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品交互设计案例范文

产品交互设计案例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产品交互设计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品交互设计案例

篇1

目的探析在神经心理学为指导理论下的潜意识与交互设计结合所能产出的设计方法。方法通过对原有的潜意识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方法的研究,得出潜意识理论与设计学科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交互设计和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理论研究,得出该理论与交互设计结合的可能性及应用方向,通过对神经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对现有案例的分析,得出应用新潜意识理论的设计方法。结论在理论研究和案例解读的基础上,提出了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的两个方法,即习惯导向式设计和预期对话式设计。

关键词:

交互设计;神经心理学;潜意识;设计方法

交互设计由于其对人类认识和行为的关注,与对潜意识的渊源由来已久。此前人们对潜意识与设计的结合,其目的主要是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降低产品给用户带来的认知负担。而心理学领域中,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更新了潜意识理论。神经心理学是从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研究心理学的问题的学科[1],它的提出将先前潜意识的研究方法从对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变为对脑部的科学测量。从目前的研究可知,潜意识这一概念的更新也将给交互产品带来改变,对这一理论的关注也将给交互设计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

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是指利用神经心理学中潜意识的理论来指导交互设计的设计思路。这种设计思路旨在关注交互设计及产品中对人类潜意识造成的效应,研究这种效应的原理从而得出新理论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

1.1潜意识设计理论综述潜意识与设计的交叉研究由来已久。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设计学科相关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弗洛依德指出,人的心理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能够为人意识到并能够把握的是意识,而另一部分潜伏在意识之下,成为了潜意识,人对它既不能完全认识也不能把握[2]。它的内在是最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以及与各种本能有关的欲望,受到理性意识的压制[3]。这一理论影响了大多数有关潜意识在设计中的应用。国内设计界对潜意识的研究兴趣,一定程度受到了日本的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无意识设计”理论的影响。他运用了传统心理学中潜意识研究的成果,达到了“产品与环境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从而引发了基于潜意识的设计方法的积极讨论与研究。除此之外,唐纳德•诺曼提出的Affordance概念,也与潜意识和认知联系紧密[4]。目前,基于弗洛伊德为主的潜意识理论的设计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通过下意识行为挖掘并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5];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使产品和相关服务的所有特征属性信息,能够无阻碍地被用户准确接受、分析、认知和理解,顺畅、迅速地转化为用户的使用和操作行为[6]。两种思路分别针对设计产品对人的潜意识影响中的认知和行为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但其局限性在于所参考的心理学理论主要是心理学的临床研究成果,主观性较强,而在神经心理学的发展下,潜意识理论得到了更新。

1.2神经心理学视角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指导理论

1.2.1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理论神经心理学是心理学与神经学的交叉学科,它把脑当作心理活动的物质本体,综合研究两者的关系。它在理论上,对阐明“心理是脑的功能”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在实践中,可以为神经科学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和依据[1]。在神经心理学的定义中,潜意识影响着人们的感知、记忆、社交行为、沟通方式、好恶、分类原则、情绪与感觉以及自我意识[7]。这一全新的定义很大地拓展了潜意识的概念范围和影响程度。神经心理学重视观察人脑的活动,对关于潜意识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科学拓展。现有比较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内隐联想测验、眼动测验、脑电测验及功能性磁共振成像[8]。这些方法使潜意识变得可定量,而通过这些技术,许多之前的心理学现象与假说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修正。这一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弗洛伊德在毕生的精神医疗实践中,对人的病态心理经过无数次的总结、累积而逐渐形成的[9];而神经心理学对潜意识研究的贡献在于,将潜意识的研究从观察推断转变成对脑的测量,因此在新的潜意识概念基础上,对这一新领域的探索也一定可以为交互设计带来新的启示。交互设计将从挖掘和利用潜意识,转变为塑造潜意识。

