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蝗虫灾害治理范文

蝗虫灾害治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蝗虫灾害治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蝗虫灾害治理

篇1

关键词:玉米;管理;密植;配方施肥;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黄龙县位于陕西中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龙县辖2镇11乡、5个居民委员会、110个行政村,总人口4.6万人,区域面积2752km2,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分明,无双期186d,年降水量580~630mm之间,适宜玉米生长。当前黄龙县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品种,提高良种覆盖率。现就黄龙县玉米栽培管理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情况介绍如下:

1 科学指导

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为基础,集中力量、集约项目、集成技术、主攻单产、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同时以配方施肥、机械化精量播种、化学除草四大技术为依托,结合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

2 科学选种及种子处理

玉米选种要与当地的气候条件特点和积温条件及生产要求,选择耐密中熟、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及增产潜力大的品种。如:陕单609、郑单17、榆单9号、郑单958、万瑞168,重施底肥、增施有机肥、科学管理、合理密植、中耕除草及时防治病虫害,播前每667m2用1.5kg或50%的辛硫磷乳油0.1kg,拌土均匀、撒在地表。种子要选择那些有包衣的种子,未包衣的种子要提前精选,把那些颗粒不饱满的、发霉的种子去掉。晾晒2d左右,播种前在用40%甲基异茂柳磷500mL,加水20L,拌种,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病菌,预防地下害虫。

3 技术规范

3.1 精细整地

在清除前茬作物根茬和地膜的基础上,根据墒情,结合深施底肥机械深耕翻,耕翻深度20~25cm,随即耙耱收墒,清除末腐烂的前作根茬与残膜,达到地面平整、土壤细碎、上虚下实。一般选用幅宽为80cm、厚度为0.007mm的微膜或线型膜,适合用小行距为40~50cm宽的垄面。根据垄宽和垄沟宽划线抢墒起垄,一般垄高8~10cm,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小行40cm,大行80cm。一般采用膜侧播种,采用机具进行覆膜,每隔3~5m压一土带,以防风鼓膜,可先覆膜后播种。

3.2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玉米单产提升肥料是基础。特别是随着目标产量的提高,每667m2施有机肥5000kg、尿素10kg、45%佑地盛丰80kg(N:P:K)=23:12:10。所有示范片、核心示范田都必须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以科学大量的肥料投入来保证优良品种增产潜力的发挥,以高投入保证高密度下的个体良好发育,实现高收入。

3.3 推广病、虫、草害“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技术,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防治目的

主要防治玉米蚜、玉米螟、大小斑病、青枯病、死黑穗病、粗缩病等病害。综合防治病虫害面积要达到100%。做好示范片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科学制定防控预案,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用50%乙草胺100~150g、或90%乙草胺(禾耐斯)80~100g、兑水30~40kg,均匀喷洒土壤表面对杂草进行土壤封闭,预防杂草生长。

4 适时早播,合理密植

春玉米播种要根据地温和商情,当土壤5~10cm温度稳定10℃以上时,即可播种子,商情不足时,可趁墒提前覆膜,播种时间以4月下旬为宜。争取在4月底播种完成。采用宽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播种密度根据品种、株型、环境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品种为郑单958,中肥密度为5000株/667m2,高水肥密度为5500株/667m2,陕单609中肥密度为4500株/667m2,高肥可达5000株/667m2。播种深度。可根据墒情,土质结构而定,一般在3~5cm深为宜,土壤质地疏松可适当浅些,易干燥的砂土壤,可适当深些。

5 田间管理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定苗要早,幼苗3~4叶时间苗,5~6叶按留苗密度定苗,除去弱苗、病苗、小苗。每孔留一株健壮苗,缺苗的垄要留双苗。生长期内用呋喃丹颗粒少许放入喇叭口内防治虫害,同时可联防粘虫,在出苗后3~5叶或在玉米8~9叶时,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每667m2用乙草胺100g兑水100kg。准确控制用量,避开高温天气,、合理使用。

6 施肥技术

根据玉米单产提升肥料基础,实施测土配方,每667m2施有机肥5000kg,尿素10kg,45%佑地盛丰50~60kg,混合均匀后在耕地时撒施地表,深翻土壤。分次施入的原则,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施花粒肥。按照尿素肥,同时分4次进行施肥,用作底肥施用30%,拔节追肥20%,孕穗施肥40%,灌浆追肥为10%,原则上是要施走底肥。

7 病虫害防治

玉米期病虫害发生种类多,危害性重,若防治不及时,后果严重,容易造成减产,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蚜虫、蓟马、粘虫、红蜘蛛、二点委夜蛾等。

7.1 苗期常见的虫害防治

防治二点委夜蛾可用撒毒饵、灌药、喷药来防治。防治玉米螟使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有条件的情况,在田间释放赤眼蜂防治,苗期的粘虫用2.5%敌杀死或40%乐果1000倍,同时兼防蚜虫。红蜘蛛用爱诺螨清2000~3000倍液洒。

7.2 玉米褐斑病

每667m2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为了提高防治效果可在药液中适当加些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叶面肥。

7.3 玉米青枯病

在喇叭口期用58%瑞毒锰锌粉剂600倍液喷雾预防,发现零星病株可用甲霜灵400倍液或金雷多米尔1000倍、康正雷1000倍或盖克1000倍或多菌灵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500mL,并注意雨季排除积水。

7.4 玉米锈病

用使百克1000倍、使百功1000倍、禾果利1500倍、三唑酮800倍喷雾。

7.5 玉米瘤黑粉病

及时割除病瘤集中深埋处理,并加强田间管理,如注意防治玉米螟等害虫,减少虫伤口;使百克或使百功1500倍,禾果利1000倍,纳斯津1000倍或三唑酮800倍喷雾。同时,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用水,防止旱涝不均,抽雄前适度灌水,勿使受旱。

7.6 玉米小斑病

发病残体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从心叶末期到抽雄期,每7d喷1次,连续喷2~3次。

8 适迟收获

篇2

(赤峰学院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3S”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手段,在农业病虫害防治的应用中取得了较大进展,它与地面调查资料的结合,对精准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曼延发挥了重要作用.赤峰市是农业病虫害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城市之一,因此本文结合病虫害发生的特点,阐述了“3S”技术应用于赤峰市农业病虫害防治中的概况,分析了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其在农业病虫害应用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 :“3S”技术;农业病虫害;赤峰市;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078-03

近年来,“3S”技术在农业领域中应用广泛,人们不仅能够准确地辨别地面植被类型和环境情况,而且能够对人的活动范围和房屋建筑的分布进行动态观测,在自然界中“3S”技术与农业病虫害相结合在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中可以起到空间决策作用,从而给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信息.长期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遭受到虫灾不同程度的威胁,赤峰市受到蝗灾威胁最为严重,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必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进行有计划的开发、保护与管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高效生产与病虫害的防治等研究更加受到广泛关注.

1 “3S”技术及其在病虫害监控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

1.1 “3S”技术简介

所谓“3S”技术,即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简称gps)和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简称RS)相互结合并相互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

1.1.1 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计算机系统[1],是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的通用技术,它能够对空间及地球表面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描述,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来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并能用直观方式的表现出来.

在病虫害预防控制领域,GIS系统能够直观、准确地将病虫害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呈现出来[2].它利用二维地面数据和三维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特定地理位置中影响病虫害分布的各类影响因子,并估计出各影响因子之间存在的相关性.

1.1.2 遥感技术(RS)

遥感技术是运用各种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来研究地面物体大小、形状、位置、性质及环境相互关系[3].对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RS技术能够准确、快速的获取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分布.

1.1.3 全球定位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的全球三维实时导航的卫星导航系统[4],它利用空间导航卫星、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等给用户提供各种不同精度的离线或在线的空间定位数据.

随着技“3S”技术的相互结合、相互渗透和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3S集成化技术系统.GPS、RS、GIS集成应用在蝗虫的监控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并在我国部分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例如吉林省地方病研究所同北京台众思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建设GPS工作站,将“3S”技术与蝗灾的专业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利用GPS对蝗灾的分布信息进行准确定位.

1.2 “3S”技术在病虫害监控领域的应用研究概况

20世纪70年代初,“3S”技术逐步应用于农作物病虫害监控领域,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野外实践,“3S”技术在病虫害的迁飞及爆发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在蝗虫的动态监测方面呈现出美好的前景.这里以蝗虫为例,分析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及应用现状.

1.2.1 “3S”技术在国外蝗虫监控领域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3S”技术在蝗灾的监控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期北非苏丹红海一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沙漠蝗虫繁殖地区之一,在沙漠蝗虫的生存环境方面利用GIS技术对相关调查数据进行入库、分析、整理并绘制出成图,并把遥感生存环境分类并绘制出成图跟其GIS绘制出的成图进行复合研究,从而获得此区域的“蝗虫繁殖区域分布图”[5].对于沙漠蝗虫的繁殖、迁徙和群聚的各种生存环境的可能性评价结果在图上都能准确的呈现出来,并将评价图用于有针对性的地面沙漠蝗虫防治的队伍中.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澳大利亚疫蝗委员会(APLC)开发的“沙漠蝗虫监测预警系统”和“澳大利亚蝗虫决策支持系统”,对澳大利亚沙漠蝗虫危害的有效控制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由于GIS的空间数据处理功能格外突出,能够定点管理数据资料.因此将若干种蝗虫发生的预测结果及模型进行综合分析,以科学的手段对蝗虫种群的产卵分布、迁徙路径及发生发展预测分析,并将蝗虫防治和发生实况以图形形式显示,更能直观、精确的对蝗虫进行动态监测.另外,GPS能在经纬度上对蝗虫的调查数据资料自动定位,从而能够准确的在电子地图上呈现出田间蝗虫实时发生的状况.

1.2.2 “3S”技术在我国蝗虫监控领域的应用现状

随着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必须对自己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进行有计划的开发、保护与管理,农业病虫害的预防和控制等研究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20世纪末,我国科学家开始从事“3S”技术在蝗虫监测领域方面上的研究.“稻纵卷叶螟的动态变化显示系统”由汪四水等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首先建立了起来,为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病虫害预警监控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7].马建文、韩秀珍等人通过在野外持续观察和试验研究以及对卫星数据同时段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遥感飞蝗生育过程监测”,分析在蝗虫的虫卵期、幼虫的生长期和成虫的迁移期三个不同阶段的遥感调查指标和监测特征数据,对蝗虫的发生进行动态监测[6].自1996年以来,南京师范大学倪绍祥教授利用“3S”技术在青海湖地区对草地蝗虫的发生、迁飞、预测模型、蝗群的变化规律、监测系统等层次做出了不懈的研究和探索[8].然而,从客观上来说这些研究只能说是初探,沙漠蝗虫和田间蝗虫在发生规律、种群分布、生态习性和预防与控制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 因此,在蝗灾进行动态监测领域运用“3S”技术越来越能够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

2 赤峰市农业病虫害调查分析

2.1 农业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2.1.1 对预防工作不够重视

从对赤峰市调查分析中,我们了解到病虫害防治工作中“预防”是基础,关键是要做好病虫害的预测与预报工作.正确的预测与预报的关键是模型.田间实验调查数据和基础性研究是高质量模型的根本.在我国海量数据若不能形成一个统一、共享的平台,很难对数据进行共享,使得预防系统在研制中缺乏基础性数据,在客观上使得病虫害防治系统向先进水平发展的程度受到了限制[9].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应该格外重视对基础性的研究.

