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8:0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一语文教学策略,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职高学生与普通高中的学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不喜欢学习,更不擅长学习。这些学生在初中可能一直被看作“学困生”,心里会有些自卑感,所以对学习心不在焉,无精打采,不在乎学习成绩。职高学生学习基础差,甚至在课堂上进行提问都无人作答。有时老师还要花些时间来维持课堂秩序。对于这些情况,笔者总结了一些方法使课堂有序进行,提高了语文课堂效率。
一、树立学生的信心
高职生在初中可能一直受到歧视,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拙劣的,自己是“坏学生”。有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无法好好学习,没有信心就不可能去努力,所以我们第一步就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在课堂中,笔者经常让学生以“特殊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让他们找到一个可以展现自己的舞台。在舞台上,他们变为“老师”,可以感受老师的感觉。一开始,学生表现得不会很好,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地为这样的课堂作准备,自己主动预习、了解、掌握课本的内容。这不光可以树立学生的信心,也能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地,学生的语文成绩也会有所提升。
二、逐步提高知识难度
职高学生的基础通常很差,因此高一语文教学开始难度要降低一些,然后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教学内容的难度。职高学生对学习本来就有畏惧心理,如果高一课堂内容难度较大,学生掌握不了,就无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信心,更不用说对学习的兴趣。所以,低的出发点很重要,在他们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再逐渐进行拓展,逐步加深难度。
三、多开展讨论课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性;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36-0042-03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涵盖了春秋战国诸子的论辩,唐代的名诗,宋元的词曲,明清的小说;高中语文教材文字优美,在墨香的韵律中蕴含着永恒的语言魅力;高中语文教材思想深刻,凝聚着古往今来中外名家思想的精华。高中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具有无穷的魅力。这都需要慢慢品味,细细咀嚼,在学习中切不可急于求成,囫囵吞枣。
然而我们失望地看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许多一线教师把高考语文的教学目标定为高考分数,只追求语文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们把教材内容一再压缩,为的是挤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高考习题的训练。刻板的训练、功利的教学,让文学的美在兴味寡淡中岑寂凋败,学生则是对语文的学习烦而生厌,恹恹欲睡。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阅读优秀作品,能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学生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而并非是高考重压下形成的僵化的语文应试技巧。
一、情境再生,唤醒沉睡的心灵
高中语文既美丽又感性,它蕴含了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等多种美。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感受到中华语言的魅力,进而徜徉其中,流连忘返呢?其中的触发点就在于情境的再生,通过教师煽情的语言,丰富的新闻资料,生动的情境营造,形象的多媒体展现,用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行为,灵动的语言和巧妙的方法把学生带入文本,引导学生从教材中感受美、发现美,沉浸于文本的深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感悟。
在教学《我与地坛》一课时,笔者不断地思考:这些处于优越环境的“90后”的高一学生,他们如何能体味一个残疾人的生命感悟呢?如何能够引导学生由母爱转入更深层次的理解?于是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首先让学生勾画朗读描写母亲的句子,然后用多媒体展示了摄影师邹森的作品《母爱・地震》,同时配上煽情的伴奏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当同学们看到这位母亲的留言“宝贝,如果你活着,记住我爱你”时,大家都泣不成声了,情绪上受到了极大的感染。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领会作为一个残疾人的痛苦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最高交融时,让学生讲讲自己与父母的故事,大家说得很动情,更进一步明确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实现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大大提高,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技巧,也从对文本的感知到理解分析,再进入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了解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教师精心设计的情境能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唤醒了学生麻木的心灵,在学生与作者以及文本之间架设了沟通的桥梁,让学生由境生情,披情入文,走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用心灵与作者、作品进行交流,产生了独特的内心体验,得到了丰富深刻精神领悟,提升了审美的境界。
二、探究质疑,唤起智慧的火花
加拿大著名课程理论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教授说:“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道路的环境条件。”阅读欣赏是学生自己的事,语文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求知,使学生突破束缚,放飞心智,为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和体验铺平多种路向。
课堂上教师精心启发的问,学生探究解决的疑,都能够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让学生由表层阅读进入更深层次的阅读,思维得到发散,进而走进更为广阔的空间。
课堂的设问应涉及文本的方方面面,涉及对象的开放性,它需要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而不是将学生引向教师事先设置好的樊笼。问题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思考质量高低。一个好的问题,一个真正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能直接引导学生登堂入室,进入文本并引发、实现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对话。
在教学《鸿门宴》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你更喜欢刘邦呢?还是更喜欢项羽?学生通过分析不同人物的言行心理,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论据,每个学生都有感可抒,有议可发。有的学生喜欢刘邦的虚心下问,细心周密,为实现大谋,坚忍克己,认为他具备事业成功的要素;有的学生喜欢项羽的诚实自信,光明磊落,认为大丈夫理当如此。在学习中,学生学会了分析人物的方法,也在阅读比较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人生观。
教师的设问还应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批判质疑,在讨论中发表不同意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见解,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对话交流中,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在传统的教学中,“问”的权利掌握在老师的手里,学生被老师的“问”所牵制,思维处于被动状态。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在课堂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互动提问,互相质疑,互相解读,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实现教学的多元对话。
在教学《阿Q正传》一课时,在播放视频时,有学生对“阿Q死了,他虽然没有女人,但没有如同小尼姑骂的那样断子绝孙,据考察家们考证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这句台词提出疑问,师生共同对这句台词进行了研究,慢慢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现实意义。学生也由文本中的阿Q联想到在当今社会上一些在上司面前点头哈腰,在下级面前颐指气使的人;有的学生还想到同学间的攀比之风;甚至有的学生反弹琵琶,辟出新意,在当今日趋激烈的社会中,有点阿Q精神会好过得多。学生在不断思考质疑中,走出文本,走向生活,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新课程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从文本的结构、手法、情感等方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增强学生的提问意识,使学生不再满足于教师给出的现成结论或答案,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从而使思维活跃起来,打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和探索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课堂中师生之间有效的互问,能引发学生不断地联想、想象,进而理性的归纳、判断,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让学生感到阅读的快乐。
三、走进生活,焕发语文课堂的生机
“一切生活皆语文。”高中语文教学如果离开学生的现实生活,就失去了它生长的土壤。高中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不要死死守着语文教材不放,要跳出语文教语文的狭隘的思维,积极建立课堂内外的联系,不断拓展信息渠道,使学生拥有充满生气的语文课堂。
课前的三分钟演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阐发自己的见解,能够培养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引起他们心灵的激荡和情感的共鸣,和时代脉搏紧密连在一起。
课堂教学也可以和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中华经典诗文朗诵会、辩论、写对联、课本剧等,例如将《项链》一课改编为课本剧,通过对文本的再加工,学生能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课余还可以让学生参加多种实践活动如“啄木鸟”活动,分为学习小组走上街头,搜集整理滥用成语、错别字、语法错误的广告词的现象,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得到了培养。
语文实践活动还可与本地的文化结合起来。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了解本民族文化和风俗,例如我们本地的少数民族――仫佬族独特的依饭节、走坡节和山歌文化等,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征文比赛,激发学生对大语文的学习兴趣和写作热情。
让语文走生活,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训练,视野得以开拓,情操得以陶冶,能够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一堂生动有效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精心的导,需要学生用心的学,抛弃一些功利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参与至其中,才能享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课堂上有笑脸了,学生学习语文有兴趣了,少了一份刻板与木讷,多了一份向往与探索,何愁高考语文拿不到高分呢?
