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手术室病例分析范文

手术室病例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手术室病例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手术室病例分析

篇1

关键词:细节护理;手术室感染;临床病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划分的观察组1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70例,女性患者80例,平均年龄为34.2岁。就文化程度而言,小学文化水平30例、初中文化水平60例、高中文化水平40例、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水平2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85例,平均年龄为33.4岁。就文化程度而言,小学文化水平35例、初中文化水平55例、高中文化水平42例、大学及大学以上文化水平18例,P>0.05,观察组、对照组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对象选取标准 对于观察组和对照组300例患者的选取上,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的。首先患者必须是第一次进行手术治疗,文化程度需要在小学以上,达到能够跟护理人员正常交流的效果。同时,患者还必须同意本次的临床病例研究,愿意配合和接受医生、护理人员的管理及安排[1]。对于文化程度不适、智力水平低下或者听觉、语言存在障碍的患者,本次临床研究排除在外。还包括除不同意参加本次临床研究条件外,其他条件均合格的患者,也没有纳入到本次的观察研究中。按照是否采用了细节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方式将全部患者划分为细节护理组即观察组、常规护理组即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150例。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临床病例观察和分析数据采取的是SPSS 17.0软件,同时计量资料以最普遍的均值±标准差(x±s)表示,正态分布和差方水平采取的是t统计量检验方法,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相关数据均采取秩和(r)检验方法,计量统计资料的比较分析采取的是χ2 检验[2]。

2结果

2.1观察组、对照组手术室感染率分析 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手术室感染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

2.2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析 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均大于对照组。P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具体情况为:在观察组150例患者中,患者满意人数高达140例,一般情况为9例,不满意只有1例;在对照组150例患者中,患者满意的人数只有100例,而一般情况上升到了35例,不满意高达15例。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式下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具体情况为:在观察组150例患者中,患者满意人数高达135例,一般情况为13例,不满意只有2例;在对照组150例患者中,患者满意的人数只有90例,而一般情况上升到了55例,不满意高达5例。

3讨论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患者在手术室发生感染不仅会大幅度延长患者出院的时间,加深患者的身心痛苦,而且还会带来高昂的感染治疗费用,加重患者家庭负担[3]。如果患者发生感染的程度严重到一定的程度,还会危及到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影响家庭的和谐与稳定。本文以细节护理方式下探究手术室感染预防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的满意度为研究方向,是基于丰富的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具有重大研究意义的医学护理命题,是完善和强化患者护理模式上的重要途实现径,可以真正的落实到现代医学护理管理中。通过本文研究分析的结果即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手术室感染的概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并且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的满意度评价均大于对照组,可以看出细节护理方式下患者手术室感染概率不但减少了很多,同时又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方式的满意度,是一个非常可行的现代护理管理模式[4]。

此外,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专业人员还应该以手术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的病情和患者临床症状,进行专业的护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周到、体贴的现代护理环境。随时观察和掌握患者的术后病情好转情况,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和不良生理反应,努力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院内护理人员的放心度以及护理态度、服务上的满意水平。积极调动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上的积极主动性,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增强护理人员在面临突发事件上的灵活性,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和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从本文细节护理方式下手术室感染预防效果的临床病例研究中可以发现,细节护理方式中手术室感染病例数只有2例,手术室感染发生率为1.33%;在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满意度上,患者满意人数高达140例,一般情况为9例,不满意只有1例;在对护理人员服务方式的满意度上,患者满意人数高达135例,一般情况为13例,不满意只有2例。由此可见,细节护理方式不但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而且还可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态度及服务方式上的满意程度,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保障患者日后身体康复水平和愈合效果。

总之,细节护理可以充分的将现代细节管理理论以及其重要的核心思想全面观察到手术室护理的实践过程当中,能够快速的促使护理人员找到自身在护理实践中的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保障患者护理的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真正达到为患者尽心尽力。因此,在今后的护理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传统护理管理方式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引进细节护理方式,使二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这对于减低患者的心理焦虑、精神压力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提升护理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融洽关系.也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杜书秀.手术室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和监控[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344-5345.

[2]李莲香.手术室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967-3968.

篇2

关键词: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焦虑值;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32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t5)04-0446-01

甲状腺疾病在临床治疗中较为常见,对该疾病进行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其患病部位以颈部位置为主,由于人体颈部血管较为丰富,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其创面容易造成渗血情况,所以对甲状腺手术病人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舒适护理是应用于手术治疗较为有效的护理方式,其在护理期间主要采用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护理,具备针对性、有效性、个性化、整体性等特征。因此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病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值进行对比分析,详细报告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62例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病人例作为研究对象,争取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患21例,女患10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5.7岁;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其中男患18例,女患12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9.4岁。经医院诊断两组均为甲状腺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病例选取标准:无精神病史、意识清晰,全部患者均为首次进行甲状腺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经医院检查其年龄、性别、病例资料、体质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在手术治疗前期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治疗方式、手术流程、手术期间有可能出现的不良状况等;此外术前检查患者是否佩戴贵重物品,检查其禁水、禁食等情况,并核对患者姓名、手术位置、床号、手术名称等。

1.2.2研究组

研究组在对常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如:一:手术治疗前期护理人员主动向患者详细说明住院环境、住院布局、医疗设备等,以亲切、和蔼的口吻与患者沟通交流。此外还需详细掌握病患的心理问题,根据问题向患者提供有效的舒适护理措施,对于不同性别、文化、年龄的患者,需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增加其心理舒适度。

二:手术治疗当日,护理人员应对住房内、手术室内温度进行调控,确保温度舒适;护理人员接病患进入手术室期间,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部分患者由于对甲状腺疾病存在不了解,容易产生焦急、慌张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护理;这样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出现,给予患者如亲情般关爱,获取患者依赖和信任,增加其对治疗的信心。进行手术治疗期间应在其颈部下位垫硅胶,防止颈部出现悬空现象,运用u型硅物质将头部进行固定,防止摇动。开始手术时需快速对患者病理实施检查,在此期间应帮助患者抬高头部,减少头部倾仰时间,降低不适现象出现,增加病患舒适度。进行手术麻醉时,护理人员需用亲切语气向患者说明麻醉效果,并在术旁观察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可进行抢救工作。舒适护理需要护理人员操作快速、谨慎,细心讲解,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确保舒适度与安全感。

三:手术治疗后护理人员应运用温水对患者身体上的血液、消毒水进行擦拭,并为患者穿衣盖被;如温度较低需叮嘱患者注意保暖,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后患者清醒应告知其手术成功的信息,并对患者积极配合表示感谢,利于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防止出现焦虑症状。

1.3护理标准

两组护理有效性性主要对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状况进行对比,运用我院自制焦虑评定表进行评比。包含15个项目,每题4个选项,分别以1-4分计算,包括5个反向选择题,总分200分。将15个项目上的各个得分相加即为实际得分,数值显示越高者其焦虑症状越明显。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其焦虑情况分析,研究组采取舒适护理后其焦虑值与护理前对比显示,焦虑值明显下降,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焦虑值对比,研究组数据下降较为明显,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3讨论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随机选择100例手术病人,年龄2~74岁,其中妇科30例,普外科40例,骨科23例,眼科7例;行全麻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30例,脊髓麻醉61例,局部浸润麻醉9例。

