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日常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HSE管理基层单位深化
HSE管理体系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为有效地减少生产中高风险所带来的灾难,中国石油天然集团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先后实施了HSE管理体系,使我国石化产业在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缩短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距离。近几年,通过参与一些企业的HSE管理体系从建立到认证的全过程,发现企业在体系运行推展和管理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体系运行与实际操作不相符,写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体系内审与隐患整改脱节,未体现体系运行持续改进的精髓,注重短期效应的“两张皮”现象。本文针对基层单位的特点,探讨在基层单位日常管理中如何贯彻HSE管理。
从各部门管理者的角度来对比中外企业对于HSE的理解分析,发现国外石化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充分认识到HSE是一个线性管理责任,各级管理者都把HSE作为首要业务工作之一,并通过日常工作来履行具体的HSE责任。在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各个业务部门条块管理意识强,HSE职能履行与业务结合处理协调性较差,很多业务部门的管理者往往认为HSE是附加的职责。由此不难发现:各管理部门对HSE的理解上的差距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之一;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HSE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风险和危害评估”,而企业的重大风险和重要环境影响即各种设备事故、生产事故、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绝大多数产生于操作层,因此风险管理控制的重点也应放在操作层。由此很多学者提出将HSE管理的重心下移的观点,只有真正把基层的HSE工作做好了,切实提高基层员工参与体系管理的积极性,认识到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人人参与,HSE管理体系才能更有生命力并真正创造HSE的经济效益。也是走出“两张皮”现象的最有效办法。本文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在基层单位如何深化并加强HSE管理进行探讨。
一、油库基层管理的特点与现状
油库的日常工作,特别是基层员工的工作内容往往是由基础性工作、临时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协工作等多种方式构成的复合体,工作内容繁杂,在日常工作检查或领导下基层调研工作中,会发现有些员工存在忽视安全规定,不遵守规章制度和自以为是的行为,个别单位的岗位员工对公司、作业区规定的制度还存在不理解的现象,往往错误地认为那样作对他们并没有什么用,甚至那样做会增加自己的工作量或劳动强度,有的员工甚至还按照自己的理解行事。另外还存在着对制度执行不力的情况,这样一来,在执行“规定动作”的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掺进一些“自选动作”,例如个别岗位员工的现场操作有不求精的现象,例如按本单位相关规定员工进入作业区(从大门口开始)以后,劳保护具必须规范佩戴,手机一律不准入库,但在日常作业中个别员工仍然存在侥幸心理,未按规定佩带安全帽,认为从更衣室到作业值班室不佩戴安全帽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风险,手机带入值班室只要不接听,不会产生任何火灾爆炸威胁,以上这些都或多或少地滋生着安全隐患。
二、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办法
1.用细节管理的方法规范制度、规章的理解和执行。HSE管理强调从细节入手,强调防微杜渐。油库日常工作涵盖了设备、物资、人员、组织运作等方方面面,可谓细致入微。Moduspec公司仅防高空落物系统就细化为十大区域,检查表格达29页,检查项目之多之细由此略见一斑。对于我们基层油库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细节在哪里?细节谁来管?细节怎么管?细节存在于企业运营的全过程,细节管理与控制涉及全体员工,必须由所有员工参与管理与控制,在油库实行以班组长(第一线管理者)为中心、以设备点检为重点、以新版操作规程为准绳、以标准化、卡片化作业为目标、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现代企业现场管理模式,既是细节管理与控制的可靠方式,又是解决安全生产的治本措施。有的企业只是编写了一套HSE管理体系手册和一套管理程序文件,只是将原有的管理制度和部分作业文件稍加整理作为相关文件引用一下或草草地引用一些原有的作业层文件,就匆匆申请认证审核。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与细节管理相悖的。体系文件着意于作业层,文件编写考虑风险评价的结果是避免“两张皮”的有效手段之一。
2.提高执行力,保证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组织。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整个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成果之上的,以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目的。要做好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工作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组建一个精干的风险评估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价。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细致、烦琐的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工作组组长最好由管理者代表担任,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财力资源保障。评估小组成员应该由工作热情高、专业素质强的技术人员组成,最好是专职,以便更加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在成品油库的发油场所是可能发生多种危害的场所,按危险源能量计算,它不属第一危险源,但按事故发生几率计算,油库发油场所绝对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场所。