参考文献:
一、自由、快乐的个性发展
1.把发展的自还给学生。心理学家指出:逼迫儿童学习是对儿童的虐待。因此,我们应该把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应该还儿童以天真无邪,学生才会呈现出生命发展的色彩。
孩子在家里有太多的“不许”,在学校里有太多的“应该”。孩子一次放学回家晚了,可能是因为路上有令他好奇的事情发生,但他回到家里见到的是母亲担忧的责骂和父亲严厉的惩罚,于是他只能机械一般漠然地一放学就回家,在那个温暖而又残酷的“笼子”里写作业。“我们现在的教育实际是以牺牲儿童的今天来希望换取明天的发展,但事实是当儿童还没有走到明天,他的创造力,他的健康心理就已经夭折。”事实正是如此,在获得优秀的学习成绩背后是创造欲的消失和创新能力的减弱。如果一个人从小被压抑着兴奋状态,根本没有激情,没有了兴奋感,那么就会在减少兴趣的激发点,失去感受生活、了解知识、创造新事物的活力和动力。
2.把学习的快乐还给学生。学习应该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而且由于难度越大,付出越多,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大。心理学家指出:一旦学习被作为指令或者强迫性的行为,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就会陡然下降,出现抵触情绪。
丧失学习兴趣的原因往往并不是因为学生不努力或天生无兴趣。一位教育家指出,学生自身是富有潜能的个体,他们就如一块乌黑的煤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他们需要的是火花,教师就是火花,作用就是点燃,一经火花点燃,他们将释放巨大的能量,燃烧成熊熊大火。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管其效果如何,对其付出的努力都要加以肯定。这样,才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他的每一份努力都有效果,因此他才会不畏困难,继续探索,从而让学习成为轻松的活动,让所有的压力尽快消失,心中不再有分数阴云的笼罩。
二、人文性、科学性的作业设计
1.注重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之后,学生便会被兴趣所吸引,走进广阔的知识天地。因此,作业的创新设置首先得强调一个“趣”字。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 “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如适合朗读的演讲词之类文章,请学生以组为单位练习演讲,并以比赛形式让学生评价谁感情处理恰当,语气能体现感情。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都积极参与,熟悉了文章内容,领悟了作者情感,了解了演讲词的特点,达到了学习目标。对李白《赠汪伦》之类的古诗背诵,叫学生边读诗句边做相关的动作,引导他们动用多种感官,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愉快的精神享受,自然,学生就不会不喜欢完成作业。
2.注重作业设计的开放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所以教学应尊重学生的爱好,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开放地学习。
1、高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
作者为了更好的了解高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所授课年级中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180张问卷,在收回的试卷中统计发现50%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是很少提问和主动思考问题,甚至几乎从来不在数学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疑问,对于老师讲的也是似懂非懂,而只有15%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积极的去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并通过自己和团队的努力寻找正确答案。从调查结果显示我们可以想象的到现在学生对数学问题意识的薄弱程度。
2、数学问题意识薄弱的原因
在这次问卷中,作者还专门因为学生数学意识薄弱而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很少在数学课堂上问问题的原因是因为不愿意问还是不会问,很多学生回答的都是因为不会问,很少学生是因为不愿意问而不在课堂上发言的,其中还了解到一些学生是因为不敢问,怕回答错误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和提问,甚至还有的学生是因为老师的原因而完全不想听课的,不过这个原因的比例一般少之又少。调查卷中有个问题是问你们觉得在课堂上问老师问题的最大阻碍是什么?大约50%的学生回答的是因为不知道怎么问,30%的学生是因为怕回答错误时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嘲笑,只有20%的学生说对此并无什么阻碍。而且作者还提出了如果自己的见解和老师同学的见解有分歧的时候你会怎么办,很多学生回答的是将会接受老师的解题思路和答案,还有的同学回答是选择默默的坐下,而只有3%的学生说先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答案然后在老师同学进行研究和讨论,不盲目的认同老师的答案。
二、增强和制定高中学生对数学问题意识的产生和方案
1、提供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很多学生不在课堂或课外问老师问题,并不是真正的已经把知识完全的装进脑子里并且渗透,反而是因为各种个样的原因导致的,有的是因为害怕,有的是因为不自信等诸多心理因素。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同学感受到学习数学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事,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发散其思维,在最佳状态的情况下学习数学。在这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他将决定同学们以后会不会在问问题。比如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因为不了解数学、不会数学的原因,所以他们有时提的问题会比较简单,甚至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作为辛勤的园丁的我们都应该认真负责的帮助他们解决啊问题,并且应该尊重他们,在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即使出现问题,我们都应该耐心的听他们把自己的思路说出来,不能让同学们感觉到在敷衍他们,更不能的是偏袒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才能营造民主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也可以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对数学应用的例子来进行课程的讲解,也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放松一下心情,让他们不感觉到数学是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比如再讲几何问题的时候,因为几何是比较抽象的知识点,老师们就可以通过事物来讲解几何体,比如同学们喜欢的篮球和其他几何物体。这样便能充分的带动同学们思维,同学们也会因为是自己喜欢的东西而进行提问。
2、帮助学生,为学生多提供问问题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多多设置一些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对问题产生的展开,并且帮助他们发散思维,让同学都掉进你设的问题陷阱,那么我想同学们的问题也会层出不穷。比如在讲“抛物线”的时候,老师可以问学生当抛物线的方程式解出来,点描出来后,看到图你们会想到些什么?同学们一个个就会争先抢着回答自己所想到的想抛物线一样的东西,大脑也会随着转动起来,当同学们回答的都下不多时又可以继续问学生为什么抛物线是这个样子的呢?这样同学们又会发散其思维,不停的问问题。这样通过老师设置的步步陷阱,同学们也就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的找出路口,寻找到正确地而答案。3、建立友好的师生型关系在以前的教育中,师生是存在尊卑关系的,老师总是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使师生之间的距离扩大,从而导致学生更加不敢去询问老师,和老师讲心里话,老师和同学的问题将会愈积愈多,甚至有可能导致学生成绩的下降。所以现代的老师应该和同学们建立友好的师生型关系,在课外时间多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谈话,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生活,缩小学生与老师之间距离,甚至可以做到零距离,和他们做真正的好朋友,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样同学和老师讲话,就像和朋友一样,同学向老师提问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三、结语
一、“曲径通幽”的课堂导入艺术
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如同“导游”,带领学生“游历”导学案,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和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恰当贴切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明确思维方向,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内在的求知欲,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在将课堂多半时间留给学生活动的高效课堂模式下,课堂导入显得尤为重要。
1.音乐熏陶――情的体味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育作用,能抒发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性情。在课堂导入中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加强课堂的渲染力。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非常凄美的词,可用邓丽君的《虞美人》导入,让学生走进这个薄命君王、绝代词人。《父母的爱》可以用歌曲《感恩的心》导入,一首《感恩的心》唱出了真情,唱出了爱,并在幻灯片上显示歌词,让学生走进情的世界。同样《林黛玉进贾府》也可使用《枉凝眉》这首歌,让音符搭载情感。
