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微观经济如何分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当前,各个高等院校在进行经济学讲解中,都采用了把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分开讲解的方式,微观多置于宏观之前,这主要是沿袭了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流派的做法。微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更多地从整体上研究社会经济问题,涉及国家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问题和采取何种经济政策促进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化解社会中不同利益的矛盾冲突,实现社会稳定,主要关注资源利用问题。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区别,但是又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下将从不同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论述。
1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差异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同属于经济学科,很多教材甚至把他们编著在同一本书里,但是两者却存在着很多方面的差异。
首先,两者的基本假定具有较大差异,微观经济学的几个假设分别是: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和完全信息,总体是承认市场的完善性,反对政府干预;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能力。
其次,研究的内容看,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围绕两个市场(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和两个主体(企业和消费者)来进行论述的,主要研究的是最为基本的单位,居民、厂商、市场等个体对象。宏观经济学主要的研究内容立足于经济体整体,把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的运行规律。两者的研究对象的差异,导致了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个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由于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分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总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
最后,两者解决的问题不同,核心理论差异很大。微观经济学主要解决的是资源的配置问题,研究市场经济如何使得资源配置优化,进而增加社会福利,微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为价格理论,也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其它内容都是围绕价格理论展开的,微观经济学体系认为市场是有效的,主张政府不要对经济进行过多干预。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解决的是资源的利用问题,研究使现有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较好地保持经济稳定和增长,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其它内容也是围绕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这一核心理论展开,并指出市场不能完善地解决经济问题,必须进行政府的有效干预。
2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相互联系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是也存在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两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学分析体系。
首先,两者研究的目的都是探究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从而对人们的经济活动提供正确的指导,使得整个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其次,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内容上存在相互联系和补充,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假定资源已经被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则主要是研究资源是如何被充分利用的,因此两者的研究内容缺一不可,缺失一个那么整个研究就会不完整,单一方面的研究也就无法进行下去。
最后,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微观经济学为宏观经济学提供了很多研究方法和思想,而宏观的很多内容必须依赖于对微观的研究成果才能得到,同时,微观和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经济学,不进行价值判断,只是对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和描述。
3 教学中如何利用微观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问题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有着很多差异,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双方总的来说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在科学和教学体系中的,所以在教学中应该特别注意两者的关系。
在教学中,我们要在讲解其中一门课的时候,有意识地涉及另外一门课的相关内容,比如我们在讲解微观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时候,应该提及到宏观经济学中研究经济增长时要应用此函数。同样,我们在讲解宏观经济学时,也应该对相关的微观内容进行引用和比较,对两者内在的逻辑性给予必要的阐释。
由于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很多地方具有统一性,因此很多微观创立的思想在宏观经济学方面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均衡的思想,是贯穿经济学的一个主要思想,它是由微观经济学所创立的,但是在宏观的很多内容研究上都得到了使用,尤其是在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上,均衡思想被大量应用,这样在讲解时,最好能够把均衡思想在微观经济学的使用和在宏观经济的使用对比,联系起来讲解。
微观和宏观经济学在很多方面有联系,在很多方面也有区别,因此教师有必要对两者之间比较大的区别详细进行阐述,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时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分析框架。比如,微观经济学先是提出了几条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对整个经济学问题进行分析,他本身具有更为浓厚的演绎方法;而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时,是对已发生的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发现其中所蕴含的经济规律,更偏向于归纳性的思考体系,这两种分析问题的差异在学习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和分析,非常有助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深入学习和掌握。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短期;长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156-02
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把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当作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认为微观以充分就业为分析前提。因而,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同一体系之中。这一理论体系在战后的西方经济学界一直居于正统地位,确立了西方经济学教材和教学的基本框架。但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不同,使得两者共同使用的一些概念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应用,例如“短期”与“长期”这一组概念。
一、“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微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微观经济学中多个理论涉及到短期和长期的区分。例如生产理论中的短期成本理论和长期成本理论;成本理论中的短期成本曲线和长期成本曲线;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和长期供给曲线以及不同市场结构下厂商或行业的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等。这些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并非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以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为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为短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可能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而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为长期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且等于市场价格,均衡条件下厂商的经济利润必定等于零。
2.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微观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为了解决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和人类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便涉及“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如何生产”是指生产要素在企业内部的配置问题。企业调整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配置,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经济资源(即生产要素)数量是否可以变动便是微观经济学中区分短期与长期的依据。微观经济学中常假设生产中仅使用劳动与资本两种要素,因此可以用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考察短期生产理论,假设资本要素固定,劳动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理论上讲,我们也可以假定劳动要素固定,资本要素可变,则有短期生产函数Q=f(L,K)。特别说明的是,微观经济学所说的短期和长期并不是指具体时间的长短,而是以能否变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划分标准,其时间长短视具体情况而定。
3.微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区分的意义。微观经济学对短期与长期的区分主要体现在生产理论中。通过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微观经济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的刻画更为全面和准确。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现代生产这样一种“迂回生产”方式,采用了大量的机器设备,资本规模在一个较长的周期中保持稳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在短期决策和长期决策面临的约束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深刻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分别构建短期生产理论和长期生产理论显得非常重要。而对于微观经济学的学习,理解短期和长期的区分,更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微观经济学通常会有的一个困惑就在于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很多的时候会觉得相关理论知识与生活中体验的现实好像并不一致。例如,通过对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理论或垄断竞争市场均衡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每个企业长期均衡时的经济利润总是为零。也就是说,长期均衡条件下,企业家能获得的利润恰好等于企业家本人去其他企业打工的工资收入,不会高于这一工资收入,当然也不低于。这就产生了两个疑问:①如果创业和打工收入水平相当,为什么会有无数的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②为什么现实中,在类似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行业的无数企业利润并不一致,有的企业赚得盆满钵满,有的企业血本无归?以上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有赖于对市场均衡利润理论进行短期和长期的区分。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时之所以经济利润等于零,是因为短期中厂商会因经济利润与亏损的驱动而进入与退出一个行业。某一行业,短期中利润大于零时,会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行业经济利润减少趋向于零;短期利润小于零时,行业中会有企业退出,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减少,行业经济利润增加趋向于零。短期均衡时,企业经营的利润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而企业经济收益依赖的是短期行为而不是长期行为。正是追逐短期经济利润的勇气与实际能力,诱使了创业者投身创业大潮。也由于短期均衡时可能出现的盈利或亏损使得企业出现优胜劣汰。
二、“短期”与“长期”概念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1.宏观经济学中的涉及短期与长期区分的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涉及到短期和长期区分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与微观经济学类似,相关理论直接区分为短期和长期理论。例如,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些理论的短期理论和长期理论也不仅是如字面上简单表现为时期上的区别,更重要的是理论含义的差异。例如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是垂直的,而不同的宏观经济学流派对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描述是不一样的,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水平的,常规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古典主义的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第二章情况下,相关理论的短期和长期区分不是那么明显,对同一问题的短期和长期研究分属不同的理论。例如,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可分为短期国民收入决定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主要是运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IS-LM模型、AD-AS模型和IS-LM-BP模型四个模型分别介绍了不同条件下短期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而长期国民收入决定主要是指经济增长,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增长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等。
2.宏观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的界定。宏观经济学研究资源利用问题,涉及到以下几个相关的问题:一是产出是如何核算、如何决定的;均衡产出条件下的要素约束问题。二是为什么有时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如何保证全社会的稀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大国民收入,改善人类福利的问题。三是如何用既定的资源实现生产能力的长期可持续增长问题。四是如何实现通货的稳定,如何实现开放经济下国民收入的增长问题等。资源的充分利用实际上就是指各类生产要素都实现充分就业。在市场机制下,各类生产要素能否实现充分就业,关键在于市场上要素价格能否迅速波动调整从而实现要素供求均衡(市场出清)。而宏观经济学中短期和长期界定的主要标准就是看能否通过价格的波动调整实现市场出清。短期内由于价格刚性(粘性)会导致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不均衡,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长期内价格总可以得到调整使得宏观经济中生产要素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例如,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内名义工资水平不变,物价水平上涨导致实际工资下降,生产利润提高将推动企业扩大生产,总产出增加,因而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长期名义工资水平可以自由波动调整,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总产出维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水平而不受价格变化影响,因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宏观经济学中对于短期和长期的界定还有第二种情况,货币主义对于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解释运用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菲利普斯垂直。货币主义中短期和长期的差异表现为居民的适应性预期差异。货币主义认为居民依据以往经验而对经济变化形成适应性预期,短期适应性预期往往不能准确预期经济变化,但长期经过修正可以取得准确的预期。当物价上涨时,短期内居民低估物价上涨幅度高估自己的工资,导致劳动供给增加失业率下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上方倾斜;长期内居民准确预期物价变化,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失业率维持在自然失业率水平而不受物价变化影响,从而菲利普斯曲线垂直。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4日
一、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
微观经济学作为专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一门学科,成为各高校经济类和管理类本科生、硕士生的必修课。它是各门经济学科的基础课,其理论方法贯穿运用在各门课程中。微观经济学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微观经济学通过抽象的模型描述具体的经济现象,很多时候用数学曲线描述变量的变化规律,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其要表达的内容,而现在大多数高校都是基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讲解为主,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其弊端显而易见,所以微观经济学教学探索与实践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好《微观经济学》尤其重要。但是,《微观经济学》的讲授不能是知识的简单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仅仅孤立、零碎地知道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理论,就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的确有很多学生,被引导到一个死的知识堆中,如果问其各个部分的理论是什么,其回答得头头是道,但一旦拿一个具体的经济现象让其用所学的理论进行解释,就不知所云了。其结果是培养了许多非常努力的学生,可是他们的知识是片面的、支离破碎的,而且他们的逻辑思维越来越倾向于僵化。因而,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真正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而要使学生“真正掌握”,首先应让学生清楚《微观经济学》本身不是教条,而是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其结论性的基本原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原理的形成思路和过程,也就是其思想方法、思维过程,这也是经济学原理形成的科学路径。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还原这个过程,将自己“模拟”成经济学家,重新走一遍这个科学路径,这实质上也就是教育理论中的探究式教学和学习方法。
二、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
根据《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适合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案例引入式教学。案例引入式教学是指教师在讲授某种理论时,可以先在讲授理论前,引入一个适当的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推导出理论。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采用案例引入式教学方式是非常适合的,因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形成思路,实际上是一种思想方法和思维过程,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教师不应该总是直接地给出或简单地讲解现成的结论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而应该按照启发式课堂教学的要求,结合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发现规律。显然,这对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逻辑思维技巧将大有帮助。
(二)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教学也是微观经济学课程非常适合的一种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来安排教学:首先,让学生分析与即将要讲的理论相关的经济现象,找出这些现象共同的经济特征;其次,让学生分析这些经济现象呈现共同特征的原因;然后,在分析的过程中,使同学们确定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目标;再次,有了目标后,就建立分析的基础,给出一定的目标成立的假设条件,依据假设条件,逻辑推理,检验推理的结果,通过即正确,否定返回重新给条件,重新推导;最后总结和讨论。
(三)讨论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互动性非常好的方法。运用此方法,首先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各种方式分成小组,然后围绕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议、质疑,最后得出一致同意的结论。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授课中期,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已经具备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基本技能,在章节转换之际,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感兴趣的疑难问题,不失时机地穿插、组织一次讨论是很必要的。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疑问,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辨析,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运用讨论式教学法需注重以下问题:一是问题的设置。课堂讨论的内容一般是通过教师命题来引发的,教师论题出得好,才能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为了充分发挥讨论学习的作用,教师必须当好讨论的引导者。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做必要的归纳、总结、评价,使问题的结论更加明确,更有条理,还可以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所讨论的问题做必要的扩展和延伸,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三、微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手段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很丰富,但也很抽象、深奥、难懂,学生难于消化,特别是要用高等数学的知识证明和推导经济理论,使很多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难学。因此,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教学内容,使经济学原理“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有良好的交互性,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有大量的图、表,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可以节约出大量的课堂时间,也可以将图、表最关键的地方用不同的颜色强调,根据作图软件可以将曲线的变化趋势、曲线之间的关系通过绘图的过程强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印象,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二)师生互动手段。师生互动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相反,教师应该更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在关键处点拨,为学生的练习扫除障碍。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由老师引导,调动学生互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探寻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也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及时给予不同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导。
(三)习题练习手段。习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习题练习可以使学生熟悉生疏的概念、原理,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巩固所掌握的知识。我们可以在每章结束后,进行一次习题讲解课,要求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答辩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回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对于经济学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它对于经济学专业今后科研素质的培养具有导向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讲解为主、教师为主、书本为主”的教学弊端,逐步建立起“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2007.
