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服务质量范文

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教育服务质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服务质量

篇1

【关键词】 医院,儿科;健康教育;护理质量审核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的功能已从单纯的护理转向护理、预防、康复和保健等综合性护理。护士的职能在扩大,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近年来,使用科学的护理程序,在儿科门诊开展有效的护理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家属在就诊及治疗、护理过程中掌握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提高了自我保健意识。在实施过程中,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改善了服务态度,从而提高了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使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从原来的85%提高到95%。

1 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程序

1.1 收集患儿及其生活资料 由于儿科门诊量大,患儿起病急、变化快,家属就诊心切。儿科门诊分诊护士应在患儿候诊过程中,首先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并了解其就诊原因、心理问题、生活习惯等。在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心情缓解后可针对性进行有关疾病的饮食、营养、治疗的宣教。

1.2 确定目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我院在发放问卷表调查患儿其家属对健康的需求中发现,家属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用药的指导、疾病知识的指导、家庭自我防护的指导的需求是重点。我院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保健意识。我院制订了儿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介绍、治疗、用药、护理、预防等,编订成健康教育手册,图文并茂,以便取阅。并每月定期召开患儿及其家属工休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每月根据季节性出板报,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3 健康教育的实施

1.3.1 对护士的要求 由于小儿发病急、变化快,受环境影响大,所涉及科室多,需反复排队等,患儿及其家属易产生心理波动。要求护士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水平,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护士要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用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增加其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护士长可根据患儿就诊时间、门诊量适当调整护士上班时间,以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

1.3.2 加强护士的培训 组织护士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所需,在各个环节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由于儿科门诊对象特殊,要求也高,我院对儿科门诊护士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培训,包括操作技术培训考核、与患儿的沟通、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健康教育技巧、对家属的指导等。例如:2岁以下的患儿可以利用声、光、色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学龄儿童可通过讲道理、正面鼓励其克服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1];对其家属则注重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对静脉穿刺部位的保护、对患儿的喂养及护理、复诊的注意事项等。

1.3.3 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就诊须知、各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与护理、饮食卫生、预防保健、药物的使用知识、家庭自我保健、复诊时间等,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认识到儿童特有的生理现象,理解各项检查、治疗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地面对疾病,掌握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1.3.4 健康教育的方法 (1)口头宣教: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健康教育方法。护士应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感受、期望,满足患儿及其家属的需求,针对不同个性,及时、恰到好处地提供宣教。在健康教育的实施中要注意掌握治疗性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达到宣教的预期目标。(2)发放宣传材料:将健康教育内容制订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宣传卡片,交给患儿及其家属阅读。护士仍然要给予必要的解释,以保证患儿及其家属能正确地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3)出板报、播放电视录像:可根据季节性宣传带有共性的健康教育内容。(4)开展患儿家属工休座谈会,举办学习班:制订相关疾病健康教育学习计划,开展患儿家属工休座谈会,认真讲解,还可以请有经验的家属做相关操作的示范,家属们互相交流、讨论、提问,从而达到更好的指导效果。(5) 开展咨询热线电话:解答各种有关疑问,指导有关健康知识及相关应对措施,使其能针对性地了解有关疾病知识,解除顾虑,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4 健康教育的评价 我院护理部制定了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及评分表,要求门诊护士长定期抽查,评价患儿及其家属是否接受与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强调护士要更注重健康教育实施后的效果。护理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护士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及时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更进一步地提高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2 讨论

2.1 开展儿科门诊健康教育,满足了患儿个性化需求,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在实施儿科门诊健康教育中发现,护士在宣教过程中,处处以患儿为中心,随时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及时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所需,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患儿及其家属也逐渐主动参与配合治疗护理,建立了理想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

2.2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实施后的效果,已使护士们深刻地认识到进行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强化了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信念,加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由于护士大多数是中专毕业,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是以往护理教学涉及较少的领域,大多数临床护士未受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学习。随着人们的健康观念改变后,人们对疾病知识的需求以及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也迫切需要加强疾病相关知识的学习。实施健康教育,促使护士主动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学习沟通技巧,使护士的人文知识和社会知识不断增加,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

2.4 改善了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护士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护士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 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82-01

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这两码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及健康知识的不对等,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医院和医生,理解医疗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更好的疗效。与此同时,医生通过向患者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能够更多的了解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有助于医生在医疗技术层面的更多思考,也有助于强化“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给与患者更多的关怀。

1健康教育是医患沟通的桥梁

1.1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和医疗风险客观存在。当前,随着社会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尽管我们处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医学科学目前仍然处于经验科学阶段,还不是一门真正的精密科学;这一领域充满未知数,人类仍有大批疾病尚未攻克,现有医疗水平远远达不到人们所期待的程度,每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都还需要医学科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和验证[1],因此,对治疗效果的过高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医疗风险也始终伴随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这是不容否认而客观存在的。

1.2医患双方不对等需要健康教育。由于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对疾病诊治的认知水平和决策能力上均以医方为强势或主动方,所以,医院及医务人员更应承担警惕医疗风险的义务与规避医疗风险的责任,同时,也应在诊疗过程中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正因如此,健康教育工作就更加显得重要。

1.3健康教育是沟通医患双方的桥梁。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边缘科学,传播学是健康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社会功能,如舆论导向、社会动员以及对社会大众思想、心理、生活广泛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更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医院和医生,理解医疗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更好的疗效。与此同时,医生通过向患者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自己也受益颇多,医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有助于医生在医疗技术层面的更多思考,也有助于强化“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

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2.1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疗质量的相互促进作用。医患关系一般体现为医疗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即医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层次人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的矛盾,医患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医治伤病、解除痛苦、保护健康。正常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寻找医院主体与就医客体在动机、感情、语言、行为、态度等各个方面的最佳配合点[2]。因此,作为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必须做主客体关系的融合剂,以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接纳状态,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因此,医患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疗质量,也关系着医院的声誉。

2.2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疗质量起保障作用。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主客体都十分需要和期盼的,它有利于创造主客体宽松、和谐、舒畅的心态,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赖,从而情绪稳定,精神愉快,这对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能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还有利于创造医院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正常工作秩序,这也是进行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它也是实现医院和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起保障作用。

