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在最流行的商业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于这次微博“独立”前前后后牵扯的人事关系、资本运作、管理架构调整已经被业内讨论得太多,但八卦再怎么样铺天盖地,新浪在2013年“移动为先”的战略已经不会更改。曹会计用他的财技将他与管理层MBO壳公司New-Wave在新浪的股份一再坚持,很有可能就是在打着将资产注入到微博的运营公司这边来的算盘,或者,暂时观望——毕竟,微博现在最大的机会在移动互联网,而最可能绊倒它的也可能是移动互联网。
曾经,微博让行业精神一振,新浪的市值也在一片叫好中飙升过百亿美元。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始终没有找到自身商业模式的微博倒越来越像一个老姑娘,新浪现在30亿美元左右的市值,证明着微博正在贬值。目前,虽然微博宣称用户已达4亿,但是活跃度下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分析微博诞生这4年来的变化,我们明显可以感觉到它被分裂成了一个怪物:早期微博的媒体化运作,让媒体属性成了微博非常清晰的产品定位和印象,对微博爆发起了很大作用,但新浪管理层被Facebook上市前的估值神话迷惑了眼睛,在不想放弃媒体属性的同时,又想让微博加强SNS的属性,做出一个“Facebook+Twitter”的结合体。新浪微博曾推出微刊、微群、微吧、微友等多个社交属性产品,来增强用户黏性和社交关系,但这些尝试收效甚微。而随着“微博营销”手段的泛滥,使微博沦为了一个并不单纯的社交网络,无论是媒体还是商家都对其抱有过多的不切实际的希望,内容的大量注水,最后导致的只有碎片化、浅薄化和粗俗化,让名人、大号的带动效应触到了天花板。
产品方向、商业化思路的不聚焦,换来的结果就是每一端都不讨好。微博最后的产品属性很可能就剩下围观大戏和相互打脸。然而官方和官方合作者营销号以及公知,天然难以带来直接收益,那么微博的商业模式就能去效仿某免费杀毒软件,用流量和用户注意力,从其他方面捞钱。
目前,新浪有 60% 以上的的微博流量来自移动端,这大概也是曹国伟喊出“移动为先”的底气所在,但站在用户的角度看,使用移动端微博意味着什么?只不过是我们在马桶上的碎片时间打开手机“上”一下微博而已,仅仅是最简单的对平台的需求。
当前最新的方式需要一线的员工或团队,把自己的经验通过案例的方式总结出来,做成小段视频,分享在内部的平台上。例如微信和自媒体方面的传播,对于员工的培养方式有很大的变化,这是一种自我知识传递。侯正宇:我从公司管理者的角度,讲一下HR到底缺什么,怎样改变。阿里巴巴在2014年9月19日上市当天的市值是2310亿美元,马云到底是怎样做到的呢?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是客户至上,第二条是团队合作,第三条是拥抱变化。我认为HR在拥抱变化方面,需要有所改进。现在招聘有新的方式,有社交的方式,也有垂直性的方式。这些基本上都是属于商业模式的创新,技术的创新并没有太多。当前我们比较关注技术创新方面,所有的HR在看过一个人的简历后,都将其想象成是林志玲,结果来的可能是凤姐,这个造成了我们心态极端的思路。我们就想改变这个问题,做一个移动视频的剪辑。企业面试时,HR看完简历以后领导要看一下,然后部门再看一下,通过视频剪辑可以减少两个环节。对于个人来说,HR面试一个人可能不到5分钟,就能确定是否录用此人。通常,我在1分钟之内已经决定是否录用此人,但他可能从北京专程跑到上海面试,我不好意思只跟他聊1分钟,这对面试者是相当大的折磨。视频简历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此视频简历是一种发展趋势。
Q1:王总给我们介绍了组织架构和沟通模式,您能否再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呢?王娜:互联网对颠覆传统的组织架构,更倾向于扁平化。之前可能更多的是一种垂直化的案例,或者是自上而下,或者是传统的沟通模式。互联网对组织架构的影响,体现在沟通平台的改变,形成了多元化沟通平台,中间有一个渠道作为媒介,这个媒介就是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以前更多的是部门跟部门的沟通,现在更多的是人对人,点对点的沟通。传统的架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要打破部门跟部门之间的结构,做到人跟人之间的沟通。首先,需要建立一些这样沟通的渠道,让大家能够畅所欲言,甚至直接跟CEO沟通。例如现在最流行的微信,大家经常组建各种沟通小组;还有微博,通过微博可以直接与我们的CEO对话。如果员工对企业有好的建议,能够第一时间反馈上来,我们会在这方面采取一些激励措施,以积分的形式定期为大家展示,这是更促进沟通的模式。
Q2:请为我们分享一下互联网与招聘相结合的案例。JimmyLaw:互联网的应用给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首先它促进了沟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沟通,而不是把目标制定好了,到年底做一个总结就可以了。沟通贯穿在绩效考核的全过程,互联网、自媒体的开发,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便捷,对于绩效的管理起到了辅助作用。这些工具固然重要,但沟通仍需要面对面,面对面的沟通永远比通过其他的方式沟通更有效,这只是一个手段,给你提供了更方便的工具,有很多事情还是需要人亲力亲为。
Q3:请您能不能给我们在座的提一下建议,比如在人力资源方面、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侯正宇:以往架构的考核方式往往是HR上传下来的,不仅仅是HR,包括中层管理者都上传。高层制定了战略,定好一年要实行多少预算目标,然后各个部门来执行,这个目标要派人,我们的绩效考核要跟上,往往是这样的。企业老总要内部改变,我们做了一个垂直式的培训体系,把阿里的故事、苹果的故事、小米的故事,包括刚才讲的颠覆式创新,要求所有项目汇报人,每个月来听我讲一次课。我们将培训列入绩效考核体系里,如果这个月不培训,那这个月的绩效就没了。HR部门这时需要创新,怎么管理他们,HR说有一个办法,所有培训的内容必须放到HR培训的课件里,如果不培训,就面临着HR发工资时,发现没有绩效工资,我们一个季度考核一次。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把互联网思维进行强硬的、从上到下的传播。
作者:李黄珍
关键词:中国;老龄化社会;机遇
中图分类号:C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90-2
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根据联合国颁布的标准,中国已经毫无异议的跑步进入了这个行列。
人口老龄化问题之所以在最近几年备受关注,原因在于人们担忧中国经济会被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拖慢了增长速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加社会的养老负担,不利于个体家庭的物质资本积累;(2)教育投资率下降,资源过多地向老年一代转移,人力资本积累受到影响;(3)老龄化将会导致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整体劳动力在经济发展中投入不足,从而致使经济增长潜力变小;(4)社会负担加重还将导致劳动力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水平降低。
事实上,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还没能做好相应的社会准备,这也加剧了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复杂性。社会现象频生,老年人遭遇欺诈,城市空巢老人比率增加,养生保健品肆虐等诸多问题随之而来。实在是“穷国患上了富国才有的人口病”,就目前的国家经济能力,要满足这样庞大的老人群体的需要是力不从心的。
据人口经济学家分析,世界通行的养老产业,按照社会功能分类,大致可分为五类。
第一,老年服务业。不管是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养老服务是目前老年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第二,老年产品制造业。包括机械、器具、用品和视频的制造和销售,都是众多企业分相进军的行业。
第三,老年房地产业。包括老年公寓、退休者居住小区和健康设施等。
第四,老年金融保险业。包括老年人资产的管理和运用,各种老年险种。
第五,老年休闲文化服务业。其中,老年旅游和老年婚恋发展较为成熟。
很多国家在养老产业发展上,已经有了经验积累。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英国就将养老问题纳入社区。让老年人加入到社区照顾的模式中,包括:生活照料、物质支援。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还计划构建一种全智能化老年公寓。通过采用电脑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将电子芯片装置安装在地板和家电中,从而实现远程监控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起居。
日本建立了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以此为基础日本的老龄人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在日本,具有无障碍设施的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住宅产品、与家人共同生活的住宅产品很受老年人欢迎。这与其他有出租、出售性质的住宅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区里,更能突出老年人住宅的自助自理性。
自助养老社区是目前丹麦最流行的养老方式。在社区里,老年人可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还可以约着自己的老朋友,或者志趣相同的朋友住在一起,一起运动、聚餐、聊天,共同建设他们自己的家园。这种独立住宿空间,共同生活空间,个性化配套设施,都是老人们梦寐以求的,住在这里能得到充分的满足,同时还可以得到共同租用的特别护理服务,而且价格也不过是每月1000欧元。
始建于1960年的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太阳城,原本只是建些住宅供美国寒带一些农民在冬季农闲时到这里度假,结果来此度假的基本是老年人。太阳城的建筑规划完全按照老年人的需求建造,无障碍步行道、防滑坡道、低按键、高插座的设置,低层建筑成为社区的主流住宅。在社区内,空间导向性被强调,并且强调了方位感、交通安全性、道路可达性,对于人车分流做了严格区分。还采用CCRC精细化服务,满足老人在不同生理年龄阶段,对居住和配套服务的不同要求,老人不需要搬家就可以在社区中安享晚年。
老年如何养老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并非单个家庭的矛盾,我们可以发动社会的力量,例如,有的国家就有“储存时间”的养老机制,发动年轻人去照顾社会上的老人,等自己老了,同样可以享受对等时间的照顾。甚至有时,老人之间可以照顾老人,因为并不是所有老人都不能自理,就看社会如何调动这些力量。
我国政府机构是养老市场上的最大运营商,但随着政府要于2015年末将机构养老床位供应增至600万的这一目标提出,近年来,市场上有越来越多的私营机构参与其中。可是,由于政府对提供中档设施的养老机构缺乏支持,运营商还未能成功地发展出一套针对大众市场的商业模式。同时,在业务和营运方面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包括市场的接受程度和负担能力、资金和受训人员的匮乏,以及难以将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引进中国市场。
尽管困难重重,但由于中国人口老化加剧,以及高层政策的配合下,确保了养老机构的长期稳定需求,故很多投资者和国外运营商对中国的养老市场深感兴趣。在未来三至五年内,将有更多在规模、设计、经营模式和地理位置上更精准、更成熟的老年住宅项目推出中国市场,并最终成功地把这个银发产业变为金色商机。
在国际上,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独特的老年住宅模式,政府对老年住宅产业的支持形式各有不同,但支持针对各个方面,包括实施详细的管理规则,规定老年护理设施应怎样为老年住户提供对应和合适的服务及设施。同时,还有认证计划,定期对各个机构的表现进行评级,没有通过评级的,很难吸引到住户。相反,中国针对老年护理的许可申请,只制定了非常基本的要求,并且尚未推行有系统的认证,从而导致目前运营商的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但是,政府和行业必须首先为老年住宅建立行之有效的商业模式,才能让这一产业在中国大陆成功崛起。
现有大多数的福利型护老院只能是满足基本的老年人的需要。同时,这些现有的护老院也存在很多管理问题,其中包括设施陈旧、床位不足、护理人员缺乏等。而且很多老年人不能入住护老院还有一些社会的负面的信息,更有人认为将父母送进养老院是不孝的行为。
我国现阶段高级老年住宅项目进行缓慢,其中原因众多:政策支持欠缺、管理不健全、缺乏开发经验和开发商、投资商进入市场准入资格过高等因素。应对此种局面,政府应在整体规划进程中将老年住宅项目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中,同时,给予老年住宅开发商政策支持,以较低的价格出售土地,建立一套服务准则从而规范私营护理服务。
无论是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司,无论它被冠以怎样的“新知识经济”头衔,它都还是一个公司,必须依靠收入来支撑企业的发展。在第二轮互联网经济热情高涨之际,我们更需要理性地去看浮华背后的商业模式。
为此,《IT时代周刊》与易观国际在这万象更新之际,通过对2006年的回顾以及对2007年的预测,盘点整理出互联网的10大创新模式,这些模式的创新不再是形式上的,而是以业务为基础的创新模式。
互联网呼唤新的赢利创新模式
Web2.0的商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国内外的互联网企业也正在积极研究Web2.0与商业的最佳结合点。但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成功的商业模式
门户网站模式是互联网最早的商业模式,也是最成功的!
