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数字教育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P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利与弊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课堂中,这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也发挥出了较为关键性的作用,要想创设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突破难点就需要变教学抽象性为形象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倾向于生活化。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出教学的优势,让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以下笔者就对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利弊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一)为使用数字技术而使用,课堂教学本末倒置
当前在很多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新颖,在教学中有动感的表现,有更加美化的图片还有更多更为强烈的色彩和动画,这样的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是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寥寥无几,也基本是在形式上对学生有吸引的作用,事实上给学生造成了诸多的干扰和误导。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在花哨的多媒体上,忽视了内部的教学内容,这种华而不实的课件,会让学生的精力耗尽,影响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置
学生在整个认知活动当中处于主体性位置上,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间产生影响,因而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上过多地使用数字资源就会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料,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比传统方式更有效率,但教师缺失的是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也不能发挥出传统教育的优势作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变少,这样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性沟通。
二、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一)使用数学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还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资源、数字资源、用图片、视频、模型的方式展示数学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也能够让学生在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和学习到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相似数”的过程中,很多课本上的内容都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教师要想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就需要在网上搜集一些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资料,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谁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多少?我国的长江东大桥有多长?今年我校的总人数是多少?这些数字信息可以使用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鲜活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相似数的概念。
(二)使用数字化资源去突破学习的难点,对课堂形式进行优化
多媒体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声音和颜色等等都能够叠加使用,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以此解决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听懂晦涩难懂的内容,还能有突破性地了解难点。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平均数进行了解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出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通过演示和移动之后,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有缺漏的地方就需要进行补缺,突破重点和难点。
另外,数字化的资源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性的作用,让教师开拓出更多的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性发挥,积极探索数学学习中的奥秘,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数学的数字化资源运用下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资源需要区分对待,看到数字资源的两面性,发挥优势和长处,避免短处和缺漏,让数字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字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动对焦;数字图像处理;对焦算法;清晰度评价函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60-05
光电成像系统是集光、机、电一体化的图像信息获取工具,已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光电成像系统的对焦性能决定着成像系统能否拍摄到清晰的待测物体,因此是人们着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技术中,对焦算法尤为重要。良好的对焦算法可以让光学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对焦位置,并使光学系统在对焦过程中不易受噪声干扰。以往文献所提出的最佳算法大多仅在特定的成像系统、拍摄环境或拍摄对象中才能表现突出,算法的选择方案具有局限性。如果可以综合地分析各种对焦算法,用科学有效的算法评价标准分析算法的优缺点,总结出选择方法,这样既能为不同条件的光学系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最佳算法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又能为新算法的设计提供参考。
1 对焦算法
目前对焦算法主要可分为:频域函数、统计学函数、信息学函数、直观评价函数几类[1]。
1)空域函数:空域函数的依据为:一副图像是否聚焦主要反映在空域上是图像的边缘及细节是否清晰,而图像的边缘及细节信息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微分来获取,图像经其处理后所得到的量值能够反映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作为聚焦的判据。这种通过使用微分、梯度等数学函数为工具以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的函数也称为梯度函数。主要有阈值绝对梯度函数、平方梯度函数、Brenner梯度函数、Tenengrad梯度函数和标准化Laplace和函数。
2)频域函数:频域函数是以傅里叶光学理论为基础的对焦函数。高清晰度图像的主要是具有清晰的边缘和丰富的图像细节,其与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后的高频分量相关联。离焦图像越模糊,图像在频域领域内的高频部分的衰减就越严重。因此可以将图像的高频分量信息作为评判对焦情况的依据。频域函数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是高频分量法。
3)统计学函数:因对焦的图像包含了清晰的图像信息,对焦图像的灰度值分布比前离焦图像的灰度值分布者更丰富。基于统计学的对焦函数通过分析图像的灰度值变化情况来区分已对焦的图像与未对焦的图像。此类算法的信噪比往往比基于梯度的对焦函数高。统计学函数包括变化率函数、标准化变化率函数、Vollath自相关函数、基于梯度的标准相关函数。
4)信息学函数:对焦图像与离焦图像相比其灰度值更加丰富,即它们所含的信息量或熵不同。图像越趋于离焦时图像越模糊,所含信息量越少。故可以利用图像的信息熵作为自动调焦的评价函数,即信息学函数。此类算法主要利用直方图函数h(i)(图像中灰度值为i的像素的个数)来分析图像的亮度与频率分布。[3] 信息学函数包括Range 函数和熵函数。
5)直观评价函数:直观评价函数在使用时需要事先给定一个阈值,通过统计像素灰度值低于或高于该阈值的像素个数直观反映图像的对焦情况,此类函数阈值的设定没有固定标准,在不同成像条件下的合适阈值也不相同。直观评价函数包括内容阈值函数和图像能量函数。
2 评价对焦算法的标准
评价函数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无偏性、单峰性、高灵敏度、较高信噪比、函数复杂程度相对简单。对于对焦函数的评价,可参考准确度、抗噪声能力、灵敏度、时间四个不同角度的标准,各标准的作用如下:
1) 准确度 (Accuracy)。此标准显示出最佳对焦位置与对焦函数曲线中最大值之间的差距。在向函数输入图像时,图像的顺序都是按着从对焦逐到离焦排序,在软件中其初始位置为0,因此最大值所对应的图片与第一张图片越接近,即差值越小,说明对焦函数越准确。
2) 抗噪声能力( Anti-noise)。抗噪声能力需要同时考虑局部最大值个数与噪声等级,且前者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当局部最大值个数相同时,则比较噪声等级的大小。
3) 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是图像数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4) 时间( Time)。在自动对焦系统中芯片的运算能力如果较差,可考虑排除平均耗时最长的函数。在软件平台上实现计时功能时,计算机选用了安全模式,尽最大可能排除外界程序在后台临时占用计算机内存、影响计算机处理速度导致运算时间延长的可能。
3 试验与分析
共选择13种对焦算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函数种类较多、较为全面。具体算法和其序号如下:0)平方梯度函数、1)Brenner 梯度函数、2)Tenengrad梯度函数、3)标准化 Laplace和函数、4)变化率函数、5)标准化变化率函数、6)Vollath自相关函数、7)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8)对比度变化率的改良算法[3]、9)阈值绝对梯度函数、10)Range函数、11)熵函数、12)高频分量法。
试验中的样本为图片序列,其作用是向对焦算法提供可供检测清晰度的对象。为了使算法的评价结果可以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结果,本次试验分别选择边缘清晰的风景图像(30幅)与边缘模糊的岩石纹理图像(20幅)作为待测清晰度样本。边缘清晰的风景图像颜色丰富、物体边缘区别明显,表现出了丰富的信息,可以代表一般的拍摄对象,故作为一般样本。通过手动细微调整镜头焦距,使拍摄相机镜头逐渐从对焦到离焦,并获取图像模糊程度不同的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成适合软件运行的尺寸,从而获得样本。采集样本的工具为Nikon D80 数码单反相机,镜头型号为:Nikon AF-S Nikkor 24-70mm f/2.8G。
3.1 普通样本下各个函数的表现情况
将30张普通样本的风景图像序列导入对焦函数,进行清晰度评价,分别得到函数曲线图像(图1)、函数最大值位置(图2)、抗噪声能力(图3)、函数灵敏度(图4)、所用时间(图5):
在普通样本下,由于图像中噪点的数量几乎为0,良好的函数应首先满足抗噪声能力数值为0,如果有函数在这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应该首先将其从备选函数中剔除。
由图1可知:Range函数、熵函数与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无法满足要求:
1)Range函数、熵函数的函数曲线过于平缓,灵敏度过低,且较为严重的是在普通样本的图像序列下Range函数与熵函数的最大值位置就已出现偏差。如果将这两个函数放在实际应用中,会使对焦系统难以分辨出最佳对焦位置,故这两个函数不宜作为备选函数。
1)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虽然在总体趋势上能与其他函数相同,且其最大值位置准确,但该函数具有波动性,如果将该函数放在实际应用中,自动对焦系统很有可能会因为函数虚假最大值判定未对焦的位置为最佳对焦位置,故该函数不宜作为备选函数。
在排除以上三种算法后,考虑剩余备选函数在其它标准下的表现,可以得出平方梯度函数的表现最好,其次为Tenengrad函数。平方梯度函数与Tenengrad函数在可以满足一般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较好的灵敏度与较短的运算时间。
3.2 样本边缘模糊对各函数的影响
样本中的噪声会明显影响对焦函数的评价质量。通过图13分析得出Brenner函数的抗噪性能最好,其次为变化率函数与标准化变化率函数,并三者都能保证最佳对焦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所拍图像容易出现噪点的情况(如CMOS在暗环境拍摄物体时)应尽量使用这三种对焦算法。
3.4 二次采样对各函数的影响
4 结论
该文首先通过国内外已有的文献中选取已推广的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对焦算法作为待评价的备选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应相对简单。然后通过数码单反相机选取多种样本,供对焦算法评价。而后利用Borland C++ Builder 搭建图像处理平台,使对焦算法
可以在平台上对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获得函数的图像,并根据算法评价标准对算法的表现进行量化。对于采集到的图像应进行适当的噪声处理和二次采样处理,以检测各算法的抗噪声能力与稳健性。最后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13种对焦算法中,在一般情况下表现最佳算法为平方梯度函数与Tenengrad函数,这两个函数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抗噪声能力、灵敏度与时间复杂度。其中平方梯度对于边缘清晰的样本较为敏感,Tenengrad函数则对边缘模糊的样本较为敏感。
2) 当图像中含有密度较大的噪声时,可以选择Benner函数、变化率函数与标准化变化率函数最大避免噪声对于对焦系统评价结果的干扰。
3) 如果自动对焦系统使用了二次采样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依旧可以优先选择平方梯度函数或为Tenengrad函数作为最佳对焦算法在自动对焦系统中使用。
4)熵函数与高频分量法的能力较差,且容易受到噪声干扰,时间复杂度较高,故不适合作为一般的对焦算法应用在自动对焦系统中。
由于数字自动对焦系统的使用环境、系统参数、拍摄对象存在多样性,并不存在使用与所有情况的唯一最佳算法。应对于不同拍摄条件提出不同的最佳算法,并给出合理的最佳算法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 Yu Sun,Stefan Duthaler,And Bradley J.Nelson Autofocusing in Computer Microscopy: Selecting the Optimal Focus Algorithm[J].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2004,65:139-149.