2.3 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与排除医患关系激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对医方由传统十分尊崇的“感恩”和“宽容”,转变成如今更多的是“提防”和“埋怨”。随着对被视为“神医”、“半仙”的医方的绝对服从,到如今医师被看成为谋生的职业,医患双方不再有高低之分,相反患方被看成是医疗工作的“上帝”,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呼唤着平等。医疗诊治过程中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对方自尊心;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医疗差错;未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多收错收费用;工作人员向患者索要礼物,对患者不一视同仁;向患者提出不切实际的过苛要求等等都会激化医患矛盾,必须避免。

3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按传播媒介和教育对象划分,通常为个人传播(医务人员或病人)、集体传播(健康教育人员或群众)、大众传播(健康教育人员或社会人员),它既有单向传播也有双向传播,能使医院在信息反馈中及时改变服务策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浪潮。

3.1 把医院作为一种品牌来营销,通过细致的病人研究和医患沟通,影响医院工作计划。医院健康教育实际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自我营销。要对本院的病人及潜在病人进行分析和理解,寻找他们的特征,包括病人结构、病人生活形态和医疗产品消费需求,以便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的市场调研在各科室都能展开,尤其是门诊、急诊的导医、导诊,应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仅满足于将病人送到他要去的地方,更要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传播健康知识,获取新的信息,并传达到院部。

3.2全方位开发多种类别、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医疗宣传产品,为病人提供更广泛、完整的信息参阅空间。医院健康教育应开发很多新品种的健康教育宣传产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广告超市”,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让最便宜到最昂贵的“货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满足社会群众从基本医疗服务到高档医疗服务甚至非医疗服务的要求。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网上宣传、电广宣传、闭路电视、电子触摸查询系统、健康教育处方等手段,将医院实力全力推向市场。

3.3提供与“广告”配套的多种专业优质服务,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

市场需要的总和就是我们服务的总和,医院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增强商业价值。应提出一个口号:麻烦自己、方便病人。从小处着手,减少病人就诊环节、往返次数、候诊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3.4建立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实践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健康教育营销队伍。医院健康教育的媒介地位及其面临的新形势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教育人员应当是懂医疗、会经营、多谋略、精设计、善交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可以通过专业而规范的沟通方式向病人正确地介绍医院,帮助医院进行市场策划,解决营销难题。

3.5坚定自我约束意识,增强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防止滥用其社会影响力。

医疗市场处在过渡和转换期,尚未形成基本运行规则;医疗产品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要坚持忠于科学、实事求是、规范操作的自律原则,以社会效益为基础,才能实现医患平等的最终目的。

健康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医患之间、以医学科普知识为内容的特殊沟通。因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患者多进行有易于健康的宣传教育,作为医方,必须在治疗疾患的同时,注重对患者心理健康的疏导与心理健康治疗,以求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误会。从而密切了医患关系,使他们从生理、心理上得到慰藉,并懂得了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防及康复等知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医患关系完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健康教育

1儿科门诊健康教育的程序

1.1收集患儿及其生活资料 由于儿科门诊量大,患儿起病急、变化快,家属就诊心切。儿科门诊分诊护士应在患儿候诊过程中,首先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并了解其就诊原因、心理问题、生活习惯等。在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心情缓解后可针对性进行有关疾病的饮食、营养、治疗的宣教。

1.2确定目标,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我院在发放问卷表调查患儿其家属对健康的需求中发现,家属对药物知识的了解、用药的指导、疾病知识的指导、家庭自我防护的指导的需求是重点。我院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提高保健意识。我院制订了儿科各系统常见疾病的介绍、治疗、用药、护理、预防等,编订成健康教育手册,图文并茂,以便取阅。并每月定期召开患儿及其家属座谈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每月根据季节性出板报,介绍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1.3健康教育的实施

1.3.1对护士的要求 由于小儿发病急、变化快,受环境影响大,所涉及科室多,需反复排队等,患儿及其家属易产生心理波动。要求护士要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水平,特别是静脉穿刺技术。护士要热情接待患儿及其家属,用温和的态度、亲切的语调与患儿及其家属沟通,增加其对我们工作的信任。护士长可根据患儿就诊时间、门诊量适当调整护士上班时间,以保证健康教育的实施。

1.3.2加强护士的培训 组织护士学习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所需,在各个环节中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由于儿科门诊对象特殊,要求也高,我院对儿科门诊护士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培训,包括操作技术培训考核、与患儿的沟通、不同年龄段不同的健康教育技巧、对家属的指导等。例如:2岁以下的患儿可以利用声、光、色来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恐惧心理;学龄儿童可通过讲道理、正面鼓励使其克服恐惧心理,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对其家属则注重疾病的相关知识宣教、对静脉穿刺部位的保护、对患儿的喂养及护理、复诊的注意事项等。

1.3.3健康教育的内容 包括就诊须知、各种疾病的病因、治疗与护理、饮食卫生、预防保健、药物的使用知识、家庭自我保健、复诊时间等,从而使患儿及其家属认识到儿童特有的生理现象,理解各项检查、治疗、护理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地面对疾病,掌握日常生活护理要点。

1.4健康教育的评价 根据我院护理部制定的儿科门诊健康教育评价标准及评分表,要求门诊护士长定期抽查,评价患儿及其家属是否接受与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强调护士要更注重健康教育实施后的效果。护理部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护士服务质量满意度的调查。及时得到患儿及其家属的反馈意见,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健康教育的水平,更进一步地提高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2讨论

2.1满足患儿个性化需求,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在实施儿科门诊健康教育中发现,护士在宣教过程中,处处以患儿为中心,随时为患儿及其家属提供周到的服务,及时了解患儿及其家属所需,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患儿及其家属也逐渐主动参与配合治疗护理,建立了理想的共同参与型护患关系。

2.2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健康教育的实施与实施后的效果,已使护士们深刻地认识到进行健康教育是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强化了护理人员实施健康教育的信念,加强了护士的责任感与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2.3改善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的实施,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让护士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护士的工作得到了认可,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儿科门诊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公共卫生服务 均等化

由于城乡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通常较为低下,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率较高。因此,当务之急便是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笔者在2012年5月―2013年5月间在农村推行健康教育,并对农村地区进行健康教育后对其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调查,旨在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市下辖区内所有农村地区,并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内容为《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中所有内容。在推行健康教育前对所有村民的疾病了解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1.2推行方法