1.2方法:(1)巡回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到病区查阅病历、收集资料、了解病情,评估病人对所患疾病和手术治疗的理解程度,评估病人的病史、手术史、用药史、药物过敏史、个人史以及病人的身体状况[1]。根据病人要求安排他所期望的人前来探望陪护,邀请手术成功病人介绍经验和体会,通过现身说法,增强病人信心,帮助病人提高适应能力,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尽量使他们的心理舒适[2]。(2)病人进入手术室时,首先由前1天访视的护士热情地迎接,注意避免不必要的颠簸、碰撞,平稳地把病人送至手术床上,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在50%~60%。为让病人感到舒适,适当给予枕头,松开衣领以利于呼吸。术前用药后病人感到口渴不适,可用棉纤湿润口唇,以解除病人不适感。为减轻手术的不适,在放置前,将所有维持的撑架,海绵垫均用布单包好,防止压迫神经及血管,以减轻病人生理不适感。并每隔30~60分钟巡回护士给予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舒适感[3]。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注意遮盖病人,尽量减少身体暴露。手术中,巡回护士了解每位病人不同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对需了解手术进展情况的病人,告诉他们手术很顺利,不要过分紧张;对有孤独和恐惧感的病人,进行安抚,适当抚摸病人肌肤,如轻握病人双手,可使病人感到心理舒适。手术结束时,用温盐水纱布块拭净病人皮肤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病人穿好衣裤,若有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衣裤上,盖好被子,注意保暖,平稳地把病人送回病房或ICU。手术后不舒适的主要原因有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和尿潴留等。如不及时处理,妨碍休息和睡眠,影响康复。(4)麻醉作用消失后,病人即开始感觉疼痛,24小时内最剧烈。护士可以安慰和鼓励病人,消除对疼痛的恐惧;根据疼痛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小手术后疼痛可口服止痛剂,大手术1~2日内常需肌肉注射哌替啶(婴儿禁用)止痛。护士在病人呕吐时将其头部偏向一侧,以防误吸;观察并记录呕吐次数、呕吐物量、颜色及性状;清理呕吐物,加强口腔护理。(5)护士应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酌情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肛管排气;非胃肠道手术,可使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低钾血症或腹膜炎所引起者,遵医嘱作相应处理。对尿潴留病人护士应安定病人情绪,增加自行排尿信心;病情允许,可协助病人坐于床沿或下床排尿,或下腹部热敷、按摩、针灸以诱导排尿,或肌肉注射氨甲酰胆碱,促使自行排尿。采用以上措施无效时行导尿术。

2结果

通过运用舒适护理,本组病人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有改善:由于心理因素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特殊造成的神经损伤、循环淤滞及电刀灼伤;病人术毕寒战症状减轻;术后随访病人满意度为98%。

3分析

根据马斯洛(A. maslow)的人类基本需要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尊与被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舒适是个体在其环境中保持一种平静与安全的精神状态,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感觉,是身心健康、没有疼痛、没有焦虑的轻松自在的感觉[4]。舒适是病人最希望能通过护理得到的基本需要之一。

将舒适护理运用于手术期病人的整体护理中,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为手术顺利完成及术后病人康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把为病人提供舒适护理融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中,提高了护士业务素质,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与文献:

[1]薛富善,袁凤华.围手术期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0.

[2]张银铃,雷鹤.护理心理学[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44.

[3]张宏.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6):409.

篇4

【关键词】 乳腺癌;手术室;心理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4-02

现阶段,乳腺癌作为恶性癌症,发生率逐年上升,死亡率也呈现增长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体健康。当前,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乳腺癌手术疗效凸显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女性肢体功能障碍等副作用[1],患者在手术前会产生一定的畏惧、紧张、压抑、悲观情绪,影响着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与治疗效果的实现,因此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手术室心理护理干预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具有必要性。我院选取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就其手术室心理干预进行了效果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09年6月到2012年2月收治的8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参照《妇科科学》被诊断为乳腺癌。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43例,年龄为26-55岁,平均年龄为(34.5±4.7)岁,平均病程为(3.6±2.2)年;对照组患者42例,年龄为25-56岁,平均年龄为(34.8±4.2)岁,平均病程为(3.8±2.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进行手术室护理前,我院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以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组还基于此次心理调查制定了完善、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与方案,而对照组患者仅是进行常规化的护理流程。

1.3 心理护理内容 我院在手术期间为护理组患者制定了完善的心理护理方案,其中包括五大方面,首先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就患者提出的问题予以耐心详细的解答,以在知识教育的过程中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放松身心,为手术作基础准备。其次护理人员还要着重向患者传授相关的临床知识,且尽量选取一种乐观、积极的方式来传授知识,以营造一种乐观的治疗氛围;针对熟识这些临床专业知识的患者,要着重讲解乐观心态的重要性,并引导患者树立健康乐观心态,对手术治疗法树立信心;心理护理组的每位患者还要在手术期间强化身体锻炼,保持正常的生活习惯,尽量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手术心理与生命体征。再次是针对部分担心术后器官缺失而影响美观或生活质量的患者进行专门化的心理护理,我院主要是通过心理劝说的方式来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及对待不健康的器官,并帮助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健康器官的危害,还要借助先进的术后修复术来引导患者树立康复信心,并保持积极的心态来正式其对生活的影响。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经济方面的担心,针对该类患者我院护理工作人员先通过沟通的方式做了简单的了解,并基于患者的经济情况在治疗中选取价格适中的药物进行治疗,并就经济存在困难的患者提供优惠申请,以降低患者的治疗的后顾之忧。最后,我院还对心理护理干预组进行了家属凝聚力引导,通过教育引导来增强患者家庭的凝聚力,以家庭的信心力量来感染、激励患者树立治愈信心,家庭的精神支持可以说在手术室心理护理中作用不容忽视。

2 结 果

2.1 紧张程度比较 两组护理结束后患者在担心疼痛、手术事故、手术效果等方面的紧张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P

3 讨 论

一般,乳腺癌患者最初确诊时会伴有怀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便需要医护人员对患者讲解一些有效的手术治疗及术后恢复方面的信息,以帮助患者树立科学的治疗心态。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会伴有临床不良反应,患者只有调整好心态及身体机能状态以克服心理障碍才能有最佳状态迎接手术治疗,临床治疗的效果也会相应提升。

总的来说,乳腺癌患者常伴有的不良心理反应包括犹豫及否认心理、沉默及隐藏情绪、焦虑及恐惧、悲观及绝望等[2],这些不良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机能,进而影响临床治疗,因此要在手术治疗前后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有必要性,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紧张情绪,还能够提升临床治疗的患者满意度,作用突出。对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干预内容而言,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说明手术麻醉及手术原理,并以轻松自然亲切的态度来看护关怀患者,缓解患者的紧张、恐惧不良心理,以为手术治疗创建轻松的氛围,全面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手术康复过程中也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鼓励或教育患者家属为患者康复创建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为患者提供无声的精神支持,进而间接激发患者的康复信心。在此过程中还要引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形成劳逸结合的康复模式,这样改善患者机体状态的同时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情绪。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老年;食管癌;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0(b)-0073-02

近年来,食管癌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的发病人数日益增多,外科手术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主要方法[1],但是由于食管癌并发糖尿病,这给外科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造成比较大的麻烦。如何做好患者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提升手术成功率是一项重要课题[2]。该文重点是探讨了老年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处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 1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行择期手术治疗的50例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67.2±3.6)岁;胸下段食管癌30例,胸中段食管癌 20 例;TNM 分期: Ⅰ期4例, Ⅱ a 期 8例 , Ⅱb 期 29例 , Ⅲ期 4 例, Ⅳ期5例;糖尿病史0.5~11年,平均(5.6±1.7)年;入院时空腹血糖值(FBS)7.7~9.0 mmol/L者 12例, 9.1~11.0 mmol/L 者18例,11.1~15.0 mmol/L者10 例,15.1~26.0 mmol/L 者10例。入选的病例经钡餐、纤维管管镜及病理组织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癌,不存在高血压等其他并发症。

1.2 方法

对50例患者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1.2.1 术前处理 术前运用常规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控制,首先持续均匀注射胰岛素,基础量控制在12~20 U/24 h ,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4 次/d,让空腹血糖控制于 6.6~9.0 mmol/L。对患者的术前晚上与术晨进行清洁灌肠。在术前的30 min静脉注射头孢抗生素,并帮助患者纠正体内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3]。

