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乡村建设成效范文

乡村建设成效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5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乡村建设成效,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乡村建设成效

篇1

关键词:美好乡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城乡统筹;临泉县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 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以临泉县陈集镇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5月9日

陈集镇位于临泉县城南40公里处,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杨庄户乡接壤,总面积为656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220个自然村。近年来,该镇从实际出发,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树立集镇大起来、市场活起来和人口多起来的理念。走科学规划、强力推进、精心实施、完善功能的路子。立足让农民拥护、让农民满意、让农民受惠,实现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提升,大力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特色城镇化引领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

一、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为改变农民居住分散、生活配套设施欠缺、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过程中,通盘考虑经济、土地、产业、地域及自然人文特色,依照村庄原有社会伦理格局,农民生产活动等诸多的影响因素,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组织、绿化景观等各个方面,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美好乡村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尊重农民意愿,依托中心集镇建设新村

1、选址让老百姓拥护。为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2008年陈集镇党委、政府通盘考虑,决定在陈集镇朝阳行政村选址进行美好乡村建设,朝阳行政村紧邻陈集镇政府,其目的是发挥集镇的中心辐射带动作用。在具体的选址问题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最后决定利用原来的荒废地和通过土地复垦,土地置换的方式进行美好乡村建设。彻底解决人口过于分散的安居问题,逐步实现朝阳行政村的整体搬迁,为实现集约式发展奠定基础。

2、新房建设让老百姓满意。为了让老百姓高兴称心地搬迁,更好地发展小城镇,陈集镇党委政府高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聘请阜阳市规划设计院为小城镇建设进行整体规划,从道路、桥梁、房屋、公园等基础设施全方位的高标准规划、高要求建设,使得整个布局结构合理,井井有条。同时,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当地村民,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出售,将近200平方米的门面房,售价为16万元,仅仅收取成本费,由于价格低廉,村民们争相购买,第一期工程已全面竣工,建造房屋16,000多平方米,80多户居民已经入住和进行商品贸易。由于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路灯、公园、敬老院、学校、道路、集贸市场、娱乐设施、工业园区等一应俱全,为下一步发展经济奠定坚实的基础。

3、新村居住让老百姓满意。朝阳新村在建设上始终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设施配套与资源共享原则,最大限度地完善服务功能。由于第一期工程的顺利推进,陈集镇开始进行第二期24,000平方米100多套的住房建设和第三期72,000多平方米360多套的工程建设,目前总投入已超过3,000多万元,修建商贸交易区、商业超市、多功能活动中心和休闲广场等功能齐全的服务娱乐场所。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住得放心、住得舒心、住得安心。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新村正在形成。通过连续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一个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文明生态镇正在迅速崛起,朝阳行政村开发模式已拉动周边数个村掀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

(二)尊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涵盖城镇和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推动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过程。中心村处于“镇”与“村”之间,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基础条件好。根据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和经济流向,按照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陈集镇确定了“稳步发展中心村、重点建设小城镇”的美好乡村建设思路。陈集镇根据美好乡村建设的总体方案,对朝阳行政村进行整体整治改造,主要包括村庄整体风格定位;大街小巷的硬化、绿化、亮化。预计到2011年底投资将达4,000万元,努力实现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实行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形成美好乡村集群带、小城镇板块。中心村连片改造和建设吸纳周边小村庄的居民前来定居,人口规模可达到15,000余人,从而实现公共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使人口和村庄的集聚功能充分发挥。

二、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果

(一)拓展了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陈集镇通过中心村、镇村一体化建设,初步形成了人口集聚、住房集中、产业集群的特色小城镇,大大拓展了中心集镇的发展空间,强化了承载力和辐射力,促进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拓宽了群众的就业面。陈集小城镇建设使中心镇和美好乡村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得到了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就业、创业空间显现。城镇区域空间的扩展和人口的积聚,大大提升了城镇的承载功能和辐射能力,使陈集成为群众安居的乐土、能人创业的宝地、特色城镇化建设的典范。与此同时,陈集镇利用人口集聚的优势,多渠道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帮助和服务。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为剩余劳动力创造良好的就业渠道。

