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发展路径范文

乡村发展路径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乡村发展路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发展路径

篇1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路径

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不遗余力的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要积极发展乡村经济。乡村旅游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不仅能很好的帮助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能使农村的特色产品得到宣传,推动乡村文化的发展。乡村旅游具有涵盖面广、辐射性强、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乡村干部应该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对于推动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并积极打造乡村特色产品和产业,推动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分析

(一)乡村振兴下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自提出乡村旅游扶贫概念后,乡村旅游在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居民生活方面贡献了巨大力量,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明显。贫困地区居民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升,离脱贫也更近了一步。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国家及政府鼓励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也通过多种方式引领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比如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忘不了农场》等都是典型的慢综艺,通过乡村独有的风景打造独特的乡村体验感,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要吸引游客,还要留住游客,让游客体验之后流年忘返,激发他们进行再次消费。这就需要政府及当地村民充分挖掘乡村特色自然资源,积极打造具有自身文化和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产品。由于乡村旅游业是基于乡村自然景观的产业,因而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也就是淡旺季,淡季居民收入来源减少,此时应通过其他渠道如网络销售、直播等方式进行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和销售,一方面直接带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为来年的旺季做好准备。总的来说,当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深入探索目前阻碍乡村旅游发展的原因,并积极寻找解决措施,以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早日实现乡村振兴计划。

(二)乡村振兴对乡村旅游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作用不言而喻,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完善发展,其影响作用也将逐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随着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提出,为了更好贯彻实施国家方针,以乡村旅游作为切入点,能够快速有效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旅游业是一个复杂的行业,其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即旅游产业发展能够带动乡村其他服务行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繁荣的关键途径。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另外,乡村旅游需要对当地的农村风景和环境进行提档升级,需要加大农村环境的整理,提高生态宜居性,这与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高度契合。而且乡村旅游还需要较为优质的服务和精神文化风貌,所以加强乡村振兴必然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反过来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使得乡村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转变,促使生产结构优化,提高乡村人民的整体收入,这些又是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践行和响应。2、乡村振兴战略和有关政策奠定了乡村经济发展基础。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农村优先发展,要发展必然会加强农村交通建设和教育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质量。以解决当前的乡村发展缓慢问题。正是基于此,乡村旅游发展的短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将促使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特别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变,土地承包和流转关系不变将得到巩固发展,这对于发展规模化、大型化乡村旅游设施非常有利。并且在乡村振兴要求下,国家对农民工作队伍的培养使得人员素质产生质变,保证了乡村旅游工作的人才需求。3、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紧密相关,可以有效互动。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基础,而乡村旅游则是乡村振兴的实施环节,两者相互促进发展。因为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牵引,能够加快乡村振兴工作开展,同时,通过旅游推广,加快了当地农村建设工作。

二、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基础设施薄弱

游客在乡村旅游中能否得到较好的体验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础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比如景区的民宿环境、交通设施、WIFI覆盖、垃圾桶设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感受,而要保障乡村旅游的良好发展就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还要规范乡村文化旅游市场体系,对商家的行为进行规范,避免出现欺客行为,商家间的良性竞争能激发游客的消费潜能,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环境破坏现象频发

当前,不论是乡村旅游所在地的居民、商家还是游客普遍环保意识不强,以至于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环境遭受破坏的现象。比如游客在景区内随意乱扔垃圾、景区内居民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就随意处理垃圾、景区内的商家如餐饮店所产生的废弃物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景区内的车辆尾气排放等都会造成景区环境污染,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着景区环境,使得游客的体验感下降,另一方面严重威胁着景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对景区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自发的进行环境保护。

(三)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

由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步阶段,乡村旅游项目及产品还比较单一,这是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普遍问题。大多数乡村旅游在发展的过程中仅仅是单一的推广农家乐,并没有对乡村其他景观进行挖掘,致使游客体验得不到提升,游客在选择乡村旅游地时就较为随意,因为都是一样的项目和一样的特色,对他们来说没有本质差别,这也导致众多地方的乡村旅游经济得不到有效发展,究其原因,还是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在乡村旅游项目的挖掘中明显不足,缺乏创新,没有形成乡村文化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四)缺乏乡村旅游品牌

由于目前国内的旅游景点较为固定,自然风景和城市风景早已被人们所熟知,一旦离开这些资源的依托,那么乡村旅游很难拿得出叫得响的品牌,不管是省内还是全国,这种情况都比较普遍。不仅如此,还有写地区缺乏正确的规划,导致盲目投资,资源开发中存在巨大的浪费和破坏,并且开发没有结合当地特色,使得旅游资源大同小异,产品单一,无法吸引游客,甚至还出现跟风式旅游开发,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同时,某些著名景区,对附近带动效果较差,无法形成大规模乡村旅游市场和体系,比如湖北襄阳古隆中风景区,其影响区域仅限于隆中对地点,周边大量的乡村人文景观均为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五)旅游活动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乡村旅游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会消耗当地的各种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生存空间和资源,对他们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太高当地的物价和交通费用,造成人们日常负担增加。另外,当地部分居民无法从旅游产业中获得经济效益,或者获利不足以弥补乡村旅游活动带来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压力,往往会导致居民产生抵触的情绪和厌烦心理,阻碍了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并且还加大了当地居民之间的贫富,激化社会矛盾等,反而不利于和谐美丽乡村建设。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措施

(一)优化基础设施与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必须首先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充分保留当地的原有地貌及乡情,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升人们的视觉感受,为人们带来极具特色及吸引力的视觉体验。除此之外,还要在多方面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条件,以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旅游项目,比如游客可以通过线上种菜的方式获得对景区的初步了解,景区居民根据游客的线上操作进行线下的实际规划和布局,并将菜地及蔬菜的具体生长情况通过线上方式反馈给游客,进而吸引游客的到来。这种方式不仅较好的宣传了当地的文化环境,为当地乡村景观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同时还为乡村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有吸引力的乡村景观及服务基础上,政府及居民应该不遗余力的进行乡村环境改善,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吸引更多的游客并带动乡村经济增长。

(二)开设生态旅游产业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严禁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为追求一时的利益而忽略了乡村环境保护及维持乡村生态平衡,乡村旅游及乡村经济的长远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文化及环境的相互协调基础上,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兼顾环境保护,故而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积极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要更好的将乡村农业与旅游业、休闲业进行融合。当地政府要在旅游产业规划布局与环境保护中寻求平衡点,在充分挖掘当地旅游特色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服务,进而增强当地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旅游业及农业结构的有利调整,实现乡村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当地政府及企业应该以生态旅居、长远发展为原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寻求旅游效益的最大化,进而帮助当地村民提升生活品质。这就要求政府及企业要充分了解乡村特色,可以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乡村的人文、地貌及自然景观,并将乡村特色景观进行良好的包装和宣传,同时加强景区介绍及导游服务,在此过程中融入农产品介绍及销售,以此实现各产业的有效融合,促进生态旅游产业的更好发展。

(三)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

当地政府应该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乡村旅游业及乡村企业的发展,尤其要鼓励打造当地特色旅游项目、产品及服务。乡村企业应该以当地旅游文化为依托,打造符合当地人文风情的特色项目和产品,并通过不断的创新实现项目和产品的多样化,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比如内陆乡村企业可以依托农作物生长打造特色嫁接旅游景观,沿海乡村企业可以依托海洋资源打造特色海洋资源旅游项目和产品。总之,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并融入创意理念,使旅游项目和产品更符合时代潮流,充分满足人们视觉及感官上的多样化需求。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及居民要从各方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打造属于自己的乡村旅游品牌,使某一特色产品、项目或服务成为当地的典型代表,进而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品牌形象,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拓展乡村业务范围,实现乡村振兴发展。

(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

在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国内乡村要振兴发展,必然要加强经济建设,而乡村旅游是发展乡村经济的关键举措,所以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产业竞争问题。所以需要加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的形象,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另外,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时,还需要结合当地政策和规划要求,做到充分挖掘当地的旅游特色资源,并对生态进行恢复和保持,为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只要通过建设乡村旅游品牌,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占据有利地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进而打造高质量的旅游产业,推动乡村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乡村的振兴。

(五)减轻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是乡村的主人,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投资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前提下,合理开发旅游资源,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如下,才能最大可能减少旅游活动给当地人民造成的负面影响,以此减缓当地居民的抵触心理。另外,政府和投资者也要提高居民的思想意识,定期开展乡村振兴知识宣讲工作,让其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当中,并认识到乡村旅游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鼓励其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时,还要加强共建共享机制建设,将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分担”到每个居民,基于信息展示、全体决策、意见反馈和全民监督等制度,实现当地居民与旅游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避免出现旅游企业和农民之间、农民与农民之间的不良竞争,政府要强化引导作用和政策扶持,保证良好的市场环境,打造运行有序的发展环境,促使政府、企业、农户三者形成和谐的合作关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消除负面影响。

四、结束语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对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很多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已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推进乡村旅游,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因为项目雷同、服务单一使得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受阻,要实现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的推动作用,必须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当地特色旅游产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品牌特色,以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创新模式分析[J].辽宁农业科学,2020,No.312(02):52-54.

[2]韩立杰,董伟欣,周丽敏.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9,000(007):62-64.

[3]赵庆文.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9,000(019):144-145.

[4]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5]孟庆光.乡村振兴背景下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当代旅游,2019(11):355-355.

[6]周冰倩.乡村振兴背景下县域乡村旅游发展优化路径探析--以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为例[J].农村科学实验,2021(7):3.

[7]屈学书,矫丽会.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升级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2020(12):6.

[8]宋慧娟,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路径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8(6):6.

[9]周丹初.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20,No.313(02):72-73.

