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畜牧养殖条例范文

畜牧养殖条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畜牧养殖条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畜牧养殖条例

篇1

[关键词] 生态 畜牧 养殖

[中图分类号] [S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230-01

荔波县地处贵州省南部黔桂两省区交界处,处于贵州高原南部边坡向广西丘陵盆地的过度地带,海拔300-1468米,属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湿润气候特征。荔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是一块神秘的土地,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年平均温度18.3摄氏度,无霜期283天,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发展种养殖业条件得天独厚,现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发展我县生态畜牧养殖瑶山鸡产业作如下分析:

一、荔波县基本慨况

荔波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属滇桂黔石漠化治理区、国家级革命老区、2014年计划“减贫摘帽”县。由于地理环境、发展环境以及历史等原因,我县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尽管农村剩余贫困人口数量对比其它人口大县不算多,但贫困发生率居高不下。全县17个乡镇中,有10个贫困乡镇,有94个贫困村(其中:一类贫困村36个、二类贫困村53个、三类贫困村5个),按照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贫困标准全县还有贫困人口5.11万人,贫困发生率23.52%,农民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种植业和养殖业,所以大力发展生态畜牧养殖业成为我县山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唯一出路。

二、荔波县目前瑶山鸡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荔波瑶山鸡原产于我县瑶山乡,是贵州省优良地方鸡种,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获得无公害畜产品产地的省级认证,正在申报无公害畜产品的产品省级认证。为做大做强瑶山鸡产业,荔波县2011年通过引进外商企业到水利乡苗圃场新建了泰和种鸡场,经过两年多的辐射带动发展林下鸡生态养殖,总结出了一套品种选育、孵化育雏、林下生态放养、疫病防制等方面技术,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运作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项目滚动发展,荔波全县现已发展以果园、林下生态养鸡户120多户,瑶山鸡存栏从原来的2008年25万羽到2013年末我县家禽存栏89万羽,出栏由50万羽到2013年出栏150万羽。目前县内有年出栏10万羽养鸡场3个;5万羽2个,千羽养鸡场55个;有全州最大的1.5万套种鸡场一个;虫草瑶山鸡生态养殖场1个;出栏的生态鸡和虫草蛋主销重庆、四川、上海、和两广等地,销量供不应求,户均年(一年养2批)养禽收入达15000元,产区布局合理 ,产业初具规模。2013年我县养禽产业总体形成稳中提升的发展态势,瑶山鸡养殖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荔波县委政府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定位目标是:全县瑶山鸡出栏达500万羽,规模养殖场300个(年出栏10万羽养鸡场20个)、建立使瑶山鸡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产业。

三、荔波县瑶山鸡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一是项目区内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加上好的旅游、交通、自然土地资源和气候环境为荔波瑶山鸡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饲养条件;

2.荔波具有广阔的林下资源。蜜柚和血桃的种植是荔波县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拥有蜜柚种植面积十万亩、有大量的天然林地和草场,极其适合生林下生态鸡的养殖,同时生态鸡养殖既可对果林地进行生物除草除虫,减轻人工除草的劳动力和化学除草剂对土地的污染,又可对植物进行有效施肥,减少化肥的应用,是一种具有明显增产增收效益的生态养殖模式和以短养场的好项目。

3.有全州最大的泰和种鸡场落户荔波,年可向市场提供150万羽脱温鸡苗,这对助推我县瑶山鸡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4.随着近年来国家扶贫资金和各种项目的拉动,通过项目带动树立样板,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规模养殖将得到迅速发展。

5.政府措施有力,为促进我县林下生态养鸡上规模、上档次、出效益,政府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上重点倾斜,国土部门简化用地手续,畜牧兽医等职能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养殖户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县里每年安排产业化扶持资金并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以全面壮大该产业的发展。

6.已逐步建立好的销售平台。

以泰和种鸡场公司为龙头,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对公司下属养殖户进行统一鸡苗供给,统一标准化管理技术,统一生态鸡销售,有效地促进了我县生态养鸡的大发展。

四、生态瑶山鸡养殖发展前景分析

1.市场前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很多产品的需求开始从数量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不同的质量同类产品在价格上差异很大。鸡肉、鸡蛋优质产品(生态放养)的价格一般比大路货(集约化养殖产品)要高出1-2倍,有的可达3倍。生态养殖的鸡,自由觅食大自然中纯天然饲料,鸡体无饲喂一般工业饲料后可能出现重金属或药物残留;鸡的活动充足,鸡体匀称紧凑,肌肉结实,鸡的脂肪沉积均匀,肉质鲜嫩可口,风味好,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要求和我国人民传统饮食习惯。生态绿色鸡、蛋逐渐成为人们膳食追求的目标,符合市场需求,发展生态土鸡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2.综合效益显著

生态养殖的鸡一般可散养在果园、桑园、树林、草场、山地、荒山、丘陵等地,鸡可采食昆虫、落果、草籽、白蚁、牧草或在土壤中寻觅到自身所需的矿物质营养和一些未知的营养物质,既可提高散养鸡的自身抵抗力,又节省饲料,同时生态放养的鸡价格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据对10个养殖户的调查表明,1只鸡需鸡30元左右的成本,林下生态养鸡一般饲养120天上市,鸡平均体重1.8公斤/只,按成活95%以上。市场销售批发价22元/公斤(零售价26元/公斤),扣除饲料、鸡苗、疫苗、药品等费用,1只鸡纯利可达7元/只左右,每万只鸡可纯收入6万元以上。此外,生态散养鸡的特点是鸡与环境和谐共存,所产生的鸡粪还是果园、桑园、树林、草场、山地、荒山地很好的有机肥料,有利于改善饲养地的土壤和提高果品、牧草等的产量和质量。在果园放养鸡,实行种养结合,能达到了果牧双丰收,具有较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荔波资源优势突出

一是气候适宜,饲料来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等为主,非常适合生态鸡的养殖。二是具有广阔的林下资源。蜜柚、柑橘等种植是荔波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县拥有种植面积10万亩、和大量的天然林地,草场极其适合生态鸡的养殖。

参考文献

[1]孟凡东. 我国畜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系统分析[D].青岛大学,2012.

[2]王力. 雁北地区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考[D].太原科技大学,2011.

篇2

1.1小区选址、规划、布局不合理

畜牧养殖小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发展时间不长,受技术、观念等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因此在小区的选址、布局以及规划等各方面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缺乏规范性,这就使得很多的畜牧小区建设都存在不合理现象。首先,在选址方面,一些地方为了交通方便和搞“形象工程”,把养殖小区建在紧靠主要交通干道两侧或是建在居住地以及工厂的附近,人流、物流、车流多、噪音大,很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或疾病的传播,影响畜禽的生长,增加了疫病传播机会,靠近居民区的还会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非常不利影响。其次,在规划和布局方面,大多数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没有统一标准,选址随意,布局小、散、乱,建场规模大小不一,建筑材料、房舍走向、面积大小、给畜禽传染病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

1.2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随着畜牧小区的日益发展,相继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现阶段的畜牧养殖中,各种化学药品的频繁使用,使得畜牧业产品的质量有所下降,很多动物都由化学配方催长,各种激素残留物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日益加重,影响了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和城乡人民的健康。此外,受养殖技术的限制和畜牧养殖人员的观念影响,很多养殖场环保设施投放力度不够,没有对粪便、尿液等污物设置综合处理设施,对畜禽粪便随便堆放,致使污水乱流,严重污染了周围环境,给公共卫生、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

1.3防疫意识淡薄,制度不健全

病毒、疾病的预防和治理应是畜牧养殖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受传统养殖方法的影响,很多的养殖户的防疫意识都存在淡薄现象,在很多的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许多小区不注意消毒和卫生,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防疫消毒流于形式。首先,很多的养殖小区都没有认识到对养殖场进行消毒的重要性,养殖场大门口未设消毒池,生产区门口未设消毒间,非生产人员随便出入,畜禽舍内外环境没有定期消毒。其次,养殖小区对防疫方式不重视,没有积极的给牲畜定期的注射相关疾病的育苗接种,使得牲畜的免疫力低,发病率极大的提高,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2、促进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发展的几点有效措施

2.1合理选址,科学规划建设

畜牧养殖的地理位置以及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畜牧养殖业的有效发展。在畜牧养殖小区的选址以及后继的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到规范化,符合养殖小区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相应规模的基本条件,以科学建设合理规划为建设原则,合理选址科学布局,建立专业合理的养殖小区,从而规范养殖小区的建设,促进养殖小区的合理健康发展。在养殖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应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设计建区方案,按不同畜种分建专业性小区,不能搞“混合”小区。养殖小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的地方。要有效的和其他养殖场和小区隔离开来,尽量远离铁路、公路、居民区等等,小区整体建设布局要科学合理。

2.2建立制度,统一管理,标准化生产

小区的建设是前提,小区的后继管理才是关键。加强对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的组织管理,首先要制定相关的组织管理制度,可成立专门的畜牧养殖小区的管理机制和协调机制,建立规范而统一的畜牧养殖小区和市场流通机制,根据这些制度对小区进行管理,促进养殖小区的良性竞争和科学发展。其次,在建设养殖小区时必须重点考虑污染治理问题,在小区的管理过程中,为了有效的保护好环境,我们要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养殖小区内各养殖户将粪便及废弃物运用生物发酵工艺,进行发酵腐熟后制成有机肥利用。最后,制定相关的调解制度,根据制度及时解决各养殖户之间的矛盾,使各养殖户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促进整个小区利益的最大化。

2.3构建防疫机制,减小发病率

除了环境问题,在畜牧小区建设过程中,牲畜的疾病预防问题也是畜牧小区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在畜牧小区发展过程中,我们要抓好《动物防疫法》、《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等等的宣传、贯彻落实,根据各小区的养殖特点,建立卫生防疫制度,控制好化学药品的使用,督促相关人员定期进行牲畜免疫接种,建立完善健全科学合理的卫生消毒机制,建立完善的疫病预警机制,做好小区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免疫工作,减小牲畜的发病率,促进养殖的健康发展。

3、总结

篇3

×××县委

×××人民政府

二×年畜牧产业发展工作

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有关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要求,切实把畜牧产业抓紧、抓好、抓实,现就200×年畜牧产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略)。

二、任务目标

200×年全县实现生猪存栏××万头,出栏××万头,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山羊存栏××万只,出栏××万只,家禽存栏××万只,出栏××只以上;全县肉类总产量达××万吨,禽蛋产量××万吨,水产品产量××万吨,畜牧渔业产值××亿元以上;畜牧税费征收××万元以上;农民来自于畜牧水产养殖业人均增收达××元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快畜牧结构调整,优化布局,切实抓好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

