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范文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

篇1

关键词:人工湿地;植物景观生态功能;植物设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水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环境的保护和管理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所以,急需对人工湿地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及观赏性。

一、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介绍

(一)湿地植物的生态功能

湿地植物在人工湿地中起着有氧的传输吸收、吸附和富集营养盐以及有机物的积累作用等。不同种类植物对水质净化有很好的作用,更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为许多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人工湿地中水生植物多种多样,通过合理的选择植物和科学的配置,并依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演替法则,构建了小型的生态系统,有效地发挥了生态环境对自然环境的调节和实用价值。

(二)植物的景观功能

人工湿地由水生-湿生-陆生多种植物构成,在视觉效果上多种植物相互衬托,形成丰富而又错落有致的效果,由于湿地的特殊环境,配以或是挺水或是浮水的观花植物,更能体现其湿地特有的景观特点,植物主体隔水相望,或在沿岸栽植宿根花卉等,互为补充,增加景观效果。

二、人工湿地植物景观设计探讨

(一)水体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在进行水体景观的色彩设计中,要把握整体感,以绿色为主要基调,点缀以其他色彩,使整个景观空间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人工湿地水景设计,应注重选择并合理搭配植物的色彩,并运用色彩学方面的知识,结合观赏者的需求,营建出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景观,使人们能够身心愉悦。

二是,人工湿地水体景观设计时,宜采用自然式构图,以突出湿地景观的特色。一般来说,植物配置时主体植物可丛植与水面,周围可零星散植一些搭配植物,以突出主体景观特色,但是水面要部分留白,以便形成优美的倒影景观,丰富水体景观层次。此外,介于湿地植物的生长特性,应创造适合水生植物生长的水环境条件,不同种类的湿地植物适应水深不同,合理配置,才能使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岸带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岸带植物景观比较容易产生韵律感,岸带植物景观效果也影响了人工湿地的整体景观形象。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色彩,及其季相效果。合理利用色彩学的基本原理,利用不同色彩的植物,营建不同的景观特色。如利用互补造景,颜色鲜明,活泼极具感染力;利用邻补色造景,它的对比虽不如对比色强烈,但整体感强,还可增添温和感;而类似色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变化较缓和,更为融洽。如将陆生植物和湿地植物搭配种植,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垂柳和荷花的搭配,垂柳枝条柔软细长,荷花碧绿浑圆,相得益彰。岸边植物景观设计应讲究艺术构图,应考虑植物线条和环境的融合。二是,岸边植物的线条和形态,可以丰富景观。同时还要考虑林冠线的设计,高低起伏具有变化的林冠线可以丰富整天管线景观。

(三)岛屿与滩涂植物景观设计

一是,堤、岛植物景观设计,不仅可以划分水面空间,增加水体景观层次,还可以以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地。首先要考虑堤岛的功能作用,总体布局。一般来说,岛是鸟类的栖息地,在进行植物配置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尽量为鸟类的生活、生存保留一定空间,并为其栖息繁衍创造幽静的环境。其次,要考虑堤岛的观赏效果。如北方湿地植物冬季不宜存活,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可以选择一些开花植物如黄花莺尾、千屈菜等,还可以以选择一些彩色叶植物。此外,还应合理配置春夏秋三季开花植物,使四季有景。

二是,滩涂、沼泽植物景观设计,对这两个区域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针对两种区域的特点,合理选择植物,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以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还可以选择一些浅水性草本湿地植物,如莎草、扁秆蕉草、问荆、慈姑等,营造野生野趣的湿地景观。

(四)湿地植物意境设计

在景观设计中,不能直接的创造意境,但可以借积累的传统文化,寄情于景,以物传情。在对人工湿地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也应继承发扬传统精华,利用植物表达不同的意境,提升景观的文化层次。首先,模仿自然湿地,营建景观时就要抓住自然湿地的主要特点,突出视觉景观效果,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如模仿典型的湿地景观“草甸湿地”等等。其次,在人工湿地景观中描绘古诗词中的场景,使景观具有诗情画意,渲染景观的文化性,使意境得到升华。如景观中的“曲径通幽”的表现等等。景点的命名也可以提升景观意境,如杭州西湖景观“苏堤春晓”等都简练的点出景题,借物写意,内涵丰富,意境得到最好的展现。

