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2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技术与创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科学技术管理具有时代性
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极大地促进和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和认识;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工艺方法与技能;管理包括国家管理、地域管理、单位、行业、业务管理等,履行管辖、控制、监督、处置的重要职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神经中枢”,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深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
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管理就迅速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管理对社会各个层面空前的影响程度,俨然在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社会中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城市的发展,改变着国家的战略。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不仅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是由政治实力、文化实力、软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件实力构成的。在现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下,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第一硬实力。因此,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正不断向高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国际上看,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先导和战略保障,要坚持把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科技管理创新新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胜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高端,率先发展。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十以来中国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又始终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这成为制约我国在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就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出的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强大的发展优势,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突破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改造、优化和升级,以科技管理创新的巨大能量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要点
(一)坚持自主创新
推进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过去,我们主要用发展的高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必须依靠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科学技术管理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推动企业成为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主体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释放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最为敏感。由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让科技要素、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性是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特征。从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过程来看:即从创新设想的提出、确认、开发,成果的有效应用于市场,都是创造性的活动;知识产权贯穿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始终。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样容易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给他们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才能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和发展上来,有利于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人类历经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不到300年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革命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说,未来高科技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上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发展上的推动力的影响之大,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
(一)进一步明确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正如指出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二)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挑战;提供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管理支撑;我们必须面对相对紧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应瞄准重点战略目标部署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组织队伍,尊重科学规律,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创新自由。应按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高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快发展天空和海洋技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战略性的贡献。
(三)落实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转入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构造新的有序结构的阶段,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式,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国防科技体制和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特别是要抓紧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务政策。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产业化,设计拓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支持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科技工程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关键词]现代化 科学技术创新 可持续发展观念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165-01
蒸汽化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在社会的发展中依次到来,在一点一滴的进步中我们欣喜于贯穿其中的科技创新飞跃,却也不得不承认周围环境日益恶化。在我国接下来的建设中协调发展与环境、人口和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重点。在此种情况下,在各项事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大力开发充分利用资源,还需要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基础提供新的能量机会。据此可以说,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1】。
一、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可持续发展
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展是一种必然,但历经千百年的时间当前社会发展濒临瓶颈,几近停摆,各项事业急需创新以增加生机活力,以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正如培根所说的那样:“科学的真正的、合法的目标说来不外是这样:把新的发现和新的力量惠赠给人类生活。”简单来说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时展的关键,而在这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更是在无形中推动着、引领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此我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的两大基本发展战略,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当前紧迫而艰巨的历史使命,更是通过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满足激发建设新需求,从而令固有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蓬勃向前,各项事业均站在时代的新起点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2】。
同时现代化社会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观念早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建设的层面,转而渗透到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四个方面多项事业中。所以各领域要真正鼓励坚持现代化科技创新。
二、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是世界主题,世界潮流,世界趋势。但是同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的根基浅,且力量不足【3】。想要真正发挥其作用促进可持续发展还要有意识地在不同方面采取措施予以支持和鼓励。
(一)资源环境与经济建设方面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我们受到的来自资源和环境的制约越来越大,逐步增多的人口数量,日益多样复杂的需求与短缺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发展的阻碍。面对此种情况德国提出了工业化4.0战略加以应对,而我国为了避免以“阿喀琉斯之踵”现象等情况的出现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4】,用以推动经济建设中传统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新的生产要素的出现,并对它们进行新的排列组合,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内生动力。具体如下。
1.建立并完善能源与资源体系
建立并完善可持续能源与资源体系其目的在于从当前实际的资源应用形势入手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其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一方面要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技术,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案,提高可持续能源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开发运用不合理造成的不必要的浪费。另一方面大力创新作用新能源,开辟使用清洁能源,促进光电等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从而令新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缓解能源紧缺带来的发展障碍。
2.实现经济建设的绿色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经济建设中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坚持绿色生产,形成一种有效的抑制污染环境的经济体制。
第一是材料与制造即生产的绿色化。也就是要社会主体在生产过程中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研发创新新技术,制造更高质量的绿色生产设备,更安全耐用的绿色生产材料。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回收、环境的恢复也要有关人员对二次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完善。依靠科学技术的创新培育高端产业,减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的投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我国经济建设的新领域。
第二是消费的绿色化。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在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消费观念下需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使之不断科学化、绿色化;另一方面要研发新技术,推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从而研发出新的绿色环保产品以代替原产品,以此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基础上,令经济建设走上绿色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二)文化社会方面
在各项创新中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文化创新是国家的软实力,它们在引领各自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碰撞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说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促进新思想新观念形成发展的同时,要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拓展文化传播途径,文化获取平台,令优秀的文化真正植根于人民群众的内心深处,从而为各类创新活动的进行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三)生态环境方面
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家园,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当前被严重破坏的自然环境显然不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创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也就是说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加深对地球自然环境、气候变化、污染破坏等问题的认识和探索,从而提高对这一系列问题的应对能力,并真正落实到建设措施中逐步改善当前的生态环境,治理发生的环境问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对于人民群众来说要将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创新运用到保证食品安全,改善医疗条件等工作中,令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质量的提高。
总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则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广大的人民群众自己研发创造,所以坚持现代化科学技术创新从而推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只有如此才能令社会充满活力,让所有的生产要素竞相迸发;也只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国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制约性问题,增强我国的发展力量,推动我国健康可持续性向前。
参考文献
[1] 杜飞进.论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3:1-14.
[2] 白春礼.坚持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03:259-267.