篇2

(安顺学院 旅游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于贵州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现实情况下,发展旅游业具有后发优势,并对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余庆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好的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优势.但由于多项因素的制约,该县旅游资源的开发比较有限.本文对余庆旅游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根据当地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提出发展建议,以期促进余庆县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余庆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049-02

1 余庆县旅游概况

余庆县地处黔中腹地,遵义东南角,系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地州(市)的结合部,全县幅员面积1623.7平方公里,有汉、苗等21个民族共30万人口.贵州第一大江—乌江横贯县境中部.余庆县旅游资源丰富,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历史文化于一体,其中包括以大乌江峡谷风光和构皮滩辖区为支撑点的“绿色”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三过余庆和文化为切入点的“红色”文化;他山摩崖石刻、“四在农家”活动发源地、花山苗乡和白泥镇麻窝苗族风情等为闪光点的“人文”景观.三者构成了余庆县的旅游资源网,并有景观奇特性、资源互补性和效用多功能性特点.

余庆县旅游工作起步较晚,2009年,余庆县委提出了“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的工作思路.明确从2011年起每年预算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旅游产业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余庆县有旅游四星级饭店1家(黔地水乡大酒店),三星级酒店3家(鹏程酒店、余庆光电酒店,构皮滩大酒店),旅游定点单位1家(东方宾馆),4A级景区一个(飞龙寨景区),2A级景区1个(廻龙景区),省级风景区1个(大乌江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1个(老林河森林公园).

在游客方面,2015年全年将实现旅游人数180万人次,旅游收入15亿元.游客以余庆县本地及周边游客有主,其他游客主要来自遵义、贵阳、凯里地区.游客主要是以家庭或朋友集体自驾游形式出行.

余庆县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近几年来,通过国家项目的实施,政府财政的投入,特别是四在农家的推进,全县旅游基础设施有了一定的提高.

2 余庆县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

虽然拥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详细的规划,但是由于余庆县旅游业起步较晚,资源开发利用层次不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2.1 旅游开发缺少统筹,各乡镇定位不清

余庆县的松烟镇、大乌江镇、构皮滩镇、龙溪镇、白泥镇,花山苗乡等六个乡镇中,每个镇都提到发展旅游,包括自身发展旅游的定位和规划.以龙溪镇为例,田坝村农业观光示范基地的麒麟瓜园,在目前看来不能算是农业观光旅游,而只是四十亩的普通瓜园,却也涵盖在镇政府的旅游宣传中.松烟镇相对大乌江、构皮滩、花山而言,旅游资源并不具有优势,在乡村旅游的建设上却相对而言做得较好,有阳光水岸、知青饭庄等较成熟的接待设施,其他主打旅游产业的构皮滩、花山、大乌江等镇却没有相对成熟的接待设施.作为乡村旅游的黔北民居和农业观光,各乡镇存在重复建设.

2.2 建设依赖财政,资金渠道单一

余庆县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资金投入不畅、融资渠道单一的现象.因余庆红色旅游与遵义无法相比,仅有的花山苗族乡的少数民族也汉化严重,又无黔东南的原生态旅游等因素,余庆在旅游招商上困难很大.据了解,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是县财政局拨款,景区内简单的基础设施也是旅游局开发,而财政的缺乏导致这种建设力度很低.以大乌江镇为例,旅游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多为修建滨水别墅区,投资达到上亿的规模,但在如老林河这些还未开发且进入不畅的景区,由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回收期长,目前基础设施依赖于县财政,资金来源单一,大乌江镇作为全省百个贫困乡镇之一,镇的建设力度就更低.

2.3 文化挖掘力度不够,景点文化元素不足

余庆县旅游业起步晚,整体上还处于未开发阶段.以龙文化为例,龙对余庆影响根深蒂固,余庆县内以龙命名的地名就二十余个,全县重点打造的飞龙湖景区也是因此命名,但在飞龙湖景区内,龙文化单薄且显得有些牵强,景区内只有飞龙长廊和广场在设计上体现出了龙元素,但是缺乏与龙有关的文化现象,也没有相应的文化景观,与其宣传口号相比,景区的文化建设显得抽象空洞.再如构皮滩镇的乡村旅游点卧龙庄,有构皮滩夜郎王妃的传说,但是据了解这些极具吸引力的人文素材只是处于零星整理阶段,还未形成文字出版或者印制成册.

2.4 旅游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不健全

余庆旅游人才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以乡村旅游观光点玉龙茶园为例,在18个职工中,仅有一个大学生.在松烟镇知青饭庄这个农家乐接待点,其员工都是本地的村民,且教育程度及服务意识不是很高,主要依靠经营老板进行管理.由于经营者本身旅游知识水平有限,对于“知青”这个主题,除了房间里几张富有那个年代气息感的照片外,就再没有更多的体现.而且各个包房的名字显然与知青这个主题相去甚远.据了解,在余庆县飞龙湖景区,目前售票人员是各乡镇干部抽调去担任,一方面这会影响政府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景区的长远发展.以四在农家展览馆为例,馆内的三个讲解员,有的只是小学老师兼职,这对展览馆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政府组织的旅游相关培训是不定期的,这不可避免会存在旅游经营者因经营与培训相冲突无暇参加的现象.

3 余庆县旅游发展的路径建议

针对余庆县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对余庆县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提出了一些发展路径的思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重视文化的搜集整理,丰富资源的文化内涵

在余庆旅游的发展中,要重视民间的神话传说的搜集和整理.县旅游部门可组织文联或各学校老师、乡镇负责旅游的干部进行系统的整理,并且将这些资料出版或印制成册,为以后景区的讲解或宣传提供素材,同时将这些传说刊登在纸质或网络媒体上,增强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吸引力.在景区的建设上,挖掘与景区契合的文化资源,飞龙湖作为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景区,可借鉴大唐芙蓉园的建设模式,例如建设龙主题的展馆等,在飞龙长廊的顶部装饰壁画、在脚部用龙文化来装饰并加以语言描述.在整个飞龙湖景区还应增加龙文化的氛围,例如,在景区大门到景区内部的道路周围应该建成龙文化景观大道:种植与龙有关的树或通过藤本植物展现出龙的形状,使游客能很快带入旅游状态.自古有龙生九子的说法,可在飞龙长廊内外以雕塑的形式修建九条小龙,与此对应,并通过指示牌等介绍九子的不同名称和性格.

3.2 培养旅游人才,引导居民参与

旅游就业具有流动性极强和跨行业就业的特点,而旅游企业多属于中小型企业,在投资收益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普遍缺乏投资人力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旅游行业长期缺乏人力资本开发的内生机制,因此政府要发挥旅游人才建设的主导作用.

针对余庆旅游人才建设刚刚起步的现状,政府可鼓励在职人员进一步提升学历,每年定期请国家、省、市相关旅游专家来做讲座,组织旅游经营者定期参加行业管理技能的相关培训,对于因故不能参加者可安排至下一期的培训,对于优秀人才政府可指定针对性的鼓励措施,提倡旅游从业者参加导游考试等,培养专业的讲解员和导游.政府可与余庆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吸纳年轻人来参加旅游培训,使其掌握旅游职业技能.在旅游人才的培养上,要重视本地村民这个重要群体,对于景区内的居民政府应引导其通过经营等方式参与景区建设,并给予相应的培训.

3.3 增强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县政府目前在旅游业的投入上每年保证有一千万的投资,在此基础上,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财政投资比例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旅游招商引资方面,政府可增强政策的优惠幅度,通过进一步的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吸引投资者,同时引导投资者关注老林河等未开发景区,争取大的项目资金建设这些景区.除了对外招商引资,政府可考虑村民集资、土地入股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通过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保护区等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对于余庆本地的企业家,政府可指定针对性的优惠措施,鼓励其投资旅游业,将大的项目分解,让其承担某一部分的项目建设,通过投资比例获取收益.

3.4 整合旅游资源,定位各乡镇发展特色

整个县在发展旅游业时,应该做好各乡镇的定位.例如松烟镇可定位于乡村旅游,利用茶园、阳光水岸、老兵火锅、知青饭庄已有设施等打造乡村观光游;大乌江镇定位于生态旅游,将老林河等景区开发出来,打造成露营徒步旅游基地;花山苗乡可将生态旅游与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结合起来,以飞龙湖的山水与苗族风俗融合打造飞龙湖景区;构皮滩镇主打水利商务旅游,目标营销群体定位于商务考察人士和专业学生.在设计线路上将各个镇串联起来,争取各个镇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互补性,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浪费.在发展旅游产业时要注重城乡统筹,利用镇上已有的住宿餐饮设施来发展旅游,引导游客在游览完景点后返回镇上住宿和消费,景点的住宿设施建设在现阶段可暂时搁置,将建设资金集中于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4 小结

余庆县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具有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和旅游发展优势.飞龙湖、构皮滩大坝等资源具有独特性和唯一性,以“四在农家”、黔北民居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红色旅游具有一定的吸引力.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更多的平民百姓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选择自己中意的地点,进行长短时间不等的多元化休闲游,在放松身心中体验大自然的魅力.余庆县的乡村旅游正好契合了人们的这种旅游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洪滨.旅游学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2)殷红梅,梅在美.贵州区域旅游开发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3)吴必虎.旅游生态学与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学杂志,1996.