[2]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1998.
[3]浅谈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在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中国远程教育,2006.2.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2年度天津工业大学校级课题:《微观经济学》教学案例资源库建设――基于对我院试题库的补充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作为后续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必不可少的知识储备。但由于该课程理论深度较强,出现了学生难懂、教学效果欠佳的尴尬局面,而案例教学法合理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搭建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平台,能够使微观经济理论深入浅出、融会贯通,既保留其特色和理论体系,又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一、《微观经济学》的教学特点
1.微观经济学理论性强
微观经济学以经济概念、经济原理为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时有相应的假设前提,否则结论难以成立。其系统性强,内容庞杂,包括供求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分配理论等,同时也会牵涉到大量的经济学家和学派的学术继承与争议等,也会给初学者带来许多困惑。
2.数理方法运用较多
在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学科,需要使用大量的图表、函数等数学工具来表达经济学思想,借助数学模型推演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变量间的逻辑性也很强,很多理论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很多知识需要通过图形来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术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整体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复杂的数学公式感觉很不适应。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借助数学模型来推演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大量经济模型的构建更加大了初学者的困难,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枯燥乏味,难以掌握。
3.教学过程多关注模型的推导
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多关注于模型的数学推导和几何图形的解释,但微观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因此,要求教师不应过度关注模型的数学推导,而应将精力集中投入到讲解模型中的变量相互关系,以及模型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含义。否则,学生会迷失在大量的图表和公式里而不能自拔,只会机械套用教材上的结论而不知其所以然。不仅如此,微观经济学还是其他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课,如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管理学、财政学、证券投资学等都需要微观经济学做前期的理论铺垫,因此,如何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和运行规律,探索一条适合的教学模式尤为重要。
二、微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模拟和再现真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把学生引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进行学习,主要运用于管理学、法学等学科教学中。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面较广,内容较为深奥、抽象,文字、公式以及图表较多,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学生缺乏兴趣而效果低下,如何能够生动形象地讲好相关理论,使学生摆脱困惑或厌学情绪,并能喜爱上该门课程,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优点如下:
1.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
微观经济学中涉及到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模型,没有扎实的数学和经济学基础,难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体系。通常,在微观经济学的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抽象的讲授法,在进行数学推导的过程中,使得本就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会愈发显得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使学生原本充满期待的热情度迅速降低。如,在“消费者行为”中,会使用到无差异曲线、预算线;在“生产者理论”中,会运用到等产量曲线、等成本线以及TP、MP、AP曲线、市场结构中不同类型市场的需求曲线、均衡状况等多条曲线,学生掌握起来往往非常困难。若根据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案例的选择,必然会涉及相关的经济热点问题,足以吸引学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拓展学生视野
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设置多在大学一年级时进行,对于刚刚接触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社会阅历尚浅,也缺乏对经济生活现象的敏感,通过适时引入与微观理论相关联的现实案例分析,把学生带入案例场景并进行讨论或研讨,可帮助学生理解并牢记和应用相关知识,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对经济政策的分析能力。如在讲述弹性理论时,关于“需求弹性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通过“谷贱伤农”的现实实际进行案例分析,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真真切切地渗透在我们生活周围。在讲述“公共物品和公有资源”时,可以引入经典的灯塔案例,以及提出“为何鲸鱼濒临灭绝而鸡却无繁衍之忧?” 。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引入“博弈论”的囚徒困境,便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相互依存性。 这些相关知识的导入会极大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相关知识的积累。
3.注重双向交流
合适的微观经济案例通常来自现实生活,有充足的真实数据和媒体评析,便于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微观经济学中包含诸多理论模型,单一的理论阐述和推导枯燥乏味,难以使学生掌握理论真谛,更谈不上客观分析现实中企业的经营发展、不同行业所在的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特点、市场失灵等问题。而采用案例教学,其优点是很明显的,它可以使得刻板生硬的课堂氛围提升到丰富多彩的感性认知,便于将大量抽象枯燥的理论消化吸收并灵活运用。
三、微观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方式的应用
1.案例的选择应恰如其分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必须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所取案例应恰当地服务与教学内容,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资料。其次,案例的选择应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所选取的案例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有一定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较好地解释理论模型。用恰当的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会激发学生对案例的思考并引起对理论知识的高度关注,课堂氛围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学生注意力会集中到该堂课内容上,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可对案例进行分层选择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课程特点,进行案例的选择、编排。如关于经济理论热点与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故事中的经济学案例等进行归类。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层与归集,能使学生了解到经济学与生产、生活等经济活动密切相连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素养。教师用分层案例对不同章节的教学案例进行强化说明,可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趣,并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如对于贯穿微观经济始终的“边际”一词的理解,学生在最初接触的时候很难以理解,这时可运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如此昂贵?”来使学生加深对边际决策的理解。 如在讲授蛛网理论时,可选取现实生活案例进行分析,如结合近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在讲授劣质品的收入效应时,1845年爱尔兰发生的吉芬现象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案例,这是采用历史事件进行佐证的相关例子。
3.注重案例与实际的结合
虽然微观经济学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分析体系和逻辑框架,但并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经济理论在分析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假设前提,目的是进行简化分析,但是假定越多,偏离现实就越远。从表象上看,理论和实际并不能完全吻合,教师在进行案例讲授的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理论进行分析,并且应让学生明白被简化的理论与现实实际的差距与关系,并解释案例中某些细节偏离理论的原因。同时,可采用新闻事例、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以及身边的经济现象对知识点进行描述,这些是学生易于接受和产生兴趣的兴奋点,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充分结合。
4.适当运用多媒体配合案例教学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决定了其理应成为案例选材的重要渠道。所以,在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过程中,不应仅局限于平面媒体,对于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等,则可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来进行。通过借助多媒体教学,用图像、声音感官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将相关的概念、原理反复映射到学生头脑中,教学效果则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如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后,教师可播放《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财经郎眼》等视频进行播放,对于较长的视频资料,可截取其中重点部分给学生观看,视频播放结束后,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结合视频中问题进行探讨,可以有效在增强学生运用理论结合现实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钱静:案例教学法在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摘要:本文在对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一般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对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给予重点研究,提出经济学课程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方面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教学;经管类专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139-02
一、高等学校经济学教学的一般情况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西方国家的主流经济学统称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上,西方经济学这一说法其实并不存在。经济学是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课程,一般在本科低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对经济学整体结构和基本理论的认识,并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对基本经济现象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此外,经济学也是进一步学习经济管理类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经济学是研究有限资源如何实现优化配置的学科,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是以国民经济总过程的活动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和说明国民收入、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等经济总量是如何决定、波动的,故又被称为总量分析或总量经济学。在方法上,经济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概念和理论模型,通过大量的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及经济学特有的概念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在学科特点上,既具有自然科学逻辑的严密性,又具有社会科学思维的开放性。
按照难度,经济学主要课程分为初级经济学、中级经济学和高级经济学。初级经济学是基本的入门性质课程,一般叫作“经济学”或“经济学原理”,或者把这门课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从内容上说,一般以原理为主,主要介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初步形成经济学的框架,很少有模型研究和数理分析。中级经济学是在此基础上,内容有所拓宽,探讨的程度更加深入,无论知识的广度与难度都有所加深,更多地使用了数学推导,在分析问题时会借助数学工具,运用数学模型,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更高。此外,中级经济学的内容更加广泛,难度更加深入,着重剖析经济理论本质,并不局限于简单的介绍。高级宏观经济学与中级宏观经济学中涉及的经济问题的范围差别并不大,但与中级宏观经济学相比,它研究问题的深度和难度都有所增加。虽然高级课程所涉及的大部分问题,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有所涉猎,但两者的差异主要在于研究问题的深度和使用的工具方法不同。在高级经济学中,模型中的函数从显函数转换到隐函数,模型分析的过程从比较静态转换到转移动态,模型分析的对象从确定性现象转换到随机性现象,模型运算工具从简单计算工具转换到专门计量经济学工具,模型分析方法从静态最优转换到动态最优等。本科经济学课程中,一般不涉及高级经济学层次。
在国际上,本科阶段首先开设《经济学原理》(初级经济学难度),让学生接受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理念与框架,然后开设《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中级经济学难度),提升经济学的思维逻辑、数理难度和研究方法。
目前,、教育部大力在高校推进马工程项目。经济学属于、教育部力推的马工程项目的一个重点课程,在课程内容和建设上也要遵循马工程总体思想,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
二、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实施情况
改革开放之后,各大高校普遍开设经济学课程,并成为经管类专业的平台专业基础课和非经管类专业的通识课程(或素质教育类课程)。
笔者对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开设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调查发现:
1.我国主要高校对经济学课程教学十分重视,课程学时数、学分数设置较高。
2.一半以上高校(16/27)会按照国际惯例将经济学课程划分为初级经济学和中级经济学循序开设。浙江大学甚至开设了高级经济学,吉林大学除开设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外,还开设了对应课程的双语课程。
