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境保护调查背景范文

环境保护调查背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环境保护调查背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环境保护调查背景

篇1

 

工业化一方面使人类有能力大规模地开发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又引发了诸多环境问题。市场经济也在加剧环境恶化,因为自然环境和资源是开放获取的、无所有权的,它的“零”价格使之很容易被过度使用以致枯竭[1],因此环境问题变得愈加严峻。

 

旅游业曾经被认为是绿色产业,它赋予高山、河流、森林和生物多样性以经济价值,是环境的“保护者”。但学者发现,发展旅游对当地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最直接的就是环境问题。旅游学者对于如何降低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众说纷纭,但都达成共识:社区居民应该参与解决环境问题。

 

1.旅游社区参与

 

作为当地环境的所有者,社区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有效参与关系着社区旅游发展的成败,所以“要在社区内开展旅游业,传统产业的东道主必须成为自愿的合作者”[2]。同样,社区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是保护当地环境的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外都在积极探索建立旅游社区的环境保护模式。

 

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社区内部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包括经济地位、社会心理、权责分配等方面。这些因素导致了社区内不同群体环境保护中有着不同的参与意识和行为方式,即使在同一个旅游社区中,环境保护参与机制也不能一概而论。因此本文将以巴马旅游社区为对象,从环境保护意识、参与方式和动力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不同群体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差异。

 

巴马是“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它的长寿秘密归功于当地独特地理和气候、阳光、空气和磁场、土壤和水资源。通过发展旅游业,巴马从以往的贫困县变成了热点地区,但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游客消耗了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大规模的建设造成了森林、河流的退化,也降低了空气中的湿度和负氧离子的浓度;部分当地居民率先参与到旅游经营中,社区内出现了贫富差距、利益分配不均等矛盾……因此,分析巴马旅游社区居民环境保护的参与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调查组于2013年4月在巴马坡月镇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坡月位于盘阳河沿岸,毗邻百魔洞景区,是巴马主要的旅游地之一。此次调查共发放了 1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2份。回答者为当地的居民,年龄跨度从青少年到老年人,其中大多为中青年(15-59岁之间,占69.6%);男性居多,占60.8%;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以中小学学历为主。另外,有35.3%的被调查者在当地从事旅游经营,如旅游餐饮、宾馆、旅游商品、景区等,旅游经营的企业性质涵盖了个体、集体或合伙、外来企业及政府性质。

 

2.2 方法

 

经过实地调查发现,政府和外来企业在旅游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集体或合伙企业在利益分配和决策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而旅游个体经营者和未参与旅游经营者较少或者没有与参与当地旅游发展。因此,综合经济、决策能力、规模等因素,本文定义以旅游企业性质为基础的参与程度由高到低为:政府>外来企业>集体或合伙企业>个体>未参与。

 

交叉分析法又称立体分析法,是在纵向分析法和横向分析法的基础上,从交叉、立体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的一种分析方法。本文将采用交叉分析法分析不同企业性质背景的居民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差异。

 

3.社区居民对环境状况的满意度

 

在“对旅游发展中的环境状况满意度”一题中,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进行测评,再对比以往的相关研究,发现近六年来当地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程度呈下降趋势:4.0(2009年[3])3.88(2011年[3])3.18(2013年)。他们的不满主要反映在对环境破坏(47.1%)、噪音污染(29.4%)等问题上。59.2%的居民表示反对污染环境的企业进驻村里,如果政府引进一个项目,可以给村民们带来丰厚的收益,但是会污染水源和环境,58.33%的村民表示不同意,不利于当地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大部分村民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当地的长远发展。

 

4.环境保护的参与差异

 

4.1 参与意识的差异

 

由表4-1可知,总体而言,在巴马旅游发展中,居民认知的决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外来企业>居民>旅游者,环境问题的责任由大到小依次为:政府>外来企业>旅游者>居民。

 

在问及“旅游发展中的决策者”时,无论是否从事旅游经营还是参与何种旅游经营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政府”是最主要的决策者,其次是“外来企业”。随着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越高,居民对政府和外来企业决策权的认知程度就越高(不同参与者认为“政府”和“外来企业”是决策者的比例:未参与(828%,406%)<个体(931%,310%)<政府(100%,0)≦合伙或集体(100%,50%))。来自合伙或集体、外来投资和政府性质旅游企业的被调查者忽略了居民和旅游者在当地旅游发展中的决策权。此外,个体经营者对于自己在社区中的决策权认知程度不高,但仍认为其决策权应该在旅游者之上。

 

相应地,在“环境问题的负责者”一题中,参与程度越高,认为“政府”应该承担环境保护责任的人数越多(不同参与者认为“政府”是环境保护责任人的比例:未参与(859%)<个体(862%)<合伙或集体(100%)=外来投资(100%)),但从事政府性质旅游企业的居民则对“政府是环境保护责任者”的认可不高(50%),他们认为“外来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环境保护责任(100%)。此外,个体经营者对于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感较低,认为其责任低于旅游者。

 

总之,政府和外来企业被认为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决策者和环境问题的责任者;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这种认识也更为集中;但个体经营者和政府背景的旅游从业者在权利感和责任感上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

 

4.2 参与方式的差异

 

尽管不同企业背景的被调查者在参与意识上存在差异,但当地居民已经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意识。在此基础上,表4-2反映了当地居民对待有环境问题的发展项目的应对方式,包括了个体行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配合)、集体行动(集体向政府、企业抗议)、有组织行动(选代表分别和政府、企业谈判)以及其他。整体而言,当地居民偏向于有组织行动(对政府谈判667%,对企业谈判占421%),其次是个体行动(368%)、集体行动(351%)以及其他(123%)。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环境保护的参与方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化。未参与旅游经营的居民和旅游个体经营者表现出更强的个人主义,分别有306%和 40%选择了在项目中不配合,这种个人主义的反应方式在其他企业性质背景的被调查者中未见。旅游集体或合伙经营者和外来旅游企业从业者的集体行动和有组织行动倾向比较明显,而且更偏向于有组织行动中的“与政府谈判”。对于政府背景的旅游经营者而言,其参与方式一致认为应该选取代表向企业谈判。表2表明,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从个体行为转向集体或有组织行为。

 

4.3 参与动力的差异

 

通常认为,经济利益通常能有效地激发当地人自发的保护环境。但如果单一的运用经济手段,环境反而可能被破坏。因为经济刺激可能会引发当地人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贪欲,他们就无限制地接待游客,忽略环境承载能力;同时,经济利益刺激了当地对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购买能力,而这会大大扩大自然资源的消耗[4]。因此,当地居民的全方位参与才能真正保护环境,其中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参与是保护环境的关键[5]。在考察当地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动力因素中时,假设给予当地居民经济利益、管理权和所有权,调查居民参与意愿与这三因素的关系,结果如表4-3所示。

 

总体上来说,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意愿的动力因素排序为:经济利益(89.5%)>所有权(46.3%)>管理权(22.1%)。在经济利益方面,所有被调查者的环境保护参与意愿与经济利益呈正相关,即参与程度越高,经济利益对保护意愿的刺激越明显。如果提高管理权,未参加旅游经营者、旅游个体经营者以及政府性质的旅游从业者的保护意愿会提高,其中政府背景的被调查者的意愿提高更加明显,而集体或合伙经营者以及外来企业者的保护意愿对于管理权并不敏感。合伙或集体经营者的环境保护意愿完全与所有权相关,只有少于一半的政府性质、未参与旅游经营以及个体被调查者认为所有权会提高他们的保护意愿,外来企业的保护意愿对所有权的反应度最低。总之,目前当地居民保护环境意愿的刺激因素以经济利益为主,政府性质的旅游从业者和旅游合伙或集体经营者分别在管理权和所有权提提高的基础上,会提高环境保护意愿。

 

5.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在巴马旅游社区的案例中,随着旅游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居民对环境的满意度在降低;政府和外来企业被认为是旅游发展中的主要决策者和环境问题的责任者;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从个体行为转向集体或有组织行为;在环境保护意愿的动力因素方面,目前经济利益是主要刺激因素,政府性质的旅游从业者和旅游合伙或集体经营者相对比较重视管理权和所有权因素。

 

5.2 建议

 

(1)提高当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当地居民的权利和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在旅游发展决策和环境问题解决中过度依赖政府和外来企业。因此需要加大环境政策的宣传,加强居民知识文化的培训,提高居民的公民意识。

 

(2)协助居民建立自组织。在面对有环境问题的旅游项目时,尽管随着参与程度的提高,当地居民的应对方式已经表现出一定的组织化趋势,但广大的未参与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个体经营者仍然较多地停留在个体行为,单纯的采取不配合或漠视的态度。因此,应该协助居民自发形成自组织,有效的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沟通。

 

(3)对待不同参与程度的居民,分别给予相应的经济利益、管理权和所有权。在整个旅游社区中,应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利益分配份额,加强政府背景旅游从业者的管理权,给予旅游合伙或集体经营者更多的所有权。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居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愿。

篇2

关键词:环境意识 环境教育 大学生

1引言

环境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环境状况和了解环保规则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价值观念而产生的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形式,最终体现在保护环境的行为上。公众环境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社会道德水准和现代文明程度。

目前,针对海南省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开展的环境意识调查较少。高校环境教育成效直接影响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其环境意识如何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海南生态省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树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曾于2003年对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环境意识水平为中等,主要停留在中绿层,环境教育的实效性较差。鉴于此,本文选择海南省普通高校海南大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目前海南省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现状、变化及其特点,为进一步改善海南省高校环保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调查时间与对象

此次调查集中在2015年3月2日至17日进行。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整体抽样法。海南大学是海南省唯一的211重点大学,学生数量多,专业门类齐全,因此调查对象选择海南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对象尽量覆盖多个专业和不同年级,男女生比例基本接近1: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542份,回收率98.5%;其中有效问卷528份,有效率96.0%。

2.2调查方法

主要采取无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抽样调查,辅以访问调查及座谈交流。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内容设计和答题方式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根据环境教育的内容,主要从环保知识、环境保护态度和预期行为等方面编制了26个题目,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反射环境意识水平。调查问卷的答题方式包括单选和多选两种,采取5分制。

2.3数据处理与结果解释

应用国际通用SAS软件和微软EXCEL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解释以统计结果为依据,以访谈、与专家讨论等方式进行。

