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德育设计范文

学科德育设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3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科德育设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科德育设计

篇1

关 键 词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

作者简介 徐晓唯,上海市大宁国际小学校长,特级校长

说到学科德育,老师们往往既容易回避,又难免尴尬。回避的原因是很多老师认为,学科教学有自己的学科目标和学科内容,一堂课要兼顾教学和德育,往往顾此失彼。而所谓的尴尬,往往是一堂以“环保”为核心主题的语文课,看到孩子们课堂活跃,理解深刻,情感体验充分,但下了课,废旧纸屑总会出现在不该有的地方,知行不协调。那么学科德育的突破点,有效的策略在哪里呢?

在这样的思考过程中,2013年,我们学校启动了“跨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的项目,想在学科德育实效性上做出新的探索与实践。

一、实施跨学科德育的前提

跨学科德育是一个综合教学改革的项目,要落实和推进这项工作,教师是关键。必须鼓励每一个教师都是跨学科德育的实践者。但是,对教师而言,什么是跨学科德育,怎样跨学科,教师群体如何协作等,一系列问题都会成为项目推进的难点。因此,落实和推进跨学科德育的前提,就是要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学校要在教师团队组织与设计跨学科的问题上提供必要的支撑。

教师如何协作推进跨学科德育,这是个首要问题。可以采取两步走的方式。第一步,成立项目组,项目组由不同学科的教师共同组成。学科教师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形成共同的德育主题,根据德育主题,确立参与学科,以及学科之间的联系。初期项目组的成立,既是一种学习,更是一种探索,可以通过协作、学习,形成跨学科德育可操作性的经验。

第二步,项目的推广普及。跨学科协作的核心是联合,作为学校层面,项目组可以定人、定时、定内容开展有序的活动,但是,推进到全体教师层面,如何成立更基层的研究单位,如何确保跨学科德育项目能够可持续的推进,这是一个基础管理问题。从可持续性推进跨学科德育,彰显学科德育价值的角度出发,学校可以确立以年级为单位,以语文学科为核心,多学科联合的协作方式。

具体到基层组织方面,每一个班级的语文教师就是跨学科德育的基层项目组长,他们需要根据语文教材的篇目,确立每个学期的德育主题,并以年级组为单位,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德育发展的过程,初步设立跨学科德育学科。首先是确保语文教师年级团队能够共同研究教材,提炼德育主题,确立德育目标;其次,在语文教师团队研究的基础上,由年级组长进行跨学科联合动员会,对语文团队确立的德育主题和德育内容,进行年级组层面的讨论和沟通,从而进一步筛选某年级跨学科的学期整体方案。

在设计和实施跨学科德育的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基于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既不要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脱离教学实践,同时又不完全受限于教材的计划安排,可以重组、重构部分教学内容,但不脱离学生的学期课程要求。比如某些课时可以根据实际选择的需要进行课时进度的调整,某些学科可以在活动内容、活动载体等方面进行调整,避免教材本身的彼此孤立。

当然,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全体教师,都需要对跨学科德育有一个认识、了解、设计、行动的过程,这个过程要通过学校的培训来完成。可以通过项目组先期经验的教学展示和经验分享,跨学科德育的专题讲座和文献阅读,来做好教师前期心理和思想上的铺垫和培训。

二、跨学科德育项目设计的要点

进入到学科设计,是教师的专业领域,任务活动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规划、学生活动的拓展,教师们都有丰富的经验。而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不仅局限在单一学科的目标达成上,更重要的是思考不同学科活动最终达成的项目目标的设计与规划上,因此,对跨学科德育项目设计,有一些不同于以往学科德育设计的要求。

(一)确立德育主题

德育主题是跨学科德育目标的核心概念,也是跨学科设计的枢纽。德育主题的形成,从语文学科的课文起始,要提升到德育主题,要有一个梳理、提炼、加工的过程。

第一步,要对课文的德育主题进行提炼。比如,三年级语文《网上呼救》讲述了美国12岁男孩麦克有一天在网上发现有人呼救,通过交流得知呼救的女孩苏珊来自遥远的芬兰,她生了一种怪病,正在图书馆查找资料的时候发作了。网上呼救不是恶作剧,也不是开玩笑。在确认之后,麦克紧急向美国救援中心打了电话,将情况告诉中心,而美国救援中心和芬兰的有关方面进行了联系,半个小时之后,苏珊得救了。对于这篇课文来说,互联网、技术的力量、人道主义救援就是可以提取的德育主题。

第二步,对这个德育主题的适切性进行评估。一般来说,评估的依据主要是两个:是不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比如环保、健康、传统文化、人文关怀、公民道德等,这就要求确立的德育主题要有时代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否适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道德发展的规律。因此,选择的德育主题要有利于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体验和发展。

第三步:对德育主题进行再加工。可以给确定的德育主题设计一个有趣的名称,主题的名称要能被学生喜欢、理解,这样会大大增加主题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会增加学生探究主题的热情。在确定主题名字的过程中,要明确主题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主题,一方面可以增加对主题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便于主题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主题教学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二)构建学科知识地图

所谓学科知识地图,就是围绕跨学科德育主题,将所涉及的学科以及课题,通过简要的图示进行内容和逻辑的构建。学科知识地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清晰呈现一个跨学科德育项目教学逻辑和架构。一般来说,可能的情况下,还需要通过连接箭头的方式,表示出各学科教学的先后顺序。

(三)制定跨学科德育目标

在具体的设计中会发现,每一个学科都有自身德育的内容和要求,又有适合各自德育的特色。比如,语言学科在德育内容的承载上会更为丰富,科学、美术、信息、音乐等在知情表达和行为实践上是非常好的载体,数学在问题框架、思维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等等。制定好分学科目标之后,可以使用布鲁姆的目标核查表,进行目标核查,力求通过不同学习活动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四)跨学科德育活动设计

跨学科德育活动的设计一般包括三个流程:启动、实施和小结(拓展),这是从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内化行为发展的一般顺序。

启动阶段。主要通过一定的情景或活动,抛出对德育主题的初步感知,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内在需求和学习动机。

实施阶段。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通过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德育载体的递进关系,以及学生德育认知与情感发展的把握,有序地加以落实和实施。

小结阶段。通常是对跨学科德育有一个汇总、实践或者分享的阶段。

三、跨学科德育实施的基本要素

在具体设计分学科活动的过程中,要有系统地考虑和设计,并要有加强资源整合的意识,要围绕德育目标积极寻找、挖掘、利用好有效的资源。

(一)时间安排

跨学科德育项目实施的时间穿插在课时当中,学校既需要根据阶段和学科内容的顺序确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同时跨学科德育在时间安排上,也一定要取得共识。

首先,根据跨学科德育设计的学科顺序连续安排课时,保障学生参与跨学科学习的认知、情感与过程的连续性,这样,德育的效果才最佳。比如,《壶盖为什么会动?》这个跨学科德育项目,参与联合的是语文学科和科学学科,语文学科的课文是《壶盖为什么会动》,课文学习和了解发明家瓦特受烧水时壶盖会动的现象启发,最终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而为了铺垫学生对瓦特观察时的生活体验,语文教师邀请科学教师进行联合执教,语文学科通过学习课文,达成语言文字表达与阅读的要求,并提升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科技对生活带来的变化,而科学老师通过组织实验观察、猜想和验证,了解水的三态变化的规律,进而了解壶盖为什么会动的道理。通过联合执教,既解决了语文学科学习中科学原理的认知障碍,又通过相互配合,推动德育主题的提升。

其次,如果条件不成熟,在课时安排的连续性有困难,而且涉及的学科数量也会影响整体时间安排的情况下,也应尽量能够在1至2周的时间内有序完成。当然,这里最大的矛盾就在于各学科教学内容进度的差异。往往大部分不同学科在课时安排上并不能相对集中时段,而这正是要求设计学期跨学科德育总表的目的所在。一旦开学初,商议确定的跨学科项目,就需要在之前对相关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安排,要尽量以学科学习的坡度以及学生所必须的基础水平和要求为参考。比如数学、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有课程内容的内在单元体系或者逻辑体系,在考虑跨学科德育的时候,也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总之,要让跨学科德育得到有效地落实与开展,无论是对于教师的组织与实施,还是对学生的学习与体验,以及增强学期跨学科项目的整体系统设计,时间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资源整合

资源是跨学科德育的关键因素,也是推动课程教学形态转型的重要基础。可以看到,课文《上海火车站》本身是想通过上海火车站的发展表现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这篇课文的时代性已经落伍,但老师们可以联络资源,通过实地参观浦东机场,模拟驾驶等方式,通过浦东机场志愿者的讲解和介绍,更直观的感受上海的变迁。

跨学科德育资源一般有三类:人的资源、空间资源和时间资源。

人的资源。在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中,虽然教师的团队智力因素以及学科资源的整合占据了非常重要的比重,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来自于学生方面的资源。学生已有的基础以及支持学生进行探究体验的技能基础,对跨学科德育设计尤为关键。比如《垃圾分类》的问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基本认知,已经掌握的网络搜索、信息收集、整理与制作PPT的能力等,都是方案设计非常重要的预设因素。

另外,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也会因为某些特殊的需要,某些专业领域需要有更为多元的志愿者加入,教师要善于整合和利用这些志愿者资源。可能来源于有关的部门或者大学学校,也可能是同行老师,甚至是家长志愿者,在设计方案的过程中,需要项目团队做出细致的调查和资源整合。

