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范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和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涵义、类型及其实现途径等内容,有利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更好的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增强其教育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类个体及其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这些属性和功能既包括物质性实体,也包括精神性形式;既包括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既包括一般的人——人类或者说是由人类组成的社会,也包括特殊的人——群体,以及个别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包含有丰富的内容,以不同的标准和方法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以其层次分类,可划分为:理想价值与现实价值、当前价值和长远价值等;以其形态分类,可划分为:正向价值和负向价值、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等。此外,以不同的活动主体为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可划分为:社会价值、集体价值、个体价值等方面。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满足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变为现实,它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主体把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理论灌输给教育客体,教育客体对能够满足自我需求的这些思想观念进行选择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之上,充分发挥教育客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产生的积极能动的影响,不断促进这种教育价值的实现。在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教育客体也能动的作用于教育主体,促使教育主体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学习,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前发展,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和功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也是教育主与教育客体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人的价值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客体通过自身价值的展现,既能够更好的满足自我精神需求,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感化。在其正确思想意识持续影响并内化为自我意识时,逐步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最终实现人的价值。因此,教育客体价值的实现,不仅能够体现出自我价值,而且能使其在原有价值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更多更大的社会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为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必须坚持:

(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当代,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不利于其价值的顺利实现。这些错误认识,主要有:

1、“万能论”。万能论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一切人。无论什么人,只要给条件、环境,就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把人教育培养成所要求的人。它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把教育的作用夸大到能决定社会制度、决定一切的地步。

2、“无用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是指一种极其片面,极其错误的认识。这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空洞的政治说教和日益弱化的社会控制力,对经济效益的直接产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毫无意义”。

3、“代替论”。它主张用公民教育的相关理论和具体做法来修正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公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未来形态,应当用公民教育理论来替代国内的思想政治教育”。

这些错误思想认识片面夸大或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理解存在误区。因此,为更好的实现其价值,提高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必须全面的认识和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和作用。

(二)以价值主体的需要为依据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其价值,必须以价值主体的需要为目标来进行。价值主体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决定着其价值实现的大小程度。因此,要做到:

1、坚持以科学的需要理论为指导

科学的理论指导能够推动实践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要达到最终价值目标,必须以科学的需要理论为依据。要正确把握价值主体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加强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把价值主体的需求及时反馈给教育者,以科学的需求理论正确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价值主体的需要也会不断变化,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连续性过程。因此,要使价值主体能够持续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提供目标和动力,必须坚持以科学的需要理论,有意识的培养和强化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主体的需要,帮助价值主体树立正确的需要观。

2、大力弘扬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指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人的主体性同主体意识密切相关,主体意识的正确与否,决定着人的主体性能动作用的大小。人的主体意识主要是个体对自身主体能力和价值的认识,它能够引导价值主体正确的认识其内在需要。只有不断增强人的主体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才能合理的激发和引导符合价值主体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同时,还必须培养人的主体精神,以这种主体精神进行自我激励,增强主体能力,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更好的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3、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它要为人服务,为社会服务。因此,在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态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塑造人,把满足价值主体的需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作为目标。只有尊重人,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顺利进行;只有理解教育对象,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只有关心教育对象,才能更好的促进教育客体的内化与外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其现代化水平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功能,努力实现其现代化水平,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保证。“现代化,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立足于特定的时空境遇,不断增强自身功能,更好地满足主体发展需求的动态实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不断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自身的教育功能;必须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转变观念,以开放的视野,不断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多样化。

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也要实现现代化。以现代化的教育理论作用和影响教育对象,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人才。当今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武装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实践,有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样。同时,教育主体也要顺应时展要求,加强自身建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要现代化。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实践性活动,它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其价值也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但并不是所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有助于其价值的实现。只有当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时,其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注重:

1、思想政治教育各构成要素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有效性是指诸要素具有有利于实现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所担负的功能的一切属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等要素构成。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最大的效果,能够顺利的实现其价值,必须使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要素都具有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形式和科学的方法把各个要素优化选择,把各个参与要素都有效的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整体功能,实现其在大价值。

篇2

关键词:《老子》;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1-0118-07

收稿日期:2012-10-26

作者简介:张卫良(1960—),男,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把《老子》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民族文化传统的诉求。《老子》其实是一种人生境界和思想认识的高度,这种境界和高度是智慧对自然、对人生与社会深刻感悟的结晶。凡人都离不开冥想,静坐时的冥想是思想的自我教育。文化中国人冥想的轨迹无外乎两条:一条是入世的孔孟之道或者说儒家思想;一条是出世的老庄之道或者说道家思想。因此,老子与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两种路向,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不仅是文化的历史,而且是文化的现状;不仅是文化的现状,更是文化的自觉,并已成为大众化、世俗化的文化形态。《西游记》以出世写入世,化人间为天堂,以取经为目标,以斗争与妥协为主线,演化出多少悲喜哀乐,赢得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喜爱,无外乎是对儒道文化的演义;《红楼梦》以入世写出世,一个偌大的家族,权倾朝野,富可敌国,到头来只落得“呼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最后以“好了”歌收场,无外乎是人们尤其是士人由儒入道的心路历程。儒道文化具有巨大的渗透力、感染力,甚至可以说已成为一种文化符号和文化的“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了中国人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为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提供法则和方向。正如英国人李约瑟所指出的:“儒家和道家仍然是笼罩中国人思想的两大主流,相信将来还有很长一段时期会是如此”[1]。

相对于儒家文化而言,以《老子》为经典的道家文化更富于超越性,它是对世间人生百态、万事万物的超越性整体把握,因而是“道”上的彻与悟,“德”上的根与源,是中国哲学所达到的最高峰。它突破性地对宇宙人生的整体性、根源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万物存在的依据、人生之究竟意义等的深刻反省,建立起了一个系统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系。因此,陈鼓应先生认为“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就考虑问题的规模而言,无疑是道家最为宏大。儒、墨、名、法诸家都基本局限于人类社会之中,唯有道家能从一个更广阔的背景下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中国哲学的特色,就思维方式来看,最重要的莫过于道家老子所开创‘推天道以明人事’与‘天地人一体观’以及‘对立’与‘循环’的思想法则;而就思想内容而言,则莫过于道家老子所提出的‘道论’”[2](P336)。

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和高峰,《老子》无疑是中华民族逐渐创造、积累、发展的生生不息的、以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民族凝聚力和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每个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为自豪的无价之宝。因此,《老子》对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是有价值的。本文拟从目标价值、内容价值、方法论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目标价值:提供了一种“遵道尚德而 任自然”的民族文化视角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历来都是明确和统一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虽有不同的提法或者概括,但其内核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四有新人”。这个目标是以人为本,从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实、民族与未来等多个维度提出来的一个综合性目标,也是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范式。中国人其所以成为中国人,中华民族要成为世界民族之林的优秀分子,必然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诸要素中,《老子》思想是其民族精神的内在活力,为其提供绵延不绝的思想与文化养料。也就是说,理想是蕴含民族精神的理想,道德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道德,文化是以民族文化为内质的文化,纪律是国情与民情所规定的纪律。因此,民族文化与精神特质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中是一条贯穿始终的红线。

从“有理想”目标的民族性考察,我国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一个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和一个科学发展的和谐社会。而小康与和谐的理想离不开对《老子》的自然观和“道论”的遵循。在《老子》的自然观看来,“宇宙是一个和谐的、平衡的整体,这种和谐、平衡的状态,是通过构成这个宇宙的万事万物自身不受外在强力干扰的存在与发展而达成和维持的。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通常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状态,才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保持良好的关系,整个宇宙就在万物的最佳状态和良好关系中达到了和谐与平衡,发挥出最大的功能”[2](P88)。因此,《老子》强调“无为”,即强调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反对强作妄为。“为无为,则无不治”(三章),“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都充分表明老子的自然和谐观。当然,老子的“无为”不是消极无为而是积极“无为”,是有效达成和谐目标的“无为”。因此,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三十七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可见,老子的“无为”,就是要人们特别是领导者遵循规律,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统筹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排除各种短视的、功利的干扰与破坏,以切实保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和谐,亦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在当代社会历史条件下,这应该是一个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文化视角。

就建设小康社会而言,我们所建设的不仅是一个物质生活条件能充分满足人们需要,使人能够饱食暖衣、安居乐业的社会,而且应该是一个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环境宽松、心态平和、相亲相善、无欺无诈,令人身心愉悦的社会。在《老子》看来,建设这样一个社会,首先要遵从天道,“天道”的品德突出地表现为公正无私、没有偏爱、平均平等。因此,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七十九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三十二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七十七章)。在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老子的“天道”是为善的、利人的、均等的、是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它包含了对一切人甚至是自然之物的大爱,正因为如此,人们才有幸福感、愉悦感,哪怕物质财富不那么充实丰富,也会有一种自得其乐、处之泰然的满足。其次是要“小国寡民”。“小国寡民”是老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同时也是其“无为而治”政治主张的具体化。《老子》第八十章对此进行了集中阐述:“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针对战乱和老百姓的颠沛流离,老子以小国寡民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有其天真幼稚的一面,但实质上他所强调的是清静无为,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不受各种强制力量和繁琐规范约束的生活状态。而这种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的状态,是一种更高的“自性由然”的社会生活境界。应该说,比照当今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老子》的遵“天道”与“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具一定参考价值。