综上所述,人工湿地的建设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植物景观的设计者不仅要了解植物具备的特质,还要结合人工湿地的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实现植物景观的优化设计,遵循“实用性、节约型”等原则,灌输先进的设计理念,建立完善的湿地处理系统,实现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与景观功能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西方对比;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是植物景观中最基本的素材之一,通过艺术手法的运用能创造性地营造具有某种功能的空间,满足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审美、实用需求。中西方古今植物景观设计的变化反映了其风格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在中西方园林艺术百花齐放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断裂历史、功能简单、艺术美简单化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对中西园林理论系统进行研究,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中西方植物景观设计手法的发展历程,客观分析其功能特点,为优秀园林技术的传承和创新奠定重要基础。

一、西方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1、西方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及发展历程

西方古典园林有其重要功能,囊括生产、遮荫、游乐、赏玩、装饰观赏、空间组织、环境生态以及建筑材料等8大功能。为了实现植物的观赏功能,人们将自然引入庭院来装点环境,提高绿意和生气。为了提高空气湿度,降低热度,人们利用植物景观实现遮荫以及调节环境小气候的功能。同时,人们适当种植水果、蔬菜和芳香产品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以便实现经济生产的功能。伴随着西方园林修剪技术的不断发展,景观植物造型的装饰功能大大提高。另外,植物替代建筑材料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各种园林建筑、墙体以及砖石构筑室外空间被一些特色植物所替代。各种功能的设计不断走向完善,反映出设计者的广博智慧。他们以列植、间植等方式布置树木,并对林荫大道、遮荫散步道、浓荫曲径等进行改进,设计手法不断推陈出新,加强遮荫以营造小气候功能。此外,在古代园林到现代园林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园林植物景观的生产、观赏、装饰等功能的设计手法也得到极大的发展,更好地实现了植物景观的功能。

2、西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功能的设计方向

随着西方园林设计理念的变化,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西方,园林的演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历经古代园林、中世纪园林、文艺复兴时期园林、勒诺特尔式园林、风景式园林风景、风景园艺式园林和现代园林。在这个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植物景观随着人们对园林的功能要求的发展变化,演变发展了丰富的设计手法。现代植物景观在保留生产、遮荫、游乐、赏玩、装饰观赏、空间组织、以及建筑材料这7类功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环境生态功能,设计方向倾向于由一些特点突出的乡土或归化植物与其生境景观组成各类不同的自然景色。例如,他们在城市的花园中设立自然保护地,种植当地的一些未经驯化的美丽植物,以展现沼泽、荒野等自然景观,营造天然的生态园林。

例如,在1937年,詹森和赖特在美国春田城附近设计和建造了具有草原风格的林肯纪念园。他们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养护工作较少,对园林的管理费用投入较低。随着植物的自然生长,林肯纪念园的园林植物景观逐步稳定下来,各类草原植物得到了生长的空间,进一步突出草原植物自然演变的属性。此后,法国景观设计大师吉尔·克莱芒在《动态花园》中提出:“在自然中应留出一块净土,人们不应克制它的自然演变,这是理想园林的代表。我认为我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尽管要走的路还很长。”克莱芒强调突出植物自然演变的属性是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一个方向。

二、我国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

1、中国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我国的古典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十分注重遮荫、营造气氛以及装饰等方面的功能。古代园林设计者凭着画家的眼光和诗人的心理阐释自然山水,充分把握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特征,并以写意的手法设计每一处植物景观。他们把乔、灌、草等植物高效分布在庭院之中,逼真地模拟了峰峦沟壑的自然景观。同时,他们还善于“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造园手法和空间表现手法。