空间资源。跨学科德育需要有学生的体验与实践,要直接和间接学习的结合。这样,空间资源就成为非常丰富的选择。从社区到社会,有不少资源可以方便教师进行现场学习的设计,通过现场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对跨学科德育的主题有更为支持的理解。

可能提供支持的空间资源:

机场 公园 快餐店 商业广场

博物馆 动物园 植物园 医院

工厂 消防队 领事馆 养老院

大学 邮局 体育馆 社区中心

幼儿园 公安局 图书馆……

对空间资源的选择,可以来源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学校、学生或者家长等。积累和挖掘空间资源,对于增强跨学科德育的实效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时间资源。关于时间资源可能比较难于理解。其实,如果将其再扩展一些近义词,比如时机、时段、时事等,就比较容易理解了。以《你了解“雾霾”吗?》为例,这个标题就非常符合时机的要求。雾霾是目前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惶恐之余,更需要的就是清楚的认识和防治雾霾,并且为有效地降低雾霾的影响做好学习和宣传。也正是生活中各种信息渠道的影响,学生对雾霾问题既有相对比较丰富的感知,同时也存在诸多的思维误区,开展这样的跨学科德育,了解雾霾的科学界定,了解雾霾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并且通过阅读与制作,在学科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将学习成果及时地为环保健康宣传提供支持,这无疑扩大了德育的实效性效果。

可见,跨学科德育的设计也要倡导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只有如此,才能合力为学生的跨学科德育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做出应有的支持和推动。

四、小结

通过推进跨学科德育,对跨学科德育的实施有以下几点特别的体会。

第一,尊重学生,是跨学科德育的基本准则。临近毕业季,通过美术和英语的联合,回味和老师共同渡过的五年小学生活,通过彩铅花卉的设计,通过英语《Thank-you Message》的表达和共鸣,最终,让一封封可爱的教师感恩卡化作祝福和眼泪,感动了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老师。让学习触动心灵,让学习表达情感,这是德育的追求。

第二,突破思维定势,是释放教师创造力的关键。《田忌赛马》的故事,不仅在语文学科里面,数学教师拿来主义,以田忌赛马获胜之后,齐王奖励他骑马圈地为背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和设计如何为田忌圈最大的土地为任务,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篇2

[关键词]德育;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03-04

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在现实教育中,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交织在一起。从心理结构层面上说,德育主要就是围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这四个方面展开的,而这知、情、意、行又是健康心理所必备的因素。然而,如何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则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设计,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环节中加以落实;同时适时协调、促进“两育”融合、发展,最终落实到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上,转化为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

一、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效整合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教育功效,需要它们在彼此的课程中进行适当的渗透。

(一)在教学目标上的设计

毋庸置疑,人类的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指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性活动,自然也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德育课程既要有总的教学目标,也要有每章、每节的目标。一个个小目标的达成就会促进最终总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德育”的教学目标和“心育”的教学目标有不少是相通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举措。学生的品德心理结构是由知、情、意、行四部分构成的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既需要道德知识的习得,又需要道德情感的熏陶,道德意志的磨炼,还需要道德行为的改进。[1]

德育课程学生道德意识倾向性和道德心理品质的培养,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另外,任何一门学科课程的目标都应同时反映学生的心理层面,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目标体系。[2]德育课程各层级教学目标自然也不例外。因此,德育课程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相应的设计各层级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做到具体化、明细化,以便落到实处。

(二)在学科内容上的设计

学科课程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载体。在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既离不开我们一线教师,也离不开与学生教育相关的各方。但不管怎样,要在德育学科中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一定的附着载体,否则就没有着力点。在借助的载体中,学科课程内容是基础。为此,第一步要努力在德育课程内容上设计与德育相匹配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德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应该是人的各种心理素质。[3]在学生的各种心理素质方面,最重要的是学习、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几个方面。在德育课程设计与学生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时,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有梯度地将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恰当地编排在德育课程中。智力因素方面,侧重于训练学生的思维;非智力因素方面,要将其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调适学生的学习状态。在适应能力方面,重点编排一些内容引导,教育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现象,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各种健康良好的习惯。对未成年学生来说,自我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根本目的,符合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服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并呈现出一定的梯级性。这样才能逐渐让学生养成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人不仅是以自然人存在的,更是以社会人而立世。社会交往是人生必修之课。人际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又相对缺乏。因此,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我们教育面临的课题。为此,在德育课程里要适当安排些人际关系互动的内容,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学生与外界的人际交往内容。教育学生在掌握人际交往知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同时不断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达到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在结构编排上的设计

万事万物都有自身发展的规律。我们无论是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还是在德育课程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都需遵循教育教学本身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德育课程结构在编排上要科学合理。在德育课程的总体部属下,可以适时渗透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内容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德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既可在德育中渗透进行,也可在德育内容结束后进行相应的心理层面的分析讨论,具体编排可视德育内容而定。德育中可借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考察学生的情感需要,关心学生的个体意识,这样有助于德育课程深入到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微观层面。另外,在编排上可适当地安排一些活动。活动既可以包括学生个人独立操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素材、孝老敬亲等,也可以包括一些小组活动,如角色扮演、户外拓展训练、演讲辩论等,让学生在生活化教育中得到一定的情境体验,进入到真实的生活世界去学习、去感受、去领悟。总之,要使“德育”和“心育”相互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融于一体,成为不可分割的教育整体。

(四)在教学评价上的设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效果需要由学生的成长情况来检验。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学生的成长变化上。因此,在对德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多渠道、全方位,既要考查学生道德方面的成长情况,也要观察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情况;既要从授课教师和其他教师处了解情况,也要从学生及其家长处了解情况;既要征询教师对教学的评价,也要汲取学生对教学的评价。德育课程教学评价的设计应是多元化的,不是单一的;应是发展性的评价,不应是固守的评价模式。而且对德育课程以及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要保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为在较长期的时间反馈下,才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真实稳定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情况。唯有如此,教学评价才更具现实性。

二、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为此,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执行尤为重要,事关教育的成效。

(一)搭建情感平台,为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土壤

人是情感动物。师生之间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情感基础,才易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会更有利于教育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成效也会因此变得更好。正所谓,尊师,重其道;亲师,乐其道。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激励贯穿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这样既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科学的思想道德,还能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重要的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外,德育教师都要心系学生的成长,既要做好学生的教育者,也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多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关爱学生,不让每一位学生掉队,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力争让学生的“德育”和“心育”并进,以达到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二)保持良好教学情绪和人格魅力,给学生心理以积极正向的影响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育人是个大学问,不仅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阅历,还要以己育人,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保持良好教学情绪,以饱满的热情、阳光的心态投身其中。毕竟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教师即便遇到不顺心的事,也不要将糟糕的情绪或不好的心情带到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情和活动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情绪,给学生以正向影响。学生在教师良好的教学情绪下,自己的心理也容易积极、豁达和阳光。

除此之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实中有无数个例子证明,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效果会更好,学生从心理较易接受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学生还可能会以教师为榜样,向教师的言行看齐。为此,德育教师在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教育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以身示范,给学生树立榜样,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道德知识,保持健康心理,以良好的状态投身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德育活动生活化,让学生在自觉不自觉中得到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实践证明,没有立足于青少年真实世界出发而设计的德育方式,没有基于心理教育平台基础的德育,导致的结果就是5+2=0(五天学校教育效果被两天真实世界生活所抵消)。[4]

在具体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教学活动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身边的素材,适当将一些当今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如校园暴力案件、社会道德模范评选、志愿服务活动等学生有兴致学、有参与热情的素材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这样进行理论教育会更有说服力,心理疏导也会更有针对性,效果自然更明显。在德育课程教学中,要尽力挖掘学生生活素材,从问题入手,从现象入手,从现实入手,教育理论与生活实相联系,与学生一起讨论产生问题或出现现象的根源,分析支配人行为的心理和认识规律,通过比较来判断行为和品质的善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反思,让一切不适宜的思想观念根除,让一切不利于健康成长的不良心理得以纠正。

另外,在德育课程教学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利用模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或开展一些适宜的活动,如社会调查、搜集现实社会素材、社会公益活动等,来培养学生独立、勇敢、坚毅、协作、竞争和抗挫折等心理品质。当然,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德育教学活动的梯级推进;而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德育教学活动,可以从中获得“德育”和“心育”的双重效果,不断成长成才。

(四)运用新媒体资源,为德育课程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

当今,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时代,知识更新快,传播速度快。作为德育教师,我们要恰当运用新媒体与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适时辅导和疏通,为学生解决道德和心理困惑。教师可以通过班级QQ群、电子邮件、微博、微信等现代交流方式开展网上讨论和心灵的沟通。通常,对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现象,学生会乐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只要我们德育教师引导得当。德育教师可以先从班级QQ群里抛出某个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学生讨论,同时,为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保护学生一定的隐私权,学生可在QQ群里用自己的昵称来参与。言由心生,学生的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是其心理状态的反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表的内容一方面了解其对问题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适时与其互动,给予引导、疏通和纠偏,教育便在这有形无形中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必要时可以就网上讨论的情况举行一次专题课,进一步梳理、分析,师生达成一致认识,或者就此话题讨论情况让学生写感想和心得作为作业,从而进一步推动学生的道德进步和心灵成长。

三、德育学科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协调

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虽说主要由德育课程教师来具体实施,但离不开德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或工作人员)、学生和其他相关教育人员与环境。只有各方协调好,相互协助,密切协同,大家拧成一股绳,才能将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

(一)“两育”教师间的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实的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常各自为政,缺乏必要的交流和沟通。这显然不利于教育的实施效果。为此,有必要将“两育”教师协同起来。

