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教学资源范文

医学教学资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教学资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教学资源

篇1

网络技术教学和医学教学有着十分统一的特性,在网络教学和医学教学都是需要大量信息进行支持的,尤其是医学的教学要和新的科学技术相互结合,很多老师在关注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将这些新信息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就需要使用网络帮助其获取巨大的信息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同步、新闻同步、资源同步的使用时教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时效性。

1.1网络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性

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教学,而是需要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配合,在教学过程。教学信息的收集上来看都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资源的获取,这些过程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使其具备良好的完整性和实践性。

1.2网络技术在教学中十分符合教

育综合性的要求网络环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直观、简洁的学习环境,这使学生更加方便的进行学习,并且能够实现图文并茂冰河感官相互结合。在医学教学中需要大量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普及将知识、组织等多种科学形式和教学信息相互结合,这对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认知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认可,营造出学习理论环境。医学的教学和教学都是通过学习内容来反应其优越性的。教学的目的和内容需要相当广泛的环境作为基础,同时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学属于新兴的学科,这些学科不仅是教学方面,同时也是人文方面。教学等整体过程已经告别了单科性,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不同学习主体和学习内容的需要,使网络技术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性思维,在这一层面上,网络环境对医疗教学起到十分重要的协助过程。

2新型的网络教学模的探索途径

传统的医疗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和网络教学形式相互结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挑战。首先网络教学虽然能够填补医疗教学中的不足,但是也使学生过分的依赖网络教学,虽然我们知道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并不矛盾,但是教学的过程有着很强的特殊性,教育的对象在不断的转变,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还要面对多方面的考试。这就使他们在浏览网页、自由应用网络的时间被限制,所以在这一特性下,网络教学必须要进行细致的组织,并且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每个老师在进行网络的教学中都要保持一定的教学“节奏”。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对教学任务和学习过程进行规范从而是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学习、探索、评价,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掌握教学“节奏”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2.1教师课程信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编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使学习者了解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并且在新闻公告栏中有关本课程的重要信息。

2.2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按照课程计划安排自由掌握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并且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提示,确定自己所能达到的学习层次。学生要学会在网上搜索信息,进行分析、综合与组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资源库中所给的资料进行查找学习,这也同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3老师可以建立网络版块

设置专门的学生和老师讨论区,并且在这一区域为老师和同学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场所,学生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中可以营造一个有力的交流圈,使老师在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和教师相互交流,知识是丰富的一个人是不可能完全掌握,这就需要学生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双向多重的交流中可以提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能够培养出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能力,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性,这种情况能够直接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成为受教育的主体,教师成为主导。

2.4网上作业及评价

作业与考试是教学质量评估的十分重要的因素。平时作业学生可以在习题库里完成,随时提交,提交后马上得到评分(主要是基础理论的学习之后完成相应量的选择题)。主观题的训练学生同样可以把答案打上后上交。由教师阅览后给予评讲交流。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大大延伸了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又充分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对于基础理论的教学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是网络资源和教育形式相互结合的又一特性,通常条件下这种形式分为如下几步: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使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过程所开展的内容和手段进行研究,并且制定出最终的成果进行表达,根据多年的教育经验,我们发现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理,能够伴奏学生对教学过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感性认识,也可以知道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为学生的学习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基础。网路教学不仅是一个学习平台,更是一种学习环境,所以在网络教学中不仅要完成教学的设计要求,还要根据基本问题增设拓展性思考。学生可以实现在线观看多媒体课件,如有疑问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进行课后练习时可以进入题库进行自主选题,模拟考试附带得分与解析功能,还可以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考试心得发表在留言板与讨论区中,与其它师生实现在线交互。

2)确立课题:

选择课题应当以课本知识为依托,关注社会需求和科技发展的趋势与走向。一般说来,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和手段,确定课题可以以教师选题、学生选题等形式进行。在实际的操作中,无论是教师选题还是学生选题,教师应当着力指导学生侧重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依据具体、可行、新颖、现实的原则,确立学习课题。课材中有非常丰富的探究课题内容,教师可以根据课材的内容设计一些课题让学生进行探究。

3)制定方案:

在进行一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目的进行学习。学生在这个环境中要对学习目标进行资料的整合和调查。并且通过这些课题小组的研究进行内容的确定,学生在研究学习方案的同时能够对老师提出相应的课题研究,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这个基础上必须形成不同的客体研究方案,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进行论证和评审。

4)指导并开展研究:

我们通过教学内容、课题确立、方案制定等环节后就可以直接进行实质性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常用观察法、实验法、文献法、调查法、咨询法等进行学习,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技术将成为主要手段。其次,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学生目标,学生就可以以上述目标和方案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获取所需的信息之后,要对已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综合。研究成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教师要教会学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5)分析和评价:

成果表述与评价是学习价值的重要体现,我们可以通过整体的组成来进行交流和研讨,并且在交流和研讨的过程中来使学生的认识不断的提高,同时在学习方式的探索性上开拓更多的形式。目前很多学科的教学已经将学习成果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展示,并且将网络技术中的优越性发挥的更加准确。在当今的教育界,网络化教学环境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主体,在以学习理论构件的主体的教育模式下,学生能够针对知识进行再次加工,并且成为知识内容的学习主体。在网络环境下知识已经不在是由教师单一灌输的。而是由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对问题的分析来获取知识。也验证了那句彦语“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知识真正的成为一种协商、互通的结果。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已经成为了学生构件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适当的网络环境进行知识的摄取,这使课堂已经不在是灌输知识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越来越依赖发现式教学来获取知识。

3结束语

篇2

关键词:医学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4-0000-0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上各行各业,教育也不例外。电子备课、开发课件进行辅助教学等等已经被广大教学工作者掌握和应用,但很多时候,信息技术用于教学还只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面,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概念的提出,要求信息技术用于教学必须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一个关键环节――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就尤其重要和必要。现代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带来医学领域信息技术的革命,同时医学信息量也会出现爆破式的增长,在这种趋势下,医学教育教学中如何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资源共享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效率,已成为高校教师医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新方向和新热点。

一、医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立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医学院校基本上搭建了教学资源平台,或多或少都立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并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的应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学资源共享和教学中应用程度不高,主要是教师教学观念及网络技术知识掌握不够,教师习惯于单机课件教学,同时不原意把自己的课件资源上传到资源库中,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学校对教学资源库建设及应用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学校没有拿出足够的经费对教学资源库硬件平台及软件系统升级改造,甚至一些学校还没有资源建设及制作的经费投入;三是教学资源的质量不高及集中度不够,资源库中的教学资源不具有代表性,制作粗造,应用于教学中教学效果不佳。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务处都有自己的教学资源,造成资源分散,实现不了资源共享;四是运行管理机制不健全,大多数学校都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激励机制促进教学资源的在教学中的应用。

二、医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内容

教学资源库是依据一定的规范与标准将多媒体素材的教学资源进行收集与管理,并为教学提供支持的系统[1]。医学教学资源库一般由素材库,教材库,视频库,课件库,动画库,案例库,试题库等几部分组成。

(一)多媒体体素材:医学多媒体素材是传播医学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常用采集方法有:一是从现存素材盘上、网络上取得素材,或者利用抓图工具软件采集文件;二是利用扫描仪、用数码相机从外部采集图像数据;三是根据需要自己制作文本、图像、动画素材

(二)题库:医学题库是按照医学教学大纲要求和医学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医学各学科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的医学教育测量工具。题目既要覆盖医学各学科的各个方面,又要反映不同层次测试目标的要求,其类型较多,所以,题目挑选、整理建卡是一项既基础又繁杂且需要大量经验的工作。

(三)试卷素材:就是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各个学科具有典型意义的试卷进行集合、归类、整理。

(四)教学课件:教学课件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分为网络版的课件和单机运行的课件。课件的建立一是通过在教师制作的课件中时筛选出优秀的课件;二是从网上下载经典的课件资源;三是专业公司开发制作。对课件资料进行收集、归类整理、建卡建档案从而通过网络教学实现资源共享。

(五)案例库:是建立具有教学意义的代表性的事件或现象库。

(六)文献资料库:按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对教学重大事件的记录及重要文章、书籍等建立资料库`。

三、医学教学资源库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

(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在学校多媒体教室通过校园网网络调用教学资源中心数据库中的教学资源,在多媒体教室以大屏幕投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教室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浏览、下载教学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从而摆脱了过去学生被动地坐在电化教室里观看教学片的形式,赋予教师对教学媒体控制的更大的灵活性,充分展示了多媒体教材的知识集成性和文、图、声、像并茂的特点,多层次、多角度地呈现教学内容,创造立体性的教学空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教学资源库系统是集教学资源于学校网络存储中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校内任何一台计算机都可以通过网络访问教学资源库,这就为个性化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学生利用校园网络上的计算机可在学生寝室、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进行独立的自主学习,既可按照教师的要求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从教学资源库里选择学习内容。另外学生之间可通过BBS讨论问题、交流经验,也可给教师留言以获得教师的辅导,可使学生获得最大的主动性和多方位帮助,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三)便于教学准备。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为教师的教学准备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教师通过校园网络可以搜索、选取资源库中的文、图、声、像媒体素材,为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上传到数据库中,便于实现资源共享。

