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德育的核心任务范文

德育的核心任务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1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德育的核心任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德育的核心任务

篇1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英语学科

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充分发展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使之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英语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渗透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要反映时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新时代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在摸索探究的一个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构思:

教育部长周济在《切实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中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自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首先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在高一年级Unit1的教学中内容谈论的是关于友谊方面的。对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及熟悉有话可谈所以在备课时我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水平设计整节课。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描述:

Unit1 Friendship

教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和友谊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衡量朋友的好坏。

让学生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好朋友。

学会怎样在逆境中生存。

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总结一些关于友谊与交友方面的谚语。

师问:Can you tell me some proverbs about making friends?

( 你能说出一些关于交友方面的谚语吗?)

师问: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你认为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步,讨论问题:〝你有朋友吗?你认为你的朋友怎样?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好友的为人!”然后教学生学会以下形容词。

Qualities:

kind kind-hearted / warm-hearted polite helpful gentle noble

honest trustworthy frank openhearted

brave great full of courage / courageous

loyal true faithful to a friend dependable

wise clever bright learned

第三步,听力。听一段对话,对话内容讲述的是三对好友间怎样解决他们之间的小摩擦。

教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解决此事?再播放一次录音,听文中人物解决办法。

第四步,直接进入这课的中心阅读。通过讲述查克·诺兰德在孤岛上与排球为友意识到人应该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好友并自我检讨没有尽到好友职责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与好友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自己应该对好友“付出比索取多”应对别人多点关心等等。

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任务,要求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后完成任务。

任务一:找出在查克·诺兰德出事故之前,他对朋友的态度:

学生回答:查克·诺兰德因公事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

任务二:在岛上查克·诺兰德领悟出自己对待朋友的不足指出是什么?

学生回答: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个好朋友,对自己考虑很多而对别人关心不够。

第五步,听课文录音之后发动学生讨论。

讨论一:“查克·诺兰德怎样独自一人在荒岛存活下来的?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学生总结:查克·诺兰德 学会了找寻食物和水,还学会怎样生火。在精神世界他建立了与排球的特殊友谊。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多动脑筋,采取一切方法使自己先能安全生存下来再寻找逃生出路。

讨论二:“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学生总结:朋友即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友谊是情感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与别人的要比别人给与自己的要多。第六步,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学会表达书上的经典句子,像,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第七步,家庭作业:

教师:布置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

“Is it better to have a human friend or an unusual friend such as a volleyball, a pen or a dog?”

an unusual friend

教学反思: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进行。首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就须注意使用委婉,文明,地道的疑问句形式。让学生了解在英语语言中,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 …? Would you like to …? Could you …? Excuse me…..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我们国家也是很讲究语言的文明礼貌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第五步,第七步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通用的pair work, creative work, 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方式.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上课课题的设置,准备材料,挑选修改材料,用英语表现,解说几个环节上很容易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自我牺牲和取长补短的高尚品德。

再次,德育渗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还可以与英语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的号召。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例如,本单元的英语教学的主题都是围绕 Friendship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举行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或是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欧美经典流行歌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讨论。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回顾对教材的整个处理施行过程发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充分,但出现个别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及再现存在困难。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同学

在下一节课中把复杂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之后,再要求学生再现。另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有很多种答案教师需要给以肯定并耐心的加以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语言来表述。特别是在对文章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时要兼顾学生对文章所给语言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无论上任何课程,都应时刻注意在学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爱国竞业教育。英语这门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得当,就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打开了另一扇明窗会使得枯燥的语言讲解既有意义,又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内容摘要:教学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着自己的创造,教书育人,为党和国家的素质教育做贡献。在学科教育中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是这些年自己在教学中贯穿的一个主题,并深感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就自己的一些具体教学实践谈谈在英语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体会。

关键词:德育教育 渗透 英语学科

教学背景:

随着我国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学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要充分发展学生全方位的素质,使之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要抓住课堂这个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科学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英语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渗透德育。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从目标到内容都要反映时展的需要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策略以及跨文化意识与能力的形成。课程采用模块方式设置,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使学校和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之具有时代性。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肯定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怎样才能在英语教育教学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这是新时代每一位英语教学者在摸索探究的一个问题。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学构思:

教育部长周济在《切实落实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位置》中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自觉的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要不断改进教学形式和方法。首先以一节具体的课为例,在高一年级Unit1的教学中内容谈论的是关于友谊方面的。对学生来说这个话题及熟悉有话可谈所以在备课时我先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水平设计整节课。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单元教学结束时既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又能够学会做人。

教学过程描述:

Unit1 Friendship

教学德育目标:让学生懂得朋友和友谊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衡量朋友的好坏。

让学生学会怎样成为一位好朋友。

学会怎样在逆境中生存。

教学步骤:

第一步,让学生总结一些关于友谊与交友方面的谚语。

师问:Can you tell me some proverbs about making friends?

( 你能说出一些关于交友方面的谚语吗?)

师问:What should a good friend be like?你认为好朋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第二步,讨论问题:〝你有朋友吗?你认为你的朋友怎样?用一些形容词描述一下你心目中好友的为人!”然后教学生学会以下形容词。

Qualities:

kind kind-hearted / warm-hearted polite helpful gentle noble

honest trustworthy frank openhearted

brave great full of courage / courageous

loyal true faithful to a friend dependable

wise clever bright learned

第三步,听力。听一段对话,对话内容讲述的是三对好友间怎样解决他们之间的小摩擦。

教师先播放一遍,让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当事人,你会怎么解决此事?再播放一次录音,听文中人物解决办法。

第四步,直接进入这课的中心阅读。通过讲述查克·诺兰德在孤岛上与排球为友意识到人应该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好友并自我检讨没有尽到好友职责的故事。教育我们应该与好友一起分享快乐与悲伤,自己应该对好友“付出比索取多”应对别人多点关心等等。

教师:给学生设计以下任务,要求5分钟时间阅读全文后完成任务。

任务一:找出在查克·诺兰德出事故之前,他对朋友的态度:

学生回答:查克·诺兰德因公事很忙,几乎没有时间与朋友联系。

任务二:在岛上查克·诺兰德领悟出自己对待朋友的不足指出是什么?

学生回答:他认识到自己不是个好朋友,对自己考虑很多而对别人关心不够。

第五步,听课文录音之后发动学生讨论。

讨论一:“查克·诺兰德怎样独自一人在荒岛存活下来的?你从中学会了什么道理?”

学生总结:查克·诺兰德 学会了找寻食物和水,还学会怎样生火。在精神世界他建立了与排球的特殊友谊。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借鉴到:当你遇到困境的时候,不要灰心丧气,要多动脑筋,采取一切方法使自己先能安全生存下来再寻找逃生出路。

讨论二:“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应该怎样对待朋友?”

学生总结:朋友即师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友谊是情感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与别人的要比别人给与自己的要多。第六步,教师总结学生发言,要求学生学会表达书上的经典句子,像,

Friends are teachers.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第七步,家庭作业:

教师:布置一项研究性学习任务:

“Is it better to have a human friend or an unusual friend such as a volleyball, a pen or a dog?”

an unusual friend

教学反思:

整个教案的设计把德育渗透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进行。首先,在使用课堂用语时教师就须注意使用委婉,文明,地道的疑问句形式。让学生了解在英语语言中,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 you please …? Would you like to …? Could you …? Excuse me…..这样可以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我们国家也是很讲究语言的文明礼貌的。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学习英语语言时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第五步,第七步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进行总结和自我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例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让他们从小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比如说我们现在比较通用的pair work, creative work, discussion等课堂活动方式. 在英语研究性学习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上课课题的设置,准备材料,挑选修改材料,用英语表现,解说几个环节上很容易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自我牺牲和取长补短的高尚品德。

再次,德育渗透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体现,还可以与英语的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学生课余活动主阵地建设的号召。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英语活动课和英语主题活动。例如,本单元的英语教学的主题都是围绕 Friendship这一主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举行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英语角,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加强道德教育和责任意识。或是以Friendship为主题的欧美经典流行歌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中,既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可以通过活动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对传统美德进行深入的讨论。

最后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回顾对教材的整个处理施行过程发现:教学目标完成的比较充分,但出现个别学生对复杂句子的理解及再现存在困难。这一点对于基础差的同学

在下一节课中把复杂的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之后,再要求学生再现。另外,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有很多种答案教师需要给以肯定并耐心的加以指导,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英语语言来表述。特别是在对文章的德育因素进行挖掘时要兼顾学生对文章所给语言教学任务的完成。

所以,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教书”和“育人”两个环节。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应该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点。作为合格的人民教师,无论上任何课程,都应时刻注意在学英语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理想道德教育、爱国竞业教育。英语这门课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运用得当,就像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打开了另一扇明窗会使得枯燥的语言讲解既有意义,又生动活泼,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浅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张亚军

2. 杨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德育”、“改应试卷教育为素质教育”。载《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

3. 康俊民 “谈初中英语教学通过美学渗透公民道德建设”开《英语辅导报》(初中老师版) 2001-2002学年第24期

4. 《教育情报参考》2004.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

5. 《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柳海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篇2

普及与公平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之一。教育要保障每一个人公平的受教育权。教育改变人的命运,教育之所以崇高和神圣,就在于它是改变社会分层、促进社会流动、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这就要大力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教育事业。2014年,我国义务教育已经实现了全面普及。学前教育近年来发展迅速,毛入园率达到7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6.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5%。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地区间、城乡间、校际间的教育差距凸现出来,因此国家明确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把均衡发展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努力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结构与质量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另一战略重点。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阶段性特征,就是要由“有学上”到“上好学”,要由“教育大国”转变为“教育强国”,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提高教育质量,就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就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坚持学习者中心的教育新理念,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战略上面向全体,在策略上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和生动活泼地发展,促进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就要完善教育结构,努力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级各类教育相互沟通衔接的教育结构体系和人才成长立交桥,努力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人人、时时、处处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

条件与保障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一是教师,这是教育中的第一资源。要进一步提高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提高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并重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研修。其二是硬件办学条件,这就要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学校传统基本办学条件达标和进一步改善,并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着力提高信息化配备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其三是教育经费,这体现政府教育投入的保障能力和努力程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年5月在韩国召开世界教育论坛,形成的《仁川宣言》倡导各会员国将至少4%-6%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15%-20%的公共支出用于教育。

篇3

【关键词】核心 语感 指导 实践 训练 积累 诵读 分析

语感即语言感受,是读者对语言表达的直接感悟。它是一种语文素养,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的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能力,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形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比较直接、迅速、敏锐的领会和领悟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淑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语感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成为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语文能力不是别的,就是指语感。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自然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语感,必须将语感知识化、技能化,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语感实践和语感训练。训练,一方面是教师的指导――“训”,一方面是学生的实践――“练”。教师的“训”要靠学生的“练”来实践,学生的“练”要靠教师的“训”来指导。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强化学生的语感实践,又要加强对学生语感实践的指导。

