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中学生诚信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5)09-0007-01
1当前中学生的诚信现状分析
社会环境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思想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着引导和驱动性,同时对于中学来说老师也是他们行为思想的指向标,对其诚信观念的培养和教育有着直接的影响。社会又是一个更大的范畴,每个人都需要在其中建立复杂的社交关系,人与人之间又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诚信的品质会相互渗透,不诚信的行为也会不断传递。对于中学生而言,也存在一些不诚信的现象,比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考试存在作弊的现象、假冒家长的字体签名,以及用假的请假条私自出校门等等情况,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其实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诚信教育的缺失,以及老师、家长以及中学生本身对于细节问题的忽视,所以,不管是从诚信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还是从中学生自身的品质改善来看,诚信教育的加强都是中学生教育方向的必然选择。
2重视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1)家庭诚信教育缺失: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根深蒂固的,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重视,对于其道德素质并不是很在意,内心也固执地认为学习好了一切都好,从而忽略了对孩子诚信观念的树立,对于撒谎等小的问题没有进行十分明确的表态,导致孩子的诚信意识从小就比较模糊,所以,家庭的诚信教育作为基础阶段必须重视起来,而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会给日后的诚信观念输入带来很多的阻碍。(2)理论化的诚信教育: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老师也是学生的主要榜样,从整体来看学校对于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主要体现在思想品德的课本上,学习过程比较简单,对于诚信的真正含义和具体的实际行动理解得都不够透彻,教师对于诚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也比较传统,导致学生对于诚信的这一概念既熟悉又陌生,在教学方式上缺少一定的实效性,缺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让学生对于诚信的认知与实际的自身行为出现脱节的现象,所以,理论化的诚信教育也是造成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3)社会中诚信缺失: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通讯工具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逐步实现了共享,社会中一些负面新闻传播速度不断加快,传播范围越来越广,比如做假账的经济犯罪、假冒伪劣产品、明星的偷税漏税,以及满地可见的办假证等广告,这些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会给心智不够成熟的中学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启发,对其身心健康成长产生一些不良的影响,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的影响也是造成更多诚信缺失的重要原因。
3中学生诚信教育的具体措施
(1)家庭诚信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对其诚信意识的培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必须以诚实信用的态度和行动来引导中学生的行为,在细节处必须做好孩子的榜样,让孩子自身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的观念,同时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需要明确诚信的立场,尤其是在犯错误的时候,对于不诚信的行为需要作出明令禁止的态度,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不断感受到信守承诺的重要性,从而才能把诚信作为自己的立足之本,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和诚信意识,使自己拥有更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在把握自己行为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周围的人,在相互影响中使诚信的氛围更加浓烈,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相处得更加和谐。(2)校园诚信教育:学校的环境与中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身教重于言教”的观念,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诚信的行为举止去引导自己的学生,为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作出更多的努力,在诚信的学习中更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向标作用。在诚信教育方面,除了书本内容的理论化诚信学习之外,可以通过安排类似的主题班会、举办演讲比赛、安排诚信教育观影等活动形式,来督促中学生去搜集更多的关于诚信的信息和资料,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更好地了解诚信的含义和内容,通过实例来给自身的行为带来更多启发,让同学在参与中加强沟通,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影响,让每个同学在诚信的学习中都能够充满正能量。(3)社会诚信教育: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同时社会也被人们称为“大染缸”,每个人的文化背景与经历不同,使得社会关系十分复杂,而中学生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于社会的认知比较表面,主要是通过自己搜集的社会信息来认识整个社会,社会舆论是他们获取社会信息、了解社会新闻的重要手段,也是他们判断社会事件对错的重要依据,媒体在传播真实内容的同时,也需要肩负起社会责任,将积极向上的社会诚信的现象进行扩大,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导向,让中学生明辨是非,除了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评选活动之外,也可以更多的进行公益广告的宣传,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微电影、情景剧的制作,为中学生的诚信意识确立提供更多的资料,对他们的诚信观念给予鼓励和支持,从而更加完善他们的人格,为祖国的未来培养更加完整、全面的人才。