首先,“两育”教师在学科教学备课中要相互交流、沟通,更好地了解彼此教学实施情况,便于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两育”教师通过交流沟通可以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据此适时调整教学目标。这样在学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便有了针对性,教育教学效果便在自觉不自觉中呈现。

其次,德育学科教师应科学合理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说,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许多先天的优势,但如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采用传统德育教学方式,教育效果会很有限。“德育”重在明理,追求反省;“心育”重疏导和调适。为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尽可能运用“活动”这个载体来实施,如现实热点焦点问题的小组讨论、生活和学习上的困惑交流对话、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时,教师应根据自己掌握的和从他处了解到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心理疏导、谈心谈话、结对帮扶、角色扮演等,必要时还可采取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等辅助手段,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成长为本,努力提升教育效果。

(二)在德育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科目

古人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唯有如此,才好保持“师道尊严”。德育教师若要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并期望取得实效,自己不仅要拥有较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还要有较为过硬的心理素质。如何才能做到这点?职前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必修的学习课程中去,职后的培训和考评体系更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培训体系和考评标准里,时刻让“心理健康教育”陪伴教师的成长和教学。这样教师在德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才会更有底气,更能到位。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

德育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成效离不开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可以说,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下,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教育因素。

为让“德育”和“心育”成效得以巩固和深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如公告栏、标语以及校园广播等进行相应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校园文化活动如科技活动、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基础。作为育人机构,学校要充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挖掘资源,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四)向他方取经,与学生家长沟通,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德育学科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样关涉多个方面。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教师有必要适时地向他方取经,既可向同行包括本校和外校的教师取经,也可向相应的专家学者取经,还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和互联网等新媒体资源之力。另外,学生家长也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资源,德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一定的联系,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情况;与学生家长达成教育共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从而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掌握,及时解决,达到教育预期效果。

可以预见,在德育学科课程中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其显现其效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教育各方共同努力,齐头并进,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得到顺利推进,而且会逐渐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针对德育学科课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设计,我们要坚持科学性与应用性相统一,合理性和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让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学科课程中得以较好地体现、渗透和融入,又使“两育”在学生成长进步提高上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既各自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德育学科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切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将“两育”协调好,自然地将两者融合一起,在充分发挥“两育”各自功效的同时,整合力量,共同育人。

[ 参 考 文 献 ]

[1] 程伟,于冬冬.关于学科德育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3):100-102.

[2] 方双虎.学科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探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9):7-9.

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社会;课堂教学

1 基于教育发展的回顾

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顺着历史的轨迹,洞察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

在古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虽然有一定的相互关系,但更多的是彼此分离。即使是1760年至18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还是被认为是“科学家与工业过程的设计这几乎没有思想的交流”的时代。

直到19世纪中叶,第二次技术革命使得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逐渐明显。以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力技术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化进程使得科学与技术连成了同胞兄弟,科学和技术并称为“科技”,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1958年,赫德在《科学素养:对美国学校的意义》中将科学素养理解为“理解科学与社会的一致性”[1]。因此,为了完成科学素养的目标,科学教育应采取更广泛的内容,除了智力,还应该包括伦理和社会价值等重要内容。从此科学教育逐渐开始关注科学与社会的关系。1971年,詹姆斯·卡拉格在“科学教学的广域基础”中也认为学生应如同熟悉科学知识和过程一样熟悉科学的各种社会关系。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科学教育逐步转变到关于个人以及社会发展等问题上来。

1982年,美国国家科学教师协会(NSTA)董事会通过了“科学—技术—社会:20世纪80年代的科学教育”宣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校科学教育已不再是以往的“纯科学”教育了,而是融技术教育和注重科学技术应用于一体的“新科学”教育。

纵观科学教育发展的历史,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分离状态逐渐演变为相互融合(图1)。由此可见,化学(科学)教学应充分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融合。

2 基于科学素养的认识

当前,将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化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我国的《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将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目标,其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四方面组成[2](图2-A)。

笔者借助科学教育历程上的分合过程,先将科学素养分解为科学、技术、社会三个相对独立的三部分,以明晰其相对独立性(图2-B),然后将三者重新整合到一个系统中,以准确表达其相互关系(图2-C)。

笔者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的重整是基于以下认识进行的:

首先,科学活动和技术活动(以下简称“科技活动”)都是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互动中主动生成的。具体来说,它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科技活动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偶然的个体,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个体;其二,科技活动在与其他社会活动尤其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互动过程中获得发展;其三,科技活动通过主动参与社会的变革发挥自己独特的功能。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科学与技术是社会中的科学与技术。

其次,现代的科学更加技术化,现代的技术更加科学化,科学和技术逐渐一体化,已成为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但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因此,科学与技术是辩证的统一体。

3 基于问题解决的理解

科学乃至人类社会的历史表明,人们时刻都在围绕“问题”和“问题解决”而活动着。问题和问题解决早已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问题和思维不可分割,问题解决和学习活动结伴而行。因此,我们往往要对每一个事物或现象多问一个“为什么”。

如果我们对科学和技术在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对比剖析,则可以发现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别(表1)。

表1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

技术

目的

认识客观世界,

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可能。

改造客观世界,

把改造客观世界变成现实。

内容

“是什么”和“为什么”,

即客观世界及其原理。

“做什么”和“怎么做”,

即改造客观世界的操作和实践。

方法

篇4

关键词: 设计构成;基础课程;设计的参与;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4-0220-02

1 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现在市场上的有关艺术设计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但大多数教材的内容都是专业通用类的内容。在名目繁多的教材中,大多只是互相借鉴,真正有创新有个性特点的教材比较罕见。教学内容也往往是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这种课程很难体现不同专业的“个性”需求。针对这一现象,就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删减和增补,删减一些过于专业,理论性很强的内容,增加一些个性化的内容。像一些平面设计专业的实际教学中,三大构成教学的每个知识点都要为平面专业服务,教学内容应为后期平面专业教学服务,以体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关注“构成”原理本身,而要考虑构成学原理如何与平面设计相结合的问题,更要考虑这些构成学原理将会对未来的专业课程产生怎样的渗透作用,可以针对性的分析三大构成在平面设计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如包装设计、标志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

艺术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变革十分重要,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艺术设计能力的最基础阵地,也是学生进入艺术设计领域的基本功,优秀的艺术设计教材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知识资料,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艺术思维探索能力,丰富教学模式。

2 与后续专业课密切联系的教学核心

从课程体系角度来说,建立与后续设计专业课程的密切联系,既是“三大构成”教学的立足点,也是“三大构成”教学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对原理的模仿式实践层面,需调整好模仿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注重创新意识与设计能力的培养,挖掘艺术设计潜力,自然过渡到设计专业课程。因此,“三大构成”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建立与后续专业课密切联系的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更新至关重要,因为教学理念指引教学模式变革的方向,这就要求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的教师要不断更新专业教学理念。

“构成”的重点在于“造形”。它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设计造型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反复的创作经验中积累创造力,也就是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三大构成”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除了讲解基本知识外,还要给学生提供探索、表现的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和综合能力。这就要求在进行“三大构成”的课程设计时,善于将构成原理的讲授过渡到主题构成的训练,进一步提升到平面设计作品的分析与运用上,要善于利用课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进而上升为创造力。如在讲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时,在诠释构成形式理论知识与布置相应的构成训练后,更要具体分析这些原理在平面广告、包装设计等设计实践中怎样实现个性化的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清楚这些构成形式在专业设计中的具体用途,强化课程学习目的。

3 多重教学目标

3.1 专业技能 平面构成强调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的理解与应用,强调原理与案例相结合的讲解,循序渐进,就每一个知识点做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重在指导应用,逐步提高学生的打散、重构能力;色彩构成致力于认知色彩、联想色彩、组合色彩、表达色彩,来启迪色彩设计灵感,提高驾驭色彩的能力。教学过程侧重色彩创造性思维的开拓,从色彩基础理论和形式美感入手,导入专业主题设计,提高学生色彩审美、准确表达色彩的能力;立体构成旨在训练空间构成能力,要求学生对立体形态进行解构、重组,创造出新形态,提高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动手创造能力,为后续的二维、三维结合转化、空间造型、包装结构设计方面打下基础。通过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三大构成体系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构成形式,完成二维空间内的元素布置、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转化设计,并针对不同的设计课题能创造性的应用,解决不同的设计元素构成难题,能在综合考虑材料及实施工艺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色彩,融会贯通地运用于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设计、VI设计、空间展示设计等领域。

3.2 方法能力 要使学生从第一学期的设计构成基础课程开始就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使其具备较强的收集信息、整合信息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能够突破创新,从某种构成规律中找出共性,举一反三,以理论为支撑,指导实践,积累创作经验,并能把三大构成的各种理论知识串联起来,灵活运用于各种设计实践。

3.3 职业素质 要求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积累团队合作的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语言表达的能力,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能组织协调好各种关系,适应各种人际环境,促进集体的良性循环。此外,要有继续学习的能力,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能吃苦耐劳,用良好的心态克服工作中的种种困难。

4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随着电脑的普及,信息技术的日益实用化,科学技术不断推动着教学手段的进步,信息化教学,数据教学已经逐渐渗透到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数据辅助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课程设计,遗憾的是高校现阶段的“三大构成”教学尚未与相关信息技术优化结合,技术滞后。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绘画功底固然是他们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但针对目前高职学生基础薄弱的实际,“三大构成”的教学不要过分纠结于传统的那种“功底”,要鼓励学生善于运用更加有效的表现手段去完成课题任务,但是也不完全抛弃手绘。可以先用手绘构思画草图,用电脑制作成品,这样既发挥了现代化设计手段的优势,又没有丢掉传统的功底,还能缩短了手工制作的时间,提高了作品的精细化程度,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学生因手绘基础差而对实践产生厌倦甚至恐惧感,失去对构成课程学习的热情,进而可能对这个专业的学习失去信心。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丰富了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而且如果运用得好还可以大大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5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从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后续专业课密切联系的教学核心、多重教学目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四方面为设计构成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思路,这几个方面几乎包含了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全部内容,相信会对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在当前我国高校转型变革的时期,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也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在艺术设计专业领域,希望能在发挥三大构成基础课的作用的同时,更能让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相连接,为培养一个出色的设计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群,刘朝辉.浅析艺术设计教学中三大构成课程的困境[J].教育与职业,(687).