切实按照专业化、高效益的发展方向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集中实施示范小区建设。200×年巩固、完善和发展畜牧养殖示范小区××个,其中:××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养殖小区××个,××小区××个。重点实施好××个示范小区,其中县级示范小区××个,各乡镇示范小区××个。养殖小区标准为:相对集中连片发展养殖户,××小区连片××户以上,平均每户养殖××××头以上;××养殖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头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养×××只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出栏×××以上;××小区连片××户以上,户均××亩以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环保和农村公共卫生要求实施,规范配套实施品改、防疫、饲草饲料、圈舍改造等工作。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要以××和××项目建设为依托,通过抓小区示范建设,逐步发展形成产业带。

(二)切实抓好畜禽品种改良,优化畜禽品种结构,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效益

发展养猪要坚持走“引、繁、育、推”的综合路子,在巩固去年实施的××小区建设,加强饲养管理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优质××××头,按标准配备好良种××并挂牌,加快优质××繁殖基地建设步伐,提高优质××覆盖面;实施的商品××养殖小区必须建立××××点,全县建标准××点××个,对所布局的冻配点必须按《××管理条例》搞好劣质××××工作,提高××;积极引导农民引进饲养良种××,努力发展名、特、优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三)加大优质饲草饲料推广力度,努力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发展种草养畜的积极性

坚持优化种养结构,积极推广三元种植,大力推行引草入田,人工种植优质牧草,坚持养畜必须种草、草畜必须配套的原则,做好种草与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相结合,积极引导养殖户推广饲草加工青贮技术,降低畜牧养殖生产成本。

(四)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防疫质量和效果

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及《动物防疫条例》,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领导,依法履行政府包防疫密度、部门包防疫质量的职责。落实动物防检疫工作责任制,任务到村、责任到人,重点搞好春秋两防和推行仔猪窝边防疫,确保防疫质量和免疫效果。控制和消灭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按照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要求,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快速发展。

(五)加大科技兴牧宣传和培训力度,全面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努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

一是必须狠抓养殖科学适用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养殖户成为养殖能手,各级干部成为指导畜牧产业建设的行家;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科技和科普工作宣传,让广大养殖户自觉接受和使用科学的养殖方式;三是加强畜牧渔业行政执法力度,把科技兴牧和依法治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四是层层抓点办示范,采取县级领导挂帮乡镇,乡镇领导挂帮村,畜牧干部挂包小区建设,畜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个畜牧养殖示范小区建设点。推行行政干部包发展,业务干部包技术的目标管理责任制。

四、保障机制

(一)加大畜牧业发展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在全面加大对畜牧业发展的同时,一是×××组织信贷资金××万元,用于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农户购良种畜禽和圈舍修建。××贷款发放方式由养殖户申请,村委会、乡镇畜牧站、×××调查摸底,并共同签署意见,经审批后按程序发放,严禁新贷还旧贷;二是×××安排××万元产业发展资金重点用于贷款贴息;安排××万元财政扶贫资金重点用于引进××和××的补助。对200×年新发展饲养××头××××以上的大户,按每头×××继续补助××元,×××补助××元。相关乡镇按项目要求实施,凭相关依据到×××报帐(属于用项目资金发展的大户不再另行给予补助);三是全县安排××资金捆绑用于畜牧小区建设。×××安排小水池建设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项目资金,×××部门安排×××建设资金,××部门安排××,×××安排××及培训经费,乡镇必须实行集中捆绑到畜牧养殖小区;四是安排××万元项目资金及×××资金等专项用于山羊小区建设,必须按照项目要求实施,抓出效果;五是其它渠道来源的畜牧业发展资金也要全面专项用于畜牧产业建设。

(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对新发展的规模养殖大户继续享受上年规定的用地、用材等优惠政策,国土、林业部门简化手续办理程序,免收两金;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支持和鼓励畜牧科技人员带职带薪领办、承办畜牧养殖业,承包养殖大户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领办加工或销售等具有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等,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完善工作机制,健全技术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体系建设

1、稳定畜牧技术干部队伍,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服务水平。一是乡(镇)不得随意抽派畜牧技术人员从事非专业性工作,已抽派的专业技术干部,必须于×月底前安排从事畜牧工作,加强养殖小区建设;二是对畜牧兽医技术干部严格工作目标量化管理,将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选拔任用和职称评定相结合;三是充实调整乡镇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对人员少的乡镇站要调整平衡,合理配备,对严重缺乏的技术人员,可从历届未分配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中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考聘用;四是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推行竞争上岗,并将活动津贴的×与工作实效挂钩,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使其更好地为畜牧产业建设服务。

2、加强村级基层畜牧服务网络建设。一是组建××××××,明确×××兼任××××,择优两名×××为站员;二是必须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人员通过清理、整顿、培训、考核、竞争上岗,提高××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阶段畜禽防检疫工作的需要;三是畜禽产地检疫任务必须落实到×,在×推行报检制度,具体由×××全面负责,具体工作职责是:负责建立畜禽户口档案,按月核查登记,核销畜禽出栏变动情况,实行“××”制度,切实做好××,严格坚持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原则,每月××日前上缴××,××按规定标准及时划解到××作为防检疫经费及村级服务站人员工资。严禁座支、挪用。

3、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加强畜牧业发展中介组织建设,努力提高组织化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养殖协会建设,建章立制,引导协会有效运作,统一组织饲料购进及畜产品销售,减少中间环节盘剥,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二是支持、鼓励并引导有经济实力和能力的经纪人,组建畜产品营销服务公司,疏通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拓展畜产品销售市场;三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养殖户”的产业链模式,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畜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建立奖惩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调动完成目标任务的积极性

1、全面完成本年度目标任务的乡(镇),通过对养殖小区建设、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防疫、畜牧规费征管工作检查验收,年终参与考核评奖。年度综合考评设一等奖×个,奖金××万元;二等奖×个,奖金各××万元;三等奖×个,奖金各××万元。其中奖获奖乡(镇)的书记、乡(镇)长、分管领导、畜牧办主任、畜牧站站长:一等奖各××元,二等奖各××元,三等奖各××元。具体考核方案另行制定。

2、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对作出贡献的县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按乡(镇)奖金总额对等奖励,其中奖畜牧技术部门××万元,用于对在畜牧产业化建设工作中,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干部奖励。

3、对畜牧养殖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养殖户给予表彰奖励。

4、上述奖金从××和××中列支。

5、对未完成考核任务目标的乡(镇)给予××,对县畜牧事业局因工作不到位,措施不力造成重大损失或负面影响,对局长、副局长实行××。

(五)加强领导,强化职责,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

1、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加强畜牧业领导,层层成立畜牧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职责,签订畜牧产业建设责任状,成员单位必须履行相关职责,建立抓好畜牧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主要领导必须亲自抓,分管领导必须具体抓。

2、畜牧技术服务部门,必须严格按照职能职责要求,切实搞好畜牧生产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做好各阶段各环节相关的物资调运和供应,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申报,争取发展资金,努力做好畜禽品种改良、种草养畜、动物疫病防治、科研课题、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运用。

3、×××必须努力做好畜牧养殖项目的立项申报,争取畜牧产业发展资金和培训经费,加强项目实施监督,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畜牧养殖项目资金专款专用。

4、农行、信用金融部门要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促进畜牧养殖业发展。

各级各部门要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畜牧生产合力,共谋畜牧产业发展,为全力打造生态畜牧业强县和推进小康社会进程作出贡献。

×××县委

×××县人民政府

二五年五月二十日

主题词:农业畜牧200×年工作意见

篇4

浅谈畜牧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各地把发展养殖小区建设纳入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来抓,养殖小区建设改变了传统的庭院养殖方式,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内部良性循环,较好的实现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等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但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畜牧养殖小区在建设和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制约着小区的发展,弱化了小区的示范带动效应。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小区的进一步发展,急需加以解决。

一、养殖小区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畜牧养殖小区的兴建,畜禽生产与粪便污染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任其发展将阻碍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各类化学药物、激素残留的污染对畜产品卫生质量的危害日益加重,影响了畜产品需求的进一步增长和城乡人民的健康。受传统养殖习惯影响,养殖场环保设施投放力度不够,饲养户对畜禽粪便随便堆放,致使污水乱流,污染了环境。

(二)小区规划、布局不合理。大多数养殖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没有统一标准,选址随意,布局小、散、乱。场舍有的用砖垒,有的用土垒,其间距有大有小,朝向也不一致。这样的布局很难达到科学的生产和动物防疫要求。有些村为交通方便或搞“面子工程”,多建在距村庄较近交通便利的公路沿线,虽然具有离家较近、交通便利便于管理和守护方便等好处,但人员流动性大,外来车辆多,垃圾到处堆放,既无法为生产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条件,又给畜禽传染病控制带来了很大难度。许多小区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圈舍建得密不透风,未留下充足的绿化空间,不利于小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配套服务落后,防疫制度不健全。虽然这几年畜牧小区建设速度很快,但取得较高效益的为数不多,究其主要原因是各种配套服务跟不上去。如品种改良问题,饲养场没有一个专职改良人员,往往是饲养户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从而导致生产杂交一代质量差,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事实上,一个合格的畜牧养殖小区应具备专职改良员和 (可兼职)防疫员,进行统一管理、指导,实施严密的防疫制度,确保小区内生产顺利进行。

小区内防疫消毒没有制度化,畜舍内外环境没有进行定期消毒。各养殖户的免疫程序千差万别,有的养殖户以为免疫接种多多益善,本地没有的疫病也搞免疫注射。相反,有的饲养户图省事该防的病不防,还有的购买低价劣质疫苗或是采用不恰当方法接种,结果起不到防疫作用,甚至造成疫情扩散。

(四)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一是无专人负责协调小区内公共基础设施问题,比如水、电、路三通问题;二是小区没有自己的统一组织(如协会、合作社等),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互不联系,各讨方便,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三是小区无章无制,形象欠佳。

(五)畜禽品种不统一,难以形成规模化。饲养单一品种的畜牧小区为数不多,而且多数小区饲养品种繁杂,饲养户各自为政,这样一来,数量少销售难,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自然高不了。政府应该进行适当的干预,业务部门要加以引导,确保一个小区饲养一个品种,提高小区的专一化,只有这样,才便于管理。在形成一定数量后,就可进行规模生产,打造一个优质绿色畜产品基地,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畜牧养殖小区和谐化发展的措施

经过我们在畜牧科技推广工作第一线的实践,深刻认识到解决养殖小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迫切性。本着农户易于接受、便于实际操作、经济可行的角度,结合当前畜牧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提出以下几点整改措施。

(一)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的途径,以实现小区可持续发展。

养殖小区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摆在畜牧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我们在建设养殖小区时必须重点考虑污染治理问题,根据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结合我们的实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予以治理。一是推行粪便无害化处理。养殖小区废水排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应达到一个理想标准,各养殖户将粪便运用生物发醇工艺,在粪便中拌入一定比例的菌种及草糖等辅助料,进行发醇腐熟后制成有机肥,改变粪便随意堆放,引起蚊蝇孳生,雨天污水横流的状况。二是将畜禽污染整治规定纳入总体规划。为确保养殖小区后续无污染,除按国家环保部门对规模养殖场的规定执行外,还应参照本地实际所制定的地方性补充规定,明确各养殖户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大力推广科学的饲养方法,对违规者取消奖励政策或提出相应的处罚办法,促使养殖户规范行事,使管理者有法可循,杜绝个别养殖户不肯履行应承担义务和费用的现象发生。另外,环保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者特别是大型养殖场,限期整改,拒不改正的应严惩不贷。>!<<br />