2.故事激趣―意的栖居
课前尝试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可以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咬文嚼字》这一课,首先明确它属于文艺评论,颇具理论性和逻辑性,因此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尤为重要。通过这样一个故事导入:三位作家一起吃饭。甲说:“吃在中国。”乙说:“在中国吃。”丙叹:“在吃中国”。请同学们谈谈这三句话的不同,进而引出主题―“短语变序,就产生了不同的含义。要准确理解它们的含义,我们得要咬文嚼字”。
3.名言导读―理的感悟
恰当地使用名言警句,不仅可以使文章增色,还可以给导入增彩,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积累知识。《短文三篇》导入:“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名言‘认识你自己’。在后来的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圣者大家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今天我们所学的三篇短文,是三个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的思想家,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让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去领悟三篇短文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吧,看看对作为‘人’的我们有何启发?”这样就从先哲的哲理性语言顺利地导入这三篇同样具有哲理韵味的文章中去。在梳理探究《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时,引用鲁迅先生的话“青年看《红楼梦》便以宝玉、黛玉自居,而老年人看又占据了贾政管束的身份,满心是利害的打算,别的什么也看不见”,从而引出《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这一课。
二、“不悱不发”的追问点拨艺术
叶圣陶先生曾说,“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升。”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讲究提问的艺术。孔子曰:“不悱不发”。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这就点出追问的时机。教师这位“导演”是否能在关键时刻追问,提出有效问题,启发学生进一步解题,拓展思路,这对提升课堂效果有着重要作用。
1.置身诗境,细处追问
课堂教学应尽量“细”,不放过关键性细节。在讲授周邦彦的《苏幕遮》时,有一道合作探究题:“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学生在点评时提到渔郎是和作者一起在水边嬉戏垂钓的朋友。那么就这一句诗而言,诗人采用了“对面落笔”的手法,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写不知友人是否忆我。作者回忆的场面应该是灵动的、欢腾的。于是笔者向学生抛出一个问题:“‘垂钓’是一种怎样的意境,用在这里是否合适?”引导学生去想象那个场面,学生展开了思考,说出“垂钓”是一种恬淡、闲适的意境。根据学生的回答,笔者又进一步启发:“根据我们需要的意境,请换一个词语。”学生回答“捕鱼”“打鱼”等,逐渐捕捉到意境。本次的追问旨在让学生真正置身诗境,思考问题,貌似“咬文嚼字”,其实是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2.循循善诱,深处追问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领悟主旨,从深处发问。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设计了这样一道探究题:结合全文,找出作者写了别里科夫的哪些套子?在学生评点完毕后,可以追问学生这样的问题:“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套子’?”这一追问旨在调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套子”,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将“套子”从“有形”转向“无形”,待学生的答案开始转向“无形”时,又继续追问:“你是如何看待这些‘套子’的呢?”引导学生去探究事物的本质,为后面对别里科夫人物形象的探究做好铺垫。
3.精巧设疑,广处追问
通过广处的追问,能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构建答题思路体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课,主要引导学生品读相关文段,分析、归纳、总结环境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在环境描写这块,可以请学生举例分析课文是如何通过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风雪”的,并分析文中描写“风雪”的作用。在完成答案梳理后,可以进行归纳式追问:“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以本课对“风雪”这一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为跳板,启发学生思考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达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语言熏陶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教学更是一门艺术。在高效课堂模式下,教师讲得少,学生活动得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展现语言的魅力,教给他们用文艺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这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修养以及丰富的知识积淀,在课堂上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搭建颇具魅力的课堂语言。
四、“综观全局”的编排预设艺术
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学科具有自身的优势,完全可以成为一门“表演性”学科,让学生大胆展示自我,学会赏语文,学会用语文。在高效课堂模式下,学生被分成若干小组,分组探究学习,学生在每个组都有各自的层级划分。我们可以在课堂的每个环节都尽量设计更多的学生参与内容,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热情。
1.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
导学案代表教师的授课思路,也是学生重要的预习资料。在实践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直奔主题,开始翻资料书找问题答案。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除了自身懒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会审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拿到导学案后对答题情况进行预设。针对杜甫的《阁夜》设计了一道题:诗人抒发了哪几种悲慨,请结合诗句分析。根据学生以往的答题思路,都是先写诗句,再写抒发的感情。预设学生会不按题目要求作答,于是在导学案导作中,教师就提前帮助学生审题,有效地避免了无效答题。
2.导学案反馈―关注“不起眼的角落”
高中生心理不成熟,还处于叛逆期,可以利用导学案反馈这个环节关注学生,开设“进步个人”“书写认真个人”“勤于思考个人”栏,让学生“榜上有名”。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笔者发现这部分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导学案的完成越来越认真。这就是鼓励的力量。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室里那些不起眼的角落,帮助学生赢得自信。
3.展示环节―预设“陷阱”
“答案展示”这一环节是由教师导学案的第一次反馈情况决定,由答案的情况确定展示学生,可以同题异展,对比点评。如在杜甫《登岳阳楼》中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找出前两联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概括这两联诗描绘的意境特点。在答题思路上,若问“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在回答问题时应该先描绘画面,再总结画面特点。在第一次导学案批阅中,发现一些学生思路还是不清晰,于是笔者找了两个学生同题异展,一个学生仅仅描绘画面,一个学生答出意境特点“雄浑阔大”。通过有意识地课前设计,让学生知道错误原因,加深印象。
4.点评环节―以“生”带“生”
在课前点评培训环节,可以先培训几个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点评。但是如果总是这几个学生,其他学生会没事可做,任思维游离课堂之外。于是教师在点评环节应该分批培养,当能点评的学生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把点评任务放到组内进行,由组长灵活安排。另外,利用导学案的这种环节教学法,每堂课模式一样,时间一长,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尝试变换模式,如让学生参与课堂导入、学习目标解读、导学案反馈,让学生来串领课堂。参与学生可以提前安排,让其心中有数。学生可以课下自己去学习相关内容,然后讲给其他学生。也可以在课堂上灵活处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抽点顺序可以按组别、按座位灵活移动,目的就是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事做。
五、结束语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思维,积极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巧妙地调节和把握课堂,在语文的世界给学生以美和艺术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陈众.论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艺术[J].教师,2011(2):91.