在总结和分析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重点及难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强调实施创新教育模式对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关键词:
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工程实践;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0引言
自2004年起,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已走过12个年头。全国众多高校在教育部的批准下,建立了智能科学技术学科,逐步形成了包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在内的三层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体系[1]。中南大学的蔡自兴教授在《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中提到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是以人工智能和认知科学为基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具有高度交叉和多学科融合的特点,该学科包含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都属于智能科学技术课程[2]。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前沿学科,在社会智能化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推动的作用。探索出适应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以及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是时代赋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的使命。
1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
智能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信息技术的前沿方向,因此智能科学技术学科教育对现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在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学做分家”或“重学轻做”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这里的“学”是指课堂上师生面对面的理论学习,“做”是指以教师为指导的课程实践或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工程实践。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限的教学资源及实验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不足以及过于陈旧的教学理念等。针对这种情况,合理地发展创新教育刻不容缓。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改变教学理念,探索出真正符合时展的教育模式,是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重点和难点。目前,许多高校的智能科学技术教育仍然停留在理论教学或只是融入了少量简单的实例演示,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无疑给创新教育的推进带来更大的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目前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育形式的现状,我们需要对智能科学技术的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进行整合,对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教师队伍的培养、教学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与实践。
2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模式: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理论教学按照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的层次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4]18,通俗地讲就是学生根据自身需求主动或被动地从课程教材中获取知识的过程,这其中既包括学科的基础理论,也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单纯的理论教学大多数是以文字、图表等一系列的抽象形式存在,在为学生补充丰富的理论养分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便实践案例偶尔会穿插在理论教学之中,对培养新型人才也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理论教学具有分散性、复杂性及不系统性等特点,如果不将理论付诸应用实践,知识就不能被很好地简化、集中化及系统化,往往会产生徒劳无功的效果。工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4]20,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要表现。不可否认,理论教学为工程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等重要。目前,各大高校都在致力于学科建设,在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基础上,尽力将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这期间,加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学生,都意义非凡。因此,探索出合理的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教育模式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实现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我们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整合智能科学技术课程,加入交叉学科的元素,建立面向智能科学技术的专业实验室,一方面,发展实验室与相关企业合作,学生可以提早进入“工作实践”模式,增大毕业学生的就业几率;另一方面,学生进入实验室可以扩大自主学习空间,完成理论知识到工程实践的转化,提高自身竞争力,为将来顺利走入社会增加保障。为了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可为每门课程设置专属的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课程设计,消除学生对课程理论“学而无用”的烦恼,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改变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除此之外,还可以要求学生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自身的兴趣自主选择,制订课题或项目计划书,由指导教师定期抽检。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专业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更好地自我管理[5]。同时,为了培养出具备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扎实型人才,应该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相结合的实战演练,教学和实践指导的第一主体设定为学生,这样就打破了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占有主体地位的传统教育模式。学生根据理论教学中获得的专业知识,收集相关的项目案例进行集体的分析教学,自行设计方案,加入相应的验证实践,教师做最终的概括总结。整个过程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开拓其视野,通过交互学习,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智能科学技术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并非首次提出。但是由于智能科学技术是一门高度交叉、多学科融合的前沿学科,很多课程教学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因此建立完备的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学生参与教师课题项目以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与工程实践指导并重的实战演练,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高校各层人员的集中努力和积极配合,为创新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3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
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界人才。智能科学技术作为前沿学科,其创新教育的实施是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的需要。同时,实施智能科学技术创新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高素质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自2004年起,各大高校纷纷建立智能科学技术学科,目的就在于培养具有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智能科学界的人才需求。智能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是指智能科学技术专业人才从无意识的创新变成有意识的创新,能够创新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研究会开发[6]。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要求具备扎实的智能科学技术课程知识、强大的综合应用以及创新能力、良好的职业素质。理论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课程知识,工程实践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两者的结合,学生增强创新意识,获取良好的职业素质。
4结语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创新领域不断涌现,对智能科学技术等前沿学科人才的需求较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智能科技人才相当迫切且尤为重要。大学生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的较高层次阶段,为国家建设输送高层次、高质量并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任何偏重理论教学或偏重工程实践的教育模式都是片面的。高校学生的教学模式没有定律,需要根据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断地探索研究。针对当前的实际情况,应围绕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能科学技术学科实施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培养人才,还能更好更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科学技术产品。
作者:石跃祥 任晓雪 朱东辉 单位: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万森.探索智能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写在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教育开创八年之际[J].计算机教育,2012(18):5.
[2]蔡自兴.智能科学技术课程教学纵横谈[J].计算机教育,2010(19):2-6.
[3]王祝萍,陈启军.对智能科学技术教学的几点认识[J].计算机教育,2010(19):115-117.
[4]孙红,蒋念平,陈玮,等.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的融合[J].计算机教育,2012(18):17-21.
关键词:信息技术;探究;创新
倡行“互联网+”,注重创新融合的当今,诸多信息技术以其泛在化的形态,从资源呈现、过程采集,再到成果互动,创新科学教育,贯通应用始终。践行的田野里,本人因指导学生探究每个细节落实的需要,应用―反思―再应用……感触颇多。特梳理如下:
一、借信息技术,铺主题式生活化情境,聚焦探究目标,开启创意之门
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知识建构过程,是一个运用综合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熟悉的事实与数据,以此为出发点,再联系其知识基础,进行类比、归纳、推理,抽象出与描述客观世界规律有关的科学概念。类似于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总要完成一个猜测间设定的探究目标――反复观察间“发现的问题”。而“问题”,是每一个创新活动的开始。只有发现了问题,才可能提出解决方案。当尝试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时,创新就开始了。
日常,借助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应变,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构全新课堂教学,创主题式生活化情境,激活探究欲望,引导小学生在好奇与期待中点燃兴趣之火。一片师生互动、唤醒潜能、激发创造力的新时空便被开拓,从而为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打造出更加宽广的现实平台。
兴趣广泛、天性好动的小学生,总是对身边世界充满好奇与追问,乐于探究是其本能需要,但缺乏注意力也是他们常有的表现。若想让孩子们将自己的能量集中于某一目标并坚持探究到底,需要一个学乐融融的探究氛围。其具体呈现就是目标明确、宽松、民主、和谐的一系列生活化情境,也可称之为主题式生活化情境。
在引领五年级学生探究教科版《科学》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蚯蚓的选择》时,因本地气候原因,课前准备阶段,五个班一百余名学生在旺泉校园里遍寻蚯蚓,所获仅一条。上课伊始,触控一体机上播放的寻觅与采访实录,让同为平等主体的孩子们瞬间被好奇与疑问抓住:“上学期末,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蚯蚓,会隐身术吗?……”接下来,破解“蚯蚓的选择”之谜,自然锁定为主题式生活化情境的探究主题;与此同时,探究目标的锁定,也就成为照亮创意之门的第一缕关注之光。
二、借信息技术,夯实探究过程间证据的收集、获取与分析,有效缩短认知过程,创新过程才能得以维系
1.应用数码相机、DV等可视化工具,定格每一个瞬间,能丰富科学记录方式,为创新打造物质基础
探究过程中,收集和获取到的证据是需要记录的。可对小学生来说,受书写速度、绘画能力的影响,时常达不成记录的“快”与“准”。每每课上探究,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和发现,难度太大。