1.2.1成立调查小组:由市卫生局成立专门的调查培训小组,并在各个乡镇、卫生所设置教育专栏,建立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并明确不同人员的分工。

1.2.2开展培训:由各个负责小组对所有村民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疾病控制、疾病预防、慢性疾病种类、流行病种类、健康养生等内容。培训可以采用讲座、几种宣讲的形式开展,同时要对公共企业进行着重宣教,例如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等。此外,负责小组也可以为村民发放宣传手册、录影带等资料,同时也可以举办相关的健康活动,加强宣传教育的力度。在宣传的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的人群展开不同的调查,例如在对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行宣传时要保持绝对的耐心,并要对其存在的疑虑进行解答,提升宣传教育的效果。

1.3效果观察

对健康教育后农村地区的流行病发病率、疾病传染情况以及村民对各种疾病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村民对疾病的了解情况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90-100分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59分以下为差。同时将结果与调查前相比。

1.4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调查,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资料采用t检验,P

2.结果

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甲乙类疾病、其他传染类疾病发病率同比呈现下降趋势;新生儿疫苗接种率为95%,环比上涨10%;未发生过地区流行病。

健康教育前村民的疾病了解情况与健康教育后存在明显差异,p

表1村民疾病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时间

平均分数

P值

t值

健康教育前

57.2±22.3

0.01

2.52

健康教育后

71.4±11.6

3.讨论

健康教育是共生卫生工作推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策略,也是整个公共卫生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市下辖区内农村中推行健康教育后大大的改善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实现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1]。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通过组织推行,采取了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人群对健康信息的需求,进而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充分的体现了健康教育在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2]。对自身存在慢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在推行健康教育后能够提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改变患者以往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农民的治疗信心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推行中的作用非常大。在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前村民的疾病了解情况与健康教育后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教育后村民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明显好于教育前。

健康教育的推行也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自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进而降低致病的危险因素,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3]。虽然在推行初始,村民对健康教育的模式无法完全适应,但经过调查人员的耐心教导后,均能够理解教育的模式并能充分掌握教育的内容,达到疾病防治的目的。在调查中也可以看出,健康教育后农村地区甲乙类疾病、其他传染类疾病发病率同比呈现下降趋势;新生儿疫苗接种率为95%,环比上涨10%;未发生过地区流行病。说明健康教育在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督导作用。此外,我们认为,还应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进一步提升宣传教育效果。例如可以将内容印刷在日历上,或者以宣传画的形式印刷在雨伞、杯身上,然后通过发放小礼包的形式送给村民,进而提升宣传效果[4]。

总的来说,健康教育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等化中意义重大,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服务质量,提升村民治疗的依从性,降低流行疾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辛明.青岛市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供给的财政保障机制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2011,19(32):162-163

[2]王谦.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J].山东大学,2010,19(05):523-524

篇5

由于城乡之间的经济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水平较低,致使农村人口疾病的发生率和流行率偏高[1]。因此,我国在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中的当务之急是全力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我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某调查小组在2013年7月~2014年9月间在农村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并对农村地区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某县辖区内的所有农村地区,对农村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活动。健康教育的内容依据《中国公民健康素养?D基本知识与技能》中的所有内容为标准。在研究小组推行健康教育前,调查所有村民对于各种疾病的了解情况,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

1.2方法

1.2.1成立调研小组:由县卫生局成立专门的调查培训小组,并在该县辖区内的所有乡镇、卫生站设置教育专栏,建立村民健康教育网络系统,并明确各个小组不同人员的具体分工。

1.2.2开展培训工作:各个调查小组负责对所有村民进行健康教育工作,教育内容包括疾病控制与预防、慢性疾病种类、流行病种类及健康养生等内容。培训方式可以采用讲座或者不同宣讲形式开展,同时要对农村的公共企业进行大力宣教,例如农村的学校、医院及政府机关等。除此之外,调查小组也可以给村民发放卫生宣传手册或者录影带等医疗卫生方面的资料,也可以举办与卫生服务相关的健康活动,加强对村民宣传教育的力度。调查小组在向村民宣传的过程中,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进行宣教活动时要保持绝对的耐心和热情,提升健康宣传教育的效果。

1.3效果观察

调查小组对健康教育后该农村地区的流行病发病率、传染病传染情况及村民对各种疾病的了解情况进行调查并统计。调查村民对于疾病的知晓情况采取调查问卷方式进行,其中问卷得分90~100分为优秀,60~89分为良好,59分以下为不及格。同时调查小组将村民的问卷评分结果与调查前相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P

2 结果

本文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农村地区在2013年7月-2014年9月间村民的甲乙类疾病及其他传染类疾病的发病率同比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新生儿疫苗的接种率升至95%,环比上涨了10%;且该阶段未发生过地区流行病。

由调查小组的问卷调查评分结果得知,该地区村民在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平均问卷得分为92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平均得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村民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评分比较(x±s)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工作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步骤和形势,也是公共卫生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通过组织推行的方式来创办各式各样的健康教育活动,为最大程度的满足不同人群对于健康信息的需求和认知的过程[2]。该种方式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充分的体现了健康教育工作在人类健康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针对自身存在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的患者,在对其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后,不仅能够极大程度提升该类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同时改善了患者过去消极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提升了农民群众对疾病治疗的信心[3]。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工作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推广过程中的效果极佳。

调查小组在县辖区内农村村民中推行健康教育工作后极大程度的改善了该地区农村公共卫生的服务质量,实现了该地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从调查小组的问卷调查结果中也可以看出,该地区农村村民在健康教育工作后的平均问卷得分为92分,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的平均得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6

1.1收集生活资料

实施合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对患儿及其家属具有充分了解[4]。因为患儿一般发病较急、病情变化速率快、加上家属亲人由于非常担忧迫切希望马上就诊,所以护理人员应在儿科患儿等待诊断的时间中,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询问家属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心理情绪及生活习惯等基本资料并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护理人员应尽力安抚患儿的激动情绪及家属的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待患儿和家属的不良情绪平复之后,护士可根据患儿的疾病类型宣传教育与该疾病相关的饮食限制、营养需求、治疗方法等内容。不同年龄层次的患儿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和方法也有所不同,且随其监护人学历不同沟通方式也需要一定的变化。因此在患儿候诊时应当由护士依据病情进行分诊,在等待过程中可以分发调查问卷以了解家属健康需求。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两块:①家长对合理用药、疾病防护和自我护理的了解程度;②合理喂养,保障患儿身心健康的能力。通过调查问卷对患儿及其家属有基本了解。