按时间来看,门户网站的首创者是美国的雅虎。顾名思义,既然叫做门户,首先它应该是上网用户的第一站。早期的门户网站主要是搜索引擎功能,雅虎最早建立门户网站也只是为一些比较知名的网站分类,并且建立索引,方便用户查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户的性质也慢慢发生了变化,门户网站向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门户网站的衡量指标在后期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门户网站的衡量指标是用户注册数量、点击率,原因是以往资本市场仅要求网站把规模做大,提高市场占有率。而现在门户网站的衡量指标最流行的是平均在线时间,指用户在网站的停留时间。这就要求网站拥有尽可能多的内容。从目前来看,在线广告一直是门户网站的盈利主体,基本会占到门户网站的50%以上。除此之外,移动增值业务也在门户网站的收入中占相当大的份额。
与已经成熟的门户网站模式相比,一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的经济时期过得并不好。
随着互联网宽带化、大众化、个性化、移动化的不断发展,新应用层出不穷。带有Web2.0 特征的服务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网民的视野:RSS、SNS、Tag、Blog、P2P……这些一度只在专业人士的小圈子里出现的概念已经成为众多网络用户的应用。可以说,Web2.0已经成为2006年上半年互联网领域以及本次互联网大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
从互联网行业和商业应用的角度来看,Web2.0的商业前景被普遍看好,国内外的互联网企业也正在积极研究Web2.0与商业的最佳结合点。但目前,仍然没有形成成功的商业模式。
正因如此,现在绝大部分互联网企业所谓的商业模式正在陷入尴尬;而找到路子的企业也照样摆脱不了某些因素的困扰。例如,依靠收取广告费生存的媒体盈利模式难克三大制约:一是保证不了较大的流量绝对值;二是无法做到流量具有较高的针对性;三是不能确实有效地把信息传到有价值的客户身边。另一方面,服务盈利模式也存在着无法提供差异化服务,难于提高用户的黏性以及忽略盈利渠道的建设,致使市场环节断裂的操作误区。
以往,互联网的主要盈利模式无外乎是网络广告,从对互联网盈利模式的研究中发现,愿意为内容付费的用户原来越多。突破主要靠网络广告而生存的商业模式已迫在眉睫,2006年整个互联网市场的大盘子是270亿的赢利,互联网广告、搜索占47亿,服务占160亿,中介服务63亿。从这个比例来看,目前互联网的主要赢利还是来自服务,这里面应该包括了产品服务、平台服务等等,其中电子商务的赢利也只是一部分而已。根据易观国际的预测,网络广告到2010年最乐观的成长基本在180~200亿,网络广告的这块蛋糕,是否可以填饱越来越多公司的肚子?
互联网呼唤新的商业模式出现!
10个商业模式完成互联网的自我拯救
中国传统的互联网企业,现在正陷入商业模式陈旧、竞争压力加剧的陷阱。真正能够得到资本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互联网企业,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中国传统的互联网企业,仅仅依赖于简单的短信、互联网广告和网络游戏,肯定会陷入商业模式陈旧、竞争压力加剧的陷阱。真正能够得到资本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互联网企业,一定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
创新,是互联网的基本驱动力,而创新最直接的体现是业务的专业化提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技术与市场拓展。
即便是现在最被资本市场看好的搜索市场,也依然没有找到真正可以支撑自己的商业模式。广告仍然是搜索引擎主要的收入来源,但是越来越多的新搜索势力加入进来,比如微软等等并不把广告作为强迫的信息来提供,也正在动摇搜索市场的商业模式。
在多数互联网企业惆怅之际,已有个别的企业在摸索中探寻到了一条可能带来长期赢利、实现企业商业成功的发展道路。
在经历了互联网寒冬后,《IT时代周刊》和易观国际发现一些其他的商业模式开始崭露头角:谱写网游传奇的盛大、开创独立搜索而上市的百度等等,无一不让中国互联网行业,乃至华尔街股市为之震惊――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重新崛起,商业模式在不断刷新中!
1、电子商务与无线的结合发展模式
2006年,腾讯拍拍网以黑马姿态杀入,并凭借腾讯QQ强大的即时通信IM平台所拥有的数亿用户基数和IM与拍拍网的强粘性结合,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年底,eBay易趣作为中国颇具实力的C2C平台之一,易手TOM在线,这意味着中国C2C互联网平台的格局从2005年的淘宝、eBay易趣之争经过2006年的发展转化为了2007年淘宝、拍拍、TOM易趣三国鼎立的时代。在无线互联网蓬勃发展、3G大门被频频叩响的今天,基于用户基数的无线互联网的引进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C2C领域的“黑马”,无处不在的用户电子商务时代即将来临。
2、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垂直发展模式
对于个人用户来讲,无法熟知的企业级电子商务,例如,阿里巴巴、环球资源等,一贯以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的角色出现。综合性B2B平台所提供的信息具有全面性的优势,交易平台本身对于中小型交易在电子支付领域、物流接口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是运营压力大,利润率相对低。而在中国,我们触手可及的资本市场成功上市的网盛科技则即将改变企业级电子商务市场的格局,通过垂直B2B平台所具有的运营成本低、信息精准和高置信度特点等优势,更主动地扩大其在专业企业级交易中的市场份额的路径已经清晰可见。
同类内容的企业级电子商务平台的合作,更有利于专项行业的市场发展。
3、“以销定采”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以往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是: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一家名为爱代购的新型电子商务在其2006年宣布上线时,为业界带来的则是以BforC为主的商业模式,有效避免了传统的B2C库存的缺陷。BforC模式采用的是“以销定采”的方式,通过虚拟的产品定购,避免了原有B2C厂商的库存压力,解决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中关键的资金流问题,同时打通B2C、B2B、C2C之间的界限。此类运营模式之前更多的存在于旅游行业,将虚拟定制模式引入传统IT采购环节中,此模式属落地并成功的一个案例。
作为全新的电子商务模式,BforC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前景广阔。
4、线上、线下畅通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国家邮政局与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签署了电子商务战略合作框架和产品协议,在电子商务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方面达成了全面、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为了增加合作的可信度,做为人们心目中的国有企业――邮政EMS还专门为此次合作推出了一款名为“e邮宝”(EMS电子商务经济快递)的新产品。
此次的合作不仅为传统的电子商务企业增加了一个不错的物流选择方式,同时,也增加了用户对产品购买中诚信满意度的提升,获得了卖家粘性与买家购物体验的双重收获。
寻找更可信的合作伙伴将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增加粘性的创新模式。
5、大型搜索引擎将在运营商与电子商务运营商之间开展深入合作
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使合作越来越紧密,电子商务网站目前最重要的特征是要具备优秀的搜索功能,一旦消费者无法搜索到想要的商品,即会转移到其他网站。因此,拥有高质量的站内搜索工具对刺激在线零售商的销售收入是至关重要的。为能在2008年奥运经济中占领商机,2007年,大型搜索引擎将在运营商与电子商务运营商之间开展深入合作,“电子商务+搜索”的模式将使商业信息搜索更有针对性、更有商业价值,且有风险控制体系。
正确的选择合作伙伴成为新一轮模式创新的敲门砖。“术业有专攻”的古语不能被新兴族所抛弃,各吃一方领土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放眼如何通过合作的模式获得更多其他领土的收成变得众望所归了。
6、强强联手的合作创新模式
与电子商务相同,无论是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都在窥视着这一合作模式的成功。
单一产品的可诉求性无法满足用户日益膨胀的需求,在搜索引擎领域乘胜追击的百度不久前与微软宣布,将启动一项基于搜索服务方面的合作,目的在于将百度的竞价排名系统引入微软在MSN、Live以及其搜索相关的服务中,并寻求可能的商业机会。当前中国是微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这次合作不仅为中国的在线广告客户创造新的机会,而且也增进了搜索服务质量。
通过此合作的创新,获得:MSN通过引入百度的搜索服务,一方面借助百度的商业运营经验,尤其是渠道扩展经验,扩展中国本地市场;另一方面提升MSN Portal等服务在用户搜索方面的体验。
百度和MSN中国的合作,不仅赢得更多的流量,在合作中进一步提升自身在高端市场的品牌,同时也提升了Google中国的进入壁垒。
7、虚实电子货币市场的合作创新模式
兴业银行携手腾讯推出国内首张虚实合一的信用卡――兴业银行QQ秀信用卡,面向腾讯QQ秀一族提供包括虚拟卡支付、财付通还款、在线申请、电子账单通知、即时消息提醒等多种网络特色服务。
易观国际认为,腾讯与兴业银行的合作,是一次电子货币市场在虚拟货币管理和电子货币管理对接上的创新和重要尝试。随着互联网服务的普及,重视用户在互联网消费中,包括实物消费、虚拟物品消费的交易保障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这种联名卡的合作,对于消费者而言,提供了更好的支付途径和平台,提升用户在消费中的体验。对于服务提供商而言,能够预防虚拟与现实货币的嫁接和管理中所遇到的风险,此风险将由银行和服务机构共同来承担。同时,真正让用户对虚拟货币有了“钱”的概念。这一合作创新仅是交易上的,同时也是互联网开闭环上的。通过虚拟货币与实体金融机构的链接,更有效地增加了用户的购物体验,促进交易频次并增加了用户的黏性。
8、网络广告媒介资源的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模式一般主要出现在企业间,而对于万普世纪这个提供独立WAP站点的媒体服务机构来讲,合作不是基于企业的,而是基于个人用户的。WAP站点由于其非官方性导致其拥有很大一部分个人用户网站,通过对个人用户的培育,万普世纪获得了庞大的独立WAP站点队伍,促进了无线互联网的发展。由于是培育的,所以对这些站点有着深入了解,可以有效控制,实行集中管理和采购,并实现更高媒介利润率。提供了将媒体和媒介的培育、管理想结合的创新合作模式,从而获得了更高的广告投放效率和业务利润率。
9、给玩家发“工资”的个人合作创新模式
《征途》在2006年8月份推出正式版本,并在运营模式上再次变革,采用给玩家发“工资”的“征途模式”,受到玩家欢迎。此外,从公布的在线人数上来看,《征途》也取得了较大进步。成立于2004年11月18日的上海征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网络游戏为发展起点,集研发、运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互动娱乐企业。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第一款2D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MMORPG)《征途》打入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并创建了“征途模式”。给玩家发“工资”的模式有效获得了用户的粘性并将其转变为交易,运营商可以从中获得广告以外的虚拟物品易货利润。
无论是盛大的免费网游还是征途模式对网民发放工资,都是中国游戏运营商探索市场蓝海的创新性尝试。而随着中国政府对网络游戏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法律法规的完善,虚拟物品交易将在2007年得到政府、运营商和游戏玩家前所未有的重点关注,70%以上的游戏在2007年将采取免费模式,以收取增值服务费用和出售虚拟物品来获取收入,虚拟物品交易平台将正式受到运营商的支持而出现官方色彩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
10、与用户一同赚钱的合作创新模式
与用户一同赚钱的合作模式指的是:将广告嵌入视频博客作品中,根据广告展示次数与作者共同分享广告收入。其根据人气把博客分为九段,段位越高分成比例也越高,通过这样的分成模式,使更多优秀的内容持续上传到网站,保证了内容的质量,也在量上有了显著的提升。
2003年至今,已知中国境内有16家网络视频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总金额将近1亿美元,其中5家企业获得两轮融资。在易观国际对于网络视频市场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主流的十几家网络视频服务提供商当中,能够基本实现收支平衡的仅有2家,其中酷溜网以其“一起赚钱了”的商业模式于2006年7月14日上线以后在几个月内得到了广告主的初步认可,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但不可否认的是,此商业模式在规模化运作上存有一定缺陷,但我们认为其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创新商业模式。
成功运营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人
检验商业模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首要的条件是要有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人。好的商业模式加上好的团队,才会形成效应
10年的风雨和起落,把一个曾经充满燥热的互联网产业敲打得更加务实。10年间,互联网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模式、经营模式、资本模式,其对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我们原来的预期。
但在商业模式匮乏的今天,这10个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否成功运营下去,引领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浪潮呢?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互联网公司来运营这些商业模式,检验它们是否真的具有可执行性?