1.2.2交互设计与潜意识交互设计作为一门关注交互体验的新学科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要素为人、动作、工具或媒介、目的和场景。这里的动作一般是指有意识的行为,自然就有了执行动作的人、行为的目的、实现动作的手段或工具、行为发生的场景[10]。广义的交互设计定义表明,交互这一行为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根据潜意识的形成原理可知,交互设计产品必将对人们的潜意识产生强大的影响,在交互设计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关注潜意识是一个必然趋势。1.3神经心理学下的潜意识交互设计的研究意义现代认知双加工理论研究表明:人的行为是由两种独立而不同的认知加工过程决定的。根据当前的认知双加工理论,内隐无意识和外显意识加工同时对人类的认知过程起作用。当两个加工方向一致时,内隐加工的结果与外显加工结果一致,只有当两个加工方向不一致、存在竞争的时候,往往内隐加工会取胜[11]。心理学中的很多研究都指出,人们平时意识思维的结果,往往在决策时被忽略,而一些被认为不重要的因素却成为重要的决策标准。由此可见,在设计中注重产品与潜意识间的交流往往是更重要的,潜意识层面的认知明显对用户关于产品的整体认知有着更深刻且不易察觉的影响。将潜意识原理与设计相结合,可以深度挖掘用户的内隐需求,并顺应用户的行为习惯,可以创造出更易用、更具有深度的产品。而从塑造潜意识出发,依据神经心理学的理论成果,更可以使产品具有一定的行为和认知导向性,从而从伦理的、社会的以及健康的角度出发,创造更大的价值。

2潜意识交互设计方法

目前还没有关于神经心理学潜意识交互设计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更没有针对影响潜意识而进行的设计实践,但潜意识并不需要刻意的影响才能产生效用[7],因此一些交互产品影响潜意识的具体案例中,结合神经心理学原理的分析,便可得到切实有效的交互设计方法。以下是根据现有案例总结得出的新潜意识交互设计方法。

2.1习惯养成式的交互设计神经心理学证实,习惯的养成是塑造潜意识的一种典型方式。研究证明,外部或内部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官,在神经系统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极易形成一条路径[12]。用户一定量的重复性的动作形成了下意识的回路,于是用户的操作越来越迅速,以至于可以超过思考的速度,此时新的潜意识行为已在用户脑中形成。如用户下意识地解锁手机,边思考问题边熟练地操作洗衣机,每到一个特定时间便有坚持跑步的冲动,这些都是重复培养习惯的例证。通过养成习惯而改变用户的行为和对产品的态度,此类设计手法目前在劝导式设计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作为一个根据心理学原理产生的设计技巧,通过这一方法提高操作效率,增强用户粘性甚至提高产品竞争力,都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

2.1.1习惯养成式的操作方式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关于交互设计中的操作习惯,最经典的案例就是Android系统手机与iPhone的实体按键区别。Android系统手机的实体按键一般有主页键、返回键和菜单键3个,而苹果手机只有1个主页键。这种按键设置上的不同,使得两种系统的设备在相同软件的操作上有很大的分别,因此用户在两种设备间的切换,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不同的操作方式。这种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用户对不习惯的操作系统的反感和对已习惯的系统的拥护。同样的设计手法不但可以应用于实体按键,其在交互界面操作方式上的应用有着更大的拓展空间。例如,不同公司的类似产品在操作逻辑上的分化,可以作为提高用户忠诚度,从而成为增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2.1.2习惯养成式的功能设置在交互设计中的应用通过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增强用户体验和忠诚度,可以提高交互产品的质量。扇贝单词是一款基于移动端的外语学习软件,其中的“打卡”功能就是对潜意识交互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应用,扇贝单词“打卡”功能界面见图1。通过“打卡”这一激励式的操作,用户更愿意坚持使用,一定时间的规律操作就可以在用户的脑回路中形成习惯的潜意识,一旦这种习惯形成,用户就可以不通过任何提醒,完全自发地使用产品。这一功能看似浅显,但是其效用却是十分显著的。通过软件联结社交媒体的功能可以看到,此软件获得了大量的用户推广,使用评价也远超同类软件,扇贝单词在社交软件中的积极反响见图2(图片摘自社交网络)。

2.2心理预期对话式的交互设计期望式的对话也是通过引导潜意识认知来引导用户行为的一个重要方法。现代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发现,人类社会存在着很多隐形的规范。比如会自发地和陌生人之间有一个比较标准的距离;在交流中下意识地调整语调音量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给其他人表达的机会;不知不觉间使用一些身体语言等[7],这些被语言学家称作副语言。这些隐藏性的语言一般不会被注意,但是却对潜意识产生刺激并影响行为。人的潜意识可以精准地捕捉到对方对自己的期待,通过这个原理,在用户与产品的交互之中便可以对用户的行为进行适当引导。现在很多交互产品中都广泛地运用着引导性的对话框,如将鼓励用户使用的功能或选项设置高亮或者默认选择复选框中推荐的选项,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表达希望被使用的期望,通过按钮明暗对比的方式传递对用户的期待,见图3(图片摘自微博和behance客户端)。这种方式在神经心理学潜意识原理中,可以解读为对用户期待的有效传递。通过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及味觉上的巧妙设置,向用户传达出“推荐”和“提倡”等潜台词。这种避开意识和理性思维,直接与潜意识对话的方式与传统的说明式引导有着显著的优势,这种方式免去了用户阅读大量信息的需要,使交互的过程更加轻松顺畅,同时所倡导的信息也更易于接受。事实上,神经心理学证明,人们对预期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7],人们在交互产品上的行为会暗示人们什么样的行为是“可行的”,而这种行为规范往往会延续到现实生活中,因此某些交互产品的存在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社交软件“无秘”的部分使用画面见图4,这种应用的定位明显地鼓励一种社交行为中带有争议的形式,其倾向性和暗示性,在不知不觉中使用户产生一种特定的行为倾向,改变用户的行为。虽然交互产品中对预期的体现各不相同,但是这种存在是广泛的,鉴于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交互设计产品功能设置中的倾向性值得注意和利用。