语感是自己对语言的直接感受,要靠学生自己的实践获得。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使学生养成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叶圣陶说:“凡是技能,惟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学生自身的语感实践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要想将学生的语感实践落到实处,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指导工作。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语感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在积累语言文字材料和语言文字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多看多记则是积累丰富语言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多看,既要看书又要看生活。现代教学观认为:教材不是学习的唯一凭借,应该利用教材,挖掘教材,超越教材。现在的中学生,学业负担重,接触社会与生活较少。除课本之外,能大量阅读博览群书的人实在不多,能大量阅读经典的更是寥寥无几。学生缺少了对语言材料理解和领悟的机会,语感能力自然就无从提高。该记而没有记住的东西太多,中外名著、文化文学常识、成语、典故等的了解和掌握太少,少得可怜,令人寒心。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篇目本就不多,但在语文教学中还常被忽略。对丰富的语言材料连最起码的记忆也谈不上,怎么能有感受呢?所以,观察和积累是培养语感最基础的一步。多写,即勤写。要鼓励学生多动手,越写越熟,熟极了才能随心所欲。教师可督促学生写日记、周记、读书笔记等,或办黑板报、手抄报、墙报等。写的时候,坚持以正确的语感为前提,讲究文气,便于听读,还要站在他人的角度把自己的语言念一念、听一听。要是不怎么上口,不怎么入耳,就得修改。多写多念多改,作文进步就快,语感能力就强。这样,文章上口入耳,语言规章和表达习惯就会变成“熟套”,敏锐的语感自然会形成。

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吟咏积累的语言材料,感知语言的神妙。多读、熟读,读后深思,一定能有效的激发语感。重复是学习之母。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诵读的效果,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便是对诵读功效的评价,实在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因为“读”的本身就是一种琢磨和体验的过程。通过诵读,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和层次感悟能力都会得到培养和提高。朱作仁说:“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生命。”我们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把握文章的感悟时,应该是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且是不同学生的不同感受,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诵读、吟咏是语感培养的基础。只有引导学生有语调语气、有节奏、有感情、全身心投入的去诵读,在诵读中接收、积累有关的语言材料,储存语言的表象材料,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语感能力才能逐步增强。学生只有通过诵读,才能感悟语言材料中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和感人肺腑的情,良好的语感才会在读中得到积累。培养学生语感要提倡学生出声朗读,同时还要加强默读指导,从而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质量,这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良好途径。

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成为能言善辩之人,进而增强学生语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增加学生说话的机会,把口语训练纳入教学轨道。课堂上应避免教师的“一言堂”格局出现,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一般教师对于学生,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却应该知有不言,言有不尽,点到为止,给学生留出想象的空间和活动的时间。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如口头复述、口头回答、口头作文、改编课文、扩展语段等,通过各种形式训练学生说话。教师还可以结合课外活动进行说话训练,如开展演讲、经验交流、记者访谈、专题报告等多种语文活动,以指导学生多说。同时,要求学生说得上口入耳,言之有物,说得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正如叶圣陶所说:“无论如何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一定要表达一个意思。”

最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语感分析。文学作品不同于自然科学,语言文字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弦外之音或言外之意的高情远韵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不可言,这种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教师可以凭借丰富的语言积累和文学积淀引导学生反复推敲、揣摩,领悟其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等隐含信息,从而形成敏锐而准确的理解和鉴别语言的能力,获得深刻的理性认识和使用语言的感性经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的方式有:

其一:依据语境推敲语言内涵。语境是个别语言赖于生存的“上下文”和“前后语”的集合语言,它对语感起直接作用,且包孕着语感。语境确定了语义,只要依据语境进入角色,就能解读蕴藉极深的隐含意义。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写道:“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对偏正词组在语言形式上是互文,意思是“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武功伟绩”,因而应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能当作两个事件对比去看待。根据上下文脉判断,其中“屠戮妇婴惩创学生”无疑指的是刘和珍等女学生的遇难,“武功伟绩”是对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的极大讽刺,表现了作者对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相互勾结屠杀中国人民的极度愤慨。只有在具体语境提示下,通过揣摩品味,才能领悟其用法用意。

其二,巧借经验,类推语言意蕴。语感分析的最大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叶老认为敏锐的语感总是和生活敏锐的感受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应能把眼前所读的语言文字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通过文字的桥梁,走进作者的心灵。比如,当我们读到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天可真凉了――”这别有韵味的一声叹息时,如果不能联系生活经验去体味,就难以领悟“了”字的所蕴含的丰富情韵。

篇4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绘画语言风格化新材料

一、风格化语言在当代艺术家绘画中的显现

风格的本质是艺术家独创性与存在的标识和识别系统。无论是艺术大师还是普通的艺术创作者,没有个性化风格就不能称为独立的个体。南朝・梁・刘勰所著《文心雕龙》中指出,风格即人之礼法风貌;法国作家布封《论风格》提出“风格既是人本身”的观点。因此,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对个性化形式语言的探索和创造。比如,以当代艺术家中个性化的语言为例,岳明君“傻笑的脸”、武明中的“玻璃人”等,这些绘画语言可以让观者短时间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工笔人物画创作中风格化语言的自我摸索

1.艺术题材的来源

艺术题材的来源对风格化语言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最初主要为贵族服务,反映宫廷与官宦生活的题材。例如,唐代周的《簪花仕女图》。后来逐步扩展到相关领域。例如:文人画、历史画、宗教风俗画等,例如:明代仇英的文人画――《桃李园图》,南宋宫素然的历史画――《明妃出塞图》,都是描绘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时至今日,题材更加广泛,反映了不同时代社会时尚与生活风俗的变迁。

①传统文人画家对自我生活状态的记录是绘画题材的一个广泛来源。传统文人画中尤为常见,例如北宋赵佶的《听琴图》表现的是人们在树下弹琴和听琴的一种生活状态。②画家对哲学、文化与社会的艺术表达形式随着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而发展的。这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表现在当代画家对题材选取的思考上,以及绘画媒介与表现方式上,出现了作品的交插互融与多元化的局面。例如,《女权世界》表现作者对东、西方以及古、现代中形形的女性的思考。③画家对周围生活的描绘。传统绘画很多以民俗与市井文为题材,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了解历史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传统绘画中最具典型的作品是《货郎图》,宋代的李嵩、苏汉臣都描绘过类似的画面:货郎肩挑杂货担,欢呼雀跃的儿童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货担上物品繁多,不胜枚举。④画家生活的随笔、小品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感受。例如,中国90年代至今的社会生活发展同轨《霹雳娇娃》是对当代流行元素的表达。《命运的E-mail》表达了网络充斥人们生活的一种状态。⑤情感题材的作品描绘了人们的情感生活。在任何时代情感生活都是画家作品题材的一部分。当代画家魏东的作品大多以此为题材。

2.自我绘画的风格化语言的灵感来源

①风格化语言来源的表述。和大多数女孩子一样,自己在孩提时非常喜欢芭比、卡通、布娃、玩具熊等可爱玩具,时至今日对幼年时记忆深刻的俏皮玩偶,自己更倾向于温顺、乖巧、可爱的娃娃,她就像一个永远不抛弃你的好朋友一样,无论生气、难过还是高兴、欢快都是默默的倾听。用这种天真稚嫩形象作为画面更能表现自我心境中好玩有趣的生活一角。

②在表现题材方面。在表现题材方面笔者更倾向于悠闲的生活场景及其小城里人的趣闻趣事。这与笔者出生及生活的小城环境有关。小城生活悠闲、环境宁静自在,没有大都市的喧嚣。这决定了笔者的题材风格化特征。

3.风格化语言的初步探析到创作中与新材料的结合

①风格化语言自我探索形成的初步认识

在绘画语言探索初期,如何将课堂的直接写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笔者第一幅作品《夏》就是通过课堂写生完成的。根据笔者设想的情景,将人物重新组合并添加相应背景,最后采用揉纸法丰富画面效果,使之从主体意识、视觉构图、制作技法等多方面融入主动性因素变,笔者认为这种方式对于初级创作阶段是一种有效的创作手法。

②风格化语言因素的摸索过程

在绘画过程中,如何寻找适合自己意趣和审美观点的语言形式。首先,笔者选择了感兴趣的样式和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选取一种或者多种进行思考领悟,根据自身的性格因素和成长背景,主动的观察他们。然后,总结提炼并应用到自身创作中,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在作品的内容题材、形式和笔触技法样式上。独特语言在内容上有抒情的、叙事的、严肃的等,在题材上有乡村的,城市的等。在工笔领域有何家英的女性题材,吕鹏的都市符号式人群等,而陈子的积染、江宏伟的仿旧洗染等又是笔触技术语言的显现,他们不否认传统,不排斥现代,深含主观性,又都涉及到了风格化的个性语言。

在自我语言风格的形成时,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笔者选择了“卡通娃娃”形象作为自己的语言形式。在使用这种语言形式之前,笔者曾尝试了工笔画中比较传统的画面效果,更偏重于浪漫唯美的创作手法,虽然这样的画法也能进行创作,也能出现很好的效果,但是在这种创作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语言形式。而笔者在表达“卡通娃娃”的语言形式时,将穿着现代玲珑的娃娃形象处于古代的意境之中。这与浪漫唯美创作手法相比较,笔者在创作欲望和表达情趣上更倾向于娃娃形象系列创作。

三、风格化语言与新材料结合的探索

在创作实践中对于材料的实验,以当代艺术实验成果为依托,分析其语言表现规律,确立部分语言样式与思维方向,使自身语言样式与当代艺术实验现实相连。

以中国画体系为本,保持原有中国画材料不变,并融入西方视觉与材料下的形式语言,扩展现代生活题材、人文范畴等方面内容。在新语境的前提下,淡化对纸、墨、笔、色材质意识,打破传统程式化的规则。在工笔画作品中实现从传统的有形表现到现代变形,甚至抽象表现的转化;人文意义及更广阔的思情的有形表现与具象图式,往往作为一种对人类的生存境况的关注与呈现。再次,现代工笔画的表现多呈兼容性很强的开放性特点,表现在图式形态方面,既保留了工笔性能的某些地方(渲染表现方法、造型语言、材料工具),又引入很多现代意味的传达因素,(符号或语言的个性化与情感化,材料工具及处理手法的宽泛,现代规则的视觉传达方式)。使工笔与写意从语言形式到技术材料上的互渗、互用,优势互补。(如:利用生宣纸画工笔,追求洇染味道的工笔细节,或追求肌理制作味道的写意随形。)即保持着“基因”性――中国传统绘画特质,也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观念及视觉传达形式。

简而言之,艺术语言的风格化是艺术家成功的标志。绘画中的风格化语言也是衡量一个画家成功与否的基本准则。建立和完善自身绘画语言样式是每个艺术家的重要任务,在创作的同时主动性的去融合新的材料技术,利用好的材料技术制作特定的画面效果,从而为自己的创作意图而服务。赋予工笔人物画传统与当代文化的双重翅膀,焕发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林著.绘画与观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版