1.2制定教育内容

依据患儿的年龄确认是否需要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我们认为对于3岁及以上患儿可以通过口头沟通和鼓励的方式指导患儿服从医生或护士的安排,接受检查。让患儿了解到他们的配合可以减轻自身的痛苦。回收调查问卷,并统计相关数据:患儿或家属对儿科药物的了解程度、对合理用药的了解,儿科常见疾病的了解,相关疾病的防治方法的了解,自我护理知识的了解,家庭饮食习惯,膳食结构,营养供给情况,生活作息习惯。同时依据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护理的认识开展健康教育,确保家长对于合理用药、按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对家长平时的喂养习惯进行纠正,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或加重,提高家长自护理能力,预防因家长护理不当而导致的患儿二次伤害。使护理人员明确健康教育的目标: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有关疾病内容的认识了解,缓解其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家属的配合程度,及早发现自己的不良生活、饮食、作息、卫生习惯并予以改正,提高患儿和家属的健康保健意识。

1.3健康教育实施

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包括:①口头教育:由于门诊接诊时间较短,因此口头教育是最为重要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门诊护士应当结合患儿的病情对家长和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依据患儿的候诊时间调节健康教育的内容,优先说明最关键和最重要的内容,以增加患儿和家属的治疗依从性,提高预后。护理人员进行口头教育于患儿及家属沟通交流时需态度温和、诚恳,语气亲切自然,应灵活应用语言技巧,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以便达到更好地诱导患儿和家属回答提问,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②分发宣传材料:由于门诊时间有限,因此难以做到让家长完全了解所需知识要点,因此需要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供家长阅读。护理人员应根据调查问卷的相关内容制订一份宣传材料,其内容应包括:各种儿科常见疾病的内容介绍、主要临床症状、预防与治疗的具体方法、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健康护理方法,最好应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同时,宣传材料还应当做到准入低,即简单易懂,不会让家长存在理解困难;无歧义,即不会误导家长或让家长推测教育内容的实质含义;趣味性,对于已具有阅读能力的患儿也应当发放宣传资料以增加患儿对疾病的了解,在为患儿提供的资料中不仅需要运用更为通俗简易的语言还应当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有趣的插图以增加患儿兴趣。③播放宣传片,在门诊循环播放宣传片,宣传片的主题应与多发病和季节性疾病为主,如流感,小儿咳嗽等使家属在候诊过程中增加对疾病的了解。④设立咨询热线,在患儿诊治过程结束后发放咨询热线电话,以方便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方便家属随时咨询各种疾病知识、防治方法、护理措施、指导合理喂养,不仅给患儿和家属提供方便简捷的解答疑问的方式,同时也方便护理人员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进一步使患儿和家属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加。⑤每个月组织1次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知识全面,治疗、看护患儿经验丰富,经过专业技能培训,操作技术水平熟练的医护人员作为演讲嘉宾,且应留足时间让家属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相互讨论及提问。

1.4健康教育的评价

护理人员应根据需要制定健康教育的评价标准、评分表,每3个月进行1次抽查,了解患儿和家属对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接受和掌握程度并且依据评价准备和评分表进行评估和打分,以便护理人员及时了解和统计健康教育实施后的临床效果,并且找出健康教育实施的不足,制定措施不断改进。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定期调查患儿及家属对护理质量、医疗质量、医护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具体不满处,以便收集患儿和家属对医院的反馈和建议,从而吸取经验制定措施使医护工作得到改进,使健康教育得到提高,促进儿科门诊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使患儿和家属的需求得到尽可能地满足,尽心尽力地服务患儿,为患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有利的条件和保障。

2讨论

在儿科门诊开展健康教育在满足患儿和监护人个性化医疗服务需求的同时增加了护理人员对护理的认识及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护理人员在开展健康教育时,必须以患儿为服务中心,为患儿提供随叫随到、周到、细心的全面服务,主动询问患儿的需求并及时满足,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该研究发现年轻父母对于婴幼儿的护理和喂养知识缺乏,同时存在较多误区。由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父母获取喂养知识和护理知识的途径也在发生变化。由于网络资料良莠不齐,因此家属的喂养和护理知识也存在较多误区。通过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一方面及时纠正了患儿家属的错误认识,改善了护理和治疗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门诊健康教育为患儿家属提供了获取正确知识的来源和通道。要求家属需积极主动地配合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逐渐形成护理人员、患儿及其家属一起共同积极参与、配合的健康教育模式。

潘素关[5]证实通过在门诊实施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可以增加护理人员自身的服务意识和素质。且已有研究证实通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护患关系[6]。在该研究中发现,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家属对护理人员的处理方法具有了更多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增加家属对疾病和护理的认识增加了对护理人员工作的认可。而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让家属了解到医院一切为了孩子健康的服务理念。让家属了解到部分有创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降低了家属对于护理工作的戒备。

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普外科;应用体现;价值体现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03-02

普外科的特点收治病种多,危急重病人多,手术多,周转快,护理工作琐碎,繁杂。为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我科从2011年5月开始开展优质护理,在护理过程中,注重落实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改变排班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改变了服务理念,主动为患者提供主动、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1年5月~2012年2月,普外科收治的患者中抽取了300例进行比较,其中男性169例,女性131例,年龄段在18~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2±3.1)岁。患者的体重在45~70kg之间,其中实施胃肠手术的患者有120例,实施肝胆手术的患者为95例,其他类型的手术患者共75例.对两组患者的文化程度进行统计:大专以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55例,高中及高中以上85例,初中及初中以上120例,初中以下40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普通护理组的150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护理,优质护理组的150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体重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普通护理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即入院时行口头讲解的方式,完成每日的治疗计划,随机灵活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由各责任护士按照普外科优质护理工作流程,填写入院评估表,对照工作流程落实基础护理、安全管理、改变排班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和个性化护理。

1.3评价方法:采用护理部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由护士长和指定的专职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2天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满意度、主动巡视满意度、服务技术满意度、解决问题满意度、健康教育满意度、综合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干预前后、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见表1。