篇3

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最有活力的旅游类型之一。乡村旅游为缩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承德市乡村旅游也开展的轰轰烈烈,旅游接待人数不断创新,成果显著。但是,在发展的同时,承德市乡村旅游明显后劲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时期,承德市乡村旅游将又迎来新的契机。

一、乡村旅游与全域旅游的关系

通过学者们对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的研究,笔者认为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存在着重要的联系:

(一)全域旅游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

全域旅游更加注重旅游目的地的统筹发展,集合多方力量,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全面的重点建设,有效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全域旅游是旅游发展方式上的重大革新,“旅游+”模式是全域旅游思想的重要实践。这进一步加强了旅游与农业的融合性,充分调动各方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旅游是全域旅游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

乡村旅游对解决贫富差距、三农问题等一系列改革与发展中的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全域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资源,乡村旅游会得到更大的发展,乡村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改善,真正实现建设“美丽乡村”,为达到全域旅游所要求的“处处是风景,处处可旅游”的状态贡献力量。

二、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承德市的乡村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形成了城市近郊、景区依托和公路沿线三种类型乡村旅游产品,以丰宁大滩、雾灵山脚下、承德县新杖子为代表,共推出了十大主题,16条精品线路。但从其发展过程来看,这几年基本处于瓶颈期,没有大的发展,其问题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品类型单一,缺乏新意

承德市乡村旅游基本上是以“吃农家饭,摘农家果,睡农家炕”为主导,产品类型单一,形式缺乏创新。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缺少市场调研环节,经营项目大多雷同,甚至以为照搬,对乡村特色挖掘不够,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品牌,也不能满足游客多乡村旅游产品的多样化的需求。

(二)可进入性差,旅游基础设施薄弱

承德市乡村旅游点交通不便,没有公交线路。对于自驾游者来说,也没有足够的停车场地,极大地影响了可进入性。除此之外,住宿、餐饮、娱乐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旅游环境卫生脏、乱、差,垃圾随意堆放,使游客对乡村旅游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减少了人们的逗留时间,制约着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营规模小,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承德市乡村旅游所形成的10大片区,地域比较分散,大多数经营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者,资金的投入非常有限。因此,其经营规模大都比较小,营销意识薄弱,手段单一,无营销计划可言,缺乏与旅行社、酒店、交通运输部门的有效合作,未能在旅游者、旅游媒介及乡村旅游点之间构建起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根本上限制了承德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三、全域旅游视角下承德市乡村旅游构建途径

(一)从全域旅游出发,创新乡村旅游开发理念

全域旅游,要求我们舍弃旧的开发思路,创新开发理念,将旅游规划开发与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相融合,将旅游资源与其他资源合理配置,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具体来讲,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管理障碍,将承德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旅游规划,实现旅游规划的全域化,做到市、区、乡(镇)的乡村旅游规划编制工作一体化。全面衡量各乡村旅游点的特色,保留乡村的原真性,力求做到“一区一特色、一区一风情、一区一产业”,彻底扭转城的乡村旅游产品同质,打造高品质、国际化的承德乡村旅游品牌。

(二)转变经营方式,完善乡村旅游产业链

在全域旅游开发理念指导下,动员各相关部门,发挥合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新经营机制,改变承德市乡村旅游中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专业合作社是目前乡村旅游比较可行的路径之一,承德乡村旅游可以尝试引导农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接待、统一分配、统一宣传、统一培训”,联合发展、扩大规模。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全域旅游的联动性,调动旅游企业、甚至通信业、新闻传播等多种相关行业的积极性,实现多行业的联动交融,资源要素整合,让旅游产品从设计到营销到最终实现消费,形成一条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条。

篇4

当前,秦皇岛市农村旅游资源问题开始凸显,这也为其日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现实阻力,其问题通常集中体现在:促销手段不丰富,缺乏有效的媒介宣传,特别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影响深度与广度的限制,往往难以深化整合。与此同时,游客素质也有待提升,而上述因素都已成为困扰当地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因。

1、对附近村民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被逐步开发。据统计,2011年秦皇岛市游客人数突破2,000万人次大关,为当地人口就业创作近万人的岗位,其中有超过30%来自于农村地区。此外,秦皇岛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还为广大游客提供酒店餐饮、特色小吃与摄像等服务,这一数据如果再考虑到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绿化等层面则其为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已经超过1,000个。与此同时,在旅游经济对农村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的过程中,由于居住地区与秦皇岛山区的远近距离有所差异,也最终使得其人均收入存在不同。

2、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秦皇岛市的旅游开发产业为当地的第三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秦皇岛市的经济结构,进而吸引很多农村人口转向第三产业。而这种转变也使得农村人口的收入结构得以优化,使旅游产业所带来的收入在其总体收入当中不断提升。结合当前秦皇岛市农村经济发展实际,特别是对于仅仅依靠农业支撑的贫困地区更具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3、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单一。就秦皇岛市区内的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而言,笔者了解到,目前秦皇岛农村旅游项目资源的开发及其乡村旅游项目的运营时,由于其整体的观光农业产品开发力度不足,特别是对于传统民俗的引入程度较低,进而使得乡村旅游产品难以具有自身特色,最终造成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也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此同时,很多特色项目未能有效提升旅游者的参与积极性,而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项目设计往往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既定需求,而仅仅是对于农村生活的一个表象了解,因而无法满足城市旅游者的休闲需求。

二、提高秦皇岛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1、政府引导,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在当前乡村生态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否获得有效的政策引导与支持将关乎其长远发展,而这也就要求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有效的整改举措,并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备。与此同时,还应当结合生态旅游发展实际给予其政策倾斜,进而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有效补充,最终在政策层面推动农业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未来的投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明确方向,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政府部门应当深入乡村旅游实际,并针对其资源类型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结合其自身特色制定行之有效的宏观战略,在整体上形成农村乡村旅游区域,以及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有效规避“近邻效应”所带来的不利竞争。与此同时,还应当使得乡村旅游项目均衡分布,在确保其乡村旅游项目与媒介宣传力度的同时,方便旅游者就近开展各种乡村旅游,并在根本上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基础。最后,还应当对于特色旅游景点有效优化,并结合不同地区的自身实际,对于整体的旅游文化管理进行深度整合。

3、凸显特色,打造乡村旅游魅力。在生态旅游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突出农家特色,给游客以体验农村乡野风情的思路去开发农村乡村旅游项目。此外,在进行项目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其固有特色,进而使乡村景点形成不同层次与标准的既定风格,并对于整体的技术资源管理和建设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在数量、造型和建筑风格上加以全面调整,充分体现出与自然景观协调一致的设计布局,从而减少人为因素在乡村生态游当中的不利影响,真正使人工建筑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在这一方面来讲,应当全面突显出不同地区的自身特色与天然风貌,进而使得其天然的整体风格有效保存,最终凸显出乡村游的内涵与魅力。

4、提升品味,植入旅游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在保持其既定特色的同时,也应当针对当前我国旅游开发中缺少文化支撑的不利现状进行有效改善,进而使乡村文化得以有效弘扬,而这也就要求开发者应当深入了解自身的文化资源,全面树立起文化品牌,促进旅游景点设置在根本上符合自身特色,特别是在旅游文化特色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自身的饮食文化、民族文化、植被特点、建筑特色和文化影响力深入解析,最终使得游客在乡村游过程中能够充分放松心情,享受美景。

5、规范经营,加强生态环保意识。首先,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进而为生态旅游的发展创建和谐环境,全面深化对于乡村旅游的制度化规范,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使得其在合理规范的整体氛围下顺利展开。此外,能否有效促进环境保护是当前经济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而这必然要求在进行旅游开发管理的过程当中,应当将科学的环保理念有效融入其中,特别是在生态旅游建设中更应当将旅游方式与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融为一体,进而使其在旅游活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为客户提供更加文明的旅游氛围,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篇5

1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

从振兴乡村经济的角度来看,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传统农业主要以种植基础农作物及养殖禽畜为主,由于结构发展不合理,经济效益得不到保证,一旦受到自然天气变化及突发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收入就会大幅度降低。生态农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同时引入农业信息技术,帮助农民获取到农村经济发展信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丰富家禽养殖种类,拓宽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保证农民的经济收入[1]。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农村经济资源配置。在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难以合理安排人力及资金,影响农民收益。而生态农业在遵循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整合资金、技术等要素,利用技术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控制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收入。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扩大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在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只能通过线下销售的形式对外流通,收益率较低,市场占有份额也较小。同时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生态农业更容易获得消费者关注,同时在现代物流技术的支持下,销售范围更广泛,极大地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完善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生态农业对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机制、金融服务体系、网络化服务平台等。生态农业模式的发展会倒逼这些服务体系进行升级与完善,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与发展[2]。

2乡村经济振兴背景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

2.1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当地政府应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深入分析当地生态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并从建设生态文明的角度提高行动自觉性,加强环境治理,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在加强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增加生态农业科技投入,提升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应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完善网络管理平台制度,引入管理设备,并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其次,提高对农业废弃物的利用率。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农业废弃物也具备一定的开发价值,加强对废弃物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能够增加生态农业资源投入,更能够控制污染物排放量。例如针对农药化肥造成的水污染问题,应加强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布局,提高污水处理效果,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再如建立果(菜)沼畜循环系统,推动农村沼气转型升级,让农业废弃物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例如针对已经遭受到环境破坏的农业用地,应积极采取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生态移民等措施,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到位的区域给予相应补偿,激励农民主动保护生态环境,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最后,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围绕生态农业发展目标,细化工作细节,例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等,打造美丽乡村,夯实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基础[3]。

2.2扩大生产规模,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生态农业的经营与发展需要与市场相衔接。因此,当地政府应为企业与农户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大力培育生态龙头企业,推进生态农业走上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道路。第一,促进企业与农户之间沟通合作。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工业和服务业的大力支持,而农民长期脱离市场,很难主动融入市场,应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加强政策引领,为企业与农户创造政策环境。例如农产品加工是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化发展模式。这样不仅能够让农业生产符合市场需要,更能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带动生态农产品“走出去”。第二,立足生态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当地政府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业特色资源,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将优势农产品做大做好,探索中药材、特色水果、特种水产、农业休闲等特色产业,并利用工业反哺及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开发农业发展潜力。整合自然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旅游”的模式,在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过程中提振乡村经济[4]。第三,培育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在培育龙头企业的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具有一定潜力的生态农业企业使用先进工艺和技术,提高农产品加工实力,采取政策保证企业和农户形成稳定的利益关系及购销关系,在双方共赢的过程中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业管理运行机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特色化农产品品牌。

2.3整合发展要素,推动生态农业创新发展

创新是驱动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生态农业在发展中应加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投入,提升自身的创新发展能力。加大生态农业人才引进力度。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新型农民的支持,而具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且熟悉市场的专业人才能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当地政府应依托国家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重大科技专项计划培养并集聚人才,打造优秀创新生态农业人才团队,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专业的人才力量推动农业技术创新;同时注重对农民的培养,选拔具有一定潜力的新型农民,促使其从传统农民向技能型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转型。利用人才的力量促进生态农业新技术推广。加大对农户的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例如组织免费培训班、开办农民学校、与农业技术学院签订培训计划等,让农民获得再教育的机会,提升农户农业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能力[5]。

参考文献

[1]杨竟艺.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23-224.