3.学时总数最高的为吉林大学,合计384个学时;学时总数最低的为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分别48个学时,合计96个学时。所统计的我国主要高校经管类专业中,经济学平均学时为166个。由于各学校学分对应学时数不一致,不好简单地做学分比较。
4.在教学方法上,各高校基本以理论教学为主,之后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通过课堂互动、课外阅读、现实经济专题研讨等形式,增强学生对经济学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水平。
三、重庆大学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的设计
重庆大学经管学院一直非常重视经济学的教学。经济学是学院学科大类平台课程,按照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类开设,教学难度接近中级经济学水平。在历年的培养方案中,经济学学时最高,微观经济学为72个学时,宏观经济学为56个学时。此后,由于学校整体调整毕业学分,各类课程的学分、学时均有所调整。课程学时数中,微观经济学为64个,宏观经济学为48个,合计112个。
除经管学院外,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也将经济学设立为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微观经济学占56个学时、,3.5个学分;宏观经济学占48个学时,3个学分。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各专业的经济学课程设置不同,未作为平台课程。其中,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经济学,学时为56个;财务管理专业开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48个学时)、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36个学时),共计84个学时。
重庆大学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建设与房地产管理相关专业的经济学学时数相对全国水平均较低。但因毕业学分数的限制,要想进一步增加经济学的总体学时较为困难,只能在有限学时中通过课程教学设计,最大限度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通过全国比较研究,我们将重庆大学经管类经济学平台课程微观经济学继续设置为64个学时,宏观经济学调整为56个学时。
四、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进建议
经济学属于基础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同时又和现实经济息息相关。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对刚从高中学习模式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一方面现实生活和经济感受相当匮乏,另一方面习惯于高中的被动学习和纯数理化的思维方式,对经济学的学习,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有相当程度的转变难度。@使得经济学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方法,必须与课程特点、学生特点密切结合,最大限度地达到课程目标。
密切结合经济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资源,如网络平台、师生互动、课程网络资源延展、案例与实例、实际经济运行状态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增强他们对经济理论的现实基础理解与感性认识,加强学生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通过课堂即时案例分析、小组案例研究、小课题研究等,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对知识理解掌握的主动性,建立经济学思维范式,形成初步的经济学研究能力。在课程考核中,重视过程学习,增加作业、小课题、小论文研究在成绩评定中的权重,逐步减少一卷定成绩的考评方式。
摘 要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基本前提假设,然后分析了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面临的主要挑战:1.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其运作效率。2.信息改变公司管理方式,实现决策科学化。3.信息对传统营销构成了挑战。4.信息促使微观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关键词 信息 微观经济主体 生产经营
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各种信息,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配置与利用,只有充分掌握最新、最全的信息才能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有效的配置企业的有限资源,以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一、微观经济主体概述
资源配置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解决资源配置问题就是要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化。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的,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其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把单个经济主体在追求各自经济利益过程中的相互关系加以规范化。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其他的内容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展开的。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三个: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1.市场出清。市场出清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的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具体来说,物品价格的调节使商品市场均衡,利率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工资的调节使劳动市场均衡。在这种均衡的状态下,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不存在资源闲置或浪费问题。
2.完全理性。完全理性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也就是说,他们具有完全理性。
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二、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所面临的挑战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世纪,各种信息,如市场供需信息、产品质量价格、品种信息、生产单位效益信息等的畅流与否,是否被充分有效利用都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信息时代使企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只有识时务,敢于迎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信息改变企业的生产模式,提高其运作效率
首先,信息时代,传统的迂回生产方式将被直接生产方式所取代。直接的信息交流减少了以前多级中间环节和远距离交易所造成的迂回物耗,信息社会生产方式本质特征是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弱了生产对某生产资料的依赖性。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的畅通,企业将会快速掌握大量的生产资料供给信息,取得某一生产资料的渠道增多,使原材料价格有选择的余地。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可直接快速获得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使生产更贴近消费需求,产品价值更容易实现,在实现生产的最终目标――消费的基础上使生产单位获得最佳效益。
其次,物资、能源、人力、自然资源等物质资源在信息流的作用下可被其它物质要素代替。即以廉价、充足的资源代替价格昂贵、稀缺的资源,这是掌握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及信息流作用的必然结果。
最后,信息时代资讯业特别发达,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加之先进的技术设备(硬、软设备)使新产品的开发和各种设计(如用电脑进行建筑设计)、生产方式的改变都会在更大程度上节约时间,并能使实验、加工、仓储、运输等环节中的资源消耗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信息对生产要素具有优化作用。它迫使生产力各要素优化,引导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生产力系统有序运行,提高了各要素的利用效率。生产力系统中,各因素的优化组合信息调节和控制,组合情况如何,均可通过产量、成本、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统计信息反映。而这些信息的反馈有助于重新调整生产要素的配置,进而实现最优组合。从另一角度分析,当生产者在市场经济的“不确定”状态下盲目生产而使生产能力受碍时,对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可以消除不确定因素,为企业提供明确的生产方向和生产方式。明确的生产经营目标能够使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发挥最大功能,特别是能够激发生产力系统中的主要因素――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提高生产。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信息,通过互联网和网络教育等信息媒介使生产力各要素――人和物的质量不断提高,各要素自身的功能不断增加,使生产力保持较高的水平并得以持续。
(二)信息改变公司管理方式,实现决策科学化
现代管理的艺术在于驾驭信息,公司管理要求对人、财、物、时间、技术等进行科学组织与协调,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些活动必然有信息的参与,信息是最有效的粘合剂。信息作用于管理者,可增加管理者与管理对象的可知性和透明度,使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功能、管理方法发生重大变革。过去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管理组织机构层次多,且各层次因
人员素质不同,考虑问题角度不同,立足点不同而造成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这无疑不利于信息在各层次间的畅流。计算机网络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有利于转变原来的金字塔型管理为各层次管理者间、各部门、各地区管理者直接联系的平行矩阵型,中间层逐渐减少,各层次管理机构分别针对某一机构的散发式管理体制更有利于信息的迅速、准确传输,有利于管理者根据快速反馈的信息调整自己的生产经营目标,提高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的目标。
科学的决策要求充分占有信息,信息的及时、准确反馈是生产经营单位修改决策和做出新决策的依据。可见,信息作用于决策群可使决策有依据,增加决策的透明度,科学和民主的决策才能真正使生产要素达到最佳组织。此外,信息有利于沟通各层次决策群,使之协调一致,减少各决策群间的摩擦。
(三)信息对传统营销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作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方面,企业产品质量好坏、品种是否适销对路,均会在市场中得以体现。因此,获取和有效利用准确的市场信息极为重要。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引起市场营销方式的巨变。当今社会,消费者购买行为日趋个性化,市场变化难以捕捉,生产者对市场的反映更加敏锐,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交易的行为增加;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在交易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生产者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的特定购买欲望,才能在市场中有立足之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杯羹,这一切需要信息的媒介作用,由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虚拟市场――网上营销,从90年代以来,开始风靡全球。
建立在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基础上的电子商务将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通过电子化方式处理的传递数据,包括文本、声音和图像;实现电子资金划拨、电子证券交易、电子货运单证传送、商业拍卖、合作设计、产品交易等。总之,电子商务直接作用于流通领域,将促进销售方式的革命,推动流通技术的改革,使传统商务的业务模式和流转程序发生变化,以迂回经济到直接经济,从而提高流通领域生产力。此外,商业信息的充分利用,电子商务的兴起,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渠道获得产品类型、数量和质量、价格等商务信息,并进行有比较地选择。在拓展了的商务活动领域中,真正实现消费者的决定性作用,生产者才能根据真正的消费者意愿进行生产,从而减少生产中的浪费,实现产品的有效生产。
在营销生活中,消费者从有购买欲望到进行购买有一个临界点,当某一品牌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并已到实施购买的边缘时,总是需要一定的契机及相关的刺激,以实现其真正的购买,传统的营销是通过降价、打折、送赠品等方式实现购买欲望到实现购买的转变,但这一方式已越来越不灵了。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的收入上了台阶,消费层次提高,消费者除关心商品的性能、价格和购买及维修的方便外,更重视通过各种媒体获取其他消费者对该商品的看法和消费该商品消费者的普及程度等信息,现在很大一批消费者,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追求新、异和消费的个性化,他们乐于消费新产品,突出自己的消费率先进入了高层次,而这一切只有通过快捷的方式获得消费领域的最新信息。可见,信息既引导消费出现新潮流,又使生产者及时、准确地掌握需求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开发新产品,使自己随时立足于市场的前沿。
(四)信息促使微观主体以宏观经济政策为导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任何国家的微观经济活动必须在客观经济政策的指导下运行,因此公司准确、及时地掌握政府的客观经济政策是其成功的因素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微观经济的指导作用是通过经济手段进行间接调控,运用货币、财政、税收政策指导生产方向,淘汰长线的传统产业,鼓励朝阳业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积极倡导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电子政府、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电子娱乐)中电子政府被列为第一位,政府信息化、政府上网可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它能为互联网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政府上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企业较容易通过互联网或其他先进的手段多渠道准确、快速地获取国家的财政、税收等政策,尽可能地以宏观导向从事生产,最大限度地享受财政和税收等优惠。同时,社会经济的重要指标,如GNP增发速度、物价指数、储蓄和投资增长速度等,政府实施的紧缩或适度放松的财政及货币政策既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晴雨表,又能在畅通信息流的作用下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在合理的产业结构下运行。因此,企业既要克服过去等、靠、要的思想,又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愿盲目生产,只有通过各种信息不偏离宏观经济政策的大背景,才能取得较佳的生产经营效果。
综上所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犹如人体的血管和血液充斥社会经济的各个角落,面对如此庞杂的信息,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重视对信息的筛选和比较分析,辩别信息的真伪,有取舍地加以运用,决不能被信息所淹没。我国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和接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健全。不真实地夸大产品功能、传递虚假需求的虚假信息时有发生,从而误导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可见,有选择地、及时地获取有效的信息,用以指导生产和消费活动将是信息时代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参考文献:
[1]瓦尔特•J•威塞尔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
[2]邹薇.高级微观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0.