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可以明显发现患者对优质护理的满意程度要高于普通护理,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优质护理的内涵就是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证病人的安全,保持患者躯体的舒适,疏导患者的心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的质量来提升病人的满意度。通过优质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从根本上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大大提高了科室的护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的心情指数,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我科护理服务的口碑和病人的满意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立合理的服务模式

3.1.1建立护患合作模式:患者与护理人员的关系在普外科护理中十分重要,因此在治疗时就要求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水平有一个严格的要求,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有一个隐性化的控制。护患合作模式是通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参与而进行的质量改进模式,护理人员应该在治疗前后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通过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以及要求反馈给治疗医生,及时、准确、科学的使患者的护理过程更加舒适。

3.1.2优质护理中的人性化护理:在实施优质护理的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维护患者的权利,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强调服务于病人开口之前,使护理服务充满个性化以及温馨化,实现基础护理、生活护理、治疗性护理、治疗前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的完美融合,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3.2落实基础护理:病房增加了晨、午、晚间护理时段的护理人力,责任护士每班除完成日常的治疗工作外,还应主动帮助所分管的患者进食、服药、翻身、拍背、口腔护理、功能锻炼等,并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有计划地洗头、沐浴等,使患者不但感觉到身心的舒适,更加让患者及家属感觉到了优质护理服务带给他们的温馨服务。

3.3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特点、工作量、病情轻重,建立合理的弹性排班模式。注重新老搭配,让经验较少的低年资护理人员护理病症轻微的患者;而知识水平高、操作熟练的有经验的护理人员护理病情严重的患者,重点从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服务态度上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充分体现护士分层管理和能及原则。

3.4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建立优质的护理团队,转变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和服务理念,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通过态度、服务度以及专业技术让患者感到满意。护理人员除了参加医院业务学习和培训外,自身更应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

3.5开展个性化护理:提供个性化护理是优质护理的亮点。我科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开展了电话预约入院时间;制定了入院、出院流程,发放入、出院流程卡,大大缩短了等候时间;派送生日贺卡和健康知识手册;召开公休座谈会,征集意见;电话回访;还走出医院,进入社区,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3.6落实患者安全管理措施:患者的安全是护理的首要目标,也是患者的最终期望。责任护士通过熟悉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加强巡视和查对制度,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和住院患者安全十大安全目标,鼓励患者和家属参与安全管理;同时每周(对药品、一次性用品、水、电、气、设施设备、各种标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核查;定期组织科内安全知识培训等,有预见性的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3.7生动多样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优质护理的重点,健康教育应始终贯穿患者入院、手术前后、治疗、出院的全过程。健康教育的形式包括:开办专科疾病健康教育专栏、举行健康知识讲座、开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健康教育卡片、在治疗过程中讲述疾病的相关知识等。最终强调病员得到的可及,教会患者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对患者及家属所接受健康教育知识的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如有不清楚之处及时给予正确健康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永香.普外科开展优质护理的心得体会[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6):242-243

[2]于长颖,徐宏,赵士宏等.护士及护生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1,26(17):16-18

篇8

【关键词】 乙型肝炎;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满意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48-02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着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明显影响患者的病程发展及转归[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健康教育作为护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患者对医疗质量和服务越来越高的期望已成为世界性趋势[2],只有患者满意才能使患者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再通过这些顾客的口碑影响其他患者提升医院形象[3]。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全面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1 具体做法

1.1 采用健康教育卡 责任护士每天上班后了解所负责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将要进行的检查、护理技术操作、治疗方案及患者的个性化需要等具体情况发放健康教育卡,采用口头、行为与书面的三重教育形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或操作示范等,然后将此卡挂于床头,方便患者及家属随时查看,并且根据患者疾病治疗及发展、恢复的不同时期及时给予更换不同的健康教育卡。通过提供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卡,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提高患者满意率。

1.2 健康指导

1.2.1 心理指导 由于患者对慢性乙型肝炎知识的缺乏、以及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根治难,治疗疗程长,同时患者还有家庭、婚姻、生育的烦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一经确诊,大多情绪低落,思想压力较大、怕传染家人等,常有焦虑、抑郁心理。针对发现的问题,采用正面的心理疏导,讲解有关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让患者正确对待。告知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传染,日常接触传染的可能性较小,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心理应对能力、承受能力与自控能力。对病情反复发作的患者说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长期性,树立其正确对待治疗的观念。

1.2.2 用药指导 抗病毒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药物。在抗病毒治疗前要与患者充分沟通,让患者明白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是抑制病毒复制,减少传染性,改善肝功能,减少或延缓肝硬化、肝衰竭和HCC的发生。向患者介绍抗病毒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告知在睡前用药,减轻患者不适感。服用拉米夫定可有头痛、疲倦、胃痛及腹泻等不适,告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症状,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指导患者遵医嘱定期监测肝肾功能、血常规、病毒复制水平等。

1.2.3 饮食指导 合理的饮食可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肝细胞再生和修复,利于肝功能恢复,一般给予清淡、营养丰富的饮食,以促进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改善临床症状。不适宜高糖饮食,不宜摄入过多脂肪,以免增加肝脏负担。蛋白质应选用人体所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并供给患者足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肝细胞的抗病力,促进肝功能恢复。同时指导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营养过剩问题,避免高热量、高脂饮食以避免脂肪肝,加重肝损害。

1.2.4 生活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注意充分休息。因卧床休息可增加肝血流量,降低机体的代谢率,对肝细胞起到营养作用,从而促进肝功能恢复。转氨酶明显升高甚至出现黄疸时,指导其卧床休息,待转氨酶接近正常、症状减轻时可适当活动,每日轻微活动1-2h,以不疲劳为度,肝功能正常1-3个月可从事轻松工作,适当锻炼。每日保证足够的休息与睡眠,生活要有规律。

1.2.5 出院指导 出院指导对病人进行口头及书面的出院指导,以保证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的复发。并详细解释休息、饮食、用药方法、复诊、随诊的指征等。对出院患者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患者进行院外提醒与指导。

2 讨 论

2.1 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知晓率 健康教育就是对住院患者宣传、指导、教会患者掌握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如何配合治疗护理及怎样进行自身保健,这是护士的职责。健康教育水平已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健康教育在促进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但可以帮助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而且能增进患者的健康意识,减少患者的痛苦。还可通过提供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卡,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率,从而改变不健康行为。

