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范文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21 09:57: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历史条件

篇1

当前,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尤其在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掌握贯穿于理论体系之中的思想精髓,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最终提高领导干部的思维能力。唯有这样,才能使解放思想真正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才能进一步推进跨越式发展。

所谓提高思维能力,就是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解决问题,就是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从而构成一定的思维方式。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不同主体之间其认识能力、思维能力不仅有差异,而且可能相差甚远。而这种差异正是不同主体认识、实践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就我们目前的情况而言,我国改革开放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念以及科学发展的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观念等已经成为共识。但相当多的人,其中包括一些领导干部,还没有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仍然习惯于用传统思维方式来思考和处理科学发展的问题,以老办法、旧思路来指挥改革和发展。比如,我们讲要推进宁夏跨越式发展,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探索和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的新路来,还是照搬东部发展的模式,就突显出思维方式、思想方法的极端重要性。因此,如何在历史允许的条件下提高主体的思维能力,尤其在干部队伍中确立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就不仅仅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而且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现实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的过程,变为一个有机的理解、消化、生长形成自己的理论思维的过程,理论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武器、思想武器的过程。而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现实工作中,我们一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总解决不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科学理论转变成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这个重要的环节。其结果,不仅没有做到真正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反而滑向了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同时也损害了科学理论本身。所以,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髓的学习和掌握,使其变成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方法和必不可少的步骤,也是各级干部紧密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提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增强领导工作预见性、针对性和创造性的根本举措。

学习科学理论可以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同时,科学理论的学习恰恰需要学习者有科学的思维体系。从我们理论学习的实际看,一些同志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思维体系,还在以过去所形成的传统的观念体系、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这必然产生思想错位和理论变形。他们或断章取义,各取所需;或恣意解释,为我所用。对这些同志来说,不转变思维定式和概念框架,就难以正确理解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就谈不上用它更好地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对我们所有学习者来说,学习理论与转变思维方式、提高思维能力是相辅相成、共生共长的过程。我们要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把掌握其理论精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使之成为我们全党乃至全民族最突出最显明的思维品格。唯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历史条件变化和实践发展的要求,善于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一切实践活动,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在宁夏推向前进,真正实现宁夏的跨越式发展。

篇2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现实的人 立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的提出彰显了人学思想的时代气息,是人学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它传承了把“现实的人”作为出发点的人学思想,体现了社会发展理念的人本关怀。更重要的是,它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

“现实的人”是人学思想的出发点,马克思在批驳德国哲学的理想主义倾向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上降到地上;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地上升到天上,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当然,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中提出以人为出发点的也不只有马克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但费尔巴哈谈及的人只停留在抽象的“人”上,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来观察人,他“没有看到真正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马克思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人与其社会性、现实性联系起来。在他的视野之中,人首先是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物质生产的人。可见,人学思想是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的。

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

科学发展观继承与发扬了人学思想,而且把“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点,并予以其时代意义。总书记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所关注的“人”也是现实的具体的人:不是生活在古代社会和未来社会的人,而是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人;不是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而是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一句话,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人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即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前提和立论基础。

首先,科学发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在对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所付出代价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念。二战后,发展几乎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在发展初期,世界各国都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国民生产总值被看成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一个沉重教训就是把发展视为经济增长,追求国民生产总值的高速增长是其主要目标和核心理念。这种发展观的本质是以物(商品、货币)为本,人成为了物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物则成了人的命运主宰、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追求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个人物质财富的增加,支配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在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凸现了严重的弊端和危机。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没有解决好“人”的问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过于抽象地谈论“人”,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经济建设,把人道主义化;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曾把“人”的问题看作是资产阶级的专利而加以批判,谈“人”色变。同时又忙于搞政治运动,而忽视作为人的物质文化基础的经济建设,从而抑制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纠正了近代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偏差,它强调的是科学发展,着眼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着力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的发展问题;它强调经济建设不能为发展而发展,不能为了追求国民生产总值和“形象工程”的政绩而发展,而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祈,为了促进人的个性和能力从而推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而发展。

其次,调整社会关系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必要外部条件。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的社会关系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缺的社会条件,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中才能实现,即在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上,加上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并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如果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这就把人变成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工具和手段,从而造成了马克思曾经指出过的人的劳动及人自身的异化现象,造成人的畸形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整不适合人的发展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结构,把对人的关爱放在突出的位置,满足人的需要,解决人的现实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再次,关注弱势群体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问题的重要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这里的“人”在理论层面涵盖了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而在实践中更应该强调和关注弱势群体。只有更加关注弱势群体,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关注弱势群体,改善其生活与生存条件,提升其生存与发展能力,体现出政府和社会对处于不利境遇的社会成员的关心与帮助。因此,要转变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提倡公平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手段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之理想的基础工程。其实,在视域中,“现实的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没有现实的人,社会只能是空洞的抽象。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立论基点,才彰显出其强大的生命力、现实感和社会感召力。