2.1.2 使用“门槛”过高

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3S”技术使用者一般为专家、科技人员以及少数农民.赤峰市农民较多,而且文化水平相对低于农业科技工作者,对技术系统的操作有些困难.而“3S”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技术手段,可操作性强,在实践中“3S”技术经常是集成应用的,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要求比较高.因此,让农民熟练的使用“3S”技术,是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急需解决的一项问题.

2.1.3 没有对症下药

赤峰市部分农户为图方便省事,盲目的将几种农药混合在一起使用,急于对病虫进行防治.在某一时期把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全部用上,由于部分农药不适合混合使用,发生了化学反应结果造成农药使用效果下降,使得防治效果不理想造成浪费,有的甚至还会造成很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什么时期,有什么病虫害,该用什么药防治,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律.

目前,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人们逐步开始使用多媒体技术,将农业害虫的发生的区域特征、形态和在某一时期发生的症状形象的表现出来,并加以实况解说,使原本难以理解的推理变得简单、生动了起来,这为农民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2.2 农业病虫害控制和治理的对策

由于蝗虫等病虫害引发的灾害是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一直以来其发生、监测及防治都受到我国政府的关注.下面以蝗虫为例,论述其主要控制对策.

根据赤峰市近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和蝗虫发生的动态变化关系的研究可知,全球气候变化,季节更替变化所引起的旱、涝灾害,都会引起蝗灾的发生,这将使频繁发生的沙漠飞蝗和田间蝗虫延续到21世纪末[10].

建立蝗虫区域性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和控制蝗虫灾害,尽最大可能减少经济损失,运用“3S”技术全面分析和评价蝗虫发生区域的相关影响因子及其地理理特征分布情况,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蝗虫动态监测网络系统;设计遗传基因芯片,利用DNA芯片技术,辨别田间飞蝗散居型与群居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转变,用以监测蝗虫发生的动态变化[11];为了研究蝗虫灾害的中长期检测技术以及防治的适宜期,对不同地理区域内蝗虫的类别、数量、发生程度及发生期进行动态监测;运用蝗虫在不同空间尺度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动态模型、成灾蝗虫的物候学模型、生存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等,建立计算机预防控制模型,为蝗虫的发生、迁徙范围及蔓延趋势等作出准确预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蝗虫的发生特点,要想长期对蝗灾进行综合治理和持续控制,不仅要依靠技术平台的监测与控制,还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2.2.1 蝗虫灾害的发生规律

开展蝗虫持续控制和综合治理的前提是研究蝗虫的发生规律及其成灾原因.主要从蝗虫发生的空间位置、种群数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以及与环境关键因子的关系;蝗灾的地理分布规律;蝗虫暴发成灾的动态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关系;及不同的气候条件对蝗虫的发生动态、蝗虫发生地的环境变化与生态条件的影响等内容的研究.

2.2.2 蝗虫灾害的综合治理

从生态学角度,对蝗虫灾害进行有效控制.生态学控制技术,是根据不同的蝗虫发生区域(沿海区域、滨湖区域、河泛区域、草原区域等)的结构、功能及其景观特征提出来的,包括天敌的保护、农业产业结构调节、植被恢复、水位调控、合理放牧、物种多样性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通过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生态学控制技术,控制其种群数量在经济指标之下,避免其暴发成灾.

从化学角度,对蝗灾进行有效控制.为了控制突发性蝗灾的发生,应使用高效安全的化学农药新试剂和新品种.例如使用一些自主研发的氨基甲酸酯、溴氰菊酯、虫酰肼和氟虫脲、锐劲特等.

从经济学角度,对蝗虫的监控进行分析.研究蝗虫灾害指标体系;成灾蝗虫的防治指标;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蝗虫对其它组分在经济生产中的产生的影响;逐渐形成适合我国的经济阈值体系和治蝗决策体系.

3 “3S”技术在农业病虫害中的应用前景展望

随着“3S”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在农业病虫害监控领域内的应用范围和深度都将得到拓展和深化.未来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开展蝗虫生存环境特征与遥感图像特征关系的分析

在蝗虫监测方面使用遥感图像,利用图像特征去监测蝗虫的发生区域特征、繁育环境及生存条件是其主要途径.因此,若要摸清蝗虫的生存环境特征与种群的繁殖与发生之间的关系,就要充分发挥遥感技术在蝗虫监控领域中的作用.从客观上说,这种关系是极其复杂的,而且模式一般不固定,是因地而异的.例如,加拿大艾伯塔省的草地蝗虫的暴发密集程度与降水量的多少呈负相关关系,但北非地区的沙漠蝗虫则相反,草地蝗虫的密度降低的地区降雨量一般都超过其平均值,这与我国青海湖周边的一些地区的情形相差不多[12].此外,研究蝗虫的密度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还须考虑到蝗虫产卵、孵化、成熟等不同生活阶段,因为在这些不同生活阶段,蝗卵或蝗虫的数量变化与生境类型的关系也是有一定差别的.从总体上说,尽可能采用时间分辨率相对较高的遥感图像(如NOAA/AVHRR)对蝗虫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地面环境展开详细调查,这样对蝗虫进行动态监测才有可能实现.

3.2 加强GIS技术在蝗虫监测中应用的研究

GIS技术可将蝗虫生存环境特征数据与遥感数据资料及历史蝗虫灾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集成,显示出其在这个领域的应用潜力.未来发展应将GIS作为蝗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的组成部分,充分加强其在这一领域的实用性.因此,GIS不仅可用于对蝗虫生存环境数据资料、历史蝗虫灾害数据及与其有关的记录进行综合分析,而且还可以与蝗虫防治有关的数据进行整合,为其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发新型GIS系统即智能地理信息系统,并把它作为预防蝗虫暴发的决策支持系统.此外,基础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进一步加强了其在病虫害监控领域的作用.同时,应亟待探讨“结构化”的数据参数收集方法,使GIS系统更方便分析和处理病虫害的历史数据和实况资料及各类生存环境记录.

3.3 利用“3S”技术与农业专家系统相结合,对病虫害进行动态监测分析

专家系统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某一领域内对一个或多个专家提供的技能、知识和经验,分析、推理和判断,模拟专家的决策过程,是一个拥有大量的专业知识与经验的程序系统[14].它对农作物在同一时期不同环境条件下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诊断,并分析其可能出现的病虫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

通过与专家系统结合,能够即时反应出病虫害的发生动态,并能反映出专家系统对其的预测性.GIS技术与专家系统结合,对病虫害发生的动态能够准确描述,从而使监测结果更生动、直观且接近实际.建立动态数据库,可以对各地区病虫害监测的数据库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系统的共享性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极大的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

4 结语

“3S”技术在农业病虫害防治领域中的应用,为农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了深远的影响.面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赤峰市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努力研究自身不足之处,充分发挥“3S”技术独有的特点,增强防灾救灾能力.由于用“3S”技术精确定位,用药集中,极大地增加了农产品的产量,进一步提高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述彭.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唐群峰.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土地上的应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6(2).

〔3〕张建宏.3S技术在鼠疫疫源地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浙江预防医学,2011(6).

〔4〕李秋荣.基于SUKF方法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5〕倪绍祥.遥感与GIS在蝗虫灾害防治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0(2).

〔6〕冯晓东.3S技术在蝗虫监控领域的应用概况[J].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9(4).

〔7〕郑宇鸣.GIS在农业病虫害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农机化研究,2011(7).

〔8〕韩秀珍.遥感与GIS在东亚飞蝗灾害研究中的应用[J].地理研究,2003(2).

〔9〕严智燕.植物病虫害防治中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5(5).

〔10〕王正军.我国蝗虫爆发成灾的现状及其持续控制对策[J].昆虫知识,2002(3).

〔11〕刘彦琦.草原蝗灾成因及机械防治[J].新疆农机化,2004(1).

〔12〕江道辉.基于遥感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篇3

关键词:草原生物灾害;防控

为探索肃南县草原虫害防治新技术新方法,使草原虫害防治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目标迈进,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肃南县进行草原虫害生物防治试验示范,逐年加大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比例。2009年以来以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示范县为契机,在草原虫害生物防治试验示范的基础上,逐年过大推广范围。

1 肃南县基本概况

肃南县是一个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327米。年平均气温4℃,年降水量60―600毫米,蒸发量为250―290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127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665小时。全县总土地面积3583.05万亩,基本草原面积2677.5万亩。根据《肃南县牧业区划报告》将草原分为低湿地草甸类、平原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原化荒漠类、山地荒漠草原类、山地草原类、高寒草原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山沼泽草甸类和高山草甸类11个草地类和83个型。有天然植物702种,其中饲用植物378种,总储草量18亿公斤,理论载畜量121万个羊单位。

2 草地蝗虫发生及危害

肃南县是甘肃省草原蝗虫危害严重区域之一。该县地域辽阔、草原类型多、蝗虫种群分布及发生期、发生量有很大的差异。近年来,因气温升高,气候变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防治经费缺乏,每年防治面积小等原因,蝗虫种群、数量增加,虫害呈现出“五年二次灾、年年有小灾”的发生规律,严重制约着我县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据监测,该县每年草原蝗虫危害面积300~400万亩左右,严重危害面积250万亩左右,虫口密度26~240头/m2,最高点达308头/,牧草损失率达50~80%。虫害主要是直翅目的蝗虫。优势种为:山地荒漠草场以短鼻蝗、雏蝗、痂蝗、星翅蝗为主。

3 开展的主要工作

3.1 开展草原虫害生物防治,保护草地生态环境 近年来,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市业务部门的要求,我县根据草原虫害发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的总体要求,完成草原虫害生物防治196万亩,其中:应用生物药品防治草原蝗虫129万亩,牧鸡治蝗67万亩,灭效率分别达到88%和90%。挽回牧草损失387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548万元。

3.2 进行药物筛选试验,提高虫害防治效果 为搞好药物轮换使用,丰富草原虫害防治方法,创新、突破防治手段,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在康乐乡上游村、大河乡水关村建立了药物试验示范区,进行草原虫害防治药物防效试验。通过试验,掌握了参试药品使用技术和防治效果。

3.3 积极开展技术研究与试验示范,为草原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为探索草原虫害防治由单一追求防效向防效与环保并重的“绿色植保”新途径,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协作开展了以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灭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4 治理对策

我县草原虫害生物防治遵循“公共植保”和“绿色植保”的理念,贯彻“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加强监测,集中连片,生物治理,注重效益”的原则,努力提升草原虫害治理水平。