(二)小区建设应科学规划,统一标准。

本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的原则,乡(镇)及村在划拨土地时要相对集中,突出规模效应。要请畜牧技术部门科学地设计建区方案,按不同畜种分建专业性小区,不能搞“混合”小区。要坚持“集中投建 ,同步运转”的原则。小区建设方面可以参照规模化养殖场的建筑布局。小区要修建围墙与外界隔离。畜禽舍应尽可能选择南向,舍内要创造一个与所养畜禽品种及其各生长阶段相适应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条件及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户与户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最好用围墙或绿化带隔开。在畜牧小区建筑设计时应大力推广单元式“全进全出”生产工艺。小区门口及每个养殖场大门口都要设消毒池,有条件的要建沐浴和更衣设施,清洁道与粪污排泄道要严格分开,粪污处理池要建在小区围墙外下风口处,并要能与雨水分开。

(三)抓法制,促规范,作好小区内防疫工作。

在抓好《动物防疫法》、《家畜家禽防疫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提高群众法制观念的同时,狠抓小区内规章制度的建设,建立起检疫隔离、疫苗注射、定期消毒、环境卫生、畜禽饲养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小区要配备专职兽医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兽医设备及消毒治疗药品,严格程序化免疫,兽医用药和疫苗统一供应和管理,禁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添加剂,严格禁止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人员车辆进入小区内需严格消毒。饲养人员经常观察畜群,发现病死畜禽及时检出,做无害化处理,有疫情及时上报兽医人员。

(四)探索养殖小区经营新模式。

建议按饲养规模入股,建立股份合作制饲养模式,整合现有资源,加强分工合作;或者采用“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或者“龙头企业+畜牧小区+养殖户”的经营模式,增强广大养殖户入住小区,扩大生产规模的信心,促进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企业化发展。另外按照积极运作,稳妥推进的原则,由政府牵头成立贩运户协会,盘活市场流通,拉动小区建设,促进产销良性循环。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成立市场网络营销模式建设,增强小区影响,扩大对外联络,把小区生产融合到畜牧业经济大环境中,也可以在对外交流的同时,研究切实可行的小区发展长远及近期规划,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科学选择主推品种,大力推行配套技术

篇5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生态环境;破坏;防治

国内的养殖业与畜牧业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历程,在畜牧养殖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形式,目前畜牧业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在畜牧养殖规模化发展期间,规模养殖带来的污水、粪便、有害气体、病死动物等各种废弃物对地下水、土壤与空气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对周边生态建设与环境卫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各国开始注重养殖污染。本文结合规模化畜牧养殖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怎样控制生态污染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一、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一)水体污染

在整个生产与饲养过程中,规模化畜牧养殖会消耗大量的水,同时也会带来很多污水,具体如:生产工具、清理圈舍、牲畜尿液等。大部分规模化畜牧养殖场都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就直接被放到地下水与地表水中。这类污水有着丰富的P、S、N、COD、NH3-N有机物与病菌污染物,在地表冲刷的影响下,向地下渗透,水体富营养化。某规模化养殖场,一年会出栏5000多头猪,每年会产生450000t的污水,尿液在230000t,这类废水中有着很多p、S、N、COD与各种病原微生物,若没有做好污水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地下水与地表水。当前,国内很多规模化养猪场开始利用水泡粪工艺,这种工艺能节省人力,有很好的应用面积,污水量与生产用水都很大。而水泡粪工艺大多集中用于农地,事实上规模化畜牧养殖缺乏污水处理所需农地,由于场地限制,所以很多污水都得不到彻底处理,只是简单处理后就向周边的水道、河流排放,这也是水体污染的根本原因。水泡粪由于长时间在水中泡着,会增加污水中的TN浓度、COD、TP、氨氮。

(二)土壤污染

牲畜养殖对土壤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养殖场附近的畜牧分辨有很大的负荷量,当前国内大多数牲畜的粪便都直接用于田地肥料,期间的K、P、N对培育土壤肥料有重大影响,能促进土壤抵抗风化,推动有机物质生长,但输入量偏大,就是会让局部区域的粪便负荷量增加,从而超过农田消化能力,最终造成土壤板结,这样也会增加土壤容重,减小孔隙度。重金属污染也是近几年比较显著的问题,部分养殖业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收益,将微量元素放到饲料中,具体如:铅、锌、铜等,长时间使用金属元素超标的粪便,就会让重金属在土壤中积淀,最终影响植物生长,甚至减产。从日本土壤肥料的研究报道来看:若是把日本养猪产生的粪便应用到土壤之中,23年内土壤Cu将大于80mg/kg。除此之外,当前很多企业为了增加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通常会将矿物盐放到饲料中,矿物盐的吸收率偏小,通过粪便的方式进行代谢,然后再随着粪便进入土壤,这样就会污染环境,让土壤盐渍化。

(三)大气污染

从牲畜产生的有害气体来看,主要分为:氨气、乙醛、硫化氢、甲烷与二氧化碳,这类气体进入大气后,就会让人体出现乏力、恶心、呼吸困难、头晕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如:硫化氢就属于恶臭气体,有剧毒,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出现肺泡,和血液结合,让细胞中的色素失活,最终中毒。同时吸入硫化氢,还会对眼睛、呼吸道带来极大的影响,最终引发呼吸道炎症与眼炎。如果氨气进入人体,和血液、血红蛋白接触,就会让血液缺氧,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窒息死亡。有害气体浓度和牲畜饲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蛋白质含量偏高的饲料得不到吸收,就会降解浓度偏高的气体。

二、做好规模化养殖的建议

(一)做好行业监管,规范生产行为

2001年,我国就颁布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在2013年我国又颁布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从立法上规范了养殖污染与治理工作。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依法治污,贯彻法规法律要求,从源头上规范、扩充养殖规模,在规范、扩充养殖环境与环保的同时,从根本上保障、扩充、改建养殖场对环境的影响,然后再利用规模化养殖淘汰不科学、治污不全面的中小型养殖场,然后再对养殖企业进行有效评估,通过监管污染物,做好养殖企业的处理工作,这样才能引导、鼓励养殖企业依法处理有害行为。

(二)优化粪便收集与养殖业的饮水途径

使用粪尿干湿、清污分流等方式,以达到清洁养殖的目的,这样不仅能改变地下水开采,还能优化养殖场生产环境。同时这也是减少地下水与地表污染的重要形式,它能从源头上提高水资源运用率。通过形成粪便收集池,对垃圾进行定点收集。通过安排牲畜废渣存储场所与设施,充分应用水泥硬化等方案,避免牲畜发生散落、渗漏、雨水淋湿、溢流、恶臭等问题,使用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等方式,以达到零排放或者达标排放的目的。在大力宣扬沼气处理技能的同时,借助沼气做好厌氧发酵工作。

(三)做好源头控制工作,减小污染

第一步要形成区域性的牲畜繁育框架,做好繁育推广,这样才能适应不同生态条件与资源的两种牲畜,增强绿色养殖,在控制应激的同时,善待牲畜。第二步优化绿色饲料的生产基地,就饲料选购、生产、加工、设计、配方、分发等方面做好质量管控;进行牲畜营养控制工作,结合理想的蛋白质模式,将可消化的氨基酸作为背景,使用营养均衡、消化率好、排泄少的膨化饲料配方,配置出满足牲畜营养需求的日粮。在饲料中,增加中草药、微量元素、微生态、氨基酸等添加剂,同时将不同性质、品种、牲畜营养需求的日粮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不断增强饲料应用效果,以达到控制有害气体、金属元素排放量的目的。另外,还要有效开发并利用蔬菜、秸秆、农副产品,做好秸秆处理工作,在牛羊过腹后,再用于田地生产,这样才能控制废弃物污染。

(四)完善生态体系,优化生态养殖草原生态保护

作为一项自上而下的工作,相关部门必须意识到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性,然后再拟定有效的生态保护体系,杜绝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养殖场的环保力度。借助制度的庇护作用,深化养殖场的发展与管理工作。在推行半舍饲舍饲的状态下,形成生态养殖草原,做好养殖草原保护工作,让生态发展和畜牧业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让生态草原保护工作与创建形成有效的体系,不断提高规模化程度,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畜牧养殖的整体效益。

三、结语

畜牧业作为影响农业经济建设的核心产业,规模化养殖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但也会对生态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应用现代技术,通过树立环保意识,做好养殖业规模化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控制并减少废弃物排放,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推进现代畜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才,连国新.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5,(8):63-64.

[2]于婷丽.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及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7,(4):40-41.

[3]张晔,王红梅,马巧云等.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5,11(6):11-12.

[4]陈勇.规模化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乡村科技,2016,(24):21.

篇6

(兵团第六师红旗农场农业科,新疆 五家渠 831300)

摘要:畜牧业是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业发展的基础产业,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小区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的重要方式。目前,它已经成为畜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但随着畜牧养殖小区的不断发展,在建设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对畜牧养殖小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畜牧养殖小区;建设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畜牧养殖小区逐渐作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模式,被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它不同于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而是采用“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管理,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了农业资源,使之呈现良性循环。畜牧养殖小区是传统养殖业发展到现代农业产业的过度,遵循统一建设规划的原则,由政府集中建设,按照既定的标准化养殖要求建立,同时养殖户要有一定的生产规模。采取养殖户自愿参加,分户饲养,配套服务,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

1畜牧养殖小区的结构及建设模式

1.1畜牧养殖小区结构

1.1.1集约型

此类型的养殖小区一般按照现代化的高标淮进行建设,具有统一的结构模式和较为先进的基础设施、配套设备。采取独立管理和全封闭养殖,科技含量水平相对较高。该形式的养殖小区占地面积较少,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比较先进且易于实施,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养殖小区结构。

1.1.2松散型

此类型的养殖小区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要求、集中建设、自愿参加、自主经营、配套服务、规模生产的原则,各养殖户独立建设,合理协调安排生产。该模式占地面积较大,较为分散,是一种较易实行的小区建设形式。但由于养殖户较为分散,管理的难度相应增大,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生产难以统

一、防疫工作不好落实等。

1.2建设模式

1.2.1政府投资建设

主要有2种形式:一是小区由政府投资建设,统一进行设计及小区建设,施行规范化饲养管理,农户免费入住养殖:二是由政府协调建设用地,统一规划畜舍,适当进行补贴,提供小区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农民为出资主体。

