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海绵城市地面做法范文

海绵城市地面做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海绵城市地面做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海绵城市地面做法

篇1

城市整体而言,房屋、道路、庭院大致各占城区面积的三分之一。学界认为,如果把屋顶全部绿化起来,城区绿化覆盖率就可增加30%,加上地面绿化的30%,届时,城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将下降80%以上,而“热岛效应”就会基本消除,城区生态环境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

说“绿屋顶”具有消除“热岛效应”和“减碳”的功能,并非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有一定理论支撑的。“绿屋顶”就是一种生物“吸排”过程,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通过叶面吸附滞留在大气中的尘埃,通过在叶面生长过程中蒸腾的水分和带走的热量增加空气湿度、调节气温。

同样,“绿屋顶”的“吸排”效应,也并非仅仅是专家们的理论表述,而是经过实践所反复检验的。试验表明,在上海市酷暑时节,当气温达到30摄氏度时,屋顶表面温度可达55摄氏度,而“绿屋顶”的表面温度仅为22摄氏度,屋顶绿化还可以使顶层房间日均温度降低2~4摄氏度,可节约空调耗电量20%~40%。河北省保定市的有关科研人员在保定恒兴医院的屋顶做过试验,他们在屋顶种植了400平方米的葛藤,结果这些葛藤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高达4吨左右,年制造氧气也高达4吨左右。

篇2

高碑店利用自身优势,城区中有两个硕大的已经形成的雨水储蓄坑,将这两个大坑充分利用起来储蓄城市雨水,使雨水由城市的害变为城市的宝。使高碑店城市变的更为水生态,更具有景观艺术,更为清新的城市。

【关键词】自然地形、生态城市、海绵城市

1.改变传统单一的排放雨水理论与做法

城市扩大发展,给城市雨水排放不断地带来新的问题。传统的排出雨水理论和做法显然无法解决城市雨水排出日渐突出的问题。传统理论是雨水排的越多越快越好。传统做法是小管道收集、大管道汇集,集中到末端只依靠河道排泄单一的三级体系。

对我国北方大多城市,城市周边河流少,接纳雨水的水体少,尤其是平原城市,城市的纵坡小流速慢,当城市的雨水在管道中汇集到河渠时,管径自然放到很大,但是,仍然不能满足排出雨水要求,遇暴雨时城市经常出现积水,局部形成内涝。

近年来国际上在排水规划理论、技术、方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如:美国的低影响开发、最佳管理实践,英国可持续发展排水系统以及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等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其核心都是城市的雨水不要又快又干净的排出城市,城市中要留住城市的雨水。在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提倡建设海绵城市,不能再一味的追求修建庞大的雨水管道,把城市的雨水彻底排走。应把雨水转变为生态的、绿色环保的、具有充足水域面积的城市水体。

2.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留住城市中的雨水

河北省高碑店市地理位置:位于河北省保定市东北部,地处京、津、保三个城市的腹地,京广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及京港澳高速公路均从城市中穿过;气候特征:近十几年来,年平均气温11.5℃,一月平均气温-5.5℃,七月平均气温26.1℃,极端最高气湿41℃(2000年7月1日),极端最低气温-19.3℃(2001年1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558.7mm,年最大降水量934.6mm(1956年),降水年际变化大,具有春旱秋涝,旱涝交替的特点,最大冻土深度65cm;地貌水纹:高碑店市西部为太行山东麓的洪冲积扇边缘地带,东部为河流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倾斜,海拔高度40.4―10.9米,东西向地面坡降1/1500―1/1700,南北向地面坡降1/3000―1/3600,地势较平坦。

高碑店规划发展城区面积70多平方公里,老城区雨水出路主要排入运粮河、斗门河和紫泉河支流。京广铁路以西的雨水排入运粮河(面积约5.7平方公里);京广铁路以东、斗门河以西的雨水排入斗门河(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从斗门河以东到京港澳高速公路以西的雨水全部排入紫泉河支流(面积约22平方公里)。

新开发建设的城区主要布局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以东与京广高速铁路以西之间,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雨水的出路全部排入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紫泉河内。由于该区域至紫泉河的距离较长,南面的二趟雨水管距紫泉河还有2公里多时管径已经放大到2200mm,再继续向前铺设若不放大管径就无法接纳两侧区内雨水,若再放大管径,管道高程又会与紫泉河底的高程产生矛盾。这种情况不单是高碑店有,凡是平原城市一般都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最终只能依靠提升泵站来解决。庞大的管径,巨额的投资,依然不能解决城市积水和内涝问题。

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地形条件和人造工程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从根本上解决雨水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就是改变传统的排出雨水理论和传统的排出雨水做法。不是尽快的将城市中的雨水排走,而是将城市中的雨水留在城市中。