[2]肖海燕.乡村振兴视域下秦皇岛抚宁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研究[J].农村实用技术,2020(7):30-31.

[3]黄志华.发展生态农业对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性[J].南方农机,2020,51(10):66.

[4]朱进勇.乡村振兴视域下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粮食科技与经济,2020,45(4):54-55.

篇6

关键词 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路径;浙江丽水

中图分类号 F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9-0280-0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93号)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对于促进农、旅战略性产业融合,推进农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科学赶超、生态惠民具有重要意义。

1 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基础

2011 年以来,丽水市陆续出台了《丽水市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农业发展规划》等生态休闲产业发展规划,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指明了发展方向。丽水市地处浙西南,位于长三角和海西经济区交界处,市域面积173万hm2,其中山地占88.40%,森林覆盖率达80.79%,具有最完整的生态系统。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已连续10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2013 年丽水市荣膺“中国长寿之乡”称号。近年,丽水市在发展生态农业的状态下以民宿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也快速兴起。回归乡野、返璞归真的休闲旅游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旅游,而以生态农业观光、生态农耕体验、生态蔬果采摘等个性化生态旅游渐成趋势。目前,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已成为丽水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具有高关联度、产业链长的特性。一方面,乡村旅游是生态农业的传播纽带和营销载体,可延伸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生态农业是乡村旅游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灵魂,有助于夯实乡村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金融基础、人才基础,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两者存在耦合关系,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促进,最终融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

2 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与特点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1]。在不同的产业内,产业融合会以不同的方式演进,最终将促成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并构建出融合型的新产业体系[2],主要分为3种方式:渗透融合、延伸融合和重组融合。丽水市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产业融合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5类模式(表1),其中各模式还可以重叠交叉。

3 促进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路径

3.1 掌握市场动态,明确农、旅融合新业态发展导向

丽水市地形以中山、低山地貌为主,绵延起伏、自然景观优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丽水市政府关于生态休闲养生经济的定位和新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丽水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任何新业态都是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产生的。因此,必须展开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调查,摸清现状,掌握需求及其变化趋势;必须要以创新意识、创新技术、创新方法去研究产业融合问题,探索产业融合契机,寻找产业融合切入点;必须以新角度研究分析市场,挖掘旅游业与生态农业产业的共性,才能发掘旅游产业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效路径,才能在掌握“农”“旅”2个产业市场动态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的、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农、旅融合新业态产品。

3.2 整合资源,构建新型农、旅融合产业链

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4条路径[3]。通过对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的资源、技术、市场和功能的整合,满足旅、农融合需要以及新型业态自身发展的需要。整合资源,合理布局。一方面,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转变,增强农业被动融合和主动融合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大现代高新技术在旅游项目开发上的应用,为产业融合提供技术支持。近年来,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度假休闲旅游在丽水山区快速兴起,但现在乡村旅游中“乐”的功能欠缺,过分依赖餐饮,项目建设出现同质化倾向。利用乡村旅游功能,融入特色生态农业内容,对于提高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产品内涵、拓展旅游产品功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相结合的模式,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加快了生态农业的发展速度,而且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3.3 建设软环境,建立农、旅融合协调组织

乡村旅游是阻止农业衰退、促进农民致富的有效手段[4]。重视乡村软环境建设,是实现农、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经过几年建设,丽水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硬环境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服务环境等软环境仍存在“短板”,需迎头赶上。通过软环境建设,确立农、旅融合的协调组织,发挥组织效应。在当前“互联网+”时代,积极引导农户利用电商平台,参与各种有利于营销的商业活动和组织,如合作社、协会、公司/企业等,是推动乡村旅游和生态农业产业融合的有力措施。政府可利用调整社会资源配置手段,搭建平台,建立起基于政府、乡村、社会间有利于信任、规范、学习、创新的乡村社会组织,增强其推动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集聚融合的功能作用。

3.4 创新营销传播方式,完善有利于农、旅融合的市场经营制度

根据乡村自然景观和资源特点,以生态农业创意为特色,从生态、审美、康体疗养等角度创新营销传播方式。比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花卉苗圃果园,特色养殖园、生态休闲庄园等,开展农耕文化体验。此外,完善市场经营制度,促进乡村旅游与生态农业产业融合并向高级化方向发展。一方面,政府应通过银行贷款贴息的形式对农户和乡村旅游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或者通过大力发展区域性银行、担保、租赁等金融机构的形式形成生态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转型资金需求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另一方面,建立明晰的契约关系,从利益角度来锁定主体关系,明确各自定位,制定联盟之间的规则以及分工合作、运营的规章制度、各类商业活动的制度等,实现利益的锁定。

4 参考文献

[1] 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2011(1):67-68.

[2] 木德夏.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经济,2009(22):146-147.

篇7

1对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背景之下,乡村振兴的政策得以进一步的优化,我国对于乡村振兴的政策予以了充分的重视,并且将乡村振兴的政策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示范乡村的诸多产业进行协效的协同性发展,并且使产业发展带动整体农村人口经济收入得到有效的增长,以此实现乡村振兴的目的,在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在优化背景之下,需要进一步地将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充分地应用信息化的管理模式,能够使当前时代我国乡村旅游业所具有的创新性特征得以进一步凸显,并且使乡村旅游市场的规模得以有效的扩张,使整体乡村旅游参与主体所具有的体验感得以有效地增强,使传统乡村旅游服务模式得到有效的转变,使相应的旅游信息化建设路径得以进一步的优化,相应的旅游者可以充分地通过信息化平台对乡村旅游的诸多信息进行综合性的了解,并且以信息化的方式对自身的旅游目的地进行主观性的选择,使相应的旅游企业能够获得更加充实与高效的构建,而具体的旅游信息化构建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而言,能够使从业人员充分地对旅游管理信息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获取,并以此对相应的旅游管理进行有效的改善,使整体管理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使管理者能够充分地对旅游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创新,并且使相应的旅游管理者能够对自身的服务进行有效的改进,使整体旅游管理在发展过程中,其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衍生出的乡村旅游产品能够满足旅游者自身所存在的个性化需求。目前,我国网络旅游平台已经能够充分地对各类线上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游客出行所具有的便利性得以有效的提升,同时,优质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我国的乡村旅游行业进行进一步优化整合,使整体乡村旅游的质量得到有效的升级,对于不同旅游管理的模式能够进行更加创新型的解决方案设计,并且充分将云计算等诸多技术予以有效的应用,能够使相应的管理模式对于旅游者进行针对性的筛选,同时进行优质的旅游者全方位画像,使相应的旅游管理及旅游发展能够获得更加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使供给侧所存在的平衡关系得以进一步优化,使供给侧的对接效率得以有效的提升。在满足经营者自身利益要求的前提之下,使整体旅游者自身的体验满意度得以大幅提高。

2目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存在的现实性问题

2.1乡村旅游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待提升,并且基础知识建设相对落后

在进行乡村信息化旅游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传统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的改进,将具体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乡村旅游的建设过程当中,而充分地将智慧旅游进行有效的融合,需要使乡村旅游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改进。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资源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模化特征较为薄弱,并且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较为分散的状态,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发时间相对较短,就其自身发展而言,仍然处于不断探索以及不断完善的优化时期,其自身所具有的信息数据资源的健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进而无法对诸多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予以有效地满足。此外,乡村旅游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对诸多部门予以设计,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所存在的独立性相对明显,使乡村旅游行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相对突出,使整体企业行业在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的互联互通,使整体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存在诸多现实性困难。同时,部分乡村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继而使其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对信息化建设予以充分的认识,而体乡村旅游的信息化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地增强,使当地的旅游经营者无法对信息化技术作用于乡村旅游所带来的冲击予以正确化的认知。因此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构建过程当中,其自身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性相对明显,并且部分政府无法充分地将政策予以有效地引导并进行有效的财政投资,从而加剧了信息基础设施不完善的现实问题。

2.2信息资源处理成本相对较高,并且运用维护的持久性相对较低

智慧旅游在构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信息化建设只有将其自身的完整性以及布局性予以有效地增强,才能使整体乡村旅游出行所具有的互联互通特性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从技术角度而言,智慧旅游在发展中所需要的大数据具有较为突出的非系统化特征,自身的数据来源的统一性缺失,使得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困难性特征相对明显,从而使整体数据处理所存在的可靠性相对较低。由此需要对相应的技术与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新,并且对具有创新意义的设备进行充分的研发,而针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智慧旅游与信息化建设发展现实情况而言,大部分地区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往往无法对相应的运营手段予以有效的重视,并且无法对具体的信息化构建予以有效的运营支撑,其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应的智慧旅游融合概念往往具有较为突出的炒作性质,并且具有“一次性项目”的现实特征。由此使得整体智慧旅游以及信息化技术的运营维护人员存在的现实性缺失问题,并且使整体信息化构建存在形式化主义严重的现实问题。

3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及智慧旅游进行有效融合的现实方式

3.1对乡村旅游的信息化设施进行构建,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搭建

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对整体信息化技术所具有的创新性予以有效体现,并且使相应的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完善,并对各类基础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第一,在信息化设施的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移动网络等诸多设施进行有效的构建,相应的政府及运营商需要进行有效的合作,使乡村内部尽早实现5G信号覆盖。并且将诸多智慧终端在旅游区内部进行有效的构建,进而使智慧售票机、智慧监控等诸多设施能够应用于乡村旅游的构建过程当中。使整体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优质的发展基础。