[2] Santos A,Solórzano CO,Vaquero J J,Peňa J M,Malpica N,Pozo F. Evaluation of autofocus functions in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J].Microsc 1997,188:264-272.
[3] 蒋婷.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Yeo T,Jayasooriah SO,Sinniah R.Autofocusing for tissue microscopy[J].Image Vis Comput,1993,11:629-639.
2003年11月28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PDTS23081-1信息与文献――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在指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概念时,专门强调了:“元数据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地位。
同时,该标准还专门指出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所具有的特征,即:“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所谓结构化信息一般是指可以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而所谓的半结构化信息就是指可以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这里所说的可以自描述的信息是指能够完整表达元数据的元素名称和元素值的信息,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是指能够同时从置标标识符和元数据内容两方面揭示语义的信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一种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这就是说它可以是可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也可以是可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那么为什么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会有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呢?这主要与电子文件元数据所使用的置标语言有关。
目前在国际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的语言主要有三种: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可扩展置标语言(XML)和文本语言(TEXT)。所谓元数据的“置标”,作动词时就是指给元数据加标识符号的意思,作名词时就是指元数据的标识符号。如以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题名元素――元素值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的置标为例,示意如图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题名元素的置标:
从图1可以看出,通过标识符号“、”对“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的题名进行置标,清楚地表达了该文件的题名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语义,使题名元数据达到了自描述并完全揭示语义的目的。因此,我们又将其称之为结构化的元数据。由此可知,置标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取得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的关键,没有置标就没有元数据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
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语言的比较研究
2.1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超文本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HyperText MarkupLanguage(简称HT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网页设计而制定的一种语言,是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的一个子集,它通过规定一种简单的结构和一个标识集合解决了标准通用置标语过于复杂不利广泛使用的问题,且这种应用是着重在如何将信息显示出来,而不是如何将文件数据结构化。
利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语法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国际都柏林元数据项目组织(DCMI)制定的。下面我们就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2――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共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在超文本置标语言中,专门有一个名称为“meta”的元素用于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其置标标识符为“”。所以上述这六个元数据元素前面都加了一个“”的置标标识符。如果将其列成表格就可以看得更为清楚,示例如图3――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3中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是以“”为标识符,这是不变的,而其中的元数据内容根据则视具体情况变化,
如:或是题名,或是责任者等等。或者说,在"”中的元数据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置标标识符"”是不变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方面较强,但在语义揭示能力方面还不是很强,即其不能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变化置标标识符。而且由于在超文本置标语言国际标准(HTML 4.01Specification)中对“”没有定义一个规范化的属性集合,属性的含义和值域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另外的文档中定义,即没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可以将任意名称和个数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以“”元素属性的形式置标在“”标识符中。因此,这又容易造成了超本文置标语言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缺少控制,难以做到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超本文置标语言主要用于对一些简单的、核心的元数据进行置标,也就是对所谓的轻型元数据进行置标,因为,这类元数据数量少,而且能够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中都得到公认,标准化程度高,在使用上比较规范。
2.2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可扩展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简称X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适应互联网的应用,将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中许多较复杂且不常用的特征去掉,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而形成的置标语言。它作为一种可用来制定具体应用语言的元语言,既具有强大的自我描述能力,又具有适合网络应用的可扩展性。
下面仍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可扩展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4――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4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也是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但是它的置标标识符与超文本置标语言中置标标识符不同,它是具有语义的标识符,同样如将其列成表格也可以看得更清楚,示例如图5――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5中的“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起始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使用了具有自描述能力的语
义标识符,如“、、《责任者>、、、等,也就是说,可扩展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是随着其后面的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后面的元数据内容是题名,它的标识符就是“”,如果其后的元数据内容是责任者,它的标识符就是“”,等等。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很强的,而这主要有赖于可扩展置标语言的可扩展能力,即它可以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扩展出不同的置标标识符,从而具体应用到各个不同的元数据的置标中。并且由于根据可扩展置标语言国际标准(XML 1.0(Third Editiion))对其置标标识符的使用都可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即具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还可以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置标的目的。
由于上述原因,可扩展置标语言可以对任何类型的元数据进行置标,而且在置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上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2.3文本(TEXT)语言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采用文本语言(简称TEXT)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是一种特例,在这里所谓的文本语言置标是指以文本字符作为标识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采用文本语言置标,一般是依据国际元数据标准化机构(DCMI)所定义的语法规则来进行的,其格式为“文本语言元数据标识=元数据内容”,示例如图6――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著录是采用了文本语言进行置标的,同样也可以将其列成表格来加以分析,示例如表7――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7中的“文本语言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以文本中的字符作为标识,然后用分隔符“:”隔开进行置标的。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置标,优势在于文本语言的标识符是可以随着其后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较强的,这主要是由于文本语言具有类似于可扩展语言的可扩展能力,但是文本语言却不能像可扩展语言那样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来对元数据置标进行控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却无法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因此就可能导致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做出不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采用文本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措施,所以目前在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置标中很少单独使用,往往是结合超文本置标语言一起运用。
3.结论
关键词: 青春期 艺术治疗 自闭症 智力障碍 善工家园助残中心
一、引言
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规定了所有学龄的人群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国现阶段的特殊学校,主要以聋哑盲的学龄儿童服务为主,对于智力障碍、自闭症人群的教育与疏导机构非常稀少。另外,此类终生性疾病,相对于其他特殊人群,其自身的交流障碍导致其成为弱势中的弱势群体。我与金磊磊、张少博从2014年3月起在成都市武侯区善工家园助残中心做义工,从事苹果班(善工家园轻度智力障碍和自闭症人群)和部分蓝莓班(善工家园偏中度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绘画教育工作,在此期间结合课堂积累了大量实操经验。选择艺术治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是出于该人群的患病特征。我结合艺术治疗的理论与实际课堂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改善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艺术教育现状,提供可靠依据。
二、艺术治疗概述
广义的艺术治疗包括音乐治疗、话剧治疗、舞蹈治疗等艺术形式,狭义的艺术治疗主要指以绘画类等视觉艺术为手段的治疗。本次研究的艺术治疗实践主要以狭义的美术治疗为主。艺术治疗是在一位训练有素的美术治疗师的陪伴下,在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下,运用美术材料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实现情绪表达及自身的改变与成长,并享受美术作品带来美感、积极向上的心理治疗。艺术治疗不同于一般形式的心理治疗与艺术教育,是一种专业性的服务,确切来说,是心理治疗与艺术教育的结合。其表现在艺术治疗的过程中,主要媒介为绘画创作并非语言,而且目的更多以治疗心理健康而非艺术鉴赏。
三、针对性介入干预
(一)诊断。智力障碍与自闭症的人群有以下三个共同特征:感知速度比较慢,对视觉的感知大于听觉;先天或者后天身体条件有限,语言方式表达单一或者沟通障碍;情绪不稳定,专注力差。现主要治疗方式为机械式干预训练与药物辅助治疗。在对此人群的生活背景进行一定了解后,发现该人群沟通能力有所欠缺,为了之后更好地融入社会,所以决定通过集体治疗的方式培养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如分组共同完成一幅画,各组选一个代表进行作品阐述;或者限定工具的使用,每个人只有用自己的工具与别人交换才能够进行下一步创作等。
(二)过程。通过与善工家园协商,决定每周五(除节假日)上午十点到十一点,治疗主要围绕苹果班与蓝莓班的美术作品创作与展示展开。该人群的学生本身缺乏对线条与色彩的把控能力,所以在头几个月一直是绘画基础的训练(如构图、黑白灰、色彩关系、线条的运用等);为了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现方式表达情感,接下来的课程是延续性的故事叙述与绘画相结合(如国内外优秀儿童绘本的故事叙述,通过性格描述使得主角性格特征饱满,让学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进行人物创作);然后为了增强几何化联想方式与空间关系理解,课程增添了写生训练(如花瓶、椅子、衣服、裤子、裙子、鞋子等日常生活用品,并结合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加减法组合,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归纳复杂形体);最后由二维平面向三维立体转换,增添多种材料与表现手法(如增添了超轻黏土手工、杂志拼贴画、水墨画、丙烯画、黑白马克画等)。在作品完成后,治疗师与学生围绕当天所绘制的作品进行互动,鼓励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绘画的作品,收集存档或制作手工后赠与想感谢的人。
(三)结束。虽然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病理特征,导致其终生都会受此影响,但是通过机械式训练与绘画的艺术教育结合,能够缓解这种不可抗因素。在课堂上,他们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如绘画、手工制作)表达情绪;通过抽象的图像与颜色表达现实感受;通过从零到有的创作过程中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如L同学是苹果班的一位学生,从外表看就像是一个正常的“坏”学生,但是在跟人沟通上与反应上明显能感受到与正常学生有很大不同。为了掩饰心中的不安,平时表现出吊儿郎当的样子,并抱有一定的排他性和攻击性。在几次会面之后,通过学习制作新年贺卡学习后,主动写感谢的话并赠与别的同学。
四、结语
艺术治疗在最初的医学延伸到教育学等领域,在实验报告中发现,其能够有效减少攻击和不良情绪的累加。但是由于是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出注意事项。首先,要构建一个相对于安静舒适的环境,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其次,对材料的选择,避免尖锐的利器,以免在创作过程中伤害到自己或者他人。再次,给予充分的鼓励但是不要轻易承诺,避免感到自我差距后所产生的焦虑。最后,激励其对自己作品的解释但是并不强迫。智力障碍与自闭症人群的客观条件使得绘画创作成为其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通过学习艺术治疗的方法而对其进行艺术教育,有充分的实际意义和深远的研究价值。虽然艺术治疗与教育并不能像魔法一样使之康复,但是起码在这段创作美术作品的时间里,他们能很安静、专注地学习与表达。另外,对该人群而言,这种安全的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助于提升自主性、成就感,改善机能水平,而且能减少用药量,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为社会创造有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龚_.艺术心理治疗[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
[2]周红.美术治疗及其在特殊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7.