1.2.2 术中处理 患者术中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该研究中经右侧颈胸腹三切口颈部食管胃吻合的病例为 5例 ,经左颈胸二切口颈部吻合的病例为30例,经左胸后外侧切口主动脉弓上吻合的病例为15例。所有病例均切除肿瘤。在术中没有出现意外。在术中对患者进行血糖动态监测,一般是每30 min测定血糖1次[4];根据所监测到的术中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血糖在术中一般维持在8~11 mmol/L为宜。

1.2.3 术后治疗 患者术后给予禁食,并在此期间给患者的输糖量要控制在200 g 之内, 使用的胰岛素与糖的比值一般控制在1∶3,并让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 9~10 mmol/L。进食后,则对患者餐前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待患者拆线以后按照体内实际的血糖与尿糖水平调整为使用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

2 结果

50例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切除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死亡。术后出现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3 讨论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多发于老年人,而老年患者因为年龄增加、机体结构等因素,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术后容易出现并发症[5-8]。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关键是控制好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血糖值。值得一提的是,糖尿病症对于老年人而言, “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不够明显,其老年患者的病情比较隐匿, 在临床上比较容易漏诊。一般可以对患者实施FBS 检查、血糖指标进行诊断,以防止漏诊[9-10]。

该研究主要从术前、术中、术后处理等方面对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第一,在术前合理控制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并对其进行常规胰岛素餐前皮下注射, 关于血糖及尿糖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尚没有统一的定论。根据我们的临床实践经验,该文则采用将 FBS 控制于6.6~9.0 mmol/L 范围内,这个范围比较安全。在使用的时候,胰岛素应该结合“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的原则进行使用[11]。如果患者诊断出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则要帮助其进行纠正;在术前的30 min要常规进行静滴或者静推抗生素, 进而防止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并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予营养支持治疗[12],以提高此类患者的抵抗力。第二,在术中要持续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外科手术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并让患者的机体处于一个应激状态之中,进而会发生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对于糖尿病患者在术中更容易发糖代谢紊乱。为此,应该对此类患者加强术中血糖与尿糖的监测。在术中加强了血糖动态监测, 每30 min对患者的血糖进行测定1次,并结合监测到的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对患者的胰岛素使用剂量进行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对患者使用葡萄糖盐水进而预防低血糖的发生。该研究认为术中血糖应该维持于 8~11 mmol/L,尿糖(±~+)为宜。第三,因为老年食管癌并发糖尿病患者在术后比较容易出现并发症。所以,患者术后还需要加强血糖监测, 对其实施降糖治疗。有报道称,在术后经静脉注射胰岛素比较安全,可是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运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给药能够更好地控制患者的血糖处于平稳状态;但是进食之后则改为服用降糖药物。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比较低, 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也较低,患者感染灶与创口肉芽组织不宜再生,导致创口愈合时间更长,故容易发生并发症。该研究结果表明,50例患者的肿瘤均手术切除,切除率达100%,无一例发生死亡。术后出现1例胸内吻合口瘘、2例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

综上, 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方法,但是并发糖尿病不是此项手术的禁忌证。只要患者的病情不是很严重,不存在并发症肺部疾病、脑血管病。只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 , 在术中与术后做到病情监测,实施抗感染治疗,则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钢.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的临床分析[J]. 临床医药实践, 2012, 21(5):348-350.

[2] 余国校, 暴静玲, 吴妮莉. 老年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89例围手术期的治疗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11):2691-2692.

[3] 刘新秋, 暴静玲, 贾涛. 合并糖尿病的老年食管癌贲门癌围手术期治疗[J]. 中国临床研究, 2011, 24(11):1022-1023.

[4] 韩静, 李琴. 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胸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营养支持[J]. 护理杂志, 2015, 32(13):43-45.

[5] 邵云, 袁慧. 老年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 江苏医药, 2015, 41(20):2495-2496.

[6] 尹强, 龙志强, 边铁军,等. 食管癌合并Ⅱ型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 10(21):4125-4127.

[7] 陈宏俊. 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84例围手术期处理[J]. 交通医学, 2009, 23(6):669-670.

[8] 谢琴,莫占端,华润,等.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与预防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346-348.

[9] 杜平, 马琳. 高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民康医学, 2013, 25(3):104-105.

[10] 金哲. 48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J]. 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13):190-191.

[11] 王文才, 火旭东, 张亚军,等. 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J]. 四川医学, 2007, 28(12):1383-1384.

篇6

[关键词] 食管癌;并发症;手术后

[中图分类号] 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b)-045-02

Analysis and strategy on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esophageal carcinoma

WANG Yi

(Heji Affilliated Hospital of Changzhi Medical College,Changzhi 046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identify the related factor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respectable esophageal carcinoma.Methods:Analyzing the esophageal carcino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10,2003 to 7,2007. Results:2 cases of anstomosis leakage,6 cases of bellows compications,5 cases of HR disorder, and 10 cases of GE disorder. Conclusion:Statistic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have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age,tumor stage.It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will cause death if the severe complications occur.

[Key words] Esophageal cancer;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

食管癌在我国甚为常见,一些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占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食管癌彻底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根治手段;然而切除肿瘤,食管重建仍为一创伤较大的手术,也面临一些相关的并发症问题[1]。现在我国已取得了巨大成绩,无论切除率、手术并发症或死亡率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院2003年10月~2007年7月共行手术治疗食管癌160例,现将其中出现手术后并发症的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行手术治疗食管癌160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63例;年龄31~76岁,平均年龄56岁,其中,30~40岁18例,41~50岁52例,51~160岁60例,61~70岁17例,71~76岁13例。食管上段癌51例,食管中段癌89例,下段癌20例。鳞癌70例,腺癌68例,腺鳞癌19例,小细胞癌3例。经左胸食管癌切除78例,经右胸、颈、腹食管癌切除75例,食管拨脱术8例。

1.2 手术方法

食管胃颈部吻合27例,占16.9%;胸内主动脉弓上吻合106例,占63.3%;弓下吻合27例,占19.8%。

术后处理:①连续胃管减压3~5 d,禁食5~7 d,静脉营养,术后8 d经口进无渣流质,以后渐增加,10 d进半流。②抗感染治疗。③胸腔闭式引流管2 d经胸片检查肺已无压缩、无明显胸腔积液时拔管。④支持对症治疗:补充水、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静脉补充营养。

2 结果

本组160例食管癌患者中有24例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2例,肺部并发症6例,心律失常5例,胃排空障碍10例,死亡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在3%~5%,死亡率50%左右[2]。本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占统计病例的3.3%。多年来为了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一些医生推荐了几种吻合方法及一些预防措施,但仍不能杜绝此并发症的发生。造成吻合口瘘的原因主要与手术操作技术熟练程度和无菌术有一定关系,术后对患者的营养支持更不能忽视。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主要通过吻合技术的提高,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环节:①术前注意改善全身情况,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②术中尽量减少对吻合口区胃壁和食管的过分挤压损伤;③注意保留胃网膜右血管弓,避免吻合口张力与扭曲,以保证吻合口血供;④如术中发现胃体过小,可行小弯侧切开延长术,以减少吻合口张力;⑤对吻合口张力过大或吻合欠理想的患者,术后可延长胃肠减压和禁食时间;⑥术后注意血压、血气的变化,保证吻合口的供血和供氧,同时注意全身营养支持,给予少量多次输血、血浆或肠外营养;⑦术毕充分冲洗术野,及时排除胸内积液,预防胸腔感染。