1.2.2龙头企业投资建设

可分2种形式:一是由龙头企业投资规划建设,农户交纳一定数额的养殖抵押金入住养殖,或采取租赁方式让农户入园养殖:二是由龙头企业建设和管理养殖小区。园区的日常管理及技术服务由公司专门派人负责,并回收其产品,即实行“六提供一回收”(提供种苗、饲料、防疫、技术、药品和信息,回收产品):有的还与农户签订产供销联营合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养殖方式,帮助农户发展养殖。这种小区使农户与企业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既减少了农户的成本投资,又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货源。

1.2.3协会协调建设

养殖户在协会的协调下,本着“政府扶持、能人牵头、农民自愿参加”的原则,形成统一的联合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实行“六统一”(即供应种苗、技术指导、疫病防治、饲料购运、日常管理和组织营销)的管理模式闱。这种以协会为纽带的小区既着眼于统一的大市场,又适应了当前农户养殖较为分散的现状,成为当前农村小区建设的主要形式。

1.2.4运销大户带动建设

其特点是由运销大户牵头,农户进行饲养。虽然它的形式较为松散,但也具备了养殖小区的雏形。

2养殖小区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策略上存在盲目性

一些基层政府或组织脱离实际,在安排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任务时不结合当地的实际条件,而是为了突出政绩,搞形象工程。在资金、技术不到位的情况下盲目建设,导致养殖小区的建设达不到标准要求,有的甚至不能投产使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2.2选址、布局设计不合理

小区在建设前缺乏科学指导,规划与选址都不合理,与科学建场的要求相差甚远。如有的小区为了方便把地址选在离村庄较近的地方、交通频繁的公路附近或村庄的边缘:有的小区建在低洼地,离水源较近:有的在废弃地用生活垃圾填平后建场:有的依附于原有的废弃厂房改建而成:有的小区人畜混杂聚居;有的畜禽舍之间的距离很近,间隔不足6m,有的小区缺乏基本的设施。这些小区,没有健全的防疫系统,对禽畜的养殖不利,同时也会对人类的居住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多数小区未请专家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没有统一标准。

2.3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部分畜牧养殖小区饲养户由于受传统养殖习惯的影响,对养殖场环保设施投放力度不够,没有设置畜禽粪便排放的基础设施,导致污水乱流,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影响了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公共环境卫生,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小区卫生防疫制度不健全

许多养殖小区不注重卫生防疫工作,防疫制度仅仅是流于形式。非生产人员可以随便进入小区内,畜舍内和公共场所没有进行定期消毒。有的养殖户将畜禽尸体随意丢弃,乱堆粪便,乱扔药品及饲料包装袋,这些行为极易造成传染病的扩散。

2.5小区组织管理不规范

一是小区内没有专人负责公共基础设施的问题:是小区没有统一的组织(如协会、合作社等)。引种、供料、防疫、销售之间没有联系沟通的渠道和组织,导致生产秩序混乱,综合效益不高。

3畜牧养殖小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3.1调整发展战略

一是加快生产方式的转变,政府及各组织应加大对养殖小区的扶持力度,在养殖小区全面施行标准化生产,注重畜产品的质量及安全:二是与一些大型企业合作,提高整个养殖小区的现代化水平:三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提高种畜禽质量:四是推进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通过合理布局,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促进畜产品的转化和增值,提高市场竞争力:五是要加大畜牧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加强科技进步,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2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

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当地的特点、优势和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坚持“因地制宜,政策扶持,科学引路”的原则,指导养殖小区的建设,对养殖小区的建设用地、供水、供电、交通、防疫、物资供应、畜禽改良、生产布局等进行统一规划,按照不同畜种分建专业小区。养殖小区在建设前,要请相关专家对小区的选址、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生产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多方面的论证,最终确定符合当地实际条件的规划进行建设。

3.3种植林木,绿化小区

为了改善小区内外环境,净化空气质量,减少空气和水中的细菌含量,应在养殖小区外围种植防护林带。各养殖场之间应种植隔离林带,在地面的空隙处可种植灌木和草坪。

3.4作好小区内的防疫工作

养殖小区应严格遵照《动物防疫法》及《兽药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小区的规章制度,提高养殖户的法制观念,建立和完善检疫隔离、疫苗注射、定期消毒、环境卫生、畜禽饲养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小区要配备专业的兽医技术人员和相应的兽医设备及消毒治疗药品,严禁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药品和添加剂。未经允许非生产人员禁止出入生产区,人员及车辆进入小区内需严格消毒。如发现病死畜禽应及时上报兽医人员,防止疫情传播。

3.5强化政府职能,实施综合服务

养殖小区建设完成后,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多方筹集、协调资金,尽快解决养殖小区水、路、电的配套及畜牧机械等问题,帮助其尽快步入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1]孟宝春.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天地,2010(5):38-39

[2]刘国华.养殖小区的建设形式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J].当代畜牧,2012(3):45-48

[3]张立元,于存洋.畜牧养殖小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0(7):50-51

篇7

关键词:现代;畜牧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畜牧业的经济管理涉及众多环节,包括生产、交换、分配等环节,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各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该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保证畜牧业的顺利发展。畜牧业的经济管理以及发展,与人畜健康发展有着紧密地联系,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着重对准现代畜牧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积极找寻相应的解决办法,为今后的畜牧生产提供更好的发展方向。

1畜牧市场的环境分析

随着畜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畜牧经济效益也应该得到提升。但是在当前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背景下,畜牧业市场结构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西方畜牧产业较为发展的国家为首,大幅占领国外以及国内市场,而我国的畜牧产品的出口比重增长量却不明显。在畜牧产品需求量日益上升的背景下,仅仅保证出口稳定,相对来讲就是经济管理的原地踏步。因此,国家及时出台相关的管理政策和调控机制,国内的畜牧产业依然存在较大的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该基于当前的畜牧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情况,从当前的畜牧产业结构入手,从根本上提升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加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实力,在国内的畜牧市场当中也要积极提升占有率。在消费者的眼中,产品质量就是竞争当中无形的优势,也是口碑提升的渠道。畜牧相关企业也要注重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业内部工作秩序,建立标准化、现代化的畜牧养殖示范基地,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优良。管理人员要时刻将产品品质放在发展的首位,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依旧能抵抗发展带来的压力,并且通过当前的先进技术,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提升消费者的认同感,对于保持销售额、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都有着直接作用,也有利于企业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畜牧养殖生产基地。

2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农产品竞争较为激烈,在进入21世纪之后,各行各业的发展也进入新态势,尤其在农副产品市场,要打破传统的需求界限,为市场竞争和发展带来新内容。我国的传统农业发展方向与国际市场间存在着冲突,因此在发展上存在诸多问题,如果在改进方向上没有制定良好的对策,对于我国的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从当前的发展角度上来看,我国的畜牧产品的生产值仅够维持国内的需求,在出口方向上的潜力也较为有限,随着全球化发展趋势,肉制品的价格在稳步上涨,我国的肉制品出口量处于发展相对平缓的状态,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猪肉出口量较低。在这一过程当中,我国畜牧产品和水产品的优势地位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例如畜牧饲料、养殖投入等。在这样的发展基础之下,我国的畜产品还要满足国内市场的基本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在畜牧出口上的潜力极为有限。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是畜牧产品,其他的生活资源需求也在逐渐增多。饲料的用量以及粮食的紧缺,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畜牧业发展的波动,从短期眼光来看,这一问题会降低国内畜牧产品的供给情况,从长远角度来看,饲料的价格对于畜牧行业的发展空间以及速度都带来不小的影响。当前的玉米、大豆等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畜牧养殖的成本也在逐渐加大,从而对畜牧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畜牧业的发展对于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当前的很多养殖场仅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却没有从长远的角度进行分析,不重视污染处理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自然环境,对于周围的居民以及畜牧养殖都带来潜在问题。当前大多数的养殖场的污染处理系统和技术上不完善,而且无法满足当前的养殖需求,给自然资源带来较大的损失。我国的污染管理条例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使得一些“钻空子”的管理人员有机可乘,加重了养殖场周围的污染情况,对于现代畜牧养殖经济管理也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也需要不断注入新的管理人才和设备。由于受到设备更新速度,以及企业的资金运转等诸多问题,畜牧企业很难做到及时引进吸纳新机器,这也促使畜牧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处于较为落后的阶段,无法高质量的开展畜牧养殖工作。这样的发展情况不仅会大幅提升经济成本,也不利于当前畜牧行业的管理。人才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畜牧经济发展当中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是当前的企业管理团队的人员素质良莠不齐,无法从根本良好的开展管理工作,为后续的畜牧经济管理带来较大的阻碍。

3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对策

3.1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基于当前国内畜牧经济的发展情况,应该全面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结构,促使国内农业资源扩大出口规模。利用这种进口替代的形式,逐步向出口促进方向进行转移。这样的资源配置需要畜牧行业多方面的支持,例如,加大猪肉的检疫监管力度;强化农产品市场体制;积极建设农产品交易港口,完善运输设施,为农产品市场发展奠定基础,全面推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改革。畜牧业的管理也要基于经济发展方向,为了更好地达到相应的发展目标,就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引导相应的管理人员明确当前的畜牧养殖理念,并且完善畜牧产品的管理和检测体系,完善畜牧发展的信息体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建立具有示范性质的农场,加强带动领导作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带动畜牧行业向无公害方向发展,提升我国农副产品的竞争能力。随着国家发展形势越来越好,畜牧业的发展地位以及重视程度都有所提升,畜牧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无法缺少的必需品,因此,农副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应该积极改善农业资源的配置,不断拓展农业资源,并且对当前的畜牧技术进行及时更新,解决饲料等方面的问题,满足畜牧行业的发展需求。

3.2更新畜牧管理观念

在过去的畜牧业发展当中,人民的生活条件有限,大多数人的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这也导致人们的思想水平以及对外界的认知存在局限性,只注重经济利益,而没有考虑到社会与经济间的发展关系,相关部门也没有对公众进行及时的思想引导。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之下,领导干部要积极发挥自身的管理能力,积极应对畜牧经济管理当中遇到的问题,将畜牧经济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进而促使畜牧行业进入到可持续发展地规划当中。除此之外,人才的引进也是现代畜牧经济管理的基础。任何一个行业要想进行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管理队伍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在引进人才的同时,也要建立完整、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定期培训,逐步提升工作人员以及管理者的专业素养,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企业也可根据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进一步提升人才管理机制。现代的畜牧行业要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从根本上吸引大量的人才投入畜牧经济管理队伍当中,这样才能从根本入手,解决现代畜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全面降低现代畜牧行业饲料成本以及养殖成本,全面提升畜牧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企业相关发展。