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

人的需要是人反映现实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积极行动的内在动因。因而,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认为满足人的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同时,马克思还认为,人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人的需要是和人的本性联系在一起的。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马克思十分赞同费尔巴哈关于“没有需要的存在是多余的存在”的观点,并将其加工扩充为社会实践本质的理论。满足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原动力,任何无视人的需要的主张都是不切实际,甚至是虚伪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观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前提和内在动力。认为,需要是行为的动力。“个人在自己的自我解放中要满足一定的、自己真正体验到的需要。”“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也就什么也不能做……”“每一种革命和革命的结果都是由这些关系决定的,是由需要决定的。”“……一个行动纲领,如果不同人的实际需要相结合,即使他在理论上是基本正确的,那也毫无实际用处。”

马克思、恩格斯从多方面阐述了需要的动力作用,说明了人的需要的重要性。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正确了解人的行为的动力,研究“现实的人”的需要。然而,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是人的最基本需要,人们为了能在自然和社会中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些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品,这种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人类较低层次的需要。享受需要是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层次更高的需要,这种需要是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恩格斯曾说过:“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享受需要是人的正常而又普遍的一种需要层次。发展需要是人为了自身的完善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为了增强人的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这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体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人们的生存需要将逐步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将逐步在人的需求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因此,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不断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是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动力。

总之,在人学视域中,科学发展观就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正在于它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思想,选择了“以人为本”的发展道路,而“以人为本”的人正是“现实的人”,科学发展观是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的。(作者为广西中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篇3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改革;以人为本;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19—02

一、 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承担培养社会骨干的作用,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目标应该注重一定层次水平,除继续强化基本的思想品德要求外,重点应该培养作为有创造力的知识劳动者和具有较高理想信念的社会骨干高层次管理者。

大学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整体性是依据。服从于教育的整体目标,既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思政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果,党的教育方针作了高度概括,即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教育教学的目标从整体上应该由低到高四个层次构成:“健康的个性人格目标、完善的社会人目标、特定社会角色目标、社会生产目标。”我们从学生发展过程整体性出发有效设计教学目标。

二、 以人为本,务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转变观念,坚持以人为本

要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贯彻“以人为本”,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突出强调受教育者——大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教育者必须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把自己则是当作一名向导,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地、自愿地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教育效果。

(二)贴近学生,凸显人文关怀

除了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育者还要重视情感因素的运用,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者平时要多跟受教育者交往,进行交流,关心其学习、生活和思想;要尊重并满足受教育者的情感需要,使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认同并真心接受教育内容,真正做到以受教育者为主体。

(三)创新教育方法,落实以人为本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最重要的还在于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采取的是灌输方法,严重扼杀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因此,在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就要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教育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采取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教师再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更有效地实现内化。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坚持统筹兼顾,实现良性互动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的科学方法。统筹兼顾就是在正确领会、全面把握和总体布局时,要兼顾各方面发展要求,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统筹好、协调好,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实现良性互动。要统筹好德育、体育;要统筹好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素质教育;要统筹好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要统筹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切实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和社会大力支持的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以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指导方针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靠发展。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贯彻发展的指导方针:首先,要树立发展的理念,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理念;第二,以创新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破解发展的难题,要重点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发展,抓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发展,抓好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发展;第三,坚持发展性原则。在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要反映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适应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学生身心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教育,特别是思想道德教育。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引发的心理问题不断增多,成为影响学生自身发展的不稳定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每个个体的现实出发,着眼于学生身心发展,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充实的精神世界,把培养和发展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身心素质列为教育的重点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双重主体互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能够用冷静、理智和现实的态度看待自身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形成健康和谐的发展心理,引导大学生不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迎接各种挑战。大学生在校园中形成的心理和谐对其自身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并将为其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基础。

四、综述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中坚力量,承担建设祖国的重大责任而被视为建设祖国的栋梁,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所以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各种形式、多种渠道,切实做好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衔接》,《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篇4

关键词: 学校档案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思想原则,同样,也是指导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思想原则。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也同样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核心作用具体表现在思想指导、基本动力、工作方法、检验标准等方面。

1.“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思想的作用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也不能没有指导思想。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与某一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受教育事业和档案事业发展指导思想的直接影响。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学校档案事业的问题。

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其科学性不仅是理论的创造,而且对我国各项事业包括学校档案事业的指导作用已被实践所证实,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学校档案事业进一步发展的内在需要。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抓住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就学校档案事业而言,“以人为本”首先是指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学校档案形成者、学校档案工作者、学校档案利用者等,其次包括与学校档案事业发展有间接关系的人。“以人为本”就是切实推进学校档案工作开拓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大法利益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2.“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基本动力作用

当前,我国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非人性化、与“以人为本”要求有一段距离的问题。比如说,学校档案的利用限制与利用者的知情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的开发、开放与当事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学校档案整理方法繁琐和减轻档案人员负担过重的问题等都需要尽快加以解决。而在这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中,“以人为本”应作为一种工作的境界,一种努力的目标去实现。合理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创新思维,能够产生工作的巨大动力。“以人为本”这一目标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它要求我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不符合人本要求、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地方进行合理改革,在服务学校教育事业中心工作的同时,提升学校档案事业的整体水平,使之顺应历史的潮流,保证学校档案事业与学校整体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最终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目标动力作用。

