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畜牧行业发展范文

畜牧行业发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17:34: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畜牧行业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畜牧行业发展

篇1

第一是资本整合,在2015年会有一个大的资本整合。这个资本整合会通过农村金融、农产品保鲜,还有一系列的财政补贴构成。所以,2015年农业经营的资本运作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

第二就是服务化,社会的专业化服务。也就是说,将来畜牧饲料行业的客户将是新型经营主体,这个新型经营主体主要是专业户升级为家庭农场。围绕社会专业化服务来讲,将来的畜牧业都是养猪服务公司、养鸡服务公司、养牛服务公司,而且这些服务公司的定位非常清晰。这些企业会分化出针对客户的精准化服务,比如说小农场的服务、家庭农场的服务、大型规模养殖场的服务,这些服务会越来越专业化,就确保把我们的价值传递给养殖环节。

第三个非常大的趋势就是更加重视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我们将会看到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它的采购会做得非常好,比如双胞胎、海大、大北农、正大、山东六和等。饲料产业将来的利润还是要靠采购来节省。还有一个就是食品的终端销售。中国的畜牧业,凡是做得比较好的都是食品终端销售比较好的企业,比如说周黑鸭。它就比较容易整合一些养鸭户。2015年饲料行业非常大的趋势就是前头重视原料的采购,后头注重食品的品牌连锁,中间的环节就分给农户去养殖。

2015年畜牧业还有一个比较重大的趋势是:人才的整合。人才的整合不仅仅包括培养养殖户,也不仅仅是培养员工,而是养殖户和员工的一体化培训,养殖户的水平需要提高,员工的水平也需要提高。把他们的水平都提高,农业就上了一个档次。除此之外,农牧企业要担任起消费者的教育。消费者的教育就是要使消费者更加理性,使他们更加放心地消费我们的肉食品。只有消费者多吃,我们的畜牧业才能好。

此外,还有一个大的发展趋势就是联合、兼并、重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抱团取暖”,这样一种跨界合作。比如,海大转做畜禽饲料、大北农开始研究水产饲料等等,这些跨界大农业将是大趋势。

篇2

回顾十年辉煌成就,坚定发展信心

2011年,饲料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5.5%,比200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养殖环节“瘦肉精”等违禁添加物检出率从2002年的3.92%下降到2011年的0.08%。2005年以来,商品饲料“瘦肉精”一直保持零检出,安全优质饲料产品已经成为市场主流。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2011年,年产10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数量达到360个,是2002年的6倍,平均每年增加33家企业。其中,年产量超过50万吨的大型饲料企业集团发展到33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3%。一大批饲料企业走上集饲料加工、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综合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升。一些饲料企业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在海外投资建厂,布局国际市场。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在饲料行业推广应用,配合饲料入户率和转化率继续提高,对养殖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达50%以上。全国饲料生产企业62万名员工中,近四成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是10年前的近2倍。回顾饲料工业10年发展历程,成就来之不易,是政策有力、市场给力、监管得力、行业努力的结果。政策方面,饲料生产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一直延续至今,对增强饲料企业持续发展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年国家明确玉米优先满足饲料需求,缓解了饲用玉米供应趋紧的形势;国家针对畜牧生产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在促进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饲料工业的发展。市场方面,2011年,全国肉类、禽蛋和奶类产量分别达7958万吨、2811万吨和3811万吨,分别比2002年增长27.6%、24.1%和172.1%;生猪、蛋鸡和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37%、80%和33%,比2002年提高27、27和21个百分点,为饲料增产提供了巨大空间。监管方面,过去10年农业部依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出台了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了公平的市场环境,保障了产品质量安全,推动饲料工业进入了整合提升的快车道。行业发展方面,饲料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经营管理制度,饲料工业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市场竞争格局,呈现出横向整合融合、纵向延伸链条、走出去引进来协同发展的良好趋势,为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情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几个方面的协同作用,既是我们过去10年取得辉煌成就的动力所在,也是指导饲料工业未来发展的宝贵经验,应该充分总结,不断完善。

贯彻落实十精神,推动实现科学发展

党的十报告全面阐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思路,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再次强调“三农”工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全面论述了同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清晰地勾画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攻坚时期,饲料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动物产品需求刚性增长。在国民经济总量增长、人均收入增加、人口增长和城镇化发展等因素综合推动下,动物产品需求将继续刚性增长,肉蛋奶和养殖水产品产量每年分别要增加120万吨、30万吨、450万吨和140万吨。生产这些动物产品,每年需要增产800万吨饲料。二是现代畜牧业建设加速推进。随着国家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现代畜牧业建设将加速推进,既为饲料增产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也为饲料企业多元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三是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改善。我国饲料添加剂和饲料机械设备已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据了优势地位。一批企业在国外投资兴办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原料供应基地,积累了成功经验,树立了良好形象。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国际贸易和投资的环境将不断改善。

看到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与实现更有质量的增长目标相比,饲料工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产业素质仍然较低。全国1万多个饲料加工厂中,单产不到1万吨的占90%,低水平经营、低质量产品、低层次竞争等问题突出。饲料资源制约趋紧。豆粕生产对进口大豆的依存度超过80%,玉米供应趋于紧平衡。根据相关规划提出的动物产品生产目标,到2015年要增加4000万吨配合饲料,大宗饲料原料的供求矛盾将进一步加剧。质量安全形势复杂。非法使用违禁添加物、制售假冒伪劣饲料等问题虽然得到扼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非粮饲料资源未经严格评价就在饲料生产中使用,潜在风险不容忽视;饲料生产、经营和使用全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尚未建成,管理不当、环境污染等非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安全问题也需要密切关注。不确定因素增加。畜牧业波动频次增加,畜禽养殖方式转变加快,原料、能源、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大幅攀升,国际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措施对国内的传导影响加大,这些不确定因素对我们的市场适应能力、管理变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都是严峻考验。面对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高鸿宾副部长在2012年4月召开的全国饲料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必须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为核心,加强监督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管理规范、产品优质安全、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饲料工业。大企业是推动饲料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要带头落实新时期饲料工作总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实现科学发展。在这里,重点提四点要求。

篇3

关键词:节粮型畜牧业;资源节约;养殖模式;问题;对策

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重要举措,此项举措顺应我国当前粮食缺少现状,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畜牧业自身养殖成本,实现生态性养殖方式。我国作为十几亿的人口大国,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粮食产业及畜牧业的生产经营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节粮型畜牧业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畜牧业精粮、饲料所需资金过大、生产养殖成本过高的问题,提高我国畜牧业总体经济收益。

1发展节约型畜牧业的养殖模式的重要性

1.1符合我国基本国情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截至2019年底具有人口14.05亿之多,但人均占有可农作土地不足1.2亩。虽然我国近年来粮食产业的发展成效尤为突出,粮食供应问题较为轻松。但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土地又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会因各种原因发生流失,双向影响下我国人均资源会越发紧张。因此,我国需要改变人畜共粮的传统养殖方式,中国粮食产业及畜牧业发展将会受到长期阻碍。因此,节粮型畜牧业发展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也是国家积极响应号召的一项战略性方针。

1.2提升畜牧业经济效益

节粮型畜牧业饲养模式可以有效减少饲料投入,在其运用秸秆利用型养殖、农牧结合型养殖、草地利用型养殖等各类节粮型畜牧业养殖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并且生产经营的产品也贴合与我国经理市场绿色食品的需求,能使畜牧业更好地在经济市场中得以发展。另外,在其使用各种节粮型养殖方式后,所产生的粪便更易于作为肥料投入到种植施肥环节中,从而实现循环利用,资源再生的重要作用,以此促进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畜牧业生产收入[1,2]。