应对于此,DV加数码――可视化工具的应用,利于采集稍纵即逝的事实与数据,降低难度、丰富科学记录方式,缩短认知过程。效果较好:本学期,在四年级讲授教科版《科学》下册“新生命”单元时,领着学生在校园内拍摄到枯叶蛾科的黄褐天幕毛虫,从蛹到成年蛾,照片与视频抓住的,就是栩栩如生的证据。
2.反复回放影像证据,让数据和事实说话,交流辨析间引导学生“带着头脑”去探究
学习科学,探究活动只是外在形式,科学思维才是探究的灵魂。“为何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包括了探究问题的形成、过程的设计、方法的选择、证据的收集、结果的分析等理性思维的参与过程。要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探究任务的形成和解决(以问题的形成和解决为核心)参与认知过程。不能让学生只是一味地做,要让孩子们思中做、做中思,才会得到科学思维的培养和锻炼。真正的探究不是发生在手上,而是发生在头脑里。深思熟虑后的准确出击、重视数据收集与整理的有序实践过程,才能确保探究的有效性。
两年来,我与学生共同关注实验记录,将他们科学思维的轨迹映现在图片与影像。成功了,到这里体验快乐;失败了,到这里论证反思。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先思考后探究;边思考边探究;探究后再思考,收获甚丰。2015年5月起,我所带“身边的科学”校本班,在校园里发现了种类丰富的蛾。与现居河南新乡的牛瑶教授互动后,对方发来含有“蛾类图鉴”的电子书,孙××等几个学生,对照触控一体机上的“蛾类图鉴”,尝试制作标本的同时,将自己拍摄下来的影像证据与图鉴中的点带织蛾进行比对分析,几经回放,通过整体观察和比较,从“疑似点带织蛾”的模糊认定到“排除点带织蛾”的清晰认知。去伪存真的过程,既是理性思维的参与过程,更是创新视角得以调整的升华过程。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4-0127-01
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更新,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分析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对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有着积极的意义。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创新氛围淡薄
很多高校没有意识到创新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而是过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使学生形成了“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了不利影响。
1.2师资队伍较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知识更新非常快,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很多高校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是因为年龄或者教学任务繁重,无法及时对自己知识含量进行更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学习。
1.3教学模式陈旧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照本宣科,既无法适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要求,又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成了阻碍。
1.4教学结构不足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很多高校因为教学经费有限,没有合理安排好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得不到实践锻炼的机会,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和社会需求相互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
2 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方面,高校各个职能部门需要达成共识,坚持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与自,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质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进行积极地思索和论证,养成勤于分析和思考的习惯。对学生提出的不成熟创新想法,高校教师需要给予鼓励和支持,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2.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高校需要建设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创新的创新欲望和问题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活动中。其次,高校教师需要建立正确的师生观,理解和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平等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对学生不同的见解和观念,教师需要坚持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帮助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认可与肯定。最后,高校教师需要注重提高素养,学习和吸收新知识、新观念,在教学中以多元化的视角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2.3注重教学模式改革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中,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教学活动更贴近于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同时,高校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开展计算机知识的竞赛活动,或者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发,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对计算机知识学以致用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2.4 积极开展创新活动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堂教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科技节,帮助学生认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学术动态与最新研究成果,体会创新观念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的意义;建立科技小组,带领学生进行科技创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组织学生参加电子设计、计算机程序设计和动漫设计等各种竞赛活动,利用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和科技的更新,对计算机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高校只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教学模式改革和积极开展创新活动,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熊晓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7):210-211.
【关键词】数学课堂;创新;新课程标准
因为听不懂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原理,小学数学课堂一直是很多孩子的“噩梦”,同时数学课堂也成为很多老师头疼的地方,因为在老师看来这些数学知识原理已经是生活中的经验了,可是孩子不同,因为他们没经历过,所以看起来那些知识点就很抽象了。
1小学数学课堂现状
1.1老师的完全主导课堂
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上,依然存在着老师完全占据主导地位,“霸占”课堂的情况,本来数学课堂老师在讲解难题的同时,学生与老师之间应该要有互动,例如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接近正确的答案。而现状却是老师往往忽略这一问题,未能够在互动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题过程中,老师完全自顾自地按照自己的方式解题,这样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
1.2死板按照教案流程上课
数学老师按照制定好的教案规划课堂,为了完成课时任务来教学,这样固然不会因为没有计划而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但在另一方面,这样的计划就真的完美了吗?当然不是,老师写教案是在课前,对于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点,还有重点的估计难免会有所偏差,如果一味的为了赶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上课时出现意外,或者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那全盘计划都会被打乱,若是不停下教学解答学生的问题,难免扼杀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以及求知的欲望。
1.3课堂沉闷严肃
这是小学数学课堂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由于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单一,都是由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整个过程下来,学生便觉得数学课堂索然无味。老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造成数学课堂沉闷、无味。
2创新研究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尚且这般枯燥乏味,面对数学公开课是否会显得更加严肃死板呢?这就需要对小学数学公开课进行实践创新。
2.1注意引导,激发学生课堂兴趣
公开课时,老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你来我往的交流式学习,一步步引导学生接近正确答案,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到解题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学生也不会再觉得课堂枯燥无味了,在成功引导学生解题之后,学生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和自信,然后更加认真积极的参与解题。这就形成了一种课堂学习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联系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的思路,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以致用,就不会觉得学习数学没有用处了。
2.2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
数学课堂需要有多种更多样的教学方式,老师要试着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制作PPT,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课堂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采用分组探究的模式,把课堂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探索得出相关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老师须从旁监督,以免学生跑题造成时间的浪费和课堂纪律的破坏。当然还有更多的教学方式,笔者在此就不再赘述,由各位老师自行探索。
2.3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习不仅仅是动脑的问题,同时也要学会通过手动实践去获得更多的知识,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参与实践,实践获得的知识也比书本上学来的要更加深刻。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鉴于数学知识的抽象化,实践可以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论的认识。比如学习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可以提供工具让学生自己制作三角形,慢慢地引导学生接受课堂知识。
2.4善于鼓励学生
在课堂上不能老是板着脸,要以微笑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学生解答出难题的同时要善于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还在苦思解题方法是也要鼓励他们多动脑思考,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课堂上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动态,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2.5精心设计课堂计划
公开课上的好坏,不仅和老师平时上课的做法有关,更取决于老师课前的课堂设计,数学公开课更是如此。数学本身就严密精确,要求老师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数学老师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计划,这样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3结束语
数学老师应该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好公开课的教案,对待学生要循循善诱,慢慢引导,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尽量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化抽象为具体,使数学知识变得容易被学生吸收,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祥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中).2011(01)
[2]石景飞.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09(11)
[3]封士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0(07)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术语;创新教学
一、前言