3.3创新规模化的经营

对于畜牧行业发展来讲,需要基于当前的发展情况,不断改善自身发展规划,而不是盲目的扩大生产规模。从具体层面来讲,要不断减少成本支出,与资金以及技术进行全方位的考量,形成合理的经营规模。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速度较快、前景较好,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当中也出现了很多新产品,但是在经济管理当中尚处于混乱状态,因此,在管理当中,要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实力,并且进行有效整合,尤其是在品牌方向上,及时更新相关管理制度,不断促使品牌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在现代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应该加大标准化生产,进一步践行无公害畜牧养殖。在标准化生产当中,首先要注重无公害生产和绿色食品的相关定义,并结合当前的畜牧经济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示范基地,有效推动养殖技术进行更新。与此同时,畜牧经济管理制度应该作为畜牧行业的生产标准,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为农副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相关的管理人员也要积极发觉畜牧企业发展优势,将内在优势与企业进行结合,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展示区,从而引导中小企业借鉴优秀管理技术以及发展方向,为畜牧行业标准化发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环境问题也是值得畜牧行业关注的问题,对于相关的农业污染,有关部门也要及时制定有效地管理措施,有效管控当前的污染问题。在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建设对畜禽粪便、废水或其它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的沼气池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理设施;推广“果沼蔬”“菜沼蔬”“茶沼蔬”良性循环养殖模式,从而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篇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畜牧养殖行业的地位不断提升,现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畜牧养殖行业已经从传统的散养转变为规模化养殖,发展趋向规模化、产业化。但是在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中,防疫检疫问题成为了影响养殖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防疫工作不到位,使得养殖行业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基层养殖行业的防疫免疫工作,积极构建免疫体系,从而保证防疫免疫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

1.基层防疫检疫中存在的问题

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提升了畜牧业的产业地位,但是在畜牧行业的发展中,由于很多的原因导致了基层的防疫检疫工作不到位,在养殖行业中出现了很多动物传染病或由于检验工作不严格导致不合格的肉产品进入到市场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了某些疾病的流行,具体的问题表现如下:

1.1畜牧养殖者对防疫检疫不重视

在畜牧养殖中,很多养殖人员认为自己有着多年的养殖经验,养殖经验丰富,牲畜也没有出现过传染病,因此认为防疫检疫工作不重要。随着养殖技术的发展,养殖喂养中的饲料营养成分越来越高,养殖者认为只要保持好养殖场的卫生环境,按照要求进行喂养,牲畜就不会出现传染病,如果开展防疫检疫工作会造成养殖成本的增加,因此大多数养殖者不开展防疫、不配合检疫工作。当防疫检疫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很多养殖者因防疫工作繁琐的人工成本、检疫的收费使养殖成本提高,不愿配合,因此会选择很多理由推脱防疫或者躲避检疫,这也导致了防疫检疫工作开展时的难度加大。

1.2肉贩的非法谋利

很多肉贩为了谋取更多的利益,在进行牲畜收购时没有进行检疫,仅是肉眼看一眼禽畜没有病态后就认为其没有任何病菌问题,直接收购,然后让染上病菌的肉类流入市场中;很多肉贩认为禽畜的检疫工作过于繁琐,检疫中心仅仅是为了收取一定的费用,认为检疫工作有和没有是同样的,这样的认识误区也导致了检疫工作过于形式化。很多肉贩为了自己的私利专门低价收购一些检疫不合格、死因不明的禽畜,将这些禽畜进行冷冻处理后使其与正常的禽畜肉混合后流入市场售出,从而非法谋取更多的利润。

1.3检疫中心工作素质低

动物检疫中心的工作规范要求检疫人员需要有专业的检疫知识和技术,但是现阶段基层检疫工作中对检疫人员的技术要求不重视,在进行人员招聘时没有严格进行筛选,有时为了降低人力成本聘用没有专业经验的检疫人员,使得检疫工作难以开展。基础检疫中心没有进行专业的知识培训,对于一些新出现的传染病和先进的检疫技术不了解,使得很多检疫人员的技术水平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这也影响着基础检疫单位工作的效率。很多检疫人员在工作中缺少热情和责任感,使得检疫工作仅仅是形式化的开展,使得检疫工作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

1.4基层检疫部门不配合

在禽畜的检疫工作中,基层部门之间的工作不配合,影响了市场检查的力度。在检疫工作开展中,政府是主要的工作开展部门,并且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从而保证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出检疫工作的效果。检疫工作不单单是农业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工商、食鉴等相关部门进行配合,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开展中,缺少完善的法律约束,检疫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很多部门不清楚自己的工作,责权不清楚,使得检疫工作仅依靠政府完成,使得检疫工作难以深入的开展。市场检查是检疫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农业部门不能进入市场进行监管,使得检疫工作存在的漏洞,很多部门缺少对动物检疫检验系统的认识,使得检疫工作难以覆盖市场,影响了检疫工作开展的质量。

1.5检疫队伍变化频繁

基层检疫单位中的检疫人员数量少,并且属于一人兼任多职,使得工作任务过重。在经费待遇方向,基层单位的经费非常有限,检疫人员的收入较低,因此对工作缺少积极性,检疫人员跳槽情况严重,使得检疫队伍的变化比较频繁,队伍不稳定。

2.基层防疫检疫工作开展的措施

针对现阶段防疫检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保证检疫工作开展的效果。

2.1加强宣传和法律监管

政府和农业部门需要加强对检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积极的宣传《动物检疫法》等相关的法律条例,让养殖人员和检疫人员认识到防疫检疫的重要性,为检疫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向养殖者宣传检疫免疫的重要性和常识有助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减少禽畜出现传染病。在检疫工作中,要按照防疫、检疫检验等规范性的流程进行开展,由政府部门组织开展,防疫人员根据法律政策要求来进行强制性的禽畜检疫,最后安排兽医进行疾病的防治,并且对饲料、喂养技术等提供科学化的指导。检疫人员需要严格的进行培训,具有检疫资格后才能进入到检疫工作中,熟练的掌握各项检疫技术,从而保证检疫工作开展的质量。

2.2提升检疫人员的素养

基层检疫单位需要强化检疫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系统化的培训,从而提升检疫队伍的素质和技术。检疫人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政策,了解检疫工作的流程,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各项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提升人员的责任意识,采取奖惩制度来保证检疫的质量。保证检疫队伍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农业部等政府部门需要加强经费的投入,完善相关的制度,对于传染性较强的疾病需要由国家出资进行治疗或扑杀,减轻基层防疫工作的压力。政府要加强财政补助,提升检疫人员的福利待遇,从而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检疫工作人员要有对新观念、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从而针对性的提升其工作能力。

2.3加强检疫力度

政府要加强检疫工作开展的力度,加强疾病的预警和疫病监管,从而提升检疫工作的效果,对于较大规模的养殖场要重点检查,健全其防疫制度。疫苗厂家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研发出高效的疫苗,加强基层检疫工作的实验室建设,从而让检疫程序更加规范。

篇9

关键词:动物防疫;基层防疫;防疫工作

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当代社会,人们对物质水平的观点越来越全面,市场对于高质量肉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这一情况的出现,给我国的畜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首先,畜牧业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的种类和养殖的数量都有所提升,品质也被拉到了更高的水平线。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促进当前我国养殖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有利因素,防疫站的存在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畜禽的患病率,更能够帮助畜牧业从业者提高养殖产品的质量,带动基层畜牧业的发展。

1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的动物疾病防疫相关法律条例还不够完善,养殖行业内部的权益保障得不到保护。而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就是畜牧业发展的有效保障,能够在避免动物在遇到疾病危害的同时帮助养殖户降低养殖风险,为畜牧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集各界的力量保障人民的利益,为国家基层创造更多的财富。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出现的不足之处

我国动物防疫工作已经实施多年,但是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首先,在养殖场本身的环境上有不足之处,整体环境较差,专业技能化工具较少,从业人员年龄较大且一般不具备专业的防疫知识;其次,当地的防疫站内设备老化或年久失修不能进行精准的防疫检疫工作,防疫站的兽医对防疫工作的重视度不足且工作理念未更新,服务意识差;再者,当地的相关部门对防疫工作的保障没有做到位,兽医的基本工作条件差且工作薪水低,防疫站内的工作人员普遍知识储备量不足,不能及时开展具体的防疫工作并且在工作结束后进行有效反馈[1]。

3做好基层动物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

3.1有关部门加大对兽医工作支持力度

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人力和物力,当地的相关部门需要在资金上对防疫工作进行支持,帮助改善当前的基层动物防疫环境。首先,财政资金能够有效解决部分地区防疫站设备更新问题,促进动物疾病防疫检疫工作整体的准确度提升,用更现代化的工作设备提升整体的工作成效。

3.2强化宣传力度,落实责任

对于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力度,落实责任。可以由当地有关部门成立相关领导小组,加强对防疫工作的宣传,落实好具体的工作内容,与各村的相关负责人在公示情况下签定好责任书,并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利用好线上线下的资源,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宣传工作的推进。首先,可以利用好微信等手机网络通讯设备,将相关资料、相关政策发送给养殖户个人,由其自由学习。而对于知识水平不能够达到自己学习的养殖户,采用线下开展相关座谈会,召集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或直接由专家进入养殖场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技术培训力度。还可以利用村里的广播站,每日播放动物防疫知识,让防疫理念深入到群众的心里。这样进行防疫宣传的方式能够有效帮助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减轻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治疗患病畜禽上来。

3.3对基层防疫工作环境进行改善

基层防疫工作环境较差,在管理制度上有欠缺,在具体的兽医工作流程上也由不足之处。所以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要及时对相关管理办法进行改善,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实时更新,保障防疫站内部的环境以及整体的防疫环境都严谨可靠。而实际工作流程的改善,也需要相关的条例对兽医进行约束,确保每次防疫排查工作没有遗漏点,不会产生因兽医本人而造成的防疫事故。同时,防疫站要针对兽医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考核,考核内容应当包括具体的防疫知识和设备使用知识考核、服务群众的态度以及具体防疫检疫工作是否能够及时有效,前者需要由相关部门监督进行考试答题类的考核,后者则是需要根据该地区的民意调查问卷及平日里的工作考量进行,最后的考核情况将与近期的工资及奖金挂钩[2]。

3.4强化兽医团队的综合素养

防疫站的兽医都需要参与到具体的防疫工作中,工作人员个人的综合素养会对防疫工作产生重大的影响。而当前的兽医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需要防疫站在兽医入职之前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确保具体的实践理论知识没有问题之后才能上岗。而对于上岗后没有实践知识的兽医,应当采用师傅指导徒弟的方式,由一位资历较老的工作人员指导一位或多位新人,同时定期举办知识学习会,学习新的防疫理念,以此强化防疫站的整体工作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防疫工作关乎到养殖户的实际收益以及广大群众的食品安全,防疫工作做到位,不仅保障了养殖产品的品质,而且对于整个畜牧养殖行业的发展都有促进作用。同时,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这项一项重要的社会公共卫生事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志霞.解读:如何做好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9(12):93,218.