3结语

篇2

关键词 交互设计;中国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155-03

1交互设计

1.1交互设计的定义

交互设计作为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来临而产生的全新设计领域,不仅代表着产品设计理念的革新也是信息技术服务时代的全新设计服务领域。交互设计不仅指向信息技术产品的设计输出,同时代表着人类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对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要求的转变。

交互设计的英文为“Interaction Design”,交互设计是“人”通过“物”或“空间”以某种行为或语言来传达这种行为方式的有效形式。这种有效形式可以通过外观元素、产品行为、语言等多种有效方式来进行。确定这种方式是否有效的标准是参考“理解使用者是否能达到使用的目标、动机和期望。”在移动互联网企业中还会将交互设计英语简称为“UX Design”-即为“User Experience Design”,不论这种翻译是否准确,还是非常好的说明了交互设计的重要特征,即交互设计应当是设计出最自然的引导“人”在使用“物”达到特定目标或需求的有效方式。

1.2交互设计研究

交互设计作为“设计”的一部分,其组成融合了“艺术”与“科学”两个部分。交互设计研究是为了揭示交互设计活动的规律,告诉设计师如何开始进行交互设计。作为一个全新的设计领域,交互设计是一种创造型的活动,其研究目的是为了揭示交互设计所包含的:界面设计、视觉设计、原型研究、思维模式研究、用户研究以及它们在整个交互设计周期中构建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客观规律。

交互设计研究的特征包括:思维的创新、科学技术和设计技艺的融合创新,符合人类的文化交流、行为模式等。

1.3交互设计研究的范畴

与传统的工艺美术设计学科比较,交互设计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设计结构体系”,除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也包涵了“社会学”、“心理学”的知识。交互设计的研究领域不因仅停留在有市场和产业需求驱动下的形式创新阶段,而应从“创造符合人类需求的、合理的、健康的、友好的人机构同方式”角度出发,发现问题与需求,分析、归纳、判断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和管理机制。

交互设计研究研究的范畴包括:交互设计概念及原理、影响交互设计的因素的研究、关于交互设计中“人”与“物”行为模式及信息交流方式的分析、交互设计思维的研究、交互设计创新思维模式的研究、基础性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2 中国语境

2.1语境

语境的概念原本是语言学科的概念,最早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分为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情景语境指在人类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额定意义时所依赖的有语言构成的上下文,这包括了书面语言或非书面语言的上下文。文化语境只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通过语言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客观因素,包括了:时间、场合、环境、话题、对话人的身份、地位、心理状态、文化背景、交流目的、方式、内容和交流时使用的非语言符号(如手势等)。

语境的概念虽然是针对语言学科提出的,但是不难发现交互设计所涉及的语境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交互设计的交互手段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非语言(如手势、姿势等),通过交互设计所定义的有效方式达到特定意义时所需要依赖的客观因素,同样包括了:时间、场合、环境、目标;对象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等。导入语境的概念可以帮助交互设计研究更好的发现,交互设计过程中不同的主、客观因素对交互设计最终设计成果的影响。中国的交互设计要能被中国用户更好的接受,绝不能依靠设计去教育用户如何使用产品,而因根据中国用户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进行设计研究。

比如Iphone手机中的应用程序Siri,就可以通过语言来帮助用户完成一些功能。这种通过语言方式来进行交互,并帮助用户达到最终使用目的的设计是符合情景语境的设计。从截图中我们还能看到除了语音提示信息外,系统同时设置了文字提示信息来帮助用户确认手机的语音信息识别系统是否准确(图1)。

2.2交互设计所面临的中国语境

交互设计所面临的“中国语境”究竟是什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研究,一是中国式情境语境,而是中国式文化语境。