(2)形成全员参与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的新模式。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最终目标是杜绝任何事故的发生。国外石化企业非常强调员工的主动性,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员工的意识,即从被告知到理解到相信的过程,所以国外石化企业员工主动执行HSE的意识较强,他们每个员工都要关注身边的HSE潜在事故,并报告,同时规定了这种任务,要求员工要完成一定数量的潜在事故报告,有些石化公司要求基层单位每周要有一个全员的HSE例会,员工的参与意识较强。他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培训工作,为各层次的员工从普通雇员到管理者提供大量的HSE培训机会。很多国外石化企业通过HSE奖励来加强员工的参与和承诺。
而作为与设备直接接触的基层员工无疑是最为关键同时对于事故分析也是最有发言权的,HSE管理部门要深入基层,以多种形式的培训,在所有的职工掌握风险评估的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制度化的激励措施鼓励员工认真分析本岗位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工作环境存在的不符合项,使之明确自己周围存在的危害和风险,从而达到“事前预防”的目的。例如在对油库进行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时,可以像以前推广的班组岗位练兵活动一样鼓励基层员工自己组成小组,承担本岗位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辨识,HSE管理部门进行协助,以及技术支持,使各基层小组自主选择多种、合适的评价方法,最大限度找出危险源。
这样将HSE管理部门从繁杂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由原来的“渔夫”转变成为打鱼顾问,这种角色的转变带来的直接效果是基层员工成为HSE基层管理的主体,而HSE管理部门则成为主导力量,促进HSE管理与日常管理的融合,给HSE管理体系注入生命力,最终解决“两张皮”现象。
三、营造HSE文化
HSE管理理念,体现了石油企业生存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企业高效管理的自身追求。营造HSE文化,就是从思想、观念上形成一种习惯,一种指引正确行动地规范。开展危害识别的目的是控制风险,风险又和日常工作中的人和事相伴,因此所形成的管理方案及风险控制措施必须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一项一项抓落实,与日常工作有机融合,否则会变成空中楼阁,体系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幌子而已。为避免HSE管理体系与日常安全、环保、健康工作脱节,在将HSE体系的理念渗透到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同时,要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入手,使员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通过采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通俗易懂,便于接受的文化教育,从而形成一种把HSE管理文件落实到程序上,把对HSE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在头脑中,使HSE真正成为一种信念、一种企业文化的全新HSE管理理念。这也是国外先进石化企业的宝贵经验。
四、结论
对于油库这样一个要害部位,除了按照细节管理的理念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进行设备维护外,平时的安全教育、培训也必不可少。同时要以制度化的形式充分调动基层员工对风险评估和危险性分析,对典型事故举一反三地学习的积极性并行成PDCA循环。针对单位检查出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而应下决心整改,以实际行动来解决隐患,确保安全。持之以恒,以落实责任和严格考核为主线,坚持持续改进,将HSE管理融入基层的基础管理之中,形成具有中国石油销售企业特色的HSE文化。
参考文献:
[1]马永红王晓秋:浅谈国内与国际石化企业中HSE管理的差异[J].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1月下旬刊(总第219期)296
[2]于风清:夯实体系基础避免“两张皮”现象[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年第6卷第5期7~9
[3]李华伟:HSE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过程中的几点感受[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3年8月第3卷第8期23~24
蛋鸡的日常管理工作是按照饲养规程、防疫制度等进行日常操作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特别应警惕传染病的发生,以保证鸡群高产、稳产,减少死亡率、提高经济效益。现结合生产实际来谈谈蛋鸡产蛋期的日常管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鸡群
观察鸡群的目的在于及时了解鸡群的健康和采食等各方面的情况,预测和把握鸡群的未来状况。在蛋鸡产蛋期要细心观察鸡的行为活动、饮水、采食和粪便状态等方面。
1.1行为活动