[3][英]卡洛琳・凯斯,苔萨・达利,著.黄水婴,译.艺术治疗手册――艺术教育前沿论丛[J].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4][英]苏珊・布查尔特,著.孟沛欣,韩斌,译.艺术治疗实践方案[J].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5]刘淑霞.艺术治疗对提升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研究[D].山东:山东艺术学院,2011-06-20.
[6]Lusebrink VB.Imagery and visual expression in ther-apy.New York:Plenum Press,1990.11
立项课题:
四川师范大学第十一批科研创新校级学生科研重点创新项目《青春期智力障碍和自闭症人群的绘画艺术干预研究》
〔关键词〕非书资源;管理绩效;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卡方检验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13
〔中图分类号〕G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052-04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步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转变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非书资源,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非书信息资源是一切非印刷文献资料的总称,包括电子音像资源、随书光盘、电子图书和网络文献资料等有形和无形的电子出版物。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非书资源管理模式,且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也没有合适的量化评价方法。因此,非书资源的管理方法及其绩效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语言学和教育学经常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绩效分析的理论研究[1-4]。刘桂宾等[5]采用卡方检验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学科建设进行一致性的判断,判别各学科的馆藏是否平衡。在各类非书资源中,随书光盘和磁带的数量增长最快,附盘出版物约占出版物总数的5%。因此,随书光盘是图书馆目前非书资源管理的重点。本文以随书光盘为样本,调查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和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1 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
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种类繁多,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录音资料,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外语录音带的有偿翻录、FTP或WEB下载服务。对于影视、音乐和艺术等光盘资料,图书馆往往将其存放在图书馆服务器上,在图书馆的网页上设置视听栏目,提供在线点播。图书馆还可以提供集中播放,或通过视听室或电子阅览室提供个人欣赏空间,实行馆内租借、限时归还服务等,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图书馆基本各自为政,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书盘合一模式、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3种[6-8]。表1列出了随书光盘的3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书盘合一模式和书盘分散模式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不适合随书光盘管理的需要,而网络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需求。但是网络管理模式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现有的非书资源管理的研究只是定性论述,缺少量化的评价方法,网络管理模式的优越性的论述缺少数据支持。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的影响
图书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选择了合理的指标参数,才能做出正确的绩效分析。读者对非书资源使用的情况和用户满意度则是衡量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为了简化处理问题,以随书光盘为样本,研究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绩效。采取书面问卷调查和网络检索的方式,获取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书面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进入校图书馆的读者,调查内容包括随书光盘的使用与否、使用方式、使用次数、用户满意度等。而随书光盘的借阅数据的调查,主要采集一定时间内随书光盘的借阅、复制或下载记录。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对随书光盘主要采用了书盘分散模式(但不外借)和网络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我们采取问卷方式调查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调查问卷将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情况分为7种方式:(1)未借阅附盘图书,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2)借阅了附盘图书,但未注意或不知道图书附有随书光盘,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3)知道附有随书光盘,但不知如何获取随书光盘,因而不使用随书光盘;(4)知道有随书光盘,但认为随书光盘用处不大,不愿使用随书光盘;(5)在阅览室借阅或复制随书光盘;(6)在网上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7)其它方式阅读或获得随书光盘,如购买附盘图书、从图书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借阅或复制等。
问卷统计结果发现,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具有多样性(如表2所示)。表2显示,13.33%的读者没有借阅过随书光盘的图书。7.78%的读者不知道图书具有随书光盘,7.22%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随书光盘,9.44%的读者认为随书光盘没有用处而不使用光盘,以上这3项合计为“不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24.44%。19.44%的读者在阅览室借阅光盘,32.78%的读者选择网络阅读随书光盘。6.67%的读者采用其它方式阅读或复制随书光盘。这3项可以归类为“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56.66%。综上所述,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具有明显的影响,读者更多地使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读者,读者较多地通过网络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表2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情况的汇总表
3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研究方法及其绩效分析
卡方检验一种用途广泛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可用于拟合优度检验、两个或多个率或构成比之间的比较等。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两项或多项频数,检测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实际频数与以某种理论模型或分布特征假设为基础的期望频数的差异度。卡方检验可以用于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检验。
卡方检验第一步是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第二步则是根据理论经验或理论分布计算期望频数。第三步根据实际频数和期望频数计算样本卡方值。如果运算出的卡方值大于卡方临界值,接受原假设H0,反之,接受备择假设H1[9-10]。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本论文采用单因素检验分成多项的单因素频数之间有没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因素检验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判断因素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样本抽样造成的随机差异还是由于来自不同总体造成的真正差异。
3.1 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用户对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具有多样性,为了卡方检验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方式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将表2中“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重新进行归纳。将“不知附有随书光盘、不知如何获得光盘、不愿使用随书光盘”这3种方式合并归类为“不使用随书光盘”,则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可以归类为5种,如表3所示。表3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AiTi没有借阅附盘图书2436不使用随书光盘4836阅览室借阅光盘3536网络阅读光盘6136其它方式阅读随书光盘1236合 计180180注:Ai为每种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Ti为每种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期望频数。在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时,首先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假设H0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没有显著差异”,而备择假设H1则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具有显著差异。”检验水准(或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为0.05。其次,根据原假设,计算出期望频数。根据原假设,如果用户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用户对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选择概率相等,则每种状态的期望频数也相同,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期望频数的计算公式:
从卡方分布表查得到当自由度为5、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卡方临界值为9.49。因为计算的卡方值远大于临界卡方值,说明观测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拒绝原假设H0,接受备择假设H1,即用户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有显著性差异。由表3可知,网络阅读和下载随书光盘的人数最多,即网络模式是用户主要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
3.2 多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绩效
在随书光盘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平台的功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表2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状况,如表4所示。在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上,36.46%的读者选择阅览室服务,其中57.14%读者复制光盘,63.54%的读者选择网络服务,其中77.05%的读者现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有些读者是由于自己没有上网条件而选择阅览服务的。可以预见,随着读者的计算机拥有率以及读者上网率的提高,选择网络服务的读者将会进一步增加。表4数据显示随书光盘的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模式对读者的使用方式的影响。表4 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对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影响
4 结 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书资源的数量与品种越来越多,非书资源管理不仅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项目研究了国内外图书馆的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随书光盘为样本,探讨了卡方检验用于管理绩效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非书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读者的使用方式,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绩效。本项目建立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量化评价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缩小我国图书馆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Steen,G.Genres of Discourse and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J].Discourse Processes,1999,28:109-120.
[2]钱峰.基于卡方检验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比较[J].情报杂志,2008,(9):56-58.
[3]Unger C.Genre,Relevance and Global Coherence: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yp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4]Yin Guosheng.Bayesian goodness-of-fit test for censored data[J].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2009,139(4):1474-1483.
[5]刘桂宾 王娟萍.基于K.Pearson卡方假设检验模型的馆藏结构合理性判别[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2(8):45-47.
[6]李明子.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28(8):71-74.
[7]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5,(2):69-70.
[8]楼靖华,万湘容.探讨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模式[J].现代情报,2005,(2):101-103.