3结果与讨论

3.1环境认知状况

3.1.1整体状况分析

环境意识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受访人的环保知识水平。在问卷设计时,环境保护相关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基本概念与常识、环保组织与活动、环保法规制度以及海南生态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低碳省建设等内容,分值累计11分。统计分析表明,总体得分最大值为11分,最小值为3分,平均值为8.3,得分变化的标准差为2.19。

得分低(3-6)、中等(7-9)、和高(10-11)所占比例分别为9.5%、63.4%和27.1%,表明目前海南省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的掌握仍显缺乏。

从答题正确率来看,大学生对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环境知识较为了解,而对生态环境问题及法律法规等了解较少。环境意识分为三个层次:浅绿层(关注环境卫生绿化等身边的具体事);中绿层(关注环境污染、噪音污染等恶化环境因素的解决);深绿层(侧重于水资源问题、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按此标准定位,海南省大学生环境问题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

笔者曾于2003年对华南热带农业大学(该校已于2007年与原海南大学合并)在校生环境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人均得分仅为6.8,环境认知水平处于中绿层。此次调查的得分明显高于十二年前,表明环境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有所加强。

3.1.2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分析

为了解海南省大学生环境意识水平的差异,在a=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显著性分析,包括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学历层次或年级和不同性别等的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学生之间的环境知识水平差异不显著;高年级本科生的环境知识水平显著高于低年级本科生;文学和农学、理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间差异达显著水平。这说明,在海南省高校开展的环境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认知水平有积极作用,但也反映出不同学科间存在着不均衡性。

3.2环境态度和预期行为

大学生的环境态度总体表现为积极、乐观、负责。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认知。与2003年的调查相比,情况有所改善,但环境教育效果仍有待加强。例如,在谈及处理海南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时,赞成“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比例由3.6%下降为0.9%,这体现出大学生对环境资源价值与环境保护理念的认同。但从调查中也发现,大学生对实践环境保护行为方面的自律性较差,不利于环保的生活习惯仍普遍存在。如有81.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使用一次性筷子,但98.4%的学生在调查前3个月内使用过。95.2%的学生认为不应该在海滩上烧烤和乱扔垃圾,但高年级的大学生中93.9%的学生曾经1次以上在海滩上烧烤,主动清理垃圾的仅占75%。84.3%的学生曾经为了抄近路从校园草坪上走过,这个比例远高于2003年调查中63.3%的比例。以上说明,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仍不稳定,易受外界因素条件影响,因此,如何培养并巩固学生的环境价值观,是海南省高校环境教育所面临的艰巨任务。另外,除自律性有待加强外,大学生在制止他人破坏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态度欠积极。如外出就餐食用保护动物时,80%的学生回答不会食用,比2003年的调查结果有所提高,但多数学生表示不会干涉他人食用。

从统计分析来看,法学、农学学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较好,与其他学科大学生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女生的环境态度及预期行为表现明显优于男生。高年级学生得分优于低年级学生,表明环境教育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3对环境的观察、对环境教育和活动的参与态度

笔者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多数受访者已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自知环境保护知识的欠缺。电视、广播和学校教育等仍是大学生的主要环保信息来源。与2003年调查相比,网络是当前大学生信息来源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环境教育上推进“互联网+”行动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另外,多数大学生愿意参与“地球日”“环境日”等宣传活动,但是实际参与率仅51%,低于2003年的调查水平。这一方面表明,社团组织及相关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反映出学生的参与意识不足。

4环境教育路径选择

4.1分层次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通过定期开展环境意识调查与访谈,深入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和不同层次的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研究生)的环境意识水平及其需求。应分层次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如不同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点,将环境类知识从不同学科进行渗透。环境保护在农、工、理、法、文和管理等各学科均有交叉。在不同年级应由浅入深地将环境保护理念逐渐引导至专业教学中。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很难有一整套通用的手段或模式。只有将对象合理的分类,然后分阶段地开展环境教育工作,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4.2多渠道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应更多的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提高。笔者多年的实践表明,环境教育很难通过传统课堂理论讲授取得好的效果。在进行海岸带退化、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体富营养化等专题教育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参与环境实践并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会极大激发大学生的环境保护热情,并使相关环境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对于很难亲临现场或大尺度的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如在讨论资源、环境及经济协调发展主题时,可结合《可可西里》等影片开展等系列讨论;在讨论全球气候变化主题时,可结合《后天》等影片开展讨论。

另外,可将非环境类专业环境类课程设置成专题讲座,改变传统的章节式教学模式。这样可将一门理论课程由多名教师共同承担。环境保护知识由于涉及面广,专业教师亦各有所长。由每个老师讲授一个专题,可以保证环境教育的实效性。

4.3有特色开展大学生环境教育

在“互联网+”背景下,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资源,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海南省的高校应充分利用区域气候和环境特点,在冬季邀请国内外环境领域的知名专家来校授课,让学生享受更多的优秀教育资源,分享更多的环境保护理念与研究成果。另外,还可将环境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在形势政策、法律基础、创业创新教育等课程中开展相应的专题,这样环境教育普及率将大大提高。笔者在多年的环保协会指导过程中发现,环境保护类社团组织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载体。应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营造积极的环境保护宣传和活动氛围,开展各类环境论坛或环境主题活动(如绿色营等),亦能取得较好的环境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丁淑杰,徐平,刘京中.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1,694(18):166-167.

[2]陶文娣,王会,王瑾芳,周萌,徐福留. 北京市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1):130-134.

篇3

【关键词】高校 环境保护 志愿者 管理方法 研究

一、环境保护志愿者发展现状

当前大学生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的发展已经兴起,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利用自身的时间、知识和技能参与到保护自然、减少排放、推广节约等环境保护活动中。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方方面面的环境问题里提供无偿的志愿服务,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身为新一代有思想的知识青年,大学生正积极投身于环保事业,他们在校园中、社会上广泛的开展了植树造林、沙漠治理、水污染整治、清除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张贴物、回收废旧电池、保护动物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对破坏环境的现象深入调查,呼吁更多的人爱护和保护环境。

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

(1)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内部管理不够规范,体制也不够完善。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自身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科学的、可持续的管理制度,往往是因人而定,志愿团队的几个核心成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团队的整体方向和活动方案等。但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流动性较大,核心成员的流动直接导致团队素质的忽高忽低,团队活动质量的时好时坏。

(2)制约环境保护志愿团队发展的因素。环境保护志愿者团队不同于一般性的志愿团队,要求志愿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环境保护专业知识,同时其志愿活动的内容也较为特殊,比如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志愿者进行的“走水”活动,即对一定区域内流动水源的污染情况调查,包括污水排放口得寻找与统计,这种活动性质在无形中影响了排污者的利益,这不同于其它单纯提供服务或向社会进行呼吁与宣传的志愿活动。这些主观与客观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保护志愿团队的发展和壮大。

(3)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应有的内涵没有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目前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内容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污染的寻源、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等内容,活动缺乏连续性,难成体系。

(4)大学生全体面向社会的宣传效应不足。志愿活动宣传难以走出校园与社会接轨、校园内外对大学生环境保护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不能形成统一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志愿活动的有效开展。

(5)经费支持来源渠道较少。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支持,自筹经费存在较大困难。

三、研究与思考

通过对笔者所在院校环境保护志愿者得调查与研究发现,前文所述不足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时,有些不足可以通过一些对应的调整措施而得到弥补,也有些单靠高校内部难以完善的不足则需要社会的支持。

(1)制度体系建设,保持团队运行的稳定性。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应改变以往“人治”形态,建立团队运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的实施方案,并在团队运行和社会环境影响的双重尺度下不断进行修正和完善,让好的方法和思路在制度体系内得以积累、升华,让制度的缺陷在一次次调整下不断完善。这样无论人员如何流动,都能保证志愿团队的持续进步,慢慢就会形成一种“团队文化”得以传承。

(2)高校自身加强对志愿团队的技术支持和法律援助。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志愿者自身素质与志愿活动性质限制其发展的问题,笔者所在院校在过去一年的志愿活动中加强了学校支持,尤其是在技术和法律援助方面。由环境科学系和环境工程系部分教师组成了技术支持,负责对团队的志愿者进行培训和志愿活动的指导,这保证了志愿者整体素质,而且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活动方案也变的较为丰富,走出了原来单一的活动内容,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既能服务社会支持环境保护,还能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思路。由法律专业教师针对志愿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涉及违法违规污染排放的情况进行指导或代为处理,保障学生个人的合法权益,这种做法很大程度上解除了志愿者在心理上的后顾之忧,有效促进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推行鼓励措施。为了进一步扩大志愿团队,有效的鼓励措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志愿者的付出得到一定程度的回报和认可。例如,将活动的参与者进行记录,在以后的学生工作中进行针对性鼓励,比如入党、奖学金评定、班干部选任等进行一定量得加分。同时,鼓励并指导志愿者参加社会上一些“环境保护”相关奖励的申报。这些鼓励措施推行后,志愿者积极性显得更高,团队也更容易管理。

(4)由高校牵头,带领志愿者团队走出校园,寻求社会帮助。活动经费作为物质支持,是不可或缺的,身为大学生的志愿者自身社会资源较少,而高校能直接提供的有限经费不能完全满足活动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学校采取了变直接的资金支持为社会资源支持,利用学校的社会网络资源,引荐关系企业和对口政府部门,支持志愿者自筹资金和利用国家政策支持。这种形式推行后,即有效的减轻了高校的经济压力,也扩大了环境保护志愿者组织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总量。利用筹集的资金举行了更多的环境保护志愿活动,同时也提高了志愿团队在社会的知名度和声誉,取得了名利双收的效果。

最后,笔者希望高校环境保护志愿者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获取更大的成就,为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作出贡献。由于时间、视角等原因限制,本文的研究并不全面,不足之处,笔者以后将继续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矿产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环境恢复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084-01

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状况,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积极推进矿产土地复垦,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在不断加强,而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力度却没有跟上,甚至远远落后于环境破坏的速度[1]。必须根据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结果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

1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

1.1 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

建立健全并实行政府主导、矿产企业配合、社会参与的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制度,对矿产资源开发区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地质环境背景、开发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工矿废弃地状况、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情况等调查评价工作,查清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及其变化趋势,合理评价和划分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区域,提出改善环境的对策建议,为因地制宜地开展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矿产企业要依法加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与综合治理方案。