第二,我国在进行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对信息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搭建,需要对乡村旅游自身的开发与经营特点进行有效的考量,政府需要起到优质的牵头作用,对网上旅游平台进行有效的构建,并且对旅游企业进行有效的引进,使相应的企业与政府能够充分地对当地的农村旅游信息化数据平台进行有效的建设,使整体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拥有较为优质的基础数据支持,对于传统的由政府单独提供信息化建设的局面进行有效的打破。使社会资源能够充分地进入到乡村旅游的智慧化建设过程当中。

同时,在对乡村旅游信息数据平台的建设过程当中,需要充分地对政府的公信力度予以有效的应用,并且需要对相应的信息安全性进行综合性的考量,而使整体乡村旅游信息化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障碍能够得到有效的化解。

3.2进一步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乡村旅游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能够对整体传统旅游模式进行有效的改变,并且需要充分地对智慧旅游产业体系进行有效的构建,在构建过程中需要通过旅游管理、旅游销售以及信息化服务等诸多角度,对乡村旅游的智慧产业体系进行构建。

其一,从管理角度而言,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充分地使相应的体系能够为具体的旅游管理提供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在管理模式的创建过程中,需要充分地将相应的智慧旅游管理方式与乡村的实际特征进行有效的联系,从而使相应的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地符合乡村的自身特点。

其二,从技术应用角度进行分析,需要使整体乡村旅游管理的应急服务水平及其自身的安全监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通过具体的智慧旅游体系构建,使整体乡村旅游能够充分地进行旅游数据反馈,对于旅游者的旅游偏好及其决策特点进行综合化的考量,从而使整体智慧旅游所具有的针对性特征给予有效的凸显。

篇8

共享经济发展背景下,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不是单纯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概念,更是推进成效统筹发展、深化农村旅游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经济人与经济协同发展的民生工程。正因为如此,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体育旅游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重要作用的要求与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民生目的已经超越了对人们体育需求的满足程度,更要延伸至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过程中就业机会的扩大、劳动收人的增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对人的生命安全的保障,要实现多种主体利益的满足、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生产环境的优化等。其一,乡村体育旅游发展要实现乡村居民就业、收人提高和保护地方居民切身利益等目的。一方面,在推进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好地方居民就业的工作安排,在不影响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开发、服务质量的基础上,要优先安排解决好本地居民的就业问题。要完善地方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税收政策等,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和服务流向乡村,鼓励和扶持相关企业在乡村投资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拓宽居民就业渠道和空间。为增强本地居民的就业能力,政府有关部「〕应建立完善地方居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拓宽居民参加职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等平台,提高居民就业质量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解决好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开发造成的失地居民的土地补偿和再就业问题。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标准和相关监管机制,既要保证每户失地家庭都能够获得相应补充,所获得的补偿尽可能合理,又要保障所补偿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给农户。鉴于此,所设定的土地补偿标准要充分考虑居民个人和家庭成员生存和发展的成本要素,不能简单地以其他商品的市场价格或资本持有者利润最大化作为参照依据。一寸一在此基础上,要尽可能安排好失地居民的再就业问题,因为只有实现稳定就业并获得合理的可持续收人才是提高乡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稳定的根本有效途径,也是乡村居民参与经济建设和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具体实现。

(二)发挥地方社会成员主体作用,构建多方利益和命运共同体

共享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实现共建共享。在乡村体育旅游发展中,地方居民、旅游投资者、地方政府、游客所处的地位不同,具有不同的利益动机:地方居民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人和更好的生活环境;旅游投资者具有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动机;地方政府具有发展地方经济、改善地方民生问题的责任;游客需要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精神文化满足和人身安全的保障。尽管如此,上述不同群体的目标的实现都是以实现乡村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的,他们的利益都应该得到保障。考虑到地方居民长期生活在乡村,是乡村体育旅游发展的主体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具有浓厚的乡土情怀和乡村感情,具有更高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发展乡村体育旅游应该在发挥乡村居民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多方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保障机制。首先,要赋予地方居民参与乡村体育旅游开发的适度管理权和监督权。乡村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一些项目开发、选址设定、旅游路线规划、排污工程设计、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等决策,应吸收一定比例的居民参与,征求地方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让地方居民较充分地参与进来,这既是提高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开发科学性的体现,又较好地尊重了地方居民的意见,获得更大的智力支持。其次,要确保游客的利益得到合理满足。既要开发出更丰富的与人们实际需求相适应的健康产品和项目,使人们的体育旅游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又要保证体育旅游产品或项目价格的合理性,扩大体育旅游产品或项目消费的普遍性。同时,要增强体育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要把游客的健康权和生命安全权摆在重要位置,决不能为了降低成本,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偷工减料、缩短工期等。乡村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应坚持超前设想、超前设计、超前建设,甚至超前消费理念,把安全理念融人项目规划、项目论证、项目决策、项目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施工监管、产品管理和使用等过程,最大程度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谜犷

篇9

1目前乡村公路的状况

“要想富,先修路”。这在乡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无数次的证实。在此,以山地为主的地形使得吕河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的发展。吕河镇交通便利,水陆通行,过境东吕、316国道安旬段、十天高速吕河工业园区段沟通东西南北。旬吕江南路已全线通车,进一步拉近了与城区的距离,吕河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公路实现村村通。全年新修通村水泥路6条16.5km,新修公路4.2km,改造村级道路9km,全镇交通基础面貌不断改善。西康铁路、襄渝铁路对这些公路的修建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2乡村公路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交通运输设施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后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的改善,各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交通的发展。“农业收入仍占农户收入的主要部分,农户收入主要依赖于农业的现实加剧了农户对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的需求,尤其是对公路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就住房而言,乡村公路的成功修建就会促进农户建造房屋。首先,公路的修建可以方便快捷的运输建造房屋所需的钢筋水泥,这不仅节约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建造房屋的效率。其次,公路的修建也吸引了周边地区的农户向公路两侧靠近,以依靠扩大的人流物流资源。

第二,公路建设推动了城镇化进程。梨河村以前是一片桔园,现已成为临近竣工的十天高速(湖北十堰到甘肃天水)、“安旬”二级公路以及“旬平”二级公路的交汇处。因为这些公路的修建,这里的桔园现在都被占来用作盖楼,把以前分散的居住点变成现代新居民点,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布局。这是农村城镇化的开始。公路建设使沿线农户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增强,使城镇的城市功能、职业特色和人口吸纳能力不断加强,使区域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第三,公路建设促进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冬青村的狮头柑、平定河流域的大棚蔬菜、江店村的烤烟都是吕河镇的特色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的发展依赖于交通设施的完善。交通的发展不仅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而且还便于引进外来资金对这些产业的支持。此外,交通的发展加强了乡村与外界的联系,通过公路交通运输功能的发挥实现乡村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整合区域内的各种资源,促进乡村与外界之间物资、信息、人才、资金等的流动,促进乡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打破落后地区封闭的发展模式,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模式,推动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第四,公路建设创造了直接就业机会和更加广泛及长久的间接就业机会,在很大程度上吸纳了当地的剩余劳动力。梨河村因“十天”公路等的修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一条很好的就业渠道。一来在这里就业离家近,可以照顾一家老小,而且住宿问题也不用发愁。也不至于因长期离家而造成家里没人管等现象。二来也可以利用闲时回家种地,定期回来照管,也不用因没粮食而买着吃。这里的工资也是相当不错,每人每天100元,而且管吃管住。这和在外地打工的工资差不多,但是较外地相比方便的多了。所以这对吸纳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很大的帮助。此外,公路的修建还为依附于公路而开设的零售、餐饮等相关行业提供了更大范围、更加广泛的间接就业机会。“通村公路还加速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了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速度,特别是把农民从小农经济中吸引出来;同时,同村公路还缩短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差距。”

第五,公路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出行条件和旅游条件,直接推动了乡村旅游带、旅游圈的形成和拓展。随着人们对都市美景的审美疲劳,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越来越受青睐,交通的发展则为成功的开拓乡村旅游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汽车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家庭,便捷的公路交通条件则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开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乡村公路存在的缺陷

第一,乡村公路在修建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征地的补偿问题。梨河村对于所占的农民房屋,政府按两个等级给予一定的补偿。一等房屋按450元/㎡进行拆迁、二等房屋按350元/㎡进行拆迁。所占土地按1800元/667㎡进行补偿。而对于所占土地有橘树的按每棵树50元进行赔偿。但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难题,比如,房屋等级的认证很难达到完全公正化、完全准确化,即便等级能得到准确认证,等级之间的补偿差距也并不能代表房屋之间的等级差距,这就产生了很多矛盾。

第二,农村道路质量差,等级低,养护不到位,通达深度不够,增加了通行困难。吕河镇以山地为主的地形给乡村公路建设带来了难度,道路线性比较差,且弯多、弯急、坡度陡,路面质量差,破损严重,多为混凝土或沙石路面。遇到夏秋季的雨水天气,山地公路的山体滑坡现象比较严重,致使许多乡村公路被破坏。加之养护不到位,道路不堪重负,不能经久耐用。而且许多道路建设标准不高,很多路面宽度仅3.5m,汽车会车困难。再者,农村公路之间、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高速公路之间尚未完全畅通,仍有许多乡村公路是“断头路、泥巴路”。

第三,乡村公路在修建过程中未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且存在安全隐患。吕河镇的乡村公路很多是盘山公路,公路的修建必须开山毁林,这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有一定破坏,而且盘山公路特有的弯多弯急及坡陡等特点也增加了行车的危险性。在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残渣废弃物的随意堆砌破坏了原有植物的生长。此外,因开山而进行的爆破对当地居民的房屋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像险滩村一组就因公路的修建导致许多农户的房屋的墙面出现裂痕,更严重的是墙面出现错位。虽然政府对这些情况都进行了一定的补偿,但是乡村公路的安全性也是不容小觑。这种只注重效益提高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必将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4关于公路建设相关问题的建议