(二)增强了集聚功效,优化了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陈集镇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发展环境明显改善,聚集功能不断增强,产业调整步伐加快,产业布局逐渐趋于合理,以种植、养殖为一体的新农业正在形成。中心村的建设为现代旅游、服务、娱乐、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基础。朝阳新村商业一条街100多间商铺已各有其主,为当地的村民就业,增加收入打下很好的基础。

(三)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陈集镇通过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明显改善了区域内的基础设施,依托本地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加快。该镇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张(张新)-新(新蔡县)公路、韦(韦寨)-艾(艾亭)公路穿镇而过、西与河南省新蔡县接壤,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该镇树立正确的小城镇定位。在小城镇建设中坚持以城镇建设带动市场建设,以市场建设带动商贸流通,以商贸流通促进美好乡村生产发展、群众增收。

三、临泉县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几点启示

(一)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朝阳新村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陈集镇党委、政府和朝阳行政村走群众路线的理念密不可分,在朝阳新村的初期建设中,由于存在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存在一些消极抵抗的情绪,陈集镇党委政府、朝阳行政村以开明的心态,接受群众提出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使得整个工作能够顺利推进。因此,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坚持群众路线的理念。众所周知,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是思想领导方法的精髓,是科学领导方法的思想基础。将群众路线作为基本领导方法,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重要体现,因此坚持说服教育的领导方式,而不是以野蛮粗暴的工作方式与方法解决问题。这样老百姓才能拥护美好乡村建设,才能有效地顺利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

(二)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镇村有机结合的理念。陈集镇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通过镇村的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美好乡村建设的新路子,实现了城镇化和美好乡村建设的有机结合。众所周知,集镇是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心,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载体。特别是中心集镇,乡镇所在地与行政村所在地有机地融为一体,且乡镇所在地行政村都是人口较多、经济较为发达的村,这些村的美好乡村建设根本不可能与中心集镇建设相分离,中心集镇建设好了也更容易带动周边村庄的美好乡村建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中心集镇也是建设美好乡村。中心集镇作为一个区域中心,是农村社会公共产品提供的基础和服务的载体。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和中心集镇的集聚效益,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有重点地支持中心集镇的发展,加强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密切相关的镇区、村庄道路、电力、通讯、供排水、垃圾处理、卫生院、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积极推进中心村连片建设、镇村一体化建设,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地区的基础,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增强中心集镇扩大就业、集聚人口的产业带动和生活服务能力,使中心集镇更有效地发挥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从而带动周边农村的美好乡村建设。借鉴陈集镇美好乡村建设模式,移民并村、建设新村无疑是今后推进临泉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条新路。

(三)美好乡村建设要坚持统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城镇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突出重点,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的城乡空间网络结构。把城镇建设规划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一体、镇村联动发展。特别是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要统筹安排,整合资源,合理规划,提高规划水平,着力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和体制。改革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打破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民进城后享有同城待遇。陈集在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同步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实现了城镇和农村的无缝对接和联动发展。

篇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农村经济;新农村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社科项目部分成果,项目批准号为:05JA790001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中国有9亿农民,要实现全面小康、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发展和政局稳定,必然要解决“三农”向题。小城镇建设,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同农业现代化战略、人口战略和城市化战略相关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人口素质、调整并建立我国合理的人口、城乡结构的重要进程,也是建立我国新型城乡关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的有效之举。

一、小城镇建设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

乡镇企业与农村小城镇是一对“孪生兄弟”,不抓小城镇建设,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就发展不起来,大量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就退不出来。相应地,不发展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就失去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就要减慢,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就难以生成。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发展小城镇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两个战略要同步实施,才能使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找到共同点。因此,促进乡镇企业与小城镇互动发展既是乡镇企业今后发展壮大的内在要求,也是小城镇建设的内在需要。