1.3促进环境保护

节能型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将其运用到秸秆利用型、草地利用型、林牧结合型的节粮养殖模式中,可以有效减少我国每年燃烧秸秆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对我国草地、树林进行管理、保护,防止各类病害影响我国草地及林木,实现经济收益与环境收益的双重效应[3]。以此为我国各类资源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作用。

2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分类

2.1秸秆利用模式

秸秆利用型养殖模式是通过粉碎农作物秸秆,再加工以青贮饲用、微贮饲用、氨化处理等方式,将其秸秆处理为可饲材料,喂养草食性牲畜。此种养殖模式可以将每年大量的秸秆转化为营养性饲料,一方面提高了垃圾资源的运用程度,又与我国循环性经济发展相互契合[4]。秸秆利用型养殖模式推动了草食性畜牧业生产企业的发展,降低了粮食的使用量。可加强畜牧业的经济收入,并且大量减少我国每年燃烧秸秆形成的空气污染。我国每年个别省份产出的十几亿吨秸秆能完全填补畜牧业粮食消耗过大的实质性问题,推动节粮型畜牧业快速发展。

2.2草地利用型

我国草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百分之40%左右,是重要的动物食物供给。畜牧业通过全放牧、半放牧的养殖方式减少粮食消耗,以此达到节粮型畜牧业的养殖方式。但我国大部分地区草地的使用权限并不明确,普遍存在过度放牧现象。在加之无人管理,病害破坏、人为破坏情况十分恶劣。导致草地资源利用不当,畜草不均的现象严重影响我国畜牧业发展[5]。因此,我国需要针对畜草不均的问题展开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在明确草地使用权的同时加大对使用者的职责担当,让其负责起草地保护工作的同时还应通过补种、划分等手段进行草地建设,确保草地利用节粮型畜牧业可以得到有效充沛的发展。

2.3农牧结合型

农牧结合型养殖方式大体是指针对我国种植产业的现状,把饲料型农作物在其种植业的占比提高。将传统的种植结构从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两类种植单元改革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的种植模式。并且根据当地畜牧业的相应需求,逐步扩大饲草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实行田、草轮流播种的方式对其进行种植。以此达成农牧结合型养殖方式,发展我国节粮型畜牧业的模式多元化。

2.4林牧结合型

畜牧业可根据自身所在地区的树林情况进行勘察分析,在树木相对稀疏宜于放牧的地方通过与相关林业部分进行沟通,对其牧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收集,避免大量森林牧草的浪费。并且通过对此类地区进行牧草种植、保护的方法,提升牧草的年产量,以此做到循环利用的经济效益。

2.5酒糟运用型

现代化工业中造酒厂所产生的各类酒糟对于畜牧业来说具有巨大的饲用价值。酒糟是用淀粉或糖质原材料经由发酵加工而形成的工业副产品,不管是啤酒酒糟还是普通酒糟都可作为饲料原料进行牲畜养殖。如啤酒酒糟中粗蛋白质为30%左右,粗纤维为17%左右,脂肪含量大概为8%。畜牧业可以通过大量的酒厂工业副产品,即各类酒糟作为节能型饲料的制备原材。可以降低粮食消耗能力,增强经济效益,还可以提升自身产品质量。

3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3.1执行力度不强

我国大力推动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以来,各地畜牧业在积极响应的同时也在加强自身向节粮型战略目标发展,但部分地区还存在认知不到位的情况。因其我国粮食问题在经由种植业不断创新发展下还并未有所展现,我国部分农民、养殖企业对粮食问题认知不清。另外,在传统不吃粮食不养膘的养殖思想下,部分养殖业还是以大量精粮作为主要饲料进行喂养。导致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在部分地区虽有所认知,但并未形成普及。

3.2饲料制备方法落后

在我国推广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以来,畜牧产业逐渐受到此类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但对节粮型饲料的制备还停留在剪短、粉碎甚至不给予加工,对青贮技术、微贮技术、黄贮技术等现代化饲料饲草制备技术的引用在我国不足40%,造成大量浪费的同时,还严重影响改善自然环境及循环性经济的发展。

4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措施

4.1创立科学的养殖模式及饲草制备方法

在畜牧业展开节粮型养殖模式时,应根据养殖品种、产业规模、生产目标等实质性需求,选择养殖模式及制备方法。如在我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养殖肉羊家畜,可以选用秸秆利用型养殖模式,因其北方大量秸秆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其收购价格及拥有量足以满足畜牧业所需,另外,在东北地区冬季偏冷利于饲草储存,可选择大规模的青贮技术制备草料。

4.2加大宣传力度及扶持政策

我国各级相关部门应积极有效的对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展开宣传,让从事畜牧业养殖人员充分认知到粮食及节粮型畜牧业的重要性及优越性。并且结合各地区畜牧业具体需求制定出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资金、总量及时长,确保节粮型畜牧业发展模式能在我国各地及时有效的展开,为我国粮食问题及畜牧业自身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篇4

一、基本情况

**位于木北部,毗邻达来诺日湖,303国道从境边通过,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全共辖7个独贵龙,共有235户,人口1*0人,劳动力460人。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现有党员31名,其中流动党员3名。共有草牧场41万亩,已围封的28万亩,20*年6月末家畜存栏2万头(只)。几年来,支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达里湖旅游景区发展生态经济,保护草原植被,不断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实现资源转化增值,增强了党支部凝聚力,实现了牧民增收,20*年人均收入1.1万元。

二、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1、草畜矛盾。**是以外延数量型增长方式为主的头数畜牧业,加之多年的干旱,过渡的放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由于牲畜数量逐年递增,对草牧场实行掠夺式经营,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面积的人工种草和草场改良,但仍然补不足日益严重的草场退化速度,草畜矛盾日趋突出,继续走头数畜牧业的路子难以为继。

2、经营管理粗放。表现为饲草品种单一,饲草料消耗高,报酬低,牛、羊育肥数量少,品质低,牲畜出栏集中,且多年喂养后才出栏,这就加大了投入成本,育肥出栏的极少,和每天需要鲜肉的市场很不协调。

3、牧户居住分散,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住宅建筑布局零乱,建设公共基础设施难度大,居住环境与小康水平有一定差距。牧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很突出,养老问题主要以子女赡养为主,导致个体化差异严重,缺乏稳定、长效的社会化保障体系。

4、人畜饮水不能满足牧民和畜牧业的需求,引水管道等设备已经老化,人畜饮水供应不足,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不能适应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需求。

5、畜群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集群优势。牧民养畜多而杂,不专一,基础母畜、育成畜、后备母畜及良种畜的比例不尽合理。

三、解决矛盾的办法和发展方向

1、立足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世界地质公园园区之一的达里湖景区位于该,达里湖景区假日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旅游日益兴起,受旅游业拉动使当地成了极为宝贵的旅游圣地,依托丰富的旅游和牛奶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大奶制品、旅游纪念品等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力度,把草原旅游资源与草原文化相结合,给当地牧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快速发展。

2、加强草原保护建设,实现草原永续利用。通过建设饲草料基地、季节性休牧、湿地保护、草场改良等措施,对退化草原进行治理与合理利用,提高草地生产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篇5

[关键词] 畜牧业 环保 生态循环 开拓创新

[中图分类号] S8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5-0250-01

2016年,颍州区畜牧业要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抓住阜阳城镇进程加快,城乡水平提高,给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积极破解畜牧业用地、环保的压力,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思路。

