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学外科专业范文

医学外科专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医学外科专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医学外科专业

篇1

1、基于工作过程开发授课内容

临床医学专业是医学院校的重点专业,经过实际调研笔者发现临床课课程体系存在着知识分割过细、内容陈旧、实践环节薄弱﹑课程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依据基层实际需要,参考学生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需求增加了外科基本技能操作;突出了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的内容;规范练习常用的急救治疗技术,如心肺复苏、止血、三角巾包扎、胸腹腔穿刺、导尿、吸氧等操作;对于临床中常用又难以掌握的水、电酸碱平衡紊乱编纂了教学讲义;加强了关节复位、骨折固定实用性教学内容。

2、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模式

在96个学时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全部讲授外科学的内容,再者学生既往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外科内容,如果面面俱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要选择学生实用的又难以理解的内容,我们重点开设的几个讲座是: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急腹症、神经外科新进展、血管外科、胆道结石的诊治、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乳腺疾病等,这样解决了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外科各类考试的难点内容。这些外科讲座以疾病为中心,综合相关各基础医学的内容,又涉及到原因、发病机制、检查、诊断及治疗等知识,并增加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使学生们既掌握了临床知识和动态又使基础知识得到系统及强化。

3、建立外科学网络教学平台

网络教学能摆脱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学生选择方便的时间随时随地学习,让学生攻克传统教学中的难点,拓宽学科知识和视野。依据调研结果,参考本科《外科学》(第7版)教材,建立的成人教育外科精品课网站,主体结构有:外科学电子教案、CAI课件、理论课程、实践操作、教学图库、外科手术视频等,有十余套外科试题、病例分析等资料,设有意见反馈和疑难解答等内容。既能弥补学生参加面授辅导的困难和不足,又提高了集中面授辅导时的教学效率。

4、强化临床思维训练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症状或体征,以临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有关问题,层层深入。临床思维训练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贯穿于整个临床教学过程,强化了临床思维训练,培养了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部分教学内容制定出工作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此工作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既掌握了外科知识又训练了临床思维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5、完善教学质量测评体系

既往结课后出一套试卷进行考试,决定这一科的成绩,这样的测评模式,缺乏真实成绩评定的可信度,学生没有学习兴趣。教学改革后将平时出勤、课堂表现、技能操作、网上平台答题成绩、期末理论测试五部分各占20%计入总分。这种考试方式使考试变为双向性、互动性,教师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同样也可以评价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发挥考试在整体教学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和激励作用。通过考试的引导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着重知识的横向联系,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分析能力。

6、考查指标及评分

从学生结课后的客观成绩和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效果的主观感受两方面对改革效果进行评价。外科学期末考试分为实践和技能两部分,分别占30%和70%,两者相加即为外科结课成绩。调查两组学生对的外科教学内容及效果的主观感受,具体项目包括外科专业知识、外科技能操作能力、外科急症处理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临床思维能力、主动学习能力,每项满分为10分。

7、统计学方法

将考试成绩及问卷结果进行整理、核对,并录入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2009级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对167名2009级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显示,授课时间和上班时间冲突(69.12%)、教学内容不符合实践工作的需求(48.56%)、教师专业水平或教学水平不足(25.75%)、考试监管不力(12.65%)4个因素位居前列。

2、两组外科学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统计显示,实验组外科学结业成绩为(94.69±9.27)分;对照组为(87.62±10.6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

3、两组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实验组学生外科专业知识、外科临床思维能力及外科急症处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外科技能操作能力、临床专业知识、主动学习能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均较优。3讨论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对基层高端医学人才的培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社会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受众对象等方面尚存诸多不利因素,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多年来我们一直是将成人教育沿用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仅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也不适应基层的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需求。本研究通过对2009级学生的调研,探求临床医学专业成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学生学情,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提高临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及再学习能力。

三、结语

篇2

(一)教材分析

专科教材目前主要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万前程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口腔颌面外科学》(第2版)。首先,相对口腔本科教材来说,专科教材更新较慢,编写力量稍显薄弱,教材中选用的名称、技术方法和临床实际出现脱节,实际上参考教育部信息中心数据,近十年来口腔医学专科学生数量始终高于本科。其次,针对专科就业情况分析来说,就教材而言,肿瘤、感染、创伤等内容过多,而使用率最高的牙及牙槽外科章节内容又过于简略,细节上描写不够,按篇幅仅占整本书的七分之一,同学们在学习以后感觉仍很迷惑,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微创拔牙技术本就注重细节,专科教材则一笔带过,未能详尽描述,想深入学习却无法开展。最后,职业教育发展之初,国家教育部曾不建议职业院校开展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专科层次只能开展口腔医学技术或者口腔工艺教育,所以教材在编制时就偏重技术而不是临床医学,适合性上就显得有些不足。

(二)实验实训效果不佳

卫生职业教育要求实训课要达到50%以上,实验实训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但目前专科教育对实验重视程度均不足,开设实验课质量达标难,另外为了节约一部分成本,开展实验又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实际上实验开出率会低一些。首先,专科教育设备更新慢,很多均为本科院校淘汰以后的实验器械,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其次,人员配备也比较少,专业培训的实验员太少,大部分的实验员不参与教学,仅做做收发器械,开关门的简单工作,这也导致即使有好的设备到位,使用起来也较困难,维护保养不到位,新设备老化快。最后,仿真设备使用太少,目前外科教学的传统方法为:理论课学习——教师示教——临床实习。但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和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当前医患关系又尤其紧张,临床选择合适的病例进行示教非常困难,学生不具备行医资格,根本没有动手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借助大量仿真设备来弥补,进行模拟操作,所以必须加大仿真操作的投入。

(三)就业率、资格证通过率不理想

目前来说卫生职业教育就业不容乐观,首先存在盲目招生情况,招生量超过社会需求量,当前口腔专业也存在这个问题,口腔专业的招生量过多甚至超过临床医学招生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就导致了就业困难。其次当前县级以上医院招聘门槛普遍过高,从事临床工作均要本科学历以上,出现了基层医疗缺人却又招不到人尴尬场景,而私立和个体的医疗机构大多需要有一定经验的医师,同时,由于毕业初期没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存在医疗风险大的情况,这都导致了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差。另外,专科毕业的学生相对基础较差,自主学习能力差,均导致了执业助理医师和执业医师通过率过低,通过我们调研以及对往届毕业生回访得知,大家均反映颌面外科得分率低,在通过资格考试时成为拦路虎。

二、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首先解决教材问题

我国颌面外科教材问题实际涉及到口腔医学教育体制问题,欧美牙医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分属两个不同专业,欧美的牙医学仅学习牙槽外科知识,从事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工作的并非牙医,欧美的牙医学相对研究更深,但范围狭窄。而我国的口腔医学专科教育毕业生工作性质和欧美牙医接近,根据就业进行统计主要有三个方向:公立县级及乡镇卫生院、私营口腔医院和诊所、自主创业开办诊所,这些医疗场所均无进行大中型手术的条件,因此专科层次口腔医学培养的目标应该定位为能处理所有门诊手术的医师,门诊手术实际就是牙及牙槽外科手术。因此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之更加适应临床工作。首先增加牙槽外科学时,由原来的16学时增加至36学时,提升至整个学时的25%,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同时增加,同时将于之相关的章节,例如麻醉、基本操作等,也稍微增加学时。其次教研室自行编制了专门针对牙槽外科的补充教材,细化充实了内容,并且增加了一下近年来的新技术新知识,尤其增加了大篇幅的微创拔牙知识,弥补了教材本章节粗糙和内容更新慢的缺陷。最后,也不是一味的将其他章节内容大删特删,其他章节疾病主要就放在诊断和预防上,比如说肿瘤,专科毕业的学生需要做的是能判断良恶性肿瘤,给出患者适当的建议即可,当今社会肿瘤高发,因此专科的毕业生在口腔颌面部肿瘤三级预防上也需要尽力,所以如何预防也需详细讲解,为国家的卫生事业作出相应的贡献。

(二)其次针对实训问题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非常重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也是逐年加大,我院也是抓紧这个机遇,申请到国家的支持,将实验设备进行了更新,引进足够数量的实验员,同时对实验员进行规范化培训,要求对每一个实验都要会做,每一个新设备都要会用,另外组织力量编写了适合高职高专的的实验手册,尤其加大了牙及牙槽外科实训项目,并且与我市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有重点、典型的病例,及时与学校联系,组织学生分组、分批去观摩,由医院带教医生进行操作和讲解,加深理解,最后回到学校进行讨论式教学,由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巩固学习效果。与此同时,将我院的仿真头颅设备数量和种类都进行了增加,首先从数量上满了学生,使实验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能使用仿真头颅设备,还配备了数码互动设备,方便同学学习交流,并且针对性的增加了一部分适合专科实验的仿真头颅设备,比如针对颌面外科麻醉和拔牙操作,配备了阻滞麻醉仿真头颅模型和专用拔牙模型,使得牙及牙槽外科实训更接近临床,同学掌握的更好,实习医院带教医生普遍反映学生对该部分内容掌握的更熟练

(三)针对学生就业率和资格证通过率低问题

首先通过加强宣传与多地基层医疗机构和个体民营诊所建立合作关系,其次增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加学生就业率。针对专科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与毕业学生面对面谈话调研,发现普遍反映口腔颌面外科类考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实际工作环境难以接触到牙及牙槽外科范围之外的患者,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导致对其他章节知识点理解不够,遗忘太多,针对这种现象,我们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出发,对牙及牙槽外科之外章节进行分析,除了讲解诊断和与方法外,对易考考点进行强化,同时建立了题库,采用了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提高了教学质量,通过对近几届学生的回访发现,采用了这些改革方法,本校毕业生资格证通过率比改革前显著提高。

三、结语

篇3

烧伤是专业性较强的外科分支之一,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的限制,导致在大多数医院,甚至许多三级教学医院中缺乏该专业科室。笔者所在医院为三级甲等教学医院,烧伤中心为医院的特色科室之一。我们在烧伤临床实习教学中发现,近年来烧伤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有被临床医学生及教学管理部门忽视的现象。分析可能存在如下几个方面原因:(1)在教学安排上过分强调普外科、骨科等传统外科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由于普外科、骨科所诊治的疾病发病数量大,理论知识相对容易被掌握,实习医生在操作技能上的可参与性相对较多,从事相关专业的医生数量多,未来从业的机会大[1,2],因此目前,普外科、骨科的实习时间往往占到外科总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二。而在学生角度,倾向更加明显,许多实习医生往往以能主刀或一助开展阑尾切除术作为实习主要目标之一。(2)认为烧伤的专业性过强,是外科的非主要专业,因而在实习计划中,把烧伤专业同脑外、胸外、麻醉等专业性强的外科专业同等对待。由于在上述几个外科的实习时间往往只有1~2周,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了实习同学在主观、客观上均难以彻底融入专业实习工作中,因而实习结束时,往往对该专业仅仅是走马观花,个别有心的学生也仅能粗浅了解。(3)由于烧伤外科专业分布的非普遍

性,从事该专业的医生数量较少,相当一部分实习医生会产生将来不可能从事烧伤外科工作的想法,从而在主观上对烧伤科的实习工作提不起兴趣。

就笔者近几年在烧伤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切身感受,以及与部分实习同学及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临床医生交流,感到轻视烧伤科的实习教学工作是对现有烧伤专科资源的巨大浪费,有必要加强烧伤专业在临床外科实习教学中的作用。其理由如下:(1)烧伤治疗学是外科总论各部分知识的有机结合:外科学总论的知识是成为外科学专业的基石。在外科临床实习中,系统地掌握外科学基础知识,是外科实习的首要目标,也是各外科专业执业医生的工作基本要求。然而在同学们毕业走上医疗岗位后,他们可以继续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培训和强化,但很难再有机会系统学习外科学基础知识。就这点而言,外科学基础的系统实习,重要性超过了在普外科、骨科等专科知识技能的学习。

烧伤科所诊治的疾病,是因热力、化学物质、电流、机械等各种理化因素造成的皮肤组织破损,主要治疗目的是完成皮肤损害的修复和重建,恢复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就这点而言,确实具有较强的专科性。然而烧伤病人特别是危重度烧伤病人的临床救治过程中,所涉及专业知识几乎覆盖外科总论的全部,包括休克复苏、内环境稳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感染、外科营养、输血、创伤后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异常、脏器功能维护、围手术期处理、创面处理(清创、换药)、重症监护、创伤愈合等,是各外科学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可以说,没有哪个外科专业象烧伤外科这样,把众多外科学基础知识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没有哪个外科专业能使实习医生如此系统地感知外科学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在烧伤临床实习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不仅仅把了解烧伤外科独有的专科性强的知识,如烧伤补液公式、皮肤移植等作为教学重点,而且有意识地引导实习医生,使外科学各章节的基础知识在他们的头脑里得到强化和系统化,使他们对外科学有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认识。比如创伤后应激反应、抗休克、水电平衡维护、预防和治疗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纠正、营养、创面愈合、大量输血等都是烧伤治疗的常规内容,一个相对短时间的临床实习,几乎可以完整地接触上述各项病症,及时地学习和实践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这一点具有其他各个外科专业无法比拟的优势。(2)对实习医生而言,烧伤临床工作具有较强的可参与性:实习期间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积累临床经验,是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要求实习同学本人有积极主动的精神。一个呆板的旁观者是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的。这要求实习过程中,不仅“学”的一方要积极主动,还要求“教”的一方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临床工作中。日常的查体、问诊、病历书写、实验检查等常规基本技能操作,是实习同学的必须工作,反复强化刺激是必要的,但无法进一步培养实习生的工作兴趣和热情。在更深入的层次提供学生参与的机会显得尤为必要。