1.2 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和管理信息系统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体系,特别是基层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建设,建立重点区域和重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立重点矿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灾害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预报信息,开发应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形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及其灾害监测、预报、预警报告制度。

2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把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开发矿产资源的必要条件之一。新建、改建、扩建矿产企业必须执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提交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应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制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目标、措施和资金预算,经有关部门参与的规划论证后作为申办矿产企业许可证的依据。制定和完善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切实加强矿产建设项目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设。禁止新建对地质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加强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制定完善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引导并强制矿产企业边开发,边治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检查制度和不定期抽查制度,生产企业应向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报送反映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年度报告,并接受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造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破坏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补偿,逾期不能达标的,实行限产或者关闭。

2.1 新建矿产企业

必须符合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准入条件,即必须具备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矿山环境影响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报告,并依法缴存矿山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经审查,若矿产资源开采对环境影响和破坏较大或遭破坏后难以恢复治理,则实行环境一票否决制。严格实施“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产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责任制。在建设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不允许在禁止开采区内勘查和开采矿产资源。

2.2 改扩建矿产企业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落实矿产企业环境保护和恢复责任制,按有关规定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恢复保证金。在改扩建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三废”排放总量应有效控制并达标排放。

2.3 生产企业

矿产企业应编制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保护专项规划,落实保护和恢复责任制。矿产固体废弃物、废水及废气应按相关标准和规定处理达标后排放,对引发的地质灾害应积极治理。生产中必须做到边生产、边恢复(治理),对治理不力、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应依法责令其停产整顿,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

3 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

3.1 因地制宜地进行环境恢复治理

按照“谁破坏,谁恢复;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必须依法明确责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按期完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环境恢复治理工作。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或引发地质灾害的,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处理。针对矿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依据其诱发原因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采用恢复治理措施和方法。

3.2 多渠道投资进行环境治理恢复

按照不同类型矿产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的责任区别对待,充分调动多元经济成分投入环境恢复治理之中,加快环境恢复治理的进程。对于新建和生产企业,全面实施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已关闭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通过竞争出让复垦土地和整治工程使用权等方式,鼓励多元化投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3.3 积极推进矿产资源土地复垦

要建立土地复垦监管和监测制度。新建企业没有土地复垦方案不予受理开采矿产资源申请。加强生产企业对损毁土地的复垦,实行并完善损毁土地复垦的鼓励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方力量从事土地复垦,扩大投资主体范围,加快废弃地的复垦。明晰复垦土地的产权,在优先安排农业利用的前提下,鼓励多用途使用。

3.4 学习开采资源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经验[1]

2010年全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现场会在太原召开,会议旨在探索强化煤炭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的制度与政策,学习和推广山西在煤炭矿山资源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先进经验,推进建立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责任机制,进一步完善保证金制度,全面加强我国煤炭矿山和其他类型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如平朔公司在资源开发的同时,不断加大绿化复垦和环境保护力度,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建设高标准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专家联手攻关的方式,不断拓展和深化生态建设内容、层次,促进了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先后与多所院所院校共同承担生态重建与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致力研制与应用新技术、新方法,通过采取综合开发利用复垦土地、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等措施,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篇5

在开设课程之初,宜先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觉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调查活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有关环境意识的“知”和“行”两方面内容。“知”是基本概念和知识,“行”是指行为取向和实践,即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参与行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以此为原则,调查问卷的设置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入手,调查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和面对实际环境问题时的行为倾向,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所持有的认识与态度,明确环境教育的重点与方针,从而为大学环境教育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的报道得较多。如吴云影的《高校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调查》以7个系学生为对象进行环保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环境信息,但新闻性较多,深度不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王媛等在天津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也表明,大学生掌握了环境保护的常识性内容,但在深度性方面有所欠缺。在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传播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专题资料,并深入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将课堂环保教育与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紧密联系起来,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问题,也促使他们关心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知识点的掌握,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有效渠道。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26.3%)、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四、教师身教重于言传

篇6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环境影响评价 噪声 振动

城市轨道交通不仅在城市客运交通中发挥了骨干作用,而且对于引导城市规划建设,促进土地开发利用,带动房地产经济发展,其优势显著。然而,轨道交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轨道交通在施工期和运营期所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对于地面或高架线路,噪声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而对于地下线路,其振动影响是首要的环境问题。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中,声环境影响评价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通常作为评价重点被列为专题,它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针对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开展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时,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特别需要注意。

1环境保护目标的充分性

对于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进行充分的调查,应从敏感保护目标的类型、功能、时间、区域、分布及特点等方面,做到内容全面、调查充分。

1)类型

教学单位、医疗单位、重要科研单位、幼儿园、疗养院、养老院、居民住宅,以及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性建筑均视为环境保护目标。

2)功能

同一环境保护目标包含多个环境敏感点。环境敏感点是指轨道两侧评价范围内的学校教室、学生宿舍、医院病房、疗养院和敬老院住房以及居民住宅等。

3)时间环境

保护目标不仅包括既有的建筑,而且拆迁后暴露出来的,需要重新规划且尚未实现规划的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均应列为环境保护目标。

4)区域

环境保护目标不仅包括建成区的既有建筑,而且对于未建成区,应结合城市规划,对已经获得规划部门审批,在建、筹建以及待建的建筑,均应作为保护目标,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畴。一般情况下,当轨道交通开通运营后,发生环境投诉的往往是在轨道交通开通前建成,而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又未被列入评价范畴的保护目标。

5)分布

声环境影响和振动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评价范围内的声环境保护目标分为受列车噪声影响和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两类。受列车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高架线和地面线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或出入段线两侧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周围;而受风亭、冷却塔噪声影响的保护目标一般分布在地下线路车站周围。评价范围内的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基本分布在地下线路或高架线路,尤其是区间线路两侧。换句话说,高架线、地面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噪声和振动的影响,以列车噪声影响为主;地下线区间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受列车运行振动的影响,地下车站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受风亭、冷却塔的噪声影响。因此,对于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其线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在评价中可同时作为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而对于地下线路,声环境保护目标和振动环境保护目标分别为不同的保护目标。城市轨道交通环境保护目标及其分布特点见表1。

6) 特点

被列入评价范畴的环境保护目标应按环境要素给出以下信息:保护目标的名称、线路形式、站间区段、里程位置、与声(振)源的平面及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埋深、高差)、建筑物类型、功能、楼层、数量、建设年代、受影响的人数、所属环境功能区域、执行标准以及污染源类型(噪声源、振动源),等等。

2 源强类比的准确性

2.1噪声与振动源强

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影响预测是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以及振动环境影响评价专题的重要内容,而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源强的确定是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影响预测的关键。其中需考虑的源强有:列车运行噪声(车辆设备噪声、轮轨噪声、桥梁结构辐射噪声)、风亭和冷却塔噪声、车辆段作业噪声等其他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噪声源,以及列车运行振动、隧道结构和桥梁结构的辐射振动等。

2.2 噪声与振动源强的确定

噪声与振动源强的确定一般通过两种途径,即类比测量法和资料类比法。类比测量法即选择与新建项目类型和编组相同的车辆(设备),并在运行工况、线路形式、轨道结构以及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对列车(设备)运行噪声进行类比测量,并根据类比条件的差异进行必要的声学修正;资料类比法也称数据调查法,即引用车辆(设备)类型、运行工况、线路形式、轨道结构以及环境状况相似条件下的既有噪声源或振动源的测量数据。

选择何种方法确定源强,取决于评价等级的要求。对于一级评价等级的评价专题,必须采用类比测量法;评价等级为二级或二级以下的评价专题,可采用资料类比法。

在进行类比实测时,关键的要求是测量对象、测量参数、测量方法、测量的量以及测量环境等边界条件的一致性,即既有车辆(设备)类型与新建项目车辆(设备)类型、运行工况、线路形式、轨道结构,以及环境条件在尽可能相似的情况下,按照有关测量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对既有列车(设备)噪声进行类比测量。

引用已有的测量数据同样要求在测量对象、测量参数、测量方法、测量的量以及测量环境等边界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对源强数据进行类比引用,并对测量条件进行说明。类比引用应说明资料数据的来源,应为公开发表并经专家鉴定的数据。

3 预测参数的适用性

3.1噪声和振动预测参数

为减小预测结果的误差,需要根据既有源强与类比源强边界条件的差异,对既有源强的类比测量数据进行必要的声学修正,以使类比源强的准确度更高。此外,还要考虑传播途径和受声(振)点的特性,以便对受声(振)点的噪声和振动影响进行预测。

受声(振)点的噪声和振动影响与声(振)源、传播途径和受声(振)点的特性有关。噪声和振动预测参数包括声(振)源、传播途径和受声(振)点的特性参数。不同线路形式产生不同的环境影响,而不同环境影响又与线路、轨道、桥梁、隧道、轮轨、车辆、设备、运营组织、开行计划以及敏感点与声(振)源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各种工程条件有关。

地上线路包括高架线、地面线、出入段线及车辆段或停车场,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噪声影响主要是列车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并且受到车辆、运营、轮轨、轨道、桥梁、行车组织,以及敏感点与声源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地下线路对地面建筑物的噪声影响主要是风亭、冷却塔等设备设施所产生的噪声,并且受到设备及其运行与安装方式、安装位置、设备数量、运行时间、敏感点至噪声源的距离、高度等因素的影响。噪声预测参数见表2。

地下线路对环境保护目标的振动影响主要由于列车在隧道中的运行而产生,并且受到车辆、运营、轮轨、轨道、隧道、桥梁、土壤、建筑物结构类型,以及敏感点与振源的相对位置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其振动预测参数见表2。

3.2 预测参数的适用性选择

由于不同的线路形式引发不同的噪声源,因而在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于高架线、地面线、出入段线和车辆段的列车噪声以及地下线的设备噪声,应根据不同的预测内容和预测目的,考虑车辆、设备、运营、轨道、隧道、桥梁等实际状况,对与列车噪声和设备噪声相关的预测参数进行适用性判定,同时对于正线线路的列车噪声和出入段线的列车噪声还应针对不同的轨道条件(道床、轨枕、扣件)、列车速度、列车开行对数、运营时间等选择适用的预测参数进行噪声影响预测,分别说明各种轨道交通噪声的影响程度、影响范围和超标情况。

