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数字教育的利与弊,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P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小学数学;利与弊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让多媒体技术进入到课堂中,这给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且在优化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也发挥出了较为关键性的作用,要想创设出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突破难点就需要变教学抽象性为形象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倾向于生活化。在多媒体技术发展的今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发挥出教学的优势,让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展现出新的魅力和活力,以下笔者就对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的利弊进行研究和探索。
一、数字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分析
(一)为使用数字技术而使用,课堂教学本末倒置
当前在很多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仅仅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创新和新颖,在教学中有动感的表现,有更加美化的图片还有更多更为强烈的色彩和动画,这样的课堂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是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寥寥无几,也基本是在形式上对学生有吸引的作用,事实上给学生造成了诸多的干扰和误导。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在花哨的多媒体上,忽视了内部的教学内容,这种华而不实的课件,会让学生的精力耗尽,影响最后的学习效果。
(二)忽视了学生的主置
学生在整个认知活动当中处于主体性位置上,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学生和教师的交流过程,教师和学生能够相互间产生影响,因而形成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在数学课堂上过多地使用数字资源就会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多媒体资料,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比传统方式更有效率,但教师缺失的是不能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也不能发挥出传统教育的优势作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变少,这样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性沟通。
二、数字化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分析
(一)使用数学教学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还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资源、数字资源、用图片、视频、模型的方式展示数学学习内容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状态转变为主动状态,也能够让学生在较为热烈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和学习到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学习“相似数”的过程中,很多课本上的内容都是非常枯燥无味的,教师要想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愿望就需要在网上搜集一些数字化资源和数字化资料,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谁了解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是多少?我国的长江东大桥有多长?今年我校的总人数是多少?这些数字信息可以使用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鲜活的信息让学生了解相似数的概念。
(二)使用数字化资源去突破学习的难点,对课堂形式进行优化
多媒体具有动静结合的特点,声音和颜色等等都能够叠加使用,这样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化,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以此解决一些抽象、难于理解的问题,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能够听懂晦涩难懂的内容,还能有突破性地了解难点。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数”的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平均数进行了解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出长方形或者是正方形,通过演示和移动之后,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有缺漏的地方就需要进行补缺,突破重点和难点。
