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范文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1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学生心理研究综述

篇1

关键词:中学生;体育锻炼;心理健康

1.引言

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但影响着社会中工作的成年人,也对在校园中学习的中学生带来诸多影响。学业压力的增大使得学校、家长、学生对体育课这类非升学科目非常忽视,使得我国中学体育课程的质量长期得不到有效提升。同时,学生课外时间被诸多补习培训占用,无法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导致当今的中学生长期运动量不足。

在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体育锻炼有促进心理健康的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但其影响似乎仅存于学术界,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显著影响。2005年较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虽在形态发育方面有所提高,营养状况方面显著改善,但肺活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素质等方面均明显下降,肥胖和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辛自强研究发现,我国中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长时间以来持续增加,心理健康水平缓慢下降[1]。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进行分析,在介绍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建议。

2.概念界定与理论模型

心理健康是指良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2]。如性格、心理动力系统、认知风格、自我、应对方式以及人际素质和适应状况等[3]。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有以下几种理论模式:

2.1 转移注意力假说

一般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特别是情绪方面存在抑郁、焦虑等问题的人,注意力往往专一、持久地集中在特定事情上。体育锻炼对生理资源的占用能使个体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暂时忘却,或积极宣泄,体验锻炼的快乐感。Bahrbe等认为,体育锻炼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机制之一是为参与者提供了分散注意力的途径,避免深陷困扰[4]。

2.2 兴奋与抑制平衡理论

体育活动中,由于各种感觉信号输入机体引起唤醒水平的提高,使人精神振奋。马尔蒂森认为运动具有抗轻、中度抑郁的效果。

2.3 社会交往假说

社会适应良好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体育锻炼通常涉及与他人共同参与,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任若鹏认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常有自闭倾向,引导和鼓励参加体育活动能增加其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5]。

2.4 内啡肽假说

这种假说认为,身体锻炼能促进内啡肽的分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抑制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精力充沛。

2.5 认知行为假说

自我效能是指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所持有的某种信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完成锻炼的过程中能体验到运动的愉和成就感,有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并泛化于生活的其他方面。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心理健康,对抵制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作用[6]。

3.研究成果

在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中,以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在整理分析相关文献后可以发现,由于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和课程任务的特殊性,相关研究更多的考虑了学业方面的因素。具体研究方面如下:

3.1 与抑郁、焦虑相关的研究

钱青文发现初中生较少进行有氧运动,学习和娱乐导致的久坐行为却不断增加,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发生相关密切[7]。邱远在对中学生抑郁、焦虑与体育锻炼的关系考察中发现,体育锻炼的喜爱程度、周炼次数、次炼时间、运动强度和坚持程度对改善男生的抑郁有显著积极影响,喜爱程度和次炼时间对女生有显著作用;在焦虑方面,周炼次数的积极效果最明显[8]。

3.2 与主观幸福感相关的研究

孙利红发现,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最强[9]。袁贵勇的研究发现,体育锻炼与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存在相关,运动时间与运动频次对生活满意度和情感平衡有良好预测作用。经常参与体育锻炼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宋锋在调查中发现,有运动习惯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在家庭形式的体育锻炼上主观幸福感最高,然后依次是与同伴一起、学校组织、单独一人;印证了中等运动量的青少年主观幸福感较高的结果[10]。

3.3 与心理韧性相关的研究

戴丽玲的研究显示,不同锻炼次数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锻炼时间的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存在显著差异[11]。欧阳翠云发现,参与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有更高的心理韧性,表现在人际交往、问题解决、积极认知、自我悦纳、情绪的稳定与控制上;体育锻炼可通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等中介变量对中学生心理韧性产生影响[12]。

3.4 与整体心理健康相关的研究

蒋碧艳调查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降低负面情绪,提高自尊感,中等到较大的运动量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效应[13]。蔡赓发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活动后疲劳程度和参与体育活动的外部动机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而内部动机是导致心理健康产生变化的根本因素,因此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径是强化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机[14]。卢宏伟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较高,尤其在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等主要的心理健康问题上有明显差异[6]。

4.存在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对相关文献整理后发现,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在中学生中效果显著,体育锻炼水平高的学生更少出现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更多主观幸福感和更强心理韧性,总体上显现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学者采用相关研究方式,少有干预方法的研究。因此,国内鲜有能成功运用到现实教学中的研究成果。

在未来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在考察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加强干预模式的研究,解决现实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发展。

参考文献:

[1] 辛自强,张梅.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变迁:一项横断历史研究.心理学报.2009, 41(11):69 -78

[2] 王永丽,俞国良,林崇德.学习不良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研究.心理科学, 2005, 28(4): 797~800

[3] 沈德立,马惠霞,白学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的编制.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7(1):107-111

[4] Bahrke, M. S. and Morgan, W. P. Anxiety reduction following exercise and meditation.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1978,2:323-333

[5] 任若鹏.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7(5):61-62

[6] 卢宏伟.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生为例.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5-7

[7] 钱文青,孙莹,王彩红等.蚌埠市初中生有氧运动及久坐行为对心理认知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12,33(12):1479-1481

[8] 邱远.中学生抑郁、焦虑、人际敏感与体育锻炼关系的调查研究.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8(4):1-4

[9] 孙利红.高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21(2):36-39

[10] 宋锋.青少年体育锻炼中主观幸福感与运动习惯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37-39

[11] 戴丽玲.身体锻炼对中学生心理韧性的影响.内江科技,2010,6:164-165

[12] 欧阳翠云.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10:43-44

篇2

关键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综述

一、前言

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关键阶段,是教育发挥影响和作用最大的阶段,中小学生的教育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素质的提高、国家对基础教育认识的深化发展,基础教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问题,逐渐从接受、认识走向探索、发展。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更科学地认识、更系统地探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状况,笔者在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电子杂志全文数据总库中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关键词,浏览了48篇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教育问题的文章,拣选其中32篇研究成果显著论点鲜明见解独到有力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归纳整理后,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体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总体看来,1999年至2005年左右,学者们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探索相对集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现状、成因,以及初步的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2005年至今,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提升到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专业化模式的探索,也有更多的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资料,提供更为专业的论点。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

首先涉及心理健康的标准,从1999年起教育部逐渐颁布一系列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研究者们首先定睛于如何界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以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如美国奥尔波特六个标准、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十条标准为依托,从不同侧重点具体把握从不同需要把握如何划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如杨建飞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5]中提出应系统综合地把握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有研究者提出应结合我国传统价值观和正确的主导社会价值观来本土化心理健康的标准[1]。笔者认为,处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或者适用不同教育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把握基本标准下有所侧重有所添加,才能使心理健康标准的界定更好地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

(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

国内关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成因的研究探讨结论相对一致,调查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爆发的比率逐年上涨,并且呈现多样性、集中性、年龄阶段性等特征,多体现在学习障碍、行为问题、社交问题、性心理问题、适应问题[1]。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向内、外两个因素,内部因素指学生个人的主观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所囊括的人事物等方方面面,小到班级环境,大到教育机制缺陷,时代变革。

三、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及现状研究

2002年到2005年,在国家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取得巨大进展,以下主要方式在中小学校中发展起来:1开设心理健康课;2建立心理咨询室;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4渗透于学科教育之中;5建立学校-家庭合作通道;6搭建同辈互助咨询机平台[2]。

有研究者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样本学校校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包括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以及心理咨询开放时间供不应求,并提出了改善建议[3]。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更多角度进行研究,例如以受教育者为研究对象、以纵向研究或聚合交叉研究为研究方法,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做深,做实。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模式探索

(一)系统化趋势

1、以教育系统提升为依托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展开,学者们越来越意识到单单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只是表面上缓解了矛盾,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4]。在教育机制、体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生心理问题的爆发不可能完全杜绝。只有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置于其背后的教育系统的大背景下,才能更深刻更彻底地找到问题根源,叫停连锁反应。

2、提倡构建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由家庭、学校、社会构成的环境网络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外部因素,三者环环相扣密切联系互相作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问题最终可以归于环境适应问题。在处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必须同时考虑这三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们逐渐达成的共识。

3、涉及学生个体、同辈、家长、老师、辅导员的人际互动网络

人际因素也是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并通过环境因素起作用。人际因素的运用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很多研究者尤其提倡让孩子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体验健康向上的力量,达到自己成长,自我提升的目的。基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辈、家长和老师在人际因素中是关键。

4、专业化趋势

不少研究者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具体的方法研究上,对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进行了研究。例如同辈咨询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有利因素[6],表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走向专业化发展方向。理论研究上拓宽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渠道,实践运用上也提高了对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养要求。

五、现有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虽然从1999年起我国才开始提倡心理健康教育,但是我国有着优良的德育传统与和谐向上的社会价值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已有深厚的基础,这就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方向引导和理论支撑。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逐步拓宽、深化,初见规模,指引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但不少研究还是有稍显空泛的问题,如所提对策缺乏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没有通过实验验证的理论构建,缺少正反面的心理健康课堂教育经验研究,现有理论与实际脱节,宏观指导多微观指导少,实践性研究相对缺乏等问题。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用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而逐渐发展的,需要广大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发表自己的认识,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感性材料。

六、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

笔者认为,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拓道路:1进行实地调查,更多获取直接数据,揭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完整面貌;2开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径,以适应广大中小学生寻求心理帮助的需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多技术支持;3密切联系一线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理论与实践互为指导,共同促进;最后,还要继续加强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构建,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定湾,何凡,刘碧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特征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2]沈永江,邓亚琴.论中小学生"预防-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2,(12).