[2] 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 胡逢游.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5): 176,182.
[4] 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 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 陈爱芯.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当前尽管医学发展迅速,但是当前医学领域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医学专业和医学人文之间发展不协调,造成了医学人文素养整体水平低。高职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其人文素养水平对整个医疗队伍的服务能力有直接的影响。当前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水平不能与国家有关医学教育改革的要求相匹配,所以探讨高职医院院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医学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第一,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是由医学行业特殊性决定的。作为综合性的科学,医学具有特殊性,首先,医学与人类的健康、生命息息相关。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医学对人道精神与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合格的医生需要具有精湛的医术与仁爱之心。医生的人文素养需要通过在校医学生的教育实现。其次,部分疾病的发生具有社会性特点,因此,对其治疗同样需要社会性,基于人文社会学科对人类疾病进行治疗,因此,人文科学对于医学的发展以及应用具有支持作用。第二,医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构成内容就是人文素养教育。人文是医学的一个属性,首先,医学的对象是人,人的属性包括了生物属性、心理属性以及社会实现。在社会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属性是人的社会属性。因此,医学的人文属性是由医学人性化决定的,不能独立于人而存在。其次,医学的研究范围是人的健康、疾病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规律,所以,医学研究出发点是人的属性,人文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医学活动对人的生命尊重,对人的生命与生活质量提高给予重视。
二、高职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高职医学院校对专业技能重视,但是忽视人文教育。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作为高职院校的有机构成,高职医学院校在基于培养具有操作技能的实用性人才方面给予重视,对医学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给予重视,但忽视了对人文素养教育。医学的特点具有人文性特点,对医务人员的要求是具有精湛的医术和仁爱之心。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二,高职院校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医学院校设置人文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为:①随意设置人文课程,人文课程体系的设置伍尔夫整体规划;②部分高职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方面,思想政治类课程比较多,造成了学生学习压力增加,学生的学习质量不能得到保障;③医学课程设置与人文课程设置没有实现有机结合。医学人文交叉学科是医学综合发展的要求。通过医学人文交叉学科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知识面;④高职医学院校人文课程设置对教学效果重视不够,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同时,实践型的人文课程设置不足,造出来学生对知识学习理解不深入。
第三,高职医学院校人文任课教师的素质有待于提高。高职医学院校目前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教师的讲授,因此,高素质人文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的保障。但是,当前高职医学院校专业化人文学科人才缺乏。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从而中专学校升格而来,人文师资缺乏,同时,当前人文教师学历不够,医学人文专业型人才欠缺。任课教师知识结构单一,欠缺医学人文知识,缺少具有跨学科专业背景的人文教师。
三、高职医学院校提高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
第一,高职医学教育观念要转变,树立新型医学人才培养观念。当前生物医学模式不断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要求转变医学教育观念。新时期高职医学教育领域存在的仅仅对医学专业与技能重视而人文教育忽视的问题给予转变,培训医学生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同时,进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训,确保医学生人才的全面发展。现代医学培训医学专业人才,不但对专业技能提出较高要求,并且对其人文素养要求提高,对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进行构建。对医学人文素养重要性加强宣传,从而使所有教职工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给予重视;通过医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现代高职医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第二,增强高职医学院校人文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对人文素养教育目标给予明确,确保高职医生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实现独立四个医学理论与和实践问题;同时,对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关进行培养,对医学生尊重人、爱护人、关怀人的人文情怀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对学生人文知识与语言沟通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医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和病人实现良好沟通,对医患关系进行恰当处理。
第三,加强高职医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对高水平师资队伍进行构建。高职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保障。提高当前高职医学院校人文教师学历层次;对人文教师引进标准提高;优化人文教师年龄结构。高职医学院校对医学人文任课教师的在职教育给予重视。与各医学院校加强横向之间的联系,对其他医学院校在设置课程、选用教材、教学改革方面的经验进行借鉴。结束语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医学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医学中人文关怀还比较欠缺,需要进一步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作为系统工程的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基于医学人文教育的基本规律,与高职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实际相结合,提高人文教师水平,提高人文教学实效性,从而推动高职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瑜,沈玉洁,段其伟.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5(1).
关键词:问题;积累;策略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所存问题
(一)兴趣较低,阅读面也较为狭窄,同时积累量也相对比较少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记诵的状态,在知识的迁移上容易受到约束和限制,缺乏一种宏观审读,也就更谈不上个性悟读或者审美解读,最终造成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非常的茫然,一切为了考试而学习,未真正领悟到古诗词所蕴含的各种艺术美,自然而然其自身的文学素养也就得不到提高。
(二)教学策略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对于大部分古诗词而言,并不是简单地通过文句的挖掘就可明白其内在所蕴含的意义,而这无疑也为学生学习古诗词加大了难度。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在我国高中语文的古诗词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师仍旧采用的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自身语言所具备的灵活气得不到展现,使其审美趣味逐渐下降,最终使学生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受到影响、限制,造成其教学质量低下。
二、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策略
(一)反复诵读、激发想象
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愈在《进学解》中也写道:“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由此可见,大量诵读、反复吟咏是培养学生语感、提高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抑扬顿挫、富有感情的诵读中,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诗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来。同时,我们还需展开想象。想象是引感的桥梁,在想象中还原诗歌给我们描绘出的形象画面,在感悟中体味作者的诗情,这样,作者就把我们的精神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二)走近诗歌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我们可以从形象翻译诗歌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比如我们在学习朱熹的《观书有感》时,我们就可以做这样的形象翻译:半亩大小的方形池塘里的水光明澄清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池面上,仿佛悠闲自在地来回走动。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发源处不断有活水流下来。再把翻译与题目联系起来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情感便很明朗了。我们也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意象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的载体。我们要抓住这些意象,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感悟诗词营造的意境,从而准确“入情”。
比如李清照的词《声声慢》抓住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一系列典型意向来诉说词人受尽磨难与内心煎熬的凄惨心情,倾吐着词人哀愁凄苦、孤寂悲愤的内心感受。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意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了。我们还可以从分析诗歌的某一表达技巧角度切入分析。比如我们学习杜审言的《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我们就可以抓住这首诗的对比反衬手法进行深入分析,诗歌前两句是虚与实的对比、乐与悲的对比,后两句是人与物的对比。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对比反衬,变现了浓厚的悲思愁绪。除对比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都可以作为分析一首诗的切入点。诗词鉴赏分析的切入角度与方法还有很多,在具体分析时,我们也不能仅仅简单地套用某一种,而应该综合并用,尽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与深入。
(三)鉴赏诗歌
鉴赏诗歌是高考考试内容的重要一项,因此也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但我们必须明白,积淀是第一步,然后才能有鉴赏能力的提高。离开了积淀,鉴赏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考考试说明中规定了鉴赏的两方面内容。即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的思想内容。鉴于此,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诗歌形象。诗歌是依靠形象来表情达意的。有人把这种形象称为意境。应该说意境是诗歌教学的重点。但在意境分析中,我们一定要避免先入为主的观念,片面地用教参上的观点去套原文。而应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去参与、去分析诗歌,诗无达诂,也许学生的分析可能粗浅,但那是学生自己的观点,应该值得鼓励。同时在诗歌分析中,教师要教会学生依据原诗去进行分析,不要空洞分析,同时学会知人论世、辨证地加以分析。