4结论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学生的教育也是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配合与处理,诚信教育作为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对于中学生的发展与成才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文从当代中学生诚信现状分析、对中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具体措施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不同方面了解到“言必行,行必果”的重要意义,在教育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不仅要从小培养他们诚实信用的品质,还要贯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理念,从小事做起,从细节着手,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加全面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虹兴.以诚为本,以信为天———刍议中学生诚信教育[J].新课程学习:中:2014(12)
[2]李征宙,刘芝莲.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阻隔及消解[J].教育:教学科研(下旬):2014(04)
关键词: 中学生 诚信教育 环境影响 心理分析 行为纠正
诚信自古被奉为做人之根本原则,因而,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意义深远。学校、家庭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做好诚信教育责无旁贷。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从小教育学生要诚信。而现今的诚信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教师不能以身作则,家长素质有待提高,家长和教师缺乏沟通,不能使教育达到最佳效果,等等。面对孩子的说谎行为,我们应反思,分析其说谎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纠正其说谎与行为,强化其诚实行为。
一、环境对中学生诚信的影响
任何优良品德和行为的养成,或者不良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的形成,都受到环境的熏陶与感染。中学生也是社会人,其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必然是受各方面影响的产物。下面从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社会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现象影响了人们对社会的信息,假冒伪劣产品也大大危害了人们的利益,这为中学生接触不良风气提供契机,使其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其良好人格的形成。例如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不能在假期得到有效延续、甚至被破坏的问题,恰恰不是学校和家庭的教育能够解决的。学校5个月的优质教育积累,如果在暑假2个月碰到不良社会环境,顿如春雪消融,转眼即逝,令老师、家长痛惜不已。
(二)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育学上有个“5+2=0”的理论,大意是说周末2天家庭教育的失败,足以抵消学生在校5天学习所得。比如,学生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刻苦学习,回到家来,父母却在麻将桌上喷着酒气说:“读书有个屁用!”当然,这样的父母现在越来越少了,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成为学校教育的有效延续。
家庭是中学生最早接受教育的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是潜移默化的。父母良好的言谈举止将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三)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
学生撒谎、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等不诚实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问题表现在学生身上,根源却在教育上。学校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但如果某些学校和教师在进行诚信教育的同时,违反诚信原则,譬如,上级来检查,学校提前交代好学生该如何做,说是为了学校的荣誉着想,某些教师开公开课前先预演几遍是为了给听课老师留下个好印象,等等。
这种的脱离教育的目标与宗旨的教育,能把诚信教育开展得很好么?教育教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的转变,从不良到规范,从不成熟到完善。学生接受的只不过是诚信的理论教育,并不能把诚信表现在日常行为中。
因此,诚信教育不能是空喊口号。教师要做诚信的表率,只有从自身做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履行诚信,营造一种诚信氛围,为学生树立诚信榜样。
环境的不良影响会导致中学生的说谎行为。当然,环境对中学生诚信的养成也有正面影响,规范中学生的道德准则和行为习惯,引导中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环境的影响要通过中学生的内心起作用,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对中学生说谎心理进行分析。
二、中学生说谎心理分析
欺骗和撒谎的行为将随着社会习俗和义务同时产生。可见,说谎并非学生的天性,当他们为自己应该承担的事感到痛苦时,不得不用说谎逃避和掩饰。中学生说谎大多都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一)中学生因想象而说谎。
对此父母可不必过于在意,只要指明其不对,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们把希望、想象和现实分开,这样有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切不可粗暴训斥,或把它归结为道德问题,否则会使学生感到惊慌失措。
(二)中学生因害怕训斥、打骂,逃避责任、推卸责任而说谎。
中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感觉很好奇,尤其是家里的东西,非要亲自动手拿一拿,仔细看一看,很容易不小心就摔坏东西。这时中学生会因为内心紧张而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而不知不觉地开始说谎。父母发现其说谎后,要搞清基本事实,给孩子说话的机会,严肃并耐心地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指出说谎是一种恶劣的行为,让其知道说谎的危害。
(三)中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说谎。
学校中中学生攀比现象比较严重,学生们相互吹嘘。有学生捡了东西交公,受到老师的表扬,有的学生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把自己的东西交给老师谎称是捡到的。对于此,教师和家长要谨慎、耐心地教育学生,告诉他们做人要实事求是,得到老师表扬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同学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帮助别人,爱护公物,讲究礼貌,等等。让学生明白,只有真诚才能得到别人的夸奖。
(四)中学生为了掩饰自己而说谎。
我们可以发现,某些中学生在学习中有不懂装懂的现象。在同一个学习集体中,中学生们都希望自己和别人一样出色,因此就算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不敢问,怕被同学瞧不起,受到别人的排挤。教师要了解中学生的性格特点,主动关心帮助他们,告诉他们,学习中遇到不懂的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没有人会因此而嘲笑他,反而会毫不犹豫地帮助他。只有帮助他们克服了心理障碍,此现象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五)中学生因为模仿而说谎。