[3]刘毅.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研究,2001,(9).

[4]周燕.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家庭环境因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2).

[5]杨建飞.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3,(5).

篇3

【关键词】 生活变动事件;问卷调查;统计学;精神卫生;学生保健服务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95.1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2-0146-04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把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需要准确评价这一群体的生活事件。为此,国内外的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国外问卷或量表条目的设置相对较少[1-4],过于强调急性或重大事件的影响;也有的所列事件过于细致,如Williamson[5]等人编制的应激性生活事件量表(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SLES)共列出了390条生活事件。但这些条目的设置对于国内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来说,使用上存在文化差异,缺少本土化研究;国内的问卷或量表大多经过缜密的设计和良好的信效度检验,但多为针对某一特定群体设计,如青少年运动员[6]、军校大学生[7];或是针对某一特定地域的青少年[8-9];部分较为经典且广为引用的问卷[10-12]所设计的年代距离现今已经有7~10 a,在我国经济文化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这些问卷是否仍能满足对现代中学生的评估需要得到进一步考证。该研究旨在根据问卷开发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尝试编制适应中学生生活事件的多维评定问卷,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适宜的研究工具。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某市7所中学初一至高三学生3 928名,共获得有效问卷3 732份。其中,男生1 948名,女生1 784名,平均年龄(15.10±1.99)岁。初一589人,初二676人,初三618人,高一751人,高二560人,高三538人,各年级男女比例均约为1:1。

1.2 方法

1.2.1 问卷项目的建立

1.2.1.1 文献综述 以青少年、中学生、应激、生活事件为检索词在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中检索文献,进行综述。

1.2.1.2 半结构式访谈 根据文献综述的思路编制半结构式访谈表,对8名中学教师、15名中学生、6名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了解影响中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

1.2.1.3 参考国内外同类量表或问卷中的有关条目 主要参考Holmes[13]和Rahe的“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SRRS)、Byrne[3]的“青少年应激问卷”(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ASQ)、张亚林[14]的“生活事件量表”、刘贤臣[12]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郑全全[11]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梁宝勇[15]的“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等。

1.2.1.4 课题组座谈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编制了82个项目的项目库,课题组专家及成员逐一对所列条目的代表性和合理性进行了反复修改,确定了由56个条目组成的初始问卷,并最终划分为5个维度,分别为家庭生活维度(16个条目),学校生活维度(14个条目),同伴维度(9个条目),健康成长维度(7个条目),恋爱与性维度(10个条目)。

1.2.2 实施与计分方法 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为自评式问卷,被试者需要判断所列出的生活事件是否经历过,再根据实际经历或感受描述“最近0.5 a”内对自己的影响程度,测试时间需要10~15 min。

所编制的问卷为Likert式5点量表。若问卷中所列情境或生活事件被试没有经历过,直接勾取“未发生过”选项,数据分析时此项赋值为0;若发生过,按对被试者产生的影响程度依次分为: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分别赋值为0,1,2,3,4。

1.2.3 项目分析方法

1.2.3.1 敏感性 采用两样本t检验法进行筛选,将受试对象按总得分高低排序,得分高的27%个体组成高分组,得分低的27%个体组成低分组,以t检验比较各条目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得分,2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2 代表性 计算各条目与问卷总分及所属维度总分之间的相关性,相关系数

1.2.3.3 独立性 计算各条目与其他维度之间的相关性,与其他维度的相关性系数>0.4的条目考虑予以删除。

1.2.3.4 有效性 考察各条目5个选项(即未发生或没有影响、轻度影响、中度影响、重度影响、极重度影响)中被选中率低于10%的选项个数,数目多于3个的条目考虑删除。

1.2.3.5 内部一致性 计算某一维度的克朗巴赫α系数(Cronbach's α),比较去掉某一条目后系数的变化情况,如果不变或有较大上升,则说明该条目的存在对所属维度内部一致性不起作用或有降低的作用,应考虑删除该条目。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0 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运用t检验、相关系数、逐步回归等8种统计学方法及专家评议对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同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结果 用上述8种项目分析方法对问卷的条目进行筛选,其中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的结果显示所有条目均可入选,重点考查其他6种分析方法的结果。若该条目被选入次数小于或等于3次,在统计学意义层面考虑删除;若提高对条目的筛选标准,被选入次数等于4的条目也可删除。在本研究中,笔者将此部分条目纳入待选范围,用“/×”表示,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做出最后取舍。

2.2 课题组专家意见

2.2.1 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 课题组成员对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建议予以删除的11个条目逐一进行讨论,根据目前的文献报道以及专家意见,保留“家庭受创(如自然灾害、被盗等)”、“父母离异”、“网络成瘾”和“有过”4个条目,删除“家人违法”、“家庭重组”、“转学”、“休学”、“老师或同学生病或亡故”、“意外怀孕或导致异性怀孕”和“遭遇他人性骚扰”7个条目。

2.2.2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待选的条目 提高条目的筛选标准后,共有9个条目进入待定状态。课题组成员经过审慎评议后,决定删除“搬家”、“家庭成员重病或亡故”、“上学不方便”、“恋爱关系维系消费大”、“与恋人相隔异地”5个条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2.3 对统计学分析考虑保留的条目 经审慎考察,决定删除第46条“有让你烦恼、痛苦的回忆”,此条的表述过于笼统和概括,学生不便理解。

结合统计学分析和专家意见,问卷56个项目的初始条目池共删除13个条目,保留43条,最终形成《中学生生活事件多维评定问卷》,见表1。

2.3 信度分析

2.3.1 重测信度 在某中学抽取114名学生在首次受测后2周进行重测,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在2次测量得分之间的相关性均大于0.75,见表2。

2.3.2 同质性信度 总分及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0,见表2。

2.3.3 分半信度 总分和各维度的分半系数均大于0.66,见表2。

2.4 效度分析

2.4.1 内容效度 该问卷条目的编制综合了文献综述、对中学生及其师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国内外同类问卷或量表的设计以及课题组的认真评议。经专家评议,认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2.4.2 结构效度 见表3。

采用极大方差正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法对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共获得10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3.87%,各条目在公因子中的分布符合问卷的理论维度构想。

2.4.3 效标关联效度 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16]和《抑郁自评量表》[17]作为效标检测工具,该问卷得分与焦虑和抑郁自评得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35,0.512(P值均

3 讨论

3.1 问卷的理论构想 中学生最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学校和家庭,最主要的接触对象是父母、教师和同龄人。中学生直接接触社会的时间和经历都很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变化多是从学校和家庭这两条途径间接地影响着他们。故该问卷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2个场所,父母、教师和同伴3个主要群体,以及结合中学生自身最为关注的学习、成长、恋爱与性心理等多个维度,来对他们进行评定。每个维度的条目设计都严格按照综述-访谈-参考同类研究-专家审议4个步骤进行。这些条目不仅包括重大生活事件如父母离异、家庭受创等,也包括影响较为持续的生活琐事,如父母经常争吵、座位安排不理想等。这些多维的、或巨或细的条目设计,为准确评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该问卷所编写的条目主要是负性生活事件。笔者及课题组成员认为,正性生活事件给人带来的是积极的心理影响,与焦虑、抑郁等对健康有害的负性生活情绪关系不明显。姚树桥等[18]认为引起痛苦体验且与疾病关系密切的大多数是负性生活事件。故该问卷条目在编制的过程中都是专注于负性生活事件来选择的。

