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生德育课堂范文

中学生德育课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学生德育课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学生德育课堂

篇1

通过征求学生意见,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形成案例库。在案例或故事的设置上,无论小品表演,案例分析,都要针对学生特点,针对课本内容,富有时代特色,贴近学生思想和情感。凡是学生关心的话题或学生中间发生的事情,总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思考。如果上课举例“言必称希腊”离学生太远,没有多大关联,没有半点触动,学生就会表现得不好奇,不积极、不主动。所以要像新闻战线的“走转改”一样,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更多第一手资料,让死教材变得鲜活起来。如《职业道德培养》一课,老师设计了一组题目,让学生分组抢答,题目都是语文或专业上的常见题目,难度不大,内容与本节课目有直接关系,学生表现得十分活跃,既讲清了知识点,又改善了课堂教学气氛,效果好。

课程案例引入很重要。还原生活的德育课所依据的思维方式不是从一般到个别,而是遵从具体到一般。其目的是改变德育课枯燥乏味的面目,使其变得更加真实、亲切,生动,增强学生学习德育课程的兴趣。因此,故事或案例引入要求做到形象、新鲜、抓人、要有关键词提示,以其引起注意;故事的画面清淅,或者是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让学生较快进入角色;内容新奇,有趣,所引案例与本节课的知识点有关,传说、寓言都不如现实中与学生相关的事件来得直接,让人兴趣昂然。如:《换位思考》一课所列举的四个生活场景片断,特别是随机应变以班主任批评学生一例,就比较切题。案例与学生关联性强,参与的积极性就高。

案例设置要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一堂课的故事或案例不必设置过多。特别是案例不要重叠,有些老师上课,生怕学生听不明白,总是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自己讲的津津乐道,实际上是在同一个问题上不断绕圈子,在同一个知识层次上循环,案例讲得过多,显得累赘,唠叨、重复、拖沓,影响了教学的整体流畅性和课程的清晰度。

1.学生互动:回归学习

学生互动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过程,要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第一阶段的主要目标。德育新模式就是用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习惯是在反复训练中炼成的,学生能否积极参与教学,参与活跃度如何,反映了课堂教学改革深入程度,新的教学模式是否有效。学生反映冷淡,沉闷,或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或学生在提问时推三阻四,或在作答时随意性大,课堂教学秩序乱,对此,大可不必气恼,恰恰表明学生没有回答问题习惯,平时上课缺少这方面训练,所以,在中职德育新教学模式中,强化互动环节,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精心设计和安排学生活动。教师对每节课要有完整的教学设计,对每个教学环节要有时间节点安排,对课堂突发事件要有灵活处理手段,做到胸有成竹,收放自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型活动的组织要明确目的,范围不宜太大,以免喧宾夺主,学生互动活动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逻辑严密,自然流畅。如:设小组学习首席发言人。观点PK,充分激发了学生思考和参与的主动性,通过学生在教学中互动,来训练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工能力和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注意力,主动思考,提升智力,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当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才会灵动起来,才会充满创造性,教育才会显露出它丰富多彩,生猛鲜活的本来面目。

在教学互动中要注意多设置活问题,真问题,而不是死问题。如:《换位思考》一课中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就是一个可以很好拓展的问题。学生在参与中也会提出各种问题,老师要善于因势利导,善于突破,扩大成果。老师引导要目的准确,师生交流才会融洽。引导得好,学生和老师会有很多意外收获。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分阶段展开。初级阶段主要发挥各小组长、学习积极分子这些骨干的作用,到高级阶段,就要发挥全体学生的作用,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初级阶段学生参与教学的载体主要是案例、故事分享,到高级阶段学生参与的形式可以是主题游戏,户外调查等;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骨干的主动学习,自主发展能力和习惯,到高级阶段就要全面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在参与中获得成功体验,得到学习的激励。使课堂教学实效由虚到实,由表到里,由少到多,由隐到显。

2.成果呈现:教学合作

篇2

关键词:预设;生成;把握;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199-01

预设与生成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静”与“动”的对立与统一,课前预设是教学规划实施的蓝本,而动态生成是课堂教学的点睛之作。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粗浅的体会。

1.精心预设,挖掘生成因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打开学生思维的火花碰撞出智慧的结晶。虽然课堂上生成的信息具有不可预设性,但课堂的动态生成并不是完全出乎意料,恰恰相反,课堂上动态生成机制的高效发挥正是依赖于教师的精心预设,这是生成的“奠基石”。

1.1 预设“学情”,构造生成起点。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知识经验、生活背景等方面的了解,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倾向、能力水平,“为学习者设计教学”,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触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有效的提问,巧设悬念和疑点,让学生“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为生成构造起点。

例如在“圆的定义”的教学,我预设了四个逐步推进的问题:①“车轮是什么形状?”②“为什么要造成圆形?难道不能造成别的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③“那就造成鸭蛋的形状吧!行吗?”④“为什么做成圆形不会忽高忽低呢?”学生纷纷议论,最终找到答案:“因为圆形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处处相等”。问题的“梯度”立足学生生活经验,循序渐进,生成“圆的定义”非常自然,收到较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1.2 预设“轮廓”,给课堂构造生成时空。叶澜教授指出:“要想有数学课堂的精彩生成,就必须为学生留下主动参与的时间与空间。”传统备课时我们往往花很多的精力设计过渡语言、课堂提问、启发引导等,使课堂的环节一环紧扣一环。如“三角形的中位线”,课堂骨架我设计如下:复习巩固(结合图形,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实验操作(将平行四边形沿某条直线剪成两部分,使这两部分能拼成一个三角形)定理证明(思考如何将其还原成平行四边形,完成定理的证明)基本应用图形拓展。通过框架性设计,使教学有章可循;同时为学生预留时间与空间的“弹性时空”,给教学的动态生成构造了一个更大的空间。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数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它不需要教师预计教学过程的全部细节、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和具体步骤等。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来讲,动态生成的教学设计似乎要"粗"得多,但这为课堂实施的“细”留下了足够的弹性时空,为知识的动态生成、学生的自主建构留有了余地。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立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即强调生成空间。适当的弹性预设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提供多种“渠道”,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拓展广阔的空间。