2.语言及表达特色。在诗歌中如果将形象划归到内容上,那么,语言及表达特色则更多地属于形式表达。由于学识环境的影响,每个诗人都会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关于这一点,历代诗歌评论家都有杰出的评价,教参上也有很多论述。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分析、介绍每位诗人的语言及表达特色,通过鉴赏分析诗歌,使学生加深对语言及表达特色的认识,进而能够独立赏析诗歌。
考试不会考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但是考的是学生的能力。就古诗教学来讲,很少考的是对课本上古诗的赏析,但赏析能力却来自课内。所以我在诗歌教学中,在讲到赏析的时候,应让学生少背教条,而更多地从诗歌本身出发,通过对诗歌本身的分析,养成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 英语课堂;提问艺术;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45-01
1.课堂提问艺术的作用
课堂提问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 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教学内容上。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追忆、联想, 并进行创造性思维, 从而获得新知识。而且通过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索、回答,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问可以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不断调整教学程序,搞好教学。适时的提问可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 激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优化课堂提问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课堂提问过程, 包括以下四个阶段:首先是设置情境。教师用指令性语言设置问题情景, 由讲解转入提问, 使学生在心理上对问题有所准备。其次是置疑阶段。教师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后, 给学生留有思考时间, 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教学经验再要求学生回答。再次是诱发阶段。如果学生对所提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来, 教师要以适当的方法鼓励、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索, 找出比较满意的答案。最后是评价阶段。教师应以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答案。包括: 检查学生的答案, 估测其他学生是否听懂答案; 重复学生回答的要点, 对学生所答内容加以评论;更正学生的回答, 就学生的答案提出新见解、补充新信息; 以不同的词句, 强调学生的观点和例证。
3.交谈提问,注意情感
教师应当以愉快、友好、从容、谈话式的态度来提问。比如,多数学生都有在必胜客快餐店用餐的经历,在教有关形容词happy,sad,hungry,thirsty或食品名称单词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问题引出教学:Have you ever been to the Pizza Hut? What do you think of parties at the Pizza Hut? Are parties there fun? What sorts of things might make you sad? 通过聊天学生自然进入角色,并产生学习英语的迫切愿望。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通过交谈式的提问,让学生对所学语言产生亲切感,引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交流情感,在师生情感和谐的状态下训练语言。
4.适时而问,注意时机
在全班参与的情况下提问,教师一般是先提出问题,让全班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然后再指定某个学生回答。这样做能使每位学生在有人回答之前都有机会对问题进行思考。比如,我在教"自我介绍"一课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Who is the man? Where is the man from?我并没有让学生立刻回答,而是拿出一幅 Mr. Green 的人物图像,请学生来说一说,假如你是他,你怎么自我介绍?一位同学走上来自我介绍说:"My name is Mr. Green. I'm from London. I'm a man. I'm 35. I'm a teacher.学生在思考、倾听的同时又多了一次思考问题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每提一个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学生还没想好,教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者另请一位学生回答,被提问的学生却会失去回答问题的信心,或者懒于思考。学习的积极性逐渐降低。注意提问的时机非常关键。不选择恰当的时机提问是很勉强的提问,这种提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维流向,不能较好地创设问题情境,仓促而问。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学生处于很想弄懂,但又无法弄懂,很想说出来但又无法说清的心理状态。
5.提问要师生、生生互动,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新颖的问题通常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其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有些教师只将目光盯在自己所确定的正确答案上,只要有学生能将这个答案说出,便对其他学生依然举着的手视而不见,继续自己的教学。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一种为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方式,那些对问题还有自己看法的学生是否能完全接受老师所给的答案令人怀疑。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还没有能充分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教学的模式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上,而不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对问题加以正确引导,让学生畅所欲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推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其表现方式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大量的交互活动。而提问正是这种活动很好的载体,如:师问生答,生问师答,一对一的生生问答、组与组之间的生生问答,及合作互动学习小组的问答对话等。提高了课堂效率,发散了学生思维。甚至有时候,学生的回答还可以对老师的答案起到补充作用,这样有利于更好地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相长,有利于每个学生的观点得到充分展现。会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因为他们正在通过提问叩开一扇神奇世界的大门。而这种学习方式正是目前我们所要提倡的。如教学 How do you go to school?我请学生通过提问作一项调查,然后口头报告以下内容pupils in our class walk to school.pupils in our class go to school by bus. 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接触新的词汇和结构,并轻松达到了使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136-01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都是过分强调教材中的书本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下,使得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变得异常机械化和程式化了,课本教材也成了枯燥无味和僵化死板的一堆材料,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根本就没有被激发出来,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非常差,更不用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笔者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实践,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相关策略。[1]
1.把提引学生学习兴趣作为导控出发点
教育界一直流行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起来才会真正投入;如果干的是不感兴趣的事情,则很难真正用心。教学中也是一样,学生对于有兴趣的内容,学习热情就会高,劲头就会足。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导控中,一定要注意提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相关内容。比如在教学《生命 生命》一课时,教师给学生放音乐《命运》,并介绍:同学们,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曾经播过一期感人肺腑的节目《感受坚强》,向我们大家讲述的是患癌症少女张默然的故事。张默然年青的生命被癌症折磨得痛苦不堪,但十七岁的花季少女却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坚强地搏斗。她感人的事迹,感动了医生,感动了亲友,感动了所有的人。尽管大家并没有挽留住张默然的生命,但她勇敢地面对死亡、热爱生命的事迹,让人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坚强。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作者杏林子。她从小病魔缠身,肉体和精神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但她没有因此荒废甚至放弃生命,反而更强烈地呼唤生命。她写的文章《生命生命》将再次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让我们用心来品味这篇文章,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认识生命的真谛。 以上案例中,老师对文本把握较透,注重引导,吸引学生阅读的兴趣,带着学生一步步理解文本,而且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取向,通过"找乐趣"的办法,让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意义的深处。这样的做法,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现状,尊重了学生的人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联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所以整堂课就导控得非常自如。
2.引导学生加强交流,少教多学,以议为核心
语文课"少教多学"的教学基本要素为: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少教多学"强调的是讲学生不懂的。学生自己能弄懂的,不管是读懂、练懂、做懂,还是议懂,教师都不应该讲。"少教多学"教学的核心是一个"议"字,它提高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提高了认知效果,减少了无效劳动。要培养学生敢向老师说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而获得老师的尊重时,将会进一步促成他们见解的形成。七年级语文下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在教学中,讨论:假如"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的做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这个问题讨论时也许有争议,但应该倾向于文中父亲的做法,因为孩子的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总靠别人扶,不是长久之计。父亲指导儿子独立走下来,恰恰是让儿子经过这种历练增加独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经验。在我们的生活中,家长、老师其实也给了我们很多这类的指导。继续组织讨论,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一步拓展思维,深刻领悟文中的启示:你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什么困难?当时你是怎么对待的?结果如何?如果现在碰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讨论这个内容,最好能让学生理解得深刻一点,对"困难"的理解全面一点:既可以是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小困难,如一道难题做不出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卖报纸时不好意思张嘴等;更应该是比较大的,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困难,如自己学习成绩落后;父母下岗,家庭经济拮据……由于学生有自己的选择权,有自己的爱好,因此,每个学生都读得认真,体会得深刻,在互相交流中都能各抒己见。问题在讨论中得到解决,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