[2]贡布里希著,卢小华译.艺术与幻觉[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8 版

[3]克莱门特.克林伯格著,沈语冰译.艺术与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版

[4]张黔著.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版

篇5

一、文明的进步与极限

文明当然是一种教育的重要项目,但是,如果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把文明视为教育的唯一目标,这个民族或国家迟早会受到“自然意图”的惩罚:文明的民族总是被野蛮的民族征服,而且,野蛮的民族获得统治权之后,也同样会因为贪图安逸享受而走向衰落和衰败。

如果说中国人在中失利的主要原因是“专制制度”压制了民众的活力,那么,此前的蒙古人和满族人之所以能够入住中原,几乎与制度无关。因为,当时的蒙古人和满族人也没有实行所谓的“民主政治”。蒙古人和满族人之所以能够入主中原,主要的原因只在于,当时的蒙古人和满族人接近卢梭的“自然人”。历史学家曾经把他们描写成“几乎粘在马上”的人。“他们没有固定住处,没有家,没有法律,没有稳定的生计”,过着“自然生活” [1 ]。这种自然生活成全了他们的“高贵的野蛮人”的精神状态。“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 [2 ]

蒙古人成吉思汗当初入主中原后,认识到舒适的生活对尚武气质是一种损害,对舒适的生活一直持警惕的态度。满族人入主中原后,他们很快就发现,舒适的生活使他们身上的“勇武”精神出现消退的征兆。皇太极制定了著名的“清语骑射”的国策:“提倡国语”、“不废骑射”、“严禁奢侈”,防止满族武士丧失“尚武”气质。

但是,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任何人都贪恋舒适安逸。蒙古人以及满族人入主中原后,一旦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他们就再也不愿意返回风餐露宿的原始状态。他的曾孙子们住进北京时,随即开始堕落。“他们被宫廷生活和过度的骄奢逸所腐蚀。” [2 ]最终逃脱不了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历史的狡黠。

二、主奴辩证法与尚武精神

黑格尔哲学的核心问题是为承认而斗争的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黑格尔将他的承认理论称为“主奴辩证法”。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以“自我意识”为前提:承认就是一个自我意识与另一个自我意识的相遇和相争。每个人都确信自己是“自为存在”,但“它们必定要参加这一场生死的斗争”,并通过生死之争才能使一方获得另一方的“承认”(最后走向“相互承认”)。正是这种为承认而斗争的运动,推动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 [3 ]。

最初,承认总是单向的承认。主人是对奴隶的征服,奴隶的失败成全了主人的胜利。那个能够彻底满足自己“虚荣”的人,就是那个不畏死的人。“只有通过冒生命的危险”才有可能成为主人。“一个不曾把生命拿去拼一场的个人,诚然也可以被承认为一个人,但是他没有达到他之所以被承认的真理性作为一个独立的自我意识。同样每一方必定致对方于死命,正因他自己为此冒生命的危险,因为他不复把对方看成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对方的本质在他看来乃是一个他物,外在于他自身,它必定要扬弃他的外在存在。对方是一个极其麻烦的、存在着的意识,他必须把他的外在存在看成纯粹的自我存在或绝对的否定。” [3 ]

可是,问题是主奴辩证法的“狡计”就在于:历史的发展将出现颠倒:主人必败,奴隶必胜 [4 ]。原因在于,主人虽然获得了对奴隶的统治,满足了被奴隶承认的虚荣并获得了不劳而获的享乐的权力。但是,主人的不劳而获的享乐也带来一个严重的后果:他失去了与物的直接联系,主人与物的中间横亘着奴隶并因此而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主人把奴隶放在物与他自己之间,这样一来,他就只把自己与物的非独立性相结合,而予以尽情享受;但是,他把对物的独立性一面让给奴隶,让奴隶对物予以加工改造。” [3 ]

主人之所以成为主人,就因为他不怕死,并因此而可以不劳动。奴隶之所以成为奴隶,也因为他怕死,并因此而必须劳动。正是因为主人的无忧无虑和不劳动而使自己逐步走向堕落和衰败。相反,正是奴隶的恐惧以及他所必须承担的劳动,反过来却成全了奴隶的逐渐的强大和最后的解放。

奴隶逐渐强大的第一个原因是奴隶对死亡的恐惧、对主人的恐惧以及相关的“苦恼意识”而带来了坚实的屈辱感、焦虑感和存在感。“死的恐惧在他的经验中曾经浸透进他的内在灵魂,曾经震撼过他整个躯体,并且一切固定规章命令都使得他发抖。” [3 ]正是这种对死亡的恐惧,奴隶获得了自我意识和存在感。恐惧是智慧的开始。

奴隶逐渐强大的第二个原因是奴隶的劳动带来了强健的身体和精神。主人的不劳而获虽然是一种享受,但它是消费和消耗性的,它转瞬即逝,缺乏“持久的实质的一面”。相反,奴隶的劳动使奴隶找回了他的自我意识。劳动不仅“陶冶事物”,而且给人带来独立性,“开始意识到他本身是自在自为地存在着的”。奴隶在对主人的恐惧中丢失了自己,而通过自己的劳动“再重新发现自己”。奴隶的劳动过程,就是一个改造外物、摧毁异己者并因此而成为一个否定者的过程。“在持久的状态下把自己建立为一个否定者,由此他自己本身便成为一个自为存在着的东西。” [3 ]在这个意义上,“劳动不再被看成圣经中对亚当的诅咒,而是被看做历史形成或进步的基础” [5 ]。

也就是说,在黑格尔那里,虽然每个人都为承认而斗争并在殊死搏斗的主奴之争中一决高下,但是,主人和奴隶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暂时的,时间将取消和改变人的主奴身份 [4 ]。最初,主人自己为自己争取了主人的身份,因为主人愿意冒生命危险而坚持斗争到底,随时准备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奴隶怕死,自愿服从和承认主人。但是,在接下来的交往过程中,主奴关系必发生改变,因为,主人通过斗争而获得承认之后,他就闲下来,不劳而获;而奴隶在主人的命令下不得不劳动。表面看来,奴隶的劳动显示了奴隶的身份的低微。实际上,正是在劳动的过程中,奴隶迟早会成为新主人。不仅因为劳动具有“培养和教育”的力量,而且因为不劳动必导致身体的衰败和精神的萎缩。

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已经预演了马克思的“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准确的说法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两个观念。

三、新时代的尚武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马克思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既来自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C. Fourier,1772―1837)、欧文(R. Owen,1771―1858)等人的启发,也来自对黑格尔“主奴辩证法”的改造。

马克思从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借鉴了“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路:“正如我们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可以详细看到的那样,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6 ]

但是,相比之下,马克思更看重黑格尔的“主奴之争”中所隐含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积极因素。正是从黑格尔的“主奴之争”中,马克思看到了“劳动”的力量。如果说,马克思从欧文等人那里接受的启发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那么,马克思从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那里接受的启发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前者把教育当做改进劳动者生活质量的手段,它把教育当做劳动者的福利(尤其是童工的福利),它关注的重点是教育;而后者却更看重劳动本身所蕴含的解放人的力量,它把劳动当做受教育者的福利,它关注的重点是劳动本身。鉴于劳动者已经失去了自由支配自己劳动的权力,马克思主张必须采取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以便重新赢得人的劳动权力。只有赢得了自由劳动的权力,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自由本质。自由的本质并不需要教室里的自由教育或博雅教育,因为,自由劳动本身就是最佳的自由教育,只有自由劳动才能给人带来解放并显示人的自由本质。

黑格尔“主奴辩证法”是一种无休止的战争,任何主人都不会长久。按照黑格尔的思路,主人凭借自己的奋斗(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甚至包括一些高级形式的劳动)而使自己成为主人,使某些他人成为自己的奴隶。但是,接下来的问题是,主人表面上享受了奴隶的服务,事实上,主人反过来又会受到奴隶的控制。更严重的问题是,长期的“不劳而获”将使主人的身体和智力都渐趋衰落,而长期的劳动将使奴隶的身体和智力渐趋发达。主人表面上摆脱了繁重的劳动而获得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事实上,主人必然会走向全面衰落,因为主人不劳动。真正能够全面发展的是奴隶,因为奴隶总是让自己处于劳动状态之中(暂不讨论机器大工业的劳动是如何导致人片面发展的)。这种力量的变化迟早会导致奴隶革命的发生,迟早会导致主奴换位。

正因为如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显得至关重要,它是克服无休止的主奴之争以及劳动异化的唯一道路。也只有当所有人都成为劳动者,才能保证无产阶级赢得解放之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成为相互承认的平等的人。否则,如果无产阶级赢得解放之后使自己成为不劳而获的人,迫使资产阶级反过来接受惩罚性劳动或成为奴隶,那么,这种暂时的胜利必然会导致新一轮的主奴之争。

马克思的思路是:人将借助科学技术而彻底摆脱繁杂劳动的束缚。科学技术的最高形态是自动化机器,自动化机器将全面接管人类的劳动。如果将来有了更多的自动化的机器人,那么,人类的很多繁杂的劳动就可以由机器人来代替,那时,人类就有了新式的“亚里士多德的奴隶”。人类就可以由此而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精力。亚里士多德倡导“自由教育”时,他的自由教育是“自由人”的教育,而他的“自由人”之所以能够拥有闲暇,那是因为古希腊社会中有大量的奴隶的帮助和支持。“自由人”正是因为有大量的奴隶的存在,他们才有接受自由教育(或闲暇教育、博雅教育)的条件。就此而言,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预演了马克思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想。

取消了奴隶制之后,如果没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条件,所有人就不得不从事繁杂的体力和脑力劳动甚至不得不陷入劳动分工的困境之中而导致人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为此,马克思对“自动化机器”寄予厚望。马克思本人并没有也不太可能描述自动化机器的具体形态,但现代“机器人”的诞生,使马克思的及其机器自动化的想象和预言有了现实的可能。

参考文献:

[1][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M].吴象婴,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81.

[2]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历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50,160.

[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贺 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124-125,126,128,130.131.

[4][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M].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591,31.

