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8 16:10: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经济的机遇和挑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20世纪中后期,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和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进下,政府降低了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支出,迫使大学不得不调整自身的角色职能,通过在周围环境中寻求其他的资源以降低对政府的依赖,帮助自身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国外学者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将大学及其教师为确保外部资金而无可避免地参与市场活动或具有市场特点的活动称为“学术资本主义”[1]。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探索大学呈现的新特点,深入了解这些特点,分析其为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术资本主义——大学创业教育的孕育土壤
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知识突破了传统意义上仅在学科、专业和学术网络中流动的模式,成为了需要被转换成产品或服务的原材料。大学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工厂”,拥有丰富的可转让知识,市场化的活动使得这些知识在校内外有了更广泛的流动,形成了新的知识流。大学将知识以专利的方式转让,或成立公司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与服务,以此获得资本利益的过程,正是大学参与创业活动的过程。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大学不再是闭门造车的“象牙塔”,而是找到了自身的定位,将学术原则与学术资本主义精神相结合,更多的走进市场,参与市场活动,像企业一样运作,为大学师生营造创业氛围。大学教师也开始了由“学者”向“创业者”角色的转变,成为大学创业活动的先行者。笔者认为,在大学受学术资本主义影响的同时,创业教育已经出现并显示了学术资本主义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学习过程,学术资本主义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组织源泉,是大学创业教育的孕育土壤。
二、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
1.学术资本——大学创业教育的优势资本。学术资本指个人所具备的学识、才干、技能和资历,是由教育、知识、能力和学术经验等积淀而成的典型的文化资本[2]。创业教育是在知识和知识创新成为资本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将高校知识,技术产品进行扩展以延伸大学服务功能,利用其学术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由此看来,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的“知识资本”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资本”基础。“知识资本化”的过程改变了大学的角色,使大学与市场的对话日趋频繁,知识不再是高居于象牙塔中的“纯知识”,知识资本通过在大学和市场间的流动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种新的知识流推动了大学的创业活动,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的教育。在新的知识流网络下,知识成为大学参与创业行为的最重要资本,很多高校开始把创业教育整合到大学课程体系,提供创业专业知识教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开始把自我获得的知识视为资本资源,并积极把握机会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的创业做准备。在学术资本化的过程中,大学应充分利用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的新知识流,敏锐地把握机会,在高新技术领域实现对知识经济价值的有效利用,开展技术含量高的创业活动和创业教育。
2.教师角色转变——大学创业教育的人力资源。学术资本主义不再以传统的学术逻辑为根基,而是以市场逻辑为依据全面衡量、要求和评价大学和大学教师。这就要求身处其中的大学教师开始由“学者”向“创业者”的角色转变,教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学术成为了其创业资本,通过专利成果的转让和企业任职等方式参与创业活动。这一角色转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大学创业教育,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机会,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帮助学生参与其学术成果的创造和转让过程,使学生深入体会学术创业过程。(2)为创业教育提供外部信息网络支持。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的大学教师很多在企业担任顾问等职位,对于市场化的参与更丰富,对于市场导向的把握也更准确,这对于高校学术的创业指导更能提出实际的、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加强外部信息网络。(3)有利于增加校企合作机会,营造大学创业氛围。对教师而言,大学不止是单纯的学术组织,也是创业的营利性机构,高校可以通过校办企业聘请大学教师,为教师开展校企项目,为学生提供创业机会和环境。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师的身份转换,高校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学科研人员这一创业先行者身份及其所持有的学术资本,在继承大学学术自由与自治的传统上,致力于学术发展,为大学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支持和师资力量。
3.组织多样化——大学创业教育的组织保障。组织的多样化主要是从大学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两个方面阐述。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大学与市场的界限日趋模糊,大学越来越像是一个混合的、复杂的经济组织。为协调大学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促进师生的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大学纷纷建立了相应的间隙组织,为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创业教育中心、知识产权办公室、技术转移中心、企业孵化器等组织机构在大学应运而生,对创业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创业教育中心为学生创业活动的全过程提供咨询和服务;知识产权办公室负责高校师生的专利和许可方面的事务管理;技术转移中心帮助师生有效地把科技成果进行转化;企业孵化器为还是雏形中小企业提供物理空间和基础设施,从而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和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3]。另一方面,作为学术资本主义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外中介组织则通过协调大学、非营利部门和私有部门之间的关系,为大学创业教育构建了完善的社会网络,建立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的协作互动机制,促进了知识生产和应用,为创业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例如基金会等机构为创业教育提供了大量的资金,资助大学创业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并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开发创业教育课程,推动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社会上一些中小企业也参与到大学创业教育,为有创业需要和准备创业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人咨询,提高学生创业的可能性和成功率。
三、学术资本主义环境下大学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1.学术传统的坚守。创业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这与学术资本主义中追求学术资本化、利益化的目标是一致的,但这却对追求学术自由的大学传统提出了挑战。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中,大学不能一味以追求资本而进行创业教育,更要学术自守。大学的永恒使命是创造纯粹知识,追求公共性利益而非私人收益。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大学要认清自身定位,将有限的资源用在为核心使命服务的行动上,坚守高等教育的底线,遵循大学自身发展逻辑,超越公司文化中的大学,走进知识社会中的大学,而不要成为企业化的大学。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下,大学重要的是接纳学术资本化作为一种趋势的合理性,充分利用其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优势,确定“学术”与“资本”的界限,不能一味追求资本利益。要秉承“应用研究不能代替基础研究,职业训练不能代替通识教育,科学专利不能代替公共传播”[4]的信念,对学生进行超越经济价值的创业教育。
2.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大学要完成创业教育内容,实现创业教育目标,就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这也是保证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参与学术资本主义的教师是大学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并没有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团队。一方面,这些教师主要是通过市场化活动实践参与创业教育,缺乏充实完善的创业教育知识结构体系,在学校层面,创业教育课程还未纳入到全体教师的培养规划中,教师的创业教育意识和创业教育知识的培养是大学面临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在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下,应用学科比基础学科更多的参与到市场,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机会,大学教师如何打破学科壁垒,在创业教育中融合应用学科和基础学科,加强学科对话,交流创业教育经验,是大学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另一挑战。
3.校内外组织协调管理,避免“企业化”倾向。在学术资本主义过程中,为了适应复杂化的市场活动,大学内外部出现了协调各部门的间隙组织和中介组织,大学变成了日益复杂的经济体,其管理也开始呈现行政化和企业化特点。这要求参与市场管理的高校职能部门引进校外专业管理人才并提升其相应的管理能力,以期能促进各组织的合作与发展。同时,大学在管理过程中要坚持其教育使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认清大学和企业界之间的界限,根据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组织各部门关系,避免成为一味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化”大学,从而保证大学创业生态环境的稳定发展。
学术资本主义这一现象或浪潮已经不可避免的对高校,教师、学生,甚至整个学术界造成舆论影响,某种程度上,学术资本主义为大学创业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大学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学术资本主义为创业教育提供的学术资本、人力资本和环境支持。另一方面,大学如何在坚守传统大学理念的同时,适应自身在市场化过程中的角色转变,规避资本化的利益导向,提升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协调各组织部门关系,实现创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是大学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面临的挑战
当前,县级广播电台既面临着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也面临着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同类媒体的竞争。当前,同类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县级广播电台除了面临县级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竞争外,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还有市级广播媒体、省级广播媒体和中央广播媒体。在新闻宣传上,中央及省市广播媒体“居高临下”,显现出强大的实力和对受众的号召力,县级广播媒体在经济实力、硬件设施上差别很大,处于劣势。而相邻市区县广播媒体市场资源的争夺又异常激烈,导致县级广播电台面临的压力剧增。
(二)其他媒体的挤压。一是传统媒体的挤压。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凭借其自身优势,把广播从主流媒体挤到边缘媒体的位置,广播业受到重大冲击。这个冲击甚至还来自音像、期刊等。不可否认的是,广播在传统媒体中的份额很小。二是新兴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广泛运用使得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发展强劲。包括互联网、手机、楼宇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内的新兴媒体,以其传播技术、资本、渠道等优势迅速崛起,不断分流原来属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和广告,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表现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有调查发现,我国有三分之二的网民因为上网而减少了对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的关注。传统媒体尤其是已成弱势的广播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影响和冲击是不可小视的。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县级广播电台除面临外部环境的挤压和冲击外,自身也普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重视程度,县域经济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但从各地实际情况看,县级广播电台创收状况随着经济发展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普遍存在创收增幅落后于县域经济增幅的问题。这一方面表明了县级电台的市场空间的大小是受县域经济发展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县级电台还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亟需发挥。二是创收手段单一。从目前看,县级电台创收的手段还是以广告创收为主,占到电台收入的80%以上。由于面临着其他媒体对广告空间的挤压,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广告市场空间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靠广告“单打独斗”,力量显然不够。近些年,一些县级广播电台尝试了不少办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还远远不够,创收手段单一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面临的机遇
在看到面临的挑战与困境的同时,我们更需要看到,县级广播电台的发展也有着难得的机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新技术发展给广播开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现代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广播的更新换代和技术转型,从而给广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比如数字多媒体广播,可以在地面高速移动的状态下高质量地接收声音、数据信息。因此,户外活动者,公交、火车、甚至飞机等交通工具使用者都可以使用数字多媒体广播;网上数字广播,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受众可以自由选择节目,并实现同步交流,这些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受众参与节目的需求,改变了以往听众只有通过热线电话与电系的方式。