在采用数学模式法预测环境影响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必要时,应对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包括对拟采用的数学模式进行实测验证,或采用被实测验证过的预测方法进行验证。

4 监测点、预测点与保护目标的一致性

4.1 监测点及预测点的布设

(1) 噪声和振动监测范围与预测范围一般与评价范围相对应,评价等级决定评价范围。因此,环境监测与环境预测的覆盖范围根据评价等级而确定。按照一级评价等级的要求,现状监测点的布置一般要覆盖全部评价范围,且应实测;环境预测点应覆盖评价范围内的全部敏感目标。

(2)现状监测点的布置应关注既有噪声源和振动源对敏感保护目标有影响的点位,区分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和既有噪声、振动的影响程度,以确定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对环境影响的贡献量。

(3) 现状监测点的布置还应考虑评价范围内需要特别关注的敏感保护目标。例如:位于隧道上方或距轨道中心线10m以内,建筑类型为Ⅲ类(砖木结构的平房或简易建筑)的敏感保护目标,应在建筑物内选择点位进行振动现状监测。

4.2 监测点与预测点的关系

(1) 所有环境现状监测点都应作为环境预测点。

(2) 所有环境预测点都应与环境现状监测点相对应。

(3) 环境现状监测点、环境影响预测点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的点位应相互一致,并均应与保护目标的点位相对应。

(4) 对各环境预测点,应对不同运营时段,包括运营初期、近期和远期的噪声影响分别进行预测;而振动影响与车辆编组、行车对数无关,因此各运营时段的振动预测结果均相同。

5 评价量的有效性

5.1 噪声评价量

(1) 轨道交通(列车运行、设备等)噪声的预测评价量包括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和夜间列车运营时段的等效声级。

(2) 轨道交通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叠加后的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分别与环境背景噪声的昼间等效声级、夜间等效声级进行对比,以便进行轨道交通运营后的变化情况分析。

(3) 从夜间噪声影响评价及其采取措施考虑,应以夜间运营时段等效声级作为预测评价量,并且不含环境背景噪声的叠加量(尤其对于受既有噪声源(如公路噪声、铁路噪声等)影响较大的敏感保护目标)。因此,夜间运营时段轨道交通噪声的实际贡献量是轨道交通采取措施的判定依据。

① 夜间噪声影响评价及其采取措施应按运营时段考虑,而不应按夜间8h考虑。若将夜间运营时段的噪声级平均到夜间8h,以该值作为采取措施的依据,并以此确定降噪目标值,对于非运营时段降噪措施无意义,而对于运营时段,降噪效果不到位。

②对于夜间运营时段等效声级不应包含环境背景噪声的叠加量,由于环评阶段、运营阶段以及验收阶段环境背景值必然随时间发生变化。

③对于环境本底值已超标的情况,轨道交通声屏障降噪措施对于本底噪声基本无效果,而且高架(地面)轨道噪声和地面道路噪声的空间高度和水平位置不同。因此在进行轨道交通噪声影响评价时,应与环境背景噪声的影响区分考虑。

5.2 振动评价量

(1)轨道交通振动预测评价量包括昼间振级、夜间振级。

(2)昼间振级、夜间振级应为不包含环境本底振动的,列车运行引起的铅垂向轨道交通振动级VLz10值。

(3)列车运行引起的铅垂向轨道交通振动级的最大值VLzmax是轨道交通采取措施的判定依据。

6 控制措施的针对性

6.1 轨道交通噪声振动采取措施的基本原则

(1)对初期、近期、远期分别进行预测,根据近期预测结果采取措施,按远期预测结果预留。

(2)夜间运营时段轨道交通噪声的实际贡献量超标与否,是轨道交通工程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的判定依据。

(3)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值超标,环境本底值不超标,则必须考虑采取措施,其降噪量为轨道交通噪声振动的超标值。

(4)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值超标,环境本底值也超标,视二者超标量的差值大小,若轨道交通超标量大于环境本底超标量5dB以上,或超标量相同,则必须考虑采取措施,其降噪量为轨道交通噪声振动的超标值;若考虑轨道交通与背景噪声的叠加作用,降噪量也可在超标值的基础上再减去3dB。

(5)对需要采取的措施,必须进行明确说明。对于声屏障降噪措施,应明确给出保护目标的名称、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关系,声屏障的地段、里程、位置、长度、高度、形式、形状、单侧或双侧以及达标效果、资金投入等。对于轨道减振措施,应明确给出保护目标的名称、与线路的相对位置关系,减振措施的地段、里程、位置、长度、种类、方式、单线或双线以及达标效果、投资等。

(6)代表性敏感点(受声点)处的声屏障插入损失能满足要求,则该区域的声屏障插入损失亦能满足要求。代表性敏感点(受声点)通常是环境影响最严重的点位。

6.2 轨道交通噪声振动控制措施的指导原则

1) 建成区

(1)根据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论证线路选线、站段选址、设备选型及设施布置,以及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2)根据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实际预测结果,包括影响程度、范围及超标情况,提出噪声和振动环境保护措施。从经济技术角度论证拟采取的噪声和振动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

(3)根据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的实际预测结果,分析工程设计中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适用性。

(4)区分工程设计的环保措施和环评增加的环保措施,并分别进行投资预算。

2) 未建成区

(1) 对于轨道交通线路穿越的待规划区域,通过对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影响进行预测(如:噪声(水平或垂直)等值线),根据各环境功能区的环境标准,提出建筑物防护距离的要求,为城市建设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2) 根据轨道交通噪声和振动影响的预测结果,结合城市区域规划,进一步对建筑物的类型、功能、楼层、朝向等提出要求,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 对于尚未做规划的区域,对未来的环境保护目标应考虑采取环保措施,并为可能采取的环保措施预留实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HJ/T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

[2]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字] 环境监测 经济社会 地位 作用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码] B[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61-1

在经济日趋发展的今天,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世界各国已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成为全人类的一致行动,保护环境主要是改变发展的模式,人类必须将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测取、运用环境质量数据资料的科学活动,是用科学的方法监视和检测反映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各种数据的过程[1]。环境监测工作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为环境决策提供技术支持、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因此,认识环境监测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般人们认为环境监测的成果就只是各类数据,这种认识不全面、不完整,也没有真正认识到环境监测的效应。环境监测的最终目的绝不是为了获取各种监测数据,这不是环境监测的终点, 只能视为一个起点。环境监测主要是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服务,这种服务不单单是提供大量纷繁庞杂的数据,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环境现状的分析和预测,为各项环境管理措施提供决策建议。环境监测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在实践中常被形象地称为"环境保护的眼睛"。在国家的"十五"计划纲要中,也开始写入了环境监测的内容,明确地提出"要健全环境监测体系"的要求。环境监测的重要成果之一的环境质量报告书,即以环境监测实测数据为主,适当辅以环境统计数据,报告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分析环境变化原因及提出改善环境质量建议,对环境决策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和很高的参考价值[2]。

1 环境监测与城市建设

在现行的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作为其中的重要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有一个科学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评价,而科学的环境评价来源于切实可靠的环境监测工作,即进行环境背景值调查。在城市规划中,往往是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环境条件,不同季节的环境监测数据,确定某一区域的功能性能。如果监测的方法不对,或监测的数据不准确,据此而制定的环境规划将会导致城市布局上的失误,建设的项目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从而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对城市整体建设也造成影响。又如,现在的重大项目建设中要求有环境影响评价,而对环境进行评价的基础也是各种数据的汇总与分析,如果环境监测的数据不准确,就有可能造成项目在审批上的延误。尤其是在针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处理上,环境监测的作用更为突出,它不仅仅可以确定污染物的来源,解决环境污染纠纷,更可以通过监测结果了解污染物组成,为解决污染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监测与企业发展

近几年来,以环境保护为基础的绿色经济的蓬勃发展,它要求企业提高效率,开发清洁的技术,更新、替代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和原材料,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和有效管理。环境监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企业进行监督性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污染现状。这样企业就可以通过监督性监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污染现状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企业可以根据原材料投入、产出及排放状况进行物料衡算,了解原材料利用效率及能源利用率,而这些都是企业想要进行清洁生产所首先要了解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的分析,企业才能针对现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企业创造新的效益。还有城市综合定量考核,企业单位上等级,治理工程建成验收以及创建卫生城市的一些监测,如:烟水控制区的监测,环境和区域噪声监测,废水废气的监测,污染源排放状况监测等,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另外,企业或城市选择水源时。如果由于环境监测忽视质量控制,报出了错误的数据,一是可能出现本来可以利用的水源不能利用。舍近求远,舍易求难,增加了给水的投资;还可能出现把本来不可使用的水源错报成符合用水标准,结果花了一大笔资金,却因水质不符合标准而不能投入使用。这也说明了监测工作及监测数据事关重大。

3 环境监测与产品

商品是在整个社会中流通和使用的。产品质量的好坏,不仅从适用、美观、耐用方面去衡量,还从它对人和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来衡量。如灶具排放烟气的指标;生物中所含的各种有害物质的指标: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冷气机、机动车等的噪声指标,机动车排放有害废气指标;酒类中有害杂醇指标;卷烟中尼古丁、焦油指标;化妆品中刺激有害物的最高允许含量指标;室内装饰、装潢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工作产品中各种有害物质含量指标等,大都需要进行测定。尤其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化学品越来越多,若不对这些化学品的致病性,致癌性、致畸性、致突变性进行鉴定和监测以确定其使用限量,则对人类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

篇8

你了解家乡的环境吗?比如,空气和水是不是受到了污染?花草树木增多了还是减少了?人们为保护环境做了些什么?让我们开展一次调查周围环境的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懂得相关的环保知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周围的花草树木,增长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

3.通过调查、采访、查找资料、记录整理等活动,培养他们独立的社会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5.培养学生相互交流、与人合作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组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难点:根据调查成果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活动时间:

一周。分“环境调查”“认识身边的野生动物”“认识植物”“环保宣传”“汇报交流展示”五项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周六、周日进行观察调查。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

活动方式:

观察、访问、查找资料。

活动准备:

教师:设计活动环节和进行活动指导;收集相关的资料和实物;设计相关的表格指导学生填写。

学生:分组,选出组长,确定组员的分工,联系需要采访的对象,准备好采访的问题。确定观察的地点,有条件的带上相机。

活动小组:

组长:_____ 成员:__________

活动人员分工:

1.现场观察:____; 2.访问有关人员:____;3.查找有关资料:____;

4.其他:____。

活动过程:

活动一:环境调查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方式与指导

时内

间容

采用什么方法开展调查活动 请留心观察我们的周围,看一看有哪些破坏环境和污染环境的现象?通过调查后进行思考整理,记录下来。 我们的周围有哪些保护环境的部门?大家分别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呢?写下来。 你觉得我们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事?你对保护环境有些什么建议?写下来。

_年

_月

_日

空气资源

_年

_月

_日

水资源

_年

_月

_日

垃圾处理

_年

_月

_日

野生动物

_年

_月

_日

花草树木

活动二:认识野生动物

___年级___班第___组辅导教师:____

组长:___组员: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___年___月___日

活动指导 学了课文《燕子》、《翠鸟》后,相信大家一定都很喜欢小鸟,喜欢小动物。我们这儿都有些什么野生动物呢?我们一起细心地观察吧。

提出问题 我们周围有些什么野生动物?