3.2 多种项目分析方法的综合运用 问卷项目的筛选是制定问卷的一个重要步骤。根据项目筛选的原则即重要性大,敏感性高,独立性强,代表性好,确定性好的原则,并兼顾可操作性及可接受性[19]。该问卷的项目分析综合运用了8种统计学分析方法,从5个方面对条目进行考察。其中,克朗巴赫α系数法大多作为信度评价的指标,此次将其作为项目分析中考察内部一致性的分析方法,是一次较新的尝试。

除了t检验与逐步回归分析法外,其余6种方法中被选入次数≤3次的项目考虑予以删除;为了提升筛选标准,将被选入次数等于4次的项目纳入待选范围。而上述筛选均为统计学分析的结果,该问卷的项目分析并未机械地执行这一筛选原则,而是充分结合文献报道以及专家评审,对统计学分析予以删除的条目、待选的条目以及予以纳入的条目重新进行论证,以审慎的、发展的眼光最后对上述条目进行了决策性的筛选,这是另一新的尝试。

3.3 需扩大效度评价范围 问卷的效度检验也可以用实证研究来验证。郑日昌[20]等邀请医院精神科医生和高校心理咨询专家对前来求助的被试的症状作出评估和诊断,同时让被试使用研究的量表,通过对照分析来确定其实证效度。希望本问卷的效度研究也能跨出以问卷检测问卷的传统方法,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对其进行验证。

理想的应激问卷或量表除了可以用于了解现状外,还可以对所关注的问题进行预测。该问卷需要在今后扩大应用范围,在大样本人群的基础上,根据各条目的评分制定出常模,从而更好地预测某一个或一类事件对中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为更好地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作出努力。

4 参考文献

[1] MARX MB,GARRING TF,BROWER FR. The influence of recent life experience on the health of college freshmen. J Psychosom Res,1975,19(1):87-98.

[2] CODDINGTON R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 events as etiologic factors in the diseases of children-Ⅱ:A study of a normal population. J Psychosom Res,1972,16(3):205-213.

[3] BYRNE DG,DAVENPORT SC,MAZANOV J. Profiles of adolescent stres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dolescent stress questionnaire (ASQ). J Adolesc,2007,30(3):393-416.

[41] WILLIAMSON DE,BIRMAHER B,FRANK E,et al. Nature of life events and difficulties in depressed adolescents.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8,37 (10):1 049-1 057.

[5] WILLIAMSON DE,BIRMAHER B,RYAN ND,et al. The stressful life events schedule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 Psychiatry Res,2003,119(3):225-241.

[6] 胡桂英,许百华. 青少年运动员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和分析. 浙江体育科学, 2006,28(1):75-78.

[7] 梅清海,李俊丽. 军校大学生生活应激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6):714-715.

[8] 廖喜明,刘治民. 广州市中学生应激反应状况调查与分析. 暨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27(6):834-838.

[9] 孙丹,古利奇,高明俊,等. 某县城高中生应激及相关因素调查.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 (11):2070-2072.

[10]王宇中,冯丽云,王志铭,等. 大中专学生生活事件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3(4):206-208.

[11]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4):45-49.

[12]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7,5(1):34-36.

[13]HOLMES TH,RAHE 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J Psychosom Res,1967,11(2):213-218.

[14]张亚林,杨德森. 生活事件量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1-106.

[15]梁宝勇,黄盈,马丽莉,等. 中学生生活应激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13-316.

[16]吴文源. 焦虑自评量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5-237.

[17]舒良. 自评抑郁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6.

[18]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19]方积乾. 生命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1.

[20]郑日昌,邓丽芳,张中华,等.《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2):102-108.

篇4

关键词:拖延;现状;原因;干预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014-02

目前,我国国内有关拖延行为研究的综述主要集中在总结国外拖延研究成果以及学业拖延这两个方面,鲜有研究者对不同被试的研究进行纵向比较。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拖延行为上有何不同呢?有何特点呢?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出现拖延行为的原因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呢?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干预的手段有哪些?到目前为止,国内研究者还没有对此做相关比较分析。因此,笔者对中学生和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现状、原因、干预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与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当前拖延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将来拖延行为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一、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现状的比较

1、拖延的程度

总的来说,拖延现象在我国的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据楚翘等人的调查显示,约有92.9%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1]。具体就学业拖延而言,国内学者得到的数据结果并不一致。韩贵宁(2009)采用《大学生学习拖延问卷》测查了国内11所高校2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拖延情况,结果显示,有近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拖延[2]。侯祎、盖乃诚使用PASS学生版施测得出的数据结果表明,大学生学业拖延的人数比例不高,在0.6%—12.6%之间[3]。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样本,二是测量工具的不同,三是拖延行为本身很复杂,难以测量。

就中学生而言,其拖延情况属于中等程度范围,拖延状况不是特别严重,但也不容忽视。与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结果相比较,中学生学业拖延虽然较为普遍,但是严重的学业拖延现象并不多。这可能是因为,中学阶段正处于青春期,以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是这个阶段的最大特点,加上激烈的竞争以及家长和老师的严厉管教,使得极为重视学习成绩的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而大学生自由时间比较多,学校管理又比较宽松,这给拖延行为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所以,相对来说,大学生的拖延现象比中学生更严重。

2、拖延行为的表现

无论是中学生还是大学生,生活上较为常见的拖延表现为赖床,学习上的拖延主要表现在其学业与任务完成中,比如说,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匆匆忙忙,不到作业要上交不会去做作业等。但其学业拖延的具体表现还是存在差别的。大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上的拖延最为严重,完成作业任务上的学习拖延最轻。而中学生则不同,由于他们的时间大部分由老师来支配,中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很少,每天面对老师们布置的大量习题,加上巨大的压力(如:厌恶任务或害怕失败等),所以,中学生的拖延行为突出地表现在作业任务的完成上。

3、拖延行为的特点

虽然大学生与中学生的拖延行为在程度和表现上存在差差异,但是,根据对已有结论进行分析,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学生,他们的拖延行为都具有以下特点:

(1)改变拖延现状的意愿强烈,有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了要求改变学习拖延现状的强烈意愿。中学生“比较想或非常想”改变拖延行为的人数比例在43.3%到81.9之间[4],说明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减少他们的拖延行为。

(2)拖延行为带来的消极情感体验多于积极情感体验。拖延行为对学生的成绩、情绪和生活的影响都比较大,比如情绪困扰、学业不良、生活不适等,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拖延对其有积极的影响,主要包括高峰体验和认知效能。

(3)在自主学习任务上拖延程度最高。这是因为大学生的自主能力还相对比较薄弱,中学生就更不用说了,需要进一步培养其自主能力。同时,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学习,老师应适当地强化学习要求,督促其学习以促进其学业进步。

二、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原因的比较分析

1、客观原因

(1)父母教养方式 目前关于家庭对孩子拖延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少,已有的研究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与他们的拖延行为是相关的。左艳梅的研究结果显示,信任鼓励型教养方式、情感温暖型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忽视型、专制型、溺爱型三种教养方式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正相关[5]。马欣仪等人的研究也显示,采用惩罚、拒绝否认等不良教养方式的家庭更可能出现高拖延的孩子,采用情感温暖及理解教养方式的家庭则可能出现低拖延的孩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信任、关爱孩子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学生的拖延程度低于在忽视、专制、溺爱孩子家庭中的学生。

(2)任务特征 有研究者指出,学生的拖延是由于任务的特征以及对个体对任务的看法、好恶造成的,比如不喜欢没兴趣、任务太难、不想做等等。陈保华(2006)、黄佳恩(2009)的研究结果显示,拖延程度与任务情景有关。关雪菁(2006)也发现,导致拖延行为产生的最主要情境因素为任务因素。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的任务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可见任务特征是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3)班级环境 勒温认为,个人的行为决定于个体与情境。潘利若考察了班级环境中竞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纪律秩序等维度对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影响,结果发现:激烈的竞争和良好的同学关系会使学生的学业拖延减少[7]。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入大学以后,他们有更倾向于关注个人能力的锻炼,班级概念已经没有中学生那么强烈了,宿舍这个小集体、社团对其拖延行为产生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2、主观原因

