感到浑身不自在,甚至出现恐惧情绪,甚至一见到寝室同学就肌肉发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为了缓解压力,他尽量避开寝室同学,只有到寝室熄灯的时候才回去。其在意身边人的眼光,总觉得身边的人都不喜欢他,也害怕班级其他同学知道自己与寝室同学关系不好,害怕一个人的时候遇见同学,因为那样会让他不知所措,紧张,甚至恐惧。若单独遇见同学,则还会在和同学分开之后长时间处于极度焦虑、恐惧之中,学习和睡眠无法正常进行,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来访者的问题困扰时间达7个月之久,但他能清楚自己的反应是不正常的。2013年12月初到心理咨询中心求助。

4.2治疗步骤

(1)首先确定来访者确实具有心理问题,并对心理问题进行分类。来访者“见到寝室同学时肌肉发紧,心跳加速,呼吸困难”属于心理问题躯体症状,尤其是来访者出现此障碍的时间长达7个月,干扰到了自己的正常工作和学习,但来访者清楚自己的反应是不正常的,排除精神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判断来访者的心理疾病是社交焦虑障碍。

(2)针对来访者心理疾病着手进行治疗。首先,重建来访者的认知,让来访者明白行为的改变要通过认知结构的改变来实现,因为认知结构掌握着思维的各个要素,而思维则又监控着认知。让来访者认识到,她的问题是一系列过敏的条件性情绪反应,自己和同学相处时的恐惧,总是担心班级其他同学知道自己与寝室同学关系不好等,这些都是属于自己认识上出现了偏差。

(3)干预条件性情绪。根据条件性情绪干预法原理,采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来访者进行脱敏,使其在紧张的情绪中学会获得轻松、宁静、舒适等积极的心理状态,比如说让来访者首先想象和同学接触的场景,当来访者出现紧张、心跳加速的情况时,再让来访者想象美好的风景, 建立积极情绪,塑造积极情感,从而迅速减弱以至于消除来访者焦虑、恐惧的条件性情绪,于此同时快速呈现和同学正常交往的暗示性引导语,建立积极的条件性情绪反应,促进认知、情绪以及行为改变,以致消除症状,完成脱敏。

(4)布置作业。在平日的自我练习中,要求来访者记录和同学相处时自己的表现,并体验当时的情绪,出现积极情绪时,给予自己积极的肯定;出现负性情绪时,及时用深呼吸、简单肌肉绷紧放松调节情绪。每晚坚持做深呼吸和体育锻炼,以保证良好的情绪,同时每天都要复习咨询笔记,巩固调整好的正确认知,产生意向上的适应并扩展到现实行为中。

参考文献

[1] 曹羌琴.青少年依恋、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 陈霞,马妹娟,戴关林.农村中学生社交焦虑、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

[3] 李桂云,林芝.心理疏导治疗社交只障碍[J].华中医学杂志,1999,23(4).

[4] 李霞.青少年儿童社交焦虑障碍成因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10).

[5] 王凯.苏林雁.7-10岁儿童焦虑障碍的调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2(13).

篇13

分析您的情况,可以初步判断您罹患了社交焦虑障碍,并非性格原因。社交焦虑障碍即社交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害怕与人交往或当众说话,担心在别人面前出丑,极力回避社交。症状只在担心会遭到害怕的场合或已经进入害怕情境才会出现。严重者,可诱发惊恐,有的患者甚至与世隔绝,无法工作。

很多时候社交焦虑障碍都被误以为是害羞或是性格问题,而被忽视。正如您所说,这种痛苦只有自己知道。那么如何区别正常害羞与社交焦虑障碍呢?如果存在下面几点表现可以考虑为社交焦虑障碍:

・对社交场合或社交操作呈明显和持久的恐惧。

・在社交场合出现焦虑。

・明知这种害怕过分或不合理。

・回避社交场合或极度痛苦地忍耐。

・恐惧与其他躯体或精神障碍无关,且明显影响个人工作、生活或带来显著苦恼。

・如未满18岁,病期至少达6个月。

对于您目前的情况,药物治疗虽对控制症状、减轻焦虑情绪有一定帮助,但心理治疗一般优于药物治疗,可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森田疗法治疗:

顺其自然首先,理解症状的实质,不要为此担心、焦虑,也不必急于克服,要以正常工作为目的去生活。一般来说,情绪及症状用意志的力量是不能控制的,在某些时候可以顺其自然。以主动、自然的态度对待社交活动,使自己在症状不知不觉消失的过程中恢复自信。对社交中“胆怯”这一既定事实平静地接受,明白这是常人均有的正常心理,明白对于症状越是想摆脱则越被纠缠的道理。

适应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近期个人的工作目标及工作的重点和原则,多参加集体活动,使生活外向化,逐渐养成顺应个性、顺应现实的态度,从自我中心的防卫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身的精神力量,改变方向使之朝向外界,摆脱精神内部冲突。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社交焦虑;自我接纳