4.1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应注意统筹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新农村公路交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农业区划、土地总体利用、农业产业基地及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统筹规划,与农村山、水、田、林、渠治理紧密结合,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运输发展协调安排,做到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经济适用。在统一规划指导下,根据农村地理条件、经济水平、交通需求、资金供给和公路使用功能,恰当利用地形,合理选择路线方案、技术指标和路面结构型式。在项目实施安排中,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突出建设重点,明确建设任务,做好示范带动,讲究重点突破,分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公路的各项工作。切忌急于求成和贪大求高,切不可因农村公路建设增加乡村债务负担。公路交通设施的规模、布局、等级标准及管理服务,充分体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既要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兼顾今后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和效益第一。公路设施建设应坚持可靠、耐用、适用、实用。#p#分页标题#e#

4.2在新农村公路建设中要把工程质量效益和环境保护相结合,科学制定规划,实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

4.2.1要科学合理的制定公路建设的规划。规划要与乡村建设规划相统一,与地方群众的积极性相统一,与经济发展目标相统一,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既充分认识到公路工程迫切性,又要科学合理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第一位的同时,不断利用公路建设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汉江大桥即将竣工,这将为连通吕河镇与旬阳县发挥着重要作用。吕河镇更应在此基础上打通出县境与外县的联接线,充分发展县域经济。其次,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各村应加快接通断头路,合理踩点,尽量避免弯道路线,降低成本,建立完善的交通网。

4.2.2在公路建设中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乡村公路建设中要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对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影响,通过优化设计、旧路利用、占补平衡及借土回填造地,尽可能减少占地,减少拆迁,要尽可能利用旧路资源和工程设施,注意保护人文景观和文化传统,保持农村历史文脉和健康的民风民俗。公路修建要坚持文明施工,文明作业。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公路绿化、美化。大力推广车辆节能技术,鼓励发展和使用经济、适用、节能、安全的运输车辆,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要使交通工程与生态环境,农村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使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与乡村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农村公路交通与生态、环境、资源和当地经济发展相协调。形成农村公路交通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和谐的发展机制。增强农村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使新农村的交通建设走上一条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4.3加强乡村公路的管理,完善乡村公路的养护体制

首先,应确保乡村公路的质量,建立可供量化的考核目标。规范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资源配置效果,实现公正、公开、透明化。其次,应合理保护乡村公路。乡村公路的修建本来就存在很大的难度,不仅消耗了巨大的财力物力人力,还占用了一定的土地,如果修好的公路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就会造成机会成本的增大。因此乡村公路应不断寻求有效地管理机制,把公路的养护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相结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效降低公路建设成本。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篇10

__乡是环绕加格达奇区典型的城郊乡,全乡管辖三个行政村,8个自然屯,20个村民小组,7300多农民,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不足2亩,在这有限的土地上,要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乡党委政府深深感受到,单纯依靠政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潜力有限,通过反复调查研究,充分认识到只有依靠科学技术、走科技兴乡之路,才能振兴全乡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近年来,全乡全面实施“科技兴乡、农民致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立足城郊,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产业化为途径,以农民增收为目的,进一步抓好结构调整和优化,发展了突出特色、绿色,发展定单、效益农业,加快牧业生产步伐,使马铃薯种植业成为加北乡的主导产业,畜牧和食用菌发展逐渐成规模。20__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952万元,20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99元,农村居民住房砖瓦率达到60%。

一、强化领导、健全组织。为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科技兴乡、科技兴农”的工作思路。把科技工作作为全乡第一位的工作任务,举全乡之力实施科技兴乡战略。一是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以科技副乡长任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科技普及推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科技兴乡的方案制定、工作安排、人员调配、经费筹措等项工作,各行政村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科技组织;二是实行了科技工作“三包”责任制、即乡科技领导包片、农技人员包村、村技术人员包户,并将所包片、村、户效益与本奖金报酬挂起钩来;三是和各部门积极协调,使他们为科技兴乡工作开绿灯、创环境、出人出物,自觉参与实施;四是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强化乡科协和现有农技推广部门建设,稳定和扩大农技推广队伍;又引导和支持农民群众,农民技术员自发创办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等技术协作组织,在全乡形成以科协为骨干,村科技副主任为主体,科技示范户带动全体农户的全方位科技服务体系。全乡重点项目、农业科技示范户(基地)都有党政班子成员进行联系,把科技兴乡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施培训计划,提高人才素质。为不断提高全乡劳动者的素质,每年都制定培训计划,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在全乡开展的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培训工作。一是首先抓好干部培训,乡里每年多次召开科技培训会议,以会代训的方式,传授科学技术。目前,全乡40多名乡村干部都能掌握1—2项实用技术,成了受群众欢迎的科技型干部。二是实施长期专题培训。把基础知识好,思想觉悟高的示范户组织起来,经常让他们参加地、区、乡组织的培训,达到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目的。三是与地区、加区农技站、畜牧站、科协等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科技培训,如绿色蔬菜生产栽培和病虫害防止技术、蔬菜保险技术、大棚滴灌技术、木耳、蘑菇袋料生产技术、马铃薯栽培及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及疫病防治知识等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班,向农民讲授适用性农技知识。两年来,该乡共举行参加各类培训班10期,共培训5000多人次,下发科技书籍、信息4000多份,四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科技素质,针对棚室生产及日光温室小区,我们聘请东北农业大学的教授来我乡进行培训,并对农户生产情况进行实地指导,每年组织科技示范户、农民参加地区科技大集,了解农业信息,市场信息,学习科技知识,掌握生产动态。同时组织安排露天电影、秧歌等文艺活动,活跃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本乡先富起来的农牧业典型户现身说法,激发了广大农民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倡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主动应用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截止目前,全乡所有基层干部和8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接受了不同形式的农技培训。90的青年农民掌握了一至两门实用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农技培训,我们乡受训人数达20__多人,达到了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出19名农业技术科技人员。乡里还印刷科学技术资料3000多份发给农民,从而增强了农民的科技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向科技富民强乡目标迈进。

三、科技引路,资金扶持。加北乡着力实施科技兴乡计划,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变了政府职能,增强了服务功能,落实科技政策,把科技引路,资金扶持作为实施科技兴乡、农民致富的指导思想。该乡每年协同地方信用社为发展养殖、种植的农户办理小额贷款400多万元,扶持起规模养殖、种植、加工等专业户100多户。如孙龙江的马铃薯增值深加工业,年创利润30余万元;赵挺祥鲜菜冬储,年创利润10余万元;侯力的养鸡场,年创利润10余万元;于国卿大豆深加工,酱菜厂年创利润20余万元、姜雅文棚室生产,年创利润10余万元等等,同时扶持幸福村奶牛示范村,加北马铃薯示范 村。走“特色 规模 品牌”的路子,抓好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基地建设,提升了全乡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农产品丰收后的销售问题,加北乡将投资建立农贸市场和精品加工业,解决了每年农民生产出来的大白菜、木耳、蘑菇、粉丝和家禽的销路问题,把小袋包装的无公害绿色马铃薯系列深加工产品打入城市农产品交易市场,并通过农网为农民的马铃薯粉丝寻销路,卖好价钱。广大农民高兴地说:“如今俺们能实行科技致富,全靠乡党委政府的引导。”

篇11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与路径

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事业的发展,农业政策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农村经济的短期影响显著,对于农业活动的要素投入也具有一定的直接影响。其次,农业政策对提高土地使用率及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及相关事业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关部门应深入分析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深化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的重要性,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始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发展农业经济及事业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发展因素。我们都知道,农村政策的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发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的作用。国家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也会切实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局限性及特性。在国家大力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也促使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只有切实的考虑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积极的进行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为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并切实结合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能够为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下去。有关部门在制定农业政策的时候,应在鼓励、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有效的指导群众利用一切便利条件,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时刻注意各项政策发展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为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也是促进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一)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农业减税制度的实施,直接促进了农村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在不用负担税费的前提下进行生产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农民耕种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对于保护农村耕地资源和提高耕地使用效率,都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次,如果国家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就会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对有效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长期发展下去,极易导致农民的经济负担过重,生产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也是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分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农业税取消征收以后,财政转移会逐渐成为农民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笔资金很难保证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的开支,公共事业发展资金不足成为最为现实的问题。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最为明显的表现在农民在享受公共服务的环节,降低了一定的服务质量。

(三)涉农补贴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的研究工作中,涉农补贴政策对土地利用率和扩大种植面积等方面都产生的影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内容之一。涉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促使农民可以直接享受到经济补贴,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其次,涉农补贴正常也使农民更加愿意从事农业生产,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农业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在国家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农业政策可以通过调节农产品的供求、调节农产品购销价格以及调节农民收入,进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发展目标。我们都知道,提高农民收益,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重视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与路径研究,并充分发挥农业政策的积极影响,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产生很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赵洪丹,朱显平.农村金融、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5):96-108.

[2]段玉华.中国农业政策性金融问题研究:以农业发展银行为例[D].山东农业大学,2007.