(1)人格特质 甘良梅对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拖延与“大七”人格的大部分维度相关达到显著水平[8]。陈俊等人研究拖延行为与大五人格因素相关关系及其对不同人格评价词、拖延词的注意偏向,拖延行为高低分组在神经质、严谨性词和拖延词上的Stroop效应差异显著。高拖延行为个体对神经质评价词和拖延词存在注意偏向,低拖延行为个体对严谨性评价词存在注意偏向[9]。张传花等人(2010)的研究结果表明,责任感、神经质、完美主义人格与学习拖延有关,张文嘉(2007)的研究显示国小学生的自尊与拖延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影响拖延行为相当重要的一个因素。薛玲玲等人(2006)的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影响拖延行为,低自我效能感的学生倾向于表现出更多的拖延行为。包翠秋(2007)探讨了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发现唤起性拖延、回避性拖延与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10]。

(3)时间管理倾向 时间管理倾向反映出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管理时间的行为。许多研究都证实了时间管理倾向与拖延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还有研究者认为时间管理倾向是学业拖延最有利的预报子。潘发达等人探索不同时间管理倾向对学业拖延的影响,结果显示,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学业拖延水平较低,而不善于进行时间管理的人学业拖延水平较高[12]。王孟成等人对大学生拖延行为倾向与时间透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个体在时间透视上的差异是造成拖延行为倾向的重要原因[13]。

三、中学生与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干预研究

国内对拖延进行干预方法用得较多的是认知行为治疗。邱(2008)认为,认知一行为团体干预能增强学学生拖延者的时间管理倾向,改进大学生短期内的学习拖延行为,尤其是自主学习状态下的拖延行为。吴进华(2010)在了解我国师范类大学生学业拖延的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合理情绪行为疗法,设计出针对师范大学生学习拖延的团体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研究设计的团体干预方案够较为有效地降低师范大学生的学习拖延行为,并能有效地提升师范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代丽男(2011)针对改善时间管理倾向、成就目标定向、学习自我效能感而制定相应的团体辅导方案,对中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进行了近两个月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团体辅导可以有效的改善中学生的学业拖延问题。总之,国内对于拖延行为的干预研究相比现状描述研究和相关研究来说是相当少的。这也是今后拖延行为可以继续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四、问题与展望

国外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已有二十多年历史,而我国是近几年才引起各路学者的关注。从对国外的研究进行总结与介绍,慢慢到独立进行本土化研究,国内学者对拖延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首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期刊上如《心理学报》上发表。这说明国内已有的研究还有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这也是今后国内学者奋斗的动力。其次,有些结论存在矛盾之处,比如说,有研究显示,拖延与性别、年级、班干与否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而有的研究显示则显示不相关。当然,这与样本选择、样本容量和实验设计等有关。而且,在测量工具上,许多学者都是采用国外的量表,由于存在文化背景差异,这些测量工具在我国不一定合适。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自己编制一些量表,其信度和效度都是值得进一步考究的。再次,对产生拖延行为的心理机制的研究几乎没有,绝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国外文献综述,拖延的现状描述以及其影响因素。最后,今后的研究应更加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干预措施应更加贴近学生和学校的实际,以便真正帮助学生减少拖延行为或预防拖延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楚翘,肖蓉,林倩,大学生拖延行为状况与特点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70-972.

[2] 庞维国,韩贵宁,我国大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与成因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6):59-65.

[3] 侯祎,盖乃诚,大学生学业拖延现状与原因[J].心理研究,2008,1(4):91-96.

[4] 齐丹 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现状与特点研究[J].教育心理,2011.

[5] 左艳梅 中学生学业拖延的问卷编制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0.

[6] 马欣仪,凌辉,张建人,熊恋,李新利,大学生拖延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5):675-680.

[7] 潘利若 中学学业拖延及班级环境对其的影响[D].郑州:河南大学,2009.

[8] 甘良梅 大学生拖延与人格,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9] 陈俊 拖延行为个体对人格特征词 拖延的注意偏向[J].心理科学,2009,32(2):316-319.

[10] 包翠秋 大学生拖延行为与自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归因方式的中介效应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1] 叶晓红 初中生学习拖延与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6):111-112.

篇5

>> 国内外盈余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企业实时知识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劳资冲突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企业环境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综述 国内外建设供应链管理研究综述 真实盈余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研究综述 环境成本管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盈余管理文献综述 Mashup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面子”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小费研究综述 移动阅读国内外研究综述 国内外组织承诺研究综述 国内外组织传播研究综述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综述 国内外完美主义研究综述 国内外休闲体育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010.

[3] 孙桂珍. 初中生错题管理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6 (10):49-51.

[4] 孙桂珍. 中学生元认知、错题管理与学习成绩的关系――以数学学科为例[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5] 刘儒德, 江涛, 李云芳. 高一学生的错题管理行为[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1): 54-58.

[6] 施良方. 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7] 宫献岭. 关于高中学生对纠错认识与错题管理策略的调查分析报告[EB/OL]. , 2010.

[8] 周婉. 数学学习中错题管理与有效学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

[9] Robin H. Kay. The role of errors in learning computer of software [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07(47): 441-459.

[10] Melissa A. Fischer, MD, Med, Kathleen M. Mazor, EdD, Joann Baril, BS, Eric Alper, MD, Deborah DeMarco, MD, Michele Pugnaire, MD. Learning from Mistake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How Students and Residents Learn from Medical Errors [J]. Journal of 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 JGIM, 2006(21): 419-423.

[11] Christian Harteis, Johannes Bauer, Hans Gruber.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from mistakes: How employees handle mistakes in everyday work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2008(47): 223-231.

[12] ARD W. Lazonder, Hans van der Meu. Error-information in tutorial documentation: Supporting users’ errors to facilitate initial skill learning[J]. Human-Computer Studies, 1995, 42: 185-206.

[13] Stellan Ohlsson. Learning from performance errors [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 103(2): 241-262.

[14] ICY LEE. ESL Learners’ Performance in Error Correction in Writ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J]. System, 1997, 25(4): 465-477.

[15] Tzu-Hua Wang. Web-based dynamic assessment: Taking assessment a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for improving students’ e-Learning effectiveness[J]. Computers & Education, 2010, (54): 1157-1166.

[16] Hongcui Wang, Christopher J. Waple, Tatsuya Kawahara.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question generation and error prediction for 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J]. Speech Communication, 2009(54): 995-1005.

[17] Doerte Heimbeck, Michael Frese, Sabine Sonnentag, Nina Keith. Integrating errors into the training process: the function of error management instructions and the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 [J]. Personnel Psychology, 2003(56): 333-361.

[18] Kelly A. Chillarege, Cynthia R. Nordstrom, Karen B. Williams. Learning from our mistakes: Error management training for mature learne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 2003, 17(3): 369-385.

[19] Steven J. Lorenzet, Eduardo Salas, Scott I. Tannenbaum. Benefiting from Mistakes: The Impact of Guided Errors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Self-Efficacy[J].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05, 16(3): 301-322.

[20] 符爱琴. 错题管理:从一道经典易错题谈起[J]. 化学教育, 2008 (12): 39-41.

[21] 王文. 个性化推荐算法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 6(16): 4562-4564.

[22] 王文泉. 错题管理系统中个性化推荐练习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6(11): 67-70.

[23] 周婉, 徐汉文. 指导学生错题管理方法,提高学习效率[J]. 数学通讯, 2009(10): 6-8.

[24] 刘博. 智能教学系统中个性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284: 110-114.

[25] Marko Balabanovic, Yoav Shoham. Fab: Content-Based, Collaborative Recommendation[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7, 40(3): 66-72.

[26] John S. Breese, David Heckerman, Carl Kadie.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edictive Algorithms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 Proceeding UAI’s 98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eenth conference on Uncertainty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1998, San Francisco: 43-52.

[27] Nicholas J. Belkin, W. Bruce Croft. Information Filtering and Information Retrieval: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J]. Communication of The ACM, 1992, 35(12): 29-38.

[28] 谭柳萍. 试从“错题、错解”的习题教学中谈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J]. 教学经纬, 2009 (9): 77-78.

[29] Michael Frese, Alexandra Altmann. The Treatment of Errors in Learning and Training[J]. Developing Skill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989, 65-86.