篇5

关键词:课件,多媒体,计算机 

课件开发的热潮正在校园兴起,课件各式各样、风格各异,收到很好的效果,体现了课件辅助教学的优点。一个成功的学科课件,能充分地运用动画,与学生思维同步,保证循序渐进,运用恰当的素材,操作简捷方便、灵活易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被本学科老师借鉴和引用。如何选好一堂课,设计好脚本,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选择开发软件,进行开发设计,使课件发挥其特有的效能,优于传统教学手段?这是每位教师在课件开发前首要思考的问题。下面就我制作一个课件的过程与体会与大家探讨。 

第一,找准课题。数学课题种类繁多,应针对各自不同特点施以相应的教学方法。并非每堂课都得用课件,并非每个课题用课件辅助教学都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一旦我们选准了课题,设计好了课件就能如虎添翼,使课堂气氛更加浓厚。例如:我们选的课题为"数学归纳法"、"不等式的证明"、"二项式定理"等,这时,若利用课件辅助教学,只能代替粉笔板书,课件的优点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效果不好;若选择课题为"数形结合"、"三角函数变换"、"棱台的分割"、"多面体与旋转体的侧面展开图"、"二次函数的图象"等等,这时就可借助课件进行教学,生动直观,通俗易懂,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选好开发工具。现在设计软件较多,常见的有Authorware、几何画板、PowerPoint、蒙泰瑶光多媒体编著系统、翰林汇多媒体课堂等等。这些多媒体编辑软件,专门针对多媒体制作,界面简单,易于上手,控制容易、模板丰富、人机交互性强、流程清晰、支持动画。在设计一个专业化课件时,必须找到某个软件的优点,使设计过程得以简化,开发周期短,又能生动地体现了本节知识点的本质。如"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这一课题可用"几何画板"就能很快地设计出来,呈现三维动画的效果,但若用Authorware设计,则难度较大,开发时间长,用PowerPoint设计无法显示其动画过程;有的课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软件支持,互相调用,集各个设计软件的优点,既能取长补短,又可以缩短开发时间,不必苦寻某个软件的设计方法。

第三,设计好每个界面。界面需要插入恰当的声音、图象、视频,设置超级链接、人机交互,演示动画与文本等。课件犹如电影,生动有趣,明了易懂,引人深思,自觉参与。我们要写好初始脚本,设计简要概念、主要结构模块、课堂练习等,使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构清晰,界面调度灵活而又简单。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界面,插入声音、视频时要恰到好处,顺其自然地融合于教学之中。如在开发"数形结合"课件时,我设计了运用此数学方法的四种类型:线段和与差、斜率、方程根的个数、实参的取值范围,以此界面作为调度中心,分别讲解相应的例题,这四种类型归纳起来既填补了教材的空白,又体现了此方法运用的题型,使学生今后碰到相关类型的题目时能触发联想,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解题经验,减少对数学题目的畏惧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第四,体现动感。优秀的课件离不开动画的展现,数学函数在动画设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能确定一个动点在某一时刻的位置,从而让点乃至整个图形沿既定的轨迹运动,形成函数图象,或动态地展示图形的变化过程。这些动画的设计运用了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平移、曲线方程,代数中的比例等相关的数学知识。如果我们重视对函数的研究与实验,就能使课件能让教师随便改变参数,生成不同的图形或运动轨迹,化抽象为具体,体现数学函数之间的变换关系,而且能简化流程,设计出来的课件短小精焊,功能强大,通用性强,为师生所欢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关键词:社区教育;英语教学;循序渐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3-0070-02

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自1965年提出以来,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部分,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所开设的课程面向社区居民,具有满足社区居民教育学习需求以及促进社区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功能。但是,与基础教育中有完整的教学体系、规律、原则、方法相比,目前对社区教育中的英语教学研究相对较少。笔者在北京市西城区白纸坊地区社区教育学校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一年半以来,对社区英语教学有了一些粗浅的感悟,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了一些简单的构想与思考。

一、社区教育的特性

社区教育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自身的地域特色显著,即受教育者基本都是社区内的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和退休老人是接受社区教育的主体人群。因此,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有显著的区别。

1.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是社区内的居民,涵盖了不同年龄、不同学历水平和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群。社区教育没有很严格的入学测试或者资格审查。任何社区居民,只要对开设的课程感兴趣,认为可以从课程中获得收获,只要符合基本的条件就可以参加。

2.社区教育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社区教育的适应性意味着在同一个班级中,可能出现年龄差距悬殊、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水平各异的学员。这就使社区教育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基本满足学员的不同要求。

3.社区教育具有非学历教育性。社区教育为社区居民提供受教育的场所,这种教育通常是以提高社区居民素质和文化水平、提高某种职业技术能力为目的。它不以获取学历学分为最终目的,也不应过分注重考试和考核。

二、社区居民学习英语的特点

目前,在白纸坊地区社区学校英语课程中参加学习的以老年人为主。他们在社区接受继续教育,参加学习,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身体力行地实践着老有所学、老有所为。他们对“学以致用”、“学后即用”的要求比较强烈,总希望学到的知识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作为一个接受继续教育的特殊群体,老年人丰富的生活工作经历以及对学习策略的不同理解,使其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独特性。

1.学习热情高。随着社会发展,老年人退休后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追求。随着退休后闲暇时间的增加,多数老年人希望选择一些原来很感兴趣,但是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的学科进行学习,因此,老年人对英语有着浓厚兴趣,在学习英语时极富热情。

2.学习目的明确。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都有出国旅游的计划,学习英语能够让自己的出行变得更加顺畅;还有一些老年人的子女在国外工作或者生活,他们需要出国探亲,学习英语使他们可以在国外独立生活,不给儿女添麻烦,这成为一些老年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后,替上班的子女照顾小孩。学会英语就能够简单地指导孩子,帮助孩子解答问题,这也是老年人选择学习英语的原因。

3.学习意志力强。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来参加社区英语学习,笔者发现,这些老年人只要能够跟上学习进度,就基本不会掉队,在一年半的教学中,每期都会有新的学生加入,但是,更多的是从头开始就一直坚持学习的。老年人半生的丰富阅历使他们比年轻人更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对时间的珍惜也使他们更加重视目前的学习过程,希望取得进步。

4.学习记忆弱化。尽管老年人在学习英语时有很多优势,但是,生理机能的衰退仍然是影响他们学习进步的很大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往往是刚刚学习了一个知识点,过不了多久就想不起来了。这给一些老年人带来了挫败感,甚至导致一些老年人放弃了学习。

5.学习模式传统。很多有英语基础的老年人接受的都是传统的英语教育模式。大家都表示能看明白句子的意思,但说不出来,更不用说自主地用英语进行表达了。还有一些老年人在英语学习时,习惯于逐字逐句地把单词翻译成汉语,再通过单词的意思去推测句子的意思,或者按照某些语法套路去翻译,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现在再学习英语时,很容易又陷入原来的思维“怪圈”。

三、社区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构想

开设社区英语课程后,笔者针对报名情况,对参加者的年龄分布状况做了分析,发现参加社区英语课堂的学员以老年人为主。通过多次与学员代表交流沟通后,确定了较能适应社区老年英语课堂的教学设计构想。

1.教学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老年人的学习能力和反应能力都有所减退,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去理解并对所学知识做出反馈。因此,在课堂内容的选择上,从简单有趣的例子和情景入手,选择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到的话题。社区学习不以获得学历为最终教学目的,没有考试的压力。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选择以实用性为主,以为老年人增添生活乐趣为主。笔者在课堂中一直强调英语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而且是工具之一。在不给老年人增添学习压力的情况下,提供看得明白、懂得意思、说得出来的实用性英语,适应社区老年英语教学的需求。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也是在设计课堂内容时考虑的因素之一。久坐和长时间集中精力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短小的教学单元,有趣的游戏活动,更能使老年人比较好地融入课堂。

2.教学设计应注重英语文化的介绍。目前,更多的英语教学关注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的差异和适应性。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背景而单独存在。老年人获取资讯的手段不如年轻人广泛,长期的定式思维阻碍他们很快接受新鲜事物,这些都不利于学习外语。在课上,介绍英语文化,能帮助老年人开阔视野,了解语言现象的来龙去脉,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本质,才能顺利地应用英语。在出国旅游时,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矛盾时有发生。引导老年人了解英语文化,在涉外交流时遵从这些原则,才能使他们在出国旅游时顺畅交流,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

3.课程设计要循序渐进,但更应强调知识回顾。英语教学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但是在社区英语教学过程中,更要强调知识点的回顾,这与老年人的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老年人的记忆衰退,往往学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想要保证上课效果良好,就一定要不断的回顾之前的内容,以弥补因记忆力衰退带来的挫败感。