2.合理引导,把握生成契机

课堂教学中,对预设的问题教师心中一般都已有答案,但有时难免会有局限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有独到的见解,这是一笔宝贵的动态资源。教师要注意抓住生成契机,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2.1 学生思维偏离时,引导生成。课堂上即时生成的资源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教师在课堂生成中要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控,对已生成的资源有选择地重组、提升和扬弃。如《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条件》第一课时教学中:三角对应相等、三边对应比例的两个三角叫做相似三角形。在巩固练习题目完成后,可能学生觉得解答过程比较麻烦,就自然问到能否简单一点,又如三角对应相等或三边对应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这样的发现,对学生而言已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使学习下一节《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第二课时的欲望,在悬念中生成新的问题。

2.2 学生思维受阻时,启发生成。当教学不能按照教师的“预设”进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启发,教师的妥善处理会给课堂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二次函数的应用”中有关“利润的问题”:“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调查发现:每涨价一元,每星期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考虑到何况该题又是涨价又是降价的,我怕学生给弄糊涂,所以预设时先让学生弄清题意,又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差不多十分钟过去了,我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总离不开方程。于是我就琢磨:如何实现从方程思想跨越到函数?这类问题的情境学生并不陌生,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中就有出现,不同的是方程告诉利润求定价,函数求怎样定价利润最高。于是我赶紧对预设作出调整,设计成三个问题:①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调查发现:每涨价1元,每星期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25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学生很自然列方程解决)改变问题:②该商品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该题求最大利润,题中有两个变量符合函数定义,从而用函数知识来解决二次函数的极值问题。)③即原习题,与②相比多了一种情况,需要对两种情况的结果作比较才能得出结论。由于有了上述铺垫,学生很快就独立解决,并对“利润问题”进行了总结。

2.3 及时反思,提供生成保障。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个体,课堂上也确实会出现难以意料的因素,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设到学生的所有情况。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诊断与修正,在反思中求发展,为下一次预设与生成的成功提供保障。反思的内容可以是:①目标的达成度。对教学预设、激励评价等各环节进行有效性剖析;② 成功和精彩之处。课堂预设的亮点、探究中的精彩生成等;③不足和失误之处。是否给学生留足思考时空,课堂生成的利用是否恰当等。

总之,预设与生成是相互联系的。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面对新课改,我们要在继承传统预设课堂的良好基础上,积极引入并探索动态生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做到预设与生成的有机融合,及时反思、扬长避短,使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触动生命的灵性,课堂才能充满智慧的灵光。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课堂;艺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9-00-01

爱说不爱说,都必须要求学生能说会说。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课堂上,有效的鼓励学生说。尤其对于那些不愿张嘴的学生,更需要教师叫醒他们的嘴巴。

一、巧设情境激起学生想说的愿望

巧设情境包括巧设课堂和巧设问题。巧设课堂关键在于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事可说,有事能说,有事乐说”。巧设课堂时要把握时机。以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III Unit3)为例,在介绍卓别林前让学生谈谈他们喜欢的相声,小品,卡通等,学生有话“可”说,不论多么喜欢沉默的学生也会谈一谈赵本山,小沈阳......。在本节课结束时进行“角色转换”――换老师总结为学生总结,学生必定有话“能”说。课后要求学生准备下节课的以“我爱卓别林”为题的小演讲。从而使有话“乐'说。巧设问题时问题难度要有梯度,问问题时学生也要有梯度。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学习程度等,让学生有“这个问题就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感觉。自然学生的嘴巴就被叫醒了。“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境是一项艰巨的创造性劳动”,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节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愉快,平等,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里遨游。

二、赞扬的艺术让学生充满说的渴望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流行语已经的得到广泛的认可,但是,什么时候夸,怎样夸,夸到什么程度,仍然是需要教师好好思索的问题。笔者认为不但要善于表扬回答问题的学生,还要善于赞扬提问的学生。能主动回答问题的学生必定是自信乐观的似火一样的学生,但提问的,尤其是在课下提问的学生尤其需要在课堂上赞扬和认可。让他们了解提问会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赞誉,不断的认可自己,从而懂得“讲出来”比“不讲”好百倍的道理。笔者有一个学生,平时沉默寡言,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下课后我从他身边走过,他突然站起来小声的说:老师,帮我看看这道题。我仔细给他讲解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很好,我想让你明天在全班展示一下好吗?他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犹豫,我又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老师差一点都遗忘了,你能找出来说明你学好英语的潜力很大。你一定可以讲好的。第二天,当这名同学在课堂上用不怎么流利的英语为全班讲解了那道题目后,我和其他同学都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从那次以后,这名同学不但课后提问的多了,课堂上也经常提问或回答,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鱼与熊掌”的兼顾,让英语课堂的“说”变得有滋有味

目前,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中,英语课堂也要多采用“讨论-研究-生成”的方法进行。但是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除了课堂容量很难把握外,还出现学困生吃饱,而学优生饥渴的状态。因为“A兵教B兵”时,容易使B兵提高却不易使A兵有更多更大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煮好“鱼”,还要烹好“掌”。例如,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将教师作为一员分到学习基础较弱的一组里,这些学生就是“鱼”。因为经常被比较,所以心里往往更脆弱,更需要关注!当他们看到老师成为他们的一员而不是其他优秀的孩子时,自尊心得到的保护。并且老师就在身边,不是那么高高在上,不是只注意优秀的学生而是更关注他们。这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很大程度的调动起来,自然也就敢说,能说了。在生成部分,他们有一些比优秀的学生表现的还要好。而所谓“熊掌”就是指那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他们对于基础题目问题较少,要求他们首先给各自组内的其他同学指导,然后以教师的问题为基础在组内生成新的问题。这样,不但培养了学优生的研究精神,同时较大程度的帮助他们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给这部分学生一些提高类问题,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在他们展示成果时,这些学生会常常因为产生很多美妙的火花而激动不已。而此时,他们想说的话就会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教师成功的让讨论和质疑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这样无论是“鱼”亦或是“熊掌”的嘴巴都被成功的叫醒了。