中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健全,他们还不能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往往是根据成人的行为进行判断。他们的模仿力很强,父母和教师某些无意间的行为举止可能就被中学生习得,在他以后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譬如,父母不想见某位客人,可能会对孩子说:“某某人来,就说妈妈(爸爸)不在家。”还有些教师喜欢吓唬学生,因为这颇为有效。这些不经意的行为都可能“教会”学生说谎,这就要求父母和教师在学生面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树立榜样。
中学生能否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诚信教育是寓于生活,而非脱离中学生的生活细节和身边小事的一味讲大道理的教育。我们只有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让中学生感受诚信,这样开展的诚信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三、中学生说谎行为的纠正
(一)教师和家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要教育孩子诚信,首先教师和家长必须是诚信之人,言必行,行必果。英国作家说过,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对教师和家长而言,这种播种就是育人。我们在每一件大小事情上,每一个行为举止上,每一个脸色上,都要让学生感受诚信,学做诚信之人。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学生思想与品德都未定型的时候,家长、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加强其自身修养。
(二)及时教育。
中学生说谎要及时教育。那种对中学生说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加批评指正的态度是十分有害的,这其实是纵容。当孩子出现一些欺骗的苗头时,就要及时抓紧批评教育,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古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让学生明辨是非,要让他们知道诚实是人生的一张通行证。
学校可严格按照《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执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不说谎,不抄作业等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抓起,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三)给学生足够的尊重。
如果发现学生有说谎的行为,不要当众揭发他、批评他,可以把他悄悄地叫到一边,单独跟他谈话,一是指出他说谎的,大人已知道了实情;二是告诉他这次给他一次改正的机会,不会当众揭发批评;三是阐明说谎和欺骗的危害性,同时警告他,下不为例;四是相信他今后会做得更好。
(四)给学生多一些鼓励。
鼓励是帮助中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有效措施对于主动承认错误的学生,家长和教师要及时表扬他勇于承认错误,而不是歧视他们。家长和教师应多给学生温暖和信任,用细心、耐心、诚心去呵护他们,循循善诱。当然,对于那些不能认识自己错误,或者知错不改的学生,为了让他们改正错误,适当处罚。
(五)对学生的错误处罚要恰当。
当发现学生说了谎,父母和教师要冷静地考虑学生为何说谎,然后教育学生,在气头上教育学生,父母往往脾气暴躁,引起抵触情绪,教育效果低,甚至相反。不要对学生太严厉,要耐心地向学生指明错在何处,如何改正错误。对于主动承认错误的学生,要减轻惩罚,告诉他这是他主动承认错误的结果;对于不主动承认错误的学生,要加重惩罚,并告诉他,他还多犯了一个错误——说谎。
(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这里,我想就当前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原因及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具体表现
由于受社会、学校及家庭的影响,中学生“诚信”意识面临严重冲击的挑战,“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具体表现如下:
1.说假话。蒙骗家长,欺骗老师。以学校收费为借口,骗取家长钱物,用于吃零食、上网吧。没病假装有病,甚至假造家庭事故,骗取老师批假,借此逃学玩耍。
2.上课不专心,课后不能独立完成作业,抄袭应付。考试时翻材料,照抄别人答案,采取种种舞弊手段应付考试。
3.同学之间不能以诚相待,互相猜忌、不能彼此信任,不能互相帮助。
……
以上现象,在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更可怕的是,某些同学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们要正视现实,探求原因,寻求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推进诚信教育。
二、中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给这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都带来了深刻地变化,市场经济作用于社会道德,既有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因素,又有阻碍道德进步的因素。社会生活中,一些人不讲职业道德,销售产品中假冒伪劣、漫天要价;政府机关的某些干部走过场、摆形式,捏造政绩;车站码头等处稍有不慎,便陷入坑蒙拐骗的陷阱;文化市场上,电视、电影里的虚拟夸张的故事情节、铺天盖地的虚假商品广告,一路畅行无阻的盗版音像、软盘和书籍等,无时不在腐蚀着中学生的心灵。
2.由残酷的选拔制度和严重畸形的金字塔教育结构所导致的“应试教育”仍在学校中无限期地延续。学校不由自主地以提高升学率为现实目标,造成了教育目的的严重迷失。加上学校管理的不规范、对德育工作的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缺失,无疑放任了学生抄袭、作弊等不讲诚信现象的发生。
3.中学生“诚信”缺失,这固然与社会环境的污染、学校教育的不到位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源于家庭教育。家庭是否温馨和谐、父母是否言而有信,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行为。如,一个忙于生意的父亲,期末考试前,许诺孩子考上好成绩后,送孩子一部电子词典,但是当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父亲却“翻供”,使儿子感到欺骗了他,以后,他会以假造成绩单等同样的方式蒙骗父亲。
三、加强中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加强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构建诚信社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的道德氛围,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全社会诚信教育,在管理上重视、在法制上健全,保护诚信者的利益,对违反诚信原则的人进行教育和惩处,真正消除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为中学生构筑一个“诚信”的环境、“诚信”的社会。如此,中学生的诚信教育才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才会有实效。