2.2.1中国式情景语境

中国式情景语境,指产品的交互设计中,通过“语言”传达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视觉信息、听觉信息或触觉信息的前后信息内容。这些信息内容可以帮助用户直接领会或了解当前交互过程中正在完成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交互指令。这些信息可以是通过语音或书面语言等传递的。

前面所提到的语音控制程序Siri也不是万能的,任何的语言都需要有一个语境来帮助系统理解用户所传递的信息,即使在设计的初期已经考虑到各种方言,那也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上下文的信息才能帮助人准确的向系统传递信息,系统可以准确的理解人所发出的信息或指令。比如测试中对siri说的“知道了”和“吃饱了”两句短语,系统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

2.2.2中国式文化语境

中国式文化语境,指根据符合中国人或针对中国人定的用户群进行符合他们非语言习惯的交互设计。研究通过这样的有效交互手段所达到的特定意义同样需要符合中国的时间、场合、环境、目标;对象的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

通过研究案例可以发现,不同地域的情境语境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有一定差异的。仅从简单的字面意思是非常难以识别真正含义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交互设计的初期考虑到地域差异所引起的文化语境差异。

如:在传统的windows操作界面中如果要删除一张图片至少有三种方法,一是选择图片通过点击鼠标的右键,选择删除(图3);二是通过图片浏览器点击X图标删除图片(图4);三是直接点击键盘上的Delete键。这三种方式对于中国70年代以后诞生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没有难度,但是对于中国的中老年人来说相信没有经过帮助或指导,仅依靠自己的摸索相信是非常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方法一,操作过程复杂,信息隐藏过深。需要通过点击右键,选择下拉惨淡中的删除选项来完成操作;方法二,操作过程复杂,删除图标的图形所传递的信息不够明显和准确;方法三,对于没有学习过英语的中国中老年人来说不能准确理解Delete键的含义。这就是典型的操作系统的交互设计不够符合中国式的文化语境。

在手机的图像工具中,可以非常方便的找到右下角的垃圾桶图标,用手指触摸图标,系统将弹出下一步操作提示“删除图标”,当用户选择删除当前图片后,右下角的垃圾桶图标会打开,并演示一段约1秒的纸片进入垃圾桶的动画。(图5)这个设计就将删除图片的功能通过简单的交互过程完成了。这里的简单包括几点:1)图标易于的辨识;2)确认删除的提示信息明显;3)通过动画的方式演示删除过程,信息传达清晰简单。

2.2.3交互设计所面临的“中国语境”

乐蛙科技推出的“乐蛙ROM”提出了针对千元智能机深度定制的概念,宣称设计基于Android安卓系统的专为屌丝而生的本地化安卓系统。虽然设计产品并不见得符合最初的产品定位,但是设计理念可谓是直面了“中国语境”。微信,是一款超过三亿人使用的手机应用,支持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可以群聊,仅耗费极少的流量,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这都是针对“中国语境”完成的产品设计。仔细分析产品的交互设计、研究用户体验我们可以归纳出交互设计所面临的“中国语境”不仅是挑战也是机遇。只有中国人才能更好的理解本土化设计的核心,才能更好的理解中国用户的需求和使用目标,好的交互设计不仅仅是依靠抄袭国外的成熟产品的交互设计流程、界面风格甚至是程序代码来完成的,而是需要针对不同语境下用户的需求来进行分析。

3“中国语境”下交互设计研究的现状

3.1研究机构

在中国研究机构按照营运性质可以分为企业的设计研发机构、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针对交互设计的网站和网络团队三类。他们有的依靠企业的研发资金起步较早但是较多研究是针对产品的设计、优化和改进,优点是实践经验丰富,但是无法上升到系统的、基础性的理论研究阶段;有的是依靠课题研究资金进行,起步较晚,由于局限在院校实验室中进行研究较多针对理论研究或是针对国内外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缺乏实践经验;有的依赖网络资源进行研究或探讨,相对来说这样的模式更注重于素材的分享,单纯依靠理想和信息的分享,无法达到真正的研究和促进交互设计发展的目标。

3.2研究人员

研究人员从专业知识结构的角度来分可以划分为:设计师型的交互设计师、软件工程师型的交互设计师、心理分析师型的交互设计师。从研究目标的角度可以分为:学者型的交互研究员和实践型的研究员。根据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提出的交互设计过程来看:交互设计应当是以用户为中心去设计软件,而不是以某项新技术或者技术人员为中心去开发软件。可见交互设计的核心是设计用户的行为,而研究用户的行为正是交互设计研究的核心。不论交互设计的研究人员拥有什么样的专业背景知识,进入到交互设计的研究领域,就应当拥有一个综合各种专业知识背景或者说至少不以自身所擅长的学科知识来主导交互设计研究。