当发现鸡啄食羽毛,或出现长时间闭目呆立、缩颈,冠髯苍白皱缩甚至呈黑紫色,尾、翅下垂,张口喘气,眼鼻有大量分泌物,眼无神、羽毛松乱或精神萎靡等现象时,应及时挑出进行隔离观察并治疗,以防感染其他健康的鸡,无治疗价值者应立即淘汰。
1.2饮水、采食情况
饲养人员必须对鸡群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做到心中有数,并及时了解其变化情况。如鸡群饮水量不断增加,食欲旺盛,预示产蛋量将会上升;如果鸡群饮水量减少,经常剩料,产蛋量可能要下降。偶然的饮水量增加,可能与日粮中食盐的成分偏高、气温偏高,甚至与其已经患病有关。
1.3呼吸情况
夜间闭灯后仔细聆听鸡群呼吸系统是否正常,如发现打呼噜、咳嗽、喷嚏或甩鼻等因呼吸困难或呼吸障碍发出的异常呼吸声音,应考虑鸡群是否已发病,必须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防治措施。
1.4粪便状态
粪便观察是指对鸡粪颜色与状态的观察,它是鸡消化机能是否正常的体现。以玉米、豆饼为主的饲粮正常粪便颜色为黄褐色或灰绿色,软硬适中,堆状或粗条状,上面附有一层白色尿酸盐。绿色、白色或鸡蛋清样粪便多为禽霍乱、新城疫或重症肝病后期,胡萝卜样或血便是球虫后期(雏鸡)或蛔虫、绦虫所致,茶褐色黏便是由盲肠排出的正常粪便。粪便上没有或有少量白色尿酸盐说明日粮蛋白质不足。观察粪便应在早晨开灯时,这时鸡群的粪便较集中,可以观察到全部的粪便。
2保证鸡群安静,减少各种应激
产蛋鸡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尤其是轻型蛋鸡。任何环境条件的突然改变都能引起蛋鸡强烈的应激反应,如大声喊叫、车辆鸣笛、放鞭炮、参观拍照、转群、免疫、断喙、换料、停水、改变光照制度、飞鸟走兽的窜入等都能引起鸡群的惊恐而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其突出的表现是食欲不振、产蛋下降、产软蛋,神经质,到处乱窜甚至引起内脏出血而死亡。一般应激反应发生后需要数日或数周才能恢复正常,有时还会引起一些其他疾病。因此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应激,给鸡群提供一个安静的生产环境。
3提高蛋壳质量,降低破蛋率
产蛋鸡的破蛋率应控制在2%以内,鸡蛋的破损将给养殖户带来相当严重的经济损失,特别是产蛋后期更加严重。
3.1影响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
(1)营养性因素。如果日粮中的维生素D3、钙、磷和锰等维生素或微量元素有一种不足或缺乏时,都会导致蛋壳质量变差而容易破损。
(2)环境因素。特别是环境温度的影响较大,如高温影响蛋壳钙盐的沉积,因此在炎热的季节产蛋鸡的蛋壳变薄,蛋壳质量下降。
(3)药物因素。如磺胺类和某些抗球虫类药物会影响蛋壳的生成。
(4)鸡的品种及日龄的影响。一般褐壳蛋系鸡比白壳蛋系鸡的蛋壳强度高、破损率低,产蛋多的鸡比产蛋少的鸡破损率高;40周龄以后的产蛋鸡体内的钙质代谢机能降低,蛋壳自然变薄。
(5)疾病因素。鸡群患有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或新城疫等疾病之后,蛋壳质量下降,软壳、薄壳或畸形蛋增多。
(6)鸡笼设备。当笼底网损坏时,易刮破鸡蛋;收蛋网角度过大时,鸡蛋易滚出集蛋槽摔破;角度较小时,鸡蛋滚不出笼而易被鸡踩破;鸡笼安装不合理时鸡蛋易被鸡啄食;每天拣蛋次数过少时,常导致后产的蛋与先产的蛋在笼中相互碰撞而破损。
3.2减少蛋壳破损的主要措施
(1)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特别是钙和维生素D3的量要充足,同时磷的含量要适宜,掌握好钙、磷比例。
(2)防止惊群。日常饲养管理工作应按程序进行,工作时要细心,尽量防止惊群引起的产软壳蛋、薄壳蛋现象。
(3)及时收拣产出的蛋。每天拣蛋次数应不少于2次,拣出的蛋分类放置并及时送入蛋库。
(4)加强防疫工作,预防疾病流行。对鸡群定期进行抗体水平监测,抗体效价低时应及时补免疫苗。尽量避免场外无关人员进入场区。及时淘汰产蛋破损率高的母鸡。
(5)及时检修鸡笼设备。鸡笼破损处及时补修,底网角度在安装时要认真按要求放置。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1)室内定期清扫,保持清洁卫生,饲养人员出入鸡舍要更换衣鞋。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在产蛋期不进行疫苗接种。鸡舍、生产区门口的消毒池常用3%烧碱进行消毒,冬季结冰季节可用生石灰代替;场内道路、鸡舍周围每周用3%的烧碱液或10%~20%的生石灰液消毒1~2次。
(2)加强灭蚊、鼠、蝇和防雀工作。鸡舍、料库需设防护网防止鸟、雀进入,定期灭鼠。用杀虫剂喷杀蚊蝇。
(3)妥善处理鸡粪和病死鸡。粪便清理后应对鸡舍道路进行喷洒消毒。粪便要集中堆放于专用场所,雨季要特别注意防止粪便流溢。病死鸡要挖坑深埋,剖检死鸡的场所要及时清除血污,胃肠内容物、羽毛等和尸体要深埋处理,剖检现场清理干净后需泼洒消毒药物。
(4)免疫后的注射器、疫苗瓶、棉球等要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乱扔。
5减少饲料浪费
(1)饲料成本占整个养鸡成本的2/3左右,而一般浪费的饲料约占全年饲料总量的5%。因此,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饲料浪费是养鸡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饲料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饲料不全价,饲料霉变,加料时撒落,料槽结构不合理或一次性加料太多,造成鸡在吃料时把料啄出槽外;老鼠、鸟类吃料或污染料,鸡群中有病鸡、停产鸡等。生产中可根据造成饲料浪费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第一、特种设备主要包括: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门式起重机、桥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公路架桥机、铁路客运专线箱梁制运架设备、场(厂)内专用机动工业车辆等。
第二、特种设备管理职责:
1.建立完整、准确的特种设备技术档案(主要包括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产品合格证、型式试验报告、安全使用许可证、交接验收文件等),并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备案。