坚持观察

查找资料 请你认真进行观察,记录好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见过怎样的野生动物,通过什么办法知道它的名字的?可以用语言描述,可以画图,也可以用拍照的方式。

1

2

3

4

活动三:汇报交流展示

活动提示:通过前段时间的调查,了解周围环境的情况,大家认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分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我们还要想一想,怎样把这一阶段的学习所得展示出来呢?

分组讨论。

(1)小组合作整理资料。

(2)小组合作填写好调查表格,并上交(可配文字、图画或照片),做好讨论准备。

全班汇报交流。

展示成果。

(提示展示的方式方法)

(1)办手抄报。

(2)办墙报或宣传栏。

(3)设计环保标语。

(4)写环境保护的建议书。

(5)编排环境保护的小品。

(6)写下活动过程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篇9

关键词: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环境容量

中图分类号: TV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简介

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黔江河段大藤峡峡谷出口的弩滩处,下距广西桂平市黔江彩虹桥6.6km。大藤峡水利枢纽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98612km2。枢纽水库正常蓄水位61m,死水位及汛期防洪起调水位47.60m,总库容34.3亿m3,水库在正常蓄水位以下设置防洪库容15亿m3(与发电结合)。

大藤峡水利枢纽库区淹没土地面积为283579.2亩,淹没区搬迁安置人口现状年(2011年)9757人,规划水平年(2018年)10607人,生产安置人口现状年37711人,规划水平年41456人;枢纽工程建设区占地涉及总面积16940.05亩,建设区搬迁安置人口现状年(2011年)3875人,规划水平年(2014年)3992人,生产安置人口现状年4221人,规划水平年4346人。

2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

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水利水电项目的移民安置的环境保护,要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指导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 做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背景调查

要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区进行环境背景调查,为规划选址提供参考,科学的选址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规划区要避开环境敏感区,如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要对移民安置区进行地质勘探,确定地质条件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地质灾害造成人身财产损失。要确定畜饮用水源的安全和成本。重点考察环境容量能否满足移民的生活和生产,避免超出环境容量而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2.2加强环境保护设计,落实环保措施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要在可研阶段进行环保设计,采取环保措施。环境因子主要为水土流失、水环境、固体废弃物等。环保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水源点取水要经过处理后送到居民使用;对于建筑施工对植被的破坏,要进行人工护坡和绿化;弃渣场选址科学,防治水土流失;对于移民的生活垃圾要建立卫生填埋场等等。抓好建设项目竣工的环境保护验收工作,确保移民安置区的自然环境的保护。

2.3加强移民安置环境保护的组织和管理

首先,移民安置环境保护工作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并且将该项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各级政府应在国家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对移民安置环境保护进行深入开展。如做好移民安置区的环境保护作为本项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移民安置的组织机构中设立环境保护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要与移民安置主体工程实行“三同时”政策。其次,对移民安置区进行环保规划,将移民规划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报送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并且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其进行优化和调整,满足现场施工的要求。再次,要加强移民安置的环境监理,督促承包方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最后,要对规划区的移民安置进行环境保护投资,开展安置区的水土保持工程、水环境保护工程、固体废物的处理等环保工程投资。

3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

我国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的水库移民工作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将其贯彻执行,要做好水库移民的安置,对环境容量要考虑当地经济状况、自然资源、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因素。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要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促进移民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库区移民安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3.1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特性

对于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应保证该规划区内的资源和生产条件,承载移民的生产和生活、社会进步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所吸纳的人口数量,使得移民的当代及其后代能够拥有社会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环境容量具有动态性,要对规划区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得社会、自然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断协调,满足人的活动的所需。要增强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样的环境容量就会增大,反之,就会变小。环境容量内部的系统具有互相作用的关系。库区移民的安置环境容量要实行以人为本,促进移民能够在文化和风俗习惯上面获得满足,环境容量就表现为主体性特征。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应是各个子系统多样性的有机整体,能够使各子系统和整体可持续发展。

3.2 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考虑的要素

库区移民安置环境容量要考虑以下要素,包括库区的移民,及其生产生活的外部环境,移民安置区的面积,自然资源状况,规划区的经济状况和文化、风俗习惯等因素。可以划分几个子系统:资源约束系统,就是规划区的自然资源的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越丰富,就能够提高环境容量。经济约束系统就是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收入状况等。通过增加规划区的科技投入,对移民进行再就业技能培训,可以提高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社会约束系统就是库区移民在规划区的社会生活适应与否,如生活习惯、民族结构、,如果差异越小,移民就容易适应规划区的生活。通过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规划区居民融合,能够消减社会因素的限制,提高环境容量。此外,要重视环境约束系统,因为在以上约束的子系统满足的条件下,环境容量不一定获得可持续发展。移民规划区的气候条件、地形交通状况,使得库区移民觉得差异比较大,难以适应,就降低了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在库区移民进入规划区后,为了生产和生活,必然导致各种资源的消耗,甚至出现争夺资源,造成水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固废污染等,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使得自然承载力降低。因此,要对库区移民的规划区进行科学管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有秩序,在规划区转变生产方式和经济增长方式,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同时,要增加对规划区的环境保护设备的投入,提高移民的环保意识,这样才能减少环境因素对环境容量的限制,提高环境容量和自然承载力。

4结论

通过对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环境保护以及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研究,得出移民环境保护问题是一项涉及面较多的工程,不但要做好移民安置规划,使其与安置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而且要减少移民的生活及就业产生的环境影响,加强当地的环境保护,使得移民安置区能够减少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对于水库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要综合考虑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综合得出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的移民安置的环境容量。要完善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的数学模型,在已有指标的基础上,增加社会、生态指标。同时,要考虑移民安置区域间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等的互补发展,这样才能得出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

参考文献

[1] 何楚良.水库移民的环境管理[J].湖南水利水电.2002,(01)

[2] 蒋建东.关于三峡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反思[J].人民长江.2011/S

[3] 房芳.关于对水利水电环境影响评价薄弱点的认识及建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5)

篇10

 

生态保护与修复的错误、失误也与决策机制密切相关。目前我国生态建设规划多由林业、农业、国土、环保等多个部门负责,部门间条块分割问题突出。出于对行业部门利益的考虑,难免出现更关注与本行业相关的生态治理与恢复措施,林业部门强调种树,农业部门强调种草。另夕卜,生态建设计划的制订与出台往往较为仓促,相关措施未经过深入的科学论证,因此,规划的科学性也就无法保证。

 

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依然严重

 

尽管近些年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部分地区生态破坏仍然存在,并表现出边治理边破坏的特征。过去10年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然而随着大量耕地的退耕,在防风固沙区以及水土保持区的砂质草原以及部分坡地上又出现了新的耕地开垦[2]。另外,由于城镇、交通以及工矿用地大量增加,也造成了大量的草地与林地的减少。目前虽然林地与草地面积统计的绝对数量没有明显减少,甚至还有所增加,但局部生态破坏仍然在持续。生态环境持续性破坏固然与当地老百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各级政府生态环境监管缺失有关,但主要原因还是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真正得到解决。

 

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困难重重

 

首先,国家重点功能区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十分困难。其次,国家重点功能区基础设施缺乏,目前大部分县市基本上不具备环境监测的基本能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绩效考核所需的环境监测数据,都来源于省市级监测站或第三方机构,地方根本无法承担环境监测的基本工作。另外,生态环境监测与监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经济贫困,地方财政根本无力承担。除了人力物力等限制因素以外,体制管理上也存在巨大制约。目前大型矿产资源开发,县级政府缺少对其监管的权力,也就无法对其进行约束。

 

绩效考核手段不完善

 

从2011年开始,财政部联合环境保护部开始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估,并对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的部分县市增加转移支付额度,而对生态环境恶化的部分县市财政转移支付进行扣减,开创了财政资金环境绩效的先河,有效地促进了重点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工作。然而,目前绩效考核手段还主要限于生态补偿资金拨付额度的控制,还没有对地方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有明显影响,因此地方各级政府仍然更重视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政绩。如果污染企业带来的收益远大于国家财政转移支付额度,扣减财政转移支付的惩罚效果对地方政府的约束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重点生态功能区作为限制开发区,修复生态和保护环境为其首要任务,主要目标是提供生态产品。过去十年,我国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进行了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国家生态公益林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系列生态建设工程,对不符合区域发展目标的高污染项目进行限批,并关停了部分高消耗、高污染等企业。国家对参与这些生态保护工程的地区给予了财政补助,并从2008年起以转移支付的形式对生态功能区给予生态补偿。

 

然而目前生态保护工程给予的补贴数额偏低,且缺乏连续性。同时,为了维持生态保护成果,地方政府还需要拿出财政资金对生态保护后续工作进行支持。与由于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带来的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后续需增加的地方投入以及丧失的经济发展机会相比,国家给予的补贴与财政转移支付数量偏少。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区,大部分县市都位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范围内,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活条件都亟待提高。现在区域功能定位为生态保护,而国家财政资金又无法确保公共服务水平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与提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发展问题,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很难持续。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议

 

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区域经济发展

 