换药是烧伤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外科医生的基本技能。在外科各专业中,烧伤换药的技能和所起的作用是独特的,在部分病人,换药是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临床实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实习医生可以进行有效的换药治疗,相对独立地进行换药、包扎、固定等操作,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在病人的创面康复过程中,获得工作乐趣和病人的信任和尊重,增强自信心。

烧伤手术中,由于是体表手术,站位相对不受限制,手术视野开阔,操作范围相对广泛,便于老师的指导和错误纠正,操作效果可控性强,能避免因技术不熟练造成的手术效果不佳,因而实习医生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有些实习同学在烧伤科短暂的实习时间内,缝合、结扎、止血等手术基本操作技术得到很大提高。

篇4

关键词: 本科口译教学 语言教学 教学翻译 翻译教学

1.引言

本科教育是基础教育,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口译课程是翻译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培养翻译人才,语言课程和翻译课程有本质区别,这就决定了英语专业本科阶段口译教学的特殊性。关于本科口译教学,以往的讨论主要针对本科口译教学作为整个翻译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如何体现口译的特点,本文旨在探索本科阶段口译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作用。

2.本科口译课程的定位

谈到本科教学中口译课程的定位,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鲍川运教授在“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与教学”中指出“关于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的区别,过去进行了许多讨论,似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为辅助外语教学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教学翻译,其目的在于提高双语能力,其重点为比较语法和两种语言的基本特点及其在表达方式、习惯用语等方面的异同;为培养译员而进行的翻译教学,即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其目的在于培养翻译工作者,其重点为培养正确的翻译观和提高翻译能力’(穆雷,1999)”(鲍川运, 2004:27)。笔者认为,虽然口译课程有其特殊性,从总的培养翻译人才的角度看,口译应该属于翻译教学,即口译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市场需要的译员;但是由于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因其局限性,因此应当对其进行重新定位和评估。关于这一点,鲍川运教授明确指出“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性质是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个有益手段”。鲍川运教授主要从大学本科口译课的局限性得出这一结论,这里的局限性指的是本科口译教学无法满足口译训练所需要的训练时间和训练量。除此原因之外,笔者根据自身教学经历和实践经历,将本科口译教学应归为语言教学而不是翻译教学范畴的原因总结如下:

第一,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基本语言能力与一个合格的口译学习者应具备的语言能力相差较大。一定的双语能力是一名合格的译员必备的素质,这一点无可争议。对于实战中的口译员来说,不管接收信息的语言语速多么快、词汇多么生僻,译员都要听懂理解;不管其接收的信息多么复杂、信息量多么大,译员都要从容地将其译出。吉尔在《口笔译训练的基本概念与模型》中指出会议口译的译员应能够“发表与发言人演讲语言质量相当的演讲”(Gile, Daniel, 1995:5)。对于这种语言质量标准,绝大多数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很难达到。根据大纲要求,口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必修课,应该在英语专业高年级,即大三或大四开设。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英语专业的四级过级率仅为53%, 而每年全国平均四级过级率也大概在50%~60%。这表明,全国普通本科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与口译工作所需要的语言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就决定了:一方面,口译教学的教学目标很难实现,另一方面,在英语专业本科高年级阶段,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还是继续夯实语言基础。

第二,从语言学习和口译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看,在口译教学中凸显其语言教学的作用很有必要。从英语专业本科的专业设置看(见表1)。

英语专业低年级阶段的课程: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等,教学目标是针对听说读写中的某一单一方面。语言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实际的教学和学习说,学习者在基础英语课上通过学习课文掌握的词汇、短语或表达,既可以在听力方面帮助其更好地理解篇章,又可以在口语和写作方面帮助其更好地表达。语言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在不断的输入与输出过程中,不断在脑海中强化所习得的语言知识。然而,这些课程的教学都是相互割裂开来的,也就是说,在一门课上积累的语言知识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应用和巩固。相比之下,口译课程在这方面就有独特优势,因为口译的本质决定了口译训练是不断循环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这样,口译训练的过程实际上可以对学生是否掌握所涉及的语言点进行及时检测和巩固。

从宏观方面来说,即使是一名合格的译员,其语言能力,尤其是外语能力也是需要不断提高的,而语言能力的提高与口译能力的提高又是相互促进的。一直以来,关于口译教学的研究都侧重于语言能力对口译能力的促进作用,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开始关注口译培训对学习者语言能力提高所能起到的作用。

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虽然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口译学习抱有浓厚兴趣,并具有良好动机去了解口译、学习口译技能,但是将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为从事口译工作的学生只占极少数。这在较大程度上归因于口译工作要求比较苛刻,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译员往往需要从本科到研究生较为系统的培训再加上数年的实践,成本和投入比较高。这就决定了本科口译教学,相比口译专业研究生阶段的口译教学,以及联合国、欧盟等的职业化口译培训,所面临的学生的需求很不一样。从这个角度说,本科阶段的口译教学,与职业化口译培训还是要做一定的区分,才能充分发挥口译课的作用,体现口译课程对学生的意义和价值。

表1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3.结语

口译课程虽然肩负着引导学生学习口译基本理论及技能的使命,但是在本科阶段,由于学生语言水平不足,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语言学习而不是翻译训练,同时学生学习口译课程的目的不全是成为一名职业口译员,因此本科阶段的口译课程应该定位为一门语言课程,而不是翻译课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口译课程的语言教学作用足够的重视,使其充分发挥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Gile,Daniel,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s and Translation Training [M].Amsterdam:Benjamins,1995.

[2]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11.

[3]王文宇,段燕.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问题探索[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

[4]鲍川运.大学本科口译教学的定位及教学[J].中国翻译,2004(5):27-31.

篇5

 

课程设置是整个专业教学计划的核心,科学、符合专业教学指导思想、并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是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基础。基础医学课程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习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先修课程,其开设的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到护生对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护理院校,基础医学课程均由基础医学院承担,受以往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影响,课程设置往往参照临床医学专业开设模式,与临床医学专业无明显差别,基础医学所占课程比例较大,没有突显护理专业特色。近年来,就如何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各护理院校都进行了广泛探讨,目前尚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科学的、可广泛应用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方案。我校要开设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提出一套适合此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方案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着重从基础医学应开设课程门数、应开设基础医学各课程的总学时及理论实验学时分配方案、应开设基础医学课程的开课先后顺序、相关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调整方案以及课程教材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1文献法

 

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P1。采用我校现有的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文献总库,查阅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改革相关文献,了解国内护理院校基础医学课程改革最新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写出综述,作为最终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的参考资料。

 

2访谈法

 

访谈法是指研究人员与被研究者面对面,或者通过电话进行有目的的访谈。到全国开设有本科护理的特别是进行过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高校进行调研,了解其基础医学课程开设比例,学习其课程改革经验,先后到武汉大学HOPE护理学院及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进行学习,采用非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2所院校的教学主管及相关老师进行了访谈,收集其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资料,并将资料按类别进行整理、分析、归纳;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武汉大学护理学院毕业生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武汉大学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开设的意见及学习感受,并将资料进行详细记录;邀请担任护理专业基础医学教学的基础医学教师、护理专业教师、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召开基础医学课程设置研讨会,对其进行访谈,根据对各种途径获得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商讨出一套本科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方案。

 

3课程整合

 

目前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有些学校进行了全面整合,将所有的基础医学课程全部打乱,不再按传统的模式进行单课程教学,而是按人体器官系统进行整合,每个系统从正常讲到异常,形成了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基础医学教程各论的课程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目前尚没有配套的教材,对师资水平要求较高,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坚持基础医学学时够用为度的原则,我校在课程设置时,选择了局部整合,选择了一些比较成熟的有配套教材的整合方案,将一些联系紧密的课程进行了整合,将组织学、胚胎学与人体解剖学整合为一门课程人体形态学,将病理解剖学与病理生理学整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4开设门数与学时

 

我国目前大多数护理本科院校基础医学教学,沿袭临床医学的教学模式,开设门数过多,学时数过多,针对这一情况,我校本次课程设置,经过课程整合把课程门数定位正常人体结构学、生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7门,课程总学时压缩为362学时,课程学时比例分配中增加了形态学实验的比例,压缩了验证性试验比例。

 

5开课学期及教材选用

 

依照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遵循由基本形态、结构到功能,由正常到异常的学习习惯,安排基础医学课程的开课顺序,把正常人体结构学安排在第一学期;教材选用上,医学基础主干课程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护理专业专用教材,如选用了步宏主编的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选用了董志主编的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药理学,选用了唐四元主编的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生理学,选用了周瑞祥主编的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人体形态学,选用了高国全主编的供本科护理学类专业用的生物化学,选用了黄敏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选择了安云庆主编的医学免疫学。

 

6涉外特色

 

为了满足涉外护理的需要,根据基础医学课程特点,选择了相对容易理解的人体形态学中的解剖学部分,病理学与病理生理中的病理解剖学部分进行双语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医学英语知识,为后续护理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打下一定基础。

 

经过近1年的探索,我们初步提出一套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方案,此方案将在我校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中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不断评价,不断改进,逐步完善此课程设置计划,更好地满足本科涉外护理教学的需要,为各护理院校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改革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赵艳萍.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⑴.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18):1640-1642.

 

[2]沈开忠,叶国英.消化系统基础医学与护理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探索U]护理学杂志,2013,28(11):55-57.

 

[3]王娟,余丽君.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与教学调查分析⑴.护理学报,2009,16(10):13-16

 

[4]段颖杰,余丽君.实习护生对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评价的分析[JJ.护理管理杂志,2009,8(8):29-31.

 

[5]王虹,成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33-34.

 

[6]马连娣.本科护理教育社会人文课程设置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22-24.

 

[7]杨桂染,李旭,王欣.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教学效果分析田.教育与职业,2011,(29):136-137.

 

[8]朱慧芳,刘先俊,张莹,等.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初探[U]基础医学教育,2013,15(7):682-685.

 

[9]沈开忠,叶国英,陈芙蓉,等.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护理专业考试的改革田.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67-71.

篇6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录;专业目录;比较研究;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会员会颁布实施《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下简称“2011学科目录”)。新的学科目录(本文把面向研究生培养的学科目录简称为“学科目录”)在“艺术学”门类下设了5个一级学科,但未设置二级学科,并明确说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学士学位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授予。”①

时隔一年半后,2012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为“2012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本文把面向本科生培养的专业目录简称为“专业目录”)在艺术学5个专业类(一级学科)下设33个专业(二级学科)。至此,纷纷争争的新一轮的学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已经尘埃落定。按照规定“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科教育中称为“专业类”)和二级学科(本科专业目录中为“专业”)三级。”②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而言,新独立的“艺术学”门类所具有的“合法”目录是:5个一级学科,33个二级学科。

但是,尘埃落定并不意味着存在的问题已经解决,也不意味着“合法”的就是“合理”的,特别是对于新独立的“艺术学”门类而言。但是,尘埃落定却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段内,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学科目录设置管理办法规定:“一级学科的调整每10年进行一次”,“二级学科目录每5年编制一次”③。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也明确规定:“《专业目录》十年修订一次;基本专业五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④尽管如此,鉴于学科、专业目录是引导艺术学门类建设和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性、规范性文件,既涉及严肃的学科范畴和学科逻辑建构的学术问题,也涉及面向社会现实需要搭建艺术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系统工程,我们更有必要对学科、专业目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在未来5或10年的调整时机能够有所进益,使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目录日臻合理和完善。为达此目的,系统地比较、分析国内外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状况,认识不同的设置理念和原则,并思考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专业设置的合理取向,当是一条重要的借鉴途径。

一、美、英、德、俄四国艺术类学科、

专业目录的设置与分析

作为高等教育的规范性指导文件,学科目录及其下属专业的设置,根本的原则理应是既符合学科和学理逻辑又符合国家教育实际和需要。纵观当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学科目录,各国作为独立学科门类(或称学科群)“艺术”或“艺术学”都有自成体系的学科和专业群(参见表1⑤)。同时,它又是和其他学科门类有着明显的交叉、融合优势的生长学科群。不过,由于艺术教育自身所包含的“艺术技能教育”(术科)与“艺术研究教育”(学科)的天然差异⑥,各国在学科目录中对艺术学科门类名称的概括是不同的,只有德国最理性和客观,并列使用“艺术,艺术学”作为门类名称。但是,各国在一点上又是相同的,即该门类中都包含有艺术技能教育(术科)和艺术研究教育(学科)两类学科、专业,凸显了现代专业艺术教育“学术”与“技术”并重并相互结合的学科教育理念。