二、农村人口转移与小城镇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国家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枢纽,也是农村社区发展的发动机。一方面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特点应与农村人口转移相呼应,小城镇基础建设中对简单劳动力的客观要求与农村人口能力水平之间的协调,为转移的农村人口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小城镇建设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提高了农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活水平,也为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舞台,并得到了更高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转移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加速了小城镇的基础建设。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在一个时期内将呈加速发展态势,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必将引起农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将有更多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缩小城乡差别是大势所趋。作为这一系列变化外在表象的农村人口流动,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最为敏感的因素,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会有增无减。

三、小城镇建设与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相互促进

产业集群是指在同一地区集中了大量生产同类产品或相关产品的企业,它们之间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能够产生显著的规模效益,具有地理上集聚的特征。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也在向集群化发展,如浙江嵘州的领带、大唐的袜业,都是这样的产业集群。它们不仅提高了集群整体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而且大大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因此,乡镇企业集群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城镇是乡镇企业集群最好的载体。培育和发展乡镇企业集群,关键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社会化服务体系、政策环境、产业定位等,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促使产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推动区域经济和城镇经济发展。反过来,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会为乡镇企业集群的发展提供功能更为完善的环境。

四、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民转变角色、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和实践表明:人的现代化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核心,国民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也是现代化的基石。农民转变为小城镇居民,进入到第二和第三产业的领域,新的劳动方式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发生了变化,亦即当物质需要达到一定临界值时,必然产生不满足、产生新的欲望,推动精神世界的创新,开始追求更高一级的精神需求,包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需求。农村小城镇受到自身规模和功能的限制,只能起到向农村传播城市文明“接力棒”的作用,刚刚转变角色的农民,适应小城镇有限功能的要求,也是向人的现代化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国农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解决了制度变革之后,还有两个大的瓶颈制约:一是物质技术生产力过于低下;二是人的素质不高。农村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既有利于将传统落后的生产力转化为现代化的机器生产,实现物质技术生产力的进步,又有利于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尺度等社会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造就现代化人。

五、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由于大量富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生产经营分散,形不成适度规模,生产成本很高,劳动生产率低下,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远低于城镇。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但这需要各种条件,而最关键的一个条件,是必须减少农业劳动力数量,加快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产业化、工厂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技术装备,把大批农民从传统种植业中解脱出来,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广泛采用优良品种,提高农副产品产量与质量,使农业朝着种养加(工)、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方向发展,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推进耕地集约化经营,使剩余的劳动力从事务工经商、第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小城镇的工业经济源于乡镇企业的崛起,我国2,400余万家乡镇企业,70%左右分布在村一级地域,其中规模较大的多集中于小城镇,但总体上看,乡镇企业尚未走出布局分散、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趋同,以粗放经营和外延式增长为主的阶段,并以高投入、高耗费、低产出、低质量、低劳动生产率实现其发展;还存在污染环境、浪费耕地等负面效应,改变这种状况,迫切要求加速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以小城镇为载体,通过相应的措施和有效机制,吸引乡企向工业小区集中、连片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种种缺陷和弊端,又能相应地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小城镇的发展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还可以为乡镇企业和新建企业提供合适的地理区位、基础设施以及人才、技术、市场、服务等环境,推动乡镇工业和新建企业良性发展。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小城镇对实现农村产业化和现代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六、小城镇建设是发展乡镇第三产业的载体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镇化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实践表明,城镇化水平越高,农民收入水平也会越高,也只有加快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才能提高农民收入。因此,以小城镇为载体大力发展乡镇第三产业,是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着力营造乡镇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大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打造乡镇第三产业服务体系和产业链条,建设信用担保体系、行业专业协会、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体系,巩固提高传统产业,努力开创新型现代服务业。

七、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土地、植被、水资源等浪费严重,农村污染、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突出,农业的安全问题也没有彻底解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期,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小城镇建设是可以通过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缩减农村住宅用地,使农民住宅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可以节约大量的住宅用地和道路用地,从而使更多的土地能够用于农业生产,也体现了我们循环经济理论中的减量化原则。

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积极构筑多种形式的以城带乡平台,扩大就业容量。一是构筑信息共享平台。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基础工程建设的范畴,加快农村网络普及和应用,建立起城乡信息沟通的有效平台,加强信息交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二是构筑产业对接平台。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壮大传统产业,做强非农产业,开发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内部吸纳就业的能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县域经济和中小城市,扩大就业容量;三是构筑文化融合平台,推动城乡文化交流,特别是要采取“文化下乡”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形式,繁荣农村文化市场,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实现城乡地位平等、利益均享。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成教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牛德林,徐灵.积极发展小城镇是加速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选择.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1.