高碑店开发区南部和北部各有一个废弃的大坑,两个废弃的大坑具备着很好的城市雨水储蓄自然条件,南部大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平均深度3―4米。北部大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平均深度6―7米,两坑的容积为130―160万立方米。北部大坑自然连接着三条紫泉河支流。根据城区排水系统的实际情况,除老城区少部分的雨水排入运粮河和斗门河以外,城区大部分雨水包括老城区和开发区全部排入城区紫泉河支流,也就是城区内的雨水管网与城区内河流相结合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雨水排出系统,如果将城区内南北两个天然储水大坑再充分利用起来,与现行较为完整的雨水排出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很容易实现城市的雨水留在城市中。将雨水渗透、滞留、集蓄、净化、循环、使用及排除紧密结合起来,也就是建设海绵城市所依照的“渗、滞、蓄、净、用、排”六字方针。

按照当地多年统计数据,以当地暴雨强度及其它有关径流、重现期等系数参加,加以估算,一般一次暴雨降雨量以50mm计算,城区以70平方公里计算,所产生的径流量约160―200万立方米。从理论估算值看,两个储蓄大坑基本上可以接纳城区大部分面积的一次暴雨量。通过对雨水的滞留,可使城市雨水径流量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小径流峰值,避免城区积水形涝。同时,还可将下游庞大的雨水管径缩小。两坑的地质条件渗透性很强,可以很好的补给缺乏的地下水。高碑店城区能有这样两个天然蓄储雨水大坑在一般城市是很难得的,这个储量不但可以供给城市每天的绿化、道路等市政用水,更重要的是应急时,作为城市备用水源,完全可以解决几十万人数十天或几十天生活用水。另外,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水技术中心推出的一些技术如:在池塘底铺设表面经过处理的砂层,沙地雨水处理池的含氧量比普通池塘可提高3倍之多,从而能长时间保持水的新鲜度。

建设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要使城市进入良性循环,就要建设水生态环境,建设水生态环境就一定要增加水域面积;建设海绵城市就一定要努力滞留城市中的雨水。高碑店城区两个硕大的雨水储蓄坑与城区地面雨水自然渗透量之和,每年将80%的雨水留在城市中是可以实现的。

3.尽快完善城市雨水体系,早日实践海绵城市

高碑店城区的两个废弃大坑作为现在讲,可以说是就有形成的,北部的大坑连接着紫泉河水系,城区北部大部分雨水由管道汇集分别排入三条紫泉河的支流,三条支流汇流到大坑,由大坑排出经一段东西向的紫泉河支干后,进入南北流向的紫泉河。城区北部实际上区内雨水管道和区内紫泉河支流及北部大坑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较为完整的雨水系统,但是,所欠缺的就是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大坑进行雨水的储蓄与调节。南部的大坑相对孤立,但是,南部铺设的雨水管道都有从大坑的四周经过,尤其是大坑的南侧就有两趟管径2000mm雨水管道从大坑的东西向穿过。根据现状南部的排水系统稍加改造就可将南部大坑有效地利用起来,形成南部较为完善的雨水系统。如:南部北边的另外一条紫泉河支流从城区由西向东流径需向南改造800多米就可进入南部大坑,大坑南侧的两趟雨水大管道就没必要一直向东铺设下去,可在经过大坑处直接接入大坑,大坑四周的雨水管道没必要连续铺设的可直接接入大坑。

将两个废弃大坑充分利用它的自身蓄水能力,从技术方面、景观艺术方面、生态水循环方面、作为应急水源等方面进行科学地论证、规划、设计,使两个废弃大坑成为接纳城市雨水,将雨水能渗透、能滞留、能集蓄、能净化、能使用、能循环、能为城市应急水源的两个城市生命体。

参考文献:

篇3

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等三个方面[1]。对于城市绿地来说,首先,在能产生雨水径流的起始场所,通过建造屋顶花园、雨水花园、下凹绿地、植物群落、铺设透水砖等景观元素汇聚并吸收降水,补充地下水源。其次,当降雨强度大于地面入渗能力时,则通过植栽、洼沟、雨水跌水等一系列结合景观设计的手法过滤净化雨水,再将溢流的雨水汇集运输到生态湿地、景观雨水塘等。景观水体容量达到饱和,则溢流至人工蓄洪池或城市河道[3]。

2武汉城市绿地中建设海绵城市优劣势及应对策略

2.1优劣势分析

(1)水资源丰富,优于水也忧于水武汉市域范围内的湖泊众多,水网纵横,江湖河泽星罗棋布,水体面积约占25%。如何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武汉的水环境、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的问题也逐渐突出,内不能蓄,外不敢排,饱受河湖污染的忧患。(2)山水格局突出,水绿交融,基础良好武汉是山水园林特色鲜明的城市,绿地率达33.8%,城市绿地具有空间开阔,占地面积大,能储存大量的雨水资源。水绿交融的格局,成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良好载体,而园林绿地必定是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雨水花园的建设还是在低影响开发等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3)水专题研究较多,有一定的科研与技术基础都市发展区中划定了1814km2生态底线,率先制定完成湖泊“三线一路”(蓝线、绿线、灰线、环湖路)保护规划等等,都为海绵城市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依托已有试点,合理筛选可用措施