(二)新兴媒体的出现使得广播产生了新的传输方式和平台。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科技制造出的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既是广播的对手,又是广播的盟友,他们不像电视那样具有排他性,而是给广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弥补了广播的不足。广播与新兴媒体实现“融合”,至少能体现三大优势:一是通信技术使广播彰显机动快捷的优势,随着卫星电话、手机等移动无线通讯工具的普及,一部手机电话就可以在无线信号覆盖的任何角落随时发回现场报道。二是手机短信使广播扩大了与听众的互动,听众参与机会的增加,互动性的提高,极大带动了收听率的提高。三是互联网使广播的功能得到延伸,广播与互联网联姻后,广播电台播出的声音版节目就有了文字版和图像版,主持人可以在网上节目预告、征求听众意见、讨论问题甚至聊天。
(三)县域经济快速发展使得县级广播电台市场空间扩大。这里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的提高,为广播拓展了空间。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服务业日益繁荣,文化交流频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媒体的经营收入,“大河有水小河满”,县级广播电台近几年收入的提升是与县域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的。二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有车族”数量猛增。车辆的增加扩大了广播的收听群体,扩大了广播的影响力。有人说,现在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是广播电台发展的一个“黄金机遇期”。
三、应对机遇和挑战的对策建议
科技情报机构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科技情报机构工作方式必将受到很大的冲击。随着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服务工作都在网上进行,特别是Internet产生了全新的服务方式、新的情报概念,因此,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情报机构的传统服务方式提出了挑战,并且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已经改变了科技情报机构信息整理、加工和利用的方式。面对严峻的挑战,科技情报机构如果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文献信息整理、加工和利用水平上,不仅会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而且终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退出历史舞台。计算机管理代替手工操作已经在科技情报机构成为现实,而对网上信息源、用户及信息加工手段的研究应成为情报学理论研究的主题。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科技情报机构现代化的步伐。作为知识宝库的科技情报机构,理应成为优秀人才的汇集之地,但由于外部的和内部的各种因素,科技情报机构人才普遍缺乏,人才流失严重,尤其缺乏高素质的复合型情报研究人才。在实践中,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不懂Internet的人就不是真正的科技情报工作者,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科技情报机构工作人员必须要走完从书本式服务到网络数字服务这个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情报机构应当有所作为,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的机会,实施吸引优秀人才战略,大力引进高素质复合型信息人才,不断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使科技情报事业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2、知识经济时代为科技情报机构带来了发展机遇
(1)知识经济时代的决策支持研究为科技情报机构带来了发展机会。决策支持就是帮助决策者利用知识进行辅助决策的过程,能够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决策为导向的经济,科学决策的作用在知识经济中有日渐增强的趋势。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决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科技情报机构既是知识汇集的宝库,又是决策支持研究机构,因此,科技情报机构应当把握住知识经济时代赋予的机遇,大力开展科技情报研究工作,特别是决策支持研究,开展国家级或地区级科技政策、科技发展战略和重大科技项目等决策支持研究,充分发挥科技情报机构的优势和作用,为国家或地区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使科技情报机构成为科技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中心或科技思想库,从而不断提高其应有的社会地位。
(2)知识经济时代为科技情报机构建设特色数字资源提供了发展机遇。知识管理的基础是各种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这就为科技情报机构带来了发展的机遇。知识经济的支柱是现代信息技术,因此,科技情报机构应当抓住知识经济时代这一重大机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开展数字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尤其是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的建设,纵向与国家、省、市科技情报机构资源共享,横向与各兄弟科技情报机构资源共享,形成覆盖全国的独具特色的数字资源库群,使其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最终形成整个科技情报机构系统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断提升科技情报机构系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3)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科技情报机构把握知识经济时代机遇的重要途径。知识经济是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在知识产业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逐步深入,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日益显著,科技基础条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显示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支撑全社会创新活动的科技基础条件已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征求科技界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该平台的建设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科技情报机构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中大有可为,参与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情报机构发展的重要机遇。
关键词:网络经济环境;科技期刊;编辑
中图分类号:F240;F20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03.53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3-119-02
随着全球电子网络覆盖面的日益增大及国内网民呈几何级数上涨,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体之后,网络成了新兴的传播媒体。从传播方式看,网络技术具备了各大传媒以文字、图像、声音同时发送信息的特点,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跨时空、超文本、可检索、交互性、双向传播等特点尤其为大众所喜爱。网络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壮大给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由传统模式向网络模式转化带来了发展的挑战,同时也带来发展的机遇。期刊编辑工作应顺应时展要求,改变编辑观念,不断完善编辑工作者的知识结构,加快网络化进程,利用网络技术彻底改变编辑工作的传统模式,以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将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网络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挑战
1、面对网络经济环境,改变思维方式
网络经济环境的产生对传统传播媒体提出了挑战,但它并不是取代传统传播方式。编辑工作中富有创造性的总体设计、选题、组稿等工作只靠电脑是不可能完成的。而是与以往传统的方式共同开拓、满足新的需求,网络经济环境为大众传媒的生存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编辑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出现了较大改变,必然导致思维方式的改变。面对这种情况,科技期刊编辑要不断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要有比较充实的网络知识,要在应用网络知识中不断创新和完善科技期刊质量,力争赋予科技期刊新的宗旨和内涵。以读者群来定位选题,围绕刊物自身的性质和特点策划编辑内容,将前沿知识信息深加工,尽量做到体现自身特色,成为最优秀的文化成果,以提高期刊在新时期的先进性、竞争性和创造力。
2、对信息研究和深加工带来挑战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信息研究,也是一种信息精深加工的过程。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实践来看,对文章和作品信息的精加工或深加工在其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编辑工作的特性决定编辑对信息使用的范围、研究的深度有所不同。一方面,学术水平是对科技期刊质量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特性决定了编辑对信息研究的必然。学术水平高的期刊注重科学性、指导性、创新性并举,其论文水平应处在该学科领域的前沿,代表该学科的发展方向,需要对信息深加工和精加工。这对编辑平时的知识素养要求较高,还须编辑对信息进一步筛选、研究和控制。因为当前学科发展迅速,仅靠编辑本身的知识结构来组织与选择稿件显然是不现实的,还需要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整理。另一方面,科技期刊的时效性很强,出版速度快,为保证其时效性,要求编辑在遴选论文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做好该领域的信息研究,在合理的市场预测、网络发展态势预测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前沿和学科发展的动向。
3、网络经济环境复杂,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定位要准
科技期刊是科技创新和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适应网络经济环境的要求,实现科技期刊计算机信息化处理是必然的趋势。但网络经济环境下,信息多元化、复杂化,往往造成信息筛选的难度。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在复杂的信息中鉴别和选择有用的信息,发挥文化主战场的地位,是科技期刊编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对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来说,牢牢把握刊物出版导向是最有效和具体的方法。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目的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以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科技期刊产品的舆论导向作用没有改变,编辑的职责没有改变。科技期刊编辑在社会改革、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冲突的环境下应该而且必须担负起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职责。
4、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充分利用网络数字化编辑工具
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编辑是网络经济环境下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个方向。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求编辑应该是能够对网络熟悉并能有效从中提取信息的编辑,也就是所谓的“驾驭网络”的新型编辑。他们能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和相关的网络技术,来完成编辑的选题工作和组稿工作,使稿件达到规范和美观,以符合版面工作要求的效果,这也应该是编辑工作的特色。钻研网络是对的,但如果因为深入钻研网络,进而构建网站、制作网页等网络工具,而忽视了编辑本行业工作的特色,把编辑变成为网络专家,也是不提倡的。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使数字化技术成为自己做好本职工作的有力工具,而绝不能因其是“新工具”,便为工具所役和失去本来编辑工作的应有之意。
二、网络经济环境为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带来的机遇
1、专业论坛为科技期刊的作者群建立提供了机遇
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专业论坛,快速建立作者群。浏览国内外各大专业论坛的网站,根据发帖内容鉴别潜在作者并与之交流刊物的发展动向,短时期内可积累一批流动性的作者,缓解稿源紧张问题。并经过一定阶段的信息筛选,把一些流动性的作者发展为一批优秀的适合刊物发展的长期合作者。并通过测试交流后获得有价值的文章选题。这种借助网络与作者交流的方式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突破地域界限、坐在办公室里就可以与作者进行广泛交流和沟通的优点,并通过对作者的职业、年龄、学历、地域等信息的了解,对作者写作能力的了解会更全面、具体,交流也会更有针对性。
2、丰富的网络图库和快捷的专业查询为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知识积累提供了机遇
网络图库基于某个平台,采用一系列的运行环境,其安装简单方便,只需将程序上传至服务器后即可使用。强大的后台管理可以任意添加、修改图片类别、图片上传、图片管理、图片处理等问题。无需专业知识就可以轻松管理建设自己独立的网络平台,适合科技期刊编辑的查询、校对功能。对于专业性较强、科技含量较高、更新速度较快的科技期刊来讲,编辑特别是青年编辑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应对不断变化的编辑工作,制约着对稿件质量的判断、选题方向策划、理论知识纠错等各项工作高质量地开展。虽然书刊阅读是积累知识的一个好方法,但使用网络和论坛等工具更加快捷方便,得心应手,能迅速补充理论知识的不足,在编辑工作中受益良多。
3、信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对期刊出版过程的发展带来机遇
随着信息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以数字网络出版、数字印刷为主体的新型出版业高速发展,期刊出版正从文字到声像、从平面到立体方式发展。可以说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纸质出版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推动了出版业向传统纸质品方式与现代多种媒体结合来共同发展的方式转变,使科技期刊出版全过程的信息传递发生根本的变化。计算机网络在科技期刊出版过程中方便快捷、信息量大,大大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质量,融收集、调研、检索、报道和服务于一体。一方面,约稿方式发生了改变,通过计算机网络向作者约稿,选择具有应用性、创新性的课题作为目标稿件;另一方面,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检索论文,以验证论文资料来源的可靠性,还可通过邮箱随时与编辑沟通,查询反馈意见。再者,编辑通过查阅专业数据库资料对来稿进行审查,并通过网络向审稿专家征询审稿意见,反馈给作者修改。还可直接在网上进行编稿、校对后传递给印刷部门,缩短编校工作的流程周期。
4、网络经济环境提供了科技期刊的发行平台
科技期刊的网上刊发是无纸化办公的重要的形式,打破了传统发行体系,摆脱了传统纸制品等载体的限制,使发行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使出版产品能更快地与读者见面。网络系统使编辑流程网络化,提高了数据使用的方便性。稿件到来时,责任编辑可凭借网上信息及时查询处理意见、计划安排及处理时间,可以很方便地记录稿件的踪迹,得到稿件的处理结果。但目前,网络版与印刷版还不能相互代替,只能互相补充。因为读者上网查阅文献大多需要付费下载,并且各地拥有的数字化平台资源不同,决定了对一般读者而言,查阅文献全文、全刊缺乏网络平台,仍将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所以,印刷版期刊还将长时间存在。网络版和纸质版将依托各自的优势而拓展各自的应用领域和生存空间。
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科技期刊编辑工作应该调整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把更多的精力转向选题策划等创造性劳动中来。借助网络提供的各种信息处理工具,编辑可以摆脱繁多的重复性劳动,追寻科技期刊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这是对每一位科技期刊编辑的挑战和机遇。
参考文献:
[1]杨湘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的变革[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 (06):1007-1009.