篇6

>> 十年来国内朱光潜研究综述 “课例研究”近十年研究现状的内容分析 国内近十年来关于积极情绪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国内性教育研究三十年:文献计量及内容分析 近十年来国内显义研究研究综述 十年来四川省入境和国内游客的空间聚集性分析 《科学基础方法论》十年来对国内方法论研究的贡献 国内语言测试构念效度验证研究近十年来的发展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十年回眸 十年来国内协商民主研究:梳理与评价 近十年来国内邮轮旅游研究进展 国内近十年来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公共考古学研究述评 近十年来国内教育博客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教师语言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大学生兼职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2003―2012)国内人格发展研究概述 近十年来国内竞争情报研究进展 十年来国内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近十年来国内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理论学刊,2002,(5):57-60

[4]吕卫华.时间管理与青少年成长[J].当代青年研究,2007,(7):75-80

[5]刘燕.时间管理倾向研究述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95-96

篇7

关键词:篮球运动;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5-0159-02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下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自信心不足和早恋问题的困扰等。篮球运动是青少年学生最热衷的运动之一,本文试图通过中学生对篮球课的学习后,观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为中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

以桂林市十七中学兩个篮球班100人作为实验组,两个综合班100名中学生作为对照组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登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类分析,为本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数理统计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1.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学生参加篮球课后,各症状的因子分值普遍低于参加活动前。实验组在实践第一次测试的分值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关系、偏执症状三个方面普遍存在显著性差异(P

2.经统计学处理可知,实验组参加实践后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各症状因子的分值普遍比参加实践前测得的因子分值低。由实验组与对照组作对比,实验组参加实践第一次后测量的各症状因子分值普遍比在测评时间相同的对照组第二次测量值低,实验组参加实践第二次后的测量普遍低于对照组第三次的测量值,参加实践后第一次和第二次测量的各症状因子的分值普遍低于对照组的三次测量值。(见表1和表2)

注:*有显著的差异性 P

四、结论与建议

1.篮球课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高峰期,参加篮球运动对中学生的身体健康的发展尤为重要。篮球运动能改善中学生中枢神经系统,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别是力量素质和反应能力方面的素质;篮球运动有明显的对抗性、集体性规律和统一性规律,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中学生的体力和精力、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以较好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2.篮球课的学习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保证中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一个主要基础,.篮球运动中要求中学生必须克服困难、遵守比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某些行为,队员们都要发挥自己所能,为球队尽自己的责任,为自己负责,为球队尽力,在篮球比赛活动中要勇于承担进攻端和防守端的职责,发扬团队精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风格,在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胜与败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态度。篮球运动的这些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性格具有显著作用,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个性心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

3.篮球课的学习提高了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关系。篮球运动中要求队员之间相互配合默契、交流和鼓励,发扬集体凝聚力,唯有如此才能在比赛中披荆斩棘、过关斩将,最终获得胜利。因此篮球运动能改善和提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在学习中相互鼓励、互相进步、共同提高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

4.篮球运动有助于减轻中学生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表2显示:对照组在第二次测量中的各症状因子分都高于第一次测量值。这说明:参加篮球运动对于中学生的焦虑、抑郁具有缓解作用。对那些情感怪癖、不愿与人交往的中学生来说,在篮球运动过程中,通过自然的相互交流,产生了相互信任、相互鼓励、增进快乐、调节情绪、振奋精神,增强中学生自信、自尊和自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篮球运动是根据人的心理开展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从不同角度影响中学生心理的发展。篮球运动不仅能够提高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更能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建议进一步完善,在中学多开展篮球课,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症状自评测量表(SCL-90).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

[3]王婷,马寅生.近5年来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3):267.

[4]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5]黄忠.太极拳运动对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科技信息,2011,06(25).

篇8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论 教学案例 教学方式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即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七年,初中阶段的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高中阶段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生物学教学论》的教学如何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作出示范,是教学论教师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理念”是目前教育界和其他领域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通常

是指人们的一种信念。有学者认为:“理念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在实践中探索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或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耿红卫,2006)“理念”一词概念的不确定性,并不影响人们的使用。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各学科的“课程标准”,都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比较突出地强调了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师生互动与交往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三项课程理念。2003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在前面三项课程理念的基础上又提出“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的要求。

二、《生物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和持续发展自身专业素质的基本能力。通过“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相关理论和教学策略(备课、评价等方法),熟悉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明确中学生物学教学目标和任务,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生物科学素养,熟练掌握生物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导入、教学语言、讲解、变化、强化、演示、板书、结束、课堂组织等),具有分析教材、组织教学和对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进行一般科研的能力,在全面提高学生生物学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努力使他们成为站在中学生物学课程改革前列,勇于创新、不断实践的合格中学生物学教师。

《生物教学论》课程,必须为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走进教学生活、走进现实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服务;本课程肩负着培养未来生物学教师的重任,而他们是我国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等师范院校《生物教学论》的教学,应体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学生今后的教学生涯作出示范。希望以下教学案例能给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三、《生物学教学论》教学案例(刘恩山主编中学生物学教学论)

课题:第七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

第三节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1学时,多媒体教学)

1.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本章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利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现代教育技术和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在《生物教学论》的前面章节中又学习了与生物学教学相关的教学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技术与生物学教学的关系,认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会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用互联网资源,为今后从事生物学教学打下基础。

2.本章教学目标

①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②认识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如:备课、测评、管理等。③交流目前(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④认识互联网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学会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教学资料。⑤能够批判性地吸收、利用互联网的相关资料。(其中,③、④、⑤为第三节的教学目标)

3.教学方法设计

根据《玉溪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专业教学计划》,《生物学教学论》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开设,每周4学时。在学期开学之初,笔者将全班学生分为3人一个小组,按照教学进度计划,要求每个小组围绕某一章的教学内容,作专题综述(基本教学技能一章可多安排一些小组),每个小组在本章节上课前把综述文章交上课教师。上课时,先由小组的代表到讲台上,给全班介绍综述的内容,时间10-15分钟,然后其他两位学生一起上讲台,回答全班同学的提问,要求提出的问题围绕本章节及其相关内容,3人小组问答提问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教师根据本小组的综述、讲解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给该小组作出评价,作为该小组平时考核成绩之一,也可由本班其他小组同学评价。余下25分钟由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讲解、讨论等活动。

4.教学过程

①教师导课。

②小组学生代表介绍对本节内容所作的综述(10-15分钟)。

③本小组3位学生回答全班同学提问,关于本章节教学内容的相关问题(10分钟)。

学生提问举例:

在当今的网络时代,如何避免网络对中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你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电脑,一周使用多长时间,用电脑都做些什么?

作为中学生物学教师,你如何使网络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你是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的?

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一些中学,教学设施很差,没有多媒体教室,也不能上网,作为教师你应该怎么办?

④针对小组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教师作补充。教师或学生对该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情况作出评价,记入平时成绩。

⑤教师讲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穿插活动:请你应用互联网搜索“中学生物学课程标准”,并呈现给大家;请你在学院图书馆全国期刊光盘数据库中搜索:作者朱慧贤,篇名为“生物学教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的文章,并呈现给大家。

⑥作业设计。利用所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及生物学知识,查找资料,制作高中生物学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并在试教中熟练使用。

5.案例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在开学第一周分好小组,明确任务。每个小组在讲课前一周,将综述材料交上课教师。

②学生在10-15分钟的讲课中,可由一人代表,也可由小组学生各讲一段内容。

③整个活动过程,需安排一人作记录。

④对各小组的综述、讲解、回答问题的评价,可组织学生操作,课后将成绩报给教师。

⑤为提高教学效率,训练学生制作课件的技能,要求各小组将陈述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⑥通过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督促不直接参与讲课的其他小组同学的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案例评析

《生物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要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服务于中学生物学教学实践,给学生作出示范。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全程(课前、课中、课后)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实现师生互动与交往,实现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通过学生的陈述、讲解,训练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学生的综述、提问,拓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资源;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改变了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

通过对本院生物科学02、03、04级学生的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很高,活跃了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得到了专家和同事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李长群,王利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对学科教学论的影响[J].邢台学院学报,2003,18(03):8-10.

[2]陈光明.浅议“课改”背景下《学科教学论》课程的变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01):36-37.

[3]袁维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科教学论的反思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4,16,(04):36-40.

[4]赵克礼.“学科教学(法)论”课程的困境与发展思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4,(06):50-55.