就“有道德”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文化性而言,我们所强调的是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教育,并通过道德认知、体验等途径实现道德的内化,以造就“有道德”的人。而这种“造就”往往把德当成了一种外在约束,主体则是德的化育对象。在《老子》看来,这是一种无德之德。因此,《老子》第三十八章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在这里,“上德”是内在的德,完全出于内心之自然,是对道的遵从,这才是真正的德。“下德”是外在的德,是需要执守的形式上的德,这种德是与内心相分离的,因而不是真正的德。而上德之源在道,道与德是一体的,只有真正地仿效自然之道,人就可以成就“上德”,这就是《老子》五十一章所说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命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老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推天理以明人事,以及天地人一体化的思维路径。因此,他强调“上德若谷”,“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之赤子”。反观现实,当代社会的道德状态,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现象,其实这就是老子所说的无德之德或下德。因此,回归老子的上德境界,是实现“有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实现“有文化”目标方面,《老子》也是大有裨益的。《老子》的文化蕴涵是很丰富的,但《老子》决非老子一个人所创造,它所蕴涵的深邃哲理、高超智慧和丰富的人生经验,都是在继承前人经验和智慧基础上的发展与提炼。因此,《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路,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3]。《庄子·天下篇》也说“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2](P880)。可见《老子》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长河中一颗明珠,对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它代表了中华文化一个重要方面和一种发展格局。每一个中国人,其文化品格、文化心理、文化意识和文化行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即便是不识字的村野老者,他们也可能文化涵养很深、“道行”很高,对于贵和、谦下、不争等都会有很深刻的人生感悟。因此,对于一个炎黄子孙来说,不知《老子》不能说有文化。

“守纪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中,应该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那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一定的社会规范与秩序,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统一与稳定发展。这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核心问题。在老子时代,天下大乱、社会失序,政治秩序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因而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儒家“复礼”、墨家“兼爱”“尚同”、法家“任法”,老子则认为一个好的社会秩序是完全必要的,是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但社会规范和秩序不应该是人为的、强加的,更高更好的秩序是自然的秩序,自然的法则,人们不需要强制而自动遵从,有了本来如此、自然如此的法则,社会就会自然安定。而自然法则建立的关键在于“王者”。因此,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这种观念,在人为的法则因利益而偏私的情况下,是有利于纠偏补失的。因为,事实上很多社会混乱是由不公正的“霸王条例”造成的。

二、内容价值:创造了一种具有阴柔美

的“水德”和“圣人”标准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教人做人,是一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教导其成员如何按照其理想、标准和规范做人的教育。而教育人做人的基本依据是“德”和做人的标准。在这方面,《老子》的重要贡献就是为中华民族创造了一种作为本源的“水德”和作为本源的“圣人”标准。老子的哲学具有女性崇拜的重阴、尚柔、守雌、好静、崇俭、尚慈、谦下等基本特征。因此,老子的道德思想也具有浓重的阴柔特质。在拟人的思维中,老子把“水”推崇到一个至高的地位,认为“水”的德是一种“几近于道”的德,因为水是至柔至弱的而又是攻坚克刚,无往不利、无往不胜的;是甘处下位、尽其所能贡献自己去帮助别人的,但又是不和别人争名夺利的;是圆中则圆、方中则方,阻之则止,决之则行,但又是击之无创、刺之不伤,谁也不能改变其本性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八章)。因此,水德是上德之美,是上德之人所应有的柔弱而刚强的品格。

由是而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十七章)。而这三宝是当时社会女性首领美德的集中体现。程伟礼的解读则是:“‘慈’,既有母性的爱护备至、仔细入微、深思熟虑、举无不当的柔情母爱,又有女性的忍辱负重、无私曲成的宽容。‘俭’是‘徐而不费’、‘以约为纪’的意思,近‘节俭’的含义。‘不敢为天下先’,是指不敢走在天下人的前面,这是女性谦卑而后人的意思”。阴柔的女性美德,具有鲜明的慈爱、忍让、宽容、退守、谦下等特征,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可以持续不断地发展和延续下去,而且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行资源。即《老子》第六章所言:“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当然,这种德行在社会生活中要体现出价值来,就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元德”(十章),“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六十八章),即有所奉献而不占有,有所作为而不邀功,有所建树而不把控,功成事遂而身退,而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与敌人争锋,善于用人的人则处于人之下。只有把握了这种“玄德”和“不争之德”的人才是上德之人。而作为统治者、处于高位的领导者更要具有这样一种道德,当其能够“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时候,他就是有上德的“圣人”。

“圣人”二字,是《老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之一。《老子》81章,仅5千言,就有26章32处提到了“圣人”,而儒家经典《论语》只有4次提到“圣人”[2](P32)。老子认为,圣人是推自然法则于社会的得道、行道之人,是人中之杰,既融合了上古文化的精华,同时又是现实人格的理想化和提升。老子的“圣人”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体现了天道自然无为的基本精神并治国理政于无形之中。如《老子》二章及六十六章所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因为这样,圣人所达到的治国理政的境界,是“太上”之境,即“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十七章)。

二是,保持了纯朴自然的心态,即大智若愚的“愚人之心”。这种愚人之心就是不斤斤计较,不精打细算,不趋利机巧,甘守淡泊,澹然处世,无所居心,有着婴儿般淳朴质真的心态。这既是一种自我修养之境,又是圣人用以治国的指导性原则。对此,《老子》的描述是:“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二十章),“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三章)。这里的“心”是指诈伪之心,这里的“志”是指贪欲竞奔之志。因此,老子在这里不是搞愚民政策,而是要老百姓返朴归真,而不机巧妄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六十五章),也是表达这样一层意思。

三是,以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圣人”没有自己的意志,他们以老百姓的意志为意志,以老百姓的是非好恶为判断标准,以老百姓的利益为最大利益。由于充分体现了亲民、爱民,以民为重,为民谋利的本质特征,因而“圣人”是可以托付天下、成就其大的人。《老子》中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很多,如:“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四十九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六十六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六十三章);“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十三章)。

四是,不求奢华,被褐而怀玉,知足常乐。如《老子》第二十章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老子》又说“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七十章)。因为,老子认为,过分奢侈是有害的,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十二章)”。既然奢华贪欲是有害的,是所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四十六章),因此老子提出了知足、知止的对策,就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四十四章),“知足之足,长足矣”(四十六章)。

五是,注重自我反省,有自知之明且能自我纠正。老子在第七十一章中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这里的所谓“病”,做名词时,就是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做动词时,则是对自身缺点和不足的认识。在老子看来,圣人没有缺点和不足,并非天生正确,而是能够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心改进,所以圣人就不会犯错误。

综上所述,老子的水德在于柔弱、谦下、后人而善利万物,老子的“圣人”则在于遵自然之道路,纯朴爱民,节俭少欲,自我反省。而这些既是传统的民族美德,又是现实生活中常人所缺少的品德。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水德”和“圣人”的范式教育是完全必要的。

三、方法论价值: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

心的认知、思考和修身的方法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思想方法的教育。正确的思想方法是正确认识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老子》思想体系的一个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其为中华民族构建了一个认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论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仍然是“道”,认识“道”、把握“道”、应用“道”、回归“道”是老子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首先,老子强调知“常”识“道”。“常”就是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如果人们能够去探寻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和法则,就能认识“道”,并能由此实现“道”的持续发展。比如,《老子》十六章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因为“道”不仅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又是人类认识的最高目的,而认识“道”的方法也是与一般知识学习不同的,普通的求知活动是“为学日益”,而求道的方法是“为道日损”,即所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这里的“损”就是要尽量减损那些人们内心的偏见、成见、欲望、智巧,回归人的自然本性,以至于达到对“道”的认识。

其次,老子强调涤除玄鉴,绝圣弃智。玄鉴即人的内心之镜,可以呈现人的内心体验,照见人的真实想法。老子认为要认识和体悟“道”,就是要回到自己内心,静思默想,不要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去除机巧诈伪,这样才能体验和认识到“道”的存在。即老子所说“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十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四十七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玄同即“道”的境界,户、牖、兑、门、锐、纷、光、尘都是人们自以为“圣”和“智”的那些东西,去除那些东西,人才能得“道”。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十六章)。

第三,老子强调以“对反、循环往复”的思维方式来把握“道”。老子认为“道”流布和渗透在一切事物之中,并寓于天地人一体性的关系之中。事物的对立与依存关系中蕴含着“道”,“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把握了事物的对立依存关系及其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就能把握“道”。因此,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二十六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四十章)。对此,陈鼓应先生说:“反者道之动”,是老子“对普遍存在于事物之中的对反关系及其相互依存和转化的深刻认识,老子极为善于从事物反面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提出了一些与常识常规相反的观念和方法,这些观念和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可以出奇制胜,收到常人意想不到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柔弱胜刚强、不争而善胜、以退为进、欲取姑与等等,都是‘用反’的典型。所有这些都属于一种逆向思维,或称反向思维,它是老子辩证思维中最具特色、应用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内容”[2](P171)。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老子的“彻”与“悟”或者说老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较好地把握了事物对立转化的辩证关系,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因而《老子》中的许多著名论断至今脍炙人口、影响至深。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七十六章),“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等等。实际上,两两对立的概念在《老子》中比比皆是,五千言中,巧拙、动静、盈冲、曲全、枉直、雌雄、强弱、进退等相反相成的概念就有80余处[2](P176),且这些概念涉及到了天、地、人等一切当时认识水平可能达到的领域。