四、经验与体会

通过我校医学专业信息资源库的建设实践,我们有以下经验与体会: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为资源建设提供组织保。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以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我校是在学校信息化工作小组的领导下,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牵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下进行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协同完成各项工作。

(二)加大教育投入,搭建好网络教学资源平台

1.硬件投入在学校校园网基础上建立数据机房,配置应满足学校需要的档次较高、功能较强的服务器及存储备份系统,以保证资源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配置设备还应适当超前以满足学校将来发展的需要。

2.搭建教学资源平台为保证资源丰富,为一线教师高效上传、下载或教学展示,必须搭建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优质资源平台。我校通过考察、选型,招标采购了上海卓越的“课程中心”为依托的教学资源平台。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保证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要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医学院校的教师对教育技术来说重视程度相对要低一些,部分教师不善于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进行网上教学。对于利用各种图片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出优质的多媒体课件教师那是很少的,为此我们必须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

1.培训之一培养信息技术教育管理人才。医学院校有懂网络服务器技术的,有制作课件的技术人员。但是能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医学教育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管理人才不多。我们应把现有的技术人才送出去培训或引进具有较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育管理人才以适应医学信息教育发展的需要。

2.培训之二是对教师进行计算机全员培训。学校信息技术要向纵深发展,必须全员参与,全过程进行,全方位体现。坚持全面提高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与分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进行以学习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全员培训。

3.培训之三是对骨干教师开展以多媒体应用软件开发和制作为内容的提高培训。多媒体辅助教学,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动静结合、声像结合、情景交融、富有启迪性的多媒体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如何使多媒体教学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有一批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给这些教师布置课件制作的任务: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做到能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另一方面参加每年举办课件制作比赛,通过比赛和交流使他们的水平得到提高,并且选派优秀的教师参加省级比赛

随着信息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建立医学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教育教学信息化,提高教学效益是时代的需要,我们需要在这方面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网络;医学;教学资源;特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0)10(c)-119-02

Common medical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nline teaching resources

ZHUANG Diqian, ZHAO Fang, LI Yaowu, PENG Jiche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Mission Hills Hospital of Bao'an District in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Shenzhen,51811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analyze the commonly used medicine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 studies Internet to the modern medicine education influence, as well as how use Internet serve well for the medical education, discusses on Internet the med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modern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and development function.

[Key words] Internet; Medicine; Teaching resources;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多媒体医学教学资源是医学院校的教学信息资源中心,是开展网络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医学院校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医学教育现代化。Internet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作为现代科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医学,Internet必将对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Internet对现代医学教育进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Internet更好地为医学教育服务,充分利用Internet上的医学信息资源,开展医学网络教育关系到整个医学队伍素质的提高和医学事业的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医学教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 Internet上的资源

Internet上的资源主要有超级计算中心、图书文献中心、技术资料中心、公共软件库、科学数据库、地址目录库及信息库等[2]。

2 Internet上的医学数据库

Internet上的医学数据库包括Medline、Cancerlit、Physician data query等,其Web检索界面简单直观,可获取和享用。其中Medline是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ARS系统中最大的生物医学数据库,内容涵盖医学各领域,是目前医学专业人员使用频率最高的生物医学数据库。

3 Internet上的医学教学资源库资源的基本组成及体系结构

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教学资源库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生物医学、预防医学、公共基础等7个大类,每大类下再根据需要划分相应的子类,具体到每个学科。每一学科下再分为文本、动画、视频、图片等子类,便于用户查找所需资源。

4 Internet上的常见医学教学资源分类及特点

4.1 医学多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和非凡表现力,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临床医学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医学教学中往往难以直接展示人体的结构及疾病发生及发展过程等教学内容,以多媒体方式演示即可达到教学的效果。较著名的医学多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有: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可视人体教育资源,哈佛大学的网络大脑解剖图谱等[3]。

4.2医学CAI资源

医学CAI具有:交互性与个别化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大容量与快速度,能模拟、可通信等特点。较著名的有以下几个:Marshall大学的交互病人系统,电脑模拟病人。

4.3基于文本形式的医学教学资源

基于文本的教学资源可以通过其他的Internet服务方式获得,主要提供有关的课程教学信息。较著名的医学教学的资源地址有:Virginia大学的医学教育资源,Arizom大学的生物学教学等。

4.4网络病例讨论

Internet的网络病例讨论具有参与面广、灵活、快速等特点,为临床医学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途径,其中较著名的网络病例讨论的节点主要有:急救医学病例讨论组,网络特殊临床病例讨论等。

4.5医学教学管理资源

医学教学管理的网络资源具有资源共享、提供教学管理经验交流的平台等特点,对医学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较著名的医学教学管理节点:美国医科院校医学教育委员会,网络医疗教学资源等。

4.6医学教学软件

医学教学软件是网络教学的支柱,它具有传输图、文、声并茂的优秀软件,为网络医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部分可以下载使用。收集教学软件的部分较著名的网址有:Aberdeen大学的医学教学软件概要,New York大学的医学教学软件资源等。

4.7医学教学资源的网络搜寻

网络搜寻器可提供有关网络医学界点的更新及搜寻服务,对了解网络医学教育的最新进展及趋势有重要意义。其中较著名的医学搜寻器有以下几种:①MedExplorer:主要提供有关医学新闻及杂志的信息。②Medical Matrix:有分类检索和关键词检索两种检索方式。③HEALTH A TO Z:它能对与医学有关的信息进行准确、有效地搜寻。它所收集的信息均经过医学专业人员的人工编排,以保证搜寻的准确性及方便性。

5 讨论

利用Internet辅助医学教学是医学教学的趋势,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是现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

通过对常用医学网络教学资源及特点分析可见医学网络教学资源具有如下特性:①方便性。通过使用医学网络教育资源,使网络远程教育较集中面授用时少,而学习支持服务多且系统。②开放性。通过使用医学网络教育资源,可使网络远程教育为学习者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即使是偏远地区的学生依然可聆听各教授的讲课,优秀的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共享。③丰富性。医学网络教育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给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表现形式也较文本资料丰富得多。④直观性。医学教育中有相当多的系统内容使用计算机动画模拟该过程,能使人很快理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⑤虚拟性。医学网络资源能为学习者提供现实中难以实现的一些情境,亦可通过虚拟技术重现情境,反复实验;虚拟手术、虚拟病房、虚拟诊所等均可以为学习者在实践之前提供熟悉和反复练习的机会[4]。

[参考文献]

[1]贺立中.论信息网络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院学报,2001,22(1):48-50.

[2]王志禄,刘.Internet与医学信息资源的应用[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0,9(3):3-5.

[3]欧阳群玲.开辟网络医学教育技术新途径[J].学会,2001,20(2):6-7.

篇4

【关键词】高职医学院校 英语 教学资源 开发与利用

【Abstract】There are various English instruction resource in innovative health college.Such as,teaching material resource,self-resource in students and resource of experience.The teacher should develop the instruction resource of English properly when they are taking English lessons.As a result,the students of medicine who offer firm foundation to learn medical English. And promote the status of medical English in the medical college so that it can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day’s society well.

【Keywords】Innovation medical college;English; instruction resource;Development and Exploitation

1.医用英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共事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执教水平,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我国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尚待解决的问题[1]。特别是英语教师抱怨英语教学资源缺乏,对学生学习医用英语有着一道跨不过的门槛,为此本课题围绕高职医学院校实际情况,探讨各种校内外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为高职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育的进行提供一些依据。

2.高职医学院校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

2.1 合理开发教材资源。利用图片资源,引导学生挖掘图片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展现自己的奇思妙想,激发他们学习单元话题的兴趣,提高文化教学的实效[2]。随着科技技术的改革,课本知识不在是一味性的文字表达,更重要的是抽入了优雅的图片,以图片的形式反映章节教学的内容,使英语知识得以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学习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审美意识;英语教学往往以短文阅读的形式体现出来,而短文常例举的医学伟人往往是医学学生模仿、学习的榜样,合理开发短文上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是一种对文化传承,从而促进自身的英语学习。

2.2 合理开发学生资源。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3]。学生性格之间的差异性,必然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情况的差异,捕捉课时学生的学习动静,往往是最理想的教学资源,以学生树立同学间的榜样可以促使其他学生的模仿,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同时,以学生为“小老师”用于教学是提高医用英语学习较好的资源。

2.3 开发各学科教师资源。教师是授业解惑者,是教学的主体之一,教师对教学的简解,由于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或教学的差异行,教师要善于总结收集,是提高高职医学院校医用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医用英语教学重要的途径。

2.4 合理开发医学实践中的英语教学资源。在现实生活中,医用英语到可见,特别在在药店、医院、交谈、先进医疗技术的研究等等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善于观察、收集就可以冲现实生活中获得重要的英语教学资源,用于教学学,使得医用英语具体化,走进同学们的生活。

3.医用英语资源的应用(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为例)

现在以昆明卫生职业学院13级五年制护理专业8个班,每班90名共720名同学,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与传统式教学之间的差异经行对比(其中1至4班利用教学资源教学,5至8班经行传统是教学)。

利用教学资源教学知识掌握情况传统教学知识掌握情况

教学要求熟悉应用掌握理解教学要求熟悉应用掌握理解所占比例77.4%20.3%2.3%所占比例7.2%46.3%46.5%

通过以上表格的对比可以得出开发并合理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参与医用英语的教学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使得学生更容易的掌握医用英语,使英语更好的应用于专业。

4.开发与利用医用英语资源的意义

合理开发利用医用英语资源是符合学生学习专业的需求,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需要,是增加学生的自主和参与学习的需要;另外开发利用英语教学资源对高职英语教师的自身发展同样也有很大的好处,能为今后自己的教育事业打下了不可取代的基础;同时开发教英语学资源并利用是对英语教师的一种挑战,而在挑战的带动下教师不得不去拼搏,创新为自己的事业带来了机遇。

参考文献

[1] 黄臻.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思考[J]. 科技资讯.2013,(32):186-186.