另外,数字化的资源还能对学生的思维起到启发性的作用,让教师开拓出更多的学生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自由性发挥,积极探索数学学习中的奥秘,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数学的数字化资源运用下辅助学生学习,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创造性。
综上所述,本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利与弊进行了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数字资源需要区分对待,看到数字资源的两面性,发挥优势和长处,避免短处和缺漏,让数字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数字资源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自动对焦;数字图像处理;对焦算法;清晰度评价函数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8060-05
光电成像系统是集光、机、电一体化的图像信息获取工具,已广泛运用于工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光电成像系统的对焦性能决定着成像系统能否拍摄到清晰的待测物体,因此是人们着重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技术中,对焦算法尤为重要。良好的对焦算法可以让光学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对焦位置,并使光学系统在对焦过程中不易受噪声干扰。以往文献所提出的最佳算法大多仅在特定的成像系统、拍摄环境或拍摄对象中才能表现突出,算法的选择方案具有局限性。如果可以综合地分析各种对焦算法,用科学有效的算法评价标准分析算法的优缺点,总结出选择方法,这样既能为不同条件的光学系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最佳算法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又能为新算法的设计提供参考。
1 对焦算法
目前对焦算法主要可分为:频域函数、统计学函数、信息学函数、直观评价函数几类[1]。
1)空域函数:空域函数的依据为:一副图像是否聚焦主要反映在空域上是图像的边缘及细节是否清晰,而图像的边缘及细节信息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微分来获取,图像经其处理后所得到的量值能够反映图像的清晰度,因此可以利用这些信息作为聚焦的判据。这种通过使用微分、梯度等数学函数为工具以提取图像边缘信息的函数也称为梯度函数。主要有阈值绝对梯度函数、平方梯度函数、Brenner梯度函数、Tenengrad梯度函数和标准化Laplace和函数。
2)频域函数:频域函数是以傅里叶光学理论为基础的对焦函数。高清晰度图像的主要是具有清晰的边缘和丰富的图像细节,其与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后的高频分量相关联。离焦图像越模糊,图像在频域领域内的高频部分的衰减就越严重。因此可以将图像的高频分量信息作为评判对焦情况的依据。频域函数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是高频分量法。
3)统计学函数:因对焦的图像包含了清晰的图像信息,对焦图像的灰度值分布比前离焦图像的灰度值分布者更丰富。基于统计学的对焦函数通过分析图像的灰度值变化情况来区分已对焦的图像与未对焦的图像。此类算法的信噪比往往比基于梯度的对焦函数高。统计学函数包括变化率函数、标准化变化率函数、Vollath自相关函数、基于梯度的标准相关函数。
4)信息学函数:对焦图像与离焦图像相比其灰度值更加丰富,即它们所含的信息量或熵不同。图像越趋于离焦时图像越模糊,所含信息量越少。故可以利用图像的信息熵作为自动调焦的评价函数,即信息学函数。此类算法主要利用直方图函数h(i)(图像中灰度值为i的像素的个数)来分析图像的亮度与频率分布。[3] 信息学函数包括Range 函数和熵函数。
5)直观评价函数:直观评价函数在使用时需要事先给定一个阈值,通过统计像素灰度值低于或高于该阈值的像素个数直观反映图像的对焦情况,此类函数阈值的设定没有固定标准,在不同成像条件下的合适阈值也不相同。直观评价函数包括内容阈值函数和图像能量函数。
2 评价对焦算法的标准
评价函数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无偏性、单峰性、高灵敏度、较高信噪比、函数复杂程度相对简单。对于对焦函数的评价,可参考准确度、抗噪声能力、灵敏度、时间四个不同角度的标准,各标准的作用如下:
1) 准确度 (Accuracy)。此标准显示出最佳对焦位置与对焦函数曲线中最大值之间的差距。在向函数输入图像时,图像的顺序都是按着从对焦逐到离焦排序,在软件中其初始位置为0,因此最大值所对应的图片与第一张图片越接近,即差值越小,说明对焦函数越准确。
2) 抗噪声能力( Anti-noise)。抗噪声能力需要同时考虑局部最大值个数与噪声等级,且前者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当局部最大值个数相同时,则比较噪声等级的大小。
3) 灵敏度 (Sensitivity)。灵敏度是图像数值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