[2] 程旭.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J].编辑学报,2002,(08):254-256.
[3] 朱建伟.编辑学研究网络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编辑之友,2006,(04):39-40.
对此,埃森哲通过深入研究分析全球企业的商业实践,提出了新的企业发展与产业变革理论――大爆炸式颠覆理论。我们认为,在数字化时代,企业的发展不再延续过去对称的正弦曲线,而是在短期内爆发式激增与潜在的骤亡,企业的生命周期正在缩短。
为了了解企业是否准备好应对数字化颠覆,2016年2月,埃森哲调研了11个国家、10大行业的561位首席战略官,这些企业的营收规模均在10亿美元以上,其中有9%的受访企业总部设在中国。结果发现,全球范围内,93%的受访首席战略官都认为,数字化颠覆会在未来5年显著影响所在行业;中国受访企业中,也有高达94%的受访者意识到数字化颠覆迫在眉睫。
颠覆时代到来,企业准备好了吗?
调查发现,面对数字化趋势,企业显然准备不足。全球范围内,只有不到20%的受访者对突如其来的行业变革做好了准备。而中国企业中,也仅有不到三成的企业做好了应对准备。
机遇往往与挑战相伴而生,数字化颠覆力量的背后,实际上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和价值。埃森哲2016年针对11个国家数字经济的研究表明,提高劳动人口的数字技能、增加数字化资本投入和培养良好的数字化市场发展环境这三大举措,可以有效捕捉到数字红利。如果中国合理优化这些条件,到2020年,数字化将为中国GDP带来3.7%的增长,相当于5270亿美元。
此外,我们针对数字技术对行业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研究。结果发现,数字技术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能推动各行各业实现突破性发展。
以物联网技术为例:在制造业领域,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能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监测企业生产活动、降低故障风险;在能源领域,物联网将能源需求端和供给端建立起实时联系,优化能源匹配和共享;在医疗领域,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智能互联设备对病人进行追踪,实现远程医疗,并对突发状况及时做出响应。
埃森哲预测,从2015年至2020年,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的六大行业:汽车、工业设备、基础设施和交通,自然资源,消费品和消费者服务,电子和高科技,化工和精炼石油,金融服务的数字化产出平均增长将达到60%。
企业应该做些什么?
面对数字化带来的巨大机遇与挑战,企业应做什么样的准备?过去数年,埃森哲每年都会《技术展望报告》,预测未来3到5年的重大技术和商业趋势。
2016年预测的趋势分别是:智能自动、柔性团队、平台模式、预见颠覆以及数字道德。在这五大趋势中,平台模式颇受企业关注。在上述全球首席战略官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为应对数字化颠覆,数字化领军者中有88%在投资平台模式,而数字化跟随者中只有42%投资平台模式。
在数字化时代,平台模式最先发轫于互联网和高科技产业。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淘宝、Facebook都是数字化时代平台运营模式的典范,并在商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2015年世界上最大15家平台企业的全球总市值已高达2.6万亿美元。
同时,平台企业积极布局进入其他行业也给传统企业带来了的竞争压力。这些因素使得平台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产业所认知并重视。分析师预测,未来三年里,将有逾50%的大型企业会创造或者与平台展开合作,产业云的数量将从现在的100余个增加到500个。
埃森哲近期针对中国企业的平台模式调研显示,82%的受访企业认同平台模式对于自身产业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更是有12%的受访企业认为,平台模式会颠覆所在行业。可以说平台经济的序幕已经拉开,对传统产业企业而言,如不去积极了解,拥抱平台模式,则未来的腾挪空间会越来越狭窄。
平台模式的四大机遇
具体而言,我们认为平台模式能给传统产业带来以下四大机遇,平台模式在帮助中国企业由大变强、寻求增长新动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创新商业模式,获得新的增长动能
企业不仅能通过平台引入外部供应商和客户资源,获得新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平台模式能帮助企业在与平台参与者的互动中探索出新的商业模式,特别是产品加服务的模式。这方面已有先例可循,比如在苹果公司2016年第二财季的财报中,硬件之外的服务收入已达到其总营收的11.85%。
2、加速创新,推进产品和服务差异化
平台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有关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企业可以基于这些洞察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与定制。比如,汽车厂商通过车联网平台将搜集到的车辆与驾驶员驾驶习惯数据分享给保险公司,帮助其实现精准的车险费率计算,给车主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另一方面,平台将研发和生产环节与外部合作伙伴和客户对接,实现开放式创新和C2B的定制。
3、提升运营效率,改善赢利水平
平台模式能显著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这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相关各方之间的直接互动减少了交易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其次,平台模式带来的资源共享,一方面提升了企业内部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平台更高效地获取外部人才、物料和客户等资源。比如,通用电气将Predix平台上的数据对第三方开发者开放,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利用这些数据积极创新,从而提升了创新效率。
4、打造企业敏捷性
企业拥抱平台运营模式,将从多个方面提升其抗御风险、应对颠覆性竞争的能力。平台模式让企业与客户和平台伙伴直接互动,让企业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市场的需求变化。其次,与平台伙伴的合作,也使企业内部组织架构更加精减,更加聚焦于核心竞争力,业务扩展收缩也更为自如,因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更加敏捷。
企业如何打造平台模式?
