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职业中学学前教育,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舞蹈表演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0
一、培养舞蹈表演能力是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舞蹈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和训练方法,舞蹈素养得以提高,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教学,应以满足幼儿舞蹈教育需求为目的,故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舞蹈知识,同时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舞蹈教学技能,以适应今后的幼儿舞蹈教育工作。简而言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应会跳、会编和会教。因此,掌握舞蹈基本技能,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就成为提高学生舞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对象的现状
为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素质情况进行摸底,2012年9月本人面向本校学前教育专业一、二年级的24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设计的问题主要是舞蹈基础、兴趣和天赋三大类别,采用了封闭式与开放式问题相结合的设问形式进行,发放问卷240份,回收230份,回收率达95.8%,根据统计结果,反应出来的问题堪忧。
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综合调查问卷开放式问题回答情况,结合封闭式问题统计,反应出如下问题:
一是学生舞蹈基础偏差、起点较低。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前几乎没有接触过舞蹈或接受舞蹈训练。表现出来的现状就是音乐、舞蹈素养普遍偏差,缺乏基本的乐感、美感和节奏感。这严重地制约其今后的舞蹈学习过程的习得能力。
二是学生对事物认知滞后,兴趣不大。对于舞蹈这一没有接触过的新生事物,多数同学反应滞后,兴趣不大,缺乏主动,上课不认真,训练怕吃苦,课后不坚持。这些制约着学生舞蹈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心态浮躁,急于求成。平时不注意掌握动作要领,不苦练基本功,不将动作技巧学习与领会作品意境相结合,只求形式和形似,不求神韵和神似,一旦伤病困扰或难出效果,就厌烦训练甚至动辄放弃。这是制约学生舞蹈表演水平的心态原因。
三、有效提高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措施探索
舞蹈是一门以肢体为语言的“心智交流”表达艺术,作为舞蹈学习者,需要在身体表现、节奏体现、情感再现方面综合发力,才能真正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因此致力于从兴趣、基本功、激情、鉴赏力、节奏感和实践强化等六方面采取教学措施,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
(一)培养浓厚的舞蹈兴趣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和提高舞蹈学习兴趣是学好舞蹈的第一步。
一是调动情绪,树立信心,唤起舞蹈情感。教学中多着眼于学生的每个小小进步上,如在学生们每做完一个动作时及时补上“不错”“很好”“有进步”的评语,学生们的身上会爆发出意想不到的热情,增强她们学习舞蹈的自信。同时,“大家比以前有进步了,如果再努力一点就更好了”之类的赏识总结,更能使学生逐渐克服心理上的障碍,增强自信,为调动舞蹈情绪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以情激趣,以趣激法。注意关心学生身心情况,让学生感到亲切,心理放松,或者安排一些有趣的舞蹈内容,或者设计一些舞蹈情景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兴趣会更高。如在学习舞蹈《尝葡萄》时,让学生们“重返童年”,尝试以维族小姑娘的身份,在自己的葡萄园里和自己的爸爸、妈妈、小朋友们尽情地看葡萄、摘葡萄、尝葡萄。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进而在表现中得到成就感。
(二)抓好乐感、节奏感培养,打好舞蹈表演能力基础
音乐是激发舞蹈表演欲望的钥匙。节奏的力量在于打动人心。舞蹈用肢体表现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从而演释出舞蹈的内涵,因此对学生进行乐感与节奏感培养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基础。
在教学中常用听音乐跟拍节奏进行练习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基本的舞蹈音乐经常采用一些4/4、3/4、2/4拍和柔板、慢板等不同节奏类型的音乐,这就要求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感情地打出各种节奏型,以此来加强学生的节奏感训练,提高乐感,比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强弱变化、快慢的变化等等。
此外,对音乐感受能力的培养和渗透也极为重要。对此,需要教师经常播放一些优秀舞蹈作品让学生欣赏,逐渐潜移默化,实现艺术渗透。如在欣赏《江河水》这个舞蹈时,先分析舞蹈的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体会乐曲中悲伤哀怨的情绪,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讲解诸如什么是乐感、如何根据乐感发挥想象力塑造舞蹈形象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塑造出舞蹈形象,使音乐与舞蹈高度统一。
舞动节奏也是训练乐感节奏感的有效方法。在音乐节奏的适应练习中,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先以身体的局部动作来体现音乐的各种节奏,再以自由组合动作体现各种节奏音乐。在聚合分散的流动练习中,强调动作的变化和节奏处理,来提高学生对舞蹈表演的体验水平。
(三)加强舞蹈基本功训练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根本
学习过程循序渐进,巩固过程坚持不懈。通过“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复习考核”三个进程对学生动作姿态进行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舞蹈的基本功习得效率。
首先,介绍幼儿舞蹈的名称、内容、基本特点、舞蹈配乐,明确手形、脚形、手位、脚位、基本步法和基本动作要领,说明动作的形态和用力的方法。
接下来由简至繁、由慢到快、由易到难地对动作进行分解训练,完成整套动作。如将幼儿舞蹈的腰部组合训练分解成提腰、松腰练习、地面、地面开跨加提腰松腰练习四个步骤来训练。又如将幼儿舞蹈二拍舞步组合训练分五个步骤:前进步练习、后退步练习、横移步练习、横追步练习、前四步合练。各种舞蹈采用适合的分解过程进行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习得效率。
最后,采用多种形式,互助式、提问式、帮带式进行复习,纠正重点动作,巩固动作技能。使学生能从老师的纠正与指导中掌握动作的要点和规范。如幼儿东北秧歌组合训练,纠正、巩固训练组合中的主题动作:“跳踢步”、“小燕展翅”、“单指”、“半蹲”,从第一个动作到最后一个动作,始终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四)富有激情是提高舞蹈表演能力的关键
运用多种多样的手段来创造舞蹈表现情绪,激发舞蹈激情。
1.创设情境,丰富各种情感体验,体会领悟舞蹈情感。在课常上多创造美的意境,营造美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如教授蒙族舞蹈时,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描述情境:眼前是辽阔的草原,遍地都是牛和羊、悠扬的马头琴声在草原上飘荡,并以对骏马和雄鹰的讴歌寄托对大自然的钟爱之情。
2.分析舞蹈动作、挖掘舞蹈内涵。“马步”、“驼步”“抖肩”“碎肩”、“柔臂”等舞姿则是草原生活的真实写照,教授学生为了表现出蒙族雄浑、刚毅、端庄、稳健的性格特点,要做到上身略后倾,颈部稍后枕,下巴稍抬,手型以平手为特点,“视线”开阔,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当学生们深入意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理解了舞蹈意境后,表演情绪就会逐渐到位,舞蹈激情得到激发。
(五)培养学生的舞蹈鉴赏力,促进学生舞蹈表演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为一名幼儿舞蹈教师,有了鉴赏力才知道动作的对错、作品质量的高低,才可能带领幼儿进入真正的舞蹈世界。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舞蹈肢体美感及审美意识。
形体课上采取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区别专业体态和自然体态,鉴别对错,找到美。在“基训”中,让学生从艰苦的、枯燥的训练中找到美感。教师把美的教育贯穿整个训练,让学生认识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造型都有主题、有思想、有情感、有美,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掌握好舞蹈的基本功。在视频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完作品后从自己觉得优秀的东西中挑选出来,不断的模仿,练习,加上自我创新,才会达到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自我发展。
(六)创造展示学生舞蹈表演能力平台
舞蹈教学需要通过舞蹈艺术表演的实践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组织学生们多接触社会,参加各种社会艺术实践,参加各级各类文艺演出、比赛,当地文化艺术节、牛仔服装节、旅游节暨嘉年华、校庆文艺晚会等等,都是很好的学生舞蹈展示平台。学生们通过在这些平台上的锻炼,获得比赛、演出成功后的喜悦,能进一步增强学习舞蹈的兴趣,有效地提升其在人格完善、素质提升等方面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从兴趣、基本功、激情、鉴赏力、节奏感和实践强化等六方面采取措施,是提高现今职业中学学前教育学生舞蹈表演能力切实可行的方法。然而,要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会跳、会编和会教这一培养目标,仍需要在舞蹈教学方法上进一步改革,才能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学前教育从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应侧重的五个方面,《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0年第1期
[2] 刘敏,试析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方法创新,《大众文艺》2012年16期
[3] 鞠小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思考,《文学教育(中)》2010年第09期
[4] 陈小燕,“全实践”理念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环节,《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第03期
[5] 金日勋,新理念下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及培养,《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21期
关键词:职业中学;英语教学;探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神州大地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教学模式,各式各样的教育管理理念……层出不穷的教育界朋友们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百年树人”大计有中国特色,有一个辉煌的未来,不知作了多少艰辛努力与付出,但由于历史的渊源、地域环境的差异、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的差异……而造成了人与社会有不同层次的认识。现我就我在教学中所积累的这方面的感悟作一个浅述,供同道们商讨。
一、全面了解掌握职高生源的现状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是课堂设计的关键。
在现实情况下,职高的生源有这样三种渠道:1、按各级教育局规定的比例留下的初三分流生,这是职高生源的主要来源;2、非初三分流生中因本人喜欢职高或未上普高录取分数线的学生,这样情况的学生数量相当有限;3、普高中的部分高三学生,因文化课的基础差等原因,又想升入到高等学府深造,便自愿转向到职高学习。产生这种生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1、社会方面。如今的初中已经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处于任何情况下的小学毕业生都有享受进入初中学习的权利,但现行的初中教材虽是九义教材,却没有将各种层次的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体现出来,毕业的标准是也是统一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各种层次的学生,学生也很自然地形成了分流。2、社会、家庭、自身方面。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统一尺度下,初中的考核也不像小学,有可以分别对待的标准,而是同一标准,不讲“历史”,在加上各级对老师的考核、学校对老师的要求,以及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注定了在很多的时候老师们不可能“扶贫济弱”,而在家庭、自身方面,也总因经济、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存在,对知识的作用、价值等的认知能力,以及前面诸多因素造成的学习成绩不理想等因素,“读书无用”、厌学的群体就自然会产生。