3.以巧妙的板书提示整堂课的结构
板书也是课堂导控的重要手段。板书要力图成为一堂课的"思维导图",要让学生通过板书轻松把握整堂课的内容。一堂课结束时,学生看着板书,可以回忆得出整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环节。为使板书规范有序,一般而言,正式板书居黑板中央,辅助板书居黑板两侧。主板书中,要注意逻辑结构清晰,主次分明,层次清楚,字体规范而美观。总体而言,板书要让学生看得清,想得明,还要看得美,看得舒服。这样的板书,对课堂的导控才能真正发挥辅助作用。当然,现如今,很多学校教室都有了多媒体,很多老师都喜欢直接用屏幕展示要板书的内容,而不再用黑板来板书。即便用多媒体,也建议在最后呈现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和知识结构图,让学生对课堂内容一目了然。[3]
4.高度关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
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可能是对某些指导理念的误解的原因,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了忽视语法和词汇教学的现状,其实语法和词汇都是语文知识体系中最基本的知识,如果忽视对最基本知识的学习必然会严重影响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在关注培养学生语文应用技能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对语言基本知识的讲授。另外,学习语文就是为了交际,所以学生必须要有能把学习到的基础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语言的应用技能。这里说的语言技能应该包括听、说、读和写四个层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学生掌握语言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进行大量的专项或综合性的语言实践锻炼来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技能,从而培养出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能力。
总之,初中语文课堂导控是教师有效控制课堂,使课堂持续有效地发挥正效应的一种行为过程,整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引导和板书都是重要的导探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目标思维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吕晓莅.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思路及对策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1,(3):199.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高效性 策略
随着新一轮课堂教学的改革,打造高质高效课堂已成为当下的最强音。其实早在1979年,吕叔湘先生就指出语文教学存在“高耗低效”的现象,此语一出可谓石破天惊,原因主要是它点破了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然而高耗低效现象至今仍然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以治疗的“痼疾”,语文教学也因此为人们所诟病,这便是语文教学忽视教学“效益”的直接后果。语文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发展学生语文能力为基本目标的实践活动,也必须重视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这个基本效益现象。所以探究和解决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这个棘手问题已是当下语文教师无法逾越的。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谈一下自己对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高效性的几种策略。
一、实行高效的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一种古老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学记》中就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本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的几位教育家把它总结成一种系统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对于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合作学习的实施要求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合作学习应具备前提性。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不少教师片面理解合作学习,追求小组学习的形式,认为小组学习就是合作学习。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认识也不深刻,小组合作总结归纳的结果也很肤浅、片面。其实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对问题的品读、感悟、斟酌、思考,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进行合作,否则,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上就是华而不实、空洞无物、泡沫式的语文课堂。
2.合作学习的主题具有探究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小小的合作学习环节,诱发学生交流和讨论,是进行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过程。而在讨论过程中,讨论的主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决定着能否形成真正的交流,如果探究的问题枯燥乏味,扩展的范围很小,问题很浅显,答案一目了然,这样的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和表面,激发不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教学就会偏离素质教育的创新教学的轨道。
3.合作学习中的教师应体现转型性。
合作学习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交往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营造充满生动、活泼的交流、对话、表演氛围,使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体验、思考和应用,从而得到语意理解和运用技巧的升华,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去亲历“语文化”课堂情境发生的全过程,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语文课堂中“人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趣味。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监控者,真正做到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二、真正凸显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倾向。为此,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课堂生命状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教学效率得到最大化,已成为新时期课堂教学的追求和夙愿。“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斯普朗格语),“教师工作最重要的是把学生看成活生生地人。师生间是活生生的人的相互关系”(苏霍姆林斯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1.合作学习的主体。
主体教育思想理论认为,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而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动,让学生学会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聆听理解他人的见解,学会相互接纳、欣赏,。
2.质疑解惑的主体。
在教学中“传道、授业、解惑”早已成为教师的专利,但在新的教学理念下,“质疑、解惑”的主体应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源于文。教师应启发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作为质疑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思维规律提出具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并把疑难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的环环紧扣的过程。
3.教学评价的主体。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对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学校拥有绝对的裁定权,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被忽视和边缘化。现代教学应体现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活动和自己的学习评价活动,方法可以是自评和互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点拨学生将口头与笔头、知识与技能、竞赛与活问题情境与社会实践灵活地运用到评价中。
三、实现高效的课程整合,优化课堂教学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与时代同步,不仅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育教学,而且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作为支柱。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的支柱。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理想境地,具体如下。
1.使用多媒体目的明确。
多媒体呈现的内容是学生观察、理解、思考和进行情感价值培养的材料,所以制作的课件要有所取舍,精心选择,实现教学的最佳效果。
2.选取播放媒体的最佳时机。
多媒体的播放应以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所以媒体的播放应该与教学过程同步,实现资源和教学的最佳组合。
3.语言解说、体态语言应与多媒体融为一体。
在多媒体的播放过程中,教师应以精炼、富有激情的语言来讲解、概括,同时配合着非语言的体态交流,把课堂知识、媒体知识、实际生活融为一体。
四、注重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优化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由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学习语文的认知结构和语文教学的活动结构三个要素组成,以语文教学活动结构为中介,语文知识结构能动地作用于认知结构,最终帮助学生完成一个个习得过程。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就应分别从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三个要素各自运行及其相互作用的特点和规律来进行,让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益的考量和认知既扎实又深入。具体如下。
1.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既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纵向程序,又体现其内容各要素在空间上的横向联系。
2.建立起交叉型网络式的科学化信息传递体系。
3.在结构模式研究的主导精神上,更多地体现个性意识和创造品格。
4.在结构模式研究的方法上,向演绎与归纳并举的方向发展。