分析世界主要国家艺术学学科目录的设置,大致可归为两类设置逻辑和设置状况:一类是以艺术的“种”概念划分为基本根据的、学科数量较多又相互独立的设置格局,突出艺术品种、种类的专才教育。同时,又通过开设“综合”或“其他”学科,为艺术种类融合或艺术与其他学科交叉等新艺术学科、专业的拓展留出发展空间。这种设置格局以美国、英国等国为代表。另一类是以艺术的“类”概念划分为基本根据的、学科数量较少并相对独立的设置格局,突出艺术类型、类别的通才教育。同时,它一般又在学科类别中设有少量的独立专业,或依据传统在个别学科中保持有较多独立专业。这种设置格局以德国、俄罗斯等国为代表。

下面不妨选取美、英、德、俄四个国家的艺术学学科目录为例,做些比较分析。

(一)美国的学科目录最初是由统计高校现实的学科专业状况而产生的,因此不具有指令性职能,但近年来对高校的指导性作用已开始显现。CIP-2000于2002年定稿,划分为38个学科群(相当于“门类”),下设326个学科(相当于“一级学科”)。按学位差别总体上又区分为三大类:一是以学术型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3个学科群124个学科。主要是人文、社科、理学、交叉学科等。二是以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3个学科群168个学科。主要包括工学、医学、农学、法学、神学、教育学、管理学、艺术学、建筑学、新闻学等学科。三是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学科群,共12个学科群70个学科。包括军事技术、各种职业技术、家庭科学、休闲健身等学科。为便于比较,我们可以不计它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科群,这样美国的学科目录(适用于研究生和本科生)就是26个学科群292个学科。

在美国的学科体系中,艺术学属于“应用型与专业学位教育为主”的学科群,下设9个学科(一级学科),52个专业(二级学科)。但它依然包含技术和学术两类学科和专业,并且在学科和专业两级都以设置“综合”和“其他”的方式为交叉和新兴学科、专业留出了发展空间(参见表2)。这是美国学科目录设置的一大亮点。这种亮点还表现为它在学科群中就独立设有“交叉学科”、“文理综合”门类,下设22个一级学科,为业已兴起的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开绿灯。与我国艺术学目录的第二个明显不同,就是保留有“工艺、民间艺术与手艺”一级学科及其专业,为传统手工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教育保障的途径。第三个显著不同是二级学科(专业)的设置显然是根据各一级学科艺术种类的发展和专业实际,采取“种”观念来设置的,专业数量较多,且各一级学科之间显然是“不平衡”的。以“美术”为例,二级学科(专业)并没有被整合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等专业,而是按“画种”分设的。第四个特点是设有大量艺术与市场结合的专业,比如“戏剧艺术经营”、“影视制作与出品”、“艺术经营”(实为美术经营)、“音乐商业营销”等,为艺术在现代社会的生存、传播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

此外,美国的“艺术教育”是被归在“教育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特定学科与职业教师教育”中,设有“艺术学教师教育”、“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在“神学”门类下设有“宗教音乐”的一级和二级学科。“建筑学”是独立的门类,下设有8个一级和二级学科,其中有“建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建筑设计”等学科和专业。在“农学与农业经营”门类中有“应用园艺/园艺经营”一级学科,设有“观赏园艺”、“风景与庭院美化”等专业。学科目录还设有“传播与新闻学”门类,下设有“传播与媒体”、“广播、电视与数字通讯”、“公共关系与广告”等一级学科。

(二)英国的学科目录也是由统计、综合高校现实的、具体的学科专业状况而产生的,至今对高校不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职能,至多只具有参考作用。JACS产生于2002年,由20个学科领域(相当于“门类”)组成,下设159个一级学科。其中,“创造艺术和设计”作为独立的学科领域,共设有10个一级学科,44个二级学科。

“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所设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的状况与美国相似(参见表3)。一级学科层面也保留有“工艺”一级学科及其具体的二级学科;在二级学科(相当于“专业”)的层面,英国在部分专业的设置上比美国略显概括,比如用“音乐类型”、“舞蹈类型”等概括了具体的种类,又为按种类、类型设置和实施专业教学保留了空间;同时,在一级学科用“宽口径学科”、“其他学科”、在二级学科用“未分类学科”的方式,为新兴、交叉和综合学科、专业留出了发展空间。

与美国和中国学科目录明显不同的一点是,它在一级学科中设有“想象性写作”学科,下设“剧本写作,诗歌写作,散文写作”专业。这对我国不失为一种启示,为艺术界呼吁将“文学”纳入“艺术学”门下提供了一种思路。其实,要将“文学”全部纳入艺术学门下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能的,不要说作为门类的“文学”,就是作为一级学科的“语言文学”也不能全部纳入艺术学。这里的关键是区分“语言学”和“语言艺术”,只有创作性的语言艺术才是属于艺术范畴的艺术种类之一。第二点不同是,美术学科下设有“精美艺术保存”专业,这应该是针对美术品的修复与保护专业。这个专业放在艺术门类中对我们也有借鉴意义。第三点不同是,英国的艺术类学科、专业中似乎不涉及“电视艺术”领域,在学科目录中另行设有“大众传媒和文件”学科领域(门类),其中有“媒体研究”、“媒体生产”等学科、专业。

另外,英国的学科目录在“历史和哲学研究”门类的一级学科“专题历史”下设有“艺术史”、“建筑史”、“设计史”等专业。但“音乐史”、“舞蹈史”、“电影技术及摄影历史”等却设在“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中,这应该与他们的学科教育传统有关⑦。还有,他们的学科目录中没有明确设置“艺术教育”学科和专业,在“教育”和“创造艺术和设计”门类中均未见明确的艺术教育专业。或许包含在“教育”门类中所设的“教师教育-专门化”、“专业教育理论研究”等相关专业中。“建筑学,建筑和规划”是独立的门类,下设6个一级学科,在“园林设计”学科下设有“园林建筑”、“风景研究”等专业。

(三)德国的学科目录也是由统计高校现实具体的学科专业状况而来,对高校不具有指令性和指导性职能,只具有参考作用。德国的学科目录有两个体系,一是“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录”,用于“学生和考试统计”;二是“专业群、教学与研究范围和专业领域目录”,用于“人员和岗位统计”。简单地说,前者是学生学习专业的目录,相当于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后者是教师教研和科研专业领域的目录。相比而言,前者比较概况,后者比前者所设学科专业要多、也详细得多。

2004年的“专业群、学习范围和学习专业目

录”共计10个专业群(相当于“门类”),下共有83个学习范围(相当于“一级学科”)。其中“艺术,艺术学”门类下共有5个学习范围,30个学习专业,相比于美国和英国的设置要概括、简洁得多。显然,学生学习的学科、专业都要宽泛得多,以某种“类”性质来归纳,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参见表4),可谓宽口径培养策略的体现。以一级学科为例,按我国的习惯来看,其设置基本可以概括成“艺术学、造型艺术、设计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艺术”5个一级学科,我国刚公布的“2011学科目录”与之有相似性。下设专业仅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中略显具体,其他专业均较概括。第二个明显的不同是德国重视“艺术研究”学科和专业,不仅是传统的艺术史和单科艺术学(如戏剧学、音乐学),而且为普通艺术学设置了艺术教育、艺术品修复学、艺术和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专业。这不仅使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有了丰富的专业支撑,也表明该学科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专业内涵、发展空间和现实价值。这是非常值得引起我们重视和借鉴的方面。第三个不同点是将“艺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在“艺术,艺术学”门类下,既有综合的“艺术教育”研究专业,又有单科艺术教育(如舞蹈教育、音乐教育)专业。这种关于艺术教育的学科归属和层次设计,突出了专业性质和依托关系。

另外,在德国“建筑学”不是独立的门类,属于“工程科学”门下的一级学科,有“建筑学、室内建筑学”专业。在“农学”门下有“园林建筑”专业等。

(四)俄罗斯高等教育传统的学制和学位制度比较特殊,经过近20年的引入国际通行制度的改革,形成了现行的大学教育的两种学制和学位体系(俄罗斯的副博士和博士学位教育均属于大学后教育范畴):一是由学士到硕士的学制(4+2年),二是培养文凭专家的学制(5-6年)。前者获得“硕士学位”,后者获得“专家资格”(如工程师、经济师等),两者大致相当,都可以报考研究生,攻读副博士学位。这种设置大致可以理解为有如中国全日制研究生中的学术学位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之别。另一方面,俄罗斯近20年来也在努力改革传统的、以窄口径的“专业”培养人才造成的弊端,实施按照新的、宽口径的“方向”来培养学生的新模式,这方面主要集中在工科、技术科学等领域。同时,还在整个学科目录中设置了“跨学科专业”门类,为新兴、综合和交叉学科与专业的发展开辟了教育实施途径。这样,就形成了俄罗斯的高等教育学科目录在结构上的特殊性。

2000年俄联邦教育部了最新的学科专业、方向目录,具有指令性职能。这个目录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培养学士、硕士的方向目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与数学类、人文与社会科学类、教育类、技术科学类和农业科学类,共5大类95个方向。二是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其中包括自然科学类、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教育类、农业经济类、医学类、服务类、跨学科类以及信息安全领域中的专业类,共计10类170个专业。三是培养文凭专家的方向目录,其中包括技术与工艺类、农业类、艺术与建筑类、语言学与信息学类,共4大类84个方向。由于三个目录的学科门类与专业设置是相似的,本文以“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为分析依据。

俄罗斯学科目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或方向在三个目录中都有设置,且归属多个学科类,比较分散(参见表5),并大致表现为学术型、专业型、技术型的层次差异。在培养文凭专家的专业目录中,独立设置“文化与艺术专业”门类,其下设有可归属于不同种类艺术的专业30个。笔者按中国一级学科的习惯,大致归并了戏剧、舞蹈、音乐、电影、美术、设计与工艺、文学制作、图书馆与博物馆等8类,属于艺术的共7类27个专业。第二个特点是,专业目录在层次上只设两级,即学科类(门类)、专业或方向(二级学科),不设一级学科。与美、英目录相比,在专业或方向的设置上俄罗斯还是比较概括的,注意了宽口径的要求,但又用“按类型、按领域、按种类”等要求为保持专业性留出了空间。第三个明显不同的特点是,将专业化、应用性比较强的“文化”专业与“艺术”归为一个门类的设置作法,这其中应该包含着主张两方面结合的理念,特别是在“博物馆业与文物保存”、“社会文化活动”等专业方面,艺术与之联系密切又有共通性是显而易见的。另一个归入这个门类的比较不同的专业是“文学制作”,这也是在其他国家的艺术学学科目录中未曾有的专业。第四个不同之处是,它的“艺术学”和“艺术教育”专业设在其他门类中,前者是“人文-社会专业”门类下的专业,后者设在“教育学专业”门类下,有“音乐教育”、“造型艺术教育”两个专业。

在另两个专业目录中,比如在培养学士、硕士的方向目录中,“人文与社会-经济科学”门类中设有“艺术”和“建筑学”等专业;在“教育科学”门类中设有“艺术教育”专业;而在培养文凭专家的方向目录中,在“艺术与建筑学”门类下又设有“建筑学”、“纺织与轻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两个专业。

综合比较上述四个国家“艺术”或“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情况,有共性又有各自明显的特点,都是在各自国家的文化传统、大学教育理念和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总结设置的,具有学理逻辑性又具有现实针对性,各有所长。总结其中体现的设置学科的学理逻辑和培养人才的教育理念,至少有两点是明显的:一是引导艺术学门类下领域和形式各不相同的学科和专业,相对独立地自我发展,突出其“种类”的专业性,以“窄口径”培养具有专精的专业创作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专门家,或具有深入的种类艺术学专业研究能力的专家为主要人才目标的教学理念。典型的代表是美国的学科目录。当然,这样的理念并不否定艺术类学科的综合、交叉等创新学科和专业的教育,专门辟有这方面的学科和专业发展途径。二是引导艺术学门类中相近、相关领域的学科和专业融合发展,突出其“类型”的专业性,以“宽口径”培养具有兼容的艺术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领域艺术家,或具有专业素养的艺术研究、艺术学研究专家为主要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以德国的学科目录为典型代表。自然,这种理念也并不否认专业技能教育,它的实施得益于建立在比较发达的艺术学研究基础上的、学术与技术并重的专业教育。

二、中国学科、专业目录中“艺术学”