肺部感染是食管癌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 且是其术后并发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本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由于这些患者有吸烟的嗜好,不同程度上患有肺炎、肺不张和气胸等疾病。在临床上,食管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防治有赖于医、护和患者二方面的密切配合,应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发生前防中有治,已发生时则治中有防。在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的同时,护理是非常重要的。饮食护理对术后病人体质弱、抵抗力差也有一定效果,做到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注意少量多餐,少进油脂。

文献报道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0%~36.5%[4],本组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8.3%。发生原因:①手术创伤刺激:物反应;输液过多过快。②年龄>65岁,术后动脉血压<160 mmHg,血钾<4.0 mmol/L的患者,其发生率将大大增加。③术前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本组患者胃排空障碍发生率为16.7%。分析其主要原因为:①胃及十二指肠疝入右胸腔。②胸胃与胸腔后壁粘连,引起蠕动减弱或消失。③胃窦部的异位起步点能引起胃动过速,扰乱了胃的正常蠕动方向或引不出胃的收缩反应。④术后大部分胃位于高压的胸腔,减少了胃与十二指肠间的压力梯度[4]。⑤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被切断。切断胃远端迷走神经,引起胃体和胃窦部研磨食物的功能减退,使固体食物排空延迟。

因此,不断改进手术方法,在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的基础上,尽量采用胃食管黏膜不等边距吻合置入胃腔术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Sziranyi E,Mayer A.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J].Magy Seb,2001,54(3):158-161.

[2]Davyd OVM,Stilidi I,Bokhyan V,et a1.Surgical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carcinoma complicated by fistulas[J].Eur J Cardiothorac Surg,2001,20(2):405-408.

[3]张晓军.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57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 4(24):24-25.

篇7

关键词:食管癌;支气管哮喘;外科手术;护理

外科手术是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食管癌合并支气管哮喘病情复杂,行外科手术时应做好充分准备[1],本研究为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15例食管癌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获得了较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06月~2013年06月食管癌患者30例,将其分成优质组15例,对照组15例,经食管镜下活检确定全部患者符合食管癌疾病诊断标准,入院前全部患者存在支气管哮喘病史。优质组:男7例,女8例,年龄55~86岁不等,平均(71.2±2.5)岁,哮喘病程1~30年,平均(15.2±2.5)年;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55~87岁,平均(71.7±2.1)岁,哮喘病程1~30年,平均(15.4±2.6)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静脉护理,预防患者出现尿路感染,预防褥疮。

1.2.2优质组 从术前及术后两个方面给予全程优质护理,①术前护理:做好手术准备工作,指导吸烟者戒烟,协助患者进行深呼吸锻炼,3次/d;向患者讲解哮喘的诱因,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适当给予心理疏导,介绍手术成功病例,给予精神支持;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控制哮喘急性发作;哮喘发作可延长呼气,患者会丢失大量电解质及水分,适当给予水分含量多、易消化、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鼓励患者多饮食,增强其手术耐受力;②术后护理:合理用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变化、呼吸变化、血压变化、唇和指甲颜色变化、呼吸频率变化,注意各引流管是否通畅,保证输液通畅;胃食管反流与哮喘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可形成恶性循环,合适的可有效避免胃食管反流,若是未清醒患者,应保持去枕平卧,清醒后取半卧位;引导患者自行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提高患者免疫力。

1.3疗效评定 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1.4数据处理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优质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晕厥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6.7% VS 26.6%,P

2.2两组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 VS 73.4%,P

3讨论

食管癌根治切除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

全程优质护理是近年来兴起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放心、满意"的医疗服务。有学者[2]探讨了全程优质护理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35例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证实全程优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优质组并发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晕厥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质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7%、73.4%,近似于相关文献[3],提示在外科手术护理中为食管癌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心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提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秀,秦国英,魏明.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对食管癌手术患者的心理及情绪的影响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2(01):8-10.

[2]王美青.循证护理在食管癌手术后卧位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8(04):102-103.

篇8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05(a)-0141-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summarize th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of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Methods in May 2012 - October 2015 to our hospital surgery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are numbered, 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usual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perioperative care), 15 case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recovery effect.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fracture healing tim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 (t = 14.23, 16.43;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perioperative diabetic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surgery effect, to facilitate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has high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value.

[Key words] Diabetes; Femoral neck fracture; Perioperative; Nursing measures

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往往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且机体抵抗力显著下降[1],加上手术损伤,很容易在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或其他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对此类患者予以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很有必要。该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情改善作用,分析2012年5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股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2年5月―2015年10月来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各15例。两组患者均经X线等影像学检查后确诊为股骨颈骨折,且血糖检测结果显示其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2-3]。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8例、7例,患者年龄(67.69±2.10)岁,手术类型:股骨头置换术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性10例和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8.10±3.22)岁,手术类型:股骨头置换术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临床手术类型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并未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入选患者均对该研究内容充分知情且自愿入组,符合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日常基础护理、病情监测、身体清洁等基础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结合患者心理状态予以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予以饮食干预,手术后积极予以并发症指导,并及早予以功能锻炼康复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压疮、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同时记录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百分制),在患者出院前1 d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4-5]。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统计无误后进行汇总并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 17.0作为统计学分析软件,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篇9

【关键词】 胆囊结石;糖尿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伴糖尿病患者,开腹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外科微创手术,该方法的应用为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新的胆囊切除的治疗手段[1]。收集我院2003年至2008年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4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3例,女27例,男16例,年龄43~81岁,平均64岁;一般经多次超声检查多能确诊,必要时行CT、MR、胆囊造影等协助明确诊断;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5例,合并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14例,视网膜病变4例。

1.2 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1999年WHO颁布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7.0 mmol/L,随机血糖≥11.1 mmol/L,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2 h≥11.1 mmol/L,2 h餐后血糖

1.3 血糖的围术期管理 (1)术前严格按糖尿病饮食进餐,轻者口服达美康,如效果不佳、血糖不稳定者,改用胰岛素;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使血糖控制在6.1~9.0 mmol/L的理想范围。(2)术中给予生理盐水滴注,同时监测血糖决定是否静滴胰岛素及其用量。(3)术后用生理盐水和极化液2~3天,糖与胰岛素比例为4~6 g∶1 u,并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鼓励患者尽早进食。

1.4 手术方法 针对糖尿病患者容易并发感染且一旦感染又难以控制的特点,除术前预防性常规使用抗生素之外,还要求术中手术操作要精细,尽量避免胆囊分破,若不慎将胆囊分破,则需用盐水反复冲洗,并于胆囊床放置橡皮管引流。对于腹壁切口,采取皮下各层全层间断缝合1~2针,皮肤对合后一般不须缝合,用创可贴黏贴即可。

2 结果

本组术后住院时间为5~18天(平均7天)。中转开腹3例,脐部切口延迟愈合2例,经换药数日后痊愈。腹腔感染2例,均为术中胆囊分破患者,常规放置了胆囊床引流管,经引流、降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患者痊愈,本组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3.1 疾病的特点 随着我国人均年龄的增高,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具有如下特点:(1)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多见于老年人,全身抵抗力差,因此容易并发感染,且难以控制;(2)肥胖超体重者多;(3)合并心血管、神经系统并发症多;(4)合并结石性胆囊炎较重,Calot三角局部脂肪堆积者多;(5)术后切口愈合时间长。

3.2 手术和麻醉的影响 由于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有上述特点,在手术和麻醉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下,会促使ACTH、肾上腺皮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生长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增加,对胰岛素产生拮抗作用,患者在术中和术后葡萄糖利用明显下降,而糖尿病患者本来就存在胰岛素分泌相对或绝对不足,因此使糖尿病病情加重,心、脑等重要脏器损害更加明显,血管舒缩调节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组织愈合能力下降,容易并发感染组织愈合不良。所以要进行充分的围术期处理、精细和详尽的手术操作,从而降低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3.3 手术方法的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痛苦轻、术后禁食时间短,对患者生理和代谢的干扰较开腹胆囊切除轻,机体负氮平衡及肝急性反应蛋白的变化小;对机体的免疫系统无影响,术后感染机会明显减少,术中对胰岛素分泌的抑制明显低于剖腹手术,而且胰岛素分泌水平恢复也较快。所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被认为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首选方法。