2、中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方向

一方面,我国现代的园林植物景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方向。园艺式植物景观、盆栽式植物景观和自然乡土植物景观成为目前国内最主要的3个设计方向。美国《景观设计师便携手册》中的六重尺度概念是这3重植物景观设置方式的划分标准,即10cm×10cm(器官观赏尺度)、1m×1m(质感尺度)以及10m×10m(形体与空间尺度)。然而,国内有关这3个设计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在园艺式植物景观设计方面,国内能充分应用各类观赏植物,使得植物类型和色彩极大地丰富,但是过分强调整形修剪和和装饰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林的管理费用过高,有违生态自然观。而盆栽植物景观的设计上,人们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营造局部景观效果,但却需要建设苗圃,从而提高了成本。

另一方面,我国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功能设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园林设计者更加注重遮荫、赏玩、装饰以及组织引导空间等方面的功能,并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的游憩、防护和生态功能,而营造山林气氛的功能有所减弱,以植物景观作为建筑材料和生产的景观类型则大大地减少,反映了园林设计理念的新转变。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将不断提升,成为景观设计的最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三、结语

分析中西方古今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发展变化的特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国园林技术传承创新的必由之路。在漫长的岁月里,园林设计者深入研究、和实践植物景观的各种功能,其设计手法和造园方式自成系统,赢得了世界的赏析。而中国古典写意的园林设计手法也更趋完善,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设计方向。中西方古今园林植物景观的丰富设计经验对于建造今天我国的园林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只有深入研究和学习,取长补短,我国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才能获得更高更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婷.探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策略和发展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9):89-91

篇3

园林植物作为风景园林景观的主要体现者和功能的主要承载者;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关键内容。

在景观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表现特质美、利用植物的色彩和季相变化表现季节美、利用植物的装饰特性表现艺术美、利用植物的寓意和象征表现社会美;在功能方面,我们可以利用植物材料本身的特性,使其发挥生态作用、防护作用、实用作用和社会经济作用。

2.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现状

在现代景物景观设计中,由于设计者和决策者有时会忽视或片面理解园林植物的主导作用,导致现代植物景观无论在观赏上,还是在功能上都有所折扣。

2.1城市原有植物景观系统的破坏

在新近绿地的建设或是旧有绿地的改造中,往往有片面强调图形的美观和象征意义,而忽视其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现象;有些大树在移植过程中被截干去枝,甚至死亡,这对其原生的生态系统无疑造成了极大的破坏;有些林带本来是生态通道,结果被新修的所谓景观大道截断;而大面积的城市广场和硬质铺地很少考虑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意义。

2.2城市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景观生态学上衡量城市景观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其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和本土化程度。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由于片面地追求景观的视觉效果,在我国各地的植物景观设计中,都存在大量引进外来的植物品种种植的现象,有时甚至完全不顾本地的气候和土质状况。由于外来植物的介入,城市生态环境被人为地加以改变,生态群落遭受破坏;此外,为了街道的整齐和气势的营造,往往整条街栽种单一树种而不维持原始状况下多树种的混种,最终导致物种多样性的破坏,是城市生态系统变得脆弱而不稳定。

3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与建设中的滞后、不合理的观念,导致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植物景观的生态效益低下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公共绿地多是西方古典园林中的大面积草坪和小灌木林拼成图案的绿化方式,并在一段时期内草坪加上色块图案成为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时尚(如是做法被称为“城市美化运动”)虽然草坪加色块图案能给人宽阔和心旷神怡的感觉,也能使园林洁净明朗,但从生态学上看,此种绿化模式发挥的生态效益远不如中国传统的乔灌草复合群落,而且养护费用相当高。这种“事倍功半”的做法是不可去的,也是不应提倡的。

3.2植物景观“千城一面”

对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解缺少深度和内涵,设计作品仅仅停留在概念、形式提出的水平上:有的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有的偏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的色带或几何形体——如此种种的做法,使得国内一些城市因缺乏城市特色而导致“千城一面”。

3.3植物微观群落不稳定

植物微观群落是植物与植物之间建立的互惠的、共生的关系。特定的“乔灌草”组合的搭配是物种亿万年进化的结果:符合自然规律,并且能够使群落中的各种生物生长良好、使其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但是,从植物景观设计的植物配置来看,设计者主观性的把一些不具备共生关系、甚至不能共同生长的植物种植在一起,使植物微观群落变得非常不稳定。