关键词:宏观经济;微观经济;关联性;互偿性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概念层次
1.宏观经济
就以我们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宏观经济一般来说指的是我们全部的国民经济,也可以称为关于我们国民经济的总体活动。也就是指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哦过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各种经济现状的总和。就我们医院内而言,宏观经济便是指医院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整体的经济规划。宏观经济与我们的民生也是分不开的,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物价总体升降,以及我们的总体劳动就业率的变化等情况。在对外方面,宏观经济可包括我国的货币发行规模大小,以及根据世界汇率的变化来控制我国对外汇率的变化,还有便是要严格的控制进出库的规模,严防各种金融渗透等阴谋,来维护我国的总体经济稳定。
2.微观经济
对于微观经济而言,其是相对于宏观经济而言的,微观经济一般指的是单位的经济体,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说成是宏观经济的构成单位,一般可包括我们常见的一些经营中的公司,个别的单个企业的总体经济活动。在这些单个的生产单位中,微观经济具体可细化到这些公司中的生产,销售,经营,以及其价格的制定等经济活动。对于我们医院来说,微观经济便是在宏观经济统一的指导之下,各部门之间为了完成整体的经济发展,而完成自己分内的事,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操作,以保证宏观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这也需要我们医院的宏观调控上保持正确的方向指引,已保证整个医院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关联
1.经济活动是一个整体
就我们的经济学来说,整个的社会经济活动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因为在我们的经济领域中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这些维持市场运转必须的环节中,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密切联系的,即包含了微观经济的成分,又会是在宏观经济的调控之下。在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还不是特别完善的今天,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两只手相辅相成,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这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市场处于较为基础的位置,发挥着最基本的作用,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调节所带来的不足。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不管是国民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整提经济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来讲,整个的宏观发展与个科室之间共同构成我们整个医院的经济状况。
2.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互交融
由市场经济的整体性我们可以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并没有较为明显的分界线,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可谓是互为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就以我们经济学中最为常见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的经济活动过程中,就可看到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相交融之处。我们医院也是同样的问题,必须在我们整体的宏观经济大方向的指引下,微观上个部门之间沿着大方向走,共同促进我们医院整体经济的发展。当然只是宏观经济上来调控如何指定方向,而没有微观经济的各部门实施,也是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说在此过程中,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是相互交融切不可分割的。
三、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互偿性
1.微观经济是构成宏观经济的基础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宏观经济是由微观经济所构成的。因为就是有了微观经济中各个具体的生产单位的具体工作进程,才共同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宏观经济中的整体国民经济。然宏观经济虽说在一定意义上指的是国民经济的具体发展状况,不过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体现在各个具体的经济领域中的,而在这些经济领域中,也是由各具体的生产单位具体的完成和构成,所以说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构成的基础,没有微观经济,也就没有宏观经济的存在性可言了。当然同样的角度适用于我们医院内部,没有各科室,各部门之间具体的实施工作,来保证我们医院的整体运转,也就不会有所谓的宏观经济整体的发展,所以说在我们医院中也是由各部门之间的微观经济为基础,共同构成了我们的大环境宏观经济。
2.宏观经济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尽管是由微观经济中的各个具体生产单位为基础来构成的,然而并不是说微观经济单方面的决定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因为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具有互偿性特点,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微观经济作为基础构成了宏观经济,同时宏观经济也是微观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宏观经济为微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的外部环境。并且微观经济的发展也是为了具体的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宏观环境的发展需求来指引和要求微观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向。就我们医院的整体经济发展而言,只有宏观经济上确定了我们的发展道路在哪,我们应该怎样去发展,以及为微观经济体提供大的环境,微观经济上的各部门之间才能具体的实施工作,保证整个医院经济体的健康发展。
总结语
宏观经济与客观经济既包含着不同的研究对象,探索范围,他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关联性。一般来说微观经济是以单个客体,或是某一单一的单位结构作为研究的对象和目标,而宏观经济一般研究的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以及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整个过程。所以,经过本文分析我们能过看到,不管是国名经济还是我们医院的内部经济发展,宏观经济也为客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正确认识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关联及其存在的互偿性,恰当处理其之间的关系,才能有力的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源长.推进电厂转型提高经济效益[N].中国电力报,2011.
[2]张义省,周军.白庄矿强化四个管理提高经济效益[N].经理日报,2010.
[3]王淑辉,曹培杰.提高经济效益 推进技术进步[N].黑龙江日报,2011.
[4]李婷.把好节能关口 提高经济效益[N].吉林日报,2010.
关键词:微观经济学;问卷调查;教学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65-02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的专门人才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1]。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强的特点。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学生能认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但由于该门课程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而产生畏难情绪直至失去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真实情况,2010年6月底,本人借微观经济学结课之际,面向经管学院2008级国贸、会计、财管专业学生,本着自愿参加原则,采用匿名“访问式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60份,收回159份,回收率为99.3%。
一、微观经济学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该课程教学效果,问卷从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学习情况、授课情况以及改进建议四大方面展开调查[2]。
(一)对该门课程的评价
为充分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认识,问卷围绕学生是否对该门课程感兴趣、课程是否重要、难易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显示,国贸专业有40%的学生表示对该门课程感兴趣,财管专业有32%的学生表示感兴趣,但会计专业这一数字偏低仅为13%。大多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程度一般。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与学生文化基础有关。我校国贸和财管专业属本一招生,会计专业为本二招生。
关于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方面,调查发现三个专业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没有一人认为该课程不重要,只是在重要程度方面有差异。国贸专业有57%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33%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财管专业有49%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22%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而会计专业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很重要的占15%,有57%的学生认为比较重要。导致这一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各专业所属学科不同,因而该门课程在不同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不同。调查还发现,有95%的同学认识到该门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关联。
关于课程的难易程度方面,三个专业的学生认识较为一致。有85%以上的学生认为该门课程比较难学或是很难学。在问到导致难学的原因时,各专业学生首选的原因是“内容和曲线过于抽象”,其次是“无经济学思维” 以及“知识量太大”,也有10%的学生认为是由于“数学基础较差”。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都意识到该门课程的重要性。尽管如此,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兴趣的比例却不是很高,国贸最高也仅为40%,最低的会计专业仅为13%。这与学生的畏难心理有关,很多同学都认为微观经济学的内容过于抽象且庞杂。
(二)对该门课程学习情况调查
为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方法、过程、时间安排以及自觉性,问卷围绕学生课前是否预习、课后是否复习、作业完成情况、努力程度等方面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尽管90%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能按时交作业,且98%学生作业是自己完成的,但在自主学习方面表现欠佳。能做到课前经常预习的人数只占3%,课后经常复习的平均只占10%,大部分同学只是偶尔预习或复习,而从没预习和复习分别占41%和23%。在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仅3%的学生认为自己很努力,认为不够努力的国贸、财管、会计专业学生分别占35%、44%、54%。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布置的作业由于要上交且进入平时成绩的考核,因此按时上交作业的同学比例较高;而不好量化考核的,需要学生自主复习、预习的环节均表现不理想,也导致学生关于该课程学习努力程度自我评价不高,尤其二本的会计专业,过半同学认为不够努力。
微观经济学的学习,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国内外好的参考资料,包括一些精品课程网站。在问及此问题时,国贸和财管专业调查结果相近,49%的学生只是偶尔看这些课外资源,经常看的只占10%,42%的学生很少看。而会计专业44%的学生偶尔看,经常看的占52%,仅4%的学生很少看。不同专业的学生涉猎课外资料习惯不同,可能与授课教师的指导有关。有些教师特别强调参考资料的重要性,经常提醒学生去关注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告诉学生获取这些资源的途径,这对扩充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十分有利。
(三)对该门课程授课情况调查
为了了解教师授课情况,本调查围绕教材的选择、授课方式与态度、课堂管理展开。我院教师选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高鸿业老师主编的教材。从调查情况来看,70%的学生对该教材比较满意,近30%的学生表示不满意。而且会计专业有26%的学生希望选择浅显一点的教材。
从学生对教师授课质量、内容、方法的评价来看,国贸专业有59%的学生对该课程授课质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明确表示不满意的仅为5%,,85%的学生对课堂互动表示较为满意;财管专业对授课质量不满意率为10%;而会计专业则有74%的同学表示教学质量表示一般或不太满意,75%的同学认为课堂互动不够。同时,三个专业的学生都一致认为只能部分理解教学内容。这说明,学生对课堂互动很重视,也是决定授课质量很关键的环节。
(四)对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调查
在授课重点方面,80%的学生认为应该放到方法和理念的讲解上,而不是纯粹的知识讲授。在教学内容方面,会计专业20%的学生希望压缩教学内容。关于微观经济学授课方式的选取方面,排在前三位的是“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学生认为在现有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第一是“案例教学”,第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第三“教学资源稀缺”。
二、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鉴于以上调查统计的结果,为更好地服务学校提出的“三个导向”,应实施专业化-多样化-案例化-制度化四维一体的教学新模式,着实提高微观经济学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一)专业化
调查结果显示,经管专业的学生大都认为微观经济学是一门比较重要且较难学习的课程,但是,本一和本二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学习的努力程度有差异。本二学生对课程的兴趣程度、努力程度都较低,而且他们中有近20%的学生希望压缩教学内容、选择较为浅显一点的教材。目前,经管学院微观经济学教师大都选用同样的教材和相同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以及文化功底的不同。鉴于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如国贸、金融等经济学学科专业且为一本招生的专业学生选择难度中等的教材,并保持原来的教学内容。对于管理类且为二本招生的专业如会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等专业要精简教学内容并选择初级教材,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二)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国贸专业学生对该门课程教学效果满意度较高,与此同时他们对该课程的课堂互动性也较为满意,而会计专业75%学生对课堂互动不满意,也就直接导致他们对教学效果满意度最低。同时,学生认为在经济学教学改革中“教学方式的单一”排在改革的第二位。微观经济学涉及最基本的概念、原理,教师的讲解很重要,但是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生会产生听觉疲劳,而且会让学生形成被动学习的习惯。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适当设置一些让学生参与的环节如“即问即答”、“向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等环节,通过提问,让学生去思考,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结果也显示,虽然90%以上的学生能按时交作业,但学生大都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上课也并非认真听讲。这种让学生参与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一种压力和动力来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这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果。