2.2 提高患者满意度 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卡,让患者更容易掌握疾病的健康教育知识,避免因沟通障碍而未达到教育效果。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交流时间,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落实各项护理工作。低年资的护士健康教育知识不全面,缺乏交流技巧,而健康教育卡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知识,护士事先阅读、学习,有利于做好健康教育。提供个体化健康教育和图文并茂的健康卡,使护士与患者的接触多了,护患关系融洽,不但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要,更减轻了患者的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以最佳身心状态,维护自身健康。使患者合理安排饮食、活动、休息,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3 体 会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我们在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的同时,采用图文并茂的疾病健康教育卡,使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医疗纠纷减少、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增强了护患沟通能力,能真正体现护理工作的专业性和护士自身价值的实现。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医疗措施。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系统持续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取得了较低复发率及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给患者适当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彭立生.心理学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影响的研究进展[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5):318.

篇9

【摘要】目的 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方法 成立科室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小组,随机对298例急诊患者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 QC小组实施6个月后,急诊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2.2%提高至92.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质量管理;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人们市场经济竞识,自我保护意识及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危、急、重患者多,流动性大,而且患者就诊存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护士工作压力大,护理治疗抢救任务繁重.急诊科是护患纠纷的多发地。为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防止或减少护患纠纷,我科与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开展了以提高急诊患者满意度为课题的质量管理(Quality Control,QC)小组,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急诊科现有护理人员14名,均为女性,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2.5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3名,护士5名。本科6名,大专6名,中专2名。

1.2 方法

1.2.1QC小组的建立与职责我科2007年12月在院领导大力支持下成立了QC小组,全科14名护士自愿报名参加成为组员,护士长任组长,全面负责小组活动,推选1名组员为秘书负责记录QC小组活动的内容,推选1名主管护师为督导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与其他部门协调.小组负责收集资料,定期反馈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

1.2.2QC小组的活动内容

1.2.2.1现状调查2007年12月至2008年1月随机对298例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平均满意率82.2%,见表1。

表1急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

调查内容 人数 满意(比较满意) 满意率(%)

护士接诊态度298255 85.6

沟通交流298238 79.9

业务水平298263 88.3

健康教育298237 79.5

服务及时性298232 77.9

平均值298245 82.2

1.2.2.2活动目标根据现状调查,设定活动目标为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至90%。

1.2.2.3要因确定根据现状调查,经讨论分析,用因果分析图找出影响患者服务满意度的5个主要因素:(1)服务意识缺乏.受传统护理模式影响,部分护士仍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工作缺乏热情及主动性,接诊患者态度冷淡,语气生硬。(2)护理人员不足及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随着医院业务不断拓展,急诊患者急剧上升,护士工作量大增,现有护理人员配备不能满足患者需求,尤其是中班.晚班急诊患者多,护士少,导致患者等候时间长。(3)护患沟通不良.急诊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分,除危重患者可以立即进入绿色通道救治外,一般急诊仍需按秩序就诊,而急诊就诊患者都认为自己的病最急、最重,希望立即得到医护人员关注,稍有不慎,则易引起患者不满,甚至纠纷。(4)专业理论及操作技能不精 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能给予专业合理解释,导致患者不信任,操作失败,延误治疗时间。(5)健康教育开展不足。急诊患者患病突然,患者及家属缺乏心理准备,对疾病的起因、治疗、归转等不了解。

1.2.2.4制定并实施整改措施(1)强化服务意识教育,倡导主动服务.组织忽视召开“重塑我们的形象,优化我们的服务”讨论会;组织学习护理部制定的“护理人员常用文明用语”“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强化礼仪服务,规范服务用语,牢固树立“一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落实便民措施,在候诊区设开水桶一个,提供一次性水杯、提供轮椅等措施以满足患者需求。(2)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合理分配护理人力资源,讨论分析急诊室各时段急诊量、治疗护理工作量,按患者实际需求增排双中班.双晚班,另排一名高年资护师24小时机动班,负责院外接诊及急诊室繁忙时的援助。(3)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急诊患者”角色扮演,倡导换位思考;加强护患沟通意识,提高沟通技能,组织学习“人性化护理”内涵。(4)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定期组织专业理论学习,每天晨会以提问的方式强化低年资护士的专业理论教育;加强低年资操作技能培训并定期考核;派高年资护师外出进修,参加各种急诊护理研讨会等方式加强继续教育。(5)加强培训。规范健康教育,组织学习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及技能,制定急诊室健康教育实施路径,编写急诊室常见病.多发病健康教育手册,采用首诊负责制,将健康教育纳入急诊护理常规工作,在急诊室过道张贴患者就诊流程图及常见急症健康教育知识、候诊区电视滚动播放健康教育片。

1.2.3效果评价及统计学方法 QC小组活动6个月后再次随机对301例急诊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比较QC小组活动前后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所得数据进行X2检验。

2 结 果

QC小组活动前后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表2QC小组活动前后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

时间人数满意(比较满意)满意率(%)

活动前 298245 82.2

活动后 301278 92.4

注:X2=13.91P

3 讨 论

急诊室是医院的窗口,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声誉,而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护理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患者满意不满意的心理形成根源在于患者感知的护理服务质量[1],QC小组是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2]。表2显示,QC小组活动可明显提高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P

综上所述,QC小组活动充分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护士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进了服务理念,提高了护士自身素质,优化了护理服务质量,有效提高了急诊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临床路径;脑卒中;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19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慢性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脑卒中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我国中老年人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复发率都非常高。加强脑卒中病人的护理,对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路径是指医院里的一组医护人员共同针对某一种疾病的监测、治疗、护理、康复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诊疗计划,目的是促进康复和减少资源的浪费,使服务对象获得最佳的护理服务质量[1]。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运用临床路径对13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应用临床路径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6月至2010年1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且住院时间不少于10天的脑卒中患者2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入组标准:(1)入院时经MRI或CT确诊为脑卒中并意识清醒能交流合作者。(2)患者能独立或与家属共同完成健康教育。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梗塞面积及肢体障碍程度,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两组病人均在整体护理的理论指导下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的方法,即常规教育法,除了出入院教育外,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随机教育。并随时进行评价,具体讲解由责任护士自行准备并完成。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模式,由主管医生、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共同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本表预计教育天数为10~14d,将各期健康教育重点内容列于表中(见表2)。保持一定的弹性,灵活运用,由病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每日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督促指导,共同确定下一项教育内容和计划。2组入院时均发给我院印制的《健康教育手册》。