[2]张常明.加强新型农民培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农村建设,2006.8.

篇3

关键词:新农村社区建设;背景;现状;成效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6-0133-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农村社会已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城乡发展迈入了新阶段即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及实行的二元城市化政策,使城乡发展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故亟须调整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思维,加快城乡统筹,以促进农村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在城乡统筹中,农村处于劣势地位,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课题。

新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并在近年来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结合中在全国广泛开展。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还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在具体实施中,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一、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背景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和社区的需求,打破原有的村庄界限,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村或行村,经过区位调整、统一规划,建立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居住方式与产业发展相协调、服务管理模式完善的现代化农民聚居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一次深刻的农村社会变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可能性。

(一)新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需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5 958万,虽然最近几年农民工不断向城市迁移,但仍有相当部分农民在农村生活,尤其是对于上了年纪的农民工,已经失去了靠青春和体力打拼的资本,再加上城市的高成本,大部分要返回农村。受制于传统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和城市存在巨大差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要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的这些要求,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外在体现,所以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有效载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格局形成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

河南农村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2013年河南城镇化率仅为43.8%,低于全国城镇化率(53.7%)将近10个百分点。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土地和发展空间产生巨大的需求。河南有4.7万多个行政村、18万个自然村,农村呈现出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居住的特点,而且随着农村人口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城市的迁移,很多农村出现“空心化”现象,住宅闲置增多,土地利用率低。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推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建设新农村社区可以整合闲散的土地资源,为城市建设的腾出更多的用地指标,为加快地方发展工业、加速城镇化提供更多土地和空间。新农村社区建设实际上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三)新农村社区建设是适应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的需要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走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传统分散的农业劳动方式也逐步为农业机械化方式所取代。改革开放30年,河南农业机械化、合作化、规模化水平获得了大幅度提高,2013年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现已达到75%,农业专业化、合作化程度提高,农村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规模养殖户大批涌现。全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

随着大批农村劳动力迁移到城市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多种经营。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从事耕地产,甚至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一部分农民就近从事非农产业活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迁移到大中城市,从事更加远离农业的工作,城镇化对他们有极大的吸引力。这说明,河南农业农村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新农村社区,有利于开展集约经营,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农民职业化。

二、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

自国家提出“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以后,河南省各地市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号召,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开展新农村社区建设,2012年河南省全面启动了县(市、区)新农村社区布点规划,截至2012年7月底,已启动新型农村社区试点2 300个,初步建成350个,累计投资631.5亿元。

其中安阳市确定了18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4个新型农村社区整体推进县(市、区)、14个整体推进乡(镇),截止到2013年一季度,共投入资金93.27亿元,已经启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153个。其中23个社区已完成建设进度的80%,有25个社区已完成60%,68个社区完成30%。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已建成87个,主要集中在城市近郊、县城近郊、乡镇政府所在地和产业集聚区内;建成社区面积690万平方米,腾出土地面积7 000余亩,入住户数1.7万余户。

新乡市把全市3 571个行政村规划为900个新型农村社区。已完成重点区域内352个社区已启动建设,累计完成各类资金投入224.5亿元,完成建房面积2204万平方米,入住农户10.5万户,完成拆迁面积5.2万亩,复耕或恢复生态面积2.6万亩。

综上所述,全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新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中不断取得可喜的成绩,已经成功探索出不同类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示范带动作用凸显,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

三、河南省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善了居住环境,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农村社区化发展

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各级财政奖补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彻底改变城乡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居住条件。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地区基本实现了“五通七有两集中”。其中,“五通”指通自来水、电、四级公路、宽带、有线电视;“七有”指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连锁超市、标准卫生室、文体活动广场、幼儿园及小学、养老院、科技文化中心;“两集中”指垃圾集中收集、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社区建设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井然有序,解决了农村脏、乱、差问题,初步实现了居住楼房化、生活城镇化的转变。