篇12

【关键词】农业政策;农村经济发展;机制;路径

一、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分析

1.农村政策引导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受到“以粮为纲”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在一段时期里只有种植业。建国之初,我国农村产业部门主要是农业,当时的工商业还没有得到发展,基本上只有一些小规模的手工业和小商贩等。我国农业一直是以种植业为主,所以粮食是我国的主要农产品。当时林业和畜牧业等还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提供生活所需的工业、副业规模不大。在建国后的20年里,我国农业仍然占据了重要地位,第二、第三产业没有太大的变化。国家虽然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却因为没有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不出资源配置的效果,因此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在实施农业政策改革后,重新制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多种形式的责任制,才打破了原来种植业的单一模式,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经济的微观运行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显著提升,从此开启了农村商品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在城乡消费结构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所生产的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的质量日益提高。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997年我国农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创造的产值占据了农村总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进步。在我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后,农村产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说:第二产业已经变成农村发展中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所占据的劳动力和产值都有所降低,第三产业占据了较多的劳动力等等。

2.农业政策的产权激励作用。自从我党废除了制度,确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逐渐发挥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这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农民可以自由制定生产经营规划,在确定农民拥有30年甚至50年的稳定不变的土地经营权以后,再次强调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独立经营权。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利益,农民就会像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个参与者一样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产活动中,以不断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为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进自己的生产技术、合理配置生产要素,这一切都是农民自主自愿的活动。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农业机制使整个农业经济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二、农业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分析

1.取消农业税对土地利用率产生的影响。仅从区域层面的变化来看,农业减税制度可以促进耕种面积的增加。农民不用在担负税费的情况下进行耕种,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起到了保护耕地资源以及提高耕地使用率的积极作用。如果国家所征收的农业税费较高,农民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对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明显的效果,随着农民负担的增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而会下降,反而会降低耕地的使用率。

站在农民的角度来看,要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方面,农业税费制度改革是通过耕种者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农业税费会对农民的生产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农业税费体制的变化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经济收益。随着土地自主经营政策的实施,农民的生产情况就决定了其经济收益,同时农业税费制度改革给农民的土地使用情况带来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会是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产生影响。在农业税费减免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为了能获得最佳的经营收益,他们会相应地调整自己的生产方法。所以说,农业税费制度的变化会带来土地资源使用情况的变化,比如:土地利用率、土地利用规模以及生产要素投入、生产要素搭配等土地使用情况的变化。

2.取消农业税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在农业税取消以后,财政转移会成为各地区乡镇行政单位的公共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很明显,这笔资金完全无法支付农村各地区的公共支出,所以会让农村财政开支出现较大的缺口。本来各级县乡行政单位就经常遇到资金不足的状况,他们甚至没有多余的资金来支付村级干部的工资以及村级行政单位的公共花费。在资金如此短缺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村地区还出现了无人愿意出任村干部的情况。由于缺乏基本的经济保障,大部分村级干部的工作热情明显不高,因此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我国在2006年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当时并没有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太过落后的情况,政府在单方面取消了农业税后,导致当地财政和村集体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村集体的公共开支缺乏必要的经济支持。

三、结束语

针对农村政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做简要分析,并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研究,希望为进一步完善农业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一定的作用。我党在制定农业政策的过程中,要在鼓励和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基础上,指导群众将各种生产要素进行合理搭配,要注意到各项政策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乡村治理;理论;综述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11.02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rural governance was in the ascendant.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the academics studied the connotation, mechanism, mode and path of rural governance, analyzed the problems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existence of village governance, and obtained some valuable results. But there were also some disadvantages, such a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and holistic research, the research of rural governance mechanism and rural governance model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 In the research metho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studied mostly below normal. From the trend, not onl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oretical study villages, but also to focus on rural governance practices specific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especially in the use of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advanced technical means to carry out empirical research.

Key words: rural governance; theory; summary

自20世纪20年代起,研究农村问题的专著在我国陆续面世。1998年,在治理理论的基础上,华中师范大学学者提出“乡村治理”的概念。随着该理论在乡村管理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学术研究也愈来愈深入,从现有文献来看,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治理主体、治理权力配置方式、治理目的以及治理过程等4个方面[1]。

1 乡村治理研究的主要观点

1.1 乡村治理内涵

在治理主体方面,赵树凯[2]认为,乡村治理中多种主体参与,通过协商谈判等方式来解决分歧,实现共同治理。郭正林[3]提出,乡村治理的主体应该是乡镇的党委政府及其附属机构,以及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和各种民间团体。在乡村治理目标上,贺雪峰[1]认为“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社会的有序发展”。其中“有序发展”也就是公共利益所在。徐勇指出进行现代化乡村建设是治理的目标。

1.2 乡村治理机制

由于公共信息不透明等原因,腐败问题日益严重。陈力予等[4]提出户代表会议制度,以户为单位,成立村民小组会议,协商、监督村务。王朋琦等[5]指出新农村建设在操作机制上要走出传统误区,禁用“指标摊派”的方法,慎用“试点推广”的方式,避免“典型激励”的惯性,树立法律至上的理念。在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困难方面,张恒利[6]提出要重建农村公共财政运行体制,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应机制[6]。针对当前村民选举非理性投票过多,精英政治受到阻碍的现象,盛义龙[7]提出选举机制要与乡村治理保持整体一致性,特别需要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相结合。

1.3 乡村治理模式

陈洪生[8]以村民自治实施效果为出发点,通过对影响社会自主性的发育与发展的4个基础性条件――经济发展、利益分化、公民素质以及政府控制和主导社会力量的程度的分析,提出了自觉自治乡村治理模式。龙立军[9]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建设为例,提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将治理融入幸福村居建设之中,并使其机制化,使得乡村的发展更加人性化和可持续化。王海侠等[10]通过对江西分宜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考察,提出从“党建+村民自治”的角度来进行治理探索,以党建强化乡村治理的思路的分宜模式,运用“党建+”理念,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阎占定等[11]提出嵌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乡村治理模式。这种模式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结合的产物,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乡村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之中。郐艳丽[12]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提出了“农民置上”的本原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农民始终作为受益和实施建设的主体,其政策效果具有扩散效应。

1.4 乡村治理路径

张继兰[13]认为可以通过完善协商互动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等路径来解决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周朗生[14]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云南乡村治理为考察对象,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完善乡村的治理结构和切实解决乡镇财政困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路径开展乡村治理。唐绍洪等[15]提出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各决策主体进行权力关系界定,走多元化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道路。赵艳霞等[16]在调查唐山农村新民居建设后,提出乡村治理的成功路径是开展新民居建设。兰海洋[17]认为当前要实现中国乡村善治,有三大治理路径:一是优化治理结构,政治生态和谐化;二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三是平等化城乡公共服务。

2 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基层民主建设滞后

因乡镇基层民主建设的滞后性导致很难有效推进村民自治的民主化进程。在王华[18]看来,由于缺乏有效监督,腐败现象严重。贿选、不合理决策与管理现象屡有发生。高宝琴[19]提出当前村民自治组织长期缺乏有效组织形态,是治理危机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欧阳雪梅等[20]认为基层政府缺少民主素质教育,致使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强,从而导致村民自治能力不强。

2.2 乡村治理主体混乱,机构权利分工不明

欧阳雪梅等[20]认为由于治理权力配置不明,一方面导致村委会与村党支部在权力间的冲突,另一方面也增加政府与村民在管理上的冲突,影响了治理目标的实现。郑红娥等[21]提出,国家行政权和村庄自治权的冲突是目前乡村治理困局的主要原因。在钟涨宝[22]眼里,缺乏合理有效的机构、人员改革是乡村治理面对的困境之一。

2.3 乡村债务问题突出,农民生活不够宽裕

在李文政[23]看来,乡村治理面对的困难不仅是管理及文化教育上的缺陷,经济发展落后与农民积贫积弱问题同样严重。赵艳霞等[24]提出乡村治理的制约条件包括民主化的现实制约、法律制约和经济制约。袁金辉[25]认为目前乡村仍受到小农经济的束缚,收入低,债务多。钟宜[26]提出因财政经费短缺,乡镇为发展只得过度干预村庄事务。同时基层政权缺少财政来源,村、乡两级财政缺口过大,故造成当今治理困境。

2.4 其他方面

刘勇[27]认为由于我国幅员广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村民政治素质不齐。当利益受损,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及方式维护自身利益时,越级上访、申诉或暴力对抗等就容易成为他们维权的工具,这严重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政治环境。陈柏峰等[28]认为灰色势力是治理乡村的一个恶疾。

3 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

3.1 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完善村民自治

李文政[23]觉得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组建公共服务体系,重视村民自治,发挥村委会作用是治理乡村的路径之一。张志英[29]认为进行新农村建设需加强村民自治、大力发展创新村民组织。李莉等[30]提出乡村治理的关键是两个尊重:一是尊重村民意愿,二是尊重村民自主性。

3.2 加强乡镇制度建设,加快服务型步伐

在马宝成[31]看来,完善乡村治理一方面需要体制改革,另一方面要加强建设现代化村庄。韩冰[32]提出解决当前问题需要根据现实情况进行乡镇体制改革,完善管理模式,规范和完善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大力发展村民组织,建设现代化乡村。陈双鹏[33]认为减少治理危机出现的方法有改革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政府;建立村民参与政治的合理机制,动员建立村民组织。

3.3 提高村民民主素质,加强政治文化学习

张晓忠等[34]认为要在尊重村民权利和自由、保障村民权益的基础上提高村民的组织化水平。刘勇[27]认为村民非理性化的利益诉求方式影响了和谐的政治环境。因此需要对村民开展政治参与培训,推动村民合法合理参与政治生活,为乡村政治和谐化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欧阳雪梅等[20]认为开展村民意识教育是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之一。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乡村治理理论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不少学者研究了乡村治理的内涵、机制、模式、路径,分析了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一些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乡村治理机制和乡村治理模式的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入等。从研究方法看,定性研究居多而定量研究偏少,实证研究更是鲜见。从趋势看,不但要重视乡村的理论研究,更要注重对乡村治理实践中具体问题的分析,尤其是对个案经验的总结;研究方法应当多样化,尤其是运用数理模型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贺雪峰.乡村治理研究与村庄治理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07(3):46-46.

[2]赵树凯.新农村建设呼唤新的治理[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26-28.

[3]郭正林.乡村治理及其制度绩效评估:学理性案例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大学学报,2004(4):24-31.

[4] 陈力予,郑美玲.试论“村治”新廉政监督机制:户代表会议制度[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09(5):44-50.

[5] 王朋琦,洪向华.试论乡村治理结构在操作机制[J].领导科学,2009(5):14-16.