①武汉市相关理念已经初有尝试。解放公园改造中,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建设。洪山广场、汉口江滩等众多项目透水材料的运用都是重要的试点。特别是武汉市绿道系统的建设,透水材料的选用就更加广泛。对于屋顶花园建设的大力推进也有利于雨水的收集与回用。武汉市园博园的雨水花园的试点建设正在进行中。通过植被草沟、下凹式绿地、景观水体等结合园林景观实现绿地的综合功能。②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区的青山区、四新片区屋顶绿化、透水铺装、植被草沟等措施的应用,减缓地表径流,都将成为建设海绵城市的试点。其他区域的运用,特别是部分小区雨水花园建设、学校中水利用等也是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③其他城市的措施借鉴。武汉作为南方丰水型城市,与深圳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深圳市光明新区建设中,建立多等级的自然渗水网络,在不同尺度及不同环节上规划对应的自然排水网络,以应对不同强度的暴雨径流;改造场地和街道空间,减少不透水面,整理和优化水网和水库,包括保育河道,利用水库扩大集雨面,设置雨水蓄水池;恢复湿地斑块,使湿地重新发挥蓄积雨水、去除雨水污染的生态功能[4]。这些都值得武汉借鉴。

2.3其他制约因素

①雨量相对较大,土壤下渗不足:武汉市暴雨多集中在4—8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65.6%。汛期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3%。多年平均降雨量:1257mm(1951年—2012年)。地下水位相对较高,一般地面以下1m内可见地下水,城市绿地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土壤多为粘性土或工地废弃土,土壤条件相对较差,多不利于排水与下渗。②传统的道路洒水清扫模式的影响:很容易将道路的污染物冲入绿带,特别不利于道路的下凹式绿地建设。③对于道路、绿带的污染物监测数据较少,对于净化措施的制定缺少实践数据。

3武汉城市绿地海绵建设的关键点

秉承规划引领、生态优先、安全为重、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规划与建设,合理分析武汉绿地建设“海绵建设”的优劣势,借鉴、研究、尝试合理可行的应用模式。一般情况下,绿地的年径流外排率为15%~20%,因此,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85%,那么,武汉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注意的关键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宏观方面

结合城市总规与专项规划,合理协调注重绿地系统建设、管理与周边雨水系统的协调衔接,确定径流控制率的总体控制目标,依托绿地、湖泊,实现径流控制的均衡性,制定保山,理水,增湖,织绿,整地的建设策略,确保城市范围内的“海绵体”建设与实施确实有效。

(1)系统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各要素

把治水与治山、治林、治田有机结合起来,协调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问题。规划增绿、山体保护与修复,确保径流控制率的最大化,也体现了生态优先的重要原则。发挥绿地与水体、港渠的联动作用,多种净化措施的应用。

(2)湖泊湿地的保护,保证“城市海绵”的蓄容量

河湖水系、坑塘湿地等是城市天然的雨水滞纳净化场地。为河滨植被缓冲带、河滨湿地、雨水滞留塘等低影响开发系统的构建提供条件。20世纪80年代末,“亲近自然河流”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在欧洲多国兴起。瑞士、德国等国进行了河流回归自然的改造,裁直变弯、对已硬化的河岸带进行了生态改造,延长洪水在支流的停留时间、降低主河道洪峰量(王新军等,2006)。日本进行了"多自然型河道建设”(刘晓涛,2001)。这些都是武汉改善湖泊、港渠生态环境的重要借鉴。

(3)完善城市传统排水系统与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合理测算绿地的承载

绿地的承载功能是多样的,不能为“水”而做“水”,其中的水文章应该是理性的、合理的、多承载的。在满足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和其他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地预留或创造空间条件,对绿地自身及周边硬化区域的径流进行渗透、调蓄、净化,并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相衔接[1]。

3.2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上,雨水利用技术措施应与绿地景观相结合,尽可能采用生态化和自然化的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能跟风建设,将海绵建设变成了忽略绿地景观功能的“傻把式”而得不偿失;也不能照搬照用国外先进的理念与技术,忽略了城市自身的特色,成为华而不实的半成品。在实施措施上,合理分析,体现武汉特色。关于低影响开发、屋顶花园、雨水花园、植被浅沟、生物滞留、生态湿地等,国内外规划与建设案例颇多,基本通过土壤、填充材料和植物的过滤作用净化雨水,减小径流污染,同时消纳小面积汇流的初期雨水,减少径流量,补地下水源,有效实现雨水资源的调控与改善利用,与景观结合可以在城市绿地中广泛应用。武汉市地下水位相对较高、河湖水系较多、绿地建设多为高花坛等。针对武汉的城市绿地特色应该有合理的分析,研究武汉市绿地各类土壤的雨水渗透能力与降雨规律之间的关系,各类植物对于雨水浸泡适应的规律,初雨污染与各类植物耐受与净化能力等是海绵城市建设的研究专项内容之一。笔者认为在武汉的建设措施中,存在着绿地下渗不易,道路中净化困难的问题,因此在运用下凹式绿地和透水铺装的应用特别需要理性的分析与研究。