四、教师要教给学生“说”的方法,使叫醒嘴巴更富有价值

篇4

【关键词】 科学本质 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 科学精神 课堂教学

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而科学素养的核心组分就是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部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 。生物学作为自然科学课程的一个分支,在科学本质的教育上,理应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道义。人们一般认为,科学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方面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课堂学习必然成为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活经历,影响着他们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站在生物学科责任的高度,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大胆尝试,努力构建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于一体的生物课堂,力求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沐浴科学理性的光辉。本文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具体内容为例,阐述课堂教学中是如何进行科学本质教育的。

1. 关注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黄昆教授曾说:“客观的规律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一定的科学概念去认识的,而这些概念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规律的本质。”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也多次提到:“在学习中,一定要把基本的要领搞清、记牢。”《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在内容标准的每一个主题下,都增加了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 概念教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我们如果关注科学知识的学习,就毫无疑问地要在教学中凸显概念教学。

例如在整体上,我们注重“概念梳理”。济南版初中生物学《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材首先在引言中描述了遗传的定义,然后编排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和“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目内容。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是“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它们位于细胞的染色体上。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针对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我们抓住“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主线,围绕“遗传”这一概念,将“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这一组概念由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按照四个层次前后贯通起来,并融合遗传物质的结构、成分、作用等知识,使得学生也能围绕“遗传的物质基础”这一内容,发掘本节出现的概念(如遗传、染色体、dna、基因等)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使学生能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整体上予以把握和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知识体系。

又如在细节上,我们着力“概念理解”。如在学习“基因”这一概念时,教材只是给出这样的文字“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显然,这样的简要描述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便于理解,我们使用了拼图的方法,即用卡通画的形式分别画出人的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并且在每一个特征的旁边都写出了其特定的碱基序列。操作时学生两个人一组,每一组都得到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各三种图片和一张空白脸的纸,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把选定的特征剪下来拼成一张卡通人物的脸,并在其左侧按照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的顺序把相应的碱基序列贴上。然后小组依次把画贴在黑板上进行比较。因为选的碱基序列不同,所以拼出的脸也不一样。学生惊奇地发现全班的卡通人物居然没有人拼得一样。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我请学生来计算这张脸的组合方式共有多少种,大家通过计算发现竟然有35即243种之多。其实这才涉及五个特征,人的形态、生理特征远有成百上千之多,都考虑在内的话又有多少种组合呢!此时,学生对于“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的重要概念已深有感触并且深刻理解认同。

再如在练习中,我们加强“概念巩固”。依据认识论的观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必须经过“由感性的具体发展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发展到思维中的具体”这样两个科学抽象的阶段。作为一门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毫无疑问,生物学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终还要回归生活的。学生学了生物学概念后,我们还要设法使学生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走向生活和更为广阔的社会。在练习巩固阶段,我们有目的地选编一些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题目,用概念和原理去解答问题,使概念教学落到实处。如我们设置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在日常生活中,你会发现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原因吗?”学生们分析的结果是:“因为同卵双生者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这对双胞胎就具有相同的细胞核;因为细胞核相同,所以染色体相同;因为染色体相同,所以 dna相同;因为dna相同,所以基因相同;因为基因相同,所以贮存的遗传信息相同;因为遗传信息相同,也就是建造生命的‘蓝图’一样,因此同卵双生者长得几乎完全一样。”很显然,这样的回答很精彩,这样层层深入、逻辑性强的分析、推理,体现了学生对科学知识从表面感知到本质理解的思考过程,深化了本节课中的概念学习。

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物学本质属性及特征的形式,是构成生物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学科知识最为本质和中心的地位。我们在求学生涯中,会学习很多的生物学知识,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知识渐渐地被淡忘掉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些知识依然清晰地保存在我们的脑海之中,甚至伴随我们一生,这就是一些重要概念,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与变异、生态系统等相关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凸显概念教学,帮助学生建构重要概念,对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理解科学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学习科学方法——在教学中彰显探究理念

生物学是一门建立在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科学家进行科学认识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活动,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探究基础上获得的。因此,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方式应该是探究活动,学生理解科学及其科学本质的学习活动也应该是科学探究活动。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无论是《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2011年版《生物学课程标准》都将“倡导探究性学习”作为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所不同的是,后者更加关注科学探究与科学本质之间的关系,其中增加了这样的文字描述:“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的汇总,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家工作的基本方式,也是科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 显然,通过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真正理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本质,并将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科学探究的经历内化为生物科学素养。

例如,在课的总体设计上,探究理念是“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教师将整节课置于一个大的探究背景下,让学生在探究理念的指引下,一步一步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地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从中认识和学习科学方法。①科学探究的“提出问题”环节。课开始,当学生明确了遗传的概念之后,提出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遗传同生物的其他生命活动一样,也有其物质基础。那么它的物质基础又是什么呢?”②科学探究的“猜想假设、实证推理、得出结论”环节,其大体过程如下: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学习活动迅速进入一种“探索”状态,开始探究的“旅程”。师问:“除病毒外,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生命的奥秘也一定藏在细胞里。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那么,你认为细胞中与遗传有关结构会是什么呢?”学生大胆猜测,之后通过分析“伞藻嫁接实验”和“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得出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于是,“探索”线索转向“探秘细胞核”,“那么,细胞核里又有什么呢?”在观察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装片,找到了染色体后,探寻的目光继而转向“探秘染色体”,“染色体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通过化学成分分析得知,染色体包含蛋白质和 dna。“那么遗传物质又会是谁呢?”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dna上又会有怎样的发现呢?”在对dna的研究探索中找到了dna上有许多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基因,最终控制遗传的“秘密图纸”终于被找到了,那就是不同的基因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生物表现出的不同特征是由不同的基因控制的。