学校档案事业自身要获得发展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处理“有为与有位”、“思路与出路”这类问题时,这种内在需要就容易转化为内在力量,就会将目标问题内化,自发地寻找自身存在的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现象,主动解决不符合“以人为本”的问题。对学校档案形成者的尊重和理解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可以激发他们归档的热情,可以从文件的源头上方便地规范档案的形成过程,有效地从前端控制学校档案形成的质量和数量。对学校档案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劳动的尊重,可以激发他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直接提高学校档案管理水平。对学校档案利用者的尊重和关心,处处为他们着想,不仅可以直接发挥学校的档案作用,而且可以把潜在的档案信息需求向现实的档案信息需求转化,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档案信息的价值。而对学校档案捐赠者的尊重,则肯定有利于获取珍贵档案,丰富学校档案的馆藏。从这个方面讲,“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又具有内驱动力作用。

3.“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工作方法作用

“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而言,不只是指导思想、基本动力,还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这因为再好的指导思想也要靠相应的工作方法去实施和体现,否则就有存在“说”与“做”不一致的现象。所以,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与“以人为本”的具体工作方法统一起来是解决在学校档案工作的实践中遇到许多具体的问题的有效途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贴在墙上的摆设,它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在学校档案工作的细节之处创造性地实施。比如说,一项学校档案管理法规的制定与颁布执行,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不能是简单地委托起草、领导签发、盖印下发的问题,要考虑到各所学校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学校档案人员执行难度,必须经过与广泛地调研和征求意见,多次修订完善后方可下发,并要告知解释部门和联系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

虽然在过去的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我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以人为本”的要求,但是这并非说我们过去就没有“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我国学校档案事业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高校档案事业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结果。事实上,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已经摸索出许多“以人为本”的方法。高校档案馆(室)在其利用工作环节中“以人为本”的方法是比较令人满意的。例如,某些高校档案馆在门厅里设置咨询台,供应茶水和一次性纸杯,将档案馆指南和查档流程图公布在门厅的墙上,为前来利用档案的利用者提供档案咨询和查档辅导。这就是从大多数利用者不熟悉学校档案馆的情况考虑的,此举有助于利用者少跑冤枉路,节省档案查阅时间,也赢得了利用者的称赞。再如,有些高校档案馆则实行了首问负责制,即第一次接受档案利用者咨询的档案人员需要全程跟踪本次档案利用,直到利用者查完相关档案为止。而另有些高校的档案馆则得用馆藏档案,主动承办校史展览馆或者校史博物馆的建设任务,并将它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学校素质教育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这就是在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就是高校档案事业“以人为本”工作方法的体现。在这样的基础上,明确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工作方法的需求,便于我们梳理、继承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已有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以及提出新的遵循学校档案事业发展规律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如何在学校档案事业发展中,全面推行“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并形成一定的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去研究和探索。

4.“以人为本”对学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具有检验标准作用

篇5

们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强大动力和思想保证。

没有新的观念,就不可能有新的思路;没有新的思路,就不可能有新的举措;没有新的举措,就不可能有新的成效。从莆田这几年的发展来看,无不是在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下取得的,可以说离开了解放思想,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末、无源之水。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有创新的理念,才能够创造出新的成就,现在,我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上来,联系目前的实际工作,我觉得解放思想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善于学习,在学习中提升自我

执法监察工作项目多,涉及多个行政主管部门,是对执法检查的再执法、再检查。要做好执法监察工作,必须要有广泛的业务知识、扎实的执法监察水平,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才能正确监督别人的是与非,充分发挥执法监察的职能。由于刚进入纪检监察系统不久,对各项工作,尤其是执法监察工作还很不熟悉,因此,对我而言,解放思想首先必须树立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克服骄气、躁气、俗气,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多看一些有益的书籍,努力学习各项业务知识,熟悉各项执法监察工作;在工作生活中,虚心向领导、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做到多询问,勤记录,多思考,多体验,在实践中磨砺、培养和训练自己的悟性和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更新工作观念,掌握工作方法,工作技巧,不断分析、总结,结合自己的想法,创新工作思路,提升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执法监察工作发展对自己提出的更高工作要求。

二、 肯干工作,在实践中积累自我

心态决定命运,细节成就未来;要想有所收获,必须有所付出。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想得到组织的肯定,单位领导的赞赏,同事的好评,首先必须做到兢兢业业、勤勤恳垦地工作,遇到困难,不能畏首畏尾,不能因为工作难开展就不去干了,反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迎难而上,越要积极主动地去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有所作为。因此,要解放思想就必须牢固树立“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的观念,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认认真真干好每件事,积极主动参与其他工作,学会用灵活的方式处理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促进工作的开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工作方法方式,进行认真查摆问题,认真整改;始终保持一种开拓创新、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从而达到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目的。