5.在研究目的上,由着重研究教师的教或学生的学向教学辩证统一的方向发展。
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操作的优化上来,合理、有序的教学流程是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志和综合体现,所以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主次、轻重和缓急通盘落实其教学时间的长短及流转等细节情况,最终促成课堂教学时间的科学分配和教学过程要素的和谐互进。
总之,打造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来进行。一方面,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个方面,要不断把先进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同时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进一步转化为教学活动的先导。只有双管齐下,循序渐进,立足学生的实际,才能使语文教学工作发挥高质、高效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谭邦和.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用书.初中语文[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高一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突出问题就是学习词汇方法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知识缺乏
在当今对英语的改革强调交际,在初中教材中就会有很多很长的句子,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流利地讲出来。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质,但是,与此同时,教师却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音的训练。大部分的初中生对语音还一无所知,他们记词汇的方法只是靠记忆,对单词的掌握过分依靠教师的讲解。因此,当他们进入高一之后,由于高中英语的单词量较大,教师不能一一讲解,因此学生对越来越多且较长的单词束手无策。另外,如果教师还是沿袭初中时期的英语教学方法,那么学生很难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因此,只有掌握了语音知识,才能对学生学习英语有更好的帮助。
2.孤立地记单词
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还不习惯把单词放到句子、文章中去记忆。学生只是反复地记一个单词,记下来之后过段时间就会忘。高中英语的词汇量很大,学生这样记忆会很累而且没有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也会被打击,慢慢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把单词放到句子中会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记忆。
3.不知道分类掌握词汇
高一教材中每个单元需要记忆的词汇都有很多,再加上需要扩充的知识点和词汇,学生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如果要全部记住,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效率低。尤其是学习优秀、积极上进的学生,希望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包括拼写、读音、用法,但是往往会适得其反,时间一点一点地花费掉,却没有收到好的效果。
4.不清楚怎样有效地记笔记
高中课堂的知识容量大,这点与初中课堂有很大不同。在初中,教师在讲完知识点之后,还会反复强调和复习,学生不需要记笔记也可以很好地掌握知识。但是高中却不能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在高中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思路,否则就会掉队。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会让学生注意哪些是重点、哪些是基础知识点,提醒学生记忆。如果学生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在复习的时候,就会毫无头绪,分不清重点难点,复习效果差,不利于掌握知识,这也是高一学生的通病。
5.欠缺英语思维
很多高一学生认为要想学好英语,只需要记忆就行,把知识点记住就能学好英语。但是并不是这样的,英语教学中还有一些词法、句法,单靠记忆是不行的。要想学好英语,首先要打好英语基础,有英语思维。比如在学习从句时,如果没有对句子的结构进行正确的分析就不能准确的理解知识。许多高一学生受初中学习的影响,认为只要多做题,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感觉,学生把这种感觉叫做语感。其实真正的语感是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的,只有多阅读,感受英语的语言氛围,才能够建立真正的语感。而学生所谓的语感主要是靠猜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
二、应对策略
1.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英语课程是一门外语,学生不够熟悉而且也没有很好的语言氛围。对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显得很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其是高一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相对初中变得较难的英语课程。引导学生面对困难,充满信心,努力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注意两个方面:第一,培养记的习惯。要教会学生记词汇。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利用音标记单词、在具体语境中记单词、分类掌握单词。也要教会学生记笔记。笔记是学生复习的依据。做好笔记,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好的笔记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详略得当。想要做好笔记,学生要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跟上教师的思路,记下教师讲的重点内容以及学生在教师讲解中遇到的疑问。课堂上的笔记最好是写在草纸上,到课下的时候再整理,实际上在学生整理笔记的过程也是复习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第二,培养读书习惯。读包括朗读和泛读。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把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读出来,把每一个词响亮地念出来。朗读要求学生看着语言教材。并且大脑要注意词语的发音,然后再大声读出来。准确、大量地进行朗读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和听力,还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泛读就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高中英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只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要传授学生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自己阅读,领略阅读的乐趣,认真解题,掌握做题的技巧。
总之,高一英语是衔接初中和高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当今的高一英语课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高中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努力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标准,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向,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一般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一种特有教育理念。这一理念在语文教育文献中出现的非常频繁,从而引起世界的关注。所谓“有效”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让学生有了一些具体的发展和进步。所谓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学、乐学,让学生自己知道要学到什么内容和学到什么程度,并且采取学生容易理解和接手的教学方式。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缺乏合理的引导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给学生讲授知识要深入浅出,引导学生,当然最主要的是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师满堂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等模式,这样教师非常细致地分析课文,强制教授给学生,学生很难分清整节课文的重难点所在,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导致学生没有自己展现的机会。
2.教学过程简单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部分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应对高考,采取了短期提高教学效率的办法,忽略了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分析能力,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让学生大量做题,学生没有很好思考,在对名著欣赏的时候,教师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最多就是提纲似的讲解,这种方式造成学生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提高缓慢,甚至出现了下降,对文章中的人生观,还有一些佳句,很难理解,更难以学以致用,这会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受到很大影响。
3.多媒体课件泛滥化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入多媒体课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更加形象直观,适当穿插视频资料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然而有许多教师在上课时完全依靠多媒体课件,甚至成了课件的奴隶,没有课件就没法讲课,完全忽略了认真钻研教材,不认知思考教学设计,多去追求精美的课件,逐渐让课堂变得花哨浮躁,让学生没有体会到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影响。
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1.教学目标合理化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对教材进行加工改造,调整重组教学内容,设定合适的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自身努力的基础上获得一定成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课堂高效率学习的目的。
2.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化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有了更丰富多样的资源,在课堂上有效使用教学资源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用投影仪、视频和课件来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动态美感,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节约大量时间,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时间,有效组织教学,让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堂。
3.课堂教学方法多样化
一直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习惯运用:“课文导入―例题板书―学生阅读―生字学习―分类讲解―概括中心―学生练习―检查作业”的教学形式,这种古板的教学方法很难使学生产生对语文的兴趣,老师往往讲得很卖力,内容也讲了很多,但是学生在下面睡觉,不能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改善语文教学方法,营造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形成开放式教学,主动进行课堂对话,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总之,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发挥多样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努力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文辩论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第一、人本主义与自主学习的理念,人本主义教育倡导“体现学生作为教学的重点”,即为在教学当中,应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觉主动性;自主学习,让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快乐地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依据实际学习情况来自主地调整学习目标,修改学习计划、掌握学习的进度等。