3.3研究的对象

中国语境下的交互设计研究所针对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交互设计产品所面对的中国用户,而不仅是简单的研究国外成熟的产品或是国内成功的交互设计产品。研究中国用户可以从用户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入手,分析中国式的文化情境下,影响用户通过有效手段达到使用产品目标的客观因素,其中就包括了中国用户的使用环境、时间、目标身份、地位、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同时对不同地域环境下,中国用户的语言、手势、姿势、对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的识别及理解能力进行客观研究。

3.4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交互设计研究领域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1)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脱节;2)设计优先或程序优先的交互设计;3)受学科知识局限的交互设计研究;4)变UCD为BCD,即将以用户设计为中心变为以老板的意见为标准的交互设计;5)以某种特定设计为参照来进行的交互设计或优化设计。

4“中国语境”下交互设计研究的对策

要解决目前“中国语境”下交互设计研究的问题就需要从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几方面着搜进行改变。首先应该建立和健全研究的团队,组成跨学科的研究团队,同时注意加强研究人员的实践经验。可以从联合企业和专业设计人员,建立依托高校研究室的交互设计研究团队,以“产学研”结合的形式参与企业的设计项目,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提升交互设计的基础性理论研究。其次是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养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学习跨学科的专业知识。通过研究规范设计方法和设计管理体系,改变以“人治”为中心的设计流程。从政策上加强对原创设计的鼓励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琦,毕志卫.,交互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7.

[2]刘伟.走进交互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5.

篇3

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目前,国内交互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关键词:

传统元素;互联网;交互设计;UI;APP

一、目前手机交互设计的现状

随着移动互联网及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APP正深刻影响着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用户出行打车使用滴滴出行APP,订餐使用饿了么、百度外卖、美团外卖等APP。通过这些操作简便的App,用户减少了等车、等餐的时间。在现代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浪潮中,传统平面设计逐渐向新媒体交互设计转变,以智能手机APP交互设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设计正逐渐快速发展。手机应用的设计风格从拟物化的界面设计逐渐转向更直观、简洁的扁平化设计。目前,国内交互产品设计设计发展滞后于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应用交互设计仍停留在满足用户功能需求的层面,很少有智能手机应用深入挖掘人们对文化与情感的诉求。从国外传入中国的设计理论几乎都是以欧美国家的设计理念为主导,界面设计中很少能看到较为符合中国人审美潮流的设计。

二、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的必要性

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经过无数风雨沧桑,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在历史的长河中,华夏儿女创作了一个又一个传奇,以万里长城为代表的中国古迹为世人敬仰。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活也越来越便捷。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却逐渐在人们的意识中消退,许多优良的传统被人们忘记、抛弃。目前随着国家的伟大复兴,中国文化应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新兴技术相结合,借助互联网平台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快速传播,从而扩大人们的认知领域,增加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将中国传统元素加入交互设计既是一种创新,同时也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增加交互设计活力的必要趋势。创新逐渐开始成为互联网产品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我们几乎天天都能看到行业中各类推陈出新的“新”生代,在感叹这些创新的时候,将原有成熟的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会给用户带来更多怀旧的体验。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用户手机APP中,使中华文明元素无处不在,当我们使用APP时,这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宣传,又可以吸引用户去探究其意义,使中国传统元素被有效地传承。人类通过眼睛来获取信息建立自己的视觉资料库。因此,将存在于书本之上的中国元素突破传统媒介的传播方式,以新媒体的视觉形式呈现在群众眼前,可以吸引群众的注意力,使用户产生点击欲。

三、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的融合策略

现在的手机界面很多都较为简洁和扁平化。苹果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iOS系统,并进行了扁平化风格设计;小米手机拥有自身品牌的miUI系统,并开发了小米的众多应用;微软拥有自己的一套WindowsPhone系统,并首先将扁平化设计融入其中。我们可以根据安卓系统的可适应性设计一款含中国风元素的UI界面,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并将其推广。现在市场上将中国元素加入交互设计中的案例屈指可数,从创新方面来说,这是设计师从未思考的地方,更是值得研究的地方。