三、 学会表达,在工作中历练自我

篇6

他主持制定的《贵州茅台酒标准》填补了国家酱香型白酒技术标准的空白;论文《我们是如何勾兑酒的》,在中国白酒生产工艺史上第一次形成系统勾兑理论,成为中国酿酒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同时,季克良先生还担任江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天津科技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

当记者见到季克良先生时,被他身上所特有的儒雅气质所折服,那一头银白色的头发,折射出他的博学多才,那面带笑容的谈吐使人倍感亲切。当记者一提到白酒时,季克良便打开了话匣子,对记者谈白酒,谈企业,谈发展……

《财经界》记者:近年来茅台在市场经济的狂潮中保持快速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茅台集团白酒产量已达到2万多吨,销售收入达40多亿。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茅台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和发展战略。

季克良:2004年整个集团白酒产量2万多吨,其中茅台酒有一万一千多吨。茅台酒产量虽不多,但发展速度较快。比如产量,1998年是5000吨多一点,2004年是11000多吨,六年翻了一倍;销售收入1998年是8个亿,2004年是40个亿,六年增长了五倍;利税1998年是4个多亿,2004年是25个亿;上缴税收1998年是2.5亿,2004年是15个亿多。茅台出口份额占10%左右,年出口大约有五六百吨,现在出口的国家和地区有南美、北美、欧洲、东南亚,世界各地基本上都有茅台酒的身影。发展这么快,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我们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道路;

第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生产;

第三,加强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模式来经营传统产业,光减少损耗一年就可增加收入五六亿元;

第四,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地发展;

第五,不断学习市场经济知识,转变观念,重视营销,重视宣传,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管理促发展。

《财经界》记者:据悉,茅台集团在前年启动了茅台酒新万吨工程之后,今年初又确立通过为期七至十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一个年销售收入一百亿元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大公司的发展目标,请问为何要制定这一发展目标,怎样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有什么困难?

季克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要求,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两番。按此计算,茅台酒到那时必须达到2.4万吨,销售收入必须达到128亿元以上。另外,十六届三中全会后,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要在全省创建几个百亿销售收入大集团的决策,把信任的目光投向了我们。从全局的视角来审视企业的政治和社会责任,也要求我们必须顺应全局的需要在加快发展的问题上有新的突破,现在把建设“百亿集团”这一战略目标提上议事日程,正是为实现全局的整体战略目标而作积极的准备。

我们集团党委和经营班子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深刻地意识到科学发展观对于制定茅台“百亿集团”发展战略,具有非比寻常的指导意义。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和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多年来形成的一个基本共识。用科学发展观来统一、提升我们的思想认识,更加迫切地感到,发展对于茅台集团来说,已经是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竞争国际化更是现实的催促。众所周知,当初与茅台酒在巴拿马博览会上比肩鼎足的法国科涅克白兰地、英国苏格兰威士忌等世界知名品牌,携数百年在国际市场上搏杀出来的威势,已经开始染指中国市场,如果我们不能在短时间内强身健骨,很可能在遭遇这些强敌时,就会沦为三岁小儿与泰森叫板。

再者,我们前几年的韬光养晦般的低调,已蓄积了厚积薄发的内劲,压抑这种内劲,是对企业发展的自我束缚;释放这种能量,才是具有良性循环的自我超越。

《财经界》记者:酿酒工业是一个传统产业,茅台作为传统产业要实现百亿集团发展战略,应怎样发展现代科技?

季克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已经证明,在充满极度变数的市场条件下,发展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惟有坚持科学发展观,才可能有效地规避因为盲目发展而可能导致的风险。

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在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全国的社会经济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期,中国白酒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那个时期,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白酒企业破土而出,有数十万个白酒品牌涌入市场。

当时,摆在我们面前的发展出路有两条。一条是随波逐流,跟风发展,不顾及茅台酒的质量,走规模扩张的发展道路;另一条是,根据国情、厂情,在恪守国酒质量的基础上,量体裁衣,稳步发展。

应该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质量、效益与发展和谐统一是非常困难的。但是,我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

这说明了我们严守茅台酒的质量、效益第一这条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实践告诉我们,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原理,就是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必须相协调。

当年国家为了扩大茅台酒的产量而 “易地生产试验”,之所以未能成功,根本原因就是违背了科学发展观关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及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说茅台和现代科技是紧密相关的,现代科技促进茅台酒发展,茅台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依靠现代科技进步。

《财经界》记者:在茅台发展过程中是如何重视培养人才的成长和发展问题?