对于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来讲,贸易术语在该课程内容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其课堂教学有效性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且近年来,随着新课改在我国各级教育机构中的不断深入和推广,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但现阶段,有多项教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许多高职国际贸易术语教学中普遍存在师生对贸易术语知识点教学均存在畏惧心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等多种问题,课堂氛围呆板,学生学习效率不高,教学现状不乐观,急需进一步改进和革新,以增强教学有效性。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中的创新教学对策,现简要论述如下。
二、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创新教学对策
(一)创设教学情境,顺利导入新课
从本质上来讲,贸易术语教材内容繁杂,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自主学习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有许多学生反映学习该课程知识仿若听天书,在课堂中无法身临其境,学习效果不佳。面对这种情况,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教学中可依据教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便顺利导入新课,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程“FOB(船上交货价)”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向学生讲解教材知识,而是先依据课堂内容为其创设以下模拟情景,以导入新课,如:小王是上海某出口公司的新业务员,一天他收到一份来自于美国纽约的询盘传真,但他一看就傻眼了,因为传真中的价格为“USD110PerM/T,FOB天津(即:每公吨110美元,FOB天津)”,他十分不理解“FOB天津”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放在价格中。通过创设该课堂情境,可使学生快速进入角色,跟随“小王”的思路身临其境,产生相同的疑问,从而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同时教师也可以此为课堂切入口,顺利导入新课(即:贸易术语),之后可向学生详细介绍贸易术语的概念,以加强其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认识与了解,用于实践教学中效果良好。
(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先进科学技术研究的持续深入,多种现代化教育手段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级教育机构教育教学活动中,其中尤以多媒体较为明显,对节省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等具有重要作用。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教学中可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动力,增强其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此,笔者以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程“外贸工作中进出口双方需承担的责任、义务与费用”的课堂教学为例做简要说明。课前,教师可选择两组学生,要求其分别饰演“出口商(A)”与“进口商(B)”,同时拟定谈判脚本,由学生扮演录制视频并于课堂中借助多媒体播放,其脚本内容主要为:A:很高兴我们双方在x产品的价格上达成一致,单价30美元,现在来谈一下其他部分内容。B:保险部分,我们公司希望自行投保。A:好的,需要我们帮忙联系船务公司吗?B:不必了,我们有自己合作多年的船务公司,可自己联系并订好舱位。A:请在租船和订舱之后告知我们相关信息,我们会准时运货至上海港装运,之后会及时寄给您单据正本与副本。B:希望你们准时处理好出口报检报关程序,装运后及时发送装运通知,以便我们安排收货,办理进口清关手续。A:好的,也请你们在收到单据副本传真后及时打款,待收到货款会给您发送单据正本,合作愉快。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可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另外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观看后根据视频内容总结出出口方与进口方双方各自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与费用等,以增强学生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三)开展画图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高职学生来讲,其知识基础与本科学生相比较为薄弱,抽象知识理解能力不强,容易混淆概念,课堂学习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教师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教学中需积极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有目的性地开展画图辅助教学,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现阶段,教师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课堂教学中较为常用的画图辅助法主要有两种,其一为教师直接给出图示进行课堂讲解,其二为学生自行绘图并讲解,其具体可表现为:①教师图示示范讲解:在“FOB术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在知识点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或在黑板上通过生动、形象、直观的图画示范讲解,充分向学生展示出口商与进口商二者各自的责任、义务、费用等,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本节课课堂知识。②学生自行绘图讲解:当教师在课堂中讲解了1-2个贸易术语后,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贸易术语绘画,并将其展示在PPT上或黑板上,此举不仅可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且还可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意义重大。总之,目前我国许多高职国际贸易术语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从整体上来讲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教师在高职国际贸易术语实践课堂教学中需有目的性地创设教学情境,顺利导入新课,并适当借助多媒体或画图辅助教学,以加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从而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乔伟丽.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中贸易术语教学的创新实践[J].商场现代化,2012(06):143-144.
[2]杨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4(30):77.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创新能力 培养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1956年,哈尔滨大学首先创办了“计算装置与仪器”专业,在四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分支的细化,师资队伍的进一步完善,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都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实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在创新模式下教育理念下,以信息化核心技术的计算机技术的教育还尚有缺失,具体表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陷入了“死记硬背”的瓶颈,缺乏创新精神,无法真正适应实践工作和适应市场与产业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的计算机人才没有能充分就业的原因之一。面对这一现状,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必须以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培养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在各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为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研究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本科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能力。(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加强创新能力的宣传,营造“创新精神”的良好环境,把创新作为一种校园文化。高等院校要全面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人才,单靠学校某一职能部门的工作是做不到的,需要全校都提高认识,上下齐心协力去做,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校园“论创新、学创新、行创新”的创新环境与创新氛围,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要鼓励学生学术自由,成为学习的主题,给予学生更多地学习自和选择权,积极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学习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迈向学科发展的前沿,及时是尚未成熟的创造性的设想,学校也应该积极予以支持,从而保护和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性。作为前沿性学科的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更应该鼓励运用本学科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不断发展尖端技术开展各类的课外活动和实践,这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更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思考,激发创新思维,从而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空间。
2.建立一支高效地、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教师对于教学、对于学生培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在此不再赘述。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需要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创造力在教学创新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起动器。教师要自我强化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不仅在于提高本身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教师强烈的创新意识感染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培养和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问题意识,因为这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第二,教师要建立起“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师生观。对待学生,教师要予以关爱和理解,尊重和理解学生的想法、观念,支持和鼓励学生的追求,注重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引导学生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精神,并源源不断地给学生输送学习的动力。第三,要注重多元化知识的吸收。社会的发展是多元化的,学科教学的也是整体化、多元化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进行交叉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教学,从而塑造知识结构丰富、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学生人才。
3.改革教学培养方案。计算机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有用的专业知识,所谓“术业有专攻”,因此,可以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分为几个专业方向,例如围绕计算机程序设计可以分为net、.java、嵌入式设计这三个方向,由此培养“精”、“专”的应用性人才。
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只是“耳提面命”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质疑现状,挑战现状,培养学生的归纳、演绎能力。教师还需要优化课程结构,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提倡其进行跨校、跨院、跨学科选修课程。此外,学校还应开设创新教育课程,使学生接受较系统的创造性思维原理与创新技法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新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需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性的教学环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课程教授时,就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特别是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科研课题的开发,从实践经验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课外科技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可以最柔性的方式来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潜质。例如,可以定期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成立专门的科技文化创新指导中心对学生的科技创新作用进行指导与评估;还可以举办各类科技文化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制定一些相应的奖励政策来吸引和鼓励学生投入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肖云龙.脱颖而出――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凯.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教育与社会科学,2009,(7).