篇5

>>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刍议 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改革的设想 乡镇(社区)定向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初探 普通高校国防生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医学高职高专教育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医学高等职业院校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素质要求符合度的调查分析 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模式研究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网络平台的建构 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化学课程的优化设计 临床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临床医学专业的探索 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在医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几点体会 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体会 浅议职业高中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3-20.

[2]刘新阳.基于课程群的生态化教学资源平台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21).

[3]SiteServer[EB/OL].http:///.

篇6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校;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8-0075-01

一、简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

(一)概念

一般来说,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指的是通过使用计算机设备将原有的传统教学资源实施合理的采集以及压缩、编码等等数字化处理与加工,且在相应的网络以及多媒体环境下均能够实现良好运行的多媒体形式教学资料。

(二)特点

处理趋于多向化——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历经采集、转换以及抽样量化之后,在记录的时候运用的二进制符号,相较于模拟信号而言,其具备有更为可靠的性能以及较强的纠错功能。

教学趋于智能化——在高校教学进程当中,综合运用各式各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推动教学过程的多元化发展,努力实现探究式以及协作式、自主学习、讲授式等等多种智能化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显示趋于多样化——数字化教学资源通常是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有效存储以及传输、处理、加工等等行为,譬如说是视频、声音、动画、文本、图像等等方面,与此同时,能够实现多种媒体教学,旨在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获取。

使用趋于便捷化——对于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说,多个学习者能够在同一时间任意地点重复地使用以及复制多元化资源材料,大大提升了资源的使用效率。

传输趋于网络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实现远距离传输,其未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使得学习人员能够任意的计算机设备上实现资源信息的合理获取。

二、在高校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教育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

对于高校教育来说,通过有效构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实现优秀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使其能够冲破围墙、越过时空,让更多弱势群体以及落后地区获得同等的接受教育机会。由教学角度出发可以发现,经过共享网络资源,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享用与学习当代最为先进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将国际化名校名师的相关教学模式发挥地淋漓尽致。高校教育不再是学历式以及精英式教育,其可谓是融学历与终身学习、精英与普及教育、校内与远程教学成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使得大学教学不再是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其更加注重教师使用资源来引导与辅助学生展开自主学习,教师的角色经历了“权威”到“学友”以及“指导者”到“促进者”的变化历程,由此可见,对于传统形式教学思想理念而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合理构建对其可谓是震撼式的改革与更新。

(二)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

传统的高校教育均是将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核心,其采取的是“黑板粉笔”这种面对面的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的,其模式过于呆板,所营造出的教学氛围有些沉闷,导致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实现充分发挥。数字化教学则是通过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有效借助,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收到固定地点以及教材、时间的过分限制,使其能够在任意的时间、地点以及情境下完成课业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具备有较强的方便灵活性,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能够将学生的学习主动充分调动起来,有些学生甚至能够完全采用网络虚拟教室来实现整个大学教育的顺利完成。在高校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字化教学资源一般通过对智能交互电子白板的有效借助类实现使用的,电子白板能够克服与弥补传统形式上的高校教学信息不足、形式死板、互动缺乏以及课件较难更改等等缺点,方便教师实施更为生动自如的视频、声音以及图像、文字、动画等等多样化信息媒体的显示跟组合,加深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与互动。数字化交互式教学勇于打破落后的传统单项灌输教育,其能够在视频语音远程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远程化的面对面互动交流,其对于高等教育的传播与普及、国民素质的优化提升、终身学习的合理实现等等方面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三)推动综合人才的良好培养

在高校教学中运用数字化资源实现了传统教学思想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转变,更好地为综合性人才的良好培养搭桥铺路。在新时代环境下,人才培养更加趋向于素质以及能力、知识并进的方向发展,高校数字化教学的顺利开展使得学生学习摆脱了教师讲授的束缚与课本知识的局限,在数字化平台上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交流协作。与此同时,学生能够通过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自主地实施探究学习;借助网络这种通讯工具,建设相关的学习群体来开展各类讨论以及合作式探究学习;运用相应的信息工具,在学习中融入更多创新实践式问题来开展学习。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其多样化特色,使得学生的主动地位充分体现出来,其学习兴趣获得了有效激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其创新探究学习能力的优化培养,让其养成终身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在高校教学中,有效运用数字化资源的相关措施

学校领导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推广有着高度的认识,要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要有长远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规划;高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尝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能力,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网上互动、网上作业和网上考试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高校需设立健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管理制度,比如多媒体课件资源立项管理办法、精品课程立项管理制度等;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内涵广阔,高校要建立一支自己的资源建设和推广技术团队,把外面先进的管理方法、丰富的资源和技术积极引进介绍到本校的师生中去。

综上可知,在高校教学中,开发与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充分顺应新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有效地推动着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校需意识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重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制度、更新理念、转变模式、优化教学,力求培养出高素质水平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琴,陆海钢.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现状和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0,33.

篇7

关键字:创新教学;资源平台;自主探究教学;合作互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R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9-0039-02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向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信息社会提高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获得发展奠定基础成为教改的重心。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创新性教学。所谓创新性教学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输入性教学相对立的一种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知识整合、建构的过程,进行发现思维的过程,通过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绝不是上网冲浪的便利,我们应当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育服务,Internet的优势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为创造性教学、合作教学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也加速了教育终身化、教育全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创新性教学的主要特征是自主性、参与性。自主性主要体现在教师个体有明确的目标意识,能依据教学大纲明确制定教学目标,自主选择教学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主评价反思教学结果,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创新性教学的自主、参与要求体现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即自主探究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作为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和谐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合作教学、善于利用一切教育技术和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的环境。教学资源平台为自主探究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的设计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保证。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网络及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手段,为创新性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认知工具和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随着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辅助教学,我们更希望将地球变成村庄,实现全球每一个角落的资源共享,搭建一个网络资源平台实现合作互动式教学。自主探究教学和合作互动教学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创新性教学的两种主要教学模式。

一、自主探究教学

在自主性教学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批判精神,敢于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的意识和习惯。自主探究教学设计基本环节为:情境创设问题设置信息查询思维探索建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向导,引出教学内容的主题,教师围绕主题展开教学,完成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对知识的应用和生理学意义的构建。例如,在学习血液一章中的血型和输血原则内容时,利用网络资源的一个动画软件涉及的内容,抢救三位危重病人,需要输血。从血型的鉴定(ABO、Rh)开始,学生可以动态学习ABO、Rh血型的分型依据,鉴定的方法,原理,输血的原则;看到如果在血型没有按照理论的同型血相输的原则造成的严重后果,使得学生在形象教学中获得知识,在医疗失败获得教训,增长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得抽象的理论应用于病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的发展需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因此我们的教育不能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绝不是上网冲浪的便利,我们应当利用一切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教育服务,网络的优势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为创造性教学、合作教学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时也加速了教育终身化、教育全球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

二、合作互动教学

合作互动教学是指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行为。各种教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学习,不仅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教育环境,而且使教学活动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是许多教师共同构建教学主体的过程,通过多样、丰富的交往活动,参与性强调社会化实践,善于人际交往、能主动适应群体需要,有责任感,善于协作。教学过程不仅在促进学生认识的发展,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共同的活动,合作互动教学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织在一起,为进行主题教学活动而互助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完成目标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从而达到改善教学工作整体效益的目标。例如,在学习抗心律失常药一章内容时,首先用形象生动的心脏学的解剖学动画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点,为后续的心脏功能学的学习做好铺垫;同时,让学生深刻领会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影响结构思想。在学习心脏的电生理学特性的传导性时,利用多媒体软件形象观察到动作电位在心房-房室交接-心室之间传递的路径和速度等特点,有助于同学记忆和理解。同时,可以看到出现传导异常时的各种心律失常的情况,对同学学习和记忆该部分药物治疗、机理等内容具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教学实践证明了现代化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效益,但是,如果让老师们每天都要花上1~2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制作充满动感的课件资料显然不现实,那么每节课的课件从哪里来,怎样才能保证每堂课的内容丰富多彩?这是我们要思考并探讨的问题。网络的普及以及校园网络已经建立,为教学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在不断地实践研究中发现,搭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可以有效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实现共建共享的电脑多媒体教育教学资料,资源主要分为素材、课件、试题、个人教学专题网站等几个部分,素材主要是与教材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无需进行再加工处理,便于老师的查找和使用。我们的资源主要来源于因特网、各类教育光盘、电教资料、教育软件以及教师自制等几个方面。当然,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素材不仅能提高教师处理信息的技能,而且教师按自己的教学理念制作的资料更适用于课堂教学。教师自制可以通过上网下载、手工录入、图片扫描、视频截取和自己设计开发等多种途径。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平时上课使用的自己做的课件很实用,但是这些课件都分散在各教师的手中,不利于资源共享与交流。因此建立一个资源平台将分散在教师手中的课件资源汇总,提高使用效率,节约课件的制作成本。这就彰显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迫切性和必要性,其的目标要符合当前教改思想、整合学科多媒体资源、立足为本学科教师服务、方便搜索下载和使用(如图1所示)。通过资源库的建设,推进本学科信息化的教学工作,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教学效益,走出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促进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使教学科研、队伍素质、资源共享上有新的突破和收获。

当然,网络、英语是现代人必备的工具,将网络和双语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是许多教学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如今,经过半年多的切磋与努力,我们已经搜集了大量本学科的资料,该资料能够紧扣教材,与教学进程同步并进,且配有原版英文发音,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研究性学习、网络型学习等先进教学理念,展现课件的特色与质量,并能共享英语资源。使得多媒体在教学过程发挥其优势,将教师的教学理念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地结合起来,最大程度的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参考文献:

[1]邢小柱,马春旭,张圩.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6-17.