篇9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比较分析法,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状况的现状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为深化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体育 中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查阅《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浅析学校体育如何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相关文献资料,包括期刊文章、硕士学位论文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料。

2.访谈法

通过大四的教育实习,对开封市中学的学校体育级及中学生心理健康指数有了初步了解,通过电话或面访的形式,对实习老师进行访谈,参阅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弱点,超过30%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合格率仅为20%多,心理健康的优良率不足10%[7]。从以上可以看出,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和国外同年龄段的青少年有很大的差距。

(二)原因

1.家庭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甚至是两个家庭就一个子女,家长的过度溺爱造成孩子的心理不健康,还有一些家庭关系不和谐、单亲家庭等,让孩子心中有了阴影,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2.学校教育的不重视

长期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学校片面过度追求升学率,不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因升学压力给学生造成心理问题。

3.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社会进步,网络的发展,社会上一些庸俗的信息业走进了当代中学生,由于中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还不是很强,就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出现叛逆、早恋、打架、甚至犯罪。

(三)学校体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1.学校体育能促进躯体器官发育

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能为人的大脑提供能源和营养。

2.学校体育能提高中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活动中,很多项目就是在尝试中不断进步,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得到一个又一个突破。

3.学校体育能培养中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人的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4.学校体育能培养中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体育运动是在特定的条件下,双方在对等的规则下进行技战术、体能和心理等方面的较量。

5.学校体育能提高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敏捷,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强。

三、体育教学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对策

(一)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过去由于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只局限于生物学、医学范畴,因而体育课的目标也只侧重于体质方面的健康,而忽略心理健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

(二)体育教学中增加心理健康的教学内容

通过体育理论课的方式讲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了解真正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身体健康是其它两个方面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能使身体健康产生更大的价值。

(三)体育教学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运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时,教师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在运动技能教学中要切合体育课改思想,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教学评价。

(四)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创设一种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一是利用校园网络,建立体育网站。让学生接触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生自己也可开设邮箱和论坛,使网络成为师生之间交友谈心、交流情感的重要场所,还可以制作体育多媒体课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将传统的“灌输”转变为吸引学生自觉参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好学校的运动会和学校体育比赛,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刚毅坚强的性格,鼓励学生勇于竞争,并力求进步,把赛场上蓬勃竞争的精神继续发扬,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向上、充满朝气的校园。三是利用国内外的体育大事,不定期的给学生进行讲座,对体育精神进行深刻的认识,在公平、友谊、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培养他们的社会正气,提升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四、结论

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青少年自我发展和自我生存的需要,在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每时每刻都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他们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学校体育是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能够有效的调节学生身心健康,减轻学生心理压力,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力为.任未多.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

[2] 兰自力.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3.1:72-74.

[3] 刘彦.体育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研究综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4] 王华叶.林岭.学校体育对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及机制剖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8:108-109.

[5] 方向英.试论述学校体育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体育世界.2008.10:37-38.

篇10

关键词:体育锻炼;心理健康;中学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加,也逐渐意识到健康对中学生的重要性。目前,正是中学生长身体、学知识的黄金时期,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学习紧张,性格内向,缺乏锻炼,加之家庭压力,社会的影响等种种原因,常常被一些心理疾病困扰,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因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促进心理健康重要手段之一的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作用,对中学生的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概念等不同的心理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1.心理健康的内涵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健康的全面关注的表现。不同学科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有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心理健康是人在身体、智能以及感情上,在与他人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麦特曼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个标准:(1)有充分的安全感;(2)充分了解自己,并能估计自身能力;(3)生活目标,理想的确定要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持有个性的完整和谐;(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控制和表达;(9)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展个性;(10)在不违背道德规范的情况下,适当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国内学者提出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1)智力正常;(2)能够正确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健康;(4)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5)意志健全;(6)能够从心理上接纳自己;(7)行为符合公认的行为规范;(8)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能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调节、平衡各方面的心理冲突。

2.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中学生大多属于心理健康者,但也有约占10%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及精神分裂等方面。社会的高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日益丰富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使我们的身心受到更多的心理困扰,承受更大的精神压力。而体育锻炼是促进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学者就体育锻炼与一些心理健康指标(如情绪、个性、人格、自我概念、认知过程等)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锻炼对心理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二、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智力的影响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己的智力水平,不仅使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反应、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这些非智力成分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2.体育锻炼对中学生情绪状态的影响

情绪状态是衡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中学生常因名目繁多的考试、相互间的竞争而产生持续的焦虑反应,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可使自己的焦虑反应降低。

3.体育锻炼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行为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自己是活动的主体,这样有利于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发展。Brawley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更易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著名学者麦亦尼认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创造性、消除紧张、保持友谊、使人乐观等心理保健价值;还有一些研究发现,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人的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等。

4.体育锻炼对自我概念的影响

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心灵、思想和情感等的整体评价,它是由许许多多的自我认识组成的,包括“我是什么人”“我主张什么”“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等等。由于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体格强壮、精力充沛。因而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

身体表象是指头脑中形成的身体图像。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

三、合理的运动负荷与心理健康

只有根据自己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参加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反之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体育锻炼应因人而异,两种不同的锻炼方式:一种锻炼方式是散步、慢跑,另一种锻炼方式是踢足球、打排球、练习体操与放松练习相结合,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20~30分钟。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身体健康寓于心理健康,不良的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科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而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中学生整体身心健康水平,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和国家的未来。因此,积极、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培育一代新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于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4(4).

[2]赵玉梅.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中等教育研究,2006.

[3]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因素.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

篇11

关键词:中学生;青春期;心理问题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国内的心理学家们进行了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研究结论。中学阶段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有:

一、学习适应不良

1.情绪方面。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厌烦、退缩等是常见的表现,王金龙等人的研究表明,根据SCL-90的测试,5.67%的中学生存在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调查结果发现,有20.3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有44.06%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具体表现为害怕学习,听不好课,做不好作业,但又想把学习搞上去,产生焦虑;有些学生害怕或回避上学,或有恐惧反应,或呈萎靡状态。

2.行为方面。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能力抑制。如学生产生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常常不能持续做一件事,莫名其妙地终止作业或看书,无目的地摆弄小物件或发呆等。(2)社会性退缩。与同学交往减少,学习、生活活动也减少,成为同学活动的旁观者。(3)行为倒退。行为像儿童,学习无目标,活动无计划,喜欢儿童游戏等。

3.生理功能方面。表现在上课头昏、脑涨、入睡困难,以及腰酸背痛、心悸、乏力等,身体检查则没有特定的躯体问题。

二、人际关系问题

1.师生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抑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

2.同学关系问题。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学生就流露出孤独感,想恢复与同学的关系,而又不知该怎样去做。

3.亲子关系问题。有研究认为,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伤害,不和父母对中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有被抛弃感和愤怒感;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等等。

三、青春期心理问题

1.青春期闭锁心理。中学生若在消极情绪控制之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征兆。

2.情绪情感激荡、表露而又内隐。一个微笑可以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然而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可无论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3.早恋。早恋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学生和家长处理不当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加深与老师家长的矛盾。

四、挫折适应问题

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五、神经症

根据秦秀清的525次心理咨询案例,神经症虽然只有35例次,占6.7%,但在青少年群体中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咨询结果中,神经症多以强迫、焦虑、抑郁、恐怖、神经衰弱等出现。强迫症共16例,接近一半,分布于各个年龄段,男女无明显差异,以强迫思维、强迫意向为典型,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情绪。另外,精神疾病类4例,家族遗传3例,意外伤害1例;犯罪有2例,在15~17岁之间,均为网络依赖而导致的偷窃行为。

参考文献:

[1]杨碧秀,程灶火.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2006,14(3):270-272.

篇12

〔关键词〕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0-0009-04

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是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需要生涯规划的支持,另一方面又为科学、切实的生涯规划提供重要保障,两者在个体身上构成一种循环和整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1]。俞国良[2]等曾指出,心理健康视野下的生涯规划是在纵横交织的生涯发展框架中展开的,其根本任务是建构完整的人格,有效地适应社会,其终极目标是自我实现。

我国高校自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面临着难以就业的困境。这一问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在生涯探索、规划和决策上面存在种种困惑,却没有及早接受正规的生涯规划教育,也是关键原因之一。如果中学生能尽早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并对这一职业所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他们在高考选择专业和毕业择业的时候就会有比较清晰的方向。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要用有限的生命追逐无限的知识,那就危险了。在当今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该如何将有限的知识学以致用,这就很有必要事先制定生涯规划,有目标地进行学习、培养自己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我国庞大的中学教育体系,存在生涯规划教育方面相对滞后的现状,使得在中学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变得尤为迫切。

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发展起着引导、示范、催化、矫正和疏导的作用,这也正是基于学生生命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学生的潜能,奠定学生终生发展的心理基础。它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自我信念、健全的情绪与情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的生存能力,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实现[3]。本文以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现实情境需要为出发点,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方式,探索中学生的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的模式,从而促进中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生涯及生涯发展的演变

(一)生涯的概念

我国的生涯概念最早开始于孔子。孔子曾对人的一生进行过生涯规划:人只要本着“仁、义、理、智、信”的行为准则行事,以“克己复礼”的原则约束自己,采取《易经》的辨证思维方法,则可按如下步骤度过人生:“十五治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八十而圣”,如此则有望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4]。