篇10

关键词:黔西县;畜牧业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83-03

近年来,黔西县依托交通、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试验区主题,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在煤电产业、城镇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实现了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就业增加、后劲增强的目标。畜牧业是黔西县的传统产业,围绕建设畜牧大县的目标,按照“建基地、抓示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抓好生态畜牧业建设,使全县畜牧业养殖向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一批畜牧养殖基地逐步建成,畜牧养殖大户不断涌现,全县基本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和示范型的农村畜牧产业发展模式。

1 黔西县概况

黔西县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北,东经105°47′-106°26′、北纬26°45′-27°21′间。东邻修文县,以六广河为界;南邻清镇市和织金县,以鸭池河为界;西邻大方县,以支嘎阿鲁湖和西溪河为界,西北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接壤,北和东北与大方县、金沙县接壤。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距省会贵阳市117 km,距地区行署毕节115 km,县域面积为2 380.5 km2,全县2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2012年底总人口90.3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1.58万人。黔西县气候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2 ℃,降雨量1 087.5 mm,日照1 066.9 h,无霜期271 d,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麦类、豆类、高粱、薯类等;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向日葵、芝麻等;蔬菜作物有根菜类、薯菜类、白菜类、甘蓝类、瓜类、水生蔬菜、食用菌等。全县草地资源丰富,有天然草山草坡10万km2,25 °以上坡耕面积15万km2,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全县饲养畜禽种类主要有猪、黄牛、水牛、马、山羊、绵羊、鸡、鸭、鹅、兔、蜂等。

2 黔西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2.1 畜牧业生产情况

2012年全县大牲畜存栏130 214头(匹),出栏19 218头(匹)。其中牛存栏124 510头;马存栏5 704匹。生猪存栏287 603头,出栏322 592头;羊存栏25 145只,出栏12 612只;鸡存栏1 744 773羽,出栏1 904 207羽;鸭存栏192 925羽,出栏175 645羽;鹅存栏148 540羽,出栏120 121羽;兔存栏10 941只,出栏13 441只;蜜蜂1 546箱(群)。肉类总产量37 689 t。其中,牛肉产量2 071 t;猪肉产量31 937 t;羊肉产量202 t;禽肉产量3 300 t。禽蛋产量3264 t。其中鸡蛋2 833 t;鸭蛋242 t;鹅蛋189 t;蜂蜜产量4.9 t。2012年全县畜牧业增加值4.18亿元,占农业增加值9.28亿元的45%。

2.2 规模养殖与专业养殖情况

全县规模养牛场82个,其中100头以上的13个;400头以上的2个。规模养猪场389个,其中1 000头以上的3个;4 000头以上2个;种猪扩繁场4个。2 000只以上规模养鸡场89个,其中规模肉鸡场71个;规模蛋鸡场18个。规模养羊场17个。

2.3 特色养殖情况

全县有野猪养殖场3个,年存栏野猪2 350头;野鸡养殖场13个,年存栏野鸡4 700羽;出栏野鸡8 500羽。肉兔养殖场6个,年存栏肉兔5 800只,出栏肉兔21 500只。獭兔养殖场1个,存栏獭兔5 000只。

2.4 产业化扶持项目建设情况

2.4.1 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情况 黔西县产业化科技扶贫种草养羊项目共实施13个乡镇,投入项目资金1 500万元,并整合“三江源”资金200万元,实施农户1 200户,人工种草15 541 km2,新建羊舍37 500 m2,投放基础母羊24 300只。科技扶贫种草养牛项目投入项目资金360万元,扶持农户360户,人工种草2 868 km2,新建圈舍6 000 m2,购基础母牛980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种草建圈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97万元,人工种草1 867 km2,建圈舍4 300 m2。

2.4.2 石漠化综合治理种草养牛项目 石漠化综合治理种草养牛项目共投入项目资金930万元,人工种草15 074 km2,购基础母牛2 300头,建圈舍15 300 m2。

2.5 良繁体系建设情况

黔西县建牛冻配改良点33个,牛改输精员58人,年输配母牛13 700多头,产杂交犊9 000多头。建猪改良点256个,其中猪人工授精点51个,猪供精站9个,年输配母猪50 000多头(次),年推广三元杂交猪48万头。年推广良种禽90多万羽。

2.6 畜牧业龙头企业和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情况

我县有饲料生产企业(黔西通威饲料有限公司)1家,年生产销售饲料6万t;有畜产品加工企业3家,年创产值6 045万元。

2.7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情况

已经建立起全县动物防疫检疫体系,360个行政村都配备有村防疫员,负责每年春秋两季防疫和常年免疫补针、市场检疫。29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建立了52个村级动物防疫室和53个动物检疫报检点,为畜牧业发展保驾护航。

2.8 畜牧兽医队伍情况

全县在册畜牧兽医科技人员169人,其中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85人,管理人员58人,村级动物防疫员360人,已初步建成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为全县畜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3 黔西县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投资机制的建立亟待解决

在畜牧业发展中,由于农民收入低,无资金投入,财政投入能力弱,各级财政投入畜牧业的发展资金逐年都在增加,但与畜牧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3.2 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

近年来,黔西县畜牧业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产业化水平低,市场竞争能力弱,畜产品的交易主要以活畜禽为主体,产品附加值不高。畜牧业生产加工企业和从事畜牧业生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少,规模化程度低,经营能力较弱。从质量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看,黔西县标准化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品牌还未形成,优质畜产品优势未得到有效发挥。

3.3 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

黔西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过程基本还处于示范阶段,畜禽养殖分散、规模小,没有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示范基地、产业带,传统畜牧业的比重很大,特别在规模经营上,相比较落后于其他一些地区,直接导致畜牧业的商品率较低,阻碍了全县产业化发展进程。

3.4 科学养殖技术水平低

农民对专业化科技养畜知识了解不多,没有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同时对畜禽品种改良的认知不足,盲目引种,野交乱配,致使畜禽品种退化,导致畜产品品质不高,产品无市场竞争力,农户饲养畜禽经济效益不高,社会效益不明显。

3.5 动物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仍然严峻

一些规模养殖场随意建场,人畜混居,圈舍简陋,场址选择、场区布局不合理,没有把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严格区分开,粪污处理设施不完善,饲养环境复杂,缺乏基本的动物卫生防疫条件等,给动物防疫带来很大困难。

4 黔西县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大对畜牧业生产的投入,打造生态畜牧业大县

要加快黔西县畜牧业的发展,必须增加对畜牧生产的投入。一是争取财政资金对畜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如良繁体系、疫病检测体系、科技信息服务体系等。二是引导养殖者增加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水平。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汇集社会资金力量。同时鼓励采取各种形式兴办、领办、联办各种类型的养殖实体,集纳社会闲散资金用于发展畜牧业生产。

4.2 大力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

坚持“讲求效益、发挥优势、适度规模、调改结合、点面并重”的原则,顺应消费需求,适应市场变化,做好畜牧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第一,加强良繁改良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积极实施母猪良种化工程,大力推广三元杂交和配套体系优质肉猪,实现“一稳两提高”的发展思路(即稳定数量,提高瘦肉率,提高品质和出栏率),积极引导发展一批适度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养猪场(户),采用现代养猪新技术,力争我县生猪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第二,因地制宜,突出发展节粮型、草食型畜禽;把发展种草养畜作为一大产业来抓,实现以草换粮、以草换奶、以草换蛋、以草换肉;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开展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努力提高商品率和出栏率。第三,积极发展小家禽和特种养殖,把握时机,着眼市场,使小家禽和特种养殖突出味美质优特色。第四,积极发展“绿色食品”,选择培育无污染的优质良种,建立起一批有规模、有特色的良种畜禽商品生产基地,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积极鼓励大中型工商企业,特别是民营、私营企业进入养殖业,实行投资、融资多元化,经营多元化发展。

4.3 全面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

实现贸、工、牧一体的产业化格局,发展辐射面宽,带动力强的畜牧龙头企业,形成优质肉猪、优质家禽、优质肉牛、优质肉羊、特种养殖及优质奶源等畜牧产品基地,优化畜牧业的产、供、销市场服务体系,积极创建畜禽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是面向市场,发挥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大小、变化来决定发展的方向、规模和速度,处理好发展和开发的关系,树立创新思想和畜产品名牌战略。二是抓好区域性主导产业的开发建设。依据资源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确定主导产业,确定优先发展的重点,做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规模经营。三是从实际出发,积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打破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发展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做到一头连基地、农户,一头连市场,使生产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适应和拓展市场,抓住机遇抢占市场。四是完善产业化运行机制,通过资金、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养殖者合理获益。五是强化服务功能,建立完善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减轻农民负担,实现畜牧业产、供、销良性循环。

4.4 依法治牧,加大执法力度

在全系统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强对《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依法治牧,严格管理,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行为,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对重点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切实保护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在全县大力推行畜禽免疫标识管理制度,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以保证畜禽免疫效果。加强动物疫病监测、防制和屠宰检疫管理,确保动物产品的卫生安全,促进产品外调外销,保护人畜健康,保障供给"放心肉"和安全的畜产品。

4.5 加强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

畜牧业保障体系包括畜禽良繁体系、疫病控制体系、饲料生产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畜牧业保障体系建设是保障畜牧业发展上水平、上规模、上质量、上效益的基础,也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一是畜禽良繁体系。逐步建立起层次分明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种畜禽场”的宝塔式种畜禽繁育结构,严格按照《种畜禽管理条例》清理整顿全县种畜禽生产和经营场所,加快基础设施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狠抓全县畜禽的本品种选育和杂交改良工作,做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二是疫病控制体系。在抓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的同时,认真抓好全县范围的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检疫监督,加大乡镇级兽医站防检力度,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无重大疾病发生;三是饲料生产体系。大力开发饲料资源,形成粮-经-饲的三元种植结构。认真贯彻落实《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强化饲料行业管理,加强饲料质量和安全性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工业饲料质量。同时,抓好青绿饲料合理利用,积极发展人工种草,努力增加饲料供给总量;四是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交流工作,加大对畜牧业宣传工作力度,及时宣传畜牧业发展的新动态及实用科学技术,激发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营造发展畜牧大产业的良好氛围。

篇11

1发展现状

立足市情,把稳定猪鸡、努力发展草食动物作为畜牧产业发展的主线,把引导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工作的总抓手,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了以四个传统养殖镇街为主的生猪养殖,以三个辖区靠近龙头加工企业的镇街为主的肉鸡、肉鸭养殖,以三个边沿镇街为主的蛋鸡养殖,以三个山区镇街为主的特种养殖和肉羊养殖。全市各类饲养专业村293个,各类饲养专业户677户,规模饲养场581家,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82%以上,成功创建邹城县级以上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39家(国家级2家、省级2家、济宁市级16家、邹城县级19家)。(2)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建成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8家,年生产混(配)合饲料8.3万t;畜产品加工企业5家,济宁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17家(省级2家、济宁市级15家)。(3)积极发展畜牧合作经济组织。成立各类畜牧合作组织95个,带动养殖户数达763户。(4)加强畜产品质量监管。开展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年以及济宁市部署的一系列畜产品专项整治活动,紧扣重要环节,狠抓“三个规范”,即规范饲料兽药监管、规范畜产品生产经营、规范检疫监管,强化执法力度,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五是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重点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同时做好小反刍兽疫、布病等的防控工作,保证了全市没有出现重大动物疫情。