4.1 强化组织领导 一是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县农牧委、草原站、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示范县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二是成立由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具体对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4.2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参与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材料等多种宣传媒介和宣传工具大力宣传草原虫害生物防治的重要性,提高广大干部和农牧民群众生物防治虫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有利于草原虫害生物防治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4.3 严格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为上级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4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横向联合 为提高示范县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签订了《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协议书》。开展肃南县草原蝗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主要内容为蝗虫种类的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研究、天敌对蝗虫的控制作用研究、季节性牧鸡治蝗技术、无公害综合治理技术研究,总结出一套以保护自然控制能力为基础,提出无公害防治技术操作规程,并进行应用示范和推广。

篇4

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及时有效预防控制病虫危害,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从源头上提高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水平。2006年以来,农业部提出绿色植保理念,制定绿色防控指导意见,建立218个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推进示范基地、150个示范区,每年培训生产经营者4~5万名。同时,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力度,对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物化产品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施补贴,促进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集成了一批技术模式。在东北玉米主产区形成了以白僵菌封垛和放蜂治螟为主的防控模式,在南方水稻主产区集成了性诱、灯诱和稻鸭、稻鱼共生防控模式,在果、菜、茶优势产区集成了以性诱、灯诱、为主的防控模式。截至目前,已分作物、分区域集成84种绿色防控技术模式。

扩大了推广应用面积。通过“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绿色防控逐步得到群众认同,推广应用面积逐年扩大。据统计,2014年蔬菜、水果、茶叶等经济作物和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病虫绿色防控面积达6136.4亿平方米以上,比2006年增加4.9亿亩次。

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有力支撑了“三品一标”生产基地建设。据统计,2014年带动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760个,总面积 840.42亿平方米,对接龙头企业2136家,带动农户1803.8万户,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超过11亿元。

篇5

【关键词】内蒙古;斑翅蝗亚科;区系分析

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昆虫归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Acridoidea)斑翅蝗科(Oedipodidae),是直翅目中较大的一个类群。斑翅蝗亚科昆虫头短,头前端背面缺细纵沟,颜面垂直或倾斜,触角呈丝状。前胸背板平坦,有时中隆线隆起,前、后翅均发达,并且常具有暗色斑纹,尤其在后翅;前翅中闰脉常具音齿。后足股节外侧基部的上基片明显长于下基片,外侧具羽状平行隆线,后足胫节缺外端刺,跗节爪间中垫较小。腹部第1节背板两侧具听器,腹部第2节背板两侧缺摩擦板。主要分布于古北区,东洋区种类较少。

一、内蒙古自然概况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全区总面积118.3 km2,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北部与蒙古、俄罗斯接壤.内蒙古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地形.高原由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巴彦淖尔-阿拉善高原及鄂尔多斯高原组成,平均海拔1000m左右,海拔最高点贺兰山主峰3556 m.高原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走廊北山等山脉,构成内蒙古高原地貌的脊梁.全区高原面积占总面积的51.18%,山地占20.8%,丘陵占18.25%,河流湖泊等水面面积占0.8%,平原滩地占8.5%,沙地占0.6%.内蒙古植被带一般分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其中草原带是内蒙古植被带的主体.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东西南北有明显的气候差异,年平均气温-2℃-8℃,气温年差平均为34℃-36℃,年降水量50-450mm,从东向西递减。

二、斑翅蝗亚科昆虫的经济意义

蝗虫是农、林、牧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有害蝗种对农、林、牧业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全世界的蝗虫已知有1万种以上,其中对农、林、牧业可造成危害的蝗虫约300种左右,全球除南极洲、欧亚大陆北纬55°以北地区外均可发生蝗灾。全世界常年发生蝗灾的面积达4 680万km2,全球1/8的人口经常受到蝗灾的袭扰。蝗虫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优点,是一种可食用、药用和饲用的天然优质资源。蝗虫是草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在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转化和维护其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优质高蛋白动物源饲料,我们可在防控的同时对其食用、饲用和药用潜力进行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从而实现治理蝗灾和开发蝗虫两者兼顾。

三、内蒙古斑翅蝗亚科昆虫的区系分析

对内蒙古斑翅蝗亚科蝗虫10个属,即草绿蝗属(Parapleurus Fischer,1853)、尖翅蝗属(Epacromius Uvarov,1942)、绿纹蝗属 (Aiolopus Fieber,1853)、沼泽蝗属(Mecostethus Fieber,1852)、小车蝗属(Oedaleus Fieber,1853)、赤翅蝗属(Celes Saussure,1884)、疣蝗属(Trilophidia Stal,1873)、胫刺蝗属 (Compsorhipis Saussure,1889)、束颈蝗属(Spingonotus Fieber,1852)、细距蝗属 (Leptopternis Saussure,1884)的26种蝗虫进行区系分析。

(一)内蒙古斑翅蝗亚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及所占比例

中国昆虫区系归属于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区系中的古北界和东洋界,内蒙古属古北界。内蒙古斑翅蝗亚科26种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中的归属及所占比例见表1。由表1可知,内蒙古的斑翅蝗亚科昆虫以古北界占绝对优势,其次是东洋界与埃塞俄比亚界。仅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有24种,占总数的92.31%;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共有种有2种,占总数的7.69%:古北界与埃塞俄比亚界共有种有1种,占总数的3.85%。

(二)内蒙古斑翅蝗亚科昆虫在我国动物区系中的归属及所占比例

古北界在我国分为东北区、华北区、蒙新区和青藏区,东洋界分为西南区、华中区和华南区。内蒙古斑翅蝗亚科26种昆虫在我国动物区系中的分布见表2。

由表2可知,内蒙古斑翅蝗亚科昆虫主要分布于蒙新区和华北区。其中10属26种昆虫均分布于蒙新区;其次为华北区种类,计15种,占总数的57.69%;东北区和青藏区各9种,占总数的34.61%。华中与西南区之间地势较为平坦,物种易于迁移和扩散,分布于华中区有3种,占总数的11.53%;分布于西南区有4种,占总数的15.38%;分布于华南区仅为1种,占总数的3.85%。

(三)内蒙古斑翅蝗亚科昆虫在内蒙古3个植被带中的分布

内蒙古斑翅蝗亚科26种昆虫在内蒙古不同植被带中的分布见表3。

从表3可知,属于荒漠带和的种类最多,有20种,占总数的76.92%,其次为典型草原亚带有17种,占总数的65.38%,荒漠草原亚带,有13种,占总数的50%,森林带有8种,占总数的30.76%,森林草原亚带有12种,占总数的46.15%。其中大垫尖翅蝗Epacromius coerulipes (Ivanov)、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黄胫小车蝗Oedaleus infernalis (Saussure)、蒙古束颈蝗Sphingonotus mongolicus (Saussure)、柴达木束颈蝗Sphingonotus tzaidamicus (Mistshenko)广布于3个植被带。

参考文献

[1]刘举鹏.1990.中国蝗虫鉴定手册.天则出版社.

[2]石蕴综.地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11-103.

[3]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2):65-177.

[4]陈永林.中国蝗虫灾害.见:孙广忠等著.中国自然灾害.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1990,235-252.

[5] Wang D,Zhai S W,Zhang C X,et al. Nutrition value of the Chinese grasshopper Acrida cinerea(Thunberg)for broilers[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135:66-74.

[6] Chen Y L. The Locust and Grasshopper Pests of China[M].Beijing: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1999.

[7]姚杰,姚世鸿.贵州蝗虫资源的开发利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24(1):19-24.

[8]陈学新.昆虫生物地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29-58.

篇6

1.指出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2.判定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3.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4.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内容:5.概括文章层次、段落大意;6.揣摩、理解说明文的语言;7.明确文章的综合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等。

【答题指导】

1.指出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点:①判定说明文的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可从内容的角度,根据说明对象加以判断;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③事理说明文,要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④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或从文章的标题人手,或从文段开头、结尾的句子中找,或从个别关键句子中找,概括要全面、简洁。

2.判定说明方法,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事物的特点;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③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④作比较,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⑥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⑦画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使读者一目了然;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是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解释说明)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⑩理解说明方法的作用,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不能脱离具体内容泛泛而谈。

3.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①空间顺序一般有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等,常会用到方位词:②逻辑顺序一般有由现象到本质、由因到果、由果到因、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等;③时间顺序则是用时间进程说明事物的发展与演变。

4.从整体上把握、理解文章内容:①通读文章,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抓各段落的重点词句,概括、理解其基本内容;⑧注意总述性的段落和句子。

5.概括文章层次、段落大意:①分析文章的说明内容,既要注意整体说明内容,也不可忽略局部的说明内容;②要紧扣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③注意抓住段落中的总述性语句。

6.揣摩、理解说明文的语言:①理解加点字词的作用,应注意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也要考虑是否体现了“生动形象”这一特点:②针对一个词语能否换为另一个词语类试题,首先要指出可以或不可以,其次指出换了词语后意思是否有变化,是否符合文意,最后再次明确能换还是不能换;③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注意抓住具有限制性的词语,注意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深意。

7.明确文章的综合表达方式并理解其作用:注意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表达方式的作用。不可脱离具体内容泛泛而谈。

(一)《这个冬天为啥这么冷》阅读

【新题演练】

冷!中国中东部许多地区,2012年12月24日集体刷新入冬以来最低气温纪录;俄罗斯,笼罩在1938年以来的最强寒流之中,近10天来至少有88人被冻死: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白天最高气温接近30℃。

这个冬天特别冷?是的,寒冬才刚刚开始。气象专家告诉我们,2012年包括美国东部在内的全球多地都将度过一个异常寒冷的冬天,

全球不是正在变暖吗?每一次冷空气来袭时,人们都忍不住发问。没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不能以冬天的严寒来否定全球变暖。寒冬是这一年的这一季,而变暖是地球正在经历的长期性趋势。极端的冷暖也恰恰是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们见证的更加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那么,这个冬天为何如此之冷?美国“大气和环境研究”机构负责季节预测的专家朱达·科恩介绍说,实际上10月份西伯利亚地区的强降雪就拉开了今年严冬的序幕。强降雪会影响极地急速运动气流(又称喷射气流)的走向。坐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上空形成强冷空气,使得喷射气流“跑偏”,这就好比河水突遇大石。

喷射气流改道,其波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进入大气同温层,使得北极地区气温稍升。这又反过来会削弱喷射气流,促使其向低纬度移动,将冷空气带向北半球的更广泛地区。这一历程被称为“负相位的北极涛动”,美国拉特格斯大学气候学家戴维-罗宾逊介绍说,此时尤其有利于形成风暴系统。

与晦涩的气象学名词相比,北极海冰融化与寒冬的关联也许更容易理解。世界气象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北极附近冰层覆盖面积创纪录新低,2012年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积多达1183万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

海冰融化直接导致北极海域出了大片的水域。深色系的海水显然比雪白的海冰更加吸热,因此北极海域上空的空气也变得更加温暖。的水域会比冰冻时蒸发得更快,而温暖的空气也能藏匿更多水分。富含水分的空气移动到西伯利亚地区。导致了强降雪。