西方学者对于“生涯”则作出了不同的定义。Shartle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经历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McFarland指出,生涯是一个人依据心中的长期目标所形成的一系列工作选择以及相关的教育或训练活动,是有计划的职业发展历程。Webster强调的生涯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5]。Super认为的“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6]。

综上所述,对生涯概念的定义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长期到终身、由静态到动态,由关注个体行为和职业发展向注重个体的心理特质与心理过程,在不断演变,而这一演变历程正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历程。

(二)生涯发展的演变

在生涯发展理论被提出之前,职业指导已经为人们所熟知[7],但随着生涯理论的不断演变,“职业辅导”逐渐被“生涯发展”所取代。生涯发展强调个人一生发展的全过程,它包括个体在一生中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是各种角色的协调和整合,是人生发展的全过程。这一概念的转变被Super记录在自己的生涯发展理论之中,从此生涯发展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最重要的则是生涯发展教育被纳进了学校教育之中,成为了学校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8]。生涯发展取代职业辅导,意味着从只关注人的学术发展与职业发展转变为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该理念的转变在教育中展现的功能将会愈来愈明显,这也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迪。

对于人的生涯发展的探索研究大约是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生涯发展的理论则出现在50年代,此时的理论涉及兴趣、态度与个性发展等因素,人们开始关注经济与社会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对人的职业发展的影响。60年代生涯发展理论进入其成型的重要阶段,在60年代大批理论涌现的基础之上,越来越多的学者通过自己亲身实践的检验,继续推动着生涯理论的向前发展,至80年代生涯理论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成熟阶段[9]。

二、探索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

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是指把二者结合起来实施,使学生在生涯规划课程中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使它们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可持续成长与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既不是隶属关系,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属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且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正是它们结合的条件和基础[10]。

面对日趋激烈的升学、就业压力,中学生在生活事件、意识形态、成长、家庭、社会等方面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困惑和心理问题[11]。生涯的规划同样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在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中学生的生涯规划[12]。中学生处于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过渡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是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和我如何去做。下面就中学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初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是为初中生奠定生涯成熟的基础,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因此,对于初中生的生涯规划内容选择不宜过于专业,应该适合于大多数初中生,帮助他们学会自我认识、职业认识与生涯规划。同时学校在组织与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建立层次递进的活动体系,以适合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点,促进其身心健康[13]。

初中一年级:这一时期的学生处于生涯发展的认知阶段,同时也处于自我意识强而不稳的青春期。教育应侧重给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的指导,使之了解生涯规划的一般知识,初步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的意识,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初中二年级:这个阶段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因素,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生涯规划的探索与尝试,并逐步提升相应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规划观念与合适的职业倾向,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社会需求并认识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职业理想积淀力量。

初中三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们面临就业或升学的压力和选择。一部分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投身工作,但绝大多数学生会继续升学,因此应侧重对其进行就业与升学的指导,帮助学生培养相关的职业能力与技巧。

(二)高中阶段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生与初中生相比,身体的主要器官与性发育都趋于成熟,产生了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同时也面临新的矛盾和冲突,形成探索与解决矛盾的过程[14]。高中生需要面对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和高考后的专业选择,这些都是生涯规划中的重大选择,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重视这个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抓住实施的关键时期。生涯规划的实施并不是杂乱无章地传授,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15]。

高一年级: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已有生涯规划的知识体系基础上,继续对社会环境进行认知与探索。可以通过组织与高年级学生的交流会、聆听专家讲座报告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了解相关政策和法律,理性看待当前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职业锚等测试,帮助学生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特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适应范围,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为高一结束后的文理分科做好充分准备。

高二年级:学校一方面要强调分科方向,让学生对自身文理各科的学习情况有清晰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处理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分科学习后,也可以对分科结果作出调整,这时就需要得到学校专业人员的指导,让学生能顺利进行调整。同时,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探索,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

高三年级:这一阶段应着重进行专业选择、就业心态等方面的指导,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决策能力、实施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就业形势、专业特色和发展前景;集中宣传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和填报技巧,举办专业选择、就业程序的讲座;对毕业生提供升学、就业等方面的政策咨询与指导;通过各种心理测试,引导毕业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及时修正升学、就业目标,确立合理的升学和就业期望,帮助学生转变角色,尽快适应社会。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休戚相关,但两者却不存在替代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2]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2]”。

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具体设计的生涯规划方案,可以通过让学生回答6个“W”问题[16](见下页表3),设计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生涯规划方案。

三、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估及启示

生涯规划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评估的出发点不是教师与学生的知识授受程度,而是通过学生是否有更明确的自我认识、是否增强了生涯规划的意识等标准进行评估。此外,评估的参与者也不能忽视生涯规划的主体――学生。

(一)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

建立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的跟踪档案,记录并有效地监督个体在设计生涯规划及其确定生涯规划后的成长历程,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给予其相关的生涯规划辅导,及时纠正偏差,以帮助中学生提高综合素质[15]。生涯规划档案和心理健康档案能对每位学生提供切实帮助,为生涯规划辅导和心理咨询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这也是评估中学生的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二)各种心理测验辅助评估

开展各种心理测验,如职业兴趣测验、职业价值观及动机测验、职业能力测验、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和职业性格测验等等,这些测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测验前要先充分学习该测验的使用手册,了解测验用途及使用规则。此外,解释测验分数的时候也要得当,测验是为了初步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不是主观给学生“下诊断”和“贴标签”,所以不仅要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还要帮助学生针对测验结果,寻找改进与提高现有状况的方法。

(三)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生涯规划

在中学阶段,各学校可以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内容包括个人探索、职业探索、就业形势和政策、素质拓展训练、成功校友经验分享、模拟招聘、兼职体验等内容,其主要目的是启发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帮助中学生合理地思考和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帮助中学生了解各类大学及专业的具体情况,提高将来考入大学及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张春峰.论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通互动[J].教育与职业,2012(17):88-90.

[2]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63-67.

[3]江光荣,柳BB,黎少游,等.国内外心理健康素质研究综述[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27-32.

[4]任卓.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设计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2.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5-129.

[6]孔春梅.国外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综述[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3):5-9.

[7]吴武典.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1):19-21.

[8]胡春森.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9]程利娜.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J].教学研究,2012,35(4):41-45.

[10]褚庆文,施永斌,孙秋芳,等.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6):656-658.

[11]骆一,郑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3):661-664.

[12]王亚歌.初中阶段生涯发展教育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8.

[13]杨蓁.普通高中职业指导实施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

[14]何晓丽.青少年生涯教育构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15]Nevill D D. The development of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J].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1997,45(3):288-292.

篇13

教学中合理运用健身跑特有的形式和内容,能有效地增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健身跑 中学生 身心健康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健身跑又称慢跑,它是采用较长时间、慢速度、较长距离的有氧锻炼方法。其技术特点简单、易掌握,男女老少均可参加。该项运动不受场地、器材限制,可在田经场、公路、树林、公园及田间小路等地练习,是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中普遍开展的项目之一。健身跑的锻炼方式在中国是最经济最便捷的锻炼方式。其在增进人体健康方面作用倍受关注。健身跑不仅可以有效地增强人体的心肺以及其它器官的功能,还可以调节人的情绪,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人们心理素质的发展,对于学业压力比较大的中学生来说,健身跑不仅在增强体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西安市48中学生6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综述法:本文通过查阅图书、报刊,访问相关网站,收集有关体育课的健身跑项目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

(2)对比实验法:为更好地检测健身跑的效果,采用分组对照实验,观察研究对象实验前后的身心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何影响。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到的健身跑影响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

3、实验设计:随机将60名中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实验组采用健身跑的方法(每次跑步时间至少15分钟,速度以慢跑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体育课教学,为了避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存在差异,影响实验的信度,在健身跑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两组中学生在教学进度、上课时数等方面基本相同。组织中学生在上课期间以及利用课余时间适当进行健身跑的锻炼,在课程结束后再对研究对象的脉搏次数和肺活量进行测量。

4、实验时间:2012年10-12月进行3个月的教学实验。 5、实验内容:对比研究对象在实施健身跑教学前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健身跑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最后统计分析相关数据。