第_,加强省际间的横向生态补偿。目前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纵向转移支付,不管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还是专项转移支付,都是由中央统_通过专项转移支付的形式下拨给地方,无法有效地反映省际间由生态效益或成本外溢形成的横向生态补偿关系,因此需要建立以生态补偿为导向的省际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由受益省份向国家重点功能区省份进行补偿[3]。从我国横向转移支付的现有实践情况看,若突破地方行政辖区限制开展跨省生态补偿,只能由中央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或组织进行,具体方式可以采取对口支援等形式。

 

第二,发展绿色可持续性产业。依据各生态区资源稟赋的差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积极开发生态标记产品,加强对有机、绿色、无公害等产品的认证和培育,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从自身产业发展中得到一定的经济发展机会。应充分重视生态旅游,将其作为生态服务价值实现的一种重要产业和途径,在一些地区可将其作为支柱产业。

 

第三,积极调动市场力量。积极探索清洁水供应、水电开发、土地租赁、碳汇交易、信用额度交易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补偿机制,鼓励企业、个人以及民间团体积极参与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工作中来。对于参与到国家重点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企业,可以在某些产业和项目上实施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第四,生态移民。对于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基本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可采取生态移民措施,将分散的居民转移出来,使其集中居住于新的村镇,通过向外输出人口来缓解环境压力,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从全国重点生态功能区情况看,当地相当一部分青壮年都在城市打工,农村主要为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儿童[4],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压力已大为减少。在目前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可以考虑实施生态移民,将这些地区居民迁入到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市场、产业培训等方面条件优越的地区,从而保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可持续性。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理论技术方法研究

 

第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研究。重点生态功能区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千差万别,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各类生态系统。目前生态系统保护与发展的相关理论多基于少量定点实验基础完成,当少量典型的生态系统研究结果被简单地推广到整个重点生态功能区时,失误的决策将不可避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决策失误是相关科学储备不足的产物。因此,首先需要建立较为详细的重点功能区生态系统区划与规划方案;然后基于不同生态区研究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的生态学机制,认知全球变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背景下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空间格局形成和变化机制,从而掌握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和服务功能的时间变化动力学机制和空间格局形成的生物地理学机制®,为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关键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区域的识别划分以及人为因素定向调控生态系统的技术原理提供基本依据。

 

第二,研发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国家生态功能区经济贫困,地方政府很难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生态环境监测与管理,因此迫切需要依靠先进的空间信息技术,辅以少量的地面调查,来实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监测。近期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重点突破:_是基于国产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以自动解译为主、人工辅助为辅的快速获取生态系统类型及其变化技术;二是突破以高分遥感数据和背景地理数据为主、以地面调查数据为辅,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生态系统植物群落优势物种和关键物种、退化标志物种以及外来物种的空间定位技术;三是突破在地面调查数据支持下,以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的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盖度、植被净第_性生产力以及碳储量的遥感反演技术;四是突破以高分遥感数据和背景地理数据为主、地面调查数据为辅,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生态环境要素空间分布的快速调查技术。

 

第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基础理论向应用技术转化。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侧重科学性有严格的基本假设与适用条件,在科学研究中为保证科学方法的严谨与可靠,基本假设与适用条件都比较严格,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将科学家的科学成果直接用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需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对相关科学研究方法进行简化,以加强其在实践中的可操性。短期内可以重点考虑基于不同生态区生态系统及其结构和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的生物地理学机制,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红线划定技术规范、生态恢复规划技术规范、差异化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技术规范、国家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指南等相关规范指南,以确保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科学决策。

 

第四,加强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实验与示范推广。依据生态系统退化特征及其恢复机理,建立不同生态区人为因素定向调控生态系统的技术方法,在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荒漠及荒漠化地区、农牧交错带、岩溶地区、南方红黄壤区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区,进行生态恢复模式试验研究,开展增汇林业和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研究,建立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并开展相关技术的试验与示范工作。

 

加强支撑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体系。在目前农业、林业、环保以及中国科学院相关现有的定位监测站、固定调查样地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抽样策略布设半固定样地,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机一星一地”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依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区域分异,确定不同生态区生态系统的地面调查及航空和航天遥感的监测内容体系,建立定位监测站、固定调查样地、半固定调查样地及不同类型调查样地的地面指标体系,明确国家一省一市一县四级各级环境监测部门的责任与权力,形成业务化运行的国家重点功能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

 

第二,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数据库。针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复杂多样的生态系统类型和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技术规范与标准及数据库最新技术,建立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遥感监测数据、地面监测数据、背景地理信息数据以及分析应用产生的相关数据的数据规范标准。集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包括实时观测、台站监测、多源遥感,以及基础地理林、背景地理信息、人文经济等基础数据。以大型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为基础,实现上述分散、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高效存储与管理。

 

第三,建立数据集成与应用分析平台。建立能够综合集成数据统计分析模型、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估模型以及环境管理决策支持模型等专业模型,并与数据库系统紧密耦合的集数据与分析模型一体化的国家、省、县、乡四级用户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立体监测与分析应用平台,支撑生态环境立体监测与评估的集成与管理以及分析应用的业务化运行。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效监管

 

第_,生态破坏识别与违法监管。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获得的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数据,可以快速识别生态系统破坏的范围与性质,并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数据库与应用分析平台支持下,确认违反生态规划、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未按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进行的等违法开发项目,并及时由环境执法部门做出快速处理。

 

第二,生物多样性丧失与生态退化管理。基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地面监测网络的调查数据,尤其是针对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对生物多样性变化、重要物种变化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等状况进行定期评估。建立基于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为主的生态系统植被盖度、植被净第_性生产力以及碳储量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所获得的土地退化指示物种的监测数据,定期评估我国生态系统的退化状况。

 

第三,生态环境例行监测评估与重大生态工程绩效考核。基于能够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类型和生物物种变化,并能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生态过程趋势性变化尤其是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综合评估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定期监测与评估,并实现对重大生态工程的绩效考核。

 

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机构与制度保证

 

第一,改变生态环境保护多头管理的混乱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公共管理领域采取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生态功能保护区工作主要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会同林业、农业、海洋等相关部门协调管理。尽管生态功能保护区设立了相应的管理委员会,但行政权属上仍由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治理。这种多重管理体制致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管理权责不明,管理部门分散,交叉管理,职能混乱、效率低下,迫切需要厘清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确保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平稳有序高效地进行。

 

第二,加强各行业相关人员的合作。国家生态功能区环境保护工作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周期长等特点,要建立以各级环保部门为主导的多部门定期协调制度,统筹考虑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建设工作。实际工作中不但要重视各级行政部门的作用,同时也要重视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杜会力量,动员全杜会力量参与到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工作中来。

 

第三,建立生态环境绩效考核与环境审计责任追究制度。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改善、生态保护状况等指标体系纳入到政府行政绩效考核范畴,并加强政府部门相关领导离任时的生态环境审计,对任内导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实行责任追究,从根本上引起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曹军胜,朱清科,薛智德.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植被承载力与植被生态恢复建设[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23(01):39-43.

 

[2]王娟,李宝林,余万里.近30年植被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2,26(02):132-138.

 

[3]杨晓萌.中国生态补偿与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J].财政研究,2013,(02):19-23.

 

[4]王永莉.生态功能区建设中四川生态脆弱地区的发展机制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06):179-182.

篇11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环境保护 选修模块 现状

高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和栋梁,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地理课程是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的优势课程。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高中地理课程就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来进行课程内容设计的[1],不仅在3个必修模块中始终贯穿“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且还专门设置了一个“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来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环境教育。选修模块的设置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为切实把握辽宁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并剖析其中的问题以改进现状,开展了此项研究。

一、研究方法

1.研究目标与样本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在辽宁省省会城市沈阳的范围内(教师样本来源于全省)展开的,问卷统一发放、统一回收。为了较为全面、便捷地了解实际情况,学生目标群体选取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教师目标群体为各级高中的地理教师。共发放学生问卷350份,教师问卷80份,经过认真鉴别和整理,剔除无效样本,确定学生有效样本数为326份,教师有效样本数为78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1%和97.5%。

2.研究工具

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均由两大部分构成:个人基本资料、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分别为21和25个题目。问题形式以选择题(单选、多选)为主,并辅以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内容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

第一部分是个人基本资料。其中,学生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所在学校的级别、所属学区;教师问卷包括被测对象的性别、教龄、任教年级、所在学校的级别。

第二部分是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状况。为了使调查的内容尽可能全面,从多个角度展开调查。其中,学生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学习意愿、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等;教师问卷涉及:课程设置、课程需求、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考核方法、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与如何发挥作用等方面。

3.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使用的教师和学生问卷均进行了相应的预测试,根据预测试的相关反馈进行修改,最终确定正式用稿。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经过认真鉴别,确定有效调查问卷,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再将获得的有效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除了基本的频率统计之外,为了解不同背景高中地理教师和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是否存在差异,还进行了差异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应试性明显

调查显示:关于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开设状况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教师(85.3%)和学生(87.1%)认为“与高考的相关性”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高考方案只开设高考选修模块,不作为高考内容的就不开。另外,包括《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内的选修模块只对文科生做出学习的要求,高考必考模块是文科生必学的模块,而另外一些学生虽然对此模块有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但由于高考和学校的原因,只能就此作罢。可见,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开设还具有很强的应试性和强制性,而且对象比较局限,仅面对文科生,无疑使绝大多数“理科生”失去了接受系统环境教育的机会。

相比之下,学生对《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却有强烈的需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92%)学生表达出愿意学习该模块,并认为学习该模块对提升他们的环境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选修的意愿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发挥,违背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学生的发展出发”的初衷。

2.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有失偏颇

调查显示:多数高中地理教师认为《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主要达成的目标是“环境情意”和“环境知识”目标,而对环境行为目标和环境技能目标的重视性不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环境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出具有综合环境素养的人,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因此仅停留在或偏重于知识层面的环境教育是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必须及时改进。

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学方法单一

环境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环境知识层面,还必须关照到环境情意和环境行为层面,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调查显示:“课堂讲授法”仍是广大高中地理教师在《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中采用率最高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或辩论法也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角色扮演法、户外教学法、价值澄清法的采用率却不高,而这些教学方法却是实施环境教育效果较好的方法。相比之下,学生更青睐于户外教学法,部分教师也认识到户外教学法的优势所在,但受到经费、人员、时间、安全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户外教学法的选用不理想。可见,学生青睐的教学方法或是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师实际采用的教学方法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4.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偏重结果性评价

