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范文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篇1

总体上而言,高中生的心理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心理缺乏稳定性。处在青春期的高中生,正处在从幼稚的儿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过渡的阶段,生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却落后于生理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此阶段高中生的心理表现出成熟前的动荡性,这种动荡性表现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

第二,自我性与社会性并存。高中生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感兴趣,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提高,尤其对未来生活道路的选择,更是他们考虑的重要问题,比小学生和初中生更具现实性和严肃性。但是,高中生社会性增强的同时,其心理还存在相当程度的自我性。他们不像儿童时期那样经常向成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他们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心理的发展还呈现出自我性、非开放性的特点。

第三,独立意识和进取意识比较强烈。随着身体的迅速发育,社会交往的逐渐增多,自我意识的明显加强,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迫切希望从父母和老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外界的保护和管理。他们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

上面是高中生心理上所呈现出的普遍性的特点,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谈谈高中生在生活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心理问题及相关对策

第一,厌学心理。厌学心理是目前高中生存在最普遍、最广泛的心理问题之一。其主要表现有学习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甚至不想学习。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多。有的是因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困难。有的是学习目标性不强,甚至于有一些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才上高中的,此种情形学生在学校完全是应付的。

针对前一种情形,学生一方面要更加努力补功课,另一方面也要适当降低学习的目标,要知道学习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第二种情形,在高一年级突出些,主要是开学前家庭没有做好工作,对于子女初中毕业后的去向问题没有一个成熟的考虑,而是用生硬武断的方法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意图,效果当然不会令人满意。

第二,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实际上,高中生的自尊心理是很强的。教师要认识此期间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在探讨自我、反省自我中,不断地提升自我。同时,要能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粗暴的形式对待高中生。由于高中生思维敏锐、理解能力强,如果说的有理有据,一定会使他们信服。另外在身教重于言教的基础上,要扩大他们的视野,使他们与社会有良好的接触,提高其心理上的适应能力。

第三,嫉妒心理。嫉妒是对他人的优越地位而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伴有焦虑、悲哀、猜疑、故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情绪。具有嫉妒心理的学生,可能因学业成绩、爱情、才貌、荣誉地位等产生嫉妒。如果你是被嫉妒者,你可能很烦恼,但你要看到被别人嫉妒那证明“你比别人强”,同时要戒骄戒躁;如果你是嫉妒者,千万要注意到经常有这种心理能导致害人又害己的结果。有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战胜不了他,那就同他合作吧。”所以要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优势,心胸开阔一些,不要斤斤计较得失,学会各得其所地看问题,才能从嫉妒的情绪中走出来。

第四,自卑心理。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高中生是自卑感多发期,这种心理使他们常常不敢交际、害怕失败、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其实,所有的担心都是多余的,只要拿出勇气正确地面对,积极地尝试,很多事实证明了,多一次失败,就多一次转机。消除自卑的方法是建立自信,设立适度的奋斗目标做自己能达到的事情,不断给自己肯定,学会正确的对自己作出评价。

第五,孤独心理。由于高中生独立意识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易使他们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心态,觉得百无聊赖、孤单寂寞。如何打破这种心理闭锁、消除孤独感呢?①培养自己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培养良好的个性;②结交朋友,“无友则孤陋寡闻”;③善于沟通,“交换思想优于交换苹果”;④辩证地看待自己,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给自己的孤独找一个适当的坐标。

第六,挫折心理。挫折对某些人会构成威胁和打击,使之产生一种由焦虑、抑郁、恐惧、憎恶、愤怒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的情绪体验。防止挫折造成不良影响,把握一些于已于社会都有利的防卫方式:①理智。在挫折面前,要以正确的理性观念驾驭个人的情感,一旦产生不良念头,要冷静地审时度势,反省一下由此产生的攻击反应是否值得,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一个人只有接受现实中的自我,才能根据社会的需要创造理想的自我。②升华。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将这种不为社会所认可的动机或欲望,导向更崇高的方向,使其具有创造性、利己利他性,这样会形成一种高水平的自卫方式。另外,在逆境面前巧妙利用幽默、、宣泄、转移等寻求解脱,避免心灵崩溃,也是有效的方法。

篇2

【关键词】学困生 心理问题 数学学习

高中数学学习难度加大,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如何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差

高中数学相对于小学和初中数学,难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有些学生特别是初中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自信心比较差,总认为自己学不好。自信心差的学生在上课集中注意力及独立完成作业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生来说表现的也比较差。

2.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情感

经常听到学生说:“我对这些数字没有兴趣,不感冒”数学学习情感障碍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数学感兴趣了,才能真正的在数学上下功夫,才能学好数学。

3.思维障碍

数学“学困生”的思维上有如下障碍:(1)思考问题偏面性。(2)不习惯扩散思维及逆向思维。(3)抽象思维有困难。(4)分类讨论问题有困难.由于这些思维的障碍,往往带来思维结果的错误。

4.学生害怕考试

学生、老师和家长最怕的就是学生考试失常,我们的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命运,十几年苦读,就是看最后的成绩,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掌握的也很好的知识,却到最后完全没有办法发挥,相信没有什么比这个打击还要大的了。数学“学困生”往往在数学考试中无法得到正常发挥,这种心理障碍大体在考试中表现为:(l)惧怕心理,考试时速度慢而来不及答完卷。(2)心里焦急造成审题马虎,发生各种审题错误,甚至漏做题目。(3)由于前一个题目不会做,于是在做下一个题目时,脑子里还在想前一个题目,因而造成简单计算失误。(4)处理不好“不全会”与“全不会”关系,因而对于某个题目,部分理解掌握的也不做,造成全题不得分。

二、高中数学“学困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创设安全、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有些数学教师总是绷着一张脸给学生上课,对于学生的问题回答的是不冷不热,似乎只有这样冷峻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世界的神圣和严谨,然而教育应当对学生生命的精神世界予以关切,应当为学生的精神困境投入真诚与热情。高中数学学困生是那些在数学学习中遇到了“麻烦”的高中生,他们比其它学生更需要关注和关爱。教师只有让学生在安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也才能使学生学好数学。学困生大多是长期得不到数学教师的欣赏和关爱,他们对数学缺乏情感,甚至充满了恐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感觉到很亲切和被关注,感觉到自己是被信任的,这样的信任与关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也更能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的地位,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精神。

2.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发现的空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地认识学生,充分地理解学生,充分地发动学生,要认识到学困生是一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需要我们花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联想散漫,思维贫乏,充分理解他们,留给他们适当的思考时间特别有价值。课堂上,经常是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来得及思考,少数的学优生已经把答案或方法喊出来了,这一方面对大部分同学而言太伤自尊了,长此以往,也剥夺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权力。教师要引导学优生,不要过早喊出答案,而是要更深入地思考。此时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困生的状态,让他们感到被接纳,同时,往往能够促进全体同学的深入思考。

3.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有的老师为节省教学时间,上课常常找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这严重挫伤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的老师虽然在课上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但对他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嗤之以鼻,甚至采取变相的惩罚,许多学困生就是长期在这样的氛围中被伤害,逐渐失去了上课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事实上,上课提问时,估计他们能解答出来的问题就让他们来解答,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对他们的进步和勇敢要给予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全体同学都是一个积极的导向。而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教师还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得到反馈。一方面便于课内外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数学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学困生回答问题中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常常代表了一批同学的问题。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还要允许他们犯错误,或者说要小心对待他们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他们,纠正错误时是就题论题,不要伤学生自尊,纠正他们应挑最重要的错误纠正,并寻找他们思维中的合理成分予以肯定。

4.引导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学困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能力较弱,一方面是他们没有反思的习惯,另一方面是他们课下的主要工作是应付作业,根本无时间反思。教师在上课时应着力培养学困生的自我监控意识。如在解题教学中运用“你以前见过它吗?”等类似的反问的形式可以提高学困生自我监控能力,除了教师的提示语,还应重视学生的“出声思考”,尤其是让学困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给他们机会和时间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会如何反思。

三、结论

“学困生”并不是学不好数学,而是因为学习意志、学习情感、思维障碍、考试等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他们的学习困难,我们要为“学困生”创设安全、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给学困生思考的时间和发现的空间,给学困生展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自我反思,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发挥他们的潜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 心理健康问题原因解决对策

一、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现在的高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2.有些家庭因父母离异、双亲外出、生活贫困等原因, 孩子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亲情的浇灌,从而产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

3.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而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法,缺少必要的心理沟通和有效的教育手段。

4.父母受教育水平偏低。

(二)学校因素。

1.学习和高考的压力。

2.集体活动少,一些成绩一般,学习之外的其他能力又得不到表现,被鼓励的机会就更少了。于是,厌学、孤独、焦虑、嫉妒等不良心理就像野草一样滋生、蔓。

3.与教师的关系问题。

4.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

5.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很多高中没有心理健康课及相应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这样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没有地方去咨询。