表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2.2 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为(1)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的“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a、对健康教育过程是否满意;b、对护理服务过程是否满意;c、对健康教育效果是否满意;d、对护士的讲授能力是否满意等。(2)健康教育达标率。对家属用试卷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知识测试。此测试在出院的前1天进行,测试前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参与率达100%。内容为疾病相关知识、对疾病治疗信心等。测试结果分数在85分以上为达标。(3)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方法进行评分[2]。显效:5分以上,不需帮助,生活基本自理;有效:2-4分,需要部分帮助,生活不完全自理;无效:1分以下,完全依赖,生活不能自理。

表2 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

2 结果

实验组患者满意度、康复训练有效率和健康教育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效果比较

3 讨论

3.1 临床护理路径实际上就是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时间和计划表,使护士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逐项落实,防止漏项[3]。使护理人员对教育内容有预见性[4]。护士只需打钩、签字,简短记录,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护士长可有效质控,保证健康教育的质量。临床路径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间集中,健康教育不间断,大大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3.2 脑卒中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致残率高的特点,运用临床路径对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和病情进展的了解,使其随着病情进展,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患者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改善了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3.3 临床路径在脑卒中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患者的反复指导、评估、评价,增加了护患接触和了解,促进了护患交流和沟通,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余宝莲,武芳慧.实施临床路径的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05,18(12):2143

[2] 王玉龙.康复评定[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1:300

篇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8)-9-0107-01

【关键词】 护理 服务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把服务与文化联系在一起,不禁使人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五千多年的华夏文化,文化与医疗服务紧密相连,因此成为各医院探讨、研究的主题。医院文化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它是医院两个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端正医德医风的基础工作,具有育人、导向、激励、凝聚、约束的功能与作用。近年来医疗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特别是规模相同、功能相同、技术水平相近的医院间竞争已相当激烈。服务文化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服务艺术成为竞争的焦点,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掌握。

1 确立护理服务文化建设目标

首先在护理人员中形成共有的理想情感、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以教育着手,通过上课、报告会、大型座谈讨论会、演讲等系列活动,大大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使大家统一了认识,确立了“让病人满意,使病人健康”是我们护士永恒追求的目标。

2 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具体内容

2.1 制定护理理念 仁人之心, 关爱病人;济世之术,服务病人,人人健康是护士执着的追求。

2.2 讲究护理服务艺术 开展全方位、多层面的服务外,提倡微笑服务、礼貌服务、舒适服务。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录音、录像、音乐、宣教等各种措施和方法。

2.3 狠抓护理服务质量 修订了护士考核条例,制定各项规范操作章程,强化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共同参与的三级质控体系。

3 服务文化研究试点与成效

3.1 手术室开展围术期病人系列化心理护理的研究内容包括①术前出室访视;②术中播放背景音乐;③建立信息窗口。

3.2 急诊室开展绿色通道护理服务的研究 具体措施为①建立鲜明识别系统;②建立急救呼叫系统;③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抢救护士队;④设立绿袖章专职服务员;⑤开展共青团示范群体竟赛;⑥急诊观察室病房化;⑦开设急救专线电话、急诊室绿色通道。

3.3 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的研究 采用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达到普及化、板报化、书面化、辐射化、连续化、扩大化、及时化、灵活化、实用化,每天对住院病人进行集体或个别健康教育时间达30分。

篇12

【关键词】健康教育 模式与方法

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护理工作全过程。而护士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角色,要掌握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才能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做好全身心的护理。我病区病房收住的病人教育背景、文化水平、年龄差距较大。收住的老年患者的动作缓慢,听力视力下降,记忆力差,但他们大多数人比较认真仔细,对护理工作服务质量要求高,对自己生命健康倍加重视。这些因素给病房健康教育增加了很大难度。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疾病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使人们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随着人们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临床护理工作正转化为集治疗、预防、康复和促进健康、恢复健康为一体的多元化护理模式,转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实践。健康教育不可避免的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目前尚未发现一种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模式可借鉴,现对于健康教育方法探讨如下:

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1、程序化健康教育即传统的健康教育方法

包括了以下5个基本步骤:评估:寻找病人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诊断:对病人和家属所需知识和帮助的判断。计划:对健康教育活动做出安排。实施:将各项教育措施落到实处。评价:对教育效果做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程序化健康教育方法将健康教育体系从一般知识的灌输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教育,体现了人性化服务理念

2、健康教育路径法 我院于去年开始借鉴美国整体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路径的制订,即评估后以病人住院天数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活动、饮食、护理等11项为纵轴依据标准护理计划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表并不断修改和完善,最后由护理专家审订路径表,各班次护士按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避免部分护士因年资短、业务水平低、经验不足造成的低效性宣教。据调查,实施此方法后病人对护士服务的满意率、健康教育达标率、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都大大提高。此外,此方法还有助于医院——家庭互助治疗模式的开展。

3、语言教育法 为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教育方法。它是通过语言的交流与沟通,讲解及宣传护理健康教育知识,增加受教育者对健康知识的理性认识。如个别谈话、咨询、讲座、讨论、座谈会等。其特点是以语言为工具,直接交流,简便易行,灵活性大,针对性强,经济有效。语言交流对健康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有较高要求,要掌握人际交流的技巧,要与受教育者有共同的语言。

4、图文宣传法 它是通过一定的文字传播媒介和受教育者的阅读能力来达到护理健康教育目标。如采用宣传栏、健康教育小册、传单、科普读物、报纸等,将教育内容教给病人自己阅读。其特点是教育内容较系统全面,教育范围广,方便实用而经济,材料可反复使用。但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而且护士尚需给予必要的解释,使受教育者正确理解教育的内容。

5、形象化教育法 通过实物、标本、图画、模型、照片等传递健康信息。特点是生动、形象、直观,如与健康教育文字材料配合使用,可增强理解和加深印象。

6、电化教育法 运用现代化的声、光设备,向受教育者传送教育信息的教育方法。其特点是发挥了视听并存的优势,形式新颖,形象逼真,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7、实践教育 通过指导受教育者的操作,达到掌握一定的健康护理技能,并用于自我或家庭护理的一种教育方法。