专业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目录的变化历程,自1981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主要经历了四次变化⑧:第一次是1983年公布试行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试行草案)》,含11个学科门类,64个一级学科和647个二级学科(含1985年增补的军事学门类)。同时,还有自1984年以来国家教委分科类先后公布实施的本科专业目录。第二次是1990年公布实施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0学科目录”),共设置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和620个二级学科,设试办专业34种。同时有1993年公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3专业目录”),设10个门类(不含军事学),下设专业类71个,504种专业。第三次自1997年开始,《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以下简称“97学科目录”)增加了管理学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增加到88个,二级学科调整为382个。后经1998年和2005年两次补充修订,调整为89个一级学科,392个二级学科。同时有1998年公布的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98专业目录”),设11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增加了管理学),专业类71个,专业249种。第四次是2011年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增加了艺术学学科门类,共设置13个学科门类、110个一级学科,未设置二级学科目录。与之相应的是新修订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设12个学科门类(新增艺术学,不含军事学),专业类92个,专业506种。

下面以1990年以后学科目录、专业目录中的“艺术学”学科为例,统计其学科、专业设置数量的变化(参见表6),结合历次修订原则,概括分析其变化轨迹。

1.“90学科目录”中,“艺术学”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16个二级学科,2个试办专业。另在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在法学门类“民族学”学科下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在工学门类“建筑学”学科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在“纺织”学科下设有“纺织品设计”、“服装”专业;在农学门类“农学”学科下设有“观赏园艺学”专业。“93专业目录”中“艺术类”下设43个专业,另有控制设点专业3个(参见表7),还在“新闻学类”下设有“广告学”专业;在工学“土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在“林业工程类”下设有“室内与家具设计”专业,在“纺织类”下设有“纺织材料及纺织品设计”、“服装”专业;在农学门类下设有“观赏园艺”、“风景园林”等专业。

对于这次修订,“90学科目录”中写道:与之前的目录相比“有一批专业拓宽了专业面,调整、充实了专业内涵;同时,删掉或归并了一些划分过细、偏窄的专业,增加了一批新专业。”⑨这种修订原则也贯彻在本科专业目录的修订中,并起到了明显的作用,修订后的专业数减少了309种。不过,这种拓宽专业口径和内涵的理念在“艺术类”方面并不明显,从对照表中可以看出,不论是学科目录还是专业目录,二级学科(专业)的数量仍较多,且专业划分比较具体,突出的是以不同的艺术种类为基本专业的理念。这种设置状况很类似美国、英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当然,目录在整体上也显示了归并的意图,这在“90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设置上比较明显,在“93专业目录”中也显示了把设计与工艺、戏剧与戏曲、电影和电视设置在一起的意图。比较好方面是,目录在各个种类的专业群中,多设有研究、教育专业;另外,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

2.“97学科目录”中,“艺术学”仍属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下设8个二级学科。另在文学门类“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在法学门类“民族学”学科下设有“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二级学科;在工学门类“建筑学”学科下设有“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和“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下设有“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农学门类“林学”学科下设有“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98专业目录”中,“艺术类”下设20个专业(参见表8),另外在“新闻学类”下设有“广告学”专业;在工学“土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在“轻工纺织食品类”下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以及包装、纺织工程等专业,在“环境生态类”下设有“园林”专业等。

这次两个目录“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⑩修订后与之前的目录比较,二级学科(专业)种数大幅减少,专业的内涵被大大拓展了。以艺术类为例,学科目录的二级学科被统一以“学”归并为8个学科,本科专业被归并为20个,专业名称设定为综合性很强的“类”概念。如“音乐表演”专业,涵盖了“93专业目录”的“指挥;演唱;键盘乐器演奏;管弦(打击)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等5个专业,“美术学”专业包括了原目录中的“美术学”、“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囊括了原来的7个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归并了原来戏剧、影视学科中的5个专业。这次修订使学科目录规范、简洁了,但也造成了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专业方向之间名称的重复之弊。而且,二级学科“艺术学”之下未设本科专业,“舞蹈学”之下未设“舞蹈表演”专业,原“93专业目录”中的“工艺美术学”、“工艺美术设计”专业完全被“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取代等等,这些显然也是不得当的。同时,“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被取消,另在新设立的“管理学”门类下设有“公共管理类”,下设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

3、“2011学科目录”中,艺术学设为独立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另外在工学门类下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等一级学科,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但新的学科目录中未明确设置二级学科目录,这必然造成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将成为学科专业目录体系中的二级学科之实。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在艺术学5个一级学科下设29个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共计33个专业(二级学科)(参见表9)。

另外,将艺术教育方面的专业集中移至教育学门类的“教育学类”下,设有“艺术教育”专业(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在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类”下增设“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在“公共管理类”下仍设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文学门类的“新闻传播学类”下设有“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专业;在历史学门类下设有“考古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T)”专业;在工学门类的“纺织类”下设有“服装设计与工程(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T)”专业,“建筑类”下设有“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可授工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和“历史建筑保护工程(T)”等专业;在理学门类“地理科学类”下设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可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在农学门类“植物生产类”下设有“园艺”、“林学类”下设有“园林”专业。

在2010年《教育部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中,对“98专业目录”的评价是:“改变了过去过分强调‘专业对口’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了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对引导高等学校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加强专业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谈到存在的问题时说:“现行本科专业目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存在着与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划分不够一致、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等问题。”纵观20多年我国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轨迹,从1990年的修订原则到2010年的修订思路,可以清晰地看到,拓宽专业口径以增强适应性,改变过分强调“专业”的本科教育观念,确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是国家这些年来学科、专业目录修订的贯穿思想。这种理念的直观体现就是学科、专业的名称越来越向上层概念靠拢,含义越来越包容,学科和专业的数量越来越少,但专业指向性也越来越模糊。问题是,这种越来越普泛的学科专业目录,作为针对各个学科的全国一刀切的指令性、规范性的学科专业规范,是不是“能很好地满足高校多类型、人才培养多规格的需要”?是不是解决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专业设置困难等问题”?从艺术学门类和艺术教育的情况看,并不能令人满意,事实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三、从中外比较中反思我国艺术学门类学科、

专业目录的设置问题

前文在比较分析美、英、德、俄四国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到各国的目录设置是各有特点的。总结其中体现的学理逻辑和人才理念,不论是基于“种”概念还是“类”概念的划分,体现“窄口径”还是“宽口径”的理念,其目录的设置逻辑是统一的,内涵是一致的,理念的贯通的,且很好地体现了现代专业艺术教育“学术”与“技术”并重并相互结合的办学理念。

我国近20年来学科、专业目录的修订,始终存在着要求将“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下独立出来的呼声。如今,“艺术学”自立门户,但也面临着自身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含学科、专业目录的建构)方面的若干问题。这方面的建设并非单纯的学理问题,还必须结合现实需要和长远发展。从中外学科、专业目录比较的角度,探讨和反思我国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在设置方面的相关问题,无疑是会用所收益。

1.既整合又分离:学理基点和逻辑不统一现象

从总体上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总体布设方面类似美国的体系,在具体学科专业归并方面又类似德国体系,试图将两种体系的长处结合起来。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中,与艺术、艺术学教育相关的学科专业不仅集中在“艺术学”门类下,也按主要属性散布在一些相关学科门类中。但德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极少有这样的现象,突出学科归属清晰的逻辑取向,除了“建筑学”下的“室内建筑学”、“农学林学”下的“园林建筑”专业外,基本没有艺术相关专业设在其他学科门类下的情形。而且,这两个独立设置的专业与“艺术,艺术学”门类中“设计”学科下的专业也没有交叉之处。在这方面,英国的学科专业目录也有相似之处。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整体布设方面显然更类似美国的学科目录取向,“散布”现象明显(参见表10)。

基点和逻辑是统一的,可以概括成以理论研究为基点的“艺术学”、以创意应用为基点的“设计艺术”、以形象创造为基点的“造型艺术”、以形体演艺为基点的“表演艺术”、以音律创作为基点的“音乐艺术”五大类,而中国的五类归并显然是原“97学科目录”中8个学科的合并,虽然照顾到了学科间的相关性,但又不能说学理基点和逻辑是统一的、一以贯之的。在专业层面,德国目录比较概括,特别是“艺术学”、“造型艺术”、“表演艺术”学科中的专业,似乎还含有专业融合的倾向;只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学科中还保留有部分相对具体的“种”专业。对比可见,我国的“98专业目录”比德国更概括,已难以看到具体的“种”专业,几乎只剩下“类”概念。“2012专业目录”在总体上延续了这个特点,除了新增专业和4个特设专业外,其他专业没有变化,只是按新的一级学科并置(比如“音乐与舞蹈学类”下的专业)或合并(比如“戏剧与影视学类”下的专业)在一起而已。目录中最“显眼”的变化,是设计学一级学科下的“艺术设计”专业,一夜之间又退回到了“93专业目录”的状态,变成了7个比较具体的专业,其中新增的专业有“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其他5个专业多为过去曾列入目录的专业的更名。一方面是“聚零为整”地拓宽口径,一方面又“化整为零”地缩小口径,我国“艺术学”学科专业目录所呈现出来的、这种在一级学科和专业双重层面的既整合又分离、学理基点和逻辑不统一的现象,透露出在“艺术学”学科建设和教育理念方面的紊乱问题,这方面问题的影响将是长远的,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宽口径或窄口径:专业和人才培养口径问题

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自1990年以来一直奉行的改革原则是:拓宽专业口径以改变过分强调“专业”的教育观念,确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观。这在学科专业目录的设置上取得了明显的改观,例如“98专业目录”中的艺术类专业均概括成“类”概念。但是,这种改革在我国艺术类学科专业教学与人才培养中的实际收效却甚微――几乎所有招收艺术类专业的高校,不论是专业艺术院校,还是综合性、师范性、理工医农类大学的艺术专业,均是在“98专业目录”所列“专业”后面以括号加注“专业方向”的方式来实施招生和专业培养的。例如:绘画(油画方向)、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音乐学(音乐教育方向)等等。这说明,过于笼统的“类”专业是难以实现专业艺术教育的,存在着培养“口径”模糊之弊。那么,对于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建设、专业教育而言,究竟是“窄口径”还是“宽口径”更适合学科逻辑和人才培养,即艺术学门类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基点定于什么宽窄度更适合?对于这个问题,恐怕难以一概而论,各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存在宽窄两种口径就说明各有所长,同时又与各国的传统和国情需要相吻合。

以美、英为例,艺术学门类的学科是按照通常的艺术种类划分的,专业主要是按照“种”概念区分,但又没有无限扩张,主要是按照领域、品种来概括的;同时,也有类似“音乐演奏”、“音乐类型”、“舞蹈类型”等比较概括的专业,但又为按种类、类型设置和实施专业教学保留了空间。四国中德国的专业设置最概括,但在“设计艺术”和“音乐艺术”等品种差异较丰富的学科中又保留有较具体的“种”专业,这也可以说明某些艺术专业完全以“宽口径”恐怕难以实施。俄罗斯的学科专业目录具有和中国相同的指令性性质,并向实施“宽口径”专业方向改革,专业设置较概括,突出了“类”概念,但是又用“按领域”、“按类型”、“按种类”等要求为保证专业性留出了空间。上述国外的设置作法表明,只有平衡把握好专业层面的“类”和“种”的设置关系,才能真正有利于艺术学门类实施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鉴于艺术学各学科自身种类和关系的复杂性,专业(二级学科)设置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学者们做进一步深入探讨。

3.综合性与专业性:理论性“艺术学”专业的平衡

一般说,欧美国家的艺术教育体系中是比较重视理论性的“艺术学”专业教学和研究的,这方面我们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有两种体系,一是类似英国和俄罗斯的体系,将“艺术史”或“艺术学”专业设在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科中,又在艺术学门类中也设置部分种类艺术史专业。同时,把“艺术教育”设在教育门类下。这种体系突出了这类专业的人文和理论基础,以综合型学术性见长。二是德国的体系,将艺术学研究作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设置在“艺术、艺术学”门类中,不仅重视传统的艺术史,也重视普通艺术学,而且将艺术教育、艺术品修复学、艺术和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等专业设于其中。同时,在各类艺术一级学科中也重视专业艺术学(如戏剧学、音乐学/音乐史)和专业艺术教育(如舞蹈教育、音乐教育)的建制。这种体系突出了艺术学研究专业的艺术专业和理论基础,以专业型学术性见长。

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对待综合型学术研究性艺术学专业始终不够重视,长期未设置普通艺术学学科和专业,基本上是把艺术研究局限于专业之内,如在艺术类各二级学科中设置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历史及理论等专业,以及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等专业。这种状况在1990至2010年间实施的学科目录和专业目录中可以看得很清楚。“97学科目录”中虽然下设了独立的“艺术学”二级学科,但在“98专业目录”中并未设置具体专业――也就是说,不在本科层面实施理论性“艺术学”专业教育。还需说明一点,“90学科目录”和“97学科目录”中,都在文学门类下设有“文艺学”二级学科,有人视为中国式的独立“艺术学”专业,但是,究其实毕竟不能等同于“艺术学”,而且同样不在本科层面实施“文艺学”专业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这种局限于艺术类型的史论专业、艺术教育专业的传统,虽然突出了专业性,但又极大地牺牲了人文性和理论性,难免导致艺术类学术研究的分裂和弱化,进而导致艺术学科教育被定位于技能型教育,普遍而轻视它的学术性属性,不仅造成了艺术学研究长期滞后于文学研究,而且长期误导了学术界、艺术界和社会大众――认为艺术基本没有、也不需要学术性研究,甚至是学艺术不需要多少文化水平观念。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艺术教育的严重缺陷。但是,这种缺陷在当前仍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在“2011学科目录”中,“艺术学理论”虽被设为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但其在“2012专业目录”中仅仅设了“艺术史论”一个本科专业。这根本无力弥补中国艺术教育体系和现实的缺陷,也无力扭转悲剧性的误导。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德国的经验,既重视专业艺术史论的专业建设,更要加强“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普通艺术学、艺术史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管理与产业、艺术学跨学科研究等专业建设,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目录的导向作用,树立艺术学门类学术性与技术型并重的专业品格。