二、平衡学生在面对现实社会时产生的心理特征,是确保课堂内外气氛的关键。
在现实社会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就读职业中学的学生不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初三分流生,就是家庭经济拮据或升普高落榜、心情悲愤而不得以作出读职高选择的学生。这一群体中,学生普遍心灵上承受中家庭的冷落、社会的偏见俗念、同学朋友的冷漠退却、个人的自卑,如不能及时地给以心理上的调节、疏导,便会有产生“随波逐流”、“混日子”、弃学等的冲动。所以,对他们最重要且首要的是做好思想疏导工作,用真诚、用温暖去唤起他们本充满激情的心,重扬他们对生活的热爱,重拾他们的理想报负。另外在职高生这一群体中也存在有喜爱职高且希望在职业中学中有所作为的学生,他们热情、主动、好学、活泼,是学校充满活力的象征,也是影响感染其它学生的最好的“催化剂”。总之,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逐一弄清各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心理特点,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师生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也自然活了起来,即算是学生内心没有想学的目的,也会因为“彼此的理解、彼此的信任”而认真学习的,如此日积月累,他们也终会有所收获的。
三、正确分析学生学英语的心态,是教学的关键。
在新形式下,由于教育制度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这门学科也必然蒙上时代的色彩,在教材的编排上,注重了语言的听、说、读、写,而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语法教学,注重了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淡化了学生只为考试方面的知识的准备等,这就必然造成英语教师在实际的英语教学中有容易教而教学效果不明显的局面存在,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与学生的经常接触中,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有以下几种心理特点:
1、学生本身就具有良好的英语基础和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且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极、主动。
2、英语知识一般,但学习目的明确,能始终按教师的要求踏踏实实学习与生活。
3、英语基础差,但学习态度端正,也能正确面对现实,所抱的心态就是事事皆尽力而为,不论成败如何也无怨无悔。
4、学习成绩本来优秀,但由于认为自己理想已经破灭又不得以作出选择时,而万念俱灭,自暴自弃;而英语基础一般的,也因为习惯了无目的的生活,心中只他自己,走到哪儿都是“借房子躲雨”、“混文凭”的心态,不是成天乱蹦乱跳,就是沉默寡言,精神低靡。
四、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职业中学的学生生源的现状及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内、外环境中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必将影响我们的教学过程,对于任何一位英语教师,在授课前必须认识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作好解决问题的策略,才能够在实际教学中主动而不被动,学生热情而不浮躁,学生平静而不悲观。要作好这一步,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这是开展思想教育的第一步。授课前以书面问卷、单独交流、群体交流等形式掌握学生到校的目的、英语成绩情况、最希望老师怎样授课、怎样评改作业、怎样课外辅导等,尽量达到师生间的融洽和睦,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与尊敬。
学前教育专业教材处理知识筛选教学方法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材涵盖着声乐、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多项学科门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面临着所需知识面广,而不需要各科类都能精准地达到演唱家,演奏家的水准,如何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多项学科,学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从而为以后更好地做好幼教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着实是一项艰巨繁重的工作,这就需要教师在知识的筛选和教学的方法上,有着前瞻的远见。
一、声乐学科的教学
声乐教学是中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一项重要的课程,贯穿着整个音乐课的始终。
教师在选择教材上,根据幼儿教师的岗位需要,不仅要选择一些初级的声乐歌曲的学习,还要伴随着这些声乐歌曲的教学加入部分儿童歌曲的学习内容。在开始系统训练前,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掌握学生的专业功底、性格特点、习惯、声音条件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帮助不同学生确定训练方案、设计发展规划。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个短期的、简单的过程。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作为声乐基础的训练,从气息、元音辅音的选择、练声曲、歌唱曲目等方面都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要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个性化训练方案。那就是根据每个学生特点,制定目标,而不是统一要求,重点是观察每个学生在原基础上的进步和提高,并通过阶段的考核做以阶段性的修正。
学习儿童歌曲的同时要加入律动教学。中专的学生有着好动的特性并很有自主意识,也有创新精神,在一些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们自己编创动作,或是利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当然这需要老师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在我们的教材中有很多具有舞蹈性的音乐作品,例如《如果幸福你就拍拍手》《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等,这些作品仅仅是听了就过既失去了作品本身的意义,也难以让学生对曲子本身留下深刻印象,造成课上听,下课忘的后果。所以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时应注重将音乐与舞蹈、音乐与体态律动教学结合起来。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不应仅局限于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自主学习,是指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好爱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则应承担起“导师”的责任,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方法上给他们以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设计个性化自主学习方案。教师要启发学生多动脑、勤思考,充分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动力,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特点、能力,为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特点的阅读书单、曲目库等,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论,自教自学,由教促学、由学促教,让学生由被动的声乐知识技能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音乐知识技能的探求者。
二、乐理、视唱练耳学科的教学
美学家叔本华称“音乐是活的时间”,音乐随着时间延续,同时也伴随时间运动瞬间消逝,又因为听觉训练中使用钢琴这种乐器本身的特点,要抓住转瞬即逝的节奏和旋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加强听觉训练和有效的记忆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面临的岗位是幼儿园教师,因而幼儿园所能用到的乐理知识部分内容比较少,而视谱视唱儿童歌曲部分和能根据播放的乐曲,把乐曲记录下来,这种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比较多。因此,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结合起来教学比较适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乐理知识部分选择从键盘课所需的视谱,认音符,各种记号,表情术语;舞蹈课所需的节拍、节奏以及即兴伴奏所需的和弦的构成及转位这部分知识就可以了,再加以视唱练耳的视谱训练,从而加强学生音准节奏感,为更好地学习相近的舞蹈,键盘等学科打基础。因此上课时,我着重多练习学生的听力部分,从基本的一度二度音程的听力练习开始到最后的八度练习,由低到高,逐步加入节奏练习,从基本节奏的图示开始,由浅入深,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学会通过节奏图示打各种节奏型;最后视唱练习,通过先和琴一起找音高开始训练逐步到最后自己唱准音高,从而使学生的听力和视唱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直至达到拿出一首儿童歌曲就能轻松视谱演唱的能力。
三、音乐欣赏学科的教学
音乐欣赏就是人们的感知,理解音乐体现音乐情感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作为艺术作品,它也有高低良莠之分培养良好的欣赏习惯,是学好音乐的重要基础。幼儿教师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到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引导幼儿通过欣赏作品,分清善恶美丑,对幼儿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1.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习惯
“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为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欣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一般来说,音乐欣赏特别强调“静”字,在“静”中体会真谛。上课时,经常在什么也不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静静地听音乐,然后回答,听完乐曲后能感受到什么,音乐中,仿佛看到什么,再加以引导,让学生自己体会,最后老师再全面的介绍作品,让学生体会差距,做到真正地自己去聆听音乐,体会音乐,从而提高鉴赏音乐的能力。
2.启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在欣赏教学中,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和音乐的表现手段联系起来,这是启发学生想象和联系的关键。生动的语言,富有意境的图画、幻灯、录象,都可以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让学生将自己在欣赏中所感受到的、联想或想象到的,用图画或短文表达出来,可以有效地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采用这种方法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提倡发表不同见解,引导他们展开讨论,避免欣赏教学单纯依靠听觉、过多讲述。
3.结合节奏律动辅助欣赏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音乐、舞蹈等艺术方面的知识更是弱之又弱。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内容系列化,教学途径灵活化,考核评价多样化,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差异化
进入职校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的对象都是16~19岁的女生,而且大都来自农村,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我们的教学设置了阻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各类学生的实际水平,制订出合理的因材施教方案,针对情况进行教学。比如:一种是文化成绩好,虽对舞蹈有一定的爱好但自身舞蹈条件差的同学,针对这类的同学,我不要求每个动作都做到位,只要求她们必须熟知舞蹈动作的要领、精髓,以培养其欣赏水平和教学能力,为今后作为幼儿教育教学人员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种是在舞蹈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曾受过短时间或不是很正规的训练且自身条件好,但文化成绩差的同学,对于此类学生我会利用其自身条件好的优势,重点训练她们的动作,提高她们的舞感,让她们掌握舞蹈的理论知识,争取参加各级各类的舞蹈比赛或参加"3+X"高职考专业性的大学;再一种是文化成绩差,自身条件差,对舞蹈不感兴趣的同学,我要求她们认真上好每堂课,但对其动作的要求不高,能完成就好,同时能感知音乐的节奏,慢慢培养她们的兴趣,教授她们对幼儿要有爱心,这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师德。