8、综合性教育 综合使用上述诸多手段的一种健康教育方法。

护理健康教育使用方法中可重点推出的一类建议辅助方法

1、激发病人及家属对于健康教育知识了解的兴趣

兴趣是能让人产生强烈求知欲的,有了求知的欲望,病人及其家属才会对护理人员所授的健康教育知识很好地接受和吸收从而大大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2、提升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

护理人员的素质和理论水平将很大地影响健康教育地质量。

3、护理健康教育应坚持科学性、实效性、整体性、程序性、保护性的基本原则。

讨论

1、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健康教育将成为一些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2、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者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3、新型护患关系的建立,强化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法律意识,避免护患纠纷,做到自强、自尊、自护、自爱。

篇13

预防接种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而健康教育让其受种者或其监护人了解预防接种的相关知识,并如实提供受种者的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等情况,保障受种者在身体健康基础上达到控制及至消灭相应的传染病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中我们就健康教育在预防接种中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社区片区内3岁以下儿童家长或监护人26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受种者都为3岁以下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男112人,女148人,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接受随机无计划、无方案的常规知识宣讲各种疫苗的禁忌证及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实施方法如下:(1)接种前健康教育。首先宣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加强与家长或监护人的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良好关系。采取科普讲座、通知单、手机短信、宣传栏、录像等方式通知家长或其监护人计划免疫的重要性、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时间、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等,并嘱其提前给儿童洗澡,换上整洁内衣及接种时所带的材料到指定地点接种。(2)接种期间的健康教育。了解接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对家长或其监护人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3)接种后的健康教育。采用通知单、单独指导、口头、广播等方式,告知家长或监护人:接种者在接种后留下观察15-30分钟,如出现异常反应,及时报告。与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预约下次接种疫苗的种类、时间和地点,并嘱其保存好预防接种证及保存时限。实施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应具备以下要求:综合素质较高、性格温和、人品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好、沟通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佳。

3.观察指标。

3.1自行制定调查问卷,由专业人员按照定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包括以下方面。(1)家长和监护人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内容包括服务态度、交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等内容。(2)家长或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内容包括接种地点、接种时间、预防接种证办理地点和保存时限、接种疫苗后留观时间、疫苗种类、接种年龄、疫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

3.2自行查阅儿童预防接种卡情况。

4.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果

1.共发放调查问卷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50份,回收率97.66%。观察组126份,对照组124份。

1.2组家长和监护人对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1。

2.2组家长或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见表2

3.2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比较见表3。

表12组家长和监护人对质量满意度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优

(例) 良

(例) 一般(例) 差

(例) 优良率(%)

对照组 124 66 34 18 6 80.65

观察组 126 96 22 6 2 93.65

X2值 125.36

P值 <0.01

表22组家长或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接种地点 接种时间 预防接种证办理地点和保存时限 接种疫苗后留观时间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对照组 124 124 100.0 124 100.0 120 96.8 124 100.0

观察组 126 122 96.8 118 93.7 96 76.2 100 79.4

表32组儿童预防接种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及时建卡数 按时接种数

例数 % 例数 %

对照组 124 124 100.0 121 97.6

观察组 126 112 88.9 104 82.6

6.讨论

篇14

常熟市老年人健康教育现状,分析并识别出我市现有的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存在如下不足,创新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的管理模式、服务方法及流程,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助老系统的平台作用,以提升老人自主健康管理为导向,通过健康教育手段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技能,从根本上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和生活质量。

1.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创新

为了实现主动式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我们整合高等院校体育部和计算机专业教师、专科医院医生、社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心理咨询师等人力资源,利用软件系统(包括基于体域网的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老年人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系统、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拥有体域网传感器设备可以实时采集老年人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医生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系统查看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发展态势)的平台作用,根据体域网传感器测量到的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和健康素养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识别出老年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存在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再由医生、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体育教育讲师主动对老人及其关爱员(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监护人、家属、保姆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即建立面向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的主动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1)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统筹安排下,开发并应用基于移动计算技术的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问卷系统,不定期对社区居家养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问卷结果,实时把握老年人健康知识、健康技能以及心理健康的发展态势;开发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把老年健康教育延伸到老人日常生活,还可以利用老年人健康教育问答咨询服务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形成健康咨询和健康信息推送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2)在健康咨询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综合医院医生的配合下,软件开发人员对老年人调查问卷结果、老年人实时体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识别出辖区内老年人全体中普遍存在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健康知识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为老年人健康教育的教育对象选择、健康教育内容及教育方式的科学设计提供支持。

(3)根据健康素养数据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结果,针对性设计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系列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对辖区内老年人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体育干预和保健诊疗活动干预;针对具有较高健康风险的老年人个体,通过社区居家养老健康云系统把老人健康风险推送给老人及老人关爱员;利用健康教育问答咨询平台的健康信息推送功能把个性化、针对性的健康信息推送给老人。还可以通过软件技能培训,让老年人熟悉社区居家养老健康管理系统的功能,掌握体域网传感器的使用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助老系统的效能,形成老年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之间的良性互动,逐步形成老年人健康素养提升的合力。

(4)社区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季节变更、疾病疫情暴发等情况,主动组织并施行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还应关注老人关爱员(包括老人家属、监护人、与老人结对的自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通过开发食材搭配禁忌随手查、药物搭配禁忌随手查、肛肠健康卫士等手机应用为老人关爱员提供易于获取的健康知识,通过潜移默化的健康宣教使之能够给予老人更高质量的健康关爱。

2.老年人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施

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医疗保健知识与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健康管理系统软件技能培训四个方面,分别由综合医院医生、心理健康咨询师、软件开发人员进行。老年人健康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本人、老人关爱员、社区工作人员、自愿者等。老年人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专题讲座、社区义诊、电话咨询、网上咨询服务、上门宣教和健康教育手机应用等方式。

3.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的持续改进

每次健康教育活动之后,都进行健康教育效果问卷调查,再依据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估量表评价宣教的效果,识别出老年人在健康知识或技能方面的不足,适时安排后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期达到老年人健康教育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