[3]朱洪,张卜林.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
北京景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根据组内教师的特点,开设了“数字艺术家”的特色课程,课程包括CG电脑插画和Flas制作。课程的设立遵循科学性、特色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将如何设计电脑插画和电脑动画的实际问题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将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让学生学习到真正有用的知识,锻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艺术其核心是艺术设计,而所谓“数字”就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辅助设计。所以,在课程设置上采用六分“艺术”四分“数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艺术性的培养是对传统美学的延伸;加强基本理论教育和手绘等基本功的训练,同时在教学过程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技法形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将美术课搬到了信息课上来讲,而是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去创造,这样使数字和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
在校初中和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CG电脑插画”或者“Flas制作”不同的课程内容。其中“CG电脑插画”教学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CG简单概述(2课时)
第二单元:光与影(2课时)
第三单元:色彩(4课时)
第四单元:卡通与创意(6课时)
第五单元:插画创作(6课时)
以“CG电脑插画”课程中“卡通猫的创作”教学为例,介绍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卡通猫的创作”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与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高一年级的选修课程,选此课程的学生是在对课程有所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的,通常在初中有一定手绘基础,对课程的兴趣较高。根据学生情况,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原创以及卡通创作的一般过程;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掌握卡通猫创作的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数位板和软件进行简单的卡通猫原创设计。
过程与方法:通过渐进的学习过程,了解卡通猫的原创过程,从而了解卡通创作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创作卡通形象的成就感;培养独立原创的习惯;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
(二)教学过程设计与教学实践
教学环节一:导入――如何创作的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国内外原创卡通形象图片或视频。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但是中国的文化原创力仍然薄弱。究其原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个“力”指的是我们对原创的重视和尊重程度不够。
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卡通形象的创作呢?今天,以“猫”为主题进行学习。教师展示本课标题:卡通猫的创作。
教学环节二:卡通创作的一般过程
【教师活动】
1. 什么是原创?原创是独立完成的创作;原创是模仿与抄袭的反义;原创是来自作者的灵感。
2. 创作卡通形象要经过以下过程:①了解原型(真实事物);②简化;③创作(变形,比例变化,错位,色彩变化,拟态等);④卡通形象成型。
(1)原创过程――了解原型
教师简单介绍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学生活动】了解猫的基本构造,利用教师提供的照片,学习猫的基本结构,画一些简单的草图。
(2)原创过程――简化
【教师活动】以猫的形象为例,比较和分析经典卡通作品中的猫都做了哪些简化和保留,夸张强调了哪些特点?
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卡通形象常常是在原型的基础上,通过简化,再运用夸张、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其特有的性格、内涵与外在特征。夸张,通常可从表情、动作或者形体方面进行夸张表现,以达到突出形象个性和性格特征等效果。拟人,将动物、植物、器物等进行拟人化表现是卡通形象塑造的重要手法。
【学生活动】讨论比较,交流发言。
任务1:搜索10个关于猫的卡通形象。任务2:分析卡通形象,提炼出特点。任务3:尝试画出一只具有典型性格的猫的卡通形象。
(3)原创过程――创作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卡通猫的创作。操作步骤:第一步,打开猫的图片。第二步,用液化工具对图片进行变形夸张。第三步,用简化的方法绘制猫的外形(包括四肢)。第四步,整理添加表情细节。第五步,添加颜色。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原创活动。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回答问题。
教学环节三:展示评价
【教师活动】展示并点评优秀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学生活动】学生简单介绍创作思路,感受创作卡通形象的成就感。同学之间互相学习,课后修改自己的原创作品。
教学环节四:本课小结
【教师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卡通动画创作的难点是:理解何为原创。是不是模仿日本漫画风格,画画小美女小帅哥就算原创?如果不能给创作界定范围,学生又何以学习创作?原创的过程到底是怎么样的,有没有一个相对科学的步骤和方法来解决?本节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教师首先必须促使学生了解原创的意义和步骤,使其明白原创如何回归原点。通过认识、模仿、掌握、变化的过程去科学创造。我们选定了动物的案例,也是刻意为之。因为目前学生画画日本漫画之风盛行,但日本漫画中动物造型相对较少,对学生而言“先入为主”的情况较弱,利于创造。倘若选人,则很容易陷入老路。我们采用的方法是,先让学生认识猫科动物的基本结构,然后不断地、反复地绘画,理解其构造和形体。最后再结合PhotoShop软件的变形功能去激发灵感,产生原创作品。
一、从建模到模型的制作,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运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在数学中很多模型的创建之初只是为了能有效地去说明一个问题,去帮助学生能有更为直观的感受认识问题,并能帮助老师去解决问题,而笔者在课堂授课中对于模型的建立依靠师生思维构建、学生之手制作,随后课堂应用解决问题。这样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让学生体会到在制作中所蕴藏的乐趣和组员互动后获得的成功,进而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悦。课堂在具体模型的使用上让学生来加以运用讲解,这些来源于学生的第一手作品存在的不足和改进之处,都会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这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完善之举就会无形地影响到学生,让全体学生都会在无形中去学会反思、学会沟通交流,进而有效地进行创新和不断的去改进,进而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创新意识的激醒,更是一种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研究圆锥的侧面问题,我们可以利用蛋筒等生活实例,将侧面剪开,展成一个扇形平面,这就很直观地发现圆锥的侧面情况,以便于开展进一步研究。(如图1)
正是借助了这些模型的构建和制作,让学生经历了动手实践,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创新对解决问题的价值,交流对问题完善的意义,才会更为深刻地体会到创新不是一个词语,而是一个动手实践的过程,才会深入地向着创新迈进,才会更加激烈地开始创造,在需求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能力。
二、从抽象到直观的思维转变,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思维的形成和运用都有相当的要求,但是很多的思维都是比较抽象的思维,尤其是在空间立体等问题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也让学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对具体的问题解决上留下有效的捷径。因此在具体问题的解决上,让思维从抽象到直观进行思维的转变很是关键,而这也是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上面的模型构建,让学生经历从空间立体到二维平面的转变,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到数学构建的一系列思维转变,从中去强化学生的思维创新,让学生学会对具体问题的思维转变,通过逆向、简化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中学会对具体问题的思维研究,不走定式思维的路径,每种思维的训练与应用结合实际问题去展开,让学生在思维中结合科技创新教育的需求去展开,体现学生从复杂到简单的创新思维转变,这些借助了数学思维灵活解决问题的技能,在未来的科技创新改进中和创造完善中都会有更加突出的价值,帮助学生从中去形成思维多样化的百变运用能力。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活动来强化对做的价值体现,进而在生活基础上去做、去学,把知识学活并应用到生活中去,达到有效的教学做合一。
例如:如图一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为24cm,高AB为9cm,BC是上底面的直径。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如图2)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把圆柱立体模型展成平面模型如图2左图中曲线AC,在图2右图中就是线段AC,显然,这种从立体图形引出的问题抽象而难以寻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借助图形中在柱体表面的思维引导到平面上去,问题在转变中教会学生思维复杂的解决途径就是在于对思维的创新上,进而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正是这种抽象的立体问题转变为直观的二维平面得以解决,帮助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思维转变的魅力,让学生在思维中去不断地加深在具体问题解决中的创新意义,才会不断去将复杂的问题通过思维的转变加以简化,这种创新真是科技创新价值的最为具体的体现,才会让学生不断地对思维加以创新而不是走向定式。
三、从解决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要求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科技创新的价值体现在发明创造上,或对生活中的问题加以解决并提出改进的应用价值,因此笔者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总借助课堂的实际问题强化应用和知识点所体现的价值前景。通过对来源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去帮助学生在理论上进行思维的创新,在创新中去引导学生如何去强化其应用价值和前景,体现出学生在思维中的一种高效延续,并能根据其去进行灵活应用,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去提高一种综合处理的问题机制,继而将问题系统化,并能有一定的归纳整理技能,并针对这些技能去进行一个全面的解决应用,使得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更要在未来实践中加强价值的体现,在未来走出学校后仍然能知晓课堂知识的价值,让知识来武装自我,并不断提高个人的科创能力。创新不仅仅体现在今日的课堂创新上,更要是一种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来源于大脑深处的一个力量、一个意识,一个时刻牢记脑海中的科技创新的号召。只有这样才会让思维得以延续,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利用好课堂的资源,去充分体现学生灵活应用的技能。
如图3某汽车的底盘所在直线恰好经过两轮胎的圆心,两轮的半径均为60cm,两轮胎的圆心距为260cm(即PQ=260 cm),前轮圆心P到汽车底盘最前端点M的距离为80cm,现汽车要驶过一个高为80cm的台阶(即OA=80cm),若直接行驶会“碰伤”汽车。
(1)为保证汽车前轮安全通过,小明准备建造一个斜坡AB(如图3所示),那么小明建造的斜坡的坡角α最大为多少度?(精确到0.1度)