【摘 要】文章就我院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该系统的技术特点,在CPR实训教学中的优势和弊端及使用数字网络化实训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心肺复苏(CPR);实训教学
心肺复苏(CPR),是一门常见的急救技术,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效果,进一步加快教学数字化、网络化进程,于2012年引进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GD/H1200)。以下就该系统的功能特点、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CPR教学方面的利与弊与大家探讨。
一、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技术特点
CD/H1200高智能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程学技术与仿生学技术完美结合,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学模拟技术赋予一身,他会说话,会呼吸,有心跳,有脉搏,可以自主表现生命体征,对所给与的治疗措施自主而非人为的做出反应。该系统由全身男性模拟人、生命体征仿真器、多参数模拟监护仪、计算机为一体:具有基础护理和高级护理的功能,可提供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等多项急救操作技能。通过虚拟护理案例,制造实际医疗工作场景,提供不同状态病人,不同病情变化,使学生置身于创建的情境当中,利用所学知识做出各种判断并实施相应急救措施,教师可通过计算机教师端对每个在线学生的操作手法和过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综合计算机同步统计数据,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训练考核情况。
二、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CPR做为应全民普及的急救技能之一,在养老护理员岗位技能培训中显得越发的重要。护理人员对该急救技术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对急危重老人的抢救效果。但由于其过程复杂,学生很难顺利掌握。
CD/H1200系统以PPT的形式将CPR课程,通过大量的图片、案例演示给学生,其形式形象、生动,易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规范的操作技巧,应达到的标准,通过不同的训练模块使学生能从感性和理性上迅速掌握知识点。该系统执行美国心脏协会(AHA)2011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实训操作提供3种训练模块:自操作练习、标准操作练习和实战操作练习。
(一)自操作练习:可以随意进行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FLASH同步演示标准动作,时间控制区、统计区、吹气、按压条形码和操作时间实时显示。不需要按人工呼吸:心外按压=2:30的比例操作。适用于基础动作的自主练习。
(二)标准操作练习:(1)检查模拟人初始状态:瞳孔散大,颈动脉无自主搏动,判断是否符合心肺复苏操作标准。(2)单击“开始”,计时开始。(3)开始操作练习,FLASH同步演示标准动做。(4)胸外心脏按压。系统可依据按压深度和频率统计正确率。当按压深度过浅、正确和过深时,条形码显示为黄色、绿色和红色。(5)人工呼吸。系统可根据吹气量(系统默认为500-1000ML)自动统计正确和错误次数,支持口对口、简易呼吸器对口等多种通气方式。当吹气量不足、正确和过量时,吹气条形码分别显示黄色、绿色和红色。(6)系统实时显示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的波形图。操作成功后模拟人自主出现胸廓起伏,恢复自主呼吸,可触及大动脉搏动,瞳孔LED发光显示。(7)操作结束后,系统自动进行统计,显示学生姓名、操作日期、教师、成绩,并可打印成绩单。本模块适用于标准操作流程的训练。
(三)实战操作练习:根据系统内存案例或自定义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病人意识状态的判断、标准的急救操作流程。本模块适用于应急演练。
三、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在CPR实训教学中的优势
(一)数字网络化护理技能训练系统的应用使实训教学真正进入信息化教学环境,促进了学生主动式、开发式、研究式的学习,更新了教学模式。
(二)实训教学过程中更加体现互动性及人文的特点: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听,而是参与到逼真的环境教学中来,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模拟环境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该系统可以模拟病人病情发展全过程,设置病人生理参数,设置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的效果,可对各种不同的病情进行训练和考核,丰富了教学及考核手段。
(四)促进科学高效的管理,更好的培养教师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从基础生命支持到高级生命支持,可以全方位的帮助养老护理学员进行标准化的技能培训。
四、使用CD/H1200系统在实训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及不足
(一)CD/H1200系统功能强大,涵盖了护理教学大纲中几乎所有的训练项目。可能由于考虑面较广,一些细节问题做的不是很完美。比如模拟人为了进行气管插管的训练,口腔会较大,但在做CPR训练时会发生漏气现象;比如静脉穿刺的管路设置、关节部位的固定装置等等都存在一些小小的瑕疵。
(二)新设备的引用为教学带来了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但如果教师无法尽快的掌握使用方法并运用自如,提高教学效果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应用前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做好培训,熟练掌握软、硬件系统的操作非常关键。
(三)精心维护CD/H1200系统的软硬件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建设一支计算机业务过硬又热爱实训室工作的实训技术维护队伍,适时进行维护保养。同时要与厂家人员随时沟通,及时反馈出现的问题,及时将解决,定期保养。
五、结语
通过实践证明,CD/H1200系统非常适合老年服务与护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尤其在CPR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迅速便捷的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仿真的模拟环境还增加了学生的职业感,更提升了他们的职业素养在以后工作中,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研究和开发CD/H1200系统,才能使这一高智能的教学系统得到最大化的使用,才能使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成为实践型精英人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强度;修复
[中图分类号] R781.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a)-0018-0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bonding power between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XU Yu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ospital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Nanchang City,Nanchang 3300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bonding power of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and discuss its clinical applicability. Methods Fifty-eight patients visited our hospital for root canal therapy from May 2010 to October 2011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n=30)and control group(n=28).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 for repair was applied,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 was adopted.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in the affected teeth was observed and the adhesive strength was measured and recorded after 1,3,6,12,24-month.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repair of the affected tee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7.1%(34/35),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rate was 94.1%(32/34),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χ2=0.3795,P=0.5379).Adhesive strength in both groups after one month was compared,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P>0.05).However,adhesive strength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3,6,12,24 months was more powerful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P
[Key words] New self-adhesive resin cement;Traditional zinc polycarbonoxylate cement;Adhesive strength;Repair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也增加,口腔健康及美观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牙齿正畸、牙齿美容性修复、根管治疗、玻璃离子、复合树脂光固化补牙等各种口腔科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提高。用于口腔科的医用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发展。聚羧酸锌水门汀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粘接材料[2],广泛用于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但是现在临床上发现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因其特殊的材质,可以达到更好的黏结效果。本文主要对比研究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的临床黏结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58例进行根管治疗患者,共69颗患牙,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18~50岁,平均(37.5±11.5)岁。根据黏结材料的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30例,共35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18~49岁,平均为(36.4±12.6)岁;对照组患者28例,共34颗患牙,其中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9~50岁,平均为(37.8±1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患者采用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对照组采用3M公司传统的聚羧酸锌水门汀黏结修复处理,然后在1、3、6、12、24个月对黏结效果分别进行随访,观察修复成功率并分别采用薄片推出试验测量记录黏结强度。
具体安装方法:整个修复过程前先测定牙髓活力,确保牙髓活力正常,且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慢速电机旋钻,缓慢均匀的打磨缺损面,按照正常方法清洁,将3M公司的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或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装入枪式工具挤压,挤压后将其放入搅拌机搅拌5~10 s,水门汀注射输入到根管内,将纤维桩插入根管就位,光固化20 s,抛光,拍摄X线片检查纤维桩就位后进行全冠修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方法的修复成功率并分别记录不同时期的黏结强度。成功:牙齿心态无缺损,修复体边缘紧凑无缝隙,活力正常,修复体与牙体色泽协调,无脱落、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现象;失败:充填体外形明显缺损甚至脱落,修复体边缘缝隙明显,牙髓无活力甚至病变,或发现移位、折断等不良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
试验组修复成功率为97.1%(34/35),对照组修复成功率为94.1%(32/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95,P=0.5379)(表1)。
表1 两组临床修复成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
2.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
1个月后,两组黏结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12、24个月后,试验组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不同时期黏结强度的比较(MPa,x±s)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口腔疾病重视度的提高,口腔科就诊人数也越来越多,因而口腔工作中的各种手术器械及手术材料也成为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重点[3-5]。现在在口腔科的临床工作中,对非金属材料的需求日益增多。许多口腔科治疗方式,如牙齿矫正、全冠修复等均会用到黏结材料。以往口腔临床诊疗中常用的黏结材料主要是聚羧酸锌水门汀[6-7],其是以经钝化处理的氧化锌为主要成分及少量其他氧化物组成的粉,与浓缩聚羧酸水溶液经酸碱反应形成水门汀,具有黏结、垫底、充填功能,有较高的黏结强度和低溶解性,从而可达到很好的黏结效果[8],临床上主要用于金属与牙本质、牙釉质的黏结,且其聚合热低、无刺激性,在口矫器材、嵌体、修复冠、固定桥的黏结,窝洞的点、洞衬中应用广泛。
近几年来随着纤维桩等应用器材的增多,对黏结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口腔临床诊疗中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黏结材料,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9-10],其黏结机制主要来源于站污层局部脱矿,水门汀与牙本质产生的微机械固位及与轻磷灰石产生的强烈化学反应,加入了新的异丁烯酸磷酸酯、新的填料和引发体系,可使牙本质表面玷污层溶解和浅表牙本质脱矿,有利于树脂水门汀渗入形成树脂突,提高了机械固位强度[11]。本研究发现,采用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和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均可达到相似的患牙修复效果,但是新型自黏结通用型树脂水门汀在3、6、12、24个月后的黏结强度明显高于聚羧酸锌水门汀,粘贴力度较大,这可以很好地缓解材料使用过程中的重复粘贴过程。
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聚羧酸锌水门汀,新型自黏结树脂水门汀虽未明显提高修复成功率,但其黏结强度大,可以更好地增强黏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伟明,叶剑涛,刘佳颖,等.超声洁治术对金属烤瓷冠边缘微渗漏的影响[J].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2,18(5):391-394.
[2] 张玉洁,梁锐英,吴文慧,等.2种脱敏剂对牙本质表面微结构及聚羧酸锌水门汀剪切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4,30(1):53-56.
[3] 刘琨,张惠民,申丽丽,等.Nd:YAG激光对3种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5):509-513.
[4] 丁虹,兰卫东,孟翔峰,等.自粘接树脂水门汀在模拟根管内的硬度变化[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3):243-246.
[5] 雷慧云,陈蕾,徐国富,等.两种树脂水门汀对纤维桩冠方微渗漏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2):109-112.
[6] 钟恬,胡道勇,江燕,等.5种表面处理对氧化锆瓷与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间粘接强度的影响[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31-35.
[7] 杨德圣,伊元夫,贾静,等.三种粘接材料对种植牙冠短期固位和可拆卸性影响的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1,9(3):178-181.
[8] 李晓静,赵三军,芦帅,等.不同水门汀材料对纤维桩与根管壁牙本质黏结性能及封闭性的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11):713-716,784.
[9] 秦玉杰,程祥荣,徐东选,等.极固宁对水门汀与牙本质间剪切强度的影响[J].口腔医学研究,2011,27(12):1036-1038.
[10] 高宇,黄鹂,胡琳,等.黏结剂使用方式对全酸蚀树脂水门汀与牙本质黏结性能影响的研究[J].北京口腔医学,2011,19(1):16-19.
[关键词] 非创伤性修复(ART)技术;传统备洞修复技术;儿童乳磨牙龋
[中图分类号] R78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7(b)-0030-03
Efficacy comparison of 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prepared hole repair technology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repair of deciduous teeth cavity
WU Haoming LI Yongpeng
Department of Oral Medicine, Lecong Hospital of Shunde District in Fo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shan 5283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prepared hole repair techniques with glass ionomer cement in the repair of single and complex deciduous teeth cavities. Methods 100 cases of shallow or medium single and complex deciduous teeth cavitie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ART group and traditional treatment group. Patient cooperation and treatment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Patient cooperation in the A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raditional prepared hole treatment group (P < 0.05), while treatment success rate and secondary cari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Success rate of single cavit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complex cavity with either treatment methods (P < 0.05). Conclusion ART treatment has no significant pain, no trauma, no noise and is easy to get accepted by pediatric patients, thus it is a simple,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caries.