第四,老子强调“道”的运用和实践,在于“用弱”,即“弱者道之用”。老子的哲学观是以阴柔为基调的哲学观,“弱”是与“刚”和“强”相对立的概念。在老子的哲学中“弱”代表了事物的生机和活力,是事物发展的有生力量和积极因素。因此他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七十六章)。由此,老子特别推崇水之柔弱,认为这种柔弱是比刚强还刚强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为了防止和延缓事物因刚强而走向死亡,老子提出了“守柔”的对策,即其第二十八章中所说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从这里,可以明显地看出,因为“反者道之动”,所以就要“弱者道之用”,守柔即是把握弱,把握住事物的生命力之所在。因此“用弱”、“守柔”是一种新奇的方法、积极的方法、高明的方法,也是老子逆向思维的实际运用,对于保持“道”的长久生命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强调修身是对“道”的回归。在修身方面,老子提出了“见素抱朴”、“复归于婴儿”、“致虚守静”、“玄同境界”等概念。这些概念,实际上都是要人在心性方面对“道”的回归。如“古之善为道者……敦兮其若朴”(十五章),“道常无名,朴”。而所谓“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二十八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十章),则是把婴儿当成了高于世俗道德的一种至高境界的道德;因此老子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也就是说,守在“道”上,少私寡欲,便可长久。而“玄同”即是“大道”,通过一系列的修省活动,人们就能提高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的境界,而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与“道”合一和“玄同”境界。可见,老子的修身之道,即是对其所谓“道”的回归。

冯友兰先生曾指出,“中国思想的两个主要趋势道家和儒家的根源,它们是彼此不同的两极,但又是同一轴杆的两极”[4]。西方哲学巨匠黑格尔也曾指出,“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构成中国人教育、文化和实际活动的基础。但中国人尚有另一特异宗派,这派叫做道家”[5]。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思想据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前面所说的自然观、道论、水德、圣人和对反、循环往复的方法论以及治国、修身、处世的道理等,都在长期的化育过程中成为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社会生产、生活等活动中的基本遵循。因此,中国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尊重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实然状态,并努力挖掘其有益的养分,以进一步明确我们的教育目标、丰富我们的教育内容、改进和提升我们的思想方法。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实效性方面有更大的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史[M].陈立夫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197.

[2] 陈鼓应,白奚.老子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二十五史精华(第一卷)[M].长沙:岳麓书社,1989:188.

[4]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22.

[5] [德]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一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19.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of Lao Tzu ’s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

一、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必要性

实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让我们的生活焕然一新。然而,市场经济本身的趋利性、滞后性和盲目性等特点和缺点使人们在这场经济的浪潮中严重丧失了自我原则,一定程度上使社会生活呈现严重的物质利益倾向,这无疑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极大的冲击和压力。另一方面,随着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越演愈烈,许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根本解决不了经济发展中的问题,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任何经济价值,费力不讨好。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证明并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对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及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的含义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所创造的能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效应”。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政治既然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那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治思想的传播手段对经济特别是对生产力只能产生政治中介的作用,或者根起不了太大作用。在这种传统的定式思维限制了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认识。然而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备受关注。

三、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具体表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的宏观经济价值

1. 思想政治教育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强大精神动力。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渗透等,使人们认清中华民族当前的历史坐标,认识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和自己的历史使命,从而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变成自己的自己行动,以坚忍不拔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2. 思想政治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价值导向。首先,它保证我国改革开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继续产生丰厚的改革开放红利,并为奋勇向前提供强大动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枚定向导航,保证着我们的社会主义方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导地位的巩固发展保驾护航。

3. 思想政治教育为净化社会经济环境提供思想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扫除思想障碍,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是其促进经济进步的重要作用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有法律限制,还需要有道德的约束。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法制观念和道德素养,为市场经济有序运行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辩证的看待事物的发展,一方面认识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其对社会发展前景的认同和信心,另一方面客观的认识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更好的未来出谋划策。

4. 思想政治教育为国家经济安全强化责任意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国情教育、爱国教育、历史教育和道德教育等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能够激发公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公民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从而付诸实践。

(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企事业单位的中观经济价值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中观经济价值是指其“对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等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用以组织与配置本地区或行业内部的经济资源,体现在以经济效率为导向的管理制度设计,提高了组织活力和生产效率”。

1.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塑造企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企业文化不仅使人们有了明确的精神追求,还会增强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精神,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正因如此,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塑造企业文化,使企业具有长久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

2. 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宣讲和实例演练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人、财、物等各种生产资源能够实现最佳配置。另一方面,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塑造员工人格和激发其精神动力起到重要作用。当一个人的品质、思想境界、情操格调、道德水平上升的时候,他在工作中会遵循职业道德,在其位谋其职,充分利用资源,以企业利益为中心,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使企业资源达到合理的分配。

3. 思想政治教育是优化企业管理的思想保证。一个企业要稳定有序的发展,就必须有一套科学严谨的制度来加以约束,但这些制度不应当成为束缚职工的围墙,而应当成为指导职工按照最有效方式工作的建议。因此,企业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除了明确纪律和责任,同时更应该为员工创建一个轻松、自由和充满人情味的工作、生活环境,将人文关怀纳入思想工作中来。

4. 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中起着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要科技创新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劳动者明确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性,还能培养劳动者的思想品质,从而调动劳动者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的微观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价值的微观表达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培养有益于个体生存的德性品质,促使其了解并掌握生存本领和手段的重要性,自我约束个人行动适应生产要求,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创造经济价值”。

1. 思想政治教育为市场经济主体增添精神动力,为实现其个人价值奠基。可以说,人类一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发现、创造、实现并享用自身价值。积极性和创造性越高,价值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提升人的思想理论素养,掌握正确的发展方向,促进人的经济活动水平提高和经济活动能力增强。人们在自我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也逐步增强了自身竞争力,给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 思想政治教育为具体经济活动培育行为素养。道德作为一种无形资本,对人们经济交往活动具有调节、激励、监督功能。而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多种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碰撞,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人们面临选择上的困惑和失控。因此,把握自身的生活航向,加强个人道德修养和道德自律十分必要。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法制、道德教育,调节和规范人们的品德行为,为具体经济活动培育行为素养,从而实现其价值。

3. 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思政教育者直接实现自身经济价值。对于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承担者、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即思政教育主体而言,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他们的工作内容,通过实施工作内容从而获得报酬,收获经济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即个体施教者,比如教师和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类是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中的正式群体,比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体组织;他们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就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动、组织和实施,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自己的思想教育工作物化为工资,表现越突出,工作地位得到提升,报酬便会随之增加。

思想政治教育虽然不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但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直接作用于劳动者,而价值是劳动者素质和活劳动的“物化”,因此,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劳动者这个中间环节以间接的形式作用于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以间接的形式参与创造了物质价值。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承担、发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完成工作需要,从而直接收获个人经济报酬,实现个人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缺陷的不断显露,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也越来越明显,人们对其也越来越重视。总而言之,个人道德修养和理论素养的形成,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提升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驾护航;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也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国家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更要靠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动力和营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 2006.

[2] 王勤.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3期.

[3] 刘双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J].化工管理,2004年第7期.

[4]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胡国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9.

篇4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转型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是其发展动力的不竭源泉。本文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蕴涵、内容的张扬、对象价值的肯定、方法的跋履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文化在这些方面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总结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并深信当中华优秀文化深深扎根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时候,现代政治教育也必将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

关键词: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中图分类号]:G64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77-0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主性,体现现代性,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智慧的凝结。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优秀的传统思想,它汇集了儒、道、墨等思想精华,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转型提供了深厚的土壤,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膏内涵

(一)、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蕴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立足于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的治国人才而展开。无论是儒家的“内圣外王”还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新民德”都注重道德境界的培养。在《大学》篇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谓“明明德,”就是将每个人天生具有的道德萌芽发扬光大;所谓亲民,即“爱民”,它是儒家仁者爱人思想的体现。要爱民,就有不仅自己为善,还须帮助别人为善,使民众去其旧习而自新;所谓“止于至善”,就是每个人都要在他所处的地位上恪守其道德义务,并要不断攀登新的道德目标,努力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

(二)、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张扬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生生不息的创造。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使我们这个民族绵延至今而不衰。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论述可谓源远流长,这种教育内容立足于^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展开,对现代每一位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两千多年前的先哲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这种以理想信念为主体的人生观,家国一体的世界观。

(三)、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价值的肯定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重视人的价值,关于人的论述已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孔子在我国的历史上第一个创立了完整的伦理学体系,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这里的爱人是爱一切人,爱人的道德意识着眼于人的共性,而不是个别等级的人。这一思想包含着对人的价值的普遍尊重。其继承者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观点,体现着朴素的民本意识。

(四)、传统文化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践履

每一位受教育者,既具有人的共性,又具有作为个体的独到之处,孔子在两千多年前首创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关于教育方法的论述。“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启蒙式”的教育理念,注重“内省”的教育观。仍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中华优秀文化博大精深,它深深根植于我们这片沃土。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文化是一种以扬善惩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以文化教化为目的的一种伦理性文化。中华优秀文化值得我们回味,更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传承这种优秀文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一)弘扬“仁、礼”一致的道德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创新。无论是儒家的“内圣外王”还是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新民德”,都注重道德境界的培养,可以说,正是这种自孔孟以来的道德传承,才造就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们这个民族极富涵养的人格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谦和”的形象。

(二)传承理想信念、家国一体的价值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理想的民族,我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着生生不息的创造,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使我们这个民族绵延至今而不衰。对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传承这种精神,进行理想励志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每一位公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三)崇尚“民本”意识,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但不是孤立的个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具体的现实的人,他们是有血有肉,具有真情实感的人。从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到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无不体现着对人的重视,对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我们要传承这种思想,在教育过程中充分重视人的作用的发挥,尊重他们的利益诉求,不断实现人的价值的提升。

(四)重视“因材施教”,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孔子在两千多年前首创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在仍有深远的影响,“因材施教”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应处于统领地位,这一教育方法要求对不同的教育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培养高素质的教育队伍,并体现教育队伍人员来源的多样化,在环境优化、劝说引导、实践锻炼等方面充分体现每个受教育者的不同之处,为每个受教育者制定符合其自身的教育方案,在潜移默化中,推进教育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赵康太李英华主编,中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史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70。

