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范文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农资产品销售模式,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农资产品销售模式

篇1

关键词:农业供应链融资 核心企业;农户 “成本-收益” 财务指标

农业供应链融资是由供应链融资衍生而来,它是基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真实的交易关系,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作为担保,为上下游农户提供融资渠道的一种融资方式。但是,由于农产品本身的季节性与易变质性等特征,融通仓模式并不常见于农业供应链融资中。因此,对于农产品产业链融资,应收账款模式是最佳选择。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农户以核心企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从而获得经营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农户被占用的资本得以释放并能够投入到农产品的再生产中,其不仅加速了农户的资金周转效率,也保证了整个产业链的顺畅运行。

1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效益分析

本文以会理县四大农业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的“红”(石榴)作为研究切入点,选取目前会理县较具有代表性的石榴生产加工企业―A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民族地区县域农产品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给融资方及核心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1.1“农户+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在石榴供应链中,A石榴生产加工企业为核心企业,自身资质较好,具有较高的信用等级,易于从金融机构获得授信,而农户作为融资方,利用产业链链条上核心企业的信用评级与关联责任,将与其签订的订单合同而产生的应收账款质押给银行等金融机构,从而快速的收回资金用于循环采购原材料,保证整条供应链的顺利运行。这种农业供应链融资模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农户外部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帮助生产加工企业避免了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原材料采购来源及数量上的巨大波动,稳定了原材料的供应。

1.2基于“成本-收益”角度的效益分析

农产品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运用,妥善的解决了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应收账款资金占用问题,尤其是农户的资金缺口问题,保证了供应链的稳定顺畅运行。通过衡量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前后A公司的成本及收益的变动情况,可以更清楚这种融资模式的经济效益不仅针对农户,也能提高核心企业的收益。

1.2.1核心企业A “成本-收益”模型

假设A核心企业在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之前,在外部市场上通过招标等采购方式选择供应商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为;采用供应链融资之后,在原材料采购市场上由于原材料采购的稳定性而获得的收益为,

对于核心企业A来说,采用应收账款融资后的收益大于未采纳之前的收益,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其一,石榴作为会理县的一大特色,果农较多,产品差异性较小,果农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较低,核心企业可以利用此项条件与一个或几个果农建立稳定的采购关系,通过大量购入降低单位采购成本,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加工企业的规模效应;其二,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企业需要时刻关注产品的质量,所以企业通常会派驻专业人员常年在石榴生产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若果农供应商选择较多,则会增加企业的管理监控难度,同时企业需要与每个农户签订采购合同,这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管理和采购效率。所以,供应链融资模式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选择稳定的果农供应商并与其签订采购协议,由农户自行组织生产与销售,核心企业无需参与采购环节便可以获取稳定的产品供应。在某些核心企业需求量过大的情况下,其可以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由其专门进行物资监管与配送。通过以上分析,很显然

1.2.2农户“成本-收益”模型

从石榴种植农户甲的角度来看,农户甲由于其资质较差,信用等级较低,除了政府给予的特殊补贴及贴息贷款外,想要直接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倘若农户甲能够获得银行授信融资,设甲寻求资金的成本为,在申请贷款中用于担保的抵押物的机会成本为,资金的使用成本即银行的利息费用为,所以在不使用供应链融资的情况下,农户甲的融资成本可表示为;相较而言,使用应收账款融资后,由于农户甲与核心企业A处于同一供应链中,其通过订单质押从银行获取贷款只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支出,无需提供抵押物,也无需寻求资金的提供方,所以此时农户甲的融资成本可表示为。

2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综合效益

通过成本-收益视角与财务视角的效益分析可知,农户甲通过核心企业A的支持盘活了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核心企业A通过参与应收账款融资获得了稳定的供货渠道,可以说,采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可带来多方共赢的局面。具体说来,对于核心企业A而言,由于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上游融资方的配合使得企业的生产周期缩短,提升了核心竞争力;对于农户甲而言,其可以在保证农产品顺利销售的情况下获得稳定的经营资金,同时大幅削减融资成本;对于银行而言,其可以降低信贷风险,加强银企合作,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因此,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引入农产品产供销链条中具有正的效益,核心企业A的采购和融资管理在民族地区县域发展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3.结语

综合说来,将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引入农产品产供销链条可为农户和核心企业双方带来长期增值效应,其不仅为农户解决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核心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政府及当地金融机构应正确引导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双方合作的稳定进行,提高农户与核心企业参与农业供应链融资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贺群等.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阜宁县生猪供应链农户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06).