篇6

关键词:深度信念网络;多任务学习;人脸识别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165-04

Abstract:Aiming at improving face recognition rate, this paper introduces multi-task learning mechanism, constructing multi-task learning classification in output layer of deep belief network. Related tasks using multiple parallel processing enables the classifier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input terminal,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lassifier. And through multiple related tasks weight competition ,the impact of over-fitting classifier is reduc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ep belief network learning classifier constructed multi-task, with respect to single-task learning, the multi-task learning mechanis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Key words:deep belief network; multi-task learning; face recognition

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在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系统,如图片自动归档系统、身份验证系统等。人脸识别也成为机器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 DBN)作为一种特殊的人工神经网络其具有良好的特征提取能力,它通过无监督的预训练和有监督的微调获得较好的网络权值,逐层地对特征进行抽取,进而获得较好特征。文献[1]利用了DBN优异的特征表示能力,在图像识别问题中得到了较好的识别率。

多任务学习是一种打破传统研究观念的研究方法,利用在多个相关任务并行处理过程中权值共享可以提高系统的泛化能力特性,进而可以解决因样本相对不足而造成的分类器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在神经网络中引入多任务学习机制,可以利用多个相关任务的权值共享来减弱过拟合对神经网络的影响。文献[2]将深度信念网络与多任务学习结合用于表情识别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献[3]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人脸方法也获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提高了图像识别的精度,文献[4,5]将多任务学习应用在图像分类中,文献[6,7]将多任务学习与神经网络结合应用于分类问题都取得不错的效果。

针对如何提高人脸识别率的问题,本文利用深度信念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并在DBN输出层构建有监督多任务学习分类器对人脸图像进行识别,提高了人脸识别的精度。

1 深度信念网络与多任务学习

1.1 RBM受限玻尔兹曼机

受限玻尔兹曼机(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 RBM)为两层随机网络结构,RBM的两层分别为可视层(v层)与隐含层(h层),可视层与隐含层之间的连接为全连接,隐含层与可视层层内均无连接,v层偏置为b, h层偏置为c,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Roux等人证明了只要h层节点足够多,RBM能够拟合任意离散分布[8]。RBM网络结构中隐含层为二值变量,可视层为二值变量或者[0 1]之间的数值。假设隐含层有m个节点,可视层有n个节点,对于一组状态(v, h),RBM系统具备的能量定义为:

公式中参数vi表示可视层第i个节点状态,参数hj则表示隐含层第j个节点的状态。[θ]为RBM结构参数,即[θ]={Wij,bi ,cj }。当[θ]确定时,得到RBM结构基于(v,h)状态的概率p为:

Z([θ])为归一化项。由RBM网络层间全连接层内无连接结构特性可知,当可视层节点值给定时各隐含层节点之间激活概率相互独立,由网络的对称性可知,当隐含层节点值给定时,RBM网络的可视层节点之间激活概率相互独立。第i个可视层节点的激活概率p(vi=1|h,[θ])可由公式得出,第j个隐含层节点的激活概率p(hj=1|h,[θ])可由公式得出。

公式(4)和(5)中sigmoid(x)为激活函数,其公式为sigmoid(x)=1/1+e-x。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出RBM对于观测数据v的概率分布如公式(6)。

为确定该分布,需要调节参数[θ]即调节W,b,c。可以利用对比散度(Contrastive Divergence, CD)算法对训练样本M进行训练,训练RBM模型的过程中采用训练公式(7)-(2)进行训练。其中[v(0)=M],[α] 为学习速率。

大量实验证明RBM网络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提取机制,堆叠多个RBM组成网络能够在大部分分类和特征学习中提取更加抽象的特征,经过无监督的预训练与有监督的全局微调后可以得到较优化网络模型。

1.2 DBN深度信念网络

自Hinton[9]等人在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提出深度信念网络以来,DBN在机器学习及人工智能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BN作为一种概率生成模型在特征提取及分类问题上均表现出良好的性能。经典深度信念网络由若干层受限玻尔兹曼机及输出层组合而成,以包含两个RBM的DBN网络为例进行说明,其模型结构如图2所示。在深度信念网络中,RBM层训练属于无监督训练过程,其利用对比散度方法进行逐层贪婪预训练,每一层的训练结果作为下一层的输入,顶层为有监督训练模型。本文利用经典DBN网络进行实验,在预训练完成后再实现对DBN网络整体的权值进行微调。

实验中输入为多维图像像素数据,输入数据与第一层隐含层构成RBM网络进行训练,训练过程采用CD算法进行逐层训练。当第一层训练完成后,将产生的参数W0作为固定参数输入第二层RBM中进行训练,依此顺序进行逐层训练直至训练出顶层RBM网络参数完成预训练,并将所得参数输入到下一层进行有监督的训练并利用误差反向传播算法对整体网络权值进行微调,进而增加整体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各层间联系程度。

1.3 多任务学习

多任务学习最早由Caruana提出[10],多任务学习打破传统任务分而治之的思想,对多个相关任务进行并行训练能够考虑到相关任务之间的联系,提高输入相关信息的获取量,进而可以解决因样本相对不足而造成的分类器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并可以通过多个相关任务之间的权值共享进而提高网络模型的泛化能力,同时多个任务的权值进行竞争能够有效抑制模型的过拟合程度,提高模型的识别精度,多任务学习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

本文在输入端输入多个任务训练数据,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整体数据中包含多任务信息而非分别输入三个任务信息,并通过在深度信念网络的输出层构建多任务分类器使训练过程中分类器能够充分利用多个相关任务所包含的信息,进而来提高人脸的识别的精度。其结构如图4所示。

2 实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的数据集为CMU人脸数据集。因数据集中存在极少几张图片损坏,用数据集中同种类别替代。最终数据集中包含640张人脸图像,图像信息包括人脸信息,人脸的方向(直,向上,向左,向右),人眼信息(是否佩戴墨镜)。本次实验使用数据集中128*120分辨率的图像。任务1为识别人脸,构造任务2为识别人脸方向,任务3为人眼是否佩戴墨镜。取数据集中480张为训练集,160张为测试集进行测试,数据集部分图像如图5所示。

3 结束语

深度信念网络能够有效提取图像特征,并通过输出层进行有效的分类,对深度信念网络做进一步研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DBN网络中应用多任务学习构建多任务分类器,能够在样本相对不多的情况下使分类器同时关注多个相关任务即在训练过程中多个相关任务权值共享,进而使分类器从输入端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量,同时可以利用多个相关任务权值竞争减少过拟合对分类器的影响,进而提高对人脸的识别率。

参考文献:

[1] Liu P, Han S, Meng Z, et al. Facial expression recognition via a boosted deep belief network[C]. Proceedings 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2014: 1805-1812.

[2] Xia R, Liu Y. Leveraging valence and activation information via multi-task learning for categorical emotion recognition[C]. A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ICASSP), 201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EEE, 2015: 5301-5305.

[3] 周茜.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D]. 西北大学, 2013.

[4] 刘成, 彭进业. 基于多任务学习的自然图像分类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 29(7): 2773-2775.

[5] Ding C, Xu C, Tao D. Multi-task pose-invariant face recognition[J]. Image Process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5, 24(3): 980-993.

[6] Huang Z, Li J, Siniscalchi S M, et al. Rapid Adaptation for Deep Neural Networks through Multi-Task Learning[C]. Six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peech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2015.

[7] Ye Q, Munro P W. Improving a Neural Network Classifier Ensemble with Multi-task Learning[C]. Neural Networks, 2006. IJCNN'06.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IEEE, 2006: 5164-5170.

[8] Le Roux N, Bengio Y. Representational power of 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s and deep belief networks[J]. Neural computation, 2008, 20(6): 1631-1649.

篇7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理解,我写下了这样的一个题目。不言而喻,当前的无锡教育,少了“成人”这一“核心”教育目标。何谓“成人”,就是成为一个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目前的无锡教育只主导“成才”教育,不太重视“成人”教育。

放眼无锡教育,师资队伍人才济济,校园风景美丽如画,教学手段与时俱进——网络化、信息化等早已不在话下,教育资金更是没有囊中羞涩之说!如果来个纵向比较,过去的无锡教育与今天的无锡教育是没法相比的。如果来个横向比较,无锡教育就是跟那些最发达地区的教育来比,也是毫不逊色的;如果是跟那些欠发达地区或者贫困地区相比,那就简直可以说是遥遥领先了。

既然人力、物力、财力如此丰沛充裕,那么,按理来讲,有这样优质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无锡教育应该什么也不少了。可事实并非如此,在教育的本质问题上,各级各类学校和各个家庭都把“成才”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却把“成人”排在了其次,有时甚至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一道道独特的风景出现了:

平时,学校各种练习、测验、摸底、统考、竞赛、等等检查学习成绩的形式不胜枚举。分数不仅成了学生的命根,也成了老师的命根。因为学校要评比,要评价老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周六,你总会在公交车上碰到那些背着书包的学生,也总会在人行道上遇到那些步履匆匆的孩子。他们到哪里去?当然是学校,因为学校要在这上半天对他们进行文化补习、兴趣培养、技能训练等。

你再翻翻无锡当地的报纸,看看有多少的家教机构在招生信息。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家教机构竟然开办了半托和全托服务。于是,有些孩子出了学校不是回家,那么到哪里去呢?就到这些家教机构去接受辅导,做题,不断地做题。而那些在家里请家教的孩子,则不计其数。这样,在校上课,回到家里补课或者到家教机构去补课,就成了很多无锡孩子的学习方式。

看看招生情况。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哪一所有点名气的学校不是被学生家长踏破了门槛?到最后,门外还站着许多被“挤”出来的懊恼不已的家长。家长们为什么会为择校而乐此不疲?因为名校师资好,教育教学质量高,可以考高分,上名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路高分前进,当然最终会学业有成,好工作,好薪水,好生活……由此也想起了昨天看到的一则报道(3月28日《无锡日报》),说无锡有个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在报名上幼儿园了,园方还说报得迟了。据说明年还要面试,好像是要背诗。天哪,一岁半的小家伙连话都还说不清楚,竟然面试还要背诗!看了这样的报道,你说你的心里是个什么滋味?

看看书市。无论你什么时间到南禅寺书城去走走,买教辅书籍和考试资料的家长和学生总是最多,什么宝典、密卷之类的,都是学生和家长们的最爱。

说一说社会教育。消防局、环保局、卫生局、公安局、各大企业、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教育单位,我们的学校请他们来做了几回讲座,听了它们几次报告?我们的家长,又带孩子参加了几回社会实践活动?为什么不请?为什么不带?因为浪费时间。与其浪费时间,还不如让学生多做几道题来得实际又有效果。

为什么“成才”的风景如此独特?因为做对题目,考个高分,孩子在班里的排名就上升了!排名上升了,说明成绩上升了,孩子在班里也就具备了胜人一筹的优势,胜出的机会就多些。于是,做题,做题,不断地做题,就成了老师和家长的高招!而做人与做事,却从来没怎么引起过家庭、学校、社会的注意。

在这样的教育目标主导下,无锡教育的一些现象越来越让人感到尴尬:

学校说学生越来越难管,老师说学生越来越难教,家长呢,说学生越来越不爱学习,社会说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差。

孩子生活上不能自理,尤其表现在动手能力上,不会洗衣,不会做饭,简单拖地、抹桌、洗碗都不会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养尊处优生活。于是,有的家长到学校洗衣,甚至送饭到学校。

自私、冷漠、个人主义、缺乏爱人之心;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缺乏忧患意识诸如节约、环保、安全、卫生等等。

试想,一个长大后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你还会期待他(她)能做好事情,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个自私冷漠心中无爱的人会给他人带来温暖?一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你还能希望他(她)眼里还会有他人的存在?一个心理问题复杂多变的人会让人际关系和谐融洽?一个缺乏忧患意识的人还会为社会作无私的奉献?