3.4忽视乡土树种的应用

乡土树种具有最佳的本土适应性和文化传承性,代表地方特色。但是由于设计者的观念问题和当地苗圃的种质资源问题,使乡土树种的应用具有相对的滞后性,很难使这一理念得以充分的理解和应用。

4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对策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承担着美化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游憩场所的功能。在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中,我们要吸收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借鉴外国园林建设的优秀经验,实现植物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4.1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

4.1.1科学性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非常不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相互关系,所以,要营造多种植物生长所需的生态环境。依照植物之间的微观群落的互惠共生关系,搭配植物。

4.1.2文化性

植物景观和园林中其它的景观一样都需要有文化涵义,中国自古花文化异常丰富。众所周知,梅兰竹菊、玉堂富贵都有其代表性的树种。此外,本土树种也可以代表当地文化。例如,哈尔滨是旧有“榆都丁香城”的美誉,榆树和丁香是我国旱地地区的本土植物,更代表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4.1.3艺术性

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样可以用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对比与协调、节奏与韵律、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形式美规律可以在植物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创造出极富艺术性的植物景观。

4.1.4实用性

植物景观具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单方面地说,例如,黑龙江省北方森林植物园内种植的郁金香每年就会为植物园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每当郁金香的花期,就会有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一赏百花盛开的景象;另外,郁金香的切花也可以为植物园带来经济收入。

4.2寻求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原则

4.2.1生态位原则

从生态学上说,生态位是指处于群落中的物种,在时间、空间和营养方面所占的地位。植物空间的生态位,从宏观层面上来讲,是指植物空间提供给人们的或者可以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如土地、气候、休憩空间、交通等)的集合,反映植物空间的现状对于人们各种活动(主要是游憩活动)的适宜程度及吸引力大小,良好的生态位比较适宜人们的各种活动,对人的吸引力比较大;从微观层面上讲,良好的生态位是指构成植物景观的每一种植物处于合理的空间分布,在它所处的生态空间都能比较健康的生长,正常地进行光合作用。

4.2.2引入绿量概念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是用以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三项主要指标,而仅应用绿地率和覆盖率这两个指标,已不能满足确切评价城市绿地景观状态和生态效益的要求,于是“绿量”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提出来。叶片是植物最主要的利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的器官,因此,植物景观空间的物流和能流数量的大小,决定于植物叶片面积总量的大小。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城市绿地生态效益大小的最具实质性的因素。例如,在具有相同绿地率的城市用地中,不仅可以有草坪和乔灌草复层结构群落的不同种植形式,表现出不同的绿化覆盖率,而且,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也不一样。可见,合理的植物配植可充分发挥其增湿、降温、调节环境小气候的作用。

篇4

【关健词】居住小区;园林景观;植物景观;营造;宜居环境

居住小区植物景观是居住小区楼盘的“形象代言人”,其视觉效果是人们衡量居住小区宜居环境水平高低的重要因子,并且直接影响楼盘的品位。居住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应融合以人为本、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体现出富有艺术魅力视觉景观效果和集美化实用功能于一体,通过点与面、直线与曲线、方与圆、实与空的对比穿插配植技术,实现了形态和空间的浪漫情愫,以简单的几何语言,突出了景观的艺术内涵。优秀的植物景观应因地制宜,合理运用植物,以协调包容和谐为基调,紧紧围绕宜居环境这个主题,突显异彩纷呈,风格多样的视觉效果,达到居住区间有功能区、植物景观中有园林小品,以构成一幅幅梦幻浪漫的现实图景,达到楼房、通道、山水、植物、地形合围,景步移,明快轻松且综合体现绿色功能空间的居住小区的效果。

1 植物景观能改善居住小区宜居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1.1植物能协调和改善居住小区环境植物树冠能遮荫防晒,减弱有害射线对人的危害,较好降低气温。树体能防风抗风,调节湿度。植物的叶能滞尘净化空气、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高居住小区空气质量。植物群体能形成绿色屏障,改变声波传递方式,减弱噪音,营造安静详和的宜居环境。