2.加强学校诚信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承担着及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首先,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宣传栏、标语等布置要有特色,优化校园、教室环境,让环境起到育人的效果。再次,重视示范作用。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领导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最后,检查、督导。良好的诚信品格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对一些平时行为习惯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学校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不说假话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使之不断地自我完善。
3.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思想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生活环境,增强垂范意识,不能哄骗孩子,失信于孩子,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言出必行。尽量给孩子正面教育,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联系,积极配合学校,共同做好教育工作。
【关键词】初中诚信教育心得思考
一、让学生明确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要求的是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诚信教育一样如此,很多学生知道要诚信,但是在内心对于诚信还是有很多的误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以便有的放矢的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俗话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学生要养成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首先是以“知”为开端,遵循知、情、意、行的内在规律,最后以形成自觉、自主、自动的行为习惯为归宿。知是行为的先导,是产生行为的思想基础。
七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以“做诚信社会的中学生”为主题的理想教育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进一步将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八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帮助他们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再内化为自觉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九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诚信人格形成教育。通过对九年级的教育,使学生站到更高的起点上,明确人生的理想,将远大的理想同眼前的具体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养成求真务实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形成诚实守信的人格。
二、重视相关诚信活动的开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有实践才能更好的验证真理,同样的,我们的理论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以验证,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有位教育家说: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最优秀品质、模仿行为教育学生,使养成教育形象话、具体化。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给学生一个更感性、更直观的认识。
比如我们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其中“仁义礼智信”中的“信”这一儒家思想精华更是历久弥新。结合经典名著的阅读,有针对性的向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近年来我校诚信教育的探索之一。或者引导诚信交往。通过多途径,全方位的教育引导,使学生懂得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让他们学会通过培养和完善自身“诚信”品质来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还可以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团队活动、主题班会、辩论会、故事会、专题讲座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诚信教育,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同时也要重视法纪教育。把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诚信教育于纪律教育之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三、加强营造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
我们常说“环境塑造人才”,也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是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的。诚信教育一样如此,优化校园环境是养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外部条件,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氛围,给学生以一种良好的环境,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正前方有国旗悬挂、教室后墙有关于城信的班训、教室有名人名言、图书角、黑板报、学习园地,在走廊楼道悬挂关于“诚信”的宣传牌。整个校园范围比较整洁、清新、优美,好像每个角落都在说话,积极的舆论宣传,优良、文明的环境熏陶,也更促进了良好公德的养成。
首先要营造氛围,优化环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其次也要以身作则,教师示范。要求每一名教师,不论在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在讲公开课之前不得反复“演练”。另外还要在课堂教学,融入诚信。将诚信教育有机渗透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也要制定守则,完善制度,近年来,我校通过制定与落实《学生一日常规》,将学生诚信教育纳入其中。还可以组织活动,寓教于乐。举办文艺汇演,走进社区宣传诚信,开展社会调查,丰富学生们的诚信体验。或者开展家校互动,重视家教。通过举行家长座谈会、通讯联系、书面报告等方式,引导家长在思想上重视诚信教育,号召家长诚信做人,当好子女的表率。
四、做好诚信教育的督查工作