四、社区英语课程的实施

在社区学校开设英语课程一年半以来,共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教学过程。目前看来,课程的设计构想基本合理,对学员的学习能力把握基本合理,也比较符合学员的需求。

1.以主题教学为主线。在第一阶段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跟着电影去旅行》的教学主题。旨在从一个贴近生活、开阔视野的角度使学员接受英语学习。通过学习和模仿电影中的情景对话,把电影拍摄地的优秀景点介绍给学员,与学员想要出国旅游的学习目的紧密联系。这段时间内主要以旅游英语为主体,用汉语发音为英语单词注音,明确英语的实用功能,这让一些初次接触英文的学员感到很新奇,感觉英语并不遥远陌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好英语的自信。

2.突出文化教学。随着教学的深入以及有目的地对学员加以引导,第二阶段《跟着电影读名著》的主题教学活动打造出一个英语文化和语言并重的复合型课堂,让学员了解到不能单纯地把英语看成一门语言,一个交流手段。英语经过了一千多年的发展,承载了多个民族的历史变迁。想要真正掌握这门语言,就一定要对英语文化有所了解。

3.以视听说为主要教学手段。以电影作为课堂教学的媒介,这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贯彻的教学方法。电影对白能够清楚地展现日常生活中英语的使用方法,使学员脱离开自己的英语想象。语言交流没有准确万能的规则,就像现在已经不再把“XX老师”翻译成“Teacher XX”一样。外国语从来都不应该也不能简单地按照我们的母语规则进行翻译,而一定要符合外国语本身的语言规则和习惯,同时要兼顾文化风俗。通过对英文电影的观摩,能够让学员看到活生生的语言,从而在自己的学习中少走弯路,通过对电影片段的欣赏也能吸引学员的兴趣,更适合老年人英语课堂的节奏。

五、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1.建立教学团队,完善更适合老年人参加的社区英语课程体系。经过几个教学阶段的尝试,不断摸索规律,虽然笔者对社区英语课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是由于自身见解和能力的局限,还没能准确地把握社区英语课程的定位,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专属的全面的教学资源,造成了一部分学员的流失。建立职能全面的教学团队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分析老年人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从而设计出更为完善的课程体系,也能跟踪学习效果,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对学生提出一些个性化的需要与满足,真正达到服务社区的办学目的。

2.开展适应老年人的英语实践活动。终身学习的概念还包括一个方面,即“学习化生活方式”,就是实现人们的“学习活动生活化,生活方式学习化”。目前的教学活动都以课堂作为主要场所,以视听说为主要教学手段。笔者希望设计出适于老年人参加的英语实践活动,招募外籍志愿者,通过设计合理的英语交流平台,帮助老年人把学习到的英语知识用于实际,鼓励他们开口讲话,建立自信。

参考文献:

[1]李曼.社区老师英语课程的开发设计与实施[J].北京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86(1).

[2]余军.社区英语教学的规律及成效研究[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179).

[3]章红.胡国芬.英语口语教学探讨[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4,(2).

篇7

“慕课”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个名词,它是一种大规模的、开放性的在线网络课程。随着我国近年来的教育体制改革,慕课得到了更多高校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一、“慕课”的概念

慕课的全称为“MOOC”,是英文Massive(大规模的)、Open(开放的)、Online(在线的)、Course(课程)四个单词的缩写,专指大规模的网络开放课程。慕课的出现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以赢得学生的支持,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1]。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慕课”的出现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但目前仍有许多高校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我国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方面来说,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过程理论与实践分离,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在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大多数教师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授。这种方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缺少与实践的联系,单调的理论知识学习使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给学生的学习成绩和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造成不利影响[2]。

2.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要求,通常按照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组织课程内容体系。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和组织上,也存在着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就是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不切合实际生活,缺乏相应的实践基础。第二就是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由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普遍地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作为衡量应聘者计算机水平的标准,部分大学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应试教育的方法,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重点知识进行反复讲解和训练,忽略了学生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原本的素质教育扭曲成应试教育,完全背离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目的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初衷[2]。

3.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书面形式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日常学习和评价上,仍然存在着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学习形式、以书面评价为主要评价方式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必须要以相应的操作水平为主、书面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的综合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片面地注重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只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压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知识掌握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才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正确方式。

4.在课程开发上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理论知识,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和课程评价。在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着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侧重理论知识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本身就非常复杂,其理论知识浩瀚如海,侧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只会让学生望洋兴叹,然后知难而退。但高校之所以这么做也有其原因和道理:以知识传授为基础,强调理论知识的课程开发,比较易于学校组织教学及课程评价。这种因为行政和教学管理上的方便而忽视教学质量的因噎废食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视计算机操作水平的考核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不端。

三、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方式的优势所在

将“慕课”的网上教学与实体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可以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还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通过功能强大的慕课网络平台,提供大量的教学视频和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还能通过现实课堂进行面对面的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具体来说,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方式有以下几点优势。

1.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共享大量的优秀课程资源。最为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避免了教师因反复讲解课堂知识而产生厌倦的情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工作热情。

2.线上教学与线下学习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上学习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线下交流讨论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则至关重要。线上学习时,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自行选择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线下交流讨论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线上学习的情况和同学或者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3.“慕课”学习方式灵活多变,不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学习,较之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学习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3]。

4.教师能通过“慕课”平台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时调整课堂内容,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针对性,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方便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和技能训练,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采用“慕课”网上教学方式和传统的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四、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建立基于课程自主学习的“慕课”模式。“慕课”的线上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必须主动地去网上观看教学视频,时刻保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部分自律自控能力差的学生来说难以做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难以养成。

2.促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与传统教学方式不同的是,基于“慕课”的混合式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缺少操作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五、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课程设计与实践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的运用

1.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相结合。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的方式和在线教学方式相结合,即为混合教学。这种混合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又能有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线上基于自身情况自主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教师在线下对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进行合理引导。例如:在学习windows图片编辑器和photoshop图片处理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网上自主观看相关的“慕课”视频教程,进行初步的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在线上学习和操作训练的情况引导学生互相交流探讨学习心得与体会,并对学生在线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加以强化训练和理论讲解,实现线上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

2.线上自主学习和线下督促相结合。基于“慕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慕课”课程资源的数字化特点,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主动地去网上观看教学视频并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训练,这对于那些自律自控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说具有相当高的难度。这就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挑战,同时也要求“慕课”课程资源必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必须短小精悍,保证其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监督和指导,督促学生完成线上学习的目标和任务,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更好地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效率的提高。

3.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混合教学模式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当中,还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只有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强化课程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操作的训练,才能牢固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当中的知识。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改革;教学目标

预科数学课程的科学设置存在诸多问题,迄今没有真正把预科数学教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建设,因教学目标和要求无定性、定位和定量的规定,不便组织教学和检查教学效果,因此基本上是一个无定规不受约束的教学,不能不影响少数民族科技人才的迅速培养。少数民族预科数学教学如何设置,如何改革等等问题,都是我们在新世纪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所不可回避的。本文就是对这些问题的一个初步的思索。

一般来说,少数民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特殊的困难。数学基础知识较低,特别是拥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蒙古族学生、藏族学生。高考数学成绩普遍偏低。根据对南昌工学院学院2012级部分的学生调研发现,有80%的学生高考数学不及格;许多学生并没有完全掌握中学阶段的数学。

根据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数学教学中把强化预科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放在首位,预科数学课程设置第一学期以巩固高中数学知识为主,同时要加强课后练习。第二学期开设高等数学,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过渡,顺利的进入大学高等数学的学习。

初等数学课程可以作为少数民族数学教学中的基础课。预科初等数学课程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使学生加深对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认知,扩大数学文化知识范围,加强数学语言的运用和解题能力培养。高等数学是体现数学价值的重要形式,又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预科数学教学作为三门主干课程之一,它与九年义务数学学习根本区别在于:在有限的时间(一年)、有限的空间(教室)、有限的条件(主要是教师)下,追求最大的成功率。所谓教学质量,最终就是成功率问题。预科数学教学不同于本民族语言的教学,母语教学是在具备语言适用能力的基础上传授与接受理性知识的教学,而预科数学教学则应是以培养思维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因此,预科数学教学应当把知识的连贯性放在核心地位。要提高教学质量,独立思考及数学技能训练应贯穿整个预科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编写相适应的教材确定教学起点,少数民族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学过12年数学,有一定数学基础。过去我们对这个实际缺乏科学的分析,对其重视不够,实行“零”起点的教学。这种做法虽然基于打好数学基本功的良好愿望,但由于脱离学生兴趣而适得其反。数学教学应该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果学生在相当长时间内接触不到新知识,已学过的某些知识又因得不到巩固而不断遗忘。这就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预科数学教学的落后面貌。提高教学起点,要从改革教材入手。教材要适合学生的实际,即建立在比学生现有水平高一些,但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又能达到的水平上。

根据成绩将学生分成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在三个不同等级的班里使用不同等级的教材,设置不同类型及不同程度的数学课程,做到不同对象不同对待,因材施教。所有班级实行滚动管理,期中、期末进行综合评分,优升劣降,大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出路。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为主题,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合理化等方面着手,以求得最有效的教学效果。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体系,教师的备课内容、课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与学习需求来确定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直接交流为主导形式。如讲练新课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来讲解。

当然,预科数学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除了与课程的设置、教材的内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测试制度等等有关外,还与教师和学生的激励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各高校预科数学教学工作者若能积极探索,因地制宜,一定能使我国的预科数学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 考 文 献