又如,在课的细节处理上,探究活动是“本”。在学习“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这一内容时,教师先是选取了教材上的伞藻嫁接实验作为素材,并作如下处理:借助多媒体动画,说明实验的基本处理方法,让学生大胆猜测可能的结果。通过问题情境的呈现,学生容易得出新长出的伞帽形状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为什么由基部的假根来决定,学生也容易猜测到是因为假根中有细胞核。这时教师设问:“在假根中不仅有细胞核,也有少量的细胞质,你能设计一个补充实验来进一步证明伞帽的形状是由假根中的细胞核决定的吗?”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点拨,增加了一个核移植实验,即将其中一种伞藻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去“帽”的另一种伞藻中,看其“帽”的形状。此时,这个实验不仅是对教材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更为重要的是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思维爬坡中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实证为判断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滩上的脚印,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了什么东西,就必须用自己的眼睛。”探究学习是学生了解科学方法的重要过程,这是因为学生不可能简单地通过听教师讲授和自我记忆来真正理解和掌握科学方法。学生只有在参与探究的体验中,才能感悟科学方法,领会运用的精髓,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科学的本质和价值。

3.感悟科学精神——在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

科学作为人类的发明和思想方法,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和逐渐完善的事物。在其发生和发展的各个特定时期,都有许多科学家倾注大量精力,遭遇各种困境,经历无数失败,但又凭借着顽强毅力、聪明智慧和通力合作,才在科学的历史长卷中写下辉煌的一页。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著名的生物学家、科学教育家施瓦布曾在bscs的“教师手册”中写道:“应提倡科学史,因为它关注的是人和事而不是概念本身……”。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显然,在生物教学中融合科学史实,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还可以促使学生养成客观、创新、合作、质疑、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等科学态度与精神。

例如,可以针对教材栏目完善生物史实。《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鲁版教材安排了栏目“相关链接”——dna奥秘的揭示,其文字描述如下:“1953年4月,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里,美国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对dna的x衍射照片进行研究,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揭开了dna的奥秘,使遗传学的研究进入到分子水平。两位科学家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众所周知,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可是说是生物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一项重大事件。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谈家桢指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是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意义足以同迄今已有的任何一次科学发现相媲美”。因此,抓住这一生物学历史事件,挖掘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亮点。

于是,我们对这一科学史实进行了相关完善,鉴于dna双螺旋结构中很多生僻的专业术语超过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此处主要针对科学家的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行设计,补充了弗朗西丝?克里克、詹姆斯?沃森、莫里斯?威尔金丝、罗萨林?富兰克林等对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做出重大贡献的四位科学家的史料。又如,还可以针对教材知识点拓展生物史实。对于教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内容,我们抓住“主要”二字,对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进行简单补充,目的有二:一是展示dna 发现的科学历程,让学生感悟科学家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精神;二是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开放性,即科学是无止境的,承前启后的不断完善过程。据此,我们补充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发现史”这一资料。因为初中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我们对有些事件只是提及而已(如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等),但当问到:“从上述生物学史当中,你有何收获或是感受?”时,学生们普遍认为:生物学的发展,凝结了无数科学家艰苦的劳动。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在课堂上再现科学发现历程,不仅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与幸福,更为重要的是,科学家实事求是、务实严谨、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坚忍不拔的科学品质已悄然浸润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这一切,都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学生心灵也得到了科学精神的点化和润泽。

篇5

一、课前精心预设,是动态生成的前提

“课堂因生成而美丽”也成为了一句时髦的口号。认为在课堂中,教师不要预设得太多,这样就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教师牵着学生走”的嫌疑。但是,我要说:“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来动态的生成?”因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动态生成的基础。教学活动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细心策划。精心预设,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预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可以促进精彩的生成,它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动态的生成”水到渠成,使整个课堂洋溢出鲜活的生命力。 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做出重点预设:

(一)预设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即教学应达到的程度,它可以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保证和首要环节。我教学“认识时间”时,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认知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过程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二)预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顾名思义,是指周围教学环境资源。教师在预设时,应主动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现实出发,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内容的亲切感,引发数学学习的内驱力,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数学现实。

(三)预设弹性的教学板块

既然称为“板块”,其意味着可移动,可增删,非线性,有弹性。板块式的教案在实际的教学进程中是可以调整的,而单一化的教案流程是固定不变的:复习铺垫?D新课导入?D新课展开?D巩固深化?D课堂小结。这样的流程未免呆板、僵硬,不能适应活跃的学生、开放的课堂。因此,根据学生的旧知掌握程度,“复习铺垫”这个环节就没有必要了;如果新课展开后,学生对需要掌握的知识不甚掌握,也可再次铺垫;也可复习旧知蕴含在一个情境中。再如,“课堂小结”环节可放在巩固练习之后也可之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另外每个板块下面又可细分为“小板块”,教学中究竟使用哪种,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而定。

二、课中不拘预设,使课堂动态生成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在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教学富有灵性,彰显智慧。

篇6

关键词 预设 生成 课堂教学 初中科学

教学中的动态生成,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新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新理念,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看成是鲜活的发展中的人,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为学而教,努力营造一种“动态生成”的教学“生态环境”。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就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必须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一、精心预设、实践生成

课堂教学必须要有预设,没有预设就没有教学,而且这种预设必须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情境等多方面。但我们也要明确预设并非只是写一份详尽的教案,并非是在上课前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完美”的设计,进而形成完美的教案,然后在课堂上教师按部就班的将教案完美的演示出来。因此,对教学的预设应灵活而具有针对性,在教学切入点的选择、重点的把握以及难点的确定上都应该符合教学实际,符合学生实际。一切精心的“预设”,是为了“生成”,同时让生成更具有成就感和方向感。有了精心的预设,学生才会有活跃的思维,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地进行对话,才能提高学生探究的效率。

1.预设一个话题,在学生主动“讨论”中生成

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愿意主动地说,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互相点燃对方思维的火花,形成不同的联想,不仅可以彼此启发,拓宽思路,引发灵感。

案例1:鱼为什么会减产?