(二)增加了城市建设用地空间,加快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

通过“合村并居”,节约了土地。新农村社区建设能够在不减少农用土地的情况下进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置换,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腾出建设用地,解决了工商业用地问题,保证了土地资源更加合理有效的利用。拓展了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加快工业化进程。根据中牟县政府官员了解,中牟县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共涉及427个行政村,这些村庄累计占地面积21万亩,通过新农村社区建设,可节约土地10万余亩,节余的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为产业集聚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服务腾出很大的空间。

(三)节约了土地资源,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

宅基地复耕后一方面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粮食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土地流传促进了规模经营,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安阳锦和新城为例,锦和新城规划建设涉及33个行政村,原村庄占地9 500余亩,新城占地2 600亩,节约土地近7 000亩。锦和新城规划统一流转2.5万亩土地后,目前,正在建设总投资5.8亿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该区占地2.5万亩,是一个集粮食生产、畜牧养殖、种苗繁育、瓜果生产、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农民既可以在园区承包土地又可以务工,成为职业化的农民。

四、结论与思考

目前新农村社区建设在河南省各地普遍开展,已经从试点运作发展到全面推广的新阶段。新农村社区建设给农村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使原来散居的村落转变为集中化的新社区,一方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农民享受到了和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条件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整合了闲散的土地资源,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腾出了更多的用地指标,也推动了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但是目前对于新农村社区建设,很多人定位不清,缺乏正确理论指导。许多领导干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甚至一部分研究者认为新农村社区建设就是“居住集中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目的是为了腾出更多的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镇化率,这是一种很大的理论误解,由此也造成目前合村并居的推行面临诸多困境与问题。

如果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着眼点仅限于土地,而不是从城乡社会的整体转型角度来进行,单纯地就合并谈农村社区建设,这仍然是坚持城乡二元观的做法,单纯地让村民住上楼房,并不意味着实质上农村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城市和乡村人为的割裂开来,将农村发展禁锢在农村,是不利于和谐城乡关系发展的,势必造成“土地城镇化”快于“人的城镇化”。

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消除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思维,力图在城乡一元发展的新思维下实现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突破,走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即改革成果共享,城乡居民平等流动机会的增加以及发展权利和权益的平等性、参与的公平性、社会福利的一体化。

所以,村庄合并,建设新农村社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新农村社区建设不仅仅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而且是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转换,农民身份的转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应该是消除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及由身份差异所引起的一系列福利待遇和基本权利的不均等,实现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陈小京.湖北农村社区建设的调查和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11).

[2]程同顺,杜福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社区建设[J].湖南社会科学,2012(3).

[3]甘信奎.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及政策推进[J].江汉论坛,2009(2).

[4]刘高銮.当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中国民政,2007(11).

篇4

今年来,随着**镇社会经济的飞跃式发展,全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加。为有效保障工程的质量,增加工程建设的管理水平和工作透明度,有效防止工程建设中的腐败现象,我镇在20xx年建立了招投标制度,从制度上防腐迈出了建设性的一步,同时大大降低政府投资成本,提高了资源合理利用效益。但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目前本镇工程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

1、招标环节弊端重重。

一是工程总量不清。没有详细的工程结算单或施工合同进行招标。

二是规避工程总量。为了避免招标,人为把工程项分解到低于5万元以下。

三是信息不畅。

2、工程管理不够规范。

一是工程顺序缺位。工程招投标前未经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或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不根据规定程序进行操作。

二是项目监督不力。招标后,放任施工老板自行施工,不请党员或群众实施监督,造成工程质量差,变成豆腐渣工程。

三是随意变更预算。有的工程由于预算不详细、不精确,施工方就会向业主提出更改工程中的内容、施工材料、材料品牌、材料数量,增加工程量等要求。

3、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尤其在预算造价、造价审核、资金拨付、工程决结算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一些漏洞。有的老板甚至在无详细清单、无证人、无合同的情况下,仅凭一张领条就领取工程款,尤其道路修理工程,是否施工都不清楚。