(三)自身因素。

1.在高中阶段,高中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

2.青春期闭锁心理。

3.恋爱。目前很多高中生都出现早恋现象,在恋爱问题上处理的不当。

4.高中时期是人走向成人的过渡期,意味着即将离开父母、家庭的监护,摆脱对成人的依赖,成为独立的个体,是心理“断乳”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内心精神生活充满矛盾冲突,处在一种非常不稳定、不平稳的状态中,有着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独立与仍旧依赖的矛盾;理想与实现的矛盾;自卑与自傲的矛盾。

(四)社会因素。

1.不良网络的影响。由于网络管理的不完善,随处可见的网吧,非法不良网站的建立,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2.社会环境对高中生的影响有广泛性、复杂性和持久性。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很多方面的建设都还在探索中,社会中还存在一些“假、丑、恶”等不和谐现象。

3.教育界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

4.近几年来就业难的现实,社会竞争压力大。

5.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致使心理学研究起步比较晚, 全国多数学校的高中生的心理学知识还比较贫乏,他们不能运用心理学知识来调节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即使产生了心理障碍,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求助于心理医生,或羞于见心理医生。

二、高中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学校方面。

1.端正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改革教育体制与教育方法。其次,教师要端正教育观念,热爱学生,改变过去用分数、是否听话等人为把学生分为优生、差生的错误做法,树立新的人才观。再次,要创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气氛。最后,要组织生动活泼、有意义的课内外、校内外集体活动,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行为模式。

2.大力加强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积极向学生普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

4.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咨询室,与医疗机构取得长期的联系,对高中生期进行精神卫生方面的检查和健康教育。

5.针对高中教师的心理特点,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

6.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7.积极开展文体活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8.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做到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9.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 家庭方面。

1.端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2.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和睦的家庭氛围。

3.亲子对话. 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和模式。

4.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

5.尊重孩子。

(三) 学生自身方面。

1.制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2.增强自信心。

3.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

4.协调人际关系,善待他人,沟通心灵。

5.调适自我意识。(1)提高自制能力;(2)确立人生抱负。

(四)社会方面。

1.国家要制定一系列保护高中学生健康成长的法律法规, 依法打击会危害中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

2.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现象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书刊、影视、网络等舆论传媒工具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全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净化社会空气, 在全社会共同营造一个中学生健成长的环境, 编织一个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安全网。

3.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4.各级领导应重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犯罪事件等现象对高中生的负面影响,书刊、影视、网络等舆论传媒工具都要做好相关的工作,全社会加大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阳萍.浅析高中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J].今日南国,2008,2:77-80.

[2]吴文菊,赵玉东.对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5:151-153.

篇4

人际交往是影响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引发其他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当今高中生人际困扰问题日益普遍和严重,指导和帮助高中生克服人际困扰刻不容缓。本文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从高中生人际困扰的现状出发,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进行分析,从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分析其人际困扰的特点,最后提出高中生战胜人际困扰的对策,为高中生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生;人际困扰;特点;对策

一、 高中生人际困扰现状分析

人际困扰是指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关系不和谐,交往不协调,伴有焦虑、孤独、自卑、抑郁、苦闷等消极情绪的体验过程[1]。现实治疗法创始人格拉瑟认为,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令人不满意的人际关系造成的[2],可见人际困扰对心理健康的重大影响。我国的心理卫生学家丁瓒先生也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有人类的心理病变,主要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发的”[3]。总之,现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困扰是影响其他心理活动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但心理的发展却相对落后的时期,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高中生的人际关系更容易出现问题。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要求和理解他人;高中生的情绪不稳定,常会因为冲动,在人际交往中造成不良的后果;高中生的生活环境相对封闭,交际圈相对狭小,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不能很好的人际适应;各界过度关心高中生的学业成绩,强调了学习生活中的竞争意识,而忽视了合作共赢的作用,容易引发嫉妒、猜忌等情绪。从总体情况来看,高中生的人际状况并不理想,高中生人际困扰已成为其他心理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高中生发泄不良情绪的途径有限,遇到人际困扰往往不能及时的调整或疏导,至使困扰在一定时间内存在,长期无法排解,导致心理上的苦闷、焦虑和抑郁,长此以往会引起心理上的异态变化,引发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自杀。

二、 高中生人际困扰特点分析

高中生的生活环境和年龄特征决定其人际关系主要是其在校期间与周围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所形成的关系,这其中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及与其他人关系等多个维度,在这些维度上高中生人际困扰都会表现出其独有的特点,具体如下:

1、师生关系紧张,有对立倾向。师生关系是高中生在学校这一成长环境的主导关系,随着高中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对待老师的态度从小学的绝对服从,到初中部分学生对老师表面服从内心怨恨,发展到高中时期的公开对立。

2、内向性需求增强,影响与同伴健康的交往。高中生过度强调自我意识、在人际交往中,经常会过分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个人自由,而无视同伴的态度和观点[4]。过多的重视自身的感受,往往会使自己处于越来越被动和孤立的境地。同时高中生在与同伴交往时缺乏人际交往技巧,更加剧了同伴关系的困扰。

3、试图摆脱亲子关系的束缚,经常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家庭的矛盾多是由亲子关系的困扰引起的,是高中生人际困扰的重要部分。高中生开始反抗父母价值观,对父亲和母亲两种相反的感情仍保持着,父母与子女的对立逐渐公开,高中生开始反抗父母的人生观,并选择取舍与自己相适应的价值观。

4、交友范围扩大,开始关注异往。与初中生不同的是,高中生从伙伴集团的交际转移到对异性的爱,他们开始关注与异性的交往[5]。过度的将注意的焦点转移到异性身上,但是又不知道如何与异往最适宜,不能大方自然的与异往。

三、高中生战胜人际困扰的对策

目前高中生的人际关系困扰问题表现突出,有研究表明,有约12% 的高中生存在严重人际关系困扰,因此学校、家长和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引导高中生逐步战胜人际困扰,降低人际困扰对高中生正常学习和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针对高中生的人际困扰现状和特点,提出以下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正确的人际交往观,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高中生的很多人际交往问题都源自认知上的偏差,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宣传栏、校园广播、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纠正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偏差,树立正确的友情观,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2、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教师,应该在知识层面上是学生的引导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尽可能调整教师的角色,使学生产生相似感,融洽师生关系,以便更好的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

高中生的心理发展阶段仍处在个体自尊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关系对高中生自尊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良好的亲子关系能使高中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6]。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3、授予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一定的策略和技巧,高中生的人际交往环境比较单一,人际交往的技巧比较匮乏。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

实践辅导教育,如开展新生人际适应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营、人际交往自信心训练等,在活动中逐步培养高中生主动的与他人交往的品质,并在积极强化学生在训练中的积极交往体验,不断的总结实践成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学校还可以针对性地对高中生的交往技巧进行指导,如可以开设社交礼仪讲座,为高中生提供合理的社交礼仪参照,让其通过的自省的方式得到自身的提高。

4、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

学校要不断完善校园全方位的建设,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入手为高中生的和谐交往提供条件。同时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其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学校、家长和社会都不应将关注的重点只放在学生的学习上,应该以更开放的心态,培养高中生广泛的兴趣,为其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

5、及时疏导人际困扰

鼓励高中生积极面对心理问题,学校需要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为高中生解决人际困扰,缓解人际压力。学校要建立健全心理辅导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全面了解和把握高中生人际困扰的动态,在学生出现人际困扰使及时给与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除了一对一的心理咨询方式外,学校可以经常组织相关的团体心理辅导,让高中生之间有更多的互动机会,发挥同伴关系的积极作用,让他们相互影响,不断互动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人际困扰会给其健康成长和发展带来重要的负面效应,所以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帮助高中生克服人际困扰,帮助其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当前我国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亚慧,吴锡改.论青少年常见人际困扰[J].基础教育研究,2013(19):56C58.

[2]王军妮.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及干预措施[J].吉林教育,2009:30-31.

[3]汪雪莲,许能锋,张艺玲.医科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多维度联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7, 34(15): 2809.

[4]杨建艳,姜琨.高中生人际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12):28-29.

[5]刘方平.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1990(4):48-53.