1.2植物景观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成为居民的生活方式,优秀的居住小区具有多功能的活动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应与功能区相协调,科学配植植物,以点、线、面、方、圆、虚、实、隐、现、图案形成功能区空间,体现独特风格和功能标志,减少功能区使用功能的相互间影响,提高活动效果。合理配植植物 ,注重植物生物学某些特征在节令气候的变化,营造“春华、夏荫、秋果、冬形”的温馨而诗意的四季景异的植物景观,让居民从植物景观的变化领略到节令气候的变化,感悟到自然生态的魅力,愉悦居民的身心。

2 营造居住小区植物景观应遵循的主要理念。

2.1 自然景观社会属性居住小区植物景观的营造应充分展示大自然植物丰富多彩的内含,汇集人类探索城市发展的共同智慧,模拟自然植物群落,营造富有观赏性强的视觉景观和实用性强、功能完美的当代自然生态文明园林景观。

2.2 统盘考虑协调布局居住小区绿地按其存在和功能可分为中心绿地、专用绿地、道路绿地、宅间和宅旁绿地等,空间是居住小区环境的基本空间。在进行绿化营造时,应结合居住小区构筑物,如:楼宅、凉亭、人造水景、山石等外形外貌和绿地整体形态以及视觉位置,并根据绿地大小注重功能区提高使用功能为基本点,以包容协调的理念、布置植物类型品种,并通过修剪成为景观视点,较好体现植物的综合功能,各功能区的配植在考虑整体布局的前提下应按功能区的不同有所明显变化,营造由一个个独具风格情趣的园林小品,汇集成涵盖精神、自然、生态、协调软化完整的园林景观体系。

2.3 因地制宜科学创新所谓因地制宜科学创新,一是从居住小区绿地的实际出发,科学配植共生植物群体,以创新的理念,最大限度规划出与建筑物和地形地貌相融的植物景观。二是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并依据原有树木规划出与其相容协调相配的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植物景观。三是以当地乡土植物为主,科学搭配外地适地植物,构建开放性格局,使传统情调与外来情愫相得益彰,既丰富了植物种类,又优化了景观结构,提高了景观特性和气质,形成异地风情,外向型景观和开放包容的胸怀空间,营造友善氛围,让本地居民以新鲜感,外地居民以亲切感。

2.4 以人为本和谐相容绿化的目的是美化优化环境,宗旨是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宜居环境,所以植物景观的营造要充分考虑居住小区的通风透光,特别是低楼层居室受冠大浓密乔木影响较大的客观实际,因此在居住小区的中心绿地要配植成局部荫蔽,整体阳光充足的开阔空间格局的园林景观,既让居民能在休闲散步、交流聚会等活动置身于植物景观中沐浴着阳光,又能在盛夏炎热的时段生活在遮阳防晒、环境优雅中感受到自然生态的魅力。在楼宅周边,特别是有窗户的绿地,规划成层式绿化,底层可植灌木,草坪或地被等植物,控制其生长高度在30cm以下,中层可植修剪易定型的常绿灌木,控制其生长高度在100cm以下。上层可用高杆叶疏的植物,如:蒲葵、槟榔、大王椰等错开窗户定植,这样能较好解决低层居室的通风透光和绿化树木对光线阻隔作用这一矛盾。在假山、凉亭、水景等要注重协调相融,互为衬托,达到互相映衬、生趣盎然,形成完美的视觉园林景观。