4、人为调整工程价格。

一是对有些项目压到低于成本价,使所有老板不愿做然后再与自己意向中的老板抬价。

二是在无人招标的情况下,又抬高工程价格,甚至按信息价或低于信息价,给意向老板施工。

5、“挂靠现象”普遍存在。外借施工企业的营业执照、资质证书来参加招投标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工程往往因为被转让者信誉差,工程质量差等原因,导致群众意见较大,严重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形象和威望。

6、验收 计工程量。在实际验收时,只有老板和项目负责人进行丈量,为了个人目的,应计工程量,从而造成集体资金流失。

二、对策措施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镇在20xx年建立了统一招投标平台,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严把三关:主要是事前、事中和事后,具体做法是:

1、把好“事前”关,即抓好前期控制。

确保5万元以上、50万元的所有工程项目必须进入镇招投标平台。同时鼓励5万元以下的项目一并进入招投标平台。在前期准备工作中,一是抓“告知”。凡有小型工程项目建设,各村、各部门首先必须填写《工程项目建设申请书》,报镇纪委及镇招标采购交易管理办公室。二是抓“程序”。特别是对于村组织实施的工程项目,必须由村班子集体讨论,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三是抓“上报”。对实施的工程项目,各村必须上报村级重大事项申报表批准后提出小型工程招标申请,由主管部门、招采办审核,镇长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2、把好“事中”关,即抓好中期控制。主要是规范操作程序,建立完善各项工作制度。

一是招标信息到位。对于每个工程项目原则上采取公开招标,通过县招管委小型工程招标平台和镇政府、涉及行政村的公告栏等张贴招标公告,招标信息,公告时间不少于3天,期间由镇招采办编制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二是注重平台阳光操作。对于办公楼、厂房等土建项目必须提供施工图,由村委托相应资质的人员编制工程量清单,经镇招采办相应执业资格人员进行审核,或者镇招采办帮助村编制工程量清单,分发给各投标人,从而在统一招标平台上阳光操作。

三是严格招标操作规程。自招标文件发售至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合同估算在20万以上不少于10天,其他项目不少于5天。开标会议在镇人大、纪委、联村、村财务监督组长的监督下,由招标人主持,各投标人的投标文件和投标保证金提交后,由业主和全体监督人员共同制定项目最高限价,根据招标文件拟定的评标方法,向招标人推荐1-3名中标候选人,并在政务、村务公开栏张贴预中标公示,公示结束后招标人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如有法定原因的招标人依序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招标人在确定中标人后7日内发出中标通知书,并报镇招采办备案。

3、把好“事后”关,即抓好后期控制。要保证工程项目的高质量,就必须加强监督,小型工程项目也如此。为此,干窑镇建立了工程监理、镇村干部、群众代表“三位一体”的质量监督体系。

一是工程监理监督到位。对于每项小型工程项目的实施,均聘请监理单位,从专业的角度加强监督管 理。工程监理人员与镇招采办人员负责指导群众如何看懂施工图,在施工中督促施工队伍按图施工。

二是镇村干部监督到位。镇招采办经常下工地抽查工程施工质量,发现问题用相机留下影像,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顿。镇招采办还每年邀请县、镇人大、党代表对全镇项目建设进行执法检查二次,监督全镇工程建设的质量。每个小型工程项目还均有一名所在村的村干部负责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三是群众代表监督到位。每个工程项目选派老党员或老干部作为群众代表参与工程的质量监督和建设管理。村选择两位老党员或老干部配合业主代表和专业监理人员,两位老同志一位在浇筑现场,一位在搅拌现场,浇筑现场老同志用“一、一、二”方法进行监工,即:一根绳、一把尺、二块砖头,保证各分项工程的厚度。同时,监督施工人员浇捣混凝土时的振动程度,确保各项工程的密实度、平整度。搅拌现场老同志还监督好搅拌原材料的用量,在每天施工结束时,清点水泥袋数量。对于房屋建筑工程,发给老党员一张钢筋理论重量表和线锤,要求对承包人进场钢材分批抽查钢筋每米重量,确保钢筋截面积,用线锤确保垂直构件的垂直性。