(一)从界面元素交互分析从交互的角度考虑,交互设计是一个迭代过程,通过交互设计评估,可以及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进而能进一步完善交互流程。通过交互评审,也可发现交互设计中可行、合理或优秀的地方,从而为后续产品的交互设计提供借鉴。因此,是否满足用户体验是手机产品交互设计的评估标准。由于用户体验是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具有较强的主观性,所以,目前用户体验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当交互设计产品层级比较深的时候,设计师要清楚地了解这个产品有多少二级页面,多少三级页面,并要考虑页面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否可以用到不同页面中的内容,是否需要重新进行构造设计等,以及标签栏、按钮、对话框、框等空间使用的便利性和icon绘制的精细性。一个页面的好坏要注意这些细节的把控。例如有两个页面都需要二级标签栏,你如果出两套样式,说明你并没有思考icon控件的问题,这样很大程度会造成FE(前端开发)资源浪费,而用户也会对控件的实际意义产生疑惑。二级标签栏,在从属内容样式的设计表达不清的时候,用户可能把这个二级标签栏看成是一个可点击的icon。根据交互的形式,在表现上可以采用中国元素来替代原有的二级标签栏、列表、按钮等等,例如古琴、文房四宝、灯笼等元素来替代二级标签中的音乐、信息、照片等功能的图标。通常可以使用具有中国元素的UI手机交互主题设计实现推广,这样的案例也随处可见。

(二)从动效设计角度分析当今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Design,这是谷歌拿出媲美苹果的设计,也是将来界面设计的新趋势。这说明了现在的设计并不仅局限于平面的展示,也更多地趋向于动效的展示。现在的用户群体,很大程度上已经厌倦了仅仅只是扁平化的简洁设计。一些添加了交互动效的设计越来越吸引用户群体。2014年58同城的APP设计,整体风格仍然是属于大潮流的扁平化界面设计,但是在一级标签栏的切换交互上,融入了MaterialDesign的理念,在切换的过程中,增加了弹性的动效,增强了用户使用的趣味性。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就是社交软件twitter。twitter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和设计整体潮流一样,采用了拟物化的设计形势。随着苹果iOS7扁平化的出现twitter也逐渐开始进行转变,但是twitter并不仅仅只是界面上的变化,在交互动效上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当用户群体看到某条推送想要点赞的时候,将鼠标hover爱心点击时,twitter有它独有的动效,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的趣味。

(三)从情感化设计分析未来UI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是逐渐上升的,而怎样在众多UI样式中进行情感化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情感化设计,在未来互联网交互设计中越来越重要。我们要设计一个符合大众情感的事物而不是把这个事物设计成一个能让用户投入情感的容器。所以目前市场上一些需要特殊皮肤的产品,例如QQ、百度输入法、QQ音乐等都属于用户群庞大、年龄层次不统一,却奢望用一款皮肤将所有的用户都吸引。即使现在很多设计观念致力于提升视觉效果,希望可以让用户群体喜爱,但设计的表现层到了一定程度就会越来越肤浅。如果将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中国元素加入其中就能更好地提升设计的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一些有意义的中国元素,一方面可以宣传中国的文化,另一方面也加强了用户的情感。情感化设计近期在互联网公司的UED用户体验团队中是经常被提起的,将中国传统元素与情感化设计结合是有巨大意义的。曾经流行的复古风便是在界面中增加用户的情感体验。一个有着中国风的精致按钮能够轻松地引起用户的注意,而随后的用户行为可以是任何动作,比如点击按钮、进入等等。

(四)从用户体验角度分析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中一定会涉及到两个词:“用户价值”和“用户体验”。所以在很多拥有较为完整体系的互联网公司中,往往会设立UED用户体验中心这样的部门。用户体验对于一个产品而言,首先是能用,然后是好用,最后是能给用户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例如腾讯的CDC、百度的MUX都是在用户体验上研究较为深入的典范。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新媒体是交互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手机交互设计需要更多地考虑其功能及用户体验,并非满屏的中国元素就能吸引到用户,反而会造成界面的杂乱和用户体验的不佳,所以要将中国元素纳入交互设计的范围就要考虑到两方面:一是这个按钮所用元素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二是考虑到交互性。在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的时候,要思考其价值,并非多就是好,而是要用到该用的地方。例如在百度的MUX的一次演讲时,史玉洁曾经说过“我招了一个很厉害的设计师,需要他设计一个界面,这个设计师在很短时间就设计了一个很炫酷的界面,大家都很惊叹,但是在要使用的时候却找不到进入的按钮。当我询问那位设计师时,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你猜。”这是一种很可笑的行为,当你设计一款界面的时候,你是需要用户群体来使用的,如果这套界面在视觉上很惊艳,在体验上却让用户很困惑,那么这是一款失败的界面设计。

四、结语

无论是现代的市场环境导致了设计方向的改变,还是出于传承中华文化的考虑,将中国传统元素与交互设计融合都是值得研究和思考的。所以应从交互界面、动效设计、情感化设计、用户体验等多方面着手,以塑造出充满创新意义的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新媒体应用设计界面。