“行百里者半九十”,诚信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开展的活动,是一个应该需要保质保量进行的活动,因为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由于青少年年龄还小,正处于世界观形成阶段,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不稳固,为此,老师要加强检查督导,强化学生的知情意识,尤其是强化学生平时诚信完成作业和待人接物的言行一致,另外在班级常规活动中设监督员,开展“诚信”行为训练活动,通过检查督促,使之自我完善,定期评选出“诚信标兵”,为同学树立榜样。
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方法,提升诚信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开展量化考评。近几年,学校结合诚信教育,将学生平时的诚信表现纳入每月的量化评分中,通过考评考级,奖优促劣。还可以采用榜样示范。学校每月评选出十名包括诚信模范在内的“德育之星”。使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当然也可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宣传橱窗、专题讲座、故事表演、文艺晚会、主题班会等各种形式,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体验中感悟到诚实守信光荣,失信可耻,从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也要注重走进社会。组织社会调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诚信的重要性,从而增强道德自律意识,提高对诚信的认识水平。初中生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教育工作者继续付出踏实而又富于创造性的劳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关心。
参考文献
在高中学生中加强诚信教育是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从以上现实需要和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结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中对诚信教育基本内容的有关规定,学校主要对学生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
第一,传统诚信思想教育。如“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人无信不立”等传统诚信思想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宝贵资源。
第二,正确的交往观教育。通过真诚待人教育,使学生懂得真诚是人际交往的第一要素,使他们学会通过培养和完善自身“诚信”品质来处理好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意识中蕴含着诚实守信等公德意识,通过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公德意识,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诚信意识。
第四,纪律及法制教育。把诚信教育和纪律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寓诚信教育于纪律教育之中,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促使学生自觉地养成诚信品质。
二、进行整体设计,突出诚信教育的层次性
学生诚信品质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诚信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为使诚信教育取得实效,遵循学生人格形成的一般规律,把整个高中阶段三年时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学生诚信教育的方案,使诚信教育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高一年级作为起始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以“做诚信社会的高中学生”为主题的理想教育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进一步将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二年级作为发展阶段,在继续进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品质。通过对高二年级的教育使学生不仅知道应该怎样做,而且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他们变他律为自律,养成诚实守信的行为习惯,再内化为自觉诚实守信的思想品质。
高三年级作为升华阶段,主要对学生进行诚信人格形成教育。通过对高三年级的教育,使学生站到更高的起点上,明确人生的理想,将远大的理想同眼前的具体学习任务结合起来,养成求真务实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形成诚实守信的人格。
三、打通三条渠道,强化诚信教育的协同性
诚信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才能使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民族的建设人才。因此,诚信教育要打通社区、家庭、学校三条教育渠道,形成教育的合力:
第一,营造诚信的校园氛围,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使学生在思想上受到启迪,情操上得到陶冶,使他们的诚信品质得到升华。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的诚信示范作用。要求每一名教师,不论在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中,都要忠于职守,认真负责,决不能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说到做到,言行一致;教师在讲公开课之前不得反复“演练”,在书写学生评语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地反映学生的优点、缺点。
第三,将诚信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之中。组织教师编写了校本课程《高中学生诚信教育读本》,作为德育课程来学习,并纳入学分制管理,实现诚信教育课程化。
第四,制定学生诚信守则,实行“诚信”承诺制度,建立“学生诚信档案”,使学生诚信管理制度更加完善。
第五,组织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活动。如让学生到社区散发诚信宣传资料,组织社区居民在诚信公约上签名,利用居委会板报等宣传阵地进行诚信宣传。在参加社区诚信宣传和具体商业活动过程中,丰富了学生们对诚信的体验,为学生们诚信品质的升华奠定了基础。
第六,通过开办家长培训中心、举行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引导家长在思想上重视诚信教育,号召家长诚信做人,当好子女的表率,指导家长科学地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
四、创新教育方法,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灌输晓理法。诚信意识不可能自然形成,强力灌输才能收到教育的功效,这种灌输必须时时处处反复地讲。
二是案例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诚信两难问题,引起学生的道德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道德思考,以促进学生诚信水平提高。
三是榜样示范法。讲解名人诚实守信的事例,展现教师诚实守信的人格,宣传学生中诚实守信的典型,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