与此同时,科恩等气象学家认为,北极地区的温暖空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喷射气流,使其向南移动。他们认为,美国大陆今夏的大面积干旱以及今冬的超级严寒都与此有关系。

从总体上看,北美、欧亚这几年的严寒,未能改变全球变暖的总趋势。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在全球最热年份榜单上,前13名都出现在过去15年中。人类正处于极端天气的适应期,除了严寒,还会遭遇酷暑、飓风、洪水等。

(张忠霞/文,选自《科技日报》2012年12月28日,有改动)

1.说说文章标题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前两段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冰雪覆盖的西伯利亚地区上空形成强冷空气,使得喷射气流“跑偏”,这就好比河水突遇大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2年3月至9月,融化海冰面积多达1183万平方公里,大于美国国土面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文章标题提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孙俊强/设题)

(二)《味纹》阅读

①人的身体是一种味源。人类的气味,虽然会受到饮食、情绪、环境、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其成分和含量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作为由基因决定的那一部分气味——味纹却始终存在,而且终生不变,可以作为识别任何一个人的标记。

②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不同于他人的气味。如果在一座城市里有500万居民,那就会有500万种不同的气味,这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然而事实就是如此。日本科学家据此研制开发出一种利用味纹做钥匙来开启的门锁。研究人员称,这种门锁无疑将是最保险的锁,它是以主人身体的气味通过传感器来控制开关的。当锁的主人站在锁前时,其身上散发出的特有气味便会使指示器发出信号,打开门锁。这种锁用起来既方便又保险,而且不用担心丢钥匙。

③事实上,人的嗅觉灵敏度很低,往往嗅不出他人的气味。而受过特殊训练的人,最多能嗅出8000种不同气味,一般人是根本做不到的。狗的嗅觉灵敏度远远比人强,它可以辨别几百万种不同的气味。因此。利用狗鉴别气味,潜力非常大。迄今为止。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④气味的性质相当稳定,如果将其密封在试管里制成气味档案,足足可以保存3年,即使是在露天空气中也能保存18小时。科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味纹从手掌上可以轻易获得。首先将手掌握过的物品。用一块经过特殊处理的棉布包裹住,放进一个密封的容器,然后通入氮气,让气流慢慢地把气味分子转移到棉布上。这块棉布就成了保持人类味纹的档案。

⑤当一个人离开某一地点之后,此人的特殊气味分子就留在了原地的空气中,利用这一点,在侦缉过程中只要把在犯罪现场采集到的气味与犯罪嫌疑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对证,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倘若遇到这种情况,警方可把从罪犯作案现场采集到的空气,经化学技术分析处理,得到罪犯留下的味纹,然后。将这种味纹转移到一块清洁无味的布上,予以密封保存。只要在3年内捉到犯罪嫌疑人,就可以通过训练有素的警犬加以鉴别、对证,那犯罪嫌疑人就无法抵赖了。

(阚兆成/文,节选自《永不消失的生命密码》,选自《中学生科普文阅读》,青岛出版社出版,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利用味纹制作钥匙来开启的门锁将是最保险的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中画线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味纹的特点,设想出一个在生活中运用味纹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牛锡亭/设题)

(三)《蝗虫为何总是集体行动》阅读

①动物,如鱼类、鸟类、昆虫的集体统一行动有时是非常可怕的行为,最典型和最可怕的莫过于蝗虫的集体统一行动。一两只、几十只蝗虫对庄稼和其他植物构成不了威胁,一万只甚至一亿只蝗虫也可能对庄稼和其他植物不会造成太大破坏,前提是它们不同时啃食庄稼和其他植物。但是只要有上万只蝗虫步调一致地行动,大肆啃噬它们途经地方的植物,就会造成满目疮痍,甚至造成。

②例如,2006年6月,澳大利亚遭遇最严重的蝗虫灾害,蝗虫吞吃了维多利亚省多达1/4的农作物。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蝗虫在澳大利亚的集体行动甚至包括统一繁殖,有些地区的蝗虫卵连绵20公里,覆盖的土地面积大如西班牙国土,十分惊人。此外,2004年非洲西部发生蝗灾,也造成25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当地仅控制蝗灾本身就投入了6000多万美元。

③研究人员发现,蝗虫造成灾害首先需要有数量。其次需要一致行动。如果一群蝗虫的数量达到10亿~100亿只,并且一致行动。它们可以延绵数百公里,并造成灾难,除啃光农作物外,还会啃光树皮、草叶。

④多年来,人们对蝗虫的统一行动很不理解,因为蝗虫没有语言,也没有统一的思维,更没有统一的指挥。它们为何能统一行动,并且争先恐后。步调一致,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

⑤为了解开这个谜,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杰罗姆,布尔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想要弄清是什么机制在触发和促使蝗虫统一行动。以此为契机可以找到有效治理蝗灾的新方法。

⑥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观察蝗虫的幼虫即若虫的发育情况,以弄清它们集体行动的触机。研究人员把不同数量的若虫放置于一个80厘米宽的环形活动场所,并用Dv拍摄它们的行动。当若虫数量较少时。它们只是沿着场地转来转去。但是,当若虫密度达到每平方米25只时,它们开始如同一只虫子一样以自发的固定方向沿场地行进。

⑦而在野外,约每平方米有50只虫子时它们才会一致行动。更为有趣的是,当每平方米的若虫达到75只时,它们停止自动改变方向。在这种超级拥挤的情况下,蝗虫一心一意保持向前的方向。这意味着虫子越多,其前进的方向越好确定,发现这一点就有可能提早采取措施,防止蝗虫造成灾难;同时,这也说明在一个生物群体个体数量太多的情况下,个体成员一般别无选择,只有随大溜,或集体无意识。

⑧至此,研究人员只是初步弄清了当蝗虫的密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就会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但是为什么生物个体的密度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就会采取一致的集体行为,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能圆满解释。按一般的解释,生物的群体或一致,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以适者生存的方式保存下来并遗传下去的。比如,统一行动有利于个体和整个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鸟儿集体飞行有助于相互照顾,有利行,如大雁南飞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

⑨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由于它们既是食草动物又是食肉动物,而且还可能吃同类,所以它们要向同一个方向行动以避免相互冲撞和厮杀。也就是说,对一只蝗虫来说,如果要避免被同类吃掉,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同一方向的统一行动。

⑩研究人员发现,在自然界,如果每平方米的蝗虫密度超过50只,蝗虫就会采取集体行动,最终造成成群结队的蝗虫蜂拥而至。所以,在每平方米蝗虫少于50只时采取灭蝗行动,如喷洒杀虫剂,有可能会以最小的成本控制和减少蝗虫的危害,

(杨欣/文,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第3期,有删改)

1.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

2.第⑨段画线句“对于蝗虫来说,情况更特殊”中的“特殊”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蝗虫为什么要统一集体行动。

________________

4.目前,控制和减少蝗虫危害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篇7

关键词:气候;农作物;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4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080-1

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气候变化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据调查,最近100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0.74±0.18)℃,最近50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增加了1.1℃,明显高于全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我国的农业基础条件相对较差,气候变暖将对农业生产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预防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及早开展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1 我国主要病虫害概况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暖,农业生态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作物病虫害大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加,病虫害的种类也随之变化。水稻、小麦、棉花是我国常见的农作物,近几十年其病虫害发生状况如下。

水稻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螟虫和稻瘟病为主;60年代螟虫的为害逐渐减弱,稻纵卷叶螟为害较重,病害方面以纹枯病为主;70年代稻纵卷叶螟进一步猖撅,螟虫回升,稻飞虱也上升为主要害虫,病害方面以白叶枯病为主;80年代稻飞虱和纹枯病大量发生;自90年代以来,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纹枯病、稻瘟病成为影响水稻生长的主要病虫害。

小麦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吸浆虫、粘虫、锈病为主;60年代吸浆虫和锈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粘虫出现先减弱后回升的情况;到70年代粘虫的发生频率增加,赤霉病和锈病成为主要病虫害;80年代粘虫的为害势减弱,麦蚜成为重要害虫,赤霉病、锈病、丛矮病成为3大主要病害;90年代以来,吸浆虫、麦蚜、麦红蜘蛛、蝗虫、赤霉病、锈病成为小麦的主要病虫害。

棉花的病虫害在20世纪50年代以棉蚜、红铃虫、黄矮病为主;60年代棉蚜、红铃虫得到控制,黄萎病为害加重;70年代棉铃虫、棉蚜危害加重,黄枯萎病流行;80年代棉铃虫、棉蚜、红铃虫、红蜘蛛4大害虫严重威胁棉花生产;90年代以来,棉铃虫、柿蚜等成为主要虫害。

2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2.1 暖冬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

暖冬延长了农作物病虫害在越冬前的发展时间,有利于其繁殖,增加了越冬的病虫害数量,降低越冬死亡率,造成次年病虫害发生加重,并且发生期提前,为害期延长。

2.2 气候变暖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界限、越冬北界北移

由于气候变暖,我国各地10℃积温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增幅为500-900℃。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生存和发育的温度条件变优,扩大其越冬范围。

2.3 气候变暖增加了农作物虫害的繁殖代数

虫害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气候变暖使各地区的有效积温逐渐增加,这就缩短了各虫态的历期,进而缩短了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繁殖速度加快,繁殖代数增加,对农作物的伤害也随之加重。

2.4 气候变暖对农作物害虫迁飞的影响

气候变暖使农作物害虫向北迁入期提早,向南迁回去推迟,延长农作物受害时间,伤害加重。

3 对策建议

3.1 加强病虫监测,健全预警系统

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暴发病虫害之前都需要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因此,可以通过建立预警系统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工作,实施病虫监测,准确掌握其发生动态,同时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对病虫害进行趋势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3.2 开展综合防治,减轻危害损失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以农业措施为基础,药剂防治为关键。

3.2.1 农业防治措施 选择抗(耐)病虫害能力强的作物和品种;耕翻灭茬,提高害虫(越冬)死亡率;及时清除田边杂草,注意田园卫生,清除田边周围杂草营造不利于病虫害生存的环境;合理施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强植株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

3.2.2 药剂防治 选准用药时期和药品种类,提高防治效果;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3 加强组织发动,确保技术到位

各部门要把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与水灾、台风等自然灾害一样重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黑板报等途径,宣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信息与防治技术。技术人员要深入田间,为农民进行讲解,使农民真正掌握防治技术,提高防治效率。

4 小结

气候变暖将会更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发生流行,使一些原来属于次要种群的害虫有加重危害的趋势,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病虫害防控机制,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预测预报,从整体上研究与设计集约持续农业结构,加强长期和超长期预测,尽可能预见农田有害生物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控,变成灾因素为防治因素,就能遏制病虫灾害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白慧,梁平,杨胜忠.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趋势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9(5).