检验教学效果离不开评价这一环节。调查显示:考试类(如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等)的结果性评价方法是多数高中地理教师乐于选用的方法,主要是实施起来方便;过程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采用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是户外教学法采用率低,直接影响到评价方法的选择;二是过程性评价方法实施起来较费时费力,而且评价的主观性较强。环境教育的评价重点不在于知识的掌握,而在于观念的形成、技能的掌握、行为的改变。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评价不同于应试教育的结果式评价,应是一种形成性、过程性评价。

5.高中地理教师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能力欠佳

教师本身的环境素养以及实施环境教育的能力是制约环境教育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查显示:虽然多数(88.5%)高中地理教师认为自己能胜任《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但学生对他们的环境教育施教能力不甚满意,认为高中地理教师应着力在环境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技能、考核方法方面做出改进。调查也显示出:绝大多数(94.3%)高中地理教师认为应接受环境教育的培训,来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否则教学质量是无法保证的。可见,高中地理教师在有效实施环境教育的教学能力与水平方面均有一定的欠缺。

6.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过于呆板

教材是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和参照。调查显示:辽宁省地区统一使用的是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多数地理教师(68.6%)和学生(83.4%)认为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能够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教师认为人教版的教材不太能满足教学需要。另外,人教版的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教材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仍需不断完善,比如“教学案例的选择”“活动设计的实用性”“内容的覆盖面”等,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如多个版本教材搭配使用,必能优势互补,克服某些问题。

三、改进建议

1.优化与规范《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

优化与规范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将有助于高中生获得较为系统的环境教育,进而提升综合环境素养。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设置应放大选课的自由度,不应是学校硬性规定或是完全服务于高考的需要,限定某类学生为必选,这样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另一部分学生的选课权利[2]。因此,应将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设置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模块,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需要进行自由选择,这样更为科学、恰当。

2.确保《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目标定位科学、准确

目标定位科学、准确,才能确保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选用恰当,进而保证实施效果。一般来说,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环境素养,环境素养涉及环境认识、环境情意、环境行为三个层面的内容,而环境行为是环境素养最直观的体现。环境教育不仅是知识教育,也是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因此,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在目标的定位上不能只强调认知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也要考虑情意方面、行为方面环境素养的培养,力争做到兼顾、不偏废,应将培养出具备环境行动力的学生作为最终的目标。

3.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

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要体现这一特点。课堂讲授法固然必不可少,但为了达成环境教育的情意、行为、能力等目标,应在尝试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适当注重“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取向”教学方法的运用[3]。“行为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地理户外教学法,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直接从环境中得到真实的、实际的体验,以便发展学生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愿,进而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4]。“价值观取向”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是角色扮演法、价值澄清法与价值分析法。当然,适用于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方法不限于上述几种,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可能仅凭一种教学方法就能达成预期的目标,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配合。

4.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的使用

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必将催生出“优质教学”。当前,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评价仍是结果性评价占主导地位,而考试等结果性评价方法对于环境教育评价来说不是最好的。因为结果性评价方法主要检测知识和事实,很难用于检测态度、能力和行为,而态度、能力和行为又是环境教育更为重要的目标。所以,要通过评价来有效促成高中生环境素养的提升,必须对现有的评价方式方法做出相应调整,结果性评价必须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并突出过程性评价方法。在众多的评价方法中,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活动类作业法、档案袋法等是评价学生环境教育成效较好的评价方法,应引起一定的重视。

5.加强教材与师资队伍建设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共有四个版本,在教学案例的选用、活动设计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方面各有优长。在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有必要在以一个版本教材为主的情况下,适当参考其他版本的教材,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材选用更应如此。另外,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结合教学实践,编写具有本土特点的校本教材,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地理教师的环境素养和环境教育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实施效果。因此,加强高中地理教师环境教育综合素养的培训,使其具备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并以此开展模块教学,才能确保高中地理《环境保护》选修模块的教学质量,确保所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环境素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王传兵,赵守拙.当前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9(1).

[3] 韩梅.中学地理学科中的环境伦理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篇12

【关键词】生物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背景 目的 准备 过程 拓展 评价

一、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概念的简述

(一)生物活动课程的概念

生物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或生物教研组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并综合运用学生所学或已有的生物学相关知识,开展多种活动方式的一门课程。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指在学校或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生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最终通过学生置身参与,以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创造意识、合作意识及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二、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关联

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的活动主体是学生。二者均通过综合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或主动获取的新知,走出教室、校门,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确定活动内容,通过发现并解决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以培养学生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增进学生和社会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涉及的活动内容有: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综上所述可以分析得出,生物活动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内容、活动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最终的目标上有许多的交集。因此在生物活动课程中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三、生物活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方案及案例

在开展生物活动课程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并体现学生合作探究的主体地位,以最终实现开展此项活动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物活动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方案“六步”流程如下:活动背景活动目的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深化拓展活动评价。

第一步:活动背景

活动背景是指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要开展此项活动,即开展活动的基础和缘由。活动背景包括自然、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因素,通过活动背景的搜集、了解和掌握,对学生明确开展此项活动的目的,以及对后期活动的准备、过程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活动背景的搜集和整理,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认识水平,可通过上网、查阅书刊杂志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并通过小组同学之间合作、交流和学习,对所搜集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最终通过综合分析,形成对此项活动背景的了解或认知。

案例:“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活动背景

1.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包含至少三个层面的意思: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对地球生物的保护对人类生活环境的保护。

2.环境保护的发展历史:

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该书是20世纪环境生态学的标志性起点。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联合国发起,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届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中国政府参加了这个会议,并共同提出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

1973年我国成立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由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8年“两会”后,环保总局升格为“环保部”。对全国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3.随着全球经济迅猛发展,地球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的破坏,环境污染的日益恶化已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增强学生们的环保意识、扩充学生们的环保知识是极其重要且必要的。

第二步:活动目的

活动目的是指通过此项活动学生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活动的意义所在,是活动开展后所期待的发生的新的变化。活动目的的确定,应老师的指导下,以及在明确此项活动背景的前提基础上,由指导老师和学生共同分析、研讨、总结、归纳而得出。

案例:“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活动目的

1.初步学会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

2.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通过调查周边植物,让学生走出教室,认识大自然;

4.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操,并主动关爱我们身边的自然和环境的价值观。

第三步: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主要包括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

教师准备主要体现在给学生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此项目标的达成一般可以通过开设讲座、指导学生上网查阅、阅读文献等,最终引导、培养、提升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诱发学生探究的渴望。除此之外教师应事先确定此次活动的组织形式,确定好活动小组的人数,并提供相关活动方案的建议和要求。

学生准备主要是在指导老师的引导、安排和要求下,进行活动背景、知识的搜集、查阅、整理和储备,以及按要求合理、自由分组,选定组长等,最终确定活动的形式、时间、地点以及下一步具体实施的活动过程,以及准备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的用具和材料等。

案例:“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活动准备

1.教师讲解样方法的原理和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方法;

2.教师告知若遇上样方边界的压线个体,按左上原则处理(左侧或上方的压线个体),计入样方内;

3.调查前教师先进行实地考察,找出比较典型的地块。选择学生比较熟悉、容易识别而且分布比较均匀的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4.分活动小组,建议4~6人一组;

5.设计样方法调查记录表;

6.实验材料和用具:绳子、铁钉、皮尺、植物分类图鉴、记录本等。

第四步: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是生物活动课程中的最关键环节,决定此次活动开展的成败。学生应根据小组集体设计的活动方案,展实地考察或调查研究,并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最终的成果。在学生开展活动中,教师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及时了解学生活动的进展情况,给予学生引领、指导和帮助。

在开展活动的具体过程中,学生应通过文字、图片、影像如实记录活动过程,最终收集、整理活动中所获得的实证信息,并从中分析、讨论、归纳出此次活动的成果。除此之外,各活动小组的成员间,应保持密切的联系,并注意与家庭、指导老师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活动开展的安全性。

案例:“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活动过程

1.通过家长、学校或小组成员与社区居委会取得联系,确定调查对象。

2.实施调查,各小组同学分别到不同的社区,发放环保宣传单,并发放及回收环保调查表。

3.统计调查结果,讨论并提出建议

第五步:深化拓展

深化拓展这一步骤是为了在完成某项生物活动课程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分析、应用和实践能力。深化拓展强调学生去感受学习,而不只是在课堂上听讲,让学生们主动地去体会,去解决问题,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去完成一种体验,进行自我反思,从而获得某些感悟和认知上的升华。

案例(一)“调查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的深化拓展

1.在学校开展一次宣传环保的橱窗展。

2.探究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案例(二)“用样方法测定植物的种群密度”的深化拓展

1.如果你负责管理和养护一个人工草坪,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你会用什么方法调查杂草的密度?这些调查数据会对你的工作决策提供帮助吗?

2.设计用样方方法测定种群密度的模拟实验

材料用具:一张50cm×50cm的白纸、200粒米粒、直尺、铅笔等。

提示:(1)用铅笔在纸上绘制方格表如下图:

(2)将200粒米粒随机撒在纸上,代表某植物的分布。

第六步:活动评价

活动评价是开展与生物活动课程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在对学生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时,必须充分关注学生活动过程的态度,重视过程和方法,重视合作和交流,在评价方式印采取多样化,如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评价的最终结果应及时在全校进行反馈,以进一步调动今后相关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峡 等.《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年.

[2] 刘恩山.《普通高中生物课程(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施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与探究(必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5] 李臣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6] 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文件 教基[2001]6号.