[Key words] Atraumatic restorative treatment (ART) technology; Traditional prepared hole repair technology; Pediatric deciduous teeth cavity
我国儿童乳牙患病率极高,据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的乳牙龋病的患病率高达66%,其中97%未经治疗[1]。治疗率低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儿童对传统备洞修复过程中如钻牙、噪音等有恐惧心理而不愿接受治疗。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找到一种更适合于治疗儿童龋病的方法,使儿童龋病患者能在无恐惧的状态下接受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我科于2010年6月起对儿童乳磨牙的单、复面龋洞患儿应用非创伤性修复(ART)技术治疗修复进行了研究,并对应用ART技术治疗结果与应用传统备洞修复技术治疗结果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双极等离子;剩余尿量; 电切综合征
[中图分类号] R6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02(a)-0095-02
Clinical Comparison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and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in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SUN Jian
First Department of Surger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uxiong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Chuxiong, Yunnan Province,67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and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in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7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ostatic hyperplasia needing resection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prostatectomy, the operation time,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advers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59.34±8.73)min vs(83.27±11.34)min,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35.34±13.26)mL vs (357.84±21.34)mL, (P
[Key words] Prostatic hyperplasia; Bipolar plasmakinetic; Residual urine volume;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syndrome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男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手术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而且手术设备和手术方法都有很大的提高[1]。随着手术方法的多样化,手术效果不一,临床上面临的选择越多,临床上要寻找到效果最好、不良反应最少,对患者最有利的方法[2]。该研究就该院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观察对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寻找更合适的手术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月在该院手术切除的患者70例,均为男性患者,最大年龄为74岁,最小年龄为49岁,平均年龄为(54.37±3.26)岁,病程在3~11年,平均病程为(5.43±2.18)年。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5例,平均年龄为(53.76±3.54)岁,平均病程为(5.37±2.43)年,观察组35例,平均年龄为(55.26±3.48)岁,平均病程为(5.67±2.16)年。根据统计学要求,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3]:电切输出功率为180~240 W,电切功率为60 W,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持续低压灌注;观察组采用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4]:等离子双极电切器,电凝功率为40~80 W,电切功率为120~160 W,使用等渗生理盐水持续低压灌注。两组患者均采用经尿道手术,患者采用全麻,从膀胱6点处深切一标志沟,侧叶增生为主的从膀胱1点处切至包膜,从侧叶、腹叶和尖部逐一切除,中叶增生从5、7点逐一切除[5]。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和不良并发症(继发出血、电切综合征、膀胱颈痉挛、假性尿失禁等)[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对照组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手术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比(x±s)
注:P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注:P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男性,尤其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见的疾病,剩余尿量增加,最大尿量减少,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手术时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最快速有效的方法,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手术设备和手术器具有很大的改善[7]。该研究对该院收治的7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别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结果显示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59.34±8.73)分钟,明显比对照组(83.27±11.34)min短,而且手术出血量为(235.34±13.26)mL,也明显比对照组(357.84±21.34)mL少,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75%,较对照组25.71%有明显的下降。以往的研究中均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程,却忽略的术后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都对患者后期的恢复有帮助,可以帮助患者快速恢复,减少不良反应[8]。由此可见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更高,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苦,更符合现代临床的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要不断深入研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从临床的各个方面研究,让临床治疗的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并发症等多方面都能达到良好的患者的要求,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国华,包卿兵,张长庚,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4,35(22):3521-3523.
[2] 赵雪桃,陈文璞,刘辉,等.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1):5449-5450.
[3] 黄韬,龙兆麟,吴世皓,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对比分析[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4(2):43-46.
[4] 杨镜秋,杨庆涛,周德荣,等.经尿道单极与双极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4):5425-5427.
[5] 盛旭俊,陈建华,王伟明,等.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刀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1,17(5):440-443.
[6] 滕东海,黄贵闽,敖敏,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超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44(2):148-150.
[7] 胡汪,颜小平,张卓,等.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治疗中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436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0):4558-4559.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等离子电切术;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0.015
中老年男性出现排尿障碍的最常见原因是前列腺增生症, 多为良性, 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可引起尿道狭窄、变长和变形[1]。传统的手术方法包括前列腺扩裂术、等离子电切术和前列腺摘除术等。本文旨在分析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与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泌尿外科于2013年9月~2014年9月共收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04例, 全部患者均经直肠指诊、B超、CT和膀胱镜检查确诊, 临床均出现排尿困难症状, 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道狭窄等。本组患者年龄62~87岁, 平均年龄(73.1±16.4)岁, 病程9个月~12年。将患者随机分为前列腺球囊扩裂组与等离子电切术组, 每组52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情、合并疾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术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 2 治疗方法 前列腺球囊扩裂组:硬膜外阻滞麻醉, 患者取截石位, 生理盐水注300 ml入膀胱内, 用尿道扩张器扩张尿道, 将金属内芯插入导管后缓缓插入膀胱, 外囊注入生理盐水25 ml, 牵拉导管使之抵于膀胱颈口。放水后, 继续向外牵拉2 cm。助手注入生理盐水, 观察示压表通过生理盐水的注入量控制内囊腔压力至0.3 mPa。术者左手扶导管, 右手食指从直肠触及显著增大的前列腺体和包膜, 扩开膀胱颈口, 维持0.3 mPa约5 min, 待前列腺体部和膜部扩裂后, 钳夹内囊管, 排放生理盐水使外囊压维持在0.1 mPa发挥止血作用。闭合内、外囊接口, 生理盐水冲洗后固定导管, 将之妥为固定。术后观察引流情况, 预防感染, 3~5 d后拔除导管。
等离子电切术组: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截石位, 监视器下置入等电子电切镜, 观察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后, 设置电切系统为30°观察镜, 27 F外鞘、24 F内鞘和360°旋转连续冲洗尿道的等离子电切, 切割及电凝功率分别为200 W、80 W, 灌注液为生理盐水。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顺行切割法进行切割, 电凝彻底止血, 生理盐水冲洗出组织碎片。术后留置24 F三腔气囊导尿管, 生理盐水间断冲洗膀胱, 预防感染, 3~5 d后拔除导管。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行IPSS、QOL和PVR检查, 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术中术后情况的比较 等离子电切术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前列腺球囊扩裂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等离子电切术组显著优于前列腺球囊扩裂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前列腺球囊扩裂组术后2例出现尿失禁, 经提肛锻炼后逐渐消失, 2例出现、阴囊水肿, 未经特殊治疗逐渐好转, 1例出现功能障碍, 1例出现心律不齐, 均逐渐缓解,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6例), 等离子电切术组术后早期出血3例, 尿外渗2例, 尿频、尿痛3例, 心律不齐3例, 尿失禁1例, 前尿道狭窄1例, 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 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13例), 显著高于前列腺球囊扩裂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指前列腺逐渐增大, 对膀胱、尿道产生压迫, 临床具体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 是男性常见疾病, 前列腺增生可引起残余尿量增加, 严重时可引发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血尿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前列腺球囊扩裂与等离子电切术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常用治疗方法, 前者可以有效裂开腺体, 扩开包膜和尿道, 增加尿流的通畅性且不会损伤尿道外括约肌, 降低排尿困难[2]。球囊扩裂可以有效扩张前列腺的尿道和膜部尿道, 操作简单, 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并发症少, 安全性好, 适用于不能耐受电切术的患者。等离子电切术与传统的汽化电切术相比, 避免发生低钠血症, 术中出血少, 可有效切除组织, 手术安全性好, 风险低, 可有效彻底切除前列腺组织, 且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术后感染发生率小[3]。本研究结果表明, 两组方法均可有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疗效较好, 但相比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更优, 但前列腺球囊扩裂术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 应根据患者的肝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并发疾病等身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若患者合并脏器功能不全或并发疾病多, 应选取前列腺球囊扩裂术, 避免手术创伤和术后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鲍建平. TUDP与PL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比较. 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33):41-43.
[2] 刘左成, 李广宇, 吴陈窖, 等.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0例分析.河北医学, 2010, 16(8):836-839.
本文通过对河北省20名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参加“2009年全国女子自由式锦标赛暨全国第十一届全运会预赛”和“2010年河北省第13届女子摔跤省运会”使用站立摔技术动作统计与分析,其中国际健将1人,一级运动员4人,运动员15人。
2 研究结果
从队表中不难看出,抱双腿摔技术和抱单腿摔技术为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在比赛中克敌制胜的重点技术动作,并有较高的使用率和得分率。充分说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站立摔技术的特点主要由抱腿技术组成。
3 主要站立摔技术动作的特点分析
3.1技术动作特点
(1)抱双腿技术。抱双腿技术以直线进攻方式为主,具有突发性强、速度快、身体转动幅度小、进攻路线变化多。因其技术是以抱双腿技术摔为主,在激烈对抗比赛中抱双腿要求实施者具有较强突发性爆发力和较高的自身素质。因而在比赛中抱双腿摔技术动作是有效得分的重点动作。
(2)夹颈背技术。夹颈背技术动作主要由上步备步、转体、蹬腿顶胯、夹臂发力构成,该动作手法变化少,因此在短而激烈比赛时间内,不易成功。
(3)抱小腿技术。抱小腿技术动作需要在对手散手的前提条件下应用,其特点启动速度快真假结合动作多等。
(4)单臂摔技术。单臂技术主要由上步备步、蹬腿、拉臂、低头协调发力完成,动作特点要求上步备步转体要快,以躯体状态下爆发力的蹬腿拉臂、顶胯、低头完成,对使用动作者的技术熟练性和身体柔韧协调性较高,动作难度较大,不易成功。
(5)抱单腿技术。抱单腿技术在进攻中能与其它手法配合使用,其技术特点是突发性强、速度快、动作直接简单后续动作可有多种变化组合等特点,因而在短而激烈的比赛中也很适用。
3.2技术动作成功率
(1)抱双腿摔技术。从调研结果表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应用抱双腿摔在比赛中的统计,抱双腿摔技术成功率为51.8%,列所有技术动作数据第一位。
(2)夹颈背技术。根据调查表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应用夹颈摔在比赛中的统计成功率为1.2%,由此可见在高水平比赛下,该动作的实用性和高效性是最低的。
(3)抱小腿技术。根据调查表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队运动员应用抱小腿技术成功率为4%,说明该技术动作低效性。
(4)单臂摔技术。根据调查表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应用单臂摔技术成功率为8%,成功率不高。
(5)抱单腿技术。根据调查表明:河北省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应用抱单腿技术成功率33%,从调查表明,技术应用的效果不如抱双腿摔技术高。
3.3站立摔技术的重要性
随着自由式摔跤比赛的发展,现今规则也在不断的更改完善,比赛规则趋向于鼓励运动员进攻,而站立摔环节是比赛过程中的首发进攻重点具有突发性强、得分高、技术动作多变等,运用站立摔技术并配合跪撑技术来赢得比赛在现今自由式摔跤比赛中有较强的优势。
摔跤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在充分的移动并寻找进攻时机,得取第一分。站立摔技术不光具有得分的重要性,也是跪撑比赛中的前奏。可以说如果没有站立摔比赛就不会出现后面的跪撑角斗,因此,站立摔技术在比赛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自由式摔跤运动的移动主要是在双腿,站立摔技术中的腿部攻击较多主要优势就是控制对手的双腿活动能力,使对手防守能力下降导致输掉整场比赛。
站立摔技术的技术处理优势:在搂抱对手四肢和躯干后,运用多种站立摔技术动作把对手推出界外或把对手抱起摔倒进行技术处理。
关键词:女子三级跳远; 冠军赛;谢荔梅; 速度;起跳技术
中图分类号:G82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124-06
Kinematics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ake off Technique of XIE Li-mei, China's Female Triple Jump Player, and the World Elite Players
YU Chang-qing1, ZHENG Fu-qiang2, LI Yu-zhang3, XIE Li-mei4
( 1. P.E. Dep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Wuhan 430074, Hubei China; 2.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Sport Training Dept.,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200438,China; 4. Track and Field Team,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s of China, Track and Field Center, Beijing 100061, China)
Abstract:Triple jump has a high requirement on the physique and event techniques of the players. The techniques decide the athletic level of the player. This paper takes XIE Li-mei, one of China's elite female triple jump players, and the top eight players of the women's triple jump final of the World Championship in Athletics in Germany. It analyzes the step width of the last two steps before takeoff, the ratio, velocity and angle of the triple jump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correctly regard the tech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ite female triple jump athletes and scientific guidance to the training of XIE Li-mei.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velocity of the last two steps of XIE Li-mei is below the average level, which shows that her velocity needs to be improved; 2) The swing velocity of XIE Li-mei is relatively slow. The angles of the skips and long jump are larg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and the front supporting resistance is bigger; 3) The landing technique of XIE Li-mei is rational.