篇5

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及分类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物对于人的有用性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由此推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即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以其固有属性和特征在促进个人和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价值客体,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自身的教育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促进个体的完善成长和推动社会的科学发展中实现其自身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划分标准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形态着眼,可以将其划分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真实价值与虚假价值、显性价值与隐性价值等;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个体价值、集体价值、社会价值等;本文正是从其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视角入手,探索实现二者相互统一的路径,从而为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通常也称为个人价值,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成长和发展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引导或促进作用。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个体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的精神需求。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社会个体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的彰显,个人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表现

(1)加速个体社会化和规范个体行为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个体掌握政治知识、了解政治现象、树立政治信仰、履行政治权利、实现政治参与等形式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通过引导个体树立良好的道德准则、规范个体道德行为、陶冶个体道德情操等途径加速个体的道德社会化;通过约束个体社会行为、普及法律宣传教育等形式促进个体的法律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在加速个体社会化的同时,对个体的自我行为也进行了规范和引导。

(2)促进个体智能结构的合理构建

智能结构一般分为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合理的智能结构是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相对平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教育和引导手段,促使社会个体的各个方面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共同发展,从而自觉调整自身的智能结构,避免出现智能结构构成轻重失衡的状态,为人们构建合理的智能结构提供了指导。

(3)丰富个体的需求体系

实践的无限性决定了个体需求的丰富性。需求的丰富性,是指需求内容的丰富和需求品位的不断提高。需求内容的丰富,是指社会个体除了吃、穿、住、用、行等物质需求外,还涉及精神层次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社会个体需要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个体的需求体系;需求品味,是指某种需求的实现程度。社会个体除物质需求外,还有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和个体发展需求。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升社会个体的精神境界,使社会个体形成坚定的社会信仰和共同的社会认同感。

(4)指导个体的实践活动

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一种表现形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个体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实践目的,错误的意识则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一种传播社会意识的实践活动,它通过策划和组织一系列社会大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使社会成员构筑起正确的社会意识,从而有效地指导社会实践活动。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涵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指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历史进程的推动和促进意义,其着眼于宏观意义上的社会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2.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

概括地讲,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政治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是指其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协调政治关系,整合政治资源、共享政治利益等途径,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与和谐发展。统治阶级为了稳定社会政权和维护自身统治利益,必然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传播其政治意识,使社会成员树立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属性的社会意识。

经济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经济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成员经济需求的促进和满足。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社会成员的意识形态教育,规范和约束社会成员的道德行为,使社会成员树立对社会经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自觉地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心力。此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的精神动力。

文化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价值,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对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及社会成员文化需求的满足。在文化选择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社会成员具有分辨能力,能够进行择优汰劣,进而升华和传承文化精髓;在文化传播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向社会成员传播思想意识形态,进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在文化渗透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其必然会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来控制社会文化;在文化创造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通过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也在不断创造出更新的、符合时代要求和国别特色的文化。

生态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使生态意识渗透到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中,通过改变社会个体的思想和行动,调节社会个体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引导社会个体树立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相协调的和谐理念,培养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通过生态道德的培养,使社会成员树立起善待自然的生态责任感。

管理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价值,是指其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进行组织、指挥、引导和控制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成员进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教育、道德和法律教育,使社会成员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从而节约管理成本;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社会成员实施人文关怀,有利于落实人本管理的原则;三是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成员的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三、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两种表现形式,个体价值的实现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而社会价值的实现将会惠及整个社会成员,对社会个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有所帮助,二者具有内在统一性。然而,二者又是相互区别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价值主体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价值主体上是不同的,两者的侧重面不一致。个体价值的主体是社会个体成员,针对的是每一个社会个体,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单个社会个体的教育和促进作用;然而,社会价值的主体侧重面更为广泛,针对的是宏观意义上的整个社会,反映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满足社会整体需求上的价值。

2.具体目的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目的在于提高社会个体的整体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道德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侧重于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培育和扶植,本质是通过树立与统治阶级的统治思想一脉相承的社会意识形态来达到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最终目的,在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前提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3.实现方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加强对社会个体的理论教育,从而来促使社会个体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是通过颁布国家社会政策、进行社会舆论引导等方式来促进社会的有序和稳定发展。二者在实现方式上有各自的特征。

4.表现形式不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社会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引导上,通过凝聚社会个体思想、规范社会个体行为来表现其自身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管理等五个方面,侧重于在这五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价值。

(二)思想政治教育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联系

1.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和最终落脚点

社会是由个体构成的,而社会个体不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也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提高社会个体的素质和规范社会个体的行为来实现其个体价值,同时也在为整个社会培养和输送有用人才,为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的实现,可以为社会个体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社会价值的实现最终受益方仍然是社会个体成员。

2.社会价值是个体价值的体现和保障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无法脱离社会组织单独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实质上也是在满足社会个体价值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针对社会个体进行的引导和教育,社会个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价值实现的过程,而社会价值的实现从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个体价值的体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其实践活动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呈现出的一种肯定的意义关系。

篇6

需要是人的本性,人的能动性表现,作为现实的人,既具有强烈的生存需要、交往需要、求知成才的需要,也存在需要与发展的诸多矛盾,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因而,研究人的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关系,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内容简介

什么是需要?认为,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和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对客观的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主观反映。正是由于各种需要的存在,才会推动着人从事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1.人的需要是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

认为,人具有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人之所以具有双重需要是因为人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是协调统一,相互相成的,而人的本质属性在于人的社会性,人不可能离开社会关系而存在,因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马克思明确地表达了社会是人们为了实现需要而共同生产,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因此,社会需要是人的本质需要,人的需要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需要这一成果启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人的需要、满足人的需要或引导人的需要时,要注意密切联系教育对象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

2.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由于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且“已经得到的每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因此,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并且这三个层次是逐次提升的,分别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2.1人的生存需要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也就是说,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物质需要的满足条件,人类不会产生其他更高层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必须基于物质需要的满足和实现。

2.2人的享受需要是人需要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认为,人类的需要之所以区别于动物需要,是因为人类不局限于对生的机械延续需要的追求,享受需要的产生,是人类需要发展的必然结果。享受需要,“是指人类在其基本生存需要满足后,会产生一种合理的需要,那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存质量的高要求,但它发生的必然是基于生存需要的有效满足。”马克思所认为的享受需要,不只是单纯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还包括精神上的享受,如学习知识、倾听音乐、感受旅行所带来的快乐。因此,享受需要是人类合理的需要,其产生是必然的。

2.3人的发展需要是人的根本性需要。人类的需要并不会局限于生存和享受的需要,他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发展需要。人的发展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对人的本质的集中体现。正如马克思所说,“发展需要是人类对自己生命力的表现和发展,其中,对自己生命力的需要表现为对自身体智以及其它方面能力需要的总和。”

3.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制约性

正如上所说,人的需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需要是在社会中产生、发展和实现的,离开现实的社会生活,任何需要都将不存在。马克思指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对于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的尺度……去衡量的。”

3.1人的需要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并且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从某种意义讲,“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生产力代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改造和利用程度的高度。由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需要都是不同的,社会生产力越发展,人的物质资料需要就越容易满足。

3.2人的更高层的需要必须基于基本资料的满足。人为了满足需要必须进行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又促使人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需要产生社会关系,而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决定需要的性质,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人类的全部需要,都会受到社会实践水平的制约。正如马克思所说:“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往、分工),所以他们必然需要发生相互关系。”因此,保证需要不断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二、人的需要是形成价值目标的根据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源于人的需要,个人的发展进步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是在需要的驱动下,为了某种目的、某种利益不断奋斗,人的这种或那种需要,是形成人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尺度的原始根据。马克思曾经说过:“‘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它是“人在把成为满足他的需要的资料的外界物……进行评估,赋予它们以价值或使它们具有‘价值’属性”。由此可见,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作为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范畴,只在人的对象性关系及其过程之中发生和存在。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是人和社会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建立起来的,以主体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发展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相接近的关系。它体现了人的理性与实践活动的向度性和目的性实质,因而价值取向就是目标导向,价值追求就是目标追求,价值与目标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概念。正如“德育功能之所以能够展现和实现,根本在于人有德行修养的需求”,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程度如何,与人们内心需要是密切相关的。而需要是以愿望、目标、要求来表达的,追求目标,实现愿望,占有对象,就是需要的满足。对某一方面的事物,对象需要越强烈,就越认为有效用、有价值,获取、占有的积极性就越高,动力就越大。因此,人的需要是形成其价值取向、奋斗目标的根据。人类形成、确立一定的目标并为之奋斗,思想政治教育按照教育目标培养人,并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对象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活动,也就是为了满足人的成长及发展需要,确立、认定、实现其教育价值。

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开展工作时,“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人的利益为切入点,把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与其现实需要与发展的需要作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教育效果,就必须将教育者的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地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主体效应。”人们会产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并内化于自己行动的原因也在于此。因此,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加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建设,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受教育者作为实实在在的人的现实需要的了解;在考虑社会需求、教育者的需求的同时不能忽视受教育者的需求;教育内容不能游离于受教育者的实际需要,应当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满足受教者多层次的需要。此外,还要根据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以及他们的特点和需要培养其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动的选择性以及自我教育的能力。最终,引导受教育者将自身的发展要求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使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转变为受教者自身谋求全面发展的自觉行动。

2.立足受教育者的现实需要

篇7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作为特定的问题域,学者们先后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论”、“价值形态论”、“价值特征论”、“价值实现论”、“价值评价论”、“价值变动趋势论”等亚核心概念。但应该着力实现对“本质论”“形态论”和“实现论”的创新性解读,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论”、“评价论”和“变动趋势论”属于次要问题的探讨,但是对这些问题展开的新思路肯定会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创造条件。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价值本质;价值形态;价值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存在的根本依据。因此,我们需要能动的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这一原创性概念的理解,运用价值哲学的研究成果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赋予价值哲学以具体的内涵和品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实践的对话交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的实证基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与西方相关价值理论的对话,开拓比较价值研究的新领域;积极实现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资源整合。