季克良:人才太重要了,什么事都要人去干。干的好干的不好就看人才。我们这几年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可以说茅台集团最宝贵的财富,是她拥有在中国白酒行业首屈一指的技术队伍,这是一支包括大量技术人才储备在内的技术力量,堪称中国白酒的“梦之队”。茅台集团的技术中心,是目前白酒行业惟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雄厚的技术力量,作为茅台酒质量得以保障、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在茅台过去走过的历程中得到充分体现。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员工没有强烈的质量意识,产品质量的提高、环境质量的保护都无从谈起。我们要把企业一步步打造成学习型组织,让越来越多的员工成为学习型个人,既要营造出重视质量的企业氛围,又要造就一支适应这种氛围的职工队伍。

过去,因为,年轻人的文化水平偏低,进厂以后再培养。现在我们每年向社会公开招聘各类急需人才,进行人才储备;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送出去培养,请进来培训,送出去培养的有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等。每年受培员工达10000多人次以上。

《财经界》记者:中国轻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已全面展开,请您谈谈目前白酒行业存在的问题,怎样看白酒行业的未来走势?希望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

季克良:白酒行业存在一个无序竞争问题,用大量的促销活动,有的甚至一瓶酒开瓶费就上万元,严重影响了消费者利益和其他企业利益;一些私营企业偷税逃税,再加上他们没有社会负担,成本本身就低一些,所以引起了市场的混乱。我认为白酒行业应自律,应彻底解决无序竞争的问题。我相信那些技术力量强,人才多,品质好,价格适宜,品牌经得起考验的质量效益型企业会取得长足发展,反之,那些靠偷税逃税、投机取巧等短期行为来赚钱的企业会被淘汰。

我认为政府部门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规范:1.要提高行业进入门槛。比如生产许可证有生产许可证的门槛,经营许可证有经营许可证的门槛,卫生许可证也要提高门槛;2.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一定要同时发放。三个证件发放的主管部门一定要联合审查,要有一个否决权。3.一定要把税收作为一个门槛。因为白酒是高税行业,只管发许可证,不管缴税多少的做法也是国有资产流失。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

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9

一、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的道德信念

在建立和健全领导干部道德信念中,荣辱观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同志关于“八荣八耻”的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领导干部道德建设意义深远。但是,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存在错误的荣辱观。一是以权势为基础的荣辱观。持这种荣辱观的领导干部,把权势看作最大的荣誉,反之视为耻辱。受这种荣辱观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权力欲望膨胀,揽权、专权、滥权,高高在上,脱离群众。二是以金钱为基础的荣辱观。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些领导干部把金钱作为衡量荣辱的标准。谁的财富多,谁的荣誉就高。他们错误地认为权势要靠金钱开路,有了权势又可以聚敛更多的财富。

与错误的荣辱观相反,领导干部正确的道德信念主要包括以下这些内容:一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准则。它要求领导干部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完成党在现阶段的历史使命,它体现了领导干部爱国主义的崇高境界,体现了“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的要求。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党正是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表现出的无私无畏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与爱戴。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区别于其他统治阶级道德信念的基本特征,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先进性,正确解决了领导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等根本性的问题。三是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这是领导干部道德理想的基本规范。对领导干部来说,这些规范的最根本要求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兴国战略;通过勤奋努力,顽强拼搏,创造业绩;依法行政,廉洁自律,与一切违法行为和腐败行为作斗争;艰苦奋斗,克服困难,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塑造领导干部道德信念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发现、培育和宣传。领导干部道德典型的树立,应突出特色,注重可学性,防止脱离实际。要注重从基层发现领导干部的先进典型。基层领导干部接触群众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对一个部门和单位以及广大干部群众都会产生很大影响。领导干部的道德理想不是随意设想的抽象人格,而是和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紧密联系的,是一定时期领导者时代精神和思想意志的体现。一个社会的理想人格必然是领导者对当时的历史进程和社会关系自觉认识的产物。进入新世纪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都在发生变化,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培育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领导干部道德典型,对领导干部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领导干部道德理论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新的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与此相适应,必须推动一系列思想观念的创新,其中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处于重要位置。

领导干部道德理论的创新内容广泛,应突出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核心是解决为谁用权,怎样用权和如何自觉接受对权力监督的问题。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也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权为民所用的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观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领导干部要用权力来实现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员。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防止渎职、失误和滥用权力。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危险的,除了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以外,领导干部自身努力也很重要。这种自觉性可以通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来获得和养成,也可以通过领导干部为自己设置制度上、程序上的制约进行自我约束。二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社会不公往往成为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这一障碍不消除,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全体公民创造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最终影响到效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领导干部的效率与公平观,由过去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更加重视公平转变。

进行领导干部道德建设理论创新,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道德理论研究。要加强中国传统道德理论研究、国外道德理论研究。要研究领导道德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领导道德的基本范畴、基本原则、领导道德理想与人生观,领导干部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等。要继承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精华,借鉴国外道德理论的观点,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不断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教育,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道德理论水平。

篇10

关于审计风险,目前国内外审计职业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本人以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或由于审计人员作出错误的审计评价和审计结论,从而受到有关关系人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由此,风险主要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财务、财政报表本身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另一方面是审计人员审计后表示该报表并不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的风险。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是客观的存在和主观的努力的结合。

如何规避和防范审计风险,如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底线,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干部都要切实增强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充分认识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充分认识这些风险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影响,紧紧抓住审计质量这条生命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审计风险。