参考文献:

[1]腾讯CDC.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用户体验设计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篇4

【关键词】交互设计

桌面式虚拟展示

产品展示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三个特性――交互性、沉浸性以及多感知性。根据系统提供的沉浸程度不同,虚拟现实系统又可分为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沉浸的虚拟现实系统、增强现实性虚拟现实以及分布式虚拟现实。

相对于其他形式的虚拟现实系统,桌面式虚拟现实展示对硬件和技术的要求更低、展示更易于实现和转播。所以,桌面式虚拟现实系统更易于在产品虚拟现实展示中得以应用。但是,简单的硬件基础限制了桌面虚拟现实展示系统对沉浸性和多感知性的追求,从而,交互成了桌面式虚拟展示系统的主要特性,交互设计成为产品桌面式虚拟展示系统构筑的核心内容。

1.产品特性与产品虚拟展示交互

产品展示设计中,产品的特性是展示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交互框架建立的依据。产品的使用离不开交互,每种产品都有其不同的功能部件,不同的功能部件都具备特有的操作方式。比如,汽车的行驶方向控制通过旋转方向盘实现,而挖掘机等重工产品的方向控制则通过推拉左右行驶控制杆实现。为了给用户提供真实的展示情景,在产品桌面式虚拟展示系统中,交互框架设定的最基本要求是遵循产品现实的交互特性。

产品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操作期待,在功能部件的造型和功能的设计中让产品部件的操作方法与用户的操作期待相匹配,尽量保证用户在与产品的交互中没有操作障碍。桌面式产品虚拟展示的交互设计也是如此。日常用品的频繁使用已经让人们对许多功能部件有了明确的操作意向。例如,最简单的,人们能通过开关的造型分辨出是旋钮还是按钮,能快速辨别手机的打开方式等。桌面式产品虚拟展示中,交互方式的设定需参照现实产品的操作方式、人们生活中已经形成的操作习惯和丰富的操作经验来实现用户的顺畅操作体验。

2.模型交互层级分析

桌面式产品虚拟展示中,用户与产品模型之间的交互是一种主要的交互形式,也是最为直接的交互。要完成行为目标,用户往往需要通过对不同部件模型的共同操作来实现。为了准确表达产品的交互特性,梳理系统的交互框架,本文作者根据交互信息传导的复杂程度,将用户与模型的交互进行了层级分类,将模型交互分为一级交互、二级交互和多级交互。

一级交互是指用户的交互对象就是目标对象,用户直接与目标对象产生交互,引发目标对象产生信息反馈的交互模式,见图1。

二级交互是指用户的交互对象与目标对象不是同一对象,用户与交互对象发生交互行为,产生的交互信息传导给目标对象,从而引发目标对象产生信息反馈,见图2。

多级交互是指目标对象从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互行为,目标对象与交互对象不是同一物体,见图3。

每个产品展示系统的交互框架等都是由―级、二级和多级交互共同组成,其中一些具备复杂功能的模型甚至同时属于多个不同的交互层级。如图4,挖掘机转移货物动作交互层级框架。在产品虚拟展示系统中,根据展示内容,准确对各个展示部件进行交互层级的分析,才能准确表达产品的展示特性,为用户展示真实的产品操作方式。

3.二维界面交互分析

除了与产品模型的交互,用户与二维界面的交互也是桌面式产品虚拟展示中重要的交互形式。与实物展示不同,虚拟现实展示中,用户可实现的自主交互范围又拓展了不少。人们不仅能够实现对产品模型的实时交互,也能对场景中的观察视角、视频调用以及音效调节等进行较好的控制。在桌面式产品虚拟展示中,二维界面主要承担着两个方面的交互功能。

(1)系统参数的控制。例如展示视角的切换、背景音视频控制等。

(2)辅助模型完成系统展示。当模型的交互层级过于复杂或用户不能直观理解模型的交互方式时,二维界面往往可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可视性。这时,二维界面就承担着辅助模型交互的功能。

在产品虚拟展示中,二维界面是整体交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也是削弱虚拟系统沉浸性的因素。所以,对二维界面的合理规划,让二维界面很好的成为交互元素,以保障用户的顺畅体验也成为虚拟展示交互设计的重点内容。

①充分保障界面可视。与产品造型设计一样,二维界面的可视性是引导用户正确操作的第一步。视觉是人们的第一大感知系统,可视性是人们区别各个交互元素功能的主要性质。二维界面的可视性也是影响用户体验正确率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了解用户对一些常见图形的操作习惯以及产品的部件的造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取出的界面图形,能较好的实现界面元素的可视性。