一、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内涵及本质的理解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涵,学界主要存在“关系说”、“意义说”和“复合说”(三说)。其中,项久雨基于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灵魂驱动力”概念的理解,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本质上讲是指对人的发展的效用和意义,它是人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认识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是以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和发展规律为尺度的一种客观的主客体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质是否与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等相一致、相适合、想接近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目的而呈现出的一种肯定意义关系。说到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无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施教”和“受教”过程满足了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形塑的需要,其具体表现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持续的、明确的导向价值、动力价值和协调价值,唯此,方可解释它的本质属性。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形态的过渡形态解释模式

为了避免社会和个体长期远距离互动的局面,在经历了“社会----个体”价值形态的划分之后,有学者又在二者之间提出了“集体”这个中间价值形态概念。用政治学或社会学中的“公民社会”概念替代“集体”价值形态这个价值的过渡形态日益凸显其合理性。因为“公民社会”概念比“集体”所能涵盖的社会中间组织形态更为丰富。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组织是以集体或团体出现,但实质上它可能是属于非法的或非正式的,这就无法与一般意义上的“集体”含义实现对接,也就会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这就需要在理论和话语体系上作出更合理的解释。与此相应的,“价值”定位模式也应该作出适当的调整。“价值”概念它先验的将主体置于一个有价值的祭台之上,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事物存在的本身事实上对更大的价值所造成的影响是破坏性的。因而,用“效应”替代“价值”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效应”这个中性词比“价值”这个有价值倾向的词更显得客观。

三、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价值分理论上价值存在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上价值的兑现。就此而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途径、规律等三个主要领域。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客体通过作用于主体(即社会和人),并内化为主体的意识和动机,再由主体能动性地将其外化为良好的行为和品德,从而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既是客体的主体化过程,也是主体的客体化过程,是其价值实现的本质。项久雨也持有相似的观点。已经有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与经济业务工作的效用关系入手,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三大规律:即神形统一律、真善美统一律和虚实转化律。但规律最终还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这条根本途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被有效消费(被认可)之后才显示其价值的,在这个过程中,价值客体的功能和属性满足了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生成是主体的需要、利益的实现和实践活动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价值主体的需要是前提,价值主体的利益实现是生成动因,实践活动是生成的源泉。

四、善于抽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

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现,善于抽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本质特征,是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的关键环节之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问题上,已经形成了多种观点:袁贵仁较早关注到这个问题,并将这类特征归结为间接性、渐进性、潜在性、渗透性;有学者则归结为间接性、潜在性、累进性、社会性;其后,陈华洲、项久雨等学者也就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从相关研究成果可以认识到,特征认知是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切入点,没有这种特征上的面面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特征就是抽象的,在这些特征当中,主体性、社会性、历史性、累进性和客观性不仅存在于阶级社会中,也将继续存在于无阶级社会中,必将为我们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坐标。

五、高效度、高信度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

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一直为学界和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然而,先前的研究,主要在评估的意义、标准、原则、特点、途径和方法等方面着墨较多。目前,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已经转移到科学评估模型的系统构建上。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问题上,我们也要警惕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万能论”、“无用论”、“代替论”三种主要偏见。随着市场经济渗透于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化倾向日益浓厚,公民社会和公共治理日益凸显其现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价日益受到社会下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客体式的价值评价模式日益不能满足社会的民主需要,主体间性模式日益提上日程。这是一个不以某个阶级为转移的客观趋势,单向评价模式将让位于对话评价模式。为此,我们需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估的理论基石,从理论上廓清研究评估价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制订好评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标准体系,准确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加大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工作机制的研究。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减少失误。

六、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变动趋势准确把脉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变动的趋势问题,有几个问题是需要跟踪、观察、调整的。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异化的可能性。实践证明,异化的可能是存在的,一旦思想政治教育的纠错机制失效,思想政治教育甚至会沦为一种相互倾轧的口实或工具。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其大小是有边界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社会现象的一种而已,而且也仅仅是人之行为的很小一部分,国家治下的民众不要期待思想政治教育担当起拯救万千事物的重担。它只是在可预期的人的活动场域里发挥作用,一旦超过它的“临界点”,想当然的东西就彻底成了妄想。最后,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现象将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被消费着,不论你是否愿意,它将渗透于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兰州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参考文献:

[1]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与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12期

[2]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项久雨:《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社会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二元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辨证统一的关系。社会价值固然重要,但个人价值也不容忽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二元价值,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重社会价值、轻个人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模式,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但要像过去那样一如既往地重视社会价值的实现,同时也注意个人价值的实现,惟有如此,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试图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从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上探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必要性。

一、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它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无比优越性;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也是辨证统一的,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略;人的全面发展还是我党在新时代执政地位的合法性根据。而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二、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自然,我们党也就将社会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我国当今的主题,做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广义的社会发展指的是社会的整体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全面进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社会的物质文明程度和精神文明程度的同步提高。只有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得到巩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抵制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才会有更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要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需要充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1、经济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科学技术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的水平决定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从而也决定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在创新,科技创新问题,说到底还是人才问题。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还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另外,促进经济发展的其他因素,如改变增长方式,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创新等等,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只有对劳动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激发他们的精神动力,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形成崇高丰富的精神境界,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应有功能,才能使他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作为理性经济人的作用,我国经济才有可能持续、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2、政治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政治文明的发展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文明发展包括政治意识文明发展、政治制度文明发展和政治行为文明发展三个组成部分。

首先,政治意识文明的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政治意识是政治领域的一种精神现象,是公民对政治生活和政治活动的心理反映,包括人们在一定社会中形成的政治认识、政治态度、政治信念、政治习惯和政治价值等,它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政治主体的行为起着巨大的影响,它促进和制约着政治发展。

3、文化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的实现

在推进经济、政治发展的过程中,能否推进文化发展,能否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从而关系到能否实现持久、协调和稳定的社会发展。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她已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但我们切记文化不管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它从来都不是一个抽象物,它是由镌刻在历史丰碑上的无数伟人的名字所支撑起来的宏伟大厦。人民群众是文化的创造者,离开具有高尚品德和渊博知识的个体,文化的创造和发展就会成为天方夜谭。正因为如此,要想使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发展,就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

首先,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主体既然是个人,因此,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调动他们的创新积极性,培养他们相信科学坚持真理的品性,民族文化优良传统才能得到发扬,内容和形式才能得到积极创新,才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才有可能顺利进行。

其次,弘扬民族精神也有赖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人价值。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个人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才能培养个人积极拼搏、开拓进取、发奋图强和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一旦内化为个体的思想道德品质,时代先锋和优秀楷模就会大量涌现,这会进一步促进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再次,只有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个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意识,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文化的侵蚀,社会整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才有可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才有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才能实现。

篇9

【关键词】网络舆论 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8-0151-02

一 网络舆论价值观概述

网络舆论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公众的态度和意见。网络舆论只是舆论产生的一种形式。由舆论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网络舆论极易产生负面价值观。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是网络世界中舆论产生的基础。在网络世界中,大众的年龄、学历、身份、背景等这些信息都被隐藏,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不限制次数地在网上发言,可以人为地制造舆论。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可能是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团幕后操控的结果,即所谓的“水军”制造的舆论。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使信息的传播超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一些西方国家借此大量推销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文化道德观念,这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猛烈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丧失政治观点和立场,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 从网络盛行语看网络舆论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潘俊钡氖⑿蟹从沉说贝大学生甘于颓废的价值观

“潘俊笔墙年来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词语,在大学群体中广泛运用。“潘俊币淮试诖笱生群体中的盛行,反映了网络舆论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它在网络中的流行,它的词义和感彩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网络流行的过程中逐渐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如收入不高、身份卑微、长相不出众、生活平庸、不喜欢出门等等。这些新的含义迎合了现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生存或生活状态,又有自谦的含义,因此流行更为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知名人士使用的推动下,如知名乐团“五月天”说走下舞台就是“潘俊保“潘俊币淮实拇室濉⑶楦猩彩迅速发生变化。词义的变化也使“潘俊币淮试诠众中的情感色彩以及公众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通过网络搜索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并不介意别人称其为“潘俊保有的甚至乐意称自己为“潘俊薄J率瞪希“潘俊币淮试谕络中词义与情感色彩的变化,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来青年时代,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是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潘俊币淮实娜贤与追捧,是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背离与否定,反映了一种负面的、缺乏上进、自暴自弃、甘于颓废的价值观。

2.“土豪”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观

随着“土豪”在网络中进一步流传,特别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在网络流行,以及一些商业炒作下(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一款金色的新型号苹果5s智能手机被称为“土豪金”),“土豪”一词的贬义色彩快速消失,并完全发展成为具有褒义色彩的词。在当前流行网络语中,“土豪”已经成为有钱人或者富裕人的象征,是被大众接受和羡慕的对象。不难看出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土豪”一词的词义与感彩由贬义逐渐演变成褒义。“土豪”词义与感彩的变化,反映了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观的变化。它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是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反映。

3.“萌”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

自从“萌”字出现后,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其描述与形容对象迅速发生变化,并在网络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萌”文化。各种萌的照片、萌的表情、萌的语言在网络中层出不穷,装萌、卖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萌”俨然已经成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萌”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多样性的。美可以是宏大的也可以是婉约的,可以是阳刚也可以是阴柔,可以是心灵的也可以是外在的,这种以“萌”为美的审美价值观,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三 网络舆论价值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将网络事件引入课堂