[2]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五十年中国大陆近地面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篇8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

中图分类号:S47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35

1 绿色防控技术种类及其应用现状

理化诱杀技术是指利用害虫所具有的趋光、趋化特性,在需要诱杀昆虫的位置安装灯光、色板、昆虫信息素或气味剂等相关理化因素吸引昆虫到来,再加入电网、毒药等物质集中杀灭。这种方式主要有低毒、高效的特点,常用于保护小麦、玉米、水稻、蔬菜等作物。

1.1 物理诱控技术

物理诱控技术是通过设置杀虫灯或杀虫色板以及诱虫网进行害虫捕杀,这种方式往往不需要加入化学药剂,只需要通过电流或高温就可以起到杀虫的效果,所以在农业杀虫中应用最为广泛。常见的杀虫灯有交流电式和太阳能式,主要用于治理稻田中的稻飞虱、卷叶螟等害虫。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了害虫的趋光性,设置灭虫灯后在夜晚开启,害虫就会受到光源的吸引而聚集过来,进而被消灭。

色板诱虫和灯光诱虫的原理类似,都是利用了昆虫的趋向性,但是色板诱虫利用了昆虫对颜色的趋向性。这种诱虫方式主要是通过在板上增加粘虫胶,害虫过来后就被粘连在上面,从而起到灭杀的目的。常见的有黄板和蓝板2种,而其中黄板效果最好,应用面积最为广泛。而蓝板主要是应用于树叶和茶叶的害虫防治。随着昆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信息素板也被应用到了害虫防治中,主要方式是通过在粘虫板上涂抹特定的昆虫信息素,有效吸引这类昆虫,起到防虫的目的,这类信息素板主要用于蔬菜和棉花的害虫防治。

1.2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昆虫学的研究,找出害虫的天敌,将其播撒在农田中,通过天敌捕食或寄生,就可以起到保护农田,灭除虫害的作用。

寄生性天敌昆虫中常见的是姬蜂、茧蜂、捻翅虫等,这些寄生类昆虫通过在害虫体内寄生,吸取其生命物质,最终导致害虫大面积死亡,从而起到保护农田的目的。其中,一种叫做册沟茧蜂的内寄生蜂可以灭杀大量的鳞翅昆虫的诱虫,所以在防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控制当代害虫带来的危害,寄生蜂的后代也可以对预防病虫爆发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控制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还具有持续的生态防治效应,无需人工喂养和繁殖,不需要化学毒素和物理装置就可以开展,且防治效果优良,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防治方式。

捕食性天敌也是生物防治措施中的1种常见的手段,通常的使用种类就是瓢虫、草蛉、蚂蚁等。通过加入捕食性天敌可以人工调节当地的生态环境,改变食物链构造,将农田作物和害虫以及益虫之间的食物链变得更加复杂,从而达到保益灭害,提高效益的目的,这种方式往往应用于蝗虫灾害和水稻病虫等病害中。

2 绿色防控推广的问题及建议

2.1 存在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虽然在绿色防控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发展较为缓慢,所以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下,病虫害的种类往往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就我国目前的绿色防控体系来说还较为单一,没有能够进行大面积使用,研究特种防治药物或天敌昆虫培育又需要较大的成本,所以能够投入使用的实用性除害方式较为有限,田间应用技术还发展得不够成熟,没有较高的集成度,投入成本往往与收益不成正比,没有建立起良好的防治系统,大多数情况下依旧是由农户凭借经验进行除虫灭害;大多数绿色灭虫示范展区往往面积较小,不适用于面积较大的农田,这就导致大多数农户对示范效果抱有质疑态度,导致其难以发展。就目前情况而言,现代绿色除虫技术虽然较多,但是都不够精密,往往是发现产品具有除虫的作用,就急忙上架出售,不过问农户使用效果,就继续投入下次的研究。这些产品虽然有除虫的效果,但是往往都不能够很好地满足农田大面积除虫的要求,所以效果较差,久而久之,农户自然会对这些绿色产品失去信心。

2.2 发展建议

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属于公共植保工作的范畴,现代社会中对绿色发展和食品健康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社会公益性,值得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所以绿色防控工作应当由政府率先开展,通过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鼓励民间积极发展绿色防治工作的开展;强化绿色防控工作的集成综合管理。对优秀的化学、物理、生态防治技术进行鼓励,并扶持其建设发展,在使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保证这些先进有效的方法能够将灭虫除害的效果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提高我国农业虫害防治工作效果,建立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体系。

参考文献

[1]夏敬源.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推广[J].中国植保导刊,2010,30(10):5-9.

篇9

关键词:林业; 病虫害; 防治问题; 生物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8-173-002

林业病虫害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级森防站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森防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森防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病虫种类多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就我县而言,能够发生严重成灾的病虫已达6种左右。全县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木材减产2000多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150多万元,对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且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杨干相、光肩星天牛、去南松毛虫等至今未得到较好的控制。

1.2突发性害虫难治

突发性害虫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在对林业害虫的防治中,由于监测力度不强,导致危害比较严重的蝗虫杨二尾小舟蛾、春尺蠖、去南松毛虫等对林业的危害非常严重,时刻都存在大规模爆发的危险,有的几乎年年都会出现,在这样的危害下,林业减产就不可避免了。

1.3病虫害发生的面积大

林业病虫害的发生不是局部的,一个县的病虫害影响面积可以达到十几万亩,而且还在不断增多,如果在林区内所种植的是单一树种,那么病虫的危害将更加大。由于多年来造林树种单一,近年因冬季偏暖,害虫越冬死亡率低等因素,还会导致这些年发生病虫害面积的上升。目前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还受到资金人力和技术的限制,使防治难度进一步扩大。

1.4病虫害的潜在威胁大

所谓潜在的威胁,就是可能造成林业病虫害的几率大,因为生物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其适应力和抵抗力都会增强,对林业的发展将是致命的冲击。有些害虫一旦广泛侵入,很可能使全县多年来的造林成果在短期内毁于一旦。

2.林业病虫防治的措施

2.1开展苗木检疫

开展苗木检疫,首先要做好的是育苗工作。选好苗圃地。苗圃地应该选择在土质较好,较为松散肥沃,地势较高,湿度较低的地方,防止发生苗木碎倒病、苗枯病等;提倡圃地休闲轮作,抑制病原物和害虫繁殖;在苗圃周围种植某些害虫喜欢取食的植物,诱集害虫再进行人工捕杀或药剂防治。

其次是做好抚育管理。在这个过程中要抓好中耕除草和整地施肥,减少虫源,增强树势,提高树木抗病虫能力,还要结合整枝修剪等,及时清除受病虫危害的枝叶,同时及时拾净落地病枝、病叶、病果等,集中烧毁,预防病虫蔓延扩散。最后抓好中、幼林抚育间伐和卫生伐,及时清除风折木、风倒木、枯立木、濒死木及受病虫危害严重的树木,改善林内通气和卫生状况,促进林木生长,防止病虫危害。

2.2农药的使用

现在对农药使用种类包括:无机农药,又叫矿物性农药,是用矿物原料经加工制造的。主要成分有氟、硫、砷等化合物,如硫磺、波尔多液等。植物性农药,它的使用较为安全,对人畜无害或毒力很小,对植物没有药害。是以植物源成分制作而成的杀虫剂,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碱(如烟草中的烟碱、百部中的百部碱等)和配糖体。化学农药防治是目前我国进行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2.3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最有利于自然和谐与环境友好的方式,采取的方法有利用昆虫、益鸟、微生物等方式。利用天敌昆虫防治。鸟类是昆虫的天敌,许多森林鸟类取虫为食,利用鸟类消灭害虫是既省力又不污染环境的好办法。捕食害虫不同虫态的益鸟主要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如啄木鸟是蛀干害虫的重要天敌,据研究,一头雏鸟一天要食25头天敌幼虫;在松毛虫为害地区,有20多种鸟类兼食松毛虫幼虫和卵,其中以杜鹃、黄鹏、松鸦、喜鹊、鸦雀、大山雀、啄木鸟等作用最大。

3.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优化措施

3.1地下害虫的防治

地下害虫常见的有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大蟋蟀、地蛆等。这类害虫的生活特点是多潜伏在土中,不易被发现,同时危害盛期多集中在春、秋两季防治方法如下:

蝼蛄、蛴螬、金针虫:可用毒谷毒杀,将谷子煮成半熟,晾成半干,拌上50%辛硫磷乳剂,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1%――0.2%,充分混匀后施入土中即可防治。

蝼蛄、地老虎:可用毒饵诱杀。用50克90%晶体敌百虫加5千克饵料(鲜草或炒香的饼肥等)拌匀制成毒饵,于傍晚撒施寄主花卉根际附近,即可诱杀。

地蛆:可用40%乐果1000倍液浇灌寄主花卉根系的方法来进行防治。

3.2建立病虫害防护体系

全国各市县区均设立了县级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负责当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和实施。目前已建立较完善的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同时每个测报点均设数目不等的监测点,以保证实时对病虫害发生动态的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数据支持,并由专业技术人员从事病虫害综合防治。

3.2加大治理的投入

坚持“谁经营,谁防治”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基本责任制,实行以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为辅,群众投工投劳的投入原则,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各级政府应有计划地组织实施危险性病虫防治工程,将病虫控制在生态和经济效益可允许的最低密度,维护生态平衡。

坚持以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并采取与其他多项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是实现科学防控的有效途径,从而也为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灾,确保生态安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苏玉珍,热希.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7年第06期

篇10

一、草原生态退化对牧区经济和牧民生计的影响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苏右旗生态条件还比较好,全旗草原草群覆盖度平均在32%,只有极少数草场出现轻度退化,当时草场的牲畜头数只有50万头只,不存在超载问题。到上世纪末,干旱化的影响在该地区开始显露,草原生态系统急剧恶化。从下表可以看出,该旗可利用草场面积从60年代的2.52万平方公里下降到2001年的1.7万平方公里,与此同时,沙化面积逐年扩大,2002年,全旗沙地面积达到0.6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旗总面积的24.19%。60年代的产草量为112.5斤/亩,2001年只有38斤/亩,仅为60年代的1/3左右。仍年代草场可承载29l万个羊单位,2001年下降到48.5万个羊单位。

严峻的生态形势给牧区经济和牧民生计带来的影响是毁灭性的。1999~2001年,内蒙古连年大早,生态急剧恶化,整个锡林郭勒盟赤地千里,草原生态系统到了崩溃的边缘。苏右旗旱灾、白灾、黑灾、沙尘暴和虫灾等自然灾害并发。持续时间之长和损失之大都前所未有。1999~2001年,重灾面积占全旗总面积的80%以上,70%的可利用草场退化,重度退化面积达到30%。连年的自然灾害给畜牧业和整个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1999~2001年,受灾人口2.4万,受灾牲畜152万头只。2001年底存栏牲畜下降到47.7万头只,比1998年减少58.09万头只,年均下降速度23.3%。由于畜牧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1998~2001年第一产业产值3年以平均7.9%的速度下降.1999年,第一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到28%,2003年进一步下降到15%。地方财政收入也受到影响。2001年全旗财政收入2.552万元,比2000年减少1064万元,下降2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663万元,比2000年减少1112万元,下降40%。