(1)下凹绿地

武汉对于城市公共绿地中下凹绿地的建设有一定的实践,但少有数据分析,需探索实现之。对于城市主干道路绿带和公园绿地做如下分析:①城市主干道路:道路的雨水污染严重,有关研究得出,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COD含量高达上千[5],虽然绿地的入渗能力要远远高于其他材质下垫面入渗效果,但是污染会通过绿地下渗,影响地下水源的安全。据研究,北京7月20日前的道路雨水完全弃流。武汉对于道路初雨污染分析的研究并不多,没有准确的数据支撑,在主干道路绿带中建设下凹绿地风险性较大,应有针对性的措施与条件限制,方可进行下凹绿地的改造。由于用地紧张,城市主干道绿带相对较窄:绿带宽度基本从1.2~4.5m不等,多为高花坛,对于下凹绿地的基本模式改造与建设有一定难度。武汉的自然气候要求道路绿化必须满足夏季遮荫的功能,如何选择合适的高大乔木,在道路上实现下凹绿地应有理性的分析与实验。基于此,武汉市“道路海绵体”构建应采取边疏导边实验的原则,通过对于雨量、污染物的实际数据测算,明确初雨弃流的季节与时段;结合以初雨工程净化措施为方法,实现部分道路雨水进入道路隙地下凹绿地、雨水塘或景观水体,达到减少径流、雨水利用的目标。中央分车绿带中不建议实施下凹绿地改造与建设;在机非隔离绿带宽度小于4m的,不建议做海绵的建设与改造,如需建设可采用边缘植草沟或间断式下凹绿地的做法;人行道树池的海绵改造与建设中,可进行条状连接,局部可调整为下凹式绿地;绿带中下凹绿地必须有初雨弃流设施,确保不污染绿地与地下水;绿地内应设置溢流口(如渗井),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与非透水铺装之间应做防水处理,确保路基不受损。②传统绿地的模式,不可能全部实现下凹式绿地特别是对于已建设绿地的改造中,对于景观的破坏、植被的影响等应做理性的分析,明确改造建设面积比例与深度。绿地有一定的容量限制,当土壤稳定入渗系数较小时,下沉式绿地深度超过临界值,将会造成植物长期淹水的情况,甚至有可能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6]。相对于下北京下凹绿地的深度宜为50~100mm,且不大于200mm的深度要求,武汉城市绿地的指标与数据应有合理的测算,不拘泥于深度要求,以满足容量为主要目的,更有利于绿地的“海绵”改造、建设与景观的多样性的营造。土壤稳定入渗速率较低时,下沉式绿地对径流的削减效果较差,采用下沉式绿地与雨水花园、雨水塘、雨水调蓄池、景观水体、多功能调蓄等设施结合设计的方法,共同实现场地总体的年径流削减率的控制目标。

(2)透水铺装

常用的透水性铺装有透水沥青、透水混凝土、透水砖、嵌草石板、植草砖、植草板、木塑地面、碎石路等。王哲,谢杰等通过模型计算对不同季节进行情景分析可知,由于透水铺装层本身具有较多的孔隙,能够存蓄的雨水量较大,因此各个季节透水铺装地面对雨水径流依然能够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7]。透水性铺装还可以降低噪声,有效地改善城市的声环境,光环境,补充地下水源(汪鸿山等,2012)。推荐出基于控制路面径流污染的透水性沥青路面的典型结构。采用20cm炉渣和20cm细砂作为过滤层进行铺装,该路面结构对重金属含量高,SS污染较低的道路是适合的;而采用20cm炉渣和20cm陶粒进行铺装,炉渣在上,该路面结构对SS污染含量高,重金属污染较低的道路是适合的。虽然,国内外对于透水铺装的研究和应用较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应用上的问题,长期使用带来的入渗性能和管理维护问题。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交通工具的碾压和行人行走会使透水铺装地面的基层密度变大,减小其储水空间。而各种粉尘、细颗粒进入透水铺装地面面层的孔隙也会影响透水铺装地面的透水性能(Borgwardt等,2006)。冻融破坏和孔隙的封堵是透水性混凝土应用中的难点(李鸽,2013)。国内在车行道上应用成功的案例很少,在人行道、公园绿地中应用相对成功。在公园绿地中,应依据不同的功能分区与要求进行合理的透水铺装的材料与区位设计,既保证功能与景观的需要,又满足减缓径流的要求。在人流密集的主广场上,不宜选用透水性过高的铺装材料,对于污染的清理、耐用性均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奥运会水立方广场的透水砖,深灰、浅灰的透水铺装在局部被污染的情况下,整体形象大打折扣,且无法应对较重车辆的荷载。然而,在林荫步道等区域的透水混凝土的效果表现较好。由于透水混凝土铺设是现场搅拌一次性成坪的,在强度方面比透水砖能承载更大的压力[8],有更广泛的适用性。