2.教学内容系列化
从教学内容上讲,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我们教师应该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有目的性和方向性。比如:第一学年,我安排学生练习舞蹈基本功,在训练中遵循从地面——把杆——中间训练,从单一动作到组合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感以及舞蹈感受。第二学年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开始先介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音乐特点、动作特点以及动作的来源,接着做示范动作,体验各个民族的不同舞蹈风格,真正学到舞蹈的“味道”。第三学年学习幼儿舞蹈及幼儿舞蹈的创编,调动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创编出有亲和力的幼儿舞蹈让幼儿喜欢。无论失败还是成功,我都给予鼓励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为学生即将参加实习和以后适应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3.教学途径灵活化
我认为,教会学生舞蹈基本技能技巧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以及组织编排幼儿舞蹈节目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技能并在工作中运用自如。首先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比如:有些同学自己能将舞蹈跳得很好但面对幼儿园的孩子时却不知如何表达才能让孩子们明白,因此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等手段,教会学生把专业术语转化成口语化、通俗化、简单易懂适应幼儿语言习惯。其次是正确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具备自我纠错能力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能力。对教授幼儿舞蹈来说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幼儿很直观的看到自己的错误并很好的纠正。第三,幼儿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由于幼儿身心特点决定了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相比更具有天真、单纯、活泼、形象、夸张和拟人化等特点,所以幼儿舞蹈的创编要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注意观察幼儿的生活,反映幼儿的情趣,达到感染幼儿与教育幼儿的目的,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孩子们所接受,要尽量克服和避免幼儿舞蹈创作中的“成人化”、“专业化”的倾向,从而创作出使幼儿感到亲切、易学、好玩,愿意接收大量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4.考核评价多样化
为力求培养能跳、能编、能教、能分析的全方位人才,我采用的考试方法有:理论考试、实践考试、分析优秀舞蹈作品考试三部分。在实践考试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互相教授自己创编的幼儿舞蹈,这样既考核了学生的舞蹈编排能力有考核了学生的舞蹈教学能力。在分析优秀作品考试中,我会提前安排一定的观摩时间,拿一些有学习价值的舞蹈资料或舞蹈比赛作品,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学习兴趣,考试中让学生写出自己的观感。以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钢琴;教学大纲;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239-01
一、钢琴教学大纲的建设
中职学校招入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数音乐基础知识及音乐技能薄弱,制定一份符合中职学情及专业特色的钢琴基础课教学大纲十分必要。在教学大纲中既要体现出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色,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体现出针对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同时,针对学前教育学生步入社会后工作的特点,开展特色钢琴教学。
二、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在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中大多数的情况下主要不是解决高难度的钢琴演奏技巧,而是如何突出专业特点,培养学生灵活应用钢琴的综合能力。因此,要使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教学更适合本专业的学生,就应该先让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三、教学内容的制定
1、基础技能训练:在教学中强调基础知识,循序渐进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正确掌握钢琴演奏方法,熟悉并初步掌握不同体裁、风格的优秀作品,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音乐修养。
2、即兴伴奏课程的设定:即兴伴奏在幼儿教学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儿歌伴奏能力,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最为实用的内容之一。对于不同风格的儿童歌曲,教师要指导学生分析旋律、配置和声、分析伴奏织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伴奏音型,通过多听、多练、多唱、多积累,最终掌握即兴伴奏的能力,使其音乐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四、教材的使用
1.教材的实用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钢琴的实用性更多体现在歌曲的伴奏上,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上,应加入大量的即兴伴奏作品,通过对一定数量作品的分析和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能力,以此增强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为即兴伴奏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材的贴切性:教材的使用特别要注意与音乐教育专业区分开来。在教学中可以多采用由儿童歌曲改编的钢琴曲,这样既能突出钢琴技巧的练习特点,又能使学生保持较高的热情与兴趣,投入到这门相对较难的课程的学习中来。
五、钢琴教学法的改革创新
1、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从教材入手引发学生钢琴学习兴趣,注重钢琴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时俱进。除常规使用的教材内容外,还可选用辛迪编著的《钢琴即兴伴奏儿童歌曲68首》等教材。这些教材学生比较熟悉,简单易行的伴奏学习起来也比较容易,教学效率大为提高。
2、钢琴集体课中采用“小先生制”:采取钢琴集体课和个别课相结合的方法,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由钢琴有特长的担任组长,承担小先生的责任。集体课主要完成读谱和范奏任务,解决难点,布置练琴任务和要求。在个别课辅导中,小先生首先完成自己的回课任务,得到老师指点和认可后,将配合老师深入各小组,协助老师完成个别辅导任务。
3、教学法的渗透: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的的,学生将担任幼儿园的钢琴启蒙老师这一重任,开设学龄前儿童常用的钢琴启蒙教材的教法课,通过曲目的讲解和知识点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意识到教授学龄前儿童将会遇到那些教学法上的问题。
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改革
在钢琴基础课中,如何充分发挥和运用好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开拓思想、不断学习掌握数码钢琴这一乐器,并积极研究集体课教学,以更好的服务于教学。
1、硬件建设:利用电脑技术开发和组建MIDI示范曲库,我们可以利用电钢琴教室现有的设备,如音序器建立一个MIDI回放系统,使学生和教师同时可以在回放系统中找到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时解决。
2、软件建设:我们可以在作曲大师等作曲软件中,将教学曲目制作成MIDI格式的文件,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电钢琴集体课教学MIDI示范曲库系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示范教学;教学质量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整体素质不高,而舞蹈教学又需要在短时间里完成许多教学任务,给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学到来了一定难度。因此,如何借鉴幼师教育的理论与经验,遵循舞蹈教育强调性与实践性的教学规律,根据社会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实际需要,努力探索出一条真正具有职校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体系势在必行。现根据相关专业知识和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经验的积累对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进行探索研究。
一、依据培养目标,分层次进行舞蹈教学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培养目标是通过舞蹈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了解中国民族民间舞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舞蹈基本能力,掌握幼儿舞蹈的表演、创编,以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根据这一目标,舞蹈教学内容可按层次分为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幼儿舞蹈三部分。
1.第一层次: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
中职生大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舞蹈虽然是一种美的艺术,但舞蹈训练却枯燥漫长,充满艰辛。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怕累,承受能力差。一开始接触到单一而辛苦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时,往往会产生退缩的情绪。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这部分是舞蹈课教学最基础的内容,也是初学舞蹈时的重点,并且贯穿整个学习过程。
2.第二层次: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组合
学生通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可以了解和继承我国民族民间的优秀舞蹈,开阔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掌握大量的舞蹈词汇,提高舞蹈表现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组合的反复练习,提高身体各部位的灵活程度,加强四肢的密切配合,使舞蹈动作更加协调统一,寻找美的感觉,增强舞蹈感染力。为今后的幼儿舞蹈表现、创编、教学打下良好基础。所以,组合的选择是不容忽视的。
3.第三层次:幼儿舞蹈学习与创编
幼儿舞蹈是幼儿园音乐的教育内容之一,是在音乐的伴奏下根据音乐的性质,以动作姿态来表现音乐形象的一种形式。幼儿舞蹈不同于其他舞蹈,具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它通过幼儿表演来体现幼儿生活的情趣,反映的是幼儿的生活、思想、感情和态度。通过幼儿舞蹈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幼儿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舞蹈表现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习并掌握幼儿舞蹈教学、创编的基本理论和技能,逐步提高学生对幼儿生活的观察、积累、提炼的兴趣和能力,为适应开展幼儿园舞蹈教育活动服务。
(1)实践部分。①幼儿基本舞步,在形象、生动、优美的音乐启迪伴奏下,通过科学系统的舞步教学训练,将有助于幼儿音乐、动作、节奏感等多方面的发展;②幼儿律动,这是幼儿的身心特点,也是感知音乐、舞蹈特点而形成的;③幼儿歌表演、集体舞,这是属于幼儿园面向全体幼儿的普及型歌舞教材。
(2)理论部分。①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及组织形式;②幼儿园舞蹈教学方法;③幼儿舞蹈的创编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幼儿舞蹈动作的发展规律,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积累幼儿舞蹈素材。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系统地学习幼儿舞蹈教学内容时有更多舞蹈创编的素材。
二、运用示范教学,提高舞蹈课堂教学质量
1.示范教学在舞蹈课中的作用