4) 时间( Time)。在自动对焦系统中芯片的运算能力如果较差,可考虑排除平均耗时最长的函数。在软件平台上实现计时功能时,计算机选用了安全模式,尽最大可能排除外界程序在后台临时占用计算机内存、影响计算机处理速度导致运算时间延长的可能。
3 试验与分析
共选择13种对焦算法,具有一定代表性,函数种类较多、较为全面。具体算法和其序号如下:0)平方梯度函数、1)Brenner 梯度函数、2)Tenengrad梯度函数、3)标准化 Laplace和函数、4)变化率函数、5)标准化变化率函数、6)Vollath自相关函数、7)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8)对比度变化率的改良算法[3]、9)阈值绝对梯度函数、10)Range函数、11)熵函数、12)高频分量法。
试验中的样本为图片序列,其作用是向对焦算法提供可供检测清晰度的对象。为了使算法的评价结果可以获得更具普遍性的结果,本次试验分别选择边缘清晰的风景图像(30幅)与边缘模糊的岩石纹理图像(20幅)作为待测清晰度样本。边缘清晰的风景图像颜色丰富、物体边缘区别明显,表现出了丰富的信息,可以代表一般的拍摄对象,故作为一般样本。通过手动细微调整镜头焦距,使拍摄相机镜头逐渐从对焦到离焦,并获取图像模糊程度不同的图像,再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成适合软件运行的尺寸,从而获得样本。采集样本的工具为Nikon D80 数码单反相机,镜头型号为:Nikon AF-S Nikkor 24-70mm f/2.8G。
3.1 普通样本下各个函数的表现情况
将30张普通样本的风景图像序列导入对焦函数,进行清晰度评价,分别得到函数曲线图像(图1)、函数最大值位置(图2)、抗噪声能力(图3)、函数灵敏度(图4)、所用时间(图5):
在普通样本下,由于图像中噪点的数量几乎为0,良好的函数应首先满足抗噪声能力数值为0,如果有函数在这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应该首先将其从备选函数中剔除。
由图1可知:Range函数、熵函数与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无法满足要求:
1)Range函数、熵函数的函数曲线过于平缓,灵敏度过低,且较为严重的是在普通样本的图像序列下Range函数与熵函数的最大值位置就已出现偏差。如果将这两个函数放在实际应用中,会使对焦系统难以分辨出最佳对焦位置,故这两个函数不宜作为备选函数。
1)基于梯度的相关函数(Vollath2)虽然在总体趋势上能与其他函数相同,且其最大值位置准确,但该函数具有波动性,如果将该函数放在实际应用中,自动对焦系统很有可能会因为函数虚假最大值判定未对焦的位置为最佳对焦位置,故该函数不宜作为备选函数。
在排除以上三种算法后,考虑剩余备选函数在其它标准下的表现,可以得出平方梯度函数的表现最好,其次为Tenengrad函数。平方梯度函数与Tenengrad函数在可以满足一般要求的前提下保证较好的灵敏度与较短的运算时间。
3.2 样本边缘模糊对各函数的影响
样本中的噪声会明显影响对焦函数的评价质量。通过图13分析得出Brenner函数的抗噪性能最好,其次为变化率函数与标准化变化率函数,并三者都能保证最佳对焦位置保持不变。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对所拍图像容易出现噪点的情况(如CMOS在暗环境拍摄物体时)应尽量使用这三种对焦算法。
3.4 二次采样对各函数的影响
4 结论
该文首先通过国内外已有的文献中选取已推广的具有实用性、适用性的对焦算法作为待评价的备选算法,其时间复杂度应相对简单。然后通过数码单反相机选取多种样本,供对焦算法评价。而后利用Borland C++ Builder 搭建图像处理平台,使对焦算法
可以在平台上对图像进行清晰度评价获得函数的图像,并根据算法评价标准对算法的表现进行量化。对于采集到的图像应进行适当的噪声处理和二次采样处理,以检测各算法的抗噪声能力与稳健性。最后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在13种对焦算法中,在一般情况下表现最佳算法为平方梯度函数与Tenengrad函数,这两个函数都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抗噪声能力、灵敏度与时间复杂度。其中平方梯度对于边缘清晰的样本较为敏感,Tenengrad函数则对边缘模糊的样本较为敏感。
2) 当图像中含有密度较大的噪声时,可以选择Benner函数、变化率函数与标准化变化率函数最大避免噪声对于对焦系统评价结果的干扰。
3) 如果自动对焦系统使用了二次采样对图像进行预处理,依旧可以优先选择平方梯度函数或为Tenengrad函数作为最佳对焦算法在自动对焦系统中使用。
4)熵函数与高频分量法的能力较差,且容易受到噪声干扰,时间复杂度较高,故不适合作为一般的对焦算法应用在自动对焦系统中。
由于数字自动对焦系统的使用环境、系统参数、拍摄对象存在多样性,并不存在使用与所有情况的唯一最佳算法。应对于不同拍摄条件提出不同的最佳算法,并给出合理的最佳算法选择方案。
参考文献:
[1] Yu Sun,Stefan Duthaler,And Bradley J.Nelson Autofocusing in Computer Microscopy: Selecting the Optimal Focus Algorithm[J].Microscopy research and technique,2004,65:139-149.
[2] Santos A,Solórzano CO,Vaquero J J,Peňa J M,Malpica N,Pozo F. Evaluation of autofocus functions in molecular cytogenetic analysis[J].Microsc 1997,188:264-272.
[3] 蒋婷.基于图像处理的自动对焦理论和技术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4] Yeo T,Jayasooriah SO,Sinniah R.Autofocusing for tissue microscopy[J].Image Vis Comput,1993,11:629-639.