篇2

作者:曹卫中

邮政覆盖面广、点多、线长,是沟通城乡联系的枢纽和桥梁,拥有为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服务的独特渠道优势。品牌信誉优势。中国邮政拥有“百年邮政”的品牌优势,还拥有长期以来为农村、农民、农业服务的良好信誉。“三流”合一的优势。邮政是唯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有网络的区域可使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没有网络的区域可通过“11185”客户服务中心,利用公用电话网提供“三农”信息;投递员深入千家万户,能够及时地收集农村农资市场经营状况和农民需求等信息,提供农业技术信息、农产品需求信息。劣势当前,邮政的业务范围和运作模式短时期内还很难适应物流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涉足陌生且竞争激烈的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风险,缺乏一套完善的产品供销运作和管理体系;在资金、政策、管理制度、人才、信息系统建设、营销、服务等方面也面临不少困难。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国家和天津市政府出台了扶持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政策,但是相关措施需要政府各部门的配合和共同努力。目前,各部门之间的管理条块分割,造成了政策协调和执行的难度加大,落实不到位。资金短缺,收益不大。物流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软硬件资源投入。根据对天津邮政分销业务的测算,天津发展农村邮政物流需投入上亿元资金。同时,发展农村邮政物流还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目前,农村物流供给和需求不足,物流业发展缓慢,邮政服务农村市场在短期内不会有大的收益。产品种类单一,农资和农产品质量监控较难。在邮政“三农”服务站点,除了储蓄、电信业务和邮递业务外,农资类主要是化肥、农药、日用品、茶叶、酒水、农产品,与超市和农资商店琳琅满目的商品相比,品种较单一,消费者可选择性较小。农资类产品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技术鉴别,以防假冒,农产品的质量监控困难、经营风险较大。物流软硬件建设和销售网络建设滞后。目前,天津在农村已设立了“邮政三农服务站”700个,但与总目标1900个相去甚远。县、乡镇邮政机构主要通过改造现有邮政营业网点,形成销售和配送为一体的营业点,单纯改造的仓储、配送中心和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难以满足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需要。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服务意识较差。邮政系统的员工缺乏相关专业技术培训,物流、营销、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造成说服力不强、农民对一些好的产品不认可、销量缺乏预测、物流成本高、库存量大、服务质量差等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管理成本和协调成本,发展速度受限。此外,员工的服务意识、服务礼仪和售后服务等都相对落后。机会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会带来机遇。农村邮政物流业刚刚起步,竞争不大。利用邮政平台,可整合各类资源。与大企业加强合作,占领农村市场。把控农特产品的渠道,可实现配送到户。威胁与农业部门、供销系统“三进工程”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因农产品受气候影响,经营风险较大。各类物流公司可能进入农村邮政物流业,形成竞争格局。

借鉴全国邮政系统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经验天津农村邮政物流与其他省市农村邮政物流有许多相似之处,通过借鉴学习或改造嫁接,不仅可转变发展思路,而且还可节省许多人力物力成本。例如,山东省农村邮政物流与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相结合,为验收通过的“农资农家店”制定统一标识和编号,扩大了影响;与知名农资企业合作,采用订单销售模式,解决了农资企业的产品销售问题、农民采购农用物资经常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等问题。广东省邮政为中小企业开通服务“绿色通道”,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推广服务和高品位的品牌传播服务;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体系,邮政综合信息网覆盖了全省广大地区的邮政联网网点。湖南省实施了“邮政销售农资给农民—农民购买邮政农资产品—邮政为农民的农产品开辟外销市场”销售模式。河南的省级“万亩示范田”、市级“千亩示范田”、县级“百亩示范田”建设,通过邮政网络渠道在全省推广。