三、实践探索

近年来,我镇依托村务监督小组和村纪检小组,通过培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监督。

1、营造“要监督”的氛围

(1)延伸网络。根据目前村级廉政监督的需求,我镇建立了立体式监督网络,各村已建立了一些党外的村务监督委员会,下设四个小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小组、重大村务决策监督小组),党内成立了纪检小组,从而形成了党内外监督并重的体系。

(2)配强力量。我们确定村纪检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设组长1人,由村支部副书记或委员担任,其他成员从非村干部的党员中选择政治觉悟高、思想作风正、工作能力强、在群众中有较高威望的老党员或从村班子离任的党员和优秀中青年党员中产生,其他现职村干部不再进入纪检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一般由5人组成(其中一名成员与纪检小组成员交叉兼职),设主任一人,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下设村务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建设工程项目监督小组、重大村务决策监督小组四个组,每个小组由2人组成,设组长1人。监督委员会主任和其他成员分别兼任四个小组的组长和组员,实行交叉任职。今年我们又利用村换届之际,配强了二个组织的力量,把政治素质好、政策法律意识强、热情为村民服务、坚持原则、公道正派、敢于监督、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村民充实到队伍中。

(3)安排场所。我们在各村都落实办公场地和活动场所,统一制作了门牌、印章、上岗证,督促村落实了工作经费。同时,我们还要求党员干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村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对于阻挠正常工作或打击报复相关成员的,将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理。

(4)落实待遇。为了鼓励监督小组人员的积极性,镇纪委要求各村对各小组人员除了发放误工补贴外,镇纪委也出台了考核办法,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在年终进行考核奖励。

2、提升“能监督”的能力

(1)抓学习培训。近年来,镇党委高度重视监督队伍的建设,构建起以镇党校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二个组织的定期培训制度和会议制度,从制度上保证监督组织培训落到实处,不断提高监督队伍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水平。从而使监督组织的工作效率和监督效果更具水平,为村级班子的廉洁程度更上一个新台阶,也保证我镇农村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2)重工作交流。为加强我镇的各村二各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平衡性,镇纪委定期召开工作交流会,针对各村存在的问题,共同筹谋划策,共同探讨好的工作经验,一推进村级党风廉政建设。

(3)明职责职权。没有制约的权利必将产生腐败,基层组织也不例外。为此,我镇对各行政村下设的村务监督小组,村经济合作社监督小组等赋予了实实在在的权利,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同时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不越权或滥用权利,村党支部、村民委也对其架空权利。

(4)评先进表彰。年底,镇纪委将对村纪检小组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进行检查、测评和考核,建立实绩档案,年终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并列入镇对村级全年综合考评的一项重要内容。

3、发挥“真监督”的效果

篇5

[关键词]反假货币 网络 模式

针对农村假币犯罪活动日益猖獗情况,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求,在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市和乡镇、百人以上的村(屯)建立相对固定、长效稳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点)但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两个网络成了虚而不实的花架子。近三年来,大同中支共收缴假币50079张(枚)、金额391.6万元,全部来自金融机构柜台和公安部门,没有一张是出自反假工作站或人民群众主动上缴的。其原因应引起上级部门高度重视。

一、目前大同市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的实效

(一)初步构建了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反假货币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在大同市中心支行的组织推动下,成立了大同市反假货币工作领导小组。大同市中心支行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网络体系,各银行都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对反假货币工作的管理,并指派专人负责开展反假货币工作,定期及不定期组织开展反假宣传工作、反假知识培训工作等。

(二)初步形成反假职能部门多方协作体系,反假合力进一步增强。以人民银行牵头,各金融单位和公安部门紧密配合,实行工作联动协作机制。通过多次对城乡居民开展宣传活动,使广大城乡居民充分认识假币的危害性,提高了防假、识假能力。各金融单位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在履行柜面收缴假币的同时,对假币和持有人状况实时进行分析,对一次性收缴的假币达一定数量的和假币特征、持有人异常等情况实时通知当地公安部门,并密切配合调查,追根求源。通过有效协作配合,为深入打击假币犯罪起到行之有效的作用,增强了对假币的打击力度。