第二、合作学习理论,通常而言,合作学习当中的“合作”具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为在实施时的有效合作;二为思想方法与共享信息资源的有效合作。辩论式教学具有良性竞争力的意义,辩论的成员之间需要在辩论之前的准备阶段与辩论进行阶段进行紧密的合作,辩论组需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方可获得辩论的成功。
第三、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并非是对外界信息的被拥卮娲⒂虢邮埽而是应在以往所固有的认知体系上进行有效的整合,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的构建。
第四、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该理论认为,智力会呈现出多元化的不同形式,重点是以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现实生活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能够较好地创造出质量合格社会的产品。教师应立足于学生所具有的多元智力的特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参与、并开展讨论学习,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从而达成深度的合作。
二、语文辩论式教学的操作策略
第一、充分的课前准备阶段:首先是选择辩题。通常而言,所选择辩题必须是学生了解与掌握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借助于收集与汇总相关的素材就能够较好地准备好辩论的充分论据。辩题应能够紧密联系当前所学的教学内容,并依据教学的目标来选择辩题。第二、剖析辩题。通常辩题的文字构成分为两类:主体与被评价的两个部分。教师应深入地剖析辩题,指导学生对辩题进行了解与掌握,并指导辩论的正(方)反(方)在充分理解己方的论点,并积极主动地收集相关的辩论素材。第三、搜集与汇总素材。指导学生深入地阅读与理解即将作为论点的教材内容、查阅各类素材资料、在网络当中下载相关的信息等。第四、有效的论据交流。当面对所搜集与汇总的大量素材,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取舍;辩论小组之间应有效进行论据交流,拟定辩论的提纲;并需要充分地设想对方会应用到的论据,有针对性地做出应对的不同辩论预案,以做好充分的辩论准备工作。第五、安排座位。在辩论时以正(方)反(方)相对来进行对阵式的座位排法,让听众也能够泾渭分明的列成两个不同的阵营。但是允许听众在辩论时,改变自己所属阵营,去加入到自己认为辩论合理的一方当中,充分显示出正反双方进行辩论的成效。
第二,课堂操作:第一步是构建起轻松愉悦的辩论学习氛围,语文辩论式教学其实质是体现出了正(方)反(方)之间借助于论点、论据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体验。
第二步是让学生进行自由辩论,正反双方进入辩论。将辩论准备阶段的素材知识来进行实用辩论。第三步是教师指导与激励,可借助于教师的指导作用来有效的促进学生辩论的积极性,让辩论气氛变得更加热烈。第四步是评委主持评价。由学生评委来客观全面的点评辩论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作用;策略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历史地看,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最著名的如柏拉图和达·芬奇。爱因斯坦、希尔伯特、罗素、冯·诺依曼等文化名人也都是20世纪数学文明的缔造者。进人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为此,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文化是一个单独的板块,给予了特别的重视。因此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
数学文化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呢?《高中数学课标解读》中这样指出:
在数学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对于人类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方面,它既包括对于人的观念、思想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也包括在人类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和所能达到的崇高境界,等等。即认为数学文化是一种特殊文化形式,数学文化是指数学观念或信念等方面,对人们产生重大影响,以至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被看成是整体性社会文化的决定性因素。
一般认为,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知识、数学史、数学问题、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数学美、数学游戏、数学与其他文化的关系。也包括数学的应用和趋势、数学的社会需要、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R.Courant)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了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换句话说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在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而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数学文化进行研究的关键所在。
二、数学文化在高中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具有作为未来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素养。所以数学教育其实是一种人的素质教育,也是对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提升数学教育的作用,就是提高数学文化的价值。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也将发挥应有的促进作用。数学文化的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必要的数学素质;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理解;有利于提升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个人修养。
教学中通过数学材料(课本或参考资料),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数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数学的发生、成长、发展的过程及规律,了解数学家们研究数学问题和创造数学理论的艰苦思维历程,了解数学文化是怎样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又与人类文化有怎样密切的关系。
数学存在着让人终身受益的思想方法,所以数学的学习对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都有其他学科知识不能替代的作用。数学的学习还对培养人的机敏、灵活、独立、坚毅、认真等品质有独特的训练效果。在当前的数学教育中,我们应遵循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理念,要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重视学生数学情感的体验,注重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良好形成和发展。
三、数学文化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树立“大数学”的思想是传播数学文化的关键
数学教学开篇之初,可以充分发挥绪论课的作用,努力引导学生领略数学之博大精深,弘扬数学的价值,讲述数学与当今迅猛发展的科技的关系,帮助他们树立“大数学”的思想。让学生明白人类身处数学的海洋里,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除了庞大的理论体系外,还积极地促进科学、经济、文化、艺术等学科的发展;使学生明白自然科学中许多基本问题,最终是靠数学来解决;正如马克思所说:“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让学生深刻地体会数学理论渗透的范围如此之广,以至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数学文化活动中来,经受数学文化的熏陶。这样能端正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数学更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传播数学文化,应明确数学理论的“未完成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懂得,数学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学科,但它也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应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数学理论具有“ 未完成性” 的特点,它在随着人们对数学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方程的求解理论、 解析几何的产生都是在漫长的数学历史发展中由数学家们发明和创造的。数学中有许多基本的问题如:黎曼猜想、算术公理的相容性、哥得巴赫猜想、四色猜想的书面证明问题等等都未得到彻底解决。数论中素数的构造问题,实数中的一些数是否是超越数都还没有答案,也有许多有争议的数学问题至今在数学领域仍未形成共识等。故而,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开设数学文化“窗口”旨在帮助学生进入前沿领域,让学生徜徉在变化发展着的数学文化形态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使他们“不唯书”、“不唯上”、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勇于探索。
(三)通过启发数学定理之外的思考,传播数学文化
在介绍学生耳熟能详的概念、公式、定理时,可作适当的引申,作必要的科普介绍。例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介绍费马、笛卡尔等先驱对解析几何的贡献,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创造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讲述欧拉公式时,介绍欧拉传奇式的一生,特别是其双目失明后的贡献,用数学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启迪学生作一些定理之外的思考。既可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可以让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渗透人文精神是传播数学文化的良好素材
科技发展迎来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传播科学文化,沟通科学与人文,重塑人文精神,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数学教师在传播数学文化的同时更应渗透它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例如:介绍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无理数的产生引起的争论及代价、无穷小量是零非零的争论、康托尔集合论的论争等等,启发学生体会到,坚持学术争论有利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再如介绍数学界的著名学派,如格丁根学派,布尔巴基学派,使学生领悟到,这些学派之所以能始终处在数学革命的领先地位,其成功经验在于面向世界广揽人才,支持新思路,鼓励创新精神和独立解决问题,提倡平等、自由地讨论和相互紧密地合作的浓厚的学术气氛。
四、结束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怎么样才可以更好地融入数学文化,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及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现今高中数学教学的新任务,需要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学的参与,更好地解决好这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顺燕,数学与文化[J],数学通报,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