2003年11月28日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PDTS23081-1信息与文献――电子文件管理流程――电子文件元数据》标准在指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概念时,专门强调了:“元数据管理是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见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地位。
同时,该标准还专门指出了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所具有的特征,即:“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所谓结构化信息一般是指可以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而所谓的半结构化信息就是指可以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这里所说的可以自描述的信息是指能够完整表达元数据的元素名称和元素值的信息,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信息是指能够同时从置标标识符和元数据内容两方面揭示语义的信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一种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信息,这就是说它可以是可自描述并能够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也可以是可自描述但不能完全揭示语义的元数据。那么为什么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会有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呢?这主要与电子文件元数据所使用的置标语言有关。
目前在国际电子文件管理领域,用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的语言主要有三种: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可扩展置标语言(XML)和文本语言(TEXT)。所谓元数据的“置标”,作动词时就是指给元数据加标识符号的意思,作名词时就是指元数据的标识符号。如以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题名元素――元素值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的置标为例,示意如图1――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题名元素的置标:
从图1可以看出,通过标识符号“、”对“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的题名进行置标,清楚地表达了该文件的题名为“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语义,使题名元数据达到了自描述并完全揭示语义的目的。因此,我们又将其称之为结构化的元数据。由此可知,置标是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取得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特征的关键,没有置标就没有元数据的结构化或半结构化。
2.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语言的比较研究
2.1超文本置标语言(HT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超文本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HyperText MarkupLanguage(简称HT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网页设计而制定的一种语言,是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的一个子集,它通过规定一种简单的结构和一个标识集合解决了标准通用置标语过于复杂不利广泛使用的问题,且这种应用是着重在如何将信息显示出来,而不是如何将文件数据结构化。
利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语法主要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一,国际都柏林元数据项目组织(DCMI)制定的。下面我们就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超文本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2――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2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共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在超文本置标语言中,专门有一个名称为“meta”的元素用于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其置标标识符为“”。所以上述这六个元数据元素前面都加了一个“”的置标标识符。如果将其列成表格就可以看得更为清楚,示例如图3――超文本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3中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是以“”为标识符,这是不变的,而其中的元数据内容根据则视具体情况变化,
如:或是题名,或是责任者等等。或者说,在"”中的元数据内容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其置标标识符"”是不变的。超本文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方面较强,但在语义揭示能力方面还不是很强,即其不能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变化置标标识符。而且由于在超文本置标语言国际标准(HTML 4.01Specification)中对“”没有定义一个规范化的属性集合,属性的含义和值域由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在另外的文档中定义,即没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可以将任意名称和个数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以“”元素属性的形式置标在“”标识符中。因此,这又容易造成了超本文置标语言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缺少控制,难以做到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目前超本文置标语言主要用于对一些简单的、核心的元数据进行置标,也就是对所谓的轻型元数据进行置标,因为,这类元数据数量少,而且能够在不同领域和学科中都得到公认,标准化程度高,在使用上比较规范。
2.2可扩展置标语言(XML)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可扩展置标语言英文全称是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简称XML)。它是万维网联盟W3C为适应互联网的应用,将标准通用置标语言(简称SGML)中许多较复杂且不常用的特征去掉,同时保留其原有的强大功能和灵活性而形成的置标语言。它作为一种可用来制定具体应用语言的元语言,既具有强大的自我描述能力,又具有适合网络应用的可扩展性。
下面仍以《湖南省环保局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文件为实例,使用可扩展置标语言,并引用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对其进行著录,示例如图4――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4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根据国际标准《IS015836:2003(E)信息和文件――都柏林核心元数据集》也是著录六个元数据,即“类型、题名、责任者、其他责任者、时间、主题词”,但是它的置标标识符与超文本置标语言中置标标识符不同,它是具有语义的标识符,同样如将其列成表格也可以看得更清楚,示例如图5――可扩展置标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5中的“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起始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凡是元数据,都使用了具有自描述能力的语