从1996年开始算,中国互联网过去的十年是一个以娱乐消费为主的十年,未来十年,互联网将跨入以商务为主的互联网时代。更多的企业触网,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易以及信息,把互联网变成彼此之间上下耦合的关键,其中承载了有很多的商机。
关键词:国际货代;行业危机;管理;平台
一、国际货运行业的乱象凸显
2016年,我国当前到底有多少家货代企业?这个数量可能已经无法统计。仅上海一地,注册在案的货代企业据称就有1万多家,从环球运费网查询结果来看,仅在该网站注册过的上海货代企业就达1万2千多条记录。而业内默认的行业规则来推断,挂靠公司的数量可能要2~3倍与已注册的企业。不管如何,从上述不确定数据我们可以做出两个基本推断:其一、我国当前货代企业数量庞大;其二,从管理难度来看,我国货代行业存在隐患。事实上,庞大的货代行业构架,在08年金融危机进出口量遭遇严重影响以来,货代业内的隐患已经开始逐渐凸显。
二、新的外贸形势对国际货运业的需求
首先,国际货运行业要做到信息透明。把运费的构成,确切的告知货主,这才是长远的发展之道。把运费价格当成自己的商业机密,靠人情关系销售,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宣传推广,也是造成货物运输层层转手的主要原因。只有透明的市场,才能满足信息化社会广大货主的需求。以现在最流行的网购为例,包邮还是不包,邮费多少对买家来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网店店主交代不清楚,这个生意十有八九是做不下去的。这种环境下,以后货代企业向货主报价的时候只报个包干费;而船公司价格,服务费,单证费,报关费,订舱费,THC都含糊其辞,很难想象,这样的服务能够让货主感到满意。
其次,国际货运企业要专业化定向发展。其实目前来讲,很多的货运企业都有其优势项目。但是第一,因为信息不够透明,这些优势并不为广大货主所熟知;第二,企业本身也抱着有生意就做的心态,什么业务都接,并不能集中精力去发挥自己的优势。第三,还是人情因素作怪,本来不是自己擅长的业务,因为是关系户委托,所以不得不接。大多数公司面对这样不是自己优势的业务,大多数其实接来后是再转手出去的,这对货主对企业来讲都是增加了负担。只有在信息透明的基础上,国际货运企业做好自己的专业项目,才能发挥效率优势,供广大货主择优选用,才是双赢的策略。
再次,货主和国际货运行业各环节的企业间渠道要实现信息直通和提速。国际货运是服务于对外贸易服务的,对外贸易对于时间的要求一向比较严格,特别是外贸业务逐渐趋向于小批量多批次定制的今天,一笔外贸业务的周期在不断缩短。最显著的是我们现在在网上订购国外的零售商品,一般一周内就可以拿到手中。这对于国际货物运输来讲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就更高,而相应的外贸企业与国际货运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要求就成倍的提升。原来信息靠企业之间单据交接,电话传真联络,网上数据层层传递之类的模式都已经不适用对外贸易的新形势。货主和各关键环节相关企业之间必须实现直接沟通提高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才能满足越来越快的外贸工作节奏。
最后,国际货运行业要有统一的机构进行监管。当前层层委托的操作模式,国家仅能从企业源头和海关关口2个地方切实的实施监管,而中间过程往往在国家、货主、承运人的视线之外,一旦发生问题,往往都需要浪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去调查原因。近年来货代企业激增,货代业务由传统的订舱、报关等单一事项向无船承运、全程物流等复合领域延伸,此中出现的违规经营、无序竞争、发展失衡等问题较突出。事实证明货代企业作为无船承运人,并不能真正掌控全局,问题反而往往会出现在货代企业本身。所以对于整个国际货运行业的监控应该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控,出现问题,由国家出面解决和协调。
三、国际货运行业的变革方向
综上所述,国际货运行业现有的运作模式必须淘汰,而新的模式应该建立在权威机构掌控下的全行业综合信息平台上。这个平台类似与大型的电子商务平台,政府是管理后台的电商,各个货运相关企业是入住商家,出售的产品是各类运输,仓储,报关,保险,包装,报检,转运,装箱拆箱等等服务项目。广大的进出口企业是商务平台的客户。建立了这样的综合信息平台,政府通过立法和监督参与在内主要在两个方面起作用:一、规范各类公司的专营范围,缩短信息链。二、明确责任归属和提供追责途径。这样就可以让各种服务项目在平台上明码标价,使得市场透明化;对于货运相关企业来讲,能够更好的专营自己的主要业务,提高服务水准,并能够刺激同行业的良性竞争,而不是粗暴的竞相压价;货主和各货运相关企业,企业和企业之间也能通过平台进行直线沟通,信息传递可以用纯电子数据传输,而不必像当前所谓无纸化办公,用图片和文档再进行转输入;对于国家来说,平台可以建立在现有的海关EDI系统之上,由原来的外管局,检验检疫局海关等机构联通延伸至每个进出口企业和货运相关企业,杜绝了非正式企业的门路,便于管理和监控,也方便推行统一的立法规范和行业标准。
四、结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放我国国内国际货运市场以来,辉煌的自由市场竞争体系已经逐渐步入衰退,其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当前的外贸形势发展要求更加有效,更加有序的货运市场来支持。现在日益频发的国际货运行业内矛盾,说明建立新的更加有序的行业运作体系已经刻不容缓,而一个由政府立法指导并且设立专门部门监控大局的全行业综合信息平台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任博华.国际货运企业竞争优势形成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互联网各细分领域资本均有落点,但侧重点较为明显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互联网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202起,披露金额的案例投资总额为67.40亿美金。从投资分布情况来看,尽管在即时通信、网络教育、网上招聘等冷门领域有所落点,但投资事件与投资金额均较少,而资本关注焦点更多集中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营销与服务领域,尤以电子商务表现最为突出,延续2010年电商投资热度。2011年,电子商务行业(包括B2B、B2C、C2C、团购、支付及电商服务提供商)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93起,相比于2010年的65起投资事件,数量增幅达43.08%。其披露投资金额案例为77起,投资总额高达46.91亿美金,遥遥领先于其他细分领域。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社交网络及网络旅游两大领域,各自投资事件相比于2010年均有大幅增加。
针对上述互联网细分领域的投资情况,清科研究中心将从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网络旅游等四个较具代表性的领域加以分析与预测。
2011年电子商务投资赚足资本眼球,2012年资本热情恐难续
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电子商务作为中国互联网商务时代的先锋应用引得资本广泛关注,投资事件频发。从网上零售细分品类划分来看,服装服饰、珠宝及奢侈品、食品领域电商投资案例分列前三名。从电商属性划分来看,网上零售、团购、电商服务提供商等均不同程度获得资本关注,相比而言,B2B及支付投资事件鲜有发生。
不过,尽管从全年投资事件案例数及投资金额来看,均创历年新高,但是从2011年上、下半年投资分布情况来看,下半年电商投资热情明显放缓,披露投资事件34起,占全年披露93起投资案例的三分之一强,远不及2011年上半年投资情况。在中国电商市场发展被看空之后,加之二级市场IPO遇冷,资本对于电商的投资更显慎重,逐渐从跑马圈地时代趋于理性。
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将进入盘整期,也可以称为电商市场自我修复期。不过,市场盘整期并不能完全掩盖中国电子商务未来发展的光明前景。我们认为,以电子商务外包服务提供商、“轻”仓储模式的电商企业(如票务类、婚庆类电子商务企业)、社交化电子商务企业(如美丽说模式企业)及移动电子商务企业等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将不同程度的获得资本的青睐。
2011年社交网络投资事件频发,2012年资本步伐将放缓
新浪微博的推出,拉开了中国微信息社交网络时代的大幕。中国社交网络经历BBS时代、娱乐社交网络时代,逐渐进入微信息社交网络与垂直社交网络并行的广义社交网络时代,这一具有盈利模式可循的社交网络时代再次将社交网络推向投资人视野。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已经披露的社交网络投资事件为29起,超过网络游戏行业投资案例数。当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SoLoMo时代,社交功能逐渐成为产品标配,已经无法准确区分社交产品的范围。这也成为社交网络发展的沃土。但是,我们预计,2012年,由于政策的不确定性及社交网络商业模式较为模糊,依靠“用户基数拉投资”的单一网络社交模式的公司获得投资的可能性不断减弱,而由于“实名制”等政策出台,无形提升企业的运维成本,造成社交网络公司对于资本的渴求度提升,这种不对称或将带来行业的洗牌。
2011年网络游戏行业投资遇冷,2012年或将变化不大
当然,几年前备受资本关注的网络游戏行业则显得较为冷淡,尽管2011年与2009、2010等年份披露投资的案例数量变化不大,但相比于颇得资本关注的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细分领域而言,则显得孤寂落寞。我们认为,中国网络游戏行业进入了发展的瓶颈期,在这一时期,网络游戏行业的破局需要借助“泛传媒娱乐”市场,探寻更为有效的发展路径。再此期间,资本对其关注将不会有太大变化。
2011年网络旅游投资渐热,2012年或将借助O2O概念持续升温
因为爱情,邹小锋创办了爱尚鲜花。从未接触过互联网的邹小锋发现了异地送花的需求,并且试图通过互联网来解决这一需求。
2006年的电子商务还刚起步。尽管彼时已经存在一些鲜花速递网站,但显然这些网站还不够出名,“送花达人”邹小锋依旧在为异地送花犯愁。
据邹小锋回忆,当年为了追到酷爱鲜花的爱人,他在一年时间里送出了一万多朵鲜花。而邹小锋爱人也已经习惯,每到一个城市出差都能接得到邹小锋送出的鲜花。
线下整合配送店
在电子商务环境还并不成熟的时候,邹小锋的送花程序通常是这样:拨打114电话查询当地花店电话号码,并拨打电话预订鲜花;汇款给当地花店后,花店将鲜花送到邹小锋爱人手中;最后,邹小锋还会再打电话给花店询问是否送达。
这样的程序让邹小锋觉得很复杂,甚至有时候会遇上付款后鲜花却不能及时送达的情况。并不愉快的异地送花体验让邹小锋觉得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爱花的女人很多,我觉得像我这样用鲜花表达爱意的男人应该也挺多。”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邹小锋开始通过互联网试图让异地送花变得更加方便和安全。
邹小锋很豁得出去。他曾经逼着不爱说话的自己做销售,并凭借勤奋和坚持在业务上名列前茅。他还曾捣鼓过其他商品,但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没有海归背景,也没有名校背景的邹小锋要做互联网了,很多人觉得邹小锋“疯了”。
2007年,连市场调研都不曾做过的邹小锋开始了“土鳖”创业之路。他在浙江台州花费了一个星期自己建立了一个网站,叫做“阿里巴巴鲜花网”。这个充满山寨气息的网站便是爱尚鲜花网最早的形态。
由于国内鲜花物流滞后,邹小锋设想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和各地已有的鲜花店达成合作后,将爱尚鲜花网接到的零售订单转给各地鲜花店,由当地鲜花店进行配送,出售鲜花所得利润由爱尚鲜花和配送店进行分成。
在这个模式中,爱尚鲜花不需要物流和库存,还能将鲜花快速送到。但邹小锋需要越过的障碍是:能否让各地鲜花店进入到爱尚鲜花的配送网络;能否让人们知道爱尚鲜花并在爱尚鲜花下订单。
邹小锋决定先进行线下配送店的资源整合。在最初的商谈中,很多实体花店并不认可网络订花的渠道价值。“开始的时候他们都认为网络是骗人的,只能求着他们帮我送。”邹小锋在无奈之余,只能将利润的绝大部分让给花店,并且选择“先打款给花店,再由花店送货”的结算方式。这种完全被动的合作模式让爱尚鲜花签下了最早一批配送店。
流量始终是大问题
最初下订单的人却寥寥无几,邹小锋很快发现,支付是电子商务最大的阻碍。当时“支付宝”还没有普遍被外部商户所接受,邹小锋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先送花,后付款。他算过一笔账,只要不守信用的人不超过10%,爱尚鲜花还是可以赚钱的。打破诚信的障碍后,爱尚鲜花开始迎来订单。邹小锋最后还是赌赢了,据他提供的数据显示,送花后不付款的用户还不到5%。
爱尚鲜花赶上了好时候。在其创办不久,便迎来了电子商务的大发展。而在这个时候,爱尚鲜花也用了诸多方式来获取流量。邹小锋一方面强硬出手,让爱尚鲜花成为了最舍得在百度上竞价宣传的鲜花速递企业;另一方面他又深知每一次送花背后一定有情感故事,利用当时最流行的博客营销来提升品牌知名度。据邹小锋称,最开始做百度竞价广告的时候,一年的广告费就花费了300多万元,新订单所获利润几乎全部用来做网络推广。
有舍必有得,爱尚鲜花被越来越多人知道。鲜花零售大多做熟客生意,真正让爱尚鲜花获得大批忠诚用户的,却是在一次“遇上黑客”的意外事故中。
2009年情人节前,爱尚鲜花遇到黑客攻击,一夜之间几千个订单数据全部消失。对方要求邹小锋支付一万元人民币,才能帮助恢复数据。痛定思痛后,邹小锋决定一力承担责任,双倍赔偿已经订花的客户。也就是说,如果客户订购了500元的鲜花,爱尚鲜花需要赔付1000元。由于没有订单数据,邹小锋只有再一次相信顾客的诚信度。
邹小锋把这个故事发到了爱尚鲜花在阿里巴巴的博客上。博客很快引起阿里巴巴关注,将爱尚鲜花博客评为十大优秀博客,并将博文推荐在首页很长时间。尽管邹小锋并没有刻意宣传,但爱尚鲜花的诚信故事已经开始受到各大媒体关注。随后,爱尚鲜花订单量开始井喷式增长。直至现在,邹小锋在谈起这段往事时依旧唏嘘不已:“原以为完了,能够安抚好客户就不错,没有想到竟然迎来转机,所以人一定要诚信。”
引来流量后,邹小锋开始在和配送店的谈判中有了话语权,越来越多花点主动找到爱尚鲜花。在新的谈判中,邹小锋不仅重新协商利润分配,并且将结算方式也变成了“先送花后付款”的月结,同时还对配送店进行考核等规范化管理,以确保配送质量。据邹小锋称,如今爱尚鲜花已经有一万家配送店,其中有3000家活跃配送店,配送网络已经能够覆盖到村里。
不过,随着网络推广成本越来越高,邹小锋认为,独立网站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流量费太高,如果再做百度推广就变成给百度打工了。”邹小锋显得很无奈。好在他在独立网站流量好利润高的时候,又猛地冲进了淘宝平台。“幸好进去得早,后来流量费越来越贵,独立平台流量就开始下滑。”邹小锋称,淘宝平台具有不少免费资源,做出一两款销量好的花,排名就能够靠前。如今,淘宝平台上的业务占据了爱尚鲜花业务量的60%。
挺进高端花市
2012年年底,爱尚鲜花获得了中路集团陈荣的投资。不少人有着疑问,爱尚鲜花网络零售业务一直在增长,规模已经做到鲜花速递行业第一,每卖一束鲜花便能获得一份利润,实在是不需要融资的企业。但邹小锋有着更大的“野心”。流量费越来越贵,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爱尚鲜花想要再进一步,必须有着更为胆大的计划。
邹小锋透露,除了网络零售业务,爱尚鲜花还将进军高端花市场。在邹小锋看来,普通鲜花由于行业竞争激烈,毛利率并不可观,因此只能将目光投向能够体现艺术价值的高端花。他相信,随着人们消费水平越来越高,个性化的高端花店是鲜花行业必争的市场。
张瑞敏将海尔向互联网转型的这一历程描述为“自杀重生”。那么,如何理解海尔在转型中,被反复提到的无边界组织、创客文化、云端生态、用户资源?本刊特邀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穆胜先生,走进海尔,对谈海尔副总裁、CFO谭丽霞女士,为我们阐释这些理念背后的逻辑。
谈无边界组织
走在时代前沿的独行侠
穆 胜
谭总您好。听说您刚代表海尔参加了世界会计师大会,作为多年来这个会议上的第一位中国企业代表,中国企业的管理实践,这种“互联世界”的感觉如何?