2.对进入施工项目的特种设备,均应造册登记,填写《特种设备管理台账》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台账》,对操作人员、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及考核,并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安质部备案;自有特种设备还应建立设备履历书、维修保养记录、运转记录等基础管理资料。
3.执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 “三定”制度,即:定人、定机、定岗位。
4.贯彻落实特种设备维护保养规定、特种设备技术管理规定和特种设备安装拆除管理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负责特种设备注册和取证检验。
5.加强特种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控,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定期检查和维修保养工作。
第三、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1.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严禁特种设备带故障运行,如实填写运转记录。
3.按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月检、周检和日常(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制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做好特种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5.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第四、使用、维护和保养规定
1.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适用技术条件,禁止简化操作程序或在合并适用条件情形下使用。
2.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设备使用前组织操作人员学习操作规程,熟悉设备构造、原理及操作规程,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人员实际操作设备与持证的项目和类别必须相符。
3.操作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查明原因,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并及时向项目设备管理人员汇报。
5.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必须贯彻“养修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到定期保养。
第五、事故报告内容
1. 事故发生单位、联系人、联系电话;
2. 事故发生地点;
3. 事故发生时间;
4. 事故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5. 事故类别;
6.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
第六、安装、拆除规定
1.自有、租赁、业主提供以及协作队伍自带的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施工前,项目部要制定安装(拆除)方案,内容包括:安装(拆除)程序、安全措施,人员(附有质监部门颁发的有效操作证的复印件)、机具配备及后勤保障和应急预案等。特种设备在安装(拆除)施工一周前,项目部要将安装(拆除)实施方案和施工作业单位的法人资质、安装(拆除)许可证及安装(拆除)合同一并报公司技术部门,由公司技术部门组织公司设备、安质以及工程等相关部门进行安装(拆除)实施方案评审备案,评审通过后,由公司技术部门下发书面评审批准意见并通知项目部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安装(拆除)工作。
特种设备安装(拆除)方案需报监理等单位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的,项目部接到公司批准意见后,按相关规定办理。
2.安装(拆除)实施方案批准后,项目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并在安装(拆除)前及时到项目所在地质检部门办理开工告知手续。
3.特种设备安装完成后,项目部应及时报告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由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组织公司技术、安质、工程部门以及项目部相关部门进行现场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出具联合验收报告。
4.试机自检合格后,项目部应向当地质监部门报检,经检验合格(并颁发安全使用许可证)方可使用。
工作程序为:拟装设备进场审验—阅读设备资料—选定施工作业单位—签订安装拆除协议—编制安装拆除方案——公司审查备案(方案报批)—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开工告知—场地规划整修—施工单位组织施工(项目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监督)—过程检查(项目)—过程工序自检(施工单位)—整机联合检查—安装调试及试运行(必要时,请公司或集团公司设备、安质部门参与监督)—型式试验(必要时)—设备报检取证—最终交验—操作人员培训考核—投入使用。
第七、技术管理规定
1.各项目必须建立特种设备预警机制,针对易发、惯性事故制定监控措施、应急预案和预防响应措施,建立包括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规程、运行故障处理等各项技术规程。
2.各项目租赁特种设备前应查验该设备的定期检验证书,严禁使用未经检验的特种设备。
3.各项目使用的特种设备必须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文件。
4.安装(拆除)特种设备时,使用方应与有相应资质单位签订安装(拆除)合同,合同签订前应检查安装(拆除)单位的法人资格及安装(拆除)许可证等资质证明文件。
5.当特种设备因改造(维修)使其技术性能或主要结构形式发生变化时,出厂前必须进行型式试验。