2.5 自然和技术兼容的理念所谓自然和技术兼容就是要注重自然界植物的生存形式。以“时空一体,技艺结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配植理念,使配植植物景观自然、协调有创意,形成有思想道德、观念、文化等有机渗透的园林景观,营造以凝聚的空间,广泛协调包容的氛围,配植时可在较大绿地构建曲折起伏的地形,要运用起伏地形与植物乔、灌木生物学特征和空间功能、美学功能,以及防护功能造景,充分利用植物软化功能,均衡协调建筑物的艺术手法,营造自然界植物复式生存群落结。适度利用藤本攀爬植物与架筑物如抬栅、亭等造景,增加空间绿化和优化休闲散步空间,提高美化景观效果。屋顶花园是探索城市发展,增加森林覆盖率的有效途径,反映出行业技术兼容渗透的理念,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屋顶板面的厚度和水泥板结构,以承受植物根系对板面的影响和承载绿化园土的重量及防渗功能等。园林配植要尽量选用矮化防风、根系生长穿插力弱且耐旱植物等。

3 营造居住小区优美植物景观的措施

3.1 展示植物景观语言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就是在居住小区的建筑物间的绿地上科学配植自然化、生态化的植物群体,以势、形、韵体现静、雅、美,含蓄地表达和谐的人文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配植可以市树、市花营造人文精神,以乔、灌木的自然林缘线与通过修剪植物成不同几何体形态,而形成空间效果。

3.2 遵循自然界植物的自然生态形式植物生命活动是在基础代谢活动的基础上表现出物种的生长活动过程,这些性命活动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不同生态类型植物的某些生理性状如水和CO2的利用和对光的要求等有所不同。通过对乔、灌木,阴、阳生植物的合理配植,以大、中型为基本结构,灌木和矮乔木为视线焦点,以地被植物作为衬托,营造模仿自然生态群落空间,形成适应不同类型植物生长湿度、温度、光照等空间。总之,配植要注重植物的个性和共性,形成共生的生态群落。

3.3 把握植物生物学特征植物景观的营造就是充分利用植物各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外部形态特征如粗、细、高、低及花、果、叶相等进行科学搭配,以不同高度色彩、体形冠缘体现异彩纷呈、形态多变、凸出层次的植物景观,营造完美发挥植物美学功能效果,突显艺术内涵和植物生物学特征的视觉效果。

3.4 强化植物景观艺术效果植物景观要充分利用植物体外部形态结合绿地空间、地形配植,用矮灌木修剪成冠、球、柱、面等形式多样的图案,来强化林缘线条和树冠的高低变化形成景观韵律,为配植序列注入艺术生命。

3.5 突出居住小区景观眼景观眼一般指住宅小区的入口处和开阔绿地中心等重点地带,景观眼要得位、得体、大气、包容以纳四时之瑞气,迎八方之嘉宾。景观眼配植的植物体形要优美,色彩要鲜艳且有乡属意韵、文化内涵和艺术内涵的植物,以点睛灵化园林景观,突显活力和生机的活动空间。通常在主视点后面配植多层次植物,营造渲染着深远的空间感觉,形成韵味深,地域风情浓烈且梦幻的意象,衬托其景观眼的视觉效果和居住小区整体魅力。树冠宽阔的大乔木是主景树,形式多种多样的灌木图案能形成宽敞通透的视觉效果。

3.6 协调小区形成自然层次居住小区绿地空间受楼宅的制约,有形状不一的绿地和配套完整的功能活动区,利用笔直乔木导引视线,如大王椰、大头葵、普葵等,利用大叶榄仁等高大层式分叉乔木与灌木、地被营造深邃景观,利用花卉围植植物球、柱等,成亮丽多变的景观,利用叶相明显不同的灌木配植形成醒目图案等,通过对乔灌木、攀爬藤本、草本、植物的合理配植,能较好的协调区域,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注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居住小区活动功能的整体要求,科学搭配高、中、低及攀爬植物构成多层次视点,软化其不同空间提高园林视觉效果和单位生态绿量。

3.7 构设节约型植物景观经受过生物繁诞淘汰的本土植物在当地有极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生命力强,速生,易成活,和种苗易找,病虫害少,苗木易培育且生产流程简单易管理,生产成本低,有良好的经济性。中小龄树木生命力强,移栽成活率高,“起苗”栽种技术简单,运输方便,且植后存活其长,生长快,易成林,因此节约型植物景观要优先配植本土中小龄植物为原则。百年古老高大树木虽有震撼的气势,但移栽成活率低存活期短,原有生态被破坏,移栽技术要求严格,运输难,成本高。故百年古老树木客植小区绿地,既不是经济型绿化,又不是生态型绿化。