4.传统专业与新兴专业:并重扶持的学科理念

欧美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对待传统艺术专业和新兴艺术专业的作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保留艺术传统专业方面,他们均将“工艺”和“民间艺术”纳入目录,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教育保障。例如:美国在“设计与应用艺术”学科之外独立设有“工艺、民间艺术与手艺”一级学科及其专业;英国也在“设计”学科之外开设有“工艺”一级学科及其大量的具体二级学科;俄罗斯也保留有“装璜应用艺术与民间手工”、“民间艺术制作”等专业。众所周知,基于工业革命而兴起的“设计艺术”与传统的“工艺美术”并非艺术取向和专业技能等同的专业,两个专业领域可以有借鉴乃至部分交叉,但并不能相互替代。我国原有的工艺美术学院先是纷纷并置开设“工艺”与“设计”专业,后又纷纷更名为“设计学院”而放弃原有工艺美术专业,一律改为“××设计”专业,终至将“设计艺术”与“工艺美术”混为一谈、“工艺美术”被清除出学科专业目录。这种做法的危害到今天已经显示出了恶果,特别是在大力倡导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尤需我们及时纠正错误。“2012专业目录”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工艺美术”专业,可视为一种拨乱反正的举措。不过,笔者觉得还是很单薄,不足以挽救“工艺美术”自身众多专业的颓势。

在对待新兴艺术专业方面,欧美国家均将重要的、业已显示出发展方向特性的专业列入学科专业目录,为开展必要的新兴艺术专业教育保驾护航。例如:美国不仅在艺术学门类的“美术与艺术”中设有“多媒体”专业,在“设计与应用艺术”中设有“设计与可视传播(综合)”专业,另外还在“传播与新闻学”门类下设有相关一级学科;英国也在一级学科“设计研究”中设有“交互及电子设计”专业;德国则在一级学科“造型艺术”中设有“新媒体”专业等。在我国,艺术院校开设“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网页设计”等专业方向,挂靠在“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学科名下招生办学的历史早已不是三年五年,但它们迟迟难以列入艺术类的学科专业目录中。虽然这次“2012专业目录”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下设有“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可谓一大突破,但是,类似的很多新兴专业依然面临着难以“名正言顺”的尴尬局面,比如下面谈到的“艺术管理”等专业。这里的关键是要设计出一种灵活的目录设置机制,能够保障社会所需新兴专业能够有“合法”的成长空间。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中对“特设专业”规定的“每年动态调整”,“批准设置的新专业列为特设专业”等政策不失为一种改革。另外,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美国的目录设置方式。

5.艺术学科与社会:艺术教育的职业需求专业

当代艺术学科和艺术教育已不再仅仅是技能教育,也不再局限于艺术自身的创作问题等小圈子中,而是更多地与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文化遗产保护、文博工作等相结合,使艺术类专业在学术性、创造性、技能性教育的基础上真正成为与社会需要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和产业教育。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目录中设有大量的艺术与市场结合的专业,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为艺术在现代经济社会的生存、传播和发展提供专业支持。另一方面,还可以看到俄罗斯在文化和艺术结合方面的理念,将与艺术关系密切的专业化、应用性比较强的“文化”专业与“艺术”归为一个门类,其中设有“博物馆业与文物保存”、“社会文化活动”等方面的专业。同时,可以看到英国在美术学科下设有“精美艺术保存”专业,德国在“艺术学”中设有“艺术品修复学”专业。

对于上述专业,我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均不视为艺术学门类的专业,分别设置在别的门类和学科中(参见表10)。“93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到“98专业目录”中竟因新增设“管理学”门类而被取消了,改在“管理学”门下设“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有“公共事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这种改变对于艺术学专业似乎没有多少作用,虽然有些院校在“公共事业管理”名下自设“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办学,但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专业、在“音乐学”下自办“音乐管理”专业、在“美术学”下自办“美术管理”专业等等。这说明我们的学科、专业目录不免脱离社会实际,也缺少新兴专业的生存空间。这种状况即使在“2012专业目录”中仍未改变,依然不在艺术学门类中设立我国当代文化艺术发展急需的管理类、经营类或产业类专业,而是归在管理学门下。除了原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又在“工商管理”学科下增设了“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专业。这种设置格局虽然可以有所补益,但在实际办学中,这类艺术管理和艺术产业类专业又难以脱离艺术学基础。

类似的情形还有,我国的“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一直设在“历史学”门类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通常设在“建筑学”学科中,没有像美国那样设置在“交叉学科”门类中。近年来,艺术院校中也有开办“文物鉴定与修复”、“文化遗产”等专业的实践,并有不断增长趋势。就专业属性而言,文化遗产、文物保护、文物修复、文博工作等专业当然不完全属于“艺术学”范畴,但是历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类项,又都属于艺术品和民间艺术范畴,对它们的修复、保护、传承和研究都离不开“艺术学”的基础,离不开与艺术学相关学科的结合。因此,在艺术学门类中开设相关的艺术遗产保护、鉴定和修复等专业,也是合理和可行的。英、德、俄的学科专业目录也说明了这种可行性。

6.文学及其他:需引起我们特别注意两点

欧美国家的学科目录,还有两点需引起我们特别注意。一是艺术学门类中设立“想象性写作”学科和“文学制作”专业的启示。文学作为艺术的一个种类和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诗歌、小说、剧本、散文等早已为全世界贡献了无数的经典作品。但由于艺术类学院教育的形成晚于语言文学教育,导致文学和艺术的专业教学长期分立,乃至“艺术”曾被长期置于“文学”门下的学科历史。笔者认为,这种倒置和分立状况最大的危害,是导致专业艺术院校日益走向单向度的技能教育,艺术的思想性、文化性、学术性乃至创造性日益贫弱。这种状况在中国的专业艺术院校中尤为明显。艺术院校应该开设“语言艺术”学科和专业,一方面是健全和完善艺术学门类的学科、专业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文学的敏锐、思考与创作,文艺学的批评、学术与厚重来激励姊妹艺术,共同创造艺术学门类的丰厚与辉煌。虽然这是笔者的理想,但并非乱想,英国学科目录的启示,我国延安时期“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和今日艺术学院设有“文学系”的实践,以及艺术院校现有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等,都证明这是可行的。

篇7

关键词: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 《动物临床外科》课程 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肉食品及宠物等的需求日趋扩大,对畜牧兽医科技人才的要求也越来也高。多数畜牧兽医本科专业侧重科研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专业的实践能力严重不足,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而传统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以理论为主,不能满足社会对实践经验丰富毕业生的需求[1]。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及教学手段上对临床外科教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动物临床外科》课程是畜牧兽医专业开设学科中的主干专业课程,在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该课程将畜牧兽医专业其它基础课程综合为一体,构造了该专业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技能平台。所以,该课程对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不利于畜牧兽医专业临床外科学科教学的发展。因此,在临床外科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并结合传统授课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使学生愿意动手,主动学习,增强教学效果[2]。本文对具体做法和已取得的初步成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该课程目前在改革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作了讨论,对相关课程教学改革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

1.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在浓厚兴趣的支配下,学生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具有好奇心的事物上,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培养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临床外科课程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很重要。要使学生对特定事物产生兴趣,教师需要去引导。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对临床外科课程的兴趣呢?首先,质疑设问,引发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带着问题,由因及果。其次,因材施教。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然后,创设“实景”场所,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可以解决哪类实际问题,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教学内容的改革

2.1教学内容模式化

中职学生年龄偏小,个人逻辑思维能力及知识面较狭窄,对偏重理解的教学内容的掌握很吃力。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了“三段一考核”的教学模式,侧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一阶段,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侧重基本技能及基本操作的讲述;第二阶段,实景阶段,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动物临床外科手术,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第三阶段,老师联系宠物医院、兽医院,让学生去生产中实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第四阶段,考核阶段,在动物临床外科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考核[4]。

2.2教学课时分配

传统的动物临床外科教学,理论讲授时间安排占本课程总学时的80%,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极少,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导致学生临床实践经验的不足,并导致培养学生能力的低效性。因此,我们对理论课时进行压缩,减少至总学时的40%,加大实践课时,并调整到总课时的60%。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知识解释能力比大学生稍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应该以技能教育为主,将相应的实践教学安排到每一个理论课之后,强化学生的学习。

3.教学手段的改革

传统通过挂图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中职学生年龄多在14―17岁之间,活泼好动,意志较薄弱,学习自制力差,易产生厌学情绪。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蓬勃发展,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互动系统等教学辅助工具纷纷进入教学领域,已经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鲜明、动画演示和音像示教的特点,非常符合中职学生求知的需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习兴趣。另外,对生产实践第一线的畜牧兽医相关知识进行摄像、编辑、整理,加入课堂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拓展学生的专业眼界,同时,还能促进他们对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5]。此外,将实景场所的相关知识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提前熟悉,利于他们从潜意识中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能在动物临床外科课程实践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高效学习,较快适应畜牧兽医临床工作,培养个人专业技术能力[6]。

4.考核手段的改革

目前,多数学校对学生的考核手段主要以试卷成绩和实验报告为依据。这种考核方式存在诸多弊端,如只能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点的记忆程度,许多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仅靠考前一周的突击记忆就可以考试过关了,不利于学生对基本技能的掌握和个人专业能力的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同于大学本科生的,因此,本课程组根据社会对畜牧兽医的需求,调整了考核手段[7],将理论课程的考试成绩调整为总分的40%,实验成绩为20%,课程社会实践环节为20%,现场技能考试为20%。通过对考核手段的调整,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技能的局面。

5.结语

根据现在的教学条件,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本课程组逐渐形成了一套系统教学方法,适应了当前教学改革的需要,改变了以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不高的局面。总之,通过对动物临床外科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该课程内容安排更加合理、科学,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常,刘思当.动物病理教学与兽医临床实践[J].山东畜牧兽医,2004,(03).

[2]郑世民,刘超男,高雪丽.兽医专业动物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11).

[3]张林涛.有效生物教学所经历的阶段[J].考试周刊,2010,(46).

[4]陈宏智,易本驰,何书海.etal.动物病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研究[J].河南农业,2009,(22).

[5]刘超男,郑世民.多媒体辅助动物病理生理实验课教学的应用初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11).

篇8

关键词:滨海滩涂;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41-02

野外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1]。环境科学专业重点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因此对野外实践教学的要求相对更高。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环境科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然而,受传统和条件所限,目前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工作开展尚不完善,难以满足现今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盐城地区沿海滩涂湿地这一独特地理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其构建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想。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环境科学教师的关注,根据当地实际自然条件完善环境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素质。

一、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野外实践教学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综合性训练环节。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无论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看,还是从体现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看,加强野外实习对生态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教学环节[2]。野外实践教学的目标不仅是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理解和强化,而且是训练学生野外工作和独立研究能力的重要措施。其目标定位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延续,而是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对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步骤、样品采集与处理、野外仪器工具的使用和维护、野外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进行学习和实践,这样不但能巩固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对环境问题产生直观认识,而且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知识获得的过程、经历知识价值生成的过程,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环境科学野外工作的能力及独立进行专题研究的能力。这是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所不能取代的。此外,环境科学的野外实践也是学生岗前培训的重要场所和手段。环境科学理论性较强,与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利用野外实践教学把学校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相关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演习的平台,因此野外实践教学不仅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场所,更是参加工作前,接触社会、接触生产实际的重要基地[3]。