不难看出,网络舆论价值观的形成多是从网络的某一个事件中产生的。网络舆论价值观的产生过程,一般是由网络事件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形成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过程来看,网络事件是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关注网络事件并将其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防止网络舆论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热点事情的价值进行分析,帮助认识负面的影响。具体地讲,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密切关注热点网络事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者要密切关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网络事件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网络事件进行甄别,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网络事件。其次要进行加工整理。要对网络事件的起源、发展经过、结果、网友们的态度等进行基本的整理。最后结合事件与网友们的态度进行分析,对价值观进行评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二是要密切关注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网络中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为什么关注网络热词可以有效把握网络舆论价值观呢?因为这些词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往往一个网络热词是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盛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沉淀,它凝固了网民的情感色彩,含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在网络的环境中去考察某些词汇的意义与特点,分析其与现实中的意义或本意的差别,对了解网络舆论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对网络热词语言层面的释义,去透视该词背后负载着怎样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与价值观念。

2.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

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净化校园网络。从校园网的管理方面着手,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屏蔽一些非法网站,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减少对大学生上网环境的污染。

二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当前网络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由于商业利益集团的恶意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大V”,通过其在网络上的巨大影响力,传播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和言论。这些直接误导了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由不法商家和利益集团造成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的盲目性有关。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显示,对3000万大学生微博用户数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转发数量超60%,其中转发“大V”的超80%。而大学生的原创微博占所发微博数量不足40%。可见目前大学生上网还十分盲目,这也是导致网络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改进大学课堂教学方式

篇10

[关键词] 价值澄清理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灌输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3-036-1

一、价值澄清理论的产生背景和主要思想

(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自由经济、民主政治、多元文化和社会环境等多元因素交汇融合,共同导致了价值澄清理论的诞生。经济上,由于凯恩斯主义无法解决美国经济“滞胀”的顽疾,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产生,倡导绝对自由竞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治上,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兴起,主张指导思想的自由化、多元化。社会环境上,对越战争泥潭越陷越深,民权运动、女权运动和反战运动愈演愈烈,社会治安混乱、多种思潮碰撞和传统学校道德教育的失效,使得多元价值观成为社会的共同呼唤。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1.价值的相对主义定向。价值澄清理论的价值论是相对主义的。它认为,价值来自个人经验,人们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价值,一切价值都是相对的,个人的。“作为行为准则,价值观随着个体的经验的发展成熟而发展成熟。”

2.价值的评价过程。在价值澄清理论看来,价值教育的核心是让儿童学会评价过程而非传递具体的价值观,而这个过程由一系列非标准化的技能组成,对过程的教育是向学生示范这些技能并训练学生掌握之。“通过价值教育,价值澄清理论试图培养出这样的人:这种人有能力去掌握和运用构成评价过程的各种能力,即认知的、情感的、自我反省的和行为的能力,即这种人已有条件去为自己决定价值取向。”

二、价值澄清理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价值澄清理论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借鉴

1.大力发挥“90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作用。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尊重教育对象,主张学生在道德教育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发展学生道德能力和品性方面要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它注重对教育对象主体选择自由的保障,如对价值界定的七个标准中,第一个就是“自由地选择”,“个体越是感到自己是主动且自由地选择价值,他就越有可能觉得这一价值对他来说至关重要。”另外,价值澄清理论也注重对教育氛围的营造和教育策略的设计,主张通过多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使学生在自由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稳固的价值教育成果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些观念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非常有启发。

2.大力培养“90后”大学生价值甄别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当前我国社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改革开放纵深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的多元化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逃避的现实。

3.大力创新“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的创新对教育效果至关重要,它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教育效果的好坏。价值澄清理论非常注重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和创新,1966年拉斯思等人在《价值观与教学》中就列举了21个策略,而1972年出版的《价值观澄清――教师和学生实践策略手册》中则讨论了多达79种教育策略。

(二)价值澄清理论在“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局限性

由于价值澄清理论在理论设计方面存在一些固有的局限性,招致不少批评和诟病。因此,在运用价值澄清理论指导“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以下情况要特别注意避免:

1.避免价值相对主义导致“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混乱。价值澄清理论的价值相对主义定向,强调了个体价值的特殊性和变化性,但否定了价值的客观性、共性和稳定性,割裂了价值的相对与绝对、特殊与一般的关系。价值相对主义主要表现为对价值的定义和价值教育的过程。首先,价值澄清理论自身对价值定义混乱,经常在“价值”标签下罗列种种与价值毫不相干的内容,“他们的价值观概念包罗万象,把许多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内容都包括在价值观之中了,甚至连活动也是不稳定的价值观”。

价值相对主义定向,极易导致“90后”大学生对价值观问题过分追求自我意识和个人需求,难以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也易导致“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体系混乱,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确立困难。“由于过分强调每个人的个体性,极易导致价值的相对性,助长学生在学校中自以为是,形成自我中心论,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也是价值澄清法的致命弱点之一”。

2.避免全盘否定灌输导致“90后”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虚无。价值澄清理论猛烈抨击传统的道德灌输,“否定既定价值或道德的传授和灌输方法是学生接受既定价值观的德育过程”。它看到了传统的硬性灌输方法的缺陷,反对死板的说教和灌输方法,在批判某些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病时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路易斯・拉思斯.价值与教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玄武等.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篇11

一 、价值澄清理论的概述

(一)价值澄清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当时不管是价值危机还是民主意识等很多不良现象都在学校的德育过程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当时在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学校的很多学生出现了价值观相互矛盾和价值混乱问题,这些问题的日益凸显促使很多美国的学者不得不重新思考有关道德教育的发展的目标和最终的方向。在拉思斯教授等人的倡导下,经过不断归纳、总结使价值澄清理论逐渐发展成为美国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操作性较强的一种独立理论。该理论的教育方法依据美国当时的教育情况而作出,故而能够较好的适应时代需要,在德育教育中起到较大的作用,效果积极明显。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价值澄清理论的推广和应用很快地在许多国家的学校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紧锣密鼓地实践。

(二)价值澄清理论的思想主张

价值澄清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拉思斯教授曾经明确指出:价值观就是个人经验的产物,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且还用自己的价值观指导其进行相应的活动。价值澄清理论询问受教育者是运用澄清问题的方法来进行的,提示受教育者要认真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以此用来解决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环境中的价值矛盾和价值产生混乱的许多相关问题,最终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形成积极正确值得推崇的人生价值观。价值澄清理论的创始者明确指出:他们强调的是如何评价而不是被人普遍分享的价值观念,价值澄清理论认为获得怎样的价值观念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获得价值观念。由以上的论断可知,价值澄清理论是一个教给受教育者如何选择正确价值观念的方法和技巧的理论,它提倡在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当中,进行积极地引导其运用分析与评价的相关手段和方法,以此来减少价值矛盾,进而促进受教育者价值观的顺利形成,并且有效地培养了受教育者反思和进一步理解价值观的能力,教给受教育者进行处理自身内部有关价值冲突的一系列问题以及调节和其他人之间有些价值观相冲突的许多巧妙的技能。

(三)价值澄清方法的构成要素

第一就是要以生活为中心。价值澄清理论非常关心受教育者的真实生活,比较关注解决学生生活中感到困惑或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比如学习态度、生活目标、学习兴趣、以及有关情感和亲情相关的问题,都是在此理论能够解决的范围之内。第二就是教给学生对现实的认可。让学生不但接受自己的现实也要努力去接受他人的立场,这种接受并不是一定要去赞成和表扬,而是要尽力地去帮助他人勇于接受真实的自我,进行相互真诚地去理解和比较发自内心的认同。第三就是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价值澄清理论要求不单单是在接受,而是在接受的基础上对关于价值问题做认真的进一步的反复思考,也就是思考具体哪些价值观是有意义的或者是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哪些价值观是违没有意义的甚至是违反社会的道德规范要求的。第四就是培养个人践行价值观的能力。学生不能只简单地把价值观的相关问题只进行自己的理论思考和反省,而是要把这些价值观的运用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进行践行。

(四)价值澄清的基本方法

拉思斯教授等人明确指出:他们所定义的价值是经过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得来的而不是通过灌输所达到目地的,学校的德育教育不应该向学生传授特定的价值观念,真正地目的在于帮助受教育者学会价值澄清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此让学生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所以拉思斯教授等人费仲注重于有关价值澄清过程的很多固定模式和价值教育活动策略的一些具体操作方式方法的精心设计。价值澄清理论的主要方法大体分为三阶段七步骤:(1)选择:①完全自由地选择;②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自由选择;③对每一个可选择途径的后果加以充分考虑之后进行选择;(2)赞赏:①喜爱作出的选择并感到满足;②乐于向公众宣布自己的选择;(3)行动:①按作出的选择行事;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这七个阶段只有完全被经历之后才算真正澄清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必要性

首先多元文化的形成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自由、开放,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多元文化也不可避免地给社会伦理、青少年的道德发展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多元化,人们很容易失去对判断真假、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人们的行为方式出现了混乱,这些都给学校的道德和价值观教育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当今多元文化异常复杂的大环境下,必须牢牢地坚持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在多元文化异常繁多的情况下要进行坚定不移地培养和指导当代的大学生 树立起正确的“三观”,是新时期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出发,借鉴价值澄清理论,培养大学生坚定信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符合时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其次当下我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都习以为常地运用强制性灌输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就导致一个异常沉闷的学习环境,这样的话课堂教学只会只是为了走程序而很难吊起学生的胃口,很难刺激学生那敏锐的神经,也很难和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有效地融合,这样严重地影响了学生进行主体性的发挥,而价值澄清理论却恰恰能解决这个问题,此理论非常注重创造一个师生平等且相互激励的良好地学习氛围。退一步想象学校如果不能提供一个学生自由畅谈的环境和氛围,那么价值澄清理论提出的再好的 教育方法也会变为一纸空文,最终的效果我们会可想而知。拉思斯教授等人曾经明确指出,如果一个教学气氛的营造不成功的话,那么价值澄清中就很难会取得可喜的效果当然也就很难达到预设的目的。所以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畅谈的空间和环境就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和学生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平等以及彼此真诚的真诚的关系,尽力去营造一个和谐舒服的课堂气氛,这样就无形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别人的意识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人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会有人格的自由展现,才会迸发出最灿烂思维的火花,进而才会有创新潜能的开发。