[2]闫艳.现行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模式问题透视与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2012(2):35-37.

篇8

一、教学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教学资源的定义决定了其具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形成教学能力的、具有价值的、可以在教学中应用的要素。目前我们讨论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数字化和电子化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即,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的多媒体资料、教案、课件、试题、作业练习、教育论文、电子图书、网络课程等都可以称为教学资源。

目前我们所提到的教学资源主要由数字和电子的信息构成。该类信息包括数字和电子的教案和课件;数字化和电子化的试题和作业;数字化的和电子化的论文、图书和网络课程等。以上都可以归到我们所定义的教学资源。以上对于教学资源概念的总括让我们看到教学资源有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三个重要特点:1.形成教学能力;2.具有价值;3.在教学中应用。

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获得教学资源的方式有限。传统教学模式下只有课本、参考书、教师授课等较单一的方式。近年来,Internet在我国快速发展, 截止到了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保持低速增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网民以10-39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网民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扩散。电脑、手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但是,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大大降低。以医学知识为例,网上大量的医学信息是保健品、药品等推广的,为利润计这些信息往往以医学基础知识为基础,过分夸大某些概念,甚至进行歪曲。学生本不具备足够的辨识能力,以网络作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将会导致错误概念的建立,对学生学习造成极大的危害。

此外,资源太多学生无法取舍,甚至选择资源比使用资源更加耗费精力。以《中医药学概论》为例,不仅教材版本多不胜数,网上资源更是极为丰富。仅在搜索引擎输入“中医药学概论课件”即可得到34300个结果。如此多的信息如何筛选,成为摆在学生面前的首要问题。

因此,课件教学资源整合势在必行。

二、教学资源设计

中医药学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可分为中医学部分、中药学部分和方剂学基础部分。在具体的教学中,每一堂课都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其载体教学媒体等要素组成。

1、教学目标分析及媒体的选择

中医药学概论是研究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结合课程的特色,《中医药学概论》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这些功能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们受到哪些因素的调节和控制。所以建立各大系统的形象,理解机体的运转机制,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结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课程特色,解剖图片、生理机制动画、实验视频对教学目的的表现效果最佳,文字、声音效果欠佳。

2、教学流程的设计及流程图

课堂教学设计讨论的是如何有效建立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使之产生最佳的效能。教学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原理是是按系统科学原理进行的。

中医药学概论是一门实验科学,相较于文学、历史等课程,其拥有大量的图片、标本、实验视频作为信息载体,可以极大的增强知识的直观性。所以教学的流程设计如下:

中药的产地

中医药学概论―影响中药作用的主要因素单元流程图

当然传统文字教案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的。该课堂教学流程图,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示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情况一目了然。

3、教学资源整合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整合需要一个载体,教学内容通过这个载体传输给受众。网络载体便是当今教学资源整合的首选载体。以网络为载体的教学资源整合也就是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这是教学资源整合的重点。

“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就是在遵循一定的规则下,把教学媒体素材、试题、课件、文献资料等资源进行融合重组,形成一个更好的数字资源体系。使用户能够完成教学资源的检索和利用。

目前,网络教学课件已成为大多数教学资源建设者的首选。网络课件具备多个功能,如备授课,练习辅导,考试,教研统计等。网络课件又有多种展现课程内容的形式如图文、音频视频等;网络课件还同时拥有课件教案、试题作业、教育论文及电子图书等丰富内容,强大的功能拓展能力,成为大多数教学资源建设者的首选。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在浩如烟海的网上资源面前建立或选择一个功能全面的网络课件无疑是最便捷的选择。

三、教学资源整合的思路与策略

1、教学资源的搜集整理

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学文件、多媒体素材(PPT、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交流平台和工具等等要素。搜集整理教学资源是第一步。

(1)采集资源。免费资源,如网络精品课程、网络开放课件、试题以及多媒体素材等资料;付费资源,如购买针对性强、权威的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开发资源,根据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学校自己组织将自有教学资源数字化;最后,鼓励教师勇于尝试各种新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制作新形式的资源。

(2)资源优势互补。文本资源与多媒体资源形式共存,完整课件与章节课件共存,全课通讲、专题讲座与微课等共存。

2、教学资源质量的评价

教学资源质量评价是资源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资源整合质量的重要保证。

(1)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的依据:内容的适应性、准确性、权威性、实用性、时效性等。

(2)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的一般步骤为:界定评价内容、选择评价方法、确定评价指标、采集评价数据、评价并得出结论。

(3)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评价内容重点在于资源质量、服务水平和使用效益等方面。就中医药学概论这门课来说,收集到的资源首先要判断适用性,包括专科、本科教材的区分。专科教材较简单,对学生只要求记住“是什么?”不要求知道“为什么?”;本科相对内容丰富得多,对学生不仅要求记住“是什么?”还要求知道“为什么?”。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要对资源进行区分。此外,名牌院校、学科权威的网络课件自然更应该被重视;功能完整、媒体丰富、整合流畅的资源更加实用;时间越接近的资源应该首先选择等等。

3、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使用

在网络信息的大环境下,结合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本校信息资源实际情况,笔者采用的做法是:

(1)“预”:学生或老师预习及备课。以网络课件为主,这种资源多媒体配合较好,直观、形象、有趣味性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便于查找节省时间;

(2)“教与学”:以教材及多媒体课件为主,图书馆实体书为辅;

(3)“练”:以数据库信息资源为主,以其他信息资源为辅;主要是网络课件的试题库以及各种练习题,网络课件或试题库的题往往能自动批改、互动性较好,较之传统纸质试题更加方便有效;

篇9

在医学教育中,数字化医院是基于计算机集成网络、利用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介入产生的多维性、适人性、综合性网络虚拟现实建立的一种系统化医学模拟培训场所。它既实现多学科的专科性和综合性教学,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实现院校间合作,节约和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实现院校和医院、社区之间联系与合作的虚拟平台,使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缩短护生向护士转变的历程,解决了护士的继续教育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府,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模拟中心(MedicalSimulationCen-ter,MSC)”———即数字化医院(DigitalHospital)已成为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医学模拟培训场所的主要潮流。我国在1995年启动金卫网建设,金卫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虚拟护理中心、虚拟医疗中心和虚拟药学中心等,人们可查询医学知识,并享受到医疗咨询服务。目前国内多家院校和网站建立的虚拟医院主要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咨询、题库等服务。近来,护理教育学者尝试将数字化平台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如第二军医大学应用CPR-D技能培训系统(专业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将虚拟系统和模拟人结合起来进行急救技能的单项技能训练(BLS)、团队复苏训练(ACLS);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于手术护理教学;大连医科大学利用Uecourse平台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这些针对单项护理技能或课程的虚拟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更是围绕“护理学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护理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平台。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护理技能的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但是如何在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本土化的基础上,建设更好的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旨在提高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仍是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的焦点和改革热点。

2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的探索性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院于2012年逐步构建了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模拟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并已投入使用,具体构建策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综合课程改革

当前虚拟现实模拟临床案例中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的内容较少,且由于国情和习惯的不同,与我国目前临床常规用药和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外的教材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后实现本土化。在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护理学专业专职教师为成员的数字化医院教学平台建设小组,任务包括综合课程改革、平台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管理与医院、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综合课程改革是以我国现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拥有临床专家和教育专家、富有丰富数字化技术和经验的同行共同参与,综合分析整合各项资料,编写出一套更适合我国当前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进护理学专业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方案。

2.2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为满足平时学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要求,以及更好地实现与临床实习/工作的无缝衔接,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2.2.1数字化教学模块

包括课堂教学PPT、精品课程、电子教材、作业、答疑、试题库、互动讨论、智能知识库以及前沿相关知识库,并具有远程功能,既可以实现学生随时性学习、连续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又方便与教师在网络环境中及时指导和交流。