(三)案例化
从调查结果看,50%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及其他可获得的资源”是影响微观经济学教学的首要因素;国贸和财管专业近60%的学生认为经济学教学最需要改进的是“案例教学”,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所学原理与实际情况相脱节”。这就说明教学资源的匮乏是制约我院微观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升的最大瓶颈。尽管我们可以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很多微观经济学的精品课程网站,而且课堂上一些教师也做了推荐,但是,其中有很多资源受限,而且有价值的资源也十分分散,再加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这些资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学生觉得现成的可供使用的资源很少。调查也显示,学生很希望老师在讲解经济学原理时能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据了解,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也经常实施“案例教学”,但是比较分散,效果也欠佳。因此,我院急需编写短小实用的微观经济学案例手册并分发给学生,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也会大大改变学生所认为的“所学原理与实际情况相脱节”的现象。此外,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在已有的案例手册、试题库的基础上,我院应优先资助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从而早日推进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
(四)制度化
我院从事微观经济学教学的教师大都是具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青年教师,从调查情况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授课态度很认真。这也说明我院教师师德高尚。但是,学生对授课教师的知识是否扎实、渊博看法不一,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课堂互动性的满意度也有很大出入。调查还发现,有的教师没有向学生推荐几本经典的国内外好的专著以及其他可获得的网络资源,导致学生视野较为狭窄。鉴于此,可以组成微观经济学课程组,并形成微观经济学教学重、难点定期会诊制度。课程组的老师定期汇集在一起,一起交流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研究重难点问题的把握和解决方案,分享教学“秘诀”,这将会大大提升微观经济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宏微观经济学;居住空间分异;西安;房地产市场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251-03
一、相关概念
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西方经济学形成了按研究对象不同分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分配的;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1)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是随着城市的诞生出现的,居住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2)城市居住空间变迁总体上呈现与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相对应的特征。城市的发展与居住空间分异相互作用,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居住空间的分异,而反过来,居住分异也影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二、宏微观经济学联系与区别
(一)联系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互相补充的。经济学的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配置的问题;宏观经济学在假定资源已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分析如何达到充分利用的问题。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社会经济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它们共同组成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是实证分析。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把社会经济制度作为既定的,不分析社会经济制度变动对经济的影响。这也就是说,它们都把市场经济制度作为一个既定的存在,分析这一制度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问题。
(二)区别
1.基本假设不同
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一定的假设条件为前提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有以下三点:(1)市场出清。这就是坚信在价格可以自由而迅速地升降的情况下,市场上一定会实现充分就业的供求均衡状态。(2)完全理性。这一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地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只有在这一假设之下,价格调节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才是可能的。(3)完全信息。完全信息假设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地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基于两个假设:(1)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2)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2.基本内容不同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理论。(4)分配理论。(5)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研究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实现,以及社会经济福利的实现等问题。(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以及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等。其中主要有:(1)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开放经济理论。(5)宏观经济政策。
三、从经济学角度谈居住空间分异
对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最早源于20世纪初的古典人文区位学的空间理论,但真正将其纳入主流经济学研究框架的还是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空间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新古典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城市土地使用的空间模式,代表人物有W.Alonso (1964)、E.S.Mill (1967)及R.F.Muth(1969)。其中,阿隆索的研究最有影响,他运用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解析了区位、地租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对城市土地在不同活动中进行分配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居住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的大规模扩展,城市居住空间的结构分异已然成为不争的客观事实。
目前,中国很多大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西安可以算是一个强有力的代表。以住宅开发项目的档次和价格在空间的分化为有力代表的居住空间分异的格局在西安越来越明显,而这种分异格局和市政府大力开发建设各经济开发区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开发区“特区”运作机制及其影响
开发区与一般性区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其“特区”性质一即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特别管理体制的区域。其殊经济政策主要是一些相对优惠、激励性的政策,而开发区明确划定的地域界线则将这些相对优越的政策、体制、观念、方法、服务、设施等集中限定在城市特定区段内,使良好的硬环境与优越的软环境在特定局部空间相加在一起,可令开发区内部“小环境”相当鲜明地异于及优于周围“大环境”,乃至形成制度、产业、功能、设施、甚至心理意义上的所谓“孤岛效应”。开发区这类“特区”的设立与运行,等于在城市空间人为地制造出“开发区”与“非开发区”或谓“特区”与“普区”之分割对比,两者之间不平等的境遇可导致不平衡的发展,从而可能制造或加剧城市内部经济一社会空间极化分异。
1.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的经济异速增长
开发区“特区”机制及其“孤岛效应”影响作用卜的城市极化分异首先体现在开发区显著高于“非开发区”的经济异速增长过程中,这在各地较高等级开发区中尤为突出普遍。西安市经2003—2004年最新一轮开发区清理整顿后现共存有各级各类“开发区”18个,其中等级最高、规模最大者依次分别为国家级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西安高新区”)、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西安经开区”)、省级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又称“西安曲江新区”)。这几个主要开发区的各项主要发展指标增速连年在30%以上、有些甚至达70%或更高,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一般“非开发区”,已成为西安市有目共储的经济发展最活跃区域。虽然由于开发区并非一级行政区,且随着规模不断扩大而可能跨涉不止一个区县,其经济社会统计数值也相应地被分解纳入到不止一个区县,因而不易进行开发区与各区县发展指标之间的直接比较,但从开发区经济社会数值占全市总值比重快速提高的事实,可以间接反映出开发区的“异军突起”以及一般“非开发区”的相对弱势化。表1显示西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的投资吸引(以实际利用外资额反映)、经济增长(以GDP、工业增加值反映)、开发建设(以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反映)、收益回馈(对地方则政收入及就业增长贡献)能力都快速提高,占全市总量的比重也不断扩大,是拉动西安GDP增长的绝对主力。下面以2007—2009年度西安市整体经济运行情况和最具有西安开发区代表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区的经济状况的对比,对西安“经济区”在西安经济的地位进行说明:
2.开发区配套商品住宅开发及其影响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以来,上地市场的建立以及住房商品化和私有化改革,使地价和上地竞标机制以及市民个人住房消费意愿与消费水平等市场力机制开始发挥对城市居住空间的组织调控功能,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不同社会阶层居住空间分异隔离开始在中国城市显现,并成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演化重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各地开发区大都配置有30%~40%的居住用地。开发区作为各地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形成一种比较纯粹的“全产权私有住房拥有者”聚集区,凸显加剧基于经济收入差异的居住分异隔离。
目前西安居住分异格局基本上是“高收入者多居于开发区新城、低收入者多居于老城旧区、而中等收入阶层居住相对分散均匀”。在开发区较优质住宅和住区环境吸引及其较高房价的过滤筛选机制作用下,拥有最强住房购买力和“迁移力”的较富裕人口率先离开旧城而移居开发区新城,从此拉动了不同社会阶层的居住空间分化。再结合上述有关开发区从业者职业、学历、收入特征分析,不难看出几个主要开发区正趋于成为西安市较高学历较高收入阶层工作、居住、活动的主要空间,这自然会对相应区段文化、消费、形象、社会服务种类档次、社会活动形式形态等产生影响,继而造成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更深层次分化。
我们可以看到开发区的经济对西安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城市经济一社会空间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正成为各种发展要素资源辐合汇集的区域极化中心,因而局部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显著高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这表明开发区建设发展不仅如一些海外研究所指出的那样因设立时间及政策力度的差异而成为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扩大的具体机制之一,而且也以其一套特有开发运作机制及内在结构特性而成为强化凸显当代中国城市内部空间极化分异的机制之一。(2)“开发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策略的基木思维其实就是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石的“不平衡发展战略”。虽说依据该区域发展理论,增长极核与周边区域差距扩大的空间极化效应属于阶段性的正常现象、会随着“溢出效应”的增强而逐渐消失,但山于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地实践应用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所期望的区域整体发展结果并非总能如愿实现,而极化效应的持续强化则可能蕴蓄区域经济社会诸多矛盾和隐患,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对增长极理论的批评与反思越来越多。开发区实践对于区域之间及城市内部极化分异的强化凸显效应尤其是其中“政策力”因素的影响作用,同样值得决策者和研究者反思。
(二)从市场失灵角度看此现象
1.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那么,对于“新经济区”和“非经济区”来说,似乎是宏观经济调控下的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市场分配不均导致的,形成了“市场失灵”的表象;但是,政府优先发展经济特区后,使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虽然形成了“孤岛效应”,但是这个效应是暂时性的,是会向四周蔓延的,进而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将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引入,那么形成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的居住圈层则是在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所以,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出发,经济特区所导致的似乎是资源的大部分都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是正常的,其实质并不是“市场失灵”。
从微观经济学来考虑这一现象,研究资源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是由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决定的。那么在政府优先发展的经济特区的情况下,必然会出一些优惠性政策吸引开发商前去投资,这也形成了社会资源流向经济特区的现象。
2.建议
那么通过以上的讨论,可能缓和、消弭开发区/新城/新经济区与非开发区/老城/旧工业区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一社会差距的措施包括:(1)合理规划平衡投资项目的空间布局,引导和鼓励适宜项目向老城/老工业区的分流;(2)建立开发区与非开发区之间利益平衡补偿机制;(3)大力促进开发区第二产业的全面发展,此举不仅有利于扩大开发区税源、提升开发区整体经济水平、完善开发区产业结构、改善开发区工作环境与生活质量,而且还可以扩大开发区就业而、使开发区发展能够惠及更多领域史广泛阶层的劳动者;(4)增强开发区住宅价格与房型的多样性和“广谱性”,使多处于不同收入阶层、处于职业生涯不同阶段者有机会共享开发区较优越的软硬生活环境,也有利于创建出独具活力、结构更为丰满健康的开发区新社区。
参考文献:
[1] 蔡汉冲.宏微观经济学比较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 李志刚,吴缚龙,等.城市社会空间分异——倡导还是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4,(6).
[3] 丁蕾.济南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Alonso W.Location and Land Use: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Land Rent[M].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y,Mass,1964.
[5] Mill E S.An Aggregate Model of Resourse Allocation in a metropolitian Area[M].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6,(57).
[6] Muth R F.Cities and Housing[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Chicago,1969.