3.4 手术并发症的预防 本组出现脐部切口延迟愈合2例,经换药数日后痊愈。出现腹腔感染2例,均为术中胆囊分破患者,常规放置了胆囊床引流管,经引流、降血糖、抗生素控制感染等治疗,患者痊愈。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代谢紊乱,组织细胞愈合能力差,机体多种防御功能缺陷,对入侵微生物的反应都被抑制,从而使患者易感染,切口愈合延迟。因此,控制血糖对预防感染,维持宿主抵抗力,增强组组织愈合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胆囊炎症明显,分离过多或胆囊分破的患者,于胆囊床应常规放置引流管,这对预防和控制腹腔感染非常重要。

胆囊三角解剖不清,在无法辨清胆囊管与胆总管关系时,应及时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术,防止胆管损伤,本组病例无胆管损伤。

篇10

【关键词】 老年患者;手术;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55-01

现在,随着人口构成上老年人口比例的逐年增加,老年病人日益增多,需要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也日渐增多。但年龄仍属手术的不利因素,衰老的机体接受手术打击后,易发生各脏器的并发症及特殊的病理变化,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高,再加上老年人又常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使手术耐受性明显下降,无论施行择期或急诊手术,其危险性和死亡率都明显高于年轻人。因此,在老年患者术后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全面的精心护理,减少或避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对58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实行外科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常见并发症20例,现将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患者中,男42人,女16人,年龄最大84岁,最小62岁,其中胆结石10例,胃癌4例,肠梗阻手术8例,胃溃疡6例,腹股沟斜疝16例,急性阑尾炎14例。

12 58例患者术前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其他疾病者38例,术后发生常见并发症20例。除1例患者并发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19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护理后治愈出院。

2 术后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

腹部手术是外科中施行次数最多的手术。本文重点论述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疼痛、营养不良、切口感染和裂开、粘连性肠梗阻、褥疮等较常见,对患者的康复影响颇大,但这些并发症多数都可以预防。只要术后仔细观察、细心处理是可以及时诊断和治愈的。

21 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因老年患者肺活量降低,加上其术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易并发肺部感染。常见肺部并发症主要有:肺部感染、肺炎、肺不张、呼吸衰竭等[2]。本组有12例术后并发不同程度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

22 切口感染 全身因素:如感染、疖肿、龋齿等作为感染灶,在手术创伤后,身体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发生血源性感染。局部因素:术后切口引流不畅,血肿形成;局部感染。

23 切口裂开 常发生在术后1周左右或缝线拆开24小时内,发生率04%-3%,多见于年老体弱、营养不良的患者,常因患者剧烈咳嗽、喷嚏或用力排便时,突然自觉切口剧烈疼痛或突然松开,随即切口处敷料出现较多渗血、渗液,有时还能听见缝线崩裂的响声,甚至可见肠袢或网膜脱出。

24 术后疼痛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24小时内感觉疼痛最明显,2-3天后逐渐减轻。疼痛除了影响患者的休息和睡眠外,还可增加切口感染率,可引起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不良、肺炎和肺不张等并发症。

25 营养不良 老年人不爱吃、吃不动、易偏食和某些需控制饮食的慢性疾病导致了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外科病人中约50%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部分并发症与营养不良有直接关系。另外在应急反应条件下,营养方面的要求明显增加,胃肠道营养缺乏可导致小肠黏膜萎缩及菌群易位,极易出现低蛋白血症,直接影响切口愈合。

26 粘连性肠梗阻 老年患者术后活动相对减少,胃肠功能恢复迟缓,加之代偿能力较差,常易出现恶心、呕吐,并发粘连性肠梗阻。

27 褥疮 老年患者因惧怕伤口疼痛,活动较少,因此卧床时间较多,易出现腰骶部、足跟、臀部等部位褥疮。多为受压的肌肤缺血、红肿、甚至坏死,特别是在天气逐渐炎热时,湿度增大,适合细菌繁殖,容易感染,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3 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31 肺部感染和肺不张护理 吸烟患者在术前停止吸烟1-3天,练习胸式深呼吸。术后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有效咳痰。抬高床头、使用抗酸药物有助于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一旦发生后,需静脉点滴有效的抗生素及给予雾化吸入等排痰措施。

32 切口感染护理 术后要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切口护理,定时切口换药。术前、术后加强营养,纠正贫血、低蛋白等,增进病人抗感染能力。合理使用抗生素,按时给药以增强药物效价。

33 切口裂开护理 发生切口裂开时,安慰病人,嘱病人平卧屈膝,并立即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腹带包扎,通知医师。处理原则:对较小的切口裂开,患者危重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拉拢、固定、外层加强包扎。伤口完全裂开并有肠管或网膜脱出者,需立即到手术室在良好的麻醉下进行缝合[2]。

34 疼痛护理 术后应给予积极有效的镇痛措施,同时要观察监测呼吸及血压,做好心理护理,通过听音乐、交谈等方式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有效地控制或减轻疼痛。切口疼痛难忍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在运用止痛药物前要仔细查体,防止掩盖其他症状。也可术后给予止痛泵持续应用[3]。

35 营养不良的护理 老年人术后可进食时应保证饭菜温度适宜,食物应以流食和软食为主,多吃白肉,如鸡肉和鱼。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片和吗丁啉调理食欲。对无法进食的患者,应进行胃肠道外营养;对多发性创伤的患者,应行空肠造瘘术,以补充早期的基础营养。

36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机械性肠梗阻,手术后近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应与手术后肠麻痹恢复期相鉴别,后者多见于术后3-4日,恢复排气后,症状自行消失。术后早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多为纤维素性粘连,容易被吸收,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术后鼓励和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同时要消除老年患者紧张情绪,逐步增加活动量,促进肠蠕动,避免肠管粘连。

37 褥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371 主要原则是定期翻身、减压,每2-3h翻身一次,局部可使用气垫、气圈等。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

372 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也是防治褥疮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要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和干燥。一般情况下,定时采用50%酒精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如骶尾部、髋部、枕部、肩胛部、肘部、足跟等,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

373 补充营养、保持高蛋白饮食,防止机体分解大于合成,以促进伤口愈合,收到比较理想的康复疗效。

374 除局部换药外,配合红外线照射。照射距离离患处约30cm,每日1-2次,每次30min,也能取得显著效果。照射时应随时观察局部情况,以防烫伤。

4 小 结

由于老年患者特殊的病理生理特点,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手术耐受性较差,腹部手术对老年人身体损伤较大,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因此,我们要针对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和措施,降低手术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老年患者加强巡视,正确进行术后指导,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使老年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尚妍,吴凯蒂,陈红老年人手术前心理状态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新医学学刊,2008,6

篇11

【关键词】胆结石;肝叶切除术;护理

A clinical nursing analysis of surgical treatment with complicated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Guang-lan Bai, Lin Pe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Fu-Ling county of Chongqing 408000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to conclud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with for complicated intrapeutic cholelithiasis. Methods In this study, 216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from 2008 to 2010. Operation modalit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esidual stone and nursing data were evaluat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5 cases (11.60%), mortality in 0.93%, A follow up of one to three years was achieved in162 patients (75. 0%), with excellent or good result in 77.8%.Conclusion The combined hepatic resection and other operation is an ideal and effective surgical method to treat complicated intrahepatic cholelithiasis.

[Key words]Cholelithiasis; Hepatectomy; Treatment outcome.