②明确划分功能区块。前面,本文已经阐述了二维界面在虚拟展示中的两大作用:系统参数控制和辅助模型交互。产品虚拟现实展示系统中的二维界面可能控制着场景的不同区块。在二维界面设计之初,设计师应对展示系统中的二维元素进行合理规划,在追求界面风格统一的前提下,对控制不同区块的二维界面进行区别设计,并合理划分位置区域。

③适时隐藏二维界面。在产品虚拟展示中,为了给用户提供较为真实的展示,设计者往往会设置多个展示情景,其中涉及到的二维元素也就随之增加。要保证界面简洁同时不对用户的操作造成干扰,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不同的情景下只显示操作相关的元素,对无关的界面元素进行隐藏。如图5,“合苞待放”加湿器虚拟展示系统界面元素隐藏前后效果对比。

篇5

1.1设计案例在设计中,不考虑人们的使用习惯设计出来的东西不仅不能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还有可能通过产品的使用增加了麻烦。如图1所示,这是现在笔记本常有的一种键盘模式,在刚开始使用笔记本键盘的时候,经常会把左下角的Fn键当成Ctrl键按下去,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到人们在平时使用大键盘的习惯。当然,现在可能人们因为使用的频繁已经习惯了笔记本键盘的按键分布,但是在设计之初,这一定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在节日人多的时候逛商场,经常会遇到找不到要去的地点,导购牌上的字体很小,凑近了才能看见,在人多的时候根本就派不上用场,每层导购牌上的平面也没有画出商场实际的模块分布,将明确的位置标出,让顾客搞不清楚路线。有一些导视牌在中文下面还标有英文,但是仔细一看,英文只是汉字的汉语拼音,搞出了这样的笑话,这不仅占着导视牌的位置,又没有起到给外国人导视的作用。在对交互设计的研究中,很多方面都有涉及,但是在儿童方面略有欠缺。在多媒体的交互中,有些人认为,好的交互设计就是要应用高科技来实现,其实不然,科技只是设计的一部分,对产品的设计需要将技术手段与心理、习惯相结合。所以,对于儿童低龄群体划分就有了漏洞,设计就没有发展起来。在一项研究成果中显示,关于儿童绘画的交互设计,绘画系统偏重于儿童的心理学,但是没有严谨的逻辑思维,应用中缺少理论研究。

1.2交互设计要点对于交互设计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大致分为颜色、声音、图标、对话框、国际化等。(1)颜色的使用。界面配色方面,要注意元素的颜色、相邻界面的颜色、文本的底色等,并且要使界面变得更醒目但不刺眼。还要考虑到文化得差异,一些颜色在不同的地区表示着不同的含义,要想受众面变得更广,要注意考虑每个地区的风俗与文化。颜色固然可以使界面鲜明,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过度使用会使用户有厌烦的心理,要做到每个颜色都有它的意义。(2)声音的使用。声音能够让人们清楚地明白界面的内容,但是过度的声音会使环境变得吵闹,要注意人们的心理,适当地用声音做提示。同时,声音不能单独出现,需要配合着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播信息,避免声音的遗漏。(3)图标的使用。界面中图标的统一十分重要,大图标小图标相互转换,简单并且与原始状态相近,这样会使用户更快速地找到图标,而且,图标不能滥用,不能出现冗余的情况。(4)对话框的使用。对话框的表示要有实际的信息,但是要尽量简洁没有负担,利用空白来规划整体,将用户的平均知识水平考虑进去。(5)国际化的使用。要考虑到用户的所在地,对当地的风俗了解,可以将具有当地特色的图像、动画融合进去。在一些特殊的文字要用当地的语言描述,国际化并不一定要完全使用英语。

2交互设计的发展趋势

2.1发展现状交互设计在我国的发展相对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在最近几年,发展势头正猛,相关企业设置了关于交互设计的研究小组,发展研究交互设计,根据日常生活状态,将交互设计渗透到网站设计、界面设计等领域。交互设计研究机构。例如,洛可可、青蛙设计等也开始大跨步地发展。我国虽然理论研究较为落后,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潜力是无限的。工业设计和产品设计将交互设计融合在一起,成为发展智能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发展趋势我们在发展交互设计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借鉴国外的发展情况。对交互设计研究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典型用户群,对典型人群做针对性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深入探索用户需求。二是要注意环境情况,做好产品定位,设定一个大体的环境,在环境中进行设计,在环境中让测试者使用,鉴定产品交互设计的情况,进行改进和生产。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