篇8

关键词:会计文化 五融合 育人实践 现代会计职业人

“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进取创新的追求”每天诵响课堂,传递会计精神、树立会计信念。笔者所在会计专业以培养“德能兼备“现代职业人为目标,坚持以会计文化培养人,用会计精神塑造人,在长期校企合作办学实践基础上,凝练出特色鲜明的会计专业文化,创新了会计文化“五融合”育人实践,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

一、专业文化育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是专业文化的传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本质上都是文化育人。专业建设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专业文化建设和专业文化育人的效果。

1.文化育人是校企共育人才的客观要求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用人单位选才、用人的第一标准。只有实现文化的融合,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文化育人的内涵,才能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敬业精神,顺利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成为高素质的现代职业人。文化育人是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必然要求。校企合作育人,不仅要实现专业技能上的对接,更要实现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专业文化的融合。

2.会计文化育人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影响国家政策质量及国民经济发展。会计文化育人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提升了专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文化育人创新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二、系统设计,明确会计文化育人目标

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取决于会计文化的传承,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直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成为用人单位选才、用人的第一标准,并对会计人员提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等高素质要求。

1.深化合作,明确会计文化内涵

坚持“德能兼备”现代会计职业人培养目标,以职业理想树立、职业道德培养、职业行为养成和职业素养提升为主线,深化校企合作,结合会计专业特点,提出了以“诚实守信的品格、客观公正的意识、开放广阔的胸襟、进取创新的追求”为核心的会计专业精神,确定了以“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强化服务、参与管理、保守秘密”为重点的会计专业行为准则。

2.创新实践,实施会计文化育人

会计专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会计文化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技能训练、主题活动、学习环境“五融合”的育人实践,使会计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具有会计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育人途径,使学生们感受到会计文化的滋润,潜移默化提升学生会计职业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规范学生职业行为,增强会计专业生命力和活力,助推从学生向现代会计职业人的成长。

三、创新实践,实现会计文化“五融合”

1.与培养目标融合,实现全面育人

将会计文化与德能兼备现代会计职业人的培养目标融合,将会计文化与教学、管理、服务相融合,实现会计文化全面育人,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根据会计职业多与钱、物为主要工作对象,政策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教育;将会计岗位职业道德规范纳入学生考评标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与培养方案融合,实现全程育人

围绕培养目标,将会计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环节,把专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分解会计文化内涵,细化目标,将培养良好工作作风,塑造客观稳健、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专业品质融入课程教学、入学教育、技能训练、企业参观等教学活动。通过一体化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的真实体验,感悟、践行专业文化。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构建专业评价体系,实现会计文化全过程育人。

3.与课堂教学融合,实现课程育人

把专业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第一,营造融入专业文化的教学氛围。每堂课前,按照企业标准,规范服装、服饰的要求,职业化的礼仪站姿,以职业人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之中。

第二,将会计文化育人融入课堂学习过程。将行业标准、企业岗位工作要求融入典型工作任务中,应用任务驱动、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按照企业会计岗位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体验政策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养成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的职业操守。

第三,将会计文化融入企业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学生们在了解、相信、认同、践行企业文化过程中拉近与企业距离,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就业稳定率,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第四,将会计文化融入课堂管理,实施8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服务)企业管理。创建企业化教学场所、营造职业化学习氛围、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激发学习热情,实施企业化管理要求,从忍受到感受、从感受到接受、从接受到传授过程中获得知识、训练技能、习得策略、体验文化、提升素养。

第五,将会计文化融入教学评价。将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规范,确定素养评价指标,制定系统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动态考核,“不达标、不上岗”,在进入社会之前就“铸好魂、立好德、练好能”。

4.与主题活动融合,实现活动育人

“年年有创新,学年有重点,学期有计划,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开展校、系、班、社团等多层次、面向人人的专业文化育人活动。以会计大讲堂、理财从零开始、会计技能大赛、猜谜语、“诚信杯”征文活动、“会计人,我心中的梦想”演讲活动、会计劳模进校园、校友文化、会计比赛心得交流会、会计文艺晚会等为载体开展会计文化节活动,使学生有了自己的节日,找到了职业归属感、自豪感。在主题活动中,学生们找到目标,增强信心,展示风采,感悟会计诚信,培养会计精神。

5.与学习环境融合,实现环境育人

让每一面墙会说话,述说职业素养所需要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理念,使固化的硬件焕发出奋发向上的人文精神风貌。建设具有会计特色的实训室文化,在办公室、教室、楼道、图书馆等地方,布置名言警句、设置优秀学生风采的宣传橱窗、建立行业模范人物展示墙,建设会计文化长廊,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会计文化、学习会计文化,使会计文化育人与环境建设相融合,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会计文化渗透力和学生认同感。

四、创新实践,会计文化育人结硕果

丰富专业文化内涵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前提。通过定期企业调研,定期校企研讨,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制定标准,建立校企文化融合平台,不断丰富会计文化育人的内容,创新文化育人的手段,拓展文化育人的渠道,发挥会计文化育人重要作用。

1.创新了会计文化“五融合”育人实践,构建了会计文化育人体系

明确了“德能兼备”现代会计职业人培养目标,形成了具有会计文化育人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文化育人成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编写了突出文化育人内容的《岗位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综合职业素养成长手册》《实训8S管理标准》及会计核心课程等校本教材,实现会计文化进教材;实施了会计文化育人的课堂教学模式及评价模式;构建了会计文化育人的保障机制;培养了一支“德能兼备”的育人团队;提升了学生“诚实守信、客观公正、不做假账、强化服务、参与管理、保守秘密”综合职业素养。

2.建设以会计文化长廊为主的特色环境文化

融合着历史与现代气息的会计文化主题墙、缔造与发展中国会计的名人事迹墙、彰显崇高与庄严的会计职业道德墙、激励与警醒会计职业人的警句名言墙、交流与共勉的师德心语墙、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银行卡墙等,将会计文化元素尽收眼底,美化了学习环境,渲染着会计文化。学生们在日积月累的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良好会计文化的熏陶。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讲:“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

3.毕业生受到企业高度认可

会计教学与会计文化育人融为一体,学生的职业情感、职业道德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就业率达到100%、对口率今年达到90%。中国银行、首发集团、曲美家具及多家财务公司等用人单位,发来表扬信,对学生诚实守信、廉洁自律的职业操守,良好的行为礼仪、专业基本功、岗位适应能力,工作认真、虚心好学、忠于职守的工作态度给予高度评价,会计专业的品牌效益显著提升。

4.学生核心竞争能力明显提高

会计文化育人推进学生质量全面提升。2013届会计1班被评为北京市红旗团委优秀团支部,2014届会计1班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集体。会计专业在北京市中职会计大赛中成绩连年提升:2011年获得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2012年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2013年获得6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会计手工项目代表队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会计技能比赛会计手工团体项目的第一名,展示了北京职教的风采。

五、问题反思,建立科学有效长效机制及拓展会计文化育人路径

篇9

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尝试。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越来越成为学者研究和探讨的重点和热点。

1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概述

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至今仍旧方兴未艾的一种语言教学模式。它因为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而备受推崇,在实践教学中具有受众范围广泛、应用操作高效等特点。对于学生和教师而言,参与任务型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内涵,主要基于整合的视角,在原有教学方式的基础上,通过优势填补、特色彰显、细节提升等多种形式,将英语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要素进行有机联系,建立起相互联动和有机循环的课程结构。这种结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具有整体教学的特点。此外,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也具有“工具论”的特点,也即充分借助以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便捷度和高效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3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必要性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变革创造了条件,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传统英语教学的变革。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而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理论角度而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尝试本身就是一个理论课题,涵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初中任务型教学整合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在当前的教育领域都是热门话题。理论上开展研究,寻求突破,将为后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加速英语教学变革创造条件。

从实践角度而言,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能够实现多赢,既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和英语课程的学习,而且能够在实践中突破二者在教学上的弊端和痼疾。在初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如果单纯孤立地学习信息技术,会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成为软肋,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同理,英语的学习也是如此。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特有的声情并茂的优势,融入英语任务型教学中,能够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整合的具体途径和建议措施

4.1 及时转变理念,培养整合观点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在实践中首先要转变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培养整合观念。英语与信息技术是两个不同的学科,在学习和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碰撞。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以人教版英语课程为例,基本上是教师教授,学习记忆、理解和简单对话的层面,难以整合资源、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效果受到制约。信息技术背景下,如“Will people have robots”,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和学习,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无论如何也描绘不出机器人的形象和作用,难以提供给学生直观的认知途径。在介绍“robots”的情境中,为了节省时间并给予学生更好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直接选用网上的机器人视频放映给学生观看,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在优化的课堂环境中主动地参与学习。

4.2 教师素质提升,掌握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要求英语教师适应新技术的要求,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的知识,能够顺利开展整合教学,将掌握的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勤于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所需的软件与多媒体技术,并积极自觉地运用网络获取最新信息,追踪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前沿研究和成果,不断创新思路,提高自身素质。比如,在学习教授“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教师要对UFO的知识有所了解,在讲授时,利用信息技术模拟UFO图像和动态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形象思维。只有如此,才能寄望于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条件和多元化的教学背景下,更好地对抽象的英语知识进行学习。

4.3 师生角色定位,各自发挥作用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要实现师生角色的再定位,使他们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要做好英语教师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通过优化学习条件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协助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情境;要做好学生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要掌握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的场景下学习英语,积极参与英语语言训练,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学习“When was it invented”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相关信息,参与课上讨论和发言;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要利用网络更多地了解在中国广泛开展的体育运动的知识,尤其是“basketball”“football”等,为课上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4 始终贯穿信息化教学探索

信息技术与英语初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贵在自始至终坚持探索与应用。教学实践中,如在学习“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时,要引导学生准备一个学习课题,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互联网,对自己选定的课题进行搜索、选择和分析,结合图片和音像资料,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便于自主记忆。再如在学习“What do you think of game shows”时,可以借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放一些比较经典和具有代表性的体育比赛的视频,让学生结合课文知识和对话场景,进行模拟、比较和发表看法,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效果和针对性。

诚然,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整合能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将枯燥的英语学习转变为声情并茂、色彩变幻的、动态多元的语言学习,满足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和英语教学的质量,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目标。但是多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不能完全代替课堂教学的其他手段和方式。因此,很多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了显示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使多媒体技术频用、乱用,导致多媒体技术运用进入一种误区。总之,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它有利有弊一面。在课堂上,关注学生,以尊重学生的情感为基础,注重英语语言的训练和表达,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点。

参考文献

篇10

1.为什么要对渠道和终端进行有效的掌控与管理?

a.竞争的需要。

在商品日益同质化的今天,很多产品力求开发自己独特的定位,以吸引目标消费者,这无疑是明智之举,但产品竞争已使渠道和终端的作用更为突出。比如终端的产品陈列,渠道的合理设置等。在终端拥有良好的陈列面,整洁干净的产品形象无疑会对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

b.传统的销售渠道已经发生改变,产品实现从厂家到消费者的距离越来越短。

传统的销售渠道模式较长,一般为厂家—一批—二批—三批—零售店—消费者。现在竞争已使这种模式被淡化,扁平化渠道已越来越显现巨大的作用。中间环节越来越短,更有利于实现产品的销量最大化。现在街头随处可见的配送直销车,足可证明这点。

c.渠道的畅通和终端的高铺市率与品牌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影响着消费者,使其顺利实现购买。消费者实现消费的几个必要条件能充分说明这一问题,那就是产品的差异,价格的比较,品牌的影响和便利的购买场所。这几个条件要同时具备,那我们所说的消费观念需要引导,启发消费需求也就有了方向。

2.怎样对渠道和终端进行有效的掌控与管理?