肝内胆管结石是以部位命名,发生于肝内胆管中的结石,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发生于肝管分叉部及其以上的胆管,同时具有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一直是肝胆外科临床上所面临的治疗难题[ 1 ],如何能够配合手术更好的完成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也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近年来我院采取肝叶切除的方式治疗此类疾病,笔者就相关的护理措施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经手术治疗的复杂肝内胆管结石216例,本组男100例,女116例;年龄18~80岁,平均(47.0±21.8)岁;病史平均8(2~20)年。所有患者均有右上腹部疼痛,间歇性发热和黄疸。79例有1~3次手术史(包括肝切除30例次,肝胆管切开取石34例,胆肠吻合术15例次)。术前根据需要做B、MRCP、CT、ERCP检查。合并局部肝萎缩伴肝纤维化改变160例;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征27例;重症胆管炎41例;肝脓肿12例;肝包虫4例;胆总管囊肿4例;胆管癌10例;肝内胆管蛔虫3例;难治性糖尿病与肾功不全118例。

左肝内胆管结石130例(60.20%),右肝内胆管结石38例(17.60%),左右肝内胆管结石48例(22.22%),其中3例合并尾状叶肝胆管结石(1.39%),216例同时合并肝外胆管结石105例(48.60%),合并胆管狭窄181例(83.80%),其中左肝管及Ⅱ、Ⅲ级胆管环状或管状狭窄100例。术前肝功能按Child分级:A级155例;B级50例;C级11例。

1.2 手术方法

(1)左肝外叶切除60例;(2)左半肝切除45例;(3)左+右肝段切除20例;右肝段切除18例;(4)不规则肝切除15例;(5)肝段切除+胆肠吻合术25例;(6)胆肠吻合内引流术18例。216例手术患者术中使用胆道镜198例,术后1个月经“T”管造影或B超复查,发现肝内残余结石22例,继续胆道镜取石。216例手术患者同时胆道外引流术198例,胆肠吻合内引流术18例。

2 结果

(1)结石残留22例,残石率为10.2%(22/216),术后胆道镜经T管成功取石19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25例(11.6% ,25/216),其中胆漏8例(3.70%,8/216 ),膈下脓肿3例(1.40%,3/216),胆道出血4例(1.85%,4/216),肺部感染4例(1.85%,4/216),切口裂开3例(1.40%,3/216);切口严重感染3例(1.40%,3/216)。术后围手术期死亡2例(0.93%,2/216),死亡原因:胆道大出血死亡1例;手术后脓毒症继发肝、肾功能衰竭死亡1例。住院时间10~62天(21.8±19.3天),平均第一天血浆引流量98±29.2。(2)经门诊复查和追踪,共162例获得1~4年随访,平均随访2.8年,随访率75.0%。其中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者136例,占83.9%(136/162);术后偶有上腹不适,但不影响生活工作者12例,占7.40% (12/162),优良率为77.8%。7例术后1~3年发现结石复发,复发率为4.3%(7/162),经再次手术治愈。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患者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临床护理上的一个重要工作组成部分,尤其对于手术治疗的患者而言更是如此,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帮助患者战胜恐惧更好的配合治疗,而不良的心理状态则会加剧患者的负担。由于患者对手术的陌生和恐惧感,往往在术前会存在紧张、恐惧、焦虑等负面心理状态,必须采取对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当多和患者进行交流,良好的沟通不但能够促进护患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够更好的了解患者,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护理效果更佳[2]。此外应当举例向患者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介绍手术医师的手术水平,安排患者和已经康复的同类手术患者进行交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安全观和树立治疗信心。对于精神状态较差的患者可向其家属进行说明,要求家属从侧面配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消除不良心理状态。

3.2 术前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资料、病史以及过敏史,陪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并详细记录结果,在患者急性发作期是不宜进行手术的,因此应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炎症和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创造条件。对于存在黄疸现象的患者应当静注维生素K1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同时给予护肝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合并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应当指导其进行相关的呼吸功能锻炼,严格禁烟[3]。术前常规消毒备皮,嘱咐患者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

3.3 术后护理

3.3.1 生命体征的监测 胆道出血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应当积极进行预防和监测,术后常规给予心电监护,定期进行巡查,为了避免造成创面出血,建议患者在术后不要急于下床活动,至少保持卧床2d以上,在进行床上活动时也应当避免一些激烈行为如咳嗽、打喷嚏等以免造成创口开裂,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引流管是否异常,及时反馈给值班医师。

3.3.2 引流管的护理 (1)将各个引流管标示清楚,固定牢固并告知患者注意在活动中避免造成引流管受压、脱落或堵塞,经常由上而下挤压引流管, 注意避免抬高引流管, 防止逆行感染,每天定时更换引流袋, 并严格无菌操作[4]。(2)一般在术后1d即可拔除胃管,不需要胃肠蠕动恢复之后再进行拔除,这样的处理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术后变化促进康复,但是拔除胃管之后应当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则需要考虑重置胃管进行减压。在禁食期间应当注意进行口腔护理防止感染。在患者排气之后可以逐渐给予饮食摄入,从流质饮食到半流质饮食再到固体食物,循序渐进,饮食应当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注意低脂饮食。(3)术后患者清醒之后可采取半卧位,便于引流和减少伤口的张力,日常护理中应当注意观察和记录腹部引流液的性状和量,观察患者在术后是否出现出血、胆瘘现象,如果无异常状况可在术后2~4d内拔除引流管。(4)T型管护理,每周用0.2%的甲硝唑冲洗引流管2~3次将引流管中的小碎结石排出,从术后2周开始夹管,如果患者夹管后1~2d仍无发热、腹痛等症状出现且胆道造影显示无异常可拔除引流管[5]。

3.3.3 注意观察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在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黄疸很可能会导致肝损害,因此在术后应当给予患者吸氧3~4d以确保肝脏的良好供氧,来确保肝功能正常,必要时给予保肝药物应用治疗[6]。

3.3.4 预防感染及胆瘘并发症的发生 (1)膈下感染是最为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如果患者术后发生持续性高热且引流不畅时应当考虑此类情况的发生,主要预防措施为妥善固定引流管确保引流充分,同时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加强支持治疗[7];(2)导致肺部感染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气管插管对患者的气管造成了损害,二是术中或术后患者受凉所引起,患者在这些情况下会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阻塞和感染现象,应当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将痰液咳出,帮助患者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并合理应用抗生;(3)密切观察患者的切口是否发生渗血、渗液现象,定时进行敷料更换,确保切口干燥、洁净,一旦发生渗出则立刻进行敷料更换,确保整个过程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如果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则应当尽早进行引流术[8]。

4 讨论

从目前的临床文献来看[9-10],肝叶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好,且复发率低,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选择。但肝叶切除术的创伤较大,而且手术较为复杂,必须对患者的全身状况和凝血功能做出正确评估之后考虑进行手术,手术之后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的病情改变情况进行记录,妥善管理好各个引流管,加强管道护理,对于黄疸以及体质较差的患者应当重点护理,增强营养供应提高抵抗力,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志强,刘永雄.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治疗(40年回顾)[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7,17(3):140-144.

[2]何振平,范林军,郑树国,等.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附644例报告)[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0,6(3):175-177.

[3]Mocci F,Nettuno M.Plasma mutant-p53protein and antip53antibody as a marker:an experience in vinyl chloride workers in Italy[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2006,4(12):11~17.

[4]张萍.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8):297.

[5]霍永芳,张金华.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75例报告[J],中华护理杂志,1994,19(7):407.

[6]Sagripanti A;Barsotti G.Hypercoagulability intraglomerular coagulation and thromboembolism in Nephrotic syndrome.Nephron 1995;70(3):271.

[7]段敏,付学会,谭平,等.肝叶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减压停止时间的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6,21(4):27.