在《种群和生物群落》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一个例子:某地的一个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会把酸性物质释放到空气里,工厂东面有一个湖,湖边渔民世代以养多鱼捕鱼为生。最近渔民纷纷反应,自从工厂开办以来,鱼产量不断减少。而工厂的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工厂放出的酸性化学品对鱼资源的减少没有关系。

实验是这样做的:科研人员用一只大容器,取来该湖的湖水,从湖里找来大鱼放在该容器内,喂以蛋白质饲料,在这样的条件下,鱼兴旺成长。假定你是评判者,来对这项实验进行评估,请你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及理由。以此展开新课学习。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新课,这就来自于预设时教师应充分思考、挖掘教材中有有价值的信息,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发表看法,抒感,激发想象,促进生成。

2.创设一个悬念,在学生的求知欲望中生成

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不能而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案例2:为什么50+50≠100

在进行“分子之间有空隙”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我在引出分子的概念之后,不动声色地在黑板上写下:50+50≠100,这时原本鸦雀无声的课堂一片哗然,然后纷纷议论着,脸上都露出一副疑惑不解的神情。此时,我这样设问:50+50=100这个在数学上永远恒等的式子,为什么在化学上不被承认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妙,请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每个小组利用组内两个100毫升的量筒分别量取50毫升的水和酒精,混合后你发现有什么现象?这一“悬念”情境的创设在学生的大脑中立即产生了撞击,思维被迅速激活起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弹性预设、动态生成

“生成”是需要智慧来支撑的。教学中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教学目标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所谓“弹性”就是指为实现化学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要鼓励师生中的即兴创造,超越预定目标的要求。

1.利用错误 即时生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无论正确与否都是正常的,出现错误有时并不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利用好这一“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轻易打断或否定,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或引发学生对问题的重新审视,激发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使学生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式教学。

2.捕捉“意外” 即时生成

教师在组织教学互动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落实预设好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课堂的动态随时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对那些与教师预设不相吻合的内容,或教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教师要以民主开放的心态思考其价值,及时纳入课堂的动态生成过程中,对预设作适当调整,以便更好地完成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生成更丰富而又灵动的资源。

案例4:澄清石灰水为何没有变浑浊?

篇7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学生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的作用有三种:一是对未来的活动的准备作用,学生时代的兴趣常对其未来的事业有重大价值。二是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时,他便精神愉快,精力集中,不易疲倦,效果显着。三是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要求同学通过学习生物课程后要掌握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对同学的全面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而在学习生物学的过程中,兴趣尤为重要。

一、生物课堂教学设计及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思想和方法,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来计划和安排教学全过程的诛环节及各要素,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的科学。好的教学设计能灵活应用好各种教学手段,能把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和参与到教学中,大大的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实际过程中要考虑到几个基本要素: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这些基本要素都是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到的,教师只有综合了这些基本要素,才能上好一堂课。

二、运用教学技能组织好课堂教学

教师认真备课,为上好这节课打下了基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得看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技能来组织好课堂教学。参加工作了一年,就教学技能这块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下面就简单的介绍几种教学技能,旨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出好的学习氛围。

导课是在讲授新内容时,教师利用导入方法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个开路,希望通过新课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进入新知识学习的状态,同时,好的导入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学习欲望的形成。在导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感觉到新内容的有趣性和价值性。接下来就是设计好导入内容,使每节课一开始,就紧紧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他们全神贯注的学习新课。另外,导入还可以做到使前后内容相互连贯,温固而知新,复习前面的内容,又为以后的内容做个铺垫。再教学中,通常使用复习导入、实验导入、设置疑问等方法。比如,在讲解必修课“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个章节中,通过上一节内容“新陈代谢和酶”的复习后,导入新内容,首先教师给出光合作用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要从它的场所、条件、原料、产物出发,其中,条件是光和酶,原料有CO2和水,对植物体来说,CO2可以从大气中获得,那么水呢?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又是下一章节所要讲的内容。

所以,导入在教学中是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这不仅能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而且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同时为课堂营造了积极主动的学习情趣。

三、合理运用好其它技能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同样得运用好其它教学技能,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提问技能,分组讨论等方法。

提问技能是由教师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来完成。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集中学生注意力,师生双方相互交流、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通过对学生的提问锻炼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教师提问,可以检查到学生学习和教学情况,并能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提问技能的方式很多,特别是自然学科,它跟日常生活比较贴切,比如,我们讲了“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这一节内容后,知道了植物要进行光合作用,必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而吸水的方式是渗透作用,并在黑板上形象做图,让学生理解植物细胞怎么吸水,怎么失水,吸水、失水对植物细胞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后,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卖菜的小贩要不间断的往菜上浇水,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解释。”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这个知识点。

分组讨论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分组讨论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控制好课堂秩序,设置好讨论的主题,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相应的归纳总结。

四、实施开展多项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我们要给学生讲解的各种理论都是前人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如今,高考“3+X”到来,给生物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帮助学生高考,实验设计这块成为重中之重。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怎么设计实验?在高考时,如何面对最后一题——创新试验设计,这得靠平时试验的累积。

实际上,兴趣因人而异,因教材内容也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更多的、更好的方法来培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爱这门课,喜欢上这门课,提高教学质量,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使得学生能在课堂上和学校里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8

[摘 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介绍了实现师生互动的多个方法,包括充分理解什么是实质性的师生互动;建立新型的“互惠互动”的师生关系;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努力动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 师生互动 互惠互动

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一个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因而教师要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何谓师生互动呢?师生互动(interaction)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教学过程,激活、展开、丰富与提升师生生命的有机交互过程。

一、充分理解什么是实质性的师生互动――有效、平等、真实、开放而有序

1.有效。指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互动中尽量地挖掘出教材的价值,全面提升发展学生的生命。一个巧妙的设计步骤,使班里的学生都积极的投入了思考,同时有效的训练了学生听、说、写各个方面的能力,这种师生的互动就是有效的。

2.平等。一方面,是指师生互动中师生的人格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是指师生互动中信息的双向性。人格平等是指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都不是作为抽象的认知实体存在,他们之间有着丰富的情感交流和精神上的沟通以及心灵上的共鸣。

3.真实。指教师和学生都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其中,教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体验及思考。

4.开放而有序。指课堂互动既是开放的,又有着严密的结构和顺序。这种结构和顺序是教师在理解教科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来的。