[7] 徐晓军,沈新坤.城市贫富分区与社区的阶层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启发式;教法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124-02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实永远是鲜活的例子,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西方经济学》在教学中一般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按照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教学要求,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微积分》学习之后,《微观经济学》通常被安排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宏观经济学》通常被安排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前者是从微观视角,即从消费者、生产者的视角观察经济世界,而后者则是从宏观视角即从一个国家整体的视角观察经济世界。无论前者和后者,对于同学们来讲,都是比较抽象的,好像距离现实世界很远,而且整本书都充斥着图形,到处都是图形分析,因此,看起来比那些没有很多图形,内容相对容易理解,容易记忆的学科来讲,这门课似乎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首先要克服同学们的畏惧情绪,在课堂上,用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引起他们的兴趣,因为现实永远是鲜活的例子,让他们觉得经济学并非空洞的理论,而是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济学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事例的抽象、概括和总结。
例如,在微观经济分析中,需求和供给的例子。需求就是在一定时期中,消费者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的数量。我们哪个人没有需求呢?同学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能离得开需求呢?我们吃饭要吃米饭、面条,各种蔬菜、水果、肉类,无不是产生了需求才有了购买的行动;供给就是生产者在一定时期中,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生产的产品数量,生产者生产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因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者的产品就不能转化为商品,就卖不出去,也就不能实现其价值。
同样,在宏观视角中,经济学也同样在我们身边。比如,某一时期的价格水平是否发生了变动,同学们比较关注的国家大事如GDP、总需求、社会当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央银行为什么不断地根据市场情况调整的利率等等,很多都与经济学息息相关。
这样,通过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经济事例的介绍,同学们就会逐渐消除对这门课的畏惧情绪,并由此产生对经济学的兴趣,奠定这门课程学习的思想基础。
二、学会看图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要学会看图,几乎每个重要问题的理解都是通过图形进行分析,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图形,这里我们用图形建立起《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一般地,很多同学会觉得《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似乎有着一条鸿沟,好像二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因此,好像二者是两张皮。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个方法,通过供求曲线图将二者联系起来。可以说《微观经济学》整本教材就是在说明一个图形,即供求决定图(如下图),也就是经济中供给(S)、需求(D)是如何决定的、供求(S&D)又如何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P0)与均衡数量(Q0);产品市场是如此,要素市场也是如此;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的分析。
而《宏观经济学》其实也是在说明一个图形,即总供求曲线图(见下图),然而,由于研究对象的变化,即由微观的个体变为宏观的整体,所以这里的供给是指总供给(AS),需求是指总需求(AD),《宏观经济学》同样要说明的问题是总供给、总需求是如何决定的,总供求(AS&AD)又如何决定了市场一般均衡价格水平(P0)与均衡数量(Q0)。但同时要讲清楚,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的总需求,因此,不再仅仅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且包括了企业的投资需求,政府的政府购买需求,国外的净出口需求;总供给则相对较为简单,虽然是整个经济的总供给,但仍可以看作是由企业来进行这种供给。尽管《宏观经济学》中关于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内容更为复杂,但其显然是具有这种图形分析上的相似性的。因此,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同学们就不会觉得《宏观经济学》那么难以理解,从而在思想上建立起来微观和宏观相互联系的桥梁。
三、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知识不断增长的过程,是知识不断巩固、深化的过程
克服了畏惧情绪,建立了对经济学学习的兴趣,就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使他们更加重视这门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显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无论他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这都是他们认真思考的结果,因此,老师必须认真对待。他们提出的一些问题可能看起来很幼稚,此时一定不能轻视,要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透彻地理解,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对经济原理从而对经济现实有一个正确的理解。
例如,对于“需求”这个概念的理解,必须强调这个概念中的每一个词都是必不可少的,尽管你可以改变这个概念中词汇的表述顺序,但绝不能漏掉一个词。“需求”这个概念的表述是:在一定时期中,消费者在任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产品的数量。需求的主体是消费者,首先,前提条件是:一定时期、任一价格水平。需求是某一个时期的需求,时间变化了,即使其他都不变,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需求和当前的需求,显然是不可能相同的;“任一价格水平”是指,需求不是某一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而是在所有可能的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因此,在图形上,需求不是表现为一个点,而是表现为一条线。如果是某一个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则不能称为“需求”,而是称为“需求量”。其次,“愿意而且能够”是指消费者愿意买这种产品,而且有着经济实力去购买,如果不喜欢,不愿意购买则不能构成对这种产品的需求,同样,喜欢且愿意但是没有经济能力购买也不能构成对这种产品的需求。
同时,强调概念和理论之间的联系以及理论与理论之间的联系。让同学们清楚,概念是理论的基础,对理论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概念的正确理解上,这一点对于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相同的;理论可以更进一步加深对于概念的理解。
四、学以致用是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现实中,同学们最担心的就是学无所用,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学习时可能记住了,一下课或者考试结束,就“全部还给老师”。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加强对生活中各种现象的理解,并通过这种理解,反过来再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这就是活学活用。举例来说,在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理论,就是我们经常在报刊杂志中听到、看到的所谓“消费”和“三驾马车”。通过理论的不断应用,才能使得理论能够被记得牢,用得恰当。
五、参与式教学
相对于“灌输式”教学而言,参与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强调在教学活动给予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其主体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我们通常围绕某种比较容易理解的理论,让同学们提前准备,通过各种媒体查找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理清所讲内容的逻辑关系,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走上讲台,做一次“老师”,讲给老师和同学们。然后,由同学们对其讲解进行评论,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由老师做最后的总结和评价。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胆量、思维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不断地自我总结
我们在第一堂课上会给同学们关于这门学科的一个分析框架;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会不断地往这个框架里添砖加瓦,在每一章节开始要说明要学什么,这一章节的内容和前面、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一章节结束后做一个小结,再次强调与前后内容的联系;学期结束,这项基本工作也就接近尾声,最后一堂课,我会做一个关于这门课小结,让同学们回忆在我们这门课的每一部分,学习了什么,现在,我们再回头看看这些内容是如何串在一起的,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这样,从总体上,对这门课的内容和特点加深了认识,同时,也为后续课程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七、教学相长
关键词:慕课;翻转课堂;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7-0047-03
在当前高等教育信息化、网络化的历史性变革中,慕课以微视频做为载体,将大量优质的课程免费输送到全世界学习者面前。慕课赋予学习时间与地点以更大的弹性,满足了碎片化的学习需求。伴随慕课的兴起,翻转课堂的理念逐步为人们所接受。这种模式重新设计了教学流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改变了师生原有的角色定位。
慕课与翻转课堂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慕课将名校名师的教学资源呈现给学习者,其紧凑的教学环节与科学的结构设计令人耳目一新。翻转课堂则将慕课打造的虚拟教室与现实场所融合在一起,教师组织学生课前利用慕课及文献资料完成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并通过课堂的互动讨论与答疑,实现了“有温度、有接触”的教学[1]。借助于慕课平台记录下学生在分享、讨论和测验等方面的数据,教师可以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和规律,并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指导和监督其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实现慕课与课堂授课的动态衔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慕课融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进程,不仅可以促进慕课模式的良性发展,还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高校“微观经济学”翻转课堂的实践背景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概述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研究对象为社会中单个经济体的经济行为,力图揭示经济变量单项数值决定的内在机理。教学内容包含了供求论、生产论、市场结构理论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该课程设立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经济学直觉和思维方式,使其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工具,进而去观察和解释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经济现象与问题。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首先,理论中数学知识应用频繁,但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微观经济学”中很多理论的建立需要利用数学方法加以推导,因此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储备。但现实中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大多拥有较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数学思维能力不足,这样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倾向于利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不愿采用图形、公式证明等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复杂抽象的经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很难在讲述经济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水平。出于保证教学效果的考虑,只有尽量减少数学方法应用章节的讲授。
其次,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深化和拓展,课堂教学无法覆盖实际需求。20世纪以来,微观经济学理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体现为理论假设条件的多样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新消费理论、新厂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理论,这大大增加了“微^经济学”课程需要承载的知识量。但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导致课堂教学的知识覆盖面过窄,深度不够,无法满足部分对微观经济学感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
最后,慕课给予了学习者在学习地点和时间上更多的选择,当代大学生也更愿意以更有弹性的方式从网络上获取所需要的学习资源[2]。像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就获得了的推荐,一直稳居最受欢迎慕课排行榜前列。选择名校名师开设的课程不受时空限制,还可以获得与授课教授的互动和结课证书,这不仅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得到了提高,还可能会引发其对自身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的不满,导致课堂出勤率降低。如何做到在不排斥慕课的同时赋予课堂不可替代的价值,引起了教师群体的广泛思考。
(三)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中推行的可行性
翻转课堂由迈阿密大学商学院的教师莫里・拉吉和格兰・波兰特在1996年提出,其首次应用则是在二人开设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近年来,优良的教学视频逐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经济学的重要渠道。应该说,各方因素促成了翻转课堂在“微观经济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首先,“微观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并用,文理科知识并重。其中难度低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慕课平台,将相关的视频和文本提供给学生,让其独立完成翻转课堂的课下环节。在课堂上,可以重点讲解自学困难的部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借助于经济案例、经济实验、小组讨论与发言的方式,锻炼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总结汇报的能力。课下观看视频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课上的互动环节则使参与者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了学生对经济学的兴趣,也保证了慕课基础上翻转课堂的实施效果[3]。
其次,教师自身的需要为翻转课堂的推行提供了动力。慕课与翻转课堂是目前高校各学科教学改革的两大焦点,二者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变化也吸引了经济学教师的关注。如果想把其中的理念融入“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教师必须掌握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积累、丰富各种教学资源,这对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素养的更新大有帮助,并会促进其职业的发展。
最后,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进而营造出的一种新型教学环境。目前大学生的成长与手机和网络普及同步,大都拥有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熟悉各网络平台的操作,具备较为丰富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因此对该教学环境不会感到陌生或排斥,基本都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学习进程。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模式设计
翻转课堂力图通过对课前、课内、课后等教学环节的重新设计,来实现知识传递和内化效率的提高。基于这个理念,本研究设计了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并在下文以《市场失灵与公共政策》为例说明该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阶段
在学生开始在线学习之前,教师首先根据知识类型,选择慕课视频和文献资料,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长,划分学习小组,明确学习目标,分配任务[4]。当然,课前学习任务是在考虑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布置的,其目的是检验和强化学生对视频资料中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市场失灵与微观政策》这一章探讨市场失灵的定义和原因,对公共物品的供给、垄断、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微观规制措施。学生要达到学习目的,应事先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和经济学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学习,而这样的特点适合进行课堂翻转。结合现有的慕课资源,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由武汉大学文建东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上开设的“微观经济学”中相应章节的学习,阅读曼昆教授所著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中的内容,并对其中指定的题目做出回答。如果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测试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可以在学习小组中加以解决,或是在慕课论坛上提出以寻求帮助。学生间的交流和讨论可以带来知识的碰撞,也有利于学习中孤独感的降低[5]。除此之外,教师还应承担在线答疑与引导的任务,针对比较集中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如“垄断如何造成福利损失”,可以借助文字、图形或者微视频的形式给予细致的解答。
(二)课上知识内化阶段
这一阶段承担着检验预习效果和完成教学目标的任务,在翻转课堂中具有关键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导演的角色,精心设计课堂上的对话、讨论等教学环节,创立基于问题的讨论式课堂。而学生应进一步明确自身知识建构者的定位,积极进行探索式学习和互助式学习,加深对课前所学知识的理解[6]。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观看慕课的反应,对其中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小组间讨论的题目。例如,为加深对垄断这种经济现象的理解,可以让不同的小组分别代表垄断企业、竞争对手、普通居民和政府,就如何界定垄断、垄断的好处与坏处及如何有效限制垄断进行发言和辩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在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各自掌握的信息和观点做出判断与归纳,之后推举代表做陈述,并由教师就小组准备和代表发言情况做出点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信息搜寻、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参与教学环节的主动性得到了提高。