篇5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强化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求心理健康。高中生处在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习和生活的各种问题随时都会给高中生带来困扰,高中生面临着升学问题,能否顺利进入大学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社会、学校和家长纷纷施压,给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带来影响。作为教师,如何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心理咨询

高屋建瓴的开阔视野、广博深厚的学识底蕴是作为一名优秀教师难得的优点,但是更为可贵的是教师拥有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以及深切关怀学生内心的品质。对于教师而言,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心理咨询。

一方面,教师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传授课业知识,应该拥有一定的地位,受到学生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俯下身来把学生当作朋友,及时了解他们心理的变化。很多时候学生内心被得到关注的渴望并不亚于对知识的追求,因此,教师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当然这需要教师做好相关功课,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高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课业压力对学生造成的心理负担以及生活问题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二、及时辅导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教师而言应当具备相应的业务素养,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其他相关的学问及技能,以便在学生面临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辅导。

“打铁需趁热”,当学生面临心理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众所周知,很多严重的心理疾病都是长时间累积而得不到及时解决的结果。要提高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把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控制在最低限度,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学生进行及时辅导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多与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等,这些方式都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除此以外,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交流、电话通讯等方式关注学生。

三、自我调节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时候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候就需要学生自己调节心理和控制情绪。作为教师,最为直接也最为彻底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能力。

高中学生在生活上都处于半独立的状态,很多高中生寄住在学校,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都受到一定的影响,例如,生活不适应、与同学产生矛盾、学习压力大等现象都很常见,很多学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习下降,对于教师而言,既要解决好学生出现的问题,还应该教会学生自我调节的方法。例如,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来说,心理都有一定的压力,教师可以教会学生通过运动或是进行短暂的娱乐等方式来调节紧张的情绪。当学生为生活问题而感到烦恼时教学生学会释放等。总之,教师的参与以及学生自觉的调节都很重要。

参考文献:

[1]田自然.如何强化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玉屏民族中学,2011(14).

[2]马廷湖.如何强化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甘肃教育,2009(01).

篇6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080-03

收稿日期:[HTSS]2006-03-08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联2005年度调研课题(SKL-2005-965)

作者简介:褚卫东(1971-),男,河南洛阳人,讲师,从事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在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到底做到了哪一步,其实施的过程如何,又有何成效和收益,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又有何评价、建议与意见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展开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过程

1.被试选择

本次调查在河南省各地市部分高中展开。本课题组在全省随机选择了16所高中,分别对这些学校高一和高二年级的一个班进行调研。所选的学校当中有重点高中6所,普通高中8所(城区及县城高中5所,乡级高中3所),职业高中2所。被试的人数分布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对被试进行调查。问卷题目体系中既有封闭式的选择题目,也有开放式的问答题目,既有利于准确揭示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又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展示内心的矛盾冲突。同时,对学生和部分高中任课教师及班主任进行谈话交流。发放的问卷题目清晰,表述准确,整体效果较好,除个别问卷中的个别题目有部分学生由于答题方式的原因造成答案无效外,其余的题目均起到了调查应有的作用。

3.统计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一题“您认为本校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回答“比较好”的有227人,占答题人数的27.8%;回答“一般”的有529人,占64.8%;回答“较差”的有60人,占7.4%。第二题“您认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回答“亟待开展”的有514人,占63.0%;认为“可有可无”的有227人,占27.8%;认为“没有必要”的有75人,占9.2%。第三题要求学生把几种常见的心理现象按照出现频率排序,有15份试卷本题无效。通过对801份有效试卷的分析,发现学生把“学习压力过大”、“缺乏学习兴趣”、“情绪不稳定”列为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比例分别为52.9%、43.1%、41.2%。第四题“上网对高中学生有影响吗”,回答严重影响学习的有20人;回答只要把握好度,不会影响学习的有709人,占87.0%。与此相关的第五题,对学生上网持肯定态度的(“可以”或“支持”)的有665人,占81.5%;认为“无所谓”的占18.5%。第六题“关于青春期性知识的获得途径”,回答“学校开设课程”的有91人,占11.1%;回答“父母的教育”的有75人,占9.2%;回答“朋友、同学”的有257人,占31.5%;回答“电影、电视、书报等媒体”的有393人,占48.2%。第七题“对高中存在的考试压力的看法”,认为“考试压力太大,影响学生生活学习”的有197人,占24.1%;认为“有考试压力但学生能接受”的有392人,占48.1%;认为“考试压力虽大,但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的有227人,占27.8%。

从调查中笔者发现,从完整的意义上来说,仅有一所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配备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而其他的学校仅仅是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努力,但这些努力与学生的需求相比,是远远不够的。因此,86.2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从总体上来说,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花瓶式”心理教育课

不少学校在上级要求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下,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但很多学校仅仅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上一段时间,不久就将心理课的时间让给数理化等科目。对于这种情况,部分高中管理人员解释说,这是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紧张,开设心理课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而影响升学率,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摆设列在课表之上,却并没有真正开展和实施,结果使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高中课程中的“花瓶”。

2.“短期培训式”的教学

有部分高中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比如在考试前开设心理讲座,“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的学校在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开课,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但仅仅开了一段时间,就被取消了。

3.“思想政治教育式”心理课

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有6961%的学生认为,教师在班会上讲的一些有关心理方面的东西或者进行一些心理谈话活动就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原因是现在学校做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德育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有学生在访谈中说:“很希望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心理座谈会。”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执行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心理影响。

4.“医、心”不分的心理咨询

一些高中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还有的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放在一个房间,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不少教师和学生甚至形成了这种认识,即认为“走进咨询室的人和走进医务室的人一样都是‘有病’之人”。这就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必然影响到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应对策略和应对方式的合理产生。

三、讨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的原因

(1)缺乏专业牲。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式的心理学和“医、心”不分的心理学,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缺乏专业性。由于心理学教师相对较少,再加上人们的认识偏差,许多人都认为谁都能做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在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时,并不注重教师的专业性,而是利用本校的空闲人力资源,将其他部门的闲置人员或者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转而聘为心理学教师。因此,心理课在学生的眼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什么两样。

(2)缺乏长期性。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以“教学大纲”为主体,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忽视了道德品质和人生观的教育,这是一种“功利主义”片面教育。同时,学校受社会和家长“看重学校升学率”的观念的影响,“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缺乏针对性。调查发现,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的了解,因此在学生看来总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情绪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考试结束后情绪波动比较厉害,“但学校和老师总是谈学习,谈考试,没有人谈到如何调节情绪,觉得很郁闷”。还有的学生在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面对学校、教师和家长“谈此色变”的态度和“一棒子打死”的策略,深感苦闷,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和请教的人。

另外,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高中生而言,高中三年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作专门的辅导和咨询。

(4)缺乏全面性。目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落脚点建立在为智育成绩提高服务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自信心等方面探讨较多,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方面则时有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等问题考虑较少。对于学生的虚荣、嫉妒、自私、卖弄、顺从、专横等心理隐患缺少关注。究其原因,与长期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教学质量=学业成绩=考试分数”的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终的体现不是人的全面主动发展,而是应试的结果,这无疑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功利性的曲解。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人。学生只有心理素质好,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否则一切都是空谈。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都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实体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庸。因此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讲座;作为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不要打着“心理学”的旗号进行说服教育,以免混淆学生的认识。

(2)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更应该立足于现实,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随时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让学校在执行政策的时候无空隙可钻。更重要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收到成效,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3)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系统理论课的讲述。在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应该坚持连续讲授,因为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学生才可能从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许这些理论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第二,针对不同时期不同问题开展心理讲座。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应力求依据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避免仅从某些方面(如学习、考试等问题)开展工作。如学生在刚踏进高中大门的时候,需要了解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文理科分班之后,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往,和教师交往;考试前,如何应对考试,缓解考试压力;遇到挫折时,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等等。第三,采用不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开设书信来往的专栏、心理咨询专线等,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采取个人隐私得到保密的形式得以倾诉、得到解答等。还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书籍,开阔心理空间,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

总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高中生现实学习、工作之必需,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最终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百珍.青少年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余慧娟.科学性、实效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支点[J].人民教育,1999(3).

[3]袁东.浅析影响学校心理咨询实效性的原因[J].人民教育,1999(11).

[4]吴昌顺.中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J].人民教育,1999(10).