做好这个工作必须充分发挥业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不但从理论上丰富他们的头脑,更要从实践中把这项工作做为他们的核心业务技能来培养和打造。

a.引导业务人员梳理好产品销售渠道的设置,这是基础工作。

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地区及不同的销售模式,具体操作方法也应有所区别。比如日常消费品先要确定好一级商,可以辅助做好产品的铺货工作,发挥商的长处和地区优势,再合理引导其确定本区域内二级的选择, 原则是以能覆盖区域销售而且不重叠不冲突,做到布局合理。当然,有条件的厂家对于重要的终端最好直接控制。

b.做好终端的维护工作。

首先做好人员的培训工作,对销售人员,导购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考核,上岗评估,定期轮换等等。

其次加强对终端的拜访,充分利用表单体系进行控制,加大核检力度。

第三做好终端的产品陈列工作。比如笔者曾服务过的某饮料公司,要求业务人员拜访客户时要“理货”即擦拭产品,摆放产品,做好陈列面,强调视觉冲击力。充分把产品的优势展示出来,形成强大的感染力。

第四利用好促销品搞好客情关系,完善客户档案。

篇11

【关键词】无线电通信技术 信噪比估计 自适应控制

在众多的信息技术中,无线电通信技术是最受欢迎的一种通信技术,人们在开始研究无线通信技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通信技术相比,无线电传输过程不需要传输设备,也不会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传输十分灵活,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成本,无线电通信技术倍受当前市场的青睐。

1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在1885年论述了发明无线电接收机的过程,这篇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论文也就成武无线电技术研究的重要发展历史,同时为了表示对他的纪念,也就将5月7日作为无线电发明日期。波波夫的不断研究延长了无线通信的距离,也就将无线电通信引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后来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在1898年在海上进行通信实验,对于这次的实验也就标志无线电通信的真正实现,在马可尼的实验中有进一步将无线电信号延长,在1901年对相聚3000多公里的两个国家之间成功进行了无线通信,马可尼实验的成功也就标志着人类正式进入无线电远距离的通信时代,之后不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的产生。

科学家八本、威玛、罗斯等在1946年用电视机进行天线信号的接收,他们实验的成功也就标志着无线电技术的真正的普及,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对通信技术也就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信息社会也就要设置更好的管理措施,运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开发各种通信应用软件,更好的为人民提供通信服务。虽然无线电通信技术优点虽然卓越,但其缺点至今给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都是我们亟须解决的难题。

2 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特点

2.1 不受时空限制

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能够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确保通信联络综合的高校利用,对信息的传输畅通无阻,随着近年来国内各种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繁荣发展,无线点通信技术为信息传输打开了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链接,让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

2.2 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

无线电通信技术对数字传输、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和智能化的优势下,具备了高度机动性和可用性,尤其在军事结构地域通信网络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无线电通信作为信息化服务的重要标志,无线电通信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不仅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军事中同样起到重要的作用。军事、气象、生活、生产等各个领域都对其都有空前的需求。

2.3 可靠性高

无线电通信比有线通信可以很好的控制地质灾害,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在一般情况下除非受到信号的干扰,平时都能保证通信,这也就是无线电通信的最大优点。无线电通信技术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是在受到干扰影响,很容易被截获保密性极差,这也就是无线电的缺点,这也是人们最为头痛的问题,因此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通信方法拓新成为其发展的新话题。

3 无线电通信的信噪比估计和自适应控制技术

3.1 信噪比估计技术

对于现在无线电通信技术正处于关键的转折时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就要求无线点通信技术适应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就要在通信方面不断的进行拓新。无线电通信信号的信噪比估计一直是卫星通信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卫星通信中信噪比是衡量信道质量的最主要指标也是实现功率控制、调制方式识别、迭代译码等应用的前提条件。利用无线信道通信,在其过程中主要就是多途径的传播,而噪声是始终存在的一种危害,为了更好的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效率,我们必须对信道的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预知能力,信噪比是信道参数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信噪比估计技术也就成为信道估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移动通信研究的对象。在通信系统的实际使用中,信噪比的估计作为表征信道特征的参数,对信道切换和自适应通信速率调节功能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2 无线通信自适应控制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内各个经济领域和国际经济的来往,无线电通信技术不受时空限制方法为其打开方便之门,尤其通信与网络的连接,通信技术踏上新的台阶,同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及可用性,无线电通信技术传输数字化、功能多样化、设备小型化、智能化及系统大容量化决定了其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可用性。自适应控制的基本的思想就是将参数估计方法与某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产生具有自校正能力的控制律,其控制的对象是不确定性的系统。在面对客观上的各种不确定性,自适应控制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测量系统的输入状态,不断的掌握对象从中获取相应的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息设计方法,做出控制决策去更新控制器的结构,使控制效果达到最优或近似最优。一个理想的自适应控制系统应具有:适应环境变化和系统要求的能力;学习能力;在变化的环境中能逐渐形成所需的控制策略和控制参数序列,在内部参数失效时,又恢复的能力,良好的鲁棒性。

3.3 无线电通信技术发展方向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维持信号的稳定,避免通信信号受到干扰,增大系统的容量,同时要确保用户信息安全和保密,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网络设备如果没有良好的配置和网络部署,一旦受到安全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线电通信技术通信方法的拓新我们与必要提高网络设备性能、优化设备配置、冗余备份等等手段来保证网络的可靠性。无线通信的展望无线通信具有跨越时空进行信息沟通的灵活性,以及全球无缝隙覆盖的特性,成为当今世界最具吸引力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市场进入规模化大发展阶段,无线通信业务和技术呈现出从传统的话音领域向数据领域和宽带多媒体领域转变的态势,市场空前繁荣。

4 结束语

对于无线电通信技术在通信方法开发应用上具有很大潜力,这也就是我们研究和开发过程中对无线电通信进行前面的了解,为无线电通信技术创造新的发展方向,为全球信息化的通信事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宋怡桥.光载毫米波无线电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中兴通讯技术,2009(03).

[2]钱沈廉.无线电通信技术之通信方法拓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3]丁季丹.无线电通信技术的应用[J].网络技术,2011(12).

[4]王志刚,蒋挺,赵成林,周正.一种基于传输成功率的自适应传输策略[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1,37(2).

篇12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we analyses and explain the motivation for the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However, because people are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 culture etc, there are limitations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on explaining the adoption of new things.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new variables into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hich makes stronger explanatory power on motivation, attitudes and willingness for adoption of new technology. What’s more, this paper enriches and improves model’s interpretation on the adoptive behavior and proposes the extended application of model on mobile business. It has a definite significance for how to carry out value-added services in mobile industry.

关键词:技术接受模型;接受;模型扩展

Key words: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adoption;model expansion

中图分类号:G303;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09)10-0045-05

0引言

人们在决定是否接受一件新事物时,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在进行产品设计时,应当注意哪些关键因?在销售产品时,应该突出哪些元素才会让产品更受欢迎?科学地预测和解释人类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近三十年来,随着各种新兴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不断出现,学界对人们为什么会接受这些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进行了大量的模型建构与实证调查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关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信息技术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其他领域人类行为,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价值。

1基本理论模型

1.1 理理论(TRA)

在解释或预测人类行为的理论中,理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被广泛应用。理理论是用来解释、预测个人行为的因果模型,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认为人是理性的,在做出某一行为前,会综合各种情况来考虑行为的意义和后果进行决策;因此,个体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行为意愿合理地推断。

理理论的原型最早由美国学者Fishbein [1]提出,之后Fishbein & Ajzen [2-3]将其进一步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通过“态度”、“意愿”、“行为”等变量来解释和预测个人的行为。“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sion)”即个人会采取特定行为的可能性[2],行为意愿越强,其实现该行为的可能性就高。个人的行为意愿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个体因素与他人因素。个体因素是指个人对实现该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评估结果,也被称为“行为态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即个人认为该行为是好还是坏;他人因素是指个人在决定是否实现该行为时受到的社会影响,也被称为“主观规范(Subjective Norm)”[3],即个人所在的社会群体认为该行为是好还是坏。简言之,行为意愿决定行为,而行为态度与主观规范影响行为意愿。其关系如图1所示。

理理论是一种一般化的理论框架,它可以套用到研究个人行为的众多领域。研究证明,与从单纯的态度、个人特征、人口特征等概念出发的理论相比,这一理论在预测或解释某一特定的或某一类行为时有更好的表现[4]。因此,理理论已成为众多研究模型的基础。

1.2 技术接受模型(TAM)

对于态度影响意愿,那又是什么因素会影响态度形成呢?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回答了这一问题。技术接受模型是Davis(1989,1993)在理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理论模型,专门用于研究个人接受与使用信息系统技术[5-6]。该模型认为,使用者是否接受一项技术会受到意愿的决定,而意愿又受到态度的决定,态度的形成则来自两个方面:感知的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的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PEOU)。感知的有用性是指一个人确信使用某一系统能够增加他的工作绩效的程度,感知的易用性是指一个人确信使用某一种系统的容易程度或者使用某一系统所投入精力的感知程度。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三点:

①可以从行为意愿推断人们使用新技术的行为;

②感知有用性是使用新技术的行为意愿主要决定因素;

③感知易用性是使用新技术的行为意愿的次要决定因素。

简言之,一项新技术是否有用以及是否好用,决定了使用者是否会实际使用。其关系如图2所示。

技术接受模型是一个简洁的、严谨的、实用性很强的预测个人是否采用新信息技术的工具,其最关键贡献在于提出了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概念,并作为衡量态度的关键指标。关于技术接受模型实证研究很多,不论在解释能力上,还是理论简洁程度上都获得了肯定,成为技术接受领域最经典的模式之一。[7-9]

1.3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TF)