1 基本情况

颍州区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以北,是阜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阜阳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区国土面积616.3平方公里。颍州区人口83万,辖1乡8镇5个街道,及安徽颍州经济开发区、安徽颍州工贸园.辖区国土面积6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341公顷,农业人口45.2万,11.3万农户。

2 畜牧业概况

2016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178256头同比增长1.3%;能繁母猪数量21663头; 山羊存栏数量为36365只同比增长12.2%; 家禽存栏129.07万只同比增长6.2%; 出栏肉猪189189头同比增长5.2%; 猪肉产量15445吨同比增长5.1%; 出售和自宰的肉牛2862头同比增长率3.8%; 牛肉产量450吨同比增长3.8%; 出售和自宰的肉用羊36572只同比增长10.2%; 羊肉产量488吨; 禽肉产量1174吨同比增长5.1%; 禽蛋产量1501吨同比增长4.8%; 期末牲畜存栏5808头同比增长4.9%。其中,猪规模养殖比重75%,牛规模养殖比重95%,山羊规模养殖比重70%,肉鸡规模养殖比重100%,蛋鸡规模养殖比重72%,全区出栏1000―5000头以上的猪场62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牛场14个,年出栏300只以上的羊场66个;年出栏10000只的肉鸡场31个,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场64个。

3 发展思路

颍州区畜牧业区位特殊、土地利用资源较为紧张,如何发展,具体措施是什么?发展目标怎样定位呢?

3.1 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及时召开畜牧、财政、环保、土地、规划、城建等相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理清颍州区畜牧业发展基本定位:尽快划定禁养区,出台畜牧业发展相关政策,减少耗粮大、污染大、治理难猪禽养殖业的发展;提升节粮型、循环性、污染小牛羊养殖业的发展,易畜则畜,易禽则禽,政府引导产业,企业自主定位,不搞一刀切。走发展科技含量高、生态循环、规模适量的精品畜牧业之路。依托东起祥源文旅城、西至九龙镇温庄生态观光旅游区的泉河生态经济示范带大型工程,努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泉河南岸生态畜牧产业示范带。

3.2 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符合颍州区情的《颍州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和《颍州区“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召开畜牧、财政、环保、土地、规划、城建等相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争取制定的《颍州区加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和《颍州区“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更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

3.3 区政府设立颍州区畜牧业发展基金200万元。

3.4 区政府对畜牧业发展建立奖补制度,以真金白银推动畜牧业发展。体现在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上。

3.4.1继续推行养殖小区建设以奖代补,逐步加大区级奖补标准,对达到区级标准的规模养殖企业,以奖代补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对获得国家、省、市级标准奖补的养殖企业,区财政再等额配套给予奖补。

3.4.2对开展秸秆青贮、氨化等饲料化利用、购置配套机械,在享受国家补贴的基础上,新购置机械给予20%以奖代补;开展秸秆青贮、氨化的,每亩补贴4 0元,免费供给氨化尿素。

3.4.3对达到标准要求,建立养殖污物处理设施投入运行的给予以奖代补。

3.4.4对达到一定规模应用发酵床养殖的,按现实使用面积5 0元/平方米予以奖补。

3.5 以政府发文,统筹养殖用地。各乡镇、涉农街道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用地的需要,在基本农田划定时,规划预留2处以上100亩左右大型畜牧发展用地,每村规划1处以上2 5亩左右中型畜牧发展用地。

4 发展中的问题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颍州区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政策有扶持,资金给支持。但在发展中,就我区而言,大致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表现在养殖业主自身的整体素质仍需要提高,安全防疫理念差,防疫措施执行不到位;消毒池建设不规范,有池无水(消毒液);人员进入管理不严格,家族式饲养管理,人员随意出入;生产记录、防疫消毒等记录不完善、消毒程序与饲养方式不科学,对正确使用消毒药,程序化防疫缺乏针对性;饲养管理粗放,场区分界不明;随意引种;防火安全意识不强等。二是土地租赁成本越来越贵,加大了养殖成本。三是污染与治理不能同发展,依地定畜的生态循环思维还没有建立。

5 下一步主要措施

篇6

关键词: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建议

培育和壮大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是促进畜牧业变革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有序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不断深化畜牧业转型升级。笔者对全县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现状以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而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枞阳县,古称宗子国、蒲州、蒲城,隶属于安徽省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1°,东经117°。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与安庆市的宜秀区和迎江区相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相邻,东与铜陵郊区交界,南与池州贵池区隔江相望[1]。枞阳县总面积为1473平方千米,辖19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14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1万。枞阳县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具有四季分明、阳光充足、热量充足、降雨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加之拥有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生物资源、先进的农业,这些都为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扶持下,枞阳县不断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始终坚持把培育和壮大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为代表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迅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夯实了农民增收的基础。据本次调查初步统计,目前全县养殖大户发展到94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62个、年出栏5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场2个、年出栏1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7个、年存栏2000只以上的蛋鸡养殖场2个、年出栏10000只以上的肉鸡养殖场20个,全县累计创建县级示范场42个、市级示范场22个、省级示范场5个、部级示范场1个;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72个;畜牧业家庭农场发展到104个;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16个、县级龙头企业17个,共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就业增收,较好地发挥了龙头作用。

2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发展制约因素

2.1土地约束,制约扩大规模

全县规模较大且示范能力强的养殖大户,为逐步扩大养殖规模,从而需要更多的土地,但是目前土地供给紧张,用于畜牧业养殖用地出现有限的情况,这就导致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壮大缺乏基础;加之土地流转期限短,枞阳县大多数地方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一定,很多养殖大户不愿也不敢对土地进行长期投入,严重影响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2.2融资困难,限制发展步伐

在全县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大部分养殖大户都有扩大养殖规模和升级养殖模式的意愿,但他们缺乏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同时存在着贷款融资困难、申请手续繁杂、社会资金投入偏少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明显限制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步伐。

2.3设施薄弱,专业人才匮乏

养殖大户对新型畜牧业经营的理解不够深入,无法正确认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是畜牧业的高度生产力,是畜牧业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也是现代畜牧业发展方向的代表。此外,畜牧生产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低,且75%以上的养殖大户大多为45岁以上的农民,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存在严重的专业人才匮乏隐患。

2.4政策滞后,落实效率不高

近几年来,国家和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有效激发了农民养殖的积极性,对稳定畜牧业发展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扶持政策存在灵活性不够,衔接不畅现象;政策落实效率不高,具有一定的时滞性等。

3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建议

3.1加快土地流转,满足发展需求

一是强化政策宣传。全方位、多渠道地宣传贯彻《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以及中央、省、市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让农民了解农村土地流转政策,消除农民疑虑,转变思想,自觉自愿参与土地流转。二是完善平台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供需交易平台,畅通土地流转信息渠道,解决流转信息不对称、交易无场所问题,使那些农业劳动力转移进城农户和耕种有困难的家庭能够及时找到土地流转出路,让想扩大养殖规模的畜牧业经营主体及时找到有土地流转意向的对象。三是保障养殖用地。在非禁养区、限养区范围内,相关部门要灵活运用政策,鼓励优先发展畜牧业,简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效率。