从两个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健身跑前后,研究对象的心肺功能有了显著性差异(P

1、健身跑

健身跑是一种有氧的慢跑运动,它简单易行,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而且活动相对柔和,是增强体质、健美塑身的有效方式。在西方,健康慢跑己经成为普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2、健身跑对中学生生理的影响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神经系统的潜能。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一切器官的活动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指挥下进行的,在跑步时,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要比安静时复杂得多,神经系统为了对跑步时错综的变化作出及时的协调反应,大脑必须高度集中地指挥,使神经细胞全力以赴地投入紧张的跑步活动。久而久之,大脑神经系统的潜能就会有所提高,反映就更加灵敏、迅速、协调,而且不易发生疲劳,为中学生从事繁重的脑力劳动提供支持。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呼吸系统功能。在健身跑时,身体新陈代谢加强了,对氧的需求量增强了,而且还要迅速排除大量二氧化碳。这就要求呼吸器官增强呼与吸的工作量,使呼吸肌得到锻炼,呼吸器官的机能进一步增强。为人体适应各种脑力和体力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健身跑能使全身肌肉工作量加大,肌肉和心脏本身的用血量增加,强健的心脏还可以保证人体从事各种长时间的、大强度的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健身跑可以促进中学生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使肌肉蛋白等营养物质增多,肌肉纤维增粗,肌肉变的强壮有力。同时,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肌肉的工作更加准确、协调、有力。健身跑可以促进骨骼的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条件,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健身跑可以增强中学生的身体免疫力。经常参加健身跑,能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健身跑对中学生心理的影响

通过健身跑可以调节身心状态,增进心理健康,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心理的忍受力和陶冶良好的情操。充分发挥健身跑的特殊优势,让中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直接参与,从中体会和明白其中的道理,并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健身跑可以提高中学生智力,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健身跑可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健身跑是培养中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手段。中学生在参加健身跑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平时锻炼中要不断克服客观困难,如气候条件变化、动作难度或意外障碍等;主观困难,如胆怯和畏惧心理、疲劳和运动损伤等,参与者越能努力克服主客观方面困难,也就越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提高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力,使中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健身跑还能改善中学生的情绪状态,协调人际关系。情绪伴随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体育活动能直接给人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健身跑能培养中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由于健身跑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在跑的过程中,每个中学生既有个体练习,又有集体相互配合的练习活动;既有接受别人的帮助与保护,又有主动帮助与保护别人的责任;既有个体的自我竞争,又有与他人或其他团体的比赛活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特点,对于培养中学生勇于进取,激发个人动机,提高学习效率,树立远大志向,形成健全的个性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4、教会中学生正确的健身跑的方法

健身跑是普通学校体育课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的健身跑教学中,大部分中学生对该项目有厌恶心理。其原因是健身跑项目训练辛苦、枯燥、易疲劳、体能消耗大;不懂健身跑技术要领,练习中出现不良反应,加上缺乏吃苦精神,从而产生对健身跑的畏惧心理。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健身跑练习的积极性,最关键的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教学手段、教学原则进行教学,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中学生认知健身跑,掌握正确的技术,从而激发中学生锻炼的热情,由被动式锻炼转变为主动式锻炼。

正确的跑步技术能发挥人体最大的潜能,同时又最经济省力。特别是健身跑的途中跑,上体要正直,重心稳定,摆臂、摆腿的幅度和后蹬的力量都要比短跑小。在节奏上要求轻快、均匀,力求实效省力,同时注重呼吸与跑的节奏配合。有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在练习健身跑时常出现“极点”,一般跑了一段距离以后,身体上产生一系列不适的生理性反应,胸闷,透不出气,肌肉酸痛等现象,此时,非常不愿坚持跑下去。这就需要从理论上向中学生讲明“极点”是一种生理状态,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调节运动频率和呼吸节奏,教育中学生用意志去克服当前所出现的“极点”,以消除心理障碍。 健身跑过程中动作的难易、技术复杂或简单、运动量的大小等都应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从小到大的原则。既不能急于求成,又不能踏步不前;既要循序,又要渐进。刚参加健身跑运动的中学生会动作不规范,效果不明显,但必须有耐心,不能强加过大的运动量,以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5、培养中学生健身跑的意识

积极采用科学方法,促进人的身心俱全,已成为现代人普遍增强的社会共识。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基础,在人类生活中6―22岁的在校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必须不失时机地学习体育知识与健康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坚持终身锻炼,培养中学生具有完整的生理与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把立足点放在培养中学生自我体育意识基点上,使之成为自觉行为,自觉地遵守体育锻炼的反复性、渐进性、全面性、个别性和意识性原则,并通过教学过程使中学生真正懂得健身跑的效果。要让中学生全面锻炼身体,使身体得到均衡、协调发展。

中学生从事健身跑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一旦有了兴趣,就会把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以高度集中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刻苦地进行训练。只有这样,学习和掌握动作才会有成效。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尤其是耐力项目,根据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特征及个性差异,有目的地发展中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因素。

有很多中学生对健身跑的目的不明确,而教师又不特别强调,导致中学生对健身跑认识不足,教师要加强正确引导,用运动生理方面的知识说服教育,让他们懂得有一份耕耘,才会有一份收获。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健身跑能够增强中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同时培养中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勇于进取的优秀品质,不仅可以使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坦然对待,毫不畏惧,而且也为中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建议

在体育教学中,健身跑活动是比较枯燥的,要精心设计,认真组织符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遵循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的原则,就能充分调动起中学生的积极性,使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使耐久跑的乏味变得有趣,使中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练习,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的目的。

健身跑作为一种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的锻炼手段,让中学生养成习惯,关键还是要让中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健身跑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主动地利用课余闲暇时间参与健身跑,并作为一种终身体育的锻炼方式。

参考文献:

[1]肖梅.发挥体育学科优势 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2]宁井铭.我校大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和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3]宋元平,文才新.排球运动员注意状态的探讨及其练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4]周坤.论体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5]周孟平.重视教学查房 带教实习医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6]顾秀平,鲁超.多媒体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应用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3(5).

篇14

关键词:高中生;学习倦怠

一、引言

现如今教育观念在改变,教育教学改革在进展,亦开始关注学生的情绪、态度、自我认知等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习倦怠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对学习效果产生极大影响。

学习倦怠定义为: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或缺乏动力却又不得不为之时,感到厌烦,从而产生一种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并消极对待学习活动,这种状态称之为学习倦怠。对高中学的学习倦怠心理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该地区学生学习倦怠现状,找出存在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无论对理论发展还是教育实践都是很有必要的工作。

倦怠量表有三个版本:职业倦怠量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一般量表,均由三个维度构成,即情绪懈怠,乏个性化,低成就感。大部分用于测量学习倦怠的量表主要是以MBI为基础,在研究学习倦怠时,不同学者往往采用不同版本的MBI量表。我国学者胡俏、戴春林研究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认为,其学习倦怠包含4个因素,即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本次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根据该校师生实际情况,对学业倦怠问卷进行一定的改编,主要有三个维度: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

二、方法

(一)被试

以重庆市某中学高一至高三的在校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高中学生210名,其中男生83人,女生126人,高一年级70人,高二年级71人,高三年级68人。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209份。

(二)研究工具

在MBI-GS(职业倦怠-般量表)的基础上,根据该校实际情况,抽取共16个项目,3个维度,分别为身心耗竭维度、学业疏离维度和低成就感维度。

(三)研究过程

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中生学习倦怠整体情况

(二)不同年级高中生学习倦怠的状况

从表二可看出,该校高中生的学业倦怠总平均分2.980,身心耗竭维度3.562分,学业疏离维度2.316分,低成就感维度3.123分。高一、高二和高三学生学习倦怠在各年级平均分、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身心衰竭维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P

四、讨论

(一)高中生的学习倦怠状况

该校高中生学习倦怠总分略低于中间值3,学习倦怠情况不严重。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在中学生群体中存在一定的学习倦怠,但并不十分严重。但该校高中生在低成就感和身心耗竭上得分比较高,得分均超过中值。

高中生普遍都有学习倦怠,尤其是高一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科目、学习难度以及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学生存在适应不良,成绩大幅下降,久而久之,产生学业倦怠。

(二)高中生学习倦怠现状对教学的启示

健康的人格是克服学习倦怠的一个很必要的方面,学会有效地应付压力等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对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应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反馈,避免学生形成逃避懦弱的性格特点,从而有效地减少或改善随之可能出现学习倦怠。为此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大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让学生更轻松和有效的学习,多关注成绩较差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其进行积极评价,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们得到更多的正强化,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集美大学学报.2006,6(6):54-58

[2]胡俏,戴春林,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 心理科学. 2007,30(1):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