篇7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心理问题 原因分析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03-0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中职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心理问题比普通高中生显得更为普遍和复杂,其中的原因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课题。只有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从原因入手,才能更有效地去干预,提高中职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走好以后的人生道路。作为一名教师,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与学生深入交流的相关经验,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常见原因作以下分析。

一、家庭因素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和普通高中相比,职校的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的比例相当高,有的班级,这样的孩子可以达到50以上。而不少父母又没能处理好家庭的矛盾,最终伤害到无辜的孩子。这些孩子脆弱、敏感、孤僻、缺乏安全感,而在青春期表现得更加叛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有些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心和爱,用了错误的方式和方法,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伤害。所以,很多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或问题父母。这就提示我们不少孩子的问题还得从家庭入手,当然若有条件,开展家庭治疗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中职生来源和个人经历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问题的复杂性

普通高中生一般都是由小学、初中、高中这么一路读过来,没有离开过校园,也很少经历重大的挫折。而中职生的来源和个人经历就要丰富得多。首先学生的组成比较复杂,有来自城市的,也有不少来自不同的区县和农村,有的同学已经步入过社会,有一定的社会经验,有的同学经历了多次转学甚至被退学的经历。还有的同学自认为社会经验丰富,看到了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却常常以偏概全,丧失了对社会和自己的信心,导致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所以中职学校中很多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自卑心理,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失败者”,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难以全面地评价自己。其实他们内心又非常渴望被关注和认可,因而常常表现得桀骜不驯。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一定要帮助中职学生重新认识自我,学会正确、全面地评价自己,重拾信心,重新给自己定位,学会把职校的学习当做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三、分析与讨论

1.学习上的挫败感导致自卑与厌学

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曾对自己的学业有过美好勾画,但在求学生涯中,知识基础、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人际交往等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学习成绩不良,他们肯定用自己方式尝试改变过,遗憾的是没有取得效果。失败后没有获得所渴望的尊重和鼓励,由此引发和强化内心的挫败感,有的孩子进入职业学校甚至产生强烈的“劣等感”。很多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不能正确面对挫折,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 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心理压力。

2.道德认识肤浅,自控能力较弱

中职生大多是基础教育中被忽视被冷落的弱势群体,这也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且复杂。部分学生有一些模糊的道德认识,如“不受纪律约束才自由实惠” “打不服别人要受欺”等等。有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自控能力较弱,常受个人欲求的驱使,很少考虑自我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协调;受个人情感的驱使,常常忘记道德准则;有自制的愿望,但又缺乏坚忍的自制力。行为上的惹事生非;乱花钱,逃课、迷恋网络等等不在乎来掩盖自信心不足,用违反校规这些行为来补偿内心的失落感。

四、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对策

1.充分尊重关爱,给中职生更多信任与鼓励

根据实际交流,中职生很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学生很多问题的形成不是偶然的,而是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问题也决不是靠简单的训斥、指责和处分等就能解决。因此,老师要以平等、关心、信任的态度对待学生,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多一些倾听,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引导,少一些处分。让学生在肯定激励中体验自尊和荣誉,实现个性的完善。

2.预防与矫治学生的心理障碍

要预防与矫治学生的心理障碍,必须建立学校、家庭的整体和谐的育人环境,充分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破除“只有上大学才是成材”的片面认识,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特长,重视和发掘人才的多样性,不要歧视和嘲笑学业成绩差的学生,俗话说,善用物者无弃物,善用人者无弃人,任何学生身上总是有闪光的东西存在着。

3.组织多种活动,创造健康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要从学生身边的小事情、小问题入手,学生才会产生共鸣。只有从学生最感兴趣、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只有从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入手,学生才会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让学生充分体验、充分感悟,增强他们正确处理问题,战胜困难,不怕挫折的信心和勇气。

4.进行心理咨询,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学生的需求是多样的,但不一定都能得到满足,对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学生,必须及时做好认真、耐心、科学的思想工作,疏通心理障碍,从而化解其因得不到满足而留下的心理情绪,帮助他们消除障碍,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综上所述,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自信意志是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人生目标,才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才能激发他们学生的自信,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从而增强克服困难和勇气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才能对自己的人生道路做出正确的设计并为实现其目标而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薄娅《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因素关系探讨》

[2]法国心理学家比奈的《心理学年报》

篇8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素质教育,终生教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其中的核心部分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来自于政府、社会、家庭乃至青少年自身多个层面的关注与重视。陕西省于1997年在全国率先召开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并确定了11个县30所中小学校作为素质教育实验县。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陕西省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目前,陕西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影响因素有哪些?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有助于今后陕西省在素质教育中更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好地促进陕西省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目前,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亦不容忽视,其中学习焦虑、身体症状问题尤为突出。2004年,韩晓琴、康伟对陕西省7地市1000名城乡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陕西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总体乐观,在回收的700份有效问卷中,有问题的为40人,占5.63%;问题较严重者即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为11人,占1.55%,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仅为1.55%。同时,调查结果也表明,虽然总体健康状况良好,但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调查中发现,34.65%的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问题,11.69%的学生有身体症状,7.89%的学生有过敏倾向,7.32%的学生有冲动倾向,6.06%的学生有恐惧倾向,5.63%的学生有自责倾向,4.65%的学生有孤独倾向,3.08%的学生对人焦虑。

另一方面,陕西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较城市青少年低。2008年,郝雁丽、李景华对西安市城乡6所中学的1756名高中生的调查发现,西安市农村高中生在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方面与城市高中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高中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城市高中生。同年,杨梅,王有智对陕西地区1299名城乡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特点的调查发现,在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自我和归因风格分量表的得分中,城市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二、陕西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

1.陕西省青少年学习焦虑、身体症状问题突出的原因

来自现实的或预想的学习情境对学生的自尊心构成威胁时,学生感到的某种担忧或恐惧的心理倾向被称之为学习焦虑。身体症状一般指强烈的心理焦虑引起的不良生理反应,如心跳加快、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头疼、心神不定、疲劳等。那么,陕西省青少年学习焦虑、身体症状问题突出的原因何在?首先,我国的教育制度虽几经改革,但本质上仍是应试教育,分数是衡量学生、教师及学校唯一的标尺。学校为了自身生存,为了争取更多的教育资金和资源,教师为了完成学校下达的班平均分数、重点大学升学率等硬性指标,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够考出好分数、进入好大学、选择好专业、最后选择好工作的目标,层层加码于学生。在这样教育制度及环境中,加诸于青少年身上的学习压力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面对压力时,人的肌体常会产生一种自发的神经反应,即应激反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面对压力时,如不能及时适当调整、适应,特别是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时,会严重危害人的健康。下面是一些典型的长期应激反应症状(Doctor & Doctor,1994),情绪信号:焦虑、淡漠、易怒、精神疲惫;行为信号:回避责任、回避与人交往,出现极端行为或自我伤害行为,忽视自己,判断力差;生理信号:对疾病过度担心,经常生病,疲惫,过量用药,病痛及抱怨。其次,多数情况下,人的行为是由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驱动的,内在需要即内源性动机,外在驱动因素即外源性动机。学习本应该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力,促进其素质全面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使学习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乐趣,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教育过程。然而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及环境下,家长、老师过分地追求分数,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业成功与否的标准。高分便是好孩子、好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学生长期高强度学习,学习时间一再增加,休息、娱乐以及投入到其它爱好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分的外部刺激强度会降低内部动机和损害自发性的兴趣,使学习变为一件苦差事。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改善,必将引起对学习的疲倦甚至是厌恶,从而引发学习焦虑、身体症状等一系列心理问题。

2.陕西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低于城市青少年的原因

陕西省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要低于城市青少年,原因何在?陕西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与城市在生活环境、教育资源,文化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方面,这些差别影响到家庭、学校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也会直接制约孩子本身的发展。首先,在农村,许多家长文化程度不高,接触现代教育理念的机会较少,仍旧遵循着传统的教育方式,将孩子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从家庭而不是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孩子的发展教育,教养方式缺乏科学性、有效性。2008年,郝雁丽、李景华在西安市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中发现,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有明显影响。高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比较显示,城乡父母在情感温暖、理解和拒绝否认,城乡母亲在惩罚严厉,城乡父亲在过度保护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父母比农村父母对高中生有更多的情感温暖、理解,农村母亲比城市母亲对高中生有更多的惩罚,农村父亲比城市父亲对高中生有更多的过度保护。其次,由于资金、师资、意识观念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家庭、学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投入较之城市更为薄弱。农村地区普通中、小学一般都未设立专门的心理支持、咨询机构,甚至从未开设与此相关的专门课程。当面临问题时,农村青少年能够获得正确疏导的渠道较少。再次,农村学生占有的社会资源明显少于城市学生。对大部分农村家庭和孩子来说,读书、上大学是他们改变人生的唯一出路,对升学考试的过高期望给农村家庭和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在进行这种孤注一掷的拼搏时,外界的些许压力或许就会造成学生的心理失衡。

3.影响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般因素

目前,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良好,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那么影响陕西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一般因素主要有哪些呢?