受自然灾害影响,苏右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下降,大量人口返贫。该旗牧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2152元下降到2001年的847元,年均下降速度26.7%。在长期抗灾自救过程中,很多牧民耗尽积蓄。2002年,户均抗灾支出12800元,人均抗灾支出3000元。由于大量牲畜因灾死亡和连接处理牲畜,户均损失18280元,人均损失4160元。抗灾投入和因灾损失相加户均31080元,人均达7160元。而且,灾年牧民在购草料、走场、拉水、放“苏鲁克”、子女人学、看病就医、穿衣取暖等生产和生活方面的支出也大大增加。95%以上的牧户没了积蓄,70%以上的牧户负债经营。到2002年,遭灾期间牧民累计贷款9260万元,人均负债2593元。到2003年8月,仍有6223万元无力偿还。2002年夏荒期间,全旗农牧户中有4020户、16781人需口粮救济,分别占全旗总农牧户和总人口的52.9%和52.6%。需要救济的口粮就达到302万斤,折资242万元。从贫困发生率指标来看,2001年,该旗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分别占牧区总户数的45.1%、总人口的46.4%。

二、草原生态治理政策措施及实施情况

面对严峻的自然灾害,锡盟提出了围封禁牧战略,采取生态移民、就地舍饲禁牧和季节性休牧三种方式,利用3~5年时间,把生态极度恶化地区的牧民迁移出来,原有草场实行围封禁牧,牧民迁到具备“五通”条件、水源充足的地区,从事舍饲圈养、集约化经营;已经实现防灾基地建设配套地区的牧民就地安置,实行禁牧舍饲;其他地方大力推广季节性休牧、划区轮牧,最终实现恢复植被、保护生态环境、调整结构、推进产业化经营和增加牧民收入的目标。所谓转移,即草场利用由超载放牧向科学利用转移;畜牧业饲养方式由自然放牧,向舍饲半舍饲转移;农业生产由广种薄收向集约经营、退耕还林还草转移;农村牧区生产力向城镇转移;农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具体做法是:

(一)实行生态移民,实行集中安置,切断破坏天然草场的源头

生态移民分为以下两种:

1.搬迁到生态移民区。2002年,苏右旗启动齐哈日格图生态移民工程,规划用3~5年时间将把生态极度恶化的两个苏木草场围封禁牧,围封区内的牧民和牲畜转移出来,整体搬迁到具备“五通”条件示范区园内进行模式化养殖。2001-2003年,苏右旗建成3个移民示范园区,建住宅284套/11434平米,建青贮窖284个/24780立方米,开发高产饲草料基地9200多亩。2002年,实施生态移民246户,其中齐哈日格图144户、新宝力嘎86户、都呼木苏木16户。移民户主要养殖苏尼特羊、绒山羊、奶牛、西门塔尔肉牛和小尾寒羊。给予生态移民的优惠政策有:(1)退牧还草项目补贴饲料粮主要保证齐哈日格图移民园区的饲料需求。(2)生态移民人均一次性补贴5000元。(3)通过民政和扶贫部门救济的形式,妥善解决贫困户的住房和棚舍及生产生活问题。

依据2003年出台的《苏尼特右旗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围封草场牧户优惠条件》,搬迁到生态移民示范区的围封草场牧户,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1)拥有围封禁牧以后的草场使用权。(2)围封草场形成的围栏、角钢登固定资产一次性划归牧户所有。(3)国家投资兴建住宅、棚圈等设施.产权归牧户所有。(4)购买4头以上奶牛,政府补助资金总额20%,协调银行贷款60%。(5)每头奶牛享受5000斤饲料补贴。(6)各类企业招收工人,按照一定比例安置禁牧后搬迁到城镇的牧民。经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可视同安置城镇下岗事业人员,享受国家有关减免税政策。(7)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免受借读费和学杂费。(8)子女高中毕业未考入大专院校的,由劳动部门免费提供2个月以上的技术培训,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2.搬迁到城镇。依据《苏尼特右旗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带

围封草场牧户优惠条件》,搬迁到城镇的生态移民可以享受的优惠政策包括:(1)仍拥有围封禁牧以后的草场使用权。(2)围封草场形成的围栏、角钢登固定资产一次性划归牧户所有。(3)每人一次性享受生态移民生产补助5000元。(4)搬迁到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牧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放《在就业优惠证》与城镇下岗职工享受同等待遇。工商、税务、卫生、公安、城建、土地等部门凭其个人身份证(户口)和旗政府、苏木镇政府出具的介绍信,优先免费办理各种手续。办理生产经营执照,免除除工本费以外的其他费用。凡有合法住所和稳定收入来源的,由本人申请,予以解决城镇户口。购买住房和经营性用房的按照有关规定免收相关费用。合伙自办创建矿产开采也,免收资源补偿费和草原补偿费。领办第三产业的经地税部门审核,3年内免除除营业税以外的各种税收。(5)各类企业招收工人,按照一定比例安置禁牧后搬迁到城镇的牧民。经老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税务部门审核,可视同安置城镇下岗事业人员,享受国家有关减免税政策。(6)子女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部门免受借读费和学杂费。(7)子女高中毕业未考人大专院校的,由劳动部门免费提供2个月以上的技术培训.为其就业创造条件。(8)子女安置就业、参军等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草场围封禁牧

2002年,苏右旗《禁牧令》,就地禁牧3个苏木的7个嘎查,禁牧612.1万亩.期限5年。其中,就地禁牧421.3万亩.涉及280户牧民1012人。禁牧面积中.国家退牧还草工程面积150万亩,涉及额、格2个苏木的6个嘎查.实行全年禁牧。其他地方实行为期60天的季节性休牧。

根据《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关于实行禁牧和休牧的补充通知》,2003年.全旗禁牧面积1024.62万亩,禁牧区涉及3个苏木的7个嘎查,禁牧期限为4年零9个月。2003年禁牧涉及牧户687户,2411人,牲畜45582头。其中,国家“退牧还草”工程135万亩,涉及额、格2个苏木的5个嘎查(额苏木的赛因锡力嘎查已与2002年底前将牲畜全部处理,全嘎查整体围封禁牧)。

根据2004年《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通告》,2004年,苏尼特右旗在全旗范围内禁牧休牧。全旗禁牧面积97.4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2.91%,涉及9个苏木、22个嘎查村,2899户牧户、7.2万头只牲畜(2003年日历年度存栏牲畜)。其中在国家禁牧舍饲项目区38.15万亩.占全旗草场的1.1%。

(三)季节性休牧

荒漠化草原的季节性休牧对于保证牧草返青,保护草地,减轻草地植被破坏程度和带动植被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为使沙化、退化草场得以恢复,锚盟2001年开始实行季节性休牧.当年有39个苏木102个嘎查的草场普遍休牧,休牧达2656.9万亩。到了2002年,季节性休牧在各旗县广泛推开。休牧力度也逐年加大。

根据2002年《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禁牧令》(第1号),2002年季节性休牧区包括乌日根塔拉全部嘎查;吉乎朗图苏木境内的图们嘎查、查干哈达嘎查和阿门乌苏嘎查;桑宝力嘎境内的新宝力格嘎查和额尔登塔拉嘎查;都呼木境内的宝拉格嘎查和都呼木嘎查以及旗牧场。4个苏木的15个嘎查。2002年.季节性休牧涉及都平木、乌日根塔拉、吉朗图、桑宝力嘎4个苏木的15个嘎查,1388户牧民、4728人.休牧面积1056.4万亩(其中国家禁牧舍饲区887.6万亩)。

根据《苏尼特右旗人民政府关于实行禁牧和休牧的补充通知》(苏右政发[2003]8号),休牧范围包括:(1)指定休牧区。休牧期为每年3月25日到5月25日,休牧期限为5年。(2)自行休牧区。休牧期限为每年3月25日开始,具体期限可根据饲草料储备情况按照20~40天安排,但不能少于20天,共实行5年。根据计划.2003年休牧面积2887.7万亩,实际落实2824.11万亩(其中国家禁牧舍饲区798.9万亩)。

2004年,苏尼特右旗在全旗范围内实行禁牧和休牧。除了禁牧的区域以外,其他区域均实行季节性休牧。2004年.春季休牧面积3253.63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97.09%,涉及11个苏木镇、52个嘎查村、5190户牧民、60.2万头只牲畜。休牧面积列为国家项目区并享受饲料粮补贴的休牧面积2703.7万亩,涉及10个苏木镇、46个嘎查存、4414户牧民、49.9万头只牲畜;非国家项目区(自行休牧区)255.27万亩,涉及2个苏木镇、6个嘎查村、766户牧户,10.3万头只牲畜。国家项目区从4月1日到6月1日实行2个月休牧,每亩补贴饲料粮1.85斤,合计补贴饲料粮5002万斤,加工程颗粒饲料和玉米后发放给牧户。自行休牧区从4月1日到5月10日实行奶天休牧.饲草料自己解决。

据苏右旗围转办的数据。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在国家禁牧舍饲项目区分别实施休牧面积887.8万亩、1686.9万亩和2704万亩,分别占全旗草场总面积的22.8%、49.9%和80.7%。

(四)划区轮牧

从锡盟2001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在休牧地区全部进行了轮牧。苏尼特右旗中南部草场相对较好,采取划区轮牧的方式,能够做到保护植被,加速草场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2003年.对桑宝力格苏木新宝力嘎嘎查的47.8万亩草场和都呼木苏木都呼木嘎查的71.7万亩草场实行划区轮牧,具体期限从休牧结束后开始执行。2004年,划区轮牧面积128.2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3.83%,在春季休牧2个月后实施轮牧,涉及2个苏木、2个嘎查、211户牧户、2.5万头只牲畜。

三、草原生态治理的成效

(一)生态效益明显

2002年,即围封转移战略的第二年,苏右旗牲畜头数迅速减少,减幅达到3/4,到2003年牲畜头数快速增加,但仍然只有2001年的2/3。牲畜人均占有量相应从2001年的59头减少到24头。2003年也只增加到39头。放牧率由2001年的62%减少到25%,2003年也大大低于2001年。

与之相应,草原生态恢复速度非常之快。据围转办提供的数据,围封转移战略实施前,苏右旗的草群平均高度为8~10cm,盖度平均为8%~12%。2003年,草群盖度平均增长了5~8em,平均盖度提高6%。据2004年6月该旗畜牧局提供的数据,苏右旗草群高度为9.7厘米,鲜草亩产量为89斤、草群盖度平均为28%。草群高度与鲜草亩产量平均比与相邻的四王子旗非禁牧区高出6厘米和33斤.苏右旗可利用草场退化面积由2001年的19000平方公里减少到2002年的13000平方公里,减少32%。2003年进一步减少到10000平方公里,只有2001年的53%。沙尘暴和风灾的次数分别由2001年的18次和24次减少到2003年的4次和9次;成灾面积由2001年的17000平方公里减少到