义标识符,如“、、《责任者>、、、等,也就是说,可扩展置标语言的标识符是随着其后面的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如果后面的元数据内容是题名,它的标识符就是“”,如果其后的元数据内容是责任者,它的标识符就是“”,等等。可扩展置标语言的这种置标特点说明了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很强的,而这主要有赖于可扩展置标语言的可扩展能力,即它可以随着元数据的内容变化而扩展出不同的置标标识符,从而具体应用到各个不同的元数据的置标中。并且由于根据可扩展置标语言国际标准(XML 1.0(Third Editiion))对其置标标识符的使用都可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即具有对元数据进行置标的控制机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还可以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从而达到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作出规范一致置标的目的。
由于上述原因,可扩展置标语言可以对任何类型的元数据进行置标,而且在置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上都可以达到很高的程度。
2.3文本(TEXT)语言置标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特点
采用文本语言(简称TEXT)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是一种特例,在这里所谓的文本语言置标是指以文本字符作为标识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采用文本语言置标,一般是依据国际元数据标准化机构(DCMI)所定义的语法规则来进行的,其格式为“文本语言元数据标识=元数据内容”,示例如图6――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进行置标的结果:
从图6可以看出,关于《关于加强感染性“三废”处置监督管理工作的报告》这一电子文件,其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著录是采用了文本语言进行置标的,同样也可以将其列成表格来加以分析,示例如表7――文本语言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置标结果的分析:
从图7中的“文本语言标识符”栏中可以看出,对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是以文本中的字符作为标识,然后用分隔符“:”隔开进行置标的。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置标,优势在于文本语言的标识符是可以随着其后元数据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其对元数据的置标结果在自描述能力和语义的揭示能力方面是较强的,这主要是由于文本语言具有类似于可扩展语言的可扩展能力,但是文本语言却不能像可扩展语言那样定义一个规范化的置标规则体系来对元数据置标进行控制,所以用户在根据需要扩展置标标识符的同时,却无法对其所置标的元数据进行控制,因此就可能导致不同时间或不同空间对相同内容的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做出不一致的置标。
由于上述原因,采用文本语言对元数据进行置标只是一种暂时性的过渡措施,所以目前在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置标中很少单独使用,往往是结合超文本置标语言一起运用。
3.结论
〔关键词〕非书资源;管理绩效;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卡方检验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1.013
〔中图分类号〕G2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1-0052-04
在网络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逐步由传统的印刷型文献资源转变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非书资源,图书馆的管理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非书信息资源是一切非印刷文献资料的总称,包括电子音像资源、随书光盘、电子图书和网络文献资料等有形和无形的电子出版物。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非书资源管理模式,且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也没有合适的量化评价方法。因此,非书资源的管理方法及其绩效分析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语言学和教育学经常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绩效分析的理论研究[1-4]。刘桂宾等[5]采用卡方检验对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和学科建设进行一致性的判断,判别各学科的馆藏是否平衡。在各类非书资源中,随书光盘和磁带的数量增长最快,附盘出版物约占出版物总数的5%。因此,随书光盘是图书馆目前非书资源管理的重点。本文以随书光盘为样本,调查了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和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1 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分析
非书信息资源发展迅猛,种类繁多,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统一的管理模式。对于录音资料,高校图书馆主要提供外语录音带的有偿翻录、FTP或WEB下载服务。对于影视、音乐和艺术等光盘资料,图书馆往往将其存放在图书馆服务器上,在图书馆的网页上设置视听栏目,提供在线点播。图书馆还可以提供集中播放,或通过视听室或电子阅览室提供个人欣赏空间,实行馆内租借、限时归还服务等,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图书馆基本各自为政,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图书馆对随书光盘的管理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书盘合一模式、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3种[6-8]。表1列出了随书光盘的3种管理模式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书盘合一模式和书盘分散模式存在的问题较多,已经不适合随书光盘管理的需要,而网络管理模式比较先进,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提供优质服务,满足读者需求。但是网络管理模式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技术支持。现有的非书资源管理的研究只是定性论述,缺少量化的评价方法,网络管理模式的优越性的论述缺少数据支持。因此,需要采用合适的数学模型,量化分析非书资源管理模式的绩效,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的影响
图书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只有选择了合理的指标参数,才能做出正确的绩效分析。读者对非书资源使用的情况和用户满意度则是衡量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主要依据。为了简化处理问题,以随书光盘为样本,研究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绩效。采取书面问卷调查和网络检索的方式,获取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书面问卷调查的对象是进入校图书馆的读者,调查内容包括随书光盘的使用与否、使用方式、使用次数、用户满意度等。而随书光盘的借阅数据的调查,主要采集一定时间内随书光盘的借阅、复制或下载记录。
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对随书光盘主要采用了书盘分散模式(但不外借)和网络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我们采取问卷方式调查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调查问卷将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情况分为7种方式:(1)未借阅附盘图书,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2)借阅了附盘图书,但未注意或不知道图书附有随书光盘,因而未使用随书光盘;(3)知道附有随书光盘,但不知如何获取随书光盘,因而不使用随书光盘;(4)知道有随书光盘,但认为随书光盘用处不大,不愿使用随书光盘;(5)在阅览室借阅或复制随书光盘;(6)在网上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7)其它方式阅读或获得随书光盘,如购买附盘图书、从图书馆以外的其他地方借阅或复制等。