二、建立新型“互惠互动”的师生关系――“平等对话,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建立“平等对话,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互惠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师生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双方视野的交融,心灵的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境界。那么,怎样才能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权威者角色,放下架子与学生对话,做到“沟通从心开始”;其次,必须理解和运用“五个原则”,做到“三个把”。所谓“五个原则”,是指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民主是创新的关键,榜样是力量的源泉,宽容是纠错的良方,赞赏是成功的秘诀。“三个把”,则是指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宽容送给学生,把欣赏奖给学生。如果能严格遵循这一理论并积极予以实践,师生间的关系就一定能得到较大的改观,使教师与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从而为教师的另外两种角色,即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激发者角色的实现奠定坚实的

基础。

三、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课堂魅力的展现主要取决于教学活动的魅力,而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要想设计好一堂课,就必须向自己提出新的教学要求。

1.不仅要备课,而且要备学生。只有教师研究了学生并在教学经验中与学科相关的成分参与到学科逻辑方面的发展上来,才能实现成功的教育,而要想做到了解学生,只有接触具体学生的教师才能真正做到。

2.在探究中形成教育学思考的能力。从师生互动走向实质互动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反思自我,进行思考的过程。由于课堂教学的复杂性,要想教给教师全部的应变能力是不现实的,技能的培养最多只能是教师教育的起点,而最重要的是培养教师通过探究进行教育学思考的能力。

3.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学科知识。在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每一堂课对教师来说都是不同的,学生会生成很多超出教师预料的资源,教师要想很好地应对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丰富资源,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扩大自己的学科知识面,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

4.不断转变思维方式。教育实践领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正是教育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思维方式必须由机械、简单相加、程序化的实体性思维逐步转化为动态的、生成的、综合渗透的思维方式。复杂性比简单性更接近课堂教学的真实面貌,复杂性思维也比简单性思维更有利于教师创造有意义、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实现。

四、努力动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还必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动起来,互动起来,主动起来,使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理领域得到整体发展。具体如下:

1.让学生全部动起来。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全动是全程的全动。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全过程。从每个教学环节看,全动还有“多器官参与”的内涵。多器官的刺激,符合学生的年龄的特点,利于开发大脑。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学生动口、动眼、动手、动脑等,让学生多器官参与活动。

2.让学生互动起来。教学是师生全方位交往的生命碰撞过程,既有师生间的互动,又有学生间的互动;既有学生间的行为互动,也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也有情感交流与合作。教师要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要培养他们之间的健康的互动情感;激励学习成功者,帮助学习困难者,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合作中发展。

3.让学生主动起来。学生主动发展的思维,需要教师点燃。课上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动感知、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如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要交给学生选择学习的方法、内容、伙伴的权利,交给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参与教学评价的权利。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以积极响应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轻学生负担”的号召,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祖国培养出大量的“四有”接班人。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初中语文兴趣课堂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上课开头,我们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在教学《傅雷家书两则》时,我是这样激趣的:有一个人一心寻找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黄金、美女、钻石、权利、知识、法术……众说纷纭。因为弄不清真正的宝贝是什么,这个人便决定走遍天涯海角去找。经过多年努力,他终于发现,原来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便是自己的家。亲情感人至深,傅雷是怎样通过一封封家书向千里之外的儿子传达家的温暖的呢?这样以感人的故事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具有先声夺人的效果。要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有时我们在教学时也可以倡导学生走近和崇拜课文的作者,并因崇拜作者而喜欢他们的文章,从而引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让作家走进学生,让学生崇拜作家

所谓兴趣,是指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知识的猎取活动的成功、能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生活中,一个人如果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即使再复杂再需要花费精力,也会百干不厌、乐在其中。而疲于应对的差事做起来就会备受煎熬、度日如年了。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而且一学就懂。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态度,对学生的学习前景和未来的生活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只有热爱学习了,对学习本身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产生自发的原动力。学生对的学习兴趣是从学科本身的知识特点、恰到好处的教学方法产生出来的。让学生了解作者的逸闻趣事,并因材料有趣而对作家及其作品产生兴趣;突出作家的平凡之处,让学生了解伟人的另一面。比如我在上《听雨》时,对季羡林先生作了介绍,还给学生讲了他的一些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再去讲这篇文章时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就更强了。让作家成为标杆,让学生在作家身上学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成才等,并要学会如何将作家的思想转化为适合现代人的思想。开头激趣方式应该多样。或以课文的平凡来历激趣,或以课文的不平凡地位激趣,或以别人对课文非同寻常的评价激趣,或以与作者的趣味故事激趣,或以情感故事激趣……这样就让学生产生了期待感、新鲜感。

二、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升发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写“我心里默念道:‘这就是我的叔叔,父亲的亲弟弟,我的亲叔叔”中,“心里默念”为什么不能改成“叫出声来”?反复默念这几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是:“心里默念”能准确地表现若瑟夫既想相认,但又迫于父母态度而不敢相认的矛盾心理,而“叫出声来”在当时的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则是不可能的。这句默念的话,属心理描写,它反复强调了于勒和菲利普之间亲兄弟的血缘关系,表现了“我”对处于贫困之中的于勒叔叔的同情和对父母冷酷做法的不满,与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教材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平淡无奇之处往往是不平凡之处。一旦学生深入研究进去,会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有生命力的,是有趣味的,是有文化思想内涵的。开展课外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表现的机会,并更大程度地发展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有余力的同学的知识视野更为广阔,对自己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从而更大地提高学习的兴趣。平时多对差生辅导并鼓励,帮助他们弄懂教材,能顺利地完成作业,考试成绩不要看得太重,重要的是每天都有一定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情感

篇10

最近几年,“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创立就是顺应了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这种模式正在得到许多高中英语教师的极大关注。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这一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模式及其所承载的教育理念是对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接受模式的匡正,具有极强的理论前沿性及实践可行性。这一模式科学地调整了“教”与“学”的关系,使外语教学回归了自然过程。它正确地给学生在外语课堂中的角色定位并将学生置于课堂的显要地位。那就是,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同时,又肯定了教师的课堂引导作用。这种“教师主体”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是外语教学领域中带有革命性质的变化。事实证明,这种定位体现了“教”与“学”的对立统一,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那么,如何理解“学生的中心地位”?