舞蹈的特性是人体运动的艺术、动态艺术,这决定了舞蹈教学离不开“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初学者对舞蹈的概念很模糊。教学时,需要采用示范的方法使学生对动作有初步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慢慢进入学习舞蹈的境界。视觉是舞蹈认知的窗口,是对所有动作认知的直接来源。学习舞蹈时,首先是用眼睛观察教师的示范,把视觉感受通过三级神经元传递到大脑,产生视觉形象,对动作进行认知和分析,再用自己的肢体进行实践。所以,在舞蹈教学中示范是必不可少的。
2.合理有效地运用示范教学
(1)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相结合。舞蹈必须经过认识、模仿和熟悉三个阶段,教师在授课时,应让学生先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和文化背景、动作的韵律风格及特点,再准确示范基本动律,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动作最初的视觉印象。然后,让学生模仿和练习,完善已形成的动作表现,逐步把动作连贯起来,从而形成动作定型。在舞蹈课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采用整体示范和分解示范交替进行的方式。整体示范可在最初使用,意在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完整的印象,再采取分解示范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环节,这也是学生掌握动作的必备途径。这样,不仅顺应了学习动作的心理规律,也激发了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因此,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的示范动作,轮流让学生站在第一排上课,课堂上分组练习时每组再示范一次,这样学生基本都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完整的动作形象。
(2)讲解和示范交替进行。舞蹈靠动作来传达情感,如果只顾示范而忽略了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学生学习时极有可能不得要领,因而舞蹈课上的语言讲解也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不但要具备较强的示范能力,还要善于使用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的语言,进行提示、引导,还要做到讲解和示范相结合,帮助学生把握动作要领,提高动作质量,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内容。舞蹈是美的艺术,而舞蹈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舞蹈教师应不断采取各种形式来保持和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还应懂得提高教学质量的示范教学方式。
(3)示范教学中艺术地运用语言。恰当、形象、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大的魅力,每时每刻都左右着教学进度,成为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委婉的语言是内在的关怀,作为教师不仅要用严谨、清晰的讲解,使学生准确领会、掌握动作要领及技术,还要通过不断地赞美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教师在课堂上纠正动作时要考虑学生的自尊,如果分寸不当很容易伤其自尊,导致学生从此对舞蹈课产生抵触情绪,而形象的语言则能给学生更大的想象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集体复习,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不仅是体现在教师课堂上的传授,而且体现在学生课后的复习过程。中职生学习自觉性不高,课后往往不会主动复习,而课堂上存在的许多问题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复习时逐步解决。在所有的复习方法中,集体复习是舞蹈课后复习的最佳方法。其优点有以下方面:
(1)它能调动更多人的积极性,利用众多人的能力回忆和展现舞蹈的全局;
(2)集体复习会给有舞蹈特长的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复习时起到“小老师”的领头作用;
(3)分组进行,能使学生有间歇缓冲的机会,产生新的力量,把动作做得更加准确。在分组轮换训练的前提下,学生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使动作更优美、熟练。
另外,集体复习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音乐和节奏对舞蹈不仅起到烘托作用,还具有进一步刻画形象的功能,使回忆更加连贯、准确和完善。
总之,在进行中职学校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这样才能强化学生文明行为,提到素质教育水平,陶冶美的情操,促进身心发展,使其具有担任幼儿园教师职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出胜任幼儿教育的师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理论知识 定量分析
现阶段,高等职业教学主要目标都是为了能够成功就业,不断培养出社会实用性的高品质人才。毕业生只有配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能力,才能在毕业之后更快地适应作业环境。这里的职业素质指的就是劳动工作者能够担任某职位所具备的一些综合性素质能力,一般包含身体素质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文化知识素质、独特个性素养以及普遍的技能素养能力。同时,职业素质能力的高低不单单只决定了一名学生最终就业机会的大小跟就业上岗能力的高低,还影响到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前景。由此可知,想要扩大一名高职学生未来就业的竞争优势,就要强化职业素质教学的培养力度。
一、简单介绍高职化学课程教学状况
在现代教育中,就化学理论知识这一部分的内容教学来讲,过度强调了学科的教学体系和学术性研究,所教学的有机、无机化学以及分析化学等这些课程都自成一套教学体系,而且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都很深奥、难懂。前两课程教学基本和高中化学内容无异,而后一课程教学和大学学习的化学课程也差不多。换句话说,它就是高职化学教学课程的一个“浓缩”版。一些老师都没有认知到化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的关键专业课程,对此也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专业活动,使得学生学到的化学理论性文化知识在实际专业应用中没有突显出来,化学课程相对就缺乏跟专业课程间的衔接性和配合度。从而使得职业学校的化学课程教育事业陷入一种不利境界:既不是所谓的职业教育也不是所谓的普通化学教育。高职院校的化学课程教学缺乏一定的专业性,学生在吸收化学知识时,其专业利用率非常淡薄,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目的性很弱,同时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也缺乏一定的激情,使得化学课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出现一种学到后面内容却忘记前面知识的现象。
二、化学在提高每位学生职业素质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整个教学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提升学生个人的素养。素质教育通常是利用基因遗传跟教学环境这两积极因素,将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给调动起来,从而推动学生身心、智力、情感等的和谐发展进步,让人类文化转向个体身心的素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自身的发展奠定合理基础。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包含了能力地锻炼提高,而能力培养同样在整个素质教育里占着关键的位置。
1.高职院校的学生应具备的优质素养
国家教育部指出高职院校在校生应有一定的素质学养:“正确世界观、合理人生观以及爱国情怀、集体意识、良好职业素养、行为规范认知;一定的文化素养,应配备一定的基础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的实际应用能力,还需要持续学习的坚持能力跟适应变化的平和心态;应该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职业技能;有一定寻找美、鉴赏美以及创设美的学习精力。”
2.化学课程在高职院校中的专业地位
实际上,化学课在整个高职院校教育中算是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机构就曾经在指出:目前高职院校整体教学中不仅承担着教学学生文化知识能力的职责,还承担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提升职业素养的职责。教学课程的基本设置一般包括文化基础知识课程跟专业技能课程两大类。在文化基础知识的课程里面,有关德育课内容、语、数、外以及计算机应用技能课一般都归为必修课的行列;而其他的有关自然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类的文化课程,有的归为必修课程,而有的被归为选修课程,可以展开单独的授课活动或者综合性的实践课。一般情况下,专业课主要任务就是传授学生未来就业时可能用到的一些专业性技能基础知识,进一步强化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力度,让他们在未来的上岗过程中,更加爱岗敬业,更加有职业的责任心。
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高效措施
1.利用化学实验加以教学,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道德能力
在进行化学实验课时,科学作风应严谨求实,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道德素养,才能让学生在对待未来工作时变得更加认真、更加负责,变得遵纪守时,更加诚信待人、精益求精,在岗上工作时更能准确有序地安排工作,遇事也学会随机应变。一般情况下,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应让每位学生都要严格遵守操作步骤,按照实验规定的化学剂量跟实际反应记录实验结果,真实地将实验现象跟具体数据记录下来,填写实验报告,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日常工作中的严谨态度。而另一方面来讲,通过分析那些失败了的实验原因来督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更加规范、严谨,进而养成他们细心操作的良好习惯就举“酸碱滴定法”一课的实验来说,有时候学生得出的实验结果总是不能清晰地辨别出其PH值的大小,这时候老师就应该跟学生一起研究,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一现象,通过排除法,慢慢找出原因,有可能是学生不小心掺杂了一些杂质,使得实验材料不纯,测的结果不准,或者有可能是PH试纸出现的质量问题等。通过分析失败原因得出的结论,让学生重新在做新实验,测试结果。这样做的话,不仅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加求真务实,还能让他们在以后实验时避免类似的错误操作,让他们更加规范化的进行实验,有利于学生为未来的就业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在教学化学过程里。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求,挑选合适的教材
不同的专业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分为直接和间接的要求标准,就说种植专业,它直接需要就是高职化学《无机化学》一课中的氮、铵、钾等元素知识;而间接需要的就是一些化学实验的操作流程、定量分析以及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等知识内容。由此可知。在教学化学课程时。应根据各专业合理选择重点知识来教授学生,让学生有重点地去学习。
四、结语
现阶段,高职教育正在积极开展改革活动,其改革主要目标首先就是培养学生整体的综合素养能力,而不能一味地只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及劳动技能。由此可知,探析切合实际的职业素质课程教育措施,是目前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的一大核心改革。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职专业英语 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
一、我国中职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学生现状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初中的英语学习陷入题海战术,听说能力训练较少,造成英语基础不扎实。具体表现为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接受能力差。大部分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对知识及能力要求相对更高的专业英语,更是兴趣不足。大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对英语和专业的关系认识不正确,错误地认为英语与专业没有直接的联系,英语只是文化基础科,专业的陪衬,觉得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英语对将来的工作毫无作用。所以,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而且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交际能力差,知识应用及结合实际能力薄弱等问题。
2.教学及教材情况