[8]贾琴,徐苏 ,杨红宁. 腹腔镜肝肾囊肿联合手术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7,22(3):31-32.

篇12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 大出血; 手术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68

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便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十二指肠壁发生局限性圆形或椭圆形缺损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局部表现。患者的主要症状有以下几点: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部返酸以及嗳气等。胃、十二指肠溃疡包含2个部位发生溃疡,分别是胃部及十二指肠,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远远大于胃溃疡的发病率。据权威机构统计,单纯患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约占70%,单纯患上胃溃疡的患者约占25%,两者同时发生的复合性溃疡约占5%[1]。胃、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反复发作属于慢性疾病,并且一旦得不到及时治疗便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诊治不得不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本院自2004年5月开始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用46例于2004年5月-2012年5月入住本院,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34~63岁,平均(44.6±11.5)岁。46例患者中28例患有十二指肠溃疡,14例患有胃溃疡,其余4例患有复合性溃疡。具有典型消化道溃疡病史42例,病程22 d~21年,平均(10.6±2.1)年;其余4例无典型消化道溃疡病史。46例患者中的42例大便呈柏油样,所有患者均伴有恶心呕吐现象,同时还会有以下症状出现心悸、乏力及多汗等。1~4 d为患者发生出血现象到住院治疗的时间,10例患者的失血量大于1000 ml,36例患者的失血量在500~1000 ml。住院时,4例患者发生失血性休克。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治疗 在患者住院的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将静脉通路建立起来,叮嘱患者不要吃任何食物,不要喝任何饮品,对胃肠实施持续性减压,抽血为患者进行配型,将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情况进行监测,若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现象应立即为其输血,及时将血容量补足,静脉滴注抗生素。注射凝血酶,由鼻饲管进入胃部便可制止内部大出血,与此同时为患者检查心电图。

1.2.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是所有患者共同采用的麻醉方法,成功麻醉后,让患者躺于手术台,卧姿采取仰卧,实施常规消毒,将无菌巾铺在手术台上,切口在右上腹,采取纵切口,切开每层直至腹腔内。在胃窦前壁处切开,进入胃中,将十二指肠彻底探查,清除胃内积血,明确溃疡和出血点。随后缝合胃窦前壁,实施胃大部切除术。若手术时发现溃疡出血点在十二指肠后壁,不能一同切除,医护人员必须将溃疡地点实施旷置,同时缝扎出血点,手术时将胃管位置摆放准确,手术结束后将引流管放置在吻合口下方,腹腔清理完毕后,将引流管放置在腹腔最低点,检查患者未发生活动性出血现象后将腹腔逐层关闭,最后将引流管接引流袋。

1.2.3 术后处理 术后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叮嘱患者不要吃任何食物,不要喝任何饮品,对胃肠实施持续性减压,静脉滴注抗生素,同时实施止血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应按时换药,预防伤口感染,及时观测各引流管引流液的性状同其引流量。

1.3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为:(1)患者突然发生吐血现象或者大便呈柏油样,大部分患者拥有消化道溃疡病史。(2)检查身体时,医生按压患者的上腹部伴有疼痛感,听诊时肠鸣音频繁出现。(3)检查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下降十分明显。(4)胃部钡餐造影时有龛影现象出现。(5)通过胃镜检查可查出溃疡和出血点的准确部位[2]。

2 结果

46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2.17%,其原因是患者术前发生大量出血现象,致使患者严重失血,最终抢救失败。46例患者治愈45例,治愈率为97.83%;住院时间13~34 d,平均(16.7±2.7)d;并发症4例(8.70%),切口感染2例(4.35%),吻合口瘘2例(4.35%)。

3 讨论

权威机构研究结果表明,胃酸分泌过多可直接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泌的基础酸平均含量以及最大分泌量是正常人的2~3倍[3]。壁细胞过多、迷走神经处于亢进期及胃排空速度过快是造成胃酸过多的主要原因,可以认定它们也是导致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原因。与此相反,胃溃疡患者分泌的基础酸平均含量显著低于正常人。原因分别是:(1)胃黏膜抗力缺陷。(2)胃排空延迟,导致胃内事物堆积[4]。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便是胃、十二指肠溃疡,而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便是大出血,出血量一旦增大便会形成失血性休克现象,倘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生命就会岌岌可危。

研究结果显示,46例患者中治愈出院45例,治愈率高达97.83%,由于1例患者术前发生大量出血现象,致使患者严重失血,最终抢救失败,宣布死亡;住院时间13~34 d,平均(16.7±2.7)d;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2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吻合口瘘。由此可见,通过手术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治愈率非常高,并发症发生情况较少,住院时间较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令人十分满意。

总而言之,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大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案便是手术疗法,手术疗法不但止血效果显著,还可以预防发生失血性休克现象以及失血情况进一步恶化等,从而患者的生存率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可以应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黄厚森.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外科手术疗效[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1,1(1):15-18.

[2] 冯凯祥,冯琦,章静,等.纤维蛋白质、凝血酶、肾上腺素联合治疗上消化道溃疡大出血[J].中国内镜杂志,2003,9(1):88-91.

[3] 谢旺忠.手术治疗胃十二溃疡大出血19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9,28(34):52-54.

篇13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8(a)-0133-02

在临床中,糖尿病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若患者的病情未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可累及其机体的重要系统及器官,极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1]。手术可诱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一步提升,增加患者发生感染及相关并发症的概率,对术后机体康复及生活质量等均存在不良影响。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保证骨折手术顺利开展,且可以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对患者术后机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2]。而围手术期护理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方面具有理想的作用,该文选取2015年3月―2016年9月共70例主要分析将强化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效果,旨在为今后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观察对象均为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共计70例,所有患者经单双号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例数分别为21例与14例;平均年龄为(63.39±3.06)岁;平均骨折发生时间为(2.89±0.84)h;平均糖尿病病程为(5.17±0.62)年。观察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2例;平均年龄为(63.41±3.09)岁;平均骨折发生时间为(2.78±0.92)h;平均糖尿病病程为(5.25±0.68)年。对以上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发现均未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可开展科学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为所有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即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术前健康宣教及饮食指导,对血糖水平进行监测,遵医嘱安排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均接受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其详细干预内容见下文所示:①由于骨折疾病发生突然,极易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术前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详细掌握,并且结合其特征为其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将手术过程、方法、优势、治疗目的以及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等告知患者,同时向其例举治疗效果理想的案例,以此将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提升。针对糖尿病相关知识向患者开展健康宣教,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严格的监督,指导患者适当开展运动,并且手术前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密切的监测与记录,根据其血糖变化情况对降糖药物的使用剂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此有效改善其血糖水平。此外应当针对患者卧床治疗期间机体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有效的预防,结合患者治疗期间常见的并发症将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完善,一旦患者出现相关症状,可结合其病情以及身体状况等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的控制。②加强术前疼痛护理干预,避免患者的血糖水平受疼痛症状的影响提升,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于术前可通过耳穴疗法将患者机体的疼痛症状减轻,对其血糖水平进行合理的控制。③手术可对患者的机体产生应激作用,患者术中的血糖水平可受手术的影响出现波动。医护人员应当将滴注胰岛素的专用静脉通路提前建立,术中对患者的血糖进行监测,结合血糖水平对胰岛素的使用剂量进行实时调节,将患者术中的血糖水平维持在7.0~10.0 mmol/L之内。④术后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手术位置对其进行摆放,以减轻其机体疼痛感。对切口感染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对家属探视的次数进行限制,降低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的概率。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的力度加强,对其切口是否存在感染、红肿以及裂开等症状进行密切的观察,对切口敷料及时更换,保持其干燥性。手术结束后1~3 d内患者均以流食为主,术后4~6 d则为其开展糖尿病饮食指导,将健侧肢体运动训练力度加强,对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以上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前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进行观察与统计,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均经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两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为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以(x±s)表示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与术前血糖水平等计量资料,并且用t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其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少,术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