二、利用滨海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的优势与可行性

一个良好实习区域的选择也是成功开展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前提,盛桂莲等[4]和杨晓菁等[2]人为:生态学教学实习地点的选择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生物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资料翔实;交通便利,生活设施完备;最好已与有关单位建立教学基地共建或有教学合作关系。与生态学类似的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也应具备类似的条件。滨海滩涂湿地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类型,是大陆与海洋的交界带,在全球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平原性淤长型滩涂湿地,是开展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的理想场所。然而过去并没有意识到滩涂湿地在环境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环境科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利用地域优势(如滩涂湿地)进行野外实践教学逐渐引起重视。滩涂湿地具有野外实践教学的独特优势:典型性。盐城地区拥有全国最典型的滨海滩涂湿地类型,大量原生滩涂作为自然保护区被完整保存下来,此外,现代农业和工业等人为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变迁过程也非常显著;全面性。滩涂湿地是海洋和陆地的交错带,包含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界面和介质过程,不但可以研究自然状况下的环境过程,也可以研究人为影响下的环境变迁;多样性。滩涂湿地涵盖了环境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水质学、土壤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工程、生态工程等均可以在滩涂湿地中找到研究对象。海洋景观、大陆景观、湿地景观结合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教学潜力巨大的盐城滨海滩涂湿地体系。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不但能使学生加强直观印象,巩固所学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兴趣点,找到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滩涂湿地野外实践教学资源极其丰富,然而目前尚未没有形成完成的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笔者建议将盐城地区滩涂湿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构建滩涂湿地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构建将对环境科学实践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教学内容的构建。滩涂湿地教学体系基本组成应包括三条主线:(1)自然状态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巩固加强《环境化学》、《生态学》、《微生物学》等各基础课程的内容,并形成直观印象。(2)人为干扰下的滩涂湿地。使学生加强对《污染生态学》、《土壤学》等课程的认识,并对目前我国工农业污染现状有直观的了解。(3)污染控制措施。利用滩涂湿地中的工农业污染源及其环境工程和生态工程控制途径,加强对《水污染控制》、《环境工程》等课程的认识,从实践中认识并熟悉各种工程措施。野外教学实践体系应该囊括环境化学、土壤学、水文学、水质学、生态学、环境工程、水污染控制等课程,在课堂理论学习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野外实践教学活动[1]。实践教学活动应针对不同课程,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利用滩涂湿地资源,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在实践教学同时,将书本知识和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相结合,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反馈于课堂教学,形成完整的教学过程。

2.教学方法的构建。大自然是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更需要走进大自然。课本上枯燥的内容需要与野外实践相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教学效果。滩涂湿地为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提供了理想场所,但还需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起到再教育的目的,而不会转变成单纯的旅游。通常可采用现场细致观察法、现场启发讲授法、现场操作教学法、现场知识竞答、工作目标设定等各种方法进行,通过启发、引导,拓宽学生知识面、启发思路、激发学习兴趣。在野外实践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以达到最好效果。在野外实践基础上,编写实践教材、制作多媒体,并通过反复实践,不断凝练、改进,提高教学水平[1]。

3.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野外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单一的课本宣讲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滩涂湿地丰富的教学资源加上教师适当的教学方法,势必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野外情况复杂多变,需要学生能够灵活应变,教师现场提出的目标任务学生须组队加以完成,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4.考核体系的构建。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考核不同于课堂考核,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核。通过在野外对学生完成实践工作过程的全面审视,比如任务完成情况、现场问答、实习报告等[5],从中判断其学习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这比在课堂中的笔试考核更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考核后反馈给学生,促进其进一步成长,同时反馈于教学中,为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盐城地区得天独厚的滩涂湿地资源为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良好条件,利用滩涂湿地进行环境科学野外实践教学不仅能满足本地区本专业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吸引国内相关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前来学习、研究。将地理优势、人才优势进行有效整合的野外实践教学不但有利于环境科学学科的蓬勃发展和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且对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仁超,樊爱萍,韩作振,李增学,李旭平.山东野外地质走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意义[J].高等理科教育,2012,(3):134-137.

[2]杨晓菁,顾延生,葛继稳.“普通生态学”野外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地质教育,2009,(4):114-117.

[3]翟伟峰,刘省非,王英利,王永杰.21世纪高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4,(6):82-84.

篇9

【摘 要】以华南理工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在2013-2014年间为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采取的具体做法及其效果为例,探讨在研究型大学中培养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有效策略, 指出策略实施的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资交流和借鉴。

关键词 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8-0025-03

作者简介:周建新,男,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汉英诗歌对比与翻译研究;英语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理工科院校英语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英语本科专业为例”(编号:x2wy/N913079a)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型大学以其卓越的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为其立校之本,一向注重培养和推动师生研究能力的发展,因而,在研究型大学中,从本科生阶段起即提倡研究型教学,注重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这是较为普遍的做法。最近几年,华南理工大学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连续有本科生在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和《自然》上,引起业界关注,称为“华工现象”。在外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自2013年起,也开始采取新举措,执行新计划,努力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方面,实施了一些策略,尤其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策略,同时,也着眼于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自然也包含了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因此,两者所采取的措施并非截然分离,而是互有共通之处。为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首先形成了培养思路,并依据培养思路和现实具备的条件,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培养策略。培养一个人科研能力的行动,总有开始、过程和结果三个阶段,其中,开始和过程的实施效率直接决定了结果的质量,因此,开始和过程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就华南理工大学英语专业而言,自2013年起,外国语学院在开始阶段实施了源头精选策略,在过程阶段则分别制定了过程实施策略和后勤保障策略,以保证实施的结果,截至目前,已经实施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策略2年了,取得了一定效果。鉴于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艰难、不确定因素较多的实践工作,本着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精神,现将本单位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些做法和启示总结如下,以资借鉴与批评。自2014年9月起,外国语学院开始招收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因此,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既针对原英语专业本科生,也覆盖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而其中的生源精选策略则主要针对2014级和2015级学生。

一、源头精选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也包含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学院自2013年起确立了提升生源质量的指导思想, 决定自2014年起,在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新生中提高外语学校保送生的比例,亦即从源头开始,就要精选生源,提高生源质量,换言之,实施源头精选策略。为了贯彻落实这一决策,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稳定、高效的实施。

1.成立以学院领导为核心、包括各系部负责人在内的招生小组。学院成立了以学院主要领导为核心,包括所有院领导和全院各系、部负责人的招生宣传小组,并多次进行集体学习和讨论,使大家认清了方向,形成了思想共识。此后,在学院主要领导的指引和带领下,开始进行各项相应的具体工作。

2.制定招生宣传策略、生源遴选方案和标准。首先是制定了招生宣传的内容、宣传的方式方法;还讨论和制定了生源遴选的方案和具体标准。这样,招生宣传工作就有了理论方向和实践准备,可以开始进行实际的宣传和招生工作了。

3.积极主动与各外国语学校进行交流。统一了思想,制定了宣传内容和策略,明确了生源遴选方案和标准后,招生小组从2013年起就分批次、分组次,分别和各个具有保送资格的外国语学校联系,积极主动和各校进行交流互动,让各校的师生了解我校、我专业。

4.投入经费保障招生工作。为保证招生宣传和生源遴选工作顺利进行,学院不仅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也投入了足够经费,在财力上全面支撑招生宣传和生源遴选工作的具体实施。

5.践行公正、公平的生源遴选办法。在对报名学生进行选拨时,实施了公正、公平的遴选办法。从笔试试卷出卷、监考、阅卷评分,到面试考官遴选、面试程序和计分、统分等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了2014级和2015级学生遴选工作的合理、合规,公正、公平。

二、过程实施策略

从2013年起,即开始实施了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策略,2014级新生到校后,也及时开始了科研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学生入学后,科研能力培养工作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过程实施和管理阶段,在这第二阶段,制定和实施了清晰的过程实施策略和随时保障过程实施策略顺利运行的后勤保障策略。在过程实施策略上,主要实行了以下几个措施:

1.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新生入学后第一学期,即为每位本科生配备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有义务为学生今后四年的大学求学生涯提供生活指引、学业规划建议、未来职业和人生发展咨询等。为有效地贯彻落实本科生导师制,学院还制定了相关的实施计划。

2.开设新生研讨课。新生研讨课是研究型大学普遍开设的一种课程类型,旨在专业、学业学习和研究方面对新生进行宏观指引,特别是在学生未来的专业研究上起到方向性的引导和入门介绍作用,对于提高学生对学科和专业的整体认识,明确自身研究方向,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为科研工作打下心理基础等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学院已经为本科生开设了《语言与文化》和《外语学习与文学》两门新生研讨课,为学生明确自己未来四年的研究方向预先做了方向性的指引。

3.实施100本书读书计划。学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必须在学生自身具有扎实、广博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为此,必须努力夯实学生专业基础,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多学多思,这样才有了提升其科研能力的前提条件。为此,学院实施了100本书读书计划,要求每位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必须读完要求必读以及推荐阅读的总共100本图书。为落实100本书读书计划,学院制定了相关措施,并稳妥、有序地执行,定期举行“悦读分享会”便是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措施。

4.实施“导师工作坊”制度。自2014年起,开始在学院本科生中实施“导师工作坊”制度,不定期地邀请校内外学有所专或做有所为的教师、校友、社会贤达、企业高管等人士为本科生做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的学业和社会视野,同时激发学生对相关领域进行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推动师生申报学生研究项目。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在教师,特别是指导教师的组织下申报学校的学生研究项目(SRP),借助学生研究项目,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直接进行相关项目的实际研究。近两年来,每年都有学生研究项目申报成功,有一批学生在1-2年级阶段就开始进行了科研工作,并初见成效。

三、后勤保障策略

在过程阶段,除了在过程中具体施行的旨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具体过程实施策略外,还必须要有相应的后勤保证策略,以确保这些具体的过程实施策略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否则,缺乏足够的后勤支撑,过程实施策略就会落空,无法真正实行。学院制定和执行的后勤保障策略包括:

1.成立领导小组,确立行政保障。为确保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学院成立了以院领导领衔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分工和责任,并不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分析情况,制定应对办法,确实解决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实行专人专门管理,明确责任和任务。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100本书读书计划、导师工作坊、本科生学习和研究实践等涉及学生生活、学习、实践和研究等几方面的工作,学院都指派了负责人,实行专人、专门、专项管理和落实,并明确了责任和任务。

3.施行动态监控,确保过程高效。对学院制定的旨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学院实施动态管理模式,即学院不定期的对专人专门负责的各项工作进行检查、要求汇报、实行会诊、联合决策等,确保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实时、有效监控,以保障各项措施的正常、正确运行。

4.投入经费支持,保障运行资金。为保障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和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各项举措的长期稳定实施,学院拨出了适当的经费,对各项措施进行评估,分别给予经费支持,使各项措施均在经费上获得足够的支持力度,得以顺利实施。

四、效果与问题

学院在2014年设立了商务英语专业,并在2014年9月开始招生,为了提升原英语专业本科生和2014级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为与学校研究型大学的地位相适应,尤其要提升外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在确立了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目标后,学院在2013年出台了各项措施,既保障在源头上首先提升生源质量,也确保在过程中各项措施运行良好,以达到最终的良好结果。从目前情况看,近两年(2014年和2015年)的新生中保送生比例均大幅提高,达到了提升生源质量的目标,同时,在培养过程中,目前各项措施实施顺利、有效,实施两年来,已经有几位本科生发表了科研论文,可以说,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外,在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

1.教师工作量难于量化计算。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工作涉及多方面,包括前期基础和准备工作,如开头阶段生源的遴选、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扩充和深化、研究方向的指引等等工作,还包括后期学生进入实际研究阶段时的指导和评估等,这诸多工作中有些是可以量化计算的,而更多的则是无法细化、量化计算,因此,在整个过程中,参与的教师的工作量如何计算和评价,这是一个难题。目前还主要依靠工作布置和教师个人自觉来实施各项工作,虽然效果还不错,但是教师工作量难以量化的问题始终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

2.师生互动积极性有待提高。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其动力源于教师和学生当事双方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双方必须积极主动配合和推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不然,措施再多,如果师生都没有积极主动性,那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各项措施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中和学生中同样都有积极主动性参差不齐的情况存在。有些教师比较积极,有些则相反,反观学生,也是如此。在导师和学生之间,有些是导师积极,学生则不积极;有些是学生积极找导师,而导师则不积极,只是消极被动应付学生的求教。因此,总体而言,就出现了师生互动积极性参差不齐的情况,有些导师与自己指导的学生关系紧密,在学习和研究中都有合作和指导,有些导师和学生的关系则较为疏远。师生互动和交流是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师生互动积极性,目前还亟需研究解决。

3.激励机制难以制定。为了促进师生更加积极参与到提升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中,也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长期、稳定的推进和实施,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参与教师的工作量难以细化、量化,激励机制也就难以制定。

总之,为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特别是提升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学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并探索性地实施了两年,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些成绩和问题都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思考,启示我们在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之路上且行且谨慎。

参考文献:

篇10

论文摘要:笔者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为例,对它们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进行了分析,详细研究了这些国家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并与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比较。

教育部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但目前高职研究并没有为高职的快速发展作好准备,高等会计专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尤其如此。本文就旨在比较研究国内外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我国高职会计教育添砖加瓦。

1 国外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

1.1 澳大利亚会计教育

澳大利亚的会计教育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将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挂钩,有很多课程得到了澳大利亚会计职业组织甚至是英国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并节省考取相关职业资格的时间。

会计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研讨式教学”、“面授+辅导式教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多地在于学校教学计划中留给他们的各种练习、案例分析、课堂发言以及老师对他们的辅导。