面对英语底子薄,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课堂教学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在读单词时,部分学生既不会读也不敢开口;上课如同听天书,懒于做笔记;也不敢向老师问问题,对于老师上课所提问题不加思考,课堂交互活动难以开展或者效果不佳。而且,学生们多是在基础英语水平很低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低,而且学习效果不好。导致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持续抵触情绪,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在中职阶段英语教学的课时普遍较少,短的教学时间和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的矛盾,更导致了我们工作的复杂性。此外,通过笔者对其所在城市的中职学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校基本上对专业英语教材的选用都存在下列问题:(1)教材较为单一,且枯燥。(2)教材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有的过于简单,有的又难度较高,即合适中职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偏少。(3)教材的理论与学生的专业实际结合不够紧密,达不到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
二、对策
1.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教学各有侧重
不同行业对英语的要求差别较大,因此,不同专业教学侧重点各有区别,教材的选择与使用也因专业而异。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好的教材可以起到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近年来,专业英语的教材大多数是适合大专院校学生使用的教材,程度偏难。这些专业英语专业性太强,不适应中职学生英语基础薄弱的现状,有的实际上是高职教材,学生学习起来既吃力又难以掌握,慢慢对学习形成沉重的压力,对英语学习丧失信心。与学生英语水平相等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轻松又有兴趣,能帮助学生加强其英语基础,收到好的效果。再者,学习实用性强并与专业相关的教材学生会更感兴趣,学完之后既有收获感又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专业英语强调专业用语,针对这样的情况,在选教材方面,我们首先应注意语言的交际功能。作为专业英语,中职的专业英语教材应该在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其岗位特点。教材的设计上,可以增加大量的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商务电话与信函等方面的素材,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但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其次,教材的内容应该避免与基础英语教材内容相重复。专业英语教材在选材及体例上,应突出交际性原则,其设计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因此,在选择教材的同时,学校也应该结合实际,在专业英语的授课过程中给学生们扩充一些和其所学专业相关的辅助课外资料,这样一来,既巩固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效果,也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的发展。
2.利用现代科技,改进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有其特殊的培养目标,突出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所以,在中职英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中,首先应充分体现出它的专业性、实用性和交际性。应根据专业特色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布局,让学生在这样特定的情景中学习专业英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从而更加热爱所学的专业。其次,要体现实用性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会学以致用,在用中学才是“活”的语言。如不定期带领学生到车间、矿山、机房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使用所学的语言,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为交际能力是学生步入职业生涯后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另外,教师还要知道中外文化的差异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如向学生介绍有关外国文化的图片、报纸、杂志、书籍等,还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实践中证明,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产生教与学的最佳效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中职专业英语的课时有限,我们要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他们的自学兴趣,这对他们的专业英语学习及今后的发展都大有好处。我们可以积极有效地实施英语课外活动,培养学英语的浓厚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方式可丰富多彩。如举办英语角、英语兴趣小组、英语手抄报、播放英语录像、教唱英语歌、开办英语广播站、举行各类英语竞赛等。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启迪智慧、丰富精神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
三、结语
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职专业英语教学既要遵循教的规律,又要重视学的规律。我们中职英语教师要在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素质的同时,探求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他们全面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的职业教育能培养出又好又多的现代化建设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前卫生;职业素质
学前教育是每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七岁看老”,学前教育的好坏,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对一个人的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做好学前教育,提高幼教职业素质,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等至关重要。中职教育中的学前卫生学专业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尤其是农村民办幼教的重要培育“基地”,中职学前卫生学课程中的职业素质教育能否到位,教学有效性高低与否,都将影响其所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由此可见,强化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前卫生学职业教育现状
近几年,从我国不同地区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总体情况上看,生源的整体素质正在逐年下降,绝大多数的学生就读该专业的初衷,普遍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文化课成绩较差,中考无法考上适合的高中,且当前社会对幼教专业人才的缺口较大,才退而求其次到中职学校就读学前卫生学;二是部分农村学生因家庭条件较差,无法负担起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学费,同时也为早些就业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故而选择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就读。以上两种情况几乎涵盖了目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生源就读本专业的主要初衷,可以明显的发现,其中涉及学生自身对学前教育专业的热爱以及出于自身对从事幼教行业的热情等方面的原因,少之又少。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志不在此”的初衷很大程度为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学习和日后的幼教职业活动中不如人意的职业素质表现埋下了“伏笔”。除了生源特殊这一因素的影响之外,从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文化状况、行为习惯等,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例如,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普遍文化课基础薄弱,课业完成质量低下,错字连篇,语言表达能力弱,对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混乱不明,等等。同时,学习盲目性较大,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我定位,学习主动性不强,学习应付心理强,厌学现象普遍。这些表现与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目标严重不符,与社会对幼教的职业素质要求相差甚远。更有甚至,在学前卫生学专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一些较为极端的现象,包括专业学生自身卫生习惯差、脏话连篇、抽烟、酗酒、打架等不良行为频发等。总体上看,当前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教育情况堪忧,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职业教育,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能力和素养等迫在眉睫。
二、强化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策略探析
从上述关于中职教育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表现现状上看,强化中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尤为必要,且亟待实施。以下,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经验,以及当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化需求等综合因素,提出以下三点实施策略,以期转变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现状,助力中职学生更好地实现职业素质提升。
(一)强化理论基础教育
一定程度上,学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关键在于接受的教育不足。众所周知,目前中职卫生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两年在校学习加一年顶岗实习。这种教育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速度,缓解了社会对幼教人才的需求压力,然而所培养的毕业生职业素质要求不达标,所输送的人才职业素质不高,相比于人才缺口的所带来的影响,其危害可能更甚。对此,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要想切实提升毕业生职业素质和能力,首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理论教育,通过延长在校教育时间的方式,让中职教育速度合理的减缓下来,同时在具体教育中,更加注重对中职学生理论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问卷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和水平,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水准
就当前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的结构来看,专业教师所占的比重较大,且大多数教师来源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然而,基于现实情况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和考量,使得当前中职学前教育学专业的从业教师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现象,例如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却由非专业的教师担当,这一情况很容易导致因授课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系统性的教学理论基础而导致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跑偏教学方向,对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把握不足,进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较为实际且可行的策略则是通过强化教师入职前和入职后的专业培训,让这类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的教师能够通过教育培训,尽快地熟悉本专业的知识,以提升其专业化知识水平和技能。一旦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得以切实保证,则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也能相应的得到保障。