(三)课后知识固化阶段
要想牢固掌握课前与课堂所学内容,课后一定要对知识进行巩固、深化与拓展。对教师来说,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日志和师生回帖中的内容,了解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情感体验,掌握其学习时长、学习轨迹和学习规律,评估其学习效率,并利用面对面和网上交流的方式加以辅导。从学生的角度讲,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习题,还可以观看相关的微视频,并利用数字平台,总结和自己的学习感悟、收获和疑问,形成相互交流的氛围,促进共同进步。
(四)学习效果评价
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更为多元,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过程性评价的结果根据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参与的情况给出,线上学习主要考查学生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长、小测验及在论坛的总结发言等;课堂参与考查学生课堂回答问题、小组谈论发言与互动等方面的表现。终结性评价的基础则是慕课的结课考试成绩和本校组织的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评价衡量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终结性评价则偏重于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二者的结合,综合了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的长处,对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考量,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裨益。
三、结论
实践表明,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模式通过微视频、课间测验、实时反馈等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提升了获取知识的技能。对学习成绩的过程性评价则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进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慕课中的同伴互评机制给予了评判者与具有不同教育背景的学习者进行交流的机会,从而开阔了视野。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学习日志的分享,则使学习过程更有温度,学生间的情感也得以深化。
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引起了学生和教师的关注。首先,翻转课堂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氖悠档难竦椒肿樘致鄣淖芙幔很多方面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出周密的准备。只有兼备良好的课程设计与课堂掌控能力,才能真正将翻转课堂的益处彰显出来。而对于初次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师来说,缺乏处理各种预想不到问题的经验,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其次,无论是在线学习还是课后拓展,都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韧性。而对于习惯被动接受教学安排的我国高校学生,缺乏独立学习的经验和积极性。最后,翻转课堂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和章节,有学者提出导论就不宜采用这种方式[7]。对于“微观经济学”来说,个别章节有较多的数理推导,学生自学困难,并不适合翻转教学。
应该说,教师和学生作为翻转课堂的设计者和参与者,其能力和习惯对教学成效的高低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结合上述可能出现的问题,本研究尝试着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提出翻转课堂模式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首先,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适应新的角色和定位。第一,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完成自主学习,而教师要发挥导学者的作用,在深入理解课程内容的前提下,从众多资源中选择适合学生的慕课。而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完成对相关慕课的学习,甚至对慕课的制作有所涉猎。无疑,这些对教师的业务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8]。第二,教师应事先依据章节特点确定适合翻转的部分,并要求学生完成对视频的学习。之后,教师还要作为助学者,归纳总结教学难点和重点,并提出有一定理论深度,同时又可以引起学生思辨的题目,组织讨论,并就学生的精彩发言提出表扬。教师的点评体现了教师的价值,展现了课堂不能为在线学习取代的特有魅力。第三,当学生对个别知识点感到困惑时,教师应给予及时而耐心的指导。在有的学生出现不良学习习惯的时候,教师作为引学者,要帮助其纠正学习路线。
其次,慕课融入的翻转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的。而学习责任心的形成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首要条件,学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学习中应该承担的责任,体会到学习是建构自身知识体系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同时,自主学习还包括学生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控制自己的学习节奏,调节自身的情绪。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现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它的形成应该是在教师的辅助和指导下,由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步加以实现的。
总之,慕课融入下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教师综合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将这一新的教学理念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具体分析并选择适合翻转的章节,周密设计教学环节,提高对慕课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
教育杂志,2012,(4).
[2]张伟俊.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
教育研究,2015,(Z2).
[3]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
[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4]牟占生,董博杰.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探究――
以Coursera平台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4,(5).
[5]高地.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
六大问题的审思[J].远程教育杂志,2014,(2).
[6]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
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7]吴维宁.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CORUSERA评析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2).
关键词: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3)02-0128-01
一、《微宏观经济学》及其特征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包括的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某种商品的价格是根据供求双方共同决定的。并根据价格机制对经济进行调节,当市场上某商品供大于求时,说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其价格下降。相反,供不应求,则价格上升。二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上去,以实现效用的最大化。三是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上去,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四是厂商均衡理论。研究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如何决策。五是分配理论。研究按照什么原则来分配。六是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理论。研究微观经济政微宏观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杨金磊
(枣庄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东 枣庄 277000)策有利于弥补公共物品、垄断性商品等价格机制不能有效调节的缺陷。
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包括相关理论十分广泛。主要有:一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包括长短期的宏观经济学决定。即长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物价水平及失业问题;短期的AD-AS模型。二是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研究通货膨胀的原因。三是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研究国民收入波动的原因。四是宏观经济政策理论。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微宏观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理论方法及经济政策存有较大区别。但是,二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是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相互补充。即微观经济是假定资源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则是假定资源配置的条件下,分析如何达到最优的资源利用。同时,二者共同组成西方经济的理论体系。二是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中,微观是研究个体行为,而宏观则是研究总体行为。因此,微观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三是《微宏经济学》以实证研究方法为主。西方经济学是在社会制度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问题。因此,二者研究方法属于实证研究领域。
二、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难分析
对于初学者来说,《微宏观经济学》较为抽象且不易理解。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自身原因,也有教学方法原因。
首先,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缺乏理性认识是学习困难的重要原因。所谓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则是对任何观点都要怀疑的。同时,需要用逻辑的精确性去怀疑。而对于初学者来说,从宏观层面上看,在高中阶段的教学环境相对较小,课程安排较为集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相反,大学阶段教学环境相对宽泛,课程安排比较分散,教学方法多元化。从微观层面上看,过去的教学内容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主,基本上没有接触西方经济学思想。另外,对于高中应试教学为主,向大学以自我学习为主的转变还没有完全适应。再加上,课程的抽象、理论性强、难以理解更是让入学新生学习西方经济学难上加难。因此,入学新生无法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而缺乏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理解缺乏是学习困难的关键原因。假设条件是经济学理论成立的前提。因此,学习经济学必须从正确的理解假设条件开始。诸如:在学习《微宏观经济学》之前必须理解基本假设。一是“经济人”假设。把人的本性假设为利己的,企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二是“完备信息”假设。在“完备信息”条件下,人们拥有做出决策的一切信息。三是“完备市场”假设。在“完备市场”条件下,市场竞争充分。四是资源稀缺性假设。正是因为人类欲望无限与资源有限的矛盾性,才有必要深入研究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问题。
再者,入校新生对《微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模型重视不够是学习困难的直接原因。经济学模型是深刻认识和理解原型问题而对其所作出的一种抽象和升华的概括。尤其是通过经济学模型来分析经济问题,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简化、更加利于理解。因此,重视经济学模型对于初学者来说十分重要。
另外,教学方法陈旧,理论介绍过于枯燥乏味是学习西方经济学困难的又一直接原因。
三、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方法
当前,针对二批本科学生学习《微宏观经济学》的困惑。笔者认为,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专业老师应该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
首先,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适时开展相关经济学讲座。尤其是结合一些经济热点问题(如: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其现状及原因。二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言简意赅、通俗的语言讲解尤为重要。三是采取案例教学,并将典型案例融入经济学理论当中。
其次,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的互动。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二是注重通过适时反问,来不断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三是重视提问,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再者,在经济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一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经济学的基本结构。经济学研究不仅是关于生产、成本、价格、供求等方面,也不单是通货膨胀、失业、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问题。而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和规律的社会学科。二是要求专业课老师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另外,要求老师必须采取板书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取“黑板+板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看清全过程及各种逻辑关系。同时,还要多注重激励教学与情感教学相结合,多激励、多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的过程中注重眼神、肢体语言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黄亚钧.西方经济学(微观和宏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调查分析;微观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4-0019-04
一、问题的提出
《微观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所有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自2003年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到2010年,共建设了《微观经济学》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并带动了一批校、省级精品课程的网上建设。
精品课程的突出特点在于利用网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发挥示范辐射作用,从而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十年过去了,《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的总体建设状况如何?应用与推广效果如何?有无后续建设?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2012年教育部了《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推荐工作的通知》,决定在2012年和2013年分两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审遴选工作,进一步提高国家精品课程的影响力和示范性。这说明对网上精品课程的管理、监督及跟踪评估、后续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已有的《微观经济学》等精品课程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旨在为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提供借鉴。
二、 研究内容与方法
2011年教育部没有开展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所以,研究内容为2003年至2010年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能够检索到的所有《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网页建设情况,以此为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制作各种相关类目表格。
每个精品课程的调查内容包括网站共享情况和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两方面,后者包括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三个模块,主要涉及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试卷、案例、教学视频、参考教材等各项内容。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课程总体概况
目前,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检索到《微观经济学》及含微观部分的《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含本科、高职高专)共95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校级精品课程47门。这些课程由28所重点大学(985、211学校)、55所普通高校及10所高职高专建设(见表1),除宁夏、等自治区及港、澳特别行政区外,比较平均地分布于25个省级行政区。2003年第一批精品课程上网,其中省级3门,校级1门,从此,随着各高校对精品课程的认识和重视不断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掀起了一轮。从2003年到2008年,精品课程建设数量逐年增加,2008年达到26门次,而2009年和2010年呈下降趋势(见图1)。
统计显示,通过九年建设,《微观经济学》已基本构建了国家、省和学校的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其各级别比例逐渐增加,形成了一个比较规则的金字塔形。
2.网站共享情况
(1)网页打开
本次调查浏览了全部95门《微观经济学》及含微观部分的《西方经济学》精品课程,有1门课程网页无法打开,占1.1%;连接每门课程网页的“学校链接”,有43门课程无法连通,占45.3%。共有44门课程建设了“教学录像”栏目,其中17门课程的“教学录像”可以较流畅地打开,8门课程打开较慢,而19门课程的“教学录像”栏目内容为空或无法显示,占43.2%。
(2)共享方式
目前,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要浏览每门课程的所有资源需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否则在未登录状态时只能浏览文本资源的前两页、音视频资源的前一分钟。要下载资源文本内容需要扣除相应积分,教学录像类资源不提供下载服务,浏览完整教学录像同样需要扣除相应积分。获得积分有注册;登录;添加资源简介,被审核通过;纠错,被审核通过;上传资源;投稿被采用;积分购买、积分充值等11种途径。这显然违背了国家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向广大师生免费开放的初衷。