2.2.2实验教学模块

将虚拟技术和高端模拟人相连接,可以进行单项护理技能的教学,还可以对病例模拟进行仿真演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2.3虚拟医院

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类似于动画游戏的模拟真实医院和诊疗程序的虚拟医院,包括模拟不同的发病场景和完整的医院部门设置,重点突出护理专业人才所需技能,如现场急救、护理文书书写、健康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病例进入学习,并可提供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

2.2.4科学研究模块

连接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方便师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利用;师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专项实验和学科前沿,及时把握学科研究动态,并可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具体的构建策略如下:①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房,建成覆盖全院的网络并与因特网联通,实现本院网络中心和课室多媒体设施等的信息化建设,并可方便学生使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自主学习;②针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临床购买有效的、可操作的医学教学软件,实现利用理论指导、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信息化教学,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购买和建立护理专业适用的集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国内外医学网站、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医疗资源库、电子病例库、考试题库等常用数据库,更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③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将与护理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恰当地结合起来,制作成高级动画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各种病症及治疗、护理效果的仿真再现,为学习者提供现实仿真环境、仿真病例、病情变化、紧急处理等关键技术,达到医疗护理的模拟技术操作可执行,并能通过信息反馈技术检验操作的准确性。④加强与母校和其他具有高等护理专业的院校以及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3师资队伍的培养

通过培训、外派学习和临床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强专职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掌握前沿的护理动态和临床常见病例的常规护理方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立专门岗位实现专业人员对系统的维护。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时代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多媒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维护等技术。成立以系主任为领导、专职教师和实验员为成员的教学小组,共同商讨确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并明确职责,按照内容划分版块确定总负责人和分管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任务。

2.4相关制度的建立

制定一套完善的促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维持良好运作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专职任课教师参加培训的强制性措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任教;对师生积极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和积极参加资源库建设等的鼓励措施;院系对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运转投入的经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制度。

3小结与展望

篇10

关键词:国外;教学理念;资源;口腔;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266-02

很多高校都非常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更加注重最新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的运用。对于一些新开设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校来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新的教学理念,使用优势教学资源进行人才的培养,走校企合作的道路,让学生学习到理论知识以后,能够在实践方面有更多的提升,以满足市场需要。

一、研究背景

1.社会的发展对口腔技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以后就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口腔在国外一直被认为是重点医学项目,但是我国这方面的认识起步比较晚。口腔医学不仅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还关系到患者的美观,因此美容观念日益增长的今天,人们对于口腔医学美容也有了新的需求。由于我国材料学、设备、制作工艺的快速发展,每一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口腔修复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这样对于口腔从业人员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2.市场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口腔医学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根据笔者对某省口腔机构的现状调查发现,到2010年为止,该省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了10000家,如果按照一个机构一名牙科医生的水准计算,大约需要10000名牙科医生。另外,作者对义齿制作企业进行调查中发现,按照国家药监局2005年制作的岗位职责说明要求中可以看到,我国在近两年内所需要的口腔技师人员还在不断地增长,当前很多齿科制作企业以及口腔用品制造企业都没有经历过比较正规的专业性教育,工作人员基本都是经过短期的培训就上岗就业,这样制作出来的义齿质量不高,根本不能满足临床医师及病人的需要,因此在当前材料、电子仪器以及化学的飞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才能让口腔医学技术得到进步[1]。

3.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在培养的模式方面相对滞后,根据2014年的市场调研可以看到,很多高职校对该专业定位不清晰,在课程体系上依然沿用口腔医学的教学体系,导致学生所学与就业岗位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专业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不高。此外,由于口腔医学技术是一个小专业,不仅培养学生的规模比较小,而且学生的数量也不多,因此,不管是从哪一方面讲都不能适应当前阶段社会对口腔技师人才的需要。

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理念创新

1.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革新口腔医学技术的教育模式。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一门技术类专业,它与口腔医学专业有着本质不同。目前国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最高学历是大专或本科,目前开设有口腔医学技术类本科的学院全国仅有1~2家。据文献调查及我校10余年办学经历来看,该专业由于学生就业在工厂,专业满意度不高,且学生继续升学或深造的机会很少,势必让学生看不到自己发展的希望。因此,这个行业的流动性很大,很难留住人才,企业常常处于人才紧缺的状态。作为高职学院,树立“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我们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和可持续发展,而不能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这样将会限制学生的发展。同时,我们要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三年高职学习,不仅是学习一门技能,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学习各种自己所需的知识将成为一种常态。目前,许多高职学院都在将学生培养成为生产线上的螺丝钉,而忽略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将导致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没有价值感和幸福感。因此,在口腔医学技术课程体系中加入通识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极为重要。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的,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口腔修复高端技术和手段进行各种口腔修复体的制作,适应口腔医学技术(工艺技术)岗位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专长和良好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进行改革。以往的课程设置与口腔医学很像,理论知识较多,忽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人文素养课程开设较少,不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口腔技师制作义齿,本身是创造美的行业。建议除了开设专业课程外,增设《口腔工艺美术》、《美术鉴赏》,还可以选修《大学生礼仪》《国学》等相关课程,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

再次,着力打造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外很多学校强调从做中学、从学中做以及边做边创的教学理念,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核心,让学生的实践和理论有效地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起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让人才的发展更加符合自己的特点。另外还要包含比较系统的、专业的能力训练评价体系,以此保障专业技能人才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符合人们对口腔健康的需求[2]。将沿海发达地区技术一流的义齿制作公司进入校园,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打造校企共育人才的目标。使学生在校内就能学到一流的工艺技术,同时,企业通过参与对人才的培养,对企业文化,职业生涯规划和人才质量等方面有较好保障。企业的兼职教师也弥补了该专业教师工艺制作技术的不足,校企双赢,共同培养专业人才。与此同时,校方还可以派优秀的教师带领学生每年去国外参观学习,由此掌握国外先进的口腔工艺技术,让学生对自己的所学有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参观、学习或比赛锻炼学生的制作水平,以此对我国口腔医学做出更加突出的贡献,让世界资源得以共享,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

2.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资源,实现学校专业教学的高起点。先进教学资源的引进能够让国外的教学成果和研究成果被我国所运用,国外的医学技术课程已经有多年的发展经验,因此各个高校可以再认真总结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后,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大胆地加以借鉴和合理化的运用,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日本比较突出,也处于一直领先的位置上,因此高校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可以培养骨干教师赴日本学习,对当地的齿科制作企业进行现场的考查。除了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外,还要把日本以及其他国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到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过程中,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口腔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建立中日学习班和中德学习班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和整合。很多繁杂的内容并不适合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因此需要在立足我国国情与社会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对医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定位,用专业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并且也对口腔医学技术有更加准确的定位。

其次,引进国外教材和教具,对国内一些旧知识以及落后水平的教材与此剔除。对国内口腔技术教材加以革新,删除一些陈旧的技术知识学习,通过对国外的对比和考查,感受国外先进齿科材料公司的口腔修复技术教学教材的超前性、规范性以及全面性,不但有一般性口腔修复学知识的理论性基础,还有关于修复口腔技术方面的操作技巧以及各个流程和步骤,以此最大化地反映出世界领先的口腔工艺科技。引进这样的教材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用教材中的创新思想以及色彩图片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因此在这方面,需要我国的各个高校大胆突破常规,用国外先进的齿科材料口腔修复技术作为基础,改变以往教材过于陈旧,和过于空洞的现象,以此作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的教材。

3.中外合作以及校企合作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运用。高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人才,需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形式。将义齿加工企业引入校园,形成校企深度融合,使我们的师资和学生培养更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在国内外选择一些比较有名气的齿科材料公司,和学校展开合作,让学生通过见习的方式进入企业中工作,企业也可以指派一些资深的专家学者进入学校对学生们进行指导,更可以培训教师的教学,示范性授课的这种形式可以让学校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全新的课堂形式,企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规范的操作技巧以及精湛的操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初步的认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见习的过程中,需要严格化的管理,通过专业的技术学习和完善的考核机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另外,还要有产学结合以及互惠互利的教学模式。口腔医学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学生实习的单位主要是义齿公司或者口腔技工所。从企业聘请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学队伍,对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进行指导,学院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进行产品研发或教材开发,同时参与实训学生管理,实现校企真正意义的双赢。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引进国外教学理念和资源加快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本专业在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校内实训、师资培养等方面向国外学习的思路。当前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匮乏,也让各大高校开始重视这一专业的发展和完善,通过本文的叙述,希望对高职口腔医学技术教学同行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篇11

【关键词】虚拟现实;解剖学;教育资源;医学教育;计算机资源;传统资源

临床医学教育尤其是解剖学课程主要依赖尸体标本[1]。然而,许多教育机构正在将基于计算机的模式纳入其课程。基于计算机的教育资源(computer-basedresources,CBR)不需要像尸体标本一样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空间来维护,而且可以在任何时间或地点进行自学。尽管CBR越来越流行,但分配给解剖的时间却在缓慢减少。一些机构已经将尸体标本操作完全从课程中删除。这一决定部分是基于计算机教学工具的可用性和便利性。《AnatomicalSciencesEducat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指出[2],解剖学教学的未来必须更多地依靠解剖室外的可视化辅助手段,因为访问基于网络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的学生在考试中的得分明显高于那些从未访问过在线内容的学生。有广泛证据表明,系统的干预(无论是哪种媒介)总会比不干预具有好的学习效果[3]。然而,与其他干预措施相比,CBR提供同等或更好的学习能力的证据还不足。鉴于支持CBR证据存在缺陷,有解剖学家质疑计算机课程的有效性,认为“传统”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目前关于解剖学教育和课程结构设计的重要决定,更多的是基于本能和传统,而不是基于证据[4]。基于此,本论文研究了计算机虚拟现实解剖学学习与静态图像学习相比,是否具有真正的学习优势。更重要的是,我们还比较了基于计算机与基于实体三维塑料模型学习模式的效果。为控制研究的偏倚,本研究采用尸体标本进行学习效果测试。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研究