3.2加强信贷扶持,缓解融资困难

通过小额信贷可以缓解贫困农户的资金问题,降低农民对农业信贷的担忧,支持个体发展,促进新型畜牧产业发展,持续增加农民养殖收入[2]。根据当地情况的经济政策,积极开发新的畜牧业,加强开发阶段进行科学计划,并合理布局开发模块,发展新型畜牧产业,促进畜牧养殖收入的增加。积极探索信贷基金,并支援贫困养殖户缓解产业的开发模式,依据地区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支持新型畜牧产业的发展,缓解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融资困难,为畜牧养殖经济的有效增长而提供支撑[3]。

3.3积极培育引导,壮大发展力量

一是加快培育畜牧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积极开发特色畜牧产业,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牧品牌,如枞阳县禽业有限责任公司“白荡湖”牌咸鸭蛋、安徽翠平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黄公山”牌枞阳黑猪等;积极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带动与支援周边小型畜牧养殖行业,缩小养殖差距,明确龙头企业的开发目标。二是积极培养畜牧业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新型畜牧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加强科技文化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畜牧业新型职业农民。三是拓宽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开发大规模高质量的客户,提高畜牧产品的市场价值,为畜牧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提高而努力。此外,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性,以及电子商务交易的广泛性,拓宽交易范围,积极宣传当地的特色新型畜牧产业[4]。

3.4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发展效率

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由于枞阳县当地农民传统的分散畜牧业生产模式,很难确保畜牧产品的产量和数量,也不可能形成高质量的畜牧农产品品牌。因此,积极促进农民成立新型专业养殖合作社,独立组织中等规模的养殖团体,积极申报农业项目实施是实现当地新型畜牧产业化的重要手段,从而帮助困难家庭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5,6]。二是加大政策扶持。落实好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畜牧业经营主体给予资金扶持,提高政策效率。三是加强服务力度。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为抓手,落实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度,对畜牧业经营主体开展贴身服务,增强服务实效。

篇7

【关键词】畜牧兽医 卫生 安全

一、畜牧兽医卫生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当前畜牧兽医卫生状况极为恶劣,污染十分严重,极易造成疫情传播。尽管我国畜牧业在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上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大部分饲养场主抱有临时观念,对固定资产和生产发展未做长远的规划和投资,特别是在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几乎没有任何投资,粪便只是简单的堆积处理,大部分畜禽粪污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流或地下。在有些养殖场附近,臭气熏鼻,夏季更是苍蝇漫天飞,卫生状况极为不堪。甚至一些养殖户将病死畜禽买掉或者吃掉,不但极易造成疫情传播,还危害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

由于我国的畜禽屠宰和畜禽产品加工行业还不够发达,大部分小型畜禽屠宰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的治污设施达不到要求,即便一些大型畜禽屠宰场和畜禽产品加工厂,按照要求建立了污水处理等设施,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也很少利用,所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附近河流或地下,不但造成严重污染,还潜伏着重大动物疫病传播的危险。

由于我国畜禽养殖场多集中在农村,加之饲料兽药行业和动物诊疗市场的竞争,饲料兽药经营场所和动物诊疗场所逐渐由乡镇向村庄迁移。大部分经营饲料兽药的库房和动物诊疗场所都是由老房子临时改造而成,不符合饲料兽药贮存和动物诊疗要求,甚至一些动物诊疗场所大多没有污水、污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即便经兽医卫生监督机构责令改正后,也只是稍加改造,过一股,时间又恢复原样。

2.一部分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不能提供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也就不能排除其患有人畜共患病的可能,因而潜存着疫情发生传播的危险因素。其中,饲料兽药场、大型畜禽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场的操作人员大都有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而小型手工屠宰场和农贸交易市场上经营畜禽产品的人员,绝大多数不能提供医院出具的身体健康证明。因此,即使是经过检疫的健康无疫的畜禽产品,经过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不但保证不了畜禽产品的安全,还极有可能造成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传播。

3.市民认为现杀活禽新鲜、安全,愿意购买、食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活禽的消费意识,为农贸交易市场现杀活禽提供了市场。事实上,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的活禽大都没有经过动物检疫部门的检疫,并不安全。而且,农贸交易市场是人群集中的场所,现场宰杀活禽,致使羽毛乱飞,污水横流,极易造成疫情的传播、蔓延。

4.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的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相关政府部门不重视,拿不出资金来建设;畜禽屠宰场及畜禽产品加工厂等企业单位,由于利益的驱动,在政府相关部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根本就不会拿出资金来建设治污等基础设施:养殖者面对建设治污等设施所需的资金,只能望而却步。

政府相关部分领导急功近利,盲目建设养殖场,过度追求畜禽养殖数量的增加,不关注畜牧兽医卫生状况的改善,并致使有关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养殖户受小农经济和传统思维的影响,抱有临时观念,对生产发展未做长远的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也不主动进行养殖场畜牧兽医卫生条件的提高。

二、对策和建议

1.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府相关部门、企业老板、动物产品经营者以及畜禽饲养者等人员对畜牧兽医卫生的认识。加强对畜牧兽医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育,主要包括动物饲养场、种公畜站和胚胎生产场所、孵化厂、屠宰场(厂、点)、肉类联合加工厂、动物储运、中转、交易场所、动物产品经营储藏场所、原毛、生皮、骨、角加工场所、各类动物隔离饲养场、动物诊疗场所、动物源性致病微生物保存使用等场所的负责人。要求其认真学习《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并遵守规定。

2.政府相关部门在科普知识宣传中,要加重畜禽产品科学消费方式的宣传分量,彻底改变市民现杀畜禽新鲜、安全、无疫病的错误消费意识,令其充分认识到在农贸交易市场上现杀畜禽带来的潜在危害。

3.各级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的要求,统一规划出适合的土地,大力兴建畜牧养殖小区,并确保畜牧兽医专家全程参与畜牧养殖小区及规模化养殖场的规划、选址、建舍等全过程。同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的统一管理,切实提高畜禽饲养管理水平,有效预防疫病,为改善畜牧兽医卫生状况和生产健康无疫的畜禽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各级政府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应政策,逐步取缔小型手工定点屠宰场,建立大型机械化畜禽屠宰加工场,并禁止在农贸交易市场屠杀活禽。

篇8

既有规模,又切合当地实际,方便管理。为了尽快提高牧场的标准化水平、扩大牧场的建设规模,应该对现有的饲养户和小的养殖场进行整和,采取企业化经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畜牧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建设步伐,加快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积极推进集约化和标准化养殖进程。

要搞好全区畜牧小区建设发展规划,动员和吸纳分散的养殖户进入小区,为进一步推进规模化饲养和饲养方式转变探索模式。积极引导农户筹集资金发展畜牧规模养殖,进一步扩大户均存栏量,发挥规模养殖效益。在具体的推进过程中,要结合乡镇空间、饲草饲料等资源优势,通过招商引资、大户投资等手段,转变过去家家户户都搞养殖的方式。

畜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也决定着畜牧规模养殖场(小区)的发展,其作用不容忽视。如果我们的畜牧专业合作社搞的好,能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能不断提高养殖户自我组织和服务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带动区内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全部实施冷冻人工改良,建设完善、配套的冷链系统,配齐必要的工作人员队伍,解决好办公等经费问题。实行统一供精、统一供氮,严厉查处使用劣质改良及乱收费等行为。

同时,推广猪、羊人工改良技术。改良技术人员统一培训,执证上岗,监管部门及时监督检查,保证改良效果。畜禽营养技术水平是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基础,对提高饲料养分和饲料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养殖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在畜牧业营养及饲料工业、畜牧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等方面。开发利用粮食的糠麸、秸秆等农副产物,进行秸秆的青黄贮加工制作,加大粗饲料开发力度,提高饲养效益。