6.为防止设备老化带来的功能失效,特种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其中:门式起重使用3年,架桥机使用5年,其他通用型设备一般规定为5年),各单位应按照新机出厂检验标准(如:动载1.1倍,静载1.25倍)进行一次模拟荷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设备结构性能进行有针对性的维护、保养和性能恢复性改造。
对特种设备的主要结构件,如:吊杆、吊具、主梁对接焊缝、制动系统主结构件、应力集中的主要结构件以及重要部位,各单位必须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探伤检测,对不合规或存在隐患部位,必须进行整改或更换。
7.安装、拆除、大修、改造特种设备前备案资料:
(1) 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必要时);
(2)安装、拆除、大修、改造特种设备的施工项目合同;
(3)项目施工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
(4)项目施工方案及其安全防护措施;
(5)使用单位和安装、拆除、大修、改造项目承担者的名称、地址、邮政编码、法定代表人与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通讯资料。
8.使用单位申请技术监督部门验收时应提供的资料:
(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2)改变原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及有关隐蔽工程的施工情况记录;
(3)试运行记录;
(4)施工单位自检报告。
9.使用单位在技术监督部门办理注册登记需提供的资料:
(1)《特种设备注册登记表》(每台2份);
(2)验收检验报告和《安全检验合格》标志;
(3)操作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4)与维修保养单位签订的维修保养合同,或者是制造企业对新增特种设备提供免费维修保养的证明文件,或者与本单位取得特种设备维修保养资格的人员签订的维修保养责任书;
(5)维修保养单位的《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保养资格证》,或者本单位维修保养人员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
(6)特种设备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第八、监督检查
批准细分“五个基础指标”。
就象车辆的油耗管理都要把握”百公里耗油量、日最大活动半径和日平均行程.”三项指标,加油站抓管理也一样。要想轻松地处理好日常管理事务,正确把握好处理日常事务的节奏,也要找准本站的”五个基础指标”。这“五个基础指标”因所处地理环境、规模类型等不同,会有着不同差异。
一是人员配备、男女结构及技能水平不同;
二是事务繁简有差异。必须搞清本站每天要处理的日常事务和规律,只有做到心中有数,安排事务才能从容有度,不慌不忙;
三是油品品种销售差异。国道站柴油所占比重大。城区站可能汽油所占比重要大,不同的销售比决定不同的消费群体和应对策
四是销售高峰时段不一样。有的销售高峰时段在上午,有的在晚上,有的却是在下午。不同站的黄金销售时段各不同。五是固定的消费群体不同。有的加油站以大中车辆为主,有的加油站却是摩托车、小轿车和的士,不同消费群体决定不同的应对措施。
科学调度人员
―提高人员熟练化程度。特别是刷卡加油站,每个员工除了要熟练灵活地掌握加油八步法程序,熟练地刷卡、打小票、交接班外,也要及时准确地处理顾客的各方面咨询,在努力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知识的同时,要努力提高加油站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要加大计量员、帐务员和加油员的业务技能培训。站长也要争作多面手。
―合理安排人员。加油站采取两班、三班倒或住站制,应取决于自己的位置和人员情况。一般为安全起见,要适当地进行男女搭配。高峰期不在夜间的,夜晚值班也应保证两个人。除了选好带班人外,加油员各自的分工应具体,责任要明确。人少的站应加强协作,事务要分摊。
―高峰时段集中调配。加油站车辆加油高峰期前勤后勤要一起上,在每天的高峰时段投入最大人力。不能事闲时人一堆,忙时不见人。对于高峰时段在夜间的,也要特别注意进行人员的最大化投入,要实行管理人员夜间轮值带班制度,加油站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带班,站长也应根据自己加油站各时段的销售情况,选择高峰时段跟班进行指挥。
“一天之计在于晨”。对高峰期在上午的刷卡加油站,站长们往往认为上午既要打扫卫生,冲厕所,又要填台帐,报日报,测量罐,缴营业额,人员根本抽不开。这其实不是问题,有的事务可以灵活调整,忙时可做可不做的事大可以调整到闲时做,关键时刻不论是夜间还是白天,要确保加油黄金时段人员的投入。
科学处理事务
―日常事务要固定具体分摊到班组或人。比如,台帐按分类该谁做的谁做,生活区、加油区、办公区、罐储区和配电区的五区卫生该划绐谁的要划给谁,要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干。
―时间的合理运用要科学。当天的事要当天做完,当班的事要当班了清,具体时间处理的事务必须在具体时间完成,什么时间办什么事心中要有数。每天固定的设备检查、保养、加油站场地的打扫,加油机内部的卫生、台帐的填写等都要尽量放在事少的时候进行。如果加油高峰期在上午或下午,这些事可以放在晚上固定进行,对高峰期在晚上的,可以固定到上午或下午进行,这样,来不仅可以保证黄金时段专心投入,又可以确保后勤不因琐事缠身、人员疲惫。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问题;管理方式方法
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其最终目标,规范学生遵守一定的规则行为。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事情,需要教师有耐心、责任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完善各个方面。
一、目前初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初中生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时期。目前的初中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一)过渡期的不适应