1.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样讲,似乎有些可笑。有些人会说,“教”与“学”是课堂的两大组成部分,没有“学”,岂能有“教”?事实上,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一个最大的失误就是忽视了学生,并没有将学生看作是课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模式突出了“教”的重要性,强调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将教师看作是课堂上唯一的信息源。整个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如何教而展开。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唯恐自己讲得不透彻,唯恐学生听得不明白,滔滔不绝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习者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非常被动,只能洗耳恭听,至多不过偶尔跟在教师后面鹦鹉学舌,Flandes和Goodland就课堂中师生所占时间比例研究后认为,教师占有了60%—75%的时间,而学生只占很少一部分。尽管单纯地分析师生课堂时间占用比率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传统教学模式中对学生的课堂作用并没有得以肯定或认可。

2.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承认了学生是外语教学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必须要认可学生的课堂作用,学生的课堂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地思考。外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第二语言课堂教学活动不同于母语课堂教学活动,其实践性特强。要取得良好的外语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性。学习者因在课外缺乏第二语言交流的机会,课堂就成了他们进行语言实践的最理想场所。只有通过课堂参与,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才能有机地结合,语言技能才能从理论形态转化为实践形态。R.M.Gagne.LJ.Briggs曾指出,教师的课堂激发作用首先应表现在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没有参与,便没有教学效果。有教育学家研究后认为,非常积极主动地参与对照游戏活动能使一个年幼的学生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对某一个游戏保持高度的兴趣和强烈的参与动机。可见,要让人对某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要设法让他参与其中。如果能够使学习者从上课开始就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那就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并激发和保持了他们对上课内容的兴趣。

3.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消费者”。既然这样,那么学生就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了,针对这些需求,教师不要对他们有偏见,例如,教师应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以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这也体现了当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思想。

当然,“以学生为中心”所涵盖的内容不只局限在以上三个方面。不论怎么样,教学活动应自始至终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任何方法及手段都要设法满足于学生的需要,服务于学生。凌驾于学生之上的“一言堂”模式只能使外语教学的路子越来越窄,最终走向死胡同。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强调外语教学的关键不在“教”而在“学”,“教”是外因,“学”是内因,强调“体现学生的需求”,强调“培养学生自我提高能力”,但我们没有低估教师的课堂能动作用。我们认为,课堂活动本身就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离开了教师,教学大纲的实施,教材的编写、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的采纳,课堂的组织,外语教学的全过程将难以实施。即使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教师的作用仍不可低估。问题在于,在新形势下,教师应尽快转变教学观念,一方面以科学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语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教师应在学习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使他们懂得如何自学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篇11

无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原则,还是我国的教育方针,无论是当今教改的宗旨,还是当今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都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放在了教育教学的首位。然而,我觉得有些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成分还有些匮乏,没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这样不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生不能很快坐好去听课时,少数教师熟视无睹,个别教师强令其“坐好”,较好一些的教师也仅以简单的说教、鼓励――“看谁坐得好!”去“教育学生”。这没有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熟视无睹”者没有把思想工作落实;强令其“坐好”,没有与学生商量,没有讲清为何要“坐好”的原因,没有真正地贯彻魏书生老师的教学民主的思想,容易使学生产生盲从、武断、恃强凌弱、奴性的思想;简单的“说教”、“鼓励”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做事动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尊重他人、严于律己的思想(当然,老师不必在课堂上就“如何坐好”长篇大论,只是以此现象为例说一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视程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如,“课堂小结”过程中让学生谈收获,不仅可以让学生谈在知识方面的收获,更可以让学生谈在思想方面的收获。即使像《色彩的冷暖》这样的美术课,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冷暖是相对的”得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做人要谦虚,不要骄傲”及“什么事都不能太绝对”的结论。类似上述发生在课堂上的情形是屡见不鲜的,我们要抓住时机,恰当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身边的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是十分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思想教育的。如,他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说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说他当年在他的工作和学习受到影响时,他说‘他从不抱怨,而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他说,‘你抱怨,时间又浪费在抱怨上了,还不如利用这抱怨的时间学点什么、做点什么’。这不是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的心态教育吗?对学生进行务实精神和顽强不屈的品格的教育吗?魏书生老师还在学生懒惰、不爱学习及不守纪律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新我,一个旧我”,这两个自我是经常斗争的,要让“新我”战胜“旧我”,这样人才能‘形成习惯、逐渐加速、控制时空、进入轨道’,自觉地进步,。当然,这是学生在魏老师通过天长日久地引导而懂得“真、善、美”的前提下进行的。

上课的过程是师生在一起、同学在一起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当然以老师为主体)、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学做身心都健康的真正的人的过程,期间有很多看似平常的现象、环节都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教育的“素材”。再则,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研究设计的,其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只要我们稍加细心发掘,也能找到很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魏书生老师在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所讲的时文名篇等为我们探明了教书育人的好路子),所以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内容是无处不在的的,不必非利用语文课中典型的课文或思品课来刻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可。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学生的学习”形象地比喻成“机器的工作”,把学生的思想形象地比喻为机器的动力部分,他说如果‘学生的思想出了问题’,也就是机器的动力部分出了问题,机器的动力部分出了问题,机器是不能正常工作的。同理,学生的‘思想出了问题’,学生的学习也是不可能学好的。可见,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12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所以,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杠杆作用及对于提高学习能力的意义,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使他们科学地、合理真实地分析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逐渐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评的习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学会自我评价的方法。具体如下:

1.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化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参与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展示、评价等学习活动的,从而使英语课堂呈现出了灵性生成性和丰富性。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现状、能力、兴趣、动机、归因倾向、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学习动力进行自我分析、合理判断:对学习策略如:学习计划、时间安排、资料利用、习惯养成等是否合理;对学习能力如:感知、阅读、记忆、思维、表达、调控、搜集资料等能力进行评价。

2.3把握好他人与自我的比较分寸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在他人与自我的比较中易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自觉完善自己。例如:在英语课堂学习中,学生会有意识地对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勤奋、参与状态等从方法、角度、观点、依据等方面进行对照,比较他人在哪些方面比自己讲得透、站得高、看得远,自己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善,要把握分寸,实现自我。

2.4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学会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和任务的要求,定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使“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明确的目标,以便于目标的实现。