3.3建立健全规划建设与养管体系,确保海绵规划与建设

①城市雨水资源化的景观学实现途径,除了技术支持以外,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引导。明确的雨水利用和管理措施,鼓励私人参与雨水设施的更新、运行和维护,有效地引导雨水利用技术研发等。②效益分析。城市绿地中雨水利用除了环境效益,还应考虑到经济效益外、社会效益等方面。对于新建设绿地无论在规划设计还是实施中,很容易达到三效益的和谐统一,但是针对城市中已建设绿地项目的“海绵改造”则需要平衡三种效益,将指标分解到片区或城市的综合角度来制定实施措施,合理结合武汉河流、湖泊、港渠与道路、绿地中的各种措施,达到三种效益的最优。

篇4

关键词:城市内涝;雨洪管理;景观规划

1我国当下城市内涝情势

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问题频发,尤其夏季降水强度较大时雨水无法及时排除,往往导致交通瘫痪,并且严重影响下游城市的行洪功能,另外涝灾也干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动植物生长造成极大危害。我们在思考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同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关于城市水文,内涝灾害不是唯一的问题,还存在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将其看做一个系统性、整体性的问题统筹解决,让人在城市中与自然最大化地和谐共存。

2城市内涝形成原因分析

2.1人类活动影响下的降水与水循环

我国暴雨目前呈现愈发频繁地袭击大城市的趋势,联系到当前城市高速建设与扩张的现状,城市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交通尾气排放量、用电量等生活基础能源消耗增大,城市绿色植被分布愈发不均衡,建筑物的墙体和大面积玻璃幕墙使得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最终导致降水,往往导致大面积积水甚至城市区域性内涝。

城市建设中硬质化下垫面面积比例增大,使得雨水汇流条件产生变化。大部分硬质铺装为不透水铺装,从而雨水下渗过程受阻形成地表径流。城市下垫面被硬质化铺装覆盖后土地涵养水的能力大大降低,土地失去调节雨洪的能力,不能缓解雨涝问题;大量的水资源无法下渗补充日益减少的城市地下水。植被原有的对地表径流的阻滞作用被大大削弱,从而导致在硬质下垫面条件下汇水时间大大缩短,于是出现汇水峰量增高、峰值时间出现提前等,并且径流速度大会加剧其对地表的侵蚀。

2.3排水管网与城市河道的局限

我国市政建设存在工程质量较低,大量雨水、污水管道错接的现象,工程设计标准偏低,设计排水量小且易老化,使其无法正常排水。其安装成本和后期管网的清淤维护成本对城市建设是一笔较大的开支,另外管网处理雨水会导致大量水资源被浪费,无法补给地下水。当前的城市河道往往将原有的自然形式通过工程手段“裁弯取直”,并硬化、渠化河道,一方面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河道自我调节能力降低。

2.4对可调节雨洪的土地的侵占

城市建筑占用了大量滞水空间,土地对雨洪的调蓄能力降低,城市建设大量侵占河道、池塘、水田等湿地区域,导致湿地生态恶化;当下对湿地的侵占以及城市污水向河道排放,对河床的侵占往往使其断面压缩,加高泄洪道,使洪水调蓄系统萎缩,导致城市水系统弹性下降,河流动力过程改变和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系统受到冲击后反应和恢复的灵活度下降,对雨洪的调控力减弱。

3城市内涝的景观规划途径

解决城市雨洪问题的关键是将其视为解决城市水文的综合性问题,将雨水视为资源进行调蓄利用,将雨洪调蓄系统与生态基础设施进行整合,因此应进行景观安全格局的建立和生态基础设施的有效部署。

3.1城市绿地格局的建立

具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在城市中心增加绿地密度分布,建设中小型绿地为主可达最优降温效益。而这一结论在绿地布局方面与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对雨洪调蓄功能影响的结论存在相似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城市绿地面积相同的条件下,绿地斑块数量越多,汇水时间越长,城市排水压力越小;面积和绿地斑块数量都相同时,绿地斑块破碎程度越大的排水压力小;绿地斑块结合度高、离散程度低的区域城市排水压力较小。