(三)重视职业情感教育
职业情感缺乏,综合素养不足,是导致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毕业生职业素质低下的另一个关键致因。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幼教职业具有深厚的职业情感,是衡量一名幼教职业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对幼教职业素质的根本要求。中职教育要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促其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则应当关注和重视对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的职业情感教育,通过实施情感教育,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幼教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进而驱使其在职业生涯中能够切实做到爱岗、爱生、敬业、奉献。实施情感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深入到当地的幼儿园去实地参观和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的实际教学活动,从而培养起对幼教职业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可以邀请专业的名幼教来学校为学生“现身说法”,通过讲座、演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幼教所需具备的素质、能力等,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起职业“标杆”,促其自觉向名幼教学习和看齐;可以强化对学生关于保教技能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让学生真实的接触幼儿,接触保育工作的实际,切身体验幼教的责任;通过以上等途径,进一步深化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对幼教职业的职业情感,激发其自觉提升自身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
三、结束语
当然,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有效性的方略还有很多,除了上述提出的三点以外,还可以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这些都需要中职教育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多加摸索,多加实践。
总之,作为幼教的教育者,我们身上所承担的责任更重,提升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不仅是我们对中职学生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责任。为此,应当进一步探寻和摸索提升中职学前卫生学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尽可能地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的幼教师资,进而保障我国幼教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瑞芳.新媒体环境下中职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探析———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新西部,2016,(06).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一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景十分美好,国家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程度,政府增加财政投资,还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是学前教育得到发展的有力基础。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中等职业学校的众多课程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上出现了下述的问题:
(1)专业技能的培养重视程度过高,反而忽略了文化的教育。
(2)理论的学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指导。
(3)课程开设没有针对性。
而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问题主要是专业技能课和就业指导课。在专业技能方面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大多数学校还是按照传统的理论式教学,另外是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不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安排课程。而在就业指导方面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考虑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在进行一定专业知识授课之后,这些知识没有得到很好的实践训练,在实践课程的安排上过于稀缺。在课程考虑上,只注重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没有切实的考虑到学生的就业问题。
中职教育有一定的自身特点,所以它的课程设置应该有一定的原则。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遵循理论结合实践、与时俱进、多样统一的原则。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应该顺应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严格要求每一位教师。
就2011年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调查数据显示,该专业的在校生大多数都是来自农村,占80%左右,;而学习成绩相应的好中差比例为3:6:1,还算乐观;而能肯定将来就业方向是与学前教育专业有关的学生占75%,5%的是无所谓的态度。对这些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现在的课程设置合理程度还是比较满意的,他们认为现在的学前教育课程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个人发展,而且能帮助他们就业。在课程内容方面,一般分为公共基础课、实际训练课、实习实践课、专业技能课、专业理论课。对于这些课程,大多数学生都有明确的认识,其中认为专业技能、实践、实训、对他们的帮助相对较大。学前教育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的就业职业大多是与0-6岁的儿童打交道,所以运用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表达,让学生容易接受。而实训和实习更是锻炼和查缺补漏的好机会,学生都认为这样的课程能对他们在未来就业上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然而,相比之下,理论课程和文化基础课就没有那么高的欢迎度。由于学前教育专业对专业技能的高要求,导致学生常常忽视了理论文化基础课程,认为这些课程都没有实际的用处,却不能意识到这些理论基础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都能给他们指导。调查的数据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学生认为课程设置的现状都比较合理,不仅能满足他们的自身需求,还能指导他们就业;
(2)在课程内容上,专业技能课受到了很大的亲睐,而对文化基础课、理论课没有清楚的认识;
(3)在课时方面,学生的观点是文化基础课、理论课的课时正好合适,而实训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课时较少;
(4)学生认为理论课程难度过大,而专业技能、实训等课程的难易程度比较适中;
(5)大多数学生认为,理论文化课对未来的工作学习帮助不大;
二 对策及建议
现在,我国社会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面临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在中职教育的发展上必须与时俱进,适应这个迅猛发展中的社会,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具体对策分为下述几个方面:
(1)改善观念。职业教育在社会上被认可程度日益增高,输送的人才也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观念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发展甚至是专业的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改善观念,面对新时期的幼儿园,我们必须改变学校的教学观念,将一些新的理论思想引导给教师。
(2)优化课程内容设置。为了实现教育的目标,课程是它的方式,在这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的更新优化学前专业的课程内容。教材的更新,在课程的内容中,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教材,所以它的更新优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经典教材。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要使学生得到更好的扩充,教师的水平就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必须加强中职教师的再教育,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再教育机会,让他们自身也能到到发展。不仅要让教师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还要改善他们的观念思想。人文课程的开设,人文文化在社会中起到的更多是熏陶个人的作用,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人文课程欠缺是中职学校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使得人文精神在其他课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3)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增设实践类的课程。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理论学习方面,实践都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然而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现状恰恰忽视了它的重要作用,所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实习实践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把所学更好的巩固,能力才能得到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理论结合实际。
三 结语
中职学校的中职教育是培养幼师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由于众多的原因导致了该专业课程设置上的问题,培养的人才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这些问题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中职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所以课程设置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我们在课程设置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得更好,为社会输送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摘 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增强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先是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概述,又详细阐述了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有效性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中英语教育的持续升温,对于幼儿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阶段,在甘南州农牧区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主要来源于中专与职高两方面,专业化水平不高,英语底子较为薄弱。并且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应用教学所使用的教材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幼儿园实际教学存在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无法更好地从事幼儿英语教学。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