[1]万世丰.新疆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改革实践[J].语言与翻译.2007(1):70~73

篇9

【摘 要】面对当今社会日益突显的诚信问题,加强诚信教育势在必行。诚信教育在我国高校极少作为独立课堂教学活动,本文在深入调研大学生诚信状况及特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的课程设计,提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 诚信教育;课堂教学;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25-02

当前社会诚信问题日益突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处于重要地位,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整体社会诚信具有重要作用。推进高校诚信教育应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把诚信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系统学习、全面掌握诚信知识,提高分析辨识能力,同时也充实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从设计原则、课程章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个方面设计一套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

诚信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不同,属于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在诚信教育的课程设计上要注重以下原则:

1.要与日常生活相契合。把相对枯燥的诚信理论和学生熟悉的日常事例相结合,使其变得浅显、明白、生动、活泼。现今所倡导的诚信理论大多是前人从实际生活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很多理论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生活智慧,适合采用案例教学法。比如,“锋火戏诸侯”、“商鞅立木取信”等历史典故都是诚信教育的生动案例。可见,诚信课程有着天然的条件与实际相结合,使这些理论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在大学生心灵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2.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大学生是诚信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诚信实践的主体。诚信课程只有符合教育对象的需要,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接受认同,才能奏效。笔者经调查发现97%的在校大学生都有诚信价值取向,只是受具体情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象。可见每个学生心中都埋着诚信的种子。因此,在诚信道德教育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思考,自我教育,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标准,从而深化诚信课堂教育的实际效果。

3.要结合法律教育。诚信与法律相结合是现代诚信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契约文明是构建现代法治与德治的思想基础之一。契约精神是平等观念、自主意识、合作精神、诚信能力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有38.5%的在校大学生把诚信划入道德范畴,并未认识它的法律内涵;59.9%的在校大学生不了解基础法律知识,这暴露出高等教育中法律教育的不足和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缺陷。因此,将诚信理论教育与法律教育相合,可以在大学生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树立把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结合、相统一的观念。

4.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在校大学生群体的诚信缺失现象从心理学角度解释是人格失衡的表现。大学生虽然能够掌握诚信理论知识,但面对具体情境时,尚不稳定的诚信价值观容易受到冲击,使心理的天平向诚信的对立面倾斜,如果不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可能导致诚信价值观的动摇和分裂。对诚信价值的心理体验是形成诚信人格的必经环节,只有将诚信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稳定的诚信心理品格,才能巩固他们对诚信价值的认同和信仰。

5.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高校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读书,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其中做人是第一步。诚信理论教育看似与专业课不相关,其实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诚信理论教育同时,适度引用一些专业课理论,不仅可以让学生领悟到诚信原则无处不在的道理,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诚信原则来指导实践。比如,市场营销学中所讲市场交换最基本的剂是诚信;法律课中很多现行法律法规,如《合同法》、《民法》对公民诚实守信都有论述,诚信是一个国家政策法律良性运行的保证;经济学中诚信原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诚信是市场经济下的理性选择;在会计学中,诚信原则更是一切技术操作的基础。

二、课程章节及教学目标设计

目前大多数高校并不具备独立开设诚信教育课的条件,因此最符合实际的作法是在现有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中单独设置诚信理论教育的章节。章节设计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在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讲述和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将诚信知识、诚信理念由浅入深、由外而内的,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达成即定教学目标,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和升华。

本研究设计的诚信理论教育方案,作为思想道德教育课中的独立章节讲授,共计三大章节、10~12课时。第一章从认知开始,定名为“认知诚信”。调查中发现80%以上的学生认同诚信观念,但被问及诚信概念时却很少能准确作答。本章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诚信思想的起源,真正认知诚信二字的内涵和外延,明确新时代诚信的要求,从而建立关于诚信的整体概念。第二章在认识的基础上进入理解与感悟环节,定名为“领悟诚信”,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诚信的美好,分析诚信的困惑,澄清自身的诚信价值取向,从而坚定诚信信念,做出正确的诚信抉择。第三章进入实践环节,定名为“践行诚信”,教学目标是讲述信用社会基本的信用规则和信用常识,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模拟体验诚信原则,辨识诚信对象,掌握理性诚信。

三、课程内容设计

结合课程章节和教学目标,笔者将具体课程内容设计如下:

1.第一章认知诚信分为三节,分别是中国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新时代的诚信。中国传统诚信系统地总结从古至今我国诚信思想的发展以及这一传统美德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的诚信主要介绍诚信在西方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轨迹,以及西方国家诚信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第三节新时代的诚信就是结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诚信的丰富内涵、诚信对于人们的重大意义,介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原则、诚信制度、诚信管理、诚信体系,以及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总体要求等。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和新时代的诚信各有侧重、密不可分。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是新时代诚信的基础,新时代的诚信在此基础之上得以构建和发展,其内容紧密连接前两者又密切联系时代特征与需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诚信课堂教学中,对传统诚信、西方国家的诚信要突出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对新时代的诚信则要突出继承和发展,体现时代特色。

2.第二章领悟诚信包括诚信“美德袋”、诚信困惑及解析、诚信价值澄清三节。每一节都以富于内涵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第一节诚信“美德袋”以“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引入,从中外历史和当近社会中精选出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或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加入“美德袋”,每一个故事都要各有侧重,与相应理论和思想挂钩。并以此唤起学生关于诚信的温馨记忆,课堂中专门安排一个时间段,让学生来讲述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通过故事的讲述、分析和领悟,一次次的循环加深,最终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诚信导向。第二节诚信困惑及解析,以“康德买菜记”为引子,设置关于诚信原则和行为的两难情境,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对这些问题和情境进行讨论,在学生的积极思考中培养他们的诚信判断力和推理力,从而达到提高诚信意识的目的。第三节诚信价值澄清首先通过价值观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运用分析和评价的手段,减少价值混乱和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这一节最重点的部分是老师帮助学生剖析诚信困惑的根源,指导学生处理价值冲突和选择的技巧,使学生澄清自己的诚信价值观和诚信抉择能力。

3.第三章践行诚信章节内容可分为信用社会、诚信情境模拟、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第一节信用社会,在学生初步了解了诚信内涵和辨识了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信用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信用既是一种资格又是一种权利,同时还是一种财产,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结合实例讲授信用的存在形式,让学生了解基本的社会信用知识,比如信用卡消费、汽车住房信用消费、信用评估、征信体系等。第二节诚信情景模拟,是在即定规则下,以分组对抗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某些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人人冲突中体会诚信的重要性和有用性。我们设计了“囚徒困境”、“红黑博弈”、“诚信缺失”等一系列模拟场景,让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或可引入沙盘模拟,诚信原则在沙盘模拟课程中体现为对“游戏规则”的遵守,可用于让相关专业的学生真实体会诚信的重要性。第三节诚信对象辨识和理性诚信。我们认为大学作为学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教学阶段,大学生已具有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能力,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实用性,培养学生步入社会的实际生活能力。因此,在这一节我们要系统分析目前社会上种种失信现象,如学术领域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论文剽窃”,经济领域的“经济大省不做诚信矮子”,生活领域的“三鹿奶粉事件”等,不回避社会阴暗面,帮助学生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增强辨识诚信对象的能力。让学生拥有理性的诚信,在坚定诚信意识的同时还要明白如何行使诚信的权力。在教学活动的最后阶段,为巩固教学成果,要让学生们自己反思日常行为和学习心理,发表诚信感言。感言旨在了解学生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检验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适用教学方法

全部三章九节分别侧重“知、情、意、行”,因此适用的教学方法也有一定区别。

1.认知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知”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灌输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案例教学法、典型事例教学法等。在本章节的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是灌输教育法,可以综合使用理论讲解、事例分析、数据论证、古训论事等方法,方可达到较佳的教学效果。

2.领悟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情”和“意”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为:形象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感染教育法、对比教育法、讨论教育法、冲突缓解法、心理咨询法等。在本章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表现为多种

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特别是情境教育法和讨论教育法的运用会给课堂增加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对教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信念、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判断力和较强的说服力,方能自圆其说,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3.践行诚信侧重对学生诚信的“行”的教育,适用的教学方法是灌输教育法、管理教育法、实践教育法、引导教育法、讨论教育法、预防教育法、激励教育法等方法。本章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践教育和引导教育法,因为要注重诚信的“行”的引导,唯有让学生亲身体会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章教学中还应特别注意倡导学生自主诚信意识的觉醒和巩固,以达到诚信理论教育的目标。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每一种教育方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必须蕴涵众多具体教育方法的运用。诚信课堂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教学环节很难精确分开进行,这就更加要求教学过程中要秉承统一的教育理念,注意多种方法的交叉综合运用,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和衔接,在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恰当交替和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傅维利,刘磊.论诚信教育的原则与方法[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2]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03,(1).

[3]管宪平.论我国大学生的诚信及其建构[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宋廷敏.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几个环节[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04,(3).