任务技术匹配模型(Task-Technology Fit, TTF)由Goodhue and Thompson[10]提出,也是建立在理理论之上。该理论认为,一项技术要对使用者的工作绩效有帮助,就必须很好地与其所支援的工作任务类型相匹配。也就是说,一项技术必须与任务需求相契合,才会被真正使用。具体模型如图3所示。

相较而言,TAM从使用者对技术的有用性与易用性感知两个方面――即使用者本身的角度――来探讨使用者的使用态度、使用意愿与实际的使用行为,没有涉及使用者所面对的工作特性和信息技术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匹配程度对技术使用者的影响,这正是TTF的理论核心和价值所在,可以说TTF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人的技术使用行为。

1.4 计划行为理论(TPB)

Ajzen[11-12]提出了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计划的结果。TPB仍然是以理理论(TRA)为基础而构建的,因为Ajzen研究发现,人的行为并不是全部出于自愿,而是处在控制之下。因此,他在TRA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增加了对自我“行为控制感知”(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的新概念,从而发展成为新的行为理论研究模式。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行为模式受到三个方面的内在因素影响:

①个人行为态度(Behavioral Beliefs),个人对自己行为可能出现的结果的一种看法和观点;

②主观性规范(Normative Beliefs),对他人的标准化行为模式的主观性感知;

③行为控制感知(Control Beliefs),对于促进或阻碍行为效果的相关因素的感知。

当人们身处具体的工作环境或项目计划中,需要对行为做出改变时,以上三个方面的衡量至关重要。行为态度的衡量会使人产生对待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态度;行为规范性的衡量会使人感受到周围的社会压力;行为控制因素的衡量则会导致人的实际行为控制度的上升。这三项因素的综合则构成了人的行为意愿(Behavioral Intention)。 作为一般性的法则,如果个人行为态度和主观性规范是正向的、积极的,那么个人对该行为认定的实际控制就会愈多,采取该行为的意愿将愈强。计划行为理论的模型见图4。

2基于TAM模型的扩展

在各种以理理论为基础的模型中,TAM模型由于其出色的解释力,成为研究最多、拓展最频繁的模型。众多学者在TAM模型基础上,或是增加某类因素,或是与其他原始模型(TPB、TTF等)进行整合,或是把TAM应用到某一特定领域。这个过程是一个对TAM模型再定义、再拓展、再检验的过程,也是不断强化TAM解释力的过程。

2.1 增加因素

①性别因素。在最初的TAM模型中,性别因素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Venkatesh and Morris[13]则在研究中发现了性别在技术接受决策上的差异:与女性用户相比,男性使用者的技术使用决策更强烈地受到感知有用性的影响,而女性用户更强烈地受到感知易用性和主观规范的影响。于是,在进行技术设计时,考虑用户的性别差异是有意义的,这也验证了人们对男女在接受一项事物时具有偏好差异的常识。

②使用者过去的经验。除了经典模型中提出的个人的态度、主观规范与个人行为有关之外,Taylor and Todd[14]发现,过去的经验也是决定个人行为重要因素之一。个人通过从过去经验中得到的知识修正个人行为意愿,进而过去的经验对个人行为产生影响[2]。具有直接使用经验的个人其行为意愿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更强[14],也就是说,理模型的行为意愿对解释或预测有经验的使用者行为具有更好的能力。这为技术厂商重视“回头客”和“忠实用户”找到了理论支撑。

③使用者的习惯。Limayem et al.[15]认为以往文献研究IT技术的使用行为大多是从意愿到使用行为的路径开始的,而作者研究认为,自动的反应或者习惯与使用意愿因素同等重要,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模型同时包括意愿与习惯因素,这也暗示着意愿有时候也不是影响使用者的使用行为的最主要因素。因此,要增强客户的使用行为就有两条路径可选:或者是增强客户的使用意愿,或者是培养客户的使用习惯。前者是让客户“自觉”地使用产品,后者是让客户不经意愿而“自发”地使用。当通过各种引导措施,客户对某一项技术/产品已形成使用习惯时,就会自发地一直使用下去。

④文化因素。个人都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Srite and Karahanna[16]研究了文化因素对技术接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支持规避风险型文化的人来说,社会规范对他们接受新技术的影响很显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比较偏向保守的文化,那么他是否接受一项新技术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主流看法。同时,文化的不同并不会导致人们对技术有用性的感受差异,却会导致对技术易用性的感受差异。因此,文化因素是调节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特别是主观规范与使用意愿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⑤感知娱乐性。除了上面新增添的因素外,“有用”与“易用”的因素是否就足够了呢?在技术接受模型被广泛认同的同时,一些学者以动机理论(Motivation Theory)的观点来进一步补充TAM的经典模式。Deci and Ryan[17]认为,影响个人行为意愿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考察如何提升工作绩效,而内部动机则是内在的心理因素,如个人的主观偏好。Davis et al.[18]进一步指出有用性的感觉是外在动机,而快乐则属于内在动机。因此,人们是否采用某项新技术(比如手机)既取决于外在动机(使用手机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也取决于内在动机(使用手机带来的愉悦度)。Atkinson and Kydd[19]以此观点考察以往的TAM研究时发现,信息系统使用态度的形成往往只是从外部动机的角度来衡量,而这是不够的。Moon and Kim[20]就在研究中发现,TAM模型中的感知易用性与感知有用性并不能够解释新近出现的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作者在TAM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新的因素来反映使用者的内在动机,即感知的娱乐性(Perceived Playfulness),从而拓展了TAM模型在互联网技术上的应用。Heijden[21]也指出,在以娱乐为导向的技术(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使用研究中,感知的娱乐性和感知的易用性更强烈地影响使用意愿,相比之下,感知有用性的影响则弱一些。

2.2 整合模型

上面,我们介绍了基于理理论而发展出来TAM、TPB、TTF等模型。TPB、TTF与TAM可以看作是从不同视角出发的解释模型,那么,这些模型是否可以彼此互补?一些学者将这些模型整合起来,以求进一步增强TAM的解释力度。

①TAM与TTF的整合模型(IDT)。Dishaw and Strong[22]提出了一个整合框架(IDT),将TAM和TTF两个模型整合在一起,强调TAM中“有用性”和“易用性”会受到技术类型匹配度的影响,如图5所示。

②TAM与TPB的整合模型(DTPB)。TAM与TPB的整合模型(DTPB)将TPB中的态度、主观规范、感知的行为控制进一步分解成TAM下的潜在信念结构,使用经验也被加入到模型里[23],如图6所示。

③调节变量的整合模型。上面我们看到,在过去20年里,TAM在提出、检验、再定义、拓展、整合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这些研究为我们贡献了技术使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学者们已经逐步开始研究这些关系的调节效应,以克服目前模型的不足。Sun and Zhang[24]用Meta的分析方法将调解因素分成三类:组织因素、技术因素与个体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个嵌入调节变量的整合模型,如图7所示。

实际上,这个模型是由上面所列的整合模型和各种增加因素的一部分(并增加了一些新的因素)而来的组合。各种因素或模型的排列组合,取决于具体研究项目的需要,但学者们已经提出过的各种因素,为我们在思考时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

2.3 拓展应用

我们看到,TAM模型被信息系统领域的研究学者如此器重,历经多位学者修订、完善和整合,那么TAM模型是否适合于其他方面的技术呢?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多学者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他们试图将TAM模型应用到其他非组织内或者非工作目的的技术使用上,比如互联网、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其使用行为与组织内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境有所不同,目的也并不是都为了工作,还包括娱乐、消遣、私人目的使用等方面。在使用情境和使用目的存在差异的情况下,TAM模型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框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检验和拓展。

①互联网。Johnson and Hignite[25]验证了TAM模型在互联网使用上的适用性。研究还发现,在非完全工作目的的互联网使用上,感知易用性比感知有用性更能影响使用者对互联网的态度差异。这可能是由于使用者事先已经很明确了互联网技术的有用性,于是对于刚刚接触互联网的人来说,是否易用就成为影响实际使用的最突出因素。而随后Moon and Kim[20]进一步发现,对于新近出现的互联网用户的使用行为,感知娱乐性更为重要。

②网络游戏。Hsu and Lu[26]在TAM模型的分析框架之上,整合了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s)与专注经验(Flow experience)后提出了一个分析模型,并调查了233个网络游戏的使用者,结果表明,社会规范、态度和专注经验解释了网络游戏使用行为的80%。

③移动通信。Fang, Chan, Brzezinski and Xu[27]将TAM模型拓展到了移动通信领域,他们将手机的任务类型分成了三种:不涉及交易和游戏的基本任务;游戏的任务;交易的任务。作者在TAM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的分析框架,其中任务类型调节着四种可能的因素: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感知安全性。结果发现,基本任务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游戏任务主要受到感知娱乐性的影响,交易任务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与感知安全性的影响。

④远程医疗(Telemedicine)。Hu, Chau, Sheng and Tam[28]应用TAM模型分析时发现,感知有用性而不是感知易用性显著地决定远程医疗使用者的感知和实际使用。

⑤移动聊天。Nysveen, Pedersen and Thorbjernsen[29]拓展了TAM模型到移动聊天服务的使用研究中,发现性别在变量关系之间起调节作用:社会规范与内在动机(比如移动聊天服务的娱乐性)是影响女性用户移动聊天服务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外在动机(比如有用性、感知的表达)是影响男性用户移动聊天服务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

3技术接受模型对预测与解释人类行为的启示

综合以上对技术接受模型的介绍和分析,可将要点总结如下:

(1)态度决定意愿,意愿决定行为,可以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

(2)态度主要由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所决定。一项新技术、新产品能否受用户欢迎,是否对用户有用并且易用非常关键。

(3)此外,针对不同的技术、产品及受众,还有一系列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包括:①任务类型:针对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技术/产品与之匹配。②用户性别:不同性别对同一技术/产品具有不同的偏好。③使用习惯:习惯可以在意愿之外直接推动行为的发生。④文化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对用户的接受行为有不同影响。⑤娱乐性感知:产品(特别是工作目的以外的)必须考虑带给用户的内在愉悦感。⑥……

(4)各种影响因素应根据技术/产品的不同而灵活地选择与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将消费者或用户首先定为理性的,然后应用理理论对用户的行为进行分析和预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在决定是否购买、使用一件产品时,可能是非理性的,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随机决策、不可预测的,比如由于个人一时的突绪而决定购买一件产品,通过购物而获得发泄,而对于选择的产品没有任何理由;另一类则是可预测的非理,比如商家利用某类客户的非理性心理而施加影响,通过赠送、打折、限时抢购等促销手段实现销售,这些产品可能对用户没有任何使用价值(有用性),但却通过促销宣传,成功影响了用户的行为。本文不讨论这类影响接受行为的方式,而只讨论更成熟、更持久的理模式。

这样,在研发一件产品时,TAM模型会给人有益的启示:可以充分考虑产品对用户带来的有用性和易用性感知,在这两个维度上着力增加产品内涵,并通过宣传、体验让用户感知到。在此基础上,可结合产品/技术不同的功能和目标客户,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及其权重进行整合设计。一件产品的成功可能是偶然的,但成功的产品往往具有特定的必然因素;有意识地运用这些因素,会有效提高产品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Fishbein M. (1967). Attitude and the Prediction of behavior, in M. Fishbein (ed.), Readings in Attitude Theory and Measurement (pp.477-492). New York: Wiley.