通过校园网站、海报和社交网络媒体招募,纳入45名(男22名,女23名)在高中和大学都没有解剖学课程的学生。受试者首先接受标准化心理旋转测试(mentalrotationstest,MRT)。该测试由四组五个图形(原始方块图形、两个正确旋转和两个错误旋转)组成,作为视觉空间能力的测量。受试者被随机分为3组学习骨盆解剖学:1)虚拟现实模型组;2)静态图像组;3)三维实体模型组。所有受试者都有一个学习开始阶段的准备期,以便学生能够熟悉格式和软件。

1.2方法

三维实体模型组(n=15)基于骨盆的塑料模型(带韧带的女性骨盆,marcussommermodellegmbh,Coburg,德国)学习。受试者可根据需要举起和旋转模型。静态图像组(n=15)由六张在幻灯演示文稿中绘制的塑料模型视图组成。受试者可以自行循环浏览视图。虚拟现实组(n=15)由CT扫描重建骨盆三维彩色图像。受试者可以通过鼠标点击和拖动在水平和垂直平面上旋转三维图像。对于上述三种模型,都有字母标签显著标识在模型对应解剖结构上。受试者可通过纸质版的目录查询这些字母标签的含义。受试者有10分钟的时间研究20个骨盆解剖特征的位置。这一时间限制是为受试者提供一个紧张的学习环境,更好地阐明不同学习模式之间的差异。如果不限定时间,学习者可能会在所有模式的学习中都表现良好,因此降低本研究的总体效应。

1.3评价标准

完成学习阶段后,受试者接受在尸体骨盆标本上的25项测试。测试包括15个名词解释题和10个功能题。名词解释要求受试者说出尸体骨盆上的标签所代表的解剖结构。功能问题需要从结构的位置和形式以及对空间关系的认识来解释功能。功能性问题中常见的主题包括骨骼和韧带的受力方式以及结构活动对外力的反应。在测试阶段没有时间限制,以减少对较难的功能性问题的偏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ANOVA进行数据分析,将名词解释与功能问题百分比得分作为重复测量,以检验组间差异。使用ANCOVA分别检验组间在名词解释和功能问题上的差异,以及空间能力和性别因素对差异的作用效应。

2结果

受试者的人口学数据统计见(表1)。尽管与其他两组相比,静态图像组中女性更多,但总体而言,受试者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当。大多数学生(80%)都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生。以名词解释和功能问题的得分作为重复测量变量,MRT为协变量的初步统计分析显示,学习形式对学习效果有显著的影响(F=8.32,P<0.01)。学习模式和学习效果之间具有显著关联性(F=9.85,P<0.001)。为了进一步探讨这种相互关联性,我们分别研究了学习模式对名词解释问题得分和功能问题得分的影响。三维实体塑料模型组在名词解释问题上的得分(平均分为73%)明显高于静态图像组(52%)和虚拟现实组(55%),F=8.84,P<0.001。我们发现三组在功能问题上的得分没有统计学差异(F=1.35,P=0.31)。见(图1)。男性在空间能力测试上的平均得分为(11.9±3.82)分,略高于女性的(9.58±4.65)分,但这一差异并不显著(P>0.05)。为了验证性别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包括空间能力和性别的分析。对于名词解释问题,空间能力的影响非常显著(F=17.2,P<0.001),而性别和性别×空间能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男性比女性在静态图像模式学习下表现相对较好,而在虚拟模式下表现则大致相同。女性比男性在三维实体塑料模型学习下表现较好。

3讨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比3种学习模型对骨盆解剖学学习效果的影响,三维实体模式比计算机模式更有效。基于三维实体模型学习模式的优势在统计学和教育学上都是显著的。相比之下,静态图像组和虚拟现实组之间没有差异。这说明基于二维图片和基于虚拟现实计算机模型的学习效果相当。本研究结果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5]。然而,与这些研究不同,本研究使用了在受试者控制下完全可操作的虚拟现实模型。此外,另一项研究也表明,使用三维塑料物理模型学习的学生相比于无论使用虚拟现实计算机模型还是使用教科书的学生,都表现得更好(分别为86%对63%和64%)[6-7]。基于虚拟现实模式的学习模式没有显示出优于教科书的优势。本研究结果可以用认知负荷理论来解释。认知负荷理论认为人类只有有限的工作记忆可用于新的学习任务[8]。学习方式本身固有的外来负荷可能是导致我们学习成绩差异的原因。静态图像组的受试者必须投入认知资源,从提供的二维图片推断骨盆的三维结构。虚拟现实组的受试者尽管能够像实体模型一样旋转骨盆图像,但仍在从电脑屏幕上的一系列二维图片中学习。虽然三维图像提供了旋转和阴影产生的深度错觉,但它仍然缺乏立体感的空间来构建一个实体骨盆[9]。因此,基于三维实体模式的教学比基于计算机的模式更为有效。此外,本研究发现在名词解释问题上,空间能力和最终的学习效果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同目前文献报道一致[10]。在这些研究中提到,空间能力不仅是测试得分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而且还是影响医学院解剖学课程长期表现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还发现,女性在三维实体模型组中表现更好,而在静态图像组中表现更差。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一种解释是,从三维实体模型学习中不涉及任何“心理”旋转,因为模型可以物理旋转。相反,静态图像组对空间能力的依赖性最大,而女性的空间能力表现较男性略差。

篇12

关键词:移动网络课程;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源

一、绪论

随着计算机及4G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移动终端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为载体的移动应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门话题。移动网络课程是教育教学与4G移动智能终端相结合的教育教学应用。基于移动网络的教学已经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及教学单位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终端随时学习资源,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网络终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传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注重理论,忽视实践不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和知识扩展。如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并进行实战演练,这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巨大考验,移动网络课程的发展为问题解决带来了契机,本文重点研究了如何开发会计电算化移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是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5DB2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二、文献综述

移动网络课程的主要形式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朱军文等在“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特征研究”中指出了移动学习的主要特征包括:形式上的移动性,内容上的互动性和实现上的远程数字化。学习类型主要有:个性化学习、交互对话学习、协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马云平等在“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中指出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增进学生参与,加强实践教学、接入社会需求、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等。AECT94(AssociationforEducationalCommunicationsandTechnology)对学习资源给出的定义为: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包括学习(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与学习(教学)环境等。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会计电算化是该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问卷可以看出移动智能终端(指能满足课程建设需求的智能手机)普及率已经达到100%。学生对于开展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都表示欢迎和接受。90%以上的同学认为现有的课堂式教学以教才为主,学习资源形式单一,希望能在移动网络课程中增加图片、动画、视频等。学习形式上在移动网络课程中增加谈论、案例分析、一对一指导和微课等。调查中发现64%的学生对微课较有兴趣。在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支持系统建设上61%学生提出最好在现有平台上进行开发(如智慧树的大学网络课程联盟平台和腾讯微信平台)。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希望能够在现有学习支持系统平台的基础上,能够通过移动终端,通过多种交互的形式,获取会计电算化课程相关的多媒体学习资源,辅助于课堂教学。本研究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相关教师进行了调查。在调查中针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教师对移动网络课都持肯定态度,希望能通过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课程资源(如视频、案例等)并能与学生在形式上实现互动。

四、会计电算化移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1.资源建设目标

针对医学院校健康管理专业的学生,采用腾讯的微信平台,从学习系统支持、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移动网络课程,辅助于课程教学。

2.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支持系统

微信平台,简称weChat。利用公众账号平台进行自媒体活动,简单来说就是进行一对多的媒体活动,使用消息推送可以群发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类别的内容。通过认证的帐号,能推送更漂亮的图文信息。这类图文信息也许是单条的,也许还是一个专题,已经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模式。同时,微信平台受众广泛,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微信账号,非常适合作为移动课程建设的支持系统。同时,采用微信平台避免了系统开发设计的支出,教师注册认证账号进行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微信号关注即可,应用方便。

3.多形式的交互学习环境

会计电算化移动网络课程以多形式的交互学习环境为主,通过微信公众号从三个功能方面组织建立学习环境,分别是:学习综合、学习辅助、学生管理模块。学习综合模块是学习资料的整合区域。分别包括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课件资源集锦、实践操作集锦、资源书库三个主要方面。学习助力模块是交互性学习区域,包括微课堂、新视野、社区讨论、一对一互助和应用实践交流等。学生管理模块包括学生管理、优秀学生推选、本周我上镜三个部分。整个应用环境实现了学习资料的共享、交互式学习辅助和学生管理的有机整合,充分考虑了教学效果评价的要求,实现了资料的多样性、突出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团队互、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线下课堂教学和线上推广和辅助的有机结合。通过问卷反馈,学生非常愿意接受这样的环境。

4.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料组织

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料包括课件、数据、视频、书籍、案例和应用实例等。对教学资料的组织采取以知识点为单位和案例类型为单位,进行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组织。对拓展资料以兴趣点来组织。对教学材料按课程计划时间安排,与课程同步推送。

五、结论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开展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网络课程辅助与传统教学,是未来网络化、多元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针对所讲授课程开展并实施移动网络课程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电算化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需要大量的前期知识作基础,并结合多元化的手段进行辅助。基于移动网络课程的会计电算化教学资源开发研究正是在这样背景下进行的。在会计电算化移动网络课程的开发中研究者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公众号推送服务的形式组建了基于微信平台的学习综合环境,通过功能模块实现了教学资源的组织管理,多形式的交互形式和学生管理模式。会计电算化移动网络课程的开发对教学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促进作用,是传统课堂模式的有意补充。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5DB216)。

参考文献:

[1]朱军文,张美虎.基于移动学习的网络课程特征研究J].福建电脑,2014,(12):14-16.