问卷统计结果发现,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具有多样性(如表2所示)。表2显示,13.33%的读者没有借阅过随书光盘的图书。7.78%的读者不知道图书具有随书光盘,7.22%读者不知道如何使用随书光盘,9.44%的读者认为随书光盘没有用处而不使用光盘,以上这3项合计为“不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24.44%。19.44%的读者在阅览室借阅光盘,32.78%的读者选择网络阅读随书光盘。6.67%的读者采用其它方式阅读或复制随书光盘。这3项可以归类为“使用随书光盘的读者”类型,占总数的56.66%。综上所述,非书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对读者具有明显的影响,读者更多地使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读者,读者较多地通过网络阅读或下载随书光盘。表2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情况的汇总表
3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研究方法及其绩效分析
卡方检验一种用途广泛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可用于拟合优度检验、两个或多个率或构成比之间的比较等。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两项或多项频数,检测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实际频数与以某种理论模型或分布特征假设为基础的期望频数的差异度。卡方检验可以用于单因素检验和多因素检验。
卡方检验第一步是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第二步则是根据理论经验或理论分布计算期望频数。第三步根据实际频数和期望频数计算样本卡方值。如果运算出的卡方值大于卡方临界值,接受原假设H0,反之,接受备择假设H1[9-10]。
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影响因素很多,本论文采用单因素检验分成多项的单因素频数之间有没有显著性差异,采用多因素检验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之间有无关联、判断因素之间的差异是由于样本抽样造成的随机差异还是由于来自不同总体造成的真正差异。
3.1 单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
用户对随书光盘的使用情况具有多样性,为了卡方检验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方式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将表2中“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重新进行归纳。将“不知附有随书光盘、不知如何获得光盘、不愿使用随书光盘”这3种方式合并归类为“不使用随书光盘”,则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可以归类为5种,如表3所示。表3 读者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与理论频数
读者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AiTi没有借阅附盘图书2436不使用随书光盘4836阅览室借阅光盘3536网络阅读光盘6136其它方式阅读随书光盘1236合 计180180注:Ai为每种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的实际频数,Ti为每种随书光盘使用方式的期望频数。在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时,首先建立原假设(或检验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检验假设H0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没有显著差异”,而备择假设H1则为“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方式具有显著差异。”检验水准(或显著性水平)α确定为0.05。其次,根据原假设,计算出期望频数。根据原假设,如果用户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没有显著性差异,那么用户对随书光盘的借阅模式选择概率相等,则每种状态的期望频数也相同,其计算公式如式(1)所示。
期望频数的计算公式:
从卡方分布表查得到当自由度为5、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卡方临界值为9.49。因为计算的卡方值远大于临界卡方值,说明观测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所以拒绝原假设H0,接受备择假设H1,即用户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有显著性差异。由表3可知,网络阅读和下载随书光盘的人数最多,即网络模式是用户主要的随书光盘使用方式。
3.2 多因素卡方检验分析随书光盘管理模式绩效
在随书光盘的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电子阅览室和网络平台的功能,向读者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以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表2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分析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状况,如表4所示。在随书光盘的使用方式上,36.46%的读者选择阅览室服务,其中57.14%读者复制光盘,63.54%的读者选择网络服务,其中77.05%的读者现在随书光盘,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有些读者是由于自己没有上网条件而选择阅览服务的。可以预见,随着读者的计算机拥有率以及读者上网率的提高,选择网络服务的读者将会进一步增加。表4数据显示随书光盘的书盘分散模式和网络管理模式对读者的使用方式的影响。表4 随书光盘管理模式对读者使用随书光盘的影响
4 结 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书资源的数量与品种越来越多,非书资源管理不仅是图书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项目研究了国内外图书馆的非书资源的管理模式,以随书光盘为样本,探讨了卡方检验用于管理绩效研究的原理与方法,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随书光盘的管理绩效。非书资源管理模式影响了读者的使用方式,网络管理模式具有更大的绩效。本项目建立了非书资源管理绩效的量化评价方法,这将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缩小我国图书馆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的差距。
参考文献
[1]Steen,G.Genres of Discourse and the Definition of Literature[J].Discourse Processes,1999,28:109-120.
[2]钱峰.基于卡方检验的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比较[J].情报杂志,2008,(9):56-58.
[3]Unger C.Genre,Relevance and Global Coherence:the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Type[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4]Yin Guosheng.Bayesian goodness-of-fit test for censored data[J].Journal of Statistical Planning and Inference,2009,139(4):1474-1483.
[5]刘桂宾 王娟萍.基于K.Pearson卡方假设检验模型的馆藏结构合理性判别[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32(8):45-47.