2003年的4000平方公里。2002年的旱灾面积比也比2001年减少一半。

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的科研结果,苏右旗2003年鲜草产量215589.60万公斤,比上年增加64788.59万公斤,增幅42.96%。苏右旗草原监理机构2004年5月份对互为交界的额仁淖尔苏木赛因锡力嘎查禁牧区与吉呼朗图苏木图们嘎查非禁牧区草原生产力进行了比较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赛因锡力嘎查2002~2003年两年草场植被平均高度12厘米,草群盖度平均为15%,亩产牧草量80多斤。而图门嘎查2002~2003年两年草场植被盖度平均8厘米,草群盖度10%.亩产牧草量50斤。虽然降水量增加对于植被指数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但围封转移战略功不可没。

(二)虽然牧民短期收入减少,投入增加,但对提高长远经济效益和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牧户短期损失比较明显

(1)短期现金收入迅速减少,部分牧民生活水平下降以齐哈日格图生态移民区为例,迁入园区牧户牲畜数量由2000年的28300头只减少到2002年的8080头只,其中2001年迁入园区牧户的牲畜由1999年的10396头只减少到4109头只。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2759元下降到2002年的503元。相当多的牧民生活困难。据盟、旗、苏木、园区组成的调查组2003年初的调查,在调查的111户牧户中,有负债户68户,占47.9%.户均负债8147元。迁入园区的142户中.贫困户为4s户,占33.8%。不具备劳动能力的有7户。课题组的牧户家计调查也表明,有户回答家庭经济收入下降了;有13户认为,自己的子女上学受到了影响;有9户认为,自己家庭成员看病受到了影响;14户表示已经无力扩大再生产;还有1户因经济困难而导致家庭矛盾增加。

(2)生产性投资较大,牧民的经济压力较大。围封转移除涉及围栏建设外,还必须使草原畜牧业从传统的放牧方式转变为舍饲和半舍饲的生产方式,这涉及到一系列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如棚圈建设、水利设施建设、饲草料基地建设等,所需资金大,牧民无力承担。我们进行的牧户家计调查表明,29户反映饲草料出现不足。40户反映资金困难。而且,只有11户有少量存款。调查户中只有10户没有借债,其余全部有债务,户均债务达到33000多元。在这种经济状况下,牧民再进行生产性投资确实非常难。

2.长远效益远远大于目前的经济损失

2003年,苏右旗鲜草产量增加64788.59万公斤,这将直接提高草场牲畜承载力。如果以20公斤鲜草折合1公斤干草计算,一头牲畜消耗200公斤的标准计算,苏右旗的牲畜承载力将增加15万头标准羊以上,从而可以直接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和牧民收入的增加.2003年的鲜草产草量的增加既有围封转移的因素,也有天公作美的因素。所以很难估计出围封转移对鲜草产量增加的具体影响。但从经验来看,禁牧1年亩产干草量可以增加20斤左右.休牧1年每亩干草产量可以增加4斤。2004年苏右旗禁牧38万亩,可以增加干草760万斤;休牧1017.9万亩.可以增加干草4068万斤。两项相加,可以增加干草量4828万斤。对苏右旗而言,退牧还草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投资与补助,这也可以增加当地经济流量。可见,虽然从短期来看,牧民的收入会有所减少,但从长期来看,可以改变“竭泽而渔”的经营方式,摆脱“过牧――生态恶化――更加过牧”的恶性循环。长远地看,草场草产量会大幅度增加。草原生出承载力也大大提高,这将为发展畜牧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体来看,草原生态治理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就目前苏尼特右旗经济发展水平和草原沙化程度而言.最直接、最有效、最省钱的办法是遵循自然规律,采取以禁牧休牧为主的退牧还草措施,休养生息,让草原自我恢复。实践表明,这一措施可使植被盖度每年提高4~6个百分点。预计5~10年以后,人为因素对草场沙化造成的影响将显著下降,区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风沙对京津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危害将明显减轻。

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政策建议

近年来,通过实施草原生态治理政策,苏右旗草原生态恢复取得明显成效。但调查也发现,草原生态治理在政策设计和执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草原生态治理问题还没有被提到与退耕还林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

1998年以前,国家在草原保护和建设方面的投入每亩不足1分钱,没有建立一种持续利用草原资源的机制。自沙尘暴引起全社会关注以后,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问题才被提上日程。近年来,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人大大增加,并取得了明显效果。2003年以后,由于部分地区草原生态退化的趋势得到一定遏制.甚至还有改善,使得一些地方对草原生态治理的重视程度有所放松。国家对草原生态治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始终没有提到像退耕还林一样的高度上。以至于在一些草原地区,出于部门利益。出现了毁草种树、为了“圈地”而不顾自然规律、漠视牧民权益的事情。

调研表明,对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的投入还是杯水车薪,治理规模较小。例如,苏右旗草场面积3243.77万亩,从2002年到2004年.国家下达的禁牧舍饲任务为全年禁牧495万亩,仅占全旗草场总面积的15.3%。草原的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41.7%。草原大面积退化将对我国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构成明显威胁。1999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的生态事件已经非常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退牧还草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其重要性不亚于退耕还林。目前牧区牲畜数量又在迅速增加,如果不遏制住这一趋势的话.不出几年,惨痛的教训将重新上演。所以,目前,对于草原生态治理问题不能有丝毫放松。相反.要在总结前几年的经验的基础上,大幅度加大投入力度,扩大治理面积。

目前,草原生态处于治则好转、不治则恶化的.临界点上。如果不进一步加大投入,甚至减少投入,原来的成果将前功尽弃。在此节骨眼上,投资只能加大,对于已经治理的草原,要严密监测草群高度、草群盖度以及鲜草产量,一旦出现生态恶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要逐步扩大治理面积,因为草原生态恶化带来的影响具有外部性,对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是草原牧区的事情.还是全社会的事情。应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关注这一问题。只有引起全社会关注,对草原生态治理的力度才会加大,投人才会增加,机制才能更加完善。

(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苏右旗本来就是个吃财政饭的贫困旗,近几年来.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苏尼特右旗的财政实力大幅度下降。2001年下降幅度达到40%。目前,县级财政能够维持机构正常运转就已经不错了。在这种情况下,中央财政和自治区财政应当加大转移支付力度。

1.中央财政投入力度亟需加大。苏右旗退牧还草工程

总投入为950万元。相对于以前不投入而言,这个投入的增加量是比较大的。但苏右旗草原面积达到2.67万平方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的投入仅为356元,无异于杯水车薪。从目前投入的结构来看,全部资金用于草原围栏建设,而在草原检测、科技培训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投入则几乎没有。因此,中央财政应当加大这个方面的投入力度。

2.必须解决退牧还草过程中出现的“撒胡椒面”的问题。为了扩大治理面积,苏右旗对于全年禁牧每亩每年补偿10.95斤,季节性休牧的补助标准是每亩每年补偿1.85斤。“稀释”中央的补偿标准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使补偿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应当使补偿对象获得的收入相当于退牧还草以前的收入。如果“稀释”以后达不到这个标准,牧户就可能没有退牧还草的内在积极性。政府的补助他是要的,但是达不到他原来的收入水平的话,他将仍然放牧。这样做的结果可能是所有的牧户都得到了一点补偿,但所有的牧户都退不下来。诚然,中央的补偿标准并不一定适合各个地方。各个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当地的补偿标准,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激发起牧户退牧的内在积极性。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等于“撒胡椒面”.钱花了,却没有效果。

3.补贴应及时到位。目前饲料粮补贴的方式是在地方将工程实施以后,再向中央申请补助。这里首先有一个时间滞后期的问题。对地方而言,要实施退牧还草政策,要么自己先垫上钱,要么先欠着牧民的钱.待上级补助下来以后再到位。2003年实施的项目,两年补助饲料粮3120万斤,于2004年才到位。2004年实施的全年禁牧38.15万亩和休牧一1017万亩,国家补助饲料粮2299.5万斤饲料粮到调查时还没有到位。这会影响牧民的积极性。

4.扩大补贴范围,将粮食调运费用等纳入补贴范围之内。2004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直接增加了财政压力,实施政策的成本大大增加。一般来说,牧区距粮食主产区较远,粮食调运费用是一笔较大的开支。目前的做法是退耕还林所需的粮食粮运费用全部由调入地区负担。禁牧舍饲饲料粮调运和网点增设费用按照自治区、盟市和旗县财政各负担1/3。对于财力较强的地区而言,地方财政有能力筹集资金完成任务。但对内蒙古这样财力非常薄弱的西部地区而言,在退牧还草面积较大,调量时调运数量非常大的情况下,要承担这样一笔巨额的粮食调运费用是非常困难的。粮食调运过程中产生损耗,粮食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饲料粮不能及时足额到位。

(三)破坏生态环境的源头并没有被切断

生态移民是比较彻底的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方式。但调研表明,即使是生态移民工程.也没有切断这一源头。在齐哈日格图生态移民区,142户迁入户,有62户的6000多头只牲畜仍然留在原住地。虽然迁入户的草场面积有122.8万亩,但真正围封的只有12万亩.至少有100.8万亩没有真正实现禁牧。这一问题不解决,生态移民工程的效果将极为有限。至于就地禁牧舍饲、划区轮牧、季节性休牧的效果就更赶不上生态移民了。为此,必须考虑更为彻底的方式。对于生态系统已经非常脆弱甚至接近崩溃的地区,应长期禁牧,集中连片建立无人区。荒漠半荒漠草原地区的生态条件已经非常恶劣,即使具备自我恢复能力,也应当考虑长期禁牧,并且适当采用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的方式。只有自我恢复能力较强、恢复速度比较快的地区,才可以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为主,但也必须辅之以禁牧的方式。

(四)进一步竞善产权制度

一是所有权问题。草原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草原生态问题是一个国家安全问题。对这样的问题,必须有国家干预才能解决。对于危及国家安全的资源,应当明确国家的终极所有权。这样在进行强制禁牧、季节性休牧和划区轮牧时才有制度依据。

二是要真正落实草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问题。目前,牧区仍然较多存在非牧业单位和人员占用草地的问题,一些机关单位和个人甚至利用权力资源占用草地,有些问题地方政府解决不了。对于这些问题,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应当采取果断措施。对于凡是没有草原使用证的放牧单位和人员,必须有明确、切实的处理措施,绝对不能听之任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草原使用证的作用,才能保护牧民利益,让牧民真正拥有产权,有保护草原的内在动力。

三是草原产权流转过程必须规范。目前,一些草原使用权转入者过分追逐短期利益,采取掠夺式的放牧方式,导致发生产权流转的草原的生态环境不如不流转的草场。草场使用权的流转有利于部分牧民转移㈩来,也就有利于建立保护草场生产力的机制。但是,如果草场使用权流转不规范,反而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应当明确。草原使用权的流转必须在确保草场生产力的前提下进行。