(2)在(1)的条件下,汽车能否安全通过此改造后的台阶(即汽车底盘不被台阶刮到),并说明理由。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新建本科院校将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开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我们称这类普通高校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高教法中对本科教育的学业标准有明确的规定:“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及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从这一规定看,我国工科专业培养的其实都是应用型人才,但从培养目标的内涵上说,可分为三类:
一为工程研究型人才。主要由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将发现的一般自然规律转换为应用成果的桥梁性人才。
二为技术应用型人才。主要由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其培养目标是:能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保证产品质量和性能,属于使研究开发的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人才。定位为技术工程师。
三为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由高职类院校培养。其特点为:突出应用性、实践性,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海电机学院是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 在原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的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定位在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教学型院校。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数学。这就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兴趣和能力。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是启迪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锻炼创新能力、培养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1 数学建模的发展历程
近几十年来,数学迅速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渗透,在工程技术、经济建设及金融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很多情况下起着举足轻重,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已经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可以实现的关键技术——数学技术,并已成为当代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类问题或实施数学技术,首先要求将所考虑的问题数学化,即通过对复杂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的关系或规律,将之构建成一个数学问题,再利用计算机进行解决,这就是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日益显示其关键的作用,并已成为现代应用数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为培养大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国外较早地经常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1989年我国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从1992年开始,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每年主办一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至今已经举办了16届,参赛队伍每年都不断增长,在竞赛过程中,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提交了不少出色的答卷,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参赛队伍,同时,有力地促进了高等院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充分显示了数学建模竞赛活动的强大生命力。举办大学数模竞赛,已造成一种氛围,推动了培养大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工作。
2 数学建模在创新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意义
数学建模是对人的数学知识,实际知识的拥有量和灵活运用程度,逻辑推理能力,直觉、想象和洞察能力,计算机使用能力等的全面检验,最能反映出创新精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年的工科大学毕业生是科技战线的生力军,他们要出科技成果,并且“千方百计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数学建模能力对他们是必不可少的。
数学建模是对传统教育的一个挑战,它强调怎样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工具来解决数学问题。学生参加数学模型的研究,参加全国大学生建模竞赛,是将以前的“做练习”改为现在的“做问题”,将生活变成数学,将问题实际解决。数学建模是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学生时代的第一次科研训练,是一个向实际负责的任务书,是对学生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的锻炼与挑战。基于以上的重要性,许多高校对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越来越重视,我校也不例外。
3 提高我校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具体措施
为了提高我校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我们可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溶入数学建模,并开设创新系列课程:数学建模系列课程。系列课程中除设置了数学建模理论课外,还设置数学建模实验课、数学建模集训和数学建模竞赛等任选课。
关键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T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8(b)-0147-02
1 引言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是机械工程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集成了数学、电工电子学、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原理和技术,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理论知识抽象、实践性要求高、学时少等特点[1]。尤其是对于电工电子学及信息学知识相对薄弱的机械专业本科生,首次接触信号变换与调理、系统特性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抽象概念时,学生普遍反映该课程存在理论内容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等问题。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机械系统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测试技术在机械领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例如新产品开发、生产过程控制、设备状态监测及产品性能试验等工作均以测试技术为基础。因此,《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在机械工程相关专业课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使机械专业本科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相关理论,贯彻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文件的精神和适应学校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需求。改革和创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教学方式,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已迫在眉睫。
2 传统理论教学及其改革与创新
2.1 传统理论教学方式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理论知识的传递以灌输式讲授为主,并设计有少量的验证性实验。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只能被动地吸收知识,从而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另外,由于该课程涉及较多的其他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快速全面地把自身储备的知识与新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从而使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产生茫然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在课程的学习初期),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甚至有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2],这将使整个课程的教与学过程变得非常艰难,以致于课程的教学质量严重下滑。
2.2 理论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教学改革与创新遵循的基本原则: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前沿性和实践性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方式及工程应用能力。
2.2.1 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号及其描述、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常用传感器及其原理、信号的调理与记录、信号处理初步、典型非电量参数的测量及计算机测试系统等。
通过对课程主要内容的细致分析和研究,并根据测试系统组成模块将上述章节内容重新排序,采用以“信号流”为教学主线,按照信号在测试系统中的传输顺序将整个课程内容贯穿起来,从而使学生建立完整的测试系统概念。重新优化调整后的教学内容:首先讲信号的时域描述和分类,然后讲常用传感器及其原理,进一步讲信号的调理与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再讲信号的频域描述及分析方法,接下来讲整个计算机测试系统。而后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实例展示信号在测试系统中传输时的失真,从而引出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内容:最后讲解机械领域中典型非电量信号的测量。优化调整后的教学内容不仅兼顾由浅及深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在学习课程初期理解起来相对容易,从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幅提高:而且整个教学内容是先局部后整体,逐步深入测试技术精髓,符合工程技术知识学习的规律,使学生学习起来思路清晰,且能够促进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测试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原理和特点。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中与测试技术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实例融合到课堂的教学内容,同时注重介绍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和前沿知识,以此来保证教学内容的实时性和前沿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眼界[3]。