(1)教育中重智育轻素质,学习至上倾向明显

随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确立,素质教育的推行,当代家庭中大多数父母树立起了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家庭教育意识,重视子女的全面发展与教育,重视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家庭教育的重心已不再被偏置在智力的开发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上,基本道德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和生活习惯的养成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家庭的关注。但家庭教育不可能脱离整体社会背景,我国传统文化中对教育活动某些不恰当的理解及现行教育制度设计和实践中的某些缺陷,不可避免地投射到了当前家庭教育中。考高分,上好大学,然后找一份好的工作仍是大部分家长乃至孩子自身对教育活动的基本定位。实际的家庭教育活动中,家长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为孩子请家教、买学习资料、补课、参加兴趣班等方面,成绩与学习是家长首要关心的问题,至于对孩子的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等其它方面的重视程度则要低得多,远远不够。近日,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对西安市一所中学的200余名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调查,发现近3成学生的理想是出国,至于出国的原因多位学生解释为:“国外的学生学习压力小,生活更自主些”。

(2)不良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在教养孩子的问题上,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比某一具体的教育方法来得重要,在影响家庭教育的诸因素中,亲子关系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发展水平。”亲子关系越和谐,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效果就越好,子女就越能顺利成长。虽然目前,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是发展的主流,但传统“家庭本位”思想的影响仍在继续,在许多偏远农村更甚,父母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往往按自己的意愿设计孩子的未来与发展,从家庭和功利的角度而不是个体充分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实际的家庭教育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到了青少年时期,如果父母不能和孩子有效及时的沟通,尊重倾听孩子的意见,善于引导,在观念、教育态度、方法等方面跟随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就有可能导致与孩子的关系恶化,使得孩子对父母关闭自己的心扉,合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思想行为等得不到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问题。

(3)家庭教育责任转移

家庭教育责任转移即在子女未成年阶段,父母将家庭教育责任转移或推卸给他人。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因忙于工作事业或是因工作流动,工作压力等无暇照顾孩子。在农村地区,年轻的父母们外出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里,家里的老人肩负起了孩子的教育责任。在城市,由于父母工作的繁忙,隔代教育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还有一些家庭,将孩子送入寄宿学校,由学校承担起大部分的教育责任。这种家庭教育责任转移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隔代教育中,祖辈多溺爱孩子,照管方式不科学,教育观念落后,这些都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如孩子任性、自我中心、意志薄弱、责任感差等。而将孩子送入寄宿学校,则会导致亲子关系缺失,易使孩子产生孤独感,被遗弃感等,从而导致心理行为问题的产生,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4)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不当

刘玲玲、毛健玲对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育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不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在实际的教育当中,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中存在着管得过严或过松的现象。过分严厉会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敏感多疑,而过分干涉保护会使得孩子自卑,无主见。父母对孩子行为的约束标准常常不一致,这也是导致孩子行为心理问题的一个常见原因。如对于孩子的说谎行为,父母也许这一次会提出批评,而下一次则轻易放过。这种管教方式常常会造成孩子的困惑,使得孩子缺乏安全感与稳定感。

(5)不良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出生成长的地方,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研究表明,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反之,则会使得孩子置身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很多消极影响,如对双亲的反感甚至怨恨,行为的放纵、自制力缺乏,不良道德品质及心理病态危险的增加等。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婚姻观,恋爱观等一系列家庭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的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这无疑是不利青少年成长的,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6)学校重视、投入程度不足

2007年,魏书堂、彭虎军对陕西省44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与调研分析,结果发现,在思想认识、机构建设、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不到位,是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调查中发现,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方面,45所学校仅有7所设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占15.6%,其中,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差距更大,有86.36%的中小学无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习生承担课程方面,52名实习生中,直接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仅占25%,75%的实习生承担的是其它课程的教学任务;在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方面,44所中小学配备21名专兼职人员,平均2所中小学不到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同时兼职人员中多为学校管理干部、班主任和思想政治课教师。

(7)社会变迁

我国目前正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经济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必将引起政治及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变化,引起人们生存意识及生存方式的转变。这些变化与转变将会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影响着社会中的人们。2009年,辛自强、张梅的一项关于1992年以来中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表明,中学生SCL-90得分与社会威胁、教育状况、经济状况三方面的10项社会指标相关显著,社会变迁是预测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教育的普及以及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扩大、失业率、离婚率和犯罪率的上升,间接投射在青少年家庭生活、学习、交往行为中,已成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韩晓琴,康伟.陕西省七地(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0(2).

[2]郝雁丽,李景华.西安市城乡城乡父母教养方式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

[3]杨梅,王有智.陕西地区初中生心理健康素质特点调查[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1).

[4][美] Dennis Coon,John O. Mitterer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458-459.568-569.

[5]中国网教育热闻.陕西某学校搞心理健康调查 三成学生理想是出国[DB].2009-01-20.

[6]邱强.中国当代家庭教育变迁[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7]刘玲玲,毛健玲.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9).

[8]魏书堂,彭虎军.陕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2007,21(3).

篇9

关键词:高中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抑郁情绪

一、引言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也是困扰青少年的常见心理问题之一。国外研究发现12-17岁青少年的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5%-8%, 国内的研究也显示,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可高达18%-36%[1],而且青少年的抑郁体验会引发和加重成年后的抑郁情绪。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的一种应付资源,影响其面临压力情境时采用的应对方式。研究表明,应对方式在应激刺激和身心健康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2]。本研究旨在综述高中生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情绪的关系,为有关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理论依据。

二、基本概念

1、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自我效能感(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首次提出来的,是个人有关适应环境、完成某种活动的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感影响或决定人们对行为的选择,以及对该行为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进而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3]。一般自我效能感(general self-efficacy)是以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为代表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它是指个体应付各种不同环境的挑战或面对新事物时的一种总体性的自信心。

Judge(2001,2002)认为,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应对、执行和能否成功的基本能力的评估,是个体对各种情境能否有效处理的信心判断(Tipton&Worthington,1984;Lennings,1994;Judge,2002;):起初,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一个特定领域(domain specific)的概念,认为个体在某一个方面有自信心,而在其它的方面未必如此;因为不同的任务对人的能力或技能的要求是不同的: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实自我效能感可以看作是特质的,也可以看作是状念的( Sherer& maddux,1982);即存在一种概括化的自我效能感,即一般自我效能感。

2、应对方式的概念

应对方式(Coping Styles)主要是指在应激过程中继认知评价后表现出来的具体应对活动。国外研究表明,应对方式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它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应对方式的理论模型首推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提出的场合模型。该模式将应对视为个体用来处理内部或外部要求的一系列不断变化着的思考与行动。他们提出,应对主要有两种机能:用来处理问题("注重问题的应对")和用来减轻情绪痛苦("注重情绪的应对")[4]。应对方式按功能分为两大类:处理应对方式(approach coping style)和回避应对方式(avoidance coping style)。

3、抑郁情绪的概念

在心理学研究中,抑郁经常被视作抑郁倾向或抑郁情绪。冯正直认为青少年抑郁是指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5]。 刘风瑜认为中小学生的抑郁指的是他们对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不良情景或事件的一种反应,是一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这种无愉快、悲伤或精神痛苦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相对稳定的[6]。

三、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对这一领域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曾荣侠,吴伟(2008)研究发现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关系密切。曾兴华(2008)研究表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焦虑和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7]。葛明贵等人(2006)研究表明学习厌倦感、自我效能感与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相关的结论[8]。

关于抑郁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伴有高水平的被动、回避应对,Ebata和Moos(1991)发现处在抑郁状态的青少年更多地依赖于回避应对方式。 Richard G.Sawatzky等人的研究显示更大的压力管理自我效能感和抑郁是相互关联的,识别学生自我效能感和有限的压力管理提供适当的支援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对付压力,防止抑郁。

大量研究表明,抑郁情绪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有很大相关。个体应付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一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所使用的应付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每个人的应付行为类型仍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心理健康,极易产生抑郁孤独、焦虑的不良心理状况[9]。而积极的应对方式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是个体有效完成面对的工作或学习任务。孙玮,聂玲等人的研究表明高中生存在抑郁问题,但寻求心理援助行为不足.应针对高中生群体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心理教育,提高青少年对心理服务的利用能力[10]。

四、研究结论

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对抑郁症的研究,且在这一领域也十分深入,但是对抑郁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研究更少。已有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各个研究结果还有一定的差异,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求证。青少年抑郁已经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方面,且近几年青少年抑郁情绪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我国的教育体制造成的升学压力、社会环境带来的竞争压力,使得青少年常常面对巨大的压力情境,他们能控制和改变的只有自己的应对方式,提高自我效能感,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王卫.青少年抑郁的预防: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简介[J].心理科学,2000,(4).

[2]曾荣侠,吴伟.大学新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付方式、抑郁的相关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陈月苹.承德某专科院校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心理症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

[4]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

[5]冯正直.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社会信息加工方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6]刘凤瑜.儿童抑制晕表的结构及儿童青少年抑郁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

[7]曾兴华.高中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8]葛明贵.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习厌倦感与抑郁的关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6,(23).