由此推论出在城市绿地景观布局中除了保证其面积,还应注重绿地的斑块数目,保证其具有一定的破碎度,从而降低不透水铺装的连接度,且绿地斑块离散度不可过高,不宜分布在城市边缘,应在中心区保持一定的结合度。这样城市暴雨强度可以有所减缓,还可保证水资源的存蓄与利用。

3.2绿色基础设施与低影响开发

3.2.1绿色基础设施的建立。“绿色基础设施”强调土地空间多种功能的相互联系性,以保持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提倡将发展、基础建设、生态保护等理念融为一体。从微观角度讲,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体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其更强调以自然调蓄的方式解决雨洪问题。具体形式如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草沟、人工湿地、下洼绿地等。以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解决雨洪问题,其根本是解决内涝问题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系统与景观的观赏性。从更大尺度讲,应着手规划区域积水单元的建设,有效规划区域河道、坑塘等汇水节点,且绿色基础设施应形成开放空间网络,进而形成水生态的保护网络。

3.3低影响开发的雨洪管理思路

低影响开发是对生态产生最低负面影响的设计策略,其理念核心为场地分散式设计与管理,主要内容为借助场地中景观要素来解决雨水问题,以其代替流域末端成本高昂的雨水收集装置。低影响开发设计过程连续且可重复,既适用于新场地的建造,也适用于建成场地的改造调整,该理念主要包括以下五个主要方面:(1)视水文过程为一个整体,设计中应力求模拟自然过程。(2)对场地实行分散式控制以控制生态过程。(3)源头控制,在产生径流的地方控制、疏散、引导,减少污染物汇聚下游的风险。(4)整合非系统性结构,充分利用生物和化学过程,设计和保持自然系统。(5)利用多功能的景观、建筑与基础设施。具体技术手段大致包括生物滞留地、过滤带、干井、浅草沟、可渗透铺路材料、植物缓冲带等。

篇5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捏脸蛋”为你整理了这篇城管局“十三五”时期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一、“十三五”期间工作落实情况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实现质的突破。我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置设施日益齐全,功能不断完善,共建成2座生活垃圾焚烧厂、1座生活垃圾填埋厂、1座厨余垃圾处理厂、1座有害垃圾处理厂,在建的还有1座生活垃圾焚烧厂、1座厨余垃圾处理厂,全市市县日平均处理生活垃圾2600吨,处理餐厨垃圾178吨。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规模化。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通过户集、村收、县(镇)运、市处理模式,构建长效机制,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日常管理,广泛动员群众,形成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运行完好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51个涉农镇街、877个行政村均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三)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资源化利用稳步推进,建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推行新型环保建筑垃圾运输车制度,实现全市建筑垃圾运输车全部环保化,实行渣土运输法人化,对渣土运输企业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目前全市共有建筑垃圾运输企业26家。选择约100-200亩场地,作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厂建设使用,目前已完成设计方案,并与部分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企业进行了初步对接,待市政府研究后稳步推进。我市2018年被列为省级试点城市,目前全市已有1587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736个各级各类学校、478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全社会支持和参与垃圾分类意识基本形成。2018年我市顺利通过国家餐厨废弃物试点城市验收工作,以市政府令出台《芜湖市市区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现已基本建立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一体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市收运覆盖全市县区3452家餐饮单位,日平均收运178吨/日,实现项目稳定运行。

(四)大力推进城镇公厕整治提升行动,补齐影响生活品质短板。2017年我市启动城镇公厕整治提升行动,通过建设一批、改造一批、开放一批,共新建公厕263座、改造公厕238公厕,开放厕所277座,达到城市建成区5座/平方公里建设标准和主城区 “10分钟如厕圈”工作要求。

(五)打造夜景亮化提升工程,打造城市新名片。“十三五”期间,围绕长江沿线、镜湖周边、青弋江沿线、扁担河周边区域等城市重要区域,完成了“十里江湾”夜景亮化工程、镜湖区城市亮化一体化工程、青弋江南侧楼宇亮化工程、扁担河沿线夜景亮化工程,体现芜湖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增加城市魅力,充分展现了芜湖的活力。

(六)加快综合地下管廊和“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完成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完成海绵城市建设标准以上面积44.31平方公里,新建和改造管渠158.1公里,新建和改造排水泵站,新增规模42.2立方米/秒,新建和改造雨洪行泄通道18.8公里,有效提升城市排涝综合承载能力。

(七)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注重公园、街头绿地、特色大道、绿化小品、城市绿雕建设,提升园林绿化建设和管理水平,到2020年,新增绿地2000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绿地率37%。十三五期间,我市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441.53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210.4万平方米,新建绿道249.59公里,绿地率将达到38.5%,绿化覆盖率43.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平方米,较“十二五”期间有了显著提高。