2.5注重过程总结

在学习活动中,要养成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言行的习惯。如:经常通过检查自己的作业,分析自己在听课、合作、交流等活动中的表现,回顾学习过程,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总结经验教训,充分认识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评价自己。

2.6建立W习档案

在英语教学中,我督促学生将自己的作业、试卷、课堂反思、做过的其他资料等累积起来,建立学习档案:收集错题,复习时自我更正,总结经验,避免同样的或类似的错误再犯。满意程度、期望、潜能、方法、分析、综合等方面认真加以思索,反思自己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倡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要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和个人创新,合理地把学生自评引向积极学习、主动发展之中,使评价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过程。

2.要注重指导。使学生重视自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教师,要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一些自评方法和技巧,使他们对自评行之有法,行之有效。

2.1教师为学生自评树立榜样

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活动是培养学生自评和自控能力的基础。故,师评应为学生自评树立榜样。如:教师对英语课文的评析、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评价、对学生个体表现的评价等,应做到客观,科学、全面、准确、有条理;言简意骇、重点突出,使学生从评价方法、角度、依据、观点、语言等方面都学有所获。

2.2注重指导,使学生掌握自评内容

学生在英语课堂中进行自评的主要内容有:自己

2.7合理估价自己

篇13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比较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与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不同

1.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的特点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只是一个接受者和倾听者, 这致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东西很少。就像常淑丽在他的书中提到的 “传统的教学就是老师站在教室的前面给学生做演讲。学生整齐安静的坐着,并且绝对服从老师的讲解. ”[1]

2.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的特点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寻求改变教学方法,想建造一个以学生为主的课堂。他们热衷于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机会,牛津大学指出:“当学生被允许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学习时,他们通常会从学习环境和其他因素中选择使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方式为首选的学习策略。”[2]

二 两种课堂的优缺点

1. 以教师为主的课堂的缺点。

在刚刚任教的那段时间,我发现学生更习惯于接受答案而不是独立的去思考。他们急于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是想做一名会学习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模式又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讲解,学生忙着记笔记。所以缺乏沟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最突出的问题。

3.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的优点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师与学很好的沟通可以使他收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改进相应的教学内容。学生会变得更有动力更有创造力。他们相互之间会更多的讨论和质疑。这样就使他们自身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能有时候学生临时的创意也可以激发教师的灵感。

三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创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

“换位思考会使学生学习英语更轻松。”[3]教师按照学生的需求、爱好和他们的知识储备并且联系他们的弱点来制定教学计划,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1. 英语教学中的不同模式

英语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几部分。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只是为了通过考试,所以在英语学习中就会有很多的弱点,结合这些弱点,教师可以把这个班分为不同的组,这样教师就可以有计划得对不同的学生作出指导。

2.让学生成为“老师”

因为中学生英语教科书并不是很难。所以教师可以创造一些让学生当“老师”的机会,教师要对学生的水平做到心里有数,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对本节课要进行测试,确定学生对本课知识已经理解并掌握。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教学做出总结、给出建议。

总结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是使学生学习更有效的途径。教学中学生新的角色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与此同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希望学生学会独立学习,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什么样的学生适合独立学习。教师还需要把中学生们培养成为终身学习者,让他们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 Ellis and B. Sinclair. Learning to Learn English: A Course in Learning Training.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2]Gaza, B.K. Graffiti Needs Assessment: Involving Students in the first Class Session.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 17(1) (1993): 99-106.

[3]Hoyt, D. and Perera, S. Teaching Approach,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and Learning. Manhattan, Kans: IDEA Center,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0.

[4]Macliregor, J. (ed.) Student Self-education: Fostering Reflective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70.56(1993).

[5]Weimer, Maryellen. Learner-centered Teaching―― Five Key Changes to Practice. Zhejiang: 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6]蒋新群,《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专刊》234 (2009):46-52。

[7]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8]石坚,《外国语文教学与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王策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6(1983):70-71

Notes:

篇14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感培养

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语感的重要性

“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

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语言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者又以语感为核心,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信息交流。由此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

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由此可见,语文能力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语感的形成为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此通过语感能力所体现的语言功底、智力水平、思想品格、审美情趣、文学修养生活交际能力等既是主体语文素养的体现,更是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

郭沫若曾说过:“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树立大语文观,根据语言文字的特点,深入地研究、实践,把语感的训练和培养,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各方面,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培养和训练。

二、培养学生语感的方法

1、劳于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⑼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

(1)培养对阅读的兴趣。读就是引导学生学习古今中外作家经反复推敲而写下的不朽作品,从这些精品中体会语言文字在知识与情感等方面的精妙之处,深深的吸引他们。没有兴趣的阅读,学生语感的培养是无从谈起的

(2)一般说来,语言材料有着自己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其语言标准,语言规范,是规范学习的样板。朗读就是要求能正确的读好词句,如读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与词组的连接,长句子当中的句子成份的完整,甚至对词义的含义、表达的恰切、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等都应有所体会。这样的严格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材料的结构及语气,养成辨析句子的习惯。如果学生遇到一个句子在遗词造句方面有什么毛病,读起来顺为顺口,他们就可以凭借语感来判断和修改。

(3)同思维相结合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小学生的思维品质正处于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不善于联系看问题,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更不善于创造性的分析。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培养和引导学生的思维,努力让学生的思维融于阅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语言的不同。

(4)有感情的朗读

有感情的朗读,就是要入情入境,让主体的思想感情与文章融为一体,细细品味,体味文章的气韵和语言美。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特别讲究一个“情”字。“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语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而小学生更是情感尤物。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觉,去体验,加之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学生情感的波纹就会涌动起来。

2、揣摩想象

教师凭借学生已有语感水平,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感悟难度适宜的课文内容,自语自得。在读书时,让学生联系过去相似的生活经验,通过想与联想,将课文的文字符号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画面,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计划地把难度适宜的课文,放手让学生自读、多读、自悟,在头脑中再现语言文字表述的图像、情景,从而达到对课文直觉感悟的目的。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学生感到较新奇,陌生的内容,可利用形象刺激,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在输出信息的过程中必须借助语感进行情景表述,凭借语感进行修正,在内化的同时,迁移运用语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

三、迁移表达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在课文中感悟到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面写作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