逐步增加农村邮政物流销售产品种类,扩大服务范围增加农资产品种类应实施多元化策略,围绕核心产品———化肥,扩大经营范围,开发引进新的农资产品,形成集种子、化肥、农药、叶面肥、农膜、小型农用机械、饲料、饲料添加剂、非处方兽药等于一体的农资经营系列。同时增加农资配送服务和科技信息服务项目:一是提供技术服务,包括宣传、推广农业技术;二是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包括科普教育、信息咨询、政策查询等农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类信息,形成集化肥、种子、农药等与送科技下乡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对面向城市的产品销售,应定位于高附加值的中高端产品,开发有机农产品和鲜活农产品,通过邮政冷链物流系统,快捷地送达特定消费者手中。加大营销力度,完善物流软件和硬件设施通过电视、电台、报纸、户外广告等各类媒体,扩大业务受众群体,扩大邮政服务于“三农”的知名度。利用邮政信封、提袋、包装、车辆等介质,进行深度营销。采取配送人员宣传、邮寄产品目录等方式推广产品。在农村邮政营业网点展示商品的种类,提供各类宣传册、立体货架,增加专业解说员和导购员,增加展示面积、扩大展示规模。建立物流进、销、存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快速响应用户的服务需求。优化仓储和配送中心的布局,增加必要的物流设备和工具,加强物流业务运作管理,建立快速、低成本、用户满意的配送体系。吸引和培养人才,完善激励机制拥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农业农资等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是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的关键。天津邮政应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岗位,或通过“订单培养”,选拔、储备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现有人员的潜力,加强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销售技能、服务礼仪等综合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员工激励制度,建立以工作分析为基础,以关键业绩指标(KPI)为核心,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业绩管理体系,开发和培养员工的工作能力,提升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篇3

电子商务是拓展农副产品销售渠道的创新平台

1.电子商务发展迅猛。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据《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已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22%。在电子商务整体交易额中,BtoB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131亿元,同比增长97.3%,较2009年将近翻一番,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在企业数量方面,2010年电子商务企业数量已达25000家。其中Bto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9200家,同比增长21.3%。BtoC、Cto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数已达15800家,同比增长58.6%。2010年国内网上零售的用户规模达1.58亿人。从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生存和发展来说,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意味着更多的商机,网民数量的提升带来更广阔的市场。美国的网购渗透率甚至达到70%,日、韩分别达到53.6%和57%,中国网购渗透率只有26%左右,发展潜力巨大。电子商务是运用因特网技术进行网上交易,买卖双方不见面,实现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交易活动。电子商务一般可分为BtoB、BtoC、CtoC、BtoM等四种模式。

2.电子商务是农副产品销售的未来趋势和运营平台新模式。电子商务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数字化、电子化、虚拟性、网络化等优点。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环境完善,网上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电子商务不仅对工业产品销售具有重要作用,对农副产品整个产业链而言,电子商务也是农副产品销售平台新模式,这也是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一个新的热点。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了农副产品销售的发展,而信息传递的不及时一直是农副产品销售的最大瓶颈。

3.电子商务对农副产品销售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副产品本身的季节性、地域性、难储存性给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快捷的物流渠道能及时使问题得以解决。一是促进了农副产品交易模式变革。电子商务使得农副产品从传统的实物交易实现了电子交易,减少了人力、物力,降低了交易成本,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得农副产品交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市场范围,提高了销售效率;二是缩短了流通环节,节约了物流成本。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直接使农户与消费者对接,形成一套严谨的产业供应链,降低了农副产品物流成本,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益;三是促进了农副产品信息共享。电子商务平台及时提供了丰富的供求信息资源,便于调整生产结构,减轻生产风险;四是简化销售过程和售后服务。凭借电子商务平台,供需双方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简化了交易流程,提高了交易效率。同时能够及时对农副产品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构建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的多层次平台

1.大型零售网站平台。利用诸如淘宝网、拍拍、百度有啊网等开展电子商务销售,这些网站门槛都不高,且容易操作(只要了解基本的电脑应用知识,拍摄好自己的农副产品图片,传到网店就可以开始网络经营,非常方便)。例如淘宝网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门出售当地的五谷杂粮、黄豆、红枣、高粱米、玉米渣、花生、土豆粉条等农副产品的网店,他们以绿色、无污染为卖点,大受欢迎。一旦规模扩张了,注册自己的商标和公司,设计专业包装,塑造品牌就容易了。

2.自建网站平台。建立自己的商品销售网站,成本低廉(普通网站空间租用费、网站程序软件费、网站交流论坛等费用都很便宜,且技术性不高,很容易掌握和操作)。例如,宁波宁海县已建农业网站146家,其中涉农企业52家。上网农户达2370户,自建网页、网站的农民66户,网上累计销售农产品4.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5亿元。