3 讨论

近年来,临床中的糖尿病发生概率伴随着生活质量与饮食习惯的改变出现明显提升的趋势,该疾病具有较长的病程及较多的并发症,患者常有骨代谢紊乱情况存在,减少骨量及诱发骨质疏松,提升骨折发生的概率。糖尿病患者发生骨折以后,其机体受应激状态的影响,血糖水平可进一步提升,诱发四肢乏力、代谢紊乱、烦躁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加之手术治疗可以加剧患者机体代谢紊乱的情况,提升感染发生概率,降低患者骨愈合的能力,对其术后康复的影响极大。相关研究指出[3],将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力度加强,可以提升患者的手术效果,在控制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同时将死亡概率降低,对患者机体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篇14

[关键词] 曲安耐德;玻璃体手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1)07(a)-068-02

玻璃体手术的兴起及日趋成熟,使许多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不仅保全了眼球,而且不同程度地恢复了视力。玻璃体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彻底切除玻璃体[1],手术中一个重要步骤是使玻璃体后皮质与视网膜分离,以解除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提高手术成功率,特别是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视网膜脱离[4]、黄斑裂孔[5]等尤其重要。笔者就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在本院就诊,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术中使用了曲安乃德与未使用曲安奈德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78例(78只眼),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39例,39只眼)术中眼内注入曲安奈德,对照组(39例,39只眼)术中不使用曲安奈德。其中,男47例,25~74岁,平均56岁;女31例,21~69岁,平均5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视力、眼压、房角、裂隙灯显微镜、双目间接眼底镜及B超等检查。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视网膜光凝治疗。

1.2 手术方法

所有病例均使用(Alcon Accurus 400VS)玻璃体切割仪,经睫状体扁平部行标准三通道玻璃体手术,由同一手术者完成。合并白内障的患者术中行晶体超声粉碎或切除。切除中央部玻璃体后,用药组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悬浊液(昆明积大制药)4 mg/0.1 ml,染色1~2 min,然后行人造玻璃体后脱离,切除玻璃体后皮质及周边玻璃体,然后重复注入4 mg/0.1ml曲安奈德悬浊液于视网膜表面,剥除残余视网膜前增殖膜及玻璃体后皮质,然后做全视网膜光凝。根据视网膜情况行全氟丙烷(C3F8)或硅油填充,关闭巩膜切口前眼内注入曲安耐德1 mg/0.025 ml。对照组显微镜下行常规玻璃体手术。术中用药组9只眼行晶体摘除,39只眼均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12只眼注入了硅油;对照组10只眼术中行晶体摘除,39只眼均进行了全视网膜光凝,14只眼注入了硅油。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全身及局部治疗,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眼压,前房反应(前房闪辉、前房炎症细胞、纤维蛋白渗出),白内障进展情况,玻璃体再积血发生例数。观察前房反应根据文献[6]的标准对前房闪辉及前房炎症细胞进行分级。

1.3 分级标准

1.3.1 前房闪辉的分级 1+:微弱的前房闪辉;2+:中等度前房闪辉,可以辨别虹膜和晶状体细节;3+:显著的前房闪辉,虹膜和晶状体细节难以辨认;>3+;严重的前房闪辉,房水呈凝固状态,伴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

1.3.2 前房炎性细胞的分级 1+:每个视野10个细胞以下;2+:每个视野11~30个细胞;3+:每个视野31~50个细胞;>3+:每个视野51个细胞以上。光束1×3 m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术后1 d前房闪辉比较

用药组术后1 d前房闪辉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86 4,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1 d前房炎性细胞比较

用药组术后1 d前房炎性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8.025 1,P<0.01),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用药组与对照组术后1周高眼压、术后6个月发生白内障的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 9、0.230 8,P>0.05);用药组术后6个月发生玻璃体再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χ2=7.476 9,P<0.05),见表3。

3讨论

曲安耐德于20世纪80年代用于眼科临床[7],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糖皮质激素,为乳白色的混悬液,具有较强的消炎、抑制细胞增生作用。其抗炎效果可以持续3个月[8-9],未发现对视网膜有毒性作用[7,10-12]。Peyman等[13]首次报告玻璃体切割术中使用曲安耐德有助于辨认玻璃体后界膜,帮助术者看清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可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Jonas等[14]选择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在行玻璃体手术后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耐德,与单纯行玻璃体切割术后病人比较,眼内炎症反应及疼痛明显减轻,未发现眼压升高及眼内感染者,且明显减少PVR的发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易发生玻璃体再出血,其中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残留是造成出血的原因之一,手术中彻底剥除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增殖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而手术中如何造成玻璃体完全的后脱离则是前提。年轻糖尿病患者及已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困难且易出现并发症。曲安耐德颗粒可以吸附于玻璃体胶原纤维网,使玻璃体染色,能较清楚地辨认残留于视网膜表面的玻璃体后皮质及增殖膜,较好完成玻璃体后脱离,进而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本组病例,用药组在手术结束时玻璃体腔注入了少量的曲安耐德,术后炎症反应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高眼压及白内障发生率两组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6个月内发生再次玻璃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无眼内感染病例发生。

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曲安奈德玻璃体染色可清晰显示后部残留的玻璃体后皮质及视网膜前膜,同时使用高速玻切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术后并未发现相关并发症。 但其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1] Peyman GA, Cheema R, Conmay MD, et al. Triamicinolone acetonide as an aid to visualization of the vitreous and posterior hyaloid during pars plana vitrectomy[J].Retina,2000,20:554-555.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 Davis MD. Vitreous contraction in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J].Arch Ophtalmol, 1965,74:741-751.

[3] Takahashi M, Trempe CL, Maguire K, et al. Vitreoretinal relationship in diabetic retinapathy Labiomicroscopic evaluation[J]. Arch Ophthalmol,1981,99:241-245.

[4] Glaser BM. Surgery of prolifarative vetrcoretionpathy[M].In Ryan SJ, ed Retina 2nd ed St. Louis CV Mosby,1994:2265-2280.

[5] Johnson RN, Glss JD. Idiopathic macular hole: observations, stages of form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J].Ophthalmology,1988,95:917-924.

[6] 杨培增.临床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1-62.

[7] Mc Cuen BW, Bessler M, Tano Y, et al. The lack of toxicity of intravitreally administere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J]. Am J Ophthalmol,1981,91(6):785-788.

[8] Schole GN, Brien WJ, Abrams GW, et al. Clearance of triamcinoline from vitreous [J]. Arth Ophthalmol,1985,103:1567-1569.

[9] Schindler RH, Chandler D, Thresher R, et al. The clearance of intravitreal trimcinlone acetonidem [J]. Am J Ophthalmol,1982,93:415-417.

[10] Gopal L, Bhende M, Sharma T. Vitrectomy for accidental intraocular steroid injection [J]. Retina,1995,15:295-299.

[11] Kivilcim M, Pegman GA, El-Dessouky ES, et al. Retinal toxicity of triamcinolone acteonide in silicone-filled eyes[J]. Ophthalmic Surg Lasers,2000,31:474-478.

[12] Gillies M, Simpson JM, Billson FA, et al.Safety of an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triamcinolone.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ail [J]. Arch Ophthalmol,2004,22:336-340.

[13] Peyman GA, Cheema R, Conway MD, et al. Triamicinolone acetonide as an aid to visualization of the vitreous and the posterior hyaloid druing pars vitrecyomy [J]. Retina,2000,20:554-555.

[14] Joans JB, Hayler JK, Panda-Joans S.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Crystalline cortisone as adjunctive treatment of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J]. Br J Ophthalmol,2000,84(9):1064-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