[6]李明子.网络环境下随书光盘的管理和信息服务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8,28(8):71-74.
[7]吴松华.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图书馆学刊,2005,(2):69-70.
[8]楼靖华,万湘容.探讨随书光盘资源的网络化管理模式[J].现代情报,2005,(2):101-103.
及住院时间(3.57±1.21)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76.62±15.38)min、(213.27±11.52)ml、(4.32±0.78)d、(5.72±2.13)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前列腺增生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29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s between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and electro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ANG Wen. Department of Urinary Surgery, Sichuan Neijiang City Sixth People’s Hosptial, Neijiang 64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s by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and electro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operation measures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7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ral plasma electrocis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for treatment. Curativ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research group had operation time as (51.23esearc) m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s (85.42ding ) ml, indwelling urinary catheter time as (2.61eter) d
and hospital stay time as (3.57and h) d, which were all obviously less than (76.62±15.38) min, (213.27±11.52) ml, (4.32±0.78) d and (5.72±2.13)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 Transurethral plasmakinetic electrocision of the prostate;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前列腺增生是泌尿外科的常病、多发病, 目前病因尚不明确[1]。针对前列腺增生临床上常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经尿道电切术是临床上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 但随着医疗器械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的手术方式因其具有更大的优势而被临床逐渐应用[2, 3]。本研究选取本院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排尿时间长、排尿困难等, 符合前列腺增生的诊断标准[2], 行手术治疗, 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年龄59~78岁, 平均年龄(69.53±5.56)岁, 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5.24±3.33)年, 前列腺Ⅰ度增生患者33例, 前列腺Ⅱ度增生患者78例, 前列腺Ⅲ度增生患者39例, 将所有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75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 采用等离子体电切设备, 电凝功率40~80 W, 电切功率80~180 W, 经尿道置入电切镜并观察尿道球部、膜部及膀胱内部结构, 于5点、7点处建立标志沟, 对前列腺组织进行切除至12点处汇合, 吸出前列腺组织, 止血、修整其尖部及膀胱颈, 留置导尿管及膀胱造瘘管, 术后对膀胱进行冲洗, 5~7 d后拔除导尿管。研究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 电切镜置入及观察同对照组, 明确前列腺增生解剖间隙, 于6点、12点处建立标志沟, 采用镜鞘头逆推前列腺体至膀胱颈水平再行电切, 修整前列腺尖部后止血, 退出电切镜, 吸出前列腺体组织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 常规留置尿管[4]。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r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 随着增生的加重, 患者的临床症状随之加重, 严重者可致急性尿潴留、肾积水等[5, 6]。经尿道电切术因其创伤性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而被临床广泛应用, 但腺体切除不干净、术后大量水冲洗易引发水中毒, 术后并发症较多[7-9]。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可完整剥离增生的前列腺, 能有效避免切除不完全的现象, 且切割过程可迅速形成1 mm左右均匀凝固层, 降低反复出血, 并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降低水中毒及电切综合征的发生率[11-15]。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术中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凌叶明.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33):3701-3703.
[2] 罗彬, 李正明, 李刚, 等.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比较. 中国医药导报, 2014(20):28-30.
[3] 翁文锋, 李虎, 董超雄.比较尿道前列腺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分析.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5(4): 493-497.
[4] 赵国栋, 陈勇, 李建新, 等.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07, 7(10):962-964.
[5] 丁焱, 周义生, 沈建庆.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比较.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3(33):104-105.
[6] 林宁峰, 刘昌明, 李国敏.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剜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当代医学, 2011, 17(27):71-72.
[7] 张Q, 张家模, 吴小候.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安全性和疗效的比较. 重庆医学, 2010, 39(22):3054-3055.
[8] 李胜, 曾宪涛, 郭毅, 等. 经尿道等离子腔内剜除术与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比较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1, 11(10):1172-1183.
[9] 李凌超.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与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比较.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4):30-31.
[10] 刘俊峰, 谭朝晖, 李三祥, 等.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比较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3, 13(12):1405-1408.
[11] 周杰彬.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并发症观察.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5):35-36.
[12] 田新涛. 分析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和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2):165-167.
[13] 张俊良, 杨学刚, 郭勇.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效果. 中国实用医刊, 2016(2):75-76.
[14] 敖劲松, 汪波, 邱承俊, 等.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和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比较. 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2, 6(4):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