平台模式和传统商业模式有着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商业模式是以自身控制的资源为主的线性价值链,而平台模式则是要利用外部资源建立一个由所有平台成员组成的价值网络。基于这一认识,企业要建立平台模式,需要完成三大转变。
首先是企业角色的转变,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企业扮演的将不仅是一个生产者或者交付者角色,而是整合、协调和管理的角色。例如电商平台连接了商家和消费者,在撮合交易的同时,还有一套好的平台治理机制来协调、管理他们之间的关系,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
其次是价值创造对象的转变,企业服务对象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客户,而是要为平台上的所有成员创造价值。例如,微信的服务对象不仅是消费者,还有开设帐号的自媒体,出售商品的商家和投放广告的广告主。
从2004年开始,IBM每隔两年一次《全球CEO调研报告》,至今已历经十个。2012年《IBM全球CEO调研报告》调研的规模最大,被访问的CEO人数从2004年的456人增加到今年的1709人,范围遍及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其中大中华区有102位CEO参与了本次调研。
三大制胜之道,把握互联机遇
近些年,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应用的兴起,彻底改变了人与人、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方式。随着物联网、传感网络将物理系统与社会系统越来越紧密的连接在一起,互联经济开始渗透到工业生产、商业流通、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互联经济是指源于数字化、社会化媒体、移动化的相互融合所产生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成为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社会、组织以及经济变革的重要因素。
IBM大中华区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资深合伙人赵丽芳表示:“互联经济的兴起必将迅猛而深刻地改变商业世界的竞争态势乃至游戏规则,而对互联经济拥有清晰认知,把握互联经济特点,抓住互联经济机遇,则是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在这次调研中,全球CEO们普遍认为,互联经济形势下企业未来可持续的经济价值将主要来源于人力资本、客户关系以及产品和服务创新。基于对全球和中国参与调研的CEO观点的分析总结,IBM对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三项主要建议:
? 以价值体系激励员工。互联经济时代,企业通过社会化媒体等方式为员工协作、创造价值提供新的机会和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的组织管理模式更为开放。而在严格的管理与组织开放之间取得平衡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调研发现,绩优企业的CEO更加倾向于组织的开放性,更愿意以鼓励协作的方式来管理组织,并通过价值体系来激励员工,而不仅仅是用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需要企业建立共同的信念。同时,企业的管理者还需要充分运用互联技术建立真正有价值的员工网络,并提供有效工具和途径鼓励员工进行协作创新,从而培养能够应对未来挑战、实现企业未来战略的企业领导者和员工。
? 以个赢得客户。互联经济时代,客户与企业交互的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了解客户、赢得客户、服务客户的模式相应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新模式的关键,在于将每一个客户当做独特的个体对待,而核心能力是在“大数据”时代获取并挖掘客户数据,形成业务洞察,并快速采取行动,从而推动企业创造价值。调研发现,绩优企业应用数据的能力比绩效不佳的企业高一倍左右。因此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对于“大数据”能力的构建和增强,让数据成为企业洞察客户的关键资源。同时需要改造企业与客户交互的机制和渠道,通过移动互联技术,提供可订制化的贴身客户体验,以便对于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快速响应。
? 以伙伴关系促进创新。互联经济形势下,企业将不可避免地更多地采用与外部合作伙伴协作创新的模式,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在调研中IBM了解到,未来三到五年中,68%的绩优企业将为了创新而进行业务和技术整合,48%的绩优企业计划进入新的行业,37%的绩优企业预期获得新的收入来源,这些数字都远远高于业绩不佳的企业。通过合作来促进创新,需要企业从应用新的移动互联技术方面出发,改变与合作伙伴传统的协作方式。同时,在企业内部的每一层都需要培育和鼓励合作,打破协作界限,探索创新型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在跨行业领域的突破发展。
五大特征,体现中国企业发展的新诉求
本次CEO调研共面访了102位大中华区企业CEO,其中包括大陆企业CEO 67人。通过对比中国企业与全球企业的观点,能够总结出中国企业在未来发展诉求方面的五大特点:
? 在大多数领域,中国CEO与全球CEO的认识是同步的,个别领域甚至有赶超之势。例如,在通过大规模投资提升大数据洞察能力的意愿方面,中国CEO甚至超过全球的平均水平,这也充分反映出中国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实力方面的迫切性。
? 中国企业对于宏观经济保持高度关注,而对于技术因素的重视程度则不如国外企业。中国CEO们对于宏观经济的期待可以理解为目前中国经济尚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转型期,但是似乎对于科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存在认识不足,与国外CEO将科技因素列为互联经济下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外部因素相比,有明显差距。
? 相对比国外同行,中国CEO们在变革组织结构、治理模式、外部协作、领导团队等方面有着更强的意愿。在未来三到五年中,计划对以上领域进行变革的中国企业,按比例比全球同行要高35%,体现出中国企业蒸蒸日上的特有活力。变革的意识和能力是企业发展转型的关键,因此中国企业总体上对未来仍呈现乐观的发展态势。
? 中国企业特别关注全球化。在定义CEO的成功特性时,60%的中国CEO选择了“全球思维”,高于全球平均48%的水平。数位中国CEO都将全球化列为自己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机遇和风险。这表明中国企业正处在“走出去”的关键时期。
一、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对知识经济的定义可知: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与以往经济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更加注重有效信息和知识的搜集与运用,以此来创造企业价值。
知识经济给企业带来了许多的挑战,如虚拟化、知识化、创新化、全球化、数字化等,但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如发展成本更加低廉、更容易形成竞争优势、发展更加迅速、企业员工更加参与企业决策等机遇。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对挑战要勇往直前,面对机遇要善于把握。
二、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
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认为,企业生产时一种函数,而创新是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即把从来没有使用过的生产要素加入生产函数中,从而使人力和物质资源拥有更大的物质生产能力的活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必须进行管理创新,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使企业最大化发挥资源的价值。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对组织的资源创新地进行高效的重组整合,利用新的范式将组织资源的效率发挥到最大,以达到组织目标和责任的全过程管理。企业将创造性的思想,即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技术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从而使企业管理系统更好为企业目标服务。
传统的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手段,结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以期高效的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而管理创新就是要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重点加强知识资产管理、机遇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有效运用企业资源,把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三、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
为了能更好的应对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利用其带来的机遇,企业必须利用合理的方式实行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创新管理理念。管理理念为企业的管理者管理日常经营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在企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要想实行管理创新,首先必须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根据时代背景、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企业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企业的创新活动。
知识经济强调把知识作为企业的一种异质性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学习型管理理念、服务型管理理念和团队型管理理念、国际型管理理念等。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企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目标。但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利用知识这项特质性资源来维持企业持久的竞争力。
(二)创新管理战略。战略是一个企业经营、运作的目标,具有全局性、系统性、指导性、竞争性、长远性、风险性六大主要特征。战略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市场环境改变的情况下,创新管理战略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也趋向全球化。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企业必须实行全球化战略。因此,企业不仅要有利用国际资源,占有国际市场的战略意识和雄心壮志,更重要的是有全局的逐步的发展战略和策略。
(三)创新组织结构。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下,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垂直的金字塔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倾向于较窄的金字塔顶端向较宽的金字塔底端传递指示、信息以及各种知识。在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中,这种结构明显不适合要求信息与知识及时共享的环境。因此,创新组织结构势在必行。将传统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扁平的组织结构,有利于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及时获得所需的各种信息,充分实现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此外,这种组织结构还可以为下级员工提供更多的自主权,员工能够充分的学习、利用和创造知识来为组织的目标服务。
(四)创新管理技术。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工具与信息技术,实现全企业的知识和信息的及时共享。先进的管理技术,不仅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实现高效率的生产,还可以维持企业的持久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面对激烈的竞争依旧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大数据 经济增长 转型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4-0029-07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现象,也标志着全球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阶段,大数据带来了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革命。在大数据背景下形成了产业融合现象,产业融合与大数据带来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是中国在大数据时代下实现经济增长转型的必备要素,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才能对经济增长转型给出正确的指导。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同时,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创新驱动来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的潜力,而这些都必须充分面对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特征。本文从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出发,以智能化和信息化为线索,以产业融合、结构变化和要素调整为主要手段,分析中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转型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以及转型的路径与政策。
一、大数据时代对经济增长机制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是相对于小数据时代而言的,根据库兹涅茨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方程,在小数据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方式是扩大内需、进行投资以及出口三种方式。而传统经济学家研究的经济增长机制也是在小数据时代下对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在大数据时代下,这些方式已经暴露出一些弊端:过于重视宏观方面的增长,忽视了由结构变化和要素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微观主体造成的影响。①虽然也有一些学者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在基于小数据的背景下,无法对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而在大数据时代所提供的完备并且种类多样的数据前提下,可以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计算,而从这些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大数据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机制完全与以前不同。这些不同可以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方面进行分析:
1.对微观要素、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要素、产品的供给和需求无法精确到每一个个体,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只能按照市场平均价格定价,对每个厂商的特殊要素要求无法实现,因此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利润的损失;对产品的需求和供给在消费市场上有营销的“长尾效应”。在短头部分存在着为数不多的大规模需求,而在长尾部分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需求,但每种需求的消费者群体都不多,如果按照这种需求情况投产,生产者只能生产大规模的同质产品,而对具有不同偏好的消费者,只能消费同质化的产品,这对生产者来说无法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对消费者来说,消费者剩余无法满足,消费者剩余将大大减少。倪庆平:《信息化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的理论分析》,《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而在大数据时代,基于大量存在的数据和高超的数据分析技术,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导致的制造业呈现出的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互联化和生态化等特点,传统的产品要素需求和供给结构已经被打破。3D打印技术的出现已经使得“长尾理论”彻底颠覆,这种大数据时代的产物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长尾需求提供了契机。市场将能够提供每个消费者所需要的异质化产品,由此将导致厂商的利润实现最大化,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也将得到满足,消费者也将得到最大的消费者剩余,整个社会将会实现帕累托最优,达到经济增长的最优状态。
2.对中观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
小数据时代,产业之间是相互分离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而且在小数据时代,在数据获取成本比较高和数据分析技术落后的条件下,产业发展利用数据创造利润的能力非常有限。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产业结构基本上仍然呈现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分层的格局,三产之间的融合和同一产业内部的融合程度很低。产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低下,产业结构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基本没有大的变化。
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化、大数据和工业化的融合,产业制造的智能化时代已经来临。信息化、智能化与产业发展的不断融合使得产业呈现出融合趋势,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席晓丽:《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经济》2007年2月。信息化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推动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知识共享,并最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依据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产业结构优化是通过现代新兴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并通过优势产业部门来代替衰退产业部门来实现的。一个产业部门的优势地位在外因上表现为需求拉动;而内因上表现为产业竞争力增强、要素成本降低,特别是产业竞争力是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力来推动效率提升而形成的。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交叉的形式促进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使产业共用性加强,导致产业边界模糊,使得相关产业融合到技术水平高的产业部门中去,推动产业创新和融合,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并进一步使产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而且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大数据时代产业融合的表现就是3D打印机,由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相互融合所构成的数字制造将对传统产品制造造成冲击,生产和制造将由工厂转变到社会,整个社会将会出现无数个微制造中心。