(三)初步形成反假币长效机制,宣传服务站建设水平有效提升。截至2011年12月,大同市在全市村庄设立了1556个反假工作站,聘任义务反假宣传员1654名,在社区建立起相对固定的反假货币工作站26个,聘用反假业务宣传员52名。为每个反假工作站都配备了高倍放大境、紫光灯、宣传资料等小型反假机具,同进对宣传员进行了反假知识培训,在网络建设上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农村基本建成了“层层有组织,村村有人管,宣传经常化”的农村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在城市主要社区初步形成了“宣传到位、反馈及时、防范有效”的城市反假货币宣传网络。

二、城乡反假货币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

(一)主管部门人员短缺,对反假货币网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力量。目前人民银行地市中支货币发部门人员普遍只有10人左右,县支行只有5人左右,一人兼多职已成为普遍现象,反假货币工作人员走马灯似的换人,只能象征性地进行一年一次的集中宣传,对于基层宣传点建设情况、工作开展情况根本无力管理。

(二)工作站义务反假,没有宣传机具,积极性不高。一是目前各村反假货币义务宣传员基本上是由农村信用社驻村信贷员和各村村干部担任,在没有酬劳的反假货币宣传工作上,自然也没有很高的积极性,导致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存在较大盲区。二是工作站没有假币样品,也没有用于宣传的机具(如放映机、影碟机等),只是每年借助电影快车进行一次宣传,不能进行经常性地宣传。

(三)反假货币经费不足、奖励不尽合理,制约反假币工作。一是近年来,人民银行一直靠挤占有限的办公经费来加强农村地区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建设。缺少资金支持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假币的打击。二是《反假人民币奖励办法》中,只规定公安海关等部门破获假币案件和提供线索的人员给予奖励,没有规定给两个网络相关人员的反假币奖励。三是按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规定,对反假货币宣传,有关新闻单位应给予免费,但在实际宣传中却很难得到免费。

(四)基层人行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难以达到必要的深度和广度。近年来,农村成为贩假、使假的“重灾区”。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也提出了“城市不放过,农村是重点”的要求,两个网络建设也都在农村,但基层人民银行交通工具不足,仅有的车辆也用于日常业务需要,没有专门的反假货币宣传车辆,使两个网络难以及时得到反假货币指导和信息。也难以经常性地去农村进行反假宣传,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在农村开展。

三、建议

(一)借鉴欧美模式,设立专门的反假货币机构、构建反假宣传体系。增加编制,在人民银行内部设立专职反假部门,增加人员编制,经常性地对广大群众进行人民币反假知识的普及教育,以专业化手段打击不断升级的假币犯罪活动。立法支持免费宣传,健全反假货币宣传网络和渠道。国家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将反货币假宣传列为公益广告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加大反假宣传报道,宣传材料及技术服务由人民银行专职反假部门统一提供。

(二)借鉴文化下乡模式,统一配备相应设备和交通工具,做到宣传经常化。为工作站统一配置设备和资料等软硬件,统一站点建设标准,使工作站名符其实。为基层人行配备专职反假宣传车辆,便于每天走村窜户进行反假工作。应象工商、防疫等其他职能单位一样,为人民银行统一配备专门用于反假币宣传车辆,由人民银行专职部门长年累月地深入到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进行反假币工作,并及时地为反假工作站进行指导,为广大群众送去急需的反假币知识。

(三)借鉴家电下乡模式,为两个网络进行经费补贴,确保反假币工作实实在在开展下去。完善奖励制度,为两个网络设置奖励经费。一是对主动上缴假币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二是为两个网络中没收的假币根据数额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两个网络建设安排专项反假币经费。对其宣传、培训工作要舍得投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安排宣传、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反假经费使用效率。由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由政府出资设立反假货币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各种反假货币工作奖励经费。

(四)加大反假货币工作经费投入,避免挤占人民银行正常费用。反假货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由于经费紧张,严重制约着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财政部门应把反假币经费列入预算,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避免挤占基层人民银行的正常费用,影响反假货币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