[9]胡宏建.大学生网络成瘾症的成因及其对策思考[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

篇10

【关键词】高中语文班主任工作学生指导德育

一、学习指导

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长期依赖于父母,并在祖父母的溺爱和呵护下长大的,自立自主能力相对不足,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学生会为一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痛苦流涕,为和同学因一件小事而自寻烦恼,为做错一件事就灰心丧气,为损坏公物而不敢承担责任,在学习和生活中经不起挫折,缺乏自信、自强、自立的能力。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克服学习上、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学会快乐生活、快乐成长。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和他人,导致对他人甚至亲人的冷漠、误解。如果不了解研究学生,就很难教育学生。了解研究学生就需要“摸底测温”,了解学生的性格、行为、成长环境等。教师要善于捕捉和点燃学生思想及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弱的进步火花,促进前行的力量,使他们在人生的重要时期,学会自立自强。班主任还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的班主任在班级内建立学习激励机制,采用小组共生的模式,形成小组学习互助制,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开展“一帮一,差对好”的结对子活动,优等生和学困生结成对子,使学困生受到优良品德、良好学习态度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小组之间互相竞争,从而激发全班同学学习动机。

二、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包括智能训练、学习心理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自我心理修养指导和性心理教育。班主任心理健康指导能力是在“大心理”视野下,依据学生个人特点和需求发展,在团体心理辅导、家庭教育、心育科研、个体心理辅导、心理测评、教师团队发展等方面需要的具体能力。特别是逆反心理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既是人天性的自然流露,也是智慧火花和创造的源泉。班主任开设心理健康课和专题讲座,通过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专题讲座等,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如马鞍山二中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培养学生积极乐观、不怕困难、好学上进的良好心理素质。矫正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学习适应问题,如考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厌学等,情绪问题,如抑郁、恐惧、紧张焦虑等,常见行为问题,如多动、说谎、打架、胆怯等。心理健康辅导活动的步骤包括:多引导、少教导,多心知、少认知,多交流、少记录,多理解、少判定,多升华、少概括。一项调查报告显示,独生子女高中生抗压能力普遍堪忧,一旦遭遇挫折,往往容易滋生心理问题。但相比挫折教育,多数家长更青睐“赞美教育”与“鼓励式教育”,更愿意给孩子“甜枣”。问题生需要班主任耐心指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能力,特别是后进生、特困生、学困生、留守儿童、优等生、单亲孩子教育。此外,培养高中生认同感有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良好习惯,激发内部动机,激励不断成才成功。

三、交友指导

高中生正处在自我认识的重要转变时期,他们的自我发现不可能通过自身来完成,需要借助于他人的参照。只有在与他人的相处中才会最终完成这一过程。班级中出现榜样人格,会成为学生塑造自我的范例,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利用学生做榜样示范教育,有时效果优于老师说教。对此,班主任合理安排座位,关注同伴交往。在交友中,加强自尊自爱教育。自尊就是正视、并接纳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自爱就是爱护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名誉。高中生正处于积极接近异性的时期,但由于心理发育不成熟,在与异往中难以建立自然、适度的关系,因此很容易陷入早恋。班主任应该加强高中生青春期教育,指导学生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让学生明白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要适度交往,在交往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及感情流露要自然、顺畅、不冲动、不造作,要自尊自爱,培养独立人格。班主任对于高中生早恋问题应该正确引导,影视作品中爱情镜头,网上太多又露又透的画面等,由于缺乏正面引导,不少学生形成了畸形的爱情观念。班主任不仅在学业上将学生培养成才,还应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此外,在自媒体时代,多数人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碎片式电子阅读,扮演小时代的主角,成为“局外人”。加强学生网络时代自律能力教育,正确对待网络社交圈。

四、小结

在校期间,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同时又是学校德育的主力军。班主任德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因而,无论从班主任专业发展、班级有效管理方面,还是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研究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都具有必要性。文章以学生指导为出发点,探究高中德育提升的新策略,希望对未来的高中班主任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管仪平.略谈教师德育能力的提高[J].中国校外教育,2011.(3).

篇11

关键词:新生 心理 问题透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230-01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而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正是从单纯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的裂变时期。他们单纯、幼稚、有渴望长大、成熟,往往会因为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情感等因素的影响,也是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阶段。所以,对新入学的高中学生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 高中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人际关系障碍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新生有强烈的交友需要,渴望更多的人理解自己,接受自己。然而,高中新生自我意识强烈,不善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在高中,学生来自各个乡镇,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性格,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在班级中,由于师生之间的不信任,不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在于同学们的相处中,他们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归属感,希望得到理解与信任,但是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性格以及处事方法、态度差异经常造成同学关系恶化,伤及他人感情。另外高中同学大多是寄宿的,他们远离父母,缺乏与他们的有效沟通,本来就有一种孤独感,一旦出现人际关系不和谐时,这种孤独感就进一步加剧,从而产生压抑和焦虑,不能友善的与他人交往。

1.2 环境适应问题

由于环境的改变,部分高中新生逐渐表现出一种对新环境的不接受、不适应、自理能力差等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如今大多数孩子是娇生惯养的,面对寄宿生活极其不适应。不会做饭、不会整理房间、不会理财等等,他们的内心便产生了恐慌和孤独感。(2)学习上的不适应感。由于初、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存在较大差别。突出表现在初中形象思维偏重,高中理性思维偏重;在学习方法上,初中侧重教师的教,高中侧重于学生的学;初中强调教师的示范和指导,高中强调师生间的探究和合作,特别是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高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这些变化,很多高一新生并不了解,他们仍用学习初中课程的方法学习高中课程,就会感到收效甚微,特别是教师的探究性教学,更会感到不知所措。因此,他们不知如何安排学习,以至心中忧郁、焦虑。

1.3 自我意识模糊

部分新生对如何发挥自己的优点和克服缺点感到迷茫,有部分同学看到班上同学多才多艺,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产生自卑心理。有的同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但不知如何突破,常感到孤独无助。

1.4 情感方面

青少年时期第二性征逐渐发育,易冲动,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和向往,随之也会伴随情感的困惑。一方面表现为与同龄人的情感纠葛。在咨询中,经常碰到这样的询问:“我和一个男同学很谈的来,想发展成为心心相印的好朋友,又怕老师家长反对,影响不好,该怎么办?”“我喜欢一个女孩,可有好几个男同学喜欢她,我该去竞争呢还是退下来?等等”。另一方面,与网友交往问题,一些高中生长期沉迷于上网聊天,容易迷失情感自我,在现实中懒得表现自己的情感,导致产生紧张、孤僻、冷漠、情感缺失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 教育对策

研究表明,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学校应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如何进行有效的疏导呢?

2.1 学校方面

一方面加强班集体建设,增强归属感。新生入学后,老师应及时介绍学校周边环境和同学们的状况,使同学们尽快熟悉了解,消除陌生感。还应组织一些以迎新和促进交往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和文体活动等,使学生尽快适应环境,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加强学习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教师要尽快学生的水平,及时找到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兴趣。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用脑,减轻学生的焦虑情绪。

2.2 家庭方面

学生的教育并不是单方面的,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家长要从各个渠道提高沟通水平,多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成绩下降、早恋等问题。

2.3 学生层面

一方面,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再新生入学阶段,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学关系,尽快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主动适应新的变化。在生活方面,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并帮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分析与评价自己,客观的估计与评价别人。要不断发掘自身的潜力,形成积极地自我意识,对自己始终充满信心。再次,引导学生改变不良的个性特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要学会主动与人交往,坦诚对人。平时多参加集体活动,遇到矛盾和冲突,学会沟通与化解。

2.4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开设此课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的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如情绪转移,合理宣泄,向别人倾诉等,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通过以上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增强竞争意识和自信心。同时还应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通过各科教学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既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各科教学中都包含着极其重要的心理教育因素,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心理动机和学习习惯。这样就能很好的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重要的精神财富,提升其思想品质。

2.5 重视心理咨询工作,完善心理服务机构

心理咨询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需要借助这个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干预。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相联,又相对独立具有专业性。心理咨询应面向全体学生,指导学生自助,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形成,应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开展学生成长关键期的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个性特点,以利于他们做出合适的选择。

3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高中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为以后同学们身心健康的发展打好基础。另外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关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 陆踊.中学生心理疲劳现象透视[J].江苏教育,1992(Z1).