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畜牧户科学饲养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畜牧养殖效益。完善产地检疫工作,对养殖户的养殖品种、数量建立档案,随时掌握生产动态,做好常规免疫注射工作,搞好防疫服务,实施刚性防疫措施,确保应免畜禽常年免疫率达100%。

篇9

特别是自2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提出了"民营经济强县、种养劳加富民"的发展路子和"四线战略",通过项目投资、规模养殖贷款、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促发展等措施,加强了对畜牧产业开发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巩固提升了畜牧支柱产业的地位。截止目前,大牲畜存栏3.64万头;绵山羊存栏12.4万只;鸡存栏38万只,出栏牛3710头;出栏羊18640只;肉类总产量1*6吨,禽蛋产量3500吨,牛奶产量99.83吨,绵羊毛产量17吨,畜牧业已成为富县、富民,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主要途径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是规模养殖蓬勃发展,"四大基地"成效显著。**县始终把畜牧业发展放在以牛羊快速育肥为主的规模养殖上,以兰郎公路沿线两乡四镇为重点,采用"养殖场带规模户、规模户带育肥户"的模式,以专业村为依托,养殖场为龙头,规模户为骨干,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和牛羊育肥,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加快了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步伐。全县规模养殖场现已累计发展到70个,牛羊快速育肥专业村发展到28个,育肥户发展到5360户。实施"三甲集镇白庄头村千头牛"、"城关镇大杨家村十万只鸡"、"排子坪乡马家湾村万只羊"、"庄禾集镇官坊乡万只草鸡"等"四大基地"建设发展规划,经过不懈努力,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三甲集镇白庄头扶持了金良奶牛养殖场、富华奶牛养殖场两大龙头企业,引导和构建了肉牛养殖的"回坪"模式,按发展规划已完成奶站扩建、标准化圈舍扩建、道路硬化、场门修建、干酪素生产线上马等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销奶难的问题。城关镇大杨家村现存栏鸡11.5万只,有规模养鸡场20个,其中万只以上规模的4个。齐家镇马家湾村政府扶持建设了2个龙头企业,扶持重点贩运户加育肥户9户,发展育肥户40户,使全村存栏羊达到2532只,20*年羊出栏1.8万多只,该村被列为"省列《无公害优质羔羊肉生产技术开发》项目示范村"。万只草鸡基地建设在庄禾集镇马浪、大庄、新民和官坊乡的山庄、槐沟、河滩等村进行,重点扶持22户农户,依靠草山独立饲养,以山庄村马维国封山放牧的饲养管理为模式,由庄禾集畜牧站创办的实体绿源养殖场统一提供鸡雏及饲养、管理经验,落实政府扶持资金,提供紫花苜蓿草籽,同时注册了"官坊草鸡"品牌,基地建设20*年共计出栏草鸡1.2万只,创收8万元,效益明显,在抓紧抓好"四大基地"建设的同时,该县还引导组织建设其他养殖场,规模养殖如雨后春笋,遍地拔地而起,全县规模养殖场累计发展到71个,新增1个,牛羊快速育肥专业村发展到29个,新增1个,育肥户发展到5380户,新增20户,建设养羊小区1个。这些规模养殖场的建办,为全县畜牧产业化生产起到了示范带动的作用,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二是畜禽市场分布广,交易量大。全县境内有城关、祁家集、三甲集、齐家、庄禾集、买家巷等六大农贸市场,兰郎公路横穿全境,流通活跃,市场繁荣,对牛羊及畜产品需求量大,销路广阔,每年县内饲养和外地贩运上市交易的肉牛达5万多头,肉羊20多万只,年牛羊皮交易712.1万张,羊毛91356吨以上。全县肉类需求量250万公斤,蛋类需求量100万公斤,乳品需求量40万公斤。同时,每年外销牛羊肉数量达8000多吨,远销西安、广州、深圳、西宁、拉萨等地,仅销往省城兰州市场的牛羊肉每天达10吨左右。特别是近几年我县穆斯林群众与中东阿拉伯等国家商贸往来不断增加,外商对我县的清真肉食品十分青睐。因此,肉品加工销售的前景非常广阔。

三是畜牧生产区域化格局清晰。畜牧业生产既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又迎合市场经济运作的要求,结合实际,扬长避短,择业发展,各具特色,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形成了一方一品的格局,三甲集镇头家村、白庄头村,买家巷镇曾家村是**县的奶牛养殖区;以兰郎公路沿线的川区是全县牛羊快速育肥的主产区;城关镇大杨家村在甘肃凯西明达养殖场的带动下,全社已建成了20个养鸡场,是该县的养鸡基地,随着市场的影响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鸡产业短期内异军突起,饲养规模逐年增大,规模养鸡场遍地开花,并且以高度规模专业养殖为主体取代以传统的分散农户普遍散养模式。从养禽分布状况来看,养鸡业重点分布在41个养鸡场和50户专业户中,养鸡场分布于城关镇大杨家村十万只养鸡基地,官坊乡庄禾集镇万只"草鸡"养殖基地等两大基地和城关镇潘家村、祁家集镇寺后子村和谢家村、庄禾集镇司家坪村、三甲集镇东关村等五大专业村之中,专业规模养鸡数量为270000只,占全县总存栏数的71%,养殖规模达2000只以上的养鸡场36个,规模达万只以上的有12个,养禽存栏比2000年净增290000只,比20*年净增157000只,鸡存栏中蛋鸡数量3*000只,占80%,肉鸡数量76000只,占20%,20*年家禽出栏293800只,禽蛋产量5700吨,禽肉产量633.6吨,养禽业产值1584.61万元,农民人均养禽业纯收入21.19元,养禽业不但安全抵御了全球禽流感风险,更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养鸡业已是全县畜牧支柱产业中的一支新生主力军,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齐家镇、水泉乡干旱山区是小尾寒羊养殖及牛羊育肥的产业区。高寒阴湿山区的庄禾集镇、官坊乡是细毛羊繁育基地,同时又是"官坊草鸡"品牌产业的主产区,全县畜牧业生产已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

四是畜牧新科技推广成效明显。一是以饲草青贮氨化为主的草业发展有了新突破。20*年制作青贮氨化饲料2万吨,机械进行了更新换代,全贮比例提升到30%以上,所制作的青贮氨化饲料节约了精饲料,降低了饲喂成本。二是狠抓畜种改良。在良种改良工作中,今年该县重点加大对黑白花奶牛、细毛羊、蛋鸡的品种改良工作。根据市场要求,订购对本地适应性强,改良效果好的北京、上海等地的荷斯坦奶牛细管、冻精颗粒1530粒,调进纯种早胜种公牛9头、纯种萨福特、美利奴种公羊19只,通过采用本交和冻配结合的办法,已完成牛品种改良1832例,其中冻配1400例;完成细毛羊杂交改良授配4.2万只,肉羊杂交2.6万只,引进优良蛋鸡9万只,完成冻配1080例,完成细毛羊杂交改良5.*万只,使牛羊的良种率达到85%和80%。三是大力推广暖棚养畜等牛羊育肥新技术。扣棚面积达7.6万平方米,改建圈舍7000间、总计扣棚养畜23.5万头只(次)、扣棚养牛1.5万头,养羊7.5万只、养鸡14.5万只、推广多种兽药新品种。在中介服务方面,我县加入了"甘肃省牛羊肉产业协会"和"甘肃省畜牧业协会",组织成立了"**县养牛协会"、"**县养羊协会"、"**县养禽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充实了协会人员,确定了工作职责,为全县畜牧业搭造了和谐发展的平台。在科技培训方面,组织在职业务技术骨干6名,分三批进修,参加了省、州业务部门举办的"饲草加工利用","冷链体系项目建设化验室工作","州畜牧科技委派特派员"等培训,从而提高了业务技术水平;组织技术骨干,对全县的养殖重点村开展了科技培训,共举办牛羊常见病防治、羔羊育肥、饲草加工利用等培训班6期,培训800多人(次)。四是强化防疫体系建设,狠抓疫病防治。县政府每年下拨防疫专项资金,保证了防疫物资的储备使用。20*年共免疫w病23.16万头(次)、注射W病苗牛5.92万头(次),羊17.24万只(次),使牛羊的W病免疫密度分别达到96%、94%。并认真做好疫病检测工作,在城关、三甲集、祁家集、庄禾集四乡(镇)抽取鸡血清200份,完成了对巴氏杆菌病、禽流感等的检测工作;检疫各类活畜60.4万头(匹、只),各类皮张201.2万吨,消毒车辆4125辆(次),市场消毒9处74.8万平方米,有效的杜绝了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重大疫病在我县的传播流行。