1.2 德国“双元制”课程模式

德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校企合作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双元”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理论知识教学两类教学内容;(2)实训教材(企业)和理论教材(学校)两种教材;(3)技能考试和资格考试两类考试。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第一年以理论教育为主,第二年、第三年以企业培训为主。理论教学强调实用性,重点向学生传授技艺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在双元制课程模式下,学生结束教育后可以立即投入生产,无需再经过一定时间的适应,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同时,这种课程模式解决了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资金、师资、设备和场地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时推崇一种培养学生自立学习的引导探究教学法,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不过由于这种教育模式注重企业和职业学校之间的紧密配合,而且会计专业涉及一定的商业秘密,所以“双元制”课程教育模式在我国高职会计专业教育中顺利实施有相当大的难度。

1.3 加拿大会计教育

加拿大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是它与继续教育相结合成为终身教育一部分。加拿大职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宗旨,在课程设置上采用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强调以培养职业技能作为教学的基础来设计课程,整个课程体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约为1∶1。教学大多采用学生自我学习和评估教学等教学方法。

随着人们对课程模式研究的深入,发现能力本位课程模式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这种课程模式是把职业能力分解为一些细小的任务,对于一些非技能型的能力,如职业道德、处理应急事务的能力是无法进行精确分析的。其次,能力本位课程模式打破了学科体系,对于培养学生从事某一岗位的工作能力是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是零碎的,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继续学习,这与目前强调终身学习是不相容的。因此,要将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应用到正规的职业教育中,还必须对其做进一步的改进。

2 国内高职教育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分析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会计课程一般分成普通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转贴于

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并未进行科学整合。

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也有一些问题,专业课课程设置主要集中在会计业务处理方面,对于相关行业课程安排较少,导致学生专业知识面窄,学生应用能力差。比如针对目前进出口业务的增加,新旧会计准则交替,对于外贸会计和新旧准则比较等课程都应该是会计专业可以设置的选修课程,可学校现有课程设置中没有这样的课程。

在教材选用方面,有一部分教材选用本科院校通用教材,有一部分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但教学案例基本上来源于书本,也比较陈旧。任课教师没有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不具备从不断变化的现实会计实务中及时挑选案例的能力。

在课程体系中,主要偏重知识传授性课程,忽略有利于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课程。如写作、学年论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等。

在实践性课程设置上,学校教学时间里的技能实训课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些提高,但总的来说还是太少,最后一学年的“毕业实习”,本来是应该通过生产实习来完成教学要求。但实际是打工、找工作。

教学实施过程中,像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堂辩论、课内实验、课题调研等教学方式,在我国一般性院校中采用较少,学生的教学参与程度不高。在实践教学方面,实验软件不能及时升级,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校外实践由于实习企业的条件限制,很少能做到依次轮岗实习。在教学管理方面,规章制度很多,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教学质量。但在改善实验条件、保证实习经费、确保教学首要地位等方面,规章制度难以发挥作用。依照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方面是流于形式,并不能真正提高人才的教学质量,而只能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与我国相比,国外高职教育发展较早,虽然具体的会计教育模式不同,但其围绕就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兴起和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教学内容以实用技术和技能为主,不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和整体性,理论教学以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为度。通过各类教学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很多还得到会计职业组织的认可。这些经验对于优化我国高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是切忌照搬,以免水土不服。

参考文献

[1] 延霞.“订单式”人才培养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2] 庄严,庄勇.论高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2).

[3] 杜学森.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方式[J].职业与教育,2007(8).

篇11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阐释目前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状况,针对面向欧美外包的软件专业人才英语能力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现状,梳理出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培养出适合本行业要求的“英语+专业”的合格人才。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服务外包经济的发展,推动加快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服务外包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软件外包,尤其是面向欧美市场的软件外包异军突起,开辟了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软件外包的迅速发展要求在高职软件外包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要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尤其行业沟通和专业表达能力,这对该专业高职阶段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信息技术外包(ITO)的分类与发展

服务外包是集合了知识和劳动力的工作,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目前美国、欧洲以及日本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

信息技术外包(ITO)涵盖系统操作服务、系统应用服务和基础技术服务,在领域上又可细分为软件外包、数字媒体外包、金融后台服务外包和生产外包。服务外包就是起源于用户将自己不熟悉的IT技术支持,交由外部资源来提供服务,这就是目前占到80%的软件外包业务。在服务外包产业中软件服务外包业增幅最为明显,原因在于:软件服务外包行业步入增长期,大型订单增加;随着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高速增长,软件出口已经成为了软件行业新的增长点,服务外包企业经营业绩持续上升;软件服务外包国际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2 面向欧美外包的软件专业人才英语能力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IT行业的高速发展,面向欧美外包的软件专业所需人才除了软件项目开发能力之外,更强调有规范项目流程条件下的职业化素质和工程化能力,以及掌握跨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的英语应用能力。“懂技术的外语人才”已成为企业的发展瓶颈。因为英语是软件行业中的国际语言,尤其面对欧美市场,要做好软件外包项目,必须充分了解客户的需要和想法。

因此,面对通过服务外包可以给我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高职层次上快速地培养出大批量的具有较高素质、较高技能和基本精通行业用语的外包人才成为高职相关软件外包专业最紧迫的任务。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对于相关软件外包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培养要求不同。

(1)在专业分类上,各院校专业名称不同,所属系别不同,在英语能力培养上的规格不同。相关软件外包专业在高职院校基本分为两类—— 商务英语或应用英语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欧美方向),分别偏重英语能力的较高要求和对软件技术的较高要求。

(2)基于专业分类不同的课程设置上不同。在以商务英语或应用英语专业涉及软件外包方向的课程中英语课程和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欧美方向英语课程相比较,前者英语课程的开设比重明显大于后者,且英语课程开设的种类较多,包括英语精读、泛读、口语、听力、计算机英语等,完全不同于软件技术专业仅开设综合英语和计算机英语两门课程的设置情况。

(3)培养目标在趋同中有所区别。商务英语或应用英语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和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欧美方向)的毕业生大部分在毕业后进入软件服务外包企业,但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有区别,英语专业软件服务外包方向培养能主动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需要,精通基础英语、听、说、读、写、译和商务英语应用,系统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基本技能,熟悉服务外包企业工作流程,并了解一定外贸相关知识,能熟练使用相关应用软件或开发环境按照国际规范流程要求完成服务外包的国际化、复合型、高质量、高素质的服务外包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学生,而软件技术专业(服务外包欧美方向)培养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能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熟悉IT英语的应用和国际软件行业及软件外包的工作流程和规范,掌握几种主流编程语言、开发平台及数据库技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了解行业业务知识,能按照发包企业设计要求完成相关的功能模块设计、编码、测试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专业定位的不同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即高职英语教学中所细化的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和软件专业的公共英语教学。两个专业在高职阶段都属于新建专业,且开设院校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在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还没有相关指导性文件,对于软件外包类英语教学处于摸索阶段,亟待出台相关英语课程标准用以指导新兴专业英语教学。

3 高职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英语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不同于软件技术专业公共英语教学有较清晰的框架,基本采取行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高职阶段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英语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3.1 英语课程的设置

根据试行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要求:各校应以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设置英语课程,以岗位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英语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开设行业英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各校可依据本要求,根据本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生未来就业的行业及岗位(群)需求安排教学。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行业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框架表,开发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内容与资源,体现工学结合的原则。各校应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设置教学时数,原则上不低于180学时。同时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转贴于

因此在英语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充分调研和考虑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所占的比例,以及如何做到前修后续,同时应该兼顾界定英语课程与软件课程的比重。

3.2 各课程标准的设定

课程标准是指对某门具体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及教材编写与实施要求等要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它既是教材素的规定,是重要的课程文件。它既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考核的依据,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评价课程的手段。英语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制,要确立课程的设计思路、课程的内容与要求、课程的职业素养要求,并根据课程实施的各个环节提出教材编写建议、教学方法建议、教学评价建议课程开发与利用建议等。

英语专业软件欧美外包方向作为新兴专业,英语课程标准建设无疑是一项巨大的任务,需要大量的调研,通过走访企业、与企业共同探讨,建设完善且具指导意义的英语专业课程标准。

3.3 教材的选定与建设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知识传授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理念和方法,因此教材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智能的提高、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在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课程教学中,教材建设不成熟,可选择面窄,基本使用本科教材内容,难易程度不适合高职学生的实际水平,不贴近软件专业岗位要求,不能体现高职特色。因此,在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教材建设上,应与企业共同研发,以职业岗位和工作任务为核心选择和组织专业知识体系,确定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培养方式。借鉴企业培训中成熟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模拟学生在软件外包企业中会遇到的各种工作场景,加强学生在IT专业领域和商务领域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此外,英语教师中软件专业知识的不了解、双师型教师的匮乏也将是本专业英语类课程教学实施中的障碍。因而加强对老师的专业课程培训,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将会使英语专业软件外包欧美方向的英语课程教学进入轨道,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结语

了解软件外包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理清目前高职教育中软件外包人才培养中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上“英语+专业”的综合性软件人才奇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拓展了高校人才的就业渠道,提升了人才的就业层次,为我国软件外包快速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

[2] 2008年上海市信息服务外包发展报告[R].

[3] sdwm.edu.cn.

[4] 中国高招指导网.

[5] 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12

一、柏林模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国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教学论模式。其中“柏林模式”较为著名。它是在对当时德国流行的“教养理论教学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种教学论影响下的教学设计思想后来又被广泛地应用于日、韩、巴西等非德语国家的外语教学。该模式提出了一种面向经验科学、对教学进行分析和设计的理论设想,对教学设计理论建构和实践有重大参考价值。

柏林模式的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重视学习者拥有的人类心理学和社会文化条件。这两大因素被称为该模式的“条件范畴因素”,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基础。前者指那些由教学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带到课堂中的相关心理因素,包括学生的自身条件(如个性需求、学习动机、就业前景、语言能力、社会化经验等)和兴趣追求等,也包括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风格、师生关系等。后者指那些来自于社会的、在课堂持续的时间里起作用的因素,包括实施教育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等),涉及到学校类型、机构设置、人际关系、国家意识形态、文化教育政策、教育目标等因素。

影响教学过程的四个基本因素即意象、课题、方法、媒介构成“决定范畴因素”。意向指教与学目标的确立,包括认知、情感及实用等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的确定对学生来说都涉及到知识的获得、满足或者掌握。课题指教与学的题目,即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不同的领域,即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科学性是指那些在理解层面上的知识或者程序性的操作方法(如翻译课中的翻译操作套路);技术性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型知识(如翻译技巧);实用性则涉及教学的具体结果,即学生应该获得的行动能力(如学生的翻译能力)。方法指教与学的方式。教学方法必须涉及五种水平:第一,结合。教学过程可划分为几个彼此相互联系而紧密结合的阶段,而与此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也要相互联系。第二,小组和班级的组织。第三,教与学的方式。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必须由其类型和结果来决定。第四,方法的模式。教学必须遵循可靠的、有效的模式,例如遵照示范性的和遗传学的学习模式来设计教学。第五,遵守学生自主活动的原则。媒介,包括语言文字和学习工具,指学习的外部条件。柏林模式重视媒介的使用,第一次把媒介从总体的教学方法中分离出来,要求教师要特别重视媒介选择的社会文化条件与人类学条件。到了20世纪九十年代,德国著名的教学设计专家佩特森发展了原有模式,他加上组织和互动这两个重要的基本因素,使柏林模式在强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师生互动为教学行动方式的教育理念下,具有了新的时代特征。柏林模式将人类心理学条件置于和社会文化条件同等的地位,将二者并列为条件范畴因素,因而否定了以经济和就业为导向,无视学习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心理动机,偏离大学人文教育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二、柏林模式对翻译基础课程设计的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国际化,市场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传统外语学科的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翻译课程的改革对翻译人才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在翻译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可以从柏林模式得到启示。

外语专业本科翻译基础课属于培养学生外语终端应用能力的高年级技能型课程。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翻译课定为三个层次:纯粹作为外语教学手段的教学翻译,目的是提高外语水平;作为外语专业课的翻译教学,具有过渡性质,即是外语教学的高级课程,同时也是培养翻译人才的初级课程;作为翻译专业课的翻译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译员。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高校的翻译教学实质上仍然是外语教学的一部分,未形成独立的学科教学的格局。作为专业课的翻译基础课教学,因其过渡性质,就有双重任务,既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翻译素质、翻译意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也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乃至汉语水平。因此,翻译教学必须二者兼顾,而以培养翻译实践能力为首要目的。

根据柏林模式,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与备课时应从学生具有的人类心理学条件、社会文化条件以及学用结合的理念出发,综合考虑外部的学习条件与内部的诸多教学因素,来确定每种因素的地位,以优化教学效果。教学目标及教学意向设置要根据课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目的以及课堂教学因素的需要来设定,不能随意安排。设定教学目标后,教师要考虑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方法问题。一切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心理学为基础理论,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出发点。因此,教学设计时要对以上诸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不能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与现实情景隔绝的现象。