篇12

关键词:地理教学;心理健康;兴趣;措施

地理学(Geography)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和现象的学问,它是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相互作用关系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是现行高中必修课程之一,而新课程下的高中地理是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也为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传递地理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做人,教师也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一、高中地理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1.学习动机弱,轻视地理学科

学生进入高中以前,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地理。在初中地理学习过程中,地理是作为“副科”出现的。初中地理主要是识记性的,学生只需要在考前花时间背书就能考出优异的成绩,进入高中后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初中,忽视了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导致许多学生学习地理的动机较弱。

2.“畏难”情绪在作怪

学生进入高中地理的学习,首先接触的是自然地理,而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尤其是《地球的运动》一节。学生在学习必修一前两节过程中还能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自主学习,第三节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通过课堂讲解知道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但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发现并不是只知道就可以。不理解规律,不会运用,相应的题目不会做,在听课和做题过程中形成恶性循环,认为地理难学,对应了心理学上的“畏难”情绪。

3.学习主动意识不强,“没时间”学地理

目前高考仍然实行文理分科,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告诉笔者自己要学理科,所以不学地理。这样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课下作业不按时完成。同时学生进入高中以来,学业任务重,一些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听地理课,课下辅导即使有问题也很少主动学习,问及原因,学生的回答是没时间。

4.不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地理学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是很多学生不能够很好地利用地图,在做题的过程中即使遇到地图,学生也懒得动手去查阅,认为这很费事,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就靠“蒙”,这是中学生惰性的表现,我们讲到“秦岭-淮河”一线,学生能把地理意义说出来,但是让学生画出这个分界线却被难住了。

二、高中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乐学”地理

新课程主张倡导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有时间自主查阅资料,分小组合作学习。在讲授《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课时,我把学生分为两个参赛队,课下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学生整堂课的兴趣都很高,生怕漏过一个知识点,最后得分高的队获胜。这样学生能真正体会到学习地理的乐趣和益处。

2.因材施教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也不同,有些学生数理化很好,可就是对地理不“开窍”,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善于利用他们学习上的优势,首先教给学生地理基本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再适当进行梯度训练,学生的成绩会慢慢提高。而对于一些花费了很多时间学习仍然感觉吃力的学生,则要培养他们的“灵性”,主要是掌握一些学习技巧。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性格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调查,80%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性格中的不足,作为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高中生培养良好的性格。性格因素在地理学习中的影响也很大,要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疏导机制,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并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地理学习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高一的自然地理难度较大,同时学生又刚进入高中,学校与教师应从情感入手,让学生建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抗挫意志,掌握抗挫的良好方法。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浅析了一些表现明显的问题,要改变中学生学习地理中的心理问题还需要社会、家长、学校以及师生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篇13

1 学生厌学的心理原因

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很复杂,往往在一名厌学学生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多种厌学的表现。从厌学者的心理特征看有以下原因:

1.1 认知水平较低

人的认知水平影响他对事物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在学校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大到一些事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小到高中学习、生活的目标、特点和要求等问题都模糊不清、不甚明了。比如许多学生在“为什么要读书”的问题上含糊不清,学习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学习不求甚解,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采取敷衍态度,甚至根本就不予理睬。因为迫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不得不呆在学校混日子,也有部分学生因为觉得学校里有他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所以寄身于学校。有些学生的归因特点也使自己难摆脱厌学,他们总将自身的厌学都归因于“农村学校条件差”等外在原因,而认识不到自身存在的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内在原因。因此,这些认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不明确,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就产生了厌倦情绪和学习冷漠。

1.2学习兴趣的缺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就会消极对待学习。厌学学生一进教室就情绪低落,教师讲课,他们一句也听不进去,课堂上萎靡不振、做小动作、看小说、玩手机、打瞌睡,一下课他们又精力充沛,生龙活虎。作业完全照抄或根本不做,谈到学习就头痛,看到作业就心烦,听到考试就害怕,完全缺乏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好奇心。更谈不上自主学习、探究问题。

当然,学生学习兴趣缺失除了学生自身的内因外,也与农村高中办学条件、教学手段的落后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单调乏味有很大的相关。农村学校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教育教学环境相对落后,教学手段落后,课堂教学大都停留在一块黑板、一只粉笔的物质基础上,这势必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情绪的调动,这种状况与学生在极少数时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学习时的表现大相径庭。

1.3依赖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弱

部分学生习惯了老师的“满堂灌”, 学习有依赖性,懒得动脑筋、害怕困难,稍稍遇到困难就放弃,对老师提出的一些改变学习习惯的建议,明知道是有利于学习的,却不积极采纳、实行,有的学生一段时间能按照老师的建议去做,可是缺乏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做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农村高中校大多数学生都住校,学习压力和生活负担很重,遇到困难,容易意志消沉,自暴自弃,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

1.4快乐体验少,失败体验多

农村高中学生入学文化基础差,许多是一些考不上重点高中,重点中专或未能升入理想学校的落选生,上了农村普通高中学习遇上困难,学习成绩一时提不上来,就容易灰心丧气。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一定时期内厌学的情况有所改变,但是由于基础太差,一旦考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屡次的失败,累积下来就表现为对该学科学习活动的恐惧感,逃避该学科的学习活动。

1.5 自卑心理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大环境影响到教育观学生观的错位,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差, 这类学生往往被弃置一边,得不到老师的帮助和关注,甚至遭同学白眼,评先进没份,很多活动竞选不到,觉得自己是个废物,样样不如人,于是就成绩下降;再加上在家受责骂,造成心慌意乱,致使他们自信心较弱,自我评价低下,从而导致他们产生了自卑心理,随之便产生了厌学情绪

1.6抵触情绪、逆反心理

高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学生很“在乎”老师和同学说的话和做法。一旦学生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他们就拒绝学习某一门课程,拒绝与相关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学习活动,久而久之,也就渐行渐远,产生厌学情绪。

1.7性格有缺陷,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农村学校,不少学生家长常年在外面打工,形成农村学校特有的“留守一族”。这些学生要么由爷爷奶奶抚养、要么由亲戚朋友照顾,从小缺乏严格、规范的家庭教育,在不当家庭教育和不当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一些学生形成了自由、散漫、不负责任的性格特点。或表现为不服管教、不守规矩、遇事冲动、打架闹事,或表现为孤僻冷漠、遇事偏激。这些学生在校难以处理好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关系,这样就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情绪。

2 厌学心理的辅导原则

学生一旦产生了厌学心理,就不仅仅只对学习缺乏兴趣,还对学习产生了一种厌恶抵触情绪,成为一种障碍,影响学生学习。我认为教师对待这一类厌学的学生要真诚、坦率地表示自己的看法,诚心诚意地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从而使他们对老师产生可信、可靠的信念;教师要尊重厌学者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真实问题;能体验他们的精神世界,对厌学者必须进行深入的、通盘全面的了解,注意厌学者的个体差异,找出他们的个性心理特征及困扰他们的心理问题,对厌学者的厌学原因作出正确判断;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谈话口气、体态语言对厌学者进行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厌学者进行心理上的帮助,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3 厌学心理的辅导策略

鉴于以上对厌学心理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疏导农村高中生厌学心理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能力

自我决定论认为人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对处于厌学状态的高中生的成长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更多地希望能自主,而不是仅听从老师和家长的话,这也是发挥他们自我决定能力的一个很好的优势,老师要做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发挥他们的自主能力。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深刻辨析自己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东西,共同寻求“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问题的答案,并和他们一起寻求学习中的乐趣;帮助厌学学生改变不恰当的归因方式,建立新的归因方式。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外在动机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自我决定,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享受愉悦。

3.2帮助学生确立合理学习目标,提升其学习能力

亨利・福特说:“不管你认为自己能做,还是你认为自己不能做――你可能都是对的。”就是说,我们的目标定位在哪里,我们通常就能走到哪里。目标是行动的指南针。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体自我改变的过程。因此要改变厌学学生的厌学行为,很重要的事就是让学生确立一个具体明确又恰当的学习目标并进行尝试和努力。合理明确又有适当难度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让厌学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许多学生都曾经为自己制定过学习目标和计划,但往往计划是计划,行动是行动,学习目标因为种种原因很难实现,久而久之,厌学情绪就涌上心头。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格尔维茨认为人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使用“如果―那么”的思考模式,会更容易克服困难,提高成功的概率。指导学生学会这种思考模式,学会对未来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预测并相应提出解决办法,他们会更容易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阅读理解生词实在太多了,一点都看不懂,那么就查字典一点一点地弄清楚。

3.3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其有成功体验

农村高中厌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长期所遭受的挫败感,使他们有了习得性无助感。自我效能感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的,才会产生对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反之,当人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这种心理状态叫习得性无助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给每个学生设定适度的期望,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及时给于肯定,用激励或赞美的语言帮助他们找到自信,促进努力学生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与自我实现。同时,教师还应多创造机会,让厌学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认可的欣慰,使他们的内心产生振动。成功的体验,不仅为学生积极主动的行为提供强烈的动力,还有助于养成他们健康的人格。

3.4与他人良性互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没有哪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的,因为他是一个独立的人。农村高中生因为住校在校时间最长,他们的学习压力也特别大,许多厌学学生还是“留守”高中生,他们的孤单寂寞和无助最常反应的就是人际关系紧张。如果高中生在人际关系上不适应,总是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没有同伴,他就会有意无意地对抗或逃避被抛弃的感觉,他就会想离开学习的环境或者与人冲突。这时,教师首先要尊重他,让他学会与老师进行良性互动,再与家长充分沟通,家校合作,引导他与同学良性互动,一旦人际关系得到了周围人的尊重与认可,他就会乐于呆在学习的氛围中。

参考文献:

[1]阳志平等编著.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M].2011.3.