篇13

数字化医院是以实体医院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网络应用软件以及基于应用软件的医疗服务系统建立的,以解答与人们健康相关问题为目的的新型综合医院模式[1]。近年来,数字化医院的迅猛发展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当前临床护理面临比较严峻的问题是护理人才的严重紧缺急需医学教育规模的扩大,而专业水平不高及护理理念陈旧亟待教育模式的转变[2]。目前,网络教学、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教学已在个别院校建立了的某些医学专业或课程中进行了初步应用,已显示出其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优越性。

1数字化医院在我国护理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在医学教育中,数字化医院是基于计算机集成网络、利用新型人机交互设备介入产生的多维性、适人性、综合性网络虚拟现实建立的一种系统化医学模拟培训场所。它既实现多学科的专科性和综合性教学,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能实现院校间合作,节约和共享教学资源;作为实现院校和医院、社区之间联系与合作的虚拟平台,使学校教育和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缩短护生向护士转变的历程,解决了护士的继续教育问题。目前,国际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学府,利用现代科技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医学模拟中心(Medical Simulation Center, MSC)”――即数字化医院(Digital Hospital)已成为系统性规划和建设医学模拟培训场所的主要潮流[3]。

我国在1995年启动金卫网建设,金卫网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虚拟护理中心、虚拟医疗中心和虚拟药学中心等,人们可查询医学知识,并享受到医疗咨询服务[4]。目前国内多家院校和网站建立的虚拟医院主要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咨询、题库等服务。近来,护理教育学者尝试将数字化平台直接应用于教学过程,如第二军医大学应用CPR-D技能培训系统(专业版)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及考核,并将虚拟系统和模拟人结合起来进行急救技能的单项技能训练(BLS)、团队复苏训练(ACLS);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将Blackboard数字化学习平台应用于手术护理教学[5];大连医科大学利用Uecourse平台建立《组织学与胚胎学》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6];这些针对单项护理技能或课程的虚拟教学,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复旦大学护理学院更是围绕“护理学核心课程”进行改革建立了“护理实践中心管理系统”平台(http://nursingfudaneducn)[7]。开放式护理教学模式更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对护理技能的自主学习和反复学习,但是如何在实现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本土化的基础上,建设更好的适用于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旨在提高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平台仍是国内护理教育研究的焦点和改革热点。

2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的探索性构建

基于以上分析,本院于2012年逐步构建了初具规模的数字化模拟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并已投入使用,具体构建策略包括以下四个主要方面。

21综合课程改革当前虚拟现实模拟临床案例中专门针对护理专业的内容较少,且由于国情和习惯的不同,与我国目前临床常规用药和治疗方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国外的教材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后实现本土化。在广东省教育科研项目的资助和学院的全力支持下,建立以系主任为组长、护理学专业专职教师为成员的数字化医院教学平台建设小组,任务包括综合课程改革、平台建设与管理、数据库的管理与医院、师资队伍的培训等几个方面。其中,综合课程改革是以我国现有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在引进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课程体系设置的同时拥有临床专家和教育专家、富有丰富数字化技术和经验的同行共同参与,综合分析整合各项资料,编写出一套更适合我国当前护理人才培养的先进护理学专业教材,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数字化医院护理教学平台建设的基本方案。

22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建设为满足平时学校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要求,以及更好地实现与临床实习/工作的无缝衔接,数字化医院信息平台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221数字化教学模块包括课堂教学PPT、精品课程、电子教材、作业、答疑、试题库、互动讨论、智能知识库以及前沿相关知识库,并具有远程功能,既可以实现学生随时性学习、连续性学习和开拓性学习,又方便与教师在网络环境中及时指导和交流。

222实验教学模块将虚拟技术和高端模拟人相连接,可以进行单项护理技能的教学,还可以对病例模拟进行仿真演练,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临床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223虚拟医院应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一个类似于动画游戏的模拟真实医院和诊疗程序的虚拟医院,包括模拟不同的发病场景和完整的医院部门设置,重点突出护理专业人才所需技能,如现场急救、护理文书书写、健康评估和护理诊断、护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等。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病例进入学习,并可提供及时指导和信息反馈。

224科学研究模块连接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数据库,方便师生进行资料的查询和利用;师生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科研成果,展示学术报告、专题讲座、专项实验和学科前沿,及时把握学科研究动态,并可进行交流与讨论,实现资源共享、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目的。具体的构建策略如下:①充分利用学校计算机房,建成覆盖全院的网络并与因特网联通,实现本院网络中心和课室多媒体设施等的信息化建设,并可方便学生使用自己的电脑和手机等设备进行自主学习;②针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和临床购买有效的、可操作的医学教学软件,实现利用理论指导、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的信息化教学,实现管理的信息化;购买和建立护理专业适用的集数字图书馆、电子文献数据库、国内外医学网站、管理用基础数据库、医疗资源库、电子病例库、考试题库等常用数据库,更方便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效果评价;③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将与护理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恰当地结合起来,制作成高级动画游戏进行教学,实现各种病症及治疗、护理效果的仿真再现,为学习者提供现实仿真环境、仿真病例、病情变化、紧急处理等关键技术,达到医疗护理的模拟技术操作可执行,并能通过信息反馈技术检验操作的准确性。④加强与母校和其他具有高等护理专业的院校以及实践教学基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23师资队伍的培养通过培训、外派学习和临床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强专职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从而掌握前沿的护理动态和临床常见病例的常规护理方案,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设立专门岗位实现专业人员对系统的维护。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化时代医学理论、医疗方法、多媒体应用、网络操作、系统维护等技术。成立以系主任为领导、专职教师和实验员为成员的教学小组,共同商讨确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并明确职责,按照内容划分版块确定总负责人和分管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具体教学任务。

24相关制度的建立制定一套完善的促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和维持良好运作的管理制度。例如,对专职任课教师参加培训的强制性措施,考核合格者才能进行任教;对师生积极进行数字化教学改革和积极参加资源库建设等的鼓励措施;院系对数字化平台建设和运转投入的经费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制度。

篇14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库;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技术接受模型;使用意愿;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27-06

一、引言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库已然成为各级各类院校或专业改革教学模式,推进自主式、协作式远程教育,开展主动式、研究式网络学习的重要途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的集成、组织和再创造,使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网络方便地提供给每一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产物,也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顺利开展的重要渠道。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持续推进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步展开。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应用和技术三个层面。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库概念、内涵的界定,总体框架的架构,建设原则的规范,以及建设质量的保障与评价之上;应用层面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实施,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库实例的介绍;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则集中在教学资源库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系统开发等方面,网格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聚焦爬虫技术、内容图像检索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运用也在逐步探讨之中。

诚然,理论探索、系统设计以及技术保障等是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因素,但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类别,网络教学资源库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同样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广大用户,尤其是学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将成为衡量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但是,大量文献调研的结果证明,很少有文章对用户接受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行为给予科学的预测和解释,因此,深入探讨学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接受程度、使用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库研究成果,指导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成为本研究开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研究背景

使用意愿(Usage Intention)是个人对目标值将要采取的一种明确的活动或行为倾向。具体到网络教学资源库语境下,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即指用户在认识和了解网络教学资源库后所形成使用该资源库的行为倾向和行为强度。影响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意愿的因素很多,从技术接受的角度而言,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所依赖的信息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将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引入信息技术用户研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技术接受理论(模型),以A大学建成的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用户的使用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在理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TRA)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吸收期望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用户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模型。使用态度(Attitude,AT)和行为意愿(BehaviorIntention,BI)是其中两个重要结构变量,而影响这两个变量的关键因素,则被归纳为个体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Use,PEOU)。感知有用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态度,对于感知有用性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模型中还包括一些外部变量(ExternalVariables),它们间接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意愿与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TAM模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ERP(Gefen,2004),电子商务(Genfen,2003:Pavlon,2003),即时通讯软件(Wang,2004;Yaobin Lu,2009)等领域的信息技术用户使用意愿研究中,其可靠性和解释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广大研究者在接受和应用该模型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一些延伸和改进,以提高原模型的适应性及预测能力。如Mahieson,Taylor和Todd,以及Lucas等人。2000年,Venkatesh和Davis对TAM进行了扩展,提出了TAM2模型,进一步细化了外部变量,提出了主观规范、公众形象、输出质量,和结果显示等变量。