五是不断注入畜牧贷款资金。金融部门为畜牧贷款极力支持,特别是县信用联社,近年来千方百计拆借资金实施小额信贷、信用村建设等畜牧扶持贷款,拓宽贷款面,加大贷款额度,为群众基础养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0*年发放畜牧贷款1527万元,20*年发放畜牧贷款2537万元,20*年发放畜牧贷款2721万元,20*年发放畜牧贷款32*万元,通过小额信贷和畜牧专项贷款的支持,增强了群众发展畜牧业的后劲。

六是皮毛加工企业众多,畜牧产业空间延伸丰富。全县有皮革加工企业17家,有固定资产7599万元,流动资金81*万元,年产值24*0万元,税金329.6万元。毛纺企业26家,有固定资产14235万元,流动资金5960万元,年产值3*61万元,税金416万元。

**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县,畜牧业发展离不开畜牧扶持,畜牧部门每年争取项目,其中20*年上报项目11个,在建项目2个,完工项目2个;20*年上报项目6个,在建项目6个,完工项目4个;20*年上报项目7个,在建项目2个,完工项目2个;20*年在建项目为《**县动物冷链体系建设项目》,总投资80万元,现已完成了设备购置、安装和**县畜牧兽医卫生化验中心楼土建工程;07年上报项目有六个,分别是《**县齐家镇马家湾、黄家湾村养羊小区建设项目》、《**县三甲集镇白庄头、上集村养牛小区建设项目》、《**县庄禾集镇司家坪、田家村养牛养羊小区建设项目》、《**县动物检疫监督设施建设项目》、《**县乡镇兽医站设施建设项目》,这些项目资金为畜牧基础设施建设、牛羊品种改良及草场改良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效能。

畜牧业也是**县的一项传统优势产业,有很好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

特别是**县穆斯林群众有饲养牛羊的传统习惯和经验。近几年,经过不断加快畜牧基地建设步伐,使**县的畜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牛羊清真肉食品生产和绿色草鸡基地雏型。但是,

畜牧业发展相对处于低层次,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县畜牧养殖潜力很大,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饲草利用率比较低,饲养量还小,缺乏具有产加销综合功能的带动性龙头企业,畜产品深加工方面仍处于卖活畜、售原料、粗加工的落后状况,没有技术密集性和民族品牌的生产厂家,加工增值手段落后。因此,在今后建设中,**县计划积极利用和发挥好传统优势,

加大多渠道筹资力度,面向全国和中东伊斯兰市场,大力推进畜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在继续巩固发展千家万户牛羊养殖的基础上,

重点培育畜牧牛羊养殖龙头企业和"官坊草鸡"品牌产业生产企业,大力推广青贮氨化、冻配改良、暖棚养畜等技术,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和生产质量。

畜牧业作为农业经济中的中枢产业,其作用和地位日显突出,其发达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其畜牧业所占农业产值比重很大,因此,**县也十分重视发展畜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全面建设,提出和制定出台相关政策给予了大力扶持。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保证扶持措施向畜牧产业倾斜。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巩固发展畜牧支柱产业,进一步认清畜牧产业的主导性地位,培育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巩固好、发展好畜牧支柱产业。在引导广大群众投身畜牧生产和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向畜牧业投入的同时,要通过招商引资、畜牧扶贫、小额信贷、项目拉动等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给畜牧业生产以资金和政策上的倾斜,扶持切实提高畜牧基础水平,加快产业化发展。

二是制定畜牧发展规划,明确生产区域布局。进一步拓宽奶牛业、养鸡业、牛羊育肥业、繁殖加育肥业生产空间,制定出生产区域布局的计划与措施,量化细化发展目标,继续巩固发展"四大基地"生产成果,突出"川区搞育肥、山区搞繁殖"这个重点,明确奶牛业、牛羊育肥业、养鸡业、草鸡业等生产区域布局,抓好措施落实,按区域化生产促进畜牧产业化的发展。

三是加强畜牧体系建设,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乡站建设。站所是畜牧专业人员的工作平台,要配备必需的办公设备,以改善工作条件,结合《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今年计划对祁家集镇、买家巷镇、城关镇、官坊乡畜牧站进行彻底维修。充实各乡镇畜牧专业技术力量,组建农民防疫队伍,努力实现每个村有一名畜牧防疫人员并给予一定报酬,形成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

篇10

1、立足乡情,科学开发。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深化认识,明确思路,统筹规划,促进了产业科学开发。我们____有耕地20.3万亩,东部土壤肥沃,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年产秸秆万吨,西部有草原3.4万亩,年产草量达到万吨,发展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但是,前些年,由于受传统生产观念的束缚,农民对发展畜牧业的认识不到位,致使优势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县委提出大力实施肉羊产业开发战略以后,我们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结合实际,确定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思想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实施东西联动、均衡推进,全力推进畜牧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加快兴乡富民步伐的整体发展思路。我们紧紧围绕发展思路制定了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确保了以肉羊、肉牛的畜牧产业规范发展、科学推进。思路和规划确定后,我们针对部分干部和农民特别是东部农民中存在的“没有草原不能养畜”的错误认识,狠抓了思想转变,通过算帐对比、外出参观、典型现身说法等措施,大力加强宣传教育,统一了干部和农民的思想,形成了发展的共识,在全乡上下营造了大搞畜牧产业开发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畜牧经济快速发展。仅去年,全乡就新增养殖户户,新增肉羊万只、肉牛万头。

2、扩张总量,规模开发。坚持实施规模推进战略,保存量,添增量,扩总量,打造了产业规模优势和集聚优势。加大了干部领养力度,充分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引导农民增加饲养总量。全乡干部饲养肉羊达到万只,肉牛头。其中饲养肉羊超百只的干部人,养牛5头以上的干部人。加大了外购力度,整合资金,捆绑使用,重点投向肉羊、肉牛产业,迅速扩充了饲养总量。去年以来,全乡新购肉羊万只,肉牛头。加大了典型培养力度,对养殖能手、“土专家”和农村经纪人进行定向培养,塑造了过硬典型群体,引导农民发展养殖增加总量。几年来,我们共培养各类典型42个,其中养殖大户18个,引带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加大了整村整屯推进力度,对基础好的村屯进行重点扶持,壮大了饲养规模。全乡养羊专业村达到个,养牛专业村达到个。双泉村4队和9队在没有草原的情况下,全屯80户农户有70户发展肉牛养殖,肉牛存栏量达到460头,实现了人均饲养一头牛的目标,人均增收近20__元,户均存款3万元以上,成为我乡的龙头村。同时,我们还加大了母畜饲养力度,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增加母畜存栏量,实现了依靠自繁自养增加总量。全乡可繁优质母羊达到万只,可繁优质母牛达到万头。