3.对宏观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影响
传统社会的生产制造将完全转型为社会制造,每个个体都在提供信息,每个个体都参与生产过程。未来的生产模式首先通过计算确定短头和长尾两种制造模式的比例,在长尾需求和短尾需求之间确定均衡点,生产同质化产品的短尾需求仍然由专业的大规模厂商制造,以便降低成本,而面对长尾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则由个人制造。而二者之间均衡的确定要依靠大数据技术的支持。
在摩尔定律和数据指数化增长的背景下,数据将在社会生产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数据分析行业的全面崛起,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数据分析方法带来了革新,传统的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基于精确的数据分析展开。数据作为中间的桥梁将传统工业文明和现代智能化社会连接起来。由大数据分析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与产业发展融合起来。信息化广泛而深刻的应用,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推动了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因此,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将是大数据背景下推动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一个新的驱动力。
二、大数据时代给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大数据时代下,随着数据的获取、存储和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量数据交叉聚合所形成的突变效应进一步提升,数据作为一个新的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和价值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这种现象又将对依靠传统生产要素实现经济增长模式带来一系列冲击,传统的经济增长机制将面临挑战。与此同时,大数据对减少市场运行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鼓励正面的市场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行效率、降低社会运行成本、促进产业融合等特征将给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机遇。
1.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着新常态下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形成,这些对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挑战表现在:
(1)对基于传统生产要素经济增长模式的挑战。大数据只是技术应用的创新,不是经济增长的直接决定要素,数字化是把经济现象转化成能够进行制表分析的一种量化形式的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产出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在信息革命出现之前,一些经济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信息是一种有价值的新型资源,但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在传统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信息仅仅被视为一个假设条件,被排除在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框架之外。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不确定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促进新价值的创造。信息化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后,具有很强的积累效用,在经济发展中由于产业融合会产生放大效应,改变经济学上传统的规模报酬不变或递减的假设,从而形成规模报酬递增机制。因此,大数据时代信息应被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而不再是被当做一个假设条件。
(2)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化机器的诞生标志着,机器能以比人类劳动力更加低的成本生产同样的产品,这就形成了机器对人的劳动力的替代。一方面,经济增长能以更低的成本,更有效率和更大范围的方式实现,这对新常态中国经济增长提高效率的要求是十分有利的。但另一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发展趋势一样,中国也存在着严重的机器替代人类劳动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只不过那个阶段是替代体力劳动。而在大数据时代,这种智能化浪潮又对脑力劳动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相对于人类,智能化机器在数据处理分析和做出更理性的决策方面表现得更为有效,而且成本更低。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下,由数据化引导的智能化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挑战,如何权衡经济增长的效率与失业造成的效率损失是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需要思考的问题。
(3)对经济增长效果的挑战。在传统经济增长时代,经济增长效果取决于资源利用水平。而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效果则取决于数据的质量与数据利用水平。对于经济指数、物价指数等各类经济参数的计算,在大数据时代可以采用新的模式,提高数据质量,彻底改变传统方式来计算。对于统计学中可能存在的异常点,传统的处理方式是丢、替代或者是平滑。但在大数据背景下,由于数据样本众多,异常点成为受重视的资源和有意义的研究对象。传统的原始统计数据和各类经济参数是经过加工和处理以后形成的结构化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在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中,人们更加重视这些有突出特点的原始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因为统计数据一旦经过加工处理,就会成为二手数据,如果一手数据处理和加工的过程出现问题,那么就必然会导致二手数据出现误差、失真和变异。同时,大数据为高频数据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提高了数据分析和利用的效果。而这些统计数据衡量方式的变革也将会对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4)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挑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般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通过影响数据质量来培育自身竞争能力、竞争优势和竞争手段,获得外部资源,在市场中为顾客创造和生产新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一种综合性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寻找与新竞争环境及其相匹配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传统的竞争力包括:人才竞争力、决策竞争力、组织竞争力、员工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等。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正在逐步取代人才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数据和信息作为资本取代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具有智能化的载体。这些能够被企业随时获取和充分利用的信息和数据,可以引导企业对其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数据时代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带来了挑战,对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共享带来影响,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正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之一,而数据分析能力正成为企业赢得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面对大数据时代的这一挑战,企业必须把大数据的处理、分析和有效利用作为新常态下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
2.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的机遇
2010年中国GDP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开始由追求经济大国向追求经济强国转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新常态,新常态的关键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开发经济增长潜力。因此,在新常态背景下追求经济强国的过程中,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给中国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1)宏观层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动力上是要素驱动型发展,在目标上是数量型增长,在战略上是追赶型增长,在结果上是环境破坏型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造就了改革开放前期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目前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加快。经济增长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从追赶型战略向质量效益型战略转变。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机遇,大数据时代数据是知识经济时代重要生产要素,成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资源。大数据的作用机理是数据生产信息,信息改善决策,进而提高生产力。在中国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中,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一起构成了“新四化”,这是中国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转型是大数据时代的战略任务,大数据决策对完成新四化的战略任务意义重大,大数据应用不仅能够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将成为造就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必将助推中国新常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新机遇。
(2)中观层面推动产业融合的机遇。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导致了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新经济模式的兴起。而新兴经济模式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作用促进了产业融合。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广泛渗透和深入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提升经济增长的效率。单元媛、赵玉林:《国外产业融合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进展》,《经济评论》2012年第5期。目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方面的严重约束,推进和加快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发挥信息化技术和数字技术在知识的生产、利用和扩散等方面的作用,提高信息技术和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转换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降低资源的消耗、减轻环境压力,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信息化的发展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生产活动的限制,使人类生产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得到扩展,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力,提高了技术创新和生产力发展的新水平。数字化、智能化使得人类对生产过程做到了精准控制,实现最大的投入产出比,同时对环境的污染达到最小,提高了生产效率。王金友:《基于信息化的产业融合与创新探析》,《四川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这对中国新常态下产业融合给出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而这种产业融合也为新常态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3)微观层面给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机遇。商业模式是指企业在市场中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并由此给企业带来的营利机会和盈利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信息化、市场化和生态化不断加深,企业传统的商业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对商业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市场主体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市场主体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为具有不同需求特点的客户提供满足其个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企业创造更大价值。在大数据时代,由于企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企业获取利润的条件和空间都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可以近似精确地了解到市场主体的消费需求和习惯,能够预测到客户的需求及其变化,甚至做到比客户更了解他们的需求,将能够促进企业在提供标准化服务的能力和条件基础上创造个性化的新附加值,这是大数据时代企业利润最重要的源泉。在大数据时代,随着企业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当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需要从大量存在的数据中挖掘出对人们更有价值的信息,来获得对客户需求的全面了解,及时发现和捕捉客户需求的这些新变化,这就需要加快企业商业模式的创新,从而建立新的盈利模式,使得企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要加快企业从过去的以生产为核心的盈利模式向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盈利模式转型。因此,大数据时代为推动中国新常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机遇。
(4)制度层面降低经济增长交易成本的机遇。交易成本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社会关系中,市场主体在交往和合作中为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支出。交易成本的形成原因主要在于人的有限理性、投机主义倾向、资产专用性、交易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等因素,交易费用的存在会限制合作,制约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效率提升。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降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成本,促进合作。各类经济主体的决策方式由感性的主观驱动走向客观的数据驱动,大大降低了交易过程中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由信息化而导致的市场透明化程度的提升将使得监督实施成本下降和违约支付成本上升,减少市场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与信息化相伴产生的细分市场和智能制造,将降低市场交易中的资产专有性,提高资产的通用性,促进交易的形成;市场的透明化程度提高和信息的完全化和对称化,将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复杂性,促进市场合作;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沟通将变得便捷高效,不同信息之间无法沟通的现象将进一步减少,市场被少数人垄断的市场结构状态将得到改变,少数交易的行为将减少。因此,大数据时代为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中的交易成本降低提供了机遇。
(5)决策层面实现决策机制科学化的机遇。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企业管理和生产决策中数据思维将逐渐代替经验思维,使得决策思维变得更加理性和科学,从产品设计到市场定位,从组织变革到大的战略调整,从组织部门调整到市场开发,企业的决策和管理都将以数据信息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数据和信息使得管理走向科学化的轨道。大数据时代,企业管理的基本问题将变成提出正确问题,然后依据海量数据的筛选来给出正确的答案,据此进行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依靠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方式将给企业带来巨大利润空间和盈利机会。而且依靠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还会指导消费、储蓄和投资等行为,这将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提供最有效率的支持。依据大数据所形成的科学决策,企业将从过去粗放型投资转到精确型投资,企业投资效率和投资收益将大大提高。因此大数据时代,为实现科学决策提供了机遇,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科学决策会使得经济增长的效率得到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三、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转型的取向
进入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的经济增长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因此,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要适应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充分抓住大数据以及信息化和智能化带来的优势,结合中国新常态的实际情况,对经济增长方式做出全面转型。
1. 经济增长战略转型的取向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开放性、低价值密度性以及精确性等使得数据在获取和处理上较以前的小数据时代有很大进步,数据质量也大幅提高。马建光、姜巍:《大数据的概念、特征及其应用》,《国防科技》2013年第2期。因此,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经济增长的战略应该从粗放式数量型增长转向基于精确数据分析上的集约式质量型经济增长。