再次情感是个体产生良好行为的重要心理基础,所以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情感在行动中的作用,要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与其行动进行有机的相互结合,这样无形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上述问题的解决恰恰也是我国高校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传统的德育模式教育中非常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情感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果只会不利于良好道德行为的产生,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德育只是单纯在走形式主义。在价值澄清策略的练习之中很多内容是在强调有关“珍视”的内容,这样的强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一个人只有珍爱、喜欢和重视自己的选择才可能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的勇气与决心。在价值澄清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尽力去培养学生的情感因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能酝酿出负责任的态度和更换自己的思想以及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并为之不懈努力,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只有在经过认真慎重地思考出的问题主体才可能对这样的问题格外珍惜,只有这样时间主体才可能言行一致地心甘情愿地坚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的决心和信心。一个经过行为主体审慎选择出来的而且为他所珍视的价值一定是主体能够认真执行的价值。”遵循人生发展的具体规律,并且将主体的行动巧妙地融入情感的因素,增强主体的社会责任感,这对当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恰好解决了当下素质教育要求加快发展人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问题。

三、价值澄清理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

一个国家要想很好的存在和发展,必须得有社会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在这个庞大的价值体系当中,起掌控作用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拉思斯教授等人明确指出,因为每个人和别人相比都有不同的生活经验,这样就造成每个人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但是这些价值观只要不逾越国家的法律规定,都是可以讨论、认同、拒绝和怀疑。高校的学生具有接受新事物比较强的优点,但是很多学生缺少一定的鉴别能力,所以一定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他们,要让他们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中,去认真地辨认出与非以及什么是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尽力地去澄清他们思想中一些错误的意识。使他们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力争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二)尽力营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民主氛围

价值澄清理论给我们提供的重要启示其中就包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地去培养学生的自由选择能力。价值澄清理论主张,要想让学生获得明确的价值观,师生平等友爱是保证这一目标实施的非常重要的条件,所以要想在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贯彻价值澄清理论,首先是必须奉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尽力地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采取什么样教育方式,最终要想取得良好地效果都必须经历受教育者内化这个过程,内化过程的进行要尽力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这样才可能完成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也就是培养出的学生不光具有良好地道德意识还具有良好地道德行为。其次就是要坚守民主原则不动摇,要尽力使师生处在平等的位置,老师要尽力营造一个彼此尊重和相互理解的良好环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心无顾忌的大胆表露自己的观点和心声,但是在学生表达的同时,教师不应该不闻不问,而应该因势利导,尽力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学生的价值选择能力要注意在实践中培养

受教育者自主选择选择能力的培养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第一就是掌握道德知识,第二就是学会道德判断,第三就是进行实施自己选择的道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就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知识,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进而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准。因此应该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帮助学生澄清和辨认错误的思想意识方面。认为道德的本质是实践的,道德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实践的是人的一种实践理性。学生只有把学到的道德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行动中去,才能使自己的道德知识的正确与否得到很好的验证。所以高校要尽力多举行有关道德实践的活动,例如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等等,指导受教育者进行认真地分析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引导受教育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让受教育者经过这一系列的知识的积累和道德实践的进行才能使受教育者渐渐地提高道德的自觉意识和自我选择能力,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受教育者树立端正的价值观。

(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之中

陶先知先生曾经指出,如果没有生活作为中心的教育是一种死教育。杜威也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价值澄清理论中也提到,价值观教育不是实践的最终目的而是要提高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生活的一种手段。高校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熏陶下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套自己认同的价值观,但是当学生在平常的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与自己的价值观不符的现象,这时他们很可能会残生一些迷茫消极的情绪,因此高校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讲授基本的知识还应该尽力去生活中挖掘一些活生生的真实例子,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思索自己该如何进行选择,这样就可能一步步地鞭笞学生进步,使学生跟好地区适应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另外教育者也应该善于运用隐形教育进行教学,非常注重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载体,包括活动载体、传 媒载体、文化载体以及管理载体等。这些载体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生活,不仅仅对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还会对其行为态度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使他们在生活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地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念。

(五)将价值澄清理论和心理咨询结合起来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疏通和辅导,采用心理咨询的相关方法来解决当代遇到的种种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进而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的方向健康发展。价值澄清理论特别注重受教育者内在道德冲突的激发,而我国现今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经常会使受教育者遭遇各种各样的道德冲突,长时间的道德冲突又会引发学生内心世界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许多心理疾病。所以,将价值澄清理论和心理疏咨询紧密结合起来不但有利于克服价值澄清理论的弊端,还有利于大大地增强价值澄清理论与方法的操作性以及实效性。将价值澄清与心理咨询结合起来,第一就是要排除受教育者的种种心理困扰,鼓励受教育者在道德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负责任地判断是非以及选择价值取向并自主行动。第二就是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普遍规律,慎重对待道德情感在受教育者价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责任感,并把情感和理智以及行为进行整合统一看作价值观形成的非常重要的条件,这样不但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人格而且还有利于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体系。(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项目编号:YJSCX2012——282HLJ

参考文献

[1]L Rath,M Harmin,S Simon.Values and Teaching[M].Columbus: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1978:8.

篇12

网络舆论就是通过网络的方式呈现出来的公众的态度和意见。网络舆论只是舆论产生的一种形式。由舆论本身的性质与特点决定,网络舆论极易产生负面价值观。首先,网络世界的虚拟性是网络世界中舆论产生的基础。在网络世界中,大众的年龄、学历、身份、背景等这些信息都被隐藏,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一个人可以用不同的身份、不限制次数地在网上发言,可以人为地制造舆论。简而言之,网络舆论可能是某些人或者利益集团幕后操控的结果,即所谓的“水军”制造的舆论。其次,网络的开放性和跨时空性,使信息的传播超越了地域和国界的限制。一些西方国家借此大量推销它们的意识形态、价值标准、文化道德观念,这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说,是一种猛烈的冲击,很容易使他们丧失政治观点和立场,影响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二、从网络盛行语看网络舆论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屌丝”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甘于颓废的价值观“屌丝”是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并流行的词语,在大学群体中广泛运用。“屌丝”一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盛行,反映了网络舆论价值观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随着它在网络中的流行,它的词义和感彩也开始发生变化。在网络流行的过程中逐渐赋予它更多的含义,如收入不高、身份卑微、长相不出众、生活平庸、不喜欢出门等等。这些新的含义迎合了现代大多数年轻人的生存或生活状态,又有自谦的含义,因此流行更为广泛。特别是在一些知名人士使用的推动下,如知名乐团“五月天”说走下舞台就是“屌丝”,“屌丝”一词的词义、情感色彩迅速发生变化。词义的变化也使“屌丝”一词在公众中的情感色彩以及公众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变化。通过网络搜索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并不介意别人称其为“屌丝”,有的甚至乐意称自己为“屌丝”。事实上,“屌丝”一词在网络中词义与情感色彩的变化,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本来青年时代,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但是当代年轻人,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对“屌丝”一词的认同与追捧,是与当代社会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的背离与否定,反映了一种负面的、缺乏上进、自暴自弃、甘于颓废的价值观。

2.“土豪”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的拜金主义价值观随着“土豪”在网络中进一步流传,特别是“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在网络流行,以及一些商业炒作下(美国苹果公司推出一款金色的新型号苹果5s智能手机被称为“土豪金”),“土豪”一词的贬义色彩快速消失,并完全发展成为具有褒义色彩的词。在当前流行网络语中,“土豪”已经成为有钱人或者富裕人的象征,是被大众接受和羡慕的对象。不难看出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土豪”一词的词义与感彩由贬义逐渐演变成褒义。“土豪”词义与感彩的变化,反映了隐藏在背后的价值观的变化。它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是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反映。

3.“萌”的盛行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自从“萌”字出现后,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其描述与形容对象迅速发生变化,并在网络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萌”文化。各种萌的照片、萌的表情、萌的语言在网络中层出不穷,装萌、卖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萌”俨然已经成为审美价值的判断标准。“萌”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扭曲的审美价值观。美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多样性的。美可以是宏大的也可以是婉约的,可以是阳刚也可以是阴柔,可以是心灵的也可以是外在的,这种以“萌”为美的审美价值观,反映了网络舆论对当代大学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三、网络舆论价值观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将网络事件引入课堂不难看出,网络舆论价值观的形成多是从网络的某一个事件中产生的。网络舆论价值观的产生过程,一般是由网络事件形成网络舆论,再由网络舆论形成价值观,进而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过程来看,网络事件是网络舆论价值观产生的前提条件。因此,关注网络事件并将其引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防止网络舆论价值观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关注网络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对热点事情的价值进行分析,帮助认识负面的影响。具体地讲,大学思想政治教学工作者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密切关注热点网络事件。大学思想政治教学者要密切关注网络上的热点事件。网络事件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网络事件进行甄别,筛选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网络事件。其次要进行加工整理。要对网络事件的起源、发展经过、结果、网友们的态度等进行基本的整理。最后结合事件与网友们的态度进行分析,对价值观进行评判,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二是要密切关注网络热词。网络热词是网络中反复出现、使用频率较高的词汇。为什么关注网络热词可以有效把握网络舆论价值观呢?因为这些词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往往一个网络热词是一定时期内,在网络中盛行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沉淀,它凝固了网民的情感色彩,含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容。在网络的环境中去考察某些词汇的意义与特点,分析其与现实中的意义或本意的差别,对了解网络舆论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通过对网络热词语言层面的释义,去透视该词背后负载着怎样深层次的含义,以及情感色彩与价值观念。