在进行翻译基础课程设计时,应当考虑如何在理想化的人文主义教育目标和市场导向的功利意识之间取得平衡。应当避免两种倾向:一是短期行为。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尺度,削减教学内容中与市场需求并非直接相关的部分,把翻译课堂当成翻译培训班。这样做可能会迎合一时之需,但培养的人才缺乏人文素质,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教学目标理想化,无视社会对翻译人才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个体需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材老化,不能适应社会对大学教育的期待。因此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教学的人类心理学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

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因高校扩招、师资缺乏,翻译教学的班级变大。目前高校、科研机构对外语本科生的需求锐减。人才市场对外语专业本科生出现了多层次的需求,就业范围扩展到外事、涉外经济、传媒、和政府管理部门等。这意味着课程设计的社会文化条件发生了变化。当代大学生又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欲望非常强烈,希望大学学业能够学以致用、期待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所以人类心理学条件也在发生变化。进行翻译课程设计时,应根据条件范畴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具有开放性,即相对稳定,又可以吐故纳新;教学模式要灵活多样,教学资料应随时调整充实。

教学的课题应体现科学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以英语专业为例,据笔者观察,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虽然在大学里学了三、四年英语,但甚至连一般的照片说明也译不好的大有人在,特别是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中,能译好的更是凤毛麟角。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实,在有限的学时内,应集中精力抓好几种常用实用文的翻译,以练习非文学作品的实用文翻译为主,先要让学生学到一些用英语办实事的本领。这些材料的翻译不同于文学作品,有较大的可教性、可学性。适量的文学体裁翻译可以作为后续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而基本的翻译理论主要穿插于翻译实践中讲解。这样选材可以基本满足各种翻译实际需要并提高学生的翻译业务和人文素质。

翻译教学法应以建构主义为基础,体现后现代教学论的特点。建构教学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意义的重构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翻译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多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研究式、任务式、答辩式等教学法。课堂上教师应多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从干中学”,以体现翻译教学的多边活动观。课下指导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分组学习相结合,使课上和课下有效贯通。今天的翻译教学应重视小组和班级的组织,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篇13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 经管类专业 统计学 教学改革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97

1 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统计学是一门认识方法论科学,是关于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数量规律性,以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科学认识。作为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统计学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1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现状

由于中外合作学校的层次不同,对合作办学学生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有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纳入第一批本科层次,对学生成绩要求较高;有的是纳入到本科二批计划;也有的是纳入到专科层次计划。另外,同批次学生中,英语成绩高的优先录取。比如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自2007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NMIT)、美国剑桥学院、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和美国克拉克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所招收的学生主要是本科二批,高考分数大都在500~600分之间。本文将重点以本科二批层次合作办学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这些学生虽然是属于同一批招收,但分数差别较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稍欠缺,能力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

1.2 中外合作办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及主要问题

统计学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作为商业以及工业的一个基本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所以,统计学对于这些专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却违背了设置统计学课程的初衷,主要表现在:

1.2.1 教学内容一刀切,缺乏针对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统计学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要有相应的调整。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部分院校(包括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校)的统计学教学大纲是参照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内容来确定的,不考虑专业的特点,实例缺少时代气息,不能与专业的发展相结合。

1.2.2 授课方式不够多元化

统计学的授课方式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对“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还不够,在课堂上学生是被“灌输”知识,再加上学生对统计学没有一个实践性的认知,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统计学既难学又枯燥无味的情绪,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对于教学手段来说,现在普遍采用多媒体教学。但随之带来的问题是部分学生感到没有停顿思考的时间,知识消化吸收不良。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之下,使得学生跟着教师的既定思路来思考问题,学生对统计学逐渐产生了“针对现成的数据资料套用一定的公式进行求解”这样的认识。

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与学的方法,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潜在能力,推进统计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1]。在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在这种场合中,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四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

3 中外合作办学下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实现途径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环境下,作为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既要适应统计学的发展趋势,又要克服统计学的教学弊端,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来实现培养创新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目标。从总体看,中外合作办学下经管类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理论为基础,以应用为目标”的原则[2],针对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层次突出、差异明显的特点,结合专业对统计学的需求程度,以发挥基本功能为首要任务,使学生在接受和掌握好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1 统计学教学内容的设置要以应用为主,教学目标因人而异,突出专业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不是个体对静态现实的拷贝,而是个体对动态现实的积极建构。在学校环境中,在同一个课堂上,虽然由于有效的班级划分,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同一性,但受原有发展环境和前期累积经验的影响,学生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水平差异[3]。在中外合作办学下的学生的这一差异更加明显,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也应因人而异。首先,统计学教学需要以推断统计教学为主,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关于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要求需要因个体而异。其次,建构主义认为,已有经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影响个体对外来信息的接受与解读,进而在大脑中建立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意义体系的过程,即个体选择输入信息的过程。而个体选择信息主要有四个标准:第一,有用性,即信息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第二,趣味性,即信息能愉悦个体的心情,为个体带来愉快的体验;第三,可信性,即个体能部分理解信息,信息能在个体已有知识结构中找到生长点,是个体已有经验的合理演进;第四,他人的倾向性,因为在课堂环境下,个体的选择往往要受到所处学习共同体中与之交往的其他个体的倾向性的影响。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要考虑与专业的相关性,通过增加教学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统计学在其专业发展过程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没有太多负担的情形下学习对其工作生活都有益的统计学知识。

3.2 多样任务驱动法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一般都是以“中等生”的身份进入大学校园,在一个比较轻松、自由、开放的大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减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任务引导的,难度适宜的学习任务是有效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必备条件。学校中学生的学习不是随机的、偶然的、杂乱无章的,而是在一定目标任务的引导下有序展开的。学习活动的方向性、目的性、计划性既能体现在学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更具体地体现在每堂课确定的学习任务中。比如在统计学教学的第一堂课,一般都会提到市场调查问卷,包括问卷的设计及其结果的统计与分析都要用到统计方法。那么,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一个大作业,并在授课过程中时刻提示学生。但是因为学生现有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的学习任务的难度和类型也要有所不同。因此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前,教师应承认并了解学生的需要状况,根据教学安排,提出多样化的学习任务,以供学生选择。

3.3 改变授课方式,完善教学手段,丰富考核形式

现有教学一般采用合班授课的形式,一个老师面对比较多的学生,虽然能够节省一些资源,但导致师生间缺少必要的沟通和交流。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采用“合班授课+单班辅导”的形式。合班授课是指由主讲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集中讲授。单班辅导是指对单个班级一一进行辅导,主要是由辅讲教师组织知识回顾、答疑、课堂测验、知识拓展、布置作业。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差异会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并能因材施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合作式教学、交互式教学策略也能够在这样的授课方式中得以运用,在坚持异质性组合原则下,通过交往互动的学习活动,为共同体内的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差异性的适宜的学习支持。授课方式的变化使得考核形式也有了一定的调整,结合统计自身的特点,考试应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列入考试评分标准当中,应从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成绩。除了普遍采用的闭卷考试外,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相结合等多元化测试考核及多阶段考核、积分累计考核将成为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继耘.学习的累积性、适切性和交互性――论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

[2]赵先仓.非统计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科技信息,2010,(17).

[3](美)戴尔・申克著,韦小满等译.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刘立娟(1980-),女,山东淄博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统计学的教学与教育管理,山东科技大学财经系,山东济南 250031

篇14

【关键词】本科院校 学生 校外实习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人文专项基金(13JK0014)。

经管专业校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校外实习的效果评价方面,目前并无一套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全面的测量指标、测量方法及评价方法,而学生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观评价对了解高等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研究教育教学质量,必须以学生为本,才能得出有价值和有意义的结论[1]。学生满意度是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并分享教育成果的必然结果和评价指标,通过学生满意度评价、监测校外实习质量,有助于根据学生经历的普遍性认识校外实习,提高校外实习的管理水平。

研究方法及样本特征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获得学生对校外实习(主要是毕业实习)满意度的总体评价,并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因子进行归纳。在收集有关项目时,我们采用学生们易理解的语言,对经管类专业学生进行访谈并加以整理,抽取主要影响学生校外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初步形成本研究的问卷题目。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问卷1860份,回收率93%、去除无效问卷后共计有效问卷1640份,有效率为 82%,使用SPSS16.0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样本情况见表1。由表可见学生的性别比例基本平衡,70.7%的学生入校前来自农村,非独生子女占到70%。实习岗位以基层服务或销售及基层管理工作为主,两者占到80%,实习时间以3-6个月、1-3个月为主,多数实习津贴从500元-1499元不等;实习组织方式以学校组织的带薪实习和自己联系的带薪实习为主,两者占到87%。

结果和分析

1.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满意度描述性分析

为检验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和信度,利用SPSS16.0软件检验克朗巴哈a信度系数和拆半信度系数, Cronbach's a=0.897,Guttman拆半系数为0.803,显示变量相关性和内部信度良好,适合进一步分析。首先对陈述实习感受和总体满意度的20个观测量进行描述性分析,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其中横坐标的数字“a1”代表“和指导教师相处融洽”,“a2”代表“与同事相处融洽”,“a3”代表“和其他实习生相处融洽”, “a4”代表“与顾客或前来办事的人相处融洽”,“a5”代表“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a6”代表“实习岗位体现我的个人价值”,“a7”代表“实习生受到歧视,同工不同酬”,“a8”代表“我觉得自己的实习岗位充满挑战性”,“a9”代表“实习单位安全保障工作做得很好”,“a10”代表“学校重视实习,组织安排得力”,“a11”代表“对自己在实习单位的表现感到满意”,“a12”代表“实习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能力”, “a13”代表“实习让我充分利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a14”代表“实习生在单位付出高于回报”,“a15”代表“对单位的食宿和福利感到满意”,“a16”代表“实习单位的业余生活安排很好”,“a17”代表“不喜欢实习单位的复杂人际关系”,“a18”代表“实习单位对员工过于苛刻”,“a19”代表“对实习津贴感到满意”,“a20”代表“对本次实体满意度很高”。由图1可见,学生在绝大多数观测量上的得分为3-3.9分,显示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总体满意度为中等水平。在“对本次实体满意度”题项上,均值M=3.51,标准差Std=1.353,说明学生基本认可校外实习,但尚未达到“很满意或很认同”水平(均值为4以上表示很满意)。对描述实体感受的题项进行排序,发现“与指导教师相处融洽、与同事相处融洽排在首位,而“与其他实习生相处融洽”“与顾客或前来办事的人员的相处融洽”“对工作环境感到满意”等题项排前,说明学生对与指导教师、同事、同学及顾客的相处和对工作环境较为满意,但同时认为“实习生在单位受到歧视”或“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过于苛刻”“实习生在单位的付出高于回报”“实习工作强度超出承受能力”,而“对实习津贴感到满意”题项上得分最低(M=2.69,SD=1.252),可见学生对实习津贴有较高的期望。

2.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是一种通过显性变量测评潜在变量,通过具体指标测评抽象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最早由心理学家Chales Spearman在1904年提出,它的基本思路是将实测的多个指标,用少数几个潜在的指标(因子)的线性组合表示,主要应用于寻求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和对变量或样本进行分类[2]。为了进一步了解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使用SPSS16. 0软件对39个描述实习感受、影响因素及满意度的题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首先采用KMO与Bartlett’s球形度检验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其结果为:KMO检验值为0. 740,说明样本量较为充分;近似卡方值为2282.03 ,自由度为231 ,显著性系数为0. 000,说明样本适合作因子分析。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根据特征根大于等于1的原则选取公因子,提取因子时以因子载荷0.4为基准,并根据如下标准进行指标剔除:第一,在所有因子的载荷小于0.4的指标;第二,只含有一个指标的因子及指标;第三,同时在两个因子上载荷达到0.4的指标,对剔除后的问卷中的24个指标再次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最终萃取出7个因子,它们累计可以解释80.04%的方差,即萃取出的7个因子可以基本上代替原有的24个表述实习感受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的题项,对这7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实习单位管理及实习待遇、个人价值与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生涯发展、岗位吸引力、人际关系、对实习岗位要求以及学校组织管理。

结论与建议

第一,学生对校外实习的满意度为中等水平,与学校及专业指导教师对实习效果较高的预期相比,学生只是基本认可实习,这一点应引起学校、院系及专业指导教师的高度重视,分析、思考影响实习满意度的原因,以学生为本,认真进行实习设计、遴选实习基地及实习单位,加强对实习的组织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第二,影响学生实习满意度的因素可归结为实习单位管理及实习待遇、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生涯发展、学校组织管理等7个方面,其中实习单位管理和实习待遇的影响作用最为显著。

第三,在对实习单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多数实习单位都强调,学校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实习的意义和实习薪酬的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素养,做到爱岗敬业;另一方面反映出目前企业倾向于将实习生安排在基层岗位,补充基层劳动力的短缺,导致实习岗位与专业不一致,学生往往感到在实习阶段无法很好地应用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从而导致实习满意度较低。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创造更为人性化的实习环境。

第四,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他们对个人价值的追求,关注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发展愿景。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充分的知识储备投入到实习中,在实习岗位上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专业知识,体现个人价值和潜能,才能真正起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倩、岳昌君:《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与学生满意度》,《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第11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