谭丽霞
海尔副总裁、CFO
互联的世界可能有的人感觉得深一点,有的人感觉得浅一点,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所有人都共识的一种趋势,这次大会更加深了我的这种感觉。不管你愿不愿意,接不接受,它就在那儿。你跟着它,就可能成为一个时代的企业;不跟着它,纵使你曾经成功过可能也会被它抛弃。
穆 胜
这就是张瑞敏首席所说的――“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现代会计理论存在的基础是“企业边界”,但现在的企业却越来越走向“无边界组织”,那就必然对会计理论提出挑战,大会自然要关注这个热点。海尔提倡“企业无边界,管理无领导,供应链无尺度”,无疑是打造无边界组织的先锋。如果说海尔这个方向的实践在国内是比较独树一帜的,那么,在世界的舞台上找到战友了吗?或者依然是孤独的前行?
谭丽霞
我觉得不能说我们是独行侠,因为很多的企业都在尝试,只是尝试的方式不同。比如有很多的企业也开放了边界,搭建了开放的人力资源体系。可能海尔做得比较彻底,彻底地打碎组织内外部的墙。一般企业是想要做外包,通过外包纳入外部人力资源,有项目时邀请外包商进入。但我们想要把企业变成一个平台,然后让创客和创业小微成为企业的运行小单元。这里,外部人力资源已经成为海尔生态的一个部分,他们融入了我们整个流程的各个地方,形成了一个体系。我们的创客和小微,要么在册,要么在线。在册是为了适应当地法律,但从共同创造用户价值、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这些角度来讲,本身没有在册和在线之分,都是我们生态系统内的“常态”。举一个我们690(海尔在上海的上市公司)的例子。他们现在做了一个人人营销的创客平台,2014年10月份的时候开始做,第一周他们卖了25万元,但这一个月的时间就做到了五千万元,这是非常快的发展。
这体现了我们使用开放人力资源体系的思路。是让外部人力资源外包干一点活,降低一下成本?还是利用外部人力资源创造价值,甚至产生新的商业模式?这次大会上,大部分企业依然是从前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而海尔坚持从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我觉得最大的区别在这里。
谈云端生态
从摸索到共荣共享
穆 胜
如果说,海尔的转型是一体的,实际上各个短板都会制约转型。在您的位置上,作为CFO,您是如何推动财务模块去适应企业转型的?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改革肯定有一个先后的过程。先是掌舵者看到这里有一个方向,要求大家往这一个方向走;接着,各业务模块根据这个思路进行。我想知道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您是怎样从最开始听到信号到投身改革的?
谭丽霞
整个财务模块在变革过程中也是不断在迭代,我们也是在摸索中前进的。
第一步,我们把财务的组织转型为共享财务中心。最初财务组织只是在做传统的财务会计,没有人去做引领变革的事。我们在考察了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财务实践后,发现最盛行的是做财务共享中心,但这项变革最开始内部没人觉得可行。之后我们又去看了IBM、思科,看看人家是怎样做的,慢慢地内部人员的观念转变了,就把自己的财务共享中心建立起来了。到现在,它已经成为了全国标杆,效率、质量、创新性已经相当完备。包括您刚才讲的互联性,我们财务共享中心已经不是传统的封闭会计核算组织,我们99%的支付都是通过银行电子网银来实现的,现在付款可能点一下,一秒钟就可以完成几千笔交易。
第二步,我们使用了私有云,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放在一起。私有云打破了边界,我们和供应商、银行、客户之间可以实现无缝连接。私有云也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举个例子,以前如果某人要交保证金投标,这需要当地有财务,要给他支票。他用这张支票拿到保证金。现在变了,他申请一下,云里面会有人替他处理。处理完以后,他会收到一个短信,通知他到最近的银行拿一张银行本票至于谁给他处理的业务、在哪儿处理的,他根本不知道。通过云端,对我们人力资源释放有很强的作用。原来我们在全国各地做这一个方面工作的大概有64个财务,现在只有3个。
那时候最流行的就是上网抢菜,人家上网抢菜,我们的财务人员被要求上网抢单。为了确保规则透明、公平,我们把相关个人的成绩都显示出来,所有人的投入和产出一目了然。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跟自己的能力博弈,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怨不得别人。
我们内部的变革都是相辅相成的,开始我们的变革是为了支持集团的变革,云端生态又逼我们有了更好的提升。我们是第一个引入私有云的,而后又把这一个私有云“半私有化”,开放给供应商,开放给客户,开放给银行,把利益相关方放进来。自从我们设了这一个私有云以后,这我们就不管这64个人了,反正处理每一单多少钱,网上都有显示,你抢了几单也显示,你每天挣多少钱谁都可以看出来,你不光看你自己,64个人都能够看到。这么一做现在就变成3个人了,这3个人还从来不抱怨。
穆 胜
我对云这一概念一直很感兴趣。2011年,我就开始提出这个概念,并认为这不仅是有关“云计算”,更是一种新的资源管理配置模式。索取资源好像你打开水龙头一样,想要多少有多少;资源看起来很多,实际都是共享的;资源的利用效率是最高的。您刚才谈到的例子,就把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资源都传到云上,用互联网的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进行资源配置,这就形成了无缝连接。而且,互联网有一个好处是它能够呈现出公平竞争机制,不用你再做绩效为指标评分,所有的数据都是自动沉淀的,在运行的过程中自动上传到云端,你可以根据这个轻易总结出他应该拿多少钱。所以,海尔的变革倒逼了财务团队的功能变革,这一种功能变革最后又反哺到我们的商业模式。
谭丽霞
你说这个就非常对。基于这个云端,我们的生态就有无限可能。比如,集团要求我们为每一个创业小微提供财务支持,然后,我们就有一些不是做核算的财务人员,融到这个小微里面去,成为小微的一员,真正与小微团队的人一起共荣共享、共担风险。
因为企业变得越来越“生态”,就会产生很多新的需求。比如,我们面临更复杂的税的筹划、税收风险的管理等,所以,我们的生态中就诞生了税务小微。又如,我们做国际业务,外汇、汇率的动这就属于常态了,所以,生态中就诞生了外汇管理的小微……由此诞生了很多生态小微。我们给这些小微的激励机制很简单,不是说圈定你,要求你们去做税。而是他们要找到自己的客户,给这些客户在有效税负上增值,有增值你就分享价值。你做外汇,你跟全球各个地方公司的人对赌,锁定汇率对赌,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做,你做得好就分享收益。我们外汇的那一个小微团队,到目前为止的这么多年里,他们还是赚钱的。
谈用户资源
创造与衡量价值
穆 胜
现在是依靠人力资源和知识等无形资产创造价值一个时代,像平台型企业,表外资产更没有办法表内计量了。但是,不计量这个表外资产,又无法真实反映企业价值。如果我们确定开放人力资源体系是大势所趋,那么,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呢?这一方面海尔有什么实践吗?
谭丽霞
海尔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立足的是衡量表外资产,我们是通过衡量表外资产和驱动表外资产的增值,实现表内资产增值。我们有“战略损益表”,会衡量用户资源、供应商资源、人力资源等表外资产。张瑞敏首席说“原来我们是制造产品的,现在我们要转向制造创客”。怎么样衡量他们的价值、驱动他们创造价值?然后才能体现表内资产的价值。
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用户资源怎么衡量价值?其实现在有很多可以衡量的方法,用户资源本身对我们就是大数据,通过对这些大数据的分析和再利用,我可以再次创造价值。相关的其他企业,原来我可能跟他没有什么关系,但是现在我可以跟他共享我的大数据,可以再次增值,我觉得这就是把表外资产增值的一种体现。
供应商怎样衡量价值?原来供应商是跟我们签合同供货,质量、成本、交货期,做好就行。现在不是,现在我们供应商可以事先参与我的设计,他就在我们的产业生态中。我们形成了一个利益同盟,共同目标是怎么创造更多的用户资源出来,变现更多的用户价值。所以,供应商现在跟我们一样可以形成专利池,我们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在供应商这个层面我们再多说一点。我们还发展了供应链金融。海尔是供应链金融做得最深的一个企业,我们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做了很多的产品,有些已经被人民银行做成统一的产品并向全国推广,比如说电子票据。原来是内部做的,每一家供应商都是向海尔要钱或者付钱。海尔有一个商业信用在里面,可不可以变现?肯定可以,供应链金融就是对他们这类表外资产的再利用。
用户信息资源如何衡量价值?比如我们现在搭建平台,让供应商直接面对我的用户,零距离,中间的一千多人都没了,这就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价值创造。当用户参与设计,凝聚力提高,不仅可以降低各类成本(如维修成本),开发的速度更快,开发成本更低,开发效率更高。这个产品到市场以后,竞争力更大,创造价值当然更大。
这些资源的经营结果实际最终都是体现在损益表里,但在最初,传统的损益表肯定体现不出来。海尔的“战略损益表”却是聚焦显化这一块价值,这就是我们的特色。
穆 胜
海尔的“战略损益表”名声在外,你们利用这个工具显化传统报表无法显化的平台价值。本来以为,如果你们要做表外资产的表内化,创客是你们开放人力资源体系的盘点对象。但是,你们对于创客的定义更广,你们的开放人力资源体系范围更广。这样做让人惊讶,但操作让人认同。因为你们扩大了盘点的辐射范围,盘点出了商业模式的一切可能性。这对于你们意图打造的这样一种无限开放的平台生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谭丽霞
正如前面所讲的,我们的战略损益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管理表外资产的增值实现表内资产增值。不管签劳动合同,还是不签劳动合同,在册还是在线,你只要创造价值,我就可以在我的平台上衡量你的价值,分享价值。
最典型的例子是大数据质押。我们三四级市场有三万个专卖店,但这些店多数都比较小。所以,对于他们来讲,单独从银行贷款就比较难,即使能够贷到钱,也必须百分之百的抵押,同时利率还比较高。我们的一个财务小朋友,他把四百家与海尔进行业务往来的客户大数据集在一起,起一个名字叫做互助基金池。他拿这个数据跟每个银行谈,说这些数据都给你们,以后客户实际运作的数据也都给你们,你们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来授信。银行给了这个互助基金池两亿元的授信。在这两亿元的额度内,每个客户仅交20%的定金,就可以拿到他需要的钱,是一种变相的联保。这种措施就解决了客户资本的有限性问题,这些专卖店成长了,反过来也有利于我们的业务的提升。
我们鼓励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亦即熊彼得所谓的“企业家精神”。我们导向员工去主动地寻找机会、创造机会、增值。因此,你关注的是增值,还是听取行政命令,这是评价标准。
穆 胜
创客其实是很多元的,有时候甚至是因为叛逆而出现创意,这一种文化非常鲜活,年轻人比较能够适应,他们是“创客”。但是,企业也有一些老人是“居客”,把企业当成家一样,愿意一直呆在一个地方,如果企业改变了和他的关系,他们会很不适应很不安。新旧文化之间,天然存在一条鸿沟,海尔是如何协调创客和居客文化之间的矛盾?
谭丽霞
我们海尔的文化精髓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自以为非,永远以客户为是。第二句话就是创业创新。
海尔这一文化是一以贯之的。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是吃大锅饭,典型的居客文化,但那时候,海尔就已经开始推行“班组制”,按照小班组核定劳动成果,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交替的时候,很多企业也还是大锅饭,海尔就开始推“点数工资制”,根据个人的工作价值来拿钱。到后来,我们搞“人单合一”……海尔从来没有所谓的居客文化,海尔内部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明白,自己的酬劳来源于自己创造的价值。过去,这个逻辑也许不像现在这么明确。这跟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关,还跟当时的技术条件有关,当时没有信息化系统可以支持你,你要做到现在这一种管理,需要很大管理成本的投入。现在,我们想通很多问题,信息化技术也成熟了,我们可以衡量到你个人,我们可以衡量到你的连续性,我们甚至可以衡量到你某一个时点的价值,所以,我们现在基本都是“对赌酬”。
穆 胜
创客模式带来了企业权力流向底层的趋势,但这样必然会分流管理者的权力,尤其是高层管理者。在阳光100,易小迪做了阿米巴改革之后,两年内高管走了1/3。在万科,郁亮他们现在启动了事业合伙人改造,最近金牌董秘肖莉也离开了。您觉得这样的变革会不会压缩职业经理人的职业舞台?