3、植入科技,高效开发。坚持科技先行方针,健全网络,强化服务,加快转化,增加了经济效益。我们狠抓了品种改良、技术推广、防疫灭病和服务等工作,推动了以肉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高效发展。在品种改良上,我们重点抓了新品种的引进和配种站点建设,不断优化了种群结构。全乡共建设了6处配种站点,几年来改良肉牛头。引进优质母羊万只。肉羊、肉牛优良品种覆盖面分别达到和。在新技术推广上,我们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大力推广普及模式化养畜技术和种草养畜等技术,推动了农户饲养方式的转变。全乡科技普及面达到。半舍饲养羊户达到户,肉牛栓系育肥户达到户。在防疫上,我们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全乡划分为19个防疫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1名防疫员和2—3名协防员,实行先防疫、后收费制度,防疫员工资由乡里统一发放,强力推进了防疫工作,确保了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在服务上,我们通过支部加协会的办法,增强了牧业生产协会对接市场、联系龙头的能力,提高了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养殖风险,有力地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

篇11

关键词:畜牧业;生态;环境;发展

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生产方式,畜牧业也算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起着引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作用。然而,现阶段我国畜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空间带来许多不利因素,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畜牧业与生态产业的发展具有天然的联系,如果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巨大的经营效果,即发展生态畜牧业可以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还能提升我国畜牧业的竞争力。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文结合我国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发展生态畜牧业的建议,以供参考。

一、生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养殖户防疫观念不强

现阶段,尽管我国生态畜牧业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养殖户防疫观念不强。比如:养殖户不重视牲畜和家禽健康问题,管理不善,一旦发生畜禽疾病,就盲目地使用药物,不管投入多少药物,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严重影响牲畜和家禽的生产性能。不仅如此,还有大部分养殖户只重视畜禽舍的卫生,却对其内部的污染问题视而不见,当他们发现死亡的牲畜和家禽时,就会立马将它们清理出去,但这只是挪出了房子,死掉的牲畜和家禽仍然被放置在现场,或者有人屠宰带有疾病的牲畜和家禽,将其内脏丢在地上,由此引发了严重性的疾病传播,污染空气,害人害己。

2.畜产品质量问题严重

众所周知,养殖户发展畜牧业,其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益,但也不排除某些人采用非法手段达到获利的目的。当然,在非常经营下,畜产品的质量就会存在严重问题,一旦出售不合格的畜产品,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造成巨大威胁。目前,尽管科学经营方式得到了推广和普及,但是还有许多养殖户仍然采用传统养殖方式,容易出现法律与利益之间的冲突,再加上农民过于分散,难于管理,无法保证畜产品的质量。

3.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在畜牧业方面,往往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进而使得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一般来说,个体养殖户的养殖环境较差,对于动物粪便的处理不及时,也不彻底,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作用。如果在夏季,天气炎热,这些被乱扔动物粪便极易发生腐烂,或者发生质变,进而会污染水源和地面环境。究其原因,由于我国当前的生态畜牧业生产还未形成较为规范系统,大多数养殖户的经营不够规范,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往往不加思索地倾倒畜禽排泄物等垃圾,成了周边环境的污染源,甚至呈现出不断恶的趋势。

二、新形势下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

1.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体系

在新形势下,大力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应当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体系。首先,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将资金投入到位,不断加强县、乡、村等级别的预防网络建设工作;其次,不断完善牲畜和家禽免疫档案管理工作,尽快建立农村兽医室,并配备科学有效的免疫设备,及时地为疫病牲畜和家禽提供疫苗服务;最后,合理地制定消毒制度,严格要求养殖人员定期消毒养殖场,并且要跟踪他们,监督其消毒工作是否落到位。此外,建立科学的疫病防治体系,还要做好相关配套产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引进良种培育、疫病防控等技术,帮助养殖户更加科学地经营生态畜牧业。

2.加强生态畜牧业的投入

毫无疑问,发展我国生态畜牧业,必须加强对生态畜牧业的投入,这对于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养殖应当以科技化为向导,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努力建成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争取实现个体产业与市场的有机结合,从而促进畜牧业经济的良性循环,提升现代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养殖户还要按照因地制宜,重视生态养殖园的规划与建设,改善生态畜牧业的经营环境。也就是说,只有做好对生态畜牧业的各项投入,才有助于改善畜牧业的生产条件,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

3.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

实现我国生态畜牧业的良性发展,还要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首先,政府要大力治理畜牧业的污染源,鼓励农民发展生态畜牧业,并为养殖户提供一定的经济扶持;其次,进一步强化种草养畜项目,提升沼气生产产业化程度,合理地将生产、沼气工程、环境保护进行紧密结合,以此实现现代畜牧业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最后,由于现代养殖方法实现了集约化经营模式,增加了养殖群体,更容易污染周边环境,这就要求养殖户严格按照标准现代家禽和动物粪便的排除方法,在育种场地内放置环境保护设施,这样既可以促进生态畜牧业经济的发展,还能为周围环境安全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能够促进绿色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对于保护周边环境、实现生态发展建设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实施新形势下生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严格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合理地设计、组装、调整、管理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同时要有效利用草地资源,建立牧民合作组织,实行产业化经营方式,促进草畜平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生态畜牧业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国红.现代畜牧业与生态发展研究[J].北京农业,2014,(24).

[2]滕少花,姚 娜,徐海雄.关于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几点建议[J].广西畜牧兽医,2012,(4).

篇12

关键词:新型主体经营;结构调整;问题;对策

1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基本现状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加快培育畜牧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诸城市注重培育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畜牧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养殖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据本次调研初步统计,全市共有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664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71个、潍坊市级以上畜牧业龙头企业48个、畜牧业专业大户6322个。在各类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有力地推动下,全市畜牧业经济正不断向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带动农民增收能力继续增强。2012年全市畜牧业产值71.4亿元,同比增长9%,占农业总产值的63.9%;全市人均牧业纯收入1394元,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9%。

1.1 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加速 通过集中配置和生产经营上的联合,实行统一生产、加工和销售,引导农户集中到一个基地和产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相对集中的布局和规模生产,加速了畜牧业产业的结构调整,有力地促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快速突破。

1.2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专业合作社根据市场信息,引导农民有组织的进入市场,使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龙头企业发挥技术、市场、品牌优势,改善畜牧业生产环节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艺,提升养殖户的从业水平和技术水平。

1.3 农民收入水平继续提升 新型畜牧业生产主体通过把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有效降低了生产资料的投资成本,通过提供平台,引导和帮助农民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了劳动力、土地、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达到了提质提价增收、降风险减成本增收、增值返利增收的目的。

2 畜牧业规模经营发展情况

畜牧业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步伐加快,据初步统计,全市规模以上畜禽养殖场6300余个,建设畜禽养殖园区125个,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85%以上。自2008年国家实行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登记备案制度以来,截至2012年底已经登记备案的规模化畜禽养殖项目30000余亩,其中百亩以上的备案项目占地面积22000余亩,约占适度规模养殖项目的73%。