1.学生英语底子薄弱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高中落榜生,文化课成绩较差,而我校多数学生是来自于农牧区的藏族学生,因此有的学生连汉语都不会,更不要说是英语了,个别学生的英语中考成绩都没有达到两位数。虽然老师们都比较清楚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却没有重视这一点,为了完成教学大纲上的要求,常讲解一些超过学生接受能力范围的内容,学生听不懂,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学生会逐渐失去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2.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同于高中学生
高中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英语的应用能力,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英语学习,为日后深造打好基础,因此学生都较为主动和自觉进行英语学习;而中职学生则是抱着日后工作来进行学习,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来源于所学学科对这个工作的价值,在甘南州农牧区学前教育中,幼儿英语教学几乎未开展,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3.思维转换不熟练
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幼儿英语的教学方式与手法,并详细了解学前教学的基本英语词汇与常用词汇,能准确的掌握英语文章中的重点与细节,且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能够让少数民族学生在母语、汉语、英语之间进行自由的转换思维,但是目前由于教材的编排,教学计划与学生的实际需要有些脱节,且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教学只是以课本教材为主,所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英语教学中还做不到上述要求,这样使得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质量无法有效提高。
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创新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丰富英语的教学内容
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资源—多媒体等教学设备,来创设情境,以提高中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通过声音、图像以及动画真实、有效地反映出英语知识,将原本枯燥无味的英语知识生动化,抽象事物具体化,将原本难度较高的内容简洁化,为藏族学生的理解提供便利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创设情境的最主要优点就是能够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切身的体会,来感受英语教材中的内容,体会教材内容中暗含的深意,缩短了学生进入状态的时间,通过自身的感受,充分表达自己的思维与观点,从而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
2.提高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针对性,多元化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方法也在多样化发展,例如分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提问教学法以及交际教学法等。教师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熟练地运用多种英语教学方式,使得英语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于英语教学内容的印象。教师要对学生日后工作、生活中英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解释,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地了解就业形势、坚定学习目的,并对我国成功的幼儿教师案例进行举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英语运用能力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证英语教学的质量。
3.通过实践提高学生认识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地进行教学,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平均分为若干小组,轮换进行幼儿教师角色的扮演,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从而实现英语课堂动态的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要在课堂教学中,在不影响英语教学进度的基础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日后的工作角色,并给与积极引导,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与负担,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唐冬梅.改进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前教育双语人才的探索——浅谈设计教学法理念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2009(09)
关键词:中职学校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问题 策略
1.引言
音乐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可以发掘幼儿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和谐地发展,因而幼儿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也就对幼儿教师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综合的音乐素质、音乐教学能力、音乐审美教育能力以及音乐创新能力。但是目前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的教学现状并不能适应这些新的要求,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2.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目前在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中,仍然普遍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例如在一次声乐公开课上,教师教授的是《渔光曲》,在学习歌曲旋律的时候,教师示范后就带领学生们一遍又一遍地演唱曲谱,但是由于这首歌采用的是三段体的曲式结构,每一段旋律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学生在练唱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纠正过多次还是唱错了。这时候教师觉得很恼火,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消退了。为了完成上课的任务,最后老师不得不将就填词带领大家又唱了几遍,匆忙地结束了课程,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很不理想的。如果老师在教曲谱之前让学生们先自主研究一下这三段在选了与节奏上的区别与特点,让学生们对歌曲先有所了解,然后演唱的时候教师在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这样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
2.2教材选用不当
我国的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发展历史不长,还没有一套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决定教学内容与进程,某些学校没有契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的教材内容太多,难度跨度过大。而我们要培养的是将来实际工作中面对3-6岁幼儿的中职学生,没有必要掌握太难、太多的音乐知识。
2.3没有能够把握专业特点来进行教学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能够把所学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幼儿音乐教学之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因而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训练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识谱能力、儿歌伴奏能力以及基本的音乐教学技巧。但长久以来,中职的学前教育专业同社会的联系不紧密,学生很少有到幼儿园实习的机会,而学校的教学也着重强调音乐理论的学习,忽视了音乐知识的应用。中职学前教育音乐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会唱歌但不识谱,会弹琴但不会伴奏,了解音乐知识但却不会应用的现象。在实习中可以发现,有的学生歌唱功底不错,可以很好演绎一些高难度的歌曲,但给学生们上一堂简单的音乐课时却无从下手,课堂上孩子们乱作一团。
3.搞好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策略
3.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完全是用专业术语来讲述理论,便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教学活动必然不能顺利进行下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化枯燥为趣味、化抽象为具体。例如当有些学生呼吸太浅时,可以让他们想象美丽芬芳的鲜花或者可口的美食,让他们用心去“嗅”,用心去“闻”,稍作这样的点拨,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致也油然而生。
另外教师要认真研究、整合并补充教材,课堂上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例如在教授《雪绒花》时,首先对教材中所提供的资料进行梳理,并搜集更丰富的内容,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音乐之声》这部电影的精彩片段。用音乐欣赏的方式给同学们上新课,充分调动起学习歌曲的积极性。
3.2实施分层次教学法,因材施教
目前种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大多采用传统基体教课的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显然是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职业学校更应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学不能脱离实际。要做好分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水平应该有准备的认识,尊重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层教育。同时还应当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分层观念,使他们认识到这样做绝不是在划分等级,而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发展。教师给予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教学,这样才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3分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与团队协作的能力
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普遍不高,学习主动性比较缺乏,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因而采用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给他们提供主动探究知识的空间,同学之间相互学习与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交际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刘丽. 浅谈如何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质量[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常用的公式、定理、性质等记不清楚、理解不到位,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够,对数学有畏惧心理。不少学生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现象特别严重,不懂的地方不问,学习被动,不预习、不巩固,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数学课达到了可上可不上的地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认为数学不是专业课,学不学无关紧要。再加上学生从初中起意志较弱,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制力,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才导致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怕学数学,甚至不学数学的局面。