谭丽霞
在海尔,拥有资源不是权力而是责任。在集团里,创客还有那些小微,他们有差错,被集团打板子的人是我。
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文化,就不会产生您刚才所说的这一个“领导”问题。变革中,原来的“领导”身份的变化很明显:原来就我说了算,我让你往东你要往东,要你往西就往西;现在变成平台主了,我需要提供资源,协助你成功。不是你听我的了,变成我要听你的了,我要围着你转。现在,我们的平台主要围着小微转,小微要围着用户转,所有的人都要听用户的。用户成了权力的中心,而不是我们海尔的任何人。这种角色的变化有没有带来冲突?有。所以,我们有周六战略日程会,大家要通过充分沟通来解决观念问题。目前,我们还没有出现像你刚才举的那些例子。
穆 胜
您提到两块:第一,这样一个向底层授权的模式,并没有让大家觉得职业舞台变小。第二,平台管理者其实要做的事不比你自己去上面冲锋陷阵要少,要设计规则、协调资源、引领实践……这同样是非常有空间的一个职业舞台,做好了,能够得到巨大的正反馈。
谭丽霞
在智能手机以及移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诺基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麻烦。总部裁员,Symbian基金会将于4月关闭,营收被苹果这个手机新军超越……在手机行业整整做了12年老大,习惯了掌声与鲜花的诺基亚,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动。
诺基亚的市场份额一度达到40%,是手机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它的成功源于骨子里的创新基因,从最初的木材、橡胶制造商,到移动终端的领头羊,它每一次的华丽转身都让人刮目相看。然而,现在这却成了它最需修补的短板,苹果、RIM、谷歌等引发的商业革命,已经将步伐跨在了诺基亚之前。
固守陈旧的Symbian系统,被认为是诺基亚今天深陷困境的主因。这一曾经带给诺基亚无限荣耀的操作平台,现在只能发出“廉颇老矣”的喟叹,摩托罗拉、三星、索尼爱立信等手机巨头纷纷叛逃。
诺基亚正在做自我拯救,去年9月从微软挖来埃洛普担任公司CEO,顶替康培凯的位置,并着手对Symbian进行持续改善。2月11日,诺基亚了企业战略新方向,包括管理团队和运营架构的变化,以在动态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加速公司的执行速度。诺基亚和微软宣布,双方将计划结成一个广泛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利用双方的互补性优势及技术特长,缔造一个全新的全球移动生态系统,联合打造领先市场的移动产品和服务。
诺基亚将采用Windows Phone作为其首要的智能手机策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各方面的创新。它和微软将在开发和市场活动上进行紧密合作,并共享产品开发路线图,以共同推进未来移动产品的演化。
不过,在高手如云的智能手机市场上,诺基亚能否从血雨腥风中杀出重围?这对诺基亚与埃洛普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换了江山
日前,苹果了截至2010年12月25日的201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当季营收267.4亿美元,净利润达60亿美元,双双打破纪录。更为意义重大的是,手机行业的地位被改写――按营收计算,苹果iPhone手机及配件以104.7亿美元销售额超过诺基亚,成为全球营收第一大手机厂商。
去年6月上市的iPhone4,尽管闹出天线问题,但毫不影响它成为一款卖座的产品。一个季度共售出1624万部iPhone,同比大增86%。“公司移动业务增长速度超过预期,没有比这个更令人高兴了。”苹果首席财务官彼得・奥本海默对这样一份成绩溢于言表。
苹果移动业务还将继续快速增长。苹果首席运营官蒂姆・库克不久前对外表示,“尽管iPhone增长较快,但我们的份额还相当低,增长空间巨大。”这对诺基亚等手机厂商,无疑是一大灾难。
过去多年来,诺基亚一直是手机领域的霸主,自从摩托罗拉出现衰退后,当时业界都认为,诺基亚以近40%的市场份额,将在手机市场独霸江湖。谁也不曾想到,iPhone上市仅3年多,局面大变。而且,乔布斯凭借一款产品就能打遍天下,利润更是占到了全球手机利润总和的40%。
诺基亚在去年的表现,其实已经相当不错,2010年第四季度净营收为126亿欧元(含电信设备),同比增长6%,好于市场预期。
但在最关键的净利润上,诺基亚去年第四季度仅为7.45亿欧元,同比下滑21.6%。而在手机出货量上,1.237亿部也较上年同期下滑3%。诺基亚预计,第四季度31%的份额,低于2009年同期的35%。
去年,诺基亚售出了超过4.5亿部手机。但是,它的竞争对手个个身手敏捷,手机市场的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也已经变了主人,商业模式的变革,让诺基亚的出货量,变成了一个意义不大的数字。智能手机市场地位的不断下滑,使得它拱手让出营收第一的宝座。
苹果更让人害怕之处在于,它对产业链的控制。1月23日,苹果对外宣布,其应用商店程序下载量突破100亿次。苹果的应用商店2008年7月对外开放,两年半的时间就迅速发展到100亿次下载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厂商。
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1998年,诺基亚卖出4000多万部手机,销量超过摩托罗拉,跃升为全球老大,从此再也没有丢掉这个宝座。从出货量来看,诺基亚依然遥遥领先竞争对手,但这已经不是一个由量决定的时代了。
事实上,诺基亚危机早已显露。2007年,苹果iPhone上市引发的排队热潮,以及对商业模式的冲击,当时就有很多人提醒诺基亚,将来可能位置不保。只是,当时的诺基亚正处在巅峰,其竞争对手摩托罗拉开始衰退,这种“风凉话”并未让诺基亚引起重视。
乔布斯曾经表示,公司在2008年将售出1000万部iPhone,相当于全球手机销售量的1%左右。正是苹果的低调,让诺基亚忽略了这个竞争对手。康培凯当时认为,苹果的出货量有限,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2009年,本刊曾指出,诺基亚沉迷出货量,很可能走摩托罗拉的老路。因为,这已经有前车之鉴,摩托罗拉从巅峰到低谷,仅是一念之间。苹果、RIM、宏达电等掀起了智能手机革命,特别是触摸屏手机受到前所未有的欢迎,诺基亚在这一波浪潮中处于落后。
猜测很快得到了验证。2009年10月16日,诺基亚了公司历史上最为糟糕的财报,第三季度巨亏5.59亿欧元,这也是近十年来首次季度亏损。康培凯恍然大悟:“一夜之间,谷歌、微软、苹果突然都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
在很多人看来,诺基亚的停步不前,在于它固守陈旧的Symbian系统。去年,就有很多批评人士指出,该系统已经显得落后――不适合移动互联网的体验,跟不上时代变化。
“也不能完全说诺基亚不创新,它一直走在行业前列,”一家手机渠道商的总经理对本刊表示,“早在2007年,就提前向互联网转型,从一家硬件公司,转为兼顾买服务的公司。”当时,这一大转折被认为是行业的风向标,也有人认为诺基亚对手机行业的理解,远在竞争对手之上。但遗憾的是,这次转型并不成功。
在市场质疑声中,诺基亚并未放弃Symbian系统,而是希望通过改善系统,来提升用户体验。去年第三季度财报公布时,诺基亚表示,公司希望简化Symbian智能手机的开发过程,提高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缩短新品上市时间。
这种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回报。市场调研公司Inderes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年年底,诺基亚旗舰手机 N8的销量直逼400万台。上市两个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算有不错的表现。作为诺基亚在高端市场上的“核武器”,该产品搭载了Symbian3系统,拥有3.5英寸WVGA分辨的屏幕,并配备了1200万像素摄像头。
但与iPhone相比,差距显而易见。而且,三星在高端市场也表现出色,其近日声明称,已确认销售了1000万台Galaxy S智能手机,该手机于2010年6月上市,至今仅7个月。三星的这款手机,采用了时下最流行的Android操作系统。
不破不立
在智能手机时代,诺基亚日渐失色。美国金融咨询公司Trefis Oy的研究报告称,由于未能足够关注消费者需求,不能及时推出新操作系统,诺基亚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下降。现在,诺基亚的竞争对手,不仅只有苹果与RIM,异军突起的Android手机,也给诺基亚带来了强大的冲击。而凭借其开源特性,Android手机已经成为一匹黑马。
Symbian操作平台曾经风光无限,市场份额一度高达60%。今天,辉煌已经成为历史。国外调研公司2010年第四季度报告显示,Symbian的市场份额已经被Android超越。
过去一年,面对业界的质疑,诺基亚一直在对Symbian进行升级,希望能改善用户体验,但这显然难以让人满意。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兼执行董事何士友对《IT时代周刊》表示,Symbian系统在市场中已形成固有印象,诺基亚在此基础上小打小敲的可能性不大。
诺基亚要想在智能手机市场重拾辉煌,必须来一次自我否定,用新的操作系统来界定自己。埃洛普说:“诺基亚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在我们向前发展的进程中,重大的变化是必需且不可避免的。今天,我们正通过全新的路径加速这一变化,以重新赢得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领先优势。”
Windows Phone将成为诺基亚主要的智能手机平台,诺基亚将凭借其在硬件优化、软件定制、语言支持等专长,及其规模优势,推动这一智能手机平台在未来的发展。诺基亚和微软还将整合服务资产,以推动创新,例如,诺基亚地图将成为微软主要资产Bing和AdCenter的核心内容,诺基亚的应用和内容商店也将整合进微软的Marketplace。
4月12日在杭州支付宝了全球首台支持“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这也是“声波支付”技术踏入商业零售领域的第一步。这些声波售货机内嵌入了支付宝特有的声波模块,可以对用户手机发出的超声波进行智能化处理交易,支付过程不超过1分钟,令人耳目一新,十分“”!
“声波支付”适合便利店、超市和百货店等传统商业企业,并有望破解排队顽疾,优化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并将加速O2O电商模式全面落地,推进零售电商业变革。
去年7月,支付宝曾在广州展示了炫丽无比的手机“摇一摇”支付和转账技术。这些意味着支付宝支付创新技术已全面遥遥领先,引领当今业界潮流。
越来越酷的支付方式
从条形码到二维码,从条码到摇摇支付,再到如今的声波,支付宝在支付方式上玩的越来越炫。如果哪天支付宝再收购一个语音智能识别公司,到时,付钱真的只要说出“我要付钱给***”,钱款就能立即到账,请你也不要惊奇。
实际上,支付宝几乎利用了用户手机中所有可能利用的传感器和识别方式,从摄像头、屏幕、GPS、加速度感应器、磁场感应器、mic、听筒、蓝牙等,到二维码、短信等等。据说类似气压、Wifi等也进入支付宝支付技术的超级实验室了。
还有,支付宝钱包的转账功能如今也升级成为了“超级转账”,可以向任何人转账支付。除了支付宝用户间进行转账外,还可以向没有支付宝账号的用户转账,只需输入收款方手机号和真实姓名,收款人随后会收到一条短信,按提示回复相关银行卡号即可完成转账。
另外,支付宝的另一款产品更是提供了充广阔的想象空间。其“一淘火眼”据说可以扫描条码、拍摄杂志上商品页,未来还将推出识别企业logo,识别酒店建筑,并在这些基础上提供商品信息的功能。据悉,马上要推出的“火眼逛超市”可以让用户只“逛”超市,不用排队收银,只需要将商品拍下来加入购物车,便可在家等待送货上门。
“我们希望有一天用户出门时只用带支付宝钱包就足够了。”支付宝相关负责人方面表示,“电子支付相对钱币具有综合优势,替代钱包是一大趋势,今后还将不断优化产品的设计与体验。”
没有最酷,只有更酷的支付方式
也许你会认为现在支付宝声波支付方式是全世界最酷了,其实那可能有点“坐井观天”了。支付宝的支付方式只能说很酷很炫,但还不是最酷最炫。现在连手机都不要带,就能在商业网点支付了。
你看,你的眼睛、手指,还有你那张小脸,现在都能结账!这岂不“酷毙”?
我们知道,如今支付方式仍有不少安全隐患,如手机被盗、银行卡遗失、网银密码被窃等。有没有比移动支付更为安全、快捷的支付方式?手指(或指掌)支付就应运而生。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家餐馆里,你自以为很酷地拿出手机来支付,结果旁边有人只挥了挥手就走了——他并非是在说拜拜走人,而是利用一种叫静脉识别的技术,通过扫描手掌上的静脉付了账。这真是“酷”得不得了。
手掌支付识别是指利用近红外线照射手掌,从而形成你独一无二的静脉图像。服务提供商把该图像存储起来,并与你的银行账号、信用卡、网银等关联起来。然后,当你支付时,系统只需将即时获取的静脉图像与预先存储的静脉图像进行比对,就可以完成身份识别、核对,从而实现静脉识别支付。
在采用手掌静脉识别技术的产品中,当前最为成熟、应用最广的要数“手掌卫士”PlamSecure了。它最初由日本富士通公司研发,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对个人电脑进行加密管理。如今,“手掌卫士”已经被广泛安装到欧美日许多国家多种非接触式识别装置上,包括提款机、门禁系统、收银台等,十分快捷。
虽然生物识别技术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但其真正应用还是在21世纪初互联网普及之后,而大肆其道则在最近一年。生物识别支付技术除了指掌支付,还包括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眼睛识别、声纹识别、DNA识别和笔迹识别等支付技术。目前在支付领域应用最广、最便捷的,当属指掌识别和人脸识别。
纵观近两年国内外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可以看出,继应用最广的指掌识别后,人脸识别技术因其自然、非接触、实际应用效果佳等特点正在被市场广泛看好。在国际生物识别市场上,人脸识别的应用已迅速超出了安防领域。比如:谷歌正在研发安卓人脸识别方面软件和人脸识别手机应用支付,通过摄像头识别人脸就能实现快捷线上线下支付;目前许多国家的社保系统纷纷启用了人脸识别技术,以规范领取人资格;在日本、美国,银行人脸识别技术也嵌入支付系统里,使人们进入银行支付再也不用带存折、银行卡,等等。
这些无不标志着生物识别技术正驶入急速发展轨道,给世人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安全,人们再也不怕排长队结算,也不怕遭遇银行卡遗失、忘记密码、手机被盗,因为你不可能丢失你活生生的手掌、眼睛、整体面部、声音频率。这可是从未有的划时代的革命性突破与享受啊!