基于传统数量型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呈现出重视短期、忽视后果的增长方式。基于经济增长数量为首要目标的政策主张,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一直呈现出“唯数量论”,这种论点虽然导致了经济在短期内迅速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唯数量论”在不精确计算和分析的情况下盲目做出决策,忽视了经济增长过程中带来的严重后果,降低了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环境污染、不平等程度加剧都随着经济增长而来。这样的经济增长将会有很大一部分用来补偿外部性,真正能被人民分享的经济增长成果只占了其中很小一部分。
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分析和由此引起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对传统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带来变革。基于大数据的优势,经济增长能做到精确的衡量和计算,并且能在此基础上做出最佳的理性决策,从而可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这一切都保证质量型经济增长成为可能,基于庞大的数据基础和分析结果,可以在经济增长和外部性之间实现均衡,确保在兼顾其他方面的情况下,实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目标,进一步实现新常态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2. 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型的取向
传统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基于小数据下的不完全分析,以及由此做出决策的投资和出口,而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行业快速崛起,由数据分析引起的产业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在大数据时代,中国新常态经济增长的动力要从要素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随着土地、劳动力、能源成本的不断提高,中国现有的以要素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将难以持续,必须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把经济增长的驱动力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数字化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创新及其应用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3D打印技术、在线学习技术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都是以数据分析和计算为基础的。而这些新兴的产业不以资源为依托,而重点强调新思想、新信息以及大数据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影响。与传统的依靠自然资源的发展方式截然不同,在这些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低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增长效率和质量将大幅提高。在新一轮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数据技术将给创新带来不同的影响,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新型创新时代已经到来。在这种背景下,新常态的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不但要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更将从传统的创新方式向数字化创新方式转变。
同时由大数据引起的创新将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作用下被不断放大,由此引起从一个行业或产业的创新扩展到全社会的创新。由数据引领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将给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将对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和产业产生影响。从统计指标到做出理性决策,数据已经内生到了经济增长的过程中。
3. 经济增长实现路径转型的取向
一方面在大数据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变化,经济增长的路径要从数量型体制向质量型体制转型。一是在行政管理体制转型方面,要形成新的政府政绩考核机制,改变以GDP为核心的速度型绩效考核体系,逐步将创新驱动、产出效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代价、污染减排水平、人的发展等质量和效益型指标纳入政府考核范围;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企业的不当干预,调动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依据大数据时代的要求,为大数据时代企业智能化和信息化创新的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在价格形成机制的转型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通过价格机制引导产出行为,并以此引导企业的创新行为,激励市场主体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发挥创新驱动的作用,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三是在科技体制的转型方面,以提高投资效率为目标,建立适合大数据时代的科技创新体制,实现从投资激励向创新激励的转变,促进大数据时代创新驱动机制的形成。在投资体制的转型方面,建立健全大数据时资决策的体制机制,抑制投资决策的短期行为,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引导经济主体在大数据分析下做出理性的和科学的投资决策,减少盲目扩大投资规模所导致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现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实现质量效益型投资。
另一方面促进产业发展从传统产业分立向产业融合转型。从亚当・斯密时代开始,产业分工一直明确是经济增长和评价社会效率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在大数据时代仍然有效,但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和计算,产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性加强。而信息和数据的使用将在经济增长质量提高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提高产业效率。基于信息化和数字融合为基础的产业融合,使得产业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生多部门共享的公共平台,产业之间的公用性加强,使要素能在更大范围内有效地配置和合理的利用,提高产业效率。李林:《产业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基础及其实践》,《上海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另一方面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增强产业之间的联系效应。产业融合是在数字化技术创新、高新技术深入应用和原产业间联系效应加强的基础上,在管制放松的外力推动下,实现产品、业务、市场和业务流程的交叉融合,强化产业间的多向联系效应。吴颖、刘志迎:《产业融合――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2期。同时信息化导致的产业融合有利于人力资源作用的有效发挥。产业融合不仅提升了产业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提升了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产业的技术层次和知识密集度都是通过人力资源作用发挥来实现的。
4.经济增长政策转型的取向
在大数据时代下,需要进行经济增长政策转型,政府应该实行开放的数据政策,提高数据利用的共享性。在大数据时代的经济增长中,数据的开放将有助于推动大众创新,快速滋生新的数据文明。不但要扩大信息和数据公开的力度,更要将原始数据公开供社会使用。在数据开放的政策推动下,数据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出来。美国政府从1967年就通过了《信息自由法》,而中国政府在2008年前后,才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实施绩效来看,效果还不理想,同时在规制方面的力量也还不成熟。在信息公开的实践中,不仅有民间的诉求,还需要新闻界以及司法力量对政府的监督。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
自上世纪以来计算机、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冲击着各行各业,深处象牙塔的高校图书馆也不能幸免,新技术、新观念的出现,使传统图书馆从藏书结构、文献资源建设利用,到读者服务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其形态、管理理念、工作内容、服务手段等方面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工作的重心和服务的重心改变,为适应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图书馆管理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面向不同读者需求、高质量、高效率、适应多学科科研建设需要的文献资源建设的新体系。
1知识经济的内涵与特点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的运营为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为媒介,对信息的生产、加工、整理和分配,它所包含的知识,包括所有学科,以信息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知识经济具有生产、消费、分配和就业四大特征,它是以知识的占有程度来实现资源的分配,其主要内容是创意,由知识的创新者为受众提供服务。笔者看来,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具体表现为:对文献资源的收集、处理,加工和服务过程。
2知识经济带给高校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
2.1高校图书馆的读者需求
知识经济在图书馆管理模式下表现为以文献信息为载体,通过整理加工而形成的一种特殊信息,其加工后以一种“知识”的形态出现在人们面前。传统图书馆只是一种简单的文献收集和借还方式实现,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后,信息量的加大,使传统图书馆得以实现文献资源的巨量获得,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使读者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快速查询到自己需要的资源,这是图书馆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图书馆员的机遇,图书馆工作者熟悉自己掌握的资源,具有一定的文献专业知识,通过必要的专业培训就能很好地掌握文献整理加工技能,信息量的加大,知识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质量的高低决定着运用者的成败,这就对图书馆文献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2图书馆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挑战
图书馆不管在纸质文献资源还是数字资源上都面临着诸多的技术问题。如纸质文献的采购上,由于经费有限,不仅要满足本校普通读者的需要,还要兼顾教学科研,以及本馆特色馆藏资源。在数字资源上面,则面临多平台信息筛选,信息处理的问题以及信息存储,文献压缩,系统安全、文献访问及信息回馈等问题。这就对图书馆在人员构成上出了个大难题,图书馆员不仅要具有相当的图书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学校学科专业知识和电脑技术、网络技术知识和信息咨询人才。
3以创新服务促进图书馆建设
3.1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定位
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是以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资源为基础结合而成的一种复合体式的新型图书馆,既然是新型复合体图书馆就必然要走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发展道路,传统图书馆的概念是以文献实物为主,而图书管理员基本上就是一种轻微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日常工作就是传统文献的借还,文献资源需要读者自己去发现,就是一种需要啥自己去找的状态。图书管理员就是一种被动式服务,知识经济时代的图书馆应该是以文献信息加工成知识的形式提供给读者,文献的整理加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和脑力劳动,图书馆工作者通过信息的加工形成一种新的知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通过这种服务,不仅使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能够锻炼图书馆队伍,提高图书馆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品。
3.2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图书馆员专业素质
知识经济的发展是对人才层次的考验,图书馆要发展、转型,专业高效、多能的图书馆员是必不可少的,图书馆员必须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社会知识,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图书馆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并行,以目前各高校图书馆的状况,应以培养为主。高素质的图书馆员才能真正懂得知识经济的价值,只有具有相关知识和素养的图书馆员才能以饱满的热情,对文献资源的如饥似渴,使图书馆创新能力步上一个新台阶。
3.3注重人文关怀,积极吸引人才
图书馆是一个温馨宽松的大家庭,优雅的环境应配以相对宽松的制度,只有使图书馆员在脑力劳动之余感受到图书馆内部同事之间关系和谐,领导重视,劳动成果和价值得到体现,才能产生成就感和安全感,才能吸引更多人员加入到图书馆队伍中来。
3.4加大资金投入,提倡奖励机制
知识经济就要体现出知识的产出和收益性,只有建立完善的奖励制度,才能更好地激励图书馆员创新的激情,在图书馆内部引进竞争机制,完善聘任制度,将岗位,贡献和奖励挂钩,以充分调动图书馆内部积极性,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综上,新时期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建立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完善馆员奖励制度,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图书馆服务工作中的必要内容,是高校教学、科研、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新时期高校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在知识经济环境下的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校图书馆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资源,主动服务教学科研,才能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服务为基础,提高图书馆队伍服务水品。高校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是高校教学科研向更高和更深层次服务的必然选择,也是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创新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品提升做出贡献,又进一步锻炼了队伍,是一种全新的尝试,通过图书馆奖励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提振了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创新意识。加强了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高黔峰.高校图书馆期刊的知识管理[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3)
[2]郑小玲.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
[关键词]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挑战;对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5.150
1 影视文化产业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
影视文化产业是指把影视文化元素和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顺应时展的要求,通过生产、加工、创造、复制等多种手段生成影视文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影视文化需求的产业系统。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的经济性逐渐增强,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它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中国影视文化产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同时也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据普华永道报告显示,中国电影票房收入将从2013年的31.3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59亿美元,涨幅高达88%。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公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总额已达217.69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7.51%,是2005年全年票房总额的13.6倍。由我国电影票房收入的快速增长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很好,有着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认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挑战,如:影视文化品牌建设不强,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影视文化产品发展出现低俗化等,而且与世界领先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应对所面临的挑战,解决好存在的一些问题,牢牢把握住发展的良好机遇,促进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机遇
2.1 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进步,科技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高,数字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影视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的结合日益紧密,这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如:我国立体视觉技术、文化内容数字化技术、中国文化GIS技术的开发研究,将会使影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逐渐增强,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多姿多彩,提高了影视产品的质量,对消费者产生更大的吸引力。而且更新速度也更加快,能及时满足人们的影视文化需求。另一方面,由于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受到环境、气候、场地等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它的制作成本相对较高。但随着数字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许多限制因素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降低了影视文化产品的制作成本,扩大了盈利空间,这使影视文化产业逐渐具有高附加值的特性,促进了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2.2 国际市场开拓,沟通交流加强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也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潮流,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日益增强的时代中,影视文化产业也趋于全球化,开始超出国界,面向国际市场。传统的国内影视文化产业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市场范围比较狭窄,而加入WTO后,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开始对外发展,开拓更大、更广阔的国际市场,这无疑为它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在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推进过程中,也促进了中外影视文化产品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取长补短,改善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其国际影响力。所以加入WTO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遇。