Key words: women's triple jump; championship; XIE Li-mei; velocity; take off technique
三级跳远是一项对运动员身体素质要求极高的田径运动项目,其技术动作的构成包括助跑和三次连贯的单足起跳环节。女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由乌克兰运动员克拉费蒂丝创造,成绩为15.50 m。
我国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也曾创造了很多的优异成绩,如天津名将李慧荣14.54 m的成绩被国际田联承认为第一个女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此后黄秋艳创造了14.72 m的前亚洲纪录,2007年福建名将谢荔梅以14.90 m打破了自己保持的14.73 m的亚洲纪录,创造了新的女子三级跳远亚洲纪录。统计结果显示,超过15 m大关的世界级水平运动员已超过20人次,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成绩明显落后,逐渐失去与世界高水平竞争的实力。
女子三级跳远是我国田径队备战奥运会、世锦赛和亚运会的重点田径项目之一。我国女子三级跳远项目在亚洲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与世界优秀选手相比较差距还是比较明显。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对女子三级跳远项目本质特征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化、系统化的训练是我国的女子三级跳远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本研究以我国优秀运动员谢荔梅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2009柏林世锦赛女子三级跳远技术参数,分析了当代女子三级跳远技术特征与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三级跳远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201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冠军谢荔梅和2009柏林世锦赛女子三级跳远决赛的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由国际田联官方网站收集整理获得,详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平面拍摄与解析 201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暨大奖总决赛比赛现场使用三台相同型号的SONY DCR-TRV75E 摄像机对女子三级跳远比赛全程进行录像。拍摄频率为50 Hz,机高1.4 m,距离场地20 m左右,主光轴垂直于助跑方向,每台摄像机取景的范围宽度为7 m 左右。第一台摄像机从踏跳板向前1 m,向后测量5~6 m 定点、定焦采集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和第一跳起跳的关键运动学参数(图1)。第二台摄像机定点、定焦采集运动员第一跳落地第二跳起跳第二跳落地第三跳起跳的关键运动学参数,第三台摄像机拍摄第三跳落地瞬间运动学参数。视频取景范围为4.5 m到9.5 m,分别设置标志点1和标志点2(图1)。以踏跳板为0点,在跑道两侧分别标定出这些关键标志点。
使用x 轴和y 轴两个方向进行双向标定(x轴为助跑水平方向,y轴为垂直方向), x 轴和y 轴标定框架的标尺长度为1.20 m。
所记录的比赛录像使用Peak Motus9.0 二维运动录像解析软件和Dartfish4.0视频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分析,采用日本松井秀治人体模型计算身体重心,数据平滑使用低通滤波,截断频率为6 Hz。
国外运动学参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德国国家体科所[2]。文中使用的一些技术参数概念界定如图2所示,具体解释如下:
躯干角:指躯干与水平面的夹角,躯干向前定义为小于90°、向后为大于90°;
着地角:着地点(足跟)和人体质心点连线与身体质心投影垂直线的夹角;
大腿角:摆动腿大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当膝关节低于髋关节时定义为负值;
落地距离:人体着地瞬间,足跟着地点与重心投影点之间的距离。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6.0软件对这9名运动员在比赛中(2009年柏林世锦赛和谢荔梅的2011年全国田径冠军赛)最好成绩的运动学参数进行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运动员的倒二步及三跳的运动学特征 从表2中可以看出,除冠军和第四、六名选手外其他选手步长变化节奏均呈现“大——小”的变化节奏,倒二步平均值分别达到了2.29 m、2.24 m。这种节奏增加了倒2步步长并加快了重心移动速度,有利于加快起跳腿的快速放腿准备起跳。这一技术特征符合我国著名跳远教练冯树勇博士提出的“跑上起跳板”的理念[3]。而获得第四名的Topic B运动员则最后一步为最大,步长达到2.41 m,步长过大可能会增加前支撑阻力,从而导致一定的水平速度和单足跳远度的损失,表2中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其前两跳的距离仅占64.2%,凭第三跳的跳跃(占35.8%)取得了优异成绩。
我国选手谢荔梅倒二步值分别为2.19 m、2.38 m,倒二步的节奏均呈现“小——大”的变化节奏,起跳前的节奏与世界级运动员并不一致,具有明显的个人技术特点。众所周知,助跑的速度与步长和步频有关,步长是引起速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为了寻求踏板的准确性一般要求运动员步长保持稳定,即不出现“拉大步”或者“倒小步”的现象。谢荔梅倒2步和倒1步步长差为19 cm,倒1步步长相对较大。结合表3助跑最后两步速度来看,谢荔梅最后两步助跑速度稍有下降,倒1步速度是研究对象中最慢的。这种情况说明谢荔梅助跑阶段速度保持能力较差,尽管在众多的监测结果中谢荔梅大多数呈现“小——大”的节奏,但由于倒1步过长,上板步频减慢,进而影响了上板速度。助跑最后两步速度与步长节奏的不匹配是影响其运动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
尽管人们对三级跳远三跳比例的划分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标准,但符合运动员自身特点的三跳比例对运动成绩的提高相当重要。本次比赛单足跳距离以起跳板前沿为起点,以第一跳支撑腿落地脚尖为止点;跨步跳距离以第一跳支撑腿落地脚尖为起点,以第二跳支撑腿落地脚尖为止点;有效成绩减去前两跳距离即第三跳距离。
从表2中可以看出,9名运动员的三跳平均距离分别为:5.37 m、4.15 m、5.01 m,三跳的比例分别为37.0%、28.5%、34.5%,苑廷刚等研究统计,成绩为14. 50~14. 99 m 之间的女子三级跳远三跳比例为36. 72% 、28. 43% 、34. 85%[4]。谢荔梅三跳比例分别为36.3%、28.6%、35.1%比较合理。由此可见,世界级优秀女子运动员的技术特点表现为速度——平跳型为主,强调第1跳,适当增加第三跳距离,动作幅度较大,强调起跳后的大幅度换腿和积极扒地,支撑时间也较短(表4),这就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和跳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
2.2 助跑与起跳的速度特征 连贯的跑跳技术是提高三级跳远成绩的关键,水平速度的保持是获得优异成绩的最佳途径。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3名运动员外,大多数运动员都将最高速度保持到了起跳前的倒1步,略大于倒2步的速度值,9名选手的倒二步速度平均值分别为:9.04 m/s、9.05 m/s,冠军Savigne Y的倒二步速度分别达到了9.32 m/s、9.39 m/s。同时,从三跳的速度损失量来看,冠军Savigne Y的跨步跳段速度损失为最小,减小量仅0.41m/s。另外,从表4也可以看出,她三跳的支撑时间也低于平均时间。
谢荔梅的倒二步速度分别只有8.89 m/s、8.83 m/s,上板存在减速的情况。由于上板速度慢,三次起跳离地水平速度也相对较慢。表3统计结果显示,谢荔梅三次起跳离地水平速度分别为8.11 m/s、7.35 m/s、6.12 m/s,与世锦赛选手相比较速度还是有差距,但不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差异性。速度损失量是反映运动员速度利用能力的重要参数,谢荔梅前两跳水平速度损失量略高于平均值,由此可以认为谢荔梅的速度(尤其是助跑速度)及速度保持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表2、3认为,谢荔梅已经具备了世界优秀选手的水平,如果在助跑最后两步的节奏上有所改进,其运动成绩的提升空间或许还会进一步扩大。
快速的跑跳结合能力及跳跃中良好的速度保持能力是现代女子三级跳远的重要特征及发展趋势之一。要想达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是实现对单足跳和跨步跳动作技术的合理控制。
从表3、4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随着三跳的支撑时间逐渐延长,三次起跳的水平速度逐渐减小,速度损失量在逐渐的增加。速度的损失和转化与腾起角度密切相关,关于腾起角度国内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6-9],十一届全运会女子三级跳远平均腾起角度分别为17.19°±4.37°、15.07°±4.12°、23.57°±4.12°[10],表4运动员三跳的平均腾起角度分别为16.9°、11.8°、20.4°,前两跳腾起角度小,动作幅度大,体现出很好的向前性,增加了保持身体重心路线的平稳性。高腾起是第三跳动作的重要技术特点,表现为垂直速度、腾起角度均大于前两跳的特点。
从三跳支撑时间上看,谢荔梅单足跳和跨步跳支撑时间较短,跳远跳支撑时间与平均值相同,前两跳垂直速度相对较小,说明谢荔梅在前两个环节更加注重的是水平速度的向前性,体现出三级跳远项目前两跳“平”与“低”的技术特点,其前两跳腾起角度均低于平均值,分别为16°和10°。从第三跳技术参数来看,谢荔梅水平速度下降较大,垂直速度与腾起角度相应的增加。三级跳远对运动员助跑速度和起跳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助跑速度越快起跳的难度越大,谢荔梅在提高助跑速度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注重起跳能力的提升。
结合三级跳远的速度及比例特征可以看出,现代女子三级跳远已由过去平跳型[11]或高跳型技术向速度——平跳型技术发展。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既保持了较高助跑速度又增加了身体重心路线的平稳性,更为突出向前性。
2.3 运动员三跳动作的角度特征 着地角和躯干角参数是反映着地姿势和躯干姿势特征的重要指标。表5三跳的着地角分别为19.3°、16.0°、20.9°。着地
角度的大小与运动员起跳腿着地时的积极程度相关,着地角越小,表明着地点与重心投影点相对较近,着地动作比较积极主动,这种着地姿势能够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并缩短起跳时间。
谢荔梅三跳的着地角分别为20°、17°、22°,均大于世锦赛平均值。说明在着地阶段谢荔梅的着地动作不够积极,重心跟进不及时,前支撑阻力相对较大,因而造成其水平速度相对较小,速度损失较多(表3、4)。通过以往技术录像分析可以看出,有的运动员在落地瞬间身体后倾较大,容易出现下肢的速度快而重心跟进不及时的现象,进而影响了起跳的实效性。从本次数据统计结果来看,谢荔梅身体躯干姿势保持良好,与世界选手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由此看来,运动员个人身体素质能力与科学合理技术动作的匹配程度至关重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积极扒地的着地姿势能够减少速度损失量、加快重心位移速度,这种着地方式同时也缩短了腾空的时间并减少了跳跃的距离;有意识地、控制性的小腿前伸着地姿势可以增加跳跃的着地距离,但对支撑腿冲击力较大,进而导致支撑时间相对较长(表4支撑时间可以看出)。从上体的躯干姿势上看,国内外选手几乎相差不大,着地瞬间躯干基本保持垂直姿势,离地瞬间上体稍前倾。
2.4 运动员三跳动作中摆动腿的技术特征 摆动腿的摆动幅度及速度是评价起跳效果的重要指标。表6数据显示,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摆动腿技术没有明显差异,单足跳阶段大腿的摆动幅度均低于水平面,平均角度为水平面以下13.1°,即在单足跳时用力方向强调向前性;跨步跳阶段摆动腿在水平面下24°左右,摆动幅度相对较小;跳远跳阶段在离地瞬间大腿
角在水平面下18.5°左右。跨步跳和跳远跳摆动幅度较小,摆动速度较慢直接影响重心前移的水平速度。离地瞬间如果摆动腿向上摆动幅度过大,水平速度则有向垂直速度转化的趋势,同样不利于水平速度的保持。优秀运动员表现出在离地瞬间对摆动腿良好的控制能力。
从摆动幅度来看,谢荔梅单足跳幅度(12°)高于平均值,动作较舒展,但在跨步跳和跳远跳阶段摆动幅度相对较小(26°、20°),动作稍有拘谨。摆动幅度和摆动速度是摆动动作向前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摆动速度来看,谢荔梅的平均摆动速度分别为681(°)/s、567(°)/s 、536(°)/s,低于平均水平。摆动速度慢,幅度小是其离地速度慢、速度损失量大(表3)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起跳腿与摆动腿的交叉换步动作对后续动作的重要性。
2.5 运动员的落地技术特征 落地技术的好坏对跳远跳距离及落地时损失距离都具有重要影响。运动员具有良好空中动作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减少落地距离的损失。结合比赛录像及表7数据来看,运动员落地姿势并不完全相同,但均表现出对落地姿势的良好控制能力。具体表现为通过躯干的前倾及上下肢的协调配合形成了髋关节角和膝关节角相对较小的团身落地姿势,有效地延长了落地距离,减少了落地时的距离损失。