篇10

关键词:体育教学 课题教学设计 备课

下面重点分析这种差异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

1、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概念表述上存在差异

尽管目前对于教学设计概念的理解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的规划过程,它是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运用系统方法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的设计与计划。而备课是指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也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预先计划和准备的过程。由于二者的理论基础与层次存在区别,因此,可以清晰地看出二者的概念表述是不同的,教学设计强调系统性规划,而备课强调的是准备的过程。

2、教学设计与备课的性质不同

在教学论发展历史过程中存在两种取向,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的教学论一般是带有明显的哲学经验取向的,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一生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教育观点,其中有很多观点至今依然适用;再比如古希腊的许多教育家也曾提出了诸多教育观点,奠定了西方教学论基础。但这些观点都是源于他们的哲学思考及经验,即使教学理论正确但无法进行科学解释,好比中药可以治好病,但有时候是无法得到科学解释的。随着近代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人们逐渐开始构建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论,力图对学习行为进行实证性的解释,这是以科学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由于教学设计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科学,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故它是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具备明显的实证性取向。因此,二者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教学设计固有的理论基础性质决定了它作为一门应用学科的基础,较经验型的备课更加科学,因此,教学设计在理论层次方面高于备课。

3、教学设计实现了备课由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

教学设计的工作对象是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构成的教学系统,工作内容是对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给出符合教学目标的安排。在传统的备课工作中,也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所以在工作对象与功能方面,传统的备课与教学设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任何教学都需要考虑这些因素。但由于教学设计是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依据来分析和解决这些教学问题的,所以与我国传统的仅凭经验的备课又有明显的不同。我们不能否认经验的作用,毕竟很多富有才华的教师能够凭着自己的经验设计出精彩的体育课,但不是所有的经验都是靠得住的,而且即使这些经验是正确的,也难以大范围地普及他们体育教学设计的成功经验,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掌握这些经验。

教学设计的研究方法是将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地应用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教学技术。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的桥梁。这表现为教学设计对教学问题的表征和分析,都建立在反映学生是如何学习的科学规律之上,而且对教学系统的设计安排都将以相应的教学理论为依据。在这些基础理论的支持下,教学设计的每一项分析或决策的“输出”均是下一步分析决策的“输入”,彼此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最终实现以发展学生的能力素质为总目与总目标的优化的系统功能。

教学活动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教学设计明确地提出自己是一项科学技术性质的学科,目的恰恰是保证教学活动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备课中好的经验正是艺术性的体现,但这种艺术性必须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之上。因此,教学设计作为一项技术,并不一定能解决一堂课的艺术性问题,但一堂好课却必须要建立在科学的教学设计基础之上。关于此问题,有学者认为:“似乎教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是对立的,但事实上两者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主要表现为宏观上更多地表现其技术性,微观上则突出其艺术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教学是可以被设计的,但这种设计必须为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预留足够的空间。因此,教学设计应该是一门具有方法

在以体育教学大纲作为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的时代,备课所包含的很多内容是大纲规定好的,如教学内容等因素,教师不需要也没有权利自行设计教学内容。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现,打破了长久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平衡,使理论与实践之间产生了断层,虽然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使教师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主发挥空间,但现实中却产生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教师们不知道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不知道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课;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课算好课。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掌握选择教学内容的方法,同时进行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时没有理论依据。。

篇11

小学舞蹈科学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为了解决我国美育缺失的问题。在舞蹈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舞蹈课的教育教学对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要。

2.小学素质教育舞蹈科学学科的设想

(1)科学地认识小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奠定舞蹈科学学科基础。从教育学、心理学基本教育观点出发认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主要表现为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及整体性。顺序性即要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阶段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个别差异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在教学活动时注意男女以及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差异;不均衡性即要求小学舞蹈教师根据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适合的教育。

(2)明确“全脑全身型”开发的思想,科学研制舞蹈素质教育教材。小学舞蹈课身体形态的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培养其舞蹈课上的自我保护能力。训练还要求小学生掌握初级表演的技能,能自信地、自然地、有感情地表演,以及培养小学生在集体表演中与他人分享、交流、沟通的能力。小学舞蹈课教学多以群舞形式,要求所有学生能相互协调完成动作。笔者发现正常教学过程中安排每节课5分钟分组交流时间,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增强彼此的情感,并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

舞蹈文化是要求小学生了解舞蹈发展史和有代表性的舞蹈家,初步识别不同时代、民族的舞蹈特征;拓展视野,认识舞蹈的功能,理解舞蹈与生活的关系;认识舞蹈与其他姊妹艺术的联系与舞蹈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形式。

舞蹈情绪的学习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小学生情感世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建立起对一切美好的事物的喜爱之情,进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3)换个角度看待舞蹈科学学科,有效实施小学舞蹈素质教育课程。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通过与更有能力个体的相互作用得以促进,这一发展是借助最近发展区来实现的”。发展区包括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个体被帮助下解决问题能力,也就是说小学舞蹈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并且要走在其前头。因此,教师在扩展学生认知范围时,要抓住学生原有的认知模式,以此为基础,在它与新知识之间找到切合点,逐渐达到扩展学生认知的目的。

曾说过:“舞蹈、唱歌、手工都是美育的专课,就是教他说话,也要从排列上音调上迎合他的美感,不可用模糊的算法与语法”。因此,教师在小学舞蹈课堂上需要找到学生认知与知识的切合点,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以此调整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

(4)培养具有舞蹈素质教育资质的专业师资力量,高校实施舞蹈科学学科教育。一方面,一线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身在舞蹈专业方面的水平,补充自己的理论知识。既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史”等教育专业课程,亦不能忽视对“舞蹈教育学”“舞蹈心理学”“舞蹈生理学”等舞蹈学科教学论的学习。另一方面,即将成为一线教师的师范生应重视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从学校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最重要桥梁,是师范教育培养合格中小学教师的综合实践环节。可以让师范生跟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将理论转化为经验,提高教学工作能力。还可以让学校教育中的骨千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进入到高校兼职,指导师范生学习与教学。

3.结语

篇12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学科;信息技术;整合

“学科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模式的新视点、新方法,它是在我国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的一种继承和创新性突破。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其目的在于改变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模式中呆板、僵硬的场面,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挖掘思维潜能,为学科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会实现信息技术教育和品德与社会教育的双赢。

一、什么是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

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要借用多媒体、现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动画视频技术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整合,二是在整合过程中,信息技术是顺利完成其他学科教学的手段之一。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仅仅是要更加顺利完成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且是通过利用多媒体等手段提高信息技术使用水平和应用能力,使两个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均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教学模式的信息技术

《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规定了该课程的性质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特点有:

1.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为教学提供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支持,使学生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直观地学习知识,教师也能在互动中及时发现修正教学设计的不足,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

2.能够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眼见、耳听、脑思考,动员所有感官,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将生活社会实际与所见场景联系起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衔接起来,充实了教学内容。

3.能够发挥网络的信息传递功能,拓展教学空间

网络环境下立体交互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好处

信息技术能够使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呈现在现实场景中,声音、文字、图片并用,知识、情感并重,所见即所得,使繁杂的说教和空想活动成为生活模拟样式,节省了师生的沟通时间,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印象,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综合能力,为学生各方面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的主要优势是: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诸多功能,便于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景,灵活多样地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它以最接近生活现实,全方位调动学生感官感受,使学生融入情境中,在各种活动中得到提高。

2.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了大量图文并茂、声音动画并存的资料,替代了教师的说教,以更加细节化的教学模式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让知识掌握、记忆、应用更接近目标。

3.有利于督促学生自主学习

篇1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日益整合,数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能够真正自主探究的学习平台,满足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需求。为了解决实际教学中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学中可以引入微课这一新型教学资源。在数学实验和微课的融合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更大的提升。

关键词 :中职;数学实验;微课;信息技术

基金项目: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3年度立项课题“高职学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的实践与研究”(项目编号:130102038)

作者简介:欧阳仁蓉,女,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3-0072-04

一、中职学生数学学习现状

数学是中职院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之一。数学学习不仅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但目前的数学课程单一,缺乏层次感,学生被动学习。教学中仍然采用以课堂为中心,采用“定义、定理、证明、举例”等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虽然严密而系统,但其中繁琐的数字计算和定理证明,除了消耗学生大量的时间,实际上既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偏离了中职数学“够用”的教学原则。因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创设一个开放、适用探究学习的学习平台。数学实验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载体。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局限性

(一)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数学实验,是指根据研究目标,创设某种数学情境,通过思考和操作活动,研究数学现象的本质及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是一种思维与操作相融合的活动。[1]它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实验教学一样,也可以作为一种常规的数学教学模式。其特点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借助计算机教学软件的强大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解决问题,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素质。

1.开展数学实验可以促进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目标就是要创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将数学中的理论知识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2]重视信息技术手段,并将其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将学生从大量繁杂而重复的运算中解脱出来,使他们的精力更多的投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2.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数学实验是一种开放式的活动化教学,它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在各自的能力基础上都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3]在具体的问题背景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亲身建构了数学知识点。所有的新知识,都是通过自身的“再创造”,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使之成为能理解能运用的知识,彻底改变了以讲授“结论”为主、以“灌输”为特征的传统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3.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验中,通过亲自动手,充分尝试,并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去思考、探索,通过这样的途径获得的知识比起单纯靠教师灌输式讲授所获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在亲自构建知识、深刻理解知识的同时,学生的观察、探索、创造、实际操作能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比起传统教学形式而言,数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点也符合现代数学教育中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目标”的教育观念。

(二)数学实验教学的局限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数学课每周只有4课时,如果再进行实验,每周至少还需要2课时,事实上,这样的课时总数在实际教学中是无法满足的。因此,我们可以考虑对于一些平行知识点借助实验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形式学习新的内容。比如,学习“指数函数”一节内容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幂函数”的学习步骤,就是通过绘制一个含参数的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图象随参数的值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从而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这样的研究方法同样适合指数函数。我们还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学习“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内容,这样做就能够弥补课时不足的实际问题。