2.3 国家扶持力度日渐增大
影视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离不开国家的大力扶持。2011年12月,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出,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强调通过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等措施支持电影产业发展。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引入社会资本,资金、技术、设备等投入逐渐增大,可见国家致力于采取一些措施促进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它的扶持力度也日渐增大,并逐渐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它的稳步发展,为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外部环境、一个很好的机遇,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3 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挑战与问题
3.1 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
文化品牌不仅是文化产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统一,而且也是体现国际化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可见文化品牌对一个文化产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它甚至是文化产业的精神与灵魂,影视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显然,中国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提供的影视文化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多层次化,但许多影视文化产业在影视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过分地看中“量”的生产,而忽视了“质”的提供,缺乏对影视文化品牌的重要建设,导致其产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然而世界影视文化产业领先的国家往往十分重视影视文化品牌的建设,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很强。这使得在与国际影视产品竞争中,我国的产品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这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3.2 影视产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下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缺乏产业化经营观念,短时期内难以成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影视企业呈现出分散、弱小的特征,导致多数影视企业只能依靠控制作品的制作成本,来降低企业经营的市场风险,但是小额的投资难以生产出吸引人的作品,大部分作品无人问津,使得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出现结构性失衡。可以看出,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当今影视文化产业全球化世界中,这不仅将不利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走出去”,而且伴随着国际影视文化产品的“走进来”,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也将难以竞争得过它们,从而发展空间大大受到了限制,市场份额将大大减少,这将会阻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3.3 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
不可否认,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商品经济日益繁荣,国民收入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这都推动了我国影视文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创意化。但我们也要清楚看到,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拜金主义盛行,以致有些人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甚至出现了扭曲,他们为了获利,不惜去迎合某些人的低俗趣味而生产一些不良的影视作品,这不仅会导致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俗化、急功近利的泥潭,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 对策建议
4.1 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
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探索建立健全影视文化品牌保护法,切实保护影视文化品牌,严厉打击各种盗版等侵权行为。另一方面,影视制作人要逐渐转变创作观念,不能简单地过分看中“量”的提供,要重视“质”的创作,可以运用市场营销理念进行创作――通过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影视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和正确的品牌定位,不断加强影视文化品牌建设,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培育知名影视文化品牌。
4.2 推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
由于我国影视文化产业存在数量多、分散、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问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因此国家可以采取建立影视文化产业园的措施,推动同类影视文化产业走向集聚,在产业园中,促进共同利用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先进技术等,加强同类影视产业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延长影视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从而形成规模效应,增强产业竞争力。
4.3 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为了解决好我国影视文化产品逐渐出现低俗化的问题,国家应该大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引导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国家还应该大力打击生产低俗影视文化产品的行为,并对情节严重者予以取缔。另外,影视文化产品创作者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1.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观念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重藏轻用”。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的评价标准是知识向经济的变度,档案工作者只有将所掌握的档案知识和资源转化为生产力,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要改变“重藏轻用”的观念,积极主动开发信息资源,使“死档案”变成“活信息”,转变服务观念,大力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和发展知识经济服务。
2.对传统档案管理手段和方式的挑战:当前,我们大部分的档案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档案管理手段与方式。虽然有些单位使用了计算机,部分也实现了网络化,但是网络上并没有多少可以传输的档案信息,难以达到传输的高通量化和网络化,难以形成新的知识生长点,也难以为知识经济发展服务和供社会共享。因此,变革档案管理手段,加速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是档案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3.对档案工作者自身素质提出的挑战:知识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密集型的社会结构将被知识密集型的社会结构所取代。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否则将被这个时代所淘汰。因此运用档案来传播知识,促进经济发展,使档案中的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三、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1.要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档案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首先,要树立新的管理思想。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长期传统环境下工作所形成的思维和方法上的定式,档案工作者在思想观念上难以将现代化管理引入到档案工作中。近几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已经让档案工作者认识到计算机、网络等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技术和工具之一。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现档案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才能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开放的视角,积极寻求档案工作的生长点,在较高层面上来筹划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方略。其次,要积极引入新方法和新手段。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买计算机,编程或买一份软件,输入微机三部曲。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档案的整理、著录标引、数据输入和为它们服务的分类法、词表等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基础工作。档案原件是信息资源,是资源就有一个开发过程,计算机管理档案不能只停留在目录检索那种初步的不充分的信息开发阶段,而应更深入地发掘档案信息资源,变被动等待检索利用为主动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这就提高了开发档案的档次。同时,社会的需求与承认也会大大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变得愈来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档案工作者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规范化的科学管理模式,改变封闭的现行管理方式为向外的“开放型”管理方式,使档案服务由内向型转为外向型,直接面向经济,面向公众和社会的需求。
最后,要积极拓展档案馆藏的新资源。档案资源的现代化是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数据库的建立则是档案资源现代化的标志。因此,档案部门要把数据库建设作为信息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任务来抓。现行档案馆的馆藏档案多以纸质、音像、声像材料为主要载体,电子文件和数字信息非常少,势必影响到数字档案馆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提供利用,造成信息停滞和利用需求的阻断。因此,加快档案馆原始信息的数字化转换进程和电子文件的积累,保证可传输数字信息的数量,并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是档案工作满足社会需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必不可少的一环。
2.要大力推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进程
(1)建立“需求—开发—利用”的科学开发机制:首先,要立足自身资源,增加传统的编研力度,建立特色数据库,开展定向专题信息服务。其次,信息资源开发应充分分析并满足用户需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反映出档案信息由保管向利用的一种高层次转化,这将是一项以实现档案价值为目的的信息服务工作,因此必须要处理好“需求”、“开发”、“利用”三者之间的关系。
(2)以电子文件归档为管理重点。当前,档案数字化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在此情况下大量开展数字化工作存在风险,有可能影响到今后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另外,尽早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工作,有利于档案工作与电子政务尽早接轨,为机关单位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又能抓住机遇依托电子政务平台推进档案信息化的进程。
(3)有效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合理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是充分发挥信息利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深化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必须。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新兴事业,并无多少经验可循,理论指导又一向滞后于实践,这就使得很多档案部门在信息资源开发时难免各自为政,缺乏沟通,出现信息资源开发的“孤岛”现象。
3.要为档案管理人员建立多元化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
继续教育是全体在职档案管理人员不断调整知识结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要求的手段。面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紧迫形势,大部分在职人员是不可能有时间和机会到高校进行系统学习的,而继续教育采取专题讲座、实习培训、现场研讨等方式,具有时间短、效率高、内容专一、形式灵活等特点,因而成为在职档案管理人员及时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技能的有效途径。
继续教育必须制度化、全员化。所有在职人员都要定期参加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并要将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列入考绩、评审的范围。《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中已明确提出,要“坚持各级档案部门领导干部进修制度”。
继续教育必须多元化、规范化。一方面要因材施教,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灵活开展各种形式、多个层次的档案管理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严格审批和监管开展档案信息化继续教育的机构,统一继续教育的内容体系,教学材料及实验环境,制定规范统一的分级、分类考评体系,建立“学考结合”的专业考核制度。
参考文献:
[1]姜之茂.资源共享与档案馆.中国档案,1999.12.
一、 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及紧迫性
目前,经济信息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全面应用开始发生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极大地提高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效率,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都在开始享用网络技术带来的好处,如电子邮件代替了传统信件、网上交易开始替代洽谈定货会等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以更加迅猛之势席卷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知识经济将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并掌握高科技和高素质的劳动者,谁就能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在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否则就要落后,就难以发展。
档案作为信息社会众多信息源中最基础的部分,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特别是档案工作面临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档案科技明显滞后,已经并正在影响着档案事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和应用信息技术、加速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以信息化和全球化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档案界的战略抉择。
二、信息技术在现代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是构成当今社会的最强大的力量之一,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变革,能够帮助个人和社会更深入地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并更好地利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优秀成果,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并实现其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理想。