2.净化校园的网络环境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净化校园网络。从校园网的管理方面着手,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屏蔽一些非法网站,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减少对大学生上网环境的污染。二是通过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当前网络环境的恶化,一方面由于商业利益集团的恶意炒作造成的。另一方面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大V”,通过其在网络上的巨大影响力,传播一些负面的价值观和言论。这些直接误导了以大学生群体为代表的青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环境的恶化,虽然是由不法商家和利益集团造成的,但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大学生的盲目性有关。据《2013年中国大学生微博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显示,对3000万大学生微博用户数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转发数量超60%,其中转发“大V”的超80%。而大学生的原创微博占所发微博数量不足40%。可见目前大学生上网还十分盲目,这也是导致网络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改进大学课堂教学方式教学是抵制网络舆论价值观负面影响的最直接的手段,由于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仍然是宣传式的,这样的课堂模式难免比较空洞、重复、缺乏时代感与针对性。教学的内容往往是教条式地讲授,教学的方式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严重与大学的实际生活相脱节,大大地降低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给网络舆论价值观的冲击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改进和创新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有效手段。

篇13

论文摘要: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极大地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深入研究学生思想活动的新情况、新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形式和手段,进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制。

随着信息技术 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 ,也使高校学生的思想范 围从实际领域向虚拟空间延伸,原本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也向更广阔的空间扩展。可以说,互联网既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也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如何运用网络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从而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乃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

本文作者在创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财会金融系学生工作网站(WWW.ckjrx.com)的实践基础上,对以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这一课题从理论上进行了初步探讨。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主要的信息渠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交流,因此,创建学生工作专题网站,对于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以网站为载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平等性和有效性。在网络社会 的虚拟空 间里 ,学生更容易放开顾虑,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因而有助于促进师生之间交流,有利于教育活动的深入有效进行。

(2)网络的运用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泛性和时效性。

(3)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财会金融系学生工作 网站”的建设 中,注重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利用现代先进的网络信息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逐步形成了符合学院系学生思想实际的主题网站目标定位 ,即努力使我们的网站成为集舆论宣传、思想交流、提供服务、提升素质于一体的寓教于乐网站,具有较强互动功能的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成为展示大学生时代风貌的窗口、服务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平台、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园区、引领大学生舆论方向的坐标 。反映到新机制的建立上,应体现整合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要求。

在整个创办网站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的出现和发展 ,增加了开展教育工作的新工具和新载体,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方法、思维方式,从而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当抓住机会,以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建设为切人点,在以下几方面狠下功夫,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1)完善教育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首先要从教育观念更新人手,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其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增强学生对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其二,要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三,增强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意识 ,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我们既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更要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把积极向上的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并外化为积极 的 自觉的行为。

(2)改进教育方法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更加丰富、自由、开放、活跃,这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特点,把握其思想动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改进教育方法,则成为新形势下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决这一 问题:一是高度重视如何让受教育者主动、积极地加人教育这一过程。因此,增强网站的吸引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正确选择思想信息,增加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分量,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人情味,更具有亲和力 ,乃是关键一环。二是要善于整合各种有效资源,以服务为抓手,寓教于乐,重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在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中展开交流,借以达到教育的目的。三是将网络教育和其他各项教育方式有机结合,树立客观地教育观念。

(3)拓宽教育领域

篇14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征

1.思想早熟,个性张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以及互联网愈加便捷的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可以方便的获取各种信息,开阔了视野,知识面超前,使得这一代青年更加的早熟。伴随成长的家庭环境普遍民主,也没有经历过政治和历史动荡,使得他们的个性张扬而又善于表现自我。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着自己的看法和主见,甚至部分可以做到有一定的深度,富有社会责任感,伴随时代潮流成长起来的他们也总是渴望走在时代的前沿。然而个性的过分张扬,不符合现实社会对人才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要求,可能成为他们成长的桎梏。

2.思维敏捷,富有创新精神,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精神、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大环境,使相当多的“90后”大学生从小就接受各式各样的智力教育。这使得很多“90后”大学生,反应能力、思辨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各个方面非常突出。由于过早、过多的接触各式各样的社会信息,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90后”大学生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部分学生在人生价值观上崇尚自我,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以至于他们的集体观念、奉献精神、团队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相对不足。

3.心理状态不稳定但不乏坚强。“90后”的大学生们大都生活在物质生活比较富足的家庭,在物质生活方面较为优裕,而且多为独生子女,多少有娇生惯养之嫌,而且他们也是正在成长的青年,内心体验极其细腻微妙。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的生活中突然没有了父母家人的照顾,随之而来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压力,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而他们的价值观念尚不稳定,时常处于波动、迷茫、抉择之中,如果自己不会自我调节,不能勇于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其不利。

总言之,“90后”大学生出生在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等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很大的特殊性,高校辅导员应该摒弃旧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特殊的育人优势,促进“90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音乐教育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自阶级社会诞生以来,任何思想政治教育与音乐教育都一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音乐教育所体现的目标和政治教育是一致的,具有声情并茂、以情动人、潜移默化等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使“90后”大学生在心理上、精神上取得和谐和平衡。

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来阐明某个抽象的概念或观点,或以音乐作品中的事件或人物作为案例来对某个政治理论或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分析,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音乐教育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以极大地改变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死板枯燥的弊端。音乐教育对“90后”大学生思想品德发挥的作用,其效果并不像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或直接的道德宣传那样直接、明显。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音乐用有组织的声音来创造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可以通过感染、激发和净化等多种手段参与“90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音乐教育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能力。音乐教育的美育作用早在中国先秦时期就受到哲学家、教育家孔子的重视。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思是《诗经》是学习其他五经的基础,即“兴于诗”;《礼》,主要讲行为,“礼”是让我们去守他,用行为去践行它;而“乐”是调和心灵的,《乐经》主要讲“和”,就是要达到内在心灵的平静。有“乐”的修养,人就能表里如一,礼乐完善。所以《论语》里面讲“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才是“成于乐”,因为“成于乐”是最不容易的。

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潜移默化的,受教育者本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感染和教化。我国古代最早的美学著作《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大意是人们欣赏音乐,通过耳濡目染,产生潜移默化的美育作用,提高审美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们自然地通过音乐把内心的情感与对客观世界的感受联系起来,借助音乐抒怀。

高校须扎扎实实开展音乐素质教育,通过教学、实践等多种形式来培养大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的赏析和音乐创造能力,最终使得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2.音乐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有力工具。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言:“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这句话表述了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对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人格的完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的教化功能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实现的。因为音乐能激发感情的浪花、拨动心弦,从而产生移情作用,发挥教育功能。例如,学生欣赏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时,学生们都心潮澎湃,无论是清新真挚的语言还是柔美动人的旋律,无不深深地打动着学生心底的情愫。此歌曲风格朴实自然,品位高雅,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母亲赤诚的爱。所以,高校音乐教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发展。

3.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高校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大学生平时的课程设置上,也反映在大学生平时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高校的主要形式有合唱团、交响乐团、民乐团、舞蹈团等等,从表象看,这些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享受音乐的平台,丰富高校艺术氛围 。从更深层次看,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协作能力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合唱团、交响乐团,这样的团队从日常的排练到演出,无时无刻不使学生切身体会到音乐的成熟、有序、优美。学生在这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协作能力,而且能够使他们融入集体之中,体会并理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4.音乐教育能开发大学生的大脑,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音乐素质教育可以综合地培养创造型人才的各种素质,是培养品德、锻炼意志、开发智力,尤其是发展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音乐教育能开发人的大脑,促进人的智力功能,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因此,在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上,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功效和得天独厚的优势。

其一,在音乐教育中,不论演唱、演奏和欣赏音乐,特别强调人们聚精会神,这能引起记忆、思维、想象等一系列心理反映。音乐为人们的想象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及灵活多样的可能。事实上音乐欣赏活动本身就离不开创造与思维,离不开对事物多元化、多侧面、多层次、多反复的高级反映过程,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对于集中注意力、提高触类旁通的理解能力和归纳分析的思维能力,尤其是想象创造能力,有极好的培养锻炼作用。

其二,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是由感知和记忆组成。旋律在不断变化之中,而感受正在产生的新东西,用记忆把握产生的新东西,这种反复发展与刺激,对培养其记忆力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欣赏就是艺术化的音响流在听觉中造成一个持续不断的“痕迹流”,感知的过程是在记忆的基础上完成的审美过程,既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整体,又要吸收很多细节,时而注意和声,时而注意旋律,或者从倾听低音区转移到中音区。这种注意力分散又集中的统一,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接受音乐的多层次及立体性,把人的思维活动激发起来,这对于锻炼和发展人的记忆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途径。爱因斯坦不仅是科学家,也是著名的音乐爱好者,他创立的划时代科学论断“广义相对论”,就是在弹奏钢琴中,灵感顿生启发了智慧而成,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高度融合,促进了他在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他说:“我在科学上的见解并不比我的钢琴弹得高明,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

三、结语

“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辅导员的一个重要挑战,要不断面对工作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挖掘音乐教育的价值,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进而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相配套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参考文献:

[1]于海涛.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4).

[2]王育霖.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6(1).

[3]陈俊怀.论音乐教育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4(3).

[4]米兆虎.试论音乐艺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J].中国电力教育,2008(2).

[5]朱东黎.浅析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论坛,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