一要坚持依法审计。

首先,法律程序具有独立的法律价值。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行为没有法律效力,不受法律的保护和支持。审计机关是行政机关,审计监督行为是行政行为,只有依法履行法定的审计程序,才能确保审计监督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否则,审计监督行为就不合法,就要在行政诉讼中败诉,就要带来审计风险。wWw.133229.CoM因此,审计监督工作必须遵守法律规定的程序,这是确保审计监督合法、有效的基本要求,任何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都不能在程序方面出问题。其次,审计所反映的问题,必须事实清楚:在此基础上,审计的定性,要准确引用适时的法律法规以把握其时效性;同时,要根据问题形成的主客观原因、被审计单位的实际状况、问题所造成后果的严重性,以及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予以恰当处理。确保审计程序合法,审计事实清楚。审计定性准确审计处理恰当。

二要加强质量控制。

对审计工作来讲,加强对审计过程的有效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只有强化审计过程的控制力度,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调节和控制措施,才能尽可能地保证存在的问题能够查得出来,查出的问题报得上去。此外,要加大对审计全过程的控制力度和频度,全面加强对审计项目立项、审计方案编制、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处理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而控制审计进度和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三建立“跟踪机制”。

审计监督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查错纠弊,促进规范,加强管理”,核心就是加强审计整改,使被审计单位存在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财务收支问题得到有效纠正,这是审计机关落实审计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要建立“跟踪机制”,充分认识审计纠正和整改的重要意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大审计纠正和整改力度,全面实现审计监督目的,是实现审计工作有所突破的重要方面和重大举措。

四要规范审计操作。

审计证据是审计认定事实的基础和前提,是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事实根据,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取证要符合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审计证据应当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审计人员的主观臆断和想象:审计证据必须是与事实相关联,不能与所需证明的事项相割裂,无关的审计证据起不到支持审计结论的作用;审计证据必须完整、到位,形成封闭的证据链条,能够全面反映审计事项的全貌,不能因为有被审计单位对问题的认可,而不做深入的检查取证;审计证据的取得还要符合法定程序和要求,违法取得的审计证据没有法律效力。要进一步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的案件线索,确保问题查深查透,要切实规范审计操作,慎重对待审计结论和处理,使审计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五要健全审计复核、审计质量检查和审计质量责任追究等规章制度,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篇11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旅游文化;可持续旅游发展

近20多年,我国旅游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经过对传统发展观的反思,人们意识到经济增长只是手段,经济发展才是目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关注的中心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为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之路。旅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从而构筑旅游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旅游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内涵的阐释

现代旅游是在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主动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而出现的一种综合性大众活动,文化要素对旅游活动影响很大。

文化的内涵,一直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笔者结合众多学者的观点和理解,总体上对文化的内涵得出以下认识:

1.文化的广泛性。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包括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人们对文化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也正说明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宽广。从不同视角可以把文化进行细分,旅游文化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2.文化的层次性。文化具备特有的层次结构,包括表层的物质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中介层的教育文化。所以“物态文化和心态文化互为表里地对立统一于整个旅游活动中。而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则是由物态到心态的中间性过渡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保证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层次,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具有保证方向和指南的意义”。因此,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应当多方位、多层次思考。

3.文化的模糊性。由于文化涵盖面广泛,有学者提出文化天然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其内容既具体又抽象,“模糊的文化和文化的模糊,使得我们在理解、研究文化时,有时不得不不求甚解”。理解和掌握旅游文化内涵必须分门别类,层层递进。

4.文化的差异性和发展性。文化是历史发展中各地区各民族实践中创造的产物,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文化作为一个不断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的动态开放系统,在稳定与发展的对立中不断实现自我保持和自我更新。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进程中,人居于中心地位。要以人为本,客观地看待由旅游人群流动带来的文化交流,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文化差异并不能说明两地文化孰优孰劣。

结合旅游产业理解文化,旅游文化不是旅游与文化的简单叠加,它不仅仅局限在民族传统文化的领域,也不是仅仅关注文化旅游这类文化表征比较明显的旅游形式,而是要将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固有规律,以利于其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和一般文化形式相同,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多层次结构体系,“既涉及历史、地理、民族宗教、饮食服务、园林建筑、民俗娱乐与自然景观等旅游客体文化领域;又涉及旅游者自身文化素质、兴趣爱好、行为方式、思想信仰等文化主体领域;更涉及旅游业的服务文化、商品文化、管理文化、导游文化、政策法规等旅游介体文化”。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旅游的文化内涵,将使旅游文化建设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和实际可操作性。

二、文化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1.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2.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是较低级的需求,易于满足;但是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属于高级而复杂的需求,较难于满足。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3.文化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经济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重视文化因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世界性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强调:实现发展的动力实际上存在于文化之中,文化是发展的摇篮。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于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旅游与文化交流结合程度愈高、旅游文化因素越多,旅游经济越发达。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不断发掘红楼文化,按《红楼梦》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使得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旅游企业的知名品牌。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入的重要驱动力。