3.搜索引擎平台。建立自己独立销售网站后,也可以通过百度和GOOGLE等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推广,效果明显,但成本较高。如果农副产品确实已经有非常成熟的销售模式,建议通过搜索引擎推广方式。可以借用当前一些热点事件或者利用名人效应,搜索引擎优化找出当前最流行的元素。比如:宁波余姚市杨梅节期间,可以请一些时下最火爆电视节目的当红明星作为嘉宾,进行整合营销策划,吸引眼球,塑造品牌。

4.地方政府农业网站平台。现在各个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农副产品的网络销售,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了农副产品的专业网站,比如浙江的“宁海农业信息网”,目的就是促进当地农副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因为是政府推动,而且是公益性的,投入虽小但收益却十分可观。

5.农业专业网站平台。我国有很多优秀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如“中国农副产品交易网”,目的就是帮助农民进行网络销售,不仅有农副产品最新价格走向,而且有许多市场发展趋势等综合信息,指导农业生产。

6.综合类BtoB网站平台。B2B网站主要开展批发业务,小额批发业务可考虑选择阿里巴巴等大型的BtoB网站,他们都有在线小额批发业务。例如福建安溪铁观音茶叶网络销售就取得很大成功,以前是安溪茶农、茶商自发在网上销售铁观音,后来联合起来在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助推下,铁观音电子商务作为当地茶叶的主要销售渠道,政府大力支持,铁观音茶叶直销网店正与实体店争利。

7.公众网络交流平台。通过博客、社区、QQ群、专业论坛、微博、微信等,促进农副产品在线销售,该销售模式没有花费,但效果却很好。例如,宁夏平罗县农民自建QQ群,QQ群的成员帮助村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上千个;通过QQ群做成1000多宗农产品销售生意,成交农产品4300多万元。不少农民家里的电脑安了摄像头,办起了“网上养殖、种植场”和农副产品“网上医院”,且谈生意时通过视频也可清晰地看到实物。

构建农副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构建电子商务的“农业+互联网+合作社”共享平台并不难,难的是农产品的物流模式。如何为合作社与采购商之间设计一项更精准、更快捷、更安全、更效率的物流模式,促进农业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对接,是推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有力抓手。

篇4

 

光阴荏苒,时光流逝,2018年瞬间已去。自2018年8月23日举行揭牌仪式以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农服公司全体员工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努力推进各项目进行,为农服公司起步踏出了坚实的一步。回顾2018年,虽然我们没有骄人、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能平安、顺利的过度、在项目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是最大的收获。展望2019年,坚信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认真吸取经验教训,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现将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计划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厘清土地流转思路

2018年,根据集团公司下达的土地流转任务目标,经前期充分考察筛选,农服公司选定拟流转地块分别为位于400亩农地。

在600亩土地流转的协商过程中,由于该地块现有经营者种养殖合作社无法拿出前期投入凭证,且在流转费用问题上与永丰村委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经慎重考虑,暂时暂停此地块流转事宜,将全部工作重心放在地块流转事宜上。

通过与进行了多次沟通,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对运营情况、项目所在地情况、流转相关程序与材料等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流转的经验教训,总结经验明确了流转方式,目前流转事宜已获得村民大会通过,与当地村民签署委托协议,并已与达成合作意向,委托办理土地流转前置鉴证相关手续。

经过两宗土地流转项目,农服公司对土地流转相关程序有了全面的了解;对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经过全面总结流转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农服公司厘清了土地流转的思路,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积累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明确公司发展方向

2018年,为落实“项目优先”的发展战略要求,农服公司先后考察多个农业项目,考察确定了嘉年华项目,并与有限公司就合作展开了深入的沟通。

其中,嘉年华项目已经完成前期概念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报告编制,根据报告结论,该项目建设符合各级政策及公司战略要求,建设方案可行,布局合理。下一步将继续跟进此项目,积极推动规划落地。

健业方面,在进行细致的市场调研和深度沟通之后,农服公司最终明确了获得海鲜菇产品独家经营权的合作方式,但由于在尽职调查问题上与健业方存在分歧,该项目暂时停止,但仍继续跟进联系。

经过对农业项目的接触和深入了解,农服公司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先行”的工作思路,肯定了“独家”的营收模式,并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清晰的构思,确定了公司业务发展从项目营销、农产品销售、专业农业服务以及争取政策扶持四方面开展。