有研究结果显示,社交焦虑困扰着相当多的大学生,有27.2%的被试处于高焦虑之中,14.1%存在高度交流恐惧,社交焦虑与恐惧几乎是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心理困扰之一[1]。它不仅影响学生正常的社会交往,严重者会影响其健康、学业及前途。这一点也得到了众多高校心理咨询人员的经验证明。笔者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对其成因的研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尽管大学生的社交焦虑可能有多种因素造成,但自我接纳是在自我评价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我态度,是自尊心理的最基本、最核心的特征[2],它应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的内部因素。那么,事实上,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因素有无相关性及相关性程度如何?这就是笔者写作此文的目的。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392名被试来源于2个学校,分布于3个院系、7个专业、3个学历层次。被试的年龄范围为18~32岁,平均年龄分别为:专科生19.99±1.06岁、本科生20.63±1.05岁、研究生24.64±2.26岁,其中专科生和本科生的年龄不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与研究生、本科生与研究生在年龄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被试主要情况见表1。

1.2研究工具

1.2.1交往焦虑量表(IAS)[3]交往焦虑量表(作者Leary)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外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量表由15个自陈式条目组成,要求被试做5级评定,分数范围为15(低社交焦虑感)至75(高社交焦虑感),认为45的得分值为划分交往焦虑程度高低的分界。该量表在国外的信效度考证主要选取大学生样本,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指标。该量表在社交焦虑研究中的应用仅次于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具有条目少、信度稳定、效度高等特点[4]。

1.2.2自我接纳量表(SAQ)[5]SAQ由国内学者丛中、高文凤编制,共l6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包括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2个因子,量表总分在l6~64分之间,各因子分在8~32分之间。总量表得分越高,表明被试者的自我接纳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SAQ有较为满意的内部一致性和重测一致性,能够有效地区分自我接纳的程度差异,对神经症病人与正常人有较好的区别效度。SAQ的不足之处在于目前尚无全国性大样本测试的常模标准。

1.3施测过程调查以问卷的形式不记名填写,以班为单

位,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进行测量。施测过程严格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答卷纸,统一发放,统一收回。测量无严格时间限制,一般在30分钟完成。共发放问卷450份,实收401份,剔除无效问卷9份,共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回收率为87.1%。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

2结果

2.1IAS分析以IAS均值40分为界,大于或等于40分为高IAS组,小于40分为低IAS组。结果显示,高IAS组SAQ总均分及因子均分都极显著低于低IAS组,见表2。表明社交焦虑水平高者,自我接纳水平较低;反之则较高。

2.2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15,并在0.0001水平上呈非常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接纳因子和自我评价因子也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自我接纳水平越低;反之越高。

2.3回归分析结果在上述相关分析中,初步探讨了IAS和SAQ及各因子之间的一个简单相关关系。再以自我接纳及其二因子(自我接纳、自我评价)依次作为自变量,以交往焦虑总均分作为因变量做逐步回归分析,其结果见表4。自我接纳及其二因子对社交焦虑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自我接纳及二因子的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呈负值。二者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IAS=71.775-0.702*SAQ;IAS=71.796-0.722*SE-0.683*SA。R2=0.266,说明在IAS的变异中,有26.6%是由SAQ或SA、SE引起的,SA、SE对IAS变异的影响大致相当。

3讨论

二者t检验结果显示,自我接纳及其二因子均分在两组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一结果表明,社交焦虑水平高者,自我接纳水平较低;反之则较高。在相关分析中发现,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及其二因子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即社交焦虑水平越高,自我接纳水平越低;反之则越高。在进一步回归分析中发现,自我接纳及其二因子对社交焦虑有较强的预测作用。以上结果表明,自我接纳是大学生社交焦虑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这一结果与丛中、高凤兰的研究结果一致[5],即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内部评定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其对自我价值的评判和接纳,更多的是依据其社交中他人对自我的态度。同时大学生也希望自我价值在社交中能够得到他人、特别是权威人物的肯定和承认,因而内心特别重视他人对自我的评价,经常为能否得到他人的承认和接纳而担心,并以社交焦虑的形式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社交焦虑一般是预期性的,即在人际交往之前,自我内心就出现了对他人能否接纳自己的担心,因而在社交中表现为紧张、恐惧和不安,尤其在与权威人物交往时为甚。这实际上是大学生自我评价优劣、是否自我接纳的外向投射,社交焦虑则是自卑心理中缺少安全感、自我否定、自我厌恶、自我惜恨等特征在社交活动中的表现。今后在对大学生出现的社交焦虑进行心理治疗与咨询时,应重视对其自我接纳心理特征进行考察和评定,并在心理治疗与咨询过程中注意促进其自我接纳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对解除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将会大有裨益[6]。

今后在针对大学生出现的社交焦虑进行心理治疗与咨询时,应重视对其自我接纳心理特征进行考察和评定,并在心理治疗与咨询过程中注意促进其自我接纳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这对解除大学生的社交焦虑、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将会大有益处。

4参考文献

[1]李英,等.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焦虑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52-255

[2]丛中,王长虹.临床心理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82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4]Robinson, Shaver & Wrightsman主编.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览(M).远流出版公司(台湾),1997,230-232

[5]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中国行为医学科学量表手册,2003,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