2.2.2 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建立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转变的基础上[4]。随着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发展,课程知识的快速膨胀,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课程的理论教学任务。而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新的理论教学方法更加适应课程快速发展的步伐。
在新的理论教学方法指导下,课程的理论教学过程采用启发式讲授、工程案例剖析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身边的生活实例和工程实例设疑式地启发学生,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例中所涉及的测试技术基本原理和技术展开积极课堂讨论,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此外,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该课程的新知识与课程涉及到的其他专业基础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在每节课理论内容讲授完毕后,教师为学生指点出下节课将会涉及到的其他课程专业基础知识,以便学生课后可以及时温习和回顾,从而使学生下节课的理论学习变得清楚明确,并且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学以致用带来的成就感,以进一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培养学生自觉地对教学内容涉及的理论及实践问题加以追踪的严谨务实学习态度。
2.2.3 理论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理论教学手段方面,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将多媒体教学 、黑板教学、仿真演示及实物教学等多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
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把概念、图形、动画、视频及声音等信息载体有机结合的特点[5],将一些传统黑板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和无法观察的现象采用图文并茂、灵活多样的多媒体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没有工程实际经验的学生能够从认知的角度建立机械工程测试的相关概念,力求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对于理论强的教学内容(例如信号变换和信号处理相关章节)则采用黑板式教学手段,通过对公式和定理的详细推导,加深学生对公式定理的理解。
对于应用性强的教学内容(如传感器原理、信号调理等内容)则采用多媒体教学、黑板教学及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讲授,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工程应用能力。
对于抽象性强的教学内容(如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宜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演示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并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搭建仿真程序,培养学生的求知探索欲和动手能力。
2.2.4 理论考评体系的改革
在理论考核方面,传统的课程考核模式主要是一次性定时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模式具有诸多弊端,一是学生临时突击,放松平时学习:二是难以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课程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考评体系[6]。新理论考评体系采用“平时作业20%+课堂讨论表现20%+自主考试10%+期末考试50%”,改变了传统一次考试定结论的弊端,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探索意识。平时作业以大作业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课堂讨论以工程实例为对象,通过考评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自主考试”,即采用教师提供开放式工程题目或学生自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程题目进行课程专业知识综合应用的一种考核方式,这种考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同时,为了考评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期末采用闭卷考试方式,以此确保学生对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掌握。
3 结语
通过对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探讨,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只有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才能达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的目标。同时,教学改革工作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理论教学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关键词】CAI;音乐;课堂;教学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简称为多媒体技术。它指的是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载体进行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的一种先进技术和手段。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是美的享受和展现,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就应该成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中学生整体素质,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体验美、感受美、表现美起着积极的作用。
CAI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媒体教学方式和手段,它具有鲜明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使得课堂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音乐课堂的听、读等形式,恰恰契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极大地开拓了音乐视野,丰富了音乐知识,使广大中学生身心受到熏陶,从而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笔者通过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对CAI的合理利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CAI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CAI教学能有效整合各类资源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思想最为活跃,对于中学的课堂尤其是音乐课堂,希望是轻松的、活泼和有趣的,能够在课堂中感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为满足学生这种心理特点和需求,音乐课堂教师运用CAI辅助音乐教学,根据课堂的内容选择大量图形并茂的声音、图像、色彩、动画等材料,并根据教学需求进行重新的分类整理和有效组合,可以创情激趣,变静为动,扩大容量,图文并茂,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能巧妙地把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鉴赏能力紧密结合,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想象创作力,发展艺术创新能力。
2.CAI教学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色彩和声音有着非凡的敏感性,他们很容易在优美的画面动听的旋律营造的氛围中,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艺术的形象。而CAI教学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储存、展示包括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美丽的画面和清晰的声音设置情景,使学生们如身临其境,充分调动其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使课堂冲破时空限制,让音乐课堂教学魅力四射,为学生音乐素质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
3.CAI教学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CAI教学能提供各种各样功能强大而又全面的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所具有的学习资源库,能为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查询,让学生能获取大量的音乐资源信息,各种音乐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按照自己的梦想开展个性化学习。学生在进行自主音乐的学习中,可以有选择地浏览他们所需要的材料。
4.CAI教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中学音乐教学力图在轻松、活泼、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生借助CAI,通过观看、聆听等感知行为,能第一时间形成学习中的意见和反馈,阐述自己对于某些片段的见解和看法,音乐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见反馈及时进行课堂内容以及课件的调整,从而更合理地安排内容和进度,真正按照学生正当的需求安排教学。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和需求选择自己学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学习更加显示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
5.CAI教学能创造熟悉的艺术情境
CAI课件教学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将所讲对象在大与小、远与近、快与慢、零与整、虚与实之间互相转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从太空到海底、从远古到现在、从自然到社会、从异国到本土,都可以表现出来,各种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都可以让学生亲自去体会,既真实又自然,从而激发起学生对各时代、各民族、各国家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6.CAI教学能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音乐课堂,理应能给学生带来轻松和快乐,但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神秘感。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在快乐中学习,从而享受艺术、鉴赏艺术、创造艺术,是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任务之一。运用CAI技术,可以把不同民族的建筑、歌舞、风俗、服装做成精美的课件,学生一边听教师介绍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和音乐旋律,这种知识、形象、音乐的完美结合,学生们能感受到从未有过的美感,对音乐会有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从而在快乐学习中有所收获和提高。
二、基于CAI技术的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创新
笔者认为,在中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出CAI集成性、多样性、交互性等特点,努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向创造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