(三)园区基建项目稳步推进

2018年,农服公司先后承担了园区内“智慧农业展示厅”及“果蔬花卉试验园”的建设任务。

其中,果蔬花卉试验园项目已经进行多个品种的试种植,产量及质量均可,在此基础上联合公司食堂对初级农产品进行加工进行售卖,反响较好。下一步将对更多优良果蔬品种进行种植,并尝试多种销售模式扩大影响,打响品牌。同时对试验田的土壤成分及农残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根据结果对试验田的种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根据试验园种植需要,拟将平房进行温控室改造,进行花卉种植。目前已经进场施工,年内完成此工程。

智慧农业展示厅项目已与设计方确定内部布局方案。拟建“展示厅”分为三个部分。前区为农耕文化、企业文化及农资产品展示厅。中区为阳光房,进行无土栽培展示,后区为农资超市。目前设计效果图已经制作完成,下一步将开始投招标等建设前准备工作。

果蔬花卉实验园及智慧展示厅项目是公司转型发展的试验田、公司形象展示和后期品牌打造的重要载体。2018年,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农服公司稳步推进两个项目的建设,为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科企合作初现雏形

2018年,公司与农科院达成战略合作意向,通过整合双方人才、科研、技术、资金、平台、渠道等优势,建立长期稳定、深层次的“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更高的站位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农业种植养殖和科技研究的“试验田”、农业科技人才交流的“实战所”。合作内容包括开展农业种植、养殖和加工技术培训、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立现代农业生态项目合作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相互宣传、建立长效沟通机制等。

计划等流转地任务完成,进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五)积极推动品牌建设

    根据农服公司业务开展计划及发展要求,品牌建设与推广至关重要,2018年,公司先后完成了包装袋、包装盒的设计工作,品牌logo及商标注册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当中,并作为参展商参加了于11月17日至11月20日举办的第十五届武汉农业博览会,展会上,公司集中展销集团特优农产品,和同行企业、单位交流,展现了地区带头形象,达到了很好的品牌推广效果。

 

二、2019年工作安排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与农服公司发展规划,结合2018年工作经验,2019年,农服公司将以项目基地为载体,从项目营销、农产品销售、专业农业服务以及争取政策扶持等四方面开展工作,并分为两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1)黄陂1400亩种养示范基地落地实施。

2)探索公司内部试验园、展示厅与种养殖基地的联动机制。试验园进行前期种苗试验,预种植,同时对消费者偏好进行摸底,展示厅进行宣传推广,最后根据实际摸底及宣传情况确定种养殖基地种植方案。

2)引入优质农副产品生产商进行合作,对其产品进行销售,获取利润。

3)针对种养殖基地特色创立农产品品牌。

4)推广三农服务中心农资农家店,并使用其标识创立渠道品牌,开设农产品直营店。集中售卖自产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及合作商优良产品。

5)农产品品牌和渠道门面品牌进行统一设计与宣传,形成产前农资农家品牌,产色农产品品牌,产后渠道品牌“三位一体”格局。并通过报刊,展销会,自媒体等形式扩大影响。

6)以三农服务中心为载体,开展并推广农机具、田间指导等农业服务项目。

7)初步建立起公司包含生产、销售、服务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

第二阶段

1)进行有机认证、初步建立公司有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探索建立有机农产品可持续生产体系。

篇5

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就是坐落在这繁华而不失美丽,富饶却带点诗情画意的嘉鱼。富德蔬菜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280户,拥有2个蔬菜冷藏保鲜库

2 600 m3,仓储面积2 000 m2,3辆货车,2辆轿车,3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技服务部,20名技术管理人员,200 hm2蔬菜生产基地,4 hm2名、优、特蔬菜示范基地,66.67余hm2钢架大棚反季节精细菜(辣椒、茄子、番茄、苦瓜、豆角、黄瓜、莴苣等),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商标“家余富德”,9个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的品种,2014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全国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顺势而为 选择投身蔬菜行业

创业之难,难于上青天!创业过程中举步维艰的现实击退了多少热血的青年,路漫漫的曲折见证了多少半途而废的创业者,所以成功的背后不是偶然,而是辛酸、汗水浇灌出的一种坚韧与执着,一种智慧与卓越。

王国雄原本就职于一家国有供销社下的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体制之内,一无衣食之忧,二无辞退之患,揣着铁饭碗,本来也惬意。然而,天生就不愿惬意的他,在体制改革的浪潮下,自主创业,成立了自己的农资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他发现一个既让他困惑也让他焦躁不安的问题,就是因农民收入不稳定而导致的资金难以回笼,甚至资金链断裂。