表7数据显示,谢荔梅落地距离、膝角、髋角及躯干角均高于平均值,其中落地距离在所有研究对象中是最远的,髋角和躯干角仅次于Savigne Y,落地技术比较合理。由此可见,良好的身体控制能力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1)世界级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所表现出的“大——小”的步幅节奏和连贯的跑跳结合技术,有利于运动员速度能力的充分发挥。谢荔梅的倒二步节奏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其倒二步的速度都在平均值以下(表3),说明谢荔梅的速度还有待提高。
2)从三级跳远的三跳距离和比例参数可以看出,现代女子三级跳远已经形成了“速度——平跳型”技术风格,世界优秀女子三级跳远选手均表现出快速的助跑及强大的跳跃能力。
3)摆动速度是影响着地角度的重要因素。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较,谢荔梅摆动速度相对较慢,跨步跳和跳远跳着地角度高于平均值,前支撑阻力较大。加快摆动速度与幅度,减少着地角度或许是其提高运动成绩的有效途径。
4)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女子三级跳远落地技术各异,世界优秀运动员表现出对空中动作的良好控制能力。谢荔梅的落地技术从数据看还比较合理,落地距离0.59 m且无距离损失。
参考文献:
[1]
国际田联官方网站,http://[OL]
[2] 德国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官方网站,http:///[OL]
[3] 冯树勇.中国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训练内容体系的研究[D]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
[4] 苑廷刚等. 从第29 届奥运会看踏板精度和三跳比例对世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成绩的影响[J] . 体育科学,2010,30(9):55-65.
[5] 李玉章,吉艳霞,张贵敏,等.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踏跳技术的生物力学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29(1):49-54.
[6] 李风琴.我国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单足跳起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2):197-198.
[7] 李建英, 李 磊, 刘生杰. 中外优秀女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第一、二跳技术的运动学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62-65.
[8] 林秀华,代宝奇.残奥会冠军李端三级跳远单足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4):99-101.
[9] 袁晓毅,吴冀,赵俊华.柏林田径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起跳技术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11):115-121.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教学 利与弊
在“2013年江苏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南京新城中学的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一节“南京数字化展示课”,获得参会老师的一致好评,使我感触颇深。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几何画板、PPT课件和Flash软件等现代技术的运用甚至以internet网络为平台的整合课的开设随处可见,这些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以中学数学教学为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与弊谈谈看法。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利”
1.运用多媒体技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表现形式多样化的多媒体信息,对于抽象的概念、原理,除了用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外,有了更生动的描述……化不可见为可见,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多变为简洁明了,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和揭示知识的内在规律,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如在研究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像和性质的教学中,对于函数y=2x■、y=2x■+1与y=2x■-1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学生接触到的都是书本上的静止图像,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用描点法在黑板上画出函数的图像,再通过对比归纳出结论。这样在教师的层层指导下,少数学生能得出结论,但更多的学生根本不能理解这一动态过程,只是被动地记忆一个结论。但是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帮我们解决这样一个难题。在几何画板的支持下,我们可以事先准备好三个函数的图像,通过动画效果使三个函数互相重合明确“a同,则形状相同”的理论,并通过上下移动明确“上加下减”的平移法则。对于学生来说,这已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头脑中有一个动态的演示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2.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给人的印象就是一本书、一块黑板加一支粉笔。它集严密性、逻辑性、精确性、创造性与想象力于一身,但同时它也是枯燥的、抽象的和呆板的。而用多媒体技术编制的教学课件,能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使“乐学”落到实处,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如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用教具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对比、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这很难把一个图形绕着一直线折叠180°后的图像与原来图像的关系说清楚,同时学生往往会觉得知识枯燥而失去学习兴趣,但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后就不同了。教师可以先用Flas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让学生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理解“轴对称”的定义,并根据这一本质主动思考生活中的轴对称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中的动画和隐藏功能研究对应线段及其延长线的性质。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丝毫不觉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始终兴趣盎然地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应线段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不能唱独角戏或者只让少数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对所有学生同时提供各自需要的帮助,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这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是难以做到的,而以网络为平台的数字化整合课就可以做到。
以“2013年江苏省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中的数字化展示课为例,课堂上老师以ipad为教具,internet网络为平台进行《勾股定理应用》的教学,每一位同学注册一个账号后开始学习。对与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见可以互相讨论,意见不一致的老师给予解答;对于课堂上的练习,每一位同学把自己解答的过程上传到统一的平台,全班同学都能够看到,并能够对解答进行批改,解题的正确率能及时汇总到老师手中。在整节课中,老师仅仅起了引导的作用,所有问题都是由学生自行解答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由于身份的隐蔽性,学生都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堂的参与率为百分之百。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弊”
1.过度运用对课堂的干扰。
(1)过多的效果应用。
有的课件背景过于复杂,运行的效果层出不穷,学生被大量的图片和动画吸引,注意力分散,对于原本重要的知识点却忽视了。同时课件中大量的声音效果的刺激,容易打断或干扰学生的思维。
(2)课堂容量过大,课堂节奏过快。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课堂容量增加,展示方便快捷。但是有的教师过多追求课堂的大容量,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充斥大量信息,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填鸭式”教学会引起学生“消化不良”,扼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2.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这就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千变万化,需要教师随时对课堂进行调控。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教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上不好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3.忽视师生互动和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交融,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学习的动力源之一。然而在现在的教学中,对于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很多老师都是站在电脑前面不停地用手点击鼠标翻动课件上的画面,学生上课就像看电影一样,只看屏幕,不看老师,双边活动很少。教师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了解教学的效果。有的课件甚至把教案搬上了屏幕,代替“黑板板书”,上课教师只需点击鼠标,其他教学手段一概不用,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观众,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
三、针对弊端的思考
1.教师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基础为出发点,把握好信息展示的速度和课堂的节奏,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和理解。同时在课件的制作上要“去繁化简”,明确所有的特效运用都是为了突出重点和难点,不能本末倒置。
2.在数学教学中,板书是不可替代的。当教师运用多媒体精选优化教学内容,突出知识的重点突破难点时,要给课件留下一点“空白”,利用板书展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板书演示问题的分析与解答,让学生从在课件上“看问题”转变为在黑板上“思考问题”。
3.多媒体教学虽然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要明确它的辅助地位。课堂教学的关键还是学生与老师,此时老师应该离开计算机来到学生中,通过情感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方式。
4.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不能抹杀传统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只有把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两方面的优势都发挥出来,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完美。
总之,多媒体技术有优势,但切不可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失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核心位置。我们要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中心,适量、适当地使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取得较佳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洪三国,谭光兴.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教育学术月刊,2012(5).