2.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些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如医学教学资源库、地理教学资源库等学科教学资源库,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及女性特色教学资源库等特色教学资源库。在图书情报、文献学领域内,信息检索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A.大学建成的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是该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专业建设资源库、课程建设资源库、教学素材资源库和社会实践资源库四大子库组成,囊括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试卷库和学位论文等。课程导航、资源库导航,以及专业专题导航的设置,可以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上传和下载库中的资源,同时,该教学资源库提供的BBS服务、教育论坛和电子邮件服务,使用户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同教师进行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将以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技术接受和使用意愿。

三、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模型

国内现有文献中,尚未出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意愿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吴秀娟、陶宗琮和王信周三人在从事网络培训教育系统、网络教育系统和基层教育服务平台研究时,也引入了技术接受理论(模型)。他们提出,信息系统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用户的自我效能,以及周围环境,都是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

参考上述的研究结论,结合技术接受(TAM)模型的理论内核,以及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自身的特征,本研究在保留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等基本变量的同时,还引入感知成本、社会影响和创新性三个变量,提出以下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出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模型(如图1所示)。

1.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感知有用性是指个体认为使用某个系统或采用某项技术对其感知业绩的提高程度。Saade和Bahli在研究网络学习效果时,就以感知有用性为变量探讨了用户的使用意愿。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对用户学习效率、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具体来说,资源内容丰富、可信度高、资源组织结构合理,实时更新快,与专业密切相关,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等,都是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有用性强的表现。在花费同样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通过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能够获取更多有用的学术资料,那么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将更加强烈;反之则会相对降低。因此,本研究假设:

H1:感知有用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2.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感知易用性是指个体认为使用某个系统或采用某项技术的容易程度。同感知有用性一样,感知易用性也属于用户心理范畴。Brown在研究互联网学习时,就将感知易用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变量。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资料分类体系合理、资源检索与调用快速、方便,用户与资源库信息交流便捷,界面设计合理易用等都会提高其易用性;同时,易用性也会通过影响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感知有用而影响到对系统的使用。总之,如果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越简便易用,那么用户就越倾向于使用该系统;反之则会降低。因此,本研究假设:

H3:感知易用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H4: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3.创新性(Innovativeness)

研究表明,个体差异是影响信息系统成功和技术交互的重要因素。作为个体差异的体现之一,创新性是指个体尝试以广阔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接受新事物,使用新信息系统的倾向性。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用户通常是充满好奇,勇于冒险、具有独立决策判断的。创新性与态度密切相关。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使用初期,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对于任何用户来说,都是一种新的事物,用户越敢于接受新事物,尝试新系统,那么就越倾向于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反之,用户过分尊重原有学习习惯,不愿尝试新事物,那么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将会比较消极。因此,本研究假设:

H5:创新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4.感知成本(Perceived Cost)

Mathieson等认为,经济动机和结果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的焦点,而成本往往成为左右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教学资源库是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资源,其中绝大部分网络资源都将免费提供给用户,但是,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过程中的时间支出、网络流量费用,也属于感知成本范畴。具体到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上,当用户认为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时间支出或网络流量费用太高时,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态度;反之,当用户认为时间支出、网络流量费用可以接受,则会形成积极或正面的态度,从而影响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给出以下假设:

H6:感知成本对态度具有负向显著性影响。

5.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Hartwick的研究表明,在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使用初期,用户尚未建立或形成稳定的评价体系,因此很容易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使用的深入,用户经验的增加,用户的评价体系变得稳固,这时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将会随之减弱。同样,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也受周围重要人物(教师、同学)的影响,用户把他认为重要的人物的态度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假设:

H7:社会影响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6.态度(Attitude)

在Fishbein&Aizen(1975)的TRA模型中,态度被定义为个体接受一个目标行为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具体到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上,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态度是指对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所抱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态度是一种集中反映个体对特定事物评价的认知表征,是用户对某些个体或观念的持久性评价、感觉和倾向。如果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持正面的评价,具有积极的使用态度,那么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反之,使用的意愿将会弱化。因此,本研究假设:

H8:态度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四、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的方法,使用SPSS和SmartPLS2.0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PLS建立结构化模型来验证上述概念模型(图1)。PLS是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1.变量设计与测度

研究模型包括7个潜在变量,每个潜在变量都由2-4个观测变量组成,所有观测变量的设计都来自于已有的文献,以保证变量测量内容效度。根据对各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做了相应改动后形成本研究环境下的量表,变量及题项确定后,本研究小组制作了问卷,然后邀请了10位来自不同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他们都有使用过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经历或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具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意见反馈,本研究小组慎重修改了部分表述并增加了对一些术语的解释,使问卷更容易理解。问卷中的每个题项都由7点里克特量表组成,答题的范围选择是“强烈不同意”(1)到“强烈同意”(7)。

2.数据收集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平台公布了问卷,通过邀请熟人和学生们自愿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考虑到即使是一个专业型的教学资源库,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开放和使用的对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图书情报、文献学学科范畴之内,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用户。因此,本研究以所有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问卷中设置了甄别页以过滤不符合条件的填写者,并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筛选功能,提升回收问卷的有效性。问卷收集工作持续了约10周的时间,收到有效问卷375份,实际有效问卷大于理论需要的有效样本量。

3.样本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分别占41.6%和58.4%,女性略多于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集中于18-24岁的青年学生,占到全部调查人数的95%。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有350名本科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3.3%,有20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从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经验来看,有291个人使用过,与未使用过的人数比约为3:1。

4.测量模型有效性分析

测量模型有效性分析主要涉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性或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得到组合效度(CR)与Cronbach Alpha系数。一般来说,CR与CronbachAlpha系数达到0.7即表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表1是平均变异量提取值(AVE)、Cronbach Alpha系数和CR。由表1可知,所有的CR和CronbachAlpha系数都大于0.8,同时各变量的AVE也达到最低门槛0.5。

效度考察测量的准确性,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由于该量表中所有的变量和题项均来自前人研究的成果,因此可以认为是具有内容效度的。构建效度又分为区分效度和收敛效度。一般认为,每一个变量AVE的平方根值大于该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问的相关系数值(见表2)以及相对于与其它变量的低因子载荷系数而言,每一变量的组成因子有较高的载荷系数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

5.结构模型验证

本研究首先通过SmartPLS对模型进行路径参数估计,然后利用bootstrapping方法对原始数据选取容量为1000的重抽样样本,在此基础上检验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图2是利用软件估计出的各个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结果。由图2可知态度和意愿的R2分别是0.737和0.523,表现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此外,模型中除了社会影响对态度的影响没有通过假设检验外,其他所有因果关系都得到了验证。为了消除样本特征对本项研究的影响,本研究也测量了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教育)与模型中意愿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变量对意愿都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图2中标识出控制变量及具有显著影响的路径关系。

五、结论与意义

SmartPLS分析的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创新性对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具有直接显著性影响,并通过态度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也有着直接显著性影响;社会影响对态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本研究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如下启示:

(1)在本研究所建立的概念模型(图1)中,态度和意愿变量均呈现出较高的预测性,因此技术接受理论(模型)适用于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使用意愿的分析。模型验证的结果(图2)表明,意愿可通过态度这一变量来解释。而社会影响未能通过假设检验,说明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意愿的影响不明显。网络教学资源库是公共信息系统,一般不会强制用户去使用,因此,用户具有很大的主动性。随着用户自身经验的增加,这里也不排除部分用户自以为是,那么他们对教师和同学意见的依赖和接受程度就会降低,因此,在这里,社会影响没有成为突出影响因素。

(2)模型结论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有着直接或间接显著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网络教学资源库所提供信息质量的体现,因此,制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强化用户使用意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提升信息质量。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媒体形式设计过于简单,内容浅显重复,教学设计不合理,对学生学习针对性不强,都会降低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率,引起大量网络教学资源的闲置。一个成熟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应该拥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既能满足不同学历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也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课程用户的信息需求,此外,资源的类型也不应局限在单一的表现形式上,惟其如此,才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3)模型结论表明,用户个人创新性品格对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使用意愿。因此,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同样需要重视潜在用户的创新需求,策划创新。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资源库管理者和教师是资源的者,他们在选择教学资源过程中,多是从教学者的视角来判断,可能会忽视一些对学生学习有益的资源。因此,创新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信息服务,可适当赋予学生一定的资源权限,使其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和评价者,同时,资源库还可以提供一些新兴功能,如记笔记、建讨论组等,以加强资源库建设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真正做到为学生所建,为学生所用,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4)模型结论表明,控制服务成本会对使用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成使用意愿。网络教学资源库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信息和相关服务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如果用户觉得成本支出大于自己的预期效价,那么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可能性就较小;反之,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因此,在充分考虑保护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和降低信息服务成本,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六、总结

随着校园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会成为各类院校、各个学科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提出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探讨,将是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2009JJD870001)、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教学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档案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39020034)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