篇14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问题 对策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道出了人们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但这个健康,人们常常侧重于身体有无疾病,而忽略心理上的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心理健康在人的健康中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认识越来越清晰,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什么是心理健康呢?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那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如何能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心态,心理教育就首当其冲了。我是一名中学教师,面对的初中生正处于少年时期。这个阶段的他们,一半是儿童,一半是青年。幼稚与成熟并存,在人生的旅途中,这是一个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的时期,也是充满希望又令人烦恼的时期,更是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重视的不仅仅是为学生打好学习基础,还应当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品质。心理健康对广大初中生而言就显得十分重要。历经这十几年的教学和深入接触学生,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总结,本人归纳了初中生常见的在学习、人际关系、青春期等几个方面的心理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维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1 探讨、维护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意义。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普遍承受着比以往沉重得多的心理压力,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频繁出现。而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而心理健康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证,在任何一个方面的发展都是建立在特定的心理素质之上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的重要因素,是其他素质形成与发展的内因,可以制约或促进其他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影响其他素质的发挥。可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初中生常见心理问题,初中生正处于儿童向青年过渡的阶段,随着生理上的巨变,他们心理上也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定的时期,这时期的初中生的心理经常出现矛盾,性需求与规范约束的矛盾,这些矛盾冲突使得扔中生极易产生心理及行为的偏差。2008年6月份,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发现有41%的初中生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20%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初中生确实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嫉妒自卑、任性孤僻、学习不良、考试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青春期闭锁心理、社交困难、吸烟饮酒、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厌学、网瘾、玩游戏等。从我校初中生的现象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2.1 学习类。学习作为学生时代的主题,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亦是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我校初中生表现出来的主要体现在厌学、逃学、考试焦虑等。

2.1.1 厌学、逃学。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完善,学生的学习空间、时间更为自由。但是,我们也常常听到家长说:“我这孩子很聪明,如果把1/2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准能成学习尖子,可是他就是贪玩。讨厌学习,学习成绩差,经常开红灯以致于逃学。”在我学校不乏这类学生,这都是心理有困扰造成的学生厌学。造成学生厌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2.1.1.1 来自学生自身的人格缺陷。学生人格缺陷是造成目前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厌学学生的人格障碍大致有以下四种;①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的心理动力。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优越,甚至于无后顾之忧,他们缺乏理想和积极的生活目际。②我父母是农村的,那个年代大字不识一箩筐,我也是遗传了这点,我天生就是笨,做什么事都比别人慢一拍,虽然勤能补拙,但那毕竟需要时间,别人都走远了,我要赶也来不及了,不如放弃。存在这类想法的学生有较严重的自卑感,对自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特别是在某一事上,显得比别人落后,他们更显得消极。③性格外向的学生喜怒哀乐形于色,与同学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但也容易产生矛盾。一旦自尊受到伤害,就会产生抵触情绪。④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优越的家庭生活或父母的过分溺爱,造成孩子们缺少生活的磨练,他们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经不起挫折,一旦遇到波折就后退,以致无法自己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这种人格缺陷不仅是造成他们当前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而且更是有碍于他们的继续发展。

2.1.1.2 来自学校教育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过去,我们注重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课堂上教师是“主演”,要求学生听从老师,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沉闷,一些学生就会厌学。再者传统的教学,老师更注重的是教学任务的完成,注重“教”,而很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满堂灌输,基础稍差、不想学、或者精神差的学生就在这一知半解或一窍不通中度过,结果到头来还是不懂,最后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干脆逃学。可见老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是造成学生厌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其次,片面追求升学率、优秀率、获奖率,忽视学习困难生的发展。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中学还是没有摆脱考试这个指挥棒,以成绩评优、评奖,以致许多老师在班级授课制中以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去求得这些荣誉。为了追求升学率,学校甚至于每个学期开学都织组一次考试,按成绩好差分加强班、优等班、普通班、职业班。这大大挫伤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觉得在职业班就是恶劣学生的表现。

2.1.2 考试焦虑。一是大部分学校的考试体制是一期一大考、一月一中考、一星期一小考。期末、期中、单元、各类比赛,甚至出现考试泛化现象。以上问题是由学校的教育结构、学校的指导思想、学校的教育方针的影响而形成。从理论上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但是给学生的感觉是时时都处在考试的紧张状态中,无形地给学生的心理加重了法码。造成对考试的恐惧。其次,我国目前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体制中,教育行政机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绝大部分学校的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基本上是为了升入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升学。有些家长或者老师常给学生灌输升上重点高中就

等于一个脚踏入大学门坎的思想,这种情绪反映在学习上,就会感到学习沉重,讨厌学习,考试焦虑。教育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出教育内容过难、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因这种情况导致一些学生由厌恶学习发展到逃避学习,脱离学校到网吧、游戏厅等地方寻找不正当的刺激,从而形成一系列品行障碍。

2.2 人际关系。

2.2.1 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常听一些家长埋怨说:“我这孩子有什么事都不愿意和我们家长说,宁愿跟同学诉苦或者与老师谈。”这涉及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一个完整、和睦、民主的良好家庭给初中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归属港湾,孩子们时常感受来自家庭的温暖,来自父母的关怀,遇到什么困难他们才愿意和父母沟通:相反,一个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儿女们,从来不考虑孩子们是否愿意、是否接受,这就造成孩子们只知道听从、接受,而不会和父母谈自己的理想。从而造成了孤僻、专横的性格。另外,父母离异、家庭中的种种伤痕。都会给初中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有人研究认为:父母不和睦或父母一方死亡会给儿童在心理问题上造成更大的伤害。这是因为孩子在父母那里看到了人际的恶劣性,不和睦的父母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们会有一种被人抛弃和愤怒感觉,并有可能变得抑郁、敌对、富于破坏性,并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了痛苦,他们憎恨父母、家庭,认为家庭是造成不幸的根源所在。

2.2.2 与教师的关系。老师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导师,也是学生生活上的朋友。据调查反映有72%的学生都希望老师在生活中能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和他们相处,希望老师对学生多些理解、多些信任。初中学生年龄偏小,老师就成了学生心中的理想目标和公正代表。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与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对待学生冷漠,甚至横加指责,学生就会感到失望。更有甚者,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贬低其价值的不良态度,会使学生的心理遭受到严重的创伤,这也是师生间发生冲突的原因。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压抑、消极的情绪产生,师生关系日趋紧张。

2.2.3 与同学们的关系。学校是一个大家庭,班里学生更是一家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同学之间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彼此关爱。初中生和小学生、高中生一样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外,也希望在同班或同级里获得被同学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有的同学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所以和同学的关系不融洽,甚至有时关系紧张,这样的情况又会使他们的孤独感越来越严重,却因为苦无对策而形成恶性循环。

2.3 青春期心理。

2.3.1 青春期闭锁心理。初中生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都日趋成熟,有些学生不善于跟父母、老师、同学沟通,心理的困惑和疑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就表现出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同一个体。可以说封闭心理是青春期心理的一个普遍存在而又较为特殊的问题。闭锁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处于消极情况控制下,封闭与外界的任何心理交流。它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2.3.2 情绪、情感激荡,或彰显、或内隐。青春发育期的生理变化会使学生的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初中生对外界的事物特别敏感,一个微笑可以使他们的情绪飞扬、极度兴奋,一段感人的话语会使他们激动无比、心潮澎湃。然而有时有的学生不管内心是激动、高兴还是苦恼、消沉,都不会轻易表露出来,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面对老师和父母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解决,他们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变得焦虑与抑郁。

2.3.3 早恋。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身体发育加快,第二性征出现,生理成熟时间提前,出现性发育迅速趋于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现代的初中生与过去相比眼界宽了、想的多了,早已跳出了学校这个“圈”,但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有限,又处于青春期,难免会有青春的悸动。特别是受到社会上歪风的影响,他们认为谈恋爱是时尚、是一种潮流,不谈就是落后。再者从小学升入初中,意味着学生开始独立生活,父母可以不接送了,但相当一部分家长没有做好过渡工作,放手过早,又疏于管教。以致学生获得了很多可特别利用的个人空间和时间。另外,部分家庭的离婚大战和离异现实导致学生失去情感寄托和生活监护,从而为早恋创造了条件。初中生早恋具有自发性、隐蔽性、盲目性、矛盾性等特点,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份,但却是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3 学校教育对策。

3.1 开设心理辅导课。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问题比较突出的时期。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学生的心理问题就理应从心理上去排除,只有困扰得到了及时的排解,才会更有利于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学校领导应将心理课纳入课程日程安排,侧重心理卫生知识学习辅导。对学生进行科学用脑训练,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进行生活辅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处理自身身心发展变化和调节心理的技能,排除心理上的各种障碍。克服如情绪、社交、休闲、消费、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可进行升学与择业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为自己的未来制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