(八)有序推进白马山生态公园、青弋江生态公园、扁担河生态公园、龙窝湖生态公园、两湖生态公园、浴牛塘景观带、欧阳湖生态体育公园、政务文化中心绿轴景观一期、大阳垾湿地公园二期、滨江公园二三期、奥体公园二期、凤鸣湖公园、上新塘公园、天子港湿地公园、龙山公园、范罗山公园、城北公园、江北规划公园等美化亮化项目。浴牛塘公园已基本建成;政务文化中心绿轴景观一期(人民公园)、大阳垾湿地公园二期、滨江公园二三期、奥体公园二期、凤鸣湖公园、龙山公园等6个公园已建成;白马山生态公园、青弋江生态公园、扁担河生态公园、龙窝湖生态公园、两湖生态公园等5个公园均为生态公园,已例入《芜湖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的生态公园建设计划,其中扁担河生态公园市水务局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龙窝湖生态公园市规划局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欧阳湖公园、上新塘公园、天子港湿地公园、范罗山公园、城北公园、江北规划公园等6个公园均为区级公园,已例入《芜湖市绿地系统规划》(2013-2030)建设计划。

???(九)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化城管向智慧城管升级,启动芜湖市智慧城管项目建设工作;建成并使用芜湖市餐厨垃圾监管信息系统(一期),对餐厨废弃收运车辆运行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建设芜湖市城市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完成管线基础业务数据建库工作;建成智慧建筑垃圾管理平台,强化全市建筑垃圾运输监管;研发市政设施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对我市8座桥梁及2座高架桥安装传感器,检测挠度、位移、沉降、温度、索力等数据,污水管网安装了流量液位仪、COD检测站,监测管网内流量、液位和COD浓度。

二、“十四五”期间工作安排

(一)提升功能品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1.加快完善市政基础设施。计划从2021年至2023年,全面开展市政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补齐市政基础设施短板,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一是实施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实施中江大道(卡子口下穿-北京路)交通提升及长江北路改造提升等项目,全面清理、整治城市市政道路路面坑凹不平、碎裂、隆起、积水、破损现象,实施道路刚改柔,打通断头路,形成互通互联路网格局;二是建设芜湖通沟污泥处理工程,保证通沟污泥处理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通沟污泥资源化,减少通沟污泥对于环境影响;三是全面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开展永安桥泵站二期项目新建,陡门巷泵站改建,弋江泵站、裕溪口泵站改造及排涝泵站双回路建设等泵站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提升城市排水防涝水平;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加快建设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的现代化滨江大城市。

2.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充分利用芜湖市山水滨江城市园林特点,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均衡社区公园、街旁绿地,加快公园建设,实施元亩塘等公园建设;提升道路绿化、老旧公园,实施轨道交通一、二号线景观绿化项目、中央公园景观提升、赭山公园景观提升改造等,做到“三百米见绿,五百米见园”,真正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的需要;继续统筹谋划城市绿道建设,将城市绿道融入休闲旅游、体育运动、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因地制宜提升城市绿道品质。结合“大绿化”任务,对新建园林工程,坚持“精建严管”的原则,按“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严格化监管”的理念,通过建设一批园林精品示范工程,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打造“山水相间精致繁华”的良好生态环境;开展芜湖市城市“大绿化”建设暨城镇园林绿化品质提升行动,完成省级人民政府下达的绿化任务,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工作,为老城区增绿添彩。

3.继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一是创新垃圾分类管理方式。统一垃圾分类标准、标识,探索推行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投放模式和智能垃圾分类等创新做法,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城乡一体化覆盖,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定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二是全面提高垃圾分类收运能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纳入各类主体工程配套建设,鼓励新建小区按每300-500户规划配建一个四分类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老旧小区按楼栋分布情况,合理设置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推进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与再生资源回收系统“两网融合”运作模式,合理布局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引导建设规范站点。按照垃圾“四分类”需求配备专业收运车辆,严格实行不分类不收运制度。三是大力提高垃圾综合处置能力。按照统一规划管理,推进生活垃圾转运站以及其他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等处理项目建设,形成以焚烧为主,综合利用为补充的多元化垃圾综合处置格局。重点推进无为市生活垃圾焚烧项目、大桥开发区餐厨(厨余)废弃物处置特许经营权BOO项目建成投产。

(二)规范管理行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

1.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规范办案流程,健全行政处罚适用规则和裁量基准制度,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采取文字、音像等方式对城市管理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实现可回溯管理。加强城管执法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确保执法公信力。

2.提升违法建设防控能力。积极开展“无违建县(市、区)”创建活动,实行党员干部带头,有效推进违法建设联合惩戒机制建设,建立防违控违长效机制。

3.加强建筑垃圾处置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考核、退出机制,加大对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信用考核力度,实施联合执法,规范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管。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坚持绿色发展,在“零排放、无污染、低能耗、百分百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垃圾利用“减量化、货源化”。坚持环保优先、规划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规定的经营模式,引进业界领先的垃圾处理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消纳场建设,提升区域整体环境治理水平,构建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体系,为推动建设“无废城市”奠定基础。