1.注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态的事物比静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注意。利用CAI设计出生动、新颖、声形并茂的动画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中学生本身就具有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常常伴随着活泼、好动,并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特点。而通过CAI技术的交互作用,可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信息空间,通过新颖、真切和具有动画效果的画面来再现情境,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通过制作、演示课件,放映影音作品,进行新旧对比,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有助于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美。
笔者在带学生欣赏《保卫黄河》歌曲时,通过CAI播放相关资料片,再现了这一作品宏阔的场面,从形象、色彩、音乐旋律等视觉和听觉全方位感受乐曲磅礴的气势,感受中国人民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让美的教育、美的熏陶震撼学生心灵,热爱美、追求美,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之情油然迸发。
2.讲求视听策略,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在中学音乐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听得明白,听出感受,并逐渐对音乐产生兴趣并大胆展示,关键就在于必须紧紧抓住学生听觉感知这个先决条件,充分利用CAI教学引导学生静心聆听,仔细观看。在以往的中学音乐教学中,老师在教学之前往往要准备好图片、录音机、录音带,教学中黑板上写上大量音谱、歌词等内容,既浪费时间又乏味,导致学生对音乐课堂也产生厌烦心理;而现在运用CAI教学,任何乐谱、图片、实物都可以通过大屏幕展现出来,各种乐谱不同的字体、颜色、形式凸现在大屏幕上,不仅学生的听觉与视觉能很快就调动起来,而且教师的工作量减轻了,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同时通过CAI辅助,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服装道具、演员的动作表情等,有了音乐再现,视听俱佳,一切都通俗易懂,学生自然能够静下心来,投入到课堂氛围中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3.营造良好氛围,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在中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功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利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体验中产生情感的共鸣并不断延伸,从而达到领悟知识的目的。
如在带领学生赏析乐曲《春江花月夜》的过程中就可以努力创设出各种生动的意境。在欣赏之前,可以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和画面去感受每段乐曲的力度、速度、乐器音色及乐曲的情绪。学生在欣赏乐曲开头部分音乐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夜色蒙眬、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美好景致,听到的音乐开始部分有一段自由节拍的引子,由黑管和大管奏出,黑管演奏主题音乐,长笛独奏一段装饰性乐句,这一部分音乐的力度自由、速度渐快、情绪抒情优美,将人们带入优美夜色的意境当中;学生在欣赏到乐曲部分的时候,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生动画面,此时学生的情绪很高涨、很激动,似乎感受到了江水的汹涌和家庭的欢乐……脑海里浮想联翩,将自己和画面、音乐溶为一体。
4.创设音乐意境,开发学生创新思维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审美思维过程最基本的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美,对发展学生个性和智慧,促进创新思维是十分可贵的。CAI技术有声有形的情境优势所创设的音乐意境,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艺术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美。
如在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时,通过CAI可以演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的背景,播放作品,设计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山明水秀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从而把他们带入到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接着多媒体动画呈现出常德诗墙、柳叶湖、壶瓶山、花岩溪等常德的美丽景象,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就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出欢乐舒畅的动作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常德美景。
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一堂普通的音乐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创新;创新教育;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urse
Cui Xiaopeng
(Dongtai Anfeng High School,Dongtai 224221,China)
Abstract:The context discusses how to implement innovative education in IT lessons in middle school.Three aspects will be mentioned:The transition in teachers’education ideology i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ve education.The creation of a sound innovative education holds the key for fostering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The encouragement of innovative thoughts is a significant mean to bring up students’innovative abilities.
Keywords:Innovative;Innovative education;Innovative ideas;
Innovative ability
“创新”一词,早在《南史后妃传•上宋世祖殷淑仪》中出现过,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学来实现和完成的,那么,在“教学”来源,什么是创新教育?所谓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的核心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着重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要真正的实现创新教育,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以前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中学信息技术课而言更是如此。因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材大多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贯通、点拨的作用,重点是让学生回去自己思考。其次中学信息技术课和其它学科相比较还有一个不同之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把信息技术课分成30%的理论课和70%的上机课,30%的理论课上教师对易懂的部分只要作简单介绍,对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更快更有效的学习方法作重点讲解,这样可以更全面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对于占大比例的70%的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老师的安排下好得多。
二、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于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情境,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教师只起帮助、引导和促进作用。强调"创新教育情境"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与"会话"。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做好组织、帮助、引导、促进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要学会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能以各种信息方式呈现信息,如图像、声音、气味、质感等,争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参与,并使用交互性强的教学软件,强化学生的"协作"与"会话",多让学生动手。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背景材料和各类感性材料,注重知识点的讲解,思维方法的引导,提示帮助学生寻求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先进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循序渐进的支架式教学、目标明确的抛锚式教学、引导启发性的随机进入教学法等。
三、激发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指:以密切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有意义的任务或者问题创造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动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内化伦理。设计出一个好的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任务还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研究、探讨。
(二)灵活运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WORD之后,让学生思考在EXCEL和POWERPOINT中如何做同样的操作,然后再把不同点进行比较,学生就能通过以前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这样既能节约上课时间,又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
发散思维是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向,采取开放和分歧的方式,以衍生各种可能的答案或者不同的解决方法,收敛思维是把众多的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序列中去,以便最终得出一个符合逻辑规范的结论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强调这两种思维的互补关系,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问题的多种解法,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体作用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矛盾统一的关系,揭示了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这两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学是在教师的主导下的才学。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教和学才会相得益彰,从而才会提高教和学的质量。如果我们认真的去实践,成功将在不远处。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而要做到这点,就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了。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教育。我还是一位年轻的信息技术教师,我所能做的只是不断学习,学习,再学习。
参考文献:
[1]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2]南国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的培养[M].电化教育研究所,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