4.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5.旅游与文化相互作用。旅游者通过旅行活动,学习了解到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同时也将自己本地区的文化带给了旅游目的地的居民,传播和交流了两地的文化。同时,为了吸引旅游者,旅游目的地也日益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这对于文化的发展无疑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众多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旅游者大规模持续来访,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影响更多的是消极部分,最明显的是使当地文化不正常的商品化,这类变化对于那些原本以独具特色的文化和地方社会风情民俗为基本的旅游资源吸引旅游者来访的目的地是致命的,它将使这些目的地失去原有吸引力,失去旅游产业持续发展乃至维持其基本生存的基础。

三、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以旅游养旅游”、“五个一齐上”等发展思路,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使人们对旅游从外事接待到事业再到产业的认识逐渐明晰,一些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这种外延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造成的破坏难以用经济数字来计量。科学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价值,向深度发展。 2.坚持政府主导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条件下,形成了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并由此形成的政府主导、市场主体、企业运作、全民参与的产业发展态势,在旅游目的地,旅游投资经营者、游客、当地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交织在一起,只有政府才能协调好他们之间的现实矛盾,追求并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文化效益的统一,因此,政府管理部门要提高管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摒弃短期行为,做先进文化的代表,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并由此全面发挥旅游产业功能。

3.构建旅游企业文化营造和谐旅游环境。随着我国旅游法制建设的逐步健全,促进了旅游市场环境的规范,但是旅游行业恶性竞争、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各种短期行为仍然在侵蚀着旅游经济本不健壮的肌体,严重威胁着旅游产业的长远发展。营造诚信公平的经营环境,改善旅游行业形象,是旅游经营企业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依法治旅完善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可以一定程度地规范市场秩序,更重要的是依靠旅游经营企业的自律,通过构建旅游经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倡导诚信守法经营。

4.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以品牌促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脉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格调,明确定位围绕主题进行内容组织,进而通过旅游产品加以体现,并不断丰富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的升级改造。其中,对旅游资源文化主题的感知和把握并经由旅游产品外显是关键,其本质在于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概括、发掘、升华最终凝聚区域特色的个性化精神,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

5.重视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做好前瞻性研究。我国旅游产业起步较晚,旅游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缺乏市场的纵深拓展能力;另一方面,羽翼尚未丰满,恰逢中国加入wto的巨大变革,刚刚蹒跚学步就面临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挑战,客观上使得中国旅游产业不可能亦步亦趋照搬照抄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同时,正是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很短,旅游产业发展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领域,加上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不如它对经济和环境的影响那么直接和易于察觉,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其结果才逐渐显现出来,可一旦结果显现,其后果也就无可挽回,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旅游对经济和环境影响的问题研究。我们必须重视这个现象并做好前瞻性研究,现阶段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商品化问题、传统文化衰退问题、民族文化异化问题以及游客带来的文化示范对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影响问题等等,从事这些研究的不仅包括旅游工作者,还包括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所以还应当重视做好成果共享和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推广。

6.加快人才培养夯实旅游产业发展基础。旅游产业链较长,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长期以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是置于经济学范畴内的,旅游文化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对旅游人才文化素质的提高重视不够。而实际上旅游产品设计、资源开发和规划、旅游服务都是基于文化基础上的,但旅游从业人员文化层次偏低,对文化的认知度不够,旅游文化内涵的“白化”环节缺失,无法做到帮助不同文化背景旅游者感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旅游活动只能停留观光的浅显层面,不能适应现代旅游的发展要求。因此,要加快旅游人才培养,逐步从单纯的生产性投资转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旅游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提高他们对所处环境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既要做好服务员,又要做好讲解员,通过每一位旅游工作者的一言一行给与游客全方位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享受,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是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及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旅游资源的适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要求提升产业素质,整合文化要素,进行品牌运作。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研究精神文化,开发物质文化,打造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推进教育文化,由政府以及与旅游产业有关各方参与,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积极实践,促使旅游产业走向成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中国旅游业参与国际竞争成败的关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3).

[2]安宇,沈山.和谐社会的区域文化战略:江苏建设文化大省与发展文化产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12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一、前言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及凝聚力等。企业文化的兴起正是缘于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管理的发展需要发展的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注重与时代结合,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精髓。企业文化只有把创新的基因种植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土壤里,才会成长出让企业长盛不衰的企业文化。

二、要在秉承和发扬原有优良企业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相当于思想对于人。如果一个人再强壮但没有思想,那他只是一个四肢发达的人而已。所以对企业来讲,为什么设备资金差不多,有的会发展,有的不发展,甚至有的设备资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没有发展起来,企业文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思想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人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那么,企业文化就需要随着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员工的思想行为观念的变化去发展和变化。既然要发展和变化,就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发展的方向性和措施。 对于企业来讲,特别是老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这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的改革与实践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开展的,这就要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与之相适应,不能采用不符合国情、企情、员工情的创新。也就是说创新的基础要基于我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历史背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三、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如何去创新地发展,适应一个个变化的、新的历史时期呢?简单讲有下面几个步骤:

1.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实现创新,首先就是要有新的思想去支撑,要学习科学发展观,用符合科学发展的方式方法去创新企业文化。就是说对于企业来讲,要创新发展企业文化,首先要认识到位,然后才能措施到位。

2.要对固有的企业文化进行评估,在继承其优秀文化基础上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把洗澡水和孩子一块倒掉”。创新是在一定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应该分别对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进行深入调研,系统分析,客观评估。明确哪些是优秀的文化,符合企业未来发展需要;哪些是过时的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起阻碍作用。

对优秀文化的继承首先要从理念开始,要对优秀的理念进行充分的继承,其次是继承优秀的制度文化,再次是行为文化,最后才是物质文化。

在继承过程中,必须注重理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匹配和有机结合问题。在很多情况,四者之间是相互矛盾,而不是有机结合的。这种情况下,必须对四部分单独继承,而不是组合继承,把有矛盾冲突的都丢掉。比如,公司倡导的理念与所制订的制度之间不相吻合,存在明显冲突,在继承的时候不能简单把这样的理念和制度同时丢掉,而是应该对两者分别进行分析,分别看是否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应该保留下来,没有促进作用的就丢掉。因此,最后的继承结果有四种情况:一是保留理念,废除制度;二是放弃理念,保留制度;三是修正理念,调整制度;四是放弃理念,也废除制度。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有效地创新

在企业文化的创新过程中,要着力深刻分析并解决在当今社会发展和中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国情下,特别是在经历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环境下,企业文化发展的不适应问题。

一要科学地确定企业文化的内容。一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文化的渐进性,结合国家、企业的未来目标和任务考虑文化模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进步,必然导致人们心理及行为模式的发展和变异。文化的渐进是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实现民族的、企业的新目标、新任务的必然要求。二要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企业在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人员构成等方面存在差异,客观上会产生和要求不同的文化特点。三要重视个性发展。一个企业的文化个性,是这个企业在文化上与其他企业不同的特性。它只为这个企业所有,只适用这个企业,是这个企业生存、发展条件及其历史延续的反映。国内外的优秀企业,都是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的企业。我国企业自觉的文化建设刚刚开始,一般企业还不具备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更需要重视企业文化个性的发展。首先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某种优势,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四是着眼企业发展战略,注重培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要配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为促进企业发展服务。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的内容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篇13

胡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委员时,要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胡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了当代中国思想道德方面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我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推进部队思想政治建设,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辱的基本看法,是善恶、是非、美丑等价值观念在一个时代的具体体现,也是人们行为和自律的标尺。古人云:人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而为之,知辱而不为,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一个社会只有树立了是非分明的荣辱观,才能成为文明和谐的社会。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历经多少沧桑、遭遇几多巨变,中华民族总是坚守着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从而铸就了一个伟大民族的精神支柱。我党我军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为指导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使之产生了新的深化和质的飞跃。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给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社会精神风貌的主流是好的。但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一些不明是非、不知荣辱、不辨善恶、不分美丑的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迫切要求我们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打牢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军队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荣辱观是军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崇尚荣誉是军人永恒的价值追求。军人以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为职业,身系国家和民族的安危,时刻面临生死考验,最能体现大忠大义,最能彰显荣辱观。我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把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奋斗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历来推崇严守纪律、自我牺牲、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等高尚道德,更是其本质的体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和本色的具体体现,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还要看到,军队是青年相对集中的先进群体,青年官兵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一定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军队长远建设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篇14

1963年3月5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表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雷锋同志学习”。半个世纪以来,雷锋精神扎根群众,引领时代,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发展,在生动实践中愈益散发出夺目的光彩,激励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无私奉献。

伟大的事业孕育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当前,江苏发展已进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扬雷锋精神,必须把弘扬雷锋精神与践行“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深化雷锋精神内涵,引导全省上下以雷锋同志为榜样,积极投身“三创三先”实践,提升推进“两个率先”的“精气神”,驱动江苏从“第一个率先”向“第二个率先”阔步迈进。

学习雷锋榜样,践行江苏精神,就是要牢记宗旨,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中实现个人价值。雷锋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是他的行为准则。践行“三创三先”,推进“两个率先”,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就要像雷锋那样,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所需所愿,多做化解社会怨气的工作,多做破解发展难题的工作,多做改善民生的好事实事,在为人民谋利益中凝聚人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吃苦在前、奉献在前,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学雷锋的实际行动,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两个率先”伟大实践。

学习雷锋榜样,践行江苏精神,就是要力争上游,以永不满足的精神状态不断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雷锋同志身上有种永不满足的“钉子”精神,他说:钉子有两个好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践行“三创三先”,推进“两个率先”,必须学习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让不畏艰难、敢挑重担、力争上游成为江苏干部群众的鲜明特质。必须克服自满思想,深刻认识当前江苏发展既面临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制约日益突出的严峻挑战,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任务仍十分繁重;必须坚定发展信心,进一步发扬江苏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培育形成的“四千四万”精神、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精神等激励引领作用,把江苏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必须大胆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创业的豪情、创新的激情、创优的热情,谱写争先领先率先的精彩华章。