4.提升市容环卫管理水平。依法查处和拆除违法违规设置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设施。大力推进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加大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推进力度,规范设置公厕标识标志,落实“一厕一人、洁净无味”要求,推进城镇公厕建设,方便市民如厕。

(三)优化工作举措,强化管理服务能力

1.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建立《芜湖市城市管理网格化管理体系》,因地制宜、机动灵活、科学合理的划分市、县区、街道、社区管理网格单元,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真正把前端管理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工作部署,发挥数字化城管和大数据等互联网平台作用,建立起“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社会化统筹、多元化参与、协调化推进、高效化运转”的芜湖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体系。

2.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启动事部件普查工作,更新数字城管系统事部件数据。在现有工作标准的基础上,编制《芜湖市城市管理综合指导手册》,修订完善城市道路分级管理、城市容貌管理、市政设施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标准,增强标准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标尺和依据。

3.推进城市管理法治化。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法规体系,推动《芜湖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芜湖市地下管线管理办法》等符合精细化管理要求的法规文件的出台实施,力争做到法规体系完备配套,依法管理城市。健全各项制度规范,坚持依法办事,把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变末端执法为源头治理,继续推行“721”工作法。

4.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基于现有的芜湖市数字化城管平台,构建适应芜湖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智慧城市管理体系,以打造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察“五位一体”的智慧城管新模式为指引,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兴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创新融合,提升城市管理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平台建设主要包括业务指导系统、指挥协调系统、行业应用系统、公众服务系统、数据汇聚系统和数据交换系统。行业应用系统建设包括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和城市管理执法等业务系统。新建园林绿化管理系统和城市管理执法系统,整合地下管网地理综合信息系统、市政设施安全监测信息系统、餐厨垃圾监管信息系统、公厕导航管理系统、芜湖市建筑垃圾智慧管理平台、渣土管理系统,实现内部数据的全面汇聚和各系统业务的互联互通。建立公众服务平台,完善公众的建议、监督机制。打造智慧城管数据中心,扩大智慧城管区域、类别覆盖面,建设智慧城管标准规范、运行监管保障体系 ,夯实智慧城管智能感知、数据交换共享、大数据分析等平台,拓展市容秩序、市政设施运行监管、大数据决策、公共服务、行政执法等智能化应用系统。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构建“城市智慧排水”管理体系,通过对流量、液位、气体、水质等实时监测,实现对管网、井盖、泵站、出水口、渠道、污水处理厂等排水设施实现远程监控管理,努力打造智慧管理模式,为创建国家排水防涝示范城市夯实基础。

五、2020年及“十三五”期间城管工作亮点

(一)园林绿化品质明显提升。新建的多项市级重点工程项目,如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汀棠公园、人民公园、弋江路品质提升工程等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提升了江城市民的生活幸福感。其中十里江湾人民公园、汀棠公园、人民公园已成为市民休闲游憩的最佳打卡圣地,弋江路品质提升工程彻底改变了弋江路周边常年尘土飞扬的状况,使弋江路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我市城市新增绿地面积1441.53万平方米,绿化提升面积210.4万平方米,新建绿道249.59公里,绿地率将达到38.5%,绿化覆盖率43.0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3平方米,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市区排水防涝工作成效明显。近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排涝工作要求,坚持高标准建设、全覆盖养护、精细化管理,不断夯实城市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工作,市区多年未发生“看海现象”,特别是在2016年、2020年严峻汛情下,也没有出现大面积、长时间积水现象,皆能平稳、安全度汛。

(三)市管市政设施量大幅增加,品质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随着芜湖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市管市政设施量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到2020年末,市管市政设施包括道路650万平方米、大型桥梁15座、城市立交22座、人行天桥13座、桥涵24座、地下人行通道2座、路灯及亮化灯具111312盏、雨水管网480公里、过路涵及盖板沟11.9万立方米、污水管网243公里、雨水排涝泵站25座(装机33797KW)、污水提升泵站20座(装机2999.5KW),市管市政设施量相对“十二五”期间有了大幅的增长。

(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推进试点先行先试,积极打造示范片区,全市共有1587家党政机关、公共机构、736个各级各类学校、478个居民小区开展垃圾分类。

(五)实现餐厨垃圾集中收运。构筑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基本建立餐厨垃圾收运体系,顺利通过国家试点城市验收。现每日收运餐饮单位3452家餐饮单位,日平均收运178吨/日,资源化产生沼气和油脂。

(六)全面推行环卫作业市场化。统筹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实现环卫作业市场化。全市现有环卫工人9204人,市场化公司54家,每年市场化经费投入4.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