3 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

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逐步壮大。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畜牧专业合作社271个,其种动物类95个,生猪类122个,蛋鸡类15个,肉牛类12个,其它畜禽类8个,合作社成员总数2万多人,合作社数量、入社会员人数都较2011年有了较大增长。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一村一品发展,还进一步优化了农业结构、促进了产业健康发展。通过合作社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4个,无公害畜产品1个,惠及畜禽养殖户3万多户,占全市总养殖户数的70%以上。促农增收效果显著。合作社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拓展服务领域,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双赢。合作社成员人均纯收入较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高200―400元。

4 畜牧业产业化经济发展情况

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深入推进。目前,全市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38家,年加工畜禽产品27万吨,实现产值35亿元;兽药GMP生产厂家3处,年产值2.4亿元;全市饲料生产企业60家,固定资产6亿元,工业饲料产量183万吨,销售收入37亿元;全市肉蛋奶总产量41.9万吨,同比增长2.3%。畜牧业品牌发展快。目前全市无公害畜产品认证31个;潍坊市级以上畜禽标准化示范场25个,其中国家级5处,省级7处,潍坊市级13处。畜牧龙头企业队伍逐渐壮大,目前我市发展畜牧龙头企业41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家,潍坊市级35家。在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龙头企业作用突出,示范带动效果明显。得利斯公司依托自身销售、品牌优势,发起成立了得利斯合作社,按照互惠共赢的原则,引导300余户养殖场(户)入社,年购销生猪10万多头,产值1.2亿元。

5 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 土地资金制约 大多数新型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要素获得方面仍然面临着较强的约束,主要集中在资金和土地等方面。土地因素,实现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需要土地作为支撑,由于受到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土地资源稀缺、土地流转不畅等因素制约,畜牧业规模化生产经营依然面临无地可转的困境。同时,受生产规模的制约,绝大多数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在融资筹资方面都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复、隐易费用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发展前景受到很大制约。

5.2 农技服务体系滞后 在培育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和畜牧业新型经营体系过程中,大多数生产主体经营者年龄都在50岁以上,一旦他们从农业产业中退出,是否有数量充足的后继人才,情况并不乐观。同时,现在基层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面临老龄化,受人事、编制、职业特点等因素制约,注入畜牧业专业技术队伍年轻力量较弱,面临青黄断档局面。这些服务体系的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

5.3 政策支持存在偏差 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畜牧业的支持力度,对稳定畜牧业发展和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政策落实效率不高,政策实施成本较高,实施时间缺乏时效性。

6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需要采取的措施

6.1 加快生产要素支撑 要合理规划畜牧业新型经营主体用地,对适度规模养殖、合作社深加工等与畜牧产业紧密相关的用地采取灵活政策,予以优先支持。在金融政策方面,要积极引导农村金融资金互助社发展,鼓励支持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在农村基层建立农业信贷网点。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抵押、担保、信用体系。完善小额信贷产品,建立灵活高效的农业融资保障体系,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在财税政策方面,要积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减税和出口退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合作社要积极加快示范社创建,加大资金奖励。

篇13

Abstract: The combina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novative start-ups and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needs to be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abilit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rough improving the students' consciousness of sel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using all levels of innovation platform and policy, we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project.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性发展;教育改革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sustainable development;education reform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253-02

0 引言

近年来,社会大力宣传创新创业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项目的引导力度不够,还没有形成尊重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加上学生自身的经验缺乏,学校教育的限制性,多方面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发展。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分析

对于大学生而言,创新创业意识有待提高,因受到经验缺乏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很多学生并未真正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仅仅是应付学校的学分规定或者活动要求而进行规定的创新创业项目。

一是缺乏观念。许多在校生不满足于现状,但往往只是牢骚满腹,自己却缺乏行动的信心,缺乏参与实践的动力,加上受到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创新创业观少之又少。二是缺乏毅力。虽然有些大学生也能认识到毅力各种活动中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有困难就停止。三是缺乏兴趣。现在大学生的兴趣往往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经常变化,缺乏深度和广度。四是缺乏创新性思维能力和创业的实践能力。大家都说创新,但不知道如何去创新,就更需要我们教育的指导,需要加强培养和锻炼。另外,大学生们普遍缺乏把理想变为现实的综合能力,缺少不怕困难、屡败屡战、勇于实践和敢于实践的精神。

2 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普遍比较单一,多以讲座形式进行,近几年加入了《就业指导》、《创办你的企业(SYB)》课程,也仅仅是选修课程,对于创新创业技能并没有系统性的教育和培训,创新创业课程也未能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许多专业学生混杂在一起完成课程的学习,专业特色缺乏。更缺乏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而高校在补充师资力量时过于追求高学历过于强调新教师的职称和科研能力。大多数教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缺乏,更缺乏企业管理实战经历和创新创业的体验,讲课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使学生从创新创业课程中真正获得感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几乎为零。

3 大学生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首先,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者应着眼于培养有较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正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观念,创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型教育观。由于知识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在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在不断缩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更要渗透到实际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将穿透他们整个社会活动中。必须树立学生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要养成他们创新创业的自觉性。

其次,培养一支创新创业型的教师队伍。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自主进行学习。要求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开展各项创新创业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对学生的评价以促进和激励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为主导。

第三,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创新创业相关课程比重,使学生依托专业,着眼于强综合性的学科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创新创业实践环节的比例,强化实践技能的培养。学校应与公司企业联合,聘请有创新创业经验的社会能工巧匠,带领学生做实践性的社会认知活动。并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与场所,让学生进一步切近社会,同时也可以锻炼、培养、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带领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师的科研课题以及各种“创新创业协会”,将兴趣爱好一样的学生聚集到一起,让他们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最后,学校要积极创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适宜的教育模式总是可以培养出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我们所说的因材施教,就是这样的。其实,其他方面如政府政策、社会舆论、以及家庭氛围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都是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的,如何真正做到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还需要我们政府和教育者多思考。

参考文献:

[1]陈家洪.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8(4).

[2]葛海燕.论当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J].出国与就业,2011(1).

篇14

目前,我国有近300所高等学校开设有土木工程专业,涉及工、理、农、林、师范等学科。各校每年招生人数不等,最少60人、最多可达600人。这些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地下工程、道路工程、岩土工程、隧道与涵洞工程、铁道工程、市政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安装工程、矿山建设、交通土建等行业的建设工作。土木工程专业适应了我国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就业形势良好,但是,居安思危,有必要深入研究如何保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

一、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从业范围土木工程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获取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能在房屋建筑、隧道与地下建筑、公路与城市道路、铁道工程、桥梁工程、矿山建设等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监理、研究、教育、投资和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二)毕业生基本规格在德育方面:热爱祖国,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文明礼貌、心理健康、勤奋努力、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在智育方面: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形成健康的体魄。在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管理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上看,教育部1998年专业目录设置的土木工程专业,涵盖了原来的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矿井建设、城镇建设等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专业的拓宽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的拓宽和对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内容编排、教学方式等,应充分反映各校培养特色。对此,专业指导委员会建议课内总学时控制在2 500学时之内,其中公共基础课不低于5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占30%和10%左右,剩余10%由各院校根据自己特点安排。课程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选修课又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并规定课程总量中至少应有10%左右的课程为选修课程。

从必修课程来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专业基础课程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共同的专业平台,为学生在校学习专业课程和毕业后在专业的各个领域继续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这部分课程包括了工程数学、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学、岩土工程学的基础理论,以及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所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6类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