此外,我们在之前做过的一个学生问卷调查中,了解到有93.98%的学生对于数学软件和数学实验是不熟悉的,92.12%的学生从来没有使用过数学软件来辅助学习。基于这样的一种学习情况,想要顺利开展数学实验的教学,除了正常教学中介绍的数学知识点外,我们必须不时地增加“数学软件的使用”这一系列的教学内容作为补充。软件使用的介绍也需要课时,想要解决这个课时缺口,我们可以借助微课资源。

(三)微课辅助教学的优势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是指为了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为教学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就是课堂教学视频,同时,还包含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教学资源。[4]

在传统的现实课堂中,教学内容都是由若干个知识点构成,不是老师讲就是学生做,这种形式的课堂难免会枯燥,如果遇到较难的知识点,学生还可能一时听不懂。这时引入微课,教师可以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借助一些动态实物来辅助学生的思维变化。而且,学生还可以通过暂停或后退的方式对视频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将微课资源融入学生学习,学生可自主控制学习进度,并通过小组协作进行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系统、具体的知识。数学实验中强调的是过程与方法,以及学习活动的探究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5]从这点而言,数学实验教学与微课学习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因此,基于微课的数学实验教学才是最适合于中职教学现状的一种教学形式。

三、“指数函数”数学实验微课设计与制作分析

江苏教育出版社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材第一册中的4.2节是“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在学习了函数的定义及其图象、性质、掌握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思路,并将幂指数从整数扩展到实数范围之后,继学习了幂函数之后的又一个重要函数,也是函数中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学中,本节内容一般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学习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第二课时为指数函数性质的应用。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函数图象的变化很难动态的展示给学生,因此,这一节内容非常适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笔者借助的是一款简单易学的数学软件—几何画板。

(一)实验教学设计思路

传统教学步骤:列(x,y)的对应值表描点法作出图像列出在a>1和0<a<1两种情况下的图像与性质;运用《几何画板》构建数学实验教学的步骤:用《几何画板》绘制y=2x与y=1/2x的图象用《几何画板》绘制y=ax图像学生改变参数a的值,观察图像的变化,归纳函数性质归纳出在a>1和0<a<1两种情况下的图像与性质。

(二)微课教学设计

1.导入。微课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传授知识而做。但纯粹的过程讲解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这时我们可以在视频制作的过程中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元素,或在一些问题环节最好适当的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疑问。比如,开头部分先激发大家的兴趣,请两个同学演绎一个问题故事:“我愿意借你一万元,第一天你还我2元,第二天你还我4元,第三天你还我8元,…以此类推,等你还到第15天,我就把之前14天的钱都退给你,再给你1万元,而且不用你再继续还钱了,你愿意跟我做这个交易吗?”相信学生观看完这部分之后,会写出一类数2,22,23,24,…215,这时,我们可以在视频中打出字幕,提出疑问:“在第x天需要还款额是多少呢?”学生自然会得出一个函数关系。这时我们就可以在屏幕上打出第二个问题:“形如y=ax,这一类底数是常数,指数中含有x的函数是什么函数呢?”根据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翻阅课本,得知这类函数就是指数函数。此时我们再提第三个疑问:“你能帮我判断y=2x,y=3x,y=1/2x,y=(-2)x这些函数是指数函数吗?”这个问题提出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再研究函数形式,最终得知概念:“形如y=ax(a>0,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接下来,继续发问:“大家想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了解关于它的更多事情吗?”在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下,学生接下来心里最想知道的就是如何绘制指数函数的图象,尤其是含参数的函数图象。而绘图的步骤可以用视频录制演示操作的方式进行讲解。

2.作图。这个数学实验能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学生能够熟练使用几何画板绘制出具体的指数函数以及含参数的指数函数y=ax的图象。对于绘图方法的指导,我们可以借助微课视频的形式,让学生观看视频,通过步骤示范,学习绘图的方法。这样在视频中分步骤有条理地呈现,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而且还可以使用字幕提示关键步骤。微课设计中,希望能够将整个绘图过程逐步呈现给学生,学生能够边观看视频边领悟绘图原理。每观看一步,可点击暂停,自己跟着操作,对于有疑问的步骤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直至自己操作成功。主要步骤如下:①建立一个新的几何画板文件;②由菜单“绘图”?“定义坐标系”,这样可以在平面内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③选取“画点”工具在直角平面内任意点,选中,由“度量”?“纵坐标”,分别得到这个点的纵坐标的值,选中,右击,选中“度量值的标签”,在弹出的窗口输入“a”,点击确定,作为参数a的值;④用“选择”工具选取刚才画的点和X轴,由“作图”?“垂线”,画出过这点垂直于X轴的直线;再通过“构造”得到这条垂线的垂足,连接该点与其对应垂足得到一条垂线段;⑤点击“绘图”?“绘制新函数”,在新建函数窗口输入y=ax,参数a的输入直接点击结合画板窗口中的值即可。在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激情,富有感染力,如果讲述一件事情时总是语调单一,很难提起观看者的兴奋度。这个部分的微课是否成功的判断依据就是学生能跟随微课视频自主学习、掌握微课呈现的知识内容。

3.试验。实验(1):通过第二段微课视频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绘制指数函数的图象的方法,首先要求学生绘制y=2x与y=1/2x的图象。提出问题:①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什么?②图象与y轴的交点是什么?③讨论函数y=2x,y=1/2x的单调性。实验(2):绘制含参数函数y=ax的函数图象。拖动点A,改变A点的纵坐标,观察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提出问题:①对于指数函数y=ax(a>0,a≠1),当a在不同的范围内变化时,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与y轴的交点会不会发生变化?②当a的值在哪个范围内变化时,从左往右看,函数图象是上升的?③当a的值在哪个范围内变化时,从左往右看,函数图象是下降的?(3)知识小结(字幕投影):①一般地,形如y=ax(a>0,a≠1)的函数叫做指数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a为常量;②当a>0时,函数y=ax在R上单调递增;当0<a<1,函数y=ax在R上单调递减;③指数函数的定义域为R,值与为(0,+∞)。函数图象经过定点(0,1)。

4.练习反馈。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在计算机上编制一个测评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或全班性有针对性的讲评来进行补缺补漏,提高教学效果。“指数函数”这一节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验方式研究了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之后,可开发一个网络自测系统进行基础联系以及变式训练,由电脑在题库中随即出题,学生直接上机作答,计算机及时反馈。解答出错时,计算机给予提示,也可以选择查看参考答案。教师马上能得到检测数据,针对学生的解题情况,再进行集中讲解。这样就解决了教学反馈的问题。

5.试验报告。无论教学的形式如何丰富,如果只是一味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习的本质,那就偏离了改革的意义。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掌好舵,让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之后,还能回到学习内容上来。学习需要反思,而完成一份实验报告就是很好的反思形式。针对所学的内容撰写试验报告,内容可以包含很多,无论是学习的知识的重难点的总结,还是数学软件的使用心得,或是微课制作的建议等等,只要是在学习之后自己的所得都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王锡宁.多媒体技术在数学实验中的功能[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8):44-46.

[2]曹爱民.高等职业院校高等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改革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5):45-47.

[3]林永春.数学实验课的实践与探究[J].商情·科学教育家,2008(5):33-35.

[4]徐颖丽.将微课引入现实课堂教学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7):88-89.

篇14

我曾经听了两节有百多位教师在场的新课改观摩课。一位教师授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听出焦点,有针对性的发表意见。教师让学生明确该如何听出对方争论的焦点后,展示话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方辩论,并让一个学生听后说出双方争论的焦点,及评论正反方的发言。话题是这样的:①有个性的人易不易被别人接受。②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好不好?结果正反方的学生说不出多少道理,听评的学生也说得不好,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另外一节观摩课是八年级下册的《孔乙己》教学。授课教师让学生默读文本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对孔乙己有怎样的印象?从哪里知道?②概括孔乙己的个性。③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出孔乙己这个人。④能否运用这种刻画人物的方法描绘你的父母、同学、老师。听了这两节观摩课,我的感慨颇多。

其中感慨最多的是教师的课前预设做得不够细致。所谓教学预设,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花大力气去备教材,备学生,教师再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合理的设 计出教学预案。尤其是备学生,这一点常被许多教师忽略。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学生的起点、学生的知识面等。试想,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提出问题时,如果把学生的水平高估了,那就会出现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茫然不知所措,一头雾水;如果把学生的水平低估了,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提的问题幼稚、无趣而没有思考问题的热情。第一节观摩课中,教师展示给学生讨论的话题显然是高估学生了。话题①有个性的人易不易被别人接受。学生对“个性”这个概念不清,也弄不懂怎样的人才算有个性。所以争论很难展开。话题②中小学生出国留学好不好?学生课前没有查阅这方面的有关资料,没有多少道理好说,说出的道理也是肤浅而偏激的,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了。

所以,我们课前备学生时,要从各方面了解学生,只有正确全面地估计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所提的问题感兴趣而投入热情去探究。因此,我们在上课前都应该摸清学生的知识起点、学生的思维,在此基础上思考如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问题,那课堂教学将是“磨刀不误砍柴功”。

教学预设还要求教师备好教材,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每个文本的教学要求,这是上好一节课的根本。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才能随机应变。第二节观摩课《孔乙己》,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孔乙己的语言、动作、外貌等并谈谈表现了孔乙己哪些性格特征,然后就转入训练,让学生用上这些表现手法写人。由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深入,上起来就缺少了深度。特别是教师未能抓住孔乙己前后两次来酒店的外貌、动作等方面的变化,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故教师只有对每个文本的要求理解透了,上的课才会有深度、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