(3)传播媒介
据艾瑞咨询集团《中国搜索引擎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用户搜索引擎服务渗透比率为63.2%,其中19―24岁用户最多。我们调查了5大搜索引擎,输入“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搜索结果的第1页显示,百度、搜狗、雅虎都没有搜索到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只出现了几个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网页和相关文档;谷歌和腾讯搜索到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并出现了部分已建精品课程页面。
虽然精品课程意在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免费共享,但由于建设者的认识及网站建成后的维护等原因,部分网站链接不畅、访问权限、不易轻松搜索等问题仍然存在。
3.精品课程建设内容
(1)页面结构设计
根据《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网络课程主要通过功能模块的设计来体现总体架构。目前,大部分课程在网站上的内容已达到基本要求,但各模块及其具体内容差异较大,统计结果如下:
(2)教学资源内容
1)基本内容及呈现。目前,大部分课程(除1门未打开)在网站上的建设内容已达到基本要求,90%的课程按照教材章节组织内容,教学内容编排完整,并列出了重点、难点。80%的课程网站提供了多媒体资源,其中70门课程的课件是PPT课堂演示文稿形式,1门课程的课件和教案使用Flas制作,大部分课程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例题习题、参考教材等都以Word文档形式呈现。
2)学习与测试。19门课程的授课录像可以正常观看,占比20%,其余课程或是授课录像无法打开,或是打开后没有声音,或是没有该项教学资源。44门课程提供了试卷,占比46.3%,但都没有在线测试功能,少数课程提供了在线测试的本校访问地址链接,可以在线测试和查看结果。34门课程提供了实验实践资源,占比35.8%,少数课程提供了实践指导的本校访问地址链接,但多数没有实质性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3)课外拓展。89门课程提供了参考教材或相关教材,占比73.7%,40门课程提供了文献资料,占比36.8%,包括经济学专有名词解释、经济学家简介、经济现象解读等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
(3)师生互动环节
如表4所示,5门课程“交流互动”模块有30条以上留言,占比5.3%,且大部分课程的留言集中在2010年;56门课程没有留言,占比58.9%。
打开95门课程的学校链接,大部分课程只公布了教师的E-mail地址,不能在线提问、交流;少数课程设立了留言板、在线答疑等模块,但使用者甚少,其中个别论坛等模块校外学习者无法登录。
总体来说,“重建设、轻应用、疏管理”现象在许多网站存在。几乎所有网站在建设初期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并通过了教育部的评审,但后期却缺乏管理与维护,导致网站影响面小、应用率低。许多网站访问量低,仅有的留言大多是学生的只言片语或“跑题”式发言。
四、进一步完善《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上述调查显示,虽然《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的数量、体系已达到国家要求,但每门课程的网上制作内容、管理机制、使用效率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微观经济学》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宏观政策方面
(1)加大精品课程的引导和推广力度
要提高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必须扩大精品课程的知晓度和影响范围。首先,教育部和各院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精品课程,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它的内容及作用。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建立全国的、地方的甚至学校内的课程建设者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如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教学名师经验交流会、面向学生的精品课程效果调查等。
(2)健全精品课程的全程支持机制
一方面,许多高校把精品课程上网作为提高知名度的指标,在建设初期,从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却忽视了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另一方面,相对于科研项目,教学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效果显现慢等特点。因此,国家要进一步补充精品课程网站建设规范内容,主要包括:(1)建设期、推广期等各阶段资助办法;(2)网站内容评价、影响面评价、有效性评价等全方位评价体系;(3)日常更新、维护,使用者反馈,资助经费使用和奖励等全过程监督及激励机制等。可以成立专门机构负责这项工作,也可以引入第三方如审计、评价等中介机构。
当然,由于时间、精力不足等原因,许多教师对网站进行更新和维护面临巨大困难。因此,各院校能否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在经费、工作量计算、年度考核、各种奖励评定等方面给予教师一定的配套支持,以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的良性循环。
2.课程建设方面
(1)树立精品课程建设的服务意识
调查分析显示,许多问题源于课程建设者的理念落后,对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和共享特征认识不足。网络教学资源并不是传统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简单搬家,而要充分认识网络学习环境的特征,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制作教学资源。在这种模式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更多的是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帮助、引导和服务。因此,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注重网站建设的实用性,使课程网站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平台。
(2)不断完善课程网站的相关功能
在95门课程中,大部分网站采用了目录导航,少数课程在“学校链接”中提供在线测试功能,除此之外,其他学习支持工具、导航系统等功能普遍缺乏,而《微观经济学》等财经类课程需要的网站功能恰恰相对较多。因此,不断完善课程网站的相关功能,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是课程建设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首先,要做好课程的总体规划和各部分内容的布局,结合网络教学的特点对传统教学资源进行修改和补充,以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方案,增强对课程的整体认识。
第二,加强课程的系统设计,尤其是融入探究式学习活动设计,进一步扩大教学资源的内涵和功能。如,(1)提供计算器、字典等学习支持工具;(2)重视利用师生交互环节,设置论坛及在线提问、测试、作业批改等模块;(3)增加地图导航、站内搜索等功能。通过这些功能,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惑,从而有效指导和监督其学习全过程。
第三,定期和同行及学生沟通、交流,或在网站开辟建议征集信箱,及时了解他们的反馈信息,以不断改进网站的内容和功能。
(3)积极推进网络资源创新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主旨是推广优质教学资源的示范作用,而目前各课程网站的教学资源质量良莠不齐,许多资源形式雷同,内容陈旧,缺乏特色。建议教师要加强网站的后续管理,及时更新教学资源内容。对于《微观经济学》这类的课程,其内容更要紧跟世界经济命脉,及时反映实时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另外,教师可以从内容呈现的形式,页面设计的特色,网络功能的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佑美.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0(5)84―85.
[2]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与应用调查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30)57.
[3]陈健苇,宦成林.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调查研究――以2010年评选的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8)14―15.
[4]徐磊,崔健,张远峰.精品课程资源网站运行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技风,2010(13)17.
[5]梁好翠.高校精品课程网站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高教论坛,2009(5)20.
[6]陈国海.高校精品课程的示范效应初探[J].教育与现代化,2009(9)29.
[7]孙荣.余鲁.财经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以计量经济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242.
[8]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R].教高[2003]1号.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15-02
自21世纪初以来,我国财经类高等院校普遍将《宏观经济学》作为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由于《宏观经济学》一般在低年级开设,学生缺乏对《宏观经济学》的了解,而该课程的理论性、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联系性等都表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以传统“满堂灌”、“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此,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为基本出发点,对《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要做好一门课程的教学,首先必须搞清楚其主要特点。从整体而言,《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特点很鲜明的课程。从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脉络来看,其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三个方面。
1.《宏观经济学》理论具有系统性、发展性的特点。概括地说,《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和政府如何采取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短期经济波动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并涉及到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等问题,是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其理论还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这都会给初学者带来疑问与困惑。
2.抽象化的理论与数理化的模型并存。首先,《宏观经济学》较多地运用了抽象分析方法,它通过适当的假设,从社会经济现象中提炼和选择主要因素,并抽象为概念,创造了一个纯粹、简化的逻辑理论分析框架和环境。因此,给社会经验和实践有限的学生带来了感性认识和理性理解的困难。其次,《宏观经济学》大量运用了数理模型和数学推导。通过引入数学工具,利用数学符号表示概念,并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理模型去演绎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从而构建了数理化、模型化的宏观经济理论系统。这些把数学工具运用到逻辑推理的分析方法对于初学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的确令人费解,尤其对于数学基础欠佳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
3.《宏观经济学》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从发展历程来看,《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发展起来的,是对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由此形成了学派林立的局面,产生了众多的经济学著作、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其涉及面较广,仅近现代就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更为重要的是,诸多学派间的理论既有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也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由此使得内容更为丰富复杂。从实践意义上说,《宏观经济学》理论以社会经济总体和总量作为研究对象,把就业、利息、通货膨胀、经济波动以及经济增长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纳入研究体系,进而分析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内容,不仅是对社会经济实践的提炼与总结,更是能用于指导经济实践活动,使得其理论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既是与其他社会学科迥异之处,更是学习中的难点。
二、《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体会
为解决以上难点,开展教学改革极为必要。具体就财经类院校而言,应根据主要专业的要求、学生情况,基于《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逻辑框架及其特点,从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
1.基于财经专业特点,优选教材、参考书。考虑到《宏观经济学》的教材版本在内容框架和结构体系上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以及财经类院校的专业要求和生源情况,基于作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基础教材的选择应以“我”为主,即有条件的学校最好采用本校教师团队自己编写的教材,使之更切合实际要求。在参考书的选择上,应选择合适的国内外参考书若干本。就财经类院校的特点而言,人大版高鸿业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曼昆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以及多恩布什等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是比较适用的。这些参考书的显著特色是将《宏观经济学》的短期和长期、超长期分版块论述,直观地展示出了《宏观经济学》的模型结构,更有利于学生认识不同模型的特点、区别及其适用范围。
2.基于与《微观经济学》的比较开展教学。在学习《宏观经济学》之前,学生们已经系统学习了《微观经济学》,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考虑到学生已具有《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教师应从比较的角度去介绍《宏观经济学》,让学生对这门课程形成更为清晰的感性认识,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一方面,基于《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将相关知识点进行无缝连接,以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例如,将《微观经济学》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生产者行为理论中的均衡分析与《宏观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AS-AD模型的均衡分析联系起来;将《微观经济学》中的预算约束内容与《宏观经济学》的消费理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基于《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让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和认识新课程的内容,并形成与之相适合的方法论体系。在教学中,一是要从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角度讲授《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框架的特点;二是要结合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发展来考察《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由此,让学生体会到《宏观经济学》涉及和解释的核心问题与《微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的,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理解宏观经济理论。
3.把握《宏观经济学》理论的脉络和思维趋势开展教学。在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不仅关系到经济学理论的掌握,还关系到财经类学生经济学特有的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财经类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很多知名的教师都提出了经济学的学习应该以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为主要目的。其中,阮守武(2007)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方福前(2004)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是教给学生经济学原理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成新华(2008)认为《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经济学思维。为此,笔者认为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将整个课程的思路和逻辑给学生讲授清楚,并强调《宏观经济学》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如先考察国民收入的核算,才有基于此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分析,而后才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其次,要强调宏观经济理论学习的循序渐进。《宏观经济学》理论模型的分析过程,其实是逐渐放松假设,增加内生变量的过程,这就要求在讲授时注重逻辑顺序,把握思维趋势,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再次,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梳理各个流派之间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强化学生多元化经济学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强调不同流派的区别与联系,让学生深入把握,以便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
4.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宏观经济学》的优美之处不仅在于其规范、严谨的理论分析,还在于其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和应用。因此,在《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是不可或缺且意义重大的。这对于财经类院校尤其重要,因为从案例教学的渊源而言,上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首创时的目的就是培养实用型、高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为做好财经类院校《宏观经济学》的案例教学:需要将理论与经济热点问题相结合,以案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为让学生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理论转化为应用能力,可将国外成熟、先进的宏观经济实践以案例的形式介绍给学生,以增强《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现实感。通过国内案例的引入,将更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现实经济问题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方福前.有针对性地讲好西方经济学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4,(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