(五)加大对牧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金融支持力度

实行围封转移要求发展非放牧业产业,很多牧民需要种植饲料、加工饲料、从事畜牧业以外的产业,这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经过几年的自然灾害,相当多的牧民近几年入不敷出,需要筹集资金维持生计,就业和子女上学等方面也面临着很多的困难。总体来看,当前牧民迫切需要资金支持。据围转办提供的数据,2003年围转办计划为禁牧舍饲户购置732头奶牛,需要申请贷款732万,但目前实际只落实了382.5万元,缺口有349.5万元。2004年计划购置奶牛1000头,资金缺口则增加到1000万元。从贷款期限来看,给牧户贷款是短期贷款,但牧民在很多时候需要的是1年期以上的贷款。例如养殖奶牛需要几年才有收入。

牧户家计调查表明,一是牧民迫切需要资金发展生产。二是越是收入水平低下的牧民,贷款越困难,贷款需求满足率仍然较低(与收入水平挂钩)。三是部分牧民负债累累。

农村信用社目前是牧民获得贷款的主要来源。但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比率较高,内部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对牧民的贷款支持也是有限的。加大对牧民的金融支持力度,比较切合实际的办法是尽快对牧区的农村信用社实行比较彻底的改革,在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支持下,明确信用社的产权,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在银监局的监管下,鼓励牧区发展民间金融。由于牧民进行退牧还草资金需求量大,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需要在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上.考虑扩大对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贷款规模。从贷款期限来看.应当考虑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的一致性。为此,有必要在贷款期限上予以更大的灵活性。可以考虑设立专项信贷资金支持退牧还草的中长期贷款。

积极利用社会资金.草原生态治理的投入量大,目前,草原治理投入以财政为主.这种单一的投入一是造成政府负担沉重,二是资金的使用效果要打一些折扣。地方财政资金紧张.牧民在抗灾自救以及增加投入过程中。负债严重。对于部分草场,可以考虑采取使用权拍卖的方式,由投资者承担近期的投入,并赋予其收益权。通过商业化运作方式,政府可以利用有限的资金,在更大范围内调动投资

者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采用财政补贴与税收减免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进入该领域。

(六)要将产业选择与生态移民区配套设施建设规划结合起来

对生态移民示范区进行统筹规划,尽可能满足生态移民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并且要确保工程质量。园区的配套设施必须跟上,这些设施包括:1.建立挤奶站。2.加强饲草基地建设。调查时.园区内每个羊单位仅拥有饲草40.25斤、饲料7.7斤、青贮291.6斤。贮存干草2万斤以上的仅为12户;1~2万斤的仅为18户;0.5~1万斤的仅为19户。而0.5万斤以下的达到42户,其中还有42户没有干草和饲料。应当考虑水源供应和方便种植等因素,将现有饲料基地划分到户,并以井的控制面积为单位,组成种植小组,统一管理协调。3.搞好饲料基地林网配套建设,防治新的沙地退化。4.加强有机肥供应。目前饲草料地土地贫瘠,但有机肥供应跟不上来。可以考虑发动牧民堆积农家肥。5.成立农机服务实体,提供有偿农机服务。饲料种植、收贮、加工和运输机械短缺。园区内仅有17辆生产用汽车17辆,生产用拖拉机50台,粉碎机20台,槽斗336个,远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6.开展了相关科技培训。移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对如何种植饲草(如施肥、灌溉等)和如何加工饲草和配备饲料不太了解;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饲养管理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和安全意识较弱、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等。生态移民区在推行模式化养殖过程中,真正能将适用技术应用到生产过程中的牧民不多,移民收入增加受到限制。2004年调查时,园区内共饲养黑白花奶牛14头,其中日产奶牛40斤左右的7头,35斤左右的4头.30斤左右的3头。饲养产奶西门塔尔牛3头。其中日产10斤左右的31头,5斤左右的5头。但是,奶牛产奶量比较低。虽然迁入牧户142户中,今后打算养奶牛的有92户、养鸡的1户、养兔的2户、种植饲草料的46户,但是绝大多数牧民没有从事这些行业的劳动技能。如果科技服务体系不能切实建立起来.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空话。

(七)将发展教育作为草原生态治理的根本措施

目前,牧民文化程度较低,在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的情况下.短期内对退牧还草政策的认同度较低,相当一部分牧民对退牧还草政策持观望态度。原因:首先是短期现金流受到较大影响,部分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其次是多数牧民担心原住地的房舍、水井、棚圈等设施被盗被毁。再次是一部分迁出来的牧民心理不平衡,认为自己迁出来了,不能放牧,但未迁出来的仍然在放牧.甚至占用他们的草场,收入水平更高。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加大补贴力度,让退牧还草牧户的收入要比从事粗放经营、靠破坏生态为生的牧民的收入高。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宣传方式,通过面对面的宣传和教育.让牧民认识到退牧还草的重要性。三是加大奖惩力度,对实行以草定畜的牧民给予奖励,对不遵循政策规定、私自放牧和“偷牧”现象加大惩戒力度,为牧民提供正反两面教材。

要从根本上解决草原退化问题,必须减少放牧人口。划区轮牧、舍饲和减少饲草种植基地和加工饲草需要改变传统的畜牧业经营方式,并且需要运用大量的新的科学技术。但是,牧民技能缺乏。减少放牧人口的途径还包括生态移民、就地发展二三产业、外出就业和居住等。解决牧民出路问题,发展教育是根本办法。为此,一是应当在解决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考虑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之内。可以考虑争取中央支持,在牧区优先推行高中义务教育。一般来说,牧民子女在接受了高中教育以后,就业能力将大大增强,将不再愿意以放牧为生。二是积极发展职业技术中学教育,提高牧民到放牧业以外的领域就业的能力。二是要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再教育,对生态移民以及从事非放牧业的牧民提供培训,增强其就业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牧民的意愿,确定其合理的需求,并通过灵活有效的方式提供教育、培训与信息服务。

结合围封转移战略的全面实施,根据高中课程安排和实际情况,可对高中阶段教育进行适当的调整,分年级采取普通高中适当开设符合牧区和学生就业实际的职业教育课程,积极协调自治区有关专业技术院校,对牧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各类技术技能教育,强化就业能力。

(八)完善防灾减灾机制

篇11

关键词:挖掘教材;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典型题目;渗透

环境问题,不管是在国外或是在我国形势都是非常严峻的。全世界各国正在探求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加强青少年环境意识的环境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可谓环境保护教育为本。

在过去的政治教学中,只注重和强调的是理论观点的传授,虽然这是必要的,但显然不够,环境教育的趣味性、知识性,可吸引较多学生参与并接受政治教育;环境教育还具有实践性,可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环境实践,强化所学知识,并获得更多的环境体验和感受,使环境意识的提高尽可能地转化为治理环境污染、参与环境改善的决心和动力,从而使学生的责任感和人生观由此产生质的飞跃。

以下我就如何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浅谈一下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结合教材,明确教学内容,注重环境教育的渗透

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在少数,应该充分利用其内容并结合其他学科有关知识给予适时、适当的讲解。因此,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有所侧重,但在教学中也不能舍本取末,应注意把环境保护知识有机地融入教学中。为了加强高中政治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笔者在高中政治(人教版)的部分有关重要章节中,明确环境教育的内容及教学建议。

1.经济生活与环境教育部分

(1)具有环境价值观的消费观。即保护环境、绿色消费。(2)资源的有限性,人们需求的无限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努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3)宏观调控对资源配置的作用。(4)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5)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2.政治生活与环境教育部分

(1)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2)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和人大的环境立法职能。(3)保护环境体现了党和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4)人大代表有就本行政区域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策略递交提案、讨论和通过相关法令法规的义务和权利。(5)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3.哲学生活与环境教育部分

(1)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看待环境与发展问题。(3)必须用具体问题具体的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关系。(4)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来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5)环境问题的形成,有个量的积累过程,治理环境问题要防微杜渐,保护环境从点滴做起。(6)认识科学的环境价值观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教学建议:

1.教学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科学性、思想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原则。(3)学生主体性原则。

2.教学方法选择

(1)争议问题讨论法。(2)实地探究法。(3)模拟法。

二、联系生活实际,把握课堂教学,加强环境教育与政治教学的整合

人的认识过程必须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这一规律,没有丰富的感知素质,难以深入认识事物本质,但政治课却在很多情况下,先提出观点和理论,然后用事实和现象去解释,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在教学中也应该打破政治学科的这种模式,让学生在对环境污染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去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学、政治学和哲学道理,目标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终上升到如何去做的思想高度和政治高度。这样既可以在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又可以在环境教育里巩固政治知识,做到了一举两得。如,讲国民生产总值(GDP)时给学生提供一些省份最近几年的数据的对比,让他们认识到经济的增长,但同时也向他们介绍我国每年的能耗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从而让他们去体会绿色GDP这一指标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给学生播放一些环境破坏的图片或视频,如近几年来新疆发生的沙进人退,扬沙、沙尘和大风等恶劣性天气,蝗虫灾害,塔里木河水断流造成的生态恶化,黄河断流给流域人民带来生活生产方面的严重危害,由于“水荒”“油荒”“电荒”而引起的战争频繁多发等。这些富有强烈感染力的场面能够抓住学生的心,同时也走进了学生的心,教学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在研究性学习的架构下,拓展环境教育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活动。通过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活动空间,以开展环境教育为中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视野,从而强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责任感。

当然,拓展环境教育空间的形式是多样的,主要介绍以下几种形式:

1.组织环境教育系列讲座

通过举办一系列的环境教育讲座,使学生对环境有一个整体认识,通过对各种典型事例加以深入分析,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各种环境污染的危害;通过对环境方面研究的新成果、新动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针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得到强化。

2.组织社会实践调查

社会是最好的教科书和最好的实验基地,学生进行调查使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环境意识和提高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搜集材料、调查分析、讨论研究,最后写出结题报告。学生从中主动认识环境,关注现实,体验生活,紧密联系实际,用政治视角去观察解释,同时在另一方面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开展环保社团活动

环保活动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如,通过橱窗、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宣传阵地展示学生的社会实践调查成果,以及剪报资料,用事实来宣传环境的重要性;通过在校内进行环保活动如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学校环境质量;撰写环保论文。用实际行为表明环境的重要性,从而对学生造成影响,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使师生自觉地加入到环保行列中来。

四、结合典型题目,加强环境教育

近年来,以环境保护作为命题出发点的题比较常见,而且难度在不断地提高,由以前单纯的选择题发展到综合性材料题,而且分值越来越高。成为平时测验和高考的重点。这些题目有的以环境为背景,落点在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上;有的落点在政府和人大职能;还有的落点在正确的消费观念上。难度更大的就是从哲学的角度去分析,甚至与地理、历史形成学科综合。所以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典型题目来强化环境教育。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传授环境知识的同时,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具有一定的环境道德。但仅靠政治教师则力量是单薄的,应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方面面,从而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增强学生环境方面的道德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建设新世纪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环境教育中心.中小学可持续发展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孙玲.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