创办合作社也是出于无奈的顺势而为。农资公司经常与农民打交道,农资产品基本都是赊购给农民,等农民有了收成,才能结清,但农业是靠天吃饭,风险难以控制,很多时候就会出现资金难以回笼的现象,要想弄清农业种植的基本概况,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此外国家对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于是他顺势而为,回到家乡,牵头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取名为富德。他说:“富民之道,德行天下。”这既是他成立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初衷,也是他日后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

几经失败 在失败中坚持前行

“跨艰难而含笑,历万险而傲然。”谈到合作社目前的成绩,他只有平静与柔和,展现出一种走过了起落和坎坷,才会有的淡定和从容;经历了沧桑与磨难,才会有的大气和豁达。2009年刚刚成立合作社时,实行农户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管理模式,但是很多农户也只是处于观望状态,为此王国雄自己流转土地13.3 hm2,因不敢贸然引进新品种,就种植传统的“两瓜两菜”(大白菜、甘蓝、南瓜、冬瓜),因缺乏蔬菜种植经验,及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与理解,年前价格低廉亏损十多万元,幸运的是年后价格上涨,合作社扭亏为赢。

2012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为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王国雄决定尝试引进新的品种,调整种植结构。当时他选中了苦瓜,因为价格高,行情好,利润可观,甘蓝、大白菜1.4~1.6元/kg,苦瓜可以卖到4~6元/kg。当即就与其他企业合作,实行苦瓜订单种植,种植面积20 hm2。

当时对苦瓜的冷藏储存技术不甚了解的王国雄听信苦瓜进冷藏库可以放置1个月,他琢磨着行情好价格高就可以卖出去,价格低就可以冷藏直到价格回高,心里暗喜这样无论如何都不会亏损。

可到了5月采摘季节,苦瓜刚上市,行情好、价格高,农户便为利益驱使失信于合作社,将苦瓜高价卖给商贩,导致合作社苦瓜收不上来,订单完成不了,王国雄心急如焚却无能为力;到6月中旬,苦瓜市场趋于饱和,价格开始一路下滑到1.2元/kg,农户的苦瓜卖不出去就全部送到合作社,为守信于民,王国雄还是咬紧牙关,照单全收。回收的苦瓜一部分储藏在冷库,一部分销售进超市、学校、批发市场等,但是后期苦瓜产量越来越大,农户送到合作社的苦瓜越来越多,而价格越来越低廉,而与此同时冷藏库里的苦瓜却不能像当初想象的那样可以储存1个月,四五天就开始变色,王国雄就这样眼看苦瓜越积越多,滞销越来越严重,最后苦瓜全部都坏掉,农户的损失得到了保障,合作社却亏损严重。王国雄说:“就这样因为缺乏对市场行情的把握、冷藏技术的了解以及对当地农户的认知,一下亏损了二三十万元!”

立足现实 探索蔬菜创新之路

经过第一次的悲喜两重天和第二次的血本无归,王国雄体验到了关于农业的一个残酷的事实:市场瞬息莫测,蔬菜种植风险极大;农户抵御风险、承受损失能力极低;蔬菜竞争白热化,生存艰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降低风险,助农致富,是合作社未来发展需要不断摸索的难点,也是王国雄不懈奋斗的重点。

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和实践,他发现农业致富之路,就是农业创新之路,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吸引消费者眼球,才能占领市场,最终抵御风险,为此他对合作社经营管理做了以下调整。

其一,引进新品种。王国雄带头,先后引进了优质高产的绿秀苦瓜、紫龙三号茄子、荷兰圆球甘蓝等新品种,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二,调整种植结构。因地制宜安排种植茬口,上半年种有机毛豆,下半年种西兰花;发展设施农业,种植黄瓜、辣椒、番茄等精品蔬菜。

其三,创新管理模式。实行农户入社自愿,统一种植标准,合作社为社员提供化肥、农药、种子、信息、技术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了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对按照标准种植的农户产品进行定价保底回购,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销售,降低农户种植蔬菜的风险。

其四,开发新的销售渠道。产品销售以沃尔玛和家乐福等欧美大型超市,中百仓储、武商量贩等本土知名超市,农贸市场直供点及企事业单位食堂为主,并建有多家专门以蔬菜销售为主的绿色食品生鲜连锁门店。此外,与武汉白沙洲农贸大市场、汉口北四季美农贸大市场、武汉中商集团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与全国大部分地区商户进行业务对接,并寻找农产品进出口加工企业进行合作,实行订单式生产和销售模式,提升合作社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