Wang Xiping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图书馆,广州 510640)
(Library of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Arts,Guangzhou 510640,China)
摘要: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逐渐走入了千家万户。电子阅读有着传统纸质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使用手机等阅读器能够使阅读随时随地的进行,深受广大年轻人的喜爱。然而,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电子阅读对于现代人阅读方式所产生的冲击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现代人思想意识和思维逻辑所带来的冲击也是非常巨大的。本文就从分析电子阅读的利与弊出发,对电子阅读的发展方向进行简单的探讨。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electronic reading, as a new way of reading, is gradually going in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Electronic reading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reading can not match. We can read anytime and anywhere by using mobile phones and other readers, so it gets the favorite of majority of young people. However, we should also recognize that electronic reading has also brought some negative impact on the modern way of read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ideologies and logic of modern people is very grea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pros and cons of electronic reading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electronic reading.
关键词:电子阅读 网络阅读 纸质阅读 传统阅读 发展方向
Key words: electronic reading;online reading;paper read;traditional reading;development trend
中图分类号:TP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32-0158-02
0引言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读”始终被定位为“写”的附属品。然而,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逐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首要途径,也逐渐被广大的教育者们所重视起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我们带来了新的阅读方式,即电子阅读。电子阅读以其方便、快捷等优势迅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凡事有利有弊,电子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固然有着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本文将从分析电子阅读的利与弊着手,进而对电子阅读的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1电子阅读发展的现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电子阅读潮流开始兴起,数字出版物广泛被大众所接受,有资料表明,2010年中国出版市场被博客出版、电子图书、数字网络期刊等各种数字出版占去很大一部分位置,电子出版物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出版物的主导地位,将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主要形式,无论从阅读的内容、目的和结果来看,电子阅读与纸本阅读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它从获得途径来说,电子阅读要比纸本阅读容易得多,同时它也能节约成本,它可以节约一些实际纸张、墨水的成本。另外,它还具有多媒体的一些附带功能,可以集声音、图像、文字于一体,相对而言,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显示器也好,书本也罢,本质上都只是文字的载体,哪种载体更具有优势,也就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2电子阅读的利弊分析
人们的思维方式主要取决于所接触的语言和文字,而阅读正是人们接触语言和文字的一个主要途径,阅读习惯也因此成为了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思想素质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出版物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在促进人们文化交流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使得传统阅读对人们思维方式错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小。
2.1 电子阅读的优势首先说来,电子阅读所使用的媒介,具有很强大的辅助功能,能够帮助人们找到并且快速的理解所需要阅读的内容,比如阅读过程中出现陌生的词汇,只要点击一下,就会出现相关的解释,这与翻阅《新华字典》相比,更加的简单和快捷。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十分感兴趣的内容,则可以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便能够找到大量的相关书籍和文章,使读者的阅读内容有效的扩展开来。同时,在电子读物后面所附录的参考资料、人名索引、时间索引等内容,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索引和查阅,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快速和简便的对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使读者的阅读效率得到较大的提高,一方面方便了读者的查阅,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会由于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或者不明确的事件而使读者产生放弃阅读的想法。其次,电子阅读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是传统阅读无法比拟的。电子读物使用更为丰富的表现形式将阅读的内容展现出来,除了静态的文字之外,还包含了动态的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相关的信息,最为简单的例子就是网上看报,除了文字和图片,更包含了多种多媒体方式。电子读物为读者提供了读、听、看的全面阅读方式,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比如电子版菜谱,改变了传统菜谱类数据抽象的文字,而是使用更多的实物图像和相关的视频,使读者似乎能够从画面中嗅到美食诱人的香味,这又怎能不让读者为之所吸引呢?第三,网络书店的出现,改变了读者的购书习惯。它根据读者购书的习惯以及他们的阅读喜好,定期更新相关的书籍,同时会自动向读者推荐其感兴趣的书籍和文章,读者不需要自己再去茫茫的书海中挑选就可以轻松的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这种一对一的服务,也使得读者与出版社和作者之间的沟通得到了有效的加强,改变了传统的书籍约定俗成的规范,使读者的思想和意见能够充分与作者的思想相融合。
总得来说,电子阅读改变了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也使作者能够摆脱传统思维和文章结构的舒服,阅读的内容可以由读者和作者来主导,没有固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顺序和形式,可以在文章中插入名词解释,以及相关的历史事件,同时也能够根据需要加入声音或者影像,使阅读的内容更加开阔和全面。
2.2 电子阅读的弊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电子阅读为人们带来了诸多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其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首先,长时间的阅读电子书籍,虽然在提高阅读能力、开阔眼界等方面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其同时也会使读者对其产生依赖性,如果失去了电子阅读的媒介,则人们的阅读就会被迫停止,这时习惯了电子阅读的读者就无法适应传统阅读方式,这对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阅读危机则是电子阅读引发的另一个弊端。在电子媒介出现前的漫长岁月中,通过读书,通过想象和思考来吸收、消化、充实知识,历来被人们当作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和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以多媒体形式展现的网络信息和当年的广播电视一样对需要调动想象力的阅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于人们读书实践的减少,知识残障者越来越多,他们虽然读书识字,但却没有阅读能力。
3电子阅读的发展趋向
网络阅读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具有网络阅读习惯的还只是少数年轻人且在整体上处于无序状态。因而网络阅读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尽管如此,网络阅读作为一种崭新的阅读方式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并给其阅读实践带来了深刻影响。网络阅读以网络及E-book等新的文本形式带来了阅读方式的变革。在屏幕上,阅读以文本片段、图像和界面的形式出现,人们使用鼠标作为一种操作机制来调整阅读进程,这样文本阅读就变成了超文本多媒体浏览。阅读方式和环境的变化随之带来了阅读内容的改变,传统经典阅读在慢慢的淡化,休闲、娱乐性阅读开始充斥人们的日常生活。究其原因,有人认为网络阅读本身即一种非经典阅读。阅读经典需要一种笨重的态度,必须放慢速度来感受那种丰富的精微;而网络阅读是种碎片式的、浮光掠影、浅尝辙止的阅读,人们在网上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只能是一种鼠标飞点的浏览性阅读,著名的“眼球理论”很好地说明了网络阅读作用于感官而非心灵的特点。更深入的看,这可能是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心态浮躁使得快餐式速读化阅读风行的结果。尽管文字在屏幕和纸本上并无本质区别,但是人们阅读心理的变化使其阅读需求和行为发生了变化。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过程,人们通过它探索未来和创造自我,在网络阅读环境中,信息接受方式和内容的变化必将使阅读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乃至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变化,并最终改变其阅读和生活习惯。阅读习惯正是制约网络阅读普及发展的首要障碍。当一种新传媒诞生后,习惯于传统媒体方式的人们,自然会对新媒体产生心理隔阂。尽管人们阅读习惯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的确是在发展变化的。笔者的调查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技术尤其是E-book的发展是网络阅读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但是人类近现代史证明技术的发展是不可预计的,从石片、龟甲、竹帛到纸,书籍的形式一直在变。一份对学生电子阅读习惯的调查报告以及美国Texas教育局有关E-book的报告表明,E-book在高校的前途是相当光明的,它将创造一种全新的阅读。这样当电子图书的消费成本、数字化标准、知识产权保护以及阅读设备等阻碍其发展的壁垒消除,当电子纸张、电子油墨等全新的技术商品化时, 电子书和网络将可能成为知识传播的主要形式,网络阅读的比例将大大上升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笔者调查中众多年轻人所认同的。
但是不可否认网络阅读自身还存在诸多阻碍其普及发展的缺陷和问题,其中最难克服的即其非经典化、文化积淀问题,而这却是书籍阅读之所长。那么在网络阅读比例上升乃至成为主流方式情况下,传统阅读将何去何从呢?英国情报学家K.J麦克格雷指出:“没有任何一种媒介可以完全取代另外一种媒介,总的情形是相互补充并逐步统一起来以解决一个特定的交流问题”。由此笔者认为,在经过漫长阶段,网络阅读蓬勃发展起来后,书籍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 即时、实用的信息乃至叙事文化信息的获取将大部分由网络阅读分担;而纯粹的文化积淀和思想整理的任务则由专门撰写的书籍阅读来完成。
4结束语
任何一种事物的产生,都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其自身也存在着诸多的利与弊,我们应当能够正确认识电子阅读为人们生活带来的正面影响,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其带来的负面冲击,在新时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力求将电子阅读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电子阅读真正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带给人们更多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徐超.电子阅读的关键点:内容+创新+运营[J].通信世界,2009,(42).
[2]李涛.电子阅读时代的纸媒[J].新闻世界,2010,(S2).
[3]赵娟.浅析传统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利弊[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4]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3).
[5]刘培元.电子阅读,正向我们走来[J].信息技术教育,2007,(6).
[6]郑松辉.网络数字化图书馆传统阅读型读者群服务[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2).
[7]黎风.电纸书:电信运营商主导下的电子阅读模式值得期待[J].记录媒体术,2010,(02).
[8]理查德・佩雷兹―佩纳,肖梦.出版商规划未来的电子阅读设备[J].中国报业,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