2存在的问题

2.1发展畜牧生产与解决面源污染的问题日渐突出近年来,虽然全市畜牧业发展迅速,但标准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较低,大多以中小养殖场户为主(以生猪养殖为例,存栏10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为56户,存栏量占比为11.5%,存栏200头以上的生猪养殖户全市仅为391户,存栏量占比47.2%),且养殖从业人员总体水平普遍偏低,饲养管理粗放,治污意识淡薄,无心利用先进的养殖模式,养殖污染严重,加之全市地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核心水源敏感区,伴随养殖数量的增加,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肉鸭养殖,由于发展迅猛,设施简陋,管理水平较低,减少污染、达标排放的压力增大。由于存在传统养殖与规划管理滞后之间的矛盾,同时受环评、土地指标的制约,畜禽养殖场(区)的创建、规模扩大、加工项目的落地存在一定的困难。2.2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不健全,产业链短,两头弱的现象较为突出,尤其种畜禽、畜产品深加工明显滞后全市现有4家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仅有一家现在正常销售种禽,其余3家由于品牌战略意思淡薄,品种单一、品质差,养殖场户认知度低,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全市仅有的5个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精细化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能力差,优质产品形不成品牌效应,优势产业很难做大做强。如全市生猪屠宰企业仅一家,肉牛加工企业一家,还不能正常生产,禽蛋、肉羊、牛奶加工企业仍为空白,品牌产品匮乏。2.3饲料生产情况饲料生产企业虽多,但起步晚、产量不大,本地养殖场户长期使用外来品牌饲料,有强烈的依赖性,不会轻易改变饲料品牌,且规模养殖户大多采取自配料模式,导致本地品牌饲料市场占有率低。(全市饲料生产企业5家,年生产饲料8.3万t,本地销量仅为6.2万t,其中鸭料6万t、猪料2000t,本地猪饲料市场占有率为0.78%,鸭饲料市场占有率为47.4%)。2.4畜牧养殖行业门槛低、投资高、收益低、风险大,养殖场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只是单纯的买卖、收购等关系,或者是单打独斗,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共同体,养殖场户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2.5畜牧队伍薄弱畜牧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偏少,年龄结构偏大,特别是基层兽医站,10多年没有招录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大多数站仅有1人开展工作,且不是专职人员,不能满足当前畜牧工作任务繁重的实际需要;畜牧兽医执法队伍薄弱、执法手段落后,没有完全达到执法应有的条件,不能完全满足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村级动物防疫人员队伍整体结构不尽合理,年龄老化、素质偏低,报酬低,工作积极性差。

3几点建议

篇12

一、我区畜牧养殖现状

2014年底,全区生猪、牛、羊、禽存栏分别达到20.06万头、4.72万头、18.11万只、417.6万羽,生猪、牛、羊、禽出栏分别为21.56万头、1.50万头、15.05万只、860.19万羽,肉类产量4.30万吨,禽蛋产量0.47万吨,奶类产量3.28万吨,同比增长14.89%、10.14%、87.42%,肉蛋奶总量达8.05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6.45亿元,同比增长36.08%。目前,全区养殖户户,其中生猪988户,肉牛44户,奶牛9家,肉羊345户,禽类174户。饲料生产企业一家,兽药经营户25家。

二、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

近年来,区畜牧局不断加大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措施,完善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距离实际需要尚有差距。畜牧局现有在编在岗人员31人,设有内部6个科室及5个基层防控所。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主要由一名副局长分管,由兽医站(1人)牵头,各基层站所(1-2人)负责。所以,人员相对短缺。在检测能力上,畜牧局由专门的实验室和检测人员,区政府每年投入20万元左右,但主要进行的是疫病的检测,对影响畜产品质量的“瘦肉精”、药物残留、奶产品质量等无法确证,只能到上级送检。今年以来,区畜牧局依照上级要求制定了全年监管方案,区局内设机构按照一岗双责实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每个季度实施畜产品的质量抽检,主要检测生产环节和屠宰环节,兼顾流通环节。

三、当前我区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虽然近几年我区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责任事件,但我区畜产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

(一)对畜产品质量安全认识不足。不管是养殖户、屠宰场,还是兽药饲料生产经营户,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畜产品安全意识淡薄,是畜产品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有的群众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认为以前多年来都有食用死亡畜禽现象,也没有见到发生什么严重后果。目前养殖户对病死畜禽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三种:扔掉或者埋掉的;自己食用的;低价卖掉的。这是造成病害肉屡禁不止的源头。

(二)检测手段落后。目前,动物产品常规检疫主要靠感观和普通光学显微镜检查,设备十分简陋,开展药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验检测手段和仪器设备就更加匮乏,目前我区畜牧机构不完全具备检测条件。政府对畜产品安全检测的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同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不配套,动物防疫监督和兽药监督管理行政执法的基础设备薄弱、手段落后、人员不足,加之饲料、兽药生产厂家纵多,监督管理难以到位

(三)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不健全。我区畜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从传统习惯沿袭过来的养殖方式带有普遍的保守性、盲目性,还需要一支数量大、素质高的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队伍去矫正、去引领。目前,我区畜牧机构人员少,基层服务体系不健全、不配套,无专职从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人员队伍,信息网络建设滞后,综合服务能力较差,这都影响了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四)管理和执法力度不够。目前,畜产品质量管理部门涉及畜牧、商务、工商、卫生、质监和公安等部门。如《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畜产品在生产环节由畜牧部门管理,经营环节由工商部门管理,生猪的定点屠宰由商务部门管理,各部门之间职责范围不清,协调不畅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不到位,监测没有手段等均制约了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在今后的监管工作中,我们将充分依托现有条件发挥职能作用。一是组织人员搞好集中抽查行动,营造好气势和氛围;二是主动与公安、工商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工作上的衔接和违法案件的移交、处罚;三是加大对养殖户,兽药、饲料经营户的监督检查及宣传培训工作;四是努力争取政府财政对检验检测设备、能力的支持。

五、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独立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首先要成立独立的执法监管体系,从根本上解决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当前,畜牧局集“三员于一身”,即发展生产的运动员,指导生产的教练员,监督生产的监督员。如果不转变角色或实现专职监督,就无从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在体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畜牧兽医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完善乡、镇、村级防检疫服务队伍,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对全区的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能力;培养、选拔专业人才担任基层检疫派出机构负责人,引入激励竞争机制,严格考核,不断提升检疫人员整体文化、专业和职业道德素质,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工作纪律、责任追究、违法处理、证照管理、财务管理、案件办理等规章制度,定期进行督促检查,不断规范检疫行为,加大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监控力度,搞好产地和屠宰检疫。形成以区级日常监管检测为主体、乡镇简易快速检测为补充的格局。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动物防疫水平,抓好口蹄疫、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确保存栏畜禽强制免疫率达100%。免疫抗体检测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真正构筑起坚固的免疫保护屏障,最大限度地减少畜禽的死亡率,从源头上提高畜禽的质量。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责任追究制度。一是要强化机构建设和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财政投入政策,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规范执法行为,推进依法行政,要严格防止和认真解决好监管脱节和相互推诿等问题,做到部门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二是落实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设施,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安全保障能力,确保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三是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落实相关责任制度,并与各站、所检疫监管人员、屠宰场、兽药饲料经营单位层层签定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任务明确到人。加强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增强执法观念,规范执法行为,实行文明执法,树立行业新风,建立一支政策法规水平高、业务技术能力强、廉洁高效的执法队伍。

(四)大力推进生态健康养殖方式的转变。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畜牧生态养殖小区,扶持农户建设标准化饲养场,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规模化饲养程度,提高畜禽饲养水平和动物防疫水平。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入手,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从加大标准推广应用力度入手,积极建立畜禽养殖标准化体系,提倡健康养殖、清洁养殖、生态养殖;从加强教育培训入手,积极指导企业和农户合法、合理使用养殖投入品,提高生产者质量安全意识和科学生产水平;从完善制度入手,积极推行养殖企业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制度,产地产品检测及准出制度,把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关。加大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推进力度,推动企业和农户承诺生产和销售的畜产品质量安全,使广大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全。

篇13

1环保技术在农作物种植业中的应用

农作物种植过程一般为:种子土壤施肥灌溉除草灭虫收割加工农产品。农产品安全生产主要考虑2个方面:一是产地必须安全、无污染。二是生产过程应保证安全。产地的环境如土壤、灌溉水遭受污染,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就缺乏保障。如果生产中,各种农业措施不合理,如化学除草剂、除虫剂的使用,均可能造成农产品污染物超标。因此,采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大力开发抗逆(抗病、抗虫、抗草、适应逆境)新品种,将是农业领域实施环保技术的关键。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即科学制定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肥料施用配方,创造粮食增产条件。盘锦市大洼县、盘山县就推广应用了此项技术,采集土样330个,获得数据1 600个,发放配方施肥卡1.2万份,覆盖面积2.67万hm2,节约肥料量2 000 t,降低成本750元/hm2。应用生物除草剂代替化学除草剂,其优点是符合生态系统规律及减少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目前,稻糠灭草技术已经在一些地区应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02—2003年开展了水田稻糠除草试验、示范,撒施稻糠200 g/m2,综合防效达到90%,水稻增产8.9%。国内外在微生物除草剂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1998年黄世文分离得到一淡紫灰吸水链霉菌,其发酵液对稗草有抑制作用,对水稻纹枯病有显著防效;1999年黄世文等从稻田自然感病的稗草标本中,分离得到稗草生防菌株99-10。该菌株具有开发防除稗草生物除草剂的潜力;1996年陈勇等从稗草病叶上分离得到8种病原真菌,并筛选出对稗草致病性强、对水稻安全的尖角突脐孢菌(Exsrohilum monoceras),且对该病的流行学进行了研究,并向商品化发展;中国水稻研究所分离出一种防除稻田杂草的橙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施用量为6.75 kg/hm2,防效达45%。

工业受污染土地恢复耕作技术,在具有卫生环保、自我消毁能力(可降解)的聚合网状覆盖物下面放置原酸性细菌、植物与植物群种组织及促进土壤改良的微生物,快速对灰堆、采掘过的岩石及工业污染土地进行再生处理。被处理土壤下面能形成小型温室效应,保证微生物发挥作用,并可提高植物生长速度。其优点是缩短重新耕作期限,对人、动物及鸟类绝对安全。适应于各种土壤、气候及地理条件。