[6] 张恒利.重建乡村治理结构――后农业税时代农村公共品的供应机制改革[J].经济论丛,2009(21):218.

[7] 盛义龙.惯性心理与利益共同体:村选举机制障碍及对策分析――以江西省C县和T县若干村选举为例[J].求实,2011(9):89-92.

[8] 陈洪生.论自觉自治型乡村治理模式的生产条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4):1-6.

[9] 龙立军.论构建可运转的乡村治理模式――以广东珠海幸福村居建设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6-79.

[10] 王海侠,孟庆国.乡村治理的分宜模式:“党建+”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统一[J].探索,2016(1):127-133.

[11] 阎占定,白照坤.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乡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1(5):72-77.

[12] 郐艳丽.我国乡村治理的本原模式研究――以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为例[J].城市规划,2015(6):59-68.

[13] 张继兰.乡村治理: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J].乡镇经济,2009(4):54-57.

[14] 周朗生.云南乡村治理:成效、问题与可能路径[J].经济问题探索,2009(6):186-190.

[15] 唐绍洪,刘屹.“多元主体治理”的科学发展路径与我国的乡村治理[J].云南社会科学,2009(6):38-42.

[16] 赵艳霞,王立东,尹景瑞.乡村治理的路径分析[J].前沿,2009(12):174-176.

[17] 兰海洋.中国乡村治理的善治路径取向探析[J].领导科学,2015(4):12-14.

[18] 王华.乡村治理:基层民主与社会结构[J].云南行政学院,2009(1):15-18.

[19] 高宝琴.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J].齐鲁学刊,2010(2):96-100.

[20] 欧阳雪梅,李铁明.当前村民自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视野,2007(4):77-79.

[21] 郑红娥,吴殿朝.困厄与出路: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J],云梦学刊,2008(1):72-75.

[22] 钟涨宝,高师.后税改时代的乡村治理改革[J].农村经济,2007(11):12-15.

[23] 李文政.当前中国乡村治理的困境与策略探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16):343-347.

[24] 赵艳霞,樊秀云.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乡村治理分析[J].领导科学,2009(11):50-52.

[25] 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5):69-73.

[26] 钟宜.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与乡村治理方式的变革和完善[J].探索,2005(6):97-100.

[27] 刘勇.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J].福建论坛,2010(5):141-146.

[28] 陈柏峰,童磊明.乡村治理的软肋:灰色势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4):142-146.

[29] 张志英.21世纪中国乡村治理发展浅议[J].农村经济,2006(11):17-19.

[30] 李莉,卢福营.当代中国的乡村治理变迁[J].人民论坛,2010(6):60-61.

[31] 马宝成.取消农业税后乡村治理的路径选择[J].长白学刊,2007(6):59-63.

[32] 韩冰.关于完善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问题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14-117.

篇14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征地 工业化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学术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不断推进。如何来理解城市化概念,不同的学科都从自己的研究

视角做出了回答。人口学关注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的比重变化;地理学则强调城市在地域空间上的扩大;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应该是农业经济向非农经济的转化过程。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认为,城市化意味着从农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发展、质变的全部过程。前苏联学者斯捷潘年科的观点是一方面要从生产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生产活动的集中过程、交往密切的过程来理解城市化;另一方面从生产关系的发展,即从城市化所体现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来理解城市化。我们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城市化,认为城市化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城市规模的扩大过程,这种规模扩大包括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两个方面,这一过程还伴随着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迅速向周围的扩张渗透。从实质上来看,城市化是作为城市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产生、集聚和扩散的过程。

从城市化的的概念出发,我们将城市化的特点归纳为:一是城市化既是一个结果,也是一个过程,因此,城市化的研究既要注重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二是城市作为人口聚集点,其产生、扩大的过程都将被视为城市化;三是城市的面积扩大与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的重要表现,城市文明的扩散和对农村地区的影响也将被视为城市化的重要过程;四是城镇作为小城市模型,城镇化也被认为是城市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据此,我们将对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即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以及乡村工业化型进行比较研究。

二、我国三种城市化路径比较

目前,学术界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路径或模式的研究非常多,在城市化道路方面也向来就有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论者认为,中国应该走小城镇发展之路,实现农民职业、身份的转换,这种发展道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让农民离土不离乡,通过保持原有的地缘关系,降低城市化的成本;而大城市论则认为小城镇道路忽视了大城市发展的规模效益。当然,也有比较折中的观点则主张中等城市论或多元论的城市化方针。事实上,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因此,和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我们的研究并不去争论中国目前应该选择怎样的城市化道路,而只是对已经呈现出的三种城市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从中分析各自的适应性特点。

1、选择依据

我国三种城市化的路径分别是农民工外流型、征地吸入型和乡村工业化型。从城市化的概念出发,三者都应该符合城市化的内涵和特征,是城市化的不同过程表现形式,是实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道路选择,因此也使城市化有了不同结果的表现。

(1)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可以说是一种最普遍的城市化的发展路径,这种发展道路不仅是中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一种普遍的形式,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使用方式。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扩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因此,对于周边土地的需求也成为一种必然,征地成为解决城市扩张的主要手段,城市扩张,面积和人口的增加都是城市化的表现。当然,由于各国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各国在城市征地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千差万别,在形式和结果等方面的表现也大不相同。比如著名的英国的“圈地运动”,实质上也是一种征地政策,只不过是一种掠夺式、剥削式的征地方式。因此在性质上与我国采取的征地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2)农民工外流型。农民工进城务工是我国现代化过程中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其中本乡镇以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62.3%;本乡镇以内的本地农民工数量为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7.7%。农民工进城务工似乎与城市化没有关系,我们之所以认为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是城市化的一条路径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农民工进城,有一部分就留在了城市,并成为市民,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完善,进城的农民工及其子女将逐渐享受市民待遇,特别是农民工子女将成长为城市的新市民。二是城市化不仅是人口和面积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城市文明的影响和扩散。农民工进城务工,不断地受到城市的制度、规则、习惯等各方面的影响,农民越来越多的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而这个过程也被看作是城市化的一个过程。三是在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中,都有一个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西方国家是以大批农民破产为代价的,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我国城市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农民进城务工,逐步转变为市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道路。

(3)乡村工业化型。走城镇化的发展道路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学者对我国城市化路径的选择问题上就存在着小城镇论与大城市论之争,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可选择的路径之一。与大城市相比,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在我国制度框架内,特别是从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来看,两者并无本质性区别,但城镇居民与农民身份和职业等方面却存在实质性的差别。因此,我们认为小城镇的发展道路也是城市化路径的选择之一。而乡村工业化正是通过发展工业和乡镇企业走小城镇的发展之路,小城镇的发展必须有本地的工业、企业的支撑,乡镇企业的发展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柱,所以小城镇与乡村工业化密不可分,乡村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

2、路径比较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发展也出现了不同路径选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有的地方形成了内生性的发展道路,有的地方强调外力的拉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三种路径均有各自适性特点。

(1)农民工外流型。农民进城务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点,农民工群体的出现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也填补了城市急剧发展所需的建设力量的空缺。农民工进城与城市化的进程密切相联,但又没有完全纳入到城市化的概念之中,因为大多数农民工到城市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中间过程,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居住。在我国现行的户籍等相关制度的框架内,他们依然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民工进城还存在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新市民的道路还在探索之中,留守儿童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城市与农村的二元结构和城乡差距也存在被继续强化的风险。生活在城市里的农民工依然没有完全摆脱边缘化的境地,在城乡关系中,农村还是处在弱势的地位。正因为如此,许多发达城市在城市新市民的道路上率先开始探索,开展新市民活动,在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待遇,包括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政策也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制定,农民工与他们所在城市的居民在制度的框架内享受更加公平的权利和待遇。事实上,城市化的进程需要产业和人口的双重集聚,许多经验也表明如果只有产业的集聚而没有人口的集聚势必会造成或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2)征地吸入型。征地吸入型是一种传统型的城市化路径。通过城市发展的幅射带动周边地区的人口进入到城市,城市处于主动位置,而周边被征地区域处于相对被动位置,因此,这也被视作是外边城市化之路。失地农民实现了身份的转变,成为城市居民。但他们的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和就业能力等方面面临着新的转型。不可避免遭遇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的全方位抵触和冲突,必须接受城市生活秩序和工业文明的规则。做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工作,让他们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这是和谐社会公平公正的要求。

(3)乡村工业化型。这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道路的实践。乡村工业化的发展路径则是通过发展自身的工业企业,增强经济势力,带动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实现从农业到工业、从农村到城镇从农民到市民的全面转型,从就业结构、生产方式到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会得到全面的提升。因此,乡镇工业化型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内生型的城市化路径。相对农民工外流之路,乡村工业化之路对城市的依赖较小,而且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和转型,离土不离乡,在亲缘、地缘、业缘等方面的关系成本相对要小得多,农民自身也不存在被城市边缘化的问题,相对征地吸入型,乡村工业化之路则要经历相对较长的发展过程,各种矛盾和问题的暴露也相对缓慢,因而整个城市化的转型较为平稳。在城市化水平方面,乡村工业化之路也相对而言较低,征地吸入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城市较集中、较高水平的辐射,而乡村工业化型则要经历更多的探索过程。

三、小结

中国的城市化面临着多种类型的选择,关键是寻找一条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中国目前的三种城市化的发展路径对于不同的农村地区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多元化的城市化道路是并行不悖的,重要的是结合自身的发展实情和先进的发展理念创造出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值得关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应该是发达与落后的竞争并和谐发展的关系。因此,较为合适的城市化发展路径在发展城市、富裕农村的同时,要不断地缩小城乡的差距,而不是强化不公平的城乡二元结构,强化农村对城市的依附关系。不同的城市化发展路径中农民的主体作用不容忽视,城市化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的城市化,包括身份、职业、观念全面地融入城市生活秩序,接纳现代化的文明理念。

【参考文献】

[1]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J].中国社会科学,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