逐浪支付革新背后是钱潮,
而站钱潮之巅关键在抢入口
谁引领消费者支付方式,谁抢占支付入口,谁就将引领消费者消费行为,谁就将在钱潮滚滚的一切商业领域里捞得盆满钵满,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纵观全球,各资本机构在支付领域尤其是移动支付(大部分生物识别支付也属于移动支付范畴)领域推出创新的频率如此之高,花样如此之多,背后是什么原因?第三方支付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作为卖方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为争夺市场大蛋糕必然会不断推陈出新。IDC研究机构的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移动支付的金额将突破1万亿美元,而易观国际机构统计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1000亿元,到2014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3850亿元,预计未来3年内中国大约会有两亿用户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支付。
强大的数据意味着,今后几年全球支付业务将呈现持续走强趋势,钱潮滚滚,令银行、支付公司、零售商、电商、运营商、IT应用商等各方神仙垂涎三尺,各方快马加鞭的在该领域跑马圈地,积极布局移动支付市场,全面进行支付技术创新。
当前,随着网络购物的普及和支付需求的不断更新,目前已产生了网上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移动支付等多样支付手段,然而即便如此,随着消费者金融需求的多样化、智能手机的不断推出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些现有的支付手段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了,势必要求支付方式向更深更细更专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产生声波支付及各种生物识别支付产生的内在诱因。而在客观可见的市场高速增长下,创新一个支付技术,就等于抓住一个支付入口,就等于抓住一大批海量用户(尤其是80、90年后的消费者),随后产生的可能是爆发性数量的商业机会及滚滚财源。2012年春节期间,多样化的支付宝无线支付交易量同比增长了18倍,增长速度迅猛,每天有40多万用户用手机支付,支撑了手机淘宝的庞大交易。新兴支付方式更催生了虚拟物品的交易。在淘宝,虚拟商品市场规模已达千亿元,并且还在逐年猛增。支付方式的多样、创新、领先,为建立一个庞大的阿里巴巴金融帝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可以说,支付即是产业的血液。对于产业而言,支付越普及,产业“大厦”就越牢固,支付方式越先进、多样,就越能吸引消费者,越能“引水吸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竞争中,谁掌握了最新最先进支付技术,谁就能抢到最多的客户,谁就能抢占市场的主动权,抢到钱潮。
科技的不断创新,势必将推动工作模式的改变、生活品质的不断变化、提升,每一次科技创新,也势必会引发相关产业的变革。从B2B到C2C、B2C再到C2B以及现在最流行的O2O,推动电商模式不断变化的一个重要动力就是支付技术革新。而引领O2O的消费者入口并最终促成其成交的是什么?那就是各种便捷的支付方式。事实上无论是会员卡、优惠券还是团购券,其最核心的是支付交易方式。对任何一个涉足从事O2O业务的企业来说,支付是完成交易闭环最难也最重要的部分。而紧密链接支付宝的淘宝、天猫,在完成这个闭环上面优势最明显、最独特。去年“双十一”三天之间淘宝、天猫二者合计交易额就高达191亿元,使其他电商和传统零售企业望尘莫及。
这也是支付宝近两年斥巨资豪赌支付科技研究的主要原因,而信息科技的进步与突破也为支付宝支付方式的革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各类创新方式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得到更加便利的支付体验,而只有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就支付平台而言,能够赢得用户的青睐就是硬道理,才能站到钱潮之涛头。
多元化支付应用普及尚有难关,急需突破
支付方式创新能吸引消费目光、点燃消费热情,支付方式多样化能广开财路、引水招金,从而引领消费行为创造商机,因此海内外许多资本大鳄都在积极布局支付市场,不遗余力进行技术创新,发动支付技术革命,以占制胜高点。
支付产业已凸显了美好而广阔的“钱景”,然而毋庸讳言的是,我国支付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这就不可避免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产生不少问题与挑战,需要多方努力探索与解决。目前来看,我国多元化支付产业面临着存在支付安全隐患、消费文化习惯不一、应用推广成本和产业链不协同以及消费纠纷如何解决等不少问题。
就目前而言,手机支付方式尚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是大多数手机受到SIM卡容量的限制,所发送的信息全部为明码,致使手机支付的安全性较低;二是通过短信支付方式的即时性较差,难免会造成资金流和物流的停滞。若要使手机支付达到理想的快捷、安全的层面,至少还要从技术角度效解决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而使用生物识别支付,核心也是金融安全问题,生物识别整体系统建设仍需要诸如银联这样的机构增强其安全与信用的保障。
较为前卫的消费习惯仍没有养成。尽管移动支付优势明显,应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据易观国际调研数据显示,国内用户目前对手机之类的支付业务的使用率还处于较低水平,月平均消费金额不足200元。像声波支付、摇摇支付、指纹支付、人脸支付等诸多颠覆式支付手段仍未能完全打开消费者的“心结”。对于并不十分熟悉网络且一般只用现金,甚至连刷卡消费也很少的许多国内消费者而言,接受如此前卫、太“酷”的支付方式,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因此如何形成全球化的“好用通用”的支付新格局,重要的是良好的客户体验,以及在良好体验基础上的传播。
应用推广成本仍较高。以“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为例,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挺方便,但有许多商家却不愿增加设备成本,将令该技术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普及。“声波支付”的自动售货机每台成本至少千元左右,要在一个地级市普及,要花多少钱?而指掌支付、人脸支付等生物识别支付技术同样也面临好用却不易用、推广应用成本高昂的尴尬局面。以生物识别支付应用为例,其手续费收入是否能涵盖设备及系统的投入?与其他竞争性技术或者替代方案的优劣比较(如手机支付),性价比如何?这些都需要在做推广应用时认真斟酌的。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其在零售等行业发展将受到较大的制约。
需要指出的是,至今支付产业链错综复杂,各施其政各行其是,参与各方的利益和资源的争夺激烈,仅依靠单一技术标准的出台和建立第三方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很难改变目前现状和推进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产业链各方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来探索相互可能的合作,整个产业链建设应以融合各方的商业模式、不断更新的规范和持续的平台整合为主线有序推进,在支付业务的资金安全、产业链构建和商业利益分配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改进。
王刚是深度旅行爱好者,某种程度上,做生意是为了让自己行走得更自在。他也在旅行中获得很多学习机会。
2016年8月,北京雁栖湖APEC国际会展中心,美国著名投资家吉姆・罗杰斯到访参加《第二届全球社会企业家生态论坛》,王刚幸运地成为和罗杰斯对话的三个年轻人之一――抛出“作为一个专业的金融机构,企业年收益达30%―40%,却不被信任,是否还要坚持价值投资?”他笑容腼腆,目光温和。
著名投资家罗杰斯接过话头,“你必须坚持自己所坚持的价值投资,只有你自己才清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经意的“王刚个人魅力时刻”,启发了江岳核心团队的灵感。从北京返回西安,王刚就召集同事开会,商议如何从“对话罗杰斯”里,找到江岳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接地气的品牌传播方式。
江岳是一家财富管理服务平台,致力于满足高净值客户从资产托管、增值到基金在内的几大核心需求。两年前,“双创”热潮如火如荼,许多人问王刚,站在风口上是什么感觉。两年之后,话题悄然变成了,资本寒冬中,资产托管和基金的相关服务究竟应该往何处走?
“不要变成只论财富大小和名利成败的人”
江岳,前身是“山河”工作室(2007年成立的金融投资工作室),被用于形容“对投资者的资金像山岳一样稳健,收益像流水一样绵延不断。”十年磨一剑,2017年是王刚自立门户创建江岳的第三个年头,从专业投手到掌舵江岳,他用了十年时间。
提及近期山东“辱母杀人案”引发的社会热议持续升温,其中夹杂着愤怒的宣泄、法律的常识、法治的反思、金融体系的薄弱。
“企业面临生存危机,不借钱不行,但借了钱又因为利息太高,没能力偿还,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悲剧。民营企业由于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的难度加大,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难道不是金融经济体系的悲哀吗?”王刚反问,表情里带一丝洞察了秘密的狡黠――要想避免类似悲剧,最重要的还是推动金融体制改革,给中小企业提供普惠的金融环境,从根本上消除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王刚认为自己一直在做的是“寻求用专业的技术解决问题,而且是高收益低风险,还得带有普适性”。江岳财富竞争的主要领域是“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摩拜单车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未来会有更好的模式替代它(共享汽车),江岳能创新的就是技术。”事实上,江岳成立之初,在技术上对标的就是全球基金霸主――彼得林奇的基金公司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我之所以能做得好,是因为我特别懂投资。”他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有野心的人”,而“野心”的背后是“两条腿”,“一条腿是技术、智慧,一条腿是人文、意识。我一定要传播金融理念,不要变成只论财富大小和名利成败的人。”他认为纯理工科出身的人不擅长长远战略的思考,而人文能“帮助你做生意和与人交往”。
“最近在读建筑与音乐方面的书籍,很享受它们带给我灵魂的安然恬静。”他介绍说自己正在音乐私教班学习乐理和器乐。因为喜欢游学和旅行,他每年会参加5场以上与金融相关的圈内活动。在他看来,学习和眼界是江岳创新之魂,每一个时代的人,都面临着自己的挑战,每一个时代的英雄们,都在寻求解决方案,“历史会告诉你过去和未来,科技给你提供工具,金融给你提供杠杆。”
2016年,王刚决定要架构江岳基金。“股东反对这事,他们甚至给我提过折中的建议,我都拒绝了。”决策的原因在于他依据历史对时局的预判,看好基金在中国未来的发展,他要在最合适的节点切入基金,“橹泄的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持续的服务。”
他的思维极其缜密,如果你见过长在南国的崖柏,会体会到其中的某些相似,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腐。
“我不卖,因为我不缺钱”
和那些情怀过剩,常把“梦想”挂在嘴边的年轻人相比,王刚有种罕见的务实与稳健。他一直以来的目标是“使江岳变得更长期、更安全”。
采访前翻看一些报道,惊讶于这一点,比如谈到甲方时,他会说,“我百分之百符合他们的需求,通过资金分散化的方式为他们提供最优方案”;谈到创业的十年,他会说,“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你会觉得这一定是一个极度自信、对自我高度把控的人。
另一方面,他会强调“责任”,强调“使命”,但说出来的感觉又跟那些说滥了的“情怀”味道不同,比如,“我的责任不是获得人类有史以来最高的利润率,而是让整个社会能够以极低成本和高利润运转。”
在他的概念里,创业是一种破坏性的行为,“创是伤的意思,一定要破坏一些什么东西,没有棱角怎么破坏呢?”他年前解散了一支骨干团队,准备引进高精尖人才,“我对世界(有)比较独特的理解,我觉得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更好。”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种独特理解为孤独,甚至是孤僻。他构建了一个虚拟星球,赋予星球上每个人物灵魂、性格与故事,他要与他们一起以小说的形式开始新一轮创业。
他只是众多创业者中最普通的一个。有多少想要创业的人因为方向、资金、团队等各种问题被挡在了创业成功的门口,我们无从统计。“创业真不是穷人玩的!一是(需要)时间,二是(需要)资金,三是(需要)特殊能力和资源。”他现在依靠每年20%到30%的财务投资收益维持着家庭的正常支出,没有强烈的物质欲望。对他来说,开展投资者教育是核心,投资者教育能促进投资者更加成熟,只有融资者、投资者都成熟起来,未来的金融市场才会健康发展。
“截至2017年1月中旬,共有1390家公司处于已关闭状态,占全部创业公司的3%。仅2016年关闭的就有401家。这意味着,2016年倒闭的创业企业,在所有关闭企业中的占比高达28.8%,接近三分之一。”王刚说这仍然是一个乐观的统计。
创业就是一场修行,有人悲观,有人乐观。王刚大概经历了极致的悲观与乐观。他从公务员辞职到金融操盘手,然后干脆单干。他擅长技术,“创业十年,我们累计托管资金20亿”。他面向的主要是高净值客户,可想而知市场竞争的激烈和难度。
起初,王刚不懂得经营公司。“最大的困境是不知道公司该怎么发展,没有思路,没有战略。”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我想,对创业者来说,那种逼仄的内心窘境可能更甚于此。
经历困境多了,王刚有了一种莫名的乐观和淡定。“天助。”每遇绝境,比如招聘员工、管理团队、寻找高净值客户,他安慰自己办法总会有的。果然,有了团队,有了思路,有些事由大概连他自己都不清楚了。“这种在我看来是混沌的状态,他归结为难以言说的一种神秘的力量。”
他信仰佛教,每逢路过寺庙,都会虔诚地进去拜一拜,什么都不求。
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片段,不断在创业者身上重演着。但没有人会记住他们的名字,至少在他们成功之前。
他形容自己之前生活“无论起多早,睡多晚工作都干不完。很长一段时间他的重心只有一件事――工作”,“最不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社交与应酬上,现在最大的不安和担忧是人到中年,身体不如年轻的时候”。
他说江岳曾收到过三次来自国内的收购请求,“但绝对不卖,因为我不需要钱。”
“接下来两年,是定制化基金服务的关键期,但你却反复提及退休?”他顿了顿,接着说,“创业路上我是一名苦行僧,但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履行布道者的职责,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金融人才和传播金融理念也是我的梦想之一。时机成熟时,我退下来,让更适合管理的职业经理人管理这也是战略部署。”