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普及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信息技术改变了档案管理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及服务方式,掌握信息技能本身已成为档案管理工作立足当今社会所必须的基本技能,以便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改善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思维方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可能在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以及宣传普及性上大打折扣。而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的结合,使得处在不同地域的档案业务区共同使用同一套数据库系统,各个档案业务区输入或更新各自所从事工作的信息内容,不同的档案业务区之间共享相关的信息,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档案利用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领导决策和各层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由此可见,信息化技术无形地突破了所有的门墙,建立起与每一个用户的联结。随着我国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档案工作将产生一系列的变化,逐步向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转型。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先进技术的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应用信息技术来促进自身发展的前景非常之美妙,同时,也将对促进相关行业及其技术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数字化档案馆”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奋斗目标、主要内容及工作任务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信息服务的网络化是我们的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目标。为政府宏观决策服务,为经济建设和城市管理服务,以及为社会公众服务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宗旨。“数字化档案馆”工程将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平台,结合档案信息资源,逐步实现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使档案管理工作在已经到来的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和保障措施
档案信息化建设要紧紧跟随世界信息化潮流,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力度,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建设档案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共同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实行“基础先行、适度超前、重点突出、试点推进”的方针,制定规划,继续推进办公自动化,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搞好技术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同时,档案信息化法制建设也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我们应按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对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加快立法。提出立法思路和框架,配合有关部门制定适应档案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法规体系。研究制定《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和吸引信息化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法规规章,并着手准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只有观念创新,才能制定适应发展以知识为基础的网络化的新档案形势需要的新法规,开创档案信息化的新局面。
关键词:工程测量测绘技术放样测量测量技术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 P2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动力。随着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3S”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信息技术的发展,会伴随着其他学科的不断深入、渗透和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主要指的是采用原有建施工建设设备进行安装,采用工业性类型的施工服务等,进行的一系列简单的测绘技术。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测绘技术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的进步,一些新颖的现代测绘科学逐渐应用于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
现阶段,工程测量的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括有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区域建设,还包括于城市的发展规划以及管理。工程测量广泛的应用领域,带动现代测绘技术快速发展起来。因此,为了确保建设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就需要保障工程测绘具有一流的、全面的和一体化的技术。同时,全面测绘技术的发展,也为该技术向数字化发展方向的转变,带来一定的机遇,为信息化的发展带来指导方向。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在工程测量中发挥着重要对的作用,为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工程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1测绘技术的数字化处理,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在现代工程测量过程中,如果原有地图需要采用数字化处理,首先需要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在原有地图中,然后再进行数字化处理。在将原有地图进行数字化仪进行处理之前,需要确保数字化处理的比例尺度、精准度和现实度。主要数字化仪的应用方式有三种:第一,GPS数据输入;第二,手扶跟踪数字化;第三,矢量扫描。数字化仪、计算机以及相关软件,是主要的使用仪器。但是,该类仪器有扫描速度慢、劳动强度大的缺陷。因此,随着数字化处理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软件等的不断升级和发展,使得数字化处理逐渐趋于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一般测定的范围是三维空间,该类技术能够精确的确定地理位置。现阶段,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的发展,带动了RTK技术的发展,它能够根据不断变动的三围坐标系,确定精确地位置,是一种新型的定位测量技术。RTK技术具有厘米级别的精准度,这种测量方式的发展,为工程测量提供了便利,仅根据基准控制点,就能确定地物点、界址点、地形点和控制点等。目前,数字化处理技术,在原有地图中,已经逐渐的发展成为便捷、高效、精准、稳定的测绘技术。
2工程测量在施工中放样测量技术中的发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型工程建设也逐渐发展起来。大型工程建设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的发展面貌带来一定的优势、机遇和挑战。大型地铁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各地域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磁悬浮列车项目的建立和发展、大型桥梁建设项目的施工和发展、高新网络电视塔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城市的加设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并且,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项目的工程结构逐渐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的施工的机械化力度,加深了施工放样测量技术的难度。现阶段,在大型项目的施工和建设过程中,工程测量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步骤就是施工放样测量。放样测量技术,一般采用全站仪的坐标法,进行工程测量中的施工放样。另外,在普遍的放样测量技术过程中,线路的曲线技术,是根据不同的测量坐标点计算出来的,并且在测量的控制范围内,需要确定全站仪的配置,从客观的角度测量放样曲线的定位点,同时修订放养技术过程中的线路曲线。此外,道路建设施工过程中,管线的架设也需要依据GPS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以及RTK技术,通过应用这些技术确定施工的最佳位置,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过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在桥梁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根据GPS和RTK技术,确定水面上位栓的检测。并且,在桥梁建设的打桩过程中,建立具有几何关系相对稳定的GPS及RTK打桩机,进一步的保障施工桩放样测量的具有方位。
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具有较高性能的高新技术的全站仪,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远程遥控,进行动态的和实际的施工测量操作。在大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如地铁隧道的建设施工环节,需要采用全站仪进行实时、具体的定位测试,采用自动照准仪进行实时和具体的测量。通过测量环节的修筑设计,进行实际位置的比较,并通过人工调节和自动化,进行地铁和隧道的轴线设计,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具有大口径的曲线顶管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手续首先,需要采用放置于自动平台的全站仪和照准仪,进行合理的、全方位的检测;然后根据计算机对空间支导线进行验测;最后及时的进行跟踪测量。确保能有效的控制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在工程测量环节中,一般需要采用较多的检测仪器,对工程进行质量的检测。多种仪器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量的精准度,大幅提升了项目的工程质量,有效的改善的工程效率。同时,针对一些地下项目的工程测量,需要针对特殊的地质环境,进行高精准的测量,确保能够提高全方位、全程,以及自动检测的定向信息。另外,采用激光测距仪,对具有一定距离的施工场地进行距离测量。
3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测量技术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步骤,也是各项项目进行实际施工的基本准则。在现代施工的空间设计过程中,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工程的全面检测和控制,提供了一种较为创新性的测试方法,并在一定基础上推进了平面控制测量技术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测量技术中,边角测量、导线测量、三边测量和三角测量等控制测量的技术手段,广泛的应用于工程测量中。而现阶段,这些控制测量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渐的被高级新型的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新型测量技术手段所取代。并在实际的工程测量过程中,也将采用GPS和RTK等高新的测量技术,对线路工程的实际施工进行控制测量。
全站仪在现阶段的使用过程中,已经逐渐的提高了工程测量中距离的精准度,以及方位的确定性。因此,在项目施工的测量过程中,广泛的使用仪器进行施工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的测量的精密度,缩短了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大幅度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将项目进行控制测量,还能在一定基础上,进行导线网和控制网的设置,提高项目的工程效率。
另外,几何测量是施工控制测量环节中的基本手段,为了确保测量的高精度,需要在一定基础上保障几何测量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几何水准检测,随着电子化水准仪的发展,逐渐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高精准度、高密度的全站仪,可以不断的提高测量准确性,大幅提高工程质量。因此,在三维GPS技术的使用过程中,采用合理的配置方式、控制手段和检测过程,进行工程的测量和测绘,并将GPS技术作为保障深层工程建设的重要网站系统依据。
小结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我国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其中,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是工程测量的关键步骤,也是现代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工程测量中的测绘技术,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还对国家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为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提供较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使得测绘技术不断的向更稳定、更精确、更便捷、更科学和更快速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现代工程测量环节过程中,测绘技术的存在,大大的降低和缩短了工程的前期工程量,有效地提高的工程质量和工作效率。因此,测绘工作者需要不断的加强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的学习,增加测绘技术的创新力度,促进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奇峰,现代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1年05期
[2]张凤英,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7期
年初国办1号文的出台,年末科技部、广电总局合连下一代广电网;首尾呼应中,将数字电视真正推向国家信息化的层面
12月4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科技部部长万钢和广电总局局长王太华握手互换协议的一刻,既标志着“国家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暨中国下一代广播电视网”计划正式启动,又意味着“数字电视”开始淡化行业特征,真正推向国家信息化的层面。
按照协议,“部局合作”将以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为基础,以863成果“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为支撑,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技术体系,成为新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其核心传输带宽将超过1000Gbps,双向网入户带宽超过60Mbps,计划10年建成!
“科技部与铁道部、交通部也有类似合作,分别围绕下一代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展开,”科技部部长万钢告诉记者,“如果说前两者针对物理空间,此次合作则以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为核心!”
将视线从北京下移至辽宁农村,在文化部、财政部、广电总局和辽宁省的合作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09年春节前,会为4000农户免费安装内置硬盘的PVR机顶盒,通过PUSH VOD机制,将海量信息资源推送到农民身边,”广电总局科技司司长王效杰告诉记者,“传输信道采取有线和卫星同步推进,春节前全面开通。在没有数字整转的地区,可通过模拟有线网传输,用户端感受不到差别,这就是推送机制和PVR的好处。”
上述思路,正沿着中国工程院李幼平院士提出的“下一代广电网NGB'’与“播存网络”展开,虽然还仅仅是一个初步实例,但潜台词异常丰富。
“从建立部局合作机制到文化共享工程,都说明了一点,”王效杰说,“即广电数字化不再是行业内部的事情,而正成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从2008年开始,这一趋势会越来越明显。对全国广电网络同仁来说,数字电视绝非简单的模数转换,而要坚决按照国家信息化的要求来做。”
国家的要求,清晰地写在“国办08年1号文”中――“以有线电视数字化为切入点,加快推广和普及数字电视广播,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从而实现产业链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12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成立之后首次“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李毅中部长要求2009年重点抓好九项工作,其中明确指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强国家信息化顶层设计、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加快发展融合性业务,推进通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
2008年,新一轮电信重组全面展开并基本到位,在拥有同网、移动全业务牌照之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都更加坚定了全业务运营和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之定位。
显然,“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下一代(而非目前的)通信网、电视网和互联网。广电必须加紧向下一代广电网升级,这既是信息化的愿景期待,又是行业间竞合的要求,更是在“特殊的”2008感受异常紧迫的时代任务――
结构调整:亟待信息化人视野
“百年一遇”的2008,将巨大的危险与更为巨大的机遇摆在了“地球村”的每一个村民面前
冰雪灾害、汶川地震、奥运盛会、金融海啸……2008大事不断,尤其是源自美国次级贷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使发改委主任张平充满忧虑:“经济下滑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
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挑战,中央一方面紧急动员、4万亿救经济、全面保增长,另一方面鲜明提出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议题。
12月8日-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认识逆境中蕴含的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深化改革开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怎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坚定推进信息化步伐,通过‘两化融合’改造传统产业、带动新兴产业,这是根本且务实的路径,”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告诉记者,“尤其是通过信息化带动新兴产业,更是重中之重!”
“从数字化到信息化,再到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发展,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思路,正是打破中国现代化进程困境的要点,”周宏仁表示,“现代化的根本在经济,经济的根本在产业发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靠信息化改造,建立创新型和集约型发展模式,告别单纯依靠低劳动成本和高能耗发展的旧模式。”
扩大就业、消化剩余劳动力,更是信息化促动现代经济发展的优势。“从统计数据看,自1997年以来,国内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工业增加值却不断提高,”周宏仁分析道,“这代表我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当然是好事,也是现代化的必然成果。但随着工业和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大量剩余劳动力怎么消化?处理不好就是巨大的社会问题!”
解决这一问题,仅仅靠简单加大传统产业规模是没有意义的,利用信息化这个剂,促使传统工农业向信息服务产业链升级,才是真正的办法。
2008年,周宏仁率专家团在湖南、黑龙江、浙江、山东、广尔等地考察过程中,许多案例令他欣喜不已,“凡是信息化搞得好的企业,其竞争力和管理效率都极大提升,反之亦然,”周宏仁告诉记者,“像大型老国企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老总就说,企业不是对信息化有需求,而是有紧迫的需求,关系到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