学生在中学以前处于幼稚期,在心理上需要更多的依靠、照顾、保护,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都较差。进入中学阶段后马上就要迈入少年时期,而中学后期则处于敏感的青年初期,这也是标志着学生真正要转化自己的思想、观念,要成为社会上独立的一名成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二)自尊心较强
学生在初中阶段自尊心理开始上升,教师需要掌握中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其他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管理学生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三)学习缺乏针对性初中生面对中学时期突然丰富的课程,缺少了学习的针对性,有一些不知所措,对于知识不能去系统地总结。
二、初中生日常管理的方法、措施
对于初中生的日常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坚持学习,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心态,来对学生进行管理。
(一)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最基础的是秉承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尊重学生,要以真心去对待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和学生相处,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对待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教师尊重学生也是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意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可以引导学生有颗感恩之心,也可能在不经意之间会给学生带来深藏心底的伤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了解学生
想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教师要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便为日常管理学生奠定基础。深入了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恰当地把握他们的主要矛盾,是进行中学生管理的基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学生是活动的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是进步还是退步,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去发现。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种表情,都可以反映他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抓住这其中表现,适时地进行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及时指出不足,帮助改正。只有我们善于观察,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留心学生的情绪和表情变化,然后通过研究分析,才能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工作。教师应该予以关心,多观察,多发现,多鼓励学生。
2.勤于沟通。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成绩。教师可以采取群体沟通,后者是个体沟通,看到学生突然有什么变化,应当及时沟通,了解原因,可以有助于跟进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排除困扰,专心学习。除了学习方面的沟通,教师在课下时间可以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沟通,了解学生的喜好都有什么,了解现在的学生更多关注的东西有什么,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丰富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更新,总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
(三)做好学生日常规范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的日常规范,对学生要制定合理、严格的规范制度。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时刻记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固然重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需要有良好的班风、学风。要健全、完善学生规范制度,实施科学管理,促进良好的班风。教师要严格对待学生的常规管理,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奠定基础。
(四)注重安全教育
目前,学生的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学生安全问题已上升到首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个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在日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虽然,初中生的日常管理是一个复杂、难度大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任务,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做好这一项工作。
作者:窦玉燕 单位:河 北省沧县兴济中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