二、中职学前教育数学教学要因材施教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基础知识非常重要。数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程,更重要的是学习数学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教材是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工具,教材既承载知识和技能,更渗透思维方法的给予、认知结构的优化、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以学前教育数学学科的教材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从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特点出发,教材应体现的基础性、实用性、灵活性。(2)根据学前教育数学教学的实际,力求实现学生乐于学,教师便于教的目标。(3)学前教育数学教材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活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继续发展打好基础。(4)学前教育数学教育要注重教材的可读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5)学前教育数学教材要突出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现教材的时代性。例如,在讲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时,有这样一个例题:甲、乙两辆汽车相向而行,在弯道上相遇,弯道限制车速在40km/h以内,由于突况,两车相撞了,交警在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接近但未超过12m,乙车的刹车距离刚刚超过了10m,又知道这辆汽车的刹车距离(s)与车速x(km/h)之间分别有以下关系:S甲=0.01x2+0.1x;S乙=0.005x2+0.05x;谁的车超过了40km/h,谁就违章了。试问:哪一辆车超速行驶?由题意,只要分别解出不等式0.01x2+0.1x≤12和0.005x2+0.05x>10,确认甲、乙两车的行驶速度,就可以判断哪一辆车违章超速行驶了。这个例题从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出发,有较强的实用性,能活跃学生的思维,学生要知道结果就得自己去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可以把例题做成课件,通过多媒体把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为直观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有效地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到了职业学校了,就可以不用再学数学了,所以上课时不专注,容易分心。一节课45分钟,学生很难坚持下来,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好这45分钟。
1.合理分配一节课的时间
45分钟我把它分成三个部分,即25+15+5的分配模式。25就是前25分钟,这25分钟内要复习上次课讲的知识,讲完本节课的新内容,如果时间长了,学生就没有耐心再继续往下听了,而且我们要把所讲的新内容尽量简单化,抓住学生在这段时间的转注度,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记住所讲的内容。15就是中间的15分钟,这15分钟是给学生的,先让学生对所教内容进行提问,了解他们的掌握情况,然后再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到学生中间去,观察监督学生练习并进行指导,观察学生练习的情况后,利用合理的时机对练习进行讲解。5就是最后5分钟,利用5分钟的时间来对这节课进行回顾总结,和学生沟通学习情况,介绍所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联系。
2.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数学教学手段、方法也在不断地更新,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对有些比较抽象的章节我们可以应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来加以辅助教学,这样能直观、高效地让学生理解知识点。例如,在讲函数的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图像法时我们都可以应用多媒体加以辅助,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和总结我们所要学的知识。
3.改变教学策略
Abstract The children's psychology is the basi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iscipline, its teaching effect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ing. At present, child psychology teaching, however, there is old, multifarious, single teaching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is too singl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practi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psychology course teaching, combining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and praise can be theory put forward ideas and measures of the reform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preschool children's psychology courses.
Key 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aching reform; course orientation; curriculum integration
“幼儿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幼儿心理学主要以幼儿为主题展开心理学知识的讲解,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总结教育经验,心理学的基础和心理学实践教育这两大部分。“幼儿心理学”专业术语多,教材内容概括性强,案例比较抽象,此外,中职学生大多没有深入接触过幼儿,单一讲授幼儿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而言就如听天书,空洞乏味。因此,学生对幼儿心理学往往不感兴趣且觉得理解困难。
1 中职幼儿心理学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部分陈旧、繁杂。当前所使用的幼儿心理学知识体系陈旧,内容僵化,案例过时,理论性太强,教材的层次无外乎就是抽象理论到抽象理论,缺乏有效的衔接,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难以选取有效教学方式。虽经过几次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进行了通俗化,但是还是有些内容稍显陈旧,学生难以理解,很少将近几年的研究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内容编排不紧凑,有些地方过于细化,有些地方过于笼统,纯理论太多,应用性内容太少,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体系。
(2)教学方法单一,师生互动少。当前提倡多种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但在课堂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讲授法。课程安排有课内见习活动,但少之又少。信息化教学仅仅只是公开课的展示工具,常规课堂未发挥重要作用。单一的讲授法往往导致单一的信息传送,老师一味地传送已有知识,学生只能认真地接收知识,课堂是老师的主阵地,老师是主体,学生是接收器,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据,结果就是由于缺乏师生交流,学生没有深入理解所学知识,进而导致教师对学情不了解,学生求知欲不强,教学成效不理想。
(3)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当前,幼儿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依然是围绕教材,以理论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实践体验则少之又少。学生虽知晓一些基本概念,但是缺乏实证研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依靠死记硬背记忆相关案例,运用能力欠缺,无法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考核评价标准单一。教学考核能直观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实证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学考核形式单一,大多以理论考试为主,平时作业成绩占30%,但仍未充分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在这一考核评价机制下,学生往往为考试而学,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无创造性。
2 中职教育教学问题的成因
(1)教材本身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现有教材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纯理论性,表述抽象。在幼儿心理学中,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概念和原理表述抽象。如在第二章中“幼儿认知的发展”中幼儿思维的概念,还简单介绍幼儿的社会认知,陈述简单,理解困难;又比如在表述“幼儿的社会认知”时结构松散,观点模糊,内容繁多,难以理解;中职生从未接触过普通心理学课程,很难理解和消化纯理论的心理学知识。其次,案例新颖时代感强,但内容繁多。幼儿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心理学与幼儿阶段研究相结合,需要打破时空限制,突破传统模式,丰富教材内容。近几年,人们不再局限于心理学基本知识,进而涉猎幼儿心理健康、幼儿教育观、幼儿心理观等等,虽然这些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但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学生自身的原因。一方面,很多学生贪玩好动,难以静下心来认真学习;另一方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喜欢技能类课程和艺术类课程,但是心理学需要运用抽象思维,学生难以理解与接受。最后的结果就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以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将课本丢在一旁,遑论将心理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践。
(3)教学方式枯燥单一。针对一门实践性学科,任教老师需要对相应的教学实践有感性认识,然而,根据调查获悉,大多数中职学校教师缺乏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从而导致教学过程中片面地传授书本知识,而很少运用心理学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教学情境毫无吸引力。最终的结果就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
3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策略
(1)角色扮演。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爱玩爱表现,能歌善舞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留意身边事物,观察分析幼儿园现状及家园共育现象,通过小组的表演形式,分析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学生的能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兴趣浓厚。比如:针对家长送礼、教师区别对待这一现象,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2个家长1个老师2个幼儿,一个家长送礼,另一个家长没有送礼,但2个幼儿因玩具而打架,老师对送礼家长的孩子没有责骂,而对未送礼家长的孩子责骂体罚,角色扮演后,同学们就这一现象展开讨论,运用所学心理知识进行阐述,课堂氛围活跃,最后得出结论:老师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
(2)精心设问。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问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是目标明确,紧紧围绕教学中心;其次是具有启发性,提供解决思路;三是由易到难,环环相扣;四是兼顾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问题提得好,方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讲“遗传”这一章节,可以提出以下三个问题:先天失聪的幼儿能否成为歌唱家?先天失明的幼儿能否成为画家?先天脑瘫者能否行动?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引发学生深思,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