3.8 因地制宜巧配植物小区绿地形状不同,大小不一,空间小的角落宜使用外貌文雅和冠幅小的植物 ,使植物与空间相协调,给人以舒适和顺的感觉。开阔的场地宜配植高大挺拔植物,如重阳木,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势,以物言志,让居者以意气动业为美的崇高精神或配植色调明显的植物群,以小型灌木、花卉配植明快景观展示奇花异卉,姹紫嫣红、争妍斗艳,突显勃勃生机和图腾。为营造开阔地的景观效果,一般开阔地中心以高大树木配植时,周边则用低矮树木或者修剪定型景观树配植;中心以低矮树木或者修剪定型景观树配植配植时,周边以高杆树木配植,以形成高、低、浓、密、形体明星鲜明对比,衬托其开阔空间。道路两旁宜植形式多样的矮灌木,形成宽敞通透视觉景观。

3.9 科学能动配植格式配植格式要明快,居住小区绿地随着通道、功能区等的规划定位,形成了大小不一的各种几何图形组合体。营造配植时可结合地貌引入几何图形并在简单几何图形上定位,通过点、线、面、曲线的连接和实与虚的插入、重叠、包含实现了图中出景,景中有意,从规律的林缘轮廓中透出自然,以景观风格突显艺术内涵。适量的随机配植,增添了植物景观的浪漫情调。

参考文献:

[1]彭应运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及景观细部[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2]郭淑芬田震小区绿化与景观设计[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苏雪痕植物造景[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王意成郭忠仁景观植物百科 [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5]李峰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生态设计研究 [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

[6]王静城市广场设计中国园林景观营造的研究 [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9)

[7]李扬汉植物学[M] 上海出版社1986.4

[8]金涛杨永胜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与营建2[M] 中国城市出版社

篇5

矿区不同于其他的一般地区,前文阐述过矿区的地质特点,因此矿区的植物景观设计也应根据矿区的实际条件来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一般分为化工矿山、有色金属矿山、煤矸石山和煤粉灰堆场等,植物的生态建设要以绿化造林为主,目的主要是为了消除矿区的污染,以此来执行服务于环境的生态建设。在矿区进行生态建设的每一步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保障,具有高投入的特点,并且对植物的维护力度也要加强,因为矿区的植物景观生态建设有着极高的回报率[2]。以山西省为例,曾经在矿区种植了大量的乔木和灌木,并撒播草本植物,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0%,到了后期,整个矿区的植被覆盖率超过半数,并逐渐开始有了动物的出现,一座废弃的矿山变成了一座活山,使矿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2矿区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规划

首先,植物景观的生态设计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同时考虑到生态建设的功能。要以改善环境和重塑自然景观为主,并同时做好原有植被的保护,将植物品种的生态功能最大化发挥。其次,在对矿区进行植物景观综合治理的规划中,要结合矿区的实际气候特点来进行,做到因地制宜地构筑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等生态系统,以恢复土地的结构,促进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良性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最后,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矿区各景观区域之间的关系,并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实现矿区植物景观的信息化建设和有序化管理。矿区植物景观生态建设中最主要的就是植物的选择。矿产开发地区一般以山区居多,春季常见大风和沙尘天气,因此应考虑选择配置一定比例的常绿树种,有利于防风和防尘,并且常绿的植物景观更能增强视觉冲击力。常绿植物与其他植物的比例以4:6为宜。其次要选择适合在当地过冬的树种和展叶期较早的树种。最后一点就是尽可能根据矿区的地理位置选择本土的植物,也可以少量搭配经过改良的外来树种,以丰富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矿区的地理环境和周边环境较差,并且空气污染严重、土质贫瘠呈弱碱性,因此要选择耐碱、抗性强的植物品种。在进行矿区整体的植物景观设计时,也可以利用植物的群落关系,使之能够相互创造更为适应的生存环境,此时就需要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进行植物的选择。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