[2] Fishbein M & Ajzen I. (1975). Beliefs,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3] Fishbein M & Ajzen I. (1980).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 Predicting Social Behavior.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4] Rawstorne P, Jayasuriya R & Caputi P. (2000). Issues in Predicting and Explaining Usage Behaviors with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and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When Usage Is Mandatory. Proceedings of the Twen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Brisbane, Queensland, Australia, 35-44.

[5] Davis F D. (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 (3), 319-342.

[6] Davis F D. (199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ystem Characteristics, User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al Impa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CMachine Studies, 38 (3), 475-487.

[7] Igbaria M, Zinatelli N, Cragg P, Cavaye A L M. (1997). Personal Computing Acceptance Factors in Small Firms: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MIS Quarterly, 21 (3), 279-305.

[8]Venkatesh V & Davis F D. (2000). 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ur longitudinal field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 46(2), 186-204.

[9] Legris P Ingham, J Collerette P. (2003). Why Do People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AM.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0(3), 191-204.

[10] Goodhue D L & Thompson R L. (1995). Task-technology fit and individual performance. MIS quarterly, 19(2), 213-236.

[11] Ajzen I. (1985).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New York: Springer Verlag.

[12]Ajzen I.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50(2),179-211.

[13] Venkatesh V & Morris MG. (2000). Why Don’t Men Ever Stop to Ask for Directions? Gender, Social Influence, and Their Role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and Usage Behavior. MIS Quarterly, 24 (1), 115-139.

[14] Taylor S & Todd P A. (1995b). Assessing IT Usage: The Role of Prior Experience. MIS Quarterly,19(4), 561-570.

[15] Limayem M, Hirt S G, Chin W W.(2001). Intention does not always matter:The contingent role of habit on IT usage behavior. Global Co-Oper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 the 9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Bled, Slovenia.working paper.

[16]Srite M & Karahanna E. ( 2006). The Role of Espoused National Cultural Values in Technology Acceptance, MIS Quarterly, 30(3), 679-704.

[17]Deci E L & Ryan R M. (1985).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 Press.

[18] 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1992). Extrinsic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Use Computers in the Workplace.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2(4), 1111-1132.

[19] Atkinson Mary Anne, Christine Kydd. (1997).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World Wide Web Use: An Empirical Study of Playfulness and Motivation. The 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 28(2), 53-62.

[20] Moon J W, Kim Y G. (2001).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38 (4), 217-230.

[21] Heijden H v d. (2004). User Acceptance of Hedonic Information Systems. MIS Quarterly, 28 (4), 695-704.

[22] Dishaw M T & Strong D M. (1999). Extending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with Task-Technology Fit Construct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36(1), 9-21.

[23] Taylor S & Todd P A. (1995a). 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sage: A test of Competing Model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6(4), 144-176.

[24] Sun H & Zhang P. (2006). The Role of Moderating Factors in User Technology Accept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Computer Studies, 64(2), 53-78.

[25] Johnson R A & Hignite M A. (2000). User acceptance of the World Wide Web, an empirical study.Proceedings of the Academy of Entrepreneurship, 6,2,Maui, Hawaii,

[26] Hsu C-L, Lu H-P. (2004). Why Do People Play On-line Games? An Extended TAM with Social Influences and Flow Experience.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41(7), 853-868.

[27] Fang X W, Chan S, Brzezinski J & Xu, S. (2006). Moderating Effects of Task Type on Wireless Technology Accept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22 (3), 123-157.

篇13

一、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首要的是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个体的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和理想等心理倾向以及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结合个人期望和特点,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在生活和工作中能够获得家庭的支持,并教他们学会在抉择中生存,做出正确决策获得最佳人职匹配的生涯规划。使个体在不断充实中提高自己,达到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的自我实现。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任务

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职业心理教育,实现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理念。有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理想职业的选择与现实职业的选择几乎无关。大学生在理想职业的时候其择业标准一般是首先考虑“其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次蔡会考虑收入问题;但是面对现今社会的压力,他们的实际择业标准一般放在第一位的是收入,而后才会考虑“其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充分发挥”、“工作稳定性”、“是在几线城市”。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可以说明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把观念教育和培养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观念引导行为,正确的观念观可以引导明确的职业方向,也是确定科学择业理念的前提。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它对大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活有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是帮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匹配决策。一些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是通过自我感觉和周围身边人来评价自己,这种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少有全面、科学、系统的认识,这样会出现高估或低估自己的现象,这样很不利于大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判断。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帮助他们学会对自身进行合理的评判,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比如个性、专业特点、职业目标,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准确定位、扬长避短,实现职业与自己的合理匹配。

三是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政策,提供就业政策和职业信息服务,帮助他们了解各种职业,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培养他们获取职业信息能力,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大学生初次选择职业时,往往会出现盲目择业、随大流、赶时髦等现象,虽然一些学生可以获得一些招聘渠道,但是由于对职业性质以及任职条件等方面知识的缺乏,对择业往往缺乏科学的认识。所以,需要帮助他们在了解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了解社会职业状况,使学生在茫茫职业选择时,能够明判自己的方向。

四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良好的职业素质是大学生择业成功的资本。大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和训练阶段,要加强对职业素质的培养,这是胜任职业要求的基础。特别是要培养学生们自我开发能力,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兼及相关学科的能力。对本专业要有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较高的综合技能水平,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也要不断进行充电和学习,要完全了解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理想心理和职能能力倾向,加强对这方面的研究,这样才能教育过程中通过目标制定,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和培训,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进行拓展训练和实践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力,发挥他们才能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五是帮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防御,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和援助。从发展论的角度来看,职业发展可以说贯穿人的一生,其职业选择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比如错误的价值趋向、过高的心理评价、自卑和自负心理等,都可能导致自己的职业规划的偏离正确的轨道。职业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团体咨询和个体咨询的方式,帮助学生在出现心理问题时,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防御,必要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外部支持和援助,以利于在面临职业问题时,理性的评价自己,探索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卓.论世界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走向[J].教育科学,2000(2)

[2]王浩.大学生择业心理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篇14

[关键词]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 思考 展望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017-02

1.商务英语及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商务英语是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作为理论基础,并且涉及到多种门类和跨学科的综合体,是实现英语语言功能和专门用途英语的重要分支。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除了英语语言教学内容外还包括经济、文化、贸易等内容,因此它不仅仅是英语专业也不是单纯的商务专业而是将英语和商务贸易有机结合的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它作为英语功能的一种变体,是一种包含商务活动内容其符合商业标准的专门用途英语的分支。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内容更加注重英语在商务活动中实用性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变得更为明确。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课堂特点及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变得更为明确。在国际经济贸易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专业商务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且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针对该种需求设置不同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更多的注重学生商务知识和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其在扎实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具备相关商务知识,从而实现对于具备较强的生产、管理和服务能力的人才的培养。

2.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基于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给教学带来诸多问题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首先,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不突出。许多高校在商务英语专业开设时虽然进行了一定的人才需求的调查,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课程安排以及教材的选择、教师的配备等方面存在问题。许多学校言谢经贸英语教学的模式,一些本科院校会过于注重理论研究和学术性人才的培养而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一些高职院校则侧重实际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会更有侧重。但是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都会过多的注重理论的传输和相对轻视实践教学的内容,就具体教学而言会更重视英语语言的讲解而对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则会显得相对不足,会在教学中更加突出口语教学、语法教学以及文章结构的具体讲解和教学,在课堂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是一种被动的接受,缺乏相应的锻炼机会。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知识英语基础知识,忽视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使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对其日后发展会带来许多不利也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

其次,从商务英语考试方法而言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学校商务英语教学中依旧重视学生学习质量的评定和评价,而这种评价更多的是定量的而非定性的,在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注重教学结果的评定而忽视学习过程,从而更加关注考试的结果,这对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却不见得完全使用。在现行商务英语教学中,期末闭卷考试仍是主要的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方式,教师更多的关注学生们在知识认识领域的掌握情况,通过这种卷面考试了解学生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却无法了解学生们语言应用能力的情况。对于学生的听说技能及与人交际的能力等都无法进行全面的考察,卷面的考试只能是一种简单的记忆能力的考核无法全面的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考核商务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

再次,教师角度讲缺乏相应的复合知识背景。商务英语教学因此自身特点对于教师也要求具备英语和商务双重知识背景,在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为学生讲授相关商务的内容,实现课程的贯穿。而在现实教学中,商务英语往往被认为的分解成英语教学和商务教学两部分,英语教师完成语言教学的内容,商务管理背景教师完成商务教学内容,这样两者教学内容会存在某种脱节,无法实现英语和商务的有机结合。英语教师商务知识的缺乏使其无法更好的将商务英语实践中的语言应用形式和内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课堂练习,而商务教师也会因其语言能力的限制无法将英语和商务知识实现完美的结合。这样的一种教学上的相对隔离将商务英语综合的任务落在了学生身上,而学生又有其自身惰性的存在,更多的是简单听课而缺乏自己的思考,因此,学生能力的提升也停留在简单的掌握两门独立知识的阶段。

最后,就教学与实践需求而言不能完全匹配。依据社会需求而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其教学内容会根据社会需求人不断的调整,但是这种调整是相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求的,教学中实践内容的相对缺失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许多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及师资力量的整合等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校企合作为能真正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仍旧无法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并且在教学中会存在有一些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情形,对于商务教学实践对于人才能力的需求等情况掌握不全面,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完善等都会导致该种教学与需求的不匹配。

3.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针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及其教学特点,我们便要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相应的优化,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第一,改进商务英语教学的方法与手段。商务英语教学作为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这就

要求我们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按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需要来组织教学:要根据商务英语的特征。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教师授课应从单向式课堂教学转为互动性教学:从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转变为把语言和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重专业理论知识传授转变为把理论知识与实务性操作结合起来,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还要注重创造师生互动的仿真情景,使师生共处于交际、合作、协商的教学环境中,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运用语言完成或解决各种现实工作中的任务和问题,最终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能力。因此,笔者建议在运用交际法的理论基础上,课堂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等等。

第二,要重新建立科学的测评模式。课程发展要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为目标,应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法,测试和评价既有笔试又有面试、有理论又有实践、要既看成绩又看学生实际商务应用能力(包括基本办公能力、商务营销能力、公关应变能力以及创业业绩等)积极开展考试内容改革。同时,要以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证体系,更好地发挥考试的教育激励功能和反馈调控功能,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自身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