“创业者应该找到平衡点”
他觉得自己的价值在于“为社会提供稳健安全增值的财富通道”,“我不希望我的公司是一个平庸的企业。你知道,我需要去解决人和社会的问题,这样才有价值。这个对我很关键。”在他看来,生意人和企业家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企业家关注未来,改变一些现有的规则,还会承担一些社会责任。他现在更关注的是怎么样能让周边的朋友有成就感,而不是自己赚一千万一个亿。不光是周边人,还想为整个社会做点什么。
创新总是伴随着风险和失败。失败应该是一个常态,成功才是偶然。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经历过失败,很难特别成熟地思考创业这件事,哪有一上来就成功的?“我身边大量的创业者,曾经很顺利,一下子失败就一蹶不振。”
从平时的言谈上来讲,他不像别的80后企业家那样时髦,满嘴当下最流行的词语,江岳企划部朱丹回忆说,他喜欢引经据典骨子里还是一个“诗情画意的人”。这类人都有一个特质,“假如有一天我成功了,有了很多钱了,我就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我喜欢的事情上,就不用再被企业所束缚,就可以过很简单的生活,和心爱的姑娘去寻找诗和远方。“如果公司被并购了,你会做什么?”在追问之下,他说,并购意味着深度财务自由,他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像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卸任总统后那样品味人生。
建模和开发工具平台
UML在版本升级到2.0以后,原来的UML工具的大哥大Rational从风行到被收购,现在几乎没有了声音。
建模工具没有太显著的变化,倒是开发工具出现了从原来的百花齐放到现在只有少数巨头竞争的局面。其中最耀眼的当属诞生于IBM,后在开源社区得到快速发展的Eclipse,目前它已进入嵌入式开发领域。另一个就是微软携其强大财力与人力打造的VSTS开发工具平台,它将成为可以贯穿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扮演不同的角色的平台,在最近也有不俗表现。此外还有Sun的NetBean IDE开发工具和BEA的WorkShop开发工具等。
这些开发工具平台都可以进入整个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并且可以在其上进行各种不同应用的开发,说白了就是兼容性足够强。
开发与应用
不论使用何种工具,真正最活跃的仍然是应用与开发。JavaEE5的,EJB3.0标准的落地,标注取代部署描述符,实体即是POJO等,也许这些改变对Java进行轻量级应用开发的复杂性会有所改变。在软件开发界最流行的框架,包括Struts、Spring、Hibernate等,这些分布在Web容器和EJB容器中的各种应用框架变得让人眼花缭乱,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看来越来越困难了。由于JavaEE5的,著名的JBoss应用服务器的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微软.NET的2.0平台和下一代操作系统Window Vista桌面版,同时提供给广大用户的WinFX平台,不仅给开发者而且给用户带来了挑战。
由Ruby和Retail的联姻,AJAX的新瓶装旧洒,再加上Web2.0应用概念上的炒作,脚本语言、Web开发与应用在今年着时火了一把,因此今年搭上顺风车的PHP也要求能够同Java应用交互,克服语言与平台的障碍。
桌面与企业服务器的开发应用也有相当发展,中间件市场、数据库、ERP等各种应用随着SOA得到市场的认可,各种技术与应用以及SOA的产品也逐渐多了起来。随着3G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占有率的提升,手机平台的开发市场正进一步;不仅是手机,数字电视、各种电器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发展也促使嵌入式领域的开发发生了很大变化,如:IP机顶盒、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设备、工业自动化和医疗设备等,商业平台与开源Liunx平台共存。
开源、互联网及其他
开源软件逐渐挺进企业主流应用,不仅是Linux,还有Boss中间件、Mysql数据库、EnterpriseDB数据库等,而且还有各种应用软件,包括:Open office办公套件、Firefox浏览器、ERP、CRM等等。开源力量的加入也使得非常多的应用进入到微软平台上,在微软的.Net平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开源应用软件。
互联网最大的应用与技术就是搜索、软件服务化(Software as a Service)。不管是通用搜索还是行业垂直搜索,不管是互联网搜索还是企业搜索,都已经不仅针对文本而且开始向音视频搜索发展了。
最后不要忘了,由于人们对应用要求的提高,测试在这几年显得越来越重要了,测试工具与测试理论都有很大发展,这一点也值得关注。(文/邓健)
手机软件开发将与PC趋同
王权平
资深程序员,供职于威盛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从事GSM/GPRS芯片组的开发,主要工作包括协议软件设计、开发与测试,以及智能手机平台通信中间件的设计与开发。
2006年出现了很多叫好也叫座的手机产品,这些成功手机的背后,都明显地揭示出了手机软件开发技术的若干发展趋势。2007年手机软件技术将继续迅速发展,无论单处理器平台或是双处理器平台,网络应用和多媒体应用都将是主要的开发方向,而C++和Java将是首选的开发语言。
未来,传统的单处理器手机平台仍将在低价手机和特色手机市场上保持不可替代的优势。其软件通常都由芯片厂商和手机设计公司来提供,除了J2ME平台外,缺乏开放和标准的API是其固有的缺陷。因此几乎没有来自第三方的原生的面向其处理器和编译平台优化的软件,用户自行扩展的能力较差。展望未来,除了集成更多的应用软件(如电子邮件、电子书和多媒体播放程序等)外,单处理器平台上的软件开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新硬件模块的驱动程序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的创新和提高上。就开发语言而言,C和C++仍然是首选;在底层通信软件尤其是协议栈的实现上,C语言仍将继续居统治地位;当然在驱动程序中,汇编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单处理器平台上第三方开发人员的开发空间在于J2ME平台,但是各个解决方案对Java语言支撑能力的差异,使得Java程序很难达到真正的与平台无关。不过,随着硬件能力的与提高和Java虚拟机的改善,特别是硬件级Java加速和ARM平台Java优化指令等特性的引入,可以预料J2ME将会成为单处理解决方案的基础软件平台。
双处理器平台由运行通信协议的基带处理器和运行用户界面程序的应用处理器组成,是智能手机的基础平台。未来智能手机平台的软件开发中,中间件和应用程序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需求。中间件主要包括图形库和通信库两部分。图形库重点在于提供更加华丽和友善的用户界面,增强用户的操作体验,据称WinCE6.0即将提供Vista风格的界面;3D加速将是继2D加速后的第二个亮点;另外,图形库也将重点支持硬件级的多媒体加速技术,从而支持包括移动音频和视频,特别是手机电视的应用。通信库部分将重点在统一的框架内整合各种广域、局域乃至个域通信技术。应用程序部分,网络应用将会是2007年的发展重点。就开发技术而言,J2ME在智能手机上的性能优于单处理平台,因此笔者看好基于J2ME平台的手机游戏和网络应用;而基于C++的网络编程和多媒体编程仍将继续是Symbian平台、WinCE平台,以及Linux上Qt平台的的主要开发领域;另外PC平台上的基础软件组件,如数据库技术等,将逐渐移植到手机平台上,提供其嵌入式的版本,以适应手机平台的硬件和软件限制。但是由于三大平台存在的巨大差异,软件的可移植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核心观点
随着中间件的加强,手机应用软件开发将逐渐与PC趋同,将出现大量的个人软件开发者和第三方软件开发商,手机软件产业势必会有很大的发展。
注重测试需求 做好流程建设
戴金龙
注册PMP,GB/GJB/ISO/CMMI内审员。原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质量组专家。历任某外企测试技术经理、项目经理及运营经理。对当代软件测试理论及工程实践有较好的领悟。
当前,测试作为一项职业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测试作为控制软件质量的有效手段,融入到了越来越多企业高层的管理理念中;测试作为一门学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壮大。但在测试技术蓬勃发展的另一方面,测试行业也在迅速地积累着各种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某些隐藏的问题可能会表现得很显著。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测试更有效地锲入到不规范的软件开发过程中。提出这个问题恐怕会有不少人大吃一惊:这类企业为什么不先规范软件的开发过程呢?这是不是一个伪问题?其实,目前有不少软件企业都处在这种状态。但这些企业的管理层并不承认自己的开发过程不规范,反而认为这是一种灵活的、有个人特色的高效管理。这样的氛围造成软件质量低下自是意料中的事情。
即使企业管理层了解到测试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途径,实施软件测试也是需要代价的。目前的测试学科所提供的技术、流程、管理及方法论都是假设是在良好的(至少规范的)开发过程、管理氛围及测试环境中实施的,并没有提供在不规范软件开发过程中做测试的解决方案,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理论”与“实践”的偏差。解决的办法有两个:一种是变革企业文化,规范开发过程,建立测试所需的相关环境,从而实施规范、严格、有序的软件测试;另一种就是拓展测试理论,针对不规范开发过程的特点,找到弥补、折衷的解决办法。根据笔者对国内软件企业的了解,后者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国内软件企业关注的热点话题。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清晰地定义软件测试需求,使测试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这个问题是以前的测试学科没有回答清楚的,非常需要深入研究,它将会是今后若干年的研究热点。可能有读者会感到费解:测试需求不就是软件需求吗?其实不然。软件需求用于指导后续设计的展开。而测试需求则是直接源自于客户的质量要求。测试需求的源头非常繁杂,如何删繁就简,拿捏得当,目前没有现成的方法,仍需要做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规范软件测试流程以持续提高测试团队的绩效。这个问题目前已有一些答案。如“制定测试计划-设计测试-执行测试-测试分析与总结”等等。从执行的角度而言,这类粗略的阶段划分或许已经够用,没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但对于控制测试过程而言,对于测试服务型企业通过CMMI认证而言,尤其是对于改进软件测试过程而言,几乎是没有帮助的。
核心观点
在测试技术蓬勃发展的另一方面,测试行业也在迅速地积累着各种问题。
软件工程为软件工业化铺路
王刚
智冠咨询(Crown Consulting)高级合伙人、首席咨询师。先后负责多个大型软件开发项目,涉及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门户网站等领域,并在项目中大量尝试开源产品。
从前与中国软件领域相关联的总是一个个令我们这些后辈所敬仰的孤胆英雄,而此时我们已经清晰地认识到属于英雄的软件时代已经结束,只有工业化的生产才能带来中国软件的发展。
UML
尽管,只有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使用了UML进行表达才是先进的软件开发方法,这是无需证明的错误命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从私有的无序的表达上升到工业的标准,UML凝聚了软件工业的实践,2005年,UML 2.0标准被OMG组织批准通过,2006年开始被主流厂商所接受,UML 2.0所带来的不只是表现的巨大丰富,而更多的是给予面向模型(MDA)开发以有力的工具。
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套件
Rational套件曾是开发者UML工具的不二选择,遗憾的是,随着IBM对Rational日深的影响,我们所能看到的是庞杂的生产线和对摩尔定律的不断验证,但对于中小厂商却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本应该趁虚而入的Borland,更是让人感觉遗憾,卸下IDE包袱的Borland,没有在2006年发出太多的声音,收购完善了它的生产线,但是溃败的惯性能否停止我们还不得而知。告别了Delphi的我们,不想再告别Together。
传统厂商的消沉与失误给予新进入者以机会,微软的Visual Team凭借着与IDE工具、Office办公套件的天然联系,逐渐成为.省略开源软件社区共同创始人,北京中流科技有限公司CTO。
Java技术的发展已经走过11个年头,在企业级应用开发领域占领主导地位的JavaEE技术也伴随着Java自身的演变,在2006年发生了许多新的变迁。 随着系统开发复杂度的上升,需要一种更好的解决方案来分解系统的复杂,并简化应用开发的过程。基于众多的因素,选择企业应用开发的架构平台时都需要考虑很多约束,它必须最小化对应用开发本身的影响。因此,一个好的技术平台和应用框架应该具备如下特性:提供应用开发的一致性;提供高端和低端特性;提供管理逐步增长的应用系统的具体方法;为高级开发人员提供指导;能够使不同框架的特性和优点集成到一起进行工作;能够快速进行应用开发,保证产品按市场的需求;能够降低项目开发的风险,提升企业的投资回报。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现在大量涌现的新技术体系和框架,都是在朝着简化应用开发的方向而努力,这些技术包括:
AJAX AJAX并非一种编程语言,它是使用XHTML或HTML,JavaScript以及XML来建立互动网络应用程序的一种模式。
脚本语言 Ruby的发展,使得在Java 语言中使用动态机制成为可能,使用Ruby的动态机制,用户能够改变脚本类的定义。这些Ruby对象允许直接使用方法管理它的状态和行为。
应用框架 以Spring为代表JavaEE应用框架是在JavaEE技术体系之上快速构建应用的支撑平台,应用框架通过整合的技术架构,将众多的优秀开源框架融合在一起,为应用开发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技术解决方案。
JavaEE 5.0 JavaEE 5.0 是新一代的Java EE技术规范,其中包括JSF、EJB 3.省略经历了两年的竞争后已显疲态,相比5岁的.net以及新生的动态语言Ruby,11岁的Java已略显复杂臃肿,甚至在网上还有“Java将死”的论调。Sun选择在此时将Java开源,不管是否是Sun迫不得已、在日薄西山前的最后博弈,但影响之深远却绝对不可小视。它引发的“蝴蝶效应”无疑会使Java技术的生命力更强,走得更远,更可赢得在开发语言竞争中起决定作用的更多程序员的芳心,相信未来Java领域将出现更多令人惊奇的开源产品。
另外Sun还赶在圣诞节前了JDK的6.0 Release版本。对JDK而言,“成败皆在应用服务器厂商”。市场占用率最大的应用服务器Weblogic8、WebSphere5成就了1.省略,Java对Web Services的支持复杂得难以接受,也因此产生了优秀的Axis和XFire框架。而在JDK6下,Java程序员也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了,不用针对Web服务另外加入额外的工具,不使用任何框架也能写出Web Services程序了。JDK6中固化了XML、Web Services的标准,如StAX、JAXB2、JSR181等。JDK 6在语法方面没有太大改变,最明显的就是添加了对脚本语言的支持,如JavaScript、Ruby、PHP。JDK6 中实现了JSR 223,提供了让脚本语言来访问Java 内部的方法。它可以在运行的时候找到脚本引擎,然后调用这个引擎去执行脚本,这个脚本API 允许程序员为脚本语言提供Java 支持。