篇13

【关键词】环境监测;保护工作;作用;措施

前言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负荷变得越来越大,保护环境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在环境保护的背景下,环境监测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是对环境管理的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工具。环境监测为环境的管理和保护以及经济决策提供技术上的服务、支持。环境监测数据将能有效反映污染排放状况以及环境质量状况,是实施环境监察的重要手段。

一、环境监测的概念和意义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利用现代化的监测仪器与监测方法,对某一地区环境中存在的标志性污染物进行测定,得到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和变化趋势,并以此为依据确定该地区环境的污染状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对环境资源的掠夺现象也不断加剧,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降低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此外,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也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当前的环境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导致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此时,世界各国开始意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于是,环境保护工作也应运而生。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对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划分环境污染的等级、了解环境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环境监测的主要监测对象是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污染因子,其监测内容十分广泛,包含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声环境等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环境监测通过对环境中的大气、水以及土壤进行采样,分析样本的物力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利用仪器对样本所含的成分和不同成分的浓度进行测定,来得出样本中所含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反映出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为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

二、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

1、环境监测在城市规划中的环保作用

在社会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经济与环境是对立与统一的,发展经济与保护可以统一进行、二者相互促进。我国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相结合,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此,我国相关的经济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制定了“三同时”、“三同步”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模式。“三同时”就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时设计、同时实施、同时投入;“三同步”就是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开展。在具体的城市规划过程中,要将环境保护计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使之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做好城市的环境发展规划就必须基于城市环境的现状,结合相关的参考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与整合。参考数据最科学、最直接的来源于城市环境监测的数据库,它是环境规划的基础。

2、环境监测在环境执法和污染物减排中的环保作用

环境监测在环境执法和污染物减排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我国政府对于节能减排的大力宣传与贯彻落实,对于企业污染的整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环境监测在落实污染企业的整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为环境执法和污染物总量减排提供了科学依据。具体来讲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于违法排污企业进行明察暗访。依据调查结果,对于超标排污企业予以警告;对于污染效果治理不佳的企业予以关闭停产建议;对于重点污染挂牌督查的高污染、高耗能企业,上报政府职能部门予以停产治理;对于超标排污、没有按照正常的污染治理规定进行污染物处理的企业,予以罚款警告处理。

3、环境监测在环境污染纠纷仲裁中的环保作用

在企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出现环境污染事故时,要依据环境仲裁监测处理工作细则,对于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作出仲裁,这一权利是由环境监测部门来保障实施的。环境污染仲裁监测是环境监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应用于环保执法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和矛盾,为环境监测部门提供数据参考,是环境部门作出公平、合理的仲裁的重要依据。作为环境污染仲裁的主要定性者,环境监测部门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企业有权作出环境污处罚决定,提出整改建议,确定主要的污染企业黑名单。

4、环境监测在环境科学研究方面的环保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促进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跨越式发展。反过来,科学技术 的进步也依赖于一定的文献资料、人类的长期的努力。如某些特定的科学 研究领域往往是以环境监测的原始数据资料为依据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容量研究中的污染源研究调查;工业新产品研制和工艺改革中的生态环境监测;节能减排中的环境监测;微生物利用中的微生物生态环境监测;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综合科学考察工作中的环境背景值调查。这些科学研究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监测数据资料。

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的有效措施

提高环境检测的质量,能够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中污染物的监控力度、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有助于进一步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选,应当提高环境监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环境监测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是影响环境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只有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严格的操作流程,才能够保证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精确性。因此,环境监测单位应当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更新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工作人员能够熟练的掌握新型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环境监测的整体水平。

其次,增加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想要进一步的扩大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就要加大环境检测的资金投入,及时的应尽新技术与新设备,并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监测方法,与时俱进,不断的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的监测能力和监测水平,使环境监测能够更好的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

最后,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力度,改进环境监测工作的管理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而将环境检测的质量与工作人员的个人业绩直接挂钩,并实行科学的赏罚制度,可以让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备更强的上进心与责任感,从根本上促进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的提升,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结束语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整个环境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充分认识环境监测重要性、改善环境监测硬件条件、加强环境监测的队伍建设、保障环境监测必须投入、完善环境监测体制等措施,可有效提升环境监测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监测在整个环境保护中的支撑作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宋晓明.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J].民营科技,2011(8).

篇14

 

1国际上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趋势

 

从发达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历史来看,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公众参与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以20世纪70年代为分界线,70年代之前,各基金项目:国家发改委(ZBKT043)新时期国家环境战略研宄作者简介:郭梅(1977—),女,博士,主要研宄方向: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研宄。

 

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主要采取集会、游行、抗议、请愿的方式,环境保护群众运动基本上处于松散状态,并没用形成政治力量。70年代之后,环保NG)的数量急剧増长,有些甚至形成了有政治影响的政党。

 

(2)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领域越来越广,从反对污染到参与决策到自身友好行为

 

在早期公众参与的活动中公众主要对工业污染不满,因而公众参与主要针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以及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随着环境保护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早己不局限于反对污染,而是参与了决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公众身体力行,从点点滴滴做起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如节水节电,减少废物排放,购买使用环境友好型产品等。

 

(3)N3O在公众参与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工业发达国家生态运动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

 

除“绿党”起着重要作用之外,环保NCO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了有组织的活动,形成了众多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这些组织发挥的作用包括自救、诉讼、宣传、教育、咨询服务等。

 

2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法规

 

早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的第6条就己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为中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提供了原则性的法律依据。

 

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第10条规定:“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

 

2002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对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作了进一步具体的规定。2006年2月14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它是中国环境保护领域第一部专门关于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该《办法》明确了公众参与的权利和具体程序,虽然这些权利和程序只是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但是对于公众参与其它领域的环境保护将起到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2007年4月11日原国家环保总局了《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办法》中对政府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程序及监督与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该《办法》从法规的角度上,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得环境信息,进一步为公众更深层次、更高质量地参与环境保护创造了空间。

 

22中国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现状221环境科学知识的认知度分析

 

根据中国环境意识项目办组织开展的2007年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国公众在环境科学知识认知方面依然存在对环境科学知识的实际知晓率以及认知广度偏低等问题,如在被调查的公众中,仅有8.7%的听说过并准确知道“世界环境日”的含义,有18.5%的被访者竟然没有听说过环境科学知识中的白色污染、世界环境日、垃圾分类、三废、温室效应、有机食品、生物多样性7个基本概念中的任何一个。111

 

222环境意识分析

 

“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一直被誉为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与行为的晴雨表。2007年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开展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调查表明,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仍较低,总体得分为421分。

 

另外,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公众环境意识并没有明显的提高,|3丨如前几年Shan一hnChug4等在对广州市公众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广州市居民的环境意识处在稍低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水平,而稍好于90年代早期香港居民意识水平。马天芳|5丨等对番禺区常住居民的环境意识现状调查结果也显示:居民对环境的认知水平偏低,对于身边的环境卫生、植树绿化等日常性问题大都有较清醒的认识,但关于生态方面的知识还缺乏了解是一种典型的“自我保护型”环境意识。

 

223环境保护行为分析

 

从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看,公众实际采取的环保行为主要以能降低生活支出或有益于自身健康的行为为主,而对于与此无关或须増加支出的环保行为则相对较少。如日常生活中的节约用水、用电等;公众关注环保的出发点主要是个人权益,责任意识淡薄,对于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层面的公众参与远远不够。

 

224环保NGG的发展22.1环保NGO的数量及构成

 

自1978年5月中国第一家由政府部门发起成立的NGO—“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和1994年3月中国第一个草根NGO—“自然之友”成立以后,中国环保民间组织获得了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10月,全国共有环保NGQ3539家(包括港、澳、台地区)其中,由政府发起成立的有1309家,学校环保社团有1382家,草根环保N3C508家,国际环保NGC驻中国机构90家。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重庆、云南、内蒙、湖南、湖北等地,其中草根NGO主要分布在有草地、湿地、山地、林地的省份及长江、黄河流域。|6丨22.2环保NGO的作用。

 

近十年来,环保NGO组织是中国较为活跃、有影响的民间组织。对中国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1)帮助政府对重大环保政策方针进行调研论证,积极谏言献策;

 

(2)监督政府、督促相关政府部门认真履行环保职责;

 

(3)通过开展各种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公众提高环保认识、培养公众参与环保的自觉意识和志愿服务精神,指导公众环保行为,推动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4)关注弱势群体通过专业服务、咨询,帮助受害群众开展环境维权,推动了环境公益诉讼的不断发展;

 

(5)监督企业履行社会环境责任,为企业提供专业帮助,引导企业在原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等方面符合环保要求和理念。

 

22.3环保NGO的发展趋势

 

总体上看,中国环保NGQ组织是在参与中不断成长的,目前,正在逐步走上一条更为成熟、平坦的道路,近年来,中国环保NGO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1)不断向专业化发展,一批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环保NGO脱颖而出。一方面,很多环保NGO根据自己的资源和条件以及自己对环保事业的关注角度,逐渐确定自己的工作领域和方向;另一方面,一些NGC组织逐步把工作做得更加科学、更加具有权威性,例如,2005年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了《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绿皮书》2006年中华环保联合会了《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

 

(2)主动寻求合作,包括与政府的合作和环保NGQt间的合作。环保NGO之间的信息交流更趋频繁,很多环保民间组织主动搭建各种信息和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且更加注重联合行动,以提高实现预期目标的成功率和组织公信力。17123存在的问题分析

 

(1)追求个体利益的社会风气制约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众追求个体利益风气渐浓,这种风气对于发展充满活力的私有经济十分有益,有利于社会繁荣和发达,但是也容易出现对集体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冷漠,滋生实用主义风气,漠视公众环境问题。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大家对环境质量提出很高的要求,但除非直接损坏自身利益,人们一般不会参加环境保护,公众对待环境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政府依赖性。

 

(2)公众参与社会阶层不均衡。

 

从社会阶层看,学生环保团体起着先锋作用,而成人的参与较少,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有较高的环境知识,另一方面也是年轻人大多比较激进,对社会变革抱有不同寻常的热情,而且目前的环保活动容易引起年轻人关注。

 

(3)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形式单一,高层次参与较少。

 

目前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各种形式中,由政府部门组织的宣传教育活动最多,其次是“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的创建活动。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以及环境执法进行监督,参与环境立法等深层次环保较少,效果较差。

 

(4)环境宣传教育注重新闻效应,缺乏对环境科学知识的关注。

 

目前学校的环境教育大多数停留在地球日、课外活动等象征性层次面。而没有从根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和环境意识。新闻广播关注新闻效应,对环境污染事故报到的多,而且较多的是将环境问题作为经济发展的不良后果加以警示,而较少从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的角度加以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很多公众将环境问题等同于环境污染。对社会的宣传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挂横幅、喊口号”层面上,缺乏对环境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公众的吸引力,缺乏群众基础。

 

(5)环保NGO发展还处于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