高效综合生物肥料包括固氮细菌肥料、磷菌肥料、硅菌剂、钾菌剂、多功能吸附剂。使用时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细菌接种,对秧苗根系进行细菌接种,对土豆块根进行处理,对任何栽种的植物均可进行灌浇。在液体中培养活菌种的基础上培养的试验样品——土壤细菌活性剂,能够为土地提供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农作物产量,使受工业污染土地能够重新耕作。固氮细菌肥料为植物根系提供氮、氨,分离出生物杀菌剂,防治真菌疾病,合成刺激植物生长的植物激素,使其与化学制剂结合起来,降低农作物硝酸盐含量的50%~70%。磷菌肥料在不溶解的情况下提炼出磷酸盐供植物吸收,刺激植物根系的生长,改善谷物麦麸面筋质量。硅菌肥料能把天然硅酸盐换成其他形式的硅提供给植物,激活土壤微生物群,积累细胞壁中硅的含量使作物更加茁壮。可降低矿物肥料用量的25%;使作物成熟期提前10~15 d。提高作物产量:谷类400~900 kg/hm2,白菜4 000~8 000 kg/hm2,胡萝卜2 500~5 000 kg/hm2,土豆3 000~8 000 kg/hm2。其具有长期效应、使用简单、价格低廉、环保卫生等优点,对于人类、动物、鸟类及昆虫绝对安全。

农作物种植中环保技术的应用涉及农业生物资源和生物技术,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进而达到减少污染、产品优质无害以及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2环保技术在畜牧养殖业中的应用

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污染问题之一是畜禽粪尿的不合理排放,我国畜禽粪便每年产生量在17.3亿t,进入环境的氮有1 600万t,磷有360万t以上。畜禽粪中还含有大量的Cr、As等重金属。目前,比较好的处理禽畜粪便设备有家禽粪便加工设备,该设备保证了家禽粪便的有效利用和获取高品质有机肥以及获得热能和电能所必需的高温分解气体。设备由接收含水量85%的家禽粪便混合物的容器组成。在接收容器中,混合物经过搅拌,通过真空管道送到高温分解炉中。在炉中家禽粪便进行加热和缺氧翻搅等热处理。在热处理过程中会高效分解出沼气,预处理净化掉水汽,然后贮存在气体容器中。沼气可用作设备能源,获取电能和热能。经过热加工后含水量15%的家禽粪便经冷却,精选并送入存贮仓,进行分装并贮存,以利于进一步使用,该设备每天可加工禽畜粪便50 m3。加工废料无需辅助能源,安装使用方便。

喂养牛的全份额混合饲料生产技术,用于生产适合每一群动物生产和哺乳期的混合饲料。该工艺是将日料最有价值成分的重量计量和消耗量登记;在存储槽里积累成品混合料。可提高动物生产率10%~15%;节省饲料5%~7%,解除了动物喂料的手工劳动,一个操作员可给400~1 000头母牛分配饲料,可喂养5 000头。该工艺在列宁格勒州家乡内部股份公司、红色近卫军内部股份公司和布列期特州“奥期特罗梅特切沃”农业生产合作社等生产部门推广;在开发阶段曾在列宁格勒州和活洛格德州的一系列部门进行推广。

现代农场项目,由2栋6排牛栏组成,每栋有408个连接挤奶设备的畜位。采用无牧场喂养、自由放养、散放隔离喂养。适用于小牛群的舒适喂养,动物给定成分全日量混合饲料宽槽规定标准额饲养,奶牛在自动化挤奶室挤奶,按指定程序每天打扫并运出粪便1次,通过光线通风屋脊进行牲畜棚的排气通风。使用轻便建筑构件,可有效利用通往农场暖房的粪便排泄沟。可获得每头牛年产奶量8~10 t,劳动力支出(基本人员)每头牛每年不高于7人。降低建造价格,保护环境不受污染。2004年该项目得到列宁格勒州农工和渔业综合体委员会主席的正式批准。

畜牧养殖业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按可持续发展观,把环保技术引入畜牧养殖业生产中,对畜牧养殖业实行全程控制,以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消费与环境相容,降低整个畜牧养殖业生产活动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3实施农业环保技术的建议

农产品安全要从源头抓起。只有实施农业环保技术,才能有效控制农业污染,确保农产品安全。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制定农业环保技术的法规和政策。实施农业环保技术必须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农业环保技术条例,明确管理部门。二是研究开发实施农业环保技术的配套技术。实施农业环保技术一定要有相应的技术保障,国家在技术开发方面要加大投入。如开发与农业过程有关的清洁农药、清洁肥料、清洁饲料添加剂、清洁兽药、清洁种苗等,建立农业生产的监控体系,使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达到环保技术要求。三是开发和推广有机资源循环利用。农业生产和加工中产生大量有机废弃物,既是一种污染物,影响清洁生产,又是一种资源,可综合利用。技术上要攻关,政策要保证,使这些有机资源在农业生态中循环利用,从而减少化学品对农业生态的干扰,使农业环保技术能稳步实施[4-5]。四是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示范区。实施农业环保技术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工程,需要各部门多方面合作,需要多学科、多种技术的组合,要以点带面加以推广实施。因此,建立农业环保技术示范区非常重要。

4参考文献

[1] 吕志轩.农业清洁生产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莫测辉,吴启堂,李桂荣,等.关于我国21世纪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0,10(1):42-45.

[3] 紫千.中德现代化示范农场项目深入推进[J].农机质量与监督,2011(8):44.

篇14

作为河南省政府命名的“畜牧大县”和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肉牛大县”,近年来,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邓州市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积极转变,规模化、标准化、现代产业化步伐加快,畜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奏响了现代畜牧业“交响曲”。

2011年,邓州市新增规模养殖场256个,县级以上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26家,形成了以生猪、肉牛、家禽等为主的畜牧产业化经营体系。实现年度畜牧业产值41.8亿元,畜牧业成为邓州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产业。邓州市连续6年被评为生猪输出大县,检疫监管工作名列河南省第一。为此,记者日前深入采访了邓州市畜牧局及相关企业。

“数字畜牧”见证邓州畜牧业成就

今年,邓州市畜牧局紧紧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围绕肉牛、生猪、奶牛、肉鸡四大优势产业,大力培育畜牧养殖企业,突出抓好项目建设、规模养殖、龙头培育、疫病防控、畜产品质量安全等五项重点工作,强化服务功能,促进了畜牧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邓州市畜牧局局长刘祖万告诉记者,经过10多年的发展,邓州畜牧业已经由粗放型、数量型逐渐向集约型、科技型转变。畜牧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企业在邓州遍地开花,无公害畜禽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动物疫病防控、畜产品安全监管、畜牧科技推广硕果累累,畜牧业已经成为邓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今年上半年,邓州市生猪存栏129.5万头,出栏86.8万头,同比分别增加6.8%和7.1%;牛存栏36.4万头,出栏17.8万头,同比分别增加0.3%和3.2%;禽存栏1241.5万只,出栏740万只,同比分别增加5.8%和6.4%;羊存栏46.3万只,出栏52.8万只,同比分别增加8.1%和9.5%。新增规模养殖场134个,完成年度目标的58.3%。畜牧业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41%。

邓州市畜牧局强力推进规模养殖场(区)发展,今年,该市新发展规模养殖场(区)250个。引导规模养殖场进行扩建改造、配套治污设施,改善防疫条件,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养殖规模,提升了该市畜牧养殖水平。市畜牧局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养牛专业户、专业村,推动养牛业向规模养殖发展。继续巩固发展蛋鸡生产,推广“六和”肉鸡养殖模式(建一栋鸡舍,存栏5000只肉鸡,实行水帘风机、温度自控机、清粪机三配套),壮大肉鸡养殖业,力争2012年年底肉鸡大棚达250~300栋。

优势特色畜牧业迅速发展

邓州市畜牧局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饲养”的原则,积极扶持、大力发展以规模养殖为主的生猪、肉牛、奶牛、肉鸡等优势特色畜牧业,截至今年6月底,该市有26个规模养殖场扩建,总计扩建面积1.5万平方米。十林耕祥养猪场新扩建猪舍14栋,扩建畜位4000头;南阳黄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肉牛场共扩建肉牛舍1.2万平方米,扩建畜位3000头;裴营千头奶牛场奠基;小杨营扩建国家一级种猪场,建成后存栏良种母猪600头;罗庄镇聘请专家规划了生猪养殖集群建设,加快发展生猪产业,目前正在建设两个万头猪场;湍河昱通牧业公司牛沼菇肥一体化循环经济项目获国家立项;牧原公司建设迈出新步伐,九龙10万头养猪场土建工程基本完成,年底有望投产;都司、陶营10万头养猪场已经开始建设。上半年,邓州市新发展规模养殖场132个,79个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治污设施、防疫设施配套建设。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畜牧生产模式已经成为邓州畜牧产业的新方向。

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动物疫病防控不仅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是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基础。今年,邓州市继续完善乡镇防检中心站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装备水平,建立以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为先导、以动物防疫免疫为基础、以区域化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以动物卫生检疫监督为保障的严密防控体系和高效运行机制,切实控制好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全面提升防控水平,确保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和流行。

今年以来,邓州市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狠抓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实,确保了全市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进一步完善“乡镇兽医站建设”项目,市、乡动物防疫体系配套成网。今年春季集中免疫期间,依托较为完善的防疫网络,组织乡村干部和基层防疫员2000余人,逐场、逐村、逐户开展集中免疫,严格落实进度通报制、工作日报制、分片包干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免疫,规范录入免疫信息,圆满完成春防工作任务。结合月月补防,各种畜禽的常年免疫密度达到了国家规定。

加强疫情监测,狠抓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监管。邓州市畜牧局认真组织系统干部职工学习“一法一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抓规范执法,抓队伍建设。以动物防疫监督和检疫监管为重点,对规模养殖场全面开展信息化管理;从抓产地检疫入手,严格做好屠宰检疫和市场检疫,狠抓检疫监管。动物卫生监督检验所和防检中心站人员坚持工作在一线,认真执法,严格检疫,筑起了防堵疫情传播流行的钢铁长城,促进了畜牧业健康发展。

项目带动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

邓州市畜牧局以项目建设统揽工作全局,切实把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工作细化、量化、落实到一个个项目上,实现邓州市现代畜牧业的全面提升。千方百计争取财政支持项目,广泛招商引资,使畜牧业投资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增长。精心组织建设优质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投资效益,提升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好牧源养猪场和饲料厂、昱通牧业有限公司奶牛场二期工程、南阳黄牛产业发展公司肉牛场建设等项目,提升了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水平。

今年,该局多次专题赴省里汇报项目工作,千方百计争取项目。截至6月底,已争取到政策性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其中,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120万元,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786万元,基层动物防疫员补贴资金101万元,生猪良种补贴资金156万元。对于国家已经批复的优质项目,该局按照项目设计任务书确定的项目建设内容,制订好项目建设方案,认真组织项目建设,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扩建了畜舍,扩大了养殖规模;购置了动物防疫设施,提高了防病能力;完善了养殖排泄物处理设施,实现了能源综合利用,保护了环境,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规模养殖场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高,充实了科学发展的实力。

全面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邓州市畜牧局把建立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完善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体系、加强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作为工作重点进行突破。同时,注重通过质量安全认证、健全信息制度,引导和指导畜牧生产经营者自觉加强质量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