另外在JDK6中内置实现了JDBC4支持的Derby数据库,为测试和小型系统的提供了便利条件。最后,JDK 6 中对内存泄漏增强了分析以及诊断能力,当遇到Java.lang.OutOfMemory 异常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个完整的堆栈信息,并且当堆已满时,会产生一个日志文件来记录这个致命错误。
如果说谈到JDK 6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希望的话,Java full-stack(Java full-stack,意指集成了全部所需功能的Java快速开发框架)则是一种已经可以见到的东西。
很长时间以来,作为一个Java程序员,幸福的是从表现层到持久层都有众多的框架可供选择,痛苦的是在这些框架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框架,而且还要付出将不同层次的框架粘合在一起的设计成本和时间,而架构的稳定性和实用性则往往取决于架构师的设计理念和经验。Ruby on Rails的流行再一次证明了在软件开发领域“简约至上”的真理,它使得诸多Java开发人员把目光放到了“提供最方便好用的Java full-stack框架”上面,因此Java开源社区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full-stack框架,如Appfuse、SpringSide、JBossSeam、RIFE、Grails、Trails、Rife等。Java领域也从此开始走向full-stack的快速开发道路。笔者就非常喜欢国外的JBoss Seam和国内的SpringSide。
核心观点
Sun选择在2006年岁末将Java开源,不管是不是Sun的最后博弈,其影响绝对不可估量。从此以后,全世界所有的开发人员都可以对Java源代码进行修改、优化、除错,同时Java也将变为一种真正免费的技术。
网络技术融入软件平台
智雨青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硕士,8年的电信行业软件开发经历,曾在亿阳信通、北京朗新科技公司供职,中国联通第一版CRM的主要设计与开发者,参与联通多个省级OSS/BSS系统的研发与实施。
2006年年初有专家曾经说过,今年软件发展技术很有可能进入到一个无热点时代。的确,我们非常熟悉的网络应用技术、搜索技术、应用行业软件技术等等,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每一次升级能带给我们的惊喜越来越少。不过,2006年虽没大的“翻天覆地”,却仍涌现出了不少亮点,而这些亮点极有可能会决定今后两三年的应用潮流。
1. Web2.0
Web2.0是2003年之后互联网的热门概念之一。Web2.0技术主要包括: 博客、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 、社会网络(SNS)、P2P、即时信息(IM)等。由于这些技术有不同程度的网络营销价值,因此Web2.0在网络营销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热门领域。尽管对于究竟什么是Web 2.0还有很多的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Web2.0是以人为核心线索的网。提供更方便用户“织网”的工具,鼓励提供内容;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痕迹,组织浏览的线索,提供相关的服务,给用户创造新的价值,给整个互联网带来新的价值,才是Web2.0商业之道。
2. 嵌入式移动开发技术
嵌入式开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嵌入式操作系统跨越式发展,也成为现代及未来移动技术发展的重要保障,以微软Windows CE系列、PalmSource公司PalmOS、Nokia公司Symbian等为代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已在各种移动设备上大量应用。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行业领先者的微软2006年5月了Windows CE 6,凭借重新设计的操作系统(OS)内核架构以及增强的并发处理能力和新集成的工具集,提供了一个更加集成化的嵌入式开发环境,允许开发者将大量更为复杂的应用集成到比以往更加智能的设备中,从而提供高性能的多媒体、Web服务和无线网络连接应用。
3. 中间件技术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中间件的定义正在走出其狭义空间,逐步形成更为广义的内涵。其发展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技术趋势: 一方面,支撑软件越来越多地向运行层渗透,提供更强的对系统实现的支持;另一方面,中间件也开始考虑对高层设计和运行部署等开发工作的支持。而这两个技术趋势从本质上说正是源于软件体系结构和软件构件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从广义的角度看,中间件代表了处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层次的软件,其主要目的是对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提供更为直接和高效的支撑。中间件技术已成为软件技术的研究热点。
4. 即时通信技术
现在即时通信市场不再只有一种声音,腾讯、微软、IBM、Avaya、Skype、中国移动纷纷将触角伸向了这块市场,诱惑这些大佬们的是即时通信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和随之而来的丰厚利润。而移动即时通信作为一项数据业务更是被视为未来3G时代的一大“金矿”。待3G牌照发放,捆绑于移动即时通信之上的包括彩信、彩铃、图片、博客、手机电视等应用都会得到充分发掘。
5. 下一代搜索技术
搜索引擎发展到今天已经增添了很多新的特征,其特色主要体现在“概念集群”和“动态分类”,它通过分析网页之间的关联,建立一种类似人的思维的更智能化的概念分类方式,通过模仿人的思维模式,对要查找的概念进行关键字联想和分类。除了概念集群和动态分类,新一代搜索引擎还更多地体现在个性化方面,这在以前的搜索里是很难做到的。概念集群又分为大众化概念集群和个性化概念集群,通过搜索记录,下一代搜索技术能够帮助每个人建立自己个性化的搜索功能,而且信息是可以分享的。
核心观点
基于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各种应用的融合是大势所趋,网络新技术与软件新技术的相互促进将为人类创造一个更为灿烂的IT世界。
互联网将更社区化
康威
新华社高级工程师,Lotus技术专家。曾任后勤指挥学院教员,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三等奖四次,2002年7月转业到新华社技术局,是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系统核心成员。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成就了搜索引擎今天的地位,同时也推动了网络视频的发展,而Web 2.0又推动了全民的参与性、主动性和互动性,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由此形成了线上与线下互动的各种模式,反过来又推动了互联网的壮大。
1. 互联网搜索
2006年的中国互联网搜索依然是百度、Google双头垄断,百度的势头略有提升,垂直搜索成为耀眼的明星,移动搜索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未来搜索引擎将会更精准化、智能化、人性化、垂直化和社区化,会以更快的速度为计算机和其他智能终端用户服务。
笔者认为,2007年的中国搜索市场将是一个分水岭,其竞争将达到前所从未有的规模,雅虎、搜狐磨刀霍霍,微软卧薪尝胆,不过双头垄断局面不会改变,走向国际化的百度依然会是龙头老大,而能满足大家特定需求、具有差异化特征的垂直搜索和生活搜索是未来的市场增长点,其搜索商业模式也会更加丰富。2007年,搜索行业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互联网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及相关技术的提高,成为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支柱。
2. P2P流媒体
P2P流媒体行业一直都被认为是下一个可能产生井喷效应的互联网领域。P2P体现了真正的“互联网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但市场是理智而残酷的,在短暂的狂欢过后,P2P流媒体行业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也逐步显露,商业模式不清晰、盗版泛滥、国家政策不明朗等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
网络视频是中国未来几年的热点,目前只有两个方向可以赚大钱: 流媒体巨头与内容大鳄的联姻和微视频,依靠盗版的视频直播与共享只可能是小富即安。只有少数几家有资金、有技术、有影响的流媒体厂商(包括门户网站)才能获得内容大鳄的青睐,留给众多中小型流媒体厂商的只能是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微视频规避了版权的威胁,降低了带宽的成本,易形成社区,具有一定的赢利模式,随着网络融合的加快,3G和宽带的发展,只要走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道路,一定大有“钱”途。
3. 互联网社区化
互联网社区化有三种形式: 情感的归属与宣泄,人们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地自由沟通、发表见解、结交朋友、宣泄情感; 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互联网使得人们能够以最快捷的方式广结交天下朋友,很多社区型网站都定期举行各种线下活动; 智慧和经验的共享,充分体现了P2P精神,人们信息需求的满足,需要越来越多地依靠其他用户的力量来满足,社区化的搜索是最好的例子。
社区化的搜索能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也可以更好地发挥用户的价值。首先他们会享受其他用户贡献的智慧,同时他们在自己使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会察觉到在给整个互联网做出贡献。2006年7月13日正式推出以“搜索+博客”为理念的产品――百度空间,这是百度继贴吧、知道、百科后推出的第四个社区类产品,具备个人空间、个人门户等基本特征。这一产品的推出,不仅进一步深化了百度的社区化搜索服务,并凭借其在中国互联网的巨大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社区化发展的进程。
核心观点
未来的互联网将更能体现P2P精神,将更视频化和社区化(当然文字仍会像传统报纸一样不可替代),同时,在互联网的进化过程中,搜索技术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
应用推动软件技术创新
张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毕业,一直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以及项目的实施,主持开发的软件包括河南省县级供电企业营销MIS、河南省在建水利工程移民资金辅助管理系统。
今天的企业信息化面临着更加具体的问题,比如终端数据如何快速采集传输; 缺乏软件应用标准,行业应用深度不够; 系统间交互性差、各自为战,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系统具有一定规模后,维护、升级困难。由于企业在这些方面的需求非常迫切,未来各个软硬件厂商必定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基于此,笔者以为2007年以下这些技术将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1. 数据采集自动化、便捷化
随着MCU(多点控制单元)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往的各类硬件终端,比如电力、燃气、水等终端数据采集或检测设备,已经逐步从简单的计数、指示功能,向智能数据采集终端转变,而且传统装置经过简单的改造,也可实现终端数据的采集和存储,这不仅让人从数据采集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更可以通过相对廉价的手段解决采用人工采集数据所带来的一些问题。
正是基于这种前提,微软Office办公套件的新成员InfoPath让我们眼前一亮,借助它可以快速、方便地设计出具有超强表现力的电子凭单,以满足信息采集、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传递。更令人称道的是,它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更可以使用XML作为数据的存储格式,让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更加畅通有效。
2. 软件插件化、框架化
大凡用过Eclipse的程序员都会被它的灵活和开放性所打动,而目前部分行业欠缺软件应用标准就是摆在开发商面前的诸多问题之一。类似权限管理、自定义查询、自定义报表、组织业务功能等应用系统必备的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抽象形成框架,提高代码重用度和稳定性。同时,采用软件框架进行系统的开发,不仅可以让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到业务模型的建立上,缩短项目周期,更可以让系统用户和开发商体会到系统稳定、维护方便、升级简单的方便。
在此必须要提的是Java,如果说Java的诞生是为了网络,那么可以说它已经不辱使命,而且在推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开源性使得它的追随者们努力工作,Struts、Spring等优秀的、基于框架的作品纷至沓来,逐步让我们脱离繁杂的技术旋涡,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业务分析领域,使软件的插件化、框架化不再是海市蜃楼。
3. SOA
近几年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架构)概念的提出,使得用户和软件开发商对系统建设有了新的认识。笔者认为SOA不仅是架构模型,更是一种应用思想的体现。对于软件功能粒度的划分、软件功能的部署、系统驱动模式等都会由于SOA而产生较大的影响。
企业通过应用SOA,不仅可以在成本没有太大增幅的条件下,让用户使用已经成熟的组件增强B2B的有效性,还可以让开发商最大限度地复用代码,把软件产品变成真正的服务。此外,SOA的实施更可以加速行业标准的制订和执行,因为只有大家遵循同样的标准和接口,才可能营造出业务共享和跨系统业务交互的良好氛围。
4. 虚拟软件
有时一些系统尤其是比较老的,对OS或DBMS有特定要求的系统,或系统在兼容性方面与新版本有差距,这时虚拟机就是最好的选择,不仅可以节省用户的硬件资源减少维护和管理成本,更可以让原有应用正常运行,为应用系统的升级换代赢得时间。与VMWore相比,微软的Virtual PC也在紧追不舍,笔